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歸去來兮辭·並序

歸去來兮辭·並序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餘傢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傢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傢百裡,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序譯文  我傢貧窮,種田不能夠自給。孩子很多,米缸裡沒有存糧,維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沒有辦法解決。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我心裡也有這個念頭,可是求官缺少門路。正趕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傢境貧苦(替我設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那時社會上動蕩不安,心裡懼怕到遠地當官。▼

文言現象

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橫”)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實為古今字)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詞類活用①名詞作動詞: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或棹孤舟(棹:槳,這裡用作動詞,用槳劃)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詞作動詞,拄著)②名詞作狀語: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

參考賞析

寫賞析

賞析

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這篇辭體抒情詩,不僅是淵明一生轉折點的標志,亦是中國文學史上表現歸隱意識的創作之高峰。 全文描述瞭作者在回鄉路上和到傢後的情形,並設想日後的隱居生活,從而表達瞭作者對當時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詩人的一種“樂天知命”▼

寫作背景

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 陶淵明於東晉義熙元年(405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瞭80幾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兒▼

題旨

本文是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辭去彭澤令回傢時所作,分“序”和“辭”兩節,“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序”說明瞭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辭”則抒寫瞭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後的樂趣。“歸去來兮”就是“歸去”的意思,“來”、“兮”都是語氣助詞。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

主旨和結構

這篇文章的寫作經過,序裡已有說明;《宋書陶潛傳》則特別提到作者辭官的近因:“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從序和這段記錄都可以看出,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歸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著重表達瞭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贊▼

創作背景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瞭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即辭官回傢。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

作者介紹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傢、辭賦傢、散文傢。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傢,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