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低估

蘇定方:一直被世人低估、醜化的他才是大唐神將

  在中國的通俗歷史小說、評書、戲劇中歷史人物通常會經過藝術加工,而被“包裝”,特別是以隋唐時期為甚。有些原本在歷史上並不太知名的人物成瞭傢喻戶曉的英雄豪傑,如秦瓊、程咬金、李元霸,而有些真正的名將卻被醜化、歪曲,以至於面目全非,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唐朝初年的一代名將蘇定方。  在《隋唐演義》、《說唐全傳》中,蘇定方是一個十足的大反派,他先後在竇建德、劉黑闥麾下為將,與瓦崗英雄為敵,先用暗箭射殺北平王羅藝,之後用計殺死羅成。之後雖然蘇定方降唐,但也以一副奸臣的嘴臉出現,最後被羅通殺死。但十幾年後他的孫子蘇寶同成為西涼國大元帥,起兵犯唐,意為傢族報仇,從而引發瞭薛丁山征西。  其實這段故事與真實的歷史存在這很大的差距,那麼蘇定方究竟是何等人物,他又為何會被一些人稱為“滅國神將”呢?  根據文獻記載,蘇定方本名蘇烈,字定方,生於592年,是冀州武邑(今河北省衡水一帶)人。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蘇定方的父親蘇邕為保護鄉裡,也拉起一支千餘人的隊伍,負責討伐當地的起義軍。蘇定方雖然才十幾歲,但他“驍悍多力,膽氣絕倫”,跟隨父親作戰,每次都沖鋒在前,“陷陣先登”。  蘇邕死後,蘇定方接管瞭這支軍隊。他先後率軍擊敗位於郡南的起義軍,親手斬殺瞭義軍首領張金稱,之後又在郡南擊潰楊公卿的起義軍,“追奔二十餘裡,殺獲甚眾”,從此各路起義軍都不敢進犯蘇定方所在的州郡。     但隋朝的敗亡是任何人不能扭轉的,不久後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席卷全國,隋朝統治土崩瓦解。於是蘇定方投奔到瞭割據河北一帶的起義軍首領竇建德麾下。竇建德手下大將高雅賢對蘇定方非常喜愛,於是收他為義子。竇建德死後,高雅賢、蘇定方跟隨劉黑闥與李唐對抗,蘇定方多次立下戰功。所以在演義中蘇定方在竇建德、劉黑闥麾下為將,是有歷史依據的,但蘇定方之後的人生經歷,卻被扭曲瞭。  623年劉黑闥的起義被李唐王朝鎮壓,高雅賢也敗亡,於是蘇定方棄甲還鄉,歸隱田園。經過幾年的歸隱後,蘇定方在貞觀初年被唐朝中央政府啟用,任匡道府折沖之職,並拜著名軍事傢李靖為師,跟隨他學習兵書戰策,行軍打仗。  630年唐朝與東突厥爆發戰爭,蘇定方跟隨李靖率領的三千騎兵前往磧口襲擊頡利可汗的大帳,李靖派蘇定方率領兩百騎兵作為前鋒,夜間蘇定方所部趁著夜間的霧色,急速行軍。在距離敵軍一裡左右,大霧散去,已經能看到可汗的牙帳,蘇定方率兩百人發起進攻,縱馬突襲殺死瞭上百人。突厥頓時驚慌失措,不久後李靖率軍趕到,除瞭頡利可汗率一部狼狽而逃外,其餘全部投降。蘇定方也因功被封為左衛中郎將之職。  655年2月蘇定方跟隨營州都督程名振出兵討伐高句麗,在貴端水之戰殺死敵軍三千餘人。當年5月唐高宗任命程知節(程咬金)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的阿史那賀魯,蘇定方任前軍總管。大軍行至鷹娑川,程知節主力與四萬突厥軍隊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此時蘇定方正率領五百起兵,與交戰地點隔著一座山的地方休息,距離大軍十幾裡。  蘇定方望見煙塵大起,非常果斷的率領五百騎兵,翻過山梁,從突厥人的背後發起沖擊。一時間突厥軍隊大亂,四散奔逃,唐軍乘勝“追奔二十裡,殺千五百餘人,獲馬二千匹,死馬及所棄甲仗,綿亙山野,不可勝計。”此戰蘇定方立下首功,但卻遭到全軍副將王文度的嫉妒。王文度自稱奉有皇帝密旨,節制全軍,下令收兵,停止追擊。  蘇定方情知王文度假傳聖旨,建議程咬金將王囚禁,向皇帝上疏求證,但程咬金不為所動。大軍到達恒篤城時,胡人獻城歸降。王文度提議殺死降人,取其資財,蘇定方提出反對“如此,自作賊耳,何成伐叛?”但主將程咬金默許瞭殺降取財的行為,隻有蘇定方分毫未取。656年唐軍撤退後,程知節、王文度全部被削職為民,隻有蘇定方未收到懲罰。  657年朝廷終於意識到蘇定方是一員幹將,於是任命他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軍隊再次討伐阿史那賀魯。蘇定方的軍隊先後打敗西突厥的一部後,與阿史那賀魯率領的10萬人遭遇。此時蘇定方隻有1萬人,但他絲毫不驚慌,下令步兵占據制高點,集中所有長矛一致對外,以維持陣形的穩定。  阿史那賀魯欺負唐軍人少,四面圍之,命令騎兵像唐軍陣地發起沖鋒。西突厥騎兵三次沖鋒,均不能攻入,且死傷累累,開始陷入混亂。蘇定方趁機率領唐軍發起反擊,“賊遂大潰,追奔三十裡,殺人馬數萬”。西突厥軍心潰散,各部紛紛投降,阿史那賀魯倉皇而逃。正在唐軍準備繼續進軍時,天降大雪,積雪“平地二尺”,蘇定方拒絕部將休息的要求,乘雪進軍,在金牙山大破西突厥,活捉阿史那賀魯。  此戰,蘇定方將唐朝的國界線擴展到西海(今咸海)一帶,蘇定方也因功被封為左驍衛大將軍、邢國公。關於蘇定方雪夜追擊的一幕,被唐人寫入詩中“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659年蔥嶺以西的思結闕俟斤都曼在西域一帶作亂,唐高宗任命蘇定方為安撫大使,再度西征。大軍抵達葉葉水時,敵軍駐守在數百裡外的馬頭川。蘇定方“挑選精卒一萬人、馬三千匹馳掩襲之,一日一夜行三百裡”,平明時分抵達敵城之下。唐軍有如天降,都曼大驚失色,倉促應戰,被打的大敗,隻得退守馬頭城。入夜時分,唐軍大軍漸漸集結,蘇定方伐木制作攻城器械,準備四面圍攻,絕望之下都曼開城投降。  660年蘇定方大軍押著俘虜回到洛陽,唐高宗下令有關部門議定都曼等人的罪行,蘇定方頓首請求:“臣向諭陛下意,許以不死,願丐其命。”唐高宗言道:“朕為卿全信。”於是赦免瞭這些人的死罪,而蘇定方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加食邢州鉅鹿真邑五百戶。661年唐朝對原屬西突厥勢力范圍內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西諸國再次進行大規模建制行政區劃,“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均屬大唐,至此大唐帝國統轄的西部疆域臻於極致。  660年3月蘇定方被任命熊津道大總管,率領水路大軍10萬人討伐朝鮮半島三國中的百濟。蘇定方率軍乘船橫渡黃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濟軍沿江屯兵據守,蘇定方則從東岸登陸,“乘山而陣,與之大戰”,其他唐軍則“揚帆蓋海,相續而至。”水陸進軍將百濟軍隊擊潰。  蘇定方乘勝進軍,在距都城約二十裡,與百濟傾國之兵決戰。蘇定方“大戰破之,殺虜萬餘人”。此時百濟也發生內亂,“太子隆並與諸城主皆同送款”,蘇定方將百濟平定,押著他們的國王回到洛陽。至今在韓國境內,還有許多關於蘇定方平定百濟的遺址。  663年唐朝西北邊境局勢緊張,吐蕃打敗谷渾,嚴重威脅唐朝的西北邊防。為此唐高宗任命年逾古稀的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以定吐蕃、吐谷渾”。667年大唐名將蘇定方病逝,時年76歲。唐高宗得知後非常悲傷,下令追封他為幽州都督,謚曰莊。  蘇定方一生“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為唐朝開疆拓土數千裡,功勛卓著。779年朝廷將蘇定方畫影圖形,列入凌煙閣。782年唐德宗為蘇定方等古代名將六十四人設廟享奠。此後宋代設立的武廟,蘇定方也在其中。相關閱讀推薦:唐初名將蘇定方: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秦統一六國血腥屠城史:大將白起斬首近90萬腦後有反骨:諸葛亮為何要排擠和打擊大將魏延?蘇定方簡介 唐朝左武侯中郎將邢國公蘇定方生平歷史上真的有蘇定方嗎? 蘇定方怎麼死的?

唐高宗李治昏庸之謎:為什麼被人們嚴重低估?

  唐高宗李治為什麼被人們嚴重低估?  李治字雉奴,是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在文德皇後長孫氏所生諸子中排行第三。由於他得瞭風眩病,眼睛無法看東西,就讓武則天替他處理政務。武則天最後控制瞭朝廷大權,於是人們對唐高宗的昏庸就堅信不疑瞭。不過,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李治是唐朝第三代君主,在位33年。由於病弱,655年,在武則天成為皇後之後,他就讓武則天參與朝政,時人稱為“二聖”。對唐高宗在歷史上的作用,一般認為他是個昏庸之主。范文瀾先生說:“唐高宗臨朝,臣下來奏事,不會作判斷,要宰相提出意見,才算自己有瞭主意。他這種昏懦的性格,勢必扶植起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朽勢力,引導國傢從亂到亡的道路。”這樣的說法,把唐高宗這個人徹底否定瞭。  主張高宗昏庸的觀點認為唐高宗患風眩不能視物,百官奏本常由武後代為參決。自顯慶五年(660年)起,政事都委托給武後,權力和皇帝相等。但武則天不久就作威作福,連唐高宗要辦的事也受她控制,唐高宗十分不滿。麟德元年(664年),武後常讓道士入宮行“厭勝”之術,被宦官王伏勝上告。高宗大怒,找西臺侍郎上官儀來商量。上官儀說:“皇後專恣,海內所不允,請廢之。”唐高宗就命上官儀起草廢皇後詔書。不料武後安插在唐高宗身邊的耳目隨即將此事報告武後,武後立刻到高宗面前解釋。唐高宗昏庸懦弱,心有不忍,又怕武後發怒,竟說:“我本來沒有廢你的心思,都是上官儀教我的。”於是,武後指使許敬宗誣告上官儀、王伏勝和廢太子李忠謀反,都被處死,與上官儀有來往的大批朝官,都遭流放或貶官。從此,每當唐高宗上朝,武後都坐在簾後,大小政事都參與裁決,升黜官員或生死大事,都憑武後決定。此後,唐高宗隻是名義上的皇帝,直至弘道元年(683年)在洛陽宮中病死。   與其相反的觀點認為,說唐高宗昏庸是缺乏根據的。說他“昏庸”,最早見於《新唐書》。《新唐書》卷76《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傳》說:“(武後)已得志,即盜威福,施施無憚避,帝也懦昏,舉能鉗勒,使不得專。”同書卷105《長孫無忌傳》也說:“帝暗於聽受。”同卷《褚遂良傳》說:“帝昏懦,牽於武後。”歐陽修說他昏庸的主要論據,認為唐高宗為武則天所控制,並按其旨意貶殺瞭褚遂良和長孫無忌。  其實,褚遂良被貶在武則天當皇後之前,長孫無忌的被殺,是在武則天當上皇後不久的事情。一些專傢認為,這時的武則天還沒有把皇後的位子坐熱,怎麼就能夠“盜威福”貶殺高宗的顧命大臣?實際上,貶殺褚遂良和長孫無忌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唐高宗自己。在立武則天為皇後的過程中,這兩位老臣堅決反對,而一心想立武則天的是唐高宗,因而他是武則天最有力的支持者,很明顯,褚遂良、長孫無忌和唐高宗在立武後問題上產生瞭較大的矛盾。不僅如此,長孫無忌憑著國舅的地位,專橫跋扈,而褚遂良以顧托之重,也是“悖戾犯上”。兩人以元老重任自居,一心想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隻是想著曾經對唐高宗有功,根本沒有把高宗放到皇帝應有的崇高地位,而唐高宗此時血氣方剛,對他們的表現早已不滿。當許敬宗誣陷兩人時,唐高宗不派人仔細調查,立即削去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地,安置到邊遠的黔州。已死於貶地的褚遂良,也被削去官爵。兩人的兒子都在放逐途中被處死。可見,褚遂良和長孫無忌被殺,是武則天的心願,但更是高宗的旨意。整個過程中根本不存在唐高宗被武則天控制的問題,唐高宗的昏庸無從談起。  一些人認為,高宗顯慶以後,唐中央政府與吐蕃、突厥、高麗等或戰或和,以及研討方略、獎懲將士等全系唐高宗決策,對公卿宰臣的任用黜陟也是如此。從唐高宗去世到武則天稱帝,共經歷瞭7年時間,武則天的力量主要是在這個時期集聚起來的,而在此之前,武則天雖然預問朝政,但權力有限,不能左右朝政。相關閱讀推薦:武則天搞定唐高宗李治的“殺手鐧”到底是什麼?母女共侍唐高宗的悲慘結局:揭唐高宗的亂倫癖好唐高宗李治蕭淑妃簡介 李治的蕭淑妃怎麼死的?揭秘:歷史誤解的唐高宗李治及其命運悲慘的子女唐高宗李治王皇後簡介 李治王皇後究竟怎麼死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唐高宗在位的業績:  唐高宗在位前14年中,他的政績之犖犖大者主要有:一、他繼續推行瞭唐太宗時加強中央集權的各項制度。二、唐高宗在位前期,至少是尚能維持國力於不墜,而統治區域還稍有擴展。三、唐高宗在位期間社會經濟仍在向上發展。唐高宗政績之所以史書記載較少,也不突出,其原因可能是即位初期元老勛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權重,精明而又有才幹的武則天為皇後後,又直接參與執政。  也有人指出,唐高宗根本沒有昏庸之舉。在即位之前,曾參決朝政,頗得唐太宗稱贊。即位之初,也勤於國政,每日臨朝,孜孜不倦。他不僅能夠遵循唐太宗的大政方針,而且也表現出瞭管理國傢的才幹。具體表現在他十分重視法制建設。他令長孫無忌等修成《永徽律》,還逐條對之進行註釋,寫成《唐律疏議》30卷頒行天下。他在即位之初,鼓勵臣下進諫,他自己也能很好納諫。他賞罰分明,對貪贓違法者堅決予以打擊,不留一點情面。褚遂良就是因為低價強買中書省翻譯人員的土地,被左遷為同州刺史。他維護瞭國傢統一,討伐西突厥,鞏固瞭唐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他有過錯,如容忍和支持武則天對王皇後、蕭淑妃的殘酷迫害,在對褚遂良和長孫無忌等人的處理上,也沒有很好地站在公正的立場上,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是個昏庸之君。用昏庸來解釋武則天參預朝政的原因,顯然是不妥的。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風眩癥加重,曾想禪位給則天皇後,“使攝知國政”,正式臨朝稱制。宰相郝處俊進諫說:“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後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中書侍郎李義琰也附和郝處俊的意見,高宗無奈作罷。如果說高宗不是昏庸之君,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但如果我們說他真是個昏庸國君,那麼史書上描述他尊禮大臣,問百姓疾苦,稱為“永徽之政,有貞觀遺風”,這又是怎麼得來的呢?所謂的唐高宗“昏庸”,至今仍是一謎,令我們左右為難,無法圓滿解釋。 唐高宗李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盤點水滸中八大被低估的小人物:絕對不容小覷!

  梁山108個頭目本領參差,世無異詞。那些低能的(或者被人誤以為低能的),連《水滸》的編寫人也用反諷性的綽號去嘲笑他們。旱地忽律朱貴、鼓上蚤時遷、鐵扇子宋清、矮腳虎王英、神醫安道全等等都是顯例。如此嘲弄不一定準確,以鐵扇子喻宋清就失誤之極。  一、鐵扇子宋清  宋清是梁山老大宋江的親兄弟,唯一的業績就是在宋江殺瞭閻婆惜後,陪宋江到柴進莊上避瞭一圈。從水滸的描述來看,宋清好像沒有什麼真本事,“鐵扇子”這個外號,多半和韋小寶的“小白龍”一樣、唬人為主。梁山兄弟們個個都有一個綽號,小宋弟弟當然也要有一個。可惜施大爺沒讀過後世的武俠小說,否則至少也要讓宋清的鐵扇子有個點穴的本事,或者發射暗器透骨針的功能,而不至於僅讓這把鐵扇子出現在綽號中、不見於書中任何其他地方。水滸中即便是宋清陪宋江逃難柴進莊時,帶的兵器不過一口腰刀和一條樸刀,卻沒有這把傳說中的鐵扇子。  宋清上梁山後,負責炊食。一般讀者都會指為裙帶關系——宋江給弟弟一份優悠輕松的閑職。這看法絕對錯誤。  因為梁山是個軍事組織,讀者不期然用策劃軍事的本領,和武功的水準,來衡量頭目對山寨的貢獻。宋清一例可以用來揭發這種錯誤的程度。  盡管梁山靠武力來維持生存和擴展威勢,鐵馬金戈之事並不是日日為之的。不可一日或缺的是夥食供應。梁山不是個小集團,到大聚義的時候,頭目、嘍囉、傢屬合計必過四萬人(分攻東平、東昌時,每路發配步馬軍一萬人,水軍另計,加上留守山寨的人馬,和眾人的傢屬,四萬餘人是個保守的數字)。每人每日三餐,肉類、菜蔬、主食、雜糧、飲料(光是酒的消耗量就必巨),論數量,講品類,樣樣都必然是驚人數字。單以量計,必定等於好幾傢現代大飯店的每日總供餐量必定等於好幾傢現代大飯店的每日總供餐量。   加上那時候沒有冷藏設備,沒有罐頭,按時大量供應新鮮食物是十分困難的。宋清處理起來,井井有條,起碼從無人埋怨食物質劣量差。  宋清上山前已有瞭鐵扇子的綽號。鐵造的扇子,搖起來,風未生,臂先痛,廢物也。上山前的宋清,在父親和哥哥的影子下生活,所作乏善可陳,或足稱為鐵扇子。上山後,這份日夜勞筋累骨、永無止境的工作,卻證明他是管理大型機構、保障運作不息的行政奇才!  可惜在《水滸》編寫者眼中,宋清始終是廢物鐵扇子;如果不是給宋江面子,也不會讓他排次第七十六名那麼“高”。道理很簡單,編寫者連自己筆下創造出一個怎樣的宋清都弄不清楚。上山後的宋清應名列天星才對。他對山寨的貢獻比好幾個無端端名列天星的頭目(如穆弘、解珍、解寶)大不知多少倍。相關閱讀推薦:水滸傳朱貴的綽號旱地忽律是什麼意思?水滸探秘:水滸中因過中秋之夜而引發的滅門血案水滸傳鬼臉兒杜興結局是什麼?鬼臉兒杜興簡介水滸打虎將李忠怎麼死的?打虎將李忠簡介解密水滸:金翠蓮為何寧做小三也不嫁給魯智深?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二、矮腳虎王英  王矮虎,兩淮(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人氏,五短身材,原本是從事長途販運工作的個體戶,有一次見財起意,就搶瞭委托他生意的客戶,事發入獄。後越獄逃跑,流落到清風山一帶,跟當地的黑老大燕順勾結在一起,專門從事打傢劫舍、殺人越貨的黑道生意。  王矮虎不僅貪財,而且好色。連宋江都說:“原來王英兄弟,要貪女色,不是好漢的勾當”。宋江在清風山上作客的時候,王老弟劫持瞭附近清風寨武警政委劉高的太太,準備供自己發泄獸欲。宋江因考慮到劉政委正好是他將要前往投奔的清風寨武警大隊長花榮的同僚,就強行讓王老弟把劉太太給放瞭。燕順曾對宋江解釋王英的好色:“這個兄弟,諸般都肯向前,隻是有這些毛病”。從燕順的話來看,王老弟強搶民女這事恐怕還經常幹。途經清風山被劫的良傢婦女,不可能運氣都有劉太太那麼好,正巧碰上宋江,又有個跟花榮當同事的老公,基本上被這位王老弟奸污的可能性很大。  後來劉太太恩將仇報,導致花榮反出清風寨,眾兄弟打破清風寨,殺瞭劉高,再次抓獲劉太太時,王英還想把劉太太收入自己的房中,供其泄欲。這回宋江不幹瞭,為瞭這劉太太我們宋大哥的一條小命差點在清風寨送掉。宋江強烈要求之下,王英的老大燕順殺瞭劉太太。當時王英的反應是,“王矮虎見砍瞭這婦人,心中大怒,奪過一把樸刀,便要和燕順交並,宋江等起身來勸住”。可見兄弟之情什麼的,在王老弟心中是很淡的,為瞭女人,他是什麼都會幹的。幸而宋江勸服他,答應給他找個老婆,他才罷休。   王英這樣一個人渣,既貪財、又好色,還不講義氣,為瞭一個女人竟然差點要同自己的老大燕順動手,這個女人還害過大哥的老大宋江。這種人連鄭關西都不如,不按雙重標準的話,按道理這傢夥絕對是個該被替天行道的對象。要是王英被林沖、武松、魯達等好漢宰瞭,恐怕完全能用“大快人心”四個字形容。不過王小弟的運氣好,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跟上瞭老大宋江,而且在同燕順火並時,最終還是尊重瞭宋老大的意見,宋老大發瞭一句話,他就沒有繼續頑固下去,雖然不敢說心服,但至少是口服瞭。所以日後三打祝傢莊,宋老大為瞭表示自己的一諾千金,在李逵殺瞭扈三娘一傢後,就把漂亮而又武藝高強的扈三娘,嫁給瞭矮小猥瑣的王英,成就瞭這段水滸中僅次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第二不般配的婚姻。  論王英的本事,實在差勁得很,祝傢莊曾和老婆扈三娘交過手,不過十來個回合就被扈三娘生擒,而一丈青本人卻10來個回合卻被林沖活捉。雖然本事不怎麼樣,人品又差,但王英在梁山的排名並不低,108人中排第58位,比老婆扈三娘高,也比梁山的神功大師樊瑞高。職司方面,晁蓋死後、宋江第一次機構重組時,出任梁山山後兩小寨中左旱寨的主管,對比一下,負責右旱寨的卻是日後地煞第一、排名37位的神機軍師朱武。可見其地位不低,至少是個獨當一面的角色。石碣受天文後,宋江的第二次重組,王矮虎、扈三娘夫婦為“專掌三軍內采事馬軍頭領”,實際專門負責軍需采購,也是相當重要的位置。  王矮虎的故事告訴我們,貪財好色人品差沒有關系,本事低微也沒有關系,長相不帥更沒關系,隻要跟對老大、尊重老大,就能娶到本領高強的美嬌娘,還能飛黃騰達,前程無量。分頁:2/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三、鼓上蚤時遷  時遷,高唐州(今山東高唐縣)人,高唐州宋代實際上叫做博州,元朝時叫做東昌府,後更名為高唐州的。施大爺這裡犯瞭個小錯誤,水滸中既有東昌府,又有高唐州,而這兩個地名宋代都不存在,而且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時遷本是一個神偷,有飛簷走壁的本事。流竄到薊州(今天津薊縣)作案時曾被抓,被擔任薊州市監獄長的楊雄所救。一天時遷在翠屏山盜墓作案時,正巧撞破瞭楊雄、石秀殺潘巧雲。楊、石無奈之下,隻能帶著時遷上梁山。途經祝傢莊時,時遷偷雞摸狗的本性又露出來瞭,偷瞭客店的報曉公雞吃,結果引發瞭梁山三打祝傢莊這段故事。  由於這麼一段不光彩的經歷,時遷在組織內地位一直很低,最後僅排名107,108人中倒數第二。但論對梁山的貢獻,時遷卻比排在他前面的不少人都大很多。時遷上梁山後,就一直從事特務工作,石碣受天文後,頭銜為“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同樂和、段景住、白勝三人一起受特務頭子戴宗的領導。梁山上大特務是不在情報系統編制內的燕青、石秀,但情報系統內的小特務中,最出色的就是這位梁上君子時遷。同為打探情報的4名小特務中樂和曾被派到高俅府上尋求招安,但並沒有成事,段景住曾被派到北地購馬,結果被當時還是曾頭市黑幫成員的鬱保四給搶瞭,白勝基本就是個湊數的。相反時遷的特工生涯倒是多姿多彩。  時遷初上梁山不久就立大功。當時呼延灼率大軍征討梁山,3000連環馬實在厲害,梁山無計可施。隻有時任中央警衛局上校侍從武官徐寧的鉤鐮槍能破。於是梁山設局騙徐寧上山,其中時遷以神偷技盜得徐寧祖傳的雁翎甲,是其中的關鍵。時遷這次臟活的得手,為梁山成功羅致徐寧、大破連環馬立下瞭大功。  時遷的另一次大功是在二打大名府的時候。為救盧俊義和石秀,梁山決定在元宵夜攻打大名府,這時候,時遷建議吳用:“小弟幼年間曾到北京。城內有座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眼見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乘空潛地入城,正月十五日夜,盤去翠雲樓上放起火來為號,軍師可自調人馬劫牢,此為上計”。吳用采納。混入大名府後,又有一件事顯示出時遷的機智,當時孔明、孔亮兩個少爺出身的公子哥裝扮成乞丐,時遷見到他們急忙制止,說你們細皮嫩肉的哪像要飯的,趕快躲一躲,從中可以看出時遷作為一個情報人員的基本素質。二更時,時遷依計劃,施展其飛簷走壁的本領,爬上翠雲樓放火,造成城中極度恐慌,梁山得以裡應外合、打破大名府。是役,可以說時遷是最大的功臣。  梁山救出盧俊義後,再次攻打曾頭市,中間一度戰況膠著,梁山同曾頭市之間邊打邊談。此時,梁山準備利用假和談來尋找突破口,就派瞭時遷、李逵、樊瑞、項充、李袞五人去當人質。五人之中時遷地位最低,但看水滸上的描寫,“臨行時,吳用叫過時遷,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休得有誤。”,可見這次行動的五人中,時遷實際上是為首的。吳用也知道能辦大事的是這個屢建奇功的鼓上蚤,而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李逵。不久梁山用鬱保四為反間,曾頭市中計、夜襲梁山大軍而中伏。而此時,時遷又立大功,“隻見曾頭市裡鑼鼓炮響,卻是時遷爬去法華寺鐘樓上撞起鐘來,聲響為號,東西兩門,火炮齊響,喊聲大舉,正不知多少軍馬,殺將入來。”李逵等人再從內部殺出,和梁山大軍裡應外合。終於打破瞭曾讓梁山吃瞭不少苦頭的曾頭市。是役,無疑時遷又起瞭關鍵性的作用。   時遷屢建奇功,本人又精明強幹,特務工作能力比之梁山的特務頭子戴宗,不知道要強多少倍,飛簷走壁的輕功同戴宗的神行術相比,也各有千秋。照理說怎麼也不至於僅排個倒數第二吧!憑良心說,讀完一遍水滸傳,108條好漢中又有幾人能被讀者記得名字的?而無齋主人可以斷定,大部分讀者都會對這位僅排 107位的時遷留下深刻影響,而不會輕易遺忘。從派系構成來說,時遷由於石秀、楊雄的原因算是歸入盧俊義派系,也不應被過度打壓。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很簡單,就是前面提到的時遷上梁山前的小偷身份,和作為偷雞賊進入梁山組織的低起點。順便提一下,時遷沒有排到最後一位,是因為名列108的段景住也是個小偷出身,一個盜馬賊,比時遷的盜墓賊好不瞭多少。這是那些整天唱著替天行道高調的好漢們永遠所看不起的。在他們眼裡,小賊就是小賊。這個沉重的十字架,時遷也得背負一生,即便在梁山這個以犯罪為傢常便飯的黑幫。時神偷的經歷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做小偷小摸偷雞摸狗的事,否則一旦標記在身,哪怕你就是進瞭黑社會,就算貢獻再大還是最底層。  上海灘黑幫大亨杜月笙曾將黑幫比作夜壺,內急時需要用它,但用完之後又會覺得它臟。時遷就好比梁山的夜壺,當梁山需要他的時候,他就是兄弟之一,而用過之後始終還是上不瞭臺面,所以隻能排在最後、甚至不如湊數的人。而時遷在梁山的地位,其實也襯出瞭梁山組織在白道高官們心目中的地位。再怎麼著,你還是黑社會。梁山難道不是大宋的夜壺嗎?分頁:3/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四、轟天雷凌振  凌振,燕陵(今河北北部,當時應該在遼國的控制下)人氏,原任東京國防部營級技術軍官,北宋第一火炮專傢。呼延灼攻打梁山初戰不利時,向高俅推薦瞭凌振,因此凌振被任命為中校炮兵營長受呼延灼節制、率部討伐梁山。  凌振的火炮技術十分厲害,水滸上說他是“宋朝盛世第一個炮手”。呼延灼在推薦凌振時提到,“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裡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假設呼延灼沒有誇大的話,射程十四五裡相當於7000至7500米的火炮,而且威力很大“天崩地陷,山倒石裂”。這凌振的炮兵部隊可以算是宋朝最重要的高科技戰略部隊瞭,好比今天的二炮部隊(真實歷史上,宋代沒有這麼厲害的火炮,我們這裡以水滸為準,戲說為主)。不久後凌振的火炮就顯示瞭其名不虛傳,“一連放瞭三個火炮,兩個打在水裡,一個直打到鴨嘴灘邊小寨上”。火炮一下就打倒瞭梁山駐地,而且命中率達到1/3。一下子令宋江和梁山眾人都深感憂慮。  小編看到這裡,覺得呼延灼要是贏不瞭這一仗,真應該自殺以謝國人瞭。3000連環馬的重裝騎兵,加上凌振的500火炮,武器上的優勢太明顯瞭,而且政府軍還能得到各市縣的支援。其實這一仗也不難打,讓附近市縣堅壁清野,不讓糧食佈匹食鹽等物質流入梁山,至少也要先打掉梁山開的那幾個酒店,逼宋江出來決戰。然後戰術上5000步兵、拱衛凌振的500火炮,3000重甲騎兵作為機動,必要時可以把連環馬拆散。先讓凌振的火炮猛轟一陣,壓制住梁山軍,然後重甲騎兵幾個密集沖鋒,馬軍沖鋒時步兵在逐步推進,步炮協同作戰,梁山軍馬必定崩潰。呼延灼以將門世傢出身,又是主動要求凌振參戰的,這樣簡單有效的戰法恐怕不應該不知道吧。  而呼延灼竟然把凌振的炮兵部隊當作尋常步兵使用,以至於吳用的拙劣之計竟然奏效。梁山見識瞭凌振火炮的威力,知道凌振的重要性。吳用就設計引凌振的炮兵孤軍深入並利用梁山水軍方面的優勢將其擒獲。其實隻要呼延灼好好部署,吳用的計策根本就是行不通的。首先、炮兵陣地附近毫無防衛,所以李俊、張橫才能得手破壞炮架,要是呼延灼非常重視這支戰略部隊,豈能讓李俊、張橫帶四五十個小嘍羅得手而全身而退,恐怕梁山會多折瞭這兩個頭領。其次,凌振率1000人去追趕更是形同兒戲,凌振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證他炮兵部隊的戰鬥力,上陣沖鋒,顯然不應該是他一個炮兵營長應該去做的事。若呼延灼事先派遣將領護衛凌振的炮兵陣地,並告誡一下凌振炮兵營的重要性,顯然凌振不會親自追擊。凌振作為技術軍官容易犯錯,但呼延灼卻不應該如此有勇無謀。由於呼延灼的指揮能力低下,導致瞭吳用這條弱智的計策成功,結果凌振被梁山活捉瞭。  被俘後,凌振的表現也同其他降將們基本相同,馬上就投降瞭,隨後就立馬掉轉槍口對付呼延灼的軍。同時梁山也尋找到瞭破解連環馬的方法,把軍事技術專傢徐寧騙上瞭梁山,讓他教授梁山人馬鉤鐮槍,而鉤鐮槍正好可以克制呼延灼的連環馬,好比現在的反坦克導彈對重裝坦克一樣。從徐寧上梁山的過程來看,呼延灼根本就沒有要求梁山附近的市縣配合政府軍的圍剿行動,否則徐寧和他傢屬兩撥人如何能如此順當的進入梁山勢力范圍。終於呼延灼為他的無謀付出瞭沉重代價,凌振反戈一擊,用大炮猛轟政府軍,而徐寧訓練出來鉤鐮槍部隊又成功得擊潰瞭重裝騎兵連環馬,呼延灼全軍覆沒,隻身一人逃往青州。   按理說凌振可以說是梁山乃至整個大宋首屈一指的軍事技術人才。其作用要遠高於徐寧,因為徐寧的鉤鐮槍隻能對付連環馬,而凌振的火炮技術可以對付任何部隊。射程7000米以上、威力巨大的大炮如果能善加使用,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一種非常有嚇阻力的戰略性武器,就好比今天的彈道導彈一樣。如果梁山各大寨都裝備瞭凌振的火炮,豈非固若金湯。若開封城上大量部署上凌振的火炮,焉能發生靖康之恥?要是宋軍每支部隊都能有一支裝備凌振火炮的炮兵部隊,恐怕完全可以同金遼在戰場上決一雌雄。雖說這裡有些唯武器論,但無人能否認武器的優劣的確可以影響到戰爭的勝負,這就好比哪怕伊拉克人再英勇,還是沒有可能打敗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的。要是宋江能用凌振成立一支精銳炮兵部隊,再配合上五虎八彪將,據州占府開辟根據地,恐怕未必沒有一爭天下的本錢。就算不能爭天下,割據一方也不成問題。無齋主人一直認為梁山就是個黑社會,但這兒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梁山能夠擺拖黑社會宿命的唯一良機。  可惜凌振上瞭梁山後,並沒有受到重用,排名僅為52,這個排名恐怕還是因為他是前政府軍中校營長身份的因素多。職司僅為“專造一應大小號炮”。讓凌振這樣一個北宋首席火炮專傢、高科技人才負責造號炮,就好比讓錢學森博士去研制普通大炮一樣可笑而可悲。梁山眾人包括宋江、吳用在內都是見識過凌振火炮威力,豈能不知、如此利器棄之不用可惜?這就好比上天給瞭薩達姆一個造原子彈的機會,但他不知道珍惜而放棄瞭。凌振之監造號炮,正說明宋江胸無大志,隻是安於當一個黑社會老大,而毫無爭霸天下的理想,以及吳用這個軍師的低能。  北宋政府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凌振這個人才的重要性。梁山征討方臘後,凌振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之一。宋政府雖然知道他“炮手非凡”,但也不過讓他以都統領(上校正旅級)的身份回火藥局禦營任職當個小官僚,最多一個副局級。日後似乎也沒有任何出眾的事跡,碌碌無為地淹沒在人群之中。  凌營長的故事告訴我們,第一、是金子未必能發光,就算發瞭光也未必能引人註意。第二、縱有必殺之技,但領導不用,最終還是無用。分頁:4/9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五、旱地忽律朱貴  朱貴,沂州沂水縣(今山東臨沂市沂水縣)人,老資格的梁山好漢,早在王倫時代就上瞭梁山,可以算是梁山草創之時的創幫元老之一。從梁山草創到梁山受招安,朱貴一直從事情報工作。其具體工作就是在梁山邊上的李傢道口開個酒店。這個酒店是梁山的一個窗口,一方面可以收集各類情報、以供梁山領導層決策,另一方面也是4方黑道人物投奔梁山的一個落腳點和中轉站。表面上這個酒店從事正當的白道生意,但實際上是個幌子,暗地裡實際上是梁山的一個情報站。有時碰上單身客人,這個酒店也會殺人劫財。  朱貴這個酒店的重要性,在水滸中多處表露,林沖上梁山就是通過朱貴的酒店,晁蓋一夥上梁山也是途徑朱貴的酒店,而後清風寨、清風山的一大批人上梁山還是通過朱貴的酒店。晁蓋一夥上梁山時,吳用曾有一段話揭示瞭朱貴這個酒店的重要性,“現今李傢道口有那旱地忽律朱貴在那裡開酒店,招接四方好漢。但要入夥的,須是先投奔他。我們如今安排瞭船隻,把一應的物件裝在船裡,將些人情送與他引進。”可見這酒店基本上就是梁山早期同外界的唯一橋梁。一般來說隻要安全的到達瞭朱貴的酒店就等於平安到梁山瞭。  朱貴的酒店除此之外,還幹些特殊的秘密工作。宋江江洲題反詩事發後,市長蔡九公子曾讓戴宗帶封書信到東京蔡總

南北朝第一治政之才:王猛輔佐苻堅統北方被低估

  公元355年,洛陽城內店鋪櫛比,商賈林立,遊人雲集,熱鬧非凡,中州古城好一派繁華景象。在這遊人雲集的市面上,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中年漢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身背簸箕高聲叫賣。他高昂宏亮的叫賣聲使不少人停下來往視,人們其實並不是要買簸箕,而是感到到賣簸箕的人非同一般。這位賣備箕者不是別人,就是日後輔助前秦符堅統一中國北方的王猛。   一、被揭捫虱論天下   王猛(325一3 75),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樂昌西)人。少年時代的王猛,傢貧無以糊口,不得不以賣簸箕為生,到處奔波,處處無傢處處傢。   王猛儀表堂堂,喜好讀書,特別是兵書。雖出自貧寒之傢,對書籍卻特別嗜好。他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常常被一些富傢子弟恥笑,對此王猛不以屑懷。他人品極好,為人剛毅,氣度不凡。   傳說,有一次他在洛陽城中賣簸箕,忽然有一人來到面前說,情願出高價買,隻是身上無現錢,傢居不遠,請跟隨來取。王猛覺得價錢好就隨他去,走瞭好長時間亦不覺遠。抬頭一看已到山中,隻見一老翁,一白發銀須,踞胡床而坐,左右各站立十多人。其中一人引見王猛拜見。老翁答道:“王公與我有緣啊!”於是,給瞭他十倍的錢。王猛出門回頭一看,原來是雄偉的中嶽嵩山。民間傳說不足為信,但由此可以看出王猛在民間的影響。

盤點水滸中八大被低估的小人物:絕對不容小覷!

  梁山108個頭目本領參差,世無異詞。那些低能的(或者被人誤以為低能的),連《水滸》的編寫人也用反諷性的綽號去嘲笑他們。旱地忽律朱貴、鼓上蚤時遷、鐵扇子宋清、矮腳虎王英、神醫安道全等等都是顯例。如此嘲弄不一定準確,以鐵扇子喻宋清就失誤之極。  一、鐵扇子宋清  宋清是梁山老大宋江的親兄弟,唯一的業績就是在宋江殺瞭閻婆惜後,陪宋江到柴進莊上避瞭一圈。從水滸的描述來看,宋清好像沒有什麼真本事,“鐵扇子”這個外號,多半和韋小寶的“小白龍”一樣、唬人為主。梁山兄弟們個個都有一個綽號,小宋弟弟當然也要有一個。可惜施大爺沒讀過後世的武俠小說,否則至少也要讓宋清的鐵扇子有個點穴的本事,或者發射暗器透骨針的功能,而不至於僅讓這把鐵扇子出現在綽號中、不見於書中任何其他地方。水滸中即便是宋清陪宋江逃難柴進莊時,帶的兵器不過一口腰刀和一條樸刀,卻沒有這把傳說中的鐵扇子。  宋清上梁山後,負責炊食。一般讀者都會指為裙帶關系——宋江給弟弟一份優悠輕松的閑職。這看法絕對錯誤。  因為梁山是個軍事組織,讀者不期然用策劃軍事的本領,和武功的水準,來衡量頭目對山寨的貢獻。宋清一例可以用來揭發這種錯誤的程度。  盡管梁山靠武力來維持生存和擴展威勢,鐵馬金戈之事並不是日日為之的。不可一日或缺的是夥食供應。梁山不是個小集團,到大聚義的時候,頭目、嘍囉、傢屬合計必過四萬人(分攻東平、東昌時,每路發配步馬軍一萬人,水軍另計,加上留守山寨的人馬,和眾人的傢屬,四萬餘人是個保守的數字)。每人每日三餐,肉類、菜蔬、主食、雜糧、飲料(光是酒的消耗量就必巨),論數量,講品類,樣樣都必然是驚人數字。單以量計,必定等於好幾傢現代大飯店的每日總供餐量必定等於好幾傢現代大飯店的每日總供餐量。   加上那時候沒有冷藏設備,沒有罐頭,按時大量供應新鮮食物是十分困難的。宋清處理起來,井井有條,起碼從無人埋怨食物質劣量差。  宋清上山前已有瞭鐵扇子的綽號。鐵造的扇子,搖起來,風未生,臂先痛,廢物也。上山前的宋清,在父親和哥哥的影子下生活,所作乏善可陳,或足稱為鐵扇子。上山後,這份日夜勞筋累骨、永無止境的工作,卻證明他是管理大型機構、保障運作不息的行政奇才!  可惜在《水滸》編寫者眼中,宋清始終是廢物鐵扇子;如果不是給宋江面子,也不會讓他排次第七十六名那麼“高”。道理很簡單,編寫者連自己筆下創造出一個怎樣的宋清都弄不清楚。上山後的宋清應名列天星才對。他對山寨的貢獻比好幾個無端端名列天星的頭目(如穆弘、解珍、解寶)大不知多少倍。相關閱讀推薦:水滸傳朱貴的綽號旱地忽律是什麼意思?水滸探秘:水滸中因過中秋之夜而引發的滅門血案水滸傳鬼臉兒杜興結局是什麼?鬼臉兒杜興簡介水滸打虎將李忠怎麼死的?打虎將李忠簡介解密水滸:金翠蓮為何寧做小三也不嫁給魯智深?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二、矮腳虎王英  王矮虎,兩淮(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人氏,五短身材,原本是從事長途販運工作的個體戶,有一次見財起意,就搶瞭委托他生意的客戶,事發入獄。後越獄逃跑,流落到清風山一帶,跟當地的黑老大燕順勾結在一起,專門從事打傢劫舍、殺人越貨的黑道生意。  王矮虎不僅貪財,而且好色。連宋江都說:“原來王英兄弟,要貪女色,不是好漢的勾當”。宋江在清風山上作客的時候,王老弟劫持瞭附近清風寨武警政委劉高的太太,準備供自己發泄獸欲。宋江因考慮到劉政委正好是他將要前往投奔的清風寨武警大隊長花榮的同僚,就強行讓王老弟把劉太太給放瞭。燕順曾對宋江解釋王英的好色:“這個兄弟,諸般都肯向前,隻是有這些毛病”。從燕順的話來看,王老弟強搶民女這事恐怕還經常幹。途經清風山被劫的良傢婦女,不可能運氣都有劉太太那麼好,正巧碰上宋江,又有個跟花榮當同事的老公,基本上被這位王老弟奸污的可能性很大。  後來劉太太恩將仇報,導致花榮反出清風寨,眾兄弟打破清風寨,殺瞭劉高,再次抓獲劉太太時,王英還想把劉太太收入自己的房中,供其泄欲。這回宋江不幹瞭,為瞭這劉太太我們宋大哥的一條小命差點在清風寨送掉。宋江強烈要求之下,王英的老大燕順殺瞭劉太太。當時王英的反應是,“王矮虎見砍瞭這婦人,心中大怒,奪過一把樸刀,便要和燕順交並,宋江等起身來勸住”。可見兄弟之情什麼的,在王老弟心中是很淡的,為瞭女人,他是什麼都會幹的。幸而宋江勸服他,答應給他找個老婆,他才罷休。   王英這樣一個人渣,既貪財、又好色,還不講義氣,為瞭一個女人竟然差點要同自己的老大燕順動手,這個女人還害過大哥的老大宋江。這種人連鄭關西都不如,不按雙重標準的話,按道理這傢夥絕對是個該被替天行道的對象。要是王英被林沖、武松、魯達等好漢宰瞭,恐怕完全能用“大快人心”四個字形容。不過王小弟的運氣好,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跟上瞭老大宋江,而且在同燕順火並時,最終還是尊重瞭宋老大的意見,宋老大發瞭一句話,他就沒有繼續頑固下去,雖然不敢說心服,但至少是口服瞭。所以日後三打祝傢莊,宋老大為瞭表示自己的一諾千金,在李逵殺瞭扈三娘一傢後,就把漂亮而又武藝高強的扈三娘,嫁給瞭矮小猥瑣的王英,成就瞭這段水滸中僅次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第二不般配的婚姻。  論王英的本事,實在差勁得很,祝傢莊曾和老婆扈三娘交過手,不過十來個回合就被扈三娘生擒,而一丈青本人卻10來個回合卻被林沖活捉。雖然本事不怎麼樣,人品又差,但王英在梁山的排名並不低,108人中排第58位,比老婆扈三娘高,也比梁山的神功大師樊瑞高。職司方面,晁蓋死後、宋江第一次機構重組時,出任梁山山後兩小寨中左旱寨的主管,對比一下,負責右旱寨的卻是日後地煞第一、排名37位的神機軍師朱武。可見其地位不低,至少是個獨當一面的角色。石碣受天文後,宋江的第二次重組,王矮虎、扈三娘夫婦為“專掌三軍內采事馬軍頭領”,實際專門負責軍需采購,也是相當重要的位置。  王矮虎的故事告訴我們,貪財好色人品差沒有關系,本事低微也沒有關系,長相不帥更沒關系,隻要跟對老大、尊重老大,就能娶到本領高強的美嬌娘,還能飛黃騰達,前程無量。分頁:2/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三、鼓上蚤時遷  時遷,高唐州(今山東高唐縣)人,高唐州宋代實際上叫做博州,元朝時叫做東昌府,後更名為高唐州的。施大爺這裡犯瞭個小錯誤,水滸中既有東昌府,又有高唐州,而這兩個地名宋代都不存在,而且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時遷本是一個神偷,有飛簷走壁的本事。流竄到薊州(今天津薊縣)作案時曾被抓,被擔任薊州市監獄長的楊雄所救。一天時遷在翠屏山盜墓作案時,正巧撞破瞭楊雄、石秀殺潘巧雲。楊、石無奈之下,隻能帶著時遷上梁山。途經祝傢莊時,時遷偷雞摸狗的本性又露出來瞭,偷瞭客店的報曉公雞吃,結果引發瞭梁山三打祝傢莊這段故事。  由於這麼一段不光彩的經歷,時遷在組織內地位一直很低,最後僅排名107,108人中倒數第二。但論對梁山的貢獻,時遷卻比排在他前面的不少人都大很多。時遷上梁山後,就一直從事特務工作,石碣受天文後,頭銜為“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同樂和、段景住、白勝三人一起受特務頭子戴宗的領導。梁山上大特務是不在情報系統編制內的燕青、石秀,但情報系統內的小特務中,最出色的就是這位梁上君子時遷。同為打探情報的4名小特務中樂和曾被派到高俅府上尋求招安,但並沒有成事,段景住曾被派到北地購馬,結果被當時還是曾頭市黑幫成員的鬱保四給搶瞭,白勝基本就是個湊數的。相反時遷的特工生涯倒是多姿多彩。  時遷初上梁山不久就立大功。當時呼延灼率大軍征討梁山,3000連環馬實在厲害,梁山無計可施。隻有時任中央警衛局上校侍從武官徐寧的鉤鐮槍能破。於是梁山設局騙徐寧上山,其中時遷以神偷技盜得徐寧祖傳的雁翎甲,是其中的關鍵。時遷這次臟活的得手,為梁山成功羅致徐寧、大破連環馬立下瞭大功。  時遷的另一次大功是在二打大名府的時候。為救盧俊義和石秀,梁山決定在元宵夜攻打大名府,這時候,時遷建議吳用:“小弟幼年間曾到北京。城內有座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眼見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乘空潛地入城,正月十五日夜,盤去翠雲樓上放起火來為號,軍師可自調人馬劫牢,此為上計”。吳用采納。混入大名府後,又有一件事顯示出時遷的機智,當時孔明、孔亮兩個少爺出身的公子哥裝扮成乞丐,時遷見到他們急忙制止,說你們細皮嫩肉的哪像要飯的,趕快躲一躲,從中可以看出時遷作為一個情報人員的基本素質。二更時,時遷依計劃,施展其飛簷走壁的本領,爬上翠雲樓放火,造成城中極度恐慌,梁山得以裡應外合、打破大名府。是役,可以說時遷是最大的功臣。  梁山救出盧俊義後,再次攻打曾頭市,中間一度戰況膠著,梁山同曾頭市之間邊打邊談。此時,梁山準備利用假和談來尋找突破口,就派瞭時遷、李逵、樊瑞、項充、李袞五人去當人質。五人之中時遷地位最低,但看水滸上的描寫,“臨行時,吳用叫過時遷,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休得有誤。”,可見這次行動的五人中,時遷實際上是為首的。吳用也知道能辦大事的是這個屢建奇功的鼓上蚤,而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李逵。不久梁山用鬱保四為反間,曾頭市中計、夜襲梁山大軍而中伏。而此時,時遷又立大功,“隻見曾頭市裡鑼鼓炮響,卻是時遷爬去法華寺鐘樓上撞起鐘來,聲響為號,東西兩門,火炮齊響,喊聲大舉,正不知多少軍馬,殺將入來。”李逵等人再從內部殺出,和梁山大軍裡應外合。終於打破瞭曾讓梁山吃瞭不少苦頭的曾頭市。是役,無疑時遷又起瞭關鍵性的作用。   時遷屢建奇功,本人又精明強幹,特務工作能力比之梁山的特務頭子戴宗,不知道要強多少倍,飛簷走壁的輕功同戴宗的神行術相比,也各有千秋。照理說怎麼也不至於僅排個倒數第二吧!憑良心說,讀完一遍水滸傳,108條好漢中又有幾人能被讀者記得名字的?而無齋主人可以斷定,大部分讀者都會對這位僅排 107位的時遷留下深刻影響,而不會輕易遺忘。從派系構成來說,時遷由於石秀、楊雄的原因算是歸入盧俊義派系,也不應被過度打壓。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很簡單,就是前面提到的時遷上梁山前的小偷身份,和作為偷雞賊進入梁山組織的低起點。順便提一下,時遷沒有排到最後一位,是因為名列108的段景住也是個小偷出身,一個盜馬賊,比時遷的盜墓賊好不瞭多少。這是那些整天唱著替天行道高調的好漢們永遠所看不起的。在他們眼裡,小賊就是小賊。這個沉重的十字架,時遷也得背負一生,即便在梁山這個以犯罪為傢常便飯的黑幫。時神偷的經歷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做小偷小摸偷雞摸狗的事,否則一旦標記在身,哪怕你就是進瞭黑社會,就算貢獻再大還是最底層。  上海灘黑幫大亨杜月笙曾將黑幫比作夜壺,內急時需要用它,但用完之後又會覺得它臟。時遷就好比梁山的夜壺,當梁山需要他的時候,他就是兄弟之一,而用過之後始終還是上不瞭臺面,所以隻能排在最後、甚至不如湊數的人。而時遷在梁山的地位,其實也襯出瞭梁山組織在白道高官們心目中的地位。再怎麼著,你還是黑社會。梁山難道不是大宋的夜壺嗎?分頁:3/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四、轟天雷凌振  凌振,燕陵(今河北北部,當時應該在遼國的控制下)人氏,原任東京國防部營級技術軍官,北宋第一火炮專傢。呼延灼攻打梁山初戰不利時,向高俅推薦瞭凌振,因此凌振被任命為中校炮兵營長受呼延灼節制、率部討伐梁山。  凌振的火炮技術十分厲害,水滸上說他是“宋朝盛世第一個炮手”。呼延灼在推薦凌振時提到,“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裡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假設呼延灼沒有誇大的話,射程十四五裡相當於7000至7500米的火炮,而且威力很大“天崩地陷,山倒石裂”。這凌振的炮兵部隊可以算是宋朝最重要的高科技戰略部隊瞭,好比今天的二炮部隊(真實歷史上,宋代沒有這麼厲害的火炮,我們這裡以水滸為準,戲說為主)。不久後凌振的火炮就顯示瞭其名不虛傳,“一連放瞭三個火炮,兩個打在水裡,一個直打到鴨嘴灘邊小寨上”。火炮一下就打倒瞭梁山駐地,而且命中率達到1/3。一下子令宋江和梁山眾人都深感憂慮。  小編看到這裡,覺得呼延灼要是贏不瞭這一仗,真應該自殺以謝國人瞭。3000連環馬的重裝騎兵,加上凌振的500火炮,武器上的優勢太明顯瞭,而且政府軍還能得到各市縣的支援。其實這一仗也不難打,讓附近市縣堅壁清野,不讓糧食佈匹食鹽等物質流入梁山,至少也要先打掉梁山開的那幾個酒店,逼宋江出來決戰。然後戰術上5000步兵、拱衛凌振的500火炮,3000重甲騎兵作為機動,必要時可以把連環馬拆散。先讓凌振的火炮猛轟一陣,壓制住梁山軍,然後重甲騎兵幾個密集沖鋒,馬軍沖鋒時步兵在逐步推進,步炮協同作戰,梁山軍馬必定崩潰。呼延灼以將門世傢出身,又是主動要求凌振參戰的,這樣簡單有效的戰法恐怕不應該不知道吧。  而呼延灼竟然把凌振的炮兵部隊當作尋常步兵使用,以至於吳用的拙劣之計竟然奏效。梁山見識瞭凌振火炮的威力,知道凌振的重要性。吳用就設計引凌振的炮兵孤軍深入並利用梁山水軍方面的優勢將其擒獲。其實隻要呼延灼好好部署,吳用的計策根本就是行不通的。首先、炮兵陣地附近毫無防衛,所以李俊、張橫才能得手破壞炮架,要是呼延灼非常重視這支戰略部隊,豈能讓李俊、張橫帶四五十個小嘍羅得手而全身而退,恐怕梁山會多折瞭這兩個頭領。其次,凌振率1000人去追趕更是形同兒戲,凌振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證他炮兵部隊的戰鬥力,上陣沖鋒,顯然不應該是他一個炮兵營長應該去做的事。若呼延灼事先派遣將領護衛凌振的炮兵陣地,並告誡一下凌振炮兵營的重要性,顯然凌振不會親自追擊。凌振作為技術軍官容易犯錯,但呼延灼卻不應該如此有勇無謀。由於呼延灼的指揮能力低下,導致瞭吳用這條弱智的計策成功,結果凌振被梁山活捉瞭。  被俘後,凌振的表現也同其他降將們基本相同,馬上就投降瞭,隨後就立馬掉轉槍口對付呼延灼的軍。同時梁山也尋找到瞭破解連環馬的方法,把軍事技術專傢徐寧騙上瞭梁山,讓他教授梁山人馬鉤鐮槍,而鉤鐮槍正好可以克制呼延灼的連環馬,好比現在的反坦克導彈對重裝坦克一樣。從徐寧上梁山的過程來看,呼延灼根本就沒有要求梁山附近的市縣配合政府軍的圍剿行動,否則徐寧和他傢屬兩撥人如何能如此順當的進入梁山勢力范圍。終於呼延灼為他的無謀付出瞭沉重代價,凌振反戈一擊,用大炮猛轟政府軍,而徐寧訓練出來鉤鐮槍部隊又成功得擊潰瞭重裝騎兵連環馬,呼延灼全軍覆沒,隻身一人逃往青州。   按理說凌振可以說是梁山乃至整個大宋首屈一指的軍事技術人才。其作用要遠高於徐寧,因為徐寧的鉤鐮槍隻能對付連環馬,而凌振的火炮技術可以對付任何部隊。射程7000米以上、威力巨大的大炮如果能善加使用,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一種非常有嚇阻力的戰略性武器,就好比今天的彈道導彈一樣。如果梁山各大寨都裝備瞭凌振的火炮,豈非固若金湯。若開封城上大量部署上凌振的火炮,焉能發生靖康之恥?要是宋軍每支部隊都能有一支裝備凌振火炮的炮兵部隊,恐怕完全可以同金遼在戰場上決一雌雄。雖說這裡有些唯武器論,但無人能否認武器的優劣的確可以影響到戰爭的勝負,這就好比哪怕伊拉克人再英勇,還是沒有可能打敗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的。要是宋江能用凌振成立一支精銳炮兵部隊,再配合上五虎八彪將,據州占府開辟根據地,恐怕未必沒有一爭天下的本錢。就算不能爭天下,割據一方也不成問題。無齋主人一直認為梁山就是個黑社會,但這兒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梁山能夠擺拖黑社會宿命的唯一良機。  可惜凌振上瞭梁山後,並沒有受到重用,排名僅為52,這個排名恐怕還是因為他是前政府軍中校營長身份的因素多。職司僅為“專造一應大小號炮”。讓凌振這樣一個北宋首席火炮專傢、高科技人才負責造號炮,就好比讓錢學森博士去研制普通大炮一樣可笑而可悲。梁山眾人包括宋江、吳用在內都是見識過凌振火炮威力,豈能不知、如此利器棄之不用可惜?這就好比上天給瞭薩達姆一個造原子彈的機會,但他不知道珍惜而放棄瞭。凌振之監造號炮,正說明宋江胸無大志,隻是安於當一個黑社會老大,而毫無爭霸天下的理想,以及吳用這個軍師的低能。  北宋政府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凌振這個人才的重要性。梁山征討方臘後,凌振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之一。宋政府雖然知道他“炮手非凡”,但也不過讓他以都統領(上校正旅級)的身份回火藥局禦營任職當個小官僚,最多一個副局級。日後似乎也沒有任何出眾的事跡,碌碌無為地淹沒在人群之中。  凌營長的故事告訴我們,第一、是金子未必能發光,就算發瞭光也未必能引人註意。第二、縱有必殺之技,但領導不用,最終還是無用。分頁:4/9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五、旱地忽律朱貴  朱貴,沂州沂水縣(今山東臨沂市沂水縣)人,老資格的梁山好漢,早在王倫時代就上瞭梁山,可以算是梁山草創之時的創幫元老之一。從梁山草創到梁山受招安,朱貴一直從事情報工作。其具體工作就是在梁山邊上的李傢道口開個酒店。這個酒店是梁山的一個窗口,一方面可以收集各類情報、以供梁山領導層決策,另一方面也是4方黑道人物投奔梁山的一個落腳點和中轉站。表面上這個酒店從事正當的白道生意,但實際上是個幌子,暗地裡實際上是梁山的一個情報站。有時碰上單身客人,這個酒店也會殺人劫財。  朱貴這個酒店的重要性,在水滸中多處表露,林沖上梁山就是通過朱貴的酒店,晁蓋一夥上梁山也是途徑朱貴的酒店,而後清風寨、清風山的一大批人上梁山還是通過朱貴的酒店。晁蓋一夥上梁山時,吳用曾有一段話揭示瞭朱貴這個酒店的重要性,“現今李傢道口有那旱地忽律朱貴在那裡開酒店,招接四方好漢。但要入夥的,須是先投奔他。我們如今安排瞭船隻,把一應的物件裝在船裡,將些人情送與他引進。”可見這酒店基本上就是梁山早期同外界的唯一橋梁。一般來說隻要安全的到達瞭朱貴的酒店就等於平安到梁山瞭。  朱貴的酒店除此之外,還幹些特殊的秘密工作。宋江江洲題反詩事發後,市長蔡九公子曾讓戴宗帶封書信到東京蔡總

揭秘三國中最被低估的大將:力戰關羽不敗的徐晃

  導讀:三國志裡的徐晃,自從投降曹操後,履立戰功,以勇猛和治軍嚴厲著稱,在官渡之戰前從軍破顏良,率軍擊殺河北名將之首文醜。先說說文醜,演義裡以公孫攢為參照的話,他與呂佈應相差不遠,就是頭腦太簡單,中計後被徐晃率軍擊殺於亂軍之中。徐晃確實在軍隊少於先鋒顏良的情況下敗退,當時顏良率領袁紹大軍數萬做先鋒,而徐晃是本部軍馬與顏良遭遇,強弱一看便知曉,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說一定戰勝,這並不能說明徐晃的武力不如顏良。演義為瞭反襯關羽,就隻好犧牲徐晃瞭,20合完敗於顏良,對比一下許楮與顏良,我想任何人都不會認為顏良強過虎癡,並且那次許楮還沒出戰,怎麼也不能寫許楮敗於顏良吧,老羅就為讓關羽出采,斬顏良,誅文醜,造就瞭他幾竟天下無敵的神話。  還有就是三國裡的大將的勇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瞭羅貫中的意思,他對徐晃的武力定位本就不是超一流的,所以在這個環節上他讓徐晃敗。如果不是20合敗於顏良,我想他完全可以擠身與武力超一流大將的行列。三國志裡隻說他勇猛,並沒有象關,張,呂,馬那樣的評價,所以他的武力在這些虎將之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我私下裡認為他的勇猛應該在張遼張合他們之上:他除瞭殺瞭一些無名將領以外,還在大會宴銅雀臺時表明他的箭法在曹營首屈一指。對比張合,同為魏之名將,卻屢次被寫敗在張,趙,馬,黃的手下。不過老羅隻犧牲瞭他一倆回,還有就是漢中之戰不敢敵趙雲,這可是亂寫瞭,史實中隻寫瞭趙雲救出黃忠,沉著嚇退瞭曹操的先頭部隊,可沒有徐晃的記錄,更沒有渡水被擊敗的事情瞭,再說趙雲是不是徐晃的對手還很難說。   其他的事跡演義與史實並沒有太大的出入,可以說,羅貫中是比較喜歡徐晃的,三國演義裡徐晃的描述超過瞭張遼,老羅讓徐晃出采也不是一次倆次,他的出場就很威風,一合斬催勇於馬下。滿寵招降他之前,寫他戰平虎癡,威風凜凜,而去招降他時,見晃帳中秉燭披甲而坐(另一人為關羽,說明他勤奮好學,熟讀兵書。答應相叢曹操,與趙雲類似,有良臣擇主而事之意,當叫他殺楊奉時的一翻話也表達瞭他的為人重情重義)一句“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大約也表達瞭老羅對他的評價。請註意是“勇略”,三國裡徐晃用智的時候不少。(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晃說奉,令與天子還洛陽,奉從其計。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陽,韓暹、董承日爭鬥,晃說奉令歸太祖;奉欲從之,後悔。)註意,這可是一個戰略性的建議,證明瞭他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武將之中隻有趙雲甘寧有過類似的建議,這證明他有一定的政治能力。相關閱讀推薦:曹魏五大將之首:誰是三國正史中曹魏第一名將?揭秘三國中讓梟雄曹操真心痛哭的幾個牛人是誰?揭秘:三國中諸葛亮在周瑜手上輸得最慘的較量《三國演義》中的十大臨終遺言:歷史上著名的遺言揭秘:三國史上曹操在洞房夜搶走瞭誰傢的新娘?傳世經典!三國演義中十大最傳奇的事件【組圖】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出征河北時,曹操攻鄴郡,破邯鄲,易陽令韓范偽以城降而拒守,曹操調徐晃進攻,他用攻心的策略,箭射招降書進城招降成功。當時曹操欲屠城,徐晃就進言曹操“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願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太祖善之。”潼關戰馬超時,徐晃又獻計“今盡屯兵於關上,此去河西,必無準備,若得一軍暗渡,先截其歸路,丞相徑發河北擊之,倆不相應,勢必危貽”。在陽平劉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令曰:“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以取漢中。將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可以看出,他的謀略在武將之中是出類拔萃的。無論在那一方面(德,智,義,勇)羅貫中都有對徐晃的正面描寫,是三國演義裡為數不多的人物之一。  徐晃最閃光的一戰,無疑是解樊城之危。先說說史實,關羽擊敗於禁後,聲威大震,加上投降的七軍,估計荊州軍力超過十萬,如果指揮得當,完全可以北征曹魏,固守荊州。諸葛亮的計劃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卻驕傲自得,讓呂蒙襲瞭荊州。但是他的軍力強大是不爭的事實,曹仁隻能固守,希望有援軍解圍,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芒。而徐晃當時隻有軍隊一萬餘人,雖然曹操調瞭12營歸他調遣,也不過2-3萬人,並且多為新兵,戰鬥力不高。曹操都沒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親統大軍在後,並調回瞭張遼等名將,說明瞭當時形勢關羽占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指揮得當還可以收復荊州。   可曹操軍還未至,樊城之危就被徐晃解瞭。“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塚。羽見四塚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這可是一場苦戰,並不象演義裡關羽受傷裡他乘虛而入那麼簡單,看看曹操的評價就知道瞭:“荊州兵圍嶄鹿角數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獲全功,孤用兵30餘年,未嘗敢長驅竟如敵圍,公明真乃膽識兼優者也”。演義裡在對陣關羽時還有一大段對白,既突出瞭關羽,也有對徐晃的點綴,那幾句話可不是誰誰誰便便就能說出來的,他包含瞭一個戎馬生涯的大將無限感觸。俗話說物以類聚,徐晃與關羽是朋友,要知道關羽是老羅的最典型人物,也可以看出羅貫中對徐晃的認同。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三國志裡曹操如此評價:“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晃振旅還摩陂,太祖迎晃七裡,置酒大會。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時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咸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得到曹操如此的評價的人,恐怕沒有幾個。  他無論在對峙劉備還是周瑜以及諸葛瑾都無敗績,是曹營中也是三國裡最為驍勇善戰的將領之一。在這裡對比一下三國前期裡其他的名將(周瑜魯肅陸遜等都督型的人物除外)我認為隻有關羽張遼的綜合能力有可能在他之上:(1)關羽雖然有很多缺陷,指揮上也出現瞭一些失誤,但這並不妨礙他第一名將的地位,三國裡也隻有他鎮守九郡,他的失敗與他的驕傲有很大關系,最後遭到魏與吳的夾擊,在這種情況下失敗給他的結局打上瞭悲劇的色彩。  (2)張遼不用多說,三國裡最優秀的將領之一,800軍擊退十萬吳軍,這不是其他人能做到的,是名副其實的智勇兼備的良將,並且與孫權對峙瞭很長一段時期,都是軍隊處於劣勢下完成的,將才不言而喻。(3)呂佈與馬超很相似,都是十分驍勇善戰,統率一方軍隊,呂佈太過老實,被人騙來騙去,馬超跟他一樣有勇無謀,品德上還有問題,最後都被曹操擊敗。(4)張飛張合:都是智勇雙全,戰功赫赫,但張飛統帥部下無方,張合沒有典型的光輝勝利(對馬謖的勝利有很大的運氣,還敗在張飛手下)。   (5)黃忠魏延於禁徐盛曹傢兄弟:黃忠有閃光之戰,可惜的是死得太早瞭,沒有更多的機會,魏延才未用盡並太狂妄,死的也很冤,於禁本來也十分出色的,但關鍵之戰敗瞭,徐盛火攻敗曹丕很有將才那時他已經很老瞭,曹傢兄弟戰功無數,都鎮守一方,但沒有大型的勝利,甘寧太史慈也是如此。(6)最後說說趙雲,他是現在最受歡迎的人物,在品德,政治上有較為突出的記載,三國演義裡把他神話為常勝將軍,雖然他也智勇雙全,但他跟隨劉備註定沒有太多機會統兵,或許他投靠曹操會更加出色。  不管在歷史上還是演義裡,對徐晃的評價都是不錯的,而他本人也把為曹操效力作為自己的理想:常嘆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1後期鎮守陽平關對峙漢中的魏延,是病逝而不是被孟達射死,不知道老羅怎麼想的,名將的死有一些胡亂編造,張遼,張合,黃忠都是如此,也許他認為將軍戰死沙場才是最好的歸屬吧?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 歷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

  周世宗北伐契丹: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最英明的君主,堪稱照耀黑暗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他刷新政治,改造軍隊,發展生產,懲治腐敗。在北伐戰爭中,他親自指揮收復三州三關,為五代以來對遼作戰所取得的最大勝利。後周成為最有希望恢復統一的王朝,並為日後北宋統一南北奠定瞭堅實基礎。  柴榮登基之後的第一戰,其實是被迫打的。顯德元年,柴榮新立。北漢的劉崇欲效仿石敬瑭,乞師契丹聯合滅周。遼穆宗派大將楊袞與劉崇合兵10萬,南下進攻後周。大軍至太平驛(今山西屯留東北),突破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部阻截,乘勝進逼潞州(今山西長治)。  柴榮不畏強敵,親自領兵出征。劉崇未料到柴榮親征,恃初戰小勝輕進,不攻潞州,徑至高平(今屬山西)。兩軍相遇,對陣於巴公原(今山西晉城東北)。交戰未幾,後周將樊愛能、何徽引騎先遁,右軍陣潰,步卒幹餘人解甲降北漢。柴榮力挽危局,親冒矢石率兵陷陣。張永德、趙匡胤、白重贊等李重進亦率部奮擊,諸將合力拼殺,陣斬北漢驍將張元徽。遼軍潰散,後漢軍繼之。劉崇僅率百餘騎逃歸晉陽。  柴榮采納比部郎中王樸“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各個擊破”的獻策,確定先攻後蜀,再征南唐、伐契丹,最後滅亡北漢的統一方略。顯德二年(後蜀廣政十八年,955年),後周西征後蜀。在黃花谷(今陜西鳳縣西北)之役,大敗為北路行營都統李廷珪所率後蜀軍主力,收復瞭後蜀乘契丹滅後晉,中原無主大亂之機,奪占的秦(今甘肅天水)、成(今屬甘肅)、階(今甘肅武都)、鳳(今陜西鳳縣)四州。威懾瞭後蜀,為後周世宗再征南唐解除瞭翼側威脅。   顯德二年到五年(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興元年,955~958年),柴榮三次親征南唐,以圍點打援之策,疲憊、消耗南唐軍;繼而新建水軍,水陸並進,盡殲南唐淮上水軍,直搗長江,逼迫南唐中主劃江為境,奪取瞭長江以北淮南14州、60縣。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懾瞭南方各割據勢力,為北伐契丹掃除瞭後顧之憂。  隨著,對後漢、後蜀和南唐戰爭的勝利,後周王朝的版圖日益擴大,經濟也日益繁榮,柴榮的威信也大大提高。而契丹正值昏庸無能的遼景宗耶律璟執政,此人號稱“睡王”,其昏聵可見一斑。於是,柴榮在看準瞭契丹政治上的弱點之後,決心提前進行北伐。  顯德六年二月,柴榮部署北征:命義武節度使孫行友扼守定州(今屬河北)西山路,防止北漢救援契丹;令侍衛親軍都虞侯韓通等率軍前出滄州(今屬河北),疏浚水道,以為先鋒;自率京師禁軍隨後北上。四月,韓通自滄州攻入遼境,浚治瞭瀛州(今河北河間)、莫(今任邱)州間的水路通道後,在乾寧軍(今河北青縣)頓住,等待後周主力。隨後,柴榮率軍抵乾寧軍,遼朝的寧州(今河北青縣)刺史王洪舉城歸降。在此稍事安頓,柴榮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自禦龍舟沿流而北,水陸並進。  遼穆宗耶律璟聽到後周北伐的消息,為之大驚,急忙派南京(今北京)留守蕭思溫為兵馬都總管,率軍阻截後周軍,被殺的大敗。從此,畏戰避戰,任由後周掃蕩燕南州縣。接著,後周軍經獨流口(今天津靜海北),轉兵逆流西進,至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守將終廷輝投降。趙匡胤進至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西南),守將姚內斌獻關投降。韓通進至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信安鎮),守將也獻關歸降。其後,莫州刺史劉楚信、瀛州刺史高彥暉也先後望風歸降。42天之間,兵不血刃,後周盡復關南(今河北白洋淀以東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間一帶)3州3關17縣故地。  柴榮準備乘勢直取幽州(今北京),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義武節度使孫行友也已經攻占瞭固安(今屬河北)、易州(今河北易縣),並擒獲瞭遼朝的易州刺史李在欽。但此時,柴榮身染重病,隻得在瓦橋、益津二關雄州、霸州,留下韓令坤、陳思讓率兵戍守,自己匆匆南歸瞭。  這年六月十八日,後周世宗柴榮帶著他的抱負,帶著他的遺憾,在開封去世,享年隻有39歲。他的突然逝去,帶給歷史諸多遐想的餘地,他就像一顆流星,劃破夜空,璀璨而明亮……相關閱讀推薦:周世宗改革的內容是什麼?五代末期的一代雄主周世宗柴榮怎麼死的?事必躬親最終英年早逝周世宗的兒子是誰?周世宗柴榮後人今何在?周世宗滅佛事件 五代周世宗柴榮是怎樣毀佛的周世宗柴榮簡介 五代時期英年早逝的第一明君

揭秘:日本天皇日記中承認低估中國 後悔侵華

  日本天皇後悔侵華:裕仁,謚號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號平成)的父親。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間曾訪問歐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日本國民的象征。  日皇裕仁在中日戰爭期間,後悔與中國開戰,並抱怨日軍主帥低估瞭中國的軍力,以致日軍長期久攻不下而終告戰敗。二戰時期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一名侍從的日記近日被公開,這位侍從當時日夜伴隨裕仁左右,他在日記中披露瞭日皇侵華時的心路歷程。  據文匯報報導,已故的小倉庫次曾任昭和天皇侍從,其後擔任東京都立大學法經系主任,他在二次大戰時期所寫的長達600頁的日記副本被發現,並刊登在昨日出版的《文藝春秋》4月號上,其中記載瞭昭和天皇裕仁自1939年至1945年日本戰敗期間,未曾對公眾發表的言論,包括他曾說”滿洲事變(918事變)令人飽嘗痛苦”。  日本在1931年對中國發動首場戰事,侵占中國東北三省並在該處建立偽滿洲國,於1937年全面侵華。3年後,即1940年,日皇已開始暗地埋怨日方的軍事專傢,低估瞭中國的軍力:”每個人都對戰爭判斷錯誤……特別是陸軍的專責部門……應盡快結束戰事,並在未來10年重整國防軍力。”但如火如荼的戰事已一發不可收拾。   1941年,裕仁甚至暗自批評當時首相近衛文麿:”大東亞戰爭開始前我已十分憂心,近衛在任時,好像毫無準備便帶領我們進入戰爭,東條(英機)接任後我們才真的準備好。”其後一年,他開始擔心與日本簽訂中立協定的前蘇聯會加入戰爭,助中國一臂之力:”我不想與中國開戰,因為我實在害怕蘇聯的強大軍力。”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戰事,成為中國一方的同盟國,日軍形勢岌岌可危,日皇又開始懊悔,他說:”開始一場戰爭前必須深思熟慮,開戰以後便難以中斷……決定何時結束戰爭十分重要。”但眼見戰事已不能回轉,便又補充說:”一旦開始瞭,便要進行到底。”  一年後,裕仁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放棄皇位,讓美國進駐日本。後來因美國對前蘇聯的種種政治因素考慮,天皇的名位得以恢復,裕仁於1989年逝世。相關閱讀推薦: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钚文件翻譯錯誤或讓日本挨瞭美國兩顆原子彈解密:謝文東與日本開拓團的較量及千秋功過二戰後日本為何將美國投的第三顆原子彈送給蘇聯?秘聞:日本戰敗前曾拋出一份向蘇聯獻媚的清單驚聞!美國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失蹤之謎

揭秘:日本天皇日記中承認低估中國 後悔侵華

  日本天皇後悔侵華:裕仁,謚號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號平成)的父親。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間曾訪問歐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日本國民的象征。  日皇裕仁在中日戰爭期間,後悔與中國開戰,並抱怨日軍主帥低估瞭中國的軍力,以致日軍長期久攻不下而終告戰敗。二戰時期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一名侍從的日記近日被公開,這位侍從當時日夜伴隨裕仁左右,他在日記中披露瞭日皇侵華時的心路歷程。  據文匯報報導,已故的小倉庫次曾任昭和天皇侍從,其後擔任東京都立大學法經系主任,他在二次大戰時期所寫的長達600頁的日記副本被發現,並刊登在昨日出版的《文藝春秋》4月號上,其中記載瞭昭和天皇裕仁自1939年至1945年日本戰敗期間,未曾對公眾發表的言論,包括他曾說”滿洲事變(918事變)令人飽嘗痛苦”。  日本在1931年對中國發動首場戰事,侵占中國東北三省並在該處建立偽滿洲國,於1937年全面侵華。3年後,即1940年,日皇已開始暗地埋怨日方的軍事專傢,低估瞭中國的軍力:”每個人都對戰爭判斷錯誤……特別是陸軍的專責部門……應盡快結束戰事,並在未來10年重整國防軍力。”但如火如荼的戰事已一發不可收拾。   1941年,裕仁甚至暗自批評當時首相近衛文麿:”大東亞戰爭開始前我已十分憂心,近衛在任時,好像毫無準備便帶領我們進入戰爭,東條(英機)接任後我們才真的準備好。”其後一年,他開始擔心與日本簽訂中立協定的前蘇聯會加入戰爭,助中國一臂之力:”我不想與中國開戰,因為我實在害怕蘇聯的強大軍力。”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戰事,成為中國一方的同盟國,日軍形勢岌岌可危,日皇又開始懊悔,他說:”開始一場戰爭前必須深思熟慮,開戰以後便難以中斷……決定何時結束戰爭十分重要。”但眼見戰事已不能回轉,便又補充說:”一旦開始瞭,便要進行到底。”  一年後,裕仁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並放棄皇位,讓美國進駐日本。後來因美國對前蘇聯的種種政治因素考慮,天皇的名位得以恢復,裕仁於1989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