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李覯

李覯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改革傢,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於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後。為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加資料
糾錯
下載
收藏

參考資料

加資料

軼事典故

巧對晏殊  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和李覯是很好的朋友,晏殊每次來建昌(江西南城)李覯都要陪他遊覽麻姑山,並共同論詩賦文,寫詞作對。  有一次,二人觀賞麻姑山的“玉練雙飛”,在回來的路上經過餘傢沅,忽聞咿咿啞啞的車水聲。此時,正是三夏盛暑,二人手持摺扇,信步來至車水處,晏殊忽然詞興大作,高聲吟道:“車兒車水▼

生平

天潢世胄的傢世  李覯本姓相傳姓潘,李姓是因他先祖南唐烈祖李昪為瞭統治的目的亂認祖宗造成的。說起他先祖李昪那可是一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那戰亂紛飛的時代,李昪是一個孤兒,出身低微,因聰明伶俐又作戰勇敢而被當時一位叫徐溫的大將收養為幹兒子,於是他將本姓名潘知浩改姓徐知浩。徐知浩有勇有謀,在近二▼

軍事思想

重兵思想  李覯深知軍隊、戰爭在國傢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故對軍隊的建設十分重視,並有具體而精辟的見解,於中可見其救世之意。我們知道,戰爭是由來已久之事,亦是一個國傢、民族的大事。所以它引起中外歷代的哲學傢、思想傢、軍事傢的高度重視,因而從古及今都在人們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如古希臘哲寧傢赫拉克▼

無神論

在有神論和宗教觀念產生發展之後,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許多無神論者則從不同方面各個角度說明瞭鬼神的虛幻性,揭露瞭宗教神學的欺騙性和危害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統治的需要,唐宋以後的宗教神學和世俗迷信則愈演愈烈,而反對宗教神學和世俗迷信的鬥爭亦愈演愈烈,李覯在他的宇宙觀的指導下對佛教道教的有神論▼

貢獻

思想  李覯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思想傢。他著書立說,大膽創新,在哲學上持“氣”一元論觀點,認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認識論上,承認主觀來自觀,因此,成為宋代哲學學派的先導,在我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覯還具有進步的社會歷史觀。他卓有膽識地提出功利主義的理論,反對道學傢們不許談“利”言“欲”的虛偽▼

成就

政治思想方面  李覯在政治思想方面,反對道學傢不許談"利""欲"的說教,認為"人非利不生"(《原文》),"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富國策》),提出瞭一些發展經濟的辦法,對王安石變法有直接影響。其詩歌內容,大多涉及政治得▼

評價

李覯一生以教授為業,鄉曲俊異從而師之,東南聞風至者常數千人,同郡曾鞏、邑鄧潤甫(北宋名臣)皆其弟子。其終生從事理學研究,所學以推明聖經為本,不泥於漢唐諸儒之說,鑒古論今,著書立言,學識淵博,成就顯著。李覯思想進步,針砭時弊,積極主張改革舊制,是“慶歷新政”理論上的支持者。所著大都是憤吊世故,警憲邦國▼

介紹

李覯(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軍南城(今江西撫州資溪縣高阜鎮)人,住縣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傢學者,著名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詩人。李覯一生以教學為主,40歲那年由范仲淹薦為太學助教,後為直講,所以後人稱他為“李直講”,李覯傢於盱江邊,創辦瞭盱江書院,故又稱“李盱江”,學者稱盱江先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