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趙孟頫

人物簡介  趙孟頫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傢、畫傢、詩人,出身宋朝皇室,曾任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等職位。趙孟頫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他的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創元代新畫風,被譽為 元人冠冕 ,此外他還創 趙體 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合稱 楷書四大傢 。趙孟頫的楷書和行書聞名於世,代表作有《松雪齋文集》《秋郊飲馬圖》《秀石疏林圖》等。

人物生平
  宋室之後
  趙孟頫於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於吳興(今浙江湖州),為宋太祖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其五世祖秀安僖王趙子偁,即宋孝宗父。其四世祖為崇憲靖王趙伯圭,因孝宗賜宅第於湖州,所以趙孟頫成為湖州人。他的曾祖趙師垂,祖父趙希戭,父親趙與訔,皆仕於南宋。後元朝追贈趙師垂為集賢侍讀學士,趙希戭為太常禮儀院使、吳興郡公,趙與訔為集賢大學士、魏國公。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頫因其傢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南宋滅亡後,趙孟頫居傢,更致力於學問。
  元朝重用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臺侍禦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隱居於江南的宋代遺臣,將趙孟頫引見給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見趙孟頫才氣豪邁,神采煥發,如同神仙中人,非常高興,讓他位坐右丞葉李之上。當時朝廷剛剛設立尚書省,命趙孟頫起草詔書,頒佈天下。忽必烈看瞭詔書後稱贊道: 說出瞭朕心中所要說的話。 朝廷召集百官於刑部,商討制定刑法。眾人認為凡貪贓滿至元寶鈔二百貫者,都應論死罪。趙孟頫則認為處罰太重,因為鈔法創立後的幾十年內,已大幅度貶值,用貶值的寶鈔來決定人的生死,不足采取。有人見他年少,又是來自南方,不瞭解元朝國情,指責他反對以寶鈔來定罪,是想阻礙寶鈔的流行。趙孟頫也理直氣壯地反駁,指出: 刑法是關系到人命的生死,必須分別輕重。我奉詔參與商議,不敢不言。你不講道理,企圖以勢壓人,這是不行的! 那人被說得啞口無言。忽必烈打算重用趙孟頫,但遭到瞭一些人的阻止。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六月,忽必烈授趙孟頫為兵部郎中。兵部總管全國驛站,當時來往使臣的飲食費用比過去增加瞭幾十倍,當地官府無力供給,隻有強取於民,百姓不勝騷擾,請中書省以增加鈔幣來解決。但當時至元鈔不能通行,朝廷派尚書劉宣與趙孟頫一同至江南查辦行省丞相貫徹執行鈔法不力之罪,左右司官及諸路官均遭鞭打,然而趙孟頫卻不打一人。回京後,丞相桑哥對他的這種寬容大加譴責。
  當時有個叫王虎臣的官員,揭發瞭平江路總管趙全的違法事實,朝廷命王虎臣去查處。右丞葉李堅持奏請不可派王虎臣,世祖不聽。趙孟頫進言說: 趙全違法確實應該問罪,但王虎臣以前在平江也常常強買民田,縱令下屬臣僚奸詐營利。趙全曾多次與他爭鬥,王虎臣懷恨在心。如今派王虎臣去,他必然陷害趙全;縱然查出趙全不法事實,人們也不能不有所懷疑。 忽必烈這才明白過來,改派他人去處理。忽必烈知道趙孟頫傢境素來清貧,曾賜他鈔五十錠。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趙孟頫升任集賢直學士。同年,發生地震,北京尤其劇烈,死傷數十萬人,忽必烈為之憂心如焚。忽必烈親駐龍虎臺,派阿剌渾撒裡回京,召集集賢、翰林兩院官會議,詢問此次天災發生的原因及消災的辦法。但這些官員害怕丞相桑哥,不敢說實話,隻是泛引《經》、《傳》及五行災異的話,以修人事、應天變來回答,不敢觸及時政。在此前,桑哥遣忻都及王濟清理全國錢糧,大加搜括,已征入數百萬,未征者還有數千萬,弄得民不聊生,百姓相繼自殺。逃入山林的人,官府發兵追捕,無人敢來勸阻。趙孟頫與阿剌渾撒裡非常友好,勸他去奏請忽必烈大赦天下,免除賦稅,這樣就可能消弭天災。阿剌渾撒裡按照趙孟頫的意見向忽必烈奏稟,並得到忽必烈的允許。詔書已經草擬完,桑哥大怒,說這不是忽必烈的旨意。趙孟頫挺身而出,對桑哥說: 百姓死亡已盡,那些未征上來的錢糧到哪裡去征?若不及時免除,以後若有人將此未征之數千萬錢糧作為損失而歸咎於尚書省,這豈不深深連累瞭丞相? 桑哥明白其利害,同意全部免除賦稅,百姓因而得救。
  忽必烈曾問趙孟頫,葉李與留夢炎哪個好。趙孟頫說: 留夢炎是臣父親的摯友,為人莊重厚道,很自信,多謀能斷,有大臣之才。葉李所讀的書我都讀過,他所知所能的事,臣都能知能辦。 忽必烈說: 你是認為留夢炎比葉李要賢嗎?但是,留夢炎在宋朝為狀元,位至丞相,而在賈似道欺上誤國之時,卻對賈似道阿諛順從。葉李當時雖為平民,卻敢於上書朝廷,斥責賈似道,顯然賢於留夢炎。你因為留夢炎是你父親的摯友,不敢非議,可賦詩以規勸他。 趙孟頫便賦詩一首,其中有 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 的話,忽必烈看後大加贊賞。趙孟頫退朝後對奉禦徹裡說: 陛下在談論賈似道誤國時,責備留夢炎當時不敢指責。如今,桑哥的罪惡甚於似道,而我等不加指責,將來如何能推卸責任?但我畢竟不是陛下親信之臣,說話陛下必不聽從。侍臣中讀書知理、慷慨有氣節而又為陛下所親信的人中,沒有能超過你的。捐出自己生命而為百姓除害,是仁者之事,希望你能這樣! 徹裡果然向忽必烈揭發桑哥的罪惡。忽必烈大怒,命衛士將他掌嘴,徹裡口鼻血湧,倒在地上。再問,徹裡還是斥責桑哥罪行,大臣也相繼指責桑哥,忽必烈便將桑哥按罪誅殺,並廢除尚書省,凡有罪的大臣也統統罷官。
  忽必烈有意讓趙孟頫參與中書省政事,趙孟頫堅持不肯。他預料,久在君王身邊,必受人嫉妒,故極力請求到外地任職。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趙孟頫出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當地有個叫元掀兒的人,在鹽場服役,因不勝艱苦而逃走。他的父親誣告是同服勞役的人將掀兒殺害。趙孟頫懷疑其中有冤情,不立即判決。一個月後,掀兒自己回歸鹽場。郡中人都稱贊趙孟頫料事如神。僉廉訪司事韋哈刺哈孫,性情暴虐,因趙孟頫不順他的意,借口中傷他;恰逢朝廷要修《世祖實錄》,召趙孟頫還京,這才無事。其後,調趙孟頫為汾州知州,還未成行,又令他書寫金字《藏經》。
  大德三年 (1299年)八月,趙孟頫任集賢直學士、江浙等處儒學提舉。
  至大二年(1309年),在杭州十年官江浙儒學提舉任期已滿,改任中順大夫、揚州路泰州尹兼勸農事,尚未赴任,為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遣使所召。
  深受寵遇
  至大三年(1310年),朝廷召趙孟頫回京師,授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命與其他學士共同撰寫祀南郊祝文。在擬定殿名的問題上,與其他人意見不合,告假還鄉。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在東宮時,就聞知趙孟頫之名,等到他即位後,便召其為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
  皇慶二年(1313年)六月,任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十月,轉集賢侍讀學士、正奉大夫。
  延祐元年(1314年)十二月,升任集賢侍講學士、資德大夫。
  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愛育黎拔力八達待他甚厚,隻呼其字而不呼其名,在與侍臣談論文學之士時,將趙孟頫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蘇軾,稱贊他品行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又精通佛學及老莊之學,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不樂意的人想離間愛育黎拔力八達與趙孟頫的親密關系,愛育黎拔力八達不加理會。既而又有人上書,認為趙孟頫不能參與編修國史。愛育黎拔力八達說: 趙子昂(趙孟頫)是世祖皇帝選拔的重臣,朕特加優待,讓他在館閣從事著述,傳之後世,你們還羅嗦些什麼? 並賜趙孟頫鈔五百錠,叮囑侍臣: 中書總說國用不足,這筆賞金他們必不肯付與,可從普慶寺庫存中支給。 趙孟頫曾數月不至宮中,愛育黎拔力八達向左右侍從詢問,都說趙孟頫年老畏寒,愛育黎拔力八達於是令禦府賜他貂鼠皮裘。
  借病乞歸
  延祐六年(1319年)四月,因管夫人病發,趙孟頫得旨還傢,於二十五日離開大都。五月十日,管夫人逝於臨清舟中,趙孟頫父子護柩還吳興。同年冬,愛育黎拔力八達又遣使催他回朝,最終因病未能成行。
  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孛兒隻斤 碩德八剌遣使到趙孟頫傢中,命他書寫《孝經》。
  安然逝世
  至治二年(1322年)春,碩德八剌遣使趨吳興問候趙孟頫,並賜禮物。六月十六日(7月30日),趙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歲。逝世之日,仍觀書作字,談笑如常,至黃昏,逝於吳興。九月十日,與管夫人合葬於德清縣千秋鄉東衡山。後追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國公,謚號 文敏 。
趙孟頫楷書
  趙孟頫與夫人管道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的弟子。趙孟頫精通音樂,善鑒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楷草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傢贊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 鐘繇及羲獻諸傢 ,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 文敏書多從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 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於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鐘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誠如文嘉所說: 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 。虞集稱他: 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 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傢。同時代的書傢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傢: 顏、柳、歐、趙 。明代書畫傢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評價其書法 因熟而俗 。
趙孟頫書法作品
  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傳世畫跡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疊嶂圖》卷、元貞元年(1295)作《鵲華秋色》卷,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皇慶元年(1312)作《秋郊飲馬》卷,現藏故宮博物院。著有《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趙孟頫歸去來辭
  趙孟頫《歸去來辭》,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行書,紙本長卷,縱46.7厘米,橫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藏上海博物館。卷前有其弟所繪陶潛像一幅並有題記,並蓋有 古鑒閣中銘心絕品 、 經協久遠期無限 、 韻篁館賞圖書 和 秦文鈐 等印。該帖為中期作品,以行書為主,間以草法,用筆珠圓玉潤,宛轉流美,神氣充足。
人物評價
  總評
  趙孟頫博學多藝,文學藝術開創一代風氣。經學主治《尚書》,尤精於禮、樂之學。對律呂之學也有精深研究,頗得古人不傳之妙,著有《琴原》、《樂原》各一篇。篆法尊《石鼓》、《詛楚》,隸書法梁鵠、鐘繇,行草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晚年又受李邕影響,各種書體,冠絕古今,天竺、日本均以收藏其翰墨為貴。手書佛、道書法,有許多散於名山。詩賦文河,清邃高古,讀來往往使人有飄然出世之感。至元年間詩人之中,他與戴表元等人一起,力掃南宋卑弱習氣。他善於融篆籀之法於繪畫之中,竹石、人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無疑是一代畫壇領袖。對世俗貶低界畫的看法,也有獨到見解,認為其他畫科,有時尚可杜撰瞞人,而界畫卻更須具備功力法度。有記載說,入元之後,趙孟頫傢事甚貧,平時也常以字畫收取潤筆費用,聊以自補。他還精於古器物、書法、名畫的鑒定,有關年代、作者、真偽,望而知之,百不失一。
  歷代評價
  孛兒隻斤 愛育黎拔力八達:使後世知我朝有鬥傢,大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楊載:公性善書,專以古人為法。篆則法《石鼓》、《詛楚》;隸則法梁鵠、鐘繇;行草則法逸少、獻之,不雜以近體。
  歐陽玄:公治尚書,有書註於禮樂,度數甚明,知音律, 為文清約典要,諸體詩造次天成,不為奇崛,格律高古不可及,尺牘能以數語曲暢事情,鑒定古器物名書畫,望而知之,百不失一,精篆隸小楷行草書,惟其意所欲為,皆能伯仲古人,畫入逸品高者詣神,四方貴遊及方外士,遠而天竺、日本諸外國,咸知寶藏公翰墨為貴,故世知之淺者,好稱公書畫識者,論公則其該洽之學,經濟之才,與夫妙解絕藝,自當並附古人,人多有之,何至相掩也。
  林弼:趙文敏、虞文靖文翰,近代稱絕。
  徐達左:當是時,以詩文名世者,若趙松雪(趙孟頫)、虞道園(虞集)、范德機(范梈)、楊仲弘(楊載)諸君子,以英偉之姿,凌跨一代,諧鳴於館閣之上,而流風餘韻,播諸丘壑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