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康熙皇帝的功績與過失:如何評價康熙大帝?

  康熙功績評價

  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復經濟,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隻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此外,根據官方統計數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墾田面積從1651年順治時期的2,90億畝增加到瞭7,30億畝。像拋荒嚴重的兩淮地區,至康熙中期已“無尺寸之荒蕪”。因遭三藩叛亂而更加殘破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開墾無遺。相應的是糧食價格從順治時期的鬥米二錢(銀)在康熙年間降到瞭0.5到0.6錢(銀)。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內亂,將臺灣收回,使中國的疆土進一步擴大。當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裡。

  一、平定三藩

  所謂“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來,他們各霸一方,形成幾股割據勢力。“三藩”都擁有大量武裝。特別是吳三桂,“功最高,兵最強”,積極儲將帥,習武備,使“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他們仗著自己日益壯大的力量,飛揚跋扈,不聽約束,給滿清以很大威脅。而且所耗軍費巨大。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瞭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傢利”,決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煽誘鼓動。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叛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陷落,一時局面相當嚴重。隨後,陜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變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陜西、甘肅等省。叛亂消息傳到北京後,年輕的康熙帝對“三藩”之亂采取瞭堅決打擊的措施。在康熙運籌帷幄的指揮下,康熙意識到,部隊軍紀存在問題,八旗兵攻破城池後,擾民滋事,擄掠婦女,這樣下去,部隊將失去民心。於是,康熙召集眾將,申明紀律,下令歸還軍中有夫之婦,讓城中許多被拆散的夫妻團圓。”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被迫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1677年投降。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復。1678年八月,吳三桂死,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雲貴悉平。


  此次平叛的勝利,消除瞭地方割據勢力,維護瞭滿清的統一。

  二、收復臺灣

  在三藩剛剛平定不久,割據臺灣的鄭氏傢族發生內亂。起因是1662年鄭成功病逝後,其子鄭經立。1681年,鄭經死後,其部將馮錫范等殺死瞭鄭氏的繼承人,改立鄭經次子克塽繼承延平王位。鄭克塽年幼,成為馮錫范的傀儡。康熙在此情況下,決心為瞭國傢統一收復臺灣。1681年七月,康熙下詔“以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與將軍總督等統舟師進取澎湖、臺灣”。

  1683年,施瑯率領戰艦三百,精銳水師二萬,進攻澎湖。經過七天激戰,清軍占領瞭澎湖。不久,鄭克塽派人前來乞降,清軍進駐臺灣。

  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臺灣、鳳山、諸羅),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下,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更加密切。

相關閱讀推薦:

康熙皇帝有幾個兒子?康熙兒子的生平簡介

康熙20個女兒多早死之謎:帝王之女為何都短命?

揭秘清宮往事:為康熙皇帝生孩子最多的女人是誰

康熙的祖母孝莊是否真的嫁給瞭小叔子多爾袞?

揭秘:康熙皇帝60年都不能釋懷的遺憾是什麼?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三、平定準噶爾叛亂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紮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清朝,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系密切。

  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部,從17世紀中葉以後逐漸強盛起來。特別到噶爾丹為汗時期,勢力更加強大。他不僅統治瞭厄魯特四部,而且占領瞭天山南路各回城,勢力達到青海、西藏地區。為瞭實現割據一方的野心,噶爾丹與正在對外擴張的沙俄勾結起來,於1688年春,對喀爾喀蒙古發動瞭突然進攻。在清政府的幫助下,噶爾丹暫時退兵。

  1690年,噶爾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萬多騎兵,向內蒙古大舉進攻。康熙帝曾先後於1690年,1696年和1697年三次親征,耗費糧餉無數才打敗瞭叛軍。最後,噶爾丹染病死去。

  噶爾丹叛亂被粉碎以後,喀爾喀蒙古各部又回到瞭原來的居住地。清政府設置將軍和參贊大臣率兵駐守科佈多和烏蘇雅臺等重鎮,加強瞭對喀爾喀蒙古地區的管理和統治。

  此後,滿清政府又先後平息瞭噶爾丹的侄子阿拉佈坦的叛亂,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和準部貴族阿睦爾撒納在伊犁發動的叛亂。並改西寧衛為西寧府,設立青海辦事大臣,分蒙古族為二十九旗,加強瞭對青海的管理;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參贊大臣、劣謨大臣、都統等,率兵分駐伊犁、塔城等地,鞏固瞭對天山北路的統治。

  四、遏制沙皇俄國的擴張

  明末清初,沙俄在亞歐大陸上不斷向東擴張,並於17世紀中期侵入瞭中國黑龍江地區。沙皇多次遣使來華,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關系,但因俄國侵占中國領土等問題而遭到清政府拒絕。此外,由於清初國內尚未安定,所以直到17世紀80年代中期,康熙才對黑龍江地區的俄國據點雅克薩采取瞭有力的軍事行動。

  俄國因內外問題一時無力在東方大規模用兵,遂希望議和,被康熙接受。1689年,中俄訂立瞭尼佈楚條約,這是中國和近現代歐美國傢簽訂的第一個條約。根據條約,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和直達於海的外興安嶺為中俄邊界,外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土地的歸屬另行議定。這樣,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被確認為中國的領土。此後,俄國多次派遣使節和商隊來到北京,清政府還在北京建立瞭俄羅斯館供俄人居住。

  康熙過失評價

  但是,從橫向比較和正反兼備的視野來看,康熙皇帝在主政期間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有專傢指出,清朝中後期國力開始遠遠落後於西方,康熙晚年的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英國史學傢史景遷評論康熙時說:一是皇位繼位的糾葛有點進退失據;二是康熙雖喜愛西學,任用耶穌會士,並允傳教,但對西方並不信任,因而有禮儀之爭以及導致雍正禁教;三是康熙以輕徭薄賦自豪,以此彰顯盛世,但其永不加賦的政策按耕地面積繳固定稅金,與人口無關,於是人口雖增,亦不加賦,為康熙的繼承者造成財政困難……這些問題也許是導致清朝滅亡主要原因之一吧。

  我們隻有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正確分析康熙的功績與過失,才能對清史的演變和民族危機的呈現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引起我們國人去深刻反思。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