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張伯苓

人物簡介  張伯苓(1876.4.5-1951.2.23),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傢,同時他也是奧運會在東方最早的倡導者,有 中國奧運第一人 之稱。張伯苓最早將奧運概念帶入中國,力促劉長春首個參賽奧運的主導人物,他對奧林匹克運動有六大貢獻,堪稱六個第一。張伯苓創立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等,形成南開教育體系,人稱 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 。1949年,張伯苓婉拒蔣介石赴臺邀請,留守大陸,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於1951年病逝天津。

人物生平
  1876年4月5日(清光緒二年三月十一),張伯苓出生於天津一個秀才傢庭。
  1892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他是航海駕駛班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嚴復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
  1894年,張伯苓等十八名同學完成堂課,被派往北洋水師艦隊實習。
  1895年,2月,北洋水師覆沒,滿懷激憤返師歸。9月,北洋水師學堂第五屆畢業。因無船,在傢閑居一年。是年冬,娶宜興埠安氏女,因該女久患癆疾,婚後五日去世。
  1897年,畢業後服務於海軍。承甲午敗績,帝國主義強盜的協議既成,清廷派大員去山東辦理接收和轉讓手續,張伯苓隨艦前往。船到威海衛的頭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陽旗,升起中國的黃龍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國的黃龍旗,升起英國的米字旗。張伯苓目睹這場 國幟三易 的接收和轉讓儀式,親自嘗受瞭這一喪權辱國的場面,氣憤填膺。從威海衛歸來之後,他認為海軍報國無望,決定退役。不久離職回天津執教於傢館。
  1903年,張伯苓乘暑假航海東渡,親眼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盛況,領略瞭日本對教育的重視及辦學規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啟發。
  1904年5月,經過四個月的細心考察後回國,他決定成立中學,遂將嚴、王兩館合並,成立 私立中學堂 (南開中學)。從此他結束瞭傢塾先生的生涯,成為學堂的學監。
  1907年,在天津城區南部的開窪地,即民間所稱 南開 ,建成新校舍,遂改稱南開中學堂,從此聲名漸著,天津市南開區也由此得名。
  1917年秋赴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次年回國,著手籌辦南開大學,1919年秋正式開學。他先後擔任校長四十餘年,培養出不少人才。張伯苓提倡教育救國,辦學方針註重理工科教育。他反對學生介入社會政治活動,但也曾保護過進步師生。
  1918年,適逢嚴修與范靜生也赴美,張伯苓乃與嚴、范遍遊美國各地,考察瞭許多私立大學的組織和實施。12月,張伯苓與嚴修遊美歸國。不久便積極籌募經費,並獲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紳之助,開始籌劃創辦南開大學。
  張伯苓自1904年創辦南開中學以來,到1917年學生已滿千人,中學基礎日臻鞏固,教育設施逐漸完善。每看到各屆畢業生依依不舍地離開學校,他覺得應該向大多數學生提供繼續升學的機會。社會的需要,使他認識到: 普通教育僅為國民教育之初步,創辦高等學校乃是國傢發展的根本大計 。於是他決心赴美學習和考察。 1919年春,在中學南端空地建大學教室,當年秋季落成。
  1919年9月5、6日,舉行大學新生人學考試,25日正式上課。南開大學創辦伊始就建立瞭理科。那時北京、上海開創許多私立大學,都是隻辦文、法、史、地、國學等文、法科,教師抱的是線裝書去上課,而張伯苓專請留美多年的凌冰博士為大學部主任,除開設文科外,還設理科和商科,後來改稱文、理、商三個學院。這在當時也是十分難得的。南開大學的興辦和發展,對張伯苓來說,並不意味著興辦教育的終結。
  1923年,建立瞭南開女中。
  1928年,張伯苓又興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對面建築小學校舍,設立瞭小學部。在興建和完善女中和小學之後,張伯苓分別於1927年和1932年創辦瞭南開經濟研究所和應用化學研究所,從而構成瞭一個完整的南開教育體系。
  1936年迫於抗戰形勢的緊要和南開學校的生存發展,張伯苓親自入川,在巴渝大地的嘉陵之津先後購地800餘畝,創辦瞭被千百萬重慶人贊譽為 人才的沃土,院士的搖籃 的南渝中學(後改名為重慶南開中學)。
  1937年, 七七 事變後,南開被日軍飛機炸成廢墟,大學部先遷長沙,繼遷昆明,與北大、清華合組成西南聯大,張伯苓任校委會常委。
  1938年7月,張伯苓任國民參政會副議長。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45年,當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監察委員。
  1946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948年6月,被迫出任中華民國的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不久辭去,避居重慶,深居簡出。苦悶之中的張伯苓並沒有被學生忘記,周恩來給自己的老師捎來一封短信表達挽留之意。
  1949年11月底,重慶即將解放,張伯苓婉拒蔣介石赴臺要求而留守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伯苓致電周恩來表示祝賀,稱贊人民政府的各項政策。
  1950年5月,從重慶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歡迎。張伯苓回到天津後,天津市長黃敬曾給予關照,但在南開校慶典禮時被婉拒參加。
  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張伯苓故居
  張伯苓故居坐落在和平區大理道78號,是南開中學、大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愛國教育傢張伯苓先生的住宅,原天津英租界的新加坡道(Singapore Road)39號,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
  張伯苓故居始建於1920年代中葉,是磚木結構的三層英式別墅,機磚墻身,多坡式瓦頂,屬於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室內裝潢均為菲律賓原產的木制地板、門窗和樓梯,並配有巴洛克式壁爐,裝修講究。房屋前後有寬敞的庭院,種有名貴的花草樹木,環境幽雅。張伯苓夫婦於1950年9月15日帶著周總理的一片關懷從北京回到天津,便租住於此。
張伯苓兒子
  淞滬會戰前夕,空軍飛行員張錫祜奉命出發前,為父親留下一封傢書。薄薄兩頁箋紙,記錄下一名25歲青年視死如歸的愛國熱忱。張錫祜,天津人,是南開系列學校創辦人張伯苓之四子,也是他最鐘愛的孩子。
  得知兒子上戰場時,張伯苓就曾在對南開中學學生講話中表露心緒: 前幾天我接到四兒子的來信 我不因為兒子赴前線作戰,兇多吉少而悲傷,我反而覺得非常高興。這正是中國空軍歷史上光榮的第一頁,但願他們能把這一頁寫好!
  8月,張伯苓收到蔣介石發來的電報:四子錫祜所在空軍在江西吉安奉命赴前線,中途失事,機毀人亡。張錫祜犧牲時,張伯苓已遷往重慶。天津南開系列學校被炸後,部分學生和老師轉移到重慶南開。得知噩耗後,張伯苓怔瞭許久後,對身邊人說: 吾早以此子許國,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復何慟為。
  張錫祜傢書
  父親大人:
  自別慈顏,男等於上月九日返贛,近日男身體精神一切均佳,請大人勿念!時局以近日所見大戰當在不遠!天津情形前接大哥來信稱尚為平靜,母親已遷至英租界!昨見報載南開大中兩部已均為日人分別轟炸焚毀!慘哉!大人數十年來心血之所積,一旦為人作無意識之消滅!然此亦可證明大人教育之成績!因大人平日即不親日又不附日,而所造成之校友又均為國傢之良材!此遭恨敵人之最大原因!而有如此之毀滅!然此又可為大人教育成功之慶也!尤有可喜者,母校雖慘遭不幸,而其獨生子 南渝中學,早於去歲成立,而今年又有新建築成立!望大人萬不可過份傷感,而以餘力以培養此最可寶貴之獨生子,使我南開精神永遠光大於我大中華民國之人間!
  男等現已奉命出發,地點因系秘密性質,函札之中不敢奉稟!一俟有妥善之通訊處,當再稟知!兒昨整理行裝,發現二物足以告稟於大人者,其一即去年十月間大人於四川致兒之手諭,其中有引孝經句: 陣中無勇非孝也! 兒雖不敏不能奉雙親以終老,然亦不敢為我中華之罪人!遺臭萬年有辱我張氏之門庭!此次出發非比往常內戰!生死早置度外!望大人勿以兒之膽量為念!其二即為去年十月間綏東抗日時空軍出動前委座之訓詞,今隨稟奉上,望大人讀此之後不以兒之生死為念!若能凱旋而歸,當能奉雙親於故鄉以敘天倫之樂,倘有不幸雖負不孝之名,然為國而殉亦能慰雙親於萬一也!
  傢中情形不知近日如何?母親大人不知是否南下?兒意最好請母親入川與二哥同住,因沿海各省一旦開戰將無一片靜土!母親一生歷盡磨難,而當晚年又遭此變亂,其不使老人太過痛苦耶!不知大人意下以為如何?大人在京如零星事物,可找樂民代辦,彼前曾來信托兒轉稟,日來準備頗為忙碌,時間倉促餘容再稟,專此敬請
  金安 男錫祜謹稟 二日晨
人物評價
  周恩來:張校長在他的一生中是進步的、愛國的,他辦教育是有成績的,有功於人民的。
  光明網《南開創辦人張伯苓誕辰》:在半個世紀的歲月中,張伯苓歷盡艱辛,先後創辦瞭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子中學、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並接辦四川自貢蜀光中學,以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興學育人,為國傢和民族培養瞭大批優秀人才,周恩來同志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張伯苓的辦學方針註重理工科教育,提倡教育救國,反對學生介入社會政治活動,但他卻實實在在保護過進步師生。
  人民網《南開之父張伯苓》:張伯苓作為在他生活時代的知識分子的一個代表,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在其晚年,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但是,張伯苓畢竟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愛國教育傢。他從一生辦學,飽經滄桑的切身經歷中,逐步看清瞭中國的前途,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以國傢民族利益為重,表現出一個真正教育傢的高風亮節。張怕苓的一生,是進步的愛國的一生。他創業南開,功在國傢,為發展我國近代教育作出瞭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