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雜說四·馬說

雜說四·馬說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祇辱 一作:隻辱)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隻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裡馬著稱。(日行)千裡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裡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裡的能力,▼

文言現象

通假字(1)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顯現、表現。(2)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通“飼”飼養;“材” 通 “才”,才能。(3)其真無馬邪: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食”通“飼”,喂養。古今異義例: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是:古義:這樣的。今義:判斷▼

參考賞析

寫賞析

主題

全文用瞭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裡馬比喻為未被發現的真正人才,闡述瞭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瞭抨擊。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達瞭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

常考題型

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裡馬和伯樂關系)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領起全文作用)2 千裡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3 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4 千裡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裡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

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裡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說明伯樂對千裡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裡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出發,說明千裡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然後筆鋒一轉,“千裡馬常有,而伯▼

常見問題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裡馬呢?從我們自身來看,是,因為我們是先認識瞭伯樂,再經伯樂認識瞭千裡馬,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認識的先後順序,強調伯樂對千裡馬的重要性;而從邏輯上來看,應是先有千裡馬然後才有瞭伯樂。2、第一段表達瞭作者什麼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3、沒有伯樂,千裡馬命運如何呢?▼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 很可惜有“憂天下之心”的他,終▼

文體介紹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像現代雜文的風格,學習時要註意體會。“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瞭,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采以小見大的辦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這就是▼

層次劃分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從千裡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出發,說明千裡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裡馬”,實際上指明瞭千裡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但這裡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

整體感知

一、整體感知“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裡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

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裡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瞭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瞭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為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

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傢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註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瞭(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

作者介紹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傢、哲學傢、思想傢,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傢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裡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