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簡介

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後曹氏簡介 宋仁宗曹皇後生平

  慈聖光獻皇後(1016年-1079年)曹氏,北宋宋仁宗趙禎的第二位皇後,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傢族為北宋開國功臣。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冊為皇後。英宗、神宗相繼即位,尊為皇太後、太皇太後。元豐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歲,謚號“慈聖光獻皇後”。  母儀天下  曹氏出身將門,祖父為北宋名將曹彬,為開國功臣,官樞密使、謚周武惠王。父親曹玘。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後劉娥死後,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後郭氏被仁宗以無子為借口廢掉,幽居長寧宮。十八歲的曹氏奉詔入宮,次年九月即景祐元年(1043年)立為皇後。  曹皇後熟讀經史,善飛白書(書體之一),性情慈愛,節儉,處事謹慎又不失敢作敢為。但相貌並不特別出眾,終身未生育子女,看重美貌的宋仁宗並不欣賞她的賢德,對她不寵愛。曹皇後卻非常善於自處,張貴妃(死後謚溫成皇後)盛寵,她亦不計較。她還重視稼穡,常常在宮苑內種植谷物,養蠶采桑。  巾幗風度  慶歷八年(1048年)正月,宋仁宗準備在閏正月十五晚再一次陳設彩燈過燈節,被曹皇後勸止。過瞭三天,幾個衛士作亂,乘著夜間穿房越舍,直趨仁宗皇帝的寢室。曹皇後當時正在侍奉皇帝,聽說變亂,馬上起來。仁宗想出去看看情況,曹皇後關閉殿門,攔住皇帝,急忙呼喚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帶兵入宮平亂。亂兵在殿前殺傷宮中的嬪妃侍女,叫喊聲響徹皇帝的住所。太監回報是奶媽打年紀小的宮女,曹皇後申叱道:“亂兵就在附近殺人,你們還敢胡說!”她估計亂兵必定會放火,暗地派人帶著水跟在他們後面,果然亂兵點火燒著簾幕,跟著的人隨即用水將火潑滅。這一夜,凡是派出去的太監侍從,曹皇後都親手剪掉他們的頭發,對他們說:“明天論功行賞,就以頭發為證。”因此,人們都爭先出力,亂兵很快被消滅瞭。  曹皇後畫像  但昏庸的宋仁宗卻認為這場叛亂是曹皇後為瞭在自己面前顯示能力、邀功而故意安排的,不僅不感激她,反而欲廢掉她、改立寵妃張美人為皇後。大臣們極力勸說、反對,仁宗自己也拿不出證據證明皇後有罪,這才作罷。曹皇後保住瞭鳳冠,但始終沒有得到皇帝的感激,宋仁宗將功勞全栽到寵妃張美人身上,借機在當年十月將其晉封為貴妃。  曹皇後身邊有個宮女與衛卒私通,事情泄露,曹皇後按制度判宮女死罪。宮女向寵姬張貴妃哀求免死,張貴妃向仁宗說情,仁宗答應赦免。曹皇後得知後,穿戴上正式的服飾覲見皇帝,請求依法處理有罪的宮女,並說:“不這樣,無法肅清掖庭(的壞人)。”仁宗讓她坐下,曹皇後不坐,站著堅持自己的要求,直到最後仁宗下令按宮廷規矩把宮女殺掉。  謹慎寬容  張貴妃恃寵而驕,常有不遵守宮廷法度的行為,曹皇後並不計較,大臣們進諫,宋仁宗卻一味的袒護,張貴妃也越來越驕橫,成為朝廷上下名利之徒依附的對象(《宋史》載其“善承迎,勢動中外”)。有一次,為顯示威風,張貴妃竟想打著皇後的儀仗出遊。仁宗讓張貴妃自己去找皇後借。豈知曹皇後聽完張貴妃說完來意後,對她這種名目張膽的的無禮僭越行為,絲毫沒有表示出不高興,而是爽快地答應借給她。張貴妃大喜,回告仁宗。皇後寬容忍讓的行為,讓仁宗無錯可挑,反覺得張貴妃過分瞭,對她稍稍約束瞭一下,說:“國傢的文物禮儀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後的儀仗出遊,朝廷會非議的。”張貴妃隻好放棄。  靠著這種極力的謹慎和寬容,曹皇後保住瞭自己的皇後地位到最後,正位中宮達28年之久。  母慈子孝  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三十一歲的趙宗實立為皇太子,賜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駕崩,趙曙進宮即位,成為宋英宗,尊曹皇後為皇太後。  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瞭,神宗即位,尊曹太後為太皇太後。把曹皇後住的宮殿命名為慶壽宮。神宗對曹皇後很孝順,所以一直做事哄祖母高興。出去登山遊玩,每每都走在前面,扶著祖母。相關閱讀推薦:宋仁宗郭皇後簡介 宋仁宗皇後郭清悟為什麼被廢被誤讀的劉秀:鐘愛陰麗華卻被戲說縱容郭皇後宋英宗皇後高氏(高太後)簡介:垂簾聽政包攬政史上最全:揭開大清王朝二十一位皇後最真實相貌宋真宗章惠皇後簡介 宋真宗楊淑妃怎麼死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賢德昭彰  曹皇後是北宋乃至宋代難得能稱上賢德的皇後,不是因為她活得長,而是她留下的事跡之多足以證明她是一位賢後。  除瞭在仁宗朝平亂的事跡,在英宗朝、神宗朝,曹皇後為帝王也做瞭很多。  某此,英宗生病瞭,請太後處置軍國大事,曹皇後於是在東門小殿聽政。大臣每天有所奏的未能處決的事,曹皇後就說:你們再商討吧。不曾說過自己的意見。曹皇後熟讀經史,多用它們來處決事情。朝廷內外每日奏報有幾十份,都能一一記住綱要。  曹皇後不放縱外戚幹政專權,檢查制止曹氏傢人和左右大臣、仆人的錯誤行為,一絲一毫也不通融,宮中省中一片肅然。  第二年夏天,英宗的病快好瞭,曹皇後就下令撤簾歸政,英宗拿著詔書久久不下達,直到秋天才開始執行。  曹皇後一直反對外傢男子入宮拜謁。神宗朝,曹皇後年歲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瞭。神宗幾次都對祖母說應該讓曹佾入宮見見面,曹皇後還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請求,曹皇後才答應瞭。但是因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來瞭,曹皇後把殿門關上瞭,不同意見面。   起初,王安石當政的時候,變革瞭舊的典章制度,曹皇後在適當的機會對神宗皇帝說祖宗留下來的法律制度不應該輕易改動。熙寧年間祭祀太廟的前幾天,神宗皇帝來曹皇後的住所。曹皇後說:“以前我每當聽說老百姓有什麼苦處,一定要告訴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減租政策,現在也還是應該這樣。”神宗皇帝說:“現在沒有什麼事。”曹皇後說:“我聽說老百姓對於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這兩種法令應當停止實行。王安石確實有才幹學問,但怨恨他的人太多瞭,皇上要是愛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暫且放他到外省去。”神宗皇帝聽瞭很吃驚,幾乎已經準備停止施行這些法令,但還是被王安石操縱瞭,這件事無果而終。  神宗想出兵燕薊,已經和大臣商定好瞭,於是到慶壽宮告訴祖母這件事。曹皇後問:“儲蓄賜予準備好瞭嗎?鎧仗士卒精銳嗎?”神宗說:“都已經辦好瞭。”曹皇後說:“此事事關重大,幸運、兇險、後悔、吝惜在一瞬之間,得到燕薊不過是南面受到朝賀而已,萬一不行,則是生靈塗炭。如是燕薊能輕易取之,那麼太祖、太宗早就收復瞭,哪裡會等到今日。”神宗明白瞭,說:“豈敢不遵從教誨。”  蘇軾因為寫詩犯瞭法,被關在禦史臺的監獄中,大傢都以為他必死無疑。曹皇後聽說此事,便對神宗皇帝說:“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試中取中蘇軾兄弟時,高興地說:‘我為子孫們找到兩位宰相。’現在聽說蘇軾因為作詩而被關進監獄,該不會是受瞭仇人的誣蔑吧?從詩句中搜尋過錯,即使有錯也是小錯。我的病已經很重瞭,不能再因為冤枉好人、濫加罪名而傷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氣。對蘇軾一案,還要仔細審查才好。”神宗皇帝流下眼淚。蘇軾因此而得以免罪。  陵墓謚號  元豐二年冬,曹皇後病逝,年六十四歲,與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謚號為“慈聖光獻皇後”。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結局為何被殺?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結局為何被殺?鄭芝龍怎麼死的?  鄭芝龍(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飛黃(一說字飛龍),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歐洲文獻中,則以“Iquan”(一官)聞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鎮人,明末清初東南沿海第一大海盜。  鄭芝龍是明朝末年以東南沿海、臺灣及日本等地為基地活躍舞臺的海商兼海盜(隨朝廷政策的變化身份隨變),以其經營的武裝海商集團著稱,發跡於日本平戶,為明鄭勢力的濫觴。鄭芝龍在離開日本到臺灣建立新的根據地,不僅建立瞭一支實力強大的私人海軍,而且效仿明朝在臺灣設官建置,形成瞭初具規模的割據政權。明政府無力剿滅鄭芝龍便轉而招安,1628年,鄭芝龍受到明廷招撫,官至都督同知。不久清軍入關,鄭芝龍於1646年降清後被軟禁北京;清朝利用鄭芝龍多次招降其子鄭成功不成,遂於1655年入獄;於1661年11月24日被殺。  鄭芝龍在17世紀中國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並於1633年在泉州金門島的料羅灣海戰中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在鄭和船隊退出南中國海200年後,重奪瞭海上主導權,是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鄭芝龍對歷史的其他影響還有作為先於荷蘭人的,和李旦和顏思齊等人及部眾在臺灣建立基礎,為漢人移臺的主要據點。並為其子鄭成功留下強大海上基業,鄭成功以此資本抗清並在南京兵敗後以海上武力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   歸順明朝  1628年(明思宗崇禎元年)工科給事中顏繼祖奏折寫道:“海盜鄭芝龍,生長於泉,聚徒數萬,劫富施貧,民不畏官而畏盜。”同年自臺灣率領十八芝進攻泉州,大破明朝福建艦隊,燕京震動,朝廷招安海盜,鄭芝龍欲投降明朝中央政府,透過蔡善繼安排接受福建巡撫熊文燦招安,成為官員,率領原部,為明廷守備沿海以防海盜倭寇和荷蘭人進攻,率軍討伐其他昔日結拜契兄弟海盜力量,包括李魁奇、鐘斌,官至總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傢,成為當地首富,也是少數迎娶瞭日本人卻仍能正式返回中國內地的海盜。  1633年芝龍於福建沿海金門海戰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從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國商船舶靠費用,鄭芝龍也因此迅速富可傾國。儼然稱為閩南的領主與海上霸主,並對繳保護費給芝龍的商船(一艘大船需繳三千兩銀錢),給予鄭傢的令旗;如不繳費而想經過芝龍海域的,恐怕難逃被劫的命運。芝龍如此強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營運不寧,荷蘭人數度聯合其他勢力合取芝龍,但芝龍仍持續擴張其勢力,並將荷蘭人次次打敗。史載:“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敵國,自築城安平鎮”;“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芝龍盡以海利交通朝貴,寖以大顯””、“八閩以鄭氏為長城”。至此,鄭芝龍的通商范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呂宋、魍港、北港、大員、平戶、長崎、孟買、萬丹、舊港、巴達維亞、麻六甲、柬埔寨、暹羅,據估計,兵力有:包涵漢人、日本 人、朝鮮人、南島語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高達廿萬人的軍力,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成為華 東與華 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強權。  不久,鄭芝龍應明朝廷要求,繼續率軍討伐其他昔日結拜契兄弟海盜僅存最大股力量劉香,於虎門大獲全勝,名震福建官至都督。不久福建省內發生旱災,鄭芝龍提議載饑民移民臺灣,並給予移民十分優惠的資助條件,有人認為其為開創瞭大規模移民臺灣之先河,亦有學者認為無證據表示此提議曾執行。  臺灣土地肥沃,因此而引發瞭漢人向臺灣島移民的浪潮,這是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有組織的由大陸向臺灣移民。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南部,在大員(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兩城,駐防近兩千人,但大陸移民卻多達數萬。此外本業的貿易商業上,在日本鎖國後,隻許中國人和荷蘭人前往貿易,鄭芝龍借由對日本的貿易,因而更富。  1644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南明弘光皇帝冊封鄭芝龍為南安伯,福建總鎮,負責福建全省的抗清軍務。  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鍵為帝,年號隆武,鄭芝龍被冊封為南安候,負責南明所有軍事事務,一時間權頃朝野,短短的幾個月時光是鄭芝龍政治生涯的頂峰。雖然有理想的唐王想打回自己的老傢北京,但他這位不太有理想的部下並不打算北伐,鄭芝龍認為:“明朝清朝一回事,不就是換個主子嗎?”這為後來他投降清朝埋下伏筆。  投降清朝  1646年(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鄭芝龍見局面不利,不打算支持南明隆武帝,遂與清朝洽商投降事宜,僅帶心腹從人北上降清,其子鄭成功勸止鄭芝龍未果,遂至孔廟哭廟、焚儒服,對自己的父親說:“若父親一去不回,孩兒將來自當為父報仇。”後率部出海,繼續反清。同年,清軍攻克福建,擒隆武帝朱聿鍵,楊鳳苞稱“福京之亡,亡於鄭芝龍之通款”。  而投降清軍的鄭芝龍,卻遭到南征主帥貝勒博洛的背約,移送到京師。鄭芝龍被編入漢軍正紅旗,順治五年(1648年)八月,以歸順封一等精奇尼哈番。順治十年(1653年)五月,晉封同安侯。為安撫鄭成功,清朝對投降的鄭芝龍優待有加,芝龍數次奉令命鄭成功歸順,鄭成功均堅辭不受。  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芝龍被彈劾縱子叛國,乃削爵下獄,順治十四年(1657年),原明鄭將領,提督黃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傢族應當逐出帝都,乃被命充軍盛京寧古塔(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唯未果行。  順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撫佟國器截獲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議政王大臣會議遂以“通海”罪名擬定將鄭氏斬監候,改為流徙寧古塔。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十月,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矯詔令斬鄭芝龍與其親族於燕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學胡同西口),一說寧古塔。相關閱讀推薦:施瑯為何背叛鄭成功降清:父親弟弟被鄭成功冤殺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竟是大海盜!傳奇海盜王鄭芝龍鄭成功的“皇”粱夢:想成獨立王國做大清朝藩屬鄭成功麾下的異國戰士:沿海地帶最先使用雇傭兵揭秘鄭成功逝世後為何要將親生兒子賜死?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發跡海外  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鄭芝龍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個小官吏傢庭,石井為閩南漁村,鄭一官“少落魄”,從小習海事。《臺灣外記》說他“性情逸蕩,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縱,漸流蕩逸,失父愛。  鄭一官十七歲時,因傢庭生計艱難,偕其弟芝虎、芝豹赴當時中外貿易中心地點之一的廣東香山澳(澳門)依舅父黃程。黃程是個海商,在澳門從事海外貿易。他留下鄭一官在身邊做幫手,協助商務。鄭一官在商業競爭和利益角逐中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學會經商貿易,到過馬尼拉,並學會瞭盧西塔語和葡萄牙文。在與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響,接受天主教洗禮,取教名賈斯帕,另名尼古拉,外國人稱他尼古拉·一官。  黃程營商置舶,興販東洋,見鄭一官能幹,明·天啟三年(1623年)譴其附日本平戶華僑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貨物,從香山澳放洋,遠赴日本,僑居長崎。人地生疏,始以“賣履”為業,或兼“為人縫紉以糊其口”。後轉經商,為其舅黃程販賣白糖、奇楠、麝香等物。鄭一官從事商業活動和對外貿易,後寄身李旦門下,幫助李旦做生意,成為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並“以父事之”。李旦資本雄厚,擁有一支船隊,專門從事海外貿易,是當地華僑的首領。李旦覺得一官能幹可靠,“撫為義子”,交給一部分資產和船隻讓他到越南做生意,獲大利。不數年,鄭一官成為巨賈,常往來中國、日本間,居日華僑,咸推重之。  鄭一官還熱心學習劍術,認識瞭“為邑主鍛刀劍”起傢的“泉州冶工翁姓者。”

太姒是誰?姬發、雷震子的母親太姒簡介

  太姒,生卒年不詳,姒姓,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麗,聰明淑賢,分憂國事,嚴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愛和臣下敬重,被人們尊稱為“文母”,在《詩經》和《列女傳》中都有對太姒的贊美。武則天時期太姒被上謚號文定皇後,陵曰德陵。  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後代有莘氏(今陜西省合陽縣)部落,另一說出生自杞國、繒國。  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濱遇到太姒,對她的美貌,驚為天人,後知道太姒仁愛而明理,生活儉樸,姬昌決定迎娶太姒。因渭水無橋,姬昌決定於渭水造舟為梁,舟舟相連,成為浮橋,親迎太姒,場面盛大。  入門之後,太姒仰慕長輩之德,效法太薑(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歷正妃),旦夕勤勞,以進婦道。太姒尊號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內。太姒與姬昌生下十子,次序為: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載。自少嚴謹教誨,使他們未做過壞事。  太姒的兒子中,長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後妲己而遭到紂王殺害,故姬昌以次子姬發為太子,姬昌死後而立,是為周武王。  《詩經》中,首篇《國風·周南·關雎》,一說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愛情故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之什·思齊》有描述太姒的記戴:“思齊大任,武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太薑、太任、太姒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謚號為文皇帝,廟號始祖。而太姒被上謚號為文定皇後,陵曰德陵。  傢庭成員  丈夫  周文王姬昌  兒子  長子:伯邑考  次子:周武王姬發  三子:管叔鮮  四子:周公旦  五子:蔡叔度  六子:曹叔振鐸  七子:成叔武  八子:霍叔處  九子:康叔封  十子:冉季載相關閱讀推薦:周武王姬發生平簡介 姬發是怎麼死的?封神英雄榜第50集劇情 薑子牙重傷前往救姬發封神英雄榜第46集劇情 雙兒和姬發定下親事封神英雄榜第40集劇情介紹 魔傢四將與姬發決鬥封神英雄榜第25集劇情

北宋仁宗溫成皇後簡介 宋仁宗張貴妃生平介紹

  宋仁宗溫成皇後,為仁宗寵妃,父親張堯封是進士,八歲入宮。一次,酒宴上,張氏出眾的姿容,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瞭仁宗,深得他的寵愛,生下瞭三位公主,可惜都夭折瞭,使得仁宗深感悲痛。張氏起初地位不高,後從才人升至最高級別的貴妃。張貴妃多次請求仁宗給他伯父張堯佐加官,仁宗想封他做宣徽南院使,可是大臣很多人都加以反對,最後還是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張貴妃雖出身低微,從小命運多舛,父親早逝,後來進瞭宮。死年31歲,暴病身亡。仁宗痛失張貴妃,宰相陳執中看在眼裡,很明白皇帝內心的痛苦。仁宗就以皇後之禮為張貴妃發喪,追冊為皇後。  張氏八歲時由大長公主帶入宮中,由宮人賈氏代養。一次宮中宴飲,被仁宗看中,深得仁宗寵愛,慶歷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封為貴妃,生安壽公主和和寶公主。張氏短短幾年內由妃嬪最低等級的才人升至最高級的貴妃,距皇後僅一步之遙。  有一次,張貴妃希望仁宗封其伯父張堯佐官職的事一波三折。之前,仁宗想封張堯佐為宣徽南院使(虛職),結果遭到臺諫官的猛烈抨擊,不得已而作罷。張貴妃不死心,仁宗也決心一定要任命張堯佐官職。一天,仁宗上朝,貴妃送仁宗到殿門口,囑咐說:“官傢今日不要忘瞭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記下詔封張堯佐的事,宋仁宗聽罷連忙說:“放心!放心!”  到瞭大殿,仁宗剛準備下詔任命張堯佐,知諫院包拯站瞭出來進言,大談為什麼不能任命張堯佐的理由,滔滔不絕。他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他說到激動處,唾沫也濺到仁宗臉上,這樣的情況下,仁宗不得不收回成命。  仁宗回到後宮後,張貴妃迎上前去,還沒來得及說話,仁宗就一邊用衣袖擦著臉,一邊一不耐煩地說:“今天包拯上瞭殿,唾沫都濺到我的臉上瞭,你隻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這件事便因此而作罷。   皇祐六年(1054年),張貴妃暴病身亡,時年31歲。宋仁宗追憶張貴妃,悲痛不已,他未有理會曹皇後在世的事實,決定以皇後之禮為張貴妃發喪,使很多大臣反對。張貴妃一生都夢想著登上皇後之位,終於在死後穿上皇後的殮服,受宗室、大臣們的參拜告奠。仁宗因為擔心諫官們的反對,一直等到治喪第四天才宣佈追封張貴妃為皇後,全謚為溫成皇後。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張貴妃,河南永安人也。祖穎,進士第,終建平令。父堯封,亦舉進士,為石州推官卒。時堯封史堯佐補蜀官,堯封妻錢氏求挈孤幼隨之官,堯佐不收恤,以道遠辭。妃幼無依,錢氏遂納於章惠皇後宮寢。長得幸,有盛寵。妃巧慧多智數,善承迎,勢動中外。慶歷元年,封清河郡君,歲中為才人,遷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勝寵名,原為美人。”許之。皇祐初,進貴妃。後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冊為皇後,謚溫成。追封堯封清河郡王,謚景思。而堯佐因緣僥幸,致位通顯雲。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張妃(即張貴妃)怙寵上僣,欲假後蓋出遊。帝使自來請,後與之,無靳色。妃喜,還以  告,帝曰:“國傢文物儀章,上下有秩,汝張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懌而輟。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宋仁宗究竟為什麼拖瞭四十年才立太子?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後曹氏簡介 宋仁宗曹皇後生平宋仁宗郭皇後簡介 宋仁宗皇後郭清悟為什麼被廢宋仁宗下一個皇帝是誰?宋仁宗死後誰當的皇帝宋仁宗是個好皇帝嗎?如何客觀評價宋仁宗

宋神宗趙頊欽聖皇後簡介 宋神宗向皇後生平

  向皇後(1046年―1101年),祖籍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後因變故全傢遷居於潯陽(今湖北黃梅縣),宰相向敏中曾孫女,宋神宗趙頊皇後。1085年,宋哲宗繼位,尊為皇太後。1100年宋哲宗去世,一度臨朝聽政。力排宰相章惇之議,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向皇後,河內(今河南沁陽)人,生於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青州知府向經之女。  治平三年(1066年),向氏嫁於潁王趙頊,封安國夫人。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駕崩,潁王趙頊即位,是為宋神宗。向氏立為皇後。為立太子之事,宋神宗一直猶豫不決,向皇後便稱贊第六子安郡王趙煦賢達,遂定建儲之議,趙煦成為太子。  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駕崩,趙煦即位,是為宋哲宗。尊向皇後為皇太後。宣仁皇後命葺慶壽故宮以居後,向皇後辭曰:“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瀆上下之分。”不敢徙,遂以慶壽後殿為隆佑宮居之。宋哲宗將卜後及諸王納婦,向太後令娘傢向氏族中不要以女參選。族黨有欲援例以恩換合職,及為選人求京秩者,且言有特旨,向太後曰:“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撓公法。”一不與。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猝然駕崩,無子。向皇後獨決策迎立端王趙佶。宰相章惇表示異議,但向太後終未改變主意。  端王即位,是為宋徽宗。請向太後權同處分軍國事,向太後以長君辭。宋徽宗泣拜,乃移時乃聽。凡紹聖、元符以還,敦所斥逐賢大夫士,稍稍收用之。故事有如禦正殿、避傢諱、立誕節之類,皆不用。至聞賓召故老、寬徭息兵、愛護百姓崇尚節儉。同年六月,即還政於宋徽宗。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後去世,享年五十六歲。宋徽宗追念不已,乃數次加封向太後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皆位開府儀同三司,封郡王。而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這是非常之殊榮。   史書記載  《宋史·列傳第二後妃下》:  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河內人,故宰相敏中曾孫也。治平三年,歸於潁邸,封安國夫人。神宗即位,立為向皇後。帝不豫,後贊宣仁後定建儲之議。哲宗立,尊為皇太後。宣仁命葺慶壽故宮以居後,後辭曰:“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瀆上下之分。”不敢徙,遂以慶壽後殿為隆祐宮居之。帝將卜後及諸王納婦,後敕向族勿以女置選中。族黨有欲援例以恩換閤職,及為選人求京秩者,且言有特旨,後曰:“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撓公法。”一不與。帝倉卒晏駕,獨決策迎端王。章惇異議,不能沮。  徽宗立,請權同處分軍國事,後以長君辭。帝泣拜,移時乃聽。凡紹聖、元符以還,惇所斥逐賢大夫士,稍稍收用之。故事有如禦正殿、避傢諱、立誕節之類,皆不用。至聞賓召故老、寬徭息兵、愛民崇儉之舉,則喜見於色。才六月,即還政。  明(1101年)年正月崩,年五十六。帝追念不已,乃數加恩兩舅,宗良、宗回,皆位開府儀同三司,封郡王。而自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非常典也。相關閱讀推薦:北宋仁宗溫成皇後簡介 宋仁宗張貴妃生平介紹宋哲宗有幾個皇後?宋哲宗後妃有哪些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的北宋傳奇皇後:元祐皇後簡介陳阿嬌的人生悲劇:從金屋藏嬌的皇後到長門遺恨揭秘北宋一代賢後曹皇後:不徇私情垂范百世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後曹氏簡介 宋仁宗曹皇後生平

宋徽宗惠恭皇後簡介 顯恭皇後王氏生平

  顯恭皇後王氏(1084年-1108年),北宋宋徽宗的元配皇後,開封人,父親為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後冊立為皇後,生趙桓(後來的宋欽宗)和榮德帝姬。王皇後性格恭謹節儉,當時貴妃鄭氏和王氏爭寵,皇後均待之以平。大觀二年(1108年)王皇後薨逝,得年二十五歲,謚曰靜和,先葬於裕陵,紹興年間才改於徽宗廟室。  史籍記載  宋書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後妃下  徽宗顯恭王皇後,開封人,德州刺史藻之女也。元符二年六月,歸於端邸,封順國夫人。徽宗即位,冊為皇後。生欽宗及崇國公主。後性恭儉,鄭、王二妃方亢寵,後待之均平。巨閹妄意迎合,誣以暗昧。帝命刑部侍郎周鼎即秘獄參驗,略無一跡,獄止。後見帝,未嘗一語輒及,帝幡然憐之。大觀二年崩,年二十五。謚曰靜和,葬裕陵之次。紹興中,始附微宗廟室,改上今謚雲。  宋史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欽宗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諱桓,徽宗皇帝長子,母曰恭顯皇後王氏。相關閱讀推薦:北宋神宗欽慈皇後陳氏簡介 宋徽宗生母陳皇後生平被俘後竟依然貪戀女色:宋徽宗在金國生六子八女揭秘:宋徽宗和周邦彥曾為名妓李師師爭風吃醋宋徽宗的畫院:皇帝親自去充當老師的藝術美院史上癡迷足球的皇帝們:宋徽宗把足球奉為國粹

宋神宗欽成皇後朱氏簡介 宋哲宗生母朱皇後生平

  欽成皇後,朱氏(1052~1102),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開封人。  父親崔傑,為平民,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去世瞭,母親李氏改嫁朱士安,又將她托付給一位姓任的親戚撫養,因此她就有瞭三位父親。  1068年選為宮嬪,得神宗寵幸,先後生下二子一女,即宋哲宗趙煦、蔡王趙似、徐國公主。累晉才人、婕妤、德妃。元豐八年十月(1085年)宋哲宗即位,因當時宣仁高太皇太後、欽聖向太後皆居尊,故朱氏沒有被尊為皇太後,隻尊為皇太妃。  元祐三年,宣仁高太後下詔尊崇朱太妃,提高瞭她在後宮的地位。紹聖中期,欽聖向太後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宮殿,稱“聖端宮”;改乘車為乘輿;可以由宣德東門進出宮廷;百官上箋稱“殿下”。追贈崔、任、朱三位父親皆至太師、太保。但朱氏始終沒有被尊為皇太後。  宋徽宗即位,奉禮尤謹。崇寧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冊為皇後,上尊謚“欽成”,陪葬永裕陵。  與婆母高太後的關系  (一)  朱氏性格溫順恭敬,對人十分溫和,不幹預朝政,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生母而自傲。高太皇太後(即宣仁皇後)卻不怎麼欣賞她,甚至還經常訓斥她。  元豐八年,朱太妃護送神宗的靈柩前往鞏縣陵區安葬,途中在永安駐留。時任河南知府的韓絳曾擔任過宰相,知道朱氏的身份,對她十分尊重,親自從洛陽趕到永安迎接,禮儀侍奉極其周到。朱太妃非常感動,回宮後還念念不忘,忍不住向身邊人訴說此事。高太後知道竟勃然大怒,當面訓斥道:“韓絳是先朝老臣,你如何配受他的禮遇!”。朱太妃當場被罵哭,不停向婆母謝罪。一些善於拍馬的大臣顧不得朱太妃的身份,竟立即羅織瞭幾條所謂朱氏的罪名上奏,要求嚴懲朱氏,以討好高太後。   高太後的侄子高公繪為姑姑對朱太妃的態度深感不安,而起居舍人邢恕也勸高公繪應多為高傢的未來打算。他說道:“太妃是當今皇帝的生母,理所當然應受到尊崇。小人挑撥離間的風氣,絕不能繼續。高後對太妃的態度若被皇帝知道,你們高傢以後麻煩可就大瞭。”並將自己寫的一份尊崇太妃的奏章拿給高公繪,要他抄一遍,由他出面勸姑姑高太後禮遇太妃。高公繪照辦。高太後閱罷奏折,頗感驚訝,問高公繪:“你平素不多識字,如何寫出這等文章?從實講來!”公繪不敢隱瞞,具實以奏。高太後大怒,當即將刑恕貶到湖北隨縣。  冷靜之後,高太後覺得刑恕和高公繪的話無論從禮法還是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都是有道理的。於是在元祐三年下詔:“《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其尋繹故實,務致優隆。”。朱太妃在輿蓋、仗衛、冠服的待遇得到提高,和皇後一樣。  (二)  高太後不喜歡朱氏,令她萬萬料不到是,正是這個兒媳婦朱氏,在她身故後的危急時刻,挽救瞭她和高氏傢族的命運。  事情是這樣的: 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危,朝廷發生一場皇儲之爭:宰相王珪擁立神宗的兒子趙煦,而蔡確、邢恕則密謀在高太後親生的兩個兒子雍王趙顥和曹王趙頵中,選立一人為帝。為保證事情成功,蔡、邢二人甚至安排瞭殺手,意圖暗殺王珪。激烈爭鬥中,高太後遵從瞭封建宗法制度,向神宗提出立朱德妃所生的皇子趙煦為太子,神宗同意。當時,向皇後、朱德妃都在場。蔡確被迫放棄瞭暗殺計劃,王珪則在不久後病死。同年趙煦即位,即是宋哲宗。  元祐八年(1093年) 高太後去世,蔡、邢二人為獻媚於宋哲宗趙煦,竟然四處宣揚說是他們策立瞭趙煦,反而誣蔑說高太後當初想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有廢哲宗的陰謀。蔡京、章惇等人也勾結宦官郝隨,說高太後曾經參與阻撓哲宗即位的計劃。哲宗即位時年僅10歲,記不起舊事,信以為真,打算廢掉祖母高氏的皇後之位。蔡京、章惇等人甚至將廢高後為庶人的詔書都擬好瞭,隻等哲宗簽署。  向太後偶然知道此事,大驚失色,向哲宗申辯,哲宗不怎麼相信。向太後便要求朱太妃出面解釋。朱太妃是個性格善良、心胸寬厚的人,並沒有因為婆母高太後曾經看不起自己而記恨,她向兒子力辯高太後在此事上無可非議。哲宗聽瞭生母的話,這才相信祖母高太後冤枉。當蔡京等人再次請求廢黜高氏的時候,哲宗怒斥道:“你們堅持誣陷高太皇太後,是不是一定想陷我於無視祖宗之地,使我死後無面目進英宗之廟?”,蔡京等人被迫放棄瞭廢黜高太後的計劃。最終,高氏的皇後地位保住瞭,高氏傢族亦有驚無險的躲過瞭這場滅頂之災。  史料記載  《宋史》列傳二:  欽成朱皇後,開封人。父崔傑,早世;母李,更嫁朱士安。後鞠於所親任氏。熙寧初,入宮為禦侍,進才人、婕妤,生哲宗及蔡王似、徐國公主,累進德妃。  哲宗即位,尊為皇太妃。時宣仁、欽聖二太後皆居尊,故稱號未極。元祐三年,宣仁詔:《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其尋繹故實,務致優隆。於是輿蓋、仗衛、冠服,悉侔皇後。紹聖中,欽聖復命即閤建殿,改乘車為輿,出入由宣德東門,百官上箋稱「殿下」,名所居為聖瑞宮。贈崔、任、朱三父皆至師、保。徽宗立,奉禮尤謹。崇寧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冊為皇後,上尊謚,陪葬永裕陵。相關閱讀推薦:宋神宗趙頊欽聖皇後簡介 宋神宗向皇後生平北宋仁宗溫成皇後簡介 宋仁宗張貴妃生平介紹宋哲宗有幾個皇後?宋哲宗後妃有哪些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的北宋傳奇皇後:元祐皇後簡介陳阿嬌的人生悲劇:從金屋藏嬌的皇後到長門遺恨

宋徽宗明達皇後簡介 宋徽宗明達皇後子女有哪些

  明達皇後(11世紀-1113年)劉氏,北宋宋徽宗的妃嬪。  劉氏出身寒微,但姿色明艷,入宮後即為徽宗所寵幸,由才人晉升至僅次於皇後的貴妃,生下三個兒子,即濟陽郡王(後封為益王,靖康之難前已廢為庶人)趙棫,祁王趙模,信王趙榛。政和三年(1113年)秋薨逝,追封為皇後,謚曰明達懿文。  史籍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後妃下  劉貴妃,其出單微。入宮,即大幸,由才人七遷至貴妃。生濟陽郡王棫、祁王模、信王榛。政和三年秋,薨。  先是,妃手植芭蕉於庭曰:”是物長,吾不及見矣!”已而果然。左右奔千告帝,帝初以其微疾,不經意,趣幸之,已薨矣,始大悲惻。特加緊四字謚曰明達懿文。敘其平生,弦諸樂府。又欲踵溫成故事追崇,使皇後表請,因冊贈為後,而以明達謚焉。   《宋會要輯稿》後妃一  明達皇後劉氏,太師彥清之女。元符三年四月為禦侍,崇寧元年十二月封壽安郡君「郡」,原誤作「群」,今改。二年三月進才人,三年七月進美人,四年四月進婕妤,大觀元年二月進婉容,九月進婉儀,二年正月進德妃,二月進淑妃,三年四月進貴妃。生濟陽郡王棫、祈王模、秦王榛、茂德、安淑、洵德公主。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薨,年二十七。謚曰明達懿文,葬昭先積慶院。九月二十日追冊為皇後,止以明達為謚,即塋所為園陵,置祠殿,祭別廟。十月三十日,詔即本傢建德隆殿。相關閱讀推薦:宋徽宗惠恭皇後簡介 顯恭皇後王氏生平宋哲宗昭懷皇後死亡之謎:昭懷皇後不是自殺是他殺歷史上最美的國母長孫皇後:李世民最敬佩的女人解密漢成帝的許皇後被廢真相 原是日食惹的禍?漢成帝許皇後為何被廢賜死:漢成帝許皇後怎麼死的漢成帝許皇後為何被廢?漢成帝孝成許皇後生平簡介

宋哲宗昭慈皇後簡介 宋哲宗元祐皇後孟氏生平

  元祐皇後(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稱為元祐孟皇後,洺州(約在今中國河北省永年縣)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後。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並二次於國勢危急之下被迫垂簾聽政,經歷之離奇,實為罕見。  因禍得福的人  元佑七年,即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歲。太皇太後高氏和向太後,選出瞭端莊嫻雅的16歲孟氏為皇後。但宋哲宗專寵容貌俏麗的劉婕妤,劉婕妤恃寵成驕,經常冒犯皇後。  皇後的福慶公主病重,孟皇後的姐姐懂醫道,前來醫治,便將道傢符水拿來,替公主治病。皇後見瞭,立即禁止。一天,皇後主動把這事告訴瞭哲宗,哲宗也不介意,劉婕妤抓住這件事不放說孟皇後搞符咒厭魅。過瞭些天,劉婕妤又巧立名目和哲宗說:“皇後搬神弄鬼。”哲宗一聽立派內侍押班梁從政等人審查。他們逮捕宦官、宮女三十餘人,嚴刑拷打,而後又偽造供詞,哲宗以皇後”旁惑邪言,陰挾媚道”廢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劉婕妤鬥敗瞭孟皇後,進升為賢妃。三年後,生瞭皇子,立為皇後。不久,皇子和哲宗先後死去。  公元1100年,哲宗的弟弟徽宗繼位,向太後垂簾聽政,迎回孟氏,尊為“元佑皇後”。向太後死後,劉皇後逼徽宗下詔廢去孟後。公元1102年,孟皇後重回瑤華宮,瑤華宮失火,她移居延寧宮,延寧宮又毀於火,她隻得住進弟弟孟忠厚傢。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將微、欽二帝和六宮有號位者盡被擄北上。孟皇後因住在民居,竟免於難。大有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味道。   有一定政治手腕的人  公元1127年趙構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為宋高宗,史稱南宋。高宗尊孟氏為“元佑太後”。為瞭避其祖父孟元之諱,改稱“隆佑太後”。  南宋政權初建,他曾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但不久即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一意享樂。建炎三年三月,即1129年,護衛統制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先殺死瞭無功而居高王淵,又直逼高宗寢宮,一連殺死瞭100多名內侍,打出讓孟太後垂簾聽政的旗號。這是明眼人一看就穿的陰謀,在此武力脅迫情況下,老成的孟太後一面用心撫慰他們,一面派人找到大將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封她為安國夫人,同時,密令梁紅玉回去傳達韓世忠武力討伐苗、劉的手諭,不久韓世忠果然帶著他的兵馬勤王來瞭,平息瞭政變,南宋皇朝延續瞭151年。  由於元佑皇後的支持,趙構皇帝逐漸鞏固瞭政權,有瞭殺功臣的資本。相關閱讀推薦:宋神宗欽成皇後朱氏簡介 宋哲宗生母朱皇後生平宋神宗趙頊欽聖皇後簡介 宋神宗向皇後生平北宋仁宗溫成皇後簡介 宋仁宗張貴妃生平介紹宋哲宗有幾個皇後?宋哲宗後妃有哪些宋哲宗孟皇後的傳奇一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試圖力勸趙構收復中原的人  孟氏是哲宗的皇後,趙構是哲宗弟趙佶的兒子,以民間的排輩,趙構應稱孟後為嬸嬸。  公元1131年春,孟太後患瞭風疾,死於越州行宮。  死前留下遺囑,“ 殮以常服,不用金玉,權宜就近擇地攢殯,俟軍事寧息歸葬園陵,所制梓宮,取周吾身,勿拘舊制,以為他日遷奉之便。”從她的遺囑中可以看出,她是希望趙構收復中原,還都河南。  元佑皇後陵的全稱“宋元佑昭慈聖獻太後孟氏陵”。

宋徽宗明節皇後簡介 宋徽宗寵妃小劉氏生平

  明節皇後(1088年-1121年)劉氏,北宋宋徽宗寵妃,追贈皇後。  劉氏出生低微,父親為酒保,後入宮給宋哲宗昭懷皇後做瞭婢女。昭懷皇後死,她出宮,但後又由內侍楊戩引薦入宮,封為安妃。因為劉安妃與劉貴妃為同姓,便被劉貴妃收為養女。  劉妃天資聰穎,善解人意,且心靈手巧,善化妝,每造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因姿色明艷,聰穎機靈,而深得宋徽宗喜愛,初封為才人,後晉封淑妃,稱安妃。生下三子一女,即建安郡王趙柍、嘉國公趙椅、英國公趙楒和和福帝姬。宣和三年(1121年)安妃一病不起,薨逝,享年三十四歲,追封為皇後,謚曰明節。徽宗對其死大感悲慟,其時宮人皆泣悼之,崔妃卻面無戚容,徽宗又悲痛又氣憤,其後借故將之貶為庶人。  徽宗對安妃念念不忘,第二年賞燈時節,他回想起和安妃出行的情景,不禁悲從中來,寫下瞭《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後》一詞:  無言哽咽,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陽時月。   史籍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後妃下  時又有安妃劉氏者,本酒保傢女。初事崇轉宮,宮罷,出居宦者何聽傢。內侍楊戩譽其美,復召入。妃以同姓養為女,遂有寵,為才人,進至淑妃。生建安郡王楧、嘉國公椅、英國公楒、和福帝姬。政和四年,加貴妃。朝夕得侍上,擅愛顓席,嬪禦為之稀進。擢其父劉宗元節度使。  妃天資警司,解迎意合旨,雅善塗飾,每制一服,外間即效之。林靈素以技進,目為九華玉真安妃,省其像於神霄帝君之左。宣和三年薨,年三十四。初謚明節和文,旋用明達近比,加冊贈為皇後,葬其園之北隅。帝悼之甚,後宮皆往唁,帝相與啜泣。崔妃獨左視無戚容,帝悲怒,疑其為厭蠱。卜者劉康孫緣妃以進,喜妄談休咎,捕送開封獄。醫曹孝忠竺疾無狀,閣內待王堯臣坐盜金珠及出金明池遊宴事,亻並鞫治。獄成,同日誅死。遂廢崔妃為庶人。崔生王椿及帝姬五人雲。相關閱讀推薦:宋徽宗明達皇後簡介 宋徽宗明達皇後子女有哪些宋徽宗下一個皇帝是誰?宋徽宗之後的皇帝是誰宋徽宗惠恭皇後簡介 顯恭皇後王氏生平北宋神宗欽慈皇後陳氏簡介 宋徽宗生母陳皇後生平被俘後竟依然貪戀女色:宋徽宗在金國生六子八女

宋徽宗顯仁皇後簡介 宋高宗之母韋賢妃生平

  顯仁皇後(1080年—1159年),即韋賢妃,開封人,宋高宗之母。  韋氏與喬氏原是鄭皇後宮中的普通侍女,結為姊妹,相約其中一人富貴時,不能忘記對方。後來喬氏得到寵幸,封為貴妃,向徽宗推薦韋氏,韋氏因而受到臨幸。崇寧五年,封平昌郡君。大觀元年二月進才人,六月進為婕妤,大觀二年又升為婉容。她並不受寵,金人索取徽宗之子赴金為人質時,由於康王趙構自願前往,徽宗遂封韋婉容為龍德宮賢妃。  1126年靖康之難時,與徽、欽二宗及六宮後妃、皇族等人同時被金人遷往北方,“被掠者日以淚洗面,虜酋皆擁婦女,恣酒肉,弄管弦,喜樂無極。”。宋欽宗的朱慎妃在中途解手時,遭千戶國祿的調戲。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自青城國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婦女一千九百餘人。”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抵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韋賢妃以下300餘人入浣衣院(官妓院),欽宗的朱皇後不堪受辱,投水而死,史載“婦女分入大傢,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不久趙構在南京登基為帝,韋賢妃又轉送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與徽宗關押在瞭一起。宋高宗趙構即位後,韋賢妃被遙尊為“宣和皇後 ”。  天會十三年(紹興五年,1135年)四月,宋徽宗病死於五國城。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戰派完顏宗弼(兀術)率領金國軍隊南侵,先在開封正南(偏東)的順昌敗於劉錡所部的“八字軍”,再於開封西南的郾城和穎昌,在金國女真精銳部隊所拿手的騎兵對陣中兩次敗於嶽飛的嶽傢軍,隻在開封東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帶戰勝瞭宋軍中最弱的張俊一軍,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嶽傢軍前,金軍已被壓縮到開封東部和北部。完顏宗弼開始轉向接受議和。   皇統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為改善與南宋的關系,將死去的徽宗追封為天水郡王,將欽宗封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瞭級別,原來封徽宗為二品昏德公,追封為王升為一品,原封欽宗為三品重昏侯,現封為升為二品。第二是去掉瞭原封號中的污侮含義。第三是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同時南宋朝廷解除瞭嶽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大將的兵權,為《紹興和議》做好瞭準備。十一月間,宋、金為《紹興和議》達成書面協議。      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殺嶽飛,據《宋史》載是為瞭滿足完顏宗弼議和所設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離行時,宋欽宗披頭散發死命的挽住她座下的車輪,請她轉告高宗,若能回去,他隻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瞭。韋賢妃哭著說,如果你不回來,我寧願眼睛瞎掉算瞭。同年八月十餘輛牛車到達臨安,十月,南宋將徽宗暫葬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名曰永固陵。韋氏知道兒子對皇位的隱憂(高宗已絕後,欽宗回來必繼承其帝位),再不敢重提當日對欽宗的許諾。晚年患有目疾,應是白內障,道士皇甫坦以針灸為韋太後治好瞭一隻眼睛。韋氏後來又多活瞭十七年,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歲。也有記載為90歲終,當時民間謠言太後在金國嫁人生子,高宗為降低謠言把太後年齡增長10歲。相關閱讀推薦:宋徽宗明節皇後簡介 宋徽宗寵妃小劉氏生平宋徽宗明達皇後簡介

北宋哲宗昭懷皇後簡介 元符皇後劉皇後生平

  劉皇後劉氏(1079年-1113年),宋哲宗趙煦的第二任皇後。開始隻是禦侍,美貌明艷在後宮居首,並且還有很多才藝。得到哲宗的寵愛,從美人、婕妤進升至賢妃。生有一子二女。不僅有哲宗的盛寵,而且劉氏能順意奉向太後(宋神宗皇後)、朱太妃(宋哲宗生母)兩宮。當時孟皇後位居中宮,劉氏不守臣妾之禮,而且秘密造謠傳播誹謗孟皇後,內侍宦官郝隨、劉友端被劉氏所利用。元符二年(1099年),孟皇後被廢,劉氏代為皇後。諫官右正言鄒浩上疏極諫,被流放。      第二年(1100年),宋哲宗病逝,弟弟宋徽宗趙佶即位,冊封嫂子劉皇後為元符皇後。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宋徽宗尊元符皇後為崇恩宮太後。宋徽宗因為哲宗的緣故,違例為元符皇後加恩禮(嫂子成為太後),劉太後以此多次幹預外朝之事,並且以行為不謹著稱。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與宰相輔臣商議,想廢黜劉太後,劉太後已被左右侍從所逼,用簾鉤自縊而死,享年三十五歲,謚號“昭懷”。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  昭懷劉皇後,初為禦侍,明艷冠後庭,且多才藝。由美人、婕妤進賢妃。生一子二女。有盛寵,能順意奉兩宮。時孟後位中宮,後不循列妾禮,且陰造奇語以售謗,內侍郝隨、劉友端為之用。孟後既廢,後竟代焉。右正言鄒浩上疏極諫,坐竄。徽宗立,冊為元符皇後。明年,尊為太後,名宮崇恩。帝緣哲宗故,曲加恩禮,後以是頗幹預外事,且以不謹聞。帝與輔臣議,將廢之,而後已為左右所逼,即簾鉤自縊而崩,年三十五。 相關閱讀推薦:宋哲宗昭慈皇後簡介 宋哲宗元祐皇後孟氏生平北宋神宗欽慈皇後陳氏簡介 宋徽宗生母陳皇後生平宋神宗欽成皇後朱氏簡介 宋哲宗生母朱皇後生平宋神宗趙頊欽聖皇後簡介

宋欽宗趙桓仁懷皇後朱皇後簡介 仁懷皇後朱璉生平

  仁懷皇後朱璉(1102年—1128年),宋欽宗趙桓的皇後,汴京祥符人。  宣和七年,欽宗即位,冊封朱氏為皇後。後來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虜徽、欽二帝,鄭氏、朱氏二後,後宮宗室、大臣三千餘人北歸,當時正值農歷四月,北方天氣仍很寒冷,徽欽二帝和鄭朱二後衣服都很單薄,晚上經常凍得睡不著覺。朱後當時二十六歲,艷麗多姿,經常受到金兵的調戲。據說他們到達會寧府時,金人舉行瞭獻俘儀式,命令二帝及其後妃、宗室等都到金太祖廟去行“牽羊禮”,又下令皇太後、皇後入金宮“賜浴”。朱皇後不堪污辱,當天投水自殺身亡。  朱璉,父親朱伯材,官至武康軍節度使。  宣和六年(1124年)六月,趙桓當太子時,徽宗親自主婚,冊封朱氏為皇太子妃。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朱氏生下一子,取名趙諶。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趙桓即位,是為欽宗,朱氏被立為皇後,追封她的父親朱伯材為恩平郡王。  朱氏的親妹妹,在靖康年時隻有17歲的朱鳳英,嫁給瞭頗具才情,文采非凡且最受徽宗趙佶喜愛的三皇子鄆王趙楷(可惜後來此姐妹3人全都被金人虜走)。  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虜徽、欽二帝,鄭氏、朱氏兩位皇後,後宮宗室、大臣三千餘人北歸,當時正值農歷四月,北方天氣仍很寒冷,徽欽二帝和兩位皇後衣服都很單薄,晚上經常凍得睡不著覺,隻能找些柴火、茅草等燃燒取暖。朱皇後當時才二十六歲,美貌出眾,經常受到金兵調戲。   據說他們到達金朝京師會寧府時,金人舉行瞭獻俘儀式,命令二帝及其後妃、宗室等人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袒露上體,到金朝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復又下令皇太後、皇後入金宮“賜浴”。朱皇後不堪污辱,建炎二年(1128)八月二十四日投水自殺身亡。  建炎四年(1130)七月,朱皇後的剛烈得到瞭金世宗的稱贊,說她“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追封她為靖康郡貞節夫人。今所傳《怨歌二首》即為朱氏被擄後所作。  由於徽欽二帝被擄後,皇室的生死不明。及至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3年),朱皇後獲“上尊號,謚仁懷,祔於太廟欽宗室,推恩後傢十五人”。到慶元五年(1195年),“奉安神禦於景靈宮”。相關閱讀推薦:拼死拒登皇位的宋朝三帝:宋欽宗為何懼怕當皇帝歷史上唯一被亂馬踩死的皇帝:宋欽宗被亂馬踩死宋欽宗結局如何?宋欽宗是被亂馬踐踏而死嗎宋欽宗趙桓生平簡介 歷史上宋欽宗趙桓怎麼死的宋欽宗趙桓生平簡介 宋欽宗趙桓怎麼死的

宋高宗趙構憲節皇後邢秉懿簡介 宋高宗邢皇後生平

  邢秉懿(1106年—1139年),開封祥符人,朝請郎邢煥之女,宋高宗趙構的原配夫人,謚號憲節皇後。  邢秉懿是開封祥符人,父親邢煥,曾任朝請郎。宋高宗趙構為康王時,聘娶邢秉懿,封為嘉國夫人。  後來趙構出使金國,將妻小都留在藩邸。靖康之難起,邢秉懿與趙構另外兩位側室田春羅、薑醉媚以及趙構的五個女兒被金人擄走,當時邢秉懿已有身孕。起初一行人北行不久,便傳出幾位皇室女子相繼墜馬流產,其中包括邢秉懿和鄆王妃朱鳳英、洵德帝姬趙富金、柔福帝姬趙嬛嬛。幾天後,蓋天大王強逼邢秉懿,使她幾乎想要自盡。趙構即位後,是為宋高宗。金人將其相關女眷包括生母韋賢妃、妻妾邢秉懿與薑醉媚,以及其兩個女兒趙佛佑、趙神佑等,皆送入洗衣院(勞役懲罰有罪女人的地方,也做供皇族選女人以及收容宮女之用),做為對宋高宗的羞辱。直到紹興五年(1135年),才將韋賢妃、邢秉懿等人送至五國城安置,並封邢秉懿為“宋國建炎夫人”。  起初,一同被北遷的曹勛受宋徽宗之托逃回南方。臨行之前,邢秉懿脫下一隻金耳環,命侍者交付曹勛,請他轉交給宋高宗,說:“請代我告訴大王,我希望能像這隻耳環一樣,能早日與他相見。”宋高宗得到耳環後,相當珍惜。他遙冊邢秉懿為皇後,並授予她的親屬二十五人為官。   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邢秉懿於五國城逝世,時年三十四歲。金熙宗下詔以一品禮祔葬,但此事南宋方面並不知情。直到紹興十二年(1142年)要迎回韋賢妃時,才得知邢秉懿已死,此時中宮已經虛位長達十六年。宋高宗為她輟朝,謚為懿節皇後。同年八月,邢秉懿的梓宮送回後,安置在聖獻太後梓宮西北。由於宋高宗時常思念這位發妻,內心鬱鬱寡歡。吳皇後知道高宗的心事,於是請求讓自己的侄兒吳珣、吳琚分別迎娶邢傢的兩個女兒為妻,以安慰宋高宗。  淳熙末年,改謚邢秉懿為憲節皇後,祔宋高宗廟。相關閱讀推薦:宋高宗趙構為何能夠長壽?宋高宗趙構活瞭多少歲宋高宗怎麼死的活瞭多少歲?宋高宗墓在哪宋高宗趙構是誰的兒子?宋高宗的父親是誰俘虜後被逼迫墮胎的皇後邢秉懿:宋高宗憲節皇後宋徽宗顯仁皇後簡介 宋高宗之母韋賢妃生平

孫權長子孫登簡介 三國時期吳國宣太子孫登生平

  孫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孫吳時吳大帝孫權長子。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孫登多次勸諫孫權,對時政多有匡弼。鎮守武昌時,處理政務謹慎得體。赤烏四年(241年)五月,孫登去世,年僅三十三歲,謚號宣太子。臨終時上疏舉薦賢才,希望孫權任用他們而使吳國昌盛。孫權看到奏章後悲傷不已,隻要談到孫登就流淚不止。  早年經歷  公元220年(黃初二年),孫權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吳王,並且拜孫登為東中郎將,封萬戶侯,孫權以孫登年幼辭去爵位不受。同年,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並為孫登選置師傅,選取優秀的士人作為他的賓友。於是任命南郡太守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綏遠將軍張昭之子張休、丞相顧雍之孫顧譚、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等進宮為為孫登侍講詩書以及隨從騎馬射獵。  孫登的生母地位低賤,徐夫人於是以養母身份撫養他,對他有恩。後來徐夫人因為嫉妒被廢,流放到吳郡之地。當時孫權寵愛步夫人,她所賞賜給孫登的,孫登雖不敢推辭,但隻是簡單地拜謝接受而已。而徐夫人所送的衣服,他都要先特地沐浴之後才穿上。孫登被立王太子時曾表示希望孫權立徐夫人為王後,群臣也建議應立徐夫人,但孫權本意卻想立步夫人為王後,因此而猶豫不決,最終孫權還是沒有正式確立王後。  公元225年(黃武四年),孫權為王太子孫登娉娶周瑜之女為王太子妃。   禮賢下士  孫權希望孫登熟讀《漢書》,以知曉漢代的歷史,認為張昭對歷史的研究有師承名傢的根基(曾向白侯子安學習過左氏春秋),多次向他請托,後來下令其子張休先聽從張昭講授,再回宮轉授孫登。孫登接待他的屬官時,並沒有因為自己高貴而要求下屬奉行嚴格的尊卑禮節,而是以平民的姿態與他們相處,例如和諸葛恪、張休、顧譚等一同坐車,或者睡在一起。  吳王國太傅張溫認為中庶子一職是太子的左右臂膀,有輔佐太子的職責,應該任用有傑出才能的人擔任,孫權聽後就任用陳表等四人為中庶子。後來又因為陳表擔任中庶子後,根據朝儀制度,必須時常穿戴官員的冠服入見太子,禮節過於繁縟。孫登於是讓他們去除冠服,如同日常頭戴裹巾入座即可。  成為太子  公元229年(黃龍元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以諸葛恪為左輔都尉,張休為右弼都尉,顧譚為輔正都尉,陳表為翼正都尉,稱為“四友”。而謝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為賓客,因此東宮號稱名士盈門、人才濟濟。  同年,孫權遷都建業,留太子孫登、諸皇子及尚書九官,征召上大將軍陸遜輔助孫登鎮守武昌,統領留守武昌的宮府事宜。孫登處理事務謹慎得體,當時他十分敬重尚書是儀,凡事都先向是儀諮詢,然後方才施行。  公元232年(嘉禾元年),孫登二弟孫慮逝世,孫權感到悲傷,因而減少膳食。孫登晝夜兼程,趕到賴鄉,親自通報,孫權當即召見他。孫登見孫權悲痛哭泣,便勸說:“孫慮一病不起,此乃命定。如今北方未統一,四海都在仰首盼望,上天授命陛下,陛下卻按照社會下流百姓的思路,減少朝臣的飲食,超出瞭禮制的要求,我私地憂慮不安。”孫權聽從瞭他的勸告,為此增加飲食。孫登住瞭十多天,孫權打算他西還武昌,孫登深切地為自己求情,認為長時間的離別使自己不能侍奉父母,於作兒子的道義有缺憾,又陳述陸遜忠誠勤勉,武昌那裡無什麼顧慮,孫權於是留他住下。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孫權率軍進攻魏國的合肥新城,命孫登留守管理後方的事務。當時農作物收成不好,盜賊增多,孫登於是制定法令,用以對付盜賊,取得瞭不錯的效果。  據《吳書》記載,後來其三弟孫和與母王夫人受寵於孫權,孫登與孫和親近,像對待兄長一般敬奉孫和,時常表現出讓位於孫和的想法。孫權一度十分信任校事呂壹,讓他負責監察百官、處理刑獄,壹趁機操弄權柄,擅作威福,施行刑法十分嚴苛,百官倍受其苦。孫登數次勸諫,但孫權都不納其言。相關閱讀推薦:中日韓三國通用八百漢字:共用漢字歷史近2000年三國吳帝孫權晚年很昏聵?任用小人與魏國間諜韓信的地位:韓信自立為王歷史會另有一個三國?三國裡打敗呂佈的人是誰?哪位將領曾擊敗過呂佈三國屈死的劉封:一個“贗品兒子”的悲劇人生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英年早逝  公元241年(赤烏四年)五月,孫登逝世,時年三十三歲。臨終前,孫登上書給孫權,提出瞭幾項令國傢安定和富強的建議,又推薦陸遜、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多位優秀的臣子,希望孫權能多加親近任用他們以令吳國昌盛。孫權在得悉孫登亡故後才看到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傷,談到他都不禁傷心流涕。謚孫登為宣太子。最初葬於句容,設置園邑依法奉守,三年後改葬蔣陵。  孫登故吏謝景當時為豫章太守,聽聞太子亡故後不勝哀情,棄官奔喪。之後上表彈劾自己擅離職守。孫權安慰他道:“君與太子從事,異於他吏。”且派使者前往慰勞,允許他恢復本職,發遣還郡。  孫登子孫璠、孫希皆早卒,次子孫英,後封為吳侯。公元254年(五鳳元年),孫英不滿權臣大將軍孫峻擅權,密謀誅殺孫峻,後來事情泄露,遂自盡,封國被除。  軼事典故  孫登比丸  孫登有一次乘馬外出,有一顆彈丸從身邊飛過,他身邊侍衛便去尋找射彈丸之人。正有一人手握彈弓身帶彈丸,大傢都認為就是這個人射的彈丸,但其人否認不服,侍從們便想揍他,孫登不允許,派人尋找飛過他身邊的那粒彈丸,同此人身上攜帶的一比較,兩者並不一樣,於是放走瞭那人。又有一次丟失瞭盛水金馬盂,查出偷竊者,原來是自己手下人幹的,孫登不忍心重罰他,隻叫他來責備瞭一通,遣他永遠回傢,並令身邊的人不要張揚。人之遭受冤枉,大多起因於案情是非難辨。斷案的官吏不能細查慎處,便躁怒地濫施威刑,結果導致無辜蒙冤。   不忘養母  當初,孫登的生母地位低賤,徐夫人對他從小就有母養之恩。後來徐夫人因為妒嫉被黜廢置吳郡,而步夫人最為得寵。步氏有所賞賜,孫登不敢推辭,隻是拜受而已。徐氏派人前來賜給孫登的衣服,孫登必定沐浴後才穿上。孫登將被冊立為太子,他推辭說:“根本得到確立,道義才能產生,要立太子,應先立皇後。”孫權說:“你的母親在哪?”孫登回答說:“在吳郡。”孫權沉默無語。  歷史評價  陳壽:“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  葉適:“孫登德兼於能,知人則哲,深達治要,臨歿一疏,不論三代以前、三代以後,世子藩王之賢,少有及者。”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宋光宗慈懿皇後李鳳娘簡介 悍後李鳳娘怎麼死的

  李鳳娘(1144年-1200年),安陽人(今河南安陽)。父親李道,官慶遠軍節度使。她是南宋第四代皇帝寧宗趙擴的母親,也是兩宋乃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悍後之一。公元1194年紹熙內禪後虔心事佛,慶元六年(1200年)六月病死,終年56歲,謚號“慈懿”。  李氏雖姿色艷麗,卻姓喜搬弄是非,為皇太子妃時就已令宋高宗等對她反感。為皇後後,恃著光宗生性懦弱,又疏於朝政,大事小事都要取決於她,權力漸被驕恣兇悍的李鳳娘操控。有一次,光宗見給他端水的宮女的手生得嫩白,隨口說瞭一聲”好!”。第二天李後給光宗送來瞭一盒點心,揭開蓋子一看,裡面裝的就是那位宮女的兩隻手,嚇得光宗心臟病發。後來光宗的一個寵妃又被李後殺害,光宗受到很大刺激發病,精神也不太正常。他的父親孝宗聽說後便送來瞭藥丸,但李後卻造謠說那是毒藥,離間光宗與孝宗父子關系。  光宗不但朝政受李皇後操控,連行動也被她幹預。當孝宗臨病死前,欲見光宗及兒媳最後一面,懦弱的光宗得不到李皇後的同意,竟不敢前去探望父親,許多大臣上書要求光宗去看望孝宗,但光宗也不予理睬,至孝宗大殮之日兩人也同樣不理不聞。光宗與李鳳娘不仁不孝的行為激起朝野公憤,大殮同日奉立趙擴為帝。光宗與李鳳娘則成為太上皇和太上皇後。  慶元六年(1200年),李鳳娘病死,享年五十六歲。  史籍記載  光宗慈懿李皇後,安陽人,慶遠軍節度使、贈太尉道之中女。初,後生,有黑鳳集道營前石上,道心異之,遂字後曰鳳娘。道帥湖北,聞道士皇甫坦善相人,乃出諸女拜坦。坦見後,驚不敢受拜,曰:”此女當母天下。”坦言於高宗,遂聘為恭王妃,封榮國夫人,進定國夫人。乾道四年,生嘉王。七年,立為皇太子妃。   性妒悍,嘗訴太子左右於高、孝二宮,高宗不懌,謂吳後曰:”是婦將種,吾為皇甫坦所誤。”孝宗亦屢訓後:”宜以皇太後為法,不然,行當廢汝。”後疑其說出於太後。  及太子即位,冊為皇後。光宗欲誅宦者,近習皆懼,遂謀離間三宮。會帝得習疾,孝宗購得良藥,欲因帝至宮授之。宦者遂訴於後曰:”太上合藥一大丸,俟宮車過即投藥。萬一有不虞,其奈宗社何?”後覘藥實有。心銜之。頃之,內宴,後請立嘉王為太子,孝宗不許。後曰:”妾六禮所聘,嘉王,妾親生也,何為不可?”孝宗大怒。後退,持嘉王泣訴於帝,謂壽皇有廢立意。帝惑之,遂不朝太上。  帝嘗宮中浣手,睹宮人手白,悅之。他日,後遣人送食合於帝,啟之,則宮人兩手也。又黃妃有寵,因帝親郊,宿齋宮,後殺之,以暴卒聞。是夕風雨大作,黃壇燭盡滅,不能成禮。帝疾由是益增劇,不視朝,政事多決於後矣。後益驕奢,封三代為王,傢廟逾制,衛兵多於太廟。後歸謁傢廟,推恩親屬二十六人、使臣一百七十二人,下至李氏門客,亦奏補官。中興以來未有也。  是時,帝久不朝太上,中外疑駭。紹熙四年九月重明節,宰執、侍從,臺諫連章請帝過宮。給事中謝深甫言:”父子至親,天理昭然。太上之愛陛下,亦猶陛下之愛嘉王。太上春秋高,千秋萬歲後,陛下何以見天下?”帝感悟,趣命駕朝重華宮。是日,百官班列俟帝出,至禦屏,後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傢且飲酒。”百僚、侍衛相顧莫敢言。中書舍人陳傅良引帝裾請毋入,因至屏後,後叱曰:”此何地,爾秀才欲所頭邪?”傅良下殿慟哭,後復使人問曰:”此何理也。”傅良曰:”子諫父不聽,則號泣而隨之。”後益怒,遂傳旨罷還宮。其後孝宗崩,帝不能親執喪。  宰相趙汝愚謀內禪,立寧宗,尊後曰太上皇後,上尊號曰壽仁。慶元六年崩,年五十六,謚慈懿。相關閱讀推薦:歷史上有名的悍後李鳳娘 南宋光宗趙惇慈懿皇後宋光宗無視親生父皇 後被自己兒子悄悄篡位宋光宗和冰糖葫蘆的故事 揭秘冰糖葫蘆的由來宋光宗趙惇怎麼死的活瞭多少歲?南宋光宗墓在哪宋光宗不孝之謎:為什麼宋光宗與宋孝宗父子不合

宋高宗趙構憲聖慈烈皇後簡介 宋高宗吳皇後生平

  宋高宗趙構的皇後吳氏(1115年-1197年),開封人。吳氏14歲入宮侍奉康王趙構,趙構登基後封吳氏為義郡夫人,又累進封為才人、婉儀、貴妃。1143年(紹興十三年)被冊立為皇後。83歲去世,謚曰憲聖慈烈皇後,攢祔於永思陵。吳氏一生,經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後)長達五十五年,是歷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後之一。  宮中生活  吳氏十四歲時候被選入宮,侍奉當時還是康王是宋高宗趙構。宋高宗即位初期,吳氏常常著戎裝侍奉左右。吳氏非常知書明理,跟從宋高宗到四明時,衛士突然發生兵變,闖進宮內的士兵詢問宋高宗在哪裡,吳氏騙過他們得以免禍。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條魚跳進宋高宗船中,吳氏說:“這是周人白魚的祥兆。”宋高宗大為高興,封她為和義郡夫人。回到越地,進封她為才人。吳氏博通書史,又善於寫作,因此得到宋高宗寵遇日盛,很快就將她進封為“婉儀”,不久晉升為貴妃。  吳氏很孝敬婆婆。高宗的母親顯仁太後從金國還朝後,由吳貴妃侍奉起居。吳氏體貼周到,“順適其意”,性格嚴肅的婆婆顯仁太後性對這個媳婦也非常滿意。《宋史·後妃傳》上還有一個細節,記載吳氏曾經“繪畫《古烈女圖》置坐中為鑒”,同時,“取《詩序》之義”,在自己後宮的居所掛瞭一塊“賢志”的牌匾。這兩件事讓韋太後欣慰。因此,憲節皇後去世後,朝臣請“累表請立中宮”,吳貴妃便成瞭熱門人選,韋太後也幫著說好話,力挺吳貴妃。於是,1143年(紹興十三年),吳貴妃正式被冊立為皇後。此後,“追王三代,親屬由後官者三十五人”。  母儀天下  在吳氏還是才人的時候,跟趙構奏請撫養瞭趙伯玖,更名為“趙璩”。趙伯琮的養母張氏去逝,吳皇後便將趙伯琮一並收養。吳皇後對兩個養子並沒有“親疏有別”,而是“視之無間”。因為伯琮恭儉勤敏,聰慧好學,所以“帝與後皆愛之”,封普安郡王。吳皇後嘗對高宗趙構說:“普安,其天日之表也。”高宗意決,立趙伯琮(趙慎)為皇子,封建王。出趙“璩”居於紹興。   高宗禪位於趙慎,是為孝宗。孝宗即位後,稱吳氏為太上皇後,遷居德壽宮,上尊號為“壽聖太上皇後”,拜見“如宮中儀”,對吳太後的親屬也“推恩有差”。宋光宗即位又尊吳太後為壽聖皇太後。帝嘗對壽聖皇太後言及用人,皇太後告訴光宗“宜崇尚舊臣”。公元1193年(紹熙四年),壽聖皇太後吳氏壽八十,孝宗覲見皇太後,奉冊禮,加尊號曰:隆慈備福。公元1194年(紹熙五年)正月,孝宗率群臣為壽聖皇太後行慶壽禮,嘉王(宋寧宗趙擴)侍側,皇太後吳氏勉勵趙擴“讀書辨邪正、立綱常為先”。  公元1194年(紹熙五年)夏,孝宗去世,光宗尊吳氏為太皇太後。孝宗駕崩,光宗“疾未平不能執喪”無法主持孝宗的“祭奠之禮”。於是,宰臣奏請八十一歲的太皇太後吳氏“垂簾主喪事”。太皇太後初不許,但是宰臣執請太皇太後如唐肅宗故事,群臣發喪在太極殿,“成服禁中”。太皇太後吳氏許可在“梓宮前垂簾”,代行祭尊禮。然後宣光宗手詔,立皇子嘉王為帝。吳氏冊封嘉王夫人韓氏為皇後,馬上撤簾。  1195年(慶元元年),加吳氏尊號光祐,遷居重華宮。1197年(慶元三年)十月,太皇太後吳氏病逝,時年83歲,謚曰憲聖慈烈皇後,祔於永思陵。  南宋高宗皇後吳氏,在後位(包括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長達五十五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後。早年曾伴隨宋高宗海上逃亡,後來又作趙伯琮(後改為趙瑗,即後來的宋孝宗)、趙伯玖(後改名趙璩,死後追封信王)的養母。先後輔佐瞭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位皇帝。  在整個兩宋時期的諸皇後中,吳氏是少數對政治有較大影響的皇後。《宋史》評價趙構皇後吳氏”殊妍麗可愛,後頗知書,從幸四明,益博習書史,又善翰墨。“蔡東藩描述吳氏”秀外慧中,介胄而馳,而且知書識字,過目不忘,是一個才貌雙全的淑女。“相關閱讀推薦:宋高宗為何讓位給他的養子趙眘?宋高宗有兒子嗎宋高宗趙構為何要遷都杭州?南宋的都城是哪裡宋高宗為何拒絕接納哥哥宋欽宗歸國?宋高宗皇後吳氏為何升遷快:擅處理婆媳關系是法寶宋高宗趙構元配皇後邢秉懿簡介 邢皇後怎麼死的

南宋寧宗趙擴的皇後恭淑皇後韓氏簡介

  恭淑皇後韓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宋皇帝宋寧宗趙擴的皇後,為寧宗時期權臣韓侂胄的族人,父韓同卿升揚州觀察使,母莊氏封安國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給趙擴,封新安郡夫人,晉崇國夫人。趙擴即位為寧宗後立為皇後,慶元六年(1200年)病逝,謚曰恭淑,葬永茂陵。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  寧宗恭淑韓皇後,相州人,其六世祖為忠獻王琦。初,後與姊俱被選入宮,後能順適兩宮意,遂歸平陽郡邸,封新安郡夫人,進崇國夫人。王受禪,冊夫人為皇後。後父同卿,由知泰州升揚州觀察使;母莊氏,封安國夫人。  慶元六年崩,謚恭淑。同卿累遷慶遠軍節度使,加太尉。慶元五年卒,贈太師,謚恭靖。  同卿季父侂胄,自以有定策功,聲勢熏灼。同卿每懼滿盈,不敢幹政。時天下皆知侂胄為後族,不知同卿乃後父也。同卿沒一年而後崩,侂胄竟敗,人始服其善遠權熱去。同卿子竢,後兄也,官至承宣使。相關閱讀推薦:宋光宗慈懿皇後李鳳娘簡介 悍後李鳳娘怎麼死的宋寧宗的皇後是誰?宋寧宗一生有過幾個皇後?宋寧宗的皇後是誰?宋寧宗有幾個兒子?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宋寧宗趙擴簡介宋寧宗趙擴簡介 9個兒子都未成年就夭折的皇帝

宋孝宗趙昚成恭皇後簡介 宋孝宗夏皇後生平

  成恭皇後(?—1167年),夏氏,袁州宜春人,南宋皇帝宋孝宗趙昚的第二任皇後。曾祖夏令吉,曾經當過吉水縣主簿。夏氏出生的時候,有異光穿室。她的父親夏協感到非常奇怪。等她長大之後,便以資貌入選後宮。夏氏初入宮時,為憲聖太後閣中侍禦。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後以夏氏賜王,封齊安郡夫人。即位,進賢妃。逾年,奉上皇命,立夏賢妃為皇後。乾道二年(1166年),謁傢廟,夏皇後親屬等十一人授官。乾道三年(1167年)去世,謚“安恭”。宋寧宗時,改謚“成恭”。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  成恭夏皇後,袁州宜春人。曾祖令吉,為吉水簿。夏氏初入宮,為憲聖太後閣中侍禦。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後以夏氏賜王,封齊安郡夫人。即位,進賢妃。逾年,奉上皇命,立為皇後。乾道二年,謁傢廟,親屬推恩十一人。三年崩,謚安恭。寧宗時,改謚成恭。  初,後之生也,有異光穿室,父協奇之,及長,以姿納宮中。久之,父居益困,及歸,客袁之僧舍,號夏翁。翁亡,後始貴。訪得其弟執中,補承信郎、閣門祗候。未幾,遷右武郎、閣門宣贊舍人,累遷奉國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寧宗即位,加少保。逾年,卒於傢。   初,執中與其微時妻至京,宮人諷使出之,擇配貴族,欲以媚後,執中弗為動。他日,後親為言,執中誦宋弘語以對,後不能奪。既貴,始從師學,作大字頗工,復善騎射。高宗行慶壽禮,近戚爭獻珍環,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獻。高宗喜,錫賚甚渥。嘗為館伴副使,連射皆命中,金人駭服。孝宗聞其才,將召用之,謝曰:“他日無累陛下,保全足矣。”人以此益賢之。相關閱讀推薦:宋光宗不孝之謎:為什麼宋光宗與宋孝宗父子不合宋孝宗為何遭遇不孝皇帝兒子:兒媳離間父子關系揭秘宋孝宗即位之謎:宋孝宗是如何當上皇帝的宋孝宗是個怎麼樣的皇帝?如何評價宋孝宗趙昚嶽飛的後來人:宋孝宗的北伐支柱宰相陳康伯

宋寧宗趙擴皇後楊桂枝簡介 宋寧宗恭聖仁烈皇後簡介

  恭聖皇後楊桂枝(1162年-1232年),宋寧宗趙擴第二任皇後,年少時,楊氏因美貌出眾,入宮做瞭宮中的演戲女伶,她忘記瞭本來的姓氏,說是會稽人。慶元元年(1195年)三月成為趙擴的妃嬪,時年三十四歲,封平樂郡夫人。三年後進封婕妤。當時有一位會稽人名楊次山,皇後自稱是他的妹妹,於是宣佈姓楊氏。  慶元五年(1199年),進婉儀,次年再進貴妃。生下兒子郢王趙增,早殤。這時恭淑皇後病逝,中宮未有所管理,楊氏和曹美人也得寵。韓侂胄得知楊氏精明強幹懂權術,而曹美人個性柔順,勸告宋寧宗立曹美人。而楊氏涉獵史書,知古今,性格機警,寧宗立為皇後。之後楊氏生華王趙埛,早殤。  寶慶二年(1226年),加尊號壽明皇太後。紹定元年(1228年),又加尊號壽明慈睿皇太後。紹定四年(1231年),加尊號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後。紹定五年(1232年),楊太後崩於慈明殿,壽七十一歲,謚曰恭聖仁烈。  冊封皇後  楊桂枝是浙江紹興(一說淳安縣)人。《宋史· 後妃傳》記載道:“恭聖仁烈楊皇後,年輕時因為姿色動人而被選入後宮,忘掉瞭姓氏,有人說是會稽人。”  《四朝聞見錄》中記載的很詳細,由於楊桂枝的養母張夫人唱功頗為出色,被選入宮廷樂部,時常為皇室成員獻唱,因而得到瞭太皇太後吳太後的賞識。後來因為吳太後對樂部藝人表演不滿,便想起當年的張夫人來,便“顧左右曰:‘記得張傢,今安在?’左右對曰‘已死矣。有女頗聰慧。”吳太後想念張夫人,便把張夫人的養女楊桂枝召入宮中,由於楊桂枝“忘其姓氏”,後宮上下稱她為“則劇孩兒”。就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年僅十一二歲的楊桂枝被召入後宮吳太後處,從此開始瞭她的傳奇人生。  由於楊桂枝漂亮、聰明,唱功不錯,且“善通經史,能小王書”,再加上“舉動無不當後意”,因此深得吳太後喜愛,就把她一直留在身邊,這一留就是20多年。1194年,26歲的宋寧宗趙擴即位後,到太皇太後處問安,但他見到吳太後身邊楚楚動人的楊桂枝時,立即被其風韻所迷倒,兩人眉目之間頻頻傳情,互送秋波。從此以後,宋寧宗魂牽夢縈,念念不忘,常常借口去吳太後處問安,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看到楊桂枝,史載“每至後所,必目之。”而這一切,都被吳太後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楊桂枝平素為人不錯,左右內侍都替她說好話,促使吳太後決定成全這一對鴛鴦。  慶元元年(1195年),吳太後在宮中設傢宴,在酒席間把楊桂枝鄭重地賜予宋寧宗,說:“看我面上,好生待他。”當時宋寧宗27歲,楊桂枝已經33歲,真可謂是一段遲來的愛。作為一名33歲的宮女,若無這種特別機緣,恐怕和其它宮人一樣隻能老死宮中。但苦苦熬瞭二十多年的楊桂枝,終於等來瞭她的福氣。大喜過望的宋寧宗當年三月就封楊桂枝為平樂郡夫人。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五年,進婉儀。六年,進貴妃。  此後宋寧宗對楊桂枝更是寵愛有加,不斷提升其地位。  慶元三年(1198年)四月,進封為婕妤。  慶元五年(1190年),進封為婉儀。  慶元六年(1191年),楊桂枝進封為貴妃。同年,宋寧宗韓皇後去世,皇後空缺。當時,同與楊貴妃受寵的還有一位曹美人。外戚、權臣韓侂胄比較二人之後,認為楊桂枝“涉書史,知古今,性警敏、任權術”,而曹美人柔順溫和,立勸宋寧宗立曹美人為皇後。但正如韓侂胄說的那樣,楊桂枝“性警敏”,是一位極有心機的女能人,她知情後,迅速作出反應,在一天晚上設宴邀請宋寧宗,在宋寧宗醉眼朦朧、性情繾綣之際,乘機求請。看著柔情似水的楊桂枝,宋寧宗不加思索,即命取來紙筆,寫下立楊氏為後的手詔。  嘉泰三年(1203年),楊桂枝被正式冊封為皇後。  謀殺權臣  在立後過程中,權臣韓侂胄勸寧宗“冊曹置楊”的謀劃,被楊桂枝之兄楊次山的門客王夢龍知道後,“暗地裡告訴瞭皇後,皇後很恨韓侂胄,與楊次山算計趁機會誅殺他。”就因為韓侂胄大力推薦曹美人而摒棄楊桂枝,楊桂枝便一直耿耿於懷,懷恨在心,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楊皇後就與其兄楊次山密謀,要設計誅殺韓侂胄。  當時韓侂胄權傾朝野,而楊皇後與楊次山勢單力薄,一時無法下手,萬一泄密或者失手,後果不堪設想。為增加人手,形成勢力,楊桂枝暗中托兄楊次山“擇廷臣可任者共圖大事。禮部侍郎史彌遠,素與韓有隙,欣然奉命”。在史彌遠的暗中組織和串聯下,一大批與韓侂胄有仇有怨的大臣紛紛加入進來,其中有參知政事錢象祖,禮部尚書衛涇,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張郎官等,他們制訂瞭周密的計劃,隻等可乘之機的到來。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官居太師、恃寵生驕的韓侂胄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便貿然發動瞭對北方強敵金國的戰爭——史稱“開禧北伐”,結果一敗塗地。宋朝君臣對戰勝金軍,收復中原,已失去信心,韓侂胄隻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斬韓侂胄等人而未果。此役結束後,朝野上下對韓侂胄責罵之聲不斷,寧宗也對其失望之極,罷免瞭韓侂胄平章軍國事,韓侂胄個人威望嚴重受挫,影響力急速降低。  做瞭多年準備的楊皇後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讓史彌遠動手實施誅殺計劃。為掩人耳目,達到目的,楊皇後和史彌遠還偽造瞭宋寧宗欲誅殺韓侂胄的禦批密旨。在楊皇後的授意下,史彌遠更是精心策劃,選定主管殿前司公事的中軍統制夏震殺死韓侂胄。夏震“初聞欲誅韓,有難色,及視禦批,則曰:‘君命也,震當效死’”。開禧三年(1207)十一月三日,中軍統制夏震統兵三百,埋伏在韓侂胄上朝的必經之地——六部橋側,乘韓侂胄上早朝時,借口聖上有密旨宣聽,喝退隨從,由眾軍擁至玉津園側,將韓侂胄槌殺。誅殺韓侂胄後,《宋史· 後妃傳》記載道,寧宗原來不相信,過瞭三天,寧宗還說他沒有死,原來這個陰謀完全出自楊桂枝及次山等人,皇帝開始並不知道。可見,寧宗對誅殺韓侂胄一事還蒙在鼓裡。就這樣,楊皇後除去瞭擋在她面前的最大的一道障礙,從此,再也無人敢對她指手畫腳。而楊皇後為此耐心地謀劃瞭四年,隱藏瞭四年,等待瞭四年,如此長的時間不露破綻,其陰狠手段與心計可見一斑。相關閱讀推薦:南宋寧宗趙擴的皇後恭淑皇後韓氏簡介宋寧宗的皇後是誰?宋寧宗一生有過幾個皇後?宋寧宗的皇後是誰?宋寧宗有幾個兒子?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宋寧宗趙擴簡介宋寧宗趙擴簡介 9個兒子都未成年就夭折的皇帝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改立皇子  宋寧宗先後有8個兒子,但都未及成年就夭折瞭。1221年六月,宋寧宗以國嗣末定,立宗室之子趙貴和為皇子,賜名趙竑。趙竑對楊皇後與史彌遠內外勾結表現出不滿,尤其對史彌遠專權擅政的所作所為大有看法,指地圖而言“此瓊崖州也,他日必置史於此地。”又寫字於幾桌上:“彌遠當決配八千裡。”趙竑身邊有一位善於鼓琴的美女,被趙竑視為紅顏知己,豈不知此人竟是史彌遠的心腹。身居相位的史彌遠得知趙竑的言行後,非常恐懼,遂生異志,便處心積慮想要廢掉趙竑,暗中培養宗室子弟、宋太祖十世孫趙昀,欲立趙昀為太子,取代趙竑。  嘉定十四年(1224)閏八月三日,寧宗帝駕崩,史彌遠開始瞭他的廢立陰謀。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誰來繼承皇位,要取決於楊皇後的態度,沒有她的同意,新立的皇帝就得不到承認,歷史又一次把楊皇後推到瞭風口浪尖之上。史彌遠請皇後兄國舅楊次山之子楊谷、楊石以廢立事告知楊皇後,楊皇後先是一驚,轉而明白瞭史彌遠的險惡用心,她不能就這樣讓史彌遠的陰謀輕易得逞,自己不能背負陰謀奪位的罪名,必須要拿出皇後的威嚴,殺一殺史彌遠的威風,讓他日後尊重皇後,忌憚皇後,不能為所欲為。便道:“皇子是先帝所立,怎麼能擅自變更?”史彌遠聽後急不可耐,但又別無他法,隻能一遍遍讓楊谷、楊石去勸說楊皇後。  楊谷、楊石一夜七次往返內宮,楊皇後始終不肯答應。最後,楊谷、楊石泣拜說:“內外軍民,皆已歸心,茍不立之,禍變必生,則楊氏無噍類矣。”楊皇後聽後,沉思良久,她想到事情不能弄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宮廷不能因廢立而流血,再者說一夜之間也磨掉瞭史彌遠的銳氣,更何況皇子趙竑對她也頗有怨言,自己對趙竑也無好感,為自己日後考慮,也為傢族考慮,她決定打破僵局,做出讓步,便慢吞吞地說:“那個人在哪裡?”史彌遠聽到消息後,不由得長舒瞭一口氣,此夜他已被皇後折磨得殫精竭慮,筋疲力盡,深深領教瞭楊皇後的厲害,便火速宣召趙昀覲見楊皇後。趙昀入宮拜見楊皇後,楊皇後附其背說“你現在是我的兒子瞭!”楊皇後這一句話,等於承認瞭趙昀是帝位的合法繼承者,也是對趙昀的暗示:真正決定皇位的不是史彌遠,而是她楊皇後。楊皇後有理有節的手腕與機警的應對措施,終於化解瞭南宋朝廷的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攝政去世  趙昀於1224年閏八月三日在廢立陰謀中即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宋理宗。理宗即位之時,已經21歲,雖已成年,但為報答皇後擁立之恩,不僅尊楊皇後為皇太後,且懇請皇太後垂簾聽政,執掌朝綱,以理國事,史彌遠等大臣也希望皇太後一同聽政。在理宗與大臣的一再懇請下,楊桂枝以皇太後身份開始垂簾聽政,那年,楊太後已經六十二歲。當然,楊太後心裡明白,自己垂簾聽政,隻不過是理宗對她的一種尊重,更重要的是自己業已違背瞭太祖、太宗制定的“後妃不得幹政”的祖宗傢法,必然會引起朝野上下的種種議論,因此隻是象征性地聽政,並沒有任何專橫拔扈、把持朝政的行為。  不久,楊石就向楊太後陳說厲害,勸其撤簾。楊太後早有此意,便順水推舟,於1225年(寶慶元年)四月七日,手書“多病,自今免垂簾聽政”,主動向百官宣佈撤簾,還政理宗,這距她開始垂簾聽政僅過瞭七個月。理宗兩次請求楊太後繼續垂簾,楊太後都不答應。皇太後的高風亮節引來瞭理宗的回報。  慶二年(1226)十一月戊寅日,加太後尊號為壽明。紹定元年(1228)正月丙子日,再加尊號慈睿。紹定四年正月,太後七十歲,皇帝率領百官朝拜慈明殿,加太後尊號為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後。十二月辛巳日,太後生瞭病,詔令祈禱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宮觀,大赦天下。”可以說,主動撤簾之後,楊太後在理宗與大臣的敬愛中平靜地度過瞭8年時光,真正得以在宮中安享晚年。  紹定五年(1232)十二月,楊太後在慈明殿去世,終年七十一歲,謚號為恭聖仁烈。  主要成就  從平民到皇後的楊桂枝,在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充分顯示她的睿智與機警,果敢與冷靜,化解一次次政治危機,留下一段歷史傳奇。  此外,楊桂枝在政治以外的表現,也為後人所稱道。一是體恤百姓。出身寒門的楊桂枝在當皇後期間,得知浙江百姓苦於一種叫“生子錢”的重賦時,便請求宋寧宗“盡免兩浙生子錢”;二是傢教嚴明。在楊皇後的諄諄教誨下,其兄楊次山雖顯貴但不幹預國政,時論稱賢臣。以後楊傢皇親世代顯赫,但從無仗勢欺民現象,德彰蕭然。  個人作品  楊桂枝善通經史,工於詩,善書畫。由宋理宗書名的《楊太後宮詞》,是楊桂枝以宮廷生活為題材寫的一部詩詞集,流傳至今的有30首;她書寫的《道德經》至今還存,字體娟秀工整,“波撇秀穎”;她現存的畫作有《宋楊婕妤百花圖卷》、《櫻花黃鸝圖》和《月下把杯圖》。這些詩畫作品,是南宋詩苑畫壇中的一枝奇葩。作為一代皇後,如此多才多藝,實在令人稱奇。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