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細數古代歷史上七對被兒子毀掉名聲的悲情英雄!

  在中國數千年歷史發展中,時世浮沉,大浪淘沙,風流俊賢,恒如沙數,每個時期每個朝代都有英雄橫空於世,挽狂瀾於既倒,留美名於汗青,給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增添瞭無限風景。其間出現不少老子英雄兒好漢前後相承代代進化的風流人物,同時也出現許多老子英雄兒混蛋代代退化的窩囊廢物。現遴選一些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此類代表人物,以饗讀者,共同賞析。

  趙奢與趙括

  兩個著名人物,可惜名聲有別。一個較好的詮釋瞭什麼叫“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個卻成為“紙上談兵”的笑談。後秦伐韓,趙奢一戰成名,數破秦軍。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趙括是將門之後,從小熟讀兵書戰策,談起軍事戰略是口若懸河,雖趙奢莫能辯。就是這個隻知高談闊論的人物,在長平之戰中讓趙國喪失瞭四十萬精銳軍隊,幾近亡國。長平之戰後,秦國趁勢包圍趙都邯鄲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竊取兵符相救得以不滅,但國力已大衰不復盛世。趙括是趙國走向衰亡的罪魁禍首,要知道四十餘萬軍隊基本是趙國的本錢,是傾國的精銳之師,所有青壯年幾乎損失殆盡,全都讓他像賭徒一樣揮霍一空,竟然連翻本的錢都沒有瞭。真正的軍事傢來自於實戰,隻有在激烈的大規模戰爭中才能驗證一個人的名將本色,沒有實戰檢驗的軍事才能隻能是虛無空談。戰國時期,名將如雲。但在七國中純以軍事謀略出名的唯有趙國,廉頗、趙奢、李牧等都是令各國膽寒的人物。算來趙括也倒黴,偏偏遇上一代名將白起。


  秦始皇與胡亥

  這兩父子是我國眾多帝王中父子功績才能最為懸殊的一對。單憑制服並滅掉一代梟雄呂不韋就可以看出嬴政的膽識和謀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先後滅掉六國,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傢——秦朝。他建立的一整套官僚機構,基本奠定瞭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統治的政權框架。雖然其後他大興暴政,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他仍是一代之梟雄。

  其子秦二世胡亥則是中國歷史上帝王兇殘暴政、智商低下且屬被權臣玩弄的典型代表。胡亥依靠趙高陰謀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瞭哥哥扶蘇,在咸陽市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在杜郵(現陜西咸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其狀慘不忍睹。後來在趙高的唆使下,大殺朝臣,蒙恬、蒙毅、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等相繼被害。李斯則被以“具五刑”處死,一傢也同時被殺。他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心想享樂一生。胡亥的悲劇就在於他沒有腦子,沒有權術謀略,以致養起趙高這個最大的禍患。秦國橫征暴斂,民不聊生,除瞭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最終導致瞭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胡亥自己也死於趙高之手,死時隻有24歲,皇帝也僅僅當瞭3年。

  劉備和劉禪

  相對歷史長河中的人物,劉備不算一個太出名的梟雄,之所以將他們列入其中,就是因為劉禪太出名瞭。昏聵昏庸無比,一句“此間樂,何思蜀”寫盡國土淪喪、寄人籬下亡國之君的所有醜態。就是這個阿鬥劉禪,在諸葛亮六出祁山北進中原屢屢幾近獲勝的情況下,後院起火,以致功敗垂成。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把持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舉傢遷往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

  房玄齡和房遺愛

  房玄齡是我國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傢和史學傢,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繁榮立下瞭赫赫功績,被史學傢譽為一代良相。當初李世民的軍隊每攻克一城,別人都忙於搜羅奇珍異寶,而房玄齡比別的文臣武將更有政治眼光,看得遠,想得全面,獨先收羅人才,薦於幕府。房玄齡對這些人以禮相待,用其所長,因而深得他們的敬重。與房玄齡齊名的杜如晦,就是因為房玄齡的盡力保護,而留在李世民幕中,後終成為股肱之臣的。正是在房玄齡的竭心盡力下,李世民的麾下才擁有瞭大量的人才,為他以後的發展和奪取帝位奠定瞭基礎。後世史學傢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為唐代“十八學士”之首。

  就是這個“十八學士”之首,他的兒子卻極不爭氣。房玄齡次子房遺愛,荒誕、率性而為、不學無術。但有一把子力氣。因為憑房玄齡的功勞,娶瞭高陽公主,做瞭右衛將軍。公主傲氣並且脾氣古怪,一直嫉妒房遺直作為長子繼承瞭房玄齡官爵。遺直知道瞭此事,有些害怕,上書要求讓出爵位,但皇帝不允許,並開始對公主稍有冷淡。鬱悶之下的高陽公主與一個叫辯機的和尚亂來,皇帝斬瞭和尚,殺瞭公主身邊奴婢數十人。

  高宗繼位後,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被查出有謀反之舉,遺愛被殺,高陽公主賜死。

相關閱讀推薦:

英雄難過美人關:為何狄仁傑卻能一直坐懷不亂?

狄仁傑的兒子也坑爹:為官貪暴致其父生祠被搗毀

狄仁傑搞垮武則天的驚人手段!李唐復辟的政治高手

李唐王朝復興能在武則天死後是狄仁傑的功勞?

名臣狄仁傑70歲時與30歲的上官婉兒關系曖昧?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杜如晦和杜荷

  杜如晦,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唐初名相。如晦為相時,正值唐新建不久。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兩人所定。時稱如晦長於斷,玄齡善於謀,兩人配合默契,同心輔佐太宗,後世論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親自去他傢中探望,撫之流淚,在他咽氣前超升其子杜構為尚舍奉禦。即使皇帝如此貴重其人,杜如晦仍舊抗不過疾病之侵,死時年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慟,贈司空,徒封萊國公,謚曰成,並手詔為制碑文。後來有一次唐太宗吃塊美味的香瓜,忽然憶起杜如晦,愴然淚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於這位文臣的靈牌前,不時送禦饌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傢裡慰問其夫人兒子,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職位。“終始恩遇,未之有焉。”

  杜如晦次子杜荷,《新唐書。杜如晦傳》中說他,性情殘暴,不守法度。娶瞭城陽公主,官做到瞭尚乘奉禦,封襄陽郡公。承乾謀反時,杜荷說:“瑯邪郡人顏利仁善於星相,說天上有變數,應該建立大事業,當今陛下應當做太上皇。請你說有疾病,皇帝必然來看你,可以乘機起事。”及承乾事敗,杜荷也被殺。不知晚年的李世民,是否因為三子選叛而傷透瞭心神,再也顧及不到這位功臣的後人瞭。

  狄仁傑和狄景暉

  在中國歷史上能得到敵對兩方勢力共同認可並高度評價的歷史名人,前有狄仁傑,後有周恩來,唯此二人而已。

  狄仁傑,傑出的政治傢。從政後,經歷瞭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瞭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得到武則天的贊賞和信任。後來狄仁傑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瞭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因為狄仁傑的堅持和建議,唐祚得以維系。狄仁傑因此被歷代政治傢、史學傢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狄仁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狄光嗣,小兒子叫狄景暉。狄光嗣時任司府丞,為官廉正,恪盡職守,是個清官。但是狄仁傑的小兒子就沒有這麼爭氣瞭。《舊唐書》上說其人頗貪暴,為人所惡。狄景暉在升任並州魏功參軍之後,生活不儉,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狄仁傑斷然罷其官職,停其俸碌。不少大臣一再為狄景暉說情,希望狄仁傑給兒子一個知過改錯的機會,狄景暉也跪在父親面前求饒。但狄仁傑仍然堅持貶子官職不變,並語重心長地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李泌和李繁

  李泌是唐代中葉的大謀略傢,出身於官宦之傢,書香門第,七歲能文,被稱為奇童。他生活於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平定安史之亂、討伐李懷光、李希烈叛亂,以及聯合回紇、南詔抗擊吐蕃入侵,在軍事、政治、外交諸方面做出瞭卓越貢獻,在治理國傢上也頗多建樹。他是中國歷史上又一位諸葛亮和劉伯溫似的傳奇人物,而論智論功,似乎又在這兩位神話人物之上–諸葛和劉得益於小說野史者多,可由歷史印證者少;且諸葛亮不過維系蜀漢 偏安於一時一隅,劉伯溫竟不能免自身飲鴆身亡的命運。相比之下,有正史為證的李泌,在歷史上大概唯有興漢的張良可比。

  李泌為政之時,朝廷之脆弱,實在已容不得再禍起蕭墻。李泌以其耿耿忠心,過人才智,當仁不讓地充當瞭皇室調停人,竭力修補因肅宗自立而與玄宗間發生的隔閡對立。為阻德宗廢立太子;甚至甘冒殺身滅門之風險,諫爭肅宗寵立張後。於中唐內憂外患之際,朝廷能維持政局的基本穩定,李泌功莫大焉。

  可他的兒子李繁,卻墮落為奸相裴延齡的一個內應外合的死黨。陸贄彈劾這個無恥的佞臣,讓李繁起草奏書,然後陸贄親筆改定。這小子將全文默記在心,然後通報裴延齡,使其得以先下手為強,甘願充當幫兇。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