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揭秘溥儀如何三次登上“皇帝”之位? 溥儀登基之謎

  溥儀自己,自然是傾向於“出洋”的。他隻有一個心思,就是“恢復祖業”!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他自北京至天津,一步步走進瞭日本人為他計劃好的圈套。

  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盡情表演的大舞臺上,有一個小孩子卻常常被人們忽視。他時常騎著自行車,在鋸掉門檻的巨大庭院裡轉來轉去。他就是躲在紫禁城裡的清遜帝溥儀。

  溥儀的確是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他不僅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而且也是唯一一個當瞭三次“皇帝”的人。

  溥儀第二次當皇帝是1917年的“張勛復辟”。當年,張勛率領“辮子兵”氣勢洶洶地進入北京城,到處叫囂著“奉還大政”。那時,北京滿大街嚷嚷著“大清復辟啦”,穿著清朝袍褂的前清遺老遺少大搖大擺地走在街上,腦袋後面拖著已經消失瞭好幾年的辮子——那是他們不失時機地趕到店鋪裡訂做的。而一度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內,也一下子熱鬧瞭起來。


  在小皇帝的心裡無疑盼望著復辟的成功。北京大學王曉秋教授講瞭這樣一個小故事:當張勛的“辮子兵”與段祺瑞的軍隊打仗時,有太監告訴溥儀說,宮裡供著的關帝顯靈瞭,昨天晚上幫助張勛的軍隊打仗,關帝的坐騎赤兔馬都跑出汗來瞭。溥儀急忙去看,說是不是真的。

  可是,12歲的溥儀跟著太妃、王公、師傅、太監們高興瞭沒幾天,形勢就變瞭。段祺瑞重新執政,“辮子將軍”張勛和他那支怪模怪樣的軍隊終於被趕瞭出去。

  經歷過這次復辟的溥儀雖然還未成年,但他也從失敗的痛苦中感受到一絲希望:看來天下渴望復辟者大有人在,他重新登上皇位的願望更加強烈瞭。溥儀懷著對祖先的無限崇敬痛下決心,一定要把辛亥革命奪走的東西再奪回來!

  對紫禁城裡的人來說,1918年並不存在,他們稱其為“宣統十年”。他們也並不關心在那高高的宮墻外面正在發生著什麼事情,心中所想的就是兩個字“復辟”。然而,高墻外面的變化卻正在發生著。

相關閱讀推薦:

張學良憶年少荒唐事:曾與溥儀的弟妹偷過情!

皇帝溥儀真實的婚姻生活:曾向李淑賢下跪求饒!

文繡與溥儀離婚時曝光:“入宮”九年仍是處子身

溥儀敗傢變賣國寶之謎:傳世國寶換來奢侈生活

揭秘末代皇帝溥儀葬地之謎:溥儀的陵墓在哪?

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一年又一年過去瞭,外面的世界似乎總是在鬧個不停,各路軍閥打打殺殺,北京的政權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溥儀在一天天長大,他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他很清楚,形勢如此復雜,與其這樣被動地熬日子,何不想辦法去找洋人幫幫忙?再有勢力的軍閥,也得怕洋人! 因此,溥儀一心一意想出洋。

  然而他知道,有那一大幫王公大臣的反對,想走出宮去是不可能的,更別說大搖大擺地出洋瞭。他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辦法:與弟弟溥傑合謀,把宮裡最好最值錢的東西以賞賜溥傑為名, 運出去存到在天津租界的房子裡,以備將來逃出王宮時可充作經費。但不知是誰連夜放瞭一把火,把存放寶物的建福宮統統燒瞭個幹凈。其實在溥儀的內心深處,也許巴不得這把火再燒得大些,能給他燒出一條逃亡的道路,因為此時被高墻環繞的紫禁城,在他眼裡已無異於一座監獄。他沒有想到,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瞭。

  1924 年10 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第一個行動,就是驅除滿清小朝廷出宮。11 月5 日早晨,北京警備區總司令鹿鐘麟等人帶領軍警進入紫禁城,把皇宮與外界相連的電話線統統切斷,然後直奔儲秀宮,找到瞭正在與“皇後”婉容吃水果的溥儀,限令他3小時之內出宮。溥儀狼狽地遷出瞭皇宮,回到他的老傢——原先的醇親王府去瞭。


  馮玉祥的行動,在客觀上倒是為溥儀第三次登上“皇帝”的寶座創造瞭機會。剛剛出宮時的溥儀,還不知道他已經成瞭各種力量爭奪的對象。在他身邊的人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主意。表面看,他有多種選擇,他可以順應形勢,放棄帝王尊號,老老實實當個蠻有些積蓄的普通老百姓;他還可以寄希望於支持自己的軍閥,指望他們掌握政權之後,恭恭敬敬地把自己請回紫禁城去;他也可以按照原來的想法,“借外力謀恢復”,出洋爭取外國勢力的支持。

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溥儀自己,自然是傾向於“出洋”的。他隻有一個心思,就是“恢復祖業”!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他自北京至天津,一步步走進瞭日本人為他計劃好的圈套。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一個多月,溥儀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偷渡出津,輾轉到達東北,重新成為一個“國傢元首”。奇怪的是,這個國傢不是原來的“大清國”,而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滿洲國”;那“首都”也不是在沈陽而是在長春;溥儀當的也不是皇帝,而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新國傢執政”。

  對於這種安排, 溥儀一萬個不滿意,但是溥儀很會自我心理調節,他決定忍住委屈把這個機會作為將來登上皇帝寶座的階梯。1932 年3 月8 日,溥儀乘專列到達長春,穿著西式大禮服舉行瞭就職典禮。

  這個“滿洲國”,既不是封建君主制,也不是民主共和制,而是被日本人獨出心裁地稱之為“執政制”。其實說穿瞭,溥儀根本沒什麼“政”可執,他根本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傀儡! 後來,日本人出於形勢的需要,居然決定讓滿洲國實行帝制,而且承認溥儀是“滿洲國皇帝”。更讓溥儀感激涕零的,是在經過協商後,竟同意他穿龍袍祭天!

  1934 年3 月1 日,溥儀在長春郊外杏花村那個用土壘起來的“天壇”上,穿著真正的龍袍舉行瞭告天即位的所謂“古禮”。他身上的那件龍袍可不簡單,是光緒皇帝曾經穿過的,在太妃身邊珍藏瞭幾十年,這次是專程從北京取來的。這是溥儀第三次當皇帝瞭,這一次比以往的哪一次都排場,都威風。他有些飄飄然瞭,覺得自己總算嘗到“真龍天子”是什麼滋味瞭。

  其實,溥儀當“滿洲國皇帝”那十幾年,是他一生中最讓人惡心的一段時間,他充分表現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奴才。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溥儀作為證人出庭的時候,曾經含著眼淚“控訴”日本人如何威逼和迫害自己,但是沒有人同情他,因為在他“統治”東北的十幾年裡,老百姓受盡瞭苦難,他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同一天,正在逃亡途中的溥儀發佈瞭所謂的“退位詔書”,就此徹底結束瞭他的皇帝生涯。按舊時算法,這一年他恰好40 歲。

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