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將軍

司馬遷筆下最悲情周亞夫:細柳將軍“死後造反”

  以前讀《史記》讀到周亞夫治軍時,不由得對這一對君臣在灞橋邊上的“演出”佩服得五體投地。   漢文帝欲前往柳細營視察,竟然被站崗的士兵擋駕,“兵士隻聞周將軍將令”。憑皇帝詔書獲得周亞夫批準入營後,“不識時務”的士兵再次發飆:“兵營之中不得驅車”,文帝隻得步行。   周亞夫見到漢文帝,並不執君臣之禮,而以“甲胄在身”為由隻行軍禮——周亞夫的舉動並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他隻不過堅持瞭原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而已。但在中國的政治歷史背景下,法治什麼時候大得過人治?難的不是周亞夫的循規蹈矩,難的是漢文帝的容人之量。更重要的是,文帝不光寬容仁厚而且還能知人善任,他從周亞夫對自己九五之尊的“冒犯”洞察出此人的忠勇。   周亞夫如此駁漢文帝的面子,文帝卻絲毫不惱,反而大贊柳細營營紀巍然、周亞夫治軍有方——由此,周亞夫以治軍嚴謹聞名天下,後世也就把“細柳營”作為精銳部隊的代名詞。   唐代詩人王維的《觀獵》一詩,就提到瞭這個歷史典故: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宋朝十大名將應該如何排?宋朝有名的將軍都是誰

  一:嶽飛  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傢、戰略傢、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在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傢軍同金軍進行瞭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瞭“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嶽傢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嶽傢軍難”的哀嘆,表達瞭對“嶽傢軍”的最高贊譽。嶽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二:孟珙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曾祖孟安是嶽飛部將,祖父孟林亦是嶽飛部屬,隨軍至隨州,定居於棗陽(今皆屬湖北)。南宋優秀的軍事傢、統帥,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將。  南宋中期宋蒙戰爭爆發後,曾以一人之力統禦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傢稱之“機動防禦大師”。13世紀初至中葉的中國大地上,南宋相繼與衰亡的女真金國、新興的蒙古汗國發生瞭激烈的民族戰爭。在這段波瀾壯闊、金戈鐵馬的歷史中,孟珙就是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從普通的下級軍官做起,與父親孟宗政憑借戰功成為抗金名將,最後攻破金國都城,親手俘獲金國末代君主的遺骸。金國滅亡,蒙古又大舉入侵,妄圖消滅宋朝。孟珙再次擔起重任,統領南宋兩大戰場(南宋四大戰區:川蜀、荊襄(又稱京湖)、淮西、淮東),率領宋軍浴血奮戰,全力抵抗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確保南宋挺過瞭宋蒙戰爭的前十餘年。他作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體化的防禦體系,將後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衛南宋政權、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軍戰火荼毒的宏偉事業中。無論戰功還是品德上,他都是一位偉大英雄。   三: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國華,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初年將領。在北宋統一戰爭中擔任主要將領。曹彬是郭威張貴妃的外甥。後周顯德五年,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使;嚴於治軍,尤重軍紀。  乾德二年率軍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率水陸軍10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為東路軍主將,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至岐溝關被契丹軍擊敗,致宋軍全線潰退,降右驍衛上將軍。  四: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他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沖鋒陷陣,立下瞭累累戰功。  朝廷中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襲昆侖關最著名。狄青生前,備受朝廷猜忌,導致最後抑鬱而終;死後,卻受到瞭禮遇和推崇,追贈中令,謚號武襄”。  五:李繼隆  李繼隆(950—1005年),大宋名將,李處耘長子,祖籍上黨(今山西長治人)以蔭補供奉官。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參與平定後蜀、江南,有軍功李繼遷擾邊,與田仁朗等率兵擊敗。從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  端拱元年冬,遼軍派“戰神”耶律休哥再次大舉入侵,攻克涿州,陷長城口。李繼隆領兵北上增援不敵耶律休哥,宋軍退保北平寨。耶律休哥領八萬精騎繼續南下,陷滿城,南下祁州。李繼隆再次赴戰,路上遇敵激戰之後斬獲不少,最後依據宋太宗指令退保唐河,兩軍進行決戰,遼軍大敗,橫屍遍野,宋軍一直追擊到滿城,斬首一萬五千級獲馬萬匹。相關閱讀推薦:蒙古大軍能掃平歐洲為何卻40年攻不下大宋朝?嶽飛被害:宋朝嶽飛悲劇對後世的民族性格影響 揭秘:南宋朝歷史上軍界高官們究竟有多腐敗? 宋朝幕後女人:大宋王朝最厲害的八位攝政皇後宋朝三個皇帝為何拼死拒絕登基?這三位皇帝是誰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六:曹瑋  曹瑋(973—1030年),字寶臣,北宋大將,戰功卓著,官至禦史大夫。名將曹彬之後。公元9世紀吐蕃帝國滅亡瞭,但是在西域,吐蕃的貴族軍事集團仍然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北宋帝國建立後,吐蕃集團和宋帝國,西夏帝國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時戰時和。  公元1011年,李立遵大怒動員瞭3萬多精銳鐵騎,準備攻打宋朝。頓時邊關謠言紛紛,形勢吃緊,曹瑋積極準備戰事,上書朝廷要求增兵。兩軍決戰於三都谷,宋軍以少勝多,斬首萬餘,取得輝煌勝利。三都谷之戰,宋吐關系上重要的一戰,以宋朝的勝利載入瞭華夏的戰爭史冊。從此吐蕃就很少騷擾宋朝,直到王韶發動河湟戰役前關系一直比較和睦,可以說這一戰打出瞭宋吐之間的和平,曹瑋對此功不可沒!  七:劉錡  劉錡(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南宋抗金將領。劉錡驍勇善戰,在伐夏抗金的過程中屢立功勛。順昌之戰是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將領劉錡指揮,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城邑防禦戰役。  整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歷時6天,經過3次戰鬥,擊潰金軍的前鋒部隊;第二階段從6月7日至6月12日,歷時6天,劉錡率全城軍民與兀術親自率領的金軍主力決戰,取得瞭順昌保衛戰的最後勝利。劉錡慷慨深毅,有儒將風。宋史上說:錡神機武略,出奇制勝,順昌之捷,威震敵國,雖韓信泜上之軍,無以過焉。後世史書認為南渡名將以張、韓、劉(劉光世)、嶽並稱,其中卻未包括劉琦。事實上張俊的人品實在不好,而劉光世更是庸才一個。比起這兩個,劉錡無疑更能稱得上名將之謂。即使是同嶽飛相比,劉錡也不遜色。  八:韓世忠  韓世忠(1089年—1151年),陜西省綏德縣人,字良臣,兩宋之際的名將,漢族,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瞭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瞭重大的貢獻。   1129年,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長江天險,攻破瞭建康(今南京)等重要城鎮,躲在杭州的宋高宗趙構又要逃跑。韓世忠面見高宗,慷慨陳詞:“國傢已丟失河北、河東、山東諸地,再把江淮丟掉,還有何處可去?”韓世忠僅用八千軍隊,困敵十萬兵馬於黃天蕩,戰四十八天,殲敵萬餘。此戰意義非凡,激起瞭江淮人民的抗金情緒,使人民看到瞭金兵並不可怕。韓世忠因黃天蕩戰役以巧制敵,其威武雄姿和將帥風范傳遍江淮地區。  九:王堅  王堅,南宋抗蒙名將。嘉定十一年赴棗陽,加入忠順軍。秘密潛入蒙古軍造船之地,燒毀其船支二千餘。寶佑二年,和曹世雄等在合州、廣安等地擊敗蒙古軍。  升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王堅調集民夫,修築釣魚城。開慶元年,蒙哥汗親率大軍圍攻合州,王堅與副將張玨堅守釣魚城,多次擊退蒙軍。蒙哥派晉國寶入釣魚城招降,為王堅所殺。蒙軍攻打九月不下,蒙哥為旋風火炮受創而死。蒙軍被迫撤退,史稱釣魚城之戰。  十:吳玠  吳玠(1093年—1139年),字晉卿, 興國州永興(今湖北省陽新縣)人,南宋名將。早年從軍禦邊,抗擊西夏建功。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術部,破川陜路金兵進攻。  吳玠與敵對壘數年,盡其畢生精力,率領秦隴、涇原、階、成諸州和傢鄉德順軍子弟兵,長期扼守秦鳳要塞而牽制金人對東南的壓力,使金人始終不敢窺視蜀地。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開國將軍中的武林高手 少林寺中走出哪兩位將軍?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其中有兩位出自“少林”的開國將軍:許世友上將和錢鈞中將。有趣的是,這兩位將軍還曾在一個大軍區共事過,許世友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錢鈞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更有趣的是,錢鈞比許世友遲3年進少林寺。兩個人一起在寺中待瞭5年,同一年出的寺門。當時寺裡僧人雲集,兩個“菩薩”雖在一座寺廟裡,卻互不相識。直到長征到瞭延安,他們談起往事,才知道原來彼此竟還是少林寺“兄弟”。兩人不禁撫掌哈哈大笑。  人稱”猛張飛”——許世友  提起新中國開國將軍之一的許世友,大傢都知道他是河南新縣人,有一身響當當的武藝,在戰場上常常身先士卒,掄起大刀奮不顧身地沖鋒陷陣,人稱”猛張飛”。可是有誰知道,許將軍的這一身武藝與虎膽是從哪裡來的呢?  許世友還有一個外號,叫做”少林將軍”,答案就在這裡。不錯,有的讀者已經猜到瞭,許將軍確實在少林寺待過,並且一待就是整整8年的時間。他在16歲下山以後參加革命時表現出來的過硬功夫與過人膽識,以及貫穿戎馬生涯與生活始終的異常剛勇的作風,毫無疑問都是拜這段經歷所賜。   無獨有偶,曾與許世友將軍共事於南京軍區的副司令員錢鈞中將,也有5年在少林寺學武的經歷。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星河中,少林寺走出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關於他們習武的故事至今還在軍隊與民間流傳。可以想見,與少林寺的特殊關系,影響他們的不止是體魄和意志,他們的整個生涯也被罩上瞭一層濃厚的傳奇色彩。  許世友1905年出生於新縣,現在河南與湖北交界的大別山區,關於他為什麼去少林寺,具體原因似已難弄清楚。一種說法是許世友傢境貧困,兄妹7個,父母實在養活不瞭他們,就在逃荒的路上,把許世友送到瞭少林寺;另一種說法是,許世友的祖母生過一場大病,久治不愈,他的父母便求菩薩保佑,許願如果老人病好就送孫子出傢信佛。後來,老人病好瞭,世友就被送入瞭少林寺。第三種說法流傳最廣,說許世友受當地一個地主的兒子的欺負,兩人打起來,許世友失手打死瞭他,就逃到少林寺裡避禍。  許世友進少林寺的時候才8歲,但窮人傢的孩子自小就養成瞭勤奮的好習慣,又能吃苦,因此很招師父們喜歡。許世友的法名叫做永祥,他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師父們端茶倒水,鋪床疊被,掃地抹桌,雖然有時事情幹不好免不瞭受師父們責怪,但他依然十分快活,因為師父們天天都教他練習武功。 相關閱讀推薦:亂世出英雄: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開國十大名將震驚!亮劍李雲龍的真實原型竟是這位開國上將! 哪位開國中將與妻妹婚外情?李雲龍原型王近山明朝81位開國功臣下場大全:死於非命 善終僅三人!哪位開國上將曾擊殺日本少將 逼日軍下戰書單挑?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許世友都練些什麼功夫呢?平時,隻要忙完瞭雜活,他就按照師父的安排站樁、摔棍、跑立磚、插沙、運氣、打梅花樁等等。許世友練功十分刻苦,不怕流汗不怕流血,又因為是打小練習,因此長進很快,練就瞭過硬的功底。據說,他臂力過人,刀槍劍棍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在一同習武的人中相當出眾,隻要他不帶練功用的”重身”沙袋,寺內數米高的圍墻幾步開外就能飛跑躍上;運足瞭氣,三寸多厚的大方磚一掌就能擊碎。與此同時,師父們經常給他講”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武僧抗倭等故事,使他自小就形成瞭義氣豪爽的性格和匡扶正義的願望。  轉眼間8年過去瞭,許世友覺得自己功夫學的已經可以瞭,也非常想回傢與親人團聚,就辭別師父與師兄弟們下山而去。臨別時,很多人來送,許世友十分不舍,決定把名字永祥改為”釋友”,取一輩子做釋傢的好友之意。大概是後來嫌”釋”字筆畫太多,又改成瞭許世友。  許世友在1926年參加瞭紅軍,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南征北戰,屢立戰功。29歲就當上瞭軍長,解放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在他的軍旅生涯中,少林功夫發揮瞭不小的作用,他在紅軍生涯中就5次參加敢死隊,打瞭很多硬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舞著一把大刀沖在最前面。如果沒有真功夫,想畢沒有人敢這樣,即便敢,也未必能從血雨腥風中闖過來,許世友也是因此得瞭個”少林將軍”的美譽。

“大老虎”梁翼:東漢最跋扈將軍 連皇帝也敢殺

  東漢中後期的外戚,因為太後的垂簾聽政,已經到瞭無法無天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跋扈將軍梁翼,隻因為小皇帝的一句無心之言,第二天就將隻有8歲的漢質帝毒死瞭。  梁翼為什麼能成為大將軍  梁翼,字伯卓,武將出生,他的父親是漢順帝時期,被寄以厚望的大臣梁商,妹妹是漢順帝的大老婆、後宮絕對的老大:梁皇後。漢順帝是踩著閻太後的肩膀上位的,所以一上臺就是親政。幫助漢順帝繼位的那19個太監,雖然都被封為王侯,但是核心權利,還是在漢順帝和梁皇後手裡。  梁皇後原名梁妠,母儀天下後,按照慣例,將傢裡一幫大老爺們都請到朝廷中來做官,其中最有名的是她的父親梁商和哥哥梁翼。梁商是個好人,為人老實厚道,因為女兒權傾朝野,卻沒有當權者的那種霸道,對同僚還是客客氣氣,認真辦事,向漢順帝推薦瞭一批有實力的官吏,所以在當時的官場和人民群眾裡,名聲很好。  此後,梁商被封為大將軍,大將軍是戰國時代才有的封號,是軍隊的最高統帥,類似於秦國的上將軍,西漢的衛青,就曾經擔任過大將軍的封號。槍桿子裡出政權,梁氏傢族有瞭兵權,將傢族裡凡是到瞭做官年齡的,都給搞個一官半職,弄到朝廷裡去。   不對啊,剛才老崔不是說,梁商是個好人嗎,咋一會又變成權傾朝野的軍閥瞭呢,還搞瞭那麼多親戚當官,沒錯!因為梁商怕老婆,梁商的老婆姓陰,是整個東漢第一個被封君的女人,陽嘉四年(也就是公元135年),漢順帝贈陰氏開封君印綬,不清楚是不是陰麗華傢族的成員,但是梁商很聽陰氏的話,女人麼,好面子,都是親戚朋友,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現在發達瞭,來求個官,還能攆回去?  更重要的是,陰氏很寵愛他們的兒子梁翼,已經到瞭溺愛的程度,梁翼都二十好幾瞭,還像照顧個孩子似的,無微不至,吃飯吃瞭沒有啊,睡覺睡的好不好啊,等等。父母過度的疼愛導致瞭梁翼性格的缺失,極度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目中無人,而且就像他的父親,梁翼也怕老婆(傢族遺傳),我們在下面梁翼不為人知的秘密裡,會講到。  梁翼的勢力有多大  公元141年,也就是漢順帝成為皇帝的第16個年頭,當朝第一權臣、皇帝老丈人梁商死瞭,梁商死後,他的爵位和大將軍之位,傳給瞭他的兒子,梁翼。應該說梁商給兒子留下的,是一片錦繡江山,朝廷內外,文的、武的,大部分都是梁氏的嫡系,就是和梁翼一個鼻孔出氣的。  梁翼是武將出生,長的虎背熊腰,一把子力氣,憑梁翼的本事,就算沒有他爹,能當上大將軍是遲早的事,至少梁翼是這麼認為的,而且身邊總是有那麼一群人,一個勁的誇梁翼如何的英雄瞭得。  研究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昏君的身邊,總有那麼一群小人,而明君的周圍,都是鐵骨錚錚的名臣,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代的聖人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磁場,隻有相同頻率的人,才能走到一起。  當梁翼成為大將軍,掌握朝中大權的時候,越來越多和梁翼相同頻率的人進入朝廷,升官發財,成為一個循環。相關閱讀推薦:蔡倫與他的龍亭侯國:東漢發明傢蔡倫是怎麼死的三國歷史上的權謀之王:東漢的末世梟雄司馬懿天公將軍張角:輸瞭卻和陳勝一樣終結瞭東漢王朝東漢名將段颎簡介:平定羌族叛亂的絕對大功臣東漢光武帝劉秀:親自參戰次數最多的封建君主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公元144年,東漢第七任皇帝30歲的漢順帝劉保死瞭,漢順帝唯一的兒子劉炳繼位,成為漢沖帝。劉炳當時隻有一歲,比東漢最有名的嬰兒皇帝漢殤帝劉隆要大瞭幾個月,但是命運是一樣的,僅僅做瞭半年皇帝的,劉炳也死瞭。  漢沖帝死後,漢質帝繼位,漢質帝原名劉纘(讀 zuan),是漢章帝的大兒子千乘王劉伉的孫子,當時劉纘才7歲。小劉纘聰明伶俐,是皇宮大臣們公認的天才王子,所以他繼位後,所有人都認為東漢的好時代要來瞭。  可惜漢質帝遇到瞭比他更厲害的大將軍梁翼,這就是著名的跋扈將軍事件。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漢質帝繼位的時候,梁翼作為大將軍已經是第四個年頭瞭,當時垂簾聽政的幕後老大還是梁翼的妹妹,梁妠梁太後,平時梁翼頤指氣使慣瞭,看到這個小皇帝,根本沒放在眼裡,還把他當成普通小孩一樣去調戲。  而7歲的劉纘當上皇帝之後,就成為瞭早熟兒童,對於梁翼的不尊重,當然很不適應,在皇宮早朝時,其他人看到小皇帝劉纘,都是三跪九叩,隻有梁翼看到漢質帝之後,大搖大擺的坐在瞭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審閱和批判大臣,完全沒將漢質帝放在眼裡,於是漢質帝劉纘就不高興瞭,在一次早朝時,直接稱呼留意為跋扈將軍。   這等於是在說,梁翼目中無人,連皇帝都不尊重,開始越過皇帝,自己處理政務,皇帝在身邊都這麼放肆,以後又是一個王莽。這話要是傳出去,太難聽瞭,雖然梁翼的名聲已經很差瞭,但是梁翼自己覺得還不錯,皇帝叫他跋扈將軍,以後在官場上,還沒法混瞭。  越想越生氣的梁翼,吩咐奶媽做瞭幾個,漢質帝最喜歡吃的肉餡餅,有點類似肉夾饃,做完以後,在肉餡裡放瞭幾粒毒藥,然後讓親信送進瞭禦膳房,不清楚內幕的劉纘,看到肉餅就直接吃瞭,沒咬幾個,就因為毒發,死瞭。  劉纘死後,梁太後和梁翼開始商議,最後決定由漢章帝的第六個兒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孫子,劉志來繼承皇位,就像漢安帝劉祜一樣,由太後和外戚共同選來的政府,對於選繼承人這件事,最好的觀點就是選個白癡,基本沒有明君的任何潛質。  梁翼不為人知的秘密  梁翼作為東漢最跋扈的大將軍,連皇帝都敢明目張膽的殺,但是卻非常害怕自己的老婆。梁翼的老婆叫孫壽,長的非常漂亮,而且很像林黛玉,楚楚可憐,這樣的柔弱美女,才是身為武夫的最愛。自從梁翼娶到孫壽之後,對她千依百順,沒想到時間一長,孫壽成為瞭名副其實的梁氏傢族老大,連梁翼都要聽她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當年,梁商為瞭得到漢順帝更多的信任,獻給漢順帝劉保一個絕世美女,叫友通期。可惜漢順帝對於梁商的好意,並不領情,隨便找瞭個理由,將美女退回給瞭梁商。大傢都知道,梁商怕老婆,皇帝退下來的女人,他也不給要啊,於是就將友通期嫁給瞭別人。  梁翼雖然也怕老婆,但是很明顯,梁翼年輕氣盛,對於女人,有種更強烈的征服感,於是將已經嫁瞭人的友通期又搶瞭回來,藏在傢裡,天天亂搞。  時間一久,孫壽知道瞭,好傢夥,那可是打翻瞭醋瓶子,趁梁翼外出的機會,孫壽帶瞭人,將友通期痛打瞭一頓,而且毀容瞭,更準備上書告訴皇帝去。梁翼當時還沒成為大將軍,沒啥權力,一聽老婆要告禦狀,嚇壞瞭。  又是向丈母娘求情,又是寫保證書,孫壽這才消氣,可是大老婆都這麼鬧瞭,梁翼依舊我行我素,和友通期繼續私通,生瞭個孩子,叫伯玉,這事可瞞不瞭孫壽啊,孫壽是梁傢老大,梁翼這點花花腸子,很快又被孫壽知道瞭。  這回,孫壽老實不客氣,直接帶人殺瞭友通期全傢。   老公在外面亂搞,老婆自然不服氣啊,找來找去,孫壽看中瞭梁氏管傢秦宮,幹柴烈火,一下就好上瞭,更可笑的是,秦宮還是梁翼的心腹,現在兩頭討好,秦宮在梁府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梁翼是怎麼死的  梁翼已經權傾朝野瞭,更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最重要的是,梁翼看不起那種自殘瞭的太監。我們知道,東漢時期,皇帝想要親政,最理想的合作對象,就是太監,因為皇帝就認識這麼一批人。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漢桓帝聯合太監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發動政變,派遣皇帝親兵虎賁和羽林,包圍梁翼府邸,抄傢。梁翼和孫壽,自殺;其餘梁氏傢族在朝廷中做官的,殺的殺,判刑的判刑,據說從梁翼府中搜出來的錢,漢桓帝看到數目後,相當高興,直接免瞭全國老百姓一半的賦稅。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揭秘那些當過土匪的東北抗日名將:東北土匪將軍

  座山雕的原型是東北抗日聯軍第8軍軍長謝文東?電影《智取威虎山》熱映讓這樣一種說法流傳,很快又被歷史學者證偽。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的抗日將領很多出身於土匪,不過由於其自身的復雜性,他們大部分被埋沒在史料中。  馬占山:就任偽滿官員不忘抗日  馬占山(1885—1950)是吉林省懷德縣人。1903年,馬占山因弄丟地主傢的一匹馬,被逼落草為寇。日俄戰爭結束後,清政府招撫“綠林好漢”,馬占山帶領手下“弟兄”下山接受清政府收編,1925年成為張作霖麾下騎兵第二軍軍長。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龍江省嫩江橋面,馬占山率部向日本侵略者奮起反擊(史稱“江橋抗戰”),被認為打響瞭武裝抗日鬥爭的第一槍。馬占山經媒介渲染成為民族英雄,瞬間紅透華夏。有人特制包銷“馬占山牌香煙”,有人上街募捐“馬軍長抗日基金”,馬傢軍每天收到慰問品數以噸計。   人們不知道,此時馬占山也面臨著諸多選擇——日本關東軍多次與馬占山接洽,勸其放棄抵抗。沒過多久,馬占山出現在事關偽滿洲國建國的“四巨頭會議”上,並就任偽滿洲國軍政部總長兼黑龍江省省長,站到瞭中華民族的對立面。  就在人們以為馬占山就此走上親日路線時,他卻來瞭個180度大轉彎,秘密將2400萬元款項、300匹戰馬及其它軍需物資運出城外,繼續抗日,並率軍隊一度攻至農安縣城,威脅長春。  1937年“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東北挺進軍總司令兼東北招撫。他堅持同共產黨人合作抗日,1938年因病到延安就醫,中共中央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毛澤東致詞,稱贊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相關閱讀推薦:民國趣聞:張學良槍斃土匪張學良 溥儀撞見皇太極不出名的吳越王錢鏐猛事:率20人嚇走十萬土匪民國這十大土匪的人生結局很悲慘!誰死得最窩囊自我救贖:上萬湘西土匪為何走上抗美援朝英雄路民國真實的東北土匪:為何規定不準搶劫外國人?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謝文東:抗聯軍長抗戰後成土匪  謝文東(1887-1946)是遼寧寬甸人。1925年,幾個土匪朋友綁票牽連到謝文東被官府捉拿,他舉傢逃至黑龍江省依蘭縣。“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謝文東樹起抗日旗幟。1934年3月8日,他帶領當地2000多農民舉行暴動,打死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六十三聯隊聯隊長飯塚朝吾大佐等17人。  1934年10月,謝文東的隊伍被日偽軍近萬人包圍,經過數日苦戰,人員傷亡殆盡。1935年1月,謝文東在黑龍江方正縣遇到共產黨員趙尚志,與其組成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1936年9月,謝文東升任抗聯第8軍軍長(與抗聯第1軍軍長楊靖宇平級),帶領部隊與日偽軍交戰20多次。  從1939年冬天開始,日本關東軍出動70萬日軍和30萬偽軍對東北抗日聯軍進行“大討伐”,謝文東的抗聯8軍由鼎盛時期的2000多人銳減至一二百人,戰士們凍死、餓死的越來越多,7個師除戰死的師長外,有5個師長率部下投降。1939年3月19日,謝文東在走投無路之下,率領僅有的24名部下向日偽投降。   謝文東投降後堅持不為日滿政府做事,在煤礦當瞭一名普通員工。抗戰結束後,他在國民黨的支持下又發展起近4000人的匪幫。1946年4月解放軍剿匪,11月20日俘虜瞭謝文東及其兒子。12月3日,在群眾的血淚控訴中,大土匪謝文東被處決。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張海天:詐降後猛打日軍  張海天(1890-1939)綽號“老北風”,是遼寧海城人,二十出頭當瞭土匪,逐漸成為遼河一帶著名的土匪頭子。  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長期在東北向土匪提供大批的槍支、金錢,以便關鍵時刻能為己所用。過去數年中,土肥原沒少在“老北風”身上下功夫,“九·一八”事變後,他派大漢奸凌印清來找“老北風”,讓其率部歸順日本人。與此同時,張學良也派人找到“老北風”,勸他擒奸抗日。張海天對張學良派來的人說:“雖然少帥過去派兵打我,但我沒話說,你是官,我是匪。但小日本來瞭就不行,因為我是中國人。”張海天決定詐降,再拿凌印清開刀。1931年11月3日清晨,天降大霧,張海天突然率部突入凌印清盤踞的三道溝。一槍未放,生擒凌印清及偽軍200餘人。  “老北風”在對日作戰中打過不少勝仗,1932年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軍區第二軍區第三路司令長官。以後,“老北風”數次受傷並赴北平療傷,1939年在貧病交加中逝於北平。   像“老北風”這樣英勇抗日的土匪不在少數,“九·一八”事變後活躍在東北的抗日義勇軍大部分由土匪轉化而來。就是抗聯部隊中也有不少人是綠林出身,很多人為抗日獻出生命。抗戰勝利後,東北土匪大多被國民黨收編,瘋狂殘殺翻身農民,1946年開始,中共進行瞭根除性圍剿。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冷面將軍”王必成:送子女與懷孕兒媳上前線

  1947年5月,王必成將軍率華野六縱參加瞭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此役,華野六縱遇到瞭死對頭—國民黨的王牌軍張靈甫之整編七十四師。結果,在華野各縱猛攻孟良崮主峰時,王必成將軍下令特務團出擊,勇登孟良崮峰頂,擊斃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上世紀五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電影《紅日》中我軍軍長沈振新的原型,就是王必成將軍。  1938年,王必成將軍由延安赴東南抗日前線,任新四軍一支隊二團參謀長,繼任團長。將軍指揮二團打新豐,攻句容,襲東灣,全殲延陵之敵,連戰連捷,敵偽聞風喪膽,受到延安總部和新四軍軍部的通電表揚。江南人民譽稱二團為“老虎團”,王將軍為“王老虎”。餘以為其人必魁梧彪悍,但親見後發現,將軍身材矮小,狀貌平平也。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將軍亦然。  王必成將軍指揮作戰軍令如鐵,以下“死”命令而威懾軍中。軍令出,非“死拼”,即“死守”;非“槍斃”,即“殺頭”。1943年4月,蔣介石、顧祝同調集12個團近兩萬人馬,直逼兩溧地區,妄圖圍殲新四軍第十六旅,制造第二個“皖南事變”。當時,旅政委江渭清向各團傳達突圍命令。末瞭,江渭清請旅長王必成講話。王必成將軍說:“江政委說,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軍法處置。我說江政委太客氣瞭,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提頭來見!散會。”將軍言簡意賅,擲地有聲,當事者史劍秋、陳俠皆曰:“至今聲猶在耳”。  王必成將軍性孤僻,冷面寡語,喜獨處獨行。然聞槍炮聲則判若兩人,從不畏懼,奮勇當先。天目山戰役,是在抗日戰爭後期,新四軍在浙江省天目山地區,對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戰。時任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的王必成將軍在某次戰鬥中,親臨前沿指揮,距敵僅二三百米。初始,子彈中樹冠,樹葉紛紛墜落身上,將軍不動;繼而,子彈落草地,於腳旁噼噼啪啪作響,將軍仍不動;繼而,警衛班孫副班長中彈倒下,將軍依然不動;再繼而,一彈片擊中將軍望遠鏡,斜擦而過,將軍一步不挪,仍巋然不動。部隊官兵因此受到極大的鼓舞。某戰,部隊進攻受阻,將軍縱身躍馬,奮臂高呼“跟我沖啊!”霎時,眾官兵歡聲雷動,勇往直前,遂克敵。又某戰,敵進我守,形勢危急。王必成將軍直奔前沿陣地,取手榴彈,揭蓋垂環,端輕機槍,左右掃射。眾官兵見將軍到,又歡聲雷動,奮勇殺敵,遂退敵。其時王必成將軍任六縱司令員。   1962年2月,總參《軍訓通訊》增刊上刊登介紹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團二連副連長郭興福教學方法。王必成將軍閱後甚喜,特令郭興福帶分隊來南京表演。將軍看、問、查、考,遂下決心在軍區范圍內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將軍時任南京軍區主管訓練之副司令員。1963年4月12日,毛澤東至南京視察,王必成將軍向毛匯報用“野營訓練”的形式鍛煉部隊,效果很好。毛澤東連連稱贊:“野營訓練好!”故此,野營訓練即在全軍展開。  王必成將軍下部隊視察,凡擺酒宴均拒之。宴撤,方上席;宴不撤,決不上席。故將軍下部隊常上演“罷宴風波”。  1979年南疆還擊戰前夕,王必成將軍調離昆明,任武漢軍區司令員。臨陣換將,王必成將軍忍悲含憤,慨然離滇赴鄂。臨行前,將軍將一子一女送往前線參戰。某日,將軍夫人陳瑛告將軍:“我們的媳婦也想上前線去。”將軍連聲曰:“好,好。”陳瑛又悄聲曰:“媳婦已懷孕兩個月瞭。怎麼辦?”將軍斬釘截鐵曰:“讓她去!我不能參戰,但我們傢有三個半人參戰,此願可遂,此志可明瞭。”陳瑛凝視將軍,不禁熱淚奪眶而出。  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將軍因病逝世,享年七十有七。將軍生前所蓋毛毯,米黃色,補釘重重疊疊,約十餘處。將軍夫人陳瑛言,此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二縱九團團長徐緒奎於1940年9月犧牲後遺物。王必成將軍時任二縱司令員,為紀念戰友,留毛毯擋風禦寒,日日不離,夜夜相伴,已四十九春秋也。相關閱讀推薦:日本的分裂圖謀:抗戰前後日本都曾支持東突獨立日軍軍神之死:抗戰時大量有鬼子死於自己鋼盔!抗戰時蔣介石因路邊攤賣“領袖湯圓”勃然大怒抗戰史上哪位國軍名將被日軍視為“最可怕人物”抗戰中英勇殉國的10位國民黨軍隊上將都是誰?

哪一場敗仗讓范仲淹感嘆“將軍白發征夫淚”?

  三川口戰役後,宋廷罷免瞭范雍的職務,重新搭建陜西都部署司的領導班子,任命忠武軍節度使、戶部尚書夏竦為宣徽南院使、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全面主持陜西前線工作,又以益利體量安撫使韓琦為樞密直學士、陜西都轉運使范仲淹為龍圖閣直學士作為副使協助其工作。但韓琦和范仲淹的戰略思想卻大相徑庭,韓琦主張出動大兵深入興、靈討伐元昊,范仲淹主張應該修築堡壘,采取守勢。兩人爭執不下,夏竦擺不平兩位副使,隻好讓他們回朝辯論,朝廷也不知如何定奪,最後詔令一面修築堡壘,一面準備主動出兵。   首先是分管鄜延路的范仲淹屢次主動出擊,收復金明砦,並多次成功打擊夏軍重要的要塞和軍工廠,其中兩員小將部署葛懷敏和殿直狄青表現出色。尤其是狄青,後來率大軍討平廣西儂智高起義,成為北宋唯一一位武夫出身的樞密使。范仲淹又采納簽署定國節度使判官(節度使副秘書長)種世衡的建議,在延州東北200裡處修築青澗城,成為一個堅實的堡壘,控制瞭延州北路。元昊派綏州廂主狗兒在青澗城對面修築遮鹿城,結果被范仲淹遣兵馬押監馬懷德率軍擊敗,狗兒將軍戰死。之後鄜延路占據青澗城,屢敗夏軍,西夏人充分認識到范仲淹的厲害,相互傳誦:”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范老子指前面的范雍,小范老子即指范仲淹。   主張防守的范仲淹主動出擊取得不錯戰績,韓琦分管的環慶路卻陷入防守。元昊派軍攻破三川砦,進圍鎮戎軍。最後在涇原軍的支援下,環慶軍才將夏軍擊退。頂住瞭元昊的第一波攻勢,環慶路開始反擊,趁元昊的精力都放在鎮戎軍方面,韓琦派出環慶部署任福率7000兵,從慶州出發,聲言巡邊,日暮時來到柔遠砦,與當地蕃部宴飲,並戒令任何人不得離席,同時悄悄分派諸將行軍70裡向慶州東北100裡處的西夏堡壘白豹城進發。天明時宋軍有如神兵天降,出現在白豹城下,西夏守軍毫無準備,大驚失色。此時任福也趕至城下親自指揮,旋即攻破城池,收服蕩骨咩等41個部族。白豹城是靈州的屏障,環慶、鄜延兩路可以由此合兵進攻靈州,元昊不敢有失,連忙派兵急救,救兵到時宋軍已經撤走,又派騎兵追擊。任福派神木北路都巡檢范全伏擊,又斬首數百級。任福夜襲白豹城,一戰成名,升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賀州防禦使,成為夏軍所嫉恨的名將。韓范兩路到陜西後都取得不錯戰績,當時流傳一首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面對一連串的敗績,元昊焦頭爛額,又使出求和的伎倆。范仲淹本主招撫,於是準備談和,但韓琦認為”無故請和,必定有詐。”要求趁機進攻。爭執不下又提交廷議,結果朝廷詔令韓琦的環慶路準備戰鬥,范仲淹的鄜延路按兵不動,夏竦直轄的涇原路也沒有出兵。果然,慶歷元年二月,夏軍開始襲擾懷遠城(今甘肅平涼)。韓琦忙令諸堡戒嚴,並調鎮戎軍駐軍從後方包抄,選派瞭18000兵力,由任福率領,涇原駐泊都監桑懌為先鋒。臨行前,韓琦對任福等面授機宜,要求他們從後方包抄夏軍,一定不能遠離能夠供糧的營寨,如果不便作戰就據險堅守,千萬不能冒進,緩行至羊牧隆城(今寧夏西吉縣),與駐守的涇州駐泊都監王珪合兵後出擊。任福一口答應,率軍進發。   任福出兵不久,其所部的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同巡檢內侍劉肅就在懷遠砦以南的張傢堡遭遇夏軍,夏軍一觸即潰,丟棄不少物資敗去。任福見夏軍敗退,把韓琦的方案忘得一幹二凈,率輕兵猛追,日暮時追至六盤山下的好水川(大致在今寧夏隆德縣以北),此地離羊牧隆城僅有5裡,已乏食三日,人困馬乏,在川口紮營。其餘各部也漸次趕到,任福與桑懌在川口紮營,鈐轄朱觀、涇州都監武英率另一部在隔山相距5裡的龍落川駐紮,約好第二天合兵繼續追擊。這時他們連續行軍,已經非常疲頓,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已經墮入瞭元昊的佯敗誘敵之計。   次日清晨,任福率軍穿過川口,發現道旁有一些銀泥盒,盒中噗嗤作響。任福令人打開盒子,旋即百餘隻白鴿從盒中飛出,盤旋於宋軍上空。這正是元昊放在這裡的信號,元昊坐在山頂,根據白鴿判斷宋軍的位置,以大旗指揮,鐵騎四出,將宋軍團團圍住,竟有十餘萬眾!(白鴿之說據《西夏書事》《長編》稱在此地遇夏軍大陣,不得不接戰。按理說離羊牧隆城僅有5裡時還要停下來紮營的可能性確實不大,白鴿很可能是後人演義出來的故事)此時任福等方知中計,隻好全力抵抗。任福先派桑懌抵住夏軍前鋒,自結大陣禦敵。然而不等大陣結成,又有不少伏兵殺出,很多宋軍被趕下山崖,桑懌、劉肅在亂軍中戰死。任福身中十餘箭,部將劉進勸他更換衣甲逃離,任福怒道:”吾為大將,兵敗,以死報國耳!”使一把四刃鐵簡,與其子任懷亮挺身沖入敵陣決鬥。士卒見狀也無不報定盡忠之念,隨任福決死,無一人逃亡,但畢竟寡不敵眾,全部為國捐軀。

明朝逆境將軍俞大猷:從挫折中成長的抗倭名將

  俞大猷是明朝中後期的著名軍事將領。在抗倭上功勛卓著,是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英雄”。他雖然功名顯赫,為國傢貢獻頗多,卻屢遭打擊陷害,一生沉浮漂移,命運多舛。所幸的是,俞大猷總能化險為夷,東山再起,顯現出超常的政治軍事智慧。   愈挫愈勇成名將   俞大猷出身習武世傢, 20歲那年,他的父親突然病故,他便繼承瞭父親“百戶”的世襲職位,到軍隊裡為國效力。嘉靖十四年(1535年),全國舉行武科會試,年輕的俞大猷大膽參試,成績良好,中瞭武舉,升為千戶。朝廷派他到金門守防。當時的金門人口不多,但官軍市民無事生非者不少,告到公堂,難以治理。前面的官員對此一籌莫展,氣惱不已。俞大猷到任後,采取教化的方法,誘導民眾講禮法,懂規矩,倡導和為貴,安為上,民眾訴訟為之停息。當時海盜之患時有發生,俞大猷上書他的領導提刑按察使司,提出治理海盜的有效建言。誰料按察使惱怒地訓斥俞大猷說:“你一個小小軍校,有什麼資格上書言事?”將俞大猷一頓亂打,並剝奪瞭他千戶的官職。   這顯然是俞大猷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俞大猷明明是一片好心,卻遭致飛來橫禍。他痛苦不堪,也百思不得其解,隻好忍氣吞聲,尋求翻身的時機。他抓住時任兵部尚書毛伯溫要帶兵征伐安南(今越南)的大好機會,果敢地上書,陳述自己的作戰方略並請求從軍作戰。毛伯溫接到俞大猷的建言,讀後頗感震驚,沒想到基層官兵中還有像俞大猷這樣有勇有謀的幹將,十分欣喜。隻因安南問題和平解決,俞大猷未能當即起用,但毛伯溫記住瞭俞大猷這位年輕兵士。幾年之後,北方蒙古俺答部舉兵大舉進攻山西。皇帝下詔選舉天下壯武勇士。俞大猷到巡按禦史面前自薦,禦史對他很感興趣,便將他的名字報至兵部。兵部尚書毛伯溫很快安排高官翟鵬召見俞大猷,就征伐蒙古問題討論軍事方略。俞大猷每每以真知灼見折服翟鵬。翟鵬對俞大猷施禮致意,此舉使全軍震驚。然而不知何故,翟鵬也未能重用俞大猷。俞大猷空懷一腔報國之志,隻能打道回府。

張學良將軍的終身之恨:我的一生是被日本人毀瞭

  中國在日本侵華的14年間,有兩件事讓人覺得最窩囊,其中一件就是幾十萬全副武裝的東北大漢拱手讓出瞭白山黑水。  不用再細說“九一八事變”的過程瞭。由於日本蓄謀已久的周密策劃和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的雙重原因,3000萬東北人民頃刻淪為亡國奴,真是一夜之間,兩世為人。“事變”第二天,日軍侵占瞭整個沈陽;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日本國土3倍多的東三省全部淪陷!  東北軍的表現實在讓人難以恭維。這支兵力強大、糧餉充足、裝備精良的軍隊,愣讓隻有自己兵力十分之一的小日本打得個七零八落。尤其是駐紮在北大營的張學良最精銳部隊——東北陸軍獨立第七旅,萬把人,步槍、機槍、大炮一應俱全,戰鬥力最強,號稱東北軍的“王牌”,“事變”當夜,讓五六百人的日軍追著打得丟盔卸甲。有的連隊雖進入瞭戰鬥崗位,可是一道道不抵抗的命令,讓官兵又回到瞭床上。日本兵沖進營房,中國兵赤手空拳,有的奪門而走,有的越窗而逃。最可憐的是來不及逃跑躲到床下的,幾乎全部被日本兵用機槍掃射而死。  後來,北大營終於傳出瞭槍聲,那是因為一些東北軍眼瞧著自己的弟兄被日本鬼子追著打殺,忍無可忍,開始還擊。   第二天凌晨5點多鐘,北大營殘部將營房後墻推倒,撤出。東北軍成瞭散兵遊勇,部分就地解散,部分撤入關內。據說,流亡的東北軍一路唱著悲涼的歌:“大炮響連天……當兵的真可憐……”  北大營,這座兩代“東北王”苦心經營多年的軍營,轉眼間土崩瓦解瞭,隨之一起灰飛煙滅的還有當時中國最稀有的一個軍種——張學良的空軍部隊,那是中國最強大的一支空軍。飛機場、軍工廠、無數設備和銀行等,都成瞭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若按當時一些國民政府軍政官員的說法,“尚可一戰”的東北軍真的反擊瞭,歷史將會怎樣?張學良的命運又將會怎樣?  9月19日,關東軍占領瞭帥府,所有財產被日本人掠去。據查,帥府的6個金庫被打開。位於帥府東墻外的邊業銀行更是被洗劫一空。張傢用幾個樟木箱子收藏的唐伯虎等名人的字畫,全部被日軍從邊業銀行劫走……  這隻是可以估算出來的張學良在東北的經濟損失,丟掉的幾十萬軍隊、國內最強的空軍、完備的兵工廠、制炮廠……尤其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3000萬國民,才是他無法計算的最大的損失。   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擔任過張作霖的顧問,與張學良私交甚好。“事變”後,他將張傢的傢具物品等裝瞭10車皮,給張學良運到瞭北平。  張學良拒不接受。他對本莊繁說:“你要是不把這些東西拿回去,我在火車站都燒瞭,與你臉面不好看。要拿我自己會拿,我用不著你送,你這是羞辱我。你要還,還給我東北三省!”於是,這些物品又被運回瞭山海關,散失殆盡。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令張學良的地位大受影響。在國人的交相指責下,他既羞愧又悔恨。對於他和他的東北軍來說,似乎沒有一件事比一雪國恥、“打回老傢去”更重要的瞭。這使發生在1936年的那次著名的“兵諫”成為瞭可能。  從風風雨雨中走過的張學良,一輩子操著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90歲時,他說:“我自己的一生是被日本人毀瞭……日本軍人瘋狂到那樣,不但對中國人,對他們本國的元老重臣都敢殺。我在想,日本這個國傢在經歷瞭那次世界大戰後,能像現在這樣的存在,這是日本的幸運。這個國傢軍人這樣瘋狂,沒有亡國,真是上帝的恩典。”

秦國名將蒙恬:第一個徹底打垮遊牧民族的將軍

  蒙恬,戰國末秦朝初秦國著名將領,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傢,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世代將門,威震中原。祖父蒙驁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王,蒙驁作為秦國將領,先伐韓,後攻魏,共為秦國攻取70餘城,在中國歷史上亦為罕見,官至上卿。蒙恬父親蒙武,公元前224年,以裨將隨王翦領兵攻楚國,大敗楚軍,追至蘄南(今湖北蘄春西北),殺楚將項燕而歸。公元前223年,蒙武率兵攻打楚國,俘楚王負芻,平定楚地。次年,蒙武率兵南征百越(今浙、閩、粵一帶),越君投降,秦在此置會稽郡(今江蘇蘇州)。蒙恬,深受傢庭環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由於出身將門做瞭秦國的將軍,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瞭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一。   委以重任,抗擊匈奴。其實,蒙恬在統一六國的戰鬥中並沒有立下赫赫戰功,隻是積累瞭戰爭經驗,才華也得到瞭秦始皇認可。在秦統一中原的同時,匈奴乘機跨過黃河,占領瞭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脅著秦都咸陽的安全,成為整個帝國最後的心腹之患。這時,秦國剛剛統一,人心思定,軍民厭戰。面對匈奴的挑釁,秦始皇選擇瞭讓年輕的蒙恬領兵出征。主要因為:其一,蒙恬長年在北方邊境守衛,對匈奴的戰法極其熟悉,這是那些長年征戰中原的老將們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軍裡最富有進攻精神和野戰能力的將領,秦朝其他將領打的多是中原地區的攻堅戰,對於塞北草原上與匈奴的野戰並無多少經驗。正是因為這兩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決定以蒙恬為帥,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   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秦朝戰馬不多,馬匹質量與匈奴相比也相差甚遠,同時,由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根本性區別,秦國騎兵數量也遠遠不夠。要想戰勝匈奴,蒙恬必須找到秦軍的長處。《史記》中曾記載:秦以戰車開路,箭矢如蝗,步騎大軍隨後掩殺,匈奴大潰。可見這是一種以重裝戰車為主的戰法。秦在戰役中有一個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當時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事實上是代表著當時軍事水平的高峰,秦的重裝戰車體型高大,上載各式弩箭,發射起來密集如雨,匈奴大敗在所難免。蒙恬與匈奴在河套地區一戰,以銳不可當的破竹之勢,一舉收復河套、陽山、北假等地區,使匈奴望風而逃,遠遁大漠,此後幾十年匈奴不敢再進漢地。漢代賈誼就評價當時匈奴的狀態說:“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正是對河套戰役功業的稱贊。經此一役,當時的秦軍再無敵手,蒙恬也一躍成為秦帝國最為出色的將領,甚至秦國的丞相李斯也自嘆:蒙恬將軍在很多方面都遠遠超過我。   以險制塞,精修秦道。蒙恬打敗匈奴,拒敵千裡之後,帶兵繼續堅守邊陲,根據“用險制塞”以城墻來制騎兵的戰術,調動幾十萬軍隊和百姓築長城,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防護城墻連接起來,並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建起瞭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達五千多公裡的萬裡長城,用來保衛北方農業區域,免遭遊牧匈奴騎兵的侵襲。蒙恬在修築萬裡長城的壯舉中,起瞭主要的作用,這延綿萬餘裡的長城給後人留下瞭巨大的文化瑰寶。另外,蒙恬又派人馬,從秦國都城咸陽到九原(今包頭市九原區),修築瞭寬闊的直道,克服瞭九原交通閉塞的困境。這一舉措,不但加強瞭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重要的是對於調動軍隊,運送糧草器械物資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蒙恬造筆

南京保衛戰:17位中國將軍以身殉國被日軍屠殺

  南京保衛戰已然過去70多年,而中國壯士的氣節與不屈,至今仍讓人肅然起敬。  有人細列瞭當時中國守軍中,以身殉國的17位中國將軍:蕭山令、朱赤、高致嵩、易安華、羅策群、姚中英、司徒非、李蘭池、劉國用、藍運東、萬全策、雷震、謝承瑞、華品章、韓憲元、黃紀福、蔡如柏等。他們的屍首,都沒能從戰場上運出。  血戰雨花臺  11日,南京安德門大街48號,南京首傢民間抗戰史料館開館。距該館不遠是雨花臺烈士陵園,在這幾個小山包之間,南京保衛戰曾在此激烈打響。  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推進。雨花臺首當其沖。12月9日起,日本第6師團在谷壽夫的指揮下,開始猛攻雨花臺。日軍頭戴鋼盔、手持三八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之下,從山腳下殺瞭上來。彼時,山上陣地上的中國守軍,隻有溝塹戰壕和有限的武器防備。  9日拂曉,日軍先是一陣猛烈的炮擊,繼以飛機轟炸、掃射,再用坦克掩護兩個聯隊分由西、南兩面進攻,以西面523團朱赤陣地為主攻面。   戰鬥打得異常艱苦。站在今日雨花臺的山頭之上,滿目鬱鬱蔥蔥的青草大樹,很難想象當年此地竟是血流成河之地。頭一天打退日軍進攻之後,朱赤親赴戰壕,組織戰士們收集日軍留下的武器。11日,日軍再次發起猛攻,對雨花臺陣地狂轟濫炸,朱赤隻剩下一個特務連的士兵,突圍無望。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彈的蓋子全部打開,捆在陣地前沿,等到日軍到陣地前沿時,數百枚手榴彈全部爆炸,日軍血肉橫飛。  彈盡糧絕。日軍再次進攻,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朱赤中彈殉國,口袋裡還放著結婚照片和一封未寄出的傢書。  此後,負責雨花臺防禦的88師繼續浴血抗戰,但終因寡不敵眾,12日雨花臺失守,守軍大部慷慨捐軀。  含恨中華門  中華門至今矗立,來南京者多半要來此地一遊。這座幾乎和南京城同等悠長歷史的古城門,也默默見證瞭當年那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11日,日軍分兵向中華門和光華門進行沖擊,情況十分緊急。守軍接著城墻優勢,伺敵一入城墻,便上下內外夾擊。  一時間,城墻內槍聲大作,入城者前進不得,後退不能。沖進的300多日軍步兵狼狽萬分。就這樣,日軍在中華門三進三出,橫屍累累,亦未得逞。  這是南京保衛戰中,中華門唯一光榮的回憶。在現代化的飛機大炮的轟擊之下,這座古人詡為“固若金湯”的古城墻變得異常脆弱,未過幾日,便已是千瘡百孔被踩在日軍鐵蹄之下。  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下達總攻擊令,兩三百架戰鬥機升臨中華門上空,另還有90多門大炮日夜轟炸,三天三夜之後,城墻偏西的中華西門被轟開近百米缺口,中華門失守。  12日,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電告漢口政府,措辭即頗為悲壯:“吾軍以血肉之軀,與鋼鐵相爭,傷亡之數,當然重大”。唐表示,南京全城已處猛烈轟炸之下,但紫金山等地仍在激戰當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什麼要讓唐生智守南京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最先逃命 唐生智財寶裝四大箱揭秘:南京保衛戰對南京大屠殺產生瞭什麼影響?南京保衛戰:15萬守城國軍為何被5萬日軍破城!南京保衛戰簡介 致使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慘烈一幕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69年前的12月間,這座城墻尚和中華門一道,共同面對日軍的炮火。當月10日上午,日軍炮轟光華門,中國守軍259旅、261旅英勇抗擊,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中將調炮兵團立即入城,設陣地於明故宮。259旅旅長易安華奉命駐守中華門右翼陣地,他把妻子和孩子送回江西老傢,臨別時說:“等著領我的撫恤金吧。”  下午3時許,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之下,敵人的敢死隊推進到光華門護城河一線。晚8時許,敵軍又由城外沖到光華門外城的城門洞內。但是城門堅固,沖入城門洞內的也隻有一個軍曹率領的十餘人。  團長謝承瑞當晚親率戰士背瞭許多桶汽油放到城墻箭樓處,半夜把汽油桶的口松開,丟在城內洞口,爾後立即投下火種,護城河邊頓時燃起瞭熊熊大火,10餘名敵兵大多燒傷。  次日拂曉,謝承瑞率領一排戰士,突然把城門打開,十幾挺機關槍一齊向先入城墻的敵軍射去,敵多數立遭擊斃。其中一名未死,當即用擔架把他抬到富貴山,並派來醫生治療。  光華門一役中國守軍傷亡慘重,謝承瑞團長戰前業已生病,後又為火焰灼傷,辛勞過度,體力已十分不支,撤退時通過挹江門時因擁擠竟被踩死。   回望南京城  從12月8日至12日,5天的戰爭中,南京守軍除守棲霞山的83軍、龍潭的第二軍團和鐵路沿線的廣東軍159、160師損失不大外,守城的74軍遭到慘重傷亡;88、87師和教導總隊幾乎全軍覆沒。  88師4個團,除528團團長沈蘭芝外,其餘5個正副團長均先後壯烈犧牲。營、連長犧牲多人,士兵死亡7000多人。而此後即是30多萬無辜的南京平民,倒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74軍第51師151旅306團團長邱維達親歷這場戰爭,當年12月8日晚,被命撤退時這名軍人爬上瞭望塔回頭向南京城望去:“隻見萬傢燈火,依然照得通明,這座美麗的古城,它可怕的命運迫在眉睫,幾十萬骨肉同胞仍在熟睡中,將來他們的遭遇怎樣?”  他想到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件戰史:德軍進攻到法國凡爾賽城城郊時,法國指揮統帥命令所有守城將士回首看看這座美麗的凡爾賽城,全體法軍官兵的愛國忠誠被激發。正當此時,法軍統帥下令向德軍反攻,終將德軍擊退數十裡,獲得瞭勝利。  “我實在替他們擔心啊!我想到戰爭以外的種種,不禁熱淚盈眶……”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南京保衛戰中,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為唐生智、副司令長官為羅卓英,共有軍隊10餘萬人,其中包括第2軍團(第41、第48師)、第66軍(第159、第160師)、第71軍(第87師)、第72軍(第88師)、第74軍(第51、第58師)、第78軍(第36師)、第83軍(第154、第156師)、教導總隊(第103、第112師)以及憲兵部隊三個團。  南京陷落時,唐生智、羅卓英率衛戍司令部及第36師隨同乘船渡江。按照突圍計劃,其餘中國軍隊主力均應從日軍正面陣地突圍,但多數高級指揮官未服從指揮,甚至放棄部隊,造成大批部隊湧向江邊渡口。  在突圍作戰中,作為廣東地方部隊的第66軍、第83軍主力(欠第83軍156師)在軍長葉肇、鄧龍光指揮下,從正面突破日軍陣地,第159師代師長羅策群在激戰中陣亡。兩個軍被突圍過程中被打散,部隊各自為戰,付出重大損失後分頭突出重圍。  原本防守烏龍山要塞的第41師、第48師擅自渡江逃跑,導致日軍直接殺向城內守軍唯一退路——下關碼頭。   12月12日晚撤退命令下達後,其餘中國軍隊各部在混亂中進行撤退,其中自行通過下關碼頭渡江的大批部隊爭先搶渡。由於大部官兵無船可渡,一些官兵制造木筏渡江,在渡江過程中大批溺死或被日軍打死。  第74軍因組織較好,成功渡過5000餘人,該部隊後來成為抗戰中國軍隊的王牌,並於抗戰後整編為整編第74師。  作為中國軍隊最精銳的德械部隊第87師、第88師,教導總隊的第103師、第112師以及廣東部隊第83軍156師,以及大批散兵,除少數人渡江外,數萬未渡江官兵被日軍俘虜後屠殺。  在南京保衛戰中,整建制未能突出重圍而被屠殺的,恰恰是作為最精銳部隊的第87師、第88師以及教導總隊兩個師。然而這些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第87師孫元良、第88師王敬久、教導總隊桂永清)卻都放棄部隊並成功逃亡。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名將不能不懂政治:“百勝將軍”爾朱榮的完敗人生

  爾朱榮(493—530),字天寶,北秀容(今山西朔縣北)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將領、權臣。早年,他襲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領民酋長,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貴族。後招兵買馬,力量發展壯大,北魏統治者籠絡他鎮壓農民起義。爾朱榮於亂世中南征北戰,逐漸弄清魏朝的虛弱,加之自己勢力的不斷強大,最終得以挾帝自重、權傾天下。最終由於驕橫跋扈,為魏莊帝所殺,年僅三十八歲。   北魏將軍爾朱榮是實至名歸的百勝將軍。他一生大小數十戰,無一敗績。有些戰役手法之妙、勝利之速,讓人拍案叫絕,堪稱經典戰例。可這位百勝將軍未死在戰場,卻自己搞死瞭自己。   爾朱氏崛起於山西汾河一帶的爾朱川,指川為姓,屬契胡族,爾朱榮是部落酋長。他上任時,北魏已是風雨飄搖,反叛勢力七處冒火八處冒煙,漸成燎原之勢。爾朱榮見“四方兵起,遂散畜牧,招合義勇,給其衣馬”,發展自己的勢力。代北苦寒,民風強悍,見有人招兵。紛紛入伍。爾朱榮的軍隊一夜間就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軍團。   盡管成立瞭軍團,但爾朱榮清楚,這是支烏合之眾,原本想要把這支軍隊打造成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可惜現實不給他時間。當時,六鎮叛兵勢如燎原,赤焰騰騰,即將燒塌北魏大廈;而北魏附庸國柔然也趁火打劫,萬騎並出,直搗北方,兵鋒漸近爾朱榮根據地。他急需一支鐵軍。   一天,他騎著馬,他外甥跟著。經過一塊麥田時,馬一尥蹶子把他摔下,然後跑入田地。外甥忙去追馬。馬追上瞭,外甥卻被他綁瞭起來。第二天,軍團召開大會,爾朱榮準備斬殺外甥以申軍紀。原因很簡單,爾朱榮早已申明,士兵不許奸殺、不許踐踏莊稼、不許搶劫財物。外甥犯瞭第二條。外甥急瞭,高喊:我是為你老人傢追馬啊!追馬,也不能無視軍紀!爾朱榮面色如鐵。   爾朱榮的姐姐忙趕來給弟弟跪下求情,爾朱榮也給姐姐叩頭,大義凜然道,為國者無傢,希望姐姐原諒。說完,讓人行刑。之後,爾朱榮抱著頭顱,號啕大哭。一時間,三軍將士渾身打顫,號令一出,如臂使指,爾朱軍團,一日之內頓成勁族。爾朱榮借外甥一顆大好頭顱,在極短時間內,訓練出瞭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

花將軍戰太平:朱元璋建立明朝最壯烈一戰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自濠洲(今鳳陽)起兵,僅六年時間就攻占瞭江淮大片土地。位於安徽東部的太平府(今安徽當塗)也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許璦為知府,花雲為樞密使,王鼎為院判。花雲(1321~1360),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屬安徽)人,狀貌魁偉,面黝黑,驍勇絕倫。1353年,花雲佩著劍,到臨濠投奔朱元璋,所戰皆克。   1360年5月,風雲突變,陳友諒率水師自安慶沿江直下,進犯太平。消息傳來,頓時城門緊閉,吊橋高懸,黎民百姓驚恐不已,行商坐賈閉市而去。府衙內,知府許璦連夜招來文武官吏三老豪紳蹉商應敵之計。   花雲清楚地知道,太平乃是南京的屏嶂,一進一退,關系重大。可是眼下城內兵丁不滿三千,糧草不足百石,與敵軍力量相差太大,而朱元璋大軍遠水解不瞭近渴。當花雲看到許璦和眾人都眼睜睜地望著自己時,他朗聲說道:“大人,沒什麼好商議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有拼死一戰,方能保住城池。”許瑗沉吟良久說:“一城安危,全寄托將軍瞭。”   近戰前的準備工作很快就緒,花雲披盔戴甲,日夜守衛柴巷口城門。次日清晨,西南方向傳來隆隆金鼓之聲,隻見陳友諒數十艘戰艦齊頭並進向太平逼近,前鋒已經在灘頭登岸。攻城開始瞭,剎時刀光劍影,血肉橫飛。花雲的大刀砍鈍瞭,鮮血染紅瞭戰袍。攻城戰從上午一直持續到傍晚,一天激戰,已死傷近千。為瞭防止敵兵夜間偷襲,花雲命令兵丁運來一捆捆松枝、麻桿,紮成火把,每隔十來步就點上一把,遠遠望去,宛如一條火龍在滾動。   就這樣,雙方連續鏖戰三日,傷亡都很慘重。但陳友諒水師有增無減,而城中守軍瀕臨彈盡糧絕。不巧的是,此時正值黃梅季節,長江上遊連日暴雨,江水猛漲,使城墻陡然矮瞭數尺,南風催著白浪拍打著墻腳,大塊大塊的土坯剝落下來。陳友諒眼睛一亮,想出一個新招,將戰船排開,命令兵丁在船尾堆石頭,使船頭高高翹起,與城墻齊平,然後親自擂鼓助威,驅使兵丁攀緣而上。城上守軍終於支持不住,城門被攻破。   花雲提刀左右沖殺,終因眾寡懸殊而被縛。陳友諒勸花雲投降,花雲破口大罵:“要投降的是你們,不然,我大軍一到,你們必將粉身碎骨!”罵後,用力掙斷繩索,奪下敵刀,連砍殺瞭五六人,陳友諒大驚失色,立即命令兵丁蜂擁而上,又將花雲縛住,將其綁在戰艦的桅桿上,用亂箭射死,花雲臨死猶罵聲不絕,終年39歲。

完美主義者美國裝甲兵之父:鐵錘將軍潘興

  約翰·約瑟夫·潘興,美國著名軍事傢、陸軍特級上將,又稱“鐵錘將軍”,還有個綽號叫“黑桃傑克”,出生於密蘇裡州林思縣拉克利德。1886 年在西點軍校畢業後,曾到美陸軍騎兵部隊任職。1890-1891年在新墨西哥州和南達科他州參加征剿印第安人的作戰時表現出色,得到美國陸軍的嘉獎。1897-1898年在西點軍校任戰術教官。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參加古巴戰場作戰。   如果你不知道這位潘興將軍有多厲害,那你隻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巴頓將軍曾經是潘興的部下。   1917年,法軍 總司令貝當和英軍總司令黑格聽說美國派來的遠征軍司令是潘興時,不禁一驚:“恐怖的傑克”,怎麼會是他?這可是個很難打交道的傢夥!   “恐怖的傑克”——潘興這個名揚海外的綽號是敬畏他的部屬私下裡送給他的,因為他對軍容風紀的要求幾乎嚴格到令人忍無可忍的地步。潘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甚至在退出現役後,他也是以一個正規軍人的姿態——腰板筆直,服裝挺刮,馬靴鋥亮,軍人禮儀規范,舉止一絲不茍——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直到去世的那一刻。同時,“嚴以律已”的潘興並不“寬以待人”,他要求他的部下也得和他一個樣

書生將軍陳慶之的戰爭神話:陳慶之與白袍軍

羽扇綸巾是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對周瑜的描述。盤點歷代名將,除瞭縱橫沙場的悍將之外,儒將也不在少數,比如三國時期的陸遜、南北朝時期的陳慶之、唐朝的劉仁軌、宋朝的范仲淹、明朝的袁崇煥等,都是一介書生領兵,而且還建立瞭千古功勛。 相較而言,歷史上的大多儒將征戰的時間並不長,甚至在經歷若幹年波折之後才嶄露頭角,這或許與他們最終才找到自己的定位有關。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古代書生的終極夢想是登臺拜相,領軍實在是他們從未想過的事,而往往是在陰差陽錯之下才成瞭統兵將軍。試想但凡有辦法,也不會幹這營生,要想當將軍當初直接從軍得瞭唄,費這麼多年勁讀點書,到頭來還是幹這行,換成誰都憋屈,有點逼上梁山的感覺。但是,古代名將之中,往往創造奇跡的多是那些書生將軍。 在古代眾多儒將之中,陳慶之絕對是一名翹楚。即便與歷代所有名將相比,其戰績也堪稱戰神一級的人物。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神,其之前的大半生幾乎默默無聞。五十多歲的壽命,前四十多年一直隻是個刀筆小吏。 陳慶之本是梁武帝蕭衍的伴讀,蕭衍當瞭皇帝後他被提拔為秘書一類的職務,一幹就是幾十年。既無功又無過,蕭衍即便想提拔他也找不到借口。蕭衍這個人雖然愛胡鬧點,動不動就“賣身”給瞭寺院,然後大傢去贖他。蕭衍除瞭“賣身”之外就剩下下棋的愛好瞭,一下就下幾天幾夜,大傢都困得不行瞭,他還非常精神呢!估計是臭棋簍子,我要是不贏一把,你們別想走!可能跟他下棋的人也不開事,包括陳慶之。蕭衍每次下棋,除瞭陳慶之誰也陪不瞭那麼長時間。據說一次下到興頭上,一位高僧求見蕭衍。太監這邊報告,那邊蕭衍下得正嗨呢,好不容易吃瞭別人一個子,樂得大聲說瞭句“殺”,可憐的高僧就這麼圓寂瞭。不知道這事之後蕭衍有沒有去“賣身”! 蕭衍雖說有些荒唐,但並沒有因為陳慶之字寫得好看或者棋下得好而提拔他,畢竟這話不好說,大臣們不服啊!換到別的時期還好些,就我一傢,你不在這待能去哪?但南北朝時期不一樣啊,那是個割據時代,員工跳槽率很高,所以蕭衍得哄著人傢。 終於機會來瞭,有一個敵國將領帶著城池投降,可把蕭衍樂壞瞭,掏上瞭!既然人傢投降,咱得去受降啊!這可是個美差,蕭衍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差事給瞭陳慶之,還給他一個將軍的封號。這個時候陳慶之已經四十多歲瞭,跟著梁武帝也有二十多年瞭。這回大臣們說不出啥來瞭,和軍事有關。估計走的時候對陳慶之說瞭,好好幹,回來哥提拔你,明年再給你娶個嫂子。

英國最偉大的海軍將領:獨臂將軍霍拉肖·納爾遜

雖然拿破侖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但是他的一切註定是為一個絕代名將做配角,他就是霍拉肖·納爾遜!獨臂將軍——納爾遜。 霍雷肖.納爾遜,是英國帆船時代最著名的海軍將領。1758年9月29日,他出生在英國諾福克郡伯納姆索埔村,也正是在這一年,英國政府批準建造勝利號戰列艦。納爾遜是傢裡八個孩子的第三個,他9歲時母親去世,這個大傢庭就由他父親一肩擔起。12歲那年,他作為一名海軍軍校學生加入瞭英國皇傢海軍,並到瞭他舅父沙克林任艦長的艦上當實習生。他隨艦一起遠航,獲得瞭很多船舶駕駛和海上生活的經驗。沙克林利用他的影響使納爾遜來到Carcass號上,隨它參加瞭北極探險,使年僅14歲的納爾遜獲得瞭在冰海航行的經驗。 沙克林升任皇傢海軍審計官,他的影響更加速瞭納爾遜在海軍中的晉升,納爾遜勤奮好學,他很快掌握瞭很多海上技能,成為瞭一名經驗豐富而又能幹的年輕軍官。1778年,沙克林去世,次年,納爾遜被任命為Hinchingbroke號艦長。胡德海軍上將又在納爾遜的軍事生涯上幫瞭他一把,他任命納爾遜為Alemarle號艦長並帶年輕的威廉王子(後來的威廉四世國王)前往西印度。 1789年,法國革命把人們的焦點引向瞭歐洲大陸。納爾遜一直同情在他傢鄉的農民的遭遇。隨著戰爭威脅的升級,納爾遜受命指揮阿伽門農號,後又調往Chatham號。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處死,這使戰爭已不可避免。 阿伽門農號歸屬胡德勛爵的地中海艦隊。1794年,納爾遜正忙於執行封鎖和圍攻土倫的任務。在圍攻科西嘉的Calvi時,一發炮彈打在他面前,飛來的彈片和碎石打瞎瞭他的右眼。不久,Hotham海軍中將接替胡德任地中海艦隊司令。阿伽門農號參加瞭與法軍的戰鬥,納爾遜俘獲瞭Ca Ira號。但他並不滿足Hotham的命令,並請求采取進一步行動,但Hotham卻滿足於現狀而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在地中海艦隊化歸傑維斯海軍上將前,納爾遜執行Hotham的命令,封鎖法國南部海岸。

“狗肉將軍”張宗昌幹的文化事:組建山東大學

  說起張宗昌,很多人都知道他有兩個大名鼎鼎的外號——“狗肉將軍”與“三不知將軍”。我們從他的簡歷中來看看他是如何得到這兩個綽號的。  張宗昌,生於1881年,死於1932年,字效坤,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赴東北謀生,一度淪為胡匪,後流落到海參崴。辛亥武昌起義後,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隨至上海,任光復軍騎兵獨立團團長。1913年7月,投靠馮國璋,先後任江蘇陸軍軍官教育團監理、江蘇將軍公署副官長、總統府侍從武官長。後改任江蘇暫編第一師師長。率部進攻護法軍,任第二路總指揮。1920年兵敗,所部被解散。  1921年至奉天張作霖處先後任巡署高級顧問、憲兵營長、綏寧剿“匪”司令、綏寧鎮守使。1923年任東北第三混成旅旅長。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任奉軍第二軍副軍長。二次直奉戰爭後,改任宣撫軍第一軍軍長。1925年初,任蘇皖魯剿匪司令。4月任山東軍務督辦。7月兼任山東省省長。1926年初,任直魯聯軍總司令。1927年6月,任第二方面軍團長。1928年8月,兵敗下野,一度亡命大連、日本。督魯3年,橫征暴斂,捐稅多達50餘種。曾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鎮壓濟南工人運動,殺害工運領導人魯伯峻、朱錫庚、史得金、宋伯行等。1932年由日本回國,潛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很多人以為張宗昌被稱為“狗肉將軍”是因為他愛吃狗肉,其實並不準確。據其子張端說,張宗昌從來不吃狗肉,他嫌狗肉腥。那這個綽號是怎麼得來的呢?原來是從他嗜賭成癖而來的,因為其終日與骨牌為伍,而廣東話推牌九俗稱“吃狗肉”,故被人稱為“狗肉將軍”。“三不知將軍”則是因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這“三不知”而來的。但是,張宗昌在山東主政期間,還是做過不少扶持文化、教育的事的,對當時的山東起到過一段的正面作用。 張宗昌  主持組建山東大學  並曾自任校長  張宗昌在濟南期間最重要的文化功績是主持合並組建瞭新的山東大學。當時,他有意聘請王壽彭出任山東教育廳長,整頓山東教育。但王壽彭也不是那麼好請的。張宗昌三次才將王壽彭請出山,接到濟南,聘其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原山東大學堂(後曾先後改名山東高等學堂、山東高等學校)於1914年停辦。王壽彭任山東教育廳長後,首先在濟的六個專門學校的基礎上重新申辦“省立山東大學”,在濟南東郊籌備建校。與此同時,張宗昌和王壽彭在山東省范圍內大辦洋學。1926年,在張宗昌的命令下,山東6個公立專門學校合並,在濟南建省立山東大學,自此歷史上正式有瞭“山東大學”的名號。當年8月5日王壽彭到職視事,掛出校牌,9月5日舉行開學典禮,王壽彭在會上發表瞭“讀聖賢書、做聖賢事”的訓詞,“山大”即正式開課。   1926年省立山東大學校門  學校設文、法、工、農、醫5個學院,計有中國哲學、國文學、法律、政治經濟、商學、機械、機織、應用化學、采礦、農學、林學、蠶學、醫學13個系,並有附屬中學。校設評議會,院設教務會,系設教授會,定期研究教學、人事、經費等問題。大學部有教師320人,其中教授200人,除專業課外,並開設選修課,學生畢業授學士學位。而張宗昌對予山東大學的投入是很舍得的。山東教育廳當時每月撥給山大25000元,教職工的待遇是:校長月薪400元,系主任及教授月薪300元至360元,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的數目。  但是,好景不長,學校開學的第二年,王壽彭便因教學理念保守,被逼辭職。其後,張宗昌曾內定著名學者辜鴻銘為校長,以接替王壽彭。但辜鴻銘當時已是病情危急,不久即去世,未能到任。由張宗昌親自掛名校長。再過一年,到瞭1928年,國民北伐軍進抵山東,奉系軍閥敗逃。日本帝國主義借口保護僑民出兵濟南,制造瞭震驚中外“五、三”慘案。在動亂中,學校經費無著,隨即停辦。相關閱讀推薦:張宗昌下令燒毀孫中山遺體 點火前張學良飛馬阻止張宗昌趣事:曾認人當爹 死後因身高大買不到棺材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出版瞭歷史上印刷最好的《十三經》  除瞭寫詩和扶持教育,張宗昌還主持印刷出版過《十三經》,據看過張版《十三經》的印刷業人士說,那是歷史上印刷和裝幀最好的《十三經》。  據考證,其印刷出版《十三經》和當時名士楊度有關。20世紀20年代,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聘楊度為總參議,楊度與其感情甚洽。張宗昌曾向張作霖保楊度為教育總長,因楊宇霆反對而未實現。其時張宗昌在山東提倡復古,為朋友計,楊度力勸張宗昌要多做好事,並建議他重刻《十三經》。張有的是錢,一聽之下,立即照辦,指令找一部好版,限時完成。楊度代張宗昌寫瞭一篇序文,寫成後由張宗昌用薄紙蒙在原稿上,一筆一筆地摹寫,算“督辦親筆”,刻入書中。《欽定春秋左傳讀本》為張宗昌所出《十三經》中之一種。在開篇的《重印十三經序》中。此序最後署名即為“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督辦山東軍務兼省長張宗昌”。  序中都寫瞭些什麼呢?  “教科成編,而六經微,旁行為書,而國文廢。國勢不張,文化亦靡能自信,致今日廢經說,倡惟人是從良族悲也。反之者又蔑棄儒先傳註,糅雜外教,附會新異,張瞽說以便其私,則侮經之禍亦廢經等。今且無暇與廢經者辯,而亟欲存經,並無暇與侮經者辯,而亟欲為經存註。抱殘守缺無使散佚,於今日以待後學存中國耳。豈徒與陋儒時髦爭是非哉。宗昌蒞魯,飭各學校增課讀經,而講師寥落,尋常讀本坊間以艱於購覓,習尚變而舊籍湮毀棄,且更甚於秦火。失今不圖異日出嚴屋壁之藏容可冀乎。因檢圖書館所存前清定文誠公撫魯時校刊之十三經板,重付楮印,分發各校,俾師生講讀。有所遵循書中校正尚鮮脫誤,註解悉采通行,取便誦習。俾識途軌,至於經義閎深,傳註浩博,漢宋師法具存,清儒考證尤密,好學深思者任自為之,而非可恃此以自畫也。清季發捻初平,圖書半毀,當局者已汲汲於此,今之事變更亟於前。齊魯多儒,秦漢之際諸經賴之以傳。孔鮒付勝之流風尚有未沫之乎。蓋跋予望之矣。”   《十三經》張宗昌印本  此序言文采非常,且夾有時事之深思,對社會發展之遠慮,絕非一般人所能為。可能為楊度代筆之作。但此序非手寫上版,而是清以後線裝書最為常用的宋體字,故張宗昌摹寫之原貌無法得見。  從上面兩事來看,張宗昌在山東主政期間,還是做過幾件具有文化價值的事情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中俄談判的驚人一幕:他一人幹倒17個俄羅斯將軍

  1990年6月,劉華清同志率軍方高級代表團訪問莫斯科。當時我方就向蘇方提出希望能夠引進體現空中戰鬥力的飛機,蘇聯政府同意向我們出售米格-29,但我方要求購買性能更好的蘇-27。  可蘇-27是蘇軍現役裝備,蘇方不願松口。經我國中央領導親自交涉,蘇共政治局決定同意開先例向中國出售蘇-27。  第一批蘇-27的“砍價”過程:  “1990年12月,蘇方派人來華談判。中蘇兩方人員連續三天兩夜不分晝夜地談判,其間還坐專機去深圳參觀。在飛機上、在廣州去深圳的火車上雙方都在繼續工作。馬慶華負責價格和支付方式談判。  “蘇方認為,蘇-27與美國的F-15具備同等性能,都是雙發、遠程重型殲擊機,F-15是5500萬美元一架,那麼蘇-27至少要5000萬美元一架。雙方進行激烈的談判後,又經過雙方高層認可,最後以比較合適的價格談定。”  要知道,談判桌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這“激烈的談判”,到底是怎樣的呢?  引進蘇-27“側衛”是中蘇軍技合作第一個重大項目。  當時,蘇聯末任國防部長沙波什尼科夫作為空軍總司令陪同國防部和軍事工業委員會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有關出售蘇-27飛機的談判。 劉華清  彼時兩國關系剛剛解凍,雙方在相隔20多年後再一次接觸都有些不太自在。某位阿爾巴特軍區首長在宴會開始前大大咧咧地對中方接待人員說:“如果是點不著的酒就不要端上來瞭,那不是男子漢該喝的東西。”  這是他們總參對外軍事合作局的老把戲。從蘇聯元帥德米特裡·烏斯季諾夫主掌阿爾巴特軍區時就是這樣。烏斯季諾夫似乎認為,首先在酒桌上擊敗對方是取得絕對心理優勢的第一步,這條怪異的法則至今仍然影響著他們的一些軍人和外交官。  蘇聯軍事代表團總是以傲慢又盛氣凌人的態度對待印度、越南和朝鮮等兄弟國傢的同行們,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要求在宴會上(正式宴會)端來高烈度的燒酒,然後當著目瞪口呆的主人的面一飲而盡。雖然這些國傢也不乏貪杯之人,但是考慮到人種的差異和所處經緯度的關系,能像俄國人那樣痛快淋漓豪飲的人畢竟不是很多,更別說在一個國傢的國防部或總參謀部中找到這樣的酒徒。  曾經有很多次,蘇聯的將軍在宴會中放肆地譏諷印度國防部的官員而使對方難堪地下不來臺,因為這些可憐的素食主義者這輩子也沒有接觸過有度數的飲品。有幾次甚至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沙波什尼科夫都感到看不下去,他覺得如果不是在印度教的熏陶下使人的性格較為溫順,同時莫斯科又以非常優惠的條件提供米格飛機和薩姆導彈,他很懷疑對方是否會如此忍耐。  宴會上,中方代表團中一個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參謀被時任空軍副司令林虎指派為酒司令。那位身著空軍制服的大校參謀是個瘦得像竹竿一樣的傢夥,如果穿著軍大衣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估計一陣風吹過來可以像風箏一樣飛起來。  起先,蘇聯人還以為是中國同志舍不得那些茅臺酒,因為他們聽說這個品牌的烈酒在中國也很珍貴,因此才派出這樣一位酒司令來糊弄他們。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那傢夥喝起酒來就好像是頭飲水的驢。  最要命的是,他的最愛居然是將白酒和啤酒摻和在一個大水晶被子裡然後一口氣幹掉。要知道俄國人是貪杯的民族,但是最怕的就是將伏特加和啤酒混合起來的“約爾什”。到最後整個代表團17個將軍全都是被抬出宴會廳的。就這樣,“烏斯季諾夫法則”被反過來用在瞭他們自己身上。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中方的姿態明顯高出一大截。而蘇聯那些被灌怕瞭的將軍們呢?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就好像是吃瞭敗仗一樣連說話都輕聲多瞭。相關閱讀推薦:專傢:若中俄結盟對抗歐美 世界或爆發新冷戰普京指責美國全球反導系統:挑唆中俄研制新武器俄專傢:朝鮮擁核威脅中俄 應對朝鮮和平演變美關閉駐吉爾吉斯空軍基地 被中俄聯手擠出中亞揭秘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的一念之差:中俄殊途

蔣介石中原大戰勝利秘訣:花車將軍打四方

  中原大戰的結果雖然以代表中央的蔣介石勝出;但是他所倚仗的各種手法,包括以職位、金錢、美女收買對手部下,拉攏一派打擊另一派,雖然一時有效,但其實都無助增加國民黨內派別間的團結。日後的西安事變,以至抗戰勝利後國共戰爭國民政府軍的潰敗,在某程度上都是國民黨這種危機的再現。   “中原大戰”是1930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間的軍閥戰爭。因為這次戰爭主要在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鄰近地區進行,所以又稱為“中原大戰”。   蔣、閻、馮的中原大戰歷時七個多月,雙方投入兵力逾百萬,戰線綿延數千裡,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軍閥戰爭。結果馮玉祥通電下野,閻錫山宣佈辭職,蔣介石取得瞭戰爭的勝利,暫時統一瞭國民黨各軍事集團。蔣介石的全面勝利的臺前雖然靠的是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幕後卻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玄機。   中原大戰爆發前後,國內戰局十分緊張,但給外國商人帶來瞭大好的商機。大戰還未打響,外國商人就忙著把一船一船的西方軍隊淘汰下來的軍火運進中國。然而,與那些販運軍火的外國商人不一樣的是,在那些觀察過中國內戰的外國記者的眼裡,中國人打仗,不隻是用長槍大炮,而且還要用袁大頭和煙土。無論各方軍閥之間結盟也罷,交戰也罷,各自的代表都在煙館和娼寮裡把酒言歡,大大小小的交易不停地在簽字畫押,隻要價錢合適,袁大頭和煙土到位,戰爭也就結束瞭。這一點,蔣介石要算是個中的翹楚,所以他是老大。   其實,但凡成點氣候的軍頭,多是此道的斫輪高手,隻不過,強中自有強中手,碰上瞭一比,就看出誰的手筆更大瞭。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一邊是閻錫山、馮玉祥,一邊是蔣介石。一群小軍閥首鼠兩端,在兩邊都派有代表,蔣介石出手闊綽,對於這些代表,要錢給錢,要女人給女人,絕口不談立場,也不要求他們站在自己這邊,而閻錫山雖然也給錢,但斤斤計較。結果是被蔣介石拉過去的人越來越多,連本來傾向馮玉祥、閻錫山的人,也都紛紛翻瞭臉。

媒體盤點2014年中國將軍對外放的“狠話”

  導讀:回顧2014年,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新興大國,在國際舞臺上擔任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某些勢力卻分外“眼紅”,不但處處無端指責,甚至還拉起瞭偏架,使得一些小國蠢蠢欲從,企圖蠶食中國的國傢利益。而就在這個時候,解放軍,作為祖國的保護者,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還記得對美國防長說狠話的范長龍將軍麼?還記吳勝利訪美時的強硬表態麼?還記得王冠中在會場裡沖冠一怒,脫稿發言麼?這一次,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在2014年對外放過“狠話”的解放軍將軍們。  范長龍  范長龍狠批美防長:你在日本說的話很硬中國人民不愛聽  4月8日,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與哈格爾會晤時,范長龍當著記者的面坦言對哈格爾日前的言行表示不滿。  范長龍:你在與東盟防長的一些講話和在日本政界媒體的講話,態度很硬,態度很鮮明,中國人民包括我個人看瞭以後是不滿意的。  (中國國防部官網《范長龍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2014年4月8日)   范長龍告誡越防長管好部隊:別試圖巴結歐美大國  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在北京對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說,中越兩國要“管控好部隊,不說傷害兩國人民感情的話,不做影響兩國關系大局的事”。暨南大學的東南亞問題專傢張明亮說,范長龍是在提醒河內不要試圖巴結美國等大國,而是要集中註意力發展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因為“遠親不如近鄰”。  (中國廣播網《范長龍告誡越防長管好部隊:別試圖巴結歐美大國》2014年10月20日)  許其亮  許其亮: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危害中日海空安全的危險舉動  許其亮在會見中向澳方介紹瞭中日關系現狀,指出日方近期再次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自衛隊偵察機,是不負責任的欺騙煽動言論,其根本目的是欺騙國際社會,蒙蔽國內民眾,為其解禁集體自衛權和修憲擴軍制造借口。“我們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危害中日海空安全的危險舉動,以實際行動為改善中日關系創造條件。”  (新華網《許其亮: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危害中日海空安全的危險舉動》(2014年06月17日))   常萬全  常萬全:今天的中國不是任何人能遏制的  中美關系不是冷戰時期美蘇關系,也不是遏制與反遏制關系,中國發展到今天也不是任何人所能夠遏制得瞭的。中美之間正在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這種新型的大國關系應該首先體現在亞太地區,兩國在該地區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我們尊重美國在亞太的存在和影響力,希望美方尊重中方利益和關切。”  (人民日報海外版《任何人都無法遏制今天的中國》2014年4月10日)  房峰輝  房峰輝: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不能丟  房峰輝指出,在南海和東海問題上,主要的責任不在中方,一些國傢認為中國要維護戰略機遇期,就借機占便宜、鬧事、挑釁中國,“我們是絕對不能容許的”。他進一步說,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維護自己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上是堅定不移的。“在這個方面,我們說得到,做得到。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丟!”房峰輝最後強調。  (京華時報《“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不能丟”》2014年05月17日)相關閱讀推薦:德媒猜中國軍購額750億美元 僅次美國世界第2吳佩孚為何成為登上《時代》封面的首位中國人?俄媒稱中國可能根本就沒有戰術核武器美媒曝中國新航母大量細節:配備70架艦載機中國也是戰鬥民族:盤點中國古代的十大王牌軍隊抗美援朝中國部隊損失慘重 因蘇聯隻賣二戰剩貨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吳勝利  吳勝利上將訪美放出狠話:你若敢來我便敢打  吳勝利在美國與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裡斯和海軍作戰部長格林納特分別舉行瞭會談,吳勝利表示,美方指責中國飛行員攔截美國偵察機不專業的說法毫無根據,隻要美國不停止偵察,中方就不會停止攔截,但是吳勝利也強調,絕不希望中美撞機重演。  (環球網《吳勝利:絕不希望中美撞機重演犧牲第二個王偉》2014年9月18日)  吳勝利稱中日不排除“擦槍走火  當前中日在東海形勢嚴峻而緊迫。吳勝利說:“(中日東海海域)不排除各種可能,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擦槍走火,擦槍是客觀存在的,但如何擦槍不走火,這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  (國防部網站,在青島舉行的西太海軍論壇第14次年會4月23日閉幕。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在4月24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瞭這一言論,並稱理解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   劉亞洲  劉亞洲:對於敢犯中國者軍人必追殺到底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血脈相傳,不絕如縷。她既是我們的國,也是我們的傢。她有許多不盡如我意的地方,我可以罵,可以怨,但卻絕不容任何外人染指。對於敢來犯者,軍人必以一往無前的膽氣與豪氣,追殺到底。  (新華網《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在《龍》雜志發表署名文章《軍人魂魄》》2014年11月17日)  劉亞洲:日本軍國主義者就是恐怖分子  日本軍國主義者就是恐怖分子。日本侵略中國,從來就是以屠殺為手段。有一種研究認為,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炮的口徑大,日艦的炮口徑小,但射速快。日軍是打人不打船。  (參考消息網《甲午反思錄:劉亞洲上將談清政府為何敗給日本人》201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