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蘇洵簡介 北宋時期著名的三蘇之一蘇洵資料介紹

  蘇洵簡介: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傢,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傢”。

  蘇洵少時不好讀,由於父親健在,沒有養傢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時代有點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俠與壯遊,走瞭不少地方。後來又陪同兒子兩次進京,一次經水路,一次經陸路,遍遊瞭沿途的名勝古跡。蘇洵遊過的道釋名勝古跡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觀、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豐都的仙都觀等。蘇洵遊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時期,其《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詩中雲:“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岷峨最先見,晴光壓西川。”

  19歲時娶妻程氏,27歲時立下決心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苦讀,學業大進。

  慶歷年間,蘇洵進京參加制舉考試,不中,又舉茂才異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寫文章,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傢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便南遊嵩洛廬山,在廬山他遊歷瞭東林寺和西林寺,並同這裡的兩位高僧訥禪師和景福順長老交遊月餘。《憶山送人》詩中詳細記載瞭這次遊歷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獲高僧言。問以絕勝境,導我同躋攀。逾月不厭倦,巖谷行欲殫。”蘇洵在廬山同二僧共遊居一個多月,並“獲高僧言”這件事,蘇軾、蘇轍都有記載。蘇轍雲:“轍幼侍先君,聞嘗遊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裡惠然來訪。自言昔從訥於圓通,逮與先君遊。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裡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從廬山下來,蘇洵又南遊虔州(今江西贛州),在虔州,蘇洵結識瞭當地隱士鐘子翼兄弟,在他們的陪同下遊覽瞭馬祖巖和天竺寺。


  大概在皇祐初年,蘇洵到岷山白雲溪拜訪瞭隱士張俞,蘇軾在《張白雲詩跋》中說:“張俞,少愚,西蜀隱君子也。與予先君遊居岷山下……”張俞的事跡在王稱的《東都事略》中有傳,“張俞,字少愚,少嗜書,好為詩,……俞為人不妄憂喜,性淳情澹,有超然遠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詔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隱居青城山之白雲溪。”按青城山白雲溪是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彥博治蜀時安排張俞居住白雲溪,顯然是張俞對道教有特別興趣的原因,蘇洵與他交遊,道傢道教大概是其交談內容之一。

相關閱讀推薦:

蘇洵為何給兒子取名蘇軾蘇轍?蘇軾蘇轍名字由來

蘇軾和他的五位紅顏知己:歷史上蘇軾幾個老婆?

歷史上真正的高俅 有恩必報援助落難中的蘇軾

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一生寫照

宋神宗時的文字獄 大文豪蘇軾與北宋烏臺詩案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嘉祐初(1056年),蘇洵帶二子進京應試,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衡論》、《權書》、《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蘇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間,認識瞭保聰禪師,“予在京師,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佈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圓覺院大治。”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宋嘉祐三年,宋仁宗召蘇洵到舍人院參加考試,蘇洵推托有病,不肯去應詔。

  嘉祐四年蘇洵帶領全傢乘船沿岷江而下,東出三峽,走水路進京,在豐都參觀瞭仙都觀,傳說這是陰長生升仙的地方,寫有《題仙都觀》詩憑吊這個仙人。

  嘉祐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後與陳州(今河南)項城縣令姚辟一同修撰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卒,即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去世,朝廷追贈蘇洵為光祿寺丞。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