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狄仁傑搞垮武則天的驚人手段!李唐復辟的政治高手

  狄仁傑是怎麼一步步搞垮武則天的?古往今來,有關大唐一代名相狄仁傑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如清代時候就有《狄公案》,這可能是最早描寫狄仁傑神手破案的文學作品;再如上世紀五十年代,西方漢學大師高羅佩也編寫瞭一部《大唐狄公案》,還列入瞭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目。現代的文學作品就更多瞭,如電影《血濺畫屏》、電視劇《盛世仁傑》、《武朝迷案》、《護國良相狄仁傑》,而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竟有三部一百一十八集之多。可見人們對於狄仁傑的喜愛之情。但通觀這些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不難看到大都描述的是狄仁傑的推理破案的才能,很少觸及他的政治鬥爭的才能,殊不知狄仁傑更是政治鬥爭的高手。與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表現不同,狄仁傑依靠一代女皇武則天對自己的提攜和信任,一步一步搞垮瞭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女強人。那麼,狄仁傑為什麼非要搞垮武則天不可?他又有哪些搞垮自己這位恩人的驚人手段呢?

  狄仁傑,字懷英,並州太原人。經歷瞭唐高宗和武則天兩個時代。而他政治生涯的顛峰是在武則天時期。歷任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禦史、寧州刺史、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身為李唐臣子的狄仁傑潛伏在武則天身邊年深日久,培植和壯大自己的勢力,最終將武朝還於李唐。心計之深沉,謀略之高超,手段之驚人,無不今後人嘆為觀止。

  潛伏在武則天身邊的李唐臥底

  狄仁傑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傢。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傑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瞭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傑作瞭並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瞭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懲奸除惡的大法官。為瞭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儀鳳元年,即公元676年,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坐誤斫昭陵柏樹,狄仁傑奏罪當免職。唐高宗令即誅之,狄仁傑又奏罪不當死,這使唐高宗十分不快,下旨說非誅殺不可。狄仁傑勸阻說,今皇上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後人認為皇上是明主還是昏君呢?微臣之所以不敢奉誅殺善才,就是因為怕陷皇上於不仁不義!”唐高宗聽後恍然大悟,便免去權善才的死罪。

  狄仁傑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做瞭皇上武則天為瞭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並親自在紫袍上寫瞭“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神功元年,即公元697年。這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瞭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傢大權的左右手,也成為瞭潛伏在武則天身邊的李唐王朝的級別最高的臥底。

  踩著同僚肩膀上位的一代名相

  中國有個成語叫作“唾面自幹”,按照這個詞的要求,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應該讓它自己風幹。人們往往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受瞭污辱卻能極度隱忍,從來不加以反抗。不要以為這個詞是憑空捏造、文人虛構,這個詞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婁師德。

  婁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曾和狄仁傑同朝為相。婁師德最大的特點是事事講究忍讓。在他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興致勃勃地來向哥哥辭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時候,這對兄弟就曾進行過“唾面自幹”的討論。最後,婁師德教育弟弟說:“別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瞭你的臉上,你卻一擦瞭之,別人的快感還從何而來?別人沒有瞭快感,那他一定還會繼續忌恨你的。我建議,別人往你臉上吐唾沫,你不應該自己擦掉,而應該等待自然風幹。在這個過程中,你還應該保持微笑!”

相關閱讀推薦:

李唐王朝復興能在武則天死後是狄仁傑的功勞?

名臣狄仁傑70歲時與30歲的上官婉兒關系曖昧?

邪乎!狄仁傑如何在死後把武則天逼下皇位的?

揭秘:神探狄仁傑如何讓一代女皇武則天戒色?

武則天與狄仁傑真實關系如何?武則天暗戀狄仁傑

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婁師德到底做沒做到唾面自幹,人們不得而知,因為他貴為一朝宰相,敢往他臉上吐唾沫的人估計不會太多。但是婁師德的謙讓隨和卻是出瞭名的,除瞭謙讓,婁師德的肚量大也被廣泛傳頌,以至於後人經常說他是“宰相肚裡能撐船”。

  婁師德和狄仁傑雖然同朝為相,但兩個人的能力卻有差別。狄仁傑出類拔萃,而婁師德卻顯得有些平庸。盡管婁師德是個謙謙君子,從來不會和任何人發生矛盾,但盛氣凌人的狄仁傑就是看不慣婁師德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平時擠兌起婁師德來,狄仁傑都是不遺餘力。

  但是,婁師德是個信奉唾面自幹的人,任憑狄仁傑怎麼欺負,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而且似乎也沒什麼怨言。這樣一來,反而讓外人都看不過去瞭,他們認為狄仁傑連老婁都不放過是不是有些太過火瞭。但大傢都知道狄仁傑向來自高自大的秉性,所以也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調解此事。最後,連武則天也看不下去瞭,她隻好親自出面做狄仁傑的工作。

  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天,散朝的時候,武則天留下狄仁傑,聊瞭幾句,武則天單刀直入地問狄仁傑:“我這麼重用你,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狄仁傑答得也很幹脆:“我是一個從來不知道依靠別人的人,而皇上您最後居然重用瞭我,我想一定是因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


  盡管這樣的回答在武則天意料之中,但是狄仁傑的口氣還是令她有些小有不快,她呷瞭一口茶,又咽瞭一口唾沫,盡量用平靜的語氣說道:“狄先生啊,這你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瞭。當年,我對你其實一點瞭解也沒有,為什麼想起來提拔你啊,全仗有人在我面前推薦你。”這次輪到狄仁傑吃驚瞭:“真的啊?我怎麼想不起來會是誰推薦瞭我呢?”武則天又說:“給你三次機會,你猜一下吧?但我想,就是給你十次機會你也猜不出來!”

  狄仁傑是個聰明人,見武則天這麼說,就順口答道:“那就請皇上您直接告訴我好瞭。”而武則天卻說:“告訴你吧,你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別人,而是婁師德,就是他在我面前三番五次地推薦你”!武則天似乎看出來瞭狄仁傑的驚詫和難以置信,她隨即讓侍從取來檔案櫃,笑著對狄仁傑說:“你自己去打開看一下裡面的東西吧!”

  檔案櫃打開後,狄仁傑看到裡面有十多封寫給皇上的推薦信。這些推薦信的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推薦狄仁傑擔任重要職務。十幾封推薦信的作者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婁師德。這一下輪到瞭狄仁傑無地自容瞭,原來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全是婁師德當年的大力推薦。自己不領情也就罷瞭,誰知自己還時時打擊婁師德。而更令他慚愧的是,婁師德居然從來不居功自傲,居然一直默默承受冷嘲熱諷而不作任何解釋!

  這件事對狄仁傑是個不大不小的諷刺,讓他不由得反思自己走過來的歲月。

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強烈推動政治上的反潮流思潮

  狄仁傑出道之後,就是一位破案高手,很受朝野上下推重。但是他還是一位政治上反對派。他敢於反對一切他看不順眼的事,對抗一切他看不順眼的人。

  如一次唐高宗要到汾陽宮去視察,當地的長官為瞭討好皇上,決定新開一條禦道,但在狄仁傑的堅決反對之下,禦道修建計劃被迫中止。

  再如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寵用事,朝中大臣都很怕他。可是狄仁傑卻不以為然,經常抓住機會彈劾王本立,即使唐高宗有意偏袒,狄仁傑也不為所動。最後,他還真把王本立給扳瞭下來,一時朝廷肅然。

  就這樣,狄仁傑的反潮流思潮,為他長期的宰相生涯積累瞭不少人氣,也使這時還沒有成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對他刮目相看。

  武則天做瞭女皇後,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便日漸取得她的贊賞和信任。久視元年,即公元700年,狄仁傑升為內史,即中書令。這年夏天,武則天到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請她觀看安葬舍利,也就是佛骨,奉佛教為國教的武則天答應瞭。狄仁傑卻跪於馬前攔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橘,直欲邀致萬乘所宜臨也。”武則天遂中道而還。是年秋天,武則天欲造浮屠大像,預計費用多達數百萬,宮不能足,於是詔令天下僧尼施錢以助。狄仁傑上疏諫曰:“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豈欲勞人,以在虛飾?”狄仁傑還說,“比來水旱不節,當今邊境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在狄仁傑的再三反對之下,武則天便取消瞭這次的旨意。


  在狄仁傑為相的數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和推重是群臣難以望其項背的。狄仁傑便利用武則天的推重和信任,經常在朝廷上抗爭,而武則天卻“每屈意從之”。

  老謀深算後發制人的政治高手

  武則天當政時期,久居廟堂的狄仁傑慢慢變得老辣起來,即使心狠手毒的來俊臣也不是他的對手。

  狄仁傑官居宰相,在朝廷慢慢走紅之時,也正是陰謀傢武承嗣躊躇滿志之日。滿朝之中,武承嗣誰也沒放在眼內,他唯一顧忌的就是狄仁傑。他認為狄仁傑將來一定會成為自己被立為皇嗣的最大障礙。因此,他就指示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人謀反,並隨即將狄仁傑逮捕下獄。當時法律中有一項條款:“一問即承反者例得減死。”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主動承認自己有謀反罪可以減輕罪行,其意思接近於今天所說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來俊臣逼迫狄仁傑承認“謀反”,狄仁傑隨即予以完全承認:“謀反是事實!”得到瞭狄仁傑的口供,來俊臣滿心歡喜,也就放松瞭對狄仁傑的警惕。

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誰知,老辣的狄仁傑隻是用這招兒來麻痹來俊臣的。其後,狄仁傑趁獄吏不備,偷偷寫下瞭上訴材料,悄悄放在瞭自己的棉衣之中,並請獄吏轉告傢人將棉衣取走。最後,狄仁傑的兒子將上訴材料轉到瞭武則天的手中。於是,武則天親自召見狄仁傑,並當面詢問他:“你當初為什麼主動承認謀反?”狄仁傑平靜地回答:“假如我不承認謀反,估計我早就死在來俊臣的皮鞭之下瞭,又怎麼能再見到皇上呢?”狄仁傑以自己的機智逃過瞭一劫,但從此他也就和武承嗣成瞭死對頭。

  為瞭和武承嗣鬥爭,狄仁傑利用武則天對自己的信任,在立儲的過程中,發揮瞭獨特而決定性的作用。

  大打親情牌感動女皇的謀國老臣

  武則天對狄仁傑十分推重和信任,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很少直呼其名。對於老年的狄仁傑,武則天更是顯示出瞭溫情的一面。朝堂之上,武則天特許狄仁傑不用跪拜。她還曾多次告誡朝中官吏:“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對狄仁傑可謂優渥有加。在武則天的朝堂裡,狄仁傑地位之崇高,無人可出其右。這讓狄仁傑有機會對武則天之後的繼任者作出從容安排。

  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子,一直渴望成為太子,而武則天則猶豫不決。狄仁傑抓住機會,以親情打動武則天。


  狄仁傑對武則天說,立太子之事,事關重大,有很多因素應該考慮進去,但第一要考慮的是自己。無疑,人都是要死的,因此,我們才需要選定接班人。如果接班人選得好,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將被執行,自己的靈位也能被後人供奉;如果接班人選得不好,那麼自己生前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推翻,自己將來的靈位也會被人拋棄。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接班人首先應該選擇在血緣上和自己最近的人——隻有血緣最可靠。最現實的方法就是,您應該立您的親生兒子為太子。如果您立瞭您的兒子,將來您就是皇帝的母親,配享太廟也是理所當然;而您要是立瞭武氏的後人為太子,那麼將來您隻能是未來皇帝的姑母,讓侄子為姑母立廟,這事似乎有些懸!很顯然,狄仁傑的話對於武承嗣很有殺傷力,但最終也打動瞭武則天。她決定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武承嗣最終失去瞭繼承武則天皇位的可能。

  這就從體制上保證瞭狄仁傑不會被武承嗣清算,作為副產品,李唐王朝也借此完成瞭復辟。為瞭確保自己死後武承嗣不會死灰復燃,狄仁傑生前還精心挑選瞭自己的接班人,此人就是張柬之。

  有一天,武則天向狄仁傑征求宰相人選,狄仁傑毫不猶豫地說:“荊州長史張柬之是個難得的人選,這個人雖然老瞭些,但卻是真正的宰相之才。這個人一輩子沒被人發現,如果您用他做宰相,他一定會為國傢鞠躬盡瘁。”

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於是,武則天將張柬之的官職由長史升為司馬。過瞭一段,武則天又讓狄仁傑推薦宰相人選,狄仁傑笑瞭一下,說道:“我以前曾經推薦過張柬之,到現在也沒見您用這個人啊。”武則天說道:“怎麼沒用啊?我早就把他升為司馬瞭。”狄仁傑不慌不忙地說:“我給你推薦的是宰相人選,您卻讓他去做司馬,當然算沒有任用。”後來,張柬之果然被任命為宰相。

  久視元年,即公元700年,狄仁傑突然病故,撒手人寰,朝野一片悲聲。此時的武則天並沒有覺察狄仁傑搞垮自己的用心,反而大哭說“朝堂空也!”這四個字可謂字字千金,準確地表達瞭狄仁傑在武則天心目中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武則天已經是風燭殘年,她已很難有效地控制局勢,客觀上看,李唐復辟的時機已經成熟。狄仁傑大力推薦的宰相張柬之果然沒有辜負狄仁傑的期望,在國傢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張柬之毅然決定起事,僅僅用瞭半個時辰,政變就宣告勝利。取得勝利後的張柬之,手裡提著武則天所寵愛的張昌宗、張易之兩個面首的人頭來見武則天,此時,武則天已經無力回天瞭。

  不知當時的武則天,在盯著張柬之發呆的時侯,有沒有想起來張柬之的推薦人狄仁傑來。其實,武則天想起想不起狄仁傑已經無關緊要瞭。因為,不久之後,唐中宗又要登上皇帝寶座,李氏將重掌乾坤。等這一切塵埃落定之時,狄仁傑生前所作的安排也被鄭重表彰。狄仁傑先是被追封為司空,後又被追封為梁國公,也就在情理之中瞭。

  後來有人點評狄仁傑搞垮武則天這一段歷史的時候說,與狄仁傑相比,武則天是單純的,單純到信任狄仁傑的一切。民間常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一個人的單純:“別人賣瞭你,你還幫別人數錢呢!”其實這句話用到晚年的武則天身上也無大錯。為瞭確保自己死後不被武氏清算,狄仁傑巧妙地利用瞭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力薦張柬之,並借張柬之之手,完成瞭李唐復辟的大業,從而確立瞭自己死後的政治地位。但不論史書如何高度贊揚狄仁傑的大智大勇,卻還是無法掩蓋狄仁傑對武則天的不厚道。當然,人們也不難看到,狄仁傑談笑之間、便能輕而易舉地搞垮一代王朝的驚人手段。

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