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傷仲永

傷仲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傢,於舅傢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傢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參考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傢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瞭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

文言字詞

虛詞用法之(1)不能稱前時之聞——助詞,的。(2)不受之人——兼詞,之於。(3)卒之為眾人——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4)忽啼求之——代詞,代書具(5)借旁近與之——代詞,代仲永(6)餘聞之久也——代詞,代這件事於(1)環謁於邑人——介詞,到。(2)於舅傢見之——介詞,在。(3)賢於材人遠矣——介詞▼

補充註釋

收族:《儀禮喪服》鄭玄註:“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參考賞析

寫賞析

學習重點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瞭什麼道理?答:說明瞭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

創作背景

天聖三年(1025年),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震動鄉裡。明道二年(1033年),與方仲永同齡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傢遇見瞭方仲永。他請方仲永作瞭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因為“神童作傢”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聰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瞭農民。慶歷三年▼

文章理解

題目理解“傷”,是哀傷,嘆惜的意思。“傷”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後天教育,思想落後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瞭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文體介紹本文敘事用瞭▼

問題研究

(1)本文為什麼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本文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是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貪利導致他才能衰退,後面幾筆點出其淪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詳略處理,有力的突出瞭“傷”這一主題,為後來父親不讓他學習做鋪墊,又與後來變成普通人作對比,突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流露出作者對仲永變成普通人的▼

鑒賞

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受之於天雖異,但還得受之於人,否則就將復為眾人,進而說明未受之於天者,本來就是眾人,如果不受之於人,恐怕連作“眾人”也難,而且強調瞭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表現瞭王安石早期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文題為“傷仲永”,文中卻未見一個“傷”字,然而全篇寫的正是一個“傷”字。這正如《王荊▼

整體把握

本文見聞得當,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強調瞭後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說明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

作者介紹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傢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傢、思想傢、文學傢、改革傢,唐宋八大傢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