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侍女

最危險的三國女性孫尚香:與侍女一同帶劍訓練

  孫氏(戲劇中名孫尚香),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左將軍劉備夫人。才智敏捷,性格剛強,有其諸兄之風。  赤壁之戰後,嫁給左將軍劉備。常以侍婢百餘人持刀護衛,劉備每與相會,常恐遭遇不測。  建安十七年,劉備入蜀,孫權派人接回孫夫人,孫夫人想將劉禪一並帶走,被牙門將軍趙雲奪回。此後不詳。  據史料文獻所悉,孫堅育有五子二女,而長女已嫁給曲阿人弘咨,所以普遍所認知的孫夫人應為次女。  關於孫尚香的一生有許多種的說法。但無論歷史上是哪種真正的結局,讓後人值得肯定的是,孫尚香是紛亂的三國時期中一名傑出的女英雄。在她的身上,無不體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英雄氣概。  劉備劉皇叔,絕對是個人物,會哭,當然也會笑。皇叔與孫權的妹妹那段婚姻雖然正史交代的不多,但這其中的故事卻讓我們喜愛。  孫夫人,名字正史沒有記載,據軼書習鑿齒的《漢晉春秋》被引用的原文,名為孫仁獻,小說《三國演義》裡名孫仁,戲曲稱孫尚香,孫堅之女,孫策與孫權之妹,三國時期的人物,母親很可能是吳夫人。   孫尚香為什麼會嫁個劉備呢?其中的故事是這樣的: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幹系;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這是孫權的一個美人計,更是一個連環計。可惜劉皇叔身邊有諸葛亮,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這下孫權失算瞭。  皇叔得瞭這個個媳婦,其實也是很有危險的,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皇叔每次與媳婦在一起,都擔驚受怕,害怕遭遇不測。就這陣勢,換做誰都害怕。但尚香此人是個好媳婦,她還是很護著劉備的。後來更是護著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再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  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祠”。  先主兵歸白帝城,  夫人聞難獨捐生。  至今江畔遺碑在,  猶著千秋烈女名。  ————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相關閱讀推薦:三國史上孫尚香為何會鐘情善解人“衣”劉備大叔揭秘三國時代十大酷刑:竟有和美女孫尚香同床!孫尚香是誰?孫尚香怎麼死的?歷史上真正的孫尚香和劉備是什麼樣的?孫尚香與劉備悲劇式婚姻:被夫利用 與兄決裂

智慧女性蘇麻喇姑的傳奇人生:清宮侍女勵志故事

  清史研究表明,歷史上的蘇茉兒的確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之傢,生年大約在明萬歷四十年 (1612年)前後。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後,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由於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讓她進府當上瞭貝勒寨桑的二女兒本佈泰(又譯作“佈木佈泰”)的貼身侍女。這位二小姐不是別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後。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本佈泰雖然隻有13歲,但已出落得像一個大姑娘瞭,明眸皓齒,嬌美動人。就在這一年,本佈泰在其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長途跋涉到瞭後金都城盛京,與後金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成婚,當時皇太極34歲。蘇麻喇姑作為本佈泰的貼身侍女,也隨主人陪嫁到瞭盛京。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蘇麻喇姑隨已被尊為皇太後的本佈泰到達北京,住進瞭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這位來自蒙古草原的姑娘,自從進瞭貝勒府以後,眼界不斷擴大,文化修養也迅速提高。她不僅蒙語講得好,而且很快掌握瞭滿語和漢語,特別是那一手漂亮的滿文,贏得瞭全宮上下的稱贊。於是,她奉孝莊皇太後之命,充當瞭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滿文老師。嘉慶年間,昭梿在他的《嘯亭雜錄》中記道:“仁皇帝幼時,賴其(指蘇麻喇姑)訓迪,手教國書。”  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傢裡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觀,因此曾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她自幼生長在蒙古草原,騎馬當然更是十分在行,每次為主人孝莊文皇後到宮外辦事,她都是騎馬而行。  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後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廝守達60餘年,二人之間實際上早已超出瞭一般的主仆關系。特別是在皇太極駕崩後,孝莊文皇後剛剛31 歲,青春鼎盛便過上瞭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與她年齡相仿、一直獨身的侍女蘇麻喇姑,當然是她的最佳人選。在公開場合她們是主仆關系,但在私下裡,卻形同姐妹,正因為如此,蘇麻喇姑在宮中的實際地位很高,頗受尊敬。孝莊文皇後稱她為格格,這是清朝皇室女兒的專用稱號;順治皇帝與她論平輩;康熙皇帝則稱她為“額涅”、“額娘”,即母親;康熙的眾皇子們,則尊稱她為祖母。而蘇麻喇姑卻很有自知之明,始終謙恭謹慎。她不僅在孝莊文皇後面前畢恭畢敬,小心侍奉,而且對小於自己40多歲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總是自稱奴才。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莊文皇後病逝。這給蘇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擊,使她陷入瞭悲傷、孤獨、無聊之中,這時的蘇嘛喇姑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瞭,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她的身心健康是極為不利的。為瞭排解她的悲傷和孤獨,康熙皇帝決定把庶妃萬琉哈氏(後來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蘇麻喇姑撫養。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這時隻有3虛歲。按清宮慣例,隻有嬪以上內庭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讓蘇麻喇姑撫養皇子,表明康熙帝對蘇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視。蘇麻喇姑對於康熙帝的這一安排,當然心領神會,感激非常,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為瞭報答浩蕩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來,把一個女人天生的母愛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傾註到瞭胤祹身上。相關閱讀推薦:康熙身邊不尋常的女人: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清史:康熙與終身未嫁的侍女蘇麻喇姑有何關系?揭秘孝莊身邊神秘女蘇麻喇姑:不吃藥終年不洗澡蘇麻喇姑是康熙初戀?傳兩人曾愛得死去活來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蘇麻喇姑有著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蘇麻喇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孜孜不倦的言傳身教,使皇子胤祹健康成長。後來胤祹成為一位頗有政治頭腦和才幹的皇子,曾多次奉旨辦理各種政務。在康熙末年爭奪儲位的激烈鬥爭中,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後,他不僅沒有遭到打擊、排擠,相反還被封為郡王。到瞭乾隆朝,胤祹晉封為和碩履親王,授為議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歲高齡壽終正寢。在康熙帝的35個皇子中,他是最高壽的。胤祹能榮列藩封,參與政務,並高壽而終,與蘇麻喇姑的精心培養、指點誨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他對蘇麻喇姑的感情也明顯比其他皇子深。  蘇麻喇姑有著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終身未嫁,始終生活在皇宮大內,陪伴主人60餘年。孝莊文皇後離世後,她又在宮內度過瞭18個春秋。胤祹長大以後,不再需要她的撫養,使她得到瞭徹底解脫,從此開始過著舒適而恬淡的生活。晚年的蘇麻喇姑與佛教結下瞭不解之緣,這可能是受孝莊、順治篤信佛教的影響。不過蘇麻喇姑信奉佛教與別人明顯不同,她既不是完全出於消遣、排解寂寞,也不是為瞭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而是把信佛與忠於皇上、報答皇恩結合起來。念佛誦經是她晚年生活的主要內容,她經常發自內心地表示:“願意多活幾年,為主子叩頭祈禱,以盡奴才的一點心意。”她還說,自己存活一世“隻是為主子念佛祈福罷瞭”,“蒙主子厚恩,每日隻是在佛像前盡力為主子祈禱,祝願主子萬萬歲”。   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與人不同的特點:一是終年不浴,隻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臟水喝掉;二是終生不吃藥,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藥物。她的這兩個特殊的生活習慣就連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人們曾有不同的解釋,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過,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活到瞭90多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當然算是難得的高壽。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二十七日,蘇麻喇姑終於病倒在床,腹內攻痛便血,不思飲食。兩天後,病情更加嚴重,這時康熙皇帝正在塞外巡視。蘇麻喇姑見自己的病越來越重,皇帝又不在皇宮,心中也沒瞭底。於是,她把康熙帝的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二子胤祹等召到床前,對他們說:“老奴才我蒙皇上厚恩,惟在佛前效力,日祝皇上萬萬歲。今我便血,腹內攻痛難忍,爾等若發邸報急奏,則皇上必賜治病良方,爾等代奏我此言。”皇子們見祖母病得如此嚴重,建議馬上召禦醫診治,但蘇麻喇姑不肯,她隻相信皇上,認為隻有皇上才能治好她的病。皇子們背著蘇麻喇姑,把禦醫找來,向他們介紹瞭蘇麻喇姑的病情,征詢他們的看法。禦醫說這是老年人脾虛,內火盛之癥,如不緊治,很危險。皇子們一面抓緊向皇父奏報蘇麻喇姑病情,一面令內務府總管開始準備後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蘇麻喇姑的心臟停止瞭跳動,結束瞭她那豐富多彩的一生,終年90多歲。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對於蘇麻喇姑的逝世,皇宮裡的人都很悲痛  對於蘇麻喇姑的逝世,皇宮裡的人都很悲痛。出殯那一天,除留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礻我照顧皇太後,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餘成年皇子都參加瞭出殯儀式。蘇麻喇姑靈柩停入殯宮後,皇子們都各自回府瞭,唯獨皇十二子胤祹卻提出要求說:“姑媽自幼將我養育,我並未能報答即如此矣,我願住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按照慣例,為像蘇麻喇姑這樣仆人身份的人辦喪事,沒有皇子供飯、三七誦經的先例。胤祉未敢擅自答應胤祹的要求,所以在九月初九日奏報蘇麻喇姑病逝的奏折裡,也寫進瞭胤祹的要求,請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請。”胤祹住在殯宮,為蘇麻喇姑守靈,供飯,誦經,其他皇子則輪流每天派一人給胤祹做伴。  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凈身入殮。目的是想回宮後再親眼看一看敬愛的額娘,向她的遺體告別。但後來他計算十五日才能回宮,於是再次降諭,讓皇子們將蘇麻喇姑遺體再留7天,等到他回宮後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與蘇麻喇姑之間的眷眷深情。  為瞭回報蘇麻喇姑對大清所做出的貢獻,報答她對自己“手教國書,賴其訓迪”和撫養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決定按嬪禮為蘇麻喇姑辦理喪事。這對於奴仆出身的蘇麻喇姑,可以說是曠典殊榮。蘇麻喇姑生前與孝莊文皇後朝夕相伴60多年,度過瞭不平凡的歲月,死後當然也應該讓她倆長依相伴。當時,孝莊的梓宮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暫安奉殿內,康熙皇帝決定將蘇麻喇姑的靈柩也停放於此。蘇麻喇姑的靈柩是於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暫安奉殿的,主仆二人相別已經18 個年頭瞭,此次冥間重逢,想必一定會感謝康熙帝為她們做出的這一精心周到的安排。

清史:康熙與終身未嫁的侍女蘇麻喇姑有何關系?

  在清初,真有一位叫蘇麻喇姑的蒙古女人。這個女人的出名,不是因為史書的記載和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而是因為近些年來影視劇的熱播,《康熙帝國》、《康熙王朝》等將蘇麻喇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歷史人物演繹得神乎其神,以至達到瞭傢喻戶曉、孺婦皆知的程度。  一個男人的成功,往往身後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女人。康熙皇帝也是男人,他的成功同樣也離不開女人在背後的支持。  在康熙身後,除瞭祖母孝莊文皇後對他有著重要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女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民間傳說甚廣,富有傳奇色彩的蘇麻喇姑。  在清初,真有一位叫蘇麻喇姑的蒙古女人。這個女人的出名,不是因為史書的記載和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而是因為近些年來影視劇的熱播,《康熙帝國》、《康熙王朝》等將蘇麻喇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歷史人物演繹得神乎其神,以至達到瞭傢喻戶曉、孺婦皆知的程度。蘇麻喇姑在皇宮中的正式身份隻是一名侍女,是孝莊皇後的貼身丫鬟,既與大清皇室沒有血緣關系,更不是清朝皇帝的嬪禦,卻與大清皇室有著非同尋常的關系。她一生經歷瞭大清的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她親眼目睹瞭大清王朝從開基立業到開創“康熙盛世”的全過程。她是清初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經歷者和見證人。從現有的資料推算,她應該比康熙帝大40歲。死後以嬪禮安葬在她的主人孝莊文皇後昭西陵東側的新城馬莊。   這個富有諸多傳奇色彩的女人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走過來的呢?  蘇麻喇姑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之傢,生年大約在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前後。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  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在府內當上瞭貝勒寨桑的二女兒本佈泰的貼身侍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本佈泰出嫁時,蘇麻喇姑作為本佈泰的貼身侍女,也隨主人陪嫁到瞭盛京。公元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大清。之所以改國號,是皇太極為瞭避免關內漢人因後金曾帶給中原地區的戰亂和災難而引起的仇恨和反感。為什麼取名“大清”,據說“大清”國號源於五行學說的“水克火”的意思。因為“清”從“水”,明朝的“明”從火,水能克火。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蘇麻喇姑隨已被尊為皇太後的孝莊皇後到達北京,住進瞭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蘇麻喇姑自從當瞭侍女,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使得她的眼界不斷擴大,文化修養也迅速提高,她不僅蒙語講得好,而且很快掌握瞭滿語、漢語,尤其是那一手漂亮的滿文,贏得瞭全宮上下的稱贊。於是,奉孝莊皇太後之命,她充當瞭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滿文老師。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孝莊身邊神秘女蘇麻喇姑:不吃藥終年不洗澡揭秘孝莊文太後身邊最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孝莊文太後身邊最神秘的女人:蘇麻喇姑簡介蘇麻喇姑:孝莊身邊最神秘的女人 蘇麻喇姑是康熙初戀?傳兩人曾愛得死去活來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傢裡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觀,因此她曾參與過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不僅如此,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後來的塞外經歷,使蘇麻喇姑練就瞭不凡的馬上功夫。騎馬自然是好的出行方式,因此,每次為主人孝莊文皇後到宮外辦事,她都是騎馬而行。  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後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時間長達60餘年,兩人之間實際上早已超出瞭一般的主仆關系。特別是在皇太極駕崩後,孝莊文皇後剛剛31歲,青春鼎盛便過上瞭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與她年齡相仿、一直獨身的侍女蘇麻喇姑,自然成瞭最佳人選。在公開場合她們是主仆關系,但在私下裡,情如姐妹,正因為如此,蘇麻喇姑在宮中的實際地位很高,頗受尊敬。孝莊文皇後稱她為格格,這是清朝皇室女兒的專用稱號;順治皇帝與她論平輩;康熙皇帝則稱她為“額涅”、“額娘”,即母親;康熙帝的眾皇子們,則尊稱她為祖母。而蘇麻喇姑卻很有自知之明,始終謙恭謹慎。她在孝莊皇後和康熙面前總是畢恭畢敬,小心侍奉,自稱奴才。她把康熙帝奉若神明。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孝莊文皇後病逝。這給蘇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擊,使她陷入瞭悲傷、孤獨、寂寞之中,這時的蘇嘛喇姑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瞭,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她的身心健康是極為不利的。為瞭排解她的悲傷和孤獨,康熙皇帝決定把庶妃萬琉哈氏(後來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允祹交由蘇麻喇姑撫養。允祹是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出生的,這時隻有3虛歲。按清宮慣例,隻有嬪以上的內庭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讓蘇麻喇姑撫養皇子,表明康熙帝對蘇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視。蘇麻喇姑對於康熙帝的這一安排,當然心領神會,感激非常,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為瞭報答浩蕩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來,把一個女人天生的母愛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傾註到瞭撫養允祹上。在蘇麻喇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孜孜不倦的言傳身教下,允祹後來成為一位頗有政治頭腦和才幹的皇子。允祹曾多次奉旨辦理各種政務。在康熙末年爭奪儲位的激烈鬥爭中,允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後,他不僅沒有遭到打擊、排擠,相反還被封為郡王。到瞭乾隆朝,允祹晉封為和碩履親王,授為議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允祹以79歲高齡壽終正寢。在康熙帝的35個皇子中,他是最高壽的。允祹能榮列藩封,參與政務,並高壽而終,與蘇麻喇姑的精心培養、指點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允祹對蘇麻喇姑的感情也明顯比其他皇子深。允祹長大成人後,蘇麻喇姑過上瞭悠閑自在的生活。   蘇麻喇姑信仰佛教。她信仰佛教在一定意義上是為瞭報答皇恩。念佛誦經是她晚年生活的主要內容。她經常發自內心地表示:“願意多活幾年,為主子叩頭祈禱,以盡奴才的一點心意。”她還說,自己存活一世,“隻是為主子念佛祈福罷瞭”,“蒙主子厚恩,每日隻是在佛像前盡力為主子祈禱,祝願主子萬萬歲”。她一生沒有結婚,據《嘯亭雜錄》一書記載,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令人不解之謎。一是終年不浴,隻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臟水喝掉;二是終生不吃藥,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藥物。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女主人與侍女們_伊索寓言

有個女主人很勤勞,她雇瞭幾名侍女。夜裡每當公雞一打鳴,她就叫她們起來去幹活。侍女們每天日夜勞作,累得精疲力盡,她們十分痛恨那隻公雞,決定要弄死它,她們以為是那公雞不到天亮叫醒女主人,才使她們受苦受難。然而在她們把公雞弄死之後,反而比以前更為不幸。那女主人不知道雞叫的時間,總是在黑夜裡更早地把她們叫起來去幹活。 這故事是說,許多人的不幸往往是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