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南征取得的勝利比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傢都以偶然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具體的戰術,往往決定的是暫時的成敗,經濟的基礎才是最關鍵的,諸葛亮可以招招領先,但是也在經濟上奈何不瞭司馬懿,而且諸葛亮進行的也是北伐。

  決定這個成敗的關鍵在於古代的作戰半徑問題,我們設想一下,在古代一頭牛拉著自己吃的草和趕車人的糧食,能夠走多遠,這個距離除以二就是一般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超過這個半徑糧草就供應不上瞭。

  沒有糧草的供應,是難以作戰的,諸葛亮對於司馬懿也是屢屢輸在這個糧草的供應上。而中國實際的情況是南方糧草豐富,人口密集,糧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戰地就地解決,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進行堅壁清野的,這樣一來南征與北伐在經濟上的壓力絕對是不對等的。

  為瞭增加作戰的半徑,古代也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級的傳送體系,比如是一人作戰,一人從一級的糧庫送糧草,然後再二人把糧草從二級的糧庫送到一級糧庫,再四人把糧草從三級糧庫送到二級糧庫,依次類推。這種方法在漢武帝的時代使用,結果是一個作戰人員需要十四個運送糧草的人員,取得對於匈奴的勝利付出瞭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的人口,這樣的戰爭是否該打在今天把這個背景說出來是要探討是否該應當的。

  還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區域的糧食運輸能力,古時一般的做法是修建運河,但是這樣的過程耗費巨大,時間太長,也容易在徭役上激發民變。

  再者提高作戰半徑的方法就是送糧的人把糧食送到後變成作戰人員不返回,同時殺牛也作為軍糧。這樣的做法的問題是造成作戰人員雪崩式的增加,同時一旦不能快速取勝後果就不堪設想。采取這樣的方案的就是隋煬帝,他多次征伐高麗就是采取這樣的方法,以至於作戰人員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萬大軍,一旦不能速勝,結果就是餓死於道,基本沒有生還。隋朝的滅亡根本原因就在於此,至於隋煬帝的荒淫無恥是後來唐朝人寫的隋史,誇張地成分極大。

  最後的做法為文明社會所不接受,卻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幹過,後來的成吉思汗還有以此為樂的四犬,朱元璋能夠北伐取勝也幹過,元人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裡說,“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為上,……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生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卻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夾袋中,入巨鍋活煮。或男子止斷其雙腿,婦女則特剜其兩乳,酷毒萬狀,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軍”即朱元璋之軍,所以朱元璋的北伐勝利也是有不為人道的事情,那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這樣吃人肉是很難被倫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產生瞭很多成功者,但是他們成功後是不會提及這個成功原因的。

  所以要提高這樣的作戰半徑,在古代所能夠采取的辦法都是代價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難,所以受作戰半徑的限制,北伐也使很困難的。

  最後提到北伐的供應,實際上在國際上也是如此,俄羅斯在這方面就占盡便宜,多個國傢征伐俄羅斯也是失敗在經濟供應上,隻有蒙古取得瞭勝利,那個勝利也使建築在吃人肉的基礎上的。

  所以綜上所述南征容易北伐難是有深刻的經濟原因的,絕對不是巧合。

相關閱讀推薦:

明朝軍隊:朱元璋北伐滅元時的騎兵從哪裡來的?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標:清除內部異己李嚴

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

解密:秦始皇為何要放棄北伐匈奴而修建長城?

宋太宗派20萬大軍北伐:被遼朝“孤兒寡母”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