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論語十則

論語十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裡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

詞類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作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為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通“悅”的古字,愉悅,高興。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誨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逐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瞭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第六則是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態度、▼

特殊句式

(1)判斷句是知也 (“也”表判斷)(2)省略句1.可以(之)為師矣(省略賓語“之”)2.人不知(之)而不慍(省略賓語“之”)▼

“樂”的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不應該讀yu,而應該讀l。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註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註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

一詞多義

1. 知:(1)瞭解(人不知而不慍)。(2)明白(誨女知之乎)。(3)是知也(通“智”,智慧)。2.而:(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慍)。(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3)並列連詞(任重而道遠)。(4)遞進連詞。(5)修飾連詞。(6)因果連詞。3、之:(1)代詞。(2)助詞。(3)語氣詞。4、信:①▼

參考賞析

寫賞析

所涉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死而後已】:死瞭以後才停止。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擇善而從】: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