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吳冠中

人物簡介  吳冠中(1919 2010),現代中國畫傢。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吳冠中先生的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文學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人物生平
  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
  1919年8月29日(陰歷閏七月初五)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一個農民傢庭。
  1926年,就讀吳氏小學。1930年,入宜興縣縣立鵝山小學學習。
  1931年,小學畢業,考入無錫師范學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師范初中,入讀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學校電機科。
  1935年,投考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36年,入國立杭州藝專習西畫,兼學中國畫及水彩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校長林風眠率領全校師生,與人民一起撤離杭州。
  1938年,藝專附中結業,升入本科學油畫,師事常書鴻及關良。同時亦學習中國畫。
  1940年,轉學中國畫,成瞭潘天壽的學生,臨摹瞭不少歷代繪畫精品。
  1941年,仍迷戀油畫色彩,轉回油畫系。
  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國立重慶大學助教。
  1943年,於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
  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赴法國留學。
  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進修油畫。
  1948年,作品參加巴黎春季沙龍展和秋季沙龍展。
  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
  1964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70年, 文革 期間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
  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賓館畫創作
  1978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辦 吳冠中作品展
  1979年,當選中國美術傢協會常務理事
  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 吳冠中回顧展
  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勛位
  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瞭隻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傢吳冠中舉辦 吳冠中 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傢 展覽,並鄭重收藏瞭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 走向世界 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 ,並頒發給他 巴黎市金勛章
  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1999年,國傢文化部主辦 吳冠中畫展 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傢,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教授 榮譽文學博士 銜
  2007年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時57分於北京醫院病逝享年91歲。
  年近90歲,吳冠中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瞭各大美術館。他感覺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盡可能地留下來,留在美術館,讓後面人有所參考。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強大的精神力行瞭自己對魯迅精神的繼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在他看來,走上藝術的路,就是要殉道。他還說,要做好藝術,還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遠被苦纏繞著。
  吳冠中生前一直不斷地提起自己藝術生涯的發端是因為朱德群的一句話。1936年之前他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未來會成為一位畫傢,在之前他就讀於浙江大學代辦的省立工業職業學校,他希望以實業幹就一番大事。但一場為期三個月的新生校際聯合軍訓改變瞭他的命運。
  當時就讀於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朱德群因為個子大,排在隊伍的前頭,排隊尾的小個子吳冠中與他聊天,知道朱德群是學畫的,吳冠中說, 我也喜歡畫畫。 朱德群就建議他放棄電機專業,並帶他去參觀 杭州藝專 。吳冠中在自傳《我負丹青》中這樣形容那次參觀給他帶來的人生巨變 我看到瞭前所未見的圖畫和雕塑,強烈遭到異樣世界的沖擊。我開始面對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輕易就擊中瞭一顆年輕的心,她捕獲許多童貞的俘虜,心甘情願為她奴役的俘虜。十七歲的我拜倒在她的腳下,一頭撲向這神異的美之宇宙。

  
吳冠中作品
  吳冠中先生的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中國畫代表作有《春雪》及《獅子林》、《長城》等;出版有《吳冠中畫集》、《吳冠中畫選》、《吳冠中油畫寫生》、《吳冠中國畫選輯》(1~4)及《東尋西找集》、《風箏不斷線》、《天南地北》、《誰傢粉本》《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吳冠中散文選》等 。
  繪畫
  《北國風光》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珍藏30年的吳冠中先生油畫《北國風光》,這幅油畫精品經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成功,被拍2700萬人民幣。
  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當年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繪的大型壁畫的畫稿,吳老評價這幅作品: 畫稿並不小,並且是盡瞭全力的,所以其實不再是 稿 ,已體現瞭巨幅作品的最終效果。 此幅作品描繪瞭中國北方自然景象的氣勢磅礴,融合瞭中國筆墨的細膩與西洋油畫色彩的和諧,作為吳老極為珍貴的畫作。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桑梓助學基金會資助特困大學生就學。
  吳冠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處於油畫創作巔峰期,其曾於1975年繪下兩幅構圖極為相似的瀑佈作品分別是《維多利亞瀑佈》與《大瀑佈》。
  文學
  散文集《美醜緣》
  
吳冠中油畫
  吳冠中是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傢之一。他為中國現代繪畫做出瞭很大的貢獻。長期以來,他不懈地探索東西方繪畫兩種藝術語言的不同美學觀念,堅韌不拔地實踐著 油畫民族化 、 中國畫現代化 的創作理念,形成瞭鮮明的藝術特色。他執著地守望著 在祖國、在故鄉、在傢園、在自己心底 的真切情感,表達瞭民族和大眾的審美需求。吳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的藝術觀念和繪畫創作就適應歷史發展和時代的需要,推動瞭中國現代繪畫觀念的演變和發展。
  北國風光 油畫 1979年作 (3024萬,2009年11月中國嘉德)
  根據作者的回憶,《北國風光》是1979年為完成首都機場裝飾工程任務所創作的裝飾壁畫畫稿。為求順利通過審查,吳冠中根據毛澤東《沁園春 雪》中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兩句的意象繪制瞭這件作品。
  從本作畫面的構成上來看,前景為幾株平冠蒼松,與後方高高雄起的雪山共同組成瞭畫面的主景。雪山上逶迤的長城將畫面的近景、中景與遠景串聯起來,不僅密切瞭畫面各部分間的聯系,也增加瞭畫面的動感,使觀者有 舞 的感受。畫傢在描繪時,通過明暗的變化勾勒出群峰的陰陽向背。在主峰的陰面腳下,作者以寥寥數筆勾勒出一片林海,林海之後還有一列火車正在駛出遠方的群山,馳騁於雪原之間。主峰的陽面連接著不遠處的另一座峰巒,在那座峰巒的深處,建立瞭一座高壩。高壩又蜿蜒到主峰的背後,引導觀者的視線環繞主峰並向更遠的群山背景投射過去。遠處連綿的群山,雖是用寥寥數筆勾出,但依然很有層次感,營造瞭 千裡冰封 的意境。總體上來看,整個畫面的佈局圍繞前景主峰展開,四周的配景與主峰產生環繞形的呼應關系,而配景彼此之間也通過林海、火車、水壩等保持著虛虛實實的內在聯系。可以說,無論是那簡單數筆畫就的長城,還是環抱主峰的遠山,都體現出畫傢在經營構圖時的良苦用心。
  長江萬裡圖 油畫長卷 約1973-1974年作(1.3億元,2011年11月北京藝融國際)
  吳冠中以長江和長江萬裡圖為題材描繪過的長卷作品共有3幅,其中《一九七四年長江》和《長江萬裡圖》是油畫作品。2006年,吳冠中親自將《一九七四長江》捐贈給瞭故宮博物院。油畫《長江萬裡圖》成為目前市場所見吳冠中同類題材的孤品。
  這幅作品將雪山高松、三峽險隘、太湖園林、江南水鄉、上海市貌等從西至東的長江主要景致盡收於高3.55米、長5.3米的畫作中。作品的構圖、用光、色彩、點線、意境處理,無處不透露著吳冠中對東西方文化精髓的充分吸收與消化後的獨立探索,不僅是吳冠中本人藝術生命中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油畫史上濃重的一筆。《長江萬裡圖》油畫作品,打破瞭油畫二維平面的創造范疇,以中國傳統的手卷形式展開內容,5米長卷將時間和空間融合於一,作品的敘事性和畫面的形式美感得到完美結合。該作品不僅表現瞭吳冠中高超的西畫功底,同時也將西畫技法與傳統的 江山臥遊 概念相結合,並拓展為中國式的 飽遊沃看 ,彰顯瞭吳冠中這一時期對油畫藝術和水墨藝術卓有成效的探索。
  木 槿 佈面油畫 1975年作 (6325萬,2011年6月北京保利春拍)
   我愛花,但從無工夫侍候嬌嫩的花,所以不栽,但孩子們隨便種的向日葵、野菊、木槿、葫蘆等卻瘋長。有一株木槿長得高過屋簷,滿身綠葉素花,花心略施玫紅,這叢濃鬱的木槿遮蓋瞭我傢的破敗門庭,並吸引我作瞭一大幅油畫,此畫已流落海外,幾度被拍賣,常見圖錄,但畫的母體卻早已枯死瞭,願藝術長壽。 這是吳冠中先生在自傳中說出的話。先生話語中所描述的生活環境是他在50年代之後就一直居住的北京什剎海畔的會賢堂大雜院,這也是吳先生一生中住得最久的一處住址。《木槿》正是先生在自傳中提到的那件作品,它記錄瞭大師在上世紀那段歲月中的生活。先生對這件作品是比較看重的,這裡面蘊含瞭吳冠中對自然與人的關系問題的思考。畫面中鬱鬱蔥蔥的木槿花鉛華洗盡,隻有點點綠葉映襯著素雅的小花、顯得溫馨靜謐,就像一股無聲的生命之泉在畫面中汩汩溢出,永不枯澤。吳冠中的筆法是那麼清新、自然,看著大師的作品,人們仿佛不僅是用眼睛在觀賞,而是在呼吸他的畫,呼吸著他畫中的花朵和生命,我們似乎也被先生發出的 願藝術長壽 的感慨所感染,頓感身心煥然一新。
  紫竹院早春 油彩 畫佈 60 81cm 1973年作 (1242萬元,2010年12月弘盛秋拍)
  《紫竹院早春》創作於1973年初春。其畫面兼具寫意性與韻律感;其用筆質樸而大氣;其構圖不拘一格又極具張力; 樹葉落光瞭,但那濃密的枝條卻毫無蕭瑟之感 ,遂可見近景的河流、岸邊的樹、遠方的土丘層層遞進,那遒勁的樹枝舒展在春風中,像是要沖破畫佈一般。吳冠中在70年代這個時期思想境界與藝術抱負越來越濃鬱。畫佈上的樹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生命,畫傢賦予樹其堅韌不阿、風骨獨立的人格與品性。
  
人物軼事
  淡泊與專註
  在吳冠中先生眼裡,藝術市場受到人際關系、利益包裝、經濟沉浮等人們無法回避的因素影響。莊子曾謂 凡外重者內拙 。吳冠中則如是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隻會關照一心去創作的畫傢,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智者所見略同。
  關於 筆墨
  吳冠中:這個觀點太陳舊瞭。我的意思是第一不能離開畫面,脫離瞭畫面,單獨的線條、顏色都是零。筆墨不是程式化的東西。
  一以貫之
  1991年9月,吳冠中整理傢中藏畫時,將不滿意的幾百幅作品全部毀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稱為 燒豪華房子 的毀畫行動,目的隻有一個:保留讓明天的行傢挑不出毛病的畫!不久,筆者便親身領略瞭吳冠中的認真勁兒。1993年初,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與香港東方藝術中心聯合舉辦 東方杯 國際水墨畫大賽,邀請吳冠中評委會主任。評獎的當天上午,七十多歲的吳先生準時來到人民日報社,穿一身休閑的西服,腳著運動鞋。
  第一輪,淘汰不佳的作品。禮堂四壁掛滿畫作,有的隻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錯的也會有同樣的命運。每每見到模仿評委畫風的作品,評委們都會會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選。模仿妨礙藝術傢的真情流露。擔任評委會主任的吳冠中給大賽的題詞是: 自傢真情,勿效東施。
  第二輪,評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吳先生認真地審視每一幅作品,遠看近觀,有時屈膝下蹲審視作品,不時在小本子上認真記錄,整整忙碌瞭一整天。
  1993年11月,74歲的吳冠中狀告兩傢拍賣公司拍賣假冒他名義的偽作《毛澤東炮打司令部》侵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經濟損失。最終,吳冠中勝訴。 騙得瞭今天的人,騙不瞭明天的人, 吳冠中告誡人們說。
  吳先生曾經形象地概括瞭處理出入關系的訣竅。他曾這樣為青年畫傢指點迷津: 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瞭,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吳冠中曾在文章中寫道: 從藝以來,如獵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彎弓射大雕。不獲獵物則如喪傢之犬,心魂失盡依托。在獵取中,亦即創造中,耗盡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雖瘦,心胸是肥碩壯實的。 自評新作道: 反芻之草,滄桑味苦,卻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瞭某處眉眼,畫面隨之而呈現簡約,強調創痛,呈現無奈 人生之曲,不憑音色悅耳,當亦有未老、將老或老之知音。 吳先生曾說過 一切藝術不止於音樂,而進於詩,詩更蘊人情 。他還說過: 我說過這話,齊白石可以沒有,多一個少一個也無所謂,但是魯迅不一樣,我是單從社會功能上說的,他們的影響不一樣。齊白石畫得很好,我也很喜歡,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傢需要魯迅。少一個魯迅,中國的脊梁要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