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Category: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疫情報告

時間軸 實驗室感染:有報導明確的埃博拉實驗室感染至少有2次,一次為1976年,英國Porton Down微生物研究所(RME),一工作人員實驗室內轉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勻漿時針頭刺入大拇指而感染。另一次為2004年5月俄羅斯維克托實驗室,一女科學家意外被感染病毒的注射器針頭扎破手指,感染髮病死亡。 1976年6~11月。蘇丹南部,共發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為53%。 1976年9~10月間在民主剛果(前扎伊爾)扎伊爾周邊地區,發現318個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 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繼發者為醫護和病人親屬。

埃博拉病毒防範措施以及控制傳播

控制傳播 控制“埃博拉”的擴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動態,加強國境檢疫,暫停進口猴子主要限制來自疫區的猴子,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除靈長類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對有出血症狀的可疑病人,應隔離觀察。一旦確診應及時報告衛生部門,對病人進行最嚴格的隔離,即使用帶有空氣濾過裝置的隔離設備。醫護人員、實驗人員穿好隔離服,可能時需穿太空服進行檢驗操作,以防意外。對與病人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密切觀察。 輔助性治療 治療首先是輔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電解質,修復損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並發症的治療。排除個別病例,埃博拉康復者的血清在治療疾病中並沒有什麼作用。干擾素對埃博拉也是無效的。在猴子試驗中,凝固干擾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 USAMRIID的科學家宣稱,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獼猴中有3只康復。對埃博拉病毒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些抗病毒藥如乾擾素和利巴韋林無效,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包括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控制出血;腎衰竭時進行透析治療等。 用恢復期患者的血漿治療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爭議。

埃博拉病毒 檢查方法以及治療方法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險的病原體,必須在專門的實驗設施內進行病毒的分離與鑑定。在非洲疫區主要通過檢測埃博拉病毒的特異性IgM和IgG抗體以及檢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進行診斷。 ⑴病毒特異性抗體的​​檢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在發病後2~9天出現,持續存在到發病後1~6個月;IgG抗體在發病後6~18天出現,持續存在到發病後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製備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為抗原,建立的檢測埃博拉病毒IgG抗體的ELISA方法,特異性和敏感性較高。但對於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滴度很低的患者,應同時進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檢測。 ⑵病毒特異性抗原和核酸的檢查 已經證實檢測埃博拉病毒抗原與檢測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幾乎達到100%,敏感度很高。並且,用?射線照射標本並滅活病毒後,再檢測病毒抗原或RNA時,實驗安全性增高,且實驗結果也不受顯著影響。  

埃博拉病毒 傳播性

敏感動物 各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普遍易感,經腸道、非胃腸道或鼻內途徑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後2~5天出現高熱,6~9天死亡。發病後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倉鼠、乳鼠較為敏感,腹腔、靜脈、皮內或鼻內途徑接種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雞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無論其年齡和性別。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熱病人、感染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員如醫務人員、檢驗人員、在埃博拉流行現場的工作人員等。 敏感細胞 綠猴腎細胞(Vero)、地鼠腎細胞(BHK)、人胚肺纖維母細胞等均可用培養EBV。病毒感染細胞後7h,培養物中可檢測到病毒RNA,18h達高峰,48h後可見到細胞病變。 7~8天后細胞變圓、皺縮,染色後可見細胞內病毒包含體。

埃博拉病毒品種

扎伊爾埃博拉病毒 扎伊爾埃博拉病毒有高達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區死亡率1976年為88%、1977年為100%、1994年為59%、1995年為81%、1996年為73%、 2001年至2002年為80%,2003年則是90%,2007年平均為83%。 1976年8月26日首次於扎伊爾北邊城鎮爆發,首位個案紀錄為44歲教師Mabalo Lokela,當時他的高燒被診斷為疑似瘧疾感染,並且接受奎寧注射治療,這位病人每日回醫院就診觀察,一周後卻惡化為無法控制的嘔吐,帶血腹瀉、頭痛、暈眩伴隨呼吸困難,並開始自口、鼻、直腸等多處開始出血,於9月18日過世,病程僅約2週。 不久之後,更多病患帶著相似的症狀就醫,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疲倦、噁心、暈眩等。這些常發展成帶血腹瀉、嚴重嘔吐和多發性出血,初期傳染可能肇因於重複使用用過卻未消毒之針筒,後續傳染主要則是照顧病患時,在沒有適當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受到病毒侵襲或傳統埋葬前置作業的清洗過程。

埃博拉病毒 病毒分形研究

已確定埃博拉病毒分4 個亞型,即埃博拉-扎伊爾型(EBO-Zaire)、埃博拉-蘇丹型(EBO-Sudan)、埃博拉-萊斯頓型(EBO- R) 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亞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對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對人類不致病,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對人類有明顯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對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2009年7月9日,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導,在菲律賓一些農場的豬身​​上鑑別出一種名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EBO-R)此但與其他類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對人造成威脅。 [1]

埃博拉病毒 致病性研究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徑為80納米,長度為970納米,屬絲狀病毒科。較長的奇形怪狀的病毒粒子相關結構可呈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微米。來自扎伊爾、象牙海岸和蘇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第4個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靈長目動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獻報導有極少數人感染此病毒,臨床上無症狀。 1976年在蘇丹流行時,病死率為53.2%;在扎伊爾,高達88.8%。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級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時後便不治身亡,而且他們都“死得很難看”,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性,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照顧病人的醫生護士或家庭成員,和病人密切接觸後可被感染。有時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蘇丹流行時,與病人同室接觸和睡覺者的感染率為23%,護理病人者為81%。醫院內實驗人員感染和發病也有好幾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澱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在大約1500例確診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達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埃博拉”病毒 生物學狀態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現“U”字、“6”字形、纏繞、環狀或分枝形,不過實驗室純化技術也可能是造成這些形狀產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離心機的高速運轉可能使病毒粒子變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徑約80納米,但長度可達1400納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長度則接近1000納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結構的核殼蛋白由螺旋狀纏繞之基因體RNA與核殼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病毒蛋白VP35、VP30、L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從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納米長,另外10納米則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這層套膜來自宿主的細胞膜,在套膜與核殼蛋白之間的區域,稱為基質空間,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組成。 EBOV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滅活,60℃30min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福爾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 EBOV在血液樣本或病屍中可存活數週;4℃條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變,8週滴度降至一半。 -70℃條件可長期保存。 EBOV的自然宿主雖尚未最後確定,但已有多方證據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靈長類動物以及其他動物有EBOV感染現象。證據1:1976年、1996年、2002年的流行,源於人類接觸野外死亡的猩猩;證據2:菲律賓出口的猴子多次查出EBOV,但沒有發現發病;證據3:2003年8月剛果(布)衛生健康部的調查表明,野外黑猩猩,野豬體內可查到EBOV。

埃博拉病毒(EBV)結構形態

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埃博拉(Ebola virus)病毒歷史

“埃博拉”是紮伊爾(即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裡,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屍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後,“埃博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踪。   1995年1月起在扎伊爾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發流行:在扎伊爾基奎特(Kikwit)市發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蓬奧果韋伊溫多(Ogooue Ivindo)發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字顯示,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這一病毒,其中793人喪生。醫學界尚未找到預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來源,也沒有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

埃博拉病毒介紹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河命名(該國舊稱扎伊爾),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 這種病毒來自“Filoviridae”族。 “埃博拉”屬於絲狀病毒,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扎伊爾即現在的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