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先河

賢君唐太宗的惡劣事跡:開創瞭君主幹預修史先河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正是他開創瞭大唐盛世的局面,推動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繁榮的頂峰,由於他的文治武功,歷朝歷代都視之為聖明君主的代表。然而對於他取得皇位的過程,卻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李世民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長兄李建成,逼迫父親唐太祖李淵退位,才登上瞭皇位的,可謂心狠手辣、殘忍暴虐。但在正史記載中,李世民在開創大唐的過程中勞苦功高,是推翻隋朝的主要策劃和組織者,奠基登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麼正史中的記載是否屬實?李世民繼位後有沒有為維護自身地位而篡改國史呢?這就要從大唐的創立過程說起。   據史料記載,李淵共有四個兒子: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淵傢世顯赫,威望頗高,隋煬帝對他十分猜忌,而李淵自然也明白,所以他韜光養晦、深藏不露,雖然早有異心,卻一直按兵不動。此間由於朝廷橫征暴斂,連年戰亂,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到處都是農民起義,李淵趁機在亂世中建立瞭自己的根據地,開始覬覦天下,但他性格老成持重,一直深藏不露。即便如此,隋煬帝還是派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暗中監視李淵,在朝廷耳目眾多的情況下,李淵急需一個可靠的助手來幫助他。   溫大雅所撰《大唐創業起居註》是關於李氏父子建立大唐的最早記載,而且他親自參與瞭起兵反隋的晉陽起兵,其記載具有較高的真實性。據此書所述,當時李淵身邊可以信任的隻有二子世民,因為其他幾個兒子都不在身邊,所以他就將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告訴瞭李世民,李世民正值年輕勇武、血氣方剛,自然是李淵最為得力的助手。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底,李淵受命南下鎮壓起義軍,北方突厥趁機攻取瞭太原留守管轄下的馬邑(今山西朔縣),隋煬帝大怒,派人囚禁瞭李淵。李淵非常惱火,便想起兵,但由於身邊隻有李世民一人,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河東,力量分散,不是起兵的絕佳時機,因此隻得忍住。然而由於突厥的猖狂,隋煬帝下令赦免李淵,讓他留守太原,力阻突厥。一旦有瞭機會,李淵便不會輕易放過,他馬上通知建成、元吉,讓他們立即準備起兵,於是李建成在河東召集英傑之士,李世民在晉陽拉攏強兵能將,下大力氣招攬人才,不久,建成、元吉和李淵的女婿柴紹陸續到達太原。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初,李淵在晉陽命令劉文靜偽作瞭一份隋煬帝的敕書,在太原、雁門、馬邑等郡征兵。二月,李淵又趁叛隋而起兵的劉武周南下汾陽宮(今山西寧武南)之機,以防備劉武周為名,下令募兵。與此同時,李淵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取得瞭突厥的支持,亦解除瞭受突厥攻擊的後顧之憂。在做好這種種準備之後,李淵終於起兵反隋。由於他準備充分,謀劃精密,加上兵多將廣,又個個驍勇善戰,所以一路上勢如破竹、威不可擋。他們很快攻破瞭西河城,進城後秋毫無犯,慰撫民眾,恢復舊業,取得瞭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七月份,李淵以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留守,負責太原的一切事宜。李淵親領三萬人,誓師動兵,改易旗幟,開向關中,不到半年的時間便推翻瞭隋朝的統治。   由此可見,太原起兵的全過程,包括此前數年的苦心經營,都是李淵一手操辦的,他為大唐的建立作出瞭卓越的貢獻,唐王朝創立的主要功勞應該在他身上。而一直以來“陰結豪傑”、勇而有為的李世民,是李淵得力的助手,是積極的配角。然而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正史中,事實卻發生瞭歪曲。

是誰毀瞭三百年大唐之國運,開兩百年亂世之先河

  導讀:唐朝自公元618年李淵登基開始,至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梁為止,共經歷289年,然而,橫空出世的安史之亂,卻把這289年一分為二——130年的盛世和150年的亂世,前130年,大唐幾代英主勵精圖治,先後攻滅東、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麗,勢力遠伸中亞,而安史之後的150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閹宦之禍就如同三把利劍同時刺入唐帝國的心臟,這個偉大的巨人終於步履蹣跚,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安史之亂到底有什麼魔力?不但安祿山的15萬叛軍在當時能夠橫掃唐帝國,幾近顛覆社稷,而在隨後的百五十年依然陰魂不散,像是一把沉重的鐵錘日夜敲打著李唐的子孫,玄宗之後的肅、順、代、德、憲、文、武、宣、懿、僖、昭,其中雖多有昏君,卻也不乏英主,可都對帝國的頑疾束手無策,唯一一個讓我們欣喜的“元和中興”,很快又湮沒在憲宗的求神問道上,看來我們不能隻從皇帝身上找原因瞭。一般說來,能讓昏君和英主都無法改變的,隻會有一個——制度,或者說,是萬惡的節度使制度!  節度本意為節制調度,通俗點講,就是一個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當然這是最初的節度使,當然這並不過分,可是當時設立第一個緣邊節度使的李隆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一手創立的節度使制度就像是太極拳,可以衍生出無窮變幻,更令他想不到的是,節度使制度可以比他的李唐王朝更長壽,能夠活到趙匡胤立國之初,而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節度使制度在200年中就像是個瘋狂的儈子手,斷送瞭一個又一個王朝的生命,屠戮著無數無辜的人民!   讓我們來看看節度使的成長過程吧,如上所述,節度使設立之初是一個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鑒於唐時期對外戰爭次數頻仍,在邊鎮推行節度使制度是有好處的,就像投名狀裡面李連傑說的:“你要記住,軍隊裡隻能有一個頭。”“一個頭”的軍鎮在面對外族入侵時,效率自然比普通的州縣要高的多,大概是李隆基對自己的發明非常滿意,於是他又有瞭下一步動作——兼任,節度使兼支度使。支度使,是專門采集軍需的,這麼看來,李隆基這麼做也無可厚非,既然集權能夠如此高效,為什麼不讓權利再集中一點呢?於是節度使再兼采訪使,一鎮的軍政大權獨攬,這還不夠,天寶末年甚至出現瞭兼鎮,大名鼎鼎的安祿山,就是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土皇帝,而土皇帝要是還有進取心……  大錯就次鑄成!轟轟烈烈的安史之亂終於爆發瞭,李唐王朝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叛亂平定之後,驚奇的發現節度使這個罪魁禍首並沒有隨之而消亡,反而有瞭進一步的發展。而一鎮甚至數鎮的的軍鎮大權獨攬已經是登峰造極之作,怎麼還能有進一步發展瞭呢?當然有,自己死後,留給兒子嘛。相關閱讀推薦:解讀玄宗之後唐朝皇帝:沒有一個正常冊立的皇後揭秘:古代史上最早離婚協議書唐朝提倡好合好散盤點那些死於非命的唐朝皇後:大多都死得很慘!揭秘唐朝史上能與太宗、玄宗並駕齊驅的中興皇帝唐朝宜城公主整治出軌丈夫 竟活剝“小三”臉皮細說唐朝歷史上那些絕代才子們的奇聞軼事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