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瞭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瞭。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傢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依戀,差一點掉瞭隊。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瞭,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

參考賞析

寫賞析

其一賞析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隻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瞭。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瞭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其二簡析

許多選本隻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鮮為人知,實際上,第二首也寫得很好。第一句大體寫惠崇所繪的“飛雁圖”,大雁北飛,有幾隻雁依依不舍,差點掉瞭隊。並且在下一句,把這幾隻雁比作瞭“北歸人”,是非常形象的,這就畫活瞭景象。詩到瞭第三、四句,就更進一步給大雁以人的情感。“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詩▼

賞析三

這首題圖詩,著意刻畫瞭一派初春的景象。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蘇,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註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瞭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邊期待瞭整整一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瞭。然後,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惠崇的《春江曉景圖》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從蘇軾的詩中,我們可以想個大概:一片竹林,三兩枝桃花,一條江,幾隻鴨子,河岸上滿是蔞蒿,蘆芽剛剛破土,天上還有兩兩歸鴻。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饞嘴的蘇軾在想:河豚該上來瞭,用蔞蒿和蘆芽一燉,比東坡肉鮮多瞭。惠崇為宋初“九詩僧”之一,跟蘇軾不是一個時代▼

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一說此詩作於江陰。▼

賞析四

惠崇,福建建陽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稱他有“絕藝”(《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著名國畫史學傢郭若虛說他“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江遠渚。蕭灑虛曠之景,人所難到也”(《圖畫見聞志》卷四)。由此可見,惠崇的畫享譽一時,而《春江晚景》(錢鐘書《宋詩選註》作“曉景”)應是他擅長的得意之作▼

賞析二

這首是題畫詩,作於元豐八年(1085)。下面是對這首詩的賞析:好的題畫詩,既要扣合繪畫主題,又不能拘於畫面內容,既要能再現畫境,同時又能跳出畫外,別開生面,離開繪畫而不失其獨立的藝術生命。蘇軾這首詩可以說做到瞭這一點。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後一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想。整首詩又如同詩人即景言情,當▼

鑒賞

惠崇是個和尚,宋代畫傢。這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現已無從考證。畫以鮮明的形象,使人有具體的視覺感受,但它隻能表現一個特定的畫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詩,雖無可視的圖像,卻能用形象的語言,吸引讀者進入一個通過詩人獨特構思而形成的美的▼

作者介紹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傢、書畫傢、美食傢。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傢”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傢;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