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人才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雙修的全能人才

  陶弘景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南北朝時期的著名道教學者,道教茅山宗的開創者。他曾在南朝宋、齊、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隱非隱。後人對他議論頗多,毀譽不一。本文擬就其生平事績、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評述,以撥散雲霧,顯現其廬山面目。   一、生平事跡   生於江東名門。祖陶隆,於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征戰有功,封晉安侯。父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隱居集》,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思想傢、醫藥傢、煉丹傢、文學傢,幫助修訂《本草經集註》。卒謚貞白先生。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瞭混濁的人世,“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閱為務。”(《南史》)後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傢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出身於南朝士族傢庭。堯帝陶唐的後代,七世祖陶浚,三國時吳國的鎮南將軍,後降晉為尚書。祖父陶隆,好武功,解藥性。父陶貞寶,字國重,文武全才。自幼聰明異常,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生,十五歲著《尋山志》。   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華陽洞。梁武帝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後,想讓其出山為官,輔佐朝政。陶於是畫瞭一張畫,兩頭牛,一個自在地吃草,一個帶著金籠頭、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便知其意,雖不為官,但書信不斷,常以朝廷大事與他商討,人稱“山中宰相”。(492年,陶弘景36歲,他的好友蕭衍取得瞭帝位,他便隱居於曲山。梁武帝蕭衍深知陶弘景的才能,幾次想請他出仕,都被他拒絕瞭。後來,梁武帝無法,隻好時常將國傢大事寫成信件,派人送到曲山請教陶弘景,陶弘景看在多年好友的份上,也時常寫信給梁武帝,指點政策。於是,朝廷與曲山間音信不斷,陶弘景雖身在方外,卻儼然成為瞭朝廷決策人物,當時人們都稱他為“山中宰相”。)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復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見《陶弘景叢考》齊魯書社 2003年出版)。正是如此才避免瞭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山東大學王傢葵博士通過考證認為,陶弘景此舉,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雲:“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王博士認為這是陶弘景被迫受戒後,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據宋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載,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現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誥》、《真靈位業圖》、《登真隱訣》、《本草集註》、《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太玄真一本際經·道性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歷》、《華陽陶隱居集》等。如此看來,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註》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明太祖朱元璋的成功之道:元末英豪中最善用人才

  元末災變,群雄四起,劉福通、芝麻李、韓林兒、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還有方國珍、陳友定等等,一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英雄豪傑,虎視眈眈,逐鹿中原。十幾年的南征北戰,終於讓朱元璋這個從貧民窟裡走出來的放牛娃、小沙彌,躍上瞭權力的頂峰!   時乎?命乎?——人們對朱元璋的成功之道進行瞭許多有趣的探討。   有人說,他出身貧賤,深知民間疾苦和社會弊端,他的部下攻城略地之後,不妄殺,不擄掠,大得民心。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人說,他從士兵、九夫長做起,直都元帥,深諳行伍之道,既有運籌帷幄的指揮才能,又有堅毅果敢的人格魅力,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審時度勢,量力而為,所以每戰必勝,每攻必克。   還有人說,成功的英雄後面總有一位堅強的女性,站在他後面的就是在民間廣有盛譽的馬皇後馬大腳。馬皇後有膽有識,深明大義,不隻在危難中每見真情,而且在團結將士、調協君臣關系上起到瞭相當大的作用。   如果僅是以上幾點,則仍然是遠遠不夠的。朱元璋的成功更重要的在於他善於網羅人才,在身邊聚集瞭一大批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的文臣武將,他們為奪取江山立下瞭赫赫功勛。特別是出生在濠州、鳳陽一帶的朱元璋的同鄉們,更是對他忠心耿耿,始終不渝,出生入死,承擔瞭巨大的苦難和犧牲。

愛才的曹操為何要除掉自己手下的這三個人才?

  看過電影《赤壁》的都知道,一開場,曹操打算出師討伐劉備,繼而進攻東吳。孔融在朝堂上點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隨後率大軍出征。  這是虛構。  歷史上,沒有曹操出征拿孔融祭旗這一說。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孔融的確是被曹操所害。曹操不僅殺瞭他,還將他的妻兒老小全部誅殺。  孔融是個什麼樣的人?一提到他,就想起典故“孔融讓梨”,4歲就知道把大個兒的梨子讓給別人,客人笑稱他為神童。  是夠神的,保不齊大個兒的梨子有蟲,所以讓給你。  孔融吃過虧嗎?他吃虧大瞭。也是因為有才,愛顯擺。這一點從他寫文章以議論為主可以看出來。孔融文章的內容大多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  可是,在曹操手下當差,顯擺才華的下場基本都不好,孔融算一個,楊修算一個,禰衡不算,那是玩半裸秀打嘴仗的,見到禰衡您就算看到不要臉本人瞭。瞧人徐庶多機靈,一言不發,透著沉默是金。   實際上,孔融也是個義士。怎麼呢?在他16歲的時候,為瞭挽救被朝廷宦官迫害的張儉,與哥哥孔褒爭相犧牲生命。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聞名。  《後漢書·孔融傳》記載,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劉備舉薦42歲的孔融為青州刺史。  時隔一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之子袁譚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  後來,孔融輾轉到曹操手下。曹操這人比較復雜,既愛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個矛盾綜合體。他知道孔融有才,讓孔融到許昌做瞭將作大臣。將作大臣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就是主管工程、建設。  孔部長上任以來,幹得不錯,常常在朝廷的禦前會議中,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曹操一直都很重視他。  可是,公元197年的時候,發生瞭一件事。這件事讓孔融給自己埋下瞭禍根。  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術大言不慚地在壽春稱帝,曹操很生氣,想滅袁術一時又滅不瞭,一腔怒火無處發泄,便遷怒於太尉楊彪。因為楊彪曾經和袁術聯姻。殺不瞭遠的,搞個近的。  曹操便誣陷楊彪,說他企圖廢黜天子,上奏書請求收捕下獄,判楊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聽說瞭這事兒,朝服都來不及穿,就跑到曹操跟前講道理。他對曹操說:“楊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國人民都欽佩。《周書》上說,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連及,怎麼能把袁術的罪歸於楊公呢?”  曹操這時正在氣頭上,你提什麼《周書》啊,這才華賣弄得忒不是時候瞭。可孔融的話又無懈可擊合情合理,意思很明確——如果你曹操這樣濫殺無辜,必定大失天下人心,以後誰還願意輔佐你呢?  可曹操還是不肯放過楊彪,他讓許昌令滿寵去審理楊彪的案子。孔融沒辦法,隻得暗中活動,他請尚書令荀彧托付滿寵,說審理楊彪時,請隻錄口供,不要拷打。相關閱讀推薦:三國中同為曹操手下的曹丕為何不喜歡名將曹洪?曹操手下八大前後謀士排行:誰堪稱三國第一謀士?曹操手下猛將如雲:誰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的猛將?曹操手下五大謀士:曹操身邊的五大謀士都是誰?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是誰? 五子良將怎麼死的? 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滿寵心頭有數,說是審理楊彪,結果一句也不問,上來就按照法令拷打楊彪。幾天後,滿寵告訴曹操,說這楊彪經過拷打,一個字也沒說,這個人在海內有名氣,如果不把他的罪過搞清楚,就不能服眾,就會失去民心,這對您非常不好。  曹操沒辦法,當天就把楊彪放瞭。  一開始,孔融和荀彧聽說滿寵拷打楊彪,還心生怨恨。這下才知道是滿寵的計策,為的就是讓曹操放瞭楊彪。  楊彪領教瞭曹操的厲害,如今漢室衰弱,政權都在曹傢,惹不起躲得起,他謊稱雙腿筋肉萎縮,連續十幾年不能行走。最終逃離瞭曹操的魔掌。  而孔融不知趣,阻止瞭曹操加害楊彪,他反而有點得意忘形,常常以諷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調。在絕對權力的統治空間裡,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時時處處恃才傲物,說怪話講酸話,是歷史上不少自命清高之士的嗜好。仿佛不這樣,就顯示不出自己有智商,就顯示不出自己卓爾不群。  諷刺挖苦倒在其次,否定重大決策更是對當權者的反叛和打擊。譬如曹操頒佈瞭一條禁酒令,說酒會亡國,必須嚴禁。其實,曹操的本意是為瞭節約糧食,非要說這也是利國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幹瞭,跳出來高談闊論,說自古以來,亡國的還有女人,怎麼不把女人一起禁瞭?曹操無言以對。   反對一回就算瞭,可孔融回回都反對,這就讓曹操極度惱火,記恨在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曹操要發兵南攻荊州劉表。他知道孔融和劉備的關系一向親密。這傢夥平時就一貫唱反調,關鍵時難保他不會下爛藥。於是曹操決定,幹掉孔融。但孔融是一個名士,不能說殺就殺,一方面,曹操可不想背負濫殺無辜的罪名;另一方面,如滿寵所言,要服眾,不要失去民心。  那麼,妥當的方式就是謀殺。  謀殺的要領在於周密、嚴謹的部署和策劃。曹操精細盤算,認為給孔融羅織罪名最為妥當。這罪名還不能是一個,要多個。  於是,謀殺行動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這年的八月二十四,曹操派光祿勛山陽人郗慮出任禦史大夫。為什麼要讓郗慮做禦史大夫呢?因為曹操很清楚,此人素與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慮一上任,曹操就馬上指使他搜羅孔融的過錯。郗慮既樂意又賣力,搞別人興致差點,搞孔融他來勁瞭埃  很快,郗慮就搜羅到給孔融定罪的證據——孔融曾經揚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體的“劉”字。這就是謀反的論調。而且,從前孔融在北海的時候,看到王室不安寧,招集徒眾,要想圖謀不軌,後來和孫權的使臣談話時,又毀謗朝廷。  要說這罪名夠大瞭。可曹操認為,僅此一項罪名還不夠猛,命郗慮繼續秘密調查搜羅。  於是,郗慮又收集到孔融的兩大不孝的言論。  一個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禰衡互相吹噓,禰衡贊孔融,說你是“仲尼不死”;孔融則回贊禰衡,說你是“顏回復生”。倆哥兒們臉皮確實夠厚的。  另一個不尊孝道,鬧饑荒的時候,孔融對別人說,“如果父親不好,寧肯把東西讓給別人吃,讓父親餓死”;對於母親,孔融認為,母親和兒子沒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雙方就毫無關系瞭。  得,兩大罪名,不忠不孝。一個鼻孔流血,隻是火旺,兩個鼻孔一起流血,你死定瞭。實際上,一條謀反言論就足以幹掉孔融瞭。為什麼曹操偏偏要兩項罪名呢?  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其一,漢朝是主張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奸詐就在於,以不孝為罪名強加於孔融,不僅除瞭心頭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維護漢室。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籠絡人心的角度,都讓自己獲得利益,可謂是一箭雙雕。  其二,以不孝定孔融的罪,可以充分掩蓋謀殺動機。在不孝的後面,再加上一條謀反的“副罪”,孔融便更加罪有應得瞭。  其三,將不孝罪放在謀反罪前面,作為“主罪”,也顯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敵劉備,也可以不殺你,你也可以去投奔他,我曹操愛才,絕不濫殺人才,但你不孝,就必須處死,屬於“揮淚斬”。  其四,以言論治罪,也給恃才傲物或者沽名釣譽者一個警示,不許妄自尊大,不許講怪話,講怪話、諷刺、挖苦絕不是活躍政治空氣,而是作亂。在專制的政權裡,你們應該是沉默的大多數,沒有人權,更沒有話語權。  其五,這兩大罪名,可證明孔融人品有問題。肉體殺掉,還消滅你的名譽,讓你永世不得翻身,讓陳壽寫《三國志》也不敢給你立傳。這就叫踩死你,還踏上一萬腳。  因此,曹操在佈告上寫道:融違反天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這個沒打紅鉤的佈告,充分表達出曹操的憤怒,“猶恨其晚”,殺你還殺晚瞭。   於是,此時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被處以死刑,不是祭旗,而是在街市上行刑,連同孔融的妻兒一起誅殺。  以前,京兆人脂習和孔融交好。脂習曾多次告誡孔融,不要過分剛直,長此下去,必定遭到禍害。這下,孔融真的死瞭,許昌沒有一個人敢去為他收屍。隻有脂習去瞭,撫著孔融的屍體痛哭,說:“孔文舉舍棄我而死,我還怎麼能夠生存呢?”  曹操知道,立即下令搜捕脂習,本想殺掉他,後來又赦免瞭他。  其實,早在孔融之前,曹操已經炮制過一宗謀殺案,因為被害人的地位、名聲和影響都不及孔融,權且定位為第二宗謀殺案。  第二宗謀殺案的被害者叫禰衡,青州平原般縣(今山東臨邑)人。  論才學禰衡不及孔融,但和孔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諸事喜歡唱反調,而且比孔融更加狂傲。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密切,孔融屢次向曹操舉薦禰衡,說禰衡也是一位名士。曹操素有吸納天下人才的夙願,便答應見見禰衡。  私下裡,孔融和禰衡彼此欣賞,並且肉麻地相互吹捧,禰衡稱孔融是“仲尼不死”,意思是,孔融乃再世孔聖人。孔融則說禰衡是“顏回復生”。禰衡的狂傲其實很蒼白,說起才學,他不過算是漢末的辭賦傢罷瞭,有一篇代表作叫《鸚鵡賦》,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而他本人也像一隻聒噪的鸚鵡,善於譏諷和責罵別人,內心卻惡性膨脹。基於這種性格和德行,禰衡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裡,大肆譏諷曹操。曹操想給他一個下馬威,便召他為鼓吏,是打鼓的小角色。這讓禰衡大為不滿,穿著不合禮儀的衣服來敲鼓,鼓敲得精彩,可被負責禮儀的官員訓斥,說鼓吏應當著特殊的服裝。禰衡點頭稱是,來到曹操面前,一件一件慢慢脫下自己的衣服,直脫到一絲不掛。曹操尷尬得下不來臺,強作歡顏地對賓客自嘲道:我想羞辱禰衡,沒想到反被禰衡羞辱瞭。  禰衡這種找死的行為,連孔融都覺得過分,他責備禰衡的同時,又訴說曹操的愛才之心。於是禰衡又去見曹操,意思是去認錯。曹操得知也很高興。哪知道禰衡穿著一件單衣,頭頂破葛巾,手拿一根木棒,一副放浪形骸的樣子,走到大營門口,一邊用木棒敲地,一邊放聲大罵,罵得毒辣刺耳。曹操暴怒,想禰衡這小子算什麼東西,孤要殺他,不過像殺一隻麻雀老鼠罷瞭。  曹操惱怒歸惱怒,卻始終註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盡量保持寬容愛才的名聲,不好直接加害禰衡。於是他采取謀殺,這次的謀殺手法是借刀殺人。他派人強行把禰衡押送到荊州,送給荊州牧劉表。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劉表早知道禰衡的大名,把他奉為上賓,讓禰衡掌管文書,並指出“文章言議,非衡不定”,也就是荊州官府所有的文件材料,都要請禰衡過目審定,對禰衡十分器重和信任。但禰衡仍然盛氣凌人,目空一切。有一次他外出,剛好有份文件要馬上起草,劉表於是叫來其他秘書,讓他們共同起草。他們“極其才思”,好不容易把文件寫好瞭,誰知禰衡一回來,拿起文件草草看瞭一下,就說寫得太臭,然後把它撕得粉碎,擲於地上,接著他便要來紙筆,手不停揮地重新寫瞭一篇交給劉表。而且,禰衡還譏諷劉表的左右親信,這些親信就反過來整治他,到劉表那裡去進讒言,說禰衡斷言,將軍難成大事,因為將軍雖然寬厚仁義,卻有婦人之仁,行事又優柔寡斷,以後必敗無疑。  這番言論是否出自禰衡之口,不得而知。但誰聽瞭都會相信是禰衡所言。  劉表當然不能容忍禰衡的放肆和無禮。但他也不願擔惡名,就把禰衡打發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裡去瞭。  劉表知道黃祖性情暴躁,他的用意顯然也是借刀殺人。可以說這宗謀殺案的主謀是曹操,劉表脅從,實施殺戮的是黃祖。  禰衡到瞭江夏以後,一開始,黃祖對他也比較看重,讓他負責文件起草。禰衡也頗為賣力,工作幹得相當不錯,凡經他起草的文稿,“輕重疏密,各得體宜”,寫得十分得體,得到瞭黃祖的嘉賞。

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

  導讀:管仲是齊桓公的相國,齊國的富強,全賴其力。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有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孔子曾經說他,沒有管仲,我們恐怕已經左衽瞭,就是已經變成向北方少數民族一樣的裝束瞭。然而,到管仲死的時候,齊桓公讓他推薦一個相國,他竟然推薦不出來。不僅如此,齊國朝廷竟然是小人當道,污濁橫流,一代雄主齊桓公竟然被活活地餓死在宮中。  齊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病重,齊桓公前去探望,詢問誰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遍視朝中,竟然沒有人可用,於是隻好把皮球踢還給桓公,說:“最瞭解臣下的莫過於國君。”齊桓公隻好自己說:“我想任用鮑叔牙,你看怎麼樣?”管仲說:“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政的。”齊桓公繼續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易牙為瞭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瞭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齊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說:“衛國公子開方舍棄瞭做千乘之國太子的機會,曲奉於國君十五年,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如何能夠忠誠於國君您?況且千乘之封地是人夢寐以求的,他放棄千乘之封,俯就國君,他心中所求必定過於千乘之封。國君應該疏遠這樣的人,更不能任為相國之職。”齊桓公又說:“易牙、開方都不行,那麼豎刁怎麼樣?他寧願自殘身體來侍奉寡人,這樣的人難道還會對我不忠嗎?”管仲說:“是人無不愛惜其身,自殘其身來侍奉您,這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愛惜您呢?請國君務必要遠離這三個小人,寵信他們,國傢必亂。”   這就是著名的管仲病榻論相。不久管仲病逝,接替他的公孫隰朋、鮑叔牙也不久死去。齊桓公不聽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瞭易牙等三人。二年後,齊桓公病重。易牙、豎刁見齊桓公病重將不久於人世,就把宮門堵塞,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宮,也不給齊桓公送食物,齊桓公竟然活活餓死。齊國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兒子為爭奪君位各自勾結其黨羽,互相攻擊殘殺,致使齊桓公的屍體停放瞭兩月之久無人收殮,屍體腐爛生蛆,慘不忍睹。那麼,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死後沒有人才可用呢?  齊桓公任用管仲之初,管仲同時向齊桓公推薦過五個人,並把它們的長處一一列舉瞭出來。他們是公孫隰朋、王子成父、賓胥無、寧戚和鮑叔牙。並說:“公孫隰朋長於辯辭,可以擔任大司行、王子成父長於征戰,可以擔任大司馬;賓胥無長於刑律,可以擔任大司理、寧戚長於農業,可以擔任大司田、鮑叔牙敢於直言,可以擔任諫議官。”這些人都在霸業中發揮瞭積極作用,同時也展現瞭他們各自的才能。這就讓人產生瞭一個疑問,君主荒唐、國傢平庸的齊國能夠產生人才,而稱霸一時的齊國反而沒有人才瞭嗎?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也是管仲等人長期占居高位,限制瞭齊國人才的發展,而他們又不註意培養、發現和選拔人才。在管仲那個時代,爵位是世襲繼承制,官位也是相當程度地世襲繼承,如果不讓他人染指,讓自己的兒子出來執政可以嗎?就像趙魏兩國,從晉文公元年(前636)開始他們進入執政高層,到晉烈公十九年(前401)兩傢被周烈王封為諸侯,二百多年間,幾乎每一代都有能勝大任之人。看起來,管仲等人他們的兒子也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狀況呢?根本原因在於,齊國君臣是一種特殊的君臣關系,齊桓公有瞭管仲,從此隻當“甩手掌櫃的”;管仲隻對齊桓公一人負責,不計兩人身後之事。隨著事業的成功和霸業的形成,他們已經由改革變成保守。縱觀管仲執政後,並沒有再做過大的改革事項。這也符合社會的發展基本規律,改革者在初期往往具有開拓精神,對於人才的使用也是不拘一格,一旦成功,他們就會隻想到保住改革成果而患得患失,看人的眼光也不再是遠大和寬闊。管仲建議齊桓公遠離那三個小人這當然沒錯,可是他建議的那個公孫隰朋又是個什麼情況呢?四十年前這個人就和他一起執政,這個人該是多大年齡?管仲的保守還表現在,他可以改革齊國的行政、兵役、軍隊建制、土地稅收和官吏管理制度,卻絕不允許改變一種秩序。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的弟弟和戎人、翟人合謀侵周,齊桓公派管仲到周去為雙方講和,周王想用上卿的禮節接待他,管仲堅決不從,經過再三謙讓,才接受瞭以下卿之禮拜見天子。這是因為,在齊國,上卿是高、國兩氏。  但是,管仲對於權力是絕對不會放手的。齊桓公曾經問他,說自己有兩大毛病,好田獵和好色,這會不會危害霸業?管仲說,隻要知道誰是賢者,知道瞭賢者就任用,任用瞭就信任到底,且不再任用小人就可以瞭。由此,他得到瞭齊桓公的信任,齊桓公也從此不再過問雜務事。有人要信任,有人給信任,事業又基本上順風順水,誰還會想到將來以後怎麼辦?尤其是管仲,他隻要君主的這種信任,忘記瞭他曾經說過的要君主遠離小人的話,一味看君主的好惡辦事,對於一些不好的小人不加驅逐。當齊桓公提出,易牙、開方、豎刁平常為什麼沒有聽他說起時,他竟然說他在位能加以限制,完全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身後的做法。齊國成就瞭霸業,君主和相國都得到瞭人民的尊重,他們在享受尊榮的同時,看人的標準也不同瞭,強盛的齊國不可能沒有人才,隻是這個時候,即便是齊國有人才,但他們不能被置於囊中,有人才也難以脫穎而出。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管仲竟是射箭史上創造六環紀錄的人樂毅到底是誰?為何諸葛亮都要自比管仲樂毅?法傢先驅管仲曾是出名窩囊廢:打工被炒三次魷魚管仲是怎麼死的?管仲的死因管仲如何成為齊桓公的手下?鮑叔牙為何力薦管仲

逆境造就人才名言警句

  1、在順境中,朋友結識瞭我們;在逆境中,我們瞭解瞭朋友。——c.collins   2、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3、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雨果   4、蓮花開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貧寒傢。——諺語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   6、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們所驚奇。——培根

秦為什麼能滅六國:變法後的人才儲備

     春秋戰國的歷史實際上是秦霸諸侯而終制六合的歷史。對於秦滅六國,自古以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一而終。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我認為秦之所能“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關鍵在於敢用人,善用人。   按《史記》記載:秦乃顓頊之裔,其後人名皋陶……其後有非子者因善養馬而被周孝王封為秦之地。當時秦地處偏僻,中原諸國以其為附庸,認為秦習於戎俗,非中國之屬。及至秦穆公,重用“五羊大夫”——原虞國大夫百裡奚,制定“並西戎之地足以耕,籍西戎之民可以戰……既全西陲,然後扼山川之險,以臨中國,俟隙而進”之策。後穆公又西取繇餘於戎,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枝於晉,遂成伯業。商鞅原衛侯之友庶,因見衛弱,乃入魏國,但魏國不能用。及入秦見孝公則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定都建縣,勸戰禁奸,於是“道不拾遺,國無盜賊,倉稟充足,勇於公戰,而不敢私鬥。秦國富強,天下莫比。”及至蘇秦合縱六國以對秦,魏人張儀因求事魏、楚不得乃輾轉至秦,得惠王賞識,以“連橫”而散六國之“合縱”。又是魏國人范睢,有“談天說地之能,安邦定國之志。”然在魏國,竟幾被冤屈至死。偷偷入秦後,被昭襄王拜為丞相,教秦王定遠交近攻之謀,說秦王以縱橫捭闔之計,遂獲兼並之功。及至秦王贏政,用楚人李斯為客卿,魏人尉繚為上客,乃次第滅韓、趙、魏、楚、燕、齊。而其中不唯資歷,不拘年齡,打破常規,任用十二歲甘羅為相,委以國事以出使趙國,更是用人的經典。據說:六國有孟嘗、平原、信陵、春申四公子,有田單、吳起、孫臏、趙奢等將領,豈謂無人?然六國用人不專或用人有疑。僅以趙為例:秦拔韓,發兵攻趙,然趙王聽信讒臣郭開之言拒廉頗、殺李牧,而致宗廟毀,祭祀絕,為天下笑,豈非不善用人?蘇洵說,假如六國“以事秦之心禮天下奇才,並力向西,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吾然其言。   古人雲:“人才興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搶占瞭人才制高點,誰就掌握瞭競爭的主動權。在搶占人才方面,美國是好手。據資料顯示,2001年在美國矽谷工作的高級工程師中,有33%是外國人,在美留學的人數達到50萬人,占全世界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3,留學生成瞭美國人才的一個重要資源。   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須把人才作為推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努力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資源強國,大力提升國傢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織人事部門責無旁貸,我們要緊緊圍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保證這個目標,把一大批治黨、治國、治軍的優秀人才,凝聚到黨和國傢的各項事業中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劉邦為何能戰勝無敵的項羽:得人才者得天下

  人才的管理與使用對整個團隊自身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正確管理和使用人才直接決定著這個團隊的建設與發展能否在健康有序的快車道上穩步前進。   世界上的資源有成千上萬種,但是隻有人才稱得上是寶貴的資源。學會任何一種學問,隻能利用一種資源,而學會用人才、能夠利用人才,才能去征服、利用萬物。用人之法,一本而萬利;用人之法,一勞而永逸。   人事問題是最復雜、也最關乎事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用什麼樣的人?怎樣用人?把什麼樣的人放在什麼位置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什麼有的人朝氣蓬勃、銳意進取;而有的人則死氣沉沉、毫無生機?從中可以看到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禦人有術、善於用人的人,必大成;凡用人無方,擅用濫用人的人,必大敗。   所謂的 “禦人術”,就是駕馭人的能力。劉邦的用人之道有些地方是可以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知人善任

劉備錯過瞭這幾個人才:難怪總是敵不過曹操軍隊!

  劉備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涿郡起兵到赤壁大戰前,人生如浮萍;第二階段從借居荊州到白帝城托孤,輝煌很短暫。  在劉備第一階段的人生裡,避居新野,三顧諸葛亮於南陽,為他設計實現抱負的戰略藍圖,因此他才能夠步入第二階段的輝煌人生。劉備對待人才方面,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天賦瞭,涿郡起兵時,有關羽、張飛、簡雍跟隨,轉戰徐州時,又有糜竺、糜芳、孫乾傾情加盟,但終究沒有改變他寄人籬下的命運。其實不少的士大夫還是非常看好劉備的,為什麼這些士大夫都不善始善終的追隨劉備呢?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明白,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來讓這些士大夫實現安邦治國的夢想。  1、田豫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一歲,是曹魏少有的高壽將領。當然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田豫很有才能,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第一名將,《三國志》中,將田豫與滿寵、牽招、郭淮同列一傳,除此之外,陳壽還認為“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田豫終於小州,牽招終於郡守,都是沒有得到重用,陳壽的這句話是非常有分量的。  那田豫和劉備有什麼關系呢?話還是要從劉備投奔公孫瓚說起,年紀尚小的田豫把自己托付給劉備,後來跟隨劉備一同援救徐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田豫因為母親年老而返回傢鄉,臨別之時,劉備哭著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相信大傢都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田豫回到幽州,先跟從公孫瓚抵禦袁紹,公孫瓚敗亡後,歸附鮮於輔。曹操平定北方,鮮於輔投降曹操,田豫才能夠為曹氏集團服務。這是劉備在徐州失去的第一位人才。   2、陳群  田豫離開後,劉備也帶著部隊前往豫州任職,在這裡遇到瞭陳群和袁渙,但最終他也錯過瞭這兩位人才。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隸屬於豫州刺史部,這也是劉備能遇到陳群的原因。陳群傢族在中原是知名的士大夫傢族,他的父親叫陳紀,字遠方,名氣很大,被尊稱為陳遠方,中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瞭一篇《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文章,就是講的陳群父親的故事,而陳太丘是陳群的祖父,陳太丘本叫陳寔,因為做過太丘長(太丘縣令),所以被尊稱為陳太丘。  魯國的孔融是孔子的後裔,是一個才能出眾而且又清高的人,年齡在陳紀和陳群之間,孔融先和陳紀為友,後來又和陳群結交,所以陳群的名氣就越來越大。對於善於禮賢人才的劉備來說,來到豫州地界,肯定不會不知道陳群的大名,因此他征召陳群擔任別駕,別駕在漢代是刺史的佐官,相當於刺史的副官或者說是機要秘書,刺史出巡監察地方時,別駕就坐另外的驛車隨行,因此被稱為“別駕”。  沒過多久,徐州牧陶謙病逝,徐州的官民希望劉備能夠到徐州接任州牧,劉備準備前往,陳群卻勸劉備不要去徐州,分析瞭去徐州的利弊,擔心前有袁術的大軍壓境,後有呂佈的陰謀偷襲。陳群的預言都一一成為現實,不久之後,陳群被舉為茂才,為柘令,陳群沒有去上任,和父親陳紀去瞭徐州避難,曹操消滅呂佈之後,征召為司空西曹掾屬,成為曹魏的大臣。  3、袁渙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父親袁滂,是漢朝的司徒,袁氏傢族也是名門望族,知名的有袁徽和袁霸等人。劉備到豫州時,舉袁渙為茂才,茂才就是優秀的人才,舉茂才是漢代察舉制的一種,向朝廷推薦人才,跟後來的科舉制一樣,舉薦者和被舉薦者之間有一種師生的情誼。不過袁渙並沒有在劉備手下任職,而是躲避戰亂到瞭江淮一帶,被袁術所任,後來跟隨袁術出征阜陵,被呂佈拘留,袁渙也因此成為呂佈的下屬。相關閱讀推薦:法正為何會背叛劉璋:壓抑導致其重新選擇瞭劉備解密:孔融為何得不到劉備和太史慈的信任從苦命商販到開國皇帝:劉備發跡背後的密聞揭秘三國謎案:劉備為何安排張飛去耒陽調查龐統三國妙策!龐統為何能說服劉備攻取劉璋的西川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呂佈和劉備剛開始很親密,後來鬧翻,呂佈讓袁渙寫信罵劉備,袁渙不願意,呂佈威脅袁渙說:“願意寫就可以活命,不願意就隻有死路一條。”袁渙大義凜然,並沒有對呂佈的恐嚇有所觸動,很鎮靜的對呂佈說:“渙隻聽說德行可以侮辱人,沒有聽說罵可以侮辱人的,如果劉備是一個君子,那他肯定不會以將軍的話為恥辱,假如他是一個小人,再用你的話來回復你,那麼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裡,再來痛罵將軍,可以嗎?”呂佈聽瞭袁渙的話,非常的慚愧,終止瞭這樣的行為。  呂佈殞命白門樓之後,歸屬於曹操,曹操搞屯田制,出現大量的農民和士兵逃亡,袁渙勸諫曹操不要強制這些人去屯田,願意去的就去,曹操聽從建議之後,屯田才得以順利的進行。劉備去世的時候,消息傳到魏國,曹魏群臣相互祝賀,唯獨袁渙想起劉備當初的推舉之恩,不願意慶賀。  4、陳登  劉備錯過的第四位人才,是徐州的陳登。陳登,字元龍,徐州下邳人,陶謙的下屬,後來曹操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伏波將軍,天妒英才,三十九就過世瞭。陳登文武雙全,才智過人,被陶謙舉為典農校尉,主管徐州的農業生產,擔任廣陵太守時,大破江東孫氏的進攻。劉備和陳登可謂是英雄惺惺相惜,史書記載魏國司徒陳矯曾為陳登的功曹,陳矯與陳登談論,陳登說:“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陳群的父親)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華歆);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名士趙昱);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孔融);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劉備)。”  當然劉備對陳登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後來劉備轉戰到荊州,與劉表、許汜談論陳登,許汜說:“陳元龍乃湖海之士,驕狂之氣太嚴重瞭!”劉備對許汜的言論深表不滿,不過他也沒有立即反駁,而是問劉表說:“您認為許先生說的話對不對啊?”劉表卻說:“如果說不對,許先生是一個好人,是不會說假話的;但如果說對,陳元龍卻又名重天下!”劉表也不知道這位許先生說的話對不對,隻能用和稀泥的方式來回答,不過沒有得到劉備的認同。   劉備又接著問許汜:“許先生說陳元龍驕狂,有這樣的事情嗎?”許汜應該沒有看出劉備對他的不滿,說:“以前世道動蕩的時候,我路過下邳,見過陳元龍。他毫無客主之禮,很久也不搭理我,自己高臥大床,而讓客人坐在下床。”劉備反駁說:“許先生您向來有國士之風,現在天下大亂,帝王流離失所,元龍希望您能夠憂國忘傢,匡扶漢室,然而您計較田宅屋舍,言談之間毫無新意,這當然是元龍討厭的事情,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元龍和您說話?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是到百尺高樓上躺著,而讓您睡在地下,哪裡隻有區區上下床的區別呢?”許汜肯定被劉備的一棒子打蒙瞭,幸好劉表出來圓場,劉備感嘆的說:“像陳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隻能在古代尋求,而現在蕓蕓眾生,恐怕很難有人趕得上他瞭。”  這個故事被後人傳誦,形成瞭一個成語,叫“求田問舍”,意思就是說隻知道謀求個人利益,沒有遠大的理想。劉備能夠說出這一番話,他的道德情操並非像當代人說得如此不堪,也許這隻能說當代人的價值觀發生瞭轉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情是不可取的。當然許汜在三國亂世隻是一個小人物,曹操為兗州牧時,許汜本是兗州的從事中郎,與張超、陳宮等背曹操而迎呂佈為兗州牧,後來又隨呂佈到瞭徐州,呂佈被圍困下邳時,曾派遣他和王楷向袁術求援,呂佈失敗之後,投靠瞭荊州的劉表。  陳登慕劉備的雄才大略,又對劉備有擁戴之力,呂佈偷襲徐州,偽降呂佈,暗中聯合實力派曹操,消滅呂佈,後來劉備第二次領導徐州,陳登也是力挺劉備,不過劉備終究沒有抵擋曹操的進攻,陳登再次投降曹操,很多人有疑問瞭,為什麼陳登不對劉備善終呢?筆者認為陳登跟田豫一樣,為瞭盡守孝道,因為陳登的父親陳圭年邁體衰,致使劉備錯過瞭陳登。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5、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太史慈和劉備在早期為救孔融的時候,就相識瞭。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札。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  隻是那時劉未對其產生如趙雲一樣的情感。試想若當時劉能對其如對趙雲般器重,想當時其必會傾心相投。  註:隻是後其為其母而投劉繇,若劉兄弟也一起去,估計三國歷史就要變瞭。   6、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佈。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於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劉備及關羽都對其很是敬佩,早在與呂佈同守徐州之時,便已有相識。試想劉備若能把其當成與關、張一類的兄弟,其對劉也一定很是感激,到曹操收伏呂佈時,劉若能對曹言之及自傢如關、張一樣的兄弟,想曹也未必會殺他。之後劉自然可與其在一起瞭。  註:若如此,隻怕日後,徐州被破,關羽也不會有人相助,其也必亡瞭。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7、張任  張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的屬下,官至益州從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劉備進攻劉璋的戰爭中,張任率軍迎戰劉備,戰敗被殺。  張任文武全才,隻可惜死得太早。若劉備對其不因其殺龐統而痛恨其,而是對其禮賢下仕,如張飛義釋嚴顏一樣,再對其動之以情,想其必定死心投降。那時蜀漢豈不又多瞭一個員大將?  8、龐德  龐德原為馬超部將,因其生病所以才未被派去救劉璋,不然,後必隨馬超降劉備瞭。其實縱然其當時因病未有收降,若劉備有收其心,想也不難。隻要讓馬超暗書一信,再潛人與張魯手下的楊松,使反間計,想必能使其來投劉備的。

十大名聲大卻人品差的名人 是人才同時也是人渣!

  好比女神也會放屁一樣,歷史上很多名人也曾做過不少令人極其鄙夷的事情,這並不是什麼難以置信的事。隻不過他們的名聲太大,品行上的缺點被掩蓋瞭而已。這類人很多,無法一一列舉,以下10位是相對而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子。他們有的自詡聖人,卻做出為人不齒的行徑;有的寫出堅貞不移的愛情詩篇,事實卻始亂終棄;還有的撒謊成性、拋傢棄子……(排名不分先後)  10.畢加索  功績:現代藝術大師  立體主義創始者、20世紀現代藝術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傢之一,創作作品近37000件,世界級的藝術大師。  德行:私生活混亂、自私、背叛朋友  畢加索的私生活十分混亂,他一生中娶瞭兩位妻子:奧爾嘉與雅克琳。長期情人至少五位:費爾南黛、埃娃、特蕾絲、朵拉、弗朗索瓦絲。逢場作戲的私情那更是不計其數。他的很多作品都跟他的情人有關,可謂是他重要的靈感來源。在畢加索看來,“女人就是承載痛苦的機器。”與他相關的女人,結局大多比較悲慘,被拋棄、自殺等等。  畢加索為人很自私、吝嗇、刻薄。塞林格女兒這麼形容畢加索:“天才是人類的福音,是自己的悲劇,自己的傢人也一起承受這個悲劇”。羅永浩更是直言畢加索在生活中就是個人渣。畢加索有個兒子,給他當瞭一輩子的司機,拿著微薄的薪水養育畢加索的孫女和孫子,然而畢加索卻從未親手抱過孫女和孫子。   1911年8月,《蒙娜麗莎》在盧浮宮失竊。一個叫皮耶雷的小偷為瞭出風頭,帶著一件從盧浮宮偷來的雕塑來到報社,盡情嘲笑盧浮宮保衛的低能,並聲稱知道《蒙娜麗莎》的下落。這篇采訪第二天在報紙的頭條登出,把畢加索的好友、著名詩人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嚇瞭一跳,因為他和畢加索曾經向皮耶雷購買過幾件從盧浮宮盜出的雕塑。後來阿波利奈爾被警方抓住,本以為畢加索會站出來替他說幾句話,證明他和小偷皮耶雷沒有什麼瓜葛。可是,畢加索為瞭撇清關系,一口咬定不認識阿波利奈爾。   (阿波利奈爾《加利格拉姆》中的一首詩,組成埃菲爾鐵塔的形狀)  警方後來找到明確線索,推翻瞭對阿波利奈爾的懷疑。阿波利奈爾出獄後,離開瞭原來的朋友圈,絕口不提他和畢加索的事情。  對此,畢加索若無其事一般,沒有對阿波利奈爾說過一句道歉的話。  9.康有為  功績:思想傢、學者、戊戌變法領袖  德行:妄人,逃亡時,偽造光緒的衣帶詔,成立救國公司四處募捐、招搖撞騙。回國後,遊山玩水,置房產、納小妾,最後夥同張勛復辟。  在《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中,梁漱溟披露瞭兩件事:一件是,康有為在陜西西安的臥龍寺參觀時,將寺中多卷珍貴的古版佛經裝到他的騾車上試圖盜走,後被人發現並追回。還有一次,康有為向銀行傢餘凡澄“借”一幅十分名貴的字畫,試圖據為己有;餘凡澄多次討要不得,便不得不派許多人到康傢強行索回。  他的《康南海自訂年譜》裡的內容,真真假假都有。研究戊戌變法的專傢茅海建說:“康有為的言論多有誇張自揚之處,須得處處小心”。康說光緒皇帝曾指示總理衙門:“康有為有折,可令其直遞來。”但這在當時的體制裡,是‘絕無可能之事”。  還有一個大謊言,就是所謂的“衣帶詔”。此衣帶詔是光緒會見楊銳時寫給楊銳的,上面有“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等語。後來康有為說,是他受此“衣帶詔”。他以為詔書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無對證。他想不到的是,楊銳被殺後,他的兒子楊慶昶趁扶柩回四川,縫到四川舉人黃尚毅的衣領中,帶回老傢,後來又拿出來。皇帝的手書,是鐵證,偽造不瞭。“衣帶詔”之事大白於天下。但是康有為卻逃到海外,以“衣帶詔”等事欺世而盜名,斂瞭很多財。相關閱讀推薦:新中國十大悍匪戰力排行榜:盤點1949年後十大悍匪支持兩岸統一的十大明星:林志玲語驚四座(圖)中國現役十大稱雄世界的武器[圖]:美軍至今無解解密古埃及十大未解之謎 女法老為何女扮男裝?美國評出古今十大軍事傢排行:名單人物陣容強大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眾傢評價:  當日離經叛道之名教罪人康有為,今亦與夫未開化時代之人物之思想同一臭味。——陳獨秀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章太炎(《禮記·中庸》:“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  康有為欲刪定六經而先作《偽經考》……其貌似則孔也,其心則夷也。——葉德輝  自私自利而具野心,但又缺乏經驗、判斷力和方向。——辜鴻銘  輕舉妄動,慮事不周,上負其君,下累其友。——嚴復  8.托馬斯·米基利  影響:發明對環境有巨大破壞作用的四乙基鉛和氟利昂。  德行:欺騙大眾。 托馬斯·米基利  四乙基鉛和氟利昂性能優良,被大量使用,但這兩種物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巨大破壞作用。隨著含鉛汽油的推廣,四乙基鉛在汽油燃燒時產生的鉛嚴重污染瞭大氣,使得世界各地患鉛中毒的人急劇增多,人們對含鉛汽油的質疑也逐漸增加。但是,米基利卻舉辦新聞發佈會,向公眾證明四乙基鉛的使用是安全的。會上他以自己為實驗對象,先是將四乙基鉛灑在他手上,然後打開一瓶四乙基鉛,將其放在鼻子下聞瞭60秒。試驗完後的他安然無恙,於是他向媒體說,他就是每天都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因此四乙基鉛是安全的。事實是,事後的米基利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從這60秒的四乙基鉛中緩過來。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7.馬丁路德金  影響:民權運動的領袖、非暴力運動的倡導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德行:身為浸信會牧師,卻通奸,嫖娼。作為一個博士,抄襲、剽竊。  1963年,金發起“向華盛頓進軍”行動,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負名望的演說傢。金的左派激進思想使他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反諜計劃”的監控對象之一,後者懷疑金可能與共產主義有關。聯邦調查局曾查出金的婚外情記錄,這些記錄將馬丁路德金不為人知的一面展現瞭出來——  可以說馬丁·路德·金的巡回講演,就是巡回嫖娼,白人妓女、黑人妓女,他都招,有時同時招2個以上的妓女,搞亂交;醉醺醺的多人性派對,甚至要持續幾天。嘿咻時的淫言穢語,呢喃呻吟,都被記錄到FBI的錄音帶裡,有一句原話是這樣的:為上帝而嫖,今夜我不是黑鬼“!(I’m

劉備一生中錯過瞭哪些人才?盤點劉備拋棄的將領

  劉備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涿郡起兵到赤壁大戰前,人生如浮萍;第二階段從借居荊州到白帝城托孤,輝煌很短暫。  在劉備第一階段的人生裡,避居新野,三顧諸葛亮於南陽,為他設計實現抱負的戰略藍圖,因此他才能夠步入第二階段的輝煌人生。劉備對待人才方面,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天賦瞭,涿郡起兵時,有關羽、張飛、簡雍跟隨,轉戰徐州時,又有糜竺、糜芳、孫乾傾情加盟,但終究沒有改變他寄人籬下的命運。其實不少的士大夫還是非常看好劉備的,為什麼這些士大夫都不善始善終的追隨劉備呢?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明白,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來讓這些士大夫實現安邦治國的夢想。  1、田豫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一歲,是曹魏少有的高壽將領。當然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田豫很有才能,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第一名將,《三國志》中,將田豫與滿寵、牽招、郭淮同列一傳,除此之外,陳壽還認為“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田豫終於小州,牽招終於郡守,都是沒有得到重用,陳壽的這句話是非常有分量的。   那田豫和劉備有什麼關系呢?話還是要從劉備投奔公孫瓚說起,年紀尚小的田豫把自己托付給劉備,後來跟隨劉備一同援救徐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田豫因為母親年老而返回傢鄉,臨別之時,劉備哭著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相信大傢都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田豫回到幽州,先跟從公孫瓚抵禦袁紹,公孫瓚敗亡後,歸附鮮於輔。曹操平定北方,鮮於輔投降曹操,田豫才能夠為曹氏集團服務。這是劉備在徐州失去的第一位人才。  2、陳群  田豫離開後,劉備也帶著部隊前往豫州任職,在這裡遇到瞭陳群和袁渙,但最終他也錯過瞭這兩位人才。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隸屬於豫州刺史部,這也是劉備能遇到陳群的原因。陳群傢族在中原是知名的士大夫傢族,他的父親叫陳紀,字遠方,名氣很大,被尊稱為陳遠方,中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瞭一篇《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文章,就是講的陳群父親的故事,而陳太丘是陳群的祖父,陳太丘本叫陳寔,因為做過太丘長(太丘縣令),所以被尊稱為陳太丘。  魯國的孔融是孔子的後裔,是一個才能出眾而且又清高的人,年齡在陳紀和陳群之間,孔融先和陳紀為友,後來又和陳群結交,所以陳群的名氣就越來越大。對於善於禮賢人才的劉備來說,來到豫州地界,肯定不會不知道陳群的大名,因此他征召陳群擔任別駕,別駕在漢代是刺史的佐官,相當於刺史的副官或者說是機要秘書,刺史出巡監察地方時,別駕就坐另外的驛車隨行,因此被稱為“別駕”。   沒過多久,徐州牧陶謙病逝,徐州的官民希望劉備能夠到徐州接任州牧,劉備準備前往,陳群卻勸劉備不要去徐州,分析瞭去徐州的利弊,擔心前有袁術的大軍壓境,後有呂佈的陰謀偷襲。陳群的預言都一一成為現實,不久之後,陳群被舉為茂才,為柘令,陳群沒有去上任,和父親陳紀去瞭徐州避難,曹操消滅呂佈之後,征召為司空西曹掾屬,成為曹魏的大臣。相關閱讀推薦:曹操為什麼無法收降劉備的部將?劉備如何得人心煮酒論英雄:揭秘三國史上曹操為什麼稱贊劉備?26歲的諸葛亮毫無政治經驗 劉備為何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集團有哪十大功勞?論諸葛亮的地位劉備如何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草根皇帝劉備的人生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3、袁渙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父親袁滂,是漢朝的司徒,袁氏傢族也是名門望族,知名的有袁徽和袁霸等人。劉備到豫州時,舉袁渙為茂才,茂才就是優秀的人才,舉茂才是漢代察舉制的一種,向朝廷推薦人才,跟後來的科舉制一樣,舉薦者和被舉薦者之間有一種師生的情誼。不過袁渙並沒有在劉備手下任職,而是躲避戰亂到瞭江淮一帶,被袁術所任,後來跟隨袁術出征阜陵,被呂佈拘留,袁渙也因此成為呂佈的下屬。  呂佈和劉備剛開始很親密,後來鬧翻,呂佈讓袁渙寫信罵劉備,袁渙不願意,呂佈威脅袁渙說:“願意寫就可以活命,不願意就隻有死路一條。”袁渙大義凜然,並沒有對呂佈的恐嚇有所觸動,很鎮靜的對呂佈說:“渙隻聽說德行可以侮辱人,沒有聽說罵可以侮辱人的,如果劉備是一個君子,那他肯定不會以將軍的話為恥辱,假如他是一個小人,再用你的話來回復你,那麼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裡,再來痛罵將軍,可以嗎?”呂佈聽瞭袁渙的話,非常的慚愧,終止瞭這樣的行為。  呂佈殞命白門樓之後,歸屬於曹操,曹操搞屯田制,出現大量的農民和士兵逃亡,袁渙勸諫曹操不要強制這些人去屯田,願意去的就去,曹操聽從建議之後,屯田才得以順利的進行。劉備去世的時候,消息傳到魏國,曹魏群臣相互祝賀,唯獨袁渙想起劉備當初的推舉之恩,不願意慶賀。   4、陳登  劉備錯過的第四位人才,是徐州的陳登。陳登,字元龍,徐州下邳人,陶謙的下屬,後來曹操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伏波將軍,天妒英才,三十九就過世瞭。陳登文武雙全,才智過人,被陶謙舉為典農校尉,主管徐州的農業生產,擔任廣陵太守時,大破江東孫氏的進攻。劉備和陳登可謂是英雄惺惺相惜,史書記載魏國司徒陳矯曾為陳登的功曹,陳矯與陳登談論,陳登說:“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陳群的父親)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華歆);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名士趙昱);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孔融);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劉備)。”  當然劉備對陳登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後來劉備轉戰到荊州,與劉表、許汜談論陳登,許汜說:“陳元龍乃湖海之士,驕狂之氣太嚴重瞭!”劉備對許汜的言論深表不滿,不過他也沒有立即反駁,而是問劉表說:“您認為許先生說的話對不對啊?”劉表卻說:“如果說不對,許先生是一個好人,是不會說假話的;但如果說對,陳元龍卻又名重天下!”劉表也不知道這位許先生說的話對不對,隻能用和稀泥的方式來回答,不過沒有得到劉備的認同。   劉備又接著問許汜:“許先生說陳元龍驕狂,有這樣的事情嗎?”許汜應該沒有看出劉備對他的不滿,說:“以前世道動蕩的時候,我路過下邳,見過陳元龍。他毫無客主之禮,很久也不搭理我,自己高臥大床,而讓客人坐在下床。”劉備反駁說:“許先生您向來有國士之風,現在天下大亂,帝王流離失所,元龍希望您能夠憂國忘傢,匡扶漢室,然而您計較田宅屋舍,言談之間毫無新意,這當然是元龍討厭的事情,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元龍和您說話?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是到百尺高樓上躺著,而讓您睡在地下,哪裡隻有區區上下床的區別呢?”許汜肯定被劉備的一棒子打蒙瞭,幸好劉表出來圓場,劉備感嘆的說:“像陳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隻能在古代尋求,而現在蕓蕓眾生,恐怕很難有人趕得上他瞭。”  這個故事被後人傳誦,形成瞭一個成語,叫“求田問舍”,意思就是說隻知道謀求個人利益,沒有遠大的理想。劉備能夠說出這一番話,他的道德情操並非像當代人說得如此不堪,也許這隻能說當代人的價值觀發生瞭轉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情是不可取的。當然許汜在三國亂世隻是一個小人物,曹操為兗州牧時,許汜本是兗州的從事中郎,與張超、陳宮等背曹操而迎呂佈為兗州牧,後來又隨呂佈到瞭徐州,呂佈被圍困下邳時,曾派遣他和王楷向袁術求援,呂佈失敗之後,投靠瞭荊州的劉表。  陳登慕劉備的雄才大略,又對劉備有擁戴之力,呂佈偷襲徐州,偽降呂佈,暗中聯合實力派曹操,消滅呂佈,後來劉備第二次領導徐州,陳登也是力挺劉備,不過劉備終究沒有抵擋曹操的進攻,陳登再次投降曹操,很多人有疑問瞭,為什麼陳登不對劉備善終呢?筆者認為陳登跟田豫一樣,為瞭盡守孝道,因為陳登的父親陳圭年邁體衰,致使劉備錯過瞭陳登。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5、太史慈  太史慈和劉備在早期為救孔融的時候,就相識瞭。  《第十一回

有關人才的名言警句

  1、在寂寞無聊中,一個人才能感到跟關於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處。盧梭   2、魅力是什麼?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人,端莊幽雅的女人有人才喜歡。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不夠漂亮。   3、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魯迅   4、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隻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5、真理隻可能對於目光短淺的個別的人才顯得猙獰可怖的,本身卻是永恒的美和永恒的幸福。別林斯基   6、有時間增加自己精神財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梭洛

盤點:三國歷史上最不該被埋沒詆毀的十大人才!

  在三國的風雲舞臺上,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弄潮兒,他們當然是才華橫溢。可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面前都出現瞭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讓他們乘時而上,從而名震當代。可是還有很多人,抱荊山璞玉而不為人知,或者雖然被賞識提拔卻未盡其才,或者命運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終生,歷史留下瞭他們光彩的一筆,卻沒有給他們應得的地位,徒讓後來者感慨悲傷。水鏡先生有雲:孔明雖得其主,未遇其時,惜哉。嗚呼,至言也。  NO10 陳登  陳元龍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裡地位一般,隻是在曹操收呂佈的時候作為內應順便提瞭一下,給人的感覺此人不過是個耍陰謀的小角色,才幹上不瞭大雅之堂。不要說跟孔明、仲達這樣的當代豪傑比較,就是跟郭嘉、程昱這樣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歷史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有一次一個叫許汜的人從廣陵過來,跟劉表談起瞭陳登,當時劉備寄住在劉表那裡。也在旁邊聽他們講話,這位許先生上來就抱怨:“陳登這個傢夥太沒有禮貌瞭,我這樣的名士到瞭哪兒吃不開啊。偏偏到瞭他那兒不收待見,就說住宿吧,他自己睡舒服的大床,讓我打地鋪。這個傢夥不禮賢下士,我看成不瞭什麼事兒。”劉表表示同意,劉備冷笑著說瞭話:“我太瞭解元龍瞭,他這個人腦子想的都是天下大事,最討厭跟無聊文人咬文嚼字。你這個人隻知道風花雪月,一派小資情調,言談舉止沒有一點真知灼見。元龍對你那樣還算客氣呢,要是我的話,我自己睡百尺高樓,在地上挖個坑給你睡,還給你打地鋪呢。”又回頭鄭重的對劉表說,“象陳元龍的文武膽識,隻能去跟古代的聖賢相比,當代的人物我看很少有能超過他的。” 劉備這麼推許的一個人物,曹操卻沒當回事兒,滅瞭呂佈後,曹操僅僅讓陳登當瞭廣陵太守。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幾乎把各個州郡的精兵都抽走瞭,南方的防禦相當空虛。這個時候,江南的孫策開始蠢蠢欲動,越過長江,圖謀進攻廣陵。   陳登手裡的兵特別少,手下都很慌亂,陳登卻鎮定自若的說:“孫策雖然勇猛且兵多,但是他並不瞭解這裡的虛實,我看我們還是有機會擊敗他的。”於是命令士兵把旌旗都從城墻上拔下來,城裡的百姓不許隨便走動,看起來好象是被孫策嚇的逃跑掉一樣。在通往廣陵的大路兩側險要的地方,命令士兵多設立火堆和戰鼓。孫策的大軍來瞭,看到廣陵這個樣子,並沒有貿然攻城,在城南駐紮下來,刺探虛實。晚上,陳登命令各個地方一起火鼓大作,自己的城上也突然把旗子全插上去,擂鼓吶喊。孫策嚇壞瞭,趕緊逃掉,陳登命令士兵一起出城追殺,把後面的輜重全部虜獲。這一戰讓曹操對陳登刮目相看,正準備重用的時候,陳登害病死瞭。曹操悔恨良久,陳登剛投降過來的時候就對曹操陳述過討伐江南的戰略,曹操沒當回事兒。等到孫權在江東的勢力逐漸穩固後,曹操巡視合肥,往著遠處的長江,嘆息良久。對手下說:“我真的好恨自己沒有早點用陳登的謀略!?  一代天驕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  遺憾指數:5.5相關閱讀推薦:劉禪如何成為三國在位最長的皇帝? 傳奇後主劉禪揭秘:三國歷史上關羽到底配不配做“武聖”? 盤點三國十大謀士排行:諸葛亮竟隻排第六?曹睿簡介 三國魏明帝曹睿是曹丕和誰的兒子?盤點古代十大神射手:三國時期的居然占一半!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NO9 曹植  曹植的才華如果僅僅是吟風弄月那也就沒什麼可遺憾的瞭,可是歷史上卻並非如此。曹操對子女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根據各人的才華悉心的加以培養。比如長子曹丕在政務上是個好手,詩寫的也非常好;次子曹彰勇猛過人,雄烈英霸,曹操不斷的批評他有勇無謀,督促他多讀書學習兵法,後來果然曹彰成長為瞭一個出色的猛將,建安後期帶五萬幽州兵討伐北方少數民族,一舉滅掉瞭烏丸;可是曹操最喜歡最看中的卻是三兒子曹植,文采方面不用說肯定曹操是非常滿意的,曹操就註意在政治、軍事上給予開導和啟發。比如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讓曹植駐守剛剛平定的袁紹的老窩鄴郡,讓他當兩年地方官,鍛煉一下處理繁雜政務的能力,臨走的時候敦敦教導說:“你今年23歲瞭,不小瞭,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是洛陽的警備司令,用大棒殺死瞭飛揚跋扈的宦官,你要好自為之啊。”曹植聽瞭很振奮,兢兢業業的辦事,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經驗豐富的鮮於輔等人,把鄴管理的非常好,曹操非常滿意,這個時候就已經動瞭立他為世子的念頭。後來建安24年,關羽帶兵殲滅瞭於禁等人,威震華夏。  曹操的事業到瞭危機關頭,如果關羽攻克樊城,黃河以南則無險可守,兵烽直抵許昌,這個時候就會叛亂四起。在危機關頭,必須要派一名親信大將去解救樊城,曹操想到瞭曹植,任命他為南中郎將,作為統帥抵擋關羽。這個時候曹丕把曹植騙到府裡,灌醉瞭他,結果曹操大怒,一氣之下罷免瞭曹植。使曹植失去瞭統帥精銳大軍的機會,如果此時曹植牢牢的把握好軍權,占據宛城,再配合在關西握有十萬大軍的曹彰,曹丕是絕對當不瞭皇帝的。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瞭,曹丕即位以後立刻打壓曹植,把他流放到山東一帶看管。曹睿即位後對曹植的看管逐漸放松,並且給瞭他相當大的自由。曹植就在這個時候上瞭名垂青史的《求自試表》,我看瞭這個表,上面詳細的陳述瞭三國的形勢,並且結合曹操的用兵經驗提出瞭一套對吳蜀作戰的方略。

逆境造就人才名言

      1、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拿破侖    2、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佚名    3、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貝多芬    4、隻有有天才的人才能發現天才的幼芽,發展這些幼芽,並善意地給予他們以必要的援助。——聖西門    5、隻有那些曉得控制他們的缺點,不讓這些缺點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強者。——巴爾紮克    6、隻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泰戈爾    7、在順境中,朋友結識瞭我們;在逆境中,我們瞭解瞭朋友。——c.collins    8、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瞭,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張海迪    9、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莎士比亞    10、災難是真理的第一程。——拜倫    11、淤泥池塘開蓮花,貧寒傢境出人才。——(蒙古)諺語    12、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境能鍛煉出人才來。——徐特    13、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14、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時常栽樹。我們應該註意培養人才。——約裡奧·居裡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    16、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並非沒有安慰與希望。——培根    17、想象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鬥。——馬克斯威爾·馬爾茲    18、惟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著堅定不移之確信的人才能稱之為“驕傲”。任何想假裝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驕傲,他多半會像其他人一樣,很快地丟棄掉這個假裝的個性。叔本華    19、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馬克思    20、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們所驚奇。——培根    21、順境使我們的精力閑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休謨    22、上天完全是為瞭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泰戈爾    23、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雨果    24、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隻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卡耐基    25、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奧斯特洛夾斯基    26、人才乏於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王安石    27、青年人首先要樹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決心為國傢、人民作一個有用的人才;為此就要選擇一個奮鬥的目標來努力學習和實踐。——吳玉章    28、青春時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但隻有老年人才知道這一點。——佚名    29、逆運不就是性格的試金石嗎?——巴爾紮克    30、逆境展示奇才,順境隱沒英才。——霍勒斯    31、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路。——拜倫    32、逆境能打敗弱者而造就強者。——尼克松    33、你不要把那人當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運時表示好感。隻有那樣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難。——薩迪共2頁,當前第1頁12

關於人才的名言警句

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2、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孫中山 3、隻有這親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鬥。歌德 4、人才乏於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王安石 5、人才進行工作,而天才則進行創造。舒曼 6、人才那得如金銅,長在泥沙不速朽。願公愛士如愛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曹操為什麼殺呂佈?曹操為何在需要人才時殺呂佈

  曹操為什麼殺呂佈?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傢和軍事傢。漢靈帝死後,朝廷政局混亂,諸侯割據混戰,群雄逐鹿中原。在這樣一個動蕩年代,實力不強、官位不高、資歷不深的曹操,卻能夠先後除袁術、破呂佈、滅袁紹、定劉表,最終脫穎而出,統一中原,縱橫朝野,把持政局,成為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頂尖風雲人物。曹操除瞭在政治上占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外,其他能夠促使他叱吒風雲、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積極的、最有效的當數他實行的求賢若渴的廣泛吸收、籠絡文才武將,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用人機制瞭。  曹操的性格很復雜,他“有權謀,多機變”,同時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點曹操看得很透徹,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軍事實力決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逃回沛國譙縣老傢後,樹立起“忠義”的白色旗幟,到處招兵買馬,組建軍事武裝力量,隨即掀起瞭一場會同各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的波瀾壯舉。董卓死後,黃巾殘餘勢力再次叛亂滋事。曹操借剿滅黃巾之際,在山東各地招賢納士,文才武將聞聲歸附,軍事實力得到瞭迅速膨脹,這為他在以後幾次南征北戰中都能夠所向披靡、連連告捷奠定瞭雄厚的軍事基礎和人才保障。  曹操愛惜、招納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則,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須要過關,必須對自己的國傢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當武藝最高、異常驍勇的呂佈曹操被伏後表示願意歸降,並向曹操陳述瞭“明公所慮,不過於佈,佈今已服矣。公為大將,佈副之,天下不難定也”的利害關系後,求賢若渴的曹操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問站在一邊的劉備“如何”,這說明曹操對呂佈這樣一個武藝超群的猛將是喜愛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擁有呂佈便會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內心裡是準備接受的。但是在劉備不懷好意、煽風點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呂佈曾經為財而一刀砍下瞭義父丁原的頭顱,為色而一戟刺穿瞭義父董卓的咽喉,認識到呂佈確實是一個反復無常、賣主求榮的豺狼蛇蠍般小人的時候,曹操的思想發生瞭動搖。盡管呂佈身懷劉、關、張三人聯手都打不贏他的絕世武功,本來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斷然不敢留在身邊,以免除引狼入室、養虎為患的憂慮。於是,曹操果斷的下令把呂佈“先縊死,然後梟首”,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對於如何處置像呂佈這樣一個品質惡劣、賣主求榮的卑鄙小人,在內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殘忍的。   呂佈的死,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沒有被曹操所用,為曹操的稱霸事業打過一次仗、立過半點功,反而多次與曹操為敵,在濮陽一戰中使曹操險些喪命,曹操對呂佈恨之入骨,並兇殘的殺瞭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萬之眾與袁紹率領的七十萬大軍的對抗中,曹軍在糧草不繼、軍力漸乏、難以支撐的危難關頭,當許攸向袁紹獻上分兵偷襲許昌的出奇制勝消滅曹操的妙計時,袁紹卻因為許攸的子侄輩犯的一些司空見慣的小錯誤,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反而對他大加痛斥,並下瞭逐客令。惱羞成怒的許攸在憤恨之下,毅然走到瞭袁紹的死對頭曹操這邊,並向曹操獻上瞭偷襲烏巢火燒袁軍糧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戰役中最後以少勝多,反敗為勝。隨後曹操率軍乘勝攻打冀州,許攸又獻上瞭“決漳河水淹之”的計謀,幫助曹操再次取得勝利。兩番獻計均奏凱歌的許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起來,先是對曹操直呼小名“阿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的狂妄言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曹操雖然心裡惱怒,並沒有表現和發作出來,隻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將們則“俱懷不平”。然而許攸卻不以為然,照舊我行我素,竟然對曹操的心腹大將和貼身侍衛許褚也說出瞭同樣的話,終於被許褚一劍砍下頭來。許攸和曹操在很早以前就是老朋友瞭,況且又為曹操立瞭大功,曹操即使對許攸心存不滿,但是顧念舊情,又怕別人說他“嫉賢妒才”,所以對許攸無論如何是下不瞭狠手的。作為曹操的下屬,許褚即使對許攸的言行懷有不平,又被許攸激怒,他也是不敢貿然殺掉主子的“故友”和有功之臣的。很明顯,許褚是受瞭曹操密令,難怪事後曹操做賊心虛的將許攸“厚葬”,對許褚不過是象征性的責備瞭幾句也就過去瞭。即使許攸有功於曹操,曹操還是借刀殺掉瞭許攸,歸根到底是因為曹操對許攸叛國投敵的行為從內心裡是無法原諒的。這樣的人即使謀略再高,妙計再多,曹操也不敢把他留在身邊,保不準日後許攸因為不得志再次叛國投敵,幫助孫權或是劉備對付自己,還是殺瞭放心些。  楊松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大貪官。楊松是張魯手下的一個謀士,為主公張魯出謀劃策之事名不見經傳,但是為人極貪賄賂的事跡卻臭名昭著。這一點,劉備的謀士諸葛亮知道,曹操的謀士賈詡也知道。劉備在攻取西川劉璋時,劉璋求助於張魯,張魯派屈身帳下的馬超去助戰。張飛和馬超打的熱火朝天,難分勝負。劉備“見馬超英勇,甚愛之”,便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獻計,利用楊松對錢財的貪婪,離間瞭張魯與馬超的關系,使馬超被迫投到劉備帳下。第二年,失去瞭馬超這員大將後的張魯,在曹操的強勢進攻下節節敗退,張魯隻好啟用瞭馬超的部將龐德。龐德武藝高強,深受曹操的賞識,曹操想讓龐德歸降。賈詡獻計,利用楊松對錢財的貪婪,離間瞭張魯與龐德的關系,使龐德中計被曹操收服。隨後楊松給曹操寫瞭密書,自己作為內應,幫助曹操平定張魯。中計後的張魯親自出戰,被楊松關在城外,張魯被曹操活捉後封為鎮南將軍,其他的將領都有封賞,隻有楊松被曹操下令“斬之於市曹示眾”。正是由於楊松喜愛金銀、貪婪成性,使張魯失去瞭兩員一等一的大將,正是楊松見利忘義、買主求榮,使張魯輕易丟失領地被俘。楊松的愛財、賣主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曹操的西征掃清瞭很多障礙,對曹操的統一大業發揮瞭積極的作用,但是曹操從內心裡對這種為瞭黃白之物而貪婪成性、毫無原則、賣主求榮的無恥小人,是不會原諒的,索性殺之而後快。  長期的為官和多年的征戰,使曹操在功成名就、成就霸業的同時,也為曹操在辨別是非、洞悉善惡的能力上積累瞭相當豐富的經驗。曹操在任人唯賢的用人機制方面研究的很透徹,落實的很到位,什麼人該用什麼人不該用,什麼人能重用什麼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裡有桿秤。盡管“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曹操對他的忠心表示認可,仍然奉為座上賓;即使關羽“降漢不降曹”,曹操對他的義氣表示贊同,照舊“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愛他。黃奎和馬騰密謀反,黃奎的妻弟苗澤為能得到黃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談笑間就撲滅瞭這次叛亂。事後,曹操卻不僅沒有獎賞苗澤,反而說苗澤“為瞭一婦人害瞭自己姐夫一傢”,是“不義之人”,竟把苗澤殺瞭。曹操的疑心很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對待別人的一貫原則,即使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同脈兄弟、患難之交,曹操對他們也是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和敏銳的警惕性,更何況像呂佈、許攸、楊松這類賣主求榮、叛國投敵的小人瞭,有能力的留在身邊不放心,放出去對自己是禍害;沒有能力的留著沒什麼用處,還得小心提防著,還是全殺掉的好,同時也給自己身邊那些心懷叵測的小人提個醒,殺一儆百,豈不兩全其美。相關閱讀推薦:曹操為什麼殺荀彧?揭秘曹操謀士荀彧的真正死因曹操為什麼要誅殺漢獻帝的董妃?揭秘董妃之死曹操為什麼殺華佗?揭開曹操殺華佗的真正原因曹操為什麼殺孔融?揭秘曹操為何要殺死名士孔融呂佈死在哪裡?名將呂佈遭劉備陷害被殺始末

揭秘:歷史上奸雄曹操為何在需要人才時殺呂佈?

  導讀: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傢和軍事傢。漢靈帝死後,朝廷政局混亂,諸侯割據混戰,群雄逐鹿中原。在這樣一個動蕩年代,實力不強、官位不高、資歷不深的曹操,卻能夠先後除袁術、破呂佈、滅袁紹、定劉表,最終脫穎而出,統一中原,縱橫朝野,把持政局,成為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頂尖風雲人物。曹操除瞭在政治上占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外,其他能夠促使他叱吒風雲、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積極的、最有效的當數他實行的求賢若渴的廣泛吸收、籠絡文才武將,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用人機制瞭。  曹操的性格很復雜,他“有權謀,多機變”,同時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點曹操看得很透徹,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軍事實力決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逃回沛國譙縣老傢後,樹立起“忠義”的白色旗幟,到處招兵買馬,組建軍事武裝力量,隨即掀起瞭一場會同各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的波瀾壯舉。董卓死後,黃巾殘餘勢力再次叛亂滋事。曹操借剿滅黃巾之際,在山東各地招賢納士,文才武將聞聲歸附,軍事實力得到瞭迅速膨脹,這為他在以後幾次南征北戰中都能夠所向披靡、連連告捷奠定瞭雄厚的軍事基礎和人才保障。  曹操愛惜、招納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則,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須要過關,必須對自己的國傢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當武藝最高、異常驍勇的呂佈曹操被伏後表示願意歸降,並向曹操陳述瞭“明公所慮,不過於佈,佈今已服矣。公為大將,佈副之,天下不難定也”的利害關系後,求賢若渴的曹操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問站在一邊的劉備“如何”,這說明曹操對呂佈這樣一個武藝超群的猛將是喜愛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擁有呂佈便會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內心裡是準備接受的。但是在劉備不懷好意、煽風點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呂佈曾經為財而一刀砍下瞭義父丁原的頭顱,為色而一戟刺穿瞭義父董卓的咽喉,認識到呂佈確實是一個反復無常、賣主求榮的豺狼蛇蠍般小人的時候,曹操的思想發生瞭動搖。盡管呂佈身懷劉、關、張三人聯手都打不贏他的絕世武功,本來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斷然不敢留在身邊,以免除引狼入室、養虎為患的憂慮。於是,曹操果斷的下令把呂佈“先縊死,然後梟首”,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對於如何處置像呂佈這樣一個品質惡劣、賣主求榮的卑鄙小人,在內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殘忍的。   呂佈的死,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沒有被曹操所用,為曹操的稱霸事業打過一次仗、立過半點功,反而多次與曹操為敵,在濮陽一戰中使曹操險些喪命,曹操對呂佈恨之入骨,並兇殘的殺瞭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曹操為何對典韋和郭嘉大哭特哭?驚聞:曹操之死與華佗之死竟存在這樣的聯系?曹操為何三哭郭嘉?揭秘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史上唯一讓曹操落淚的神秘女人竟是風塵女子!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六位全才皇帝 曹操李世民上榜揭秘曹操的三大謀士荀攸、賈詡、郭嘉哪個更厲害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萬之眾與袁紹率領的七十萬大軍的對抗中,曹軍在糧草不繼、軍力漸乏、難以支撐的危難關頭,當許攸向袁紹獻上分兵偷襲許昌的出奇制勝消滅曹操的妙計時,袁紹卻因為許攸的子侄輩犯的一些司空見慣的小錯誤,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反而對他大加痛斥,並下瞭逐客令。惱羞成怒的許攸在憤恨之下,毅然走到瞭袁紹的死對頭曹操這邊,並向曹操獻上瞭偷襲烏巢火燒袁軍糧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戰役中最後以少勝多,反敗為勝。隨後曹操率軍乘勝攻打冀州,許攸又獻上瞭“決漳河水淹之”的計謀,幫助曹操再次取得勝利。兩番獻計均奏凱歌的許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起來,先是對曹操直呼小名“阿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的狂妄言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曹操雖然心裡惱怒,並沒有表現和發作出來,隻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將們則“俱懷不平”。然而許攸卻不以為然,照舊我行我素,竟然對曹操的心腹大將和貼身侍衛許褚也說出瞭同樣的話,終於被許褚一劍砍下頭來。許攸和曹操在很早以前就是老朋友瞭,況且又為曹操立瞭大功,曹操即使對許攸心存不滿,但是顧念舊情,又怕別人說他“嫉賢妒才”,所以對許攸無論如何是下不瞭狠手的。作為曹操的下屬,許褚即使對許攸的言行懷有不平,又被許攸激怒,他也是不敢貿然殺掉主子的“故友”和有功之臣的。很明顯,許褚是受瞭曹操密令,難怪事後曹操做賊心虛的將許攸“厚葬”,對許褚不過是象征性的責備瞭幾句也就過去瞭。即使許攸有功於曹操,曹操還是借刀殺掉瞭許攸,歸根到底是因為曹操對許攸叛國投敵的行為從內心裡是無法原諒的。這樣的人即使謀略再高,妙計再多,曹操也不敢把他留在身邊,保不準日後許攸因為不得志再次叛國投敵,幫助孫權或是劉備對付自己,還是殺瞭放心些。  楊松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大貪官。楊松是張魯手下的一個謀士,為主公張魯出謀劃策之事名不見經傳,但是為人極貪賄賂的事跡卻臭名昭著。這一點,劉備的謀士諸葛亮知道,曹操的謀士賈詡也知道。劉備在攻取西川劉璋時,劉璋求助於張魯,張魯派屈身帳下的馬超去助戰。張飛和馬超打的熱火朝天,難分勝負。劉備“見馬超英勇,甚愛之”,便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獻計,利用楊松對錢財的貪婪,離間瞭張魯與馬超的關系,使馬超被迫投到劉備帳下。第二年,失去瞭馬超這員大將後的張魯,在曹操的強勢進攻下節節敗退,張魯隻好啟用瞭馬超的部將龐德。龐德武藝高強,深受曹操的賞識,曹操想讓龐德歸降。賈詡獻計,利用楊松對錢財的貪婪,離間瞭張魯與龐德的關系,使龐德中計被曹操收服。隨後楊松給曹操寫瞭密書,自己作為內應,幫助曹操平定張魯。中計後的張魯親自出戰,被楊松關在城外,張魯被曹操活捉後封為鎮南將軍,其他的將領都有封賞,隻有楊松被曹操下令“斬之於市曹示眾”。正是由於楊松喜愛金銀、貪婪成性,使張魯失去瞭兩員一等一的大將,正是楊松見利忘義、買主求榮,使張魯輕易丟失領地被俘。楊松的愛財、賣主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曹操的西征掃清瞭很多障礙,對曹操的統一大業發揮瞭積極的作用,但是曹操從內心裡對這種為瞭黃白之物而貪婪成性、毫無原則、賣主求榮的無恥小人,是不會原諒的,索性殺之而後快。   長期的為官和多年的征戰,使曹操在功成名就、成就霸業的同時,也為曹操在辨別是非、洞悉善惡的能力上積累瞭相當豐富的經驗。曹操在任人唯賢的用人機制方面研究的很透徹,落實的很到位,什麼人該用什麼人不該用,什麼人能重用什麼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裡有桿秤。盡管“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曹操對他的忠心表示認可,仍然奉為座上賓;即使關羽“降漢不降曹”,曹操對他的義氣表示贊同,照舊“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愛他。黃奎和馬騰密謀反,黃奎的妻弟苗澤為能得到黃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談笑間就撲滅瞭這次叛亂。事後,曹操卻不僅沒有獎賞苗澤,反而說苗澤“為瞭一婦人害瞭自己姐夫一傢”,是“不義之人”,竟把苗澤殺瞭。曹操的疑心很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對待別人的一貫原則,即使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同脈兄弟、患難之交,曹操對他們也是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和敏銳的警惕性,更何況像呂佈、許攸、楊松這類賣主求榮、叛國投敵的小人瞭,有能力的留在身邊不放心,放出去對自己是禍害;沒有能力的留著沒什麼用處,還得小心提防著,還是全殺掉的好,同時也給自己身邊那些心懷叵測的小人提個醒,殺一儆百,豈不兩全其美。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盤點三國歷史上最不該被埋沒詆毀的十大人才!

  在三國的風雲舞臺上,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弄潮兒,他們當然是才華橫溢。可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面前都出現瞭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讓他們乘時而上,從而名震當代。可是還有很多人,抱荊山璞玉而不為人知,或者雖然被賞識提拔卻未盡其才,或者命運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終生,歷史留下瞭他們光彩的一筆,卻沒有給他們應得的地位,徒讓後來者感慨悲傷。水鏡先生有雲:孔明雖得其主,未遇其時,惜哉。嗚呼,至言也。  NO10 陳登  陳元龍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裡地位一般,隻是在曹操收呂佈的時候作為內應順便提瞭一下,給人的感覺此人不過是個耍陰謀的小角色,才幹上不瞭大雅之堂。不要說跟孔明、仲達這樣的當代豪傑比較,就是跟郭嘉、程昱這樣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歷史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有一次一個叫許汜的人從廣陵過來,跟劉表談起瞭陳登,當時劉備寄住在劉表那裡。也在旁邊聽他們講話,這位許先生上來就抱怨:“陳登這個傢夥太沒有禮貌瞭,我這樣的名士到瞭哪兒吃不開啊。偏偏到瞭他那兒不收待見,就說住宿吧,他自己睡舒服的大床,讓我打地鋪。這個傢夥不禮賢下士,我看成不瞭什麼事兒。”劉表表示同意,劉備冷笑著說瞭話:“我太瞭解元龍瞭,他這個人腦子想的都是天下大事,最討厭跟無聊文人咬文嚼字。你這個人隻知道風花雪月,一派小資情調,言談舉止沒有一點真知灼見。元龍對你那樣還算客氣呢,要是我的話,我自己睡百尺高樓,在地上挖個坑給你睡,還給你打地鋪呢。”又回頭鄭重的對劉表說,“象陳元龍的文武膽識,隻能去跟古代的聖賢相比,當代的人物我看很少有能超過他的。” 劉備這麼推許的一個人物,曹操卻沒當回事兒,滅瞭呂佈後,曹操僅僅讓陳登當瞭廣陵太守。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幾乎把各個州郡的精兵都抽走瞭,南方的防禦相當空虛。這個時候,江南的孫策開始蠢蠢欲動,越過長江,圖謀進攻廣陵。   陳登手裡的兵特別少,手下都很慌亂,陳登卻鎮定自若的說:“孫策雖然勇猛且兵多,但是他並不瞭解這裡的虛實,我看我們還是有機會擊敗他的。”於是命令士兵把旌旗都從城墻上拔下來,城裡的百姓不許隨便走動,看起來好象是被孫策嚇的逃跑掉一樣。在通往廣陵的大路兩側險要的地方,命令士兵多設立火堆和戰鼓。孫策的大軍來瞭,看到廣陵這個樣子,並沒有貿然攻城,在城南駐紮下來,刺探虛實。晚上,陳登命令各個地方一起火鼓大作,自己的城上也突然把旗子全插上去,擂鼓吶喊。孫策嚇壞瞭,趕緊逃掉,陳登命令士兵一起出城追殺,把後面的輜重全部虜獲。這一戰讓曹操對陳登刮目相看,正準備重用的時候,陳登害病死瞭。曹操悔恨良久,陳登剛投降過來的時候就對曹操陳述過討伐江南的戰略,曹操沒當回事兒。等到孫權在江東的勢力逐漸穩固後,曹操巡視合肥,往著遠處的長江,嘆息良久。對手下說:“我真的好恨自己沒有早點用陳登的謀略!?  一代天驕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  遺憾指數:5.5相關閱讀推薦:劉禪如何成為三國在位最長的皇帝? 傳奇後主劉禪揭秘:三國歷史上關羽到底配不配做“武聖”? 盤點三國十大謀士排行:諸葛亮竟隻排第六?曹睿簡介 三國魏明帝曹睿是曹丕和誰的兒子?盤點古代十大神射手:三國時期的居然占一半!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NO9 曹植  曹植的才華如果僅僅是吟風弄月那也就沒什麼可遺憾的瞭,可是歷史上卻並非如此。曹操對子女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根據各人的才華悉心的加以培養。比如長子曹丕在政務上是個好手,詩寫的也非常好;次子曹彰勇猛過人,雄烈英霸,曹操不斷的批評他有勇無謀,督促他多讀書學習兵法,後來果然曹彰成長為瞭一個出色的猛將,建安後期帶五萬幽州兵討伐北方少數民族,一舉滅掉瞭烏丸;可是曹操最喜歡最看中的卻是三兒子曹植,文采方面不用說肯定曹操是非常滿意的,曹操就註意在政治、軍事上給予開導和啟發。比如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讓曹植駐守剛剛平定的袁紹的老窩鄴郡,讓他當兩年地方官,鍛煉一下處理繁雜政務的能力,臨走的時候敦敦教導說:“你今年23歲瞭,不小瞭,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是洛陽的警備司令,用大棒殺死瞭飛揚跋扈的宦官,你要好自為之啊。”曹植聽瞭很振奮,兢兢業業的辦事,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經驗豐富的鮮於輔等人,把鄴管理的非常好,曹操非常滿意,這個時候就已經動瞭立他為世子的念頭。後來建安24年,關羽帶兵殲滅瞭於禁等人,威震華夏。  曹操的事業到瞭危機關頭,如果關羽攻克樊城,黃河以南則無險可守,兵烽直抵許昌,這個時候就會叛亂四起。在危機關頭,必須要派一名親信大將去解救樊城,曹操想到瞭曹植,任命他為南中郎將,作為統帥抵擋關羽。這個時候曹丕把曹植騙到府裡,灌醉瞭他,結果曹操大怒,一氣之下罷免瞭曹植。使曹植失去瞭統帥精銳大軍的機會,如果此時曹植牢牢的把握好軍權,占據宛城,再配合在關西握有十萬大軍的曹彰,曹丕是絕對當不瞭皇帝的。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瞭,曹丕即位以後立刻打壓曹植,把他流放到山東一帶看管。曹睿即位後對曹植的看管逐漸放松,並且給瞭他相當大的自由。曹植就在這個時候上瞭名垂青史的《求自試表》,我看瞭這個表,上面詳細的陳述瞭三國的形勢,並且結合曹操的用兵經驗提出瞭一套對吳蜀作戰的方略。

盤點:三國歷史上不應該被埋沒的十大人才

  在三國的風雲舞臺上,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弄潮兒,他們當然是才華橫溢。可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面前都出現瞭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讓他們乘時而上,從而名震當代。可是還有很多人,抱荊山璞玉而不為人知,或者雖然被賞識提拔卻未盡其才,或者命運多蹩所托非人而抱恨終生,歷史留下瞭他們光彩的一筆,卻沒有給他們應得的地位,徒讓後來者感慨悲傷。水鏡先生有雲:孔明雖得其主,未遇其時,惜哉。嗚呼,至言也。  NO10 陳登  陳元龍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裡地位一般,隻是在曹操收呂佈的時候作為內應順便提瞭一下,給人的感覺此人不過是個耍陰謀的小角色,才幹上不瞭大雅之堂。不要說跟孔明、仲達這樣的當代豪傑比較,就是跟郭嘉、程昱這樣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歷史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  有一次一個叫許汜的人從廣陵過來,跟劉表談起瞭陳登,當時劉備寄住在劉表那裡。也在旁邊聽他們講話,這位許先生上來就抱怨:“陳登這個傢夥太沒有禮貌瞭,我這樣的名士到瞭哪兒吃不開啊。偏偏到瞭他那兒不收待見,就說住宿吧,他自己睡舒服的大床,讓我打地鋪。這個傢夥不禮賢下士,我看成不瞭什麼事兒。”  劉表表示同意,劉備冷笑著說瞭話:“我太瞭解元龍瞭,他這個人腦子想的都是天下大事,最討厭跟無聊文人咬文嚼字。你這個人隻知道風花雪月,一派小資情調,言談舉止沒有一點真知灼見。元龍對你那樣還算客氣呢,要是我的話,我自己睡百尺高樓,在地上挖個坑給你睡,還給你打地鋪呢。”   又回頭鄭重的對劉表說,“象陳元龍的文武膽識,隻能去跟古代的聖賢相比,當代的人物我看很少有能超過他的。” 劉備這麼推許的一個人物,曹操卻沒當回事兒,滅瞭呂佈後,曹操僅僅讓陳登當瞭廣陵太守。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幾乎把各個州郡的精兵都抽走瞭,南方的防禦相當空虛。這個時候,江南的孫策開始蠢蠢欲動,越過長江,圖謀進攻廣陵。  陳登手裡的兵特別少,手下都很慌亂,陳登卻鎮定自若的說:“孫策雖然勇猛且兵多,但是他並不瞭解這裡的虛實,我看我們還是有機會擊敗他的。”於是命令士兵把旌旗都從城墻上拔下來,城裡的百姓不許隨便走動,看起來好象是被孫策嚇的逃跑掉一樣。在通往廣陵的大路兩側險要的地方,命令士兵多設立火堆和戰鼓。  孫策的大軍來瞭,看到廣陵這個樣子,並沒有貿然攻城,在城南駐紮下來,刺探虛實。晚上,陳登命令各個地方一起火鼓大作,自己的城上也突然把旗子全插上去,擂鼓吶喊。孫策嚇壞瞭,趕緊逃掉,陳登命令士兵一起出城追殺,把後面的輜重全部虜獲。  這一戰讓曹操對陳登刮目相看,正準備重用的時候,陳登害病死瞭。曹操悔恨良久,陳登剛投降過來的時候就對曹操陳述過討伐江南的戰略,曹操沒當回事兒。等到孫權在江東的勢力逐漸穩固後,曹操巡視合肥,往著遠處的長江,嘆息良久。對手下說:“我真的好恨自己沒有早點用陳登的謀略!?相關閱讀推薦:盤點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盜墓狂人:誰是最惡毒的?揭秘:古代歷史上著名的美女為何多是少婦解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叛徒大盤點揭秘: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長著胡須的太監是誰?震驚:歷史上張三豐到底是不是小龍女的私生子?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NO9 曹植  曹植的才華如果僅僅是吟風弄月那也就沒什麼可遺憾的瞭,可是歷史上卻並非如此。曹操對子女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根據各人的才華悉心的加以培養。比如長子曹丕在政務上是個好手,詩寫的也非常好;次子曹彰勇猛過人,雄烈英霸,曹操不斷的批評他有勇無謀,督促他多讀書學習兵法,後來果然曹彰成長為瞭一個出色的猛將,建安後期帶五萬幽州兵討伐北方少數民族,一舉滅掉瞭烏丸。  可是曹操最喜歡最看中的卻是三兒子曹植,文采方面不用說肯定曹操是非常滿意的,曹操就註意在政治、軍事上給予開導和啟發。比如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讓曹植駐守剛剛平定的袁紹的老窩鄴郡,讓他當兩年地方官,鍛煉一下處理繁雜政務的能力,臨走的時候敦敦教導說:“你今年23歲瞭,不小瞭,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是洛陽的警備司令,用大棒殺死瞭飛揚跋扈的宦官,你要好自為之啊。”  曹植聽瞭很振奮,兢兢業業的辦事,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經驗豐富的鮮於輔等人,把鄴管理的非常好,曹操非常滿意,這個時候就已經動瞭立他為世子的念頭。後來建安24年,關羽帶兵殲滅瞭於禁等人,威震華夏。   曹操的事業到瞭危機關頭,如果關羽攻克樊城,黃河以南則無險可守,兵烽直抵許昌,這個時候就會叛亂四起。在危機關頭,必須要派一名親信大將去解救樊城,曹操想到瞭曹植,任命他為南中郎將,作為統帥抵擋關羽。這個時候曹丕把曹植騙到府裡,灌醉瞭他,結果曹操大怒,一氣之下罷免瞭曹植。  使曹植失去瞭統帥精銳大軍的機會,如果此時曹植牢牢的把握好軍權,占據宛城,再配合在關西握有十萬大軍的曹彰,曹丕是絕對當不瞭皇帝的。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瞭,曹丕即位以後立刻打壓曹植,把他流放到山東一帶看管。曹睿即位後對曹植的看管逐漸放松,並且給瞭他相當大的自由。曹植就在這個時候上瞭名垂青史的《求自試表》,我看瞭這個表,上面詳細的陳述瞭三國的形勢,並且結合曹操的用兵經驗提出瞭一套對吳蜀作戰的方略。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NO8 魏延  劉備討伐平定瞭漢中以後,曾經考慮這麼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派一個經驗豐富,作戰勇猛的名將來鎮守。當時人們都認為這個角色非張飛莫屬瞭,劉備統共哥仨,自己守西川,關羽守荊州,漢中理所當然要給張飛。張飛呢,也真的就這樣認為的,拉開架勢就準備上任瞭。結果呢,劉備宣佈漢中太守是魏延!整個大軍都驚呆瞭。在任命儀式上,劉備鄭重的問魏:“你打算怎麼守我的漢中?”,魏脖子一梗,硬生生的回答:“曹操如果親自帶著全天下的兵馬來進攻,那我就利用城池和險要來抗拒。如果隻是偏將帶領十萬人馬來騷擾,我就打開城門迎戰,全部殲滅瞭他!“劉備大樂。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南中一帶作戰回到成都,剛剛落下腳,兵馬還沒有來地及休整。魏國的大將郭淮和費耀就進攻涼州的羌人,破壞羌人和蜀漢的聯盟。這個時候諸葛亮對魏延說:”我沒有多餘的兵給你,你帶著漢中現有的兵去解救羌人吧。“魏延一笑:”還要動用國傢的兵馬幹什麼?我帶著一隊親兵,指揮著羌人就能幹敗這幫雜碎。“於是帶著少量輕銳親兵兵秘密的潛進瞭羌部,指揮著一幫被打爛瞭建制的少數民族兵馬在陽溪一帶大破魏兵。  諸葛亮樂的合不龍嘴,立刻封他為征西大將軍和南鄭侯,職位高出瞭趙雲一大塊。可惜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魏延單獨的領兵,在之後的六出祁山過程中,魏都是作為偏將在諸葛亮手下聽用。魏延常常感慨自己的才華並沒有被充分挖掘,越來越有怨氣,在鎮守街亭的重要崗位上,諸葛亮居然不用魏延這樣經驗豐富的將領,而是用瞭馬訴這個華而不實的東西。難怪陳壽後來說:諸葛亮應變機略非其所長。   NO7 桓范  如果曹爽信得著他,天下也許根本就沒有司馬氏什麼事兒瞭。渭橋兵變的時候,中外一片混亂,形式悔暗不明,大臣們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是清醒的,這就是大司農桓范。他當機立斷,搶到瞭大司馬印,斬關奪鎖突圍出瞭洛陽。司馬懿聽到他逃走的消息,跺著腳嘆息:“糟糕瞭,要壞事,智囊走脫瞭。”蔣濟對司馬說:“沒事兒,他自然很可怕,不過我看曹爽那個膽小鬼未必敢聽他的計謀呢。”  桓范到瞭亂成一團的曹爽軍中,立刻清醒的分析瞭形勢,並慷慨激昂的說到:“這裡到許昌,不到半宿,城中糧草足可以支撐好幾年。調動天下兵馬的大司馬印現在就在我手裡!閣下還怕什麼呢?且如今天子在手中,打著皇帝的旗號號令天下,國中的將領一看就知道該跟隨誰瞭!”  可是曹爽這個窩囊廢還是不敢,說瞭一句窩囊至極的話:“我現在不指望在掌權瞭,回傢守著幾畝地當個富傢翁總可以吧。”桓范氣的哭罵:“你父親曹真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字,可是生下來的兒子怎麼比豬還蠢啊!!!”分頁:3/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NO6 薑維  相比之下,他還是比較幸運的,剛剛27歲就做到瞭征西將軍一職。諸葛亮誇獎他說:“薑伯約文武雙全,膽略過人。而且忠於漢王朝,真是涼州這個地方的瑰寶啊!我看可以讓他去訓練精銳虎步軍,等戰事結束,我帶他去見皇帝。” 諸葛亮這樣看重的人才在費禕手裡遭殃瞭,費這個人有才華,但是比較散漫,沒有什麼大志向。  薑維多次向他陳述討伐魏國,費懶洋洋的說:“咱們跟丞相比都差遠瞭,丞相沒辦成的事兒,咱們能辦成?”有時候實在架不住薑的嘮叨,就給他幾千人,讓他去騷擾魏國邊境。後來費死瞭後,薑維才象出瞭籠子的猛虎,帶著幾萬人討伐涼州,在桃西一帶大敗魏國,殲滅瞭幾萬人,這是從劉備漢中戰役後,蜀漢在西線獲得的最大的戰果。  魏國如果不是陳泰傻大膽兒當機立斷迎風直上打瞭個出其不意的話,整個涼州都要被蜀漢吞並瞭(連鄧艾這樣的猛人當時都說薑維太厲害,應該避一下,還是放棄涼州的好。)後來薑在蜀漢被排擠,到踏中去屯田。這個時候薑維建議在陽平關和陰平橋兩個地方加強防守,可是蜀漢的君臣沒有一個當回事兒。

散文: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人才是真正的開始瞭自己的生活。

葉利欽逝世瞭,就這麼輕輕的走瞭。走的讓我們一點也沒有什麼思想準備,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在看到這則消息時突然的想到我們的周總理。想到他的逝世,想到關於他的好多的事情,葉利欽也罷周恩來也好真的是給我們留下無限的追憶。人是有感情的,尤其對那些我們敬佩的人我們是更傢的有感情的。葉利欽的事情我真的是瞭解不多,不過我在內心深處也深深的明白,他的成就他的職位能說明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不是一個一般的人所能比的上的。還是說說我們的周總理吧,去世瞭那麼多年瞭螟害是活在我們心中的總理真的是有好多的地方讓我們感動。二百個工作年是什麼概念,我真的是不敢想象。一般人的十倍的工作量,真的是被活活地累死的呀!時間沒有沖淡我們的記憶,歲月更沒有帶走我們對他的思念之情。聯合國也給瞭他最高的榮譽:降半旗致哀(一般國傢的元首去世的待遇)。理由真的很簡單簡單的就是那麼三條:一、一生就隻有一個妻子;二、沒有子嗣;三、二百個工作年。真的是讓整個世界說不出話的三條理由,讓我們至今為之心靈震撼為之動容的三條理由。周總理的母校我經常的路過,真的每次總是有那麼一種敬畏神靈般的感受,貫穿我的全身。他的所有的值得我們懷念的地方真的是太多瞭,真的是讓我不知道從哪裡說起。人的能力是真的沒有辦法去羨慕的,什麼水平的人也許就能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和功績吧,當瞭一輩子的總理的他不也是切實的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嗎?天生的道理可能講不通,可是我們總也應該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人的好多方面的特征決定著他今後的角色。要不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決定一切呢,真的是有道理,說到瞭我們人的本質的東西。誰都是有自己的一個歸宿,誰都有自己適合的職業、適合自己的一切。這都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人的好多東西是可以改變的,惟獨性格是人的一生難以改變的。而這與生俱來的性格卻有是能決定命運的,所以我覺得命運好象真的就有瞭天註定的那個層面瞭。我們好多人試圖改變自己,是的,也許是獲得瞭或多或少的進展,獲得瞭這樣那樣的改進,最後的結局不也是走上那條屬於自己的軌跡嗎?這樣說來也就是要我們明白自己的實力,明白自己的個性,也就能明白自己所適合做的,所能做的的程度以及最後的結果。義者不掌兵,仁者不主才。多情的人成就不瞭大的事業。這也許是個千古不變的結論瞭,當然也許存在著例外,不過也是說明瞭我們性格在一生中的作用,說明我們的性格局限著我們要從事的一切,以及決定著我們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是我也深深的相信冥冥之中好多東西在左右著我們的一生。偉大領袖毛主席不也是偏偏在九九重陽節離開我們的嗎?好多的事情真的是不由的我們不相信的,人在這麼大的蒼茫宇宙中有好多的東西要明白的,而我們明白的還真的是太少瞭,真的是不得不在好多時候懷疑我們自己。性格、能力、機會的關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處理好的,不是誰都能成就不平凡的業績、創造出精彩的人生的,找到自己的性格的切入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人才是真正的開始瞭自己的生活。 ※本文作者:慘淡人生待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