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丞相

中國歷史最偉大的外交官蘇秦:前無古人的六國丞相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代東周洛陽人,為當時著名的縱橫傢。蘇秦的一生,表面上搖擺不定,實際上一直忠於燕國,因為燕國是第一個接受他、願意任用他的國傢。蘇秦為瞭燕國利益考慮的合縱抗秦政策,對燕、趙、韓、魏、齊、楚六國都有好處。他憑借自己的出色才華,掛上六國相印,讓秦國軍隊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關。   讀書發傢的鄙人   東周時代的洛陽人,本是從事工商業發傢致富。蘇秦早早就離開傢鄉,在鬼谷子那裡學習瞭好幾年。鬼谷子是有名的辯論傢,蘇秦跟隨瞭他幾年,卻沒有混出什麼名堂,最後窮困潦倒地回到瞭傢裡。蘇秦的傢人,甚至傢裡的仆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認為他想靠搬弄口舌謀生是不可能的事情。   蘇秦的自尊心受到瞭傷害,自慚形穢,整天在傢裡讀書。一天,他對自己說:”你整天讀書,卻不能因此取得名聲和權位,讀再多的書,又有什麼意義呢?”最後他找出瞭一本名叫《陰符》的書,從中仔細揣摩君主的心理。一年之後,他認為自己可以靠這些知識來遊說各國君主瞭。   運氣不佳的縱橫客   作為說客,蘇秦的運氣實在不太好。他首先跑到秦國,鼓勵秦國統一天下。但當時秦惠王剛殺掉瞭大功臣商鞅,國傢內部諸事紛亂,覺得統一天下的夢想太遙遠瞭。蘇秦口若懸河說瞭半天,引不起秦惠王半點興趣。蘇秦不得已,隻能灰頭土臉地離開瞭秦國。

漢丞相蕭何善始善終的秘訣:揭秘一代賢相蕭何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瞭封建帝王獨霸天下的貪婪與猙獰面目。打天下時是哥們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經為之鞍前馬後、出生入死的夥計,就都成瞭多餘的人,甚至視作皇權的威脅,必欲誅之一消心頭之患。古來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越王勾踐手下的文種、漢淮陰侯韓信、明太祖蓄意構置的“胡藍兩案”之數萬冤魂。有的王朝即使功臣幸免不殺,也必定找個由頭削去官職,讓你一邊涼快著去,老死傢中,趙匡胤玩的就是這一手。  漢丞相蕭何是個例外,十多年裡陪伴劉邦,直到問鼎江山,始終得到倚重信賴,雖也偶遭風急浪險,但總體是平穩地走完瞭他顯達的一生;死後更贏得不同時代人們的一致贊譽,榮登歷史賢相之列。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蕭何憑借什麼得以讓漢高祖放心、百姓愛戴?他身上什麼樣的天資和品格值得後世汲取?他成功扮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角色的秘訣在哪裡?  平時積累廣泛的人脈資源。蕭何最初在劉邦的老傢沛縣任職,是個功曹,相當於縣太爺的助理吧。雖然做著秦朝的公務員,但蕭何平時喜歡結交兄弟,什麼樣的朋友都有——多個朋友多條路嘛,譬如泗水亭長劉季(劉邦)、捕役樊噲、書吏曹參、劊子手夏侯嬰、吹鼓手周勃。如此廣泛的人脈決定瞭蕭何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人生供他選擇的道路眼前就有許多條,鋪墊得很紮實,屆時想走哪條走哪條。結果在劉邦這裡的不經意地感情投資就收到瞭意外的效果。那時候蕭何是縣上領導,劉邦不過是個小村長,且還是個爛酒好色名聲不太好的主,蕭何卻並不厭棄,能照顧的盡力照顧,能幫忙的時候更是不遺餘力。劉邦犯瞭案子,蕭何幫著說情打通關系減免處罰;劉邦去咸陽出差,手頭有些緊,縣鄉的哥們給他湊盤纏,別人給的最多也就三百錢,蕭何一出手就掏出五百錢塞到劉邦兜裡。——好不容易去一趟京城,別讓人笑話咱哥們。劉邦一時感動得差點抱著蕭大哥親一口。  天生甘居人後的謙遜品行。劉邦斬白蛇舉事後,一時天下烽煙四起,沛縣縣令也想投靠義軍,派人聯絡來瞭劉邦,劉邦帶人馬興沖沖來到沛縣城下,縣令突然變卦瞭,緊關城門不許入城,而且拘押瞭主張聯絡劉邦的蕭何等人。蕭何等尋機逃出城來與劉邦匯合,裡應外合攻下縣城。有瞭這塊根據地,哥幾個誰來當頭呢?大傢基本上都認可劉邦,可劉邦連番推辭。蕭何揣摩到瞭劉邦的心思,在座的曹參、樊噲還有他本人,好賴都在縣衙供職,大小算是劉邦的上級,特別是他自己,一直都是劉邦的老領導、大恩公的形象,劉邦糾結的根源就在這兒。蕭何不動聲色,提議抓鬮確定頭兒。抓鬮的準備工作由他來做,劉邦第一個抓,一把抓著的竟是寫著自己名字的鬮,沒法再推托瞭,眾鼓掌通過。——後來劉邦當然知道瞭其中的原委,蕭何在每一張紙條上寫的都是“劉邦”兩個字。蕭何的這種度量與智慧是與生俱來的,他明白自己無力承擔的事情,絕不打腫臉充胖子非要以老大自居。反過來,以老上級、老恩公的身份對劉邦的這一份真誠而巧妙地抬舉,劉邦能不牢記一輩子嗎?   註意細密勤奮的自我形象塑造。既然做瞭人傢的下屬,蕭何唯一的心思是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劉邦十萬大軍開進咸陽,秦王朝的首都一時成瞭漢傢軍的遊樂場,唯有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律令圖書藏之。”隻有蕭何到檔案室收集秦的法令文書、地母圖冊、行政戶籍等資料,登記造冊、妥為保管,以備後用。半年後,漢王劉邦還兵平定三秦,蕭何手中的資料發揮瞭大作用。對於一位如此敬業、細心又有遠見的人,劉邦怎能不信任倚重?  堅定不移秉持與上方的相處之道。劉邦重新占領關中,領兵東進去攻打項羽,留蕭何為其駐守大後方。蕭何除瞭把各項事務辦得井井有條,日理萬機之餘,他牢記著一件事,就是“輒奏上,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行事,上來以聞。”再忙再辛苦,蕭何事無巨細都要及時派人向劉邦去請示,等點頭瞭他再辦;一時實在來不及請示的,劉邦一回來他便馬上去說明原委。這是蕭何深得劉邦信賴穩坐相位的最大秘訣,也是權力場上副手們贏得贊許的不二法門。凡擅自做主好喧賓奪主的二把手,一般都是遭上司厭煩最終短命,三天半一把手就開始防范你瞭。蕭何不惜矯枉過正,你不想讓我請示匯報我也要不厭其煩地請示匯報,讓你這個一把手踏踏實實把心放在肚子裡總比嫌我囉嗦要好千倍萬倍。  榮譽功勞面前的淡定自若。劉邦打敗瞭楚霸王建立瞭大漢王朝,著手論功行賞。這時候,很多人沉不住氣,站出來自我標榜,爭功請賞。蕭何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一如既往默默地照常踏實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最終劉邦拍板,蕭丞相為“大漢第一功臣”,位列座次第一,同時“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殊待遇。這是蕭何的又一過人之處,榮譽不是靠自己喋喋不休去爭取所能得到的,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此其一;爭功這一舉動的本身,不僅無助於得到獎賞,反而使你已有的功勞大打折扣,此其二。蕭何早就想明白瞭這個道理。那些爭搶功勞的人,所缺乏的正是蕭何這樣的胸襟與洞察世事的能力。  留心隨時化解猜忌疑慮。呂後利用蕭何誘殺瞭大將韓信,劉邦正帶兵在外平叛,在前線聽取瞭誅殺韓信的全部經過匯報,一方面贊賞蕭何的忠心,一方面他也知道讓老丞相扮演那樣一個角色,其心理上的煎熬可想而知。於是高祖決定加以撫慰,賞賜瞭蕭何許多財物。蕭何見高祖這時候賞賜自己,立即會意,但他不願讓皇帝把他協助誘殺韓信看成是被迫無奈,他要讓劉邦明白,一切都是他作為一個臣子、一個二把手心甘情願去做的。蕭何拒絕瞭漢高祖豐厚的賞賜,不僅如此,他還拿出全部傢財捐給征戰的將士。智者是用“心”交流的,劉邦給蕭何以賞賜欲表示安慰但實質上反映瞭其心底的猜疑,蕭何立馬用行動傳遞給劉邦一個信息:臣從不看重高官厚祿,不在乎財富,臣之心思隻求為您、為大漢江山社稷盡一份綿薄之力。——面對這樣的副手,哪一個正職會不放手去用呢?  永遠記住決不可功高蓋主。有時你一直小心謹慎,客觀上意外也會給你帶來麻煩。由於蕭何宵衣旰食、心系黎民,一直以忠厚勤勉的形象示眾,從而贏得瞭天下老百姓地愛戴,聲望是越來越高,大有超越天子的勢頭。蕭何敏感地覺察到這對自己並非是一件好事,遮天蔽日,後果不堪設想。蕭何頗有創意地專門做瞭一點惡事,引起老百姓的反感,把自己的聲望降瞭一降,以消除漢高祖的擔心。歷史上稱蕭何的這一行為為“自污名節,以釋君疑”。瞧瞧,沒有一點智慧,二把手是那麼容易當的嗎?  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無數自命不凡的能人死在瞭帝王促狹的刀下,又有多少宰輔生前榮光、死後遭殃累及子孫,蕭何卻生之平穩、死之安然,這是上天對其恭謹勤勉、通達世故、謙遜素樸、甘於人後、淡泊名利的回報。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為不居功,因而他的功業萬古長存;“夫唯不爭,故無尤。”因為他不爭,所以心底坦蕩!人生的榮譽常常不是爭搶到的,而是謙遜中獲得的,當然這需要極高的素養,非一般庸常之輩所能達到。相關閱讀推薦:劉邦殺掉那麼多開國功臣 為何獨獨對蕭何最放心 !為何說蕭何貪污自毀清譽是君主時代臣子的悲哀揭秘:蕭何貪污漢高祖劉邦為何不怒反而很高興?史上最早鐵帽子王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瞭呢?蕭何為什麼還是漢初第一功臣?他立瞭什麼功勞?

出師表的另類解讀:丞相諸葛亮借此不交出實權

  《出師表》中說:“臣本佈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然事實並不是這樣。  這裡首先要弄清《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記載的一個重要依據:諸葛亮“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這段記載有三個要點:1,諸葛亮認為自己是出將入相的人物,身兼瞭管仲治國和樂毅用兵的才能,是文武全才。也就是說,諸葛亮自小就以平定天下、經國治世為己任,身兼著文韜武略。2,諸葛亮畢竟是年輕的外來者,對他的自詡,荊襄政治文化圈並不承認,甚或認為是狂妄。3,同他友好交往的崔州平、徐庶知道他的才能,認為他才能與管仲樂毅相比誠實可信。  然而不管能不能相比,都說得十分抽象,局外人無法判斷孰是孰非。  能詳加補充的是《諸葛亮集》。在《諸葛亮集·仙鑒》中記載,司馬徽曾對他說:依你現在的才能,應當訪問名師,增進學識。汝南靈山酆公久熟悉韜略,我曾經當面請教過,十分精奧。你何不前往求教?於是親自引諸葛亮到靈山拜師。在酆公久那裡住瞭幾年,師傅什麼也沒有教他。諸葛亮並不灰心,侍奉得更加謹慎。酆公久這才知道他誠心求教,遂拿出《三才秘錄》、《兵法陣圖》、《孤虛相旺》等藏書,令諸葛亮揣摸研究。待酆公久認為諸葛亮基本掌握要旨後,又以玄而又玄的陰陽輪回之類黃老學說給以啟迪。黃老學說是法傢學派的始祖,春秋時兼容瞭儒傢學派形而下之的部分內容,更講求陰謀、詭計、韜晦、用雌、使柔等。   從這裡可以看清,諸葛亮為瞭出人頭地,深入系統學習瞭經國治世的學問。學習這些幹什麼?當然不是為終老山林,是為瞭待價而沽。那句“此間有伏龍雛鳳,得一人可得天下”的美譽,最先是龐德公說給水鏡先生司馬徽,再由司馬徽說出來的。龐德公所以這樣說,不僅因為這兩人很有才能,還因為諸葛亮是自己兒媳的弟弟,龐統又是親侄兒。肯向外極力推薦,當然包含瞭這兩人出仕的迫切心情,龐德公也有私心。  顯然,諸葛亮那句“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欺騙劉禪的彌天大謊。  劉備三顧時,諸葛亮和盤托出《隆中對》,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對劉備戰略步驟策劃的具體得當,都不是信口而來的,是長期梳理思慮,甚或同他人一起仔細推敲而來的方案。說明諸葛亮早有投奔軍閥實力派人物的打算。仔細想想,三顧說破綻百出,如果是前兩次不在,不知者不怪,諸葛亮沒理由感激三顧。既然打定“茍全性命於亂世”的主意,沒理由因為劉備的請教改變初衷,你問瞭我也說瞭,說完瞭也就完瞭,該感激的應是劉備,諸葛亮感激劉備什麼?是主客體完全倒置。邏輯上說不通嘛!說不通的地方硬要打彎,當然有不肯說破的隱瞞。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有受到咨詢的經歷,哪一個因為受到詢詢而對咨詢者感激零涕!  三顧說是一孤證,最先見之記載的是《出師表》,之後也沒有其他資料加以佐證。其實,歷史上還有另外一說,即劉備屯兵樊城時(司令部駐紮這裡,軍隊駐新野),曹操剛統一北方,諸葛亮知道荊州是下一個目標。而劉表性格猶豫,不懂軍事,特地找劉備遊說。劉備同諸葛亮素昧平生,且見他年輕,故以普通讀書人看待,並不在意,隻是一批人交談而已。其他人走後,諸葛亮獨自留下,劉備也不聞不問,在那裡編織犛牛尾巴。諸葛亮問:“您是要實現遠大志向,還是僅滿足於編織牛尾?”劉備這才知道,面前的青年人很不簡單,扔下牛尾巴答道:“這是啥話!我不過借此排泄憂愁而已。”接下來,一問一答中,諸葛亮托出瞭近似《隆中對》的軍事方略。這段內容載之於《魏略》,《九州春秋》也有大致相同的內容。  顯然,“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又是個彌天大謊!  《出師表》中,諸葛亮為什麼謊話連連?在欺騙劉禪以及輿論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當然是輔政不歸的權力。當時劉禪已二十二歲,盼親政已盼瞭整整四年,然而諸葛亮毫無交出皇權,退歸臣位的打算。諸葛亮不交皇權,還要劉禪相信他沒有權力欲,於是編出一套假話欺騙皇帝劉禪,借以掩蓋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才是諸葛亮的真實意圖。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臥龍諸葛亮為什麼難以入圍千古名相?!歷史上諸葛亮冤殺魏延背後:一場狗血的政治鬥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手下的王牌部隊為何全軍覆沒?三國歷史上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隻是一個神話?歷史諸葛亮如何施計清除瞭另一位托孤大臣李嚴?

吳起為什麼當不上丞相,看他是怎樣敗下陣來的?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著名軍事傢。在講吳起沒有當上丞相之前需要說明一下,他最後到瞭楚國當上瞭丞相,本文所講的是在魏國效力時的事情。  吳起是衛國人,因為喜歡兵法,有曾經跟著曾子上過學,後來在魯國做事。他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由於齊國來犯,自己的妻子是齊國人,因此得不到魯君的信任,為瞭這次出人頭地的好時機,吳起殺掉自己“愛”妻。最後獲得領兵作戰的機會,一舉打敗齊國,一戰成名。  不知是因為齊魯大地重視仁義道德還是有人嫉妒吳起,不久之後有瞭一些關於吳起大逆不道、殺人越貨的謠言(亦或是真的)。謠言猛如虎,最終魯君把他辭退瞭。  這一辭不打緊,讓魏文侯撿瞭個大便宜。吳起去投奔魏文侯。魏文侯問李克吳起怎麼樣。李克告訴魏文侯吳起“貪名好色,善於用兵打仗,連著名的軍事傢司馬穰苴也比不過他”。好色沒關系,貪名就能用心做事,因此魏文侯起用吳起,吳起也爭氣,一口氣拿下瞭秦國的五座城池。因此名聲更勝。   吳起在擔任魏國西河長官的時期裡,聲望很高,而魏國設立丞相沒有選擇他,而是選擇瞭貴族田文。吳起哪受得瞭這個,於是對田文說:咱倆比比誰的功勞大,可否?田文答曰“可以”。吳起說:統帥三軍,能讓士兵舍身忘死,使敵人不敢打我們的主意,這一點咱倆誰強?田文說:我不如你。吳起說:管理文武百官,安撫黎民百姓,充實國傢府庫,這一條咱倆誰強?田文說:我不如你。吳起說:鎮守西河,使秦軍不敢向東進犯,韓、趙兩國也都老老實實地靠攏我們,這一條咱倆誰強?田文又說:我不如你。吳起說:既然三個方面都不如我,可你的官職卻比我大,這是憑什麼?田文說:當君主年少,國內疑慮不安,大臣不能歸心王室,百姓也不信任朝廷的這種時候,全國上下眼睛都盯著你呢?還是盯著我呢?吳起沉默片刻說:大傢的眼睛都盯著你。田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要比你高的原因。這時吳起才明白自己是比不上田文的。  吳起為什麼比不上田文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田文是魏國的貴族。魏文侯死後,魏武侯即位,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國君的更替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搞不好就要有重臣叛亂或者取代國君,因此魏國上至大臣,下至黎民對時局持有觀望態度,田文做為貴族當上丞相,說明瞭魏國貴族是認可魏武侯的,所以田文雖沒有什麼戰功,但他的貴族身份就比吳起那屌絲身份重要,你吳起再厲害也隻是個將軍,還是被魯國給辭退過的將軍,名聲也不好,人傢田文卻是名正言順的貴族,影響力巨大,一舉一動都能左右魏國局勢。故而吳起不如田文。  吳起最後又被排擠到瞭楚國,在楚國當上瞭丞相,可惜最後卻被亂箭射死,以慘死告終。歷史也許有很多巧合,吳起死後的若幹年後,出現瞭一位叫做白起的軍事傢,外號“人屠”,以坑殺降卒著名,最後被秦王賜死。此二位叫“起”的軍事傢都是一樣的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結局都差不多,都是不得善終,一個慘死、一個自刎。也許這是他們為自己的心狠手辣付出的帶價吧。相關閱讀推薦:吳起應該稱為政治傢嗎?出將入相的吳起為何不得善終?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戰功顯赫的吳起為什麼沒有能在魏國當上丞相?魏國衰弱之謎:吳起 孫臏等賢能被統治集團排擠

震驚:西漢歷史上丞相張蒼靠食人乳活瞭一百多歲

  日本人將“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奉為盛典,結果真的讓“小日本”形象徹底改變,據說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國還高出兩厘米。牛奶強壯人的骨骼和身體,效果真的很神奇,可是還有更神奇的,我們來看看兩千多年前古籍記載的一個例子吧。  張蒼是西漢時期的丞相,他父輩以前的身高都是不足五尺而張蒼卻身高八尺有餘長得高大肥碩且皮膚白嫩,並且還因此救瞭自己一命。據《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張蒼曾經犯罪當斬,行刑的時候劊子手脫去他的衣服發現其人身體異於常人就向監斬官王陵報告,王陵一看此人“身長大,肥白如瓠”皮膚白皙身材如葫蘆一樣肥碩飽滿,很惹人喜歡,於是向劉邦求免,張蒼因此保住性命。至此,張蒼事王陵如父,直到王陵去世,張蒼貴為丞相都一直孝敬王陵夫人,每天總是先沐浴再拜見然後奉上食物才敢回傢。  張蒼原是代王劉恒的國相,後升遷為西漢禦史大夫。劉邦駕崩,呂後專權,呂雉大封娘傢人為王擾亂朝政,呂雉死後,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鏟除呂後餘黨迎接代王劉恒繼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文帝。此後丞相幾經易手,漢文帝前元三年灌嬰為丞相,次年去世,張蒼繼任。張蒼曾對漢代統一音律、歷法和度量單位做出過貢獻,也算是一代名相。   張蒼祖輩及父親都是身材矮小不足五尺的人,如果用古代“七尺男兒”的尺度衡量其祖輩的話,堪稱三等殘疾。張蒼為瞭改變傢族的遺傳因子,就特別註意營養保健,他不飲酒,不食辛辣食物,偏好以人乳為食,他喜歡音律,擅長吹奏律管和唱歌,他樂觀灑脫、無憂無慮。最終他的努力還真的得以實現,不僅改變瞭自己的形象,還惠及子孫兩代。據史籍記載,他的兒子比他還高,孫子也六尺有餘。  張蒼是一個相信科學的人,他對儒生雅士的主觀臆想不置可否。有一個叫公孫臣的人給皇帝上書說不久將有黃龍顯靈出現,皇帝讓張蒼審閱,張蒼認為不會有這樣的事就丟棄一邊,可是不久黃龍真的就出現瞭,公孫臣因而被提拔為博士受到重用,同時因張蒼舉薦人才有失,皇帝責備他,於是他告老退休。從此無官一身輕的張蒼一門心思搞起瞭養生,史籍載:“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蒼百餘歲而卒。”因年老嘴裡沒有瞭牙齒,他便養瞭一百多位女人專門給他供養母乳,每天他都靠吃人的乳汁生活,而且他吃人乳還特別講究,“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凡是懷孕的他就不再親近。你看,這就不僅僅是吸食人乳瞭,最後,他活瞭100多歲才壽終正寢,這在當下也是少有的高壽。相關閱讀推薦:西漢為何要和匈奴和親:無奈之舉還是懷柔政策?淳於長是誰?如何評價西漢第一貪淳於長西漢外戚之爭:竇王兩傢互掐最終是個什麼結果?宋代人所評中國古代百大名將:西漢之李廣揭秘:西漢名相蕭何貪污是真的為瞭貪而貪嗎?西漢名臣晃錯:漢景帝的愛臣卻觸碰削藩這條紅線

朱元璋為何對丞相制度痛下殺手?因為元朝舊事

  眾所周知,皇權在明清制度達到瞭高峰,明清皇權集中有兩個標志:一個是朱元璋廢除傳承瞭自秦始皇以來的丞相制度,另一個標志則是清朝雍正時代軍機處的設置。  這裡不講軍機處的事情,而講明朝的事情。  首先聲明,雖然明朝被稱為最後一個漢族人建立的政權,但是由於蒙元在中原統治瞭近一百年,這足以讓漢族人忘記一些事情,另外朱元璋是派瞭大儒宋濂等人修《元史》,這是後來的朝代承認前朝的標志,而這代表以朱元璋為首的明朝統治者承認元朝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承認元朝是當時中國的正統統治者。   元史——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  因此一方面當明朝剛剛建立時,已經距離南宋滅亡有一個世紀瞭,“漢傢的禮儀制度”畢竟有些被遺忘,此之謂“崖山之後無華夏”。不可避免的,新興的明朝政權是對元朝的政治制度是有著繼承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丞相制度。  元朝的丞相,如果其權利和宋代相比,那無疑元代丞相的權力比宋代要大。  這是為何?其實,元朝的丞相,是中書省的首腦,中書省典領百官,決斷日常事務,以及軍國大事都要經由中書省辦理。而皇帝隻需要發揮橡皮圖章的作用就行瞭,朝廷離開瞭皇帝照樣可以正常運轉。  另外一個原因是整個元代,除瞭元世祖忽必烈和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元世祖在位三十六年,而元順帝在位四十一年,整個元朝還沒一百年的時間,這中間居然元朝產生瞭九個皇帝,這中間短短二三十年,平均下來一個皇帝在位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根本沒時間放在治國理政上,幾乎都在爭奪皇位。  元順帝——明太祖朱元璋認為他“順天應人”,給他上謚號順皇帝  而元朝那些短命皇帝登基之後,自然首先要鞏固皇位瞭,這自然需要權力最大的中書省的支持,中書省的長官又是左右二位丞相,自然在元朝丞相的權力是一步步增大的。  那有人要問,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在位時間四十一年,怎麼不處理中書省權力過大的問題呢?四個字——積重難返。  明朝建立,對於元朝的制度大部分是繼承的,自然少不瞭權力大戶中書省以及丞相制度,但是朱元璋是誰?他是個勞模,他同時也是個權力欲望極為強烈的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朱元璋奮鬥瞭這麼多年,登上瞭天下至尊的寶座,居然還要中書省和丞相的制約,這可不行啊!  況且歷史上不是沒有教訓,那些權力過大的人會對皇權形成嚴重的威脅,甚至可以顛覆社稷,而朱元璋同時也是一個好的長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大明江山萬萬年。相關閱讀推薦:朱元璋分封太侈埋變亂禍根:朱棣靖難之役得天助消滅元軍最少的朱元璋如何奪取天下 建立瞭明朝?大明皇室秘檔:朱元璋後世子孫取名“潛”規則新式火銃加分化敵人的檄文:朱元璋趕走蒙古騎兵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

史上曹操當上丞相後月薪七千:不及國企普通員工

  導讀:在李開周的“考證”之下,曹操是個勒緊褲腰帶過活的倒黴蛋,曹操當上丞相之後月薪不過7000元,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灰色收入,年薪也不過25萬,僅相當於大城市壟斷企業普通員工的年薪。  李開周是那種喜歡在故紙堆裡淘寶的專欄作傢,思維超乎尋常的現代,語言活潑俏皮如說相聲,和另外幾位吃古人飯的作傢不同,李開周寫文章愛用短刀子,刀刀見血,也刀刀讓讀者看得痛快。這本書是李開周的專欄精華。李開周式的春秋筆法,最常見的是左右挪移、古為今用、翻轉嫁接,前面還在談李白一年的薪水、贊助和稿費可以買一套房子,後面就聯系到瞭當今白領在放假面前流露的窘態。李開周的專欄受人喜歡,道理很簡單,一方面他滿足瞭讀者對古人的八卦心理,另一方面他也迎合瞭現代人喜歡用物質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通病。   在李開周的“考證”之下,曹操是個勒緊褲腰帶過活的倒黴蛋,曹操當上丞相之後月薪不過7000元,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灰色收入,年薪也不過25萬,僅相當於大城市壟斷企業普通員工的年薪。曹操年薪的數據,李開周是從權威讀本《後漢書》中得到的。在書中,李開周所寫到的大多數歷史名人,都要超過曹操,活得遠比我們想象的滋潤。比如他說白居易一生五套房,如果以炒房、租房獲益的話,所得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清官包公的年薪過千萬,這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嶽飛月薪48萬,出乎人們的想象……我想,李開周的最大想法是想影射當下,讓現代讀者借古人故事唏噓感慨一番罷瞭。相關閱讀推薦:左慈戲曹操?三國歷史上比劉謙還紅的魔術師是誰揭秘:三國史上奸雄曹操最佩服的兩個文人的結局 史上真實的曹操:曹操竟是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曹操的首席謀臣荀彧怎麼死的?荀彧怎麼讀三國史上曹操刺殺董卓竟隻是一個嫁接的傳奇?三國歷史上被曹操秋後算賬的無名之輩都有何人?

歷史解密:漢景帝為何重用小車司機做丞相

漢景帝是西漢著名的皇帝,歷史上的文景之治就和他有關。為瞭重點培養自己兒子劉徹做個好太子,漢景帝除掉瞭不太聽話硬氣的周亞夫,而積極給太子找領路人,此人和周亞夫不同,一不能文,二不能武,他就是被酷吏郅都頂掉的衛綰。當時升任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師。 這個衛綰到底何許人也?為何皇帝會如此看重他。原來他並不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而是漢文帝的侍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車司機。這個衛綰也不是沒有特長,比如駕車技術就是一流的,據說可以玩漂移,也不知道馬車是如何漂移的。 衛綰何德何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原來衛綰是個默默無聞的人,他從不因自己的身份低賤而看不起自己。就因為如此,才做到中郎將的職務。 衛綰曾經下瞭一招險棋,此舉得到漢景帝的青睞。原來當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宴請漢文帝身邊的一些官員到太子府中飲宴,一聽說太子有飯局,大傢興高彩烈的前往,隻有這個衛綰說自己有病,不能參加。其實這是衛綰的聰明之處,我是漢文帝的侍衛,老皇帝健在,我就屁顛屁顛到太子府中飲宴,老皇帝怎麼看我,太子怎麼看我,會不會說我逢迎巴結,會不會說我對老皇帝不忠。 聰明的衛綰沒有赴約,不過此舉正中漢景帝下懷。凡是去的,因為人多瞭,反而沒有印象。沒去的,隻有衛綰一人,反而給漢景帝一個好印象,原來這個人是個老成持重的人。不過漢景帝更厲害,即位後看看衛綰到底什麼舉動,此時衛綰更加謙虛謹慎、任勞任怨,當然漢景帝態度更加冷淡,表面看來漢景帝記仇,其實則是看衛綰有沒有別的舉動。 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景帝外出打獵,在眾人面前力推衛綰,讓他坐在自己座位旁邊。衛綰誠惶誠恐,漢景帝向他提起瞭以前的事,為何我請你赴宴,別人都到瞭,你沒到。

秦國丞相李斯最後為什麼會敗:小吏生涯毀一生

   公元前208年的七月,咸陽市場擠滿瞭圍觀的人。前丞相李斯,因“叛國罪”而被誅滅三族,這一天,是他和小兒子腰斬於市的日子。臨刑前,李斯嘆著氣問兒子:“現在想跟你一起回上蔡的老傢,領著自傢的黃狗,出東門追野兔,還能行嗎?”   父子二人相擁大哭。此刻才想起上蔡的平靜時光,為時晚矣。   兩隻老鼠,兩種人生   上蔡是楚國的一個小地方。李斯當年,就是這個小地方的小官員。   年輕的李斯,地位雖然卑微,心中常有大志。據說,是兩隻老鼠改變瞭他的人生觀——有一回上廁所,他看到廁所中的老鼠,骯臟恐慌,見人就逃。上完廁所,他去瞭糧倉。那裡也躺著一隻肥胖光鮮的老鼠,吃著大米,住著糧倉,見人來瞭也不害怕,照樣悠哉閑適。李斯見狀,大有感慨:看來人生就像老鼠,地位決定一切,他得抓緊奮鬥,不做廁所裡的老鼠,要做糧倉裡的老鼠。   李斯辭掉瞭小官員的工作,找到瞭一個名滿天下的導師——荀子,開始學習“帝王之術”。學成後,李斯不想和老師一樣,走著書立說的學術道路,他要從政。他對荀子說:“秦國就要吞並天下瞭,天下形勢必將發生巨大變化。這正是佈衣平民的好時機。人最大的疾病就是卑賤,最大的悲哀就是貧窮。如果懷才不遇,還標榜與世無爭,這不是讀書人想要的生活。我決定瞭,到秦國去。”

奇特的用人:漢武帝的“屠刀”為什麼都對準瞭丞相?

  公元前91年初春,奉漢武帝詔敕,大漢丞相公孫賀被捕入獄。在獄中,有司窮治其罪,他和兒子公孫敬聲受盡瞭凌辱和拷打,最後,父子雙雙死於獄中。漢武帝猶恨意難消,下旨將公孫賀滅族——這不是漢武帝殺的第一個丞相,當然也不是最後一個。隨著皇帝春秋漸高,性情也越來越乖戾和殘暴,位居群臣之首的丞相和其他廟堂大臣,因小過或無罪被誅戮者日漸增多,公孫賀不過是其中的倒黴蛋之一。   卷入“巫蠱之禍”的公孫賀   公孫賀有著堂皇的門第和顯赫的人生,出身侯門的公孫賀少年時即為皇傢騎士,出入宮闕。武帝劉徹為太子時,他入選太子舍人,陪侍太子遊宴射獵,混得很熟。公孫賀不是讀書人,沒有廟堂之才,但“英雄何須讀書史,馬上自可建奇勛”。公孫賀就曾多次隨軍出征,屢立戰功。武帝即位後,拔擢他至高位,除瞭是老熟人外,還有一層關系,即公孫賀後來娶瞭一位身價驟貴的夫人,此女乃漢武帝皇後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孺——既為皇帝連襟,當然倍受寵信。   不久,公孫賀出任輕車將軍;五年後,拜車騎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因軍功封侯。後又多次統軍出征,盡管中間曾因小過被削奪爵位,但始終位居要津,榮寵不衰。再後來,終日戰戰兢兢,雖熬到衰年卻不得退位的丞相石慶死去,漢武帝命他為相,並二次封侯。公孫賀位極人臣,按說應該興高采烈,可他卻在皇帝面前伏地不起,涕泣交流,說:“臣本邊鄙之將,以鞍馬騎射為宮,無才無德,實不堪丞相之任!”皇帝及左右臣僚見公孫賀如此傷悲,皇帝便命侍從:“扶起丞相。”侍從去扶他,公孫賀卻死活不肯起來接相印,皇帝無奈,起身離去,公孫賀這才不得已接瞭相印。出得宮來,左右問:“皇帝拜相,乃榮寵之事,何哭之悲也?”公孫賀答:“主上賢明,臣本不稱丞相之職,負此重責,從此危乎殆哉!”此言足見公孫賀亦非顢頇之輩,他知道伴君如伴虎,雖位居丞相,然稍不如意,隨時會帶來殺身之禍。   公孫賀此言並非空穴來風,在這之前,已有李蔡、嚴青翟、趙周三位丞相聯翩下獄而死。丞相石慶老邁,上疏請求退休,皇帝親下手詔,嚴厲譴責,出語苛毒,石慶以為他“歸丞相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的請求得到瞭批準,要呈還印綬。丞相掾史看瞭皇帝手詔,說,皇帝哪裡是讓你卸職歸傢,你應該引咎自裁才是啊!石慶嚇壞瞭,哪裡還敢提退休的事,第二天就硬撐著上班去瞭。好歹又撐瞭三年,死在瞭丞相任上。   “從此危乎殆哉!”公孫賀之言如同巫咒,盡管他日夜憂懼,大禍還是不期而至。他上位後,原來的太仆之位由兒子承繼,父子同列朝班,表面上堂皇榮耀,但高危易傾,物極必反,乃世之常理。事情出在他兒子公孫敬聲身上。由於自小生在王侯之傢,又與皇傢有姻親,公孫敬聲是個養尊處優,驕奢不法的紈絝子弟。他利用職務之便,私自挪用瞭一千九百萬軍費,事發後進瞭大牢。當時朝廷正在追捕一個名為朱安世的黑社會老大,人稱“京師大俠”,因久捕不得,皇帝很惱火。公孫賀救兒心切,向皇帝提出由他親自督案,條件是朱安世歸案後,請贖兒子之罪。皇帝看在親戚的份上,答應瞭他的請求。

千秋功過:揭秘創造瞭中國歷史之最的八位丞相

  導讀:他們是丞相中的“巨頭”,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他們以相似的權威、不同的作為創造瞭中國歷史“丞相之最”。  1、最具統治力的丞相:漢朝的實際終結者曹操  作為:曹操,先為漢丞相,後為魏武帝。東漢末年,立漢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軍閥袁紹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後逐漸統一瞭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點評:曹操是漢朝的實際終結者。“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丞相不是皇帝,勝似皇帝。他不是一般的奸相,他是一個聰明有遠見的獨裁丞相。他決定瞭漢代最後一個皇帝的命運,同時締造瞭三國時代中最強大的國傢。   2、最具親和力的丞相:被皇帝視若父親諸葛亮  作為:鼎力劉備三分天下,劉備稱帝後任丞相。公元223年蜀漢後主劉禪繼位,稱諸葛亮為“相父”,這是皇帝與丞相關系的最高境界。  點評:能讓皇帝心悅誠服地叫“相父”,諸葛亮的丞相品德讓後世感佩不已。他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勞模型丞相,鞠躬盡瘁的作為讓後世所有心懷不軌的丞相汗顏。  3、最敢說真話的丞相:貞觀之治的“助推器”魏征  作為:魏征少時喪父傢貧,但胸有大志喜好讀書,曾出傢為道士。隋末參加李密的瓦崗軍起義。後隨李密歸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喜他敢言拜為丞相。魏征為相陳諫二百餘事,“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都是魏征的至理諫語。  點評:歷史選擇瞭魏征,魏征選擇瞭終身敢言。  魏征把“伴君如伴虎”的譫語變成盛世賢相的動力。如果說唐太宗李世民的開明有為和知人善任是“貞觀之治”的底盤,那麼魏征的直諫則為其提供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相關閱讀推薦:大秦朝丞相李斯:沒有道義隻講權術埋下滅亡禍根流氓大比拼:秦朝丞相李斯為何死在宦官趙高之手中國史上兩位最糊塗丞相是誰?結局為何迥然不同中國古代第一個因貪腐被公開查處的丞相是誰?揭秘:誰是中國歷史上死的下場最慘烈的丞相?秦朝丞相李斯為什麼會被腰斬?李斯被處死的原因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4、最敢跟女人叫板的丞相:結束女皇統治、恢復大唐社稷的張柬之  作為:張柬之在武則天稱帝時期,由狄仁傑、姚崇薦引,被任宰相頭銜。武則天病重,寵臣張易之、張宗昌專權誤國,張柬之首發其謀,與桓彥等共誅二張,恢復瞭大唐社稷。  點評:武則天稱帝,國號已更為大周,唐朝暫亡。沒有一代名相張柬之,大唐江山社稷能不能緩過這口氣來還真難說。大唐江山社稷恢復,隨後“開元盛世”應有張柬之一份殊榮。  5、最長命的丞相:連事四朝九帝“長樂老”馮道  作為: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自號“長樂老”的馮道。李存勛建後唐,馮道做宰相。石敬唐推翻後唐,建後晉,馮道仍是官運亨通,當宰相,後晉被契丹(即遼)消滅後,馮道又改事契丹。馮道連事四朝九帝,成為風雲變幻中的不倒翁。  點評:馮道創造瞭“長命丞相”的奇跡,這奇跡是靠失去恥辱心創造的。他之所以成為政壇不倒翁,原因就在於四個字:恬不知恥。正如歐陽修所說:馮道“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後人有稱馮道為“好人丞相”,馮道反來反去到底是國傢之幸還是民族之哀至今竟尚存爭議。   6、最提氣的丞相:平息宋遼戰事一百年的寇準  作為:北宋真宗時拜相。遼兵進攻宋朝時,他力排眾議,主張堅決抵抗,促使真宗親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迫使遼與宋訂立瞭和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從此以後,契丹不敢發動大規模的入侵。宋遼百年無戰事。  點評:“澶淵之盟”是北宋抗遼的一個轉折點,寇準力主的這次戰爭,宋軍給遼軍以有力的反擊,使遼朝統治者認識到宋軍和中原地區人民是不好欺負的。寇準在評書《楊傢將》中是個雖頑皮卻特有骨氣的賢相,可見這樣的賢相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7、最具改革力的丞相:力求國傢擺脫積貧積弱的王安石  作為:宋神宗時任宰相,深得神宗賞識,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認為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並,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變法觸犯瞭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後、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王安石兩次罷相,宋哲宗上臺新法悉數被廢除,王安石鬱悶而逝。  點評:王安石變法一度驅散瞭宋王朝暮氣、增加瞭國傢收入,新法前後維持瞭將近15年時間,“富國強兵”的願望幾近完成。不論王安石是否用人失當,作為一個太平丞相,頂著丟官的風險銳意改革,脫離瞭官僚圈子進入政治傢的境界,這已十分難得。  8、最悲哀的丞相:引發“丞相”職位徹底消亡的胡惟庸  作為:明太祖朱元璋先後任命過四員丞相,其中胡惟庸主政時間最長、權最重。胡惟庸權勢日盛,驕橫跋扈,不知節制,這正好給朱元璋提供瞭把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殺瞭胡惟庸,趁機取消瞭中書省,並立下法度,以後不再設丞相一職。  點評:胡惟庸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名至實歸的丞相。此後,中國封建王朝“丞相”職位徹底消亡。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他是奸是忠,他是最後一個敢向皇帝權威挑戰的丞相,也是最後一個能與皇帝匹敵的丞相,胡惟庸被動地改變瞭中國歷史。 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大秦朝丞相李斯:沒有道義隻講權術埋下滅亡禍根

  導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司馬遷何等人物?玩古往今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於股掌之上,秤他們的斤兩,論他們的貨色,一言而九鼎,蓋棺而論定。第一等人物也!《李斯列傳》寫李斯,寫這千古一相,一開篇,即墨毫輕掃,如灶婦掃塵,李斯就入瞭另冊,成瞭鼠類,在歷史的長廊中,畫定瞭他賊眉鼠眼的形象。司馬遷寫人物,往往在開頭寫一兩件不太起眼的小事,似乎寫的僅是人物的小節,卻往往借此給人物定性,並暗示將來之命運。上引《李斯列傳》的開頭一節,即是典型的例子。  在寫韓非時,我提到,先秦諸子,寫到韓非,結束瞭。哲人的時代過去瞭,而政客則亢奮起來。這“亢奮的政客”,我隱隱指的就是李斯。他既是韓非的同窗,又是韓非的嫉妒者和謀殺者。在先秦,有著作有學問而在一般場合不被人以“子”相稱的,隻有商鞅和李斯。這好像不僅因為他們是官僚,那齊國國相矮腳佬晏嬰,不也稱“晏子”麼?連蘇秦、張儀這樣的人也偶有稱他們為蘇子、張子的。“子”是尊稱,必須兼具道德學問兩方面的優長才行。大約是商鞅和李斯在當時人及後人的眼裡,道德上的污點太大吧。   李斯做出瞭驚天動地改天換地的大事,但他自己卻一直沒能大起來。他好像永遠是上蔡小吏,永遠擺不脫那種小人物小人格的心態。小氣小器小心翼翼,永遠蛻不出那種委瑣細屑,患得患失,首鼠兩端。他既不及商鞅的一意孤行一往無前,更不及後來王安石的坦蕩磊落忘懷得失。是的,他終身受控於他皮袍下的那個“小”字。他絕頂聰明,但心智有限,德不勝才。我這裡講的“德”,不光指“道德倫理”之“德”,更是指一個人的定性,一個人面對世界時的那種自大自信,超然豁然,那種把握自己,不被世界左右的定性,在誘惑或在壓力面前保全正常理智,不被其淹沒或誤導的心力。在這一點上,李斯顯然有些弱不禁風。他的老師荀子是知道他的缺點的,所以,當李斯做瞭秦丞相的消息傳到他老人傢耳朵後,這位世故的學者和地方老吏(他長期做楚蘭陵令),不僅不為他高興,反而憂愁得吃不下飯瞭。他已預見到這位不能把握自己的學生將要自蹈不測之禍瞭(見《鹽鐵論·毀學》)。相關閱讀推薦:流氓大比拼:秦朝丞相李斯為何死在宦官趙高之手李斯趙高聯手殺死的一代名將:大將蒙恬怎麼死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什麼會被腰斬?李斯被處死的原因李斯簡介 秦代著名的政治傢文學傢丞相李斯生平趙高是怎麼殺掉李斯的?趙高和李斯的權力之爭精通權術的秦朝丞相李斯 為何會敗於宦官趙高?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李斯一生孜孜矻矻,機關算盡,他好像總是皺著眉頭,心事重重。他是一個典型的以聰明處世的人。我以為,就處世而言,最高境界是以赤子之心待人接物,超越利己利他;其次是以正常理性處世,摒棄大費周章的一切人生戒律和道德教條;再次就如蕓蕓眾生,隨自己的喜怒哀樂待人接物,不求活得高尚,隻求活得真實,不求有理有據,隻求隨性適意。而最差也最危險的處世方式就是以一己的聰明來對付世界的萬千世相及其不可窮盡的變化。人之聰明有限,而世途之險暗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以有限去應付無限,危險啊!這是莊子的告誡。  說這些,我是想說,李斯是一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一切以聰明來處世的人無一不是機會主義者。但李斯仍有他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他是一個鼠,但卻似乎並不全是“鼠目寸光”,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富有遠見的大政治傢。他兩次力排眾議,頂住壓力,反對分封而倡立郡縣,其中第一次他所頂住的還是來自他上司—丞相王綰的壓力,其時的李斯還隻是一個廷尉。如果我們細心留意一下歷史,我們會發現,三代遞代,及更早的黃帝殺蚩尤,炎黃大戰,乃氏族部落戰爭。周代立國,廣封天下諸侯,在最初分封的諸侯中,“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君道》),以一傢血脈涵蓋天下,一舉消除瞭氏族戰爭的隱患。這是周公的大功德。而周王朝的滅亡,則又是由於諸侯兼並。秦立郡縣,又一舉消除瞭地方諸侯對中央挑戰的危險。自此以後,於秦,則是“有叛人而無叛吏”;於漢,則是“有叛國而無叛郡”;於唐,則是“有叛將而無叛州”(柳宗元《封建論》),從體制上徹底解決瞭地方利益集團威脅中央的問題(漢代的“有叛國而無叛郡”更是從正反兩面驗證瞭李斯的論斷),李斯之功大哉,李斯之見遠哉!難怪司馬遷要在事功這一點上把他和周公旦相提並論!   其實,指責李斯是機會主義者,也完全是道德主義的立場。如果李斯不善於發現機會,抓住機會,他也就不會成功。當他在荀子那裡學“帝王之術”時,他就在做“十年磨一劍”的功夫。他對學問本身的興趣遠在韓非之下:當韓非在思辯的玄想中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時,李斯卻是一邊聽荀老師講課,一邊是心有旁騖,很像是孟子指責過的那種不專心,“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不,一心想著自己將如鴻鵠,志向遠大,羽翼已就,一飛沖天。他的眼角不時地掃向書室之外,窺測方向,以求一逞。他匣中的寶劍時時作鳴,要揚眉出鞘。在紛爭的七國之中,他也早瞅準瞭遠在西北的秦,那是一顆杲杲躍起的天狼星,將要吞食崤山以東死到臨頭還吵吵嚷嚷、睚眥相向的六國昏蛋。他對自己的祖國—楚國,簡直不屑一顧:一個逼死屈原的祖國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孟子就說過,若無故而殺士,連大夫都可以叛逃他國。況且,連貴族出身的屈原都無能作為,他這樣的一介上蔡佈衣還能有什麼指望?他對荀子說,當此“遊說者之秋”,如不抓住時機,為自己掙得富貴,就不合乎正常人性。而秦國無疑是最有希望也最有接納天下人才雅量的大國。於是他打點行裝,告別恩師,向西一路逶迤而去。按荀子晚年對秦國的好感,他定不會阻攔,甚至會鼓勵自己野心勃勃而又才幹出眾的弟子去秦國實現理想,也使自己嘔心瀝血的理論化為政治現實。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待價而沽的李斯顯然比屈原、韓非自由。屈原、韓非是有負擔和拖累的,這拖累就是他們出身所系的祖宗之國。“畢業”以後,李斯可以毫無拖累地根據自己審時度勢的判斷來決定自己的去向,而韓非則必須回到韓國,如同今日的定向委培。問題是,韓國並不需要他,更不需要他的理論。這就讓天縱聰明的韓子被人約束住瞭。天雖縱之,無奈有人束之!在這一點上,擁有人身支配權的專制社會,永遠是“人定勝天”的。韓非回韓國以後的境況,很像計劃分配時代的無後臺無後門、晦氣重重可憐兮兮的大學畢業生。他隻好退回內心,繼續他的紙上談兵式的理論研究。而此時的李斯,在秦國的事業和個人的前途都已一片光明瞭。可憐的韓非隻能成為黑格爾,而李斯則成瞭羅伯斯庇爾。假如德國的黑格爾到瞭法國,並要取代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也會殺掉黑格爾吧。  到瞭秦國的李斯很見機很乖巧地先投靠左右秦國實際權力的呂不韋,並取得瞭他的信任,被任命為郎官。這樣他就有瞭遊說秦王的機會。李斯非池中之魚,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借秦王的軍隊、財富、權勢、國土及國土上的人力,來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在與年輕的秦王談論中,他又一次提到瞭“時”—時機。他極具煽動性地說,當前是“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萬世之一時”。而且這個“時”,稍縱即逝:等到山東諸侯再次恢復元氣,也恢復他們的理智—再次聯合起來時,即使黃帝再世,也無法一統天下瞭。天佑暴秦!在天才商人呂不韋垂暮,進取銳氣漸失的時候,又為秦國送來瞭一個精通“帝王之術”的李斯,在秦國的肌體上,又補充瞭新鮮的血液!而這血液,又是何等活躍,騷動,充滿毒素,富於攻擊性!   但李斯的到來,終斷瞭秦國改善自己形象的機會。呂不韋晚年召集門客著《呂氏春秋》,並懸之國門,我以為這是他試圖引進百傢思想,填充秦人一張白紙似的腦瓜。是的,秦是公認的“虎狼之國”,它在當時各國中幾無信任度。一直以來,它隻有策略、權術及攻殺手段,而並無理論,並無任何價值取向與價值堅持。政策和策略是秦的生命。藺相如曾一針見血地總括秦的不光彩的外交史:“秦自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什麼不能“堅明約束”?就是因為沒有價值約束,沒有人文取向。可憐可敬的呂不韋,他定是預見到瞭自己的政治生命即將隨著據說是他自造的那個孽種的逐漸長大而終結,於是,他想在他被徹底清除之前再做一件大事,那就是,為秦國,為這一必將統一天下的新王朝找到一種統治理論。而他在《呂氏春秋》中雜取百傢,雖然不能說他完成瞭新理論的構想,但也顯然是在試圖改變秦人一直以來的殘暴不文的形象—可怕的是,這一國傢形象,是如此富有戲劇性地集中體現在新秦王嬴政的身上—他鼻如黃蜂,胸如鷙鳥,聲如豺狼,眼睛細長,令人不寒而栗,一望而知是個陰險毒辣、刻薄寡恩、心似虎狼、貪殘好殺的人物。這簡直就是秦國國傢形象的象征。這形象直接嚇跑瞭大梁人尉繚。秦國太需要把自己文明化瞭!太需要改變以往的形象瞭!作為邊鄙小國,它可以以無賴的面孔占得一些便宜,但要走向政治中心,它難道不需要哪怕是偽裝的文明與禮儀麼?但李斯的到來,使呂不韋的一片苦心付之渭水東流。秦以後即便在武力上統一瞭中國,但它自身仍是無賴。它完全不能勝任新的角色:在二世胡亥的身上,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這代代血脈相傳的無賴本質,以及握有權力之後,更無以復加的醜陋。班固很粗野地罵二世是“人頭畜鳴”。是的,一個肉體骨骼像人,而精神還停留在野獸階段的怪物—他的祖先一直不願在這方面有所進化。在冷兵器時代,文明與野蠻的沖突中,野蠻總占著莫大的優勢的。  李斯帶來的是一套可以立竿見影的計策。其中包括對六國人士的賄賂和暗殺。他是國傢恐怖主義活動的倡導者。我以為與其說李斯繼承瞭他老師的思想,倒不如說他撿起瞭他同學的理論;與其說他在秦國推行他同學的理論,又不如說他隻是支離破碎地從《韓非子》中隨機地抽出一些有臨場用途的東西,來為他的行為找註腳。我們讀他的大作《諫逐客書》可以發現,和先秦諸子相比,除瞭抄自他老師荀子的“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幾句外,這篇鴻文中根本沒有任何人文背景和道德根基!它隻是相當聰明的滅六國強秦國的策略而已!先秦諸子大多隻講道,而不屑於或羞於談權,商鞅、李斯等法傢則正相反:棄道用權!隻講權術,不講道義!沒有道的約束,權術會演變成何等恐怖模樣?  在大學課堂講司馬遷的《項羽本紀》時,我對學生說,項羽是有愛憎而無策略的;劉邦則是隻有策略而無愛憎。所以,一個可愛可惜,一個可憎可懼。那麼,李斯怎樣呢?他隻有策略而無原則!甚至一些最基本的、為先秦諸子各傢各派所堅守的人道原則他都沒有!他在荀子那裡真是白學瞭!那麼偉大的老師和那麼傑出的同學,對他都是浪費瞭。他隻是一架追名逐利的功利機器,難怪他永遠那麼渺小!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流氓大比拼:秦朝丞相李斯為何死在宦官趙高之手

  導讀:關於“李斯之死”,史學及關心歷史的各屆人士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趨同的結論是“李斯栽在趙高之手”,不同的是“李斯為什麼會栽在趙高之手”的深究。一個丞相死於一個宦官之手,是政治傢和陰謀傢的差別所致嗎?  蠅營狗茍的宦官趙高當然算不上是政治傢,然而作為一個輔佐暴君二十餘年,甚至在焚書坑儒方面助紂為虐的副手,李斯能逃出陰謀傢的范疇嗎?作為暴君的助手,李斯首先提出瞭焚書的建議。李斯的這個建議,使秦帝國統治所及之處,到處點燃瞭焚書之火,秦以前古典文獻,除瞭秦國的歷史書籍和“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盡皆化為灰燼,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遭到瞭前所未有的摧殘——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難道這手段還不夠流氓嗎?  縱觀兩千年國史,應該一目瞭然的是,所謂政治傢與陰謀傢是個合並同類項,唇齒相依,並無涇渭分明。我看“李斯之死”,是因為他隻有貪心卻無野心,從而導致手段不如趙高更流氓所致。李斯與趙高的區別,不是政治傢與陰謀傢的區別,而是“野心”所造就的流氓程度的高低。眾所周知,李斯是“倉鼠哲學”的締造者,老鼠“倉廁所兩重天”情景令李斯深受啟發並由此確立瞭自己的人生觀,那就是倉鼠哲學——謀取好的位置,保住好的位置。這逐步成為中國歷代基層官員普遍生存哲學,他們鉆營有術卻隻看眼前利益,其流氓手段不夠野,必被大流氓玩傢所克。   李斯從一個基層官員,當到“國傢總理”,作為他的抱負,這已經是登天到頭瞭。倉鼠的最高理想隻不過是鉆到好地方吃飽喝足,決沒有想過自己獨霸天下。所以,在爭權奪位上,手段不夠野。而李斯的對手趙高雖然出身低賤,但野心卻遠在李斯之上。從趙高步步為營的手段上看,他的最終目標是皇位——學習嬴政好榜樣。這可是倉鼠李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秦始皇用法傢之術,一統天下,做到瞭國君的極致,他的威風勾起瞭無數人的皇帝夢。從落魄的貴族子弟到市井二流子,直至“不完整的男人”,都想“大丈夫當如是”。相關閱讀推薦:李斯趙高聯手殺死的一代名將:大將蒙恬怎麼死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什麼會被腰斬?李斯被處死的原因秦二世為什麼要處死李斯?李斯被滿門抄斬的原因李斯的兒子是誰 大秦宰相李斯的兒子是怎麼死的李斯簡介 秦代著名的政治傢文學傢丞相李斯生平趙高是怎麼殺掉李斯的?趙高和李斯的權力之爭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從野心而論和流氓手段而論,趙高與項羽劉邦在同一條線上,而李斯根本是不入流的。所以,趙高與項羽劉邦,都是天下的大玩傢,李斯卻隻不過是詐著膽子被脅迫的參賭者。把最高理想設定為皇帝的宦官趙高,猶如一支野性十足的“老貓”,一步步玩死瞭“倉鼠”李斯。他先利用李斯的貪心怕失去既得利益,脅迫其參與政變,而後又利用其野心不足搶占制高點反守為攻——流氓無底線,野心無極限。這就是趙高之才,高於李斯之處。趙高淘汰李斯,隻因前者比後者更流氓。如果說李斯的流氓度是三級的,則趙高為a級。一個想當皇帝的人,以大流氓手段弄死一個隻想保住“倉鼠”之位的人,豈不正好“一物降一物”?!  總結李斯之死,果真是成也哲學,敗也哲學。“倉鼠哲學”成就瞭他的官場之路,但最後卻束縛瞭他的手腳。乃至作繭自縛,無法升級為大流氓,終被大玩傢老貓趙高所克。從抱負來看,他不是什麼大政治傢,隻不過是個大一點的官僚,這樣的官僚無論怎麼折騰都是“鼠類”陣營,無論從哲學的角度還是流氓手段上講,他栽在沒有底線的“老貓”趙高手中,是毀人遊戲玩出的必然結果。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為何廢除丞相?

  從傳說中先秦時代按照圖騰命名的龍官、鳥官;到秦漢時期強調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現,一時間丞相位高權重,連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議政;而隋唐時期“三省六部”的設立,讓“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六個部究竟掌管瞭國傢的哪些方面,和我們今天常說的“外交部”“國防部”是一個概念嗎?再到宋朝的“中書門下”和“樞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著文武二柄,實則已經被皇帝牢牢把控著;明朝洪武十三年後,更是連丞相都不再設,由出身秘書的“內閣”成員充當皇帝心腹;清朝時的“南書房”“軍機處”看似重要,其實都是大臣在“兼職”。  南京大學歷史系老師武黎嵩說,中國古代的“部”從漢萌芽開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穩定不變,雖然各部門的名稱可能會發生改變,但職能基本不變,保證瞭政策的延續性。在中國古代這種靜止的農耕社會裡,統治者一直維持著一個小規模政府,在機構設置上盡量不折騰。中國古代政府機構究竟經歷瞭哪些變化,請跟隨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中國最早的職官據說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時,當時以部落圖騰為標志,作為官名,所以都叫龍官、鳥官……後來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結合起來,封以官職。堯舜時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禮記》中稱“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見夏朝已有相當規模的政府系統。商朝時,政府組織機構更加強化,分為掌國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職的太史寮兩大系統。寮,即尞(燎),《說文解字》中解釋:“燒柴祭天也”,政府部門在屋內開會需燒柴照明,“寮”便成為政府部門的名稱。寮又通“僚”,“群官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職官系統。據文獻記載,當時“尹”和“保”是國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稱“相”。保,原為保姆,姆,女師也。起初是貴族傢庭的保育人員,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員成為匡輔大臣。 朱元璋  秦始皇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大帝國,但他沒法包攬一切,於是便創建瞭一套政府班子。設丞相為文官系統的首領,太尉為武官系統的首領,又設禦史大夫,讓他獨立於文武行政系統之外兼掌監察和會計(資料收集)。此外設立宮廷服務系統,管理皇族傢務。  “漢承秦制”,漢朝基本承襲瞭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組織機構,以秦制為藍本,建立瞭“三公九卿”的政府體制。漢朝的三公沿襲秦朝的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禦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個等級,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職。三公辦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機構。西漢初年,丞相權力相當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樣的百官朝會殿,甚至連皇帝也要親臨其殿議政,丞相府成為國傢的領導機關和決策機關。  丞相的權力非常之大,除瞭個人才能外,主要因為他們有一個聽命於自己的官員班子,丞相府成為瞭國務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內設諸曹機構。相府裡幾乎所有的公務人員都由丞相自己決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進來,通常情況下丞相的意見和決策,皇帝也多需聽取。武黎嵩打瞭個比方,“漢朝時丞相和皇帝之間,就類似於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關系,具體的行政事物,實際上都是丞相在處理。”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到漢武帝時,這種現象才發生改變,為瞭抓權,皇帝開始起用尚書。尚書是什麼官職呢?起先尚書的身份很卑賤,當時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書,多是些管吃管穿、鋪床疊被的工作,可見地位是很卑下的。“尚書是其中管文案的,漢代將文章刻寫在簡牘上,用繩子系緊,再用泥封住繩結,在泥上蓋印章,叫封泥,這樣能保證竹簡不被人打開,尚書就是負責給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獻中的‘主發書’。國傢實行雙軌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馬,皇帝也有自己的機要系統,尚書就成為皇帝的心腹。東漢光武帝進一步利用尚書的職能加強集權,建立尚書臺,目的就是為削奪相權。當高官領尚書事掌握瞭中樞機要決策大權後,尚書就從機要官變成瞭行政官。”武黎嵩說道。  漢武帝後,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權力,漢成帝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太尉為大司馬,丞相為司徒,司徒、司馬、司空三公制成立,三公制的設立就為不使任何一人獨攬大權。風水輪流轉,大司馬(東漢仍稱太尉)地位開始攀升,成為三公之首。但是要知道秦漢都是馬上得來的天下,皇帝太知道軍權的重要瞭,一直都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隻是時置時廢,充其量隻是皇帝的軍事顧問,兵符在皇帝手中,沒有兵符,太尉是不能發兵的,所以太尉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並無實權。  如果說設置三公的目的是協助皇帝決策,那麼九卿的設置就是為瞭行政。“卿”是每個行政職能部門的頭兒,執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針策略,辦理各項具體行政事務。“在卿裡面,有一類是為國傢服務的,像大司農;還有一類是為皇帝傢庭服務的,像少府,就是主管皇帝傢事的。而卿辦公的地方就叫做‘寺’,也就是行政機構。”  那麼九卿最初是哪些部門的長官呢?各卿都負責掌管些什麼呢?  像太常就是掌管宗廟禮儀的,順帶掌管文教、太醫,甚至是治水;光祿勛更是大雜燴,從宮廷警衛到侍從應對、顧問議論都管;衛尉功能相對單一,就是統領衛兵,進行保衛工作的。  太仆寺掌輿馬,除瞭掌管皇室車馬外,還掌管全國馬政。可別小看這工作,古代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戰爭必備乘騎,所以馬政可是軍國大事,在當時,太仆寺是相當重要的部門,太仆也有左、右兩位,所以能去太仆寺上班,也算得上肥差瞭。  廷尉是執掌刑獄的最高司法官;大鴻臚寺是進行外交事務的機構;少府寺就是管皇帝傢事兒的部門,可以說是皇廷生活的總管。  大司農寺是主管谷貨的機構,掌管國傢錢谷租稅等財政收入和支出,掌管屯田、倉儲、漕運等事業,掌管國傢經濟命脈,差不多相當於財政部部長……  此外還有宗正寺。其實九卿遠不止九個部門,這裡的“九”是個虛數,表示多的意思,九卿之外還有別的卿。這一時期卿的安排並不那麼合理,常根據需要隨時設立一個官位。  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建立。東漢時,尚書崛起,尚書臺不僅侵奪瞭三公職事,還侵奪瞭九卿職事,權力全面擴張,大有要把三公九卿架空的趨勢。曹魏時,尚書臺因為機構增多,已經搬至宮禁之外,而且臺、省並稱,成為尚書省。然而尚書臺權力的擴張到魏晉時雖仍在進行,卻發生瞭變化。漢武帝開始使用中朝官,使禁內掌決策,禁外掌行政。皇帝所居皇宮,又稱禁宮、禁中。宦官能出入禁中,離皇帝非常近,所以常常帶“中”字的官名,起先多是宦官。西漢時,中書官就是皇帝非常貼身的宦官,他們專門起草詔書,取代瞭尚書以前的工作。中書成瞭實際上的決策機關,漸漸發展成中書省。  既然中書也從機要官變成瞭行政官,皇帝自然又要起用新一套的人馬班子,重新培植機要官,於是就出現瞭門下省。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門下省是黃門之下的簡稱,因為漢宮門都被塗成黃色,所以叫黃門。門下最初指宮中介於後宮與前殿之間的一個區域,能進出這裡的都是近臣。侍中人員在黃門禁內服侍皇帝,與天子關系緊密而備受寵任。等到中書官退出機要官舞臺時,門下官就義不容辭地頂替上來瞭,直至成為門下省。  唐政府基本沿襲隋制。三省始於魏晉,隋朝定制為政府中樞,三省首長皆為宰相。當時的行政流程是由中書負責起草詔書,然後給門下省審核,如果門下沒有異議,就由門下的長官審核後,交給皇帝簽字,最後再交給尚書負責執行。後來中書和門下為瞭方便,就搬到一起開會,叫“政事堂”,也叫“中書門下”。這種制度後來被沿襲。唐朝時,經過中書門下的詔書,叫正封朱敕,而如果皇帝未經過中書門下,獨自擬的詔書,則被叫作斜封墨敕。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取代瞭“三公九卿”制,確立三省的首長為宰相,但其他官員也可臨時差遣到中樞任職,也可以是宰相。所以這時的宰相不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需要有一個集體議政的場所,就是設於門下省的“政事堂”。門下和皇帝關系最為親密,因此政事堂設在此處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此時宰相們已經沒有什麼實權瞭。  唐高宗時,新建大明宮,此後歷代皇帝都長居在此,取代原來的太極宮。這次移宮其實源於權力鬥爭,武則天對於太宗留下的舊中樞成員顯然是不信任的,太極宮中樞三省被反對她的舊門閥貴族把控瞭,武則天唯有移居新宮,另立新署。移居新宮時,中書省和門下省雖隨之遷入新宮,但是已被排除在宮禁之外。  到瞭宋代,宰相的名號被統一稱為源自唐代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有副宰相被稱為“參知政事”。“平章事”也好,“參知政事”也好,都帶臨時性的差遣意味。唐朝開始使職差遣,就是皇帝臨時委派一人任具體職務。唐代中期以後,這種差遣性的臨時宰相越來越多,而原來的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如果不帶“同平章事”等官銜,則已經不能參與宰相的會議瞭。  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是國傢人事行政管理部門,居於六部之首,官吏銓選是吏部最重要的工作,開元以前,科舉考試都是由吏部主持的,後來才移至禮部。戶部是中央政府管理財政、民政的職能機構。戶口簿籍是國傢推行均田制及征稅派役的根據,所以朝廷高度重視。禮部最初是國傢禮儀祠祭的機關,直到科舉移屬禮部,禮部的地位才真正得以提高。  兵部是掌管全國軍事軍備的政府職能機構,差不多相當於“國防部”,歷來都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此外,兵部還要進行武舉,選拔人才。刑部則是國傢最高司法行政機關。工部是管理國傢工程建築的行政職能機關,在六部中排行最末。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不久便結束瞭藩鎮割據的局面,統一全國軍事行動,並且讓唐代後期的使職差遣制度全面開花。北宋大部分時間都采用這種使職差遣,防止大臣集權,因此宋朝時很少集權、專權。宋朝使職大量產生,許多宰相大臣、重要軍職及地方首長都是使職,本官不辦實事,而讓差遣施行政務,官僚政治發展到此時出現瞭典型的官僚病,居官不辦事也照樣可以拿俸祿。宋政府機構臃腫,閑官過多,形成大量徒有虛名的冗閑機構。冗官問題在宋立國之初就出現瞭,不過宋朝統治者為瞭分化事權,刻意讓功臣武將領厚祿,勸他們去過聲色犬馬的生活。  宋代開始變三省為兩府。設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中書門下在宮中居東稱東府,樞密院居西稱西府,史稱“二府”。二府的首長稱作宰相和樞首。同時設三司使掌管財政,首長稱計相。這二府和三司使的長官成為實際的宰相,與皇帝共同組成北宋政治中樞。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樞密院是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關。但北宋政府重文輕武,為防武將跋扈,以文制武,實行“兵將分離制”,樞密院可得旨下符調兵,但不能領兵打仗,統兵機構另有禁軍三衙。樞密院和中書門下是各辦各的事,彼此消息不通,以致樞相調兵,中書宰相竟然不知,隻有皇帝才能通盤掌握。  自秦時設立的丞相制度到明代朱元璋時畫上瞭句號。朱元璋是怎麼啟動機構改革的呢?  朱元璋稱吳王時,還沒有動這個心思,而是仿照元制設立中書省,作為自己政權的基礎,還設置瞭掌軍權的都督府和負責監察的禦史臺。丞相統率百官,領導禮、戶、刑、工四部。等到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他又在四部基礎上設瞭吏、兵二部,六部是中書省的辦事機構。  當時,丞相總攬全國行政,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帝的詔書都必須由中書省頒發,朝臣奏議也必須由中書省呈達皇帝。中書省權力的增大,軍權架空,讓朱元璋感到瞭威脅。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謀大逆”案發,受牽連被誅除的各級政府官吏達3萬餘人,朱元璋就此發佈瞭《廢丞相、大夫,罷中書詔》,罷除中書省,不設丞相,六部尚書歸皇帝直接領導。“這樣,皇帝實際上兼任瞭丞相的職責,既為國傢元首,又為行政首腦。”武黎嵩說。  明朝另一項改革是出現瞭內閣。永樂年間,朱棣奪得帝位後,宮中形成比較穩定的參議機構,用來彌補廢丞相後中樞決策留下的空缺,這個機構就是“內閣”,性質其實就是內廷秘書班子。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內閣就設在紫禁城午門內東南角的文淵閣。  代皇帝草詔批文件是內閣的重要權力。“這叫‘票擬’,內閣學士用貼紙的方式對官員的奏章發表處理意見,協助皇帝決策,但是下發給官員必須經過皇帝的‘批紅’,皇帝將意見抄一遍才有效力。”武黎嵩說。  明朝內閣大學士的入選一般必須是翰林出身,所以翰林院成為明代士人進入內閣的進身階梯。翰林院和內閣都是禦用文秘機關,內閣專掌機密決策,翰林則逐漸與朝政機密遠去,成為單純的文秘機關。  那麼,內閣一直是當權派嗎?別忘瞭明朝還有著名的宦官機構。明朝宦官機構不斷調整增加,朱棣遷都北京後定制為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武黎嵩介紹,十二監是十二個宦官領掌的內侍衙門,各置太監一員,下面還有其他品級的宦官。因為內侍衙門稱“監”,其長稱為太監,以後,“太監”就成瞭宦官的代名詞。其中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之首,權力最大。司禮監是內廷總管,掌管宮廷事務,掌印、秉筆太監等掌管批紅、傳宣諭旨。  宣德年間,皇帝懶惰,奏本大多由司禮監代筆,後來太監甚至可以改動內閣票擬的內容,旨意究竟出自於皇帝之手還是秉筆太監之手,無從核對。後期皇帝索性不上朝瞭,太監改動旨意愈發大膽,宦官代皇帝批紅得以專制朝政。  清宮劇中,南書房和軍機處常被提及,它們都是清代的“首創”,隻是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正統”。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南書房隻是康熙舊時讀書的地方。康熙在重建內閣和翰林院的同時,又設立瞭自己的內廷秘書班子,人員從翰林中選出,稱南書房。南書房位於禁宮乾清宮斜對面的右階下,距離皇帝寢殿很近,南書房又稱“內廷翰林”。它不是正式機構,沒有固定編制,人員流動很大,專為皇帝服務。入值南書房的翰林既為皇帝反映下情、口傳上諭,有時也陪皇帝察訪民情,公私兼顧。  雍正朝設立的軍機處,就是入值南書房多年的張廷玉秉承皇帝旨意建立的。軍機處的全稱是“辦理軍機事務處”。後來軍機處的職能擴展到瞭軍政財各個方面,與實際操辦的事務差距越來越大。軍機處作為皇帝的機要機構一直存在到清滅亡前夕。和南書房一樣,軍機處也是非正式機關,屬於臨時性差遣。軍機處最具體、最重要的職能就是草詔,取代內閣票擬,而且就是在皇帝身邊奉旨草擬,皇帝閱定後就可以立刻頒發。大臣奏折也由軍機處抄錄存檔。但是軍機大臣隻是秘書參謀,隻作建議而不能下令,一切命令必須通過皇帝。  在古代官員制度中,還有“吏”這個龐大的群體,值得關註。胥吏是官府中專門辦理文書的低級行政人員。如果說官員是決策者,那麼吏就是執行者。命令下達後,具體事情就攤派到吏身上,由他們去完成。吏的數量超過官的數量。吏裡既有幕僚,他們是國傢公職人員,國傢給他們發俸祿;還有一些被稱為幕友,則是由地方官私人聘請的,他們沒有編制,工資也是由地方官私人支付。像師爺就屬於吏。  在古代,好的吏可以入官,叫“流外入流”;清代以後,吏表現突出,國傢可以賞一個官給他;或者自己捐一個官。吏的工資究竟從哪開出來呢?一名得力的吏,一年工資可能得上萬兩銀子,這就得從“倉耗”“火耗”這樣一些名目中來獲得瞭。  秘書省是掌管經籍圖書檔案的政府機構。最早出現於漢,秘書監隸屬於太常寺,掌禁中圖書秘文,故曰秘書。曹操時置有秘書令,曹丕建魏後改為中書監、令,另置秘書監專掌圖書考訂。晉置秘書寺,掌中外二閣圖書,梁武帝改寺為省,隋唐沿襲舊制。秘書是國傢圖書館和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其中不乏飽學之士。  明代時,秘書迎來瞭一次好機遇。在朱元璋罷中書廢丞相後,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皇帝每天要看二百多份奏章,處理四百多件政事。忙不過來,於是朱元璋便把目光投向瞭年輕有為但品級不高的翰林近侍身上,設置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其實就是皇帝的近臣秘書。  我們都知道尚方寶劍,但尚方其實是古代制辦和掌管宮廷食器物的官署。秦代就設置瞭,屬於九卿中的少府,秦漢時少府下屬有尚方令、尚方丞,負責制造皇帝的刀劍等珍貴器物。漢末還分中、左、右三尚方。唐代時稱尚署,元代有中尚監,明朝時廢除。清代時又出現瞭,叫尚方司。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

范雎簡介 歷史上秦國丞相范雎怎麼死的?

  導讀:范雎(?-前255年),也叫范且(通假字,古時“且”通“雎”)《史記》中是“雎ju”字,有書為“睢 sui”字,評書傢多讀此音,字叔。中國戰國時魏國人,秦昭王宰相。  范雎早年傢境貧寒,後出使齊國為魏中大夫須賈所誣,歷經磨難後輾轉入秦。范雎是魏國公族支庶子弟,善辯,本欲求官於魏王,但因傢貧無資可通門路,不得不改為入中大夫須賈門下為賓客。  魏昭王讓須賈出使齊國,范雎隨往,憑雄辯之才深得齊王敬重。齊王欲留他任客卿,並贈黃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謝絕。須賈回國,不僅不贊揚他的高風亮節,反向相國魏齊誣告他私受賄賂,出賣情報。  魏齊將他拷打得肋折齒落,體無完膚,又用席裹棄於茅廁,讓賓客往上撒尿,范雎裝死,被拋於郊外。返傢後即托好友鄭安平將自己藏匿,化名張祿,並讓傢人舉喪,使魏齊深信自己已死不疑。(一說在孟嘗君的推薦下前往秦國)   半年後,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訪魏。鄭安平設法讓范雎暗同王稽會面。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瞭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並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  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後,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封於應(今河南寶豐西南),號為應侯。范雎人睚眥必報,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以報其恩。  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的上黨,與興起的趙國發生長平之戰。兩軍對壘3年後,范雎於前260年成功地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范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後秦軍乘勝追擊,圍困趙國都城邯鄲,希望一舉滅趙,但是於前259年秋被率軍來援的信陵君擊潰,鄭安平兵敗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相關閱讀推薦:大秦帝國武安君白起是誰:盤點歷史上的武安君秦瓊的結拜兄弟有哪些?一代戰神秦瓊人物生平秦瓊簡介 一代戰神秦瓊歷史上是怎樣的人?蘇秦是怎麼死的?戰國時期六國宰相蘇秦簡介蘇秦和張儀的故事:縱橫傢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諸葛均簡介 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同母弟諸葛均生平

  諸葛均,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諸葛珪第三子。三國時吳大將軍諸葛瑾、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同母(章氏)弟弟。  諸葛均出生成長在徐州,公元193年曹操攻打陶謙,徐州陷入戰亂,諸葛均跟隨叔父諸葛玄、兄長諸葛亮背井離鄉躲避戰亂到達揚州。  195年(漢興平二年),袁術委任諸葛玄為豫章太守(今江西南縣),諸葛玄於是帶諸葛亮、諸葛均前往上任。適逢李傕控制的東漢朝廷改派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亮等人於是投奔曾有交情的荊州牧劉表,在荊州安頓下來。  197年(漢建安二年)叔父諸葛玄去世,諸葛亮、諸葛均等人在南陽隱居。  207年(漢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均仍在隆中。後為蜀國長水校尉。  216—263年(蜀漢年間)諸葛均為官,官至長水校尉。  諸葛均娶妻林氏(南陽人)、習氏,子有諸葛望(張澍《諸葛忠武侯文集》)、諸葛企(本為諸葛亮次子,過繼給諸葛均,後以“葛”為姓,出《歷代神仙通鑒》)、諸葛謙(本為諸葛瑾次子,過繼給諸葛均,後以“諸”為姓,出《歷代神仙通鑒》)

秦琪簡介 三國魏國丞相曹操麾下將領秦琪生平

  小說《三國演義》裡的人物,曹操麾下將領,屬夏侯惇部、蔡陽外甥,負責鎮守黃河渡口關隘。  《三國演義》第27回記載關羽護送甘、糜二嫂投奔劉備,經過最後一關的黃河渡口,秦琪知道關羽一路過關斬將,仍不讓其渡河,縱馬提刀,直取關羽,關羽大怒,二馬相交,隻一合,手起刀落,秦琪人頭落地。秦琪是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中被斬的最後一名將領。  秦琪被殺後,其舅蔡陽追殺關羽至古城(當時張飛駐守),張飛誤以為關羽已經投靠曹操,不肯與之相認,關羽計斬秦琪舅舅蔡陽,兄弟相認。

竇嬰簡介 西漢武帝時丞相魏其侯竇嬰生平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員和竇姓諸人沒有誰像竇嬰那樣賢能的瞭,於是就召見竇嬰。竇嬰入宮拜見,堅決推辭,借口有病,不能勝任。竇太後至此也感到慚愧。於是皇上就說:“天下正有急難,你怎麼可以推辭呢?”於是便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黃金千斤。這時袁盎、欒佈諸名將賢士都退職閑居在傢,竇嬰就向皇上推薦起用他們。皇上所賞賜給的黃金,都擺列在走廊穿堂裡,屬下的小軍官經過時,就讓他們酌量取用,皇帝賞賜的黃金一點兒也沒有拿回傢。竇嬰駐守滎陽時,監督齊國和趙國兩路兵馬,等到七國的叛亂全部被平定之後,皇上就賜封竇嬰為魏其侯。這時那些遊士賓客都爭相歸附魏其侯。漢景帝時每次朝廷討論軍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與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平起平坐。  竇嬰:(?-前131)西漢大臣。字王孫。觀津(今河北衡水東)人。竇太後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認為大將軍,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術,反對道表法裡的黃老學說,為竇太後貶斥。後因罪被殺(一說病死)。  看漢武大帝,所以會註意到竇嬰,看瞭漢書和史記,漢書怎麼都是照抄史記的,幾乎連細節都沒有新的增補。  竇嬰是個很有義氣的人,寫他的事跡有三件都是說他因為義氣而損傷自己的利益的,首先是在漢景帝要傳位給梁王的時候,是他站出來反對,堅持原則,雖然這件事維護瞭漢天子的利益,維護瞭世界和平,但因為得罪瞭太後,並沒有得到賞賜,反而被開除瞭戶口,取消瞭他的打工資格。  第二次他站出來為他的學生劉榮說話,但得罪瞭漢景帝,被認為很難和新太子一條心,本來有希望提升為丞相的,因為這件事,而被認為是不夠持重,——竇太後這次站在瞭竇嬰的一邊,認為他有當丞相的才能,而皇帝說:難道我會吝嗇一個丞相的職位給竇嬰麼,是因為他不夠莊重,其實這樣的解釋很有問題,因為竇嬰是前任的太子太傅,皇帝怎麼會選擇一個不夠持重的人作為太子太傅呢?  第三次是為瞭灌夫——這個名字聽起來真像個園丁,——灌夫得罪瞭丞相田蚡,田蚡要殺掉灌夫,因為是朋友竇嬰第三次出頭,也是他最後一次出頭,結果是被糊裡糊塗的棄市。  竇嬰會打仗,喜歡儒學,非常慷慨,不很嬌嗔放肆,經常能夠講出大道理,但輪到實際問題他總是站錯瞭隊,即是他明白自己是在以弱敵強也會經不住道德底線的摧殘而去與強權抗爭。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這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人物,不成熟的政治傢。  崔鵬子說:不怕辦錯事,就怕站錯隊。  魏其侯之領地原為瑯玡郡的魏其縣,但因封侯的關系,魏其縣改為魏其國,竇嬰不稱魏其縣侯;武安侯之領地原為魏郡之武安縣,亦以封侯之關系,武安縣改為武安國,田蚡不稱武安縣侯。  竇嬰之死  西漢前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是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輔佐高、惠、文、景數代皇帝,開天辟地,建功立業,才成就瞭武帝的輝煌盛世。他們是大漢王朝的功臣。但是,這些功臣並非都有一個好的歸宿和結局。其中竇嬰就是一個令人扼腕的悲劇人物。他是外戚,曾經權傾朝野,最後卻落得滿門抄斬的結局,竇嬰之死成為武帝時期的一大疑案。竇嬰之死起因於灌夫在丞相田蚡婚宴上的一次鬧酒,之後以偽造先帝遺詔定罪。而制造這個冤案的背後操縱者就是丞相田蚡。作為外戚集團勢力的新興代表,丞相田蚡早把沒落外戚竇嬰看做是眼中釘。  竇嬰起去,欲麾灌夫同出。田蚡乃令騎衛押灌夫置警署(“傳舍”),召長史(掌事)曰:“今日召親室飲宴,乃奉王太後詔。灌夫罵座,是大不敬。”遂以大不敬論罪,當斬首棄市。灌夫被系於獄中,乃不得首告言田蚡“陰事”。?  竇嬰乃以金使賓客請托於廷尉,惟諸吏皆為田蚡耳目,莫可得解。  竇嬰決志救灌夫。其夫人勸曰:“灌將軍得罪丞相,與太後傢忤,豈可救邪?”竇嬰曰:“侯位自我掙得,即自我丟之,無足恨悔!我絕不令灌夫獨死,而我獨生”。遂轉移傢人、變散傢產,然後潛身出傢上書皇帝。?  武帝見書召人,竇嬰哭訴灌夫之善,言其醉飽失言,而丞相因他事誣罪之。上然之,賜竇嬰食。曰:“雙方都是親戚,其是非可至太後朝宮(東朝廷)申辯之。”?  至王太後宮前,武帝主持,雙方陳詞。竇嬰先為灌夫辯護。田蚡則大毀灌夫平素橫行不法事,目無君後大逆無道。竇嬰辯不過,自度已不可挽回,因揭露田蚡與淮南王交往受金謀變之陰事。?  田蚡跪拜武帝前,曰:“當今天下太平,作為肺腑之臣,所好非權力,隻好音樂、狗馬、田宅、倡優巧匠之屬。而竇嬰、灌夫則招聚天下勇士、豪強,日夜講論政局,腹誹而心謗。不仰視天即俯畫於地,睥睨東西兩宮之間,希圖天下有變,而欲以廢立大功。臣乃不知竇嬰究欲何為!”?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於是武帝問在座大臣,兩人孰是?禦史大夫韓安國曰:灌夫舊有軍功,若非有大罪,僅爭杯酒不足誅也。但丞相言灌夫通奸猾,侵小民,傢資億萬,橫行潁川,凌犯宗室,侵欺皇傢骨肉,此乃枝大於本,不折必劈。唯明主裁斷之!?  內史鄭當時欲暗護竇嬰,見勢不敢堅持。其餘大臣皆不敢發言。武帝乃怒斥鄭當時曰:“公平日數言竇、田長短,今日到朝廷公論其是非,局促竟如新駕轅之小馬駒!我要一並斬滅汝屬!”遂罷朝。?  帝入東宮請食並匯報於太後。太後盛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已敢如此欺吾弟。我死後,皆魚肉之矣!難道皇帝是無態度之石人木偶乎?今日皇帝主持,辯論竟無結果!若在你身後,大臣還有可信者乎?”?  武帝謝罪曰:“因雙方都是宗室外傢,故廷辯之。不然,此一獄吏之事耳。”於是召郎中令石建,分別議雙方廷辯事。(郎中令,主禁軍也。)?  田蚡退朝出,候韓安國於宮門,召其同車,怒責曰:“竇嬰已是老禿翁,何為懼之,首鼠兩端?”安國曰:“今人毀君,君亦毀人,如賈豎婦女爭罵,何其無大體也?”田蚡謝曰:“爭時慌急,不計所言。”安國任禦史大夫,乃田蚡之力也。?  又安國曾為梁王相,為梁王事聯絡長公主,以有能力曾為竇太後及竇氏長公主所倚重。故其臨事,兩面討好。?  於是武帝命禦史,以竇嬰當廷所言不實,欺謾君上罪,下獄。竇嬰再求見皇帝,皇帝不見。在景帝臨終時,曾有遺詔賜竇嬰,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竇嬰乃使子侄通過陳皇後上書言之,皇帝再召見。?  武帝乃命調閱尚書大行(秘書處檔案),不見此遺詔原件。惟有詔書藏於竇傢,傢丞封存,報上。大行乃彈劾竇嬰偽造先帝詔書,罪當殺頭棄市。遂以十二月晦日,棄市於渭城(咸陽)。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楊修簡介 東漢末年的文學傢丞相府主簿楊修生平

  楊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陜西華陰人,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傢。楊修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傢。《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王敦簡介 東晉時期丞相王導之堂兄王敦生平

  王敦(266年-324年),字處仲,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為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王敦出身瑯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  王敦,士族出身,娶晉武帝司馬炎女襄城公主為妻。早年任給事黃門侍郎,王衍薦為青州刺史,東海王司馬越掌權時,任為揚州刺史。司馬睿移鎮建業,召為軍咨祭酒,後又繼劉陶任揚州刺史、都督征討諸軍事。與王導共同扶植司馬氏的江東政權,消滅不從命的江州刺史華軼,鎮壓以杜弢為首的荊湘流民起義。東晉的經濟、軍事重心在於荊、揚二州,王敦進位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封漢安侯,掌握長江中上遊的軍隊,統轄州郡,貢賦入己,將相官吏多出其門,專擅朝政,威脅晉室。晉元帝司馬睿既畏懼又嫌惡,重用劉隗、刁協等與之抗衡,並放免揚州地區的僮客組成軍隊,任命劉隗為鎮北將軍,戴淵為征西將軍,名義上北討石勒,實則防禦王敦。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誅隗翦惡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響應,王敦攻入建康,殺戴淵、周顗、刁協,劉隗投奔石勒。朝廷以敦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還屯武昌。當年元帝病死,明帝即位,在脅迫下手詔征敦入朝輔政。敦自武昌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以王導為司徒,自領揚州牧,不久病重。太寧二年(324)明帝下令討伐。王敦以兄王含為元帥,使錢鳳等率兵三萬攻建康,明帝親率六軍抗拒。敦病卒,戮屍懸首南桁。有集十卷。(案:《祖納傳》,平北將軍王敦辟為從事。《華陽國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處仲,蓋同時同姓名有三。)立身亂局王敦娶晉武帝司馬炎之女襄城公主為妻,官拜駙馬都尉,後任太子舍人。元康九年(299年),皇後賈南風廢太子司馬遹,遷他於許昌,並不許東宮官屬送行,王敦則與太子洗馬江統、潘滔、太子舍人杜蕤、魯瑤等違命去送行,得到當時議論者的稱許。後王敦改任給事黃門侍郎。  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篡奪帝位,並派王敦到兗州慰勞擔任兗州刺史的叔父王彥。三個月後,齊王司馬冏興兵討伐司馬倫,諸王都響應,此時王彥收到齊王的檄命,邀請一同起兵;王彥畏懼司馬倫兵力強盛,不敢應命。王敦此時勸王彥響應,最終齊王擊敗司馬倫,王彥亦獲功勛。司馬倫失敗後,晉惠帝復位,王敦遷任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大鴻臚、侍中。永嘉元年(307年),司徒王衍推薦他做青州刺史,拜廣武將軍。不久又征命王敦為中書監,王敦將襄城公主的侍婢都分發給將士,又向人分發金銀財寶給部眾後才回到洛陽。此時在滎陽遙控政權的太傅司馬越來朝,王敦認為他此行一定時有誅殺處罰,後司馬越果然收捕中書令繆播等十餘人,並處死。司馬越後來任命王敦為揚州刺史;潘滔認為讓王敦到外偏遠地會令他肆意妄為,成為無法制約的地方豪強。但司馬越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