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元代

元仁宗勇於改革:昏聵的元代頗有作為的一代英主

  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國元朝時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歲。在元朝歷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蘊的,一位較有作為之君。史書稱他“遵世祖通儒術。用漢臣,求言圖治”。他是繼忽必烈之後推行“漢法”比較積極的元朝皇帝。應該說,元仁宗為瞭維護、鞏固蒙古貴族政權在全國的統治,還是有所作為,勇於改革創新的。  一是即位之初,整頓朝政。  公元1311年正月,武宗海山病死,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皇太子身份執政。他整飭吏治,廢除武宗時設立的尚書省,仍恢復原來的中書省,並以“禍國殃民”之罪將丞相脫虎脫三寶奴和平章樂實、右丞相保八等武宗一朝的當政人物處死,安排中書省班子,恢復各地的行中書省,懲治地方贓官污吏,嚴禁諸王、貴戚的擾民行為。停用至大銀鈔,減裁冗員,整頓朝政。然後在大都大明殿正式登基,帝號“仁宗”。年號皇慶。以明年為皇慶元年。  二是重用漢官,推行漢化。  元仁宗對漢文化的喜愛,他和他的臣僚(特別是蒙古和色目臣僚)對儒傢政治學說和漢人歷史經驗的渴求,還可以從愛育黎拔力八達下令翻譯或出版的著作的數量和性質上反映出來。翻譯成蒙古文的漢文著作包括:儒傢經典《尚書》;宋人真德秀(1178—1235年)撰寫的《大學衍義》;與唐太宗(627—649年在位)有關的兩部著作,吳兢(670—749年)撰寫的《貞觀政要》和太宗本人為他的繼承者撰寫的《帝范》;司馬光(1019—1086年)撰寫的偉大史書《資治通鑒》。   在元仁宗贊助下出版的漢文著作包括:儒傢經典《孝經》;劉向撰寫的《烈女傳》;唐代學者陸淳研究《春秋》的論著以及元代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雖然以上所列,在愛育黎拔力八達同意下出版的漢文著作,反映瞭他可能認識到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和倡導大眾道德的責任,而翻譯著作的選擇,則顯示瞭他的實用主義目標。在下令翻譯《貞觀政要》時,他指出此書有益於國傢,並希望蒙古人和色目人能夠誦習該書的譯本。說明他顯然希望蒙古和色目精英,包括他自己,能夠學習儒傢的政治學說和漢人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唐太宗的教誡,能把國傢管理得更好。  三是恢復科舉,培養人才。  科舉考試是中原王朝甄選統治精英的主要途徑,關系重大,所以在忽必烈朝就不斷圍繞恢復考試問題展開過爭論,但是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為改善通過承蔭得官者的教育水平,皇慶二年,仁宗下詔規定:漢人職官子孫承蔭,需考試一經一史,考試合格者直接任職,免去見習期。蒙古和色目職官子孫承蔭者可以選擇考試,通過考試的人授官時比原襲職務高一等。可能是為瞭減少儒官的競爭,由地方機構胥吏出身的官員可以出任的最高職務自四品官降為五品。  仁宗皇慶開始推行的考試制度,應被看作為施行平等任官機會的漢人觀念和作為征服王朝的元朝的社會政治現實之間的結合。因此,愛育黎拔力八達恢復科舉考試制度,既有文化意義,也有社會和政治意義。把儒傢學說作為甄選精英的標準,給漢族士人入仕提供瞭一條正常的道路。這對江南的士人更為有利,因為直到此時他們多被排除在官場之外。此外,考試制度也鼓勵蒙古人和色目人學習漢學,特別是那些不屬於貴族傢族的人,並由此加速瞭征服者的漢化。  四是加強中央集權。  元仁宗按照中原傳統方式對元朝政府的改革無法走得太遠,因為他不能削弱蒙古諸王的行政權、司法權和經濟特權來加強中央集權。盡管忽必烈已經推行瞭中央集權的政策,蒙古諸王仍然擁有對他們領地(投下)相當多的行政、軍事、財政、司法權。進一步削弱他們的權力是政治冒險,因為這將面臨蒙古和元帝國一條最基本原則的正面挑戰。所以,嘗試削弱諸王權力的改革未果。  五是延祐經理,核實田畝。  延祐經理也是仁宗推行改革的重要經濟措施之一,是要通過核實田土占有狀況來甄別隱占,考較田糧。延祐元年冬,遣張驢等人分道經理江浙、江西、河南三省田糧,“詔江南東、西道及浙西道民先自實土田”。由於當時各地吏治腐敗,“郡縣並緣以厲民”,因此“經理考核多失其實”。奉行過當的結果,“自實土田”演變為括田的暴政,有些地方甚至撤毀民廬,“夷墓揚骨”以虛張頃畝。延祐經理的慘烈,於“贛為甚,寧都又甚”。  仁宗通曉儒術,熟知佛教“明心見性”之理,其為人和藹,對近臣貴戚以禮相待,平時生活不尚豪華,較為儉樸,從不巡遊,也不沉溺於酒色。又罷土木工程百餘處,又禁諸王、大臣營建私第,精簡禁衛。《元史》評價:"縱其一生,他還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  明、清兩代史官評價:  “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嘗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維持三綱五常之道也。’平居服禦質素,澹然無欲,不事遊畋,不喜征伐,不崇貨利。”  “武仁授受之際,無可議者,仁宗初政,首革尚書省敝政,在位九年,仁心仁聞,恭儉慈厚,有漢文帝之風。相關閱讀推薦:元朝第一權臣阿合馬怎麼死的?阿合馬被誰殺死的歷史解密:元朝中期頻繁的更換皇帝與敗亡原因元朝和清朝在歷史進程扮演瞭什麼拖後腿的角色?元朝不為人知的漢族名將史天澤:忽必烈的郭子儀揭秘元朝宮廷雙修:竟與女性配偶歡好來超度自己

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繼承成吉思汗的光榮傳統

  每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歷史之謎。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山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瞭這種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筆記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裡。獨木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為瞭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後,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瞭。  全套工作完成後,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   蒙古民族是一個有智慧的民族,他們建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傢絕對不是光靠著武力,也同樣依靠著很高的智慧。依靠駱駝尋找祖宗墳墓的說法,是建立在封建時代漢族統治者對蒙古民族的歧視和排斥的基礎上的荒謬論調。駱駝是一種牲畜,它的壽命不會比人的壽命更長,依靠駱駝尋找墳墓的說法並不可信。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特別是在蒙古人大舉擴張的戰爭年代,喪葬儀式尤其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邊上圍著祭祀的人進行禱告,隨葬的有馬匹、弓箭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實行漢法,也漸漸受到漢人喪葬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盡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儉樸如初,壽衣大多就是平時穿的衣服,隨葬的器物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而元朝皇族,特別是皇帝死後和一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是要有一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一些,隻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另外為瞭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元朝在皇帝下葬地點上的史書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為自己也為後代子孫找出瞭陵墓不被盜掘的方法,為此他對於元朝皇帝陵墓做出瞭周密的安排:選擇一個人口稀少的風水寶地作為陵寢的埋葬地,然後將當地的所有人口進行遷移,讓這個地方變成無人知曉的空白地。下葬時,不允許漢族官員參加元朝皇帝的送葬儀式和到達下葬地點;皇帝去世後,對外宣稱皇帝遺體運回漠北進行安葬,並且在歷史的記錄中加以記載,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讓盜墓賊無法下手;陵墓不做過多的建築,不設置過多的隨葬品,不設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來和普通的墓葬沒有區別;在記錄皇陵時隻記錄蒙古貴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讓外人很難察覺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記錄的不完整和有意的編造使得元朝這個漢族以外的朝代越來越蒙上瞭神秘的面紗,加上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性還有很多不為外界所瞭解,這就使後代很難瞭解歷史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元朝皇帝沒有陵墓的原由。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相關閱讀推薦:死因不明有頭無身 李蓮英墓地藏著的驚天秘密!秦始皇地宮陵墓地道陰兵之謎:秦陵地宮在哪裡?康熙緣何不給祖母孝莊皇後建陵墓?孝莊墓地在哪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曹操陵墓:曹操墓地究竟在哪?大漢汪精衛被炸墓焚屍事件的始末 汪精衛墓地在哪?

“千金”原指出類拔萃男子 比喻女孩始於元代

  現代人習慣上把有身份的未婚女子稱為“千金小姐”,以示對其尊重。其實,“千金”一詞最初是指男子。  “千金”一詞首次出現於《南史》的記載,南朝梁著名文學傢謝莊有個小兒子叫謝朏,十歲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謝莊帶著兒子陪皇帝出遊姑蘇(蘇州)。遊玩過程中,皇帝聽說謝朏很有才華,便讓他當場寫一篇《洞井贊》。謝朏揮筆而就,“文不加點,援筆即成”。皇帝大為驚訝:“雖小,奇童也。”一旁的宰相王景文也給謝莊道喜:“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後來特達。”一番話聽得謝莊心花怒放,他拍著兒子的後背說:“真吾傢千金!”謝朏長大後不僅成瞭文學傢,還當上瞭尚書令。此後的數百年內,“千金”一詞一直用來形容出類拔萃、德才兼備的男子。  以“千金”一詞來比喻女孩始於元代。元雜劇《薛仁貴榮歸故裡》中有一句臺詞:“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傢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大戶人傢的女孩被普遍稱為“千金”,“千金小姐”這一稱謂便流傳瞭下來。  拓展:女孩為什麼叫做千金?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饑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裡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瞭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瞭大仇之後,又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傢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元代曲作傢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裡》:“你乃是官宦人傢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稱女孩子為“千金”的就更多瞭。相關閱讀推薦:中國象棋棋盤上“楚河漢界”指的是什麼地方?祖宗十八代指的是哪十八代?什麼是祖宗十八代?“龍鳳呈祥”被誤解千年:鳳原本不存在性別戰史:日本人眼裡的中國三個半軍事傢指的是誰?揭秘餃子原本竟是治病良藥:張仲景發明想救治百姓

論元朝燒埋銀的起源:元代首創的“死亡賠償金”

  元代的法治建設始終有些搖擺不定,但是元蒙統治者設立的燒埋銀制度,在司法實踐中一直有效執行,後來又為明清兩朝在不同程度上繼承。  這個制度規定,不法致人死亡的,殺人者在接受刑罰之外,還須賠給死者傢屬一定數額的賠償,作為燒埋屍體的費用。也就是說,殺人者在負刑事責任之外,還須負民事賠償責任。這是中國法律史上第一個要求在追究行兇者的刑事責任的同時,還要其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  唐宋法律對於殺人犯罪僅有刑罰的規定,而無民事賠償責任的內容。對傷害案件,有保辜制度,但僅作為科罪量刑的準則,而不是對民事責任的規定。直到元代,才首次在法律中作出瞭殺死人命應兼負民事責任的規定。作為一項法律制度,燒埋銀既是對犯罪分子的附加刑罰,更是對被害人及其傢屬的損害補償。  忽必烈欽定“死亡賠償金”  大元帝國以法律維護民族間的不平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不同等級的人享有不同的社會政治待遇,同時在定罪量刑上也實行差別對待,分別由不同的司法機構進行審理,並實行同罪異罰。元蒙統治者吸收中原法文化制定種種法典,並沒有廢除《大札撒》,他們依靠掌握著政權的強大優勢,把《大札撒》所確立的一些基本的法律制度推向瞭中原地區,並把它通過新定的法律確立瞭下來。  元朝沿襲瞭唐宋以來封建法律的一些基本制度,如五刑、十惡、八議等制度,還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在許多情況下都可以援引“舊例”,繼續使用先前在各個不同法文化圈內通行的一些制度。也根據蒙古民族的法律文化傳統,確定瞭許多漢民族法律文化沒有或不曾註重的制度,比如將隋唐以來十為尾數的笞杖刑改為七為尾數,理由是“天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皇帝)我饒他一下”,杖刑則每等加七下。此外把凌遲寫進法律,也反映元代法律殘暴的一面。  燒埋銀制度源於蒙古的命價賠償制度。雖然沒有蒙古族賠命價的直接記載,但《史記》記載:成吉思汗曾經在札撒裡規定:“殺一穆斯林者償四十巴裡失,而殺一契丹人則僅償一驢”,窩闊臺汗並曾背誦這一條文來教訓看不起穆斯林的契丹人。西夏的黨項族、金朝的女真族都有以金錢和實物償命的習慣,《金史》記載,西夏黨項族規定“殺人者,賠命價錢百二十千”,女真族規定“殺人償馬牛三十”。  忽必烈繼承汗位之後,把命價賠償制度提高到法律層面,“燒埋銀”這個具有元蒙特色的法律術語正式出現在史籍中:“凡殺人者雖償命訖,仍征燒埋銀五十兩。若經赦原罪者,倍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關於燒埋銀的記載,時間是蒙古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二月,《元典章》第四十三卷說的很清楚。《元史·刑法志》也有類似記載:“諸殺人者死,仍於傢屬征燒埋銀五十兩給苦主,無銀者征鈔一十錠,會赦免罪者倍之。”這是此前的中國法律裡所沒有的內容。  這項制度是儒傢文化“人命至重”觀對少數民族“賠命價”習慣法進行的改造,是元蒙統治者附會漢法的制度創新。  “女孩兒折燒埋銀”  《元典章》裡收錄江西行省給元世祖忽必烈關於一樁命案的奏報: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江西行省據袁州路申報:潘七五打死瞭張層八。犯人潘七五因為生病死亡,依法潘七五傢屬需賠償張層八燒埋銀。依據潘七五親戚謝阿揚口供:潘七五有一個小女兒,三間房子,二畝七分田地由兄弟潘七八代做。沒有其它收入。如果將田產、房子全部轉賣,也不夠賠償張層八的燒埋銀。現在將潘七五的小女兒,恭敬地依照旨意,判給張層八的傢人做賠償。行省考慮再三,即使是賣掉潘七五所有財產也不夠喪葬費用,請皇帝裁決將潘七五的小女兒判給張層八的傢人收管做賠償。   這就是被學者普遍引用的拿女孩折合燒埋銀的實例。  元朝關於燒埋銀的立法很多。《元史·刑法志》記載的相關律文達五十餘條。而《元典章》卷四十三則專門收錄瞭十來則征收燒埋銀的案例。  忽必烈出臺燒埋銀制度的時候,元蒙和南宋交戰正酣,忽必烈作出規定一切殺人犯罪均須賠償燒埋銀五十兩,不折不扣。到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蒙滅瞭南宋,大元帝國一統天下,疆域空前。中央政府治理社會的各種典章制度也隨之走向正軌,燒埋銀制度相應得到細化和修正。  燒埋銀脫胎自命價銀,它的數量是比照命價銀,也就是人命的價格的標準來確定的。反映在數量上,元朝起初規定賠償的“燒埋銀五十兩”,不僅僅是喪葬費用,而是有很重的人命賠償和安慰苦主的因素。當然,也含有對殺人者加重懲罰的意思。  實際上這項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並沒有完全執行,至元二年開始實施殺人犯罪須賠償“燒埋銀五十兩”,殺人犯罪者實在拿不出五十兩銀子賠償,“征鈔一十錠”頂替燒埋銀也行,到瞭至元十九年,燒埋銀“征鈔二錠”。  “鈔”是忽必烈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發行的紙幣,二貫合銀一兩,十五貫合金一兩,後來這種紙幣漸漸成為不可兌換現銀的純紙幣。元蒙和南宋戰事不斷,元蒙政府加大發行額,造成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反映在司法實踐中,以紙幣頂替白銀充當燒埋銀,必然大打折扣。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中書左丞相耶律鑄上疏元世祖忽必烈,對燒埋銀制度提出修訂意見。耶律鑄是蒙古初立汗國時的名臣耶律楚材的兒子,他繼承其父“以儒治國”的傢教,輔佐忽必烈治理國政。針對燒埋銀問題,耶律鑄認為殺人一命“征鈔二錠”做燒埋銀,處罰太輕,應該“依蒙古人例”:“犯者沒一女入仇傢,無女者征鈔四錠。”  在至元二年到至元十九年這十七年裡,司法官員將燒埋銀“五十兩”減至“征鈔二錠”,這說明在實踐中,五十兩燒埋銀的數額太大,缺乏征收可能,政府才會主動減征。白銀是從清代才由歐洲大量流入中國,元代之銀價較之後來要貴得多,按照史籍記載,有些罪犯傢中因賠償燒埋銀,而不得不將“女孩兒折燒埋銀”。相關閱讀推薦:影響忽必烈的三個漢人是誰?元朝統一的重要功勛朱元璋為何能一統天下:元朝統治者忙於窩裡鬥探秘:元朝皇帝們偽裝陵墓所用的的超級秘籍盤點揭秘中國史上首名外國太監:一手促使元朝滅亡!中國古代政治聯姻犧牲品:元朝公主13歲下嫁高麗國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隻要出瞭人命均征燒埋銀  元代以前,中國法律對犯罪被害人的利益及保護沒有專門的規定,皇帝和官員關心的主要是懲罰犯罪。雖然法律上也出現過要求“過失殺人”者給付死者之傢喪葬之費的規定,但其立法本意並非是為被害人利益,而且數量甚少,不成系統。隻有元代出現的燒埋銀制度,才是真正的人命賠償制度。  燒埋銀制度不僅僅是賠償喪葬費,征收燒埋銀的充分必要條件是被害人的生命權遭到瞭侵害。其征收與否跟殺人是故意還是過失、刑罰是輕還是重,均沒有關系。隻要侵害瞭被害人的生命權,就征收燒埋銀。反之,如果殺人未遂,或者並非對生命的非法剝奪,殺死的是“應捕殺惡逆之人”,則不征燒埋銀。  元代法律區分犯罪的具體情況,《元典章》列舉瞭八種情況“誤殺”,均屬於征燒埋銀的犯罪:“牛駕車碾死人”、“車誤碾死人”、“因公驚死人”、“急走車輛碾死人”、“月黑走馬撞死人”、“走馬誤撞死人”、“因鬥誤殺旁人”、“持刃誤殺旁人”。又如“殺死奸夫奸婦”犯罪,有征與不征兩種情況,《元典章》分別列舉如下:“旁人殺死奸夫”、“夫非奸所殺死奸人”、“夫打死強奸未成人”,杖一百七,不征燒埋銀;“夫奸所殺死奸夫或奸婦”,無罪,但須征燒埋銀。  除個別情況外,隻要出瞭人命均征燒埋銀。無論蒙古人殺死漢人、官員殺死貧民,還是漢人殺死蒙古人、驅口殺死娼妓,良人殺死奴隸,都要征收燒埋銀。醫療事故、嫌犯在拘押期間被刑訊致死等情況,均亦需征收燒埋銀。這實現瞭一定程度上的平等。法律還保證傢屬對燒埋銀完整的所有權。被害人親屬是唯一的受益者。官府不能有任何染指。  法律上還作瞭一些免征的規定,對一些情有可原或沒有必要的情況,免征燒埋銀。如被害者身份卑賤(“有罪驅”、“無罪驅”、“同驅”、“放良年限未滿年驅”和“為伴娼女”),雖不免罪,但免征燒埋銀。殺死同居親屬或奴婢殺主,征收燒埋銀沒有意義,雖不免罪,但免征燒埋銀。為鼓勵和保護正當防衛,打擊犯罪,法律還規定“殺死賊人”,不但免罪,而且免征燒埋銀。  官府是當時司法的主體,對於燒埋銀的順利征收至關重要。法律賦予官府以重要的責任。如果“被殺之人或傢住他所,官征燒埋銀移本籍,得其傢屬給之”。還有一種官府支付的情況:“諸鬥毆殺人,應征燒埋銀,而犯人貧窶,不能出備,並其餘親屬無應征之人,官與支給”。對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奴仆、瘋病之人等)的殺人犯罪,法律規定由其監護人負責交納燒埋銀。如元朝私傢奴仆眾多,法律明確規定:“諸庸作毆傷人命,征燒埋銀,不及庸作之傢”;“諸奴毆人致死,犯在主傢,於本主征燒埋銀,不犯在主傢,燒埋銀無可征者,不征於其主”。   燒埋銀制度很人道  《元史·刑法志》中所載之元代五刑,為“笞、杖、流、徒、死”,與中國古代其他朝代的刑法並無二致,五刑是司法中之主刑。燒埋銀制度是附加於主刑之上的刑罰,“諸殺人者死,仍於傢屬征燒埋銀五十兩給苦主”,具有附加刑和賠償性質。一如現代司法制度中所謂“刑事責任附帶民事責任”。  縱觀《元史·刑法志四·殺傷》篇目所羅列之具體罪名中,凡屬人命案者,均需征收燒埋銀,且對征收對象,並無民族身份之特殊規定。  《元史·刑法志四·殺傷》所規定的第一條“諸殺人者死”,不容置疑。還有一條規定:“諸蒙古人因爭及乘醉毆死漢人者,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這曾經引起歧義。  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前者是針對謀殺,後者是針對失手殺人。“因爭及乘醉毆死漢人者”,也就是說,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首先事出有因,爭執、醉酒;其次毆打致死。這一界定,與“諸殺人者死”並無沖突。或者說,這一規定,實際上指的並非是“故意殺人罪”,而是“傷害致死罪”。如果蒙古人故意殺死漢人,那麼依照元代法律,亦屬於死刑,而非判處充軍就能瞭事。當然燒埋銀必須征收。  而元代法律中公然偏袒蒙古人,也是不爭的事實,“諸蒙古人與漢人爭,毆漢人,漢人勿還報,許訴有司”,就證明瞭蒙漢兩族在元代法律體系中的不平等性。那麼在司法實踐中,“乘醉殺人”也會理所當然地成為一些蒙古人減輕罪責之護身符,因為“如爭執、醉酒”等情形,不好界定。  元代的燒埋銀制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犯罪被害賠償法律制度。中國封建朝代歷史上,一向缺少對犯罪被害人傢屬的法律保護。皇帝和官員關心的是犯罪的懲治和教化的實行。翻翻二十四史刑法志裡,基本上每一頁少不瞭的都是對犯罪分子的寬恕和人道,監獄環境好壞,用刑輕重,無不在漢唐等明主的考慮之中。每逢新皇帝登基,免不瞭大赦天下,有時連死囚都能保命。然而就是沒有幾個人關心被害人傢屬的狀況。而元朝的燒埋銀制度背後的法律規定是殺人者死,並向傢屬征燒埋銀五十兩給苦主。五十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有這樣的法律規定,大元帝國的蒙古人誰能肆無忌憚殺漢人?  更重要的是,對被害人來說,燒埋銀制度可謂是“良法美意”。不但使得對罪犯的刑事處罰達成瞭報仇雪恨的心願,精神上得到瞭安慰,由於親人死去而遭受的物質損失也得到瞭一定程度的補償。  燒埋銀制度很有人道主義的精神。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元文宗圖帖睦爾簡介 元代最重視文教的統治者

  元文宗孛兒隻斤圖帖睦爾(1304~1332),諱名圖帖睦爾,蒙古族,元朝第八代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後復位,在位時間為1329年—1332年,在位時間共計5年。元武宗海山次子,明宗之弟。圖帖睦爾是武宗之子,明宗的弟弟。泰定帝死後被擁立為皇帝。他可謂一個陰謀傢,首先篡奪應由阿速吉八繼承的皇位,之後又消滅瞭正宗皇太子阿速吉八斬草除根。然後又陰謀害死瞭哥哥明宗和世剌。  雖然圖帖睦爾一生充滿陰謀,但他還是對文教有一定的重視,也作過幾首詩,所以廟號為“文宗”。但他大肆推崇佛教,耗費大量錢財,權臣燕帖木兒專政,矛盾尖銳,加上長期的皇室鬥爭。最終把元朝送入瞭崩潰的境地。  天歷之變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在大都發動政變,謀立武宗子為帝,遣使至江陵迎接入都。八月,梁王王禪、丞相倒剌沙等擁立泰定帝子阿速吉八於上都,發兵攻大都。九月,圖帖睦爾接帝位於大都,改元天歷,在燕鐵木兒及其所屬欽察軍團和一部分武宗舊部的支持下,[1-5]擊敗王禪、倒剌沙等,取上都;接著又調兵平定瞭四川、雲南的反對集團。天歷二年(1329),武宗長子和世瓎在和林北即帝位,是為明宗。當明宗南行至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張北縣北)時,名義上已遜位的圖帖睦爾與燕鐵木兒前往迎接,伺機毒死明宗。於是圖帖睦爾復於八月即位於上都。次年,改元天歷,史稱天歷之變。   歷史功績  他在位期間,創建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頗有意於興文治。元代官修政書。又名《皇朝經世大典》。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由奎章閣學士院負責編纂﹐趙世延任總裁﹐虞集任副總裁﹐次年五月修成。全書八百八十卷﹐目錄十二卷﹐附公牘一卷﹑纂修通議一卷。據《元文類》所收《經世大典序錄》記載﹐全書分為十篇:君事四篇﹐即帝號﹑帝訓﹑帝制﹑帝系﹐別置蒙古局負責修纂﹔臣事六篇﹐即治典﹑賦典﹑禮典﹑政典﹑憲典﹑工典﹐各典復分若幹目。  該書體例﹐參考瞭唐﹑宋會要﹐而有所創新。如工典篇分為宮苑﹑官府﹑倉庫﹑城郭﹑橋梁﹑河渠﹑郊廟﹑僧寺﹑道宮﹑廬帳﹑兵器﹑鹵簿﹑玉工﹑金工﹑木工﹑摶埴之工﹑石工﹑絲枲之工﹑皮工﹑氈罽﹑畫塑﹑諸匠二十二目﹐多為唐﹑宋會要所無。各篇﹑目正文之前﹐均有敘文說明其內容梗概﹐或變革之因﹐或設立宗旨﹐便於讀者瞭解﹔這種編纂方法亦較唐﹑宋會要為勝。其所依據﹐多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將蒙古語直譯體改為漢文文言﹐並刪去瞭公文中的吏牘繁詞。相關閱讀推薦:元天順帝阿速吉八簡介 在位1月下落不明的幼帝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簡介 在位5年爆發多次饑荒元英宗碩德八剌簡介 宮廷政變中被殺而亡的皇帝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簡介 推行以儒治國的皇帝元武宗海山簡介

白樸簡介 元代著名的文學傢元曲四大傢白樸生平

  白樸(1226—1306)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傢、曲作傢、雜劇傢,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傢。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白樸(1226—1316)字太素,號蘭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遷居真定(今河北正定)。與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一並稱為“元曲四大傢。”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傢庭,他的父親白華為金宣宗三年(1215年)進士,官至樞密院判;仲父白賁為金章宗泰和間進士,曾做過縣令,叔父早卒,卻有詩名。白傢與元好問父子為世交,過從甚密。兩傢子弟,常以詩文相往來,交往甚好。  白樸出身於這樣的傢庭,本應優遊閑適,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遭逢兵荒馬亂,他隻得同傢人在驚恐惶惑中苦熬光陰。他出生後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軍的重重包圍之下,位居中樞的白華,整日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從而無暇顧及妻兒傢室。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樹炮攻城,哀宗決計棄城北走歸德,白華隻得留傢人於汴京,隻身隨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軍縱兵大掠,城內士庶殘遭殺戮,財富遭到空前洗劫。戰爭中,白樸母子相失,幸好當時元好問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來,在亂兵和饑荒中救瞭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問攜帶白樸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後寄居於冠氏(今山東冠縣)縣令趙天錫幕府。元好問雖也是亡國奔命之臣,生活至為艱辛,但他視白樸姊弟猶如親生,關懷備至。白樸為瘟疫所襲,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中,竟於得疫後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樸聰明穎悟,所以從小喜好讀書,元好問對他悉心培養,教他讀書問學之經,處世為人之理,使他幼年時就受到瞭良好的教育。   白樸的父親白華於金朝滅亡後投降瞭南宋,做瞭均州提魯(八品官)。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將也投降元朝,白華遂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樸12歲時,白華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來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將領史天澤門下。同年秋,元好問由冠氏返太原,路經真定,遂將白樸姊弟送歸白華,使失散數年的父子得以團聚。父子相見,白華感到極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滿庭芳·示列子新》詞,表述當時的心情:“光祿他臺,將軍樓閣,十年一夢中間。短衣匹馬,重見鎮州山。內翰當年醉墨,紗籠支高闊依然。今何日,燈前兒女,飄蕩喜生還”。他也十分感激元好問代為撫育兒女之恩,曾有詩謝之曰:“顧我真成喪傢犬,賴君曾護落窠兒。”  隨著北方的安定,白樸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來。從此,他按照父親的要求,寫作詩賦,學習科場考試的課業。他對律賦之學頗為上進,很快即以能詩善賦而知名。其時,元好問為修撰金朝歷史書籍,也常出入大都,從而往來於真定,關心著他的學業,每至其傢,都要指導他治學門徑,曾有詩誇贊白樸說:“元白通傢舊,諸郎獨汝賢。”勉勵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業。然而,蒙古統治者的殘暴掠奪,使白樸心靈上的傷痕難以恢復,他對蒙古統治者充滿瞭厭惡,兵荒馬亂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滿目之嘆,更感到為統治者效勞的可悲。因此,他放棄瞭官場名利的爭逐,而以亡國遺民自適,以詞賦為專門之業,用歌聲宣泄自己胸中的鬱積及不滿。  隨著年歲的增長,社會閱歷的擴大,白樸的學問更見長進。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白樸36歲。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撫使舉文學才識可以從考者,以聽擢用,時以河南路宣撫使入中樞的史天澤推薦白樸出仕,被他謝絕瞭。他既拂逆史天澤薦辟之意,自覺不便在真定久留,便於這年棄傢南遊,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絕仕宦之途的決心。然而,眷妻戀子的情腸終不能割斷,他也經常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熬,感到十分痛苦。  盡管如此,他還是要遠離那車馬紅塵之地。他先到漢口,再入九江,41歲時曾北返真定,路經汴京。此後,再度南下,往來於九江與洞庭之間,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來。這前後,可能因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為妻喪而回到過真定,逢著這個機會,又有人建議他去朝中做官,卻被他謝絕瞭。此後不久,他即返金陵。從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揚州一帶遊歷,直到81歲時,還重遊揚州。而後,他的行蹤就無從尋覓瞭。  白樸放浪形骸,寄情於山水之間,但他卻並不可能真正遁跡世外,對現實熟視無睹。加之,他的足跡所至,恰恰是曾經繁華一時,而今被兵火洗劫變為的荒涼境地。前後景象的對比,更激起他對蒙古統治者的怨恨。他以詩詞來宣泄這種怨恨,控訴蒙古統治者的罪惡行徑。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樸遊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華,卻被一掃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蕭條冷落,他不禁無限傷感地嘆息道:“纂罷不知人換世,兵餘獨見川流血,嘆昔時歌舞嶽陽樓,繁華歇”。至於金陵懷古,杭城“臨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諸作,”處處抒發遺民的心情,“傷時紀亂,盡見於字裡行間。”其感物傷情從筆下款款道出。  白樸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盡管他為江山異代,田園荒蕪而感傷、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傷懷。一部《天籟集》,可以說處處傾訴著他對愴涼人生的感慨。他除瞭用詞曲表達他的意志情懷外,還寫下瞭不少雜劇,為元代雜劇的繁榮貢獻瞭自己的才華。  在元代雜劇的創作中,白樸更具有重要的地位。歷來評論元代雜劇,都稱他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為元雜劇四大傢。

趙孟俯簡介 元代著名畫傢楷書四大傢趙孟俯生平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傢,楷書四大傢(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  他的父親趙與告(又名趙與訔),曾任宋朝的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宋朝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侍禦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元世祖贊賞其才貌,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大德三年(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瞭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瞭興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傢,經歷瞭矛盾復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傢”。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註》、《松雪齋文集》12卷等。

黃公望簡介 元代時期著名畫傢元四傢黃公望生平

  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傢。本姓陸,名堅,漢族,江蘇常熟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中年當過中臺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傢”。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經驗創作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元代著名全真派道士、畫傢。字子久,號一峰道人,又號大癡道人,平江常熟(今屬江蘇)人。本姓陸,名堅,幼年父母雙亡,族人將其過繼給浙江行省永嘉州(今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子,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其山水畫宗法董源、巨然,由此生發,自創一格;創淺絳山水,畫風雄秀、簡逸、明快,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為“元四傢”(外三傢為吳鎮、王蒙、倪瓚)之首。元至倪瓚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訪徐瑛辟為書吏,被誣入獄,出獄後師事金月巖入全真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後往來松江、杭州等地,賣卜為生。晚年住於杭州筲箕泉,86歲時逝世。《道藏》收入金月巖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  一度曾以賣卜為生。後參加瞭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紅塵。由於長期浪跡山川,開始對江河山川發生瞭興趣。為瞭領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於心,運之於筆。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於這些山林勝處。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瞭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在他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置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富春江北有大嶺山,公望晚年曾隱居於此,他以大嶺山為師,曾畫有《富春大嶺圖》。紙本,水墨,縱33厘米,橫636.9厘米,開始創稿於至正七年(1347年),時斷時續,歷經數年,至正十年,他83歲,為此圖作題時,尚未最後竣稿。此圖描繪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巒深秀,筆墨紛披,蒼茫簡遠,是當時社會上摹本有十餘種之多。到此本之前,但已被燒成兩段(後人分別名之《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現《無用師卷》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剩山圖》藏於浙江博物館。   但也確實學過荊、關、李成因當時董源的名氣還不如荊、關、李的名氣大,所以,大傢都強調他學荊、關、李的一面。他自己既強調學董,也屢屢提到荊、關、李,恐怕也有趨向時尚的意思在內。後來論者隻說他學董,乃是根據他們所見到的黃公望畫的實際加以陳述的,倒是更符合實際些。  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富春大嶺圖》、《溪山雨意圖》、《快雪時晴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九珠峰翠圖》、《水閣清幽圖》、《洞庭奇峰圖》等。

勇於改革的元仁宗 元代頗有作為的一代英主

  勇於改革的元仁宗: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國元朝時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歲。在元朝歷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蘊的,一位較有作為之君。史書稱他“遵世祖通儒術。用漢臣,求言圖治”。他是繼忽必烈之後推行“漢法”比較積極的元朝皇帝。應該說,元仁宗為瞭維護、鞏固蒙古貴族政權在全國的統治,還是有所作為,勇於改革創新的。  一是即位之初,整頓朝政。  公元1311年正月,武宗海山病死,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皇太子身份執政。他整飭吏治,廢除武宗時設立的尚書省,仍恢復原來的中書省,並以“禍國殃民”之罪將丞相脫虎脫三寶奴和平章樂實、右丞相保八等武宗一朝的當政人物處死,安排中書省班子,恢復各地的行中書省,懲治地方贓官污吏,嚴禁諸王、貴戚的擾民行為。停用至大銀鈔,減裁冗員,整頓朝政。然後在大都大明殿正式登基,帝號“仁宗”。年號皇慶。以明年為皇慶元年。  二是重用漢官,推行漢化。  元仁宗對漢文化的喜愛,他和他的臣僚(特別是蒙古和色目臣僚)對儒傢政治學說和漢人歷史經驗的渴求,還可以從愛育黎拔力八達下令翻譯或出版的著作的數量和性質上反映出來。翻譯成蒙古文的漢文著作包括:儒傢經典《尚書》;宋人真德秀(1178—1235年)撰寫的《大學衍義》;與唐太宗(627—649年在位)有關的兩部著作,吳兢(670—749年)撰寫的《貞觀政要》和太宗本人為他的繼承者撰寫的《帝范》;司馬光(1019—1086年)撰寫的偉大史書《資治通鑒》。   在元仁宗贊助下出版的漢文著作包括:儒傢經典《孝經》;劉向撰寫的《烈女傳》;唐代學者陸淳研究《春秋》的論著以及元代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雖然以上所列,在愛育黎拔力八達同意下出版的漢文著作,反映瞭他可能認識到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和倡導大眾道德的責任,而翻譯著作的選擇,則顯示瞭他的實用主義目標。在下令翻譯《貞觀政要》時,他指出此書有益於國傢,並希望蒙古人和色目人能夠誦習該書的譯本。說明他顯然希望蒙古和色目精英,包括他自己,能夠學習儒傢的政治學說和漢人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唐太宗的教誡,能把國傢管理得更好。相關閱讀推薦:嗜酒如命的元武宗 憨直可愛的元代有為青年元成宗鐵穆耳的皇後是誰?元代初期弄權的皇後元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謎元代的蒙古習俗:女子未嫁時要“女扮男裝”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簡介 推行以儒治國的皇帝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三是恢復科舉,培養人才。  科舉考試是中原王朝甄選統治精英的主要途徑,關系重大,所以在忽必烈朝就不斷圍繞恢復考試問題展開過爭論,但是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為改善通過承蔭得官者的教育水平,皇慶二年,仁宗下詔規定:漢人職官子孫承蔭,需考試一經一史,考試合格者直接任職,免去見習期。蒙古和色目職官子孫承蔭者可以選擇考試,通過考試的人授官時比原襲職務高一等。可能是為瞭減少儒官的競爭,由地方機構胥吏出身的官員可以出任的最高職務自四品官降為五品。  仁宗皇慶開始推行的考試制度,應被看作為施行平等任官機會的漢人觀念和作為征服王朝的元朝的社會政治現實之間的結合。因此,愛育黎拔力八達恢復科舉考試制度,既有文化意義,也有社會和政治意義。把儒傢學說作為甄選精英的標準,給漢族士人入仕提供瞭一條正常的道路。這對江南的士人更為有利,因為直到此時他們多被排除在官場之外。此外,考試制度也鼓勵蒙古人和色目人學習漢學,特別是那些不屬於貴族傢族的人,並由此加速瞭征服者的漢化。  四是加強中央集權。  元仁宗按照中原傳統方式對元朝政府的改革無法走得太遠,因為他不能削弱蒙古諸王的行政權、司法權和經濟特權來加強中央集權。盡管忽必烈已經推行瞭中央集權的政策,蒙古諸王仍然擁有對他們領地(投下)相當多的行政、軍事、財政、司法權。進一步削弱他們的權力是政治冒險,因為這將面臨蒙古和元帝國一條最基本原則的正面挑戰。所以,嘗試削弱諸王權力的改革未果。   五是延祐經理,核實田畝。  延祐經理也是仁宗推行改革的重要經濟措施之一,是要通過核實田土占有狀況來甄別隱占,考較田糧。延祐元年冬,遣張驢等人分道經理江浙、江西、河南三省田糧,“詔江南東、西道及浙西道民先自實土田”。由於當時各地吏治腐敗,“郡縣並緣以厲民”,因此“經理考核多失其實”。奉行過當的結果,“自實土田”演變為括田的暴政,有些地方甚至撤毀民廬,“夷墓揚骨”以虛張頃畝。延祐經理的慘烈,於“贛為甚,寧都又甚”。  仁宗通曉儒術,熟知佛教“明心見性”之理,其為人和藹,對近臣貴戚以禮相待,平時生活不尚豪華,較為儉樸,從不巡遊,也不沉溺於酒色。又罷土木工程百餘處,又禁諸王、大臣營建私第,精簡禁衛。《元史》評價:”縱其一生,他還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  明、清兩代史官評價:  “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嘗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維持三綱五常之道也。’平居服禦質素,澹然無欲,不事遊畋,不喜征伐,不崇貨利。”  “武仁授受之際,無可議者,仁宗初政,首革尚書省敝政,在位九年,仁心仁聞,恭儉慈厚,有漢文帝之風。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元代泰定帝如何繼位的? 天上掉來一頂大皇冠

  元代泰定帝繼位之謎: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元英宗在上都,接連數日心緒不寧,夜裡失眠,困擾之下,便準備下詔讓番僧做佛事來消弭“心魔”。拜住上言,表稱國用不足,不應該再浪費金錢廣做佛事。元英宗“從之”。但是,鐵木迭兒的餘黨鐵失等人心裡不踏實,與幾個西藏密宗大和尚勾結,讓他們進言說國傢將有大災,一定要在全國范圍內大興佛事,同時還要大赦,這樣才能消災免禍。當時,拜住正在元英宗身邊,聽畢這些人胡言後,他怒斥番僧道:“爾輩不過貪圖金帛之利罷瞭,怎敢妄言大赦之事,難道想庇護賊徒嗎?”  鐵失等人聞知此事,深恐鐵木迭兒一案牽連的人越來越多,最終自身難免,便決定先下手為強。  在鐵失率領下,知樞密院事也先鐵木兒、大司農先禿兒、前平章政事赤斤鐵木兒、鐵木迭兒第三子前治書侍禦史鎖南、鐵失親弟鎖南(也叫鎖南)、樞密院副使阿散(回回人)、衛士禿滿以及好幾個蒙古王爺,包括按梯不花、索羅、月魯鐵木兒、曲魯不花、兀魯思不花等人,終於發動行弒英宗的宮廷政變。  趁元英宗暫駐南坡行殿,夜黑人靜之時,他們忽然出擊,首先把中書右丞相拜住剁成數段,然後沖進行帳內弒瞭元英宗。   行刺諸王之中,按梯不花是被元武宗殺掉的安西王阿難答的弟弟,月魯鐵木兒是阿難答的兒子。而且,在上都的不少宗王,或多或少與此次弒帝政變有牽聯,除阿難答的弟弟和兒子與英宗一系帝王有“仇”外,其餘諸王參與陰謀的原因,無外乎是不滿元英宗和拜住君臣的“吝嗇”——他們取消瞭對諸王的“歲賜”,不給錢,就要殺人,可見這些蒙古王爺多麼的兇殘。  殺人之前,鐵失等人當然要考慮元英宗死後誰當皇帝對自己最有利——元武宗海山的兩個兒子和世和圖貼睦爾血緣與今帝最近,但馬上被排除掉:阿難答之弟與兒子自然不會推舉殺掉安西王的元武宗的兒子當皇帝,而且,鐵失本人當年與太後答己和鐵木迭兒一起策劃趕走武宗長子和世而轉立仁宗之子元英宗。有如此大過節,更不可能讓元武宗的哪個兒子坐帝位。  選來選去,近親宗王中最“合適”的隻有晉王也孫鐵木兒。這位晉王的父親,是把帝位“讓”與元成宗的太子真金長子甘麻剌,所以,從血親上講,晉王也孫鐵木兒乃忽必烈的嫡長曾孫,且“成宗、武宗、仁宗之立,威與翊戴之謀,有盟書焉”,他手下有大軍數萬,威鎮漠北,憑常人思維,他本人一定會“惦記”帝位。相關閱讀推薦:勇於改革的元仁宗 元代頗有作為的一代英主嗜酒如命的元武宗 憨直可愛的元代有為青年元成宗鐵穆耳的皇後是誰?元代初期弄權的皇後元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謎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簡介 在位5年爆發多次饑荒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果不其然,晉王也孫鐵木兒確實心中有小算盤。他手下的王府內史倒剌沙知道王爺心事,派兒子哈散給丞相拜住當手下,並得任宮廷禁衛軍官,“常伺偵朝廷事機”。探得內情後,哈散回報父親拜住與鐵失二人水火不容之勢,倒剌沙馬上把此情告知晉王。南坡事發的前五個月,鐵失之黨探忒以宣徽使身份來漠北,密告倒剌沙說“皇帝不放心晉王”,要他“提醒”王爺“小心”。其實,種種跡象表明,晉王也孫鐵木兒也是行弒陰謀的間接參與者與知情者之一。  行弒前兩天,鐵失密派心腹斡羅思來告晉王,表示說即將擁立晉王為皇帝。晉王也孫鐵木兒拿捏不準,不知鐵失一夥人事成與否,就一面把斡羅思軟禁,一面派出親信別列迷失馳往上都“告變”——實際是去探聽虛實。“未至,英宗遇弒。”也就是說,晉王為自己打瞭雙保險,如果鐵失等人“失手”,他手下別列迷失會“及時”趕到元英宗處“報告”,說明鐵失等人煽動自己謀反的“陰謀”,以便能把自己撇清。  成功殺掉元英宗後,鐵失派宗王按梯不花和知樞密院事也先鐵木兒(此人與晉王名字一字之差)奉皇帝璽綬予晉王。大事已定,這位王爺也不客氣,就近在龍居河(今克魯倫河)繼位,宣佈自己為帝,是為泰定帝。他的即位詔書很好玩,當時由蒙古文翻譯成漢文的詔書半文半白,很有嚼頭:   薛禪皇帝(忽必烈)可憐見嫡孫、裕宗皇帝(指死後被追封的太子真金)長子、我仁慈甘麻剌爺爺根底,封授晉王,統領成吉思皇帝四個大斡耳朵,及軍馬、達達國土都付來。(俺爹甘麻剌)依著薛禪皇帝聖旨,小心謹慎,但凡軍馬人民的不揀甚麼勾當裡,遵守正道行來的上頭,數年之間,百姓得安業。在後,完澤篤(元成宗鐵木兒)皇帝教我繼承位次,大斡耳朵裡委付瞭來。已委付瞭的大營盤看守著,扶立瞭兩個哥哥曲律皇帝(元武宗)、普顏篤皇帝(元仁宗),侄碩德八剌皇帝。我累朝皇帝根底,不謀異心,不圖位次,依本分與國傢出氣力行來;諸王哥哥兄弟每(們),眾百姓每(們),也都理會的也者。今我的侄皇帝生天瞭也麼道(駕崩),迤南諸王大臣、軍士的諸王駙馬臣僚、達達百姓每,眾人商量著:大位次不宜久虛,惟我是薛禪皇帝嫡派,裕宗皇帝長孫,大位次裡合坐地的體例有,其餘爭立的哥哥兄弟也無有;這般,晏駕其間(元英宗死後),比及整治以來,人心難測,宜安撫百姓,使天下人心得寧,早就這裡即位提說上頭,從著眾人的心,九月初四日,於成吉思皇帝的大斡耳朵裡,大位次裡坐瞭也。交眾百姓每心安的上頭,赦書行有。  詔書絮絮叨叨,從他親爹忽必烈嫡孫甘麻剌講起,慎終追遠,最終繞到他自己乃“薛禪皇帝(忽必烈)嫡系,坐上帝位是天經地義之事。”所以說,泰定帝這頂大皇冠,自己沒費一刀一槍,被鐵失等人大老遠地送過來,幾乎就等於天上直接掉下來的。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元朝詔敕,一般有詔書、聖旨(或璽書)、冊文、宣敕(或制敕)四大類,頒發時使用至少兩種文字,基本上是八思巴蒙古文和漢文。蒙古文起草後,要經歷漢語翻譯過程。有時漢文起草,再譯為八思巴蒙古文。同宋朝和前代漢族王朝不同,那時候“王言”體系非常,“翰林”手筆近乎文學創作,詞臣們都是大文豪,其地位和文采備受稱羨。元朝乃大王朝,出身朔漠,註重實際。但是,由於地域遼闊,其詔敕頒發過程比前代更為復雜,為此分別設立瞭翰林國史院和蒙古翰林院兩所詔敕起草機構。寫作“風格”上,元朝的詔敕趨於簡單、樸實。《元典章》和《通制條格》中收錄瞭許多這類文件的漢譯文,從中可以看出,不少都是按照蒙古語的句法、詞法,機械地套譯為漢文,很像現在用翻譯軟件翻譯成的東西,即所謂的“蒙文直譯體”,沒有刻意提煉、潤飾,雖然拗口,卻較多地保留瞭文件的原始形態。當然,元朝詔敕也有不少漢文吏牘體。這些文件對蒙古語法結構、詞序等進行瞭調整,使譯文大體符合漢語習慣,但也不乏白話俗語。除瞭特別重要的詔書外,一般文件風格與前朝那些大文豪詞臣所作駢四儷六、堆砌典故的詔書大相徑庭。當然,漢族文人對於蒙古的“俚語”詔書也有諷刺。蒙古詔書皇帝的“怎生、奏呵、那般者”等等蒙文直譯體套語用得太多,所以,至元三十一年,江南鹽官縣學教諭黃謙之創作一副春聯:“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被人告發。還好,元朝不像滿清,動輒因文字砍人腦袋,老黃在文字中拿皇帝“找樂”,隻把他免職而已。  泰定帝的詔書寫成如此模樣,大概是因為他在漠北倉促即位,身邊缺乏擅長文章的漢族詞臣,寫不出華麗的文言詔書,隻能用蒙古語起草,再被直譯為漢文,草草瞭事。畫蛇添足的是,清乾隆時代重印殿本《二十四史》,奴才文人們將此詔用文言重寫,真真費事不討好,還不如原先看似蹩腳的蒙古漢文直譯來的痛快。  泰定帝繼承帝位後,先任命給自己送璽綬帶的也先鐵木兒為中書右丞相,讓阿難答兒子月魯鐵木兒襲封其被殺父親安西王王爵,任命“功臣”鐵失為知樞密院事(國防部長),同時又任命自己王府中的心腹倒剌沙為中書平章政事,把倒剌沙的哥哥馬某沙也弄一個同鐵失一樣的官職,巧妙地把樞密院實權把握於自己人之手。所以,泰定帝所有的“人事安排”,都是在他往大都方向行進的過程中進行的。

元成宗鐵穆耳的皇後是誰?元代初期弄權的皇後

  元成宗鐵穆耳的皇後是誰?元成宗鐵穆耳同時有兩個皇後,一個是伯嶽吾氏卜魯罕皇後,一個是弘吉剌氏失憐答裡皇後。卜魯罕皇後是駙馬脫裡思之女。  元成宗元貞初年(乙未,公元1295年),卜魯罕被立為皇後。元成宗大德三年(巳亥,公元1299年)十月,授冊寶。  元成宗大德四年(庚子,公元前300年),皇太後闊闊真去世後,卜魯罕有瞭更大的政治影響力。隻是她偏偏沒有生育,元成宗唯一的兒子德壽是失憐答裡皇後所生。卜魯罕因此對失憐答裡妒恨交加。元成宗因年輕時飲酒過度,晚年一直被重病所擾。利用這種形勢,卜魯罕重用相臣哈剌哈孫,代元成宗鐵穆耳施政。  元成宗大德九年(乙巳,公元1305年)五月,德壽被正式立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德壽病卒。失憐答裡受此打擊,精神失常,很快也離開瞭人世。對於小太子的猝死,人們都懷疑是卜魯罕的‘傑作’,但是一直沒能查明究竟。元成宗失去自己唯一的親骨肉,又因長年酗酒身體很差,難以再有兒女,便想到瞭自己的侄兒們。   原來,元成宗的兩個哥哥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兒子。大哥甘麻剌有三個兒子:也孫帖木兒、松山、迭裡哥兒不花;二哥答剌麻八剌也有三個兒子:阿木哥、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其中阿木哥是漢族侍女郭氏所生,海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則是正妃弘吉剌氏答己所生。答剌麻八剌死得很早,留下的隻是孤兒寡婦。  鐵穆耳一向非常喜歡答己所生的兩個皇侄,很早便將海山封為懷寧王,讓他統領六萬五千軍戶。他打算按“兄死妻嫂”的風俗,將寡婦二嫂答己納為妃子,一舉兩得地解決繼承人的問題。卜魯罕皇後當然不能容忍這件事變成現實。在她的百般阻撓下,答己母子非但沒能正式成為元成宗的妃子兒子,反倒被趕出瞭京城。相關閱讀推薦:元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謎元代的蒙古習俗:女子未嫁時要“女扮男裝”黃公望簡介 元代時期著名畫傢元四傢黃公望生平趙孟俯簡介 元代著名畫傢楷書四大傢趙孟俯生平白樸簡介 元代著名的文學傢元曲四大傢白樸生平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就在元成宗病情漸重之時,卜魯罕皇後趁著答己長子海山鎮守漠北之機,與左丞相阿忽臺設下計謀,將答己和幼子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貶放懷州(今河南沁陽)。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公元1307年)正月初八,元成宗鐵穆爾崩逝,帝位之爭立即拉開序幕。卜魯罕皇後搶先出手,她與左宰相等人定下自己攝政、堂小叔安西王阿答輔政,並最終將帝位傳給阿難答的計劃。然而卜魯罕皇後的政敵右宰相哈剌哈孫卻對這個計劃陽奉私違,暗地裡派人通知身在北方帶兵的海山有及身在懷州的答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讓他們立即以奔喪為名趕赴上都奪取帝位。  答己與幼子先期抵達上都。卜魯罕皇後眼見政敵來到分外眼紅,便和阿難答等人商議,趁三月初三為愛育黎拔力八達慶賀生日的機會除掉這對母子。可惜這個如意算盤竟走漏瞭消息,愛育黎拔力八達搶在三月初二這天先動瞭手,將卜魯罕皇後和阿難答等人一網打盡。   愛育黎拔力八達還誣卜魯罕皇後以“私通安西王阿難答”的罪名,將她貶居東安州(今河北安次區西北)。同年五月,海山到達上都,賜死安西王阿難答等人之後即位,是為元武宗。海山稱帝後,廢掉卜魯罕的皇後頭銜,並將她就地賜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嗜酒如命的元武宗 憨直可愛的元代有為青年

  嗜酒如命的元武宗:元武宗(1280-1311),名海山,1207-1311年在位,在元朝是一位執政時間短而比較有為的皇帝。 酒這東西,是天使,是魔鬼,讓人魯莽沖動,讓人揮灑激情。古往今來,有人把酒吟詩,有人品酒歌嘯,有人貪酒誤事,有人借酒撒瘋。 中國美酒,已經有幾千年歷史。歷代沉溺於酒色的帝王也不少。史書上記載的酒鬼皇帝,不但昏庸的多,大半還都橫暴兇殘,動輒借酒殺人。不過,今天要介紹的元朝武宗皇帝,卻是位憨直得有些可愛的酒鬼皇帝。  元武宗姓孛兒隻斤,名叫海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他是統治中國的第八位元朝皇帝,他的皇帝之位,卻是由弟弟幫忙爭取來的。 曾征服中國並橫掃歐亞的蒙古人,性情豪爽。 原來在1307年,海山的叔父,元朝皇帝成宗駕崩。由於成宗的皇太子已然先死,故而在朝廷引發瞭繼承人之爭。  海山是先帝的侄子,因此和弟弟艾育離拔力八達都是朝臣們擁立的對象。而成宗的皇後則企圖扶立成宗的弟弟海西王阿難答為新君,於是安排刺客,要殺死海山兄弟。幸虧艾育離拔力八達智勇雙全,搶先進入國都,挫敗海西王的陰謀,控制瞭局勢。然後自任監國,迎接哥哥海山入京稱帝。 海山當上皇帝,發號施令,要振作朝政,安頓天下。他是依靠弟弟八達才得以登基的,對弟弟心存感激,想在自己死後把帝位傳給弟弟。

元天順帝是怎麼死的?揭秘元代最短命的皇帝

  元天順帝,孛兒隻斤阿速吉八,元朝第10位皇帝,元泰定帝之子。1328年,元朝泰定皇帝去世後,元朝大臣知樞密院事燕帖木兒遲遲不立年幼的太子阿速吉八即位,並把阿速吉八趕到上都,在大都(今北京)擁立元武宗之子圖睦帖木兒即位,是為元文宗。1328年7月,服侍阿速吉八的丞相倒剌沙聞變,立刻將剛滿9歲的阿速吉八擁立為皇帝,改元“天順”。8月,文宗派燕帖木兒進攻上都天順朝廷,倒剌沙戰敗身亡,阿速吉八下落不明,不知所終。阿速吉八隻做瞭1個月的倒黴皇上。歷史上稱他為天順帝,尊號(汗號)為阿裡加巴。  1324年(泰定元年)3月,阿速吉八被立為皇太子,1328年7月,泰定帝死後,身為左丞相的倒刺沙專權自用,過瞭一月仍不立新君,對此,朝野議論紛紛,朝內亦一片混亂。留守大都的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乘機發動政變,謀立武宗海山次子懷王圖帖睦爾為帝。同年10月(致和元年)9月13日,圖帖睦爾就在大都大明殿稱帝(即文宗皇帝),改元“天順”。  當泰定帝死於上都時,燕鐵木兒等大臣於9月8日請圖帖睦爾即皇帝位。起初,圖帖睦爾以“大兄在朔漠”,不受;越5日,才即皇帝位。11月遣使迎明宗(即明帝)於漠北。圖帖睦爾繼位的消息傳到上都後,倒刺沙在宗室諸王脫脫、王禪的支持下,為瞭達到繼續獨攬朝政之目的,也在同月急忙把9歲的泰定帝皇太子阿速吉八抱上皇帝的寶座,改元“天順”,史稱天順帝。   天順帝孛兒隻斤阿速吉八(公元1320—1328年),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幼子。泰定帝於公元1328年7月病死,阿速吉八於同年9月由左丞相倒刺沙等人擁立為帝,改年號為“天順”,在位隻有1個月。  泰定五年七月,泰定帝在上都病死,當時的丞相倒刺沙,利用太子年幼,不即擁立,擅權自恣,獨行獨斷,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燕鐵木爾是武宗漠北舊部將領床兀兒之子,武宗繼位時深得寵幸,泰定帝赴上都度夏時,讓他進入樞密院,留守大都,實掌樞密院符印,有權調度拱衛京畿的其它宿衛部隊。  當時武宗嗣子,長子周王遠在漠北,次子懷王在江陵居住。他們的策略是:先迎懷王入都,安定人心,然後再迎周王,重復仁宗朝的故事。相關閱讀推薦:元代泰定帝如何繼位的? 天上掉來一頂大皇冠勇於改革的元仁宗 元代頗有作為的一代英主嗜酒如命的元武宗 憨直可愛的元代有為青年元成宗鐵穆耳的皇後是誰?元代初期弄權的皇後元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謎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燕鐵木爾對同黨說:“皇上病故,太子尚幼,國傢須擇立長君,英宗已不當立,大行皇帝,更是旁支,今日宜正名定分,迎立武宗嗣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燕鐵木爾通過一番密謀和武力運作,燕貼木爾一邊控制內廷,穩住百官;一邊派心腹,乘著快驛,迎懷王圖貼睦爾於江陵;一邊還在大都放出空氣,說周王、懷王都派信使來報,說都已動身前往大都。燕鐵木爾緊張得幾天幾夜不敢入睡,坐以待旦。  燕貼木爾實行各個擊破的戰術,逐步大敗瞭大都軍,倒刺沙投降被殺,小皇帝失蹤不知下落。上都那邊,丞相倒刺沙感到形勢緊迫,急忙擁立9歲的皇太子阿速吉八為帝,即位上都,改元天順。然後指揮軍隊,兵分四路對大都實施包圍。來到大都,燕貼木爾等即請懷王繼承大統,懷王說:“登大位者應該是兄長,現在兩都之戰尚未平息,暫來監國,等兄長到,再請即位。”  到瞭九月份,燕貼木爾約瞭諸王大臣,再三上書,請懷王早登大位,以安天下。懷王依然是再三推辭,燕貼木爾說:“人心向背,間不容發,現在兵戈未息,神器不可久虛,天下不可以無主;不速登大位,不足以穩定人心。”   五天之後,懷王圖貼睦爾,在大都稱帝,改年號為天歷。柯九思也被授予典瑞院都事,秩正七品,主要掌管瑞寶和禮用玉器,他從一名白衣儒士成為瞭元朝的一名官員,並且可以侍奉在皇上身邊。  倒剌沙立阿速吉八繼位後,立即派遣梁王王禪、右丞相答矢鐵木兒、禦史大夫紐澤、太尉不花等率軍分路南進,破居庸關,進昌平,直逼大都。  面對上都蒙軍的進攻,大都的大將、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急忙與其弟撒敦、子唐其勢等率軍迎戰,王禪等屢敗兵潰,11月,燕鐵木兒的叔父、東部蒙古元帥不花鐵木兒夥同齊王月魯鐵木兒統兵圍困上都,倒刺沙屢戰皆敗,見形勢危急,被迫開城門捧著帝璽出城投降,圖帖睦爾兵入上都,進宮搜捕,後妃等人都在,不見阿速吉八,其下落不明,一說是被倒剌沙所殺害。終年9歲。  留守上都的權臣倒剌沙雖以獻城投降,但還是後被文宗帝誅殺。朱耀廷《正說元朝十五帝》說:“天順帝阿速吉八被俘。”卓鐘霖《新編元朝演義》認為:“有人則說,小皇帝早已被殺,為瞭掩人耳目,才以下落不明等語來遮蓋。”天順帝阿速吉八雖說是不知去向,實際上已經被文宗圖帖睦爾方面暗殺瞭,即“文弒天順”。梁王王禪兵敗被俘後又賜死。上都方面群龍無首,各支軍隊相繼瓦解,大都方面取得瞭全勝,兩都之戰也以上都方面失敗而告終。  有人說:“奉寶出降者為倒剌沙,則幼主之死,出自倒剌沙之手,應無疑義。”倒剌沙始以寵利自私,致僨國事,及勢處窮蹙,乃戕主奪璽,出降軍前,是殆人類所不齒,較諸王禪等之臨難遁去,尤覺死有餘辜!大都磔屍身名兩裂,後世臣子,可作炯戒!若夫泰定後之身遘憂危,稍具節烈,應即捐軀以殉。況移置東安之命,接踵而來;燕鐵木兒又為發難之首領,平昔未曾厚遇,能望其竭誠保護,不作他想乎?是回敘移置後妃事,已將燕鐵木兒心跡,隱約表明,匣劍帷燈之妙。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元代建北京城時為何將中軸線修歪瞭?

  中軸線並非正南正北  現存的北京中軸線,是當年建造元大都的時候就確定下來的,後來歷經明清兩代都城未曾改變。當年的元朝重臣劉秉忠在規劃設計元大都時,首先就確定瞭中軸線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神武門、地安門鼓樓、鐘樓正門的門縫連接線。  故宮就是以此中軸線的位置次第鋪展建造的。換句話說,元、明、清三代歷朝皇帝的龍椅就擺在這條中軸線上。如果中軸線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豈不是說,皇帝的龍椅都坐歪瞭?  上個世紀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軸線的兩個不同的地方分別挖出一隻石鼠和一匹石馬。在中國古代的天幹地支中,子為鼠,午為馬,這也就暗示著中軸線實際就是沿著子午線的方向。  但是,有一個叫夔中羽的老先生,卻在8年前發現事情有點兒不太對勁兒。  這位老先生不簡單,已經75歲瞭,退休前是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在“兩彈一星”工程中都作出過貢獻。  2004年的時候,夔中羽為瞭設計航空拍攝北京中軸線建築的準確飛行路線,拿瞭巨幅的《北京衛星影像圖》和《北京航空影像圖》仔細觀察。後來他回憶說,當他的目光沿著中軸線一路北上時,“不知不覺的,腦袋有點兒向左歪。”  對於有著多年豐富測量工作經驗的夔中羽來說,這一點偏離逃不過他的眼睛。在多年科研工作中養成瞭嚴謹作風的夔中羽特意找到瞭中國地圖出版社的負責人。那位負責人告訴夔中羽,其實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北京的規劃部門在測量中就發現瞭中軸線偏離子午線的事實。由於偏離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覺不出來,這個事兒也沒有對外說。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實測中軸線偏瞭2度多  夔中羽找來瞭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圖。在地圖上選擇瞭北京中軸線上的南端永定門橋、北端鐘樓和中間的地安門十字路口中心等幾個點,進行量測。經地圖上量測作業得知:北京中軸線與子午線的夾角為2度十幾分。夔中羽還特意在永定門城樓下向北的甬路上,做瞭一次“立竿見影”試驗。  他們在甬路中央設立瞭一根2米長的桿子。由桿子的下面,沿甬路中心線向北,粘上一條長6米的黑膠帶,代表中軸線的指向。當太陽經過永定門上中天時,桿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門子午線。而太陽經過上中天的時間,是在電臺播出“北京時間中午12點”的時號上。結果是,子午線影子與中軸線黑膠帶之間確實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也是2度十幾分!  早在唐代,中國人就能準確測量子午線,技術誤差幾乎不可能!  中軸線和子午線為什麼逆時針偏移瞭2度十幾分之多?為瞭搞清這個問題,夔中羽還特意研究起瞭北京建城史。  北京內城西城墻和東城墻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礎上,包砌城磚築成。東、西兩城墻均不是正南正北,均與北京中軸線平行。因此可以判定,北京中軸線偏離子午線是元朝建元大都時形成。北京現有的中軸線是沿用元大都時的中軸線。明朝將城南移,但中軸線方向未動;清沿用明城,中軸線也未改動。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擔任元大都“監築”之職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劉秉忠。一般認為,元代中軸線是由劉秉忠和他的學生郭守敬二人主持興建的,二人皆為河北邢臺人。大都從1267年開始修建,到1285年完成,總共用瞭18年時間。  一個很自然的想法是,中軸線偏離子午線,是否因為700多年前測量技術水平不高,將子午線測偏瞭?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夔中羽說,這不可能。如果你沒聽說過劉秉忠,你至少該聽說過郭守敬,他們可都是當時第一流的天文、數學和大地測量傢。早在中國唐代,就有著名學者一行大師,為測量緯線長度而在河南很準確地測量瞭4個點的子午線。在河南考古復原的宋代皇城裡,筆直的中軸線完全符合子午線。而同樣由劉秉忠主持修建的元上都,完全符合正南正北走向。元上都建成後,大都晚瞭好幾年才開始修建,還是由劉秉忠監築,卻將大都的中軸線測算偏離瞭子午線2度多,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天文學傢認為,地軸在短短700多年時間不會有2度的變化。  中軸線指向元上都  有一次,夔中羽和同事聊天時,偶然提起古代建築的方向有時與遠方的地物有關。這讓他心中一亮,他想到,元起源於蒙古。北京中軸線向北、向蒙古延伸,會不會指向元的什麼地方?  夔中羽立刻找來有關的9張大比例尺地形圖。經過連續測算,他驚奇地發現:北京中軸線往北延伸,它的延長線直指古開平。而古開平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發祥地,元上都的所在地!  北京永定門緯度線至古開平中心緯度線距離約270多公裡。古開平往西偏離北京子午線約17公裡。北京至古開平連線與北京子午線的夾角為2度至3度。這與北京中軸線偏離北京子午線的方向一致,偏離角度幾乎吻合。這說明:當初建元大都時,中軸線是采取瞭開平(上都)與元大都的連線作為基準線的!  為瞭證實這一點,2004年11月,夔中羽來到現稱“兆奈曼蘇默”的古開平元上都遺址實地測量。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在元上都東郊,夔中羽用GPS衛星定位儀,使自己站到由北京向北引過來的延伸線上。向西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上都用石頭砌的東城墻。這說明:北京南北中軸線向北的延伸線,經過27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由元上都東關廂旁通過。  當然,如北京中軸線和元上都遺址中軸線還是有幾公裡的誤差。畢竟元代的測量技術不可能有現在這麼精確。  夔中羽說,他的心情真的很激動。他終於得到瞭北京中軸線偏離之謎的答案!  翻翻歷史書就知道,當年忽必烈就是從元上都遷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實上,元世祖忽必烈實行“兩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辦公,元大都就是所謂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辦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夔中羽說,知道瞭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在建元大都前的堪輿工作中,很可能按當時皇帝忽必烈的意願,為體現上都——大都的兩都統一,而采用上都——大都連線作為大都中軸線的基準線!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元朝男子服飾 元代男子服飾的特點:蒙古族漢化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關之前,披發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們的皮帽、皮襖、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襖通常是右衽、方領。滅南宋之後,種族等級森嚴,全國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許多部門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貴族充任,各種副職由色目人擔當。由於種族有高低、貴賤之分,自然會在服飾上有所反映,蒙古貴族衣著華麗,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大多衣著襴褸。蒙古族入關以後,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還引進瞭漢族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長袍為主,以羅制成,大袖盤領,右衽。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男子發式蒙古族的發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漢族兒童留的三搭頭,即在頭頂正中交叉剃出兩條直線,然後把腦後四分之一頭發剃去,正面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樣式,有尖角形、壽桃形,覆蓋在前額,把左右兩側的頭發編成辮子,披在肩上。   男服服飾:  冕服:  天子袞冕服。  皇太子袞冕服。  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  元朝留辮束發  元朝並沒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其生活習俗,但同時又受漢族的影響,服飾日趨華麗。相關閱讀推薦:元朝女子服飾 元朝貴族和平民女子服飾的區別元朝皇帝服飾 元朝歷代皇帝的服裝有何特點?明朝婚禮服飾 明代婚禮傳統服飾鳳冠霞帔的由來明朝宮廷服飾 明代後宮皇後嬪妃服飾區別及種類明朝平民服飾的特點

元朝文字簡介 元代的官方語言和文字是什麼?

  元朝的官方語言是蒙古語,官方文字初期是蒙古畏兀字,後來是八思巴蒙古字。    文字:   蒙元時期先後行用兩種蒙古文字。一是蒙古畏兀字,一是八思巴蒙古字。  蒙古畏兀字:成吉思汗建國時,以畏兀字母書寫蒙古語,稱為蒙古畏兀字。畏兀字即古回鶻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創始於八世紀,共有字母20個左右。蒙古畏兀字自左向右豎寫,蒙元統治者用以書寫詔令文書,並用來譯寫漢文典籍。元世祖命八思巴制作蒙古字頒行後,蒙古畏兀字不再作為官方文字,但仍在民間行用。  元武宗時,畏兀兒人搠思吉斡節兒對蒙古畏兀字作瞭不少規范化的工作,第一次制定瞭蒙古字正字法和書面語法,使蒙古畏兀字成為便於普遍推廣的文字,一直被蒙古族使用到今天。搠思吉斡節兒著有語法書《蒙文啟蒙》(一譯《心箍》),這部書現已失傳。   八思巴蒙古字:忽必烈在1260年即位後,封授八思巴為國師,命他制作蒙古字。1269年(至元六年)正式頒行,稱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稱蒙古國字。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由此成為官方法定的文字。這種蒙古字系依據藏文字母改制而成,共有字母40多個,用以拼寫蒙語,也拼寫漢語。字母基本通用,但有些字母在拼寫蒙語和漢語時,代表的音值不同。《事林廣記?蒙古字百傢姓》和傳寫本《蒙古字韻》將漢字與拼寫漢語的八思巴蒙古字對照,是當時的識字課本。元朝亡後,北元也還用以鑄造官印。此後,八思巴蒙古字漸不通用。  簡單介紹:  語言:  元代的官方語言是蒙古語。官吏普遍不懂當時的漢語,這也就成就瞭一批衙門裡的翻譯官。相關閱讀推薦:宋朝文字介紹 中國宋朝時期那種文字最為流行?隋唐文字的發展演變 唐代使用的是什麼字體?晉朝文字介紹

元代的蒙古習俗:女子未嫁時要“女扮男裝”

  元代女子服飾揭秘:“女扮男裝”是我們經常在古裝劇中見到的畫面,當代流行的衣服好多都是男女通穿,在發行上,女子也經常留跟男子一樣的短發,所以已經不存在女扮男裝的現象。  但是在古代真的有女扮男裝的情況,尤其是元代,當時蒙古的習俗是,未出嫁的女子打扮跟男子一樣,就是所謂的“女扮男裝”。  這是一尊黑陶侍女俑身上發現的這一蒙古習俗。這尊元代陶俑,做工非常精細,陶質細膩,造型準確,線條流暢。那張漂亮的臉蛋,胖乎乎的,笑瞇瞇的,連眼神中都透著蒙古女子的健康與憨厚。  垂在耳後的兩條麻花辮和額頭上那一縷飄逸的秀發,更添出幾分柔美之氣。但是如果仔細端詳,會發現異樣來。  從發型上來說。元代蒙古男子是留辮子的,而且留的是這種發型叫做“不狼兒”的發型,它又叫“婆焦”、“髡發”,是元代最流行的男式發型。  蒙古男子上至成吉思汗,下至平民百姓,都剃“婆焦”。《長春真人西遊記》載:蒙古“男子結發垂兩耳”。 元代黑陶侍女俑  鄭所南在《心史·大義略敘》中說:“三搭者……去頂上一彎頭發,留當前發,剪短散垂,卻將兩旁發綰髻,懸加左右衣襖上,曰‘不狼兒’。言左右垂髻礙於回視,不能狼顧。或合辮為一,直拖垂衣背”。這具女俑的發型是典型的蒙古男子發型。  從衣著上來看。蒙古族的衣著式樣,自古即與遊牧經濟生活相適應,男女服裝款式相近,都穿長袍。區別就是男子衣襟向左抄至腋下系扣,女子衣襟向右抄至腋下系扣。此俑穿著的是左衽的長袍,也正好是蒙古男子的服飾。  難道這尊陶俑是一具男俑?反復端詳這張臉蛋,分明就是一個女子,並沒有蒙古漢子剛毅威武的感覺。  經瞭解獲知,元代蒙古習俗中,女子未出嫁前也會“髡發”,並穿著男式衣服。隻是女子“髡發”不像男子那樣把後腦勺的頭發全部剃掉。  而是隻剪去頭頂部分,留中間一綹,垂於額前。這尊陶俑的發型則正好合於此制。由此得出,陶俑塑造的是一個未出閣的蒙古女子,按照蒙古人的傳統習俗,她留瞭男子發型,穿瞭男式長袍。相關閱讀推薦:元代的蒙古習俗:女子未嫁時要“女扮男裝”窩闊臺死後誰繼位 蒙古帝國的繼承者是誰?托雷怎麼死的?蒙古英雄托雷真的是死於謀殺嗎?蒙古滅金發生在哪一年? 南宋為什麼助蒙滅金蒙古騎兵最後的輝煌:準噶爾對外的征服與進攻

元代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元朝皇帝陵墓之謎

  元朝皇帝為什麼都沒有陵墓?每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歷史之謎。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山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瞭這種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筆記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裡。獨木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為瞭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後,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瞭。   全套工作完成後,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  蒙古民族是一個有智慧的民族,他們建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傢絕對不是光靠著武力,也同樣依靠著很高的智慧。依靠駱駝尋找祖宗墳墓的說法,是建立在封建時代漢族統治者對蒙古民族的歧視和排斥的基礎上的荒謬論調。駱駝是一種牲畜,它的壽命不會比人的壽命更長,依靠駱駝尋找墳墓的說法並不可信。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特別是在蒙古人大舉擴張的戰爭年代,喪葬儀式尤其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邊上圍著祭祀的人進行禱告,隨葬的有馬匹、弓箭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相關閱讀推薦:元朝帝王陵墓在哪?元朝皇帝陵墓“失蹤”之謎元朝奇皇後結局:奇承娘與元順帝終成眷屬元朝疆域圖 元朝國土 元朝的疆土到底有多霸氣元朝歷經多少年?開國皇帝是誰?元朝首都及疆域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實行漢法,也漸漸受到漢人喪葬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盡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儉樸如初,壽衣大多就是平時穿的衣服,隨葬的器物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而元朝皇族,特別是皇帝死後和一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是要有一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一些,隻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另外為瞭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元朝在皇帝下葬地點上的史書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間,為自己也為後代子孫找出瞭陵墓不被盜掘的方法,為此他對於元朝皇帝陵墓做出瞭周密的安排:選擇一個人口稀少的風水寶地作為陵寢的埋葬地,然後將當地的所有人口進行遷移,讓這個地方變成無人知曉的空白地。下葬時,不允許漢族官員參加元朝皇帝的送葬儀式和到達下葬地點;皇帝去世後,對外宣稱皇帝遺體運回漠北進行安葬,並且在歷史的記錄中加以記載,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讓盜墓賊無法下手;陵墓不做過多的建築,不設置過多的隨葬品,不設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來和普通的墓葬沒有區別;在記錄皇陵時隻記錄蒙古貴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讓外人很難察覺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   記錄的不完整和有意的編造使得元朝這個漢族以外的朝代越來越蒙上瞭神秘的面紗,加上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性還有很多不為外界所瞭解,這就使後代很難瞭解歷史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元朝皇帝沒有陵墓的原由,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