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勇士

東吳廢帝孫亮:蓄­養三千勇士奪權不成被廢的皇帝

  十六歲的少年傀儡如何奪回大權,康熙皇帝無疑是個成功典范。《清史稿》記載,“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鰲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縶之”。暗養勇士,智擒鰲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時間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東吳皇帝孫亮也曾有過相似之舉,可惜沒能成功。那一年,孫亮也是十六歲。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孫權幼子。孫亮早先沒機會繼承皇位,但由於大哥孫登、二哥孫慮早逝,三哥孫和被廢,四哥孫霸自盡,五哥孫奮、六哥孫休均為庶出,加上老父愛幼子,故孫亮有幸被立為太子。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孫權駕崩,孫亮即位,為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十歲登基,此後四年,朝政相繼被輔臣諸葛恪、孫峻掌控。太平元年(256年),孫峻病死,孫綝掌權。  孫綝是孫峻的從弟,其“兇豎盈溢”(《三國志》)與孫峻如出一轍。眾臣原本就對孫峻以宗室身份獨攬大權所不滿,而今孫綝繼續憑借這種優勢壟斷朝廷大權,繼續把皇帝玩弄於鼓掌之間,引起瞭眾臣的強烈反感和忿恨。呂據、滕胤等其他輔政大臣瞧不起孫綝,也不想皇帝淪為傀儡,出於忠君思想和個人政治前途考慮,試圖分割孫綝的權力,防止他擅權專政,不料遭到瞭孫綝的血腥鎮壓。  控制住局面後,孫綝自任大將軍,手握軍權,封賞黨羽,廣樹親信,更加不可一世,甚至“負貴倨傲,多行無禮”,根本不把孫亮放在眼裡。對於孫綝的專權和僭越,孫亮敢怒不敢言,隻能在煎熬中隱忍度日,他在等待時機,也在考慮辦法。太平二年(257年)四月,十五歲的孫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三國志》),內心也變得強大起來,一場皇帝和權臣的明爭暗鬥也隨即展開。  “綝所表奏,多見難問”,這是孫亮使出的第一招,畢竟軍權在孫綝手中,孫亮不敢冒險造次。此外,孫亮還多次拿出府藏書冊,閱覽先帝孫權時的舊事,“先帝數有特制,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先帝常常親自書寫詔書,而如今大將軍奏事,為什麼隻讓我簽字認可就完事瞭呢?言辭中流露著對孫綝的諸多不滿。孫亮“親覽政事,多所難問”,讓孫綝感到“甚懼”(《三國志》)。  單憑刁難、質問和怨言,並不能撼動孫綝。於是,孫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餘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日於苑中習焉”,孫亮暗養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奪權,並聲稱要“欲與之俱長”(《三國志》),一同見證勝利。然而,這些勇士“連日續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戈五千餘枚”(《孫綝廢孫亮表》),動靜不小,很快就傳到孫綝耳中,一招不慎滿盤輸。   孫綝聞訊後,知道孫亮必將有非常之舉。為求自保,狡猾的孫綝“返自鑊裡(今安徽巢縣西北),遂稱疾不朝”(《資治通鑒》),並在朱雀橋南修建房舍,自此遠離國都,不敢再入朝和孫亮見面,以防中招。此外,孫綝還讓他的弟弟威遠將軍孫據進入蒼龍門擔任宿衛,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別駐守各軍營,嚴陣以待,以防孫亮。應該說,孫亮的那三千勇士確實給孫綝造成瞭很大壓力。  看到孫綝變成縮頭烏龜,孫亮欲殺不能,非常懊惱,便借口朱公主枉死事件,殺掉與孫綝關系匪淺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損兄弟二人。孫亮此舉,是要先剪除孫綝黨羽,再除掉孫綝,孫綝“由是益懼”,二人之間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熱化。鑒於孫綝“築第橋南,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復所畏”,急於奪回軍權的孫亮“不可久忍,今規取之”(《資治通鑒》),決定孤註一擲,對孫綝進行致命一擊。  太平三年(258年)八月,孫亮“以綝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綝”(《三國志》),向心腹近臣表明瞭武裝奪權的決心。隨後,孫亮與黃門侍郎全紀(全尚之子)制定瞭具體的行動計劃,並再三囑咐全紀隻能將計劃告訴父親,不能把計劃泄露給母親。全尚是孫亮的嶽丈,也是孫亮當時唯一可以依賴的力量。如果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孫亮能成功扳倒孫綝,奪回軍權,歷史就會改寫,可惜孫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無甚主見,還是忍不住把計劃泄露給瞭妻子。全尚的妻子是孫綝的堂姐,得知孫亮準備動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孫綝,“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孫綝”(《資治通鑒》)。全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致使孫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不等孫亮動手,早有準備的孫綝來瞭個先發制人,於九月二十六日率領大軍夜襲國都,拿下全尚,殺掉劉丞,天亮時已將皇宮團團圍住,孫亮成為籠中鳥。  勝敗已見分曉,而孫亮卻不甘心功敗垂成,於是騎上馬帶上弓箭就要上陣。孫亮認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資治通鑒》),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威優勢與孫綝魚死網破,一決高下。此情此境,一個連身傢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鎮住已經起兵造反沒有退路的權臣,孫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孫綝大軍的對手,這無疑是去送死。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擋,孫亮未能出宮。  控制大局後,孫綝把孫亮廢為會稽王,並派人“奪吳主璽綬,以吳主罪班告遠近”(《資治通鑒》)。孫亮被廢後,孫綝另立瑯邪王,也就是孫亮的哥哥孫休為皇帝,即吳景帝。兩年後,孫休聽說會稽郡傳出“孫亮當還為天子”的謠言,擔心孫亮復辟,將孫亮貶為侯官侯。孫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殺,不過,筆者更相信是“休鴆殺之”(《三國志》)。畢竟,孫亮當過皇帝,影響力還在。孫亮不死,孫休睡不著覺。  十歲登基,十六歲被廢,孫亮當瞭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終被趕下臺,而且死於非命。對於孫亮之遭際,史學傢陳壽評價說,“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孫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不過,生活上聰明畢竟不代表政治上聰明,由於受制日久,奪權心切,謀事不周,在蓄養勇士方面不夠隱秘,沒有機會像後來康熙皇帝智擒鰲拜那樣除掉孫綝,事未成,空抱憾。(劉秉光)相關閱讀推薦:孫權的兒子孫亮為什麼被廢?孫亮為什麼會自殺三國時期東吳會稽王孫亮死後誰繼位?孫亮辨奸的故事 孫亮方食生梅故事簡介三國時吳國皇帝孫亮簡介 孫權兒子孫亮怎麼死的

誰最早報道瞭汪精衛叛國醜聞?新聞勇士嚴怪愚

  一代報人嚴怪愚因不畏強權,文風犀利,筆挾風雷,成為抗戰時期與鄒韜奮、范長江、馮英子等齊名的著名記者。他曾第一個果敢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的醜聞,震驚海內外,贏得瞭“新聞勇士”的美譽。  首揭汪精衛叛國醜聞  1938年12月,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與周佛海、陳璧君、陶希聖等人從重慶逃往越南河內,給國民黨中央黨部和蔣介石發出“艷電”,主張“與日本交換誠意”,以“和平談判結束戰事”。次年3月間,汪又親擬與日本首相平沼騏一郎的《汪平沼協定》,向日索取活動經費及軍費借款,並派“日本通”高宗武攜往東京簽署。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脫離中央投日,對國民黨來說,自然是一大醜聞。蔣介石很是惱火,下令封鎖消息。重慶各報雖略知內幕,但身處“陪都”,在新聞管制的高壓下,隻能暗中議論和觀望。  國際新聞社負責人范長江也無法揭露此事,情急之下,找到當時以中國西南旅行記者身份在重慶采訪的嚴怪愚(時任湖南省《力報》采訪部主任),並交給他一份材料,說:“國民黨禁鎖嚴密,重慶各報均不敢發表。《新華日報》為照顧關系,也不好刊登。我們商量,隻有找到你,再試試你的勇氣,讓你們的《力報》首先發表這則震動國際的新聞。《力報》辦在湖南,天高皇帝遠,你有勇氣嗎?”嚴怪愚未及看完,就被汪精衛的賣國行徑激怒瞭,不禁拍案而起,大呼:“可恥!可恥!真是民族敗類。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領土,殺戮我同胞,而今竟有人認賊作父,想將五千年文明古國拱手相讓。我必須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馬上予以揭露!”  當晚,嚴怪愚寫成一則電訊,加急發回報社,並寄上一篇《汪精衛叛國投敵前後》的通訊。第二天(1939年4月7日),這則新聞便以《圖作小朝廷之大傀儡,汪逆實行降敵賣國》為題,一字不漏地在《力報》頭條位置登瞭出來。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汪兆銘先生與日簽訂密約,其倡導的和平運動,是公開投敵的可恥勾當,也是片面抗戰路線的必然趨勢。日寇在華進行政治誘降,看來已初見成效;國人切不可等閑視之!”消息既出,東南半壁傾刻嘩然;全國民間報紙紛紛轉載,甚至整個國統區為之震動,群情激憤,要求嚴懲漢奸賣國賊。重慶當局十分尷尬,因“惹事”的《力報》在湖南,蔣介石下令嚴查。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嶽懾於蔣介石的惱怒,一時惶惶不可終日。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政工處處長胡越大發雷霆:“嚴怪愚造謠,竟敢誣蔑我們的汪副主席,非抓回來槍斃不可!”  《力報》披露事件半個月後,國民黨中樞見紙包不住火,也隻得改變態度,宣佈將汪精衛開除出黨,中央社和各報才紛紛報道瞭這一叛國醜聞。薛嶽則轉怒為喜,胡越也改口說:“我們湖南是第一傢公佈這個重要消息的省,別的省、別的報紙隻好在後面趕黑屁股……”這樣,嚴怪愚和《力報》同仁才幸免於難。《力報》因此影響面迅速擴大,發行量由原來的三千份猛增到一萬二千份。嚴怪愚因其果敢壯舉而贏得瞭“新聞勇士”的美譽,隨後擔任瞭《力報》總編輯。   除瞭正義,嚴怪愚沒有什麼強硬的後臺,因此他吃瞭不少苦。湖南《晚晚報》因發表瞭他一篇揭露曾任湖南省代理主席何鍵的公館黑幕的小說,就被當局查封,也使得他很久不能用“嚴怪愚”這個名字發表文章。1940年5月,國民黨發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湖南當局趁取締八路軍駐湖南辦事處之機,以“言論荒謬”、“協同‘八辦’陰謀推翻政府”為由,查封瞭《力報》,報館三人遭逮捕,嚴怪愚被投入監獄達8個月之久。此舉惹起民眾抗議,許多讀者拒絕辦理退訂手續,要求《力報》復刊。出獄後,嚴怪愚即與馮英子找省黨部書記廖維藩交涉,廖同意復刊,但提出復刊後的《力報》必須聽從政府指令。嚴怪愚即刻表態:“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拂袖而去。這次交鋒雖復刊未果,但彰顯瞭這位新聞怪傑的膽魄與睿智。  創辦《力報》旗號鮮明  嚴怪愚本名嚴正,1911年生於湖南邵東縣九龍嶺嚴傢橋。受同鄉老師賀綠汀革命思想的熏陶,嚴從小追求進步,1928年17歲時就加入瞭中國共產黨。1931年秋,嚴怪愚考入湖南大學經濟系。他性格剛正耿直,才思敏捷,在校期間即出版瞭《百感交集》一書。他經常在湖大校刊、《民國日報》《晚晚報》等報刊上發表抨擊時弊的文章,在底層市民和輿論界引起瞭強烈反響,因此名聲大躁,被同學們譽為“嶽麓山的三大名人”。“嚴怪愚”這一名字確實有些怪,他曾談到此名的來歷:“我本名叫嚴正,年輕時邵陽當地一些豪紳不喜歡我,說這個姓嚴的又刁又滑,像條鮎拐子魚——就是鮎魚,此魚習性古怪,鄉人常用來罵人。邵陽話嚴、鮎同音。既然他們對我又恨又怕,我就幹脆叫‘鮎拐子魚’好瞭。”於是諧音“嚴怪愚”就成瞭他的筆名和學名,“嚴正”反而沒人叫瞭。  1935年,嚴怪愚大學畢業後放棄瞭所學專業,選擇瞭動蕩危險的新聞記者生涯。當時許多親戚及同學勸他不要放棄能賺錢的經濟專業,不要走“歪門邪道”,有人甚至說他人如其名,又怪又愚。他回敬說人各有志,請勿勉強。踏入新聞界的第一年,嚴怪愚就到滬寧探訪,專程拜謁瞭他崇拜的魯迅先生。魯迅對這位執著於新聞和文學的年輕人很器重,長談之後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做人傲氣不可有,但傲骨不可無。”先生的這句話影響瞭他的一生。   為開辟一塊屬於自己的輿論陣地,嚴怪愚與好友康德、馮英子1935年在長沙創辦瞭《力報》,陳楚任主編,嚴怪愚任副刊主編兼采訪部主任,公開打出“擁護中共”的旗號,使《力報》成為當時國內頗具抗戰特色的一張報紙。  文壇巨匠魯迅逝世後,舉國哀悼,湖南國民黨當局卻下令禁止新聞界著文悼念。嚴怪愚和陳楚提出抗議,頂著壓力在長沙發起召開隆重的追悼會,並率先在《力報》上開專欄悼念魯迅,稱“高爾基逝世,是西方落瞭一個太陽,魯迅去世,東方殞傷瞭一個月亮”,許多其他報紙不敢采用的紀念文章也得以發表。此舉讓一些政要和右派文人不滿,也激怒瞭國民黨湖南省黨部機關報《國民日報》總編、省黨部主任秘書羅爾瞻。事也湊巧,不出幾天,北洋軍閥的大頭目段祺瑞辭世。羅爾瞻立即在自己報紙上推出特刊追悼段祺瑞,並拋出《魯迅、段祺瑞遺囑的評價》一文,大肆吹捧段祺瑞“公而忘私”,貶責魯迅“私而忘國”,說“魯迅之死不算得損失,段祺瑞之死才算得損失”。嚴怪愚立即撰文反駁:“魯迅的遺囑,我喜歡他的‘硬’,喜歡它刻毒而近乎實在……段祺瑞的遺囑,我喜歡他的堂皇,口氣足,雖然實際上做不到,事實上近乎誇大,可是到底可以給‘幻想’一點安慰。但我更愛魯迅,因為他一生沒有做過‘媚’的文章,他始終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沿,為民眾的覺醒而吶喊。的確,段祺瑞功在‘民國’,那麼,魯迅則功在‘國民’瞭。”幾個回合下來,新聞界風頭十足的人物羅爾瞻理屈詞窮,大罵嚴怪愚“領瞭俄國盧佈,啃瞭俄國的黑面包”,沒辦法隻好央人斡旋調停。25歲的嚴怪愚“牛刀小試露鋒芒,敢與權貴來較量”的勇氣傳為佳話。  隨後,嚴怪愚冒著“傾共”嫌疑和報紙被查封的危險,毅然在《力報》上刊登瞭毛澤東1938年5月發表的《論持久戰》。《力報》堅持抗日救國、爭取民主的正義立場以及在國統區的強烈反響,引起瞭中共領導人的極大關註。周恩來要求八路軍駐湘辦事處代表徐特立每期寄送8份《力報》,他閱讀瞭嚴怪愚的很多精彩文章並擊節贊賞,說:“《力報》確實是一張不簡單的報紙,是一張堅決抗日的報紙,嚴怪愚先生行文旗號鮮明,確實是一位有勇氣的記者。”相關閱讀推薦:屌絲汪精衛如何泡到白富美?漢奸汪精衛的愛情故事汪精衛賣國密約的披露:高宗武 陶希聖的回歸庚戌炸彈案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 地點不在銀錠橋漢奸汪精衛的“道理”:抗日必敗 主戰亡國解讀:從一個有志青年的汪精衛為何轉變做刺客?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戰場上的新聞勇士  1938年春,嚴怪愚與范長江、徐鑄成、謝冰瑩等一批青年記者奔赴徐州臺兒莊抗日前線采訪,受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的接見。在炮火連天的兩個多月裡,嚴怪愚和官兵們一起經歷瞭浴血戰鬥。一次,嚴怪愚在陣地上撿到一個炮彈引線管,他不知是什麼東西,撥弄瞭幾下順手一扔,結果“轟”的一聲爆炸瞭。等他清醒過來,發現右腿已被炸得鮮血淋漓。一些士兵為他包紮傷口時取笑道:“嚴書生,怪愚,名不虛傳。好在你命大,不然早就報銷瞭!”嚴怪愚也忘瞭疼痛,跟著眾人笑起來,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他冒著槍林彈雨日夜采訪,忘我揮毫,寫出瞭《憑吊臺兒莊》《隴海東線》《我們新的長城——黃河防線》等十幾萬字的戰地通訊,揭露日寇侵華的野蠻行徑,謳歌抗日軍隊的英雄事跡,大大鼓舞瞭前方士氣和全國軍民的鬥志。  同年11月,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撥款3000元,將長沙《力報》搬遷至邵陽,稱邵陽《力報》。12月15日邵陽《力報》創刊,出版期數銜接長沙《力報》。創刊之初,嚴怪愚任副刊部兼采訪部主任。1939年1月,嚴怪愚辭去副刊部兼采訪部主任一職,任西南特派員,經廣西、貴州赴四川,2月中旬抵達當時的陪都重慶。沿途所見、所聞、所感,均寫成通訊,總題叫《三千裡旅程》,寄回報社連續刊載。  另外,范長江和胡愈之向嚴怪愚提供瞭一份關於廣西情況的原始資料,請他寫一篇揭露這個“模范省”黑暗的通訊。那時日寇入侵桂南,嚴怪愚赴戰地采訪中,立即感到這個號稱“三民主義模范省”的廣西,與外界宣傳的相去甚遠,就寫瞭一篇《草色遙看近卻無》,對白崇禧、李宗仁的欺世盜名進行瞭辛辣的諷刺和抨擊。國民黨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白崇禧看瞭暴跳如雷,在廣西“擴大行政紀念周”上,指名道姓把嚴怪愚大罵瞭一通,揚言要捉拿嚴怪愚並把他槍斃。後來白崇禧退居長沙,仍對嚴怪愚耿耿於懷,在他開列的黑名單中親筆寫上瞭嚴怪愚的名字。白崇禧曾托人約請時任《長沙晚報》社長的嚴怪愚與他“當面談談”,嚴怪愚料知兇多吉少,隻得潛回老傢邵陽躲避。  1946年6月,第二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政府勒令中共代表團限期撤離上海。這年冬天代表團啟程時,迫於緊張的局勢,各方人士都不敢在便衣的盯梢下露面,隻有嚴怪愚前往送行。第二天上海《申報》消息稱:“昨日中共代表團成員全部離滬,隻有《東南日報》特派員嚴怪愚先生一人在風雪中送行……”隨後,范長江陪同嚴怪愚到南京梅園新村中共代表團駐地拜望周恩來。嚴怪愚問:“內戰可不可能避免?”周恩來說:“這很難說,我們是一天也不希望打。要打,我們也隻好奉陪,請人民再忍痛三年。”周恩來關切地說,“你留在國統區,望好自為之,註意鬥爭策略和安全。三年後,我希望能在北京見到你,怪愚先生!”

楊靖宇軍事生涯不為人知的一仗:大戰肉彈十勇士

  肉彈,並不是一種熟肉制品,而是日軍中發動自殺式沖鋒的意思。在強調精神作用的日軍中,在戰局不利或攻堅不克時,經常有狂熱的官兵全身掛滿手榴彈沖向敵人同歸於盡,被稱為“肉彈勇士”。   最早的“肉彈勇士”出現在日俄戰爭期間,但都是個別行為。在一次有關靖國神社問題的采訪中,有一份記載中提到,最早以批發方式出現“肉彈”的集體性陣前自 殺,出現於1936年。當時,十名關東軍官兵在偽滿“東邊道”的討伐作戰中,陷入一支中國軍隊的重圍,發起自殺性沖鋒,全部被當場擊斃,日方將他們稱為“ 肉彈十勇士”,並將他們供奉於靖國神社。   “肉彈十勇士”?哦,看起來是一種勇號,跟大清的某某巴圖魯似的。。。   這篇記載吸引我的地方,是因為這支中國軍隊,按照時間推斷,隻能是當時活躍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東北抗日聯軍。由於鬥爭環境的艱苦,東北抗日聯軍的作戰經歷能夠保留下來的並不多。所以,能夠在日方的記載中看到他們的戰鬥,無疑是令人興奮的事情。

三個人群架打敗三百人:齊莊公張榜求賢得勇士

  話說齊莊公張榜求賢,很快就招募瞭一批英勇無敵的強人。據史料記載,得勇士九人,皆能力舉千斤、箭射七札(即可以用箭射穿七層普通的鎧甲),莊公號為“勇爵”,工資待遇如同大夫。   這些勇士們,每人配備五輛戰車,十分風光。   其中,有一位勇士,名叫杞梁,沒有被莊公發現他的長處,隻給瞭他一輛戰車,並且,這輛戰車還讓他和另一位叫華周的勇士公用。   別人是一人五輛車,他們卻是兩人一輛車。因此,杞梁很不服氣,華周也不服氣,難道說我們兩個人加起來才抵得上別人的五分之一?這也太輕視人瞭吧。   杞梁回傢後,就不吃飯,坐在那裡生悶氣。   他母親問:“你怎麼啦。”

蒙恬簡介 秦朝著名將領中華第一勇士蒙恬生平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漢族,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蒙恬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傢。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傢庭環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報效國傢。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裡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傳他曾改良過毛筆,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蒙恬祖籍山東省蒙陰縣,故裡在蒙陰縣城西南7.5公裡處的邊傢城子村。據考證,“蒙”以蒙山為氏。先世為齊國人,戰國時,祖父蒙驁於齊投靠秦昭王,領軍攻打韓、趙,累官至“上卿”。父親蒙武也為秦將,曾任秦內史,與秦將王翦聯手滅掉楚國。蒙恬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傢。祖父蒙驁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長於武將之傢,深受傢庭環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沖鋒陷陣,報效國傢。他天資聰穎,熟讀兵書,逐漸培養瞭較高的軍事素養。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裡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置要塞,有力的遏制瞭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裡,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遊會稽(古地名又古山名,都在浙江紹興)途中患病,派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病死,死訊被趙高封鎖。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嬴扶蘇,始皇長子,其子即(嬴)子嬰)、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瞭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胡亥又囚禁瞭蒙毅。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吞藥自殺。

對越反擊戰:用微聲手槍與越軍周旋數日勇士

  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是38軍步兵114師偵察科副營職參謀,其嶽父為當時的114師副師長於承海。1986年12月,12偵察大隊在敵情不明,計劃不周的情況下,貿然出擊(據說最後有個副大隊長受瞭處分),傅平山作為參謀隨隊參加行動,與敵遭遇,部隊始終沒有擺脫敵人,此時敵人增援部隊已經趕到,傅平山僅僅攜帶一隻殺傷力極弱的67式7.62毫米微聲手槍和7發子彈,毅然暴露自己,將敵人吸引向自己,掩護部隊突圍,之後與上百敵軍周旋6天5夜,擊斃擊傷敵軍各一名,最終於1987年元旦節那天被包圍,越軍並不敢靠近他,最後用集體投擲手榴彈的方式,將其殺害,烈士時年二十九歲。  其後我軍通過內線瞭解到越軍將傅平山築在水泥裡,置於越軍烈士陵園門口(一說掩埋),我方遂收買越方邊民試圖將烈士遺體盜回,但時間太久,最後隻將頭顱盜出送歸,烈士也算魂歸故裡。  (通過網上資料編輯而成,戰鬥具體經過始終是個迷)  備註:一個老兵談67式微聲手槍  我的老天,67式微聲手槍如此臭名昭著,11偵察大隊有的老兵回憶說當時他對一越南特工在僅僅2米的距離上連放5槍,雖然槍槍命中可就是打不死人,這樣的破槍老傅還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他是個什麼樣的狠角色還用多說嗎?  附錄:傅平山夫人  於燕平,女,漢族,江蘇濱海人,大校警銜,現任武警8640部隊醫院內二科副主任醫師。  21年前,丈夫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為國捐軀。作為一名普通的女性,一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白衣戰士,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幸,於燕平沒有向命運和困難低頭,而是憑著頑強的信念和超人的毅力,獨自挑起瞭傢庭的重擔,贍養婆婆,撫育不到3歲的女兒成人成才,並把畢生的青春和智慧獻給瞭部隊的醫療事業、把無私的愛獻給瞭眾多的患者。1993年被北京軍區樹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1995年北京軍區給她榮記三等功;2000年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多次被師樹為模范幹部、優秀共產黨員。  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傢庭的重擔。1986年,於燕平的丈夫、原步兵114師偵察科正營職參謀付平山在赴滇對越作戰中英勇犧牲。當時於燕平年僅30歲,女兒不滿3歲,年屆70歲的婆婆癱瘓在床。面對殘酷的現實,她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被困難嚇倒,獨自一人毅然挑起瞭傢庭的重擔。為瞭不讓老人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她每月以丈夫的名義給婆婆寫信,這個善良的“謊言”一撒就是8年。在那漫長的8年中,她像丈夫在世時一樣,月月從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擠出點錢寄給老人,每年都要帶孩子去看婆婆。為瞭不讓老人生疑,她總要煞費苦心地編出丈夫因開會、訓練、上學等不能回去看望婆婆的理由,而她自己卻獨自承受著巨大的悲痛。老人直到去世時也不知道兒子已經犧牲。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中國對越自衛還擊戰中誓死不投降的十勇士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首中國軍人悲壯的歌  1979年3月1日晚上,在越南戰場上,我廣西邊防部隊某部九連五班的十名戰士,在前往祿平附近的一個潛伏點時,誤入瞭越軍一個加強連的伏擊圈,在敵眾我寡的危急情況下,班長郝修常帶領著全班英勇戰鬥,打退瞭優勢兵力的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攻擊。戰鬥十分激烈,敵人從三面包圍瞭他們。新戰士李發根負傷瞭。敵人的機槍子彈,繼續在他身邊迸發出一遍火光。郝修常要冒著彈雨去槍救,戰士孫金明攔住瞭他:“班長,你要指揮全班戰鬥,我去背他下來!”眼看孫金明背著李發根快要脫離險區瞭,敵人一陣子彈打來,孫金明也負瞭傷接近黎明時分,除瞭郝修常和副班長戢祥恩,戰士熊木龍外,其他同志都在戰鬥中負瞭傷。郝修常接到瞭撤退的命令。夜色和濃霧正好掩護他們撤退。郝修常告訴戢祥恩:“我是共產黨員,應當留下來掩  護,你帶領傷員後撤!“戢祥恩回答他:“我機槍打得準,應當我來掩護!“戰士熊木龍也不肯先撤。他們都要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已。受輕傷的同志也要求留下來。郝修常命令大傢:“回去一個就是我們的勝利!“他指示瞭後撤的路線,決定四名傷員互相幫助著先撤,另外三名傷員由他和戢祥恩,熊木龍掩護著邊打邊撤。 字串在這以後,郝修常等三人為瞭掩護傷員是怎樣英勇戰鬥到最後一息的,隻有從戰後的現場上來瞭解。人們看到:  郝修常全身都是泥漿,向前伏在田埂上,前面兩米處有十一具越軍的屍體。他右手握著沖鋒槍,緊挨著還有一挺打壞瞭的輕機槍和一支步槍。除瞭身背的沖鋒槍子彈帶和手榴彈帶外,他脖子上還掛著一條沖鋒槍子彈帶,兩條步槍子彈帶,一個機槍盒,子彈全部打光瞭。戢祥恩伏在班長右後方三米處的田硬上,保持和班長一樣的姿勢,也是全身都是泥漿,手上拿的是機槍,沖鋒槍放在一邊,子彈也全部打光。在他們後面約七米處有一條水溝,並排臥著四名重傷員。從這裡到他們原來潛伏的陣地約有200米,一路上有六處留下激戰的痕跡:散著的許多子彈殼和血跡。而在這一條血路的兩旁盡是敵人的屍體,共有五十六具,最近的離他們二米,最遠的不超過五十米。  無言的現場訴說著黎明前這一段戰鬥的激烈。他們背著重傷員爬著,打著,硬是從包圍他們的敵群中殺出一條血路,直到最後實在爬不動瞭,才把傷員和烈士安置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死死守住,同敵人是行殊死的決戰,直到他們為掩護戰友獻出瞭自已的生命。

老兵追憶:用生命開辟進攻道路的勇士

  重新剃瞭頭,我們撲進瞭戰場。印象裡,所有能動的都在動,喀喀喇喇坦克的履帶,轟轟隆隆疾行的軍車,紛亂而疾促的步伐,無數打開的槍刺,西風漫卷的獵獵軍旗。  隆隆的炮聲象遠在天邊的沉雷,又像催人激蕩熱血的戰鼓。跟上!跟上!跟上去!心裡隻有一個念頭,跟上戰友。不久,我們就看見瞭第一群俘虜。他們疲憊不堪、驚恐萬狀,面孔扭曲、污血滿臉,令人憎惡。哈!這就是小霸呀!呸!  副指導員再次回到我們排,他竟創造瞭“勝利烽火”流動黑板報!在上面表揚先進,傳播勝利,鼓舞鬥志。黑板報不大,可以掛在無論誰的背包上,從這個班傳到那個班。各班都挺在意自己上板報的內容和次數,團政委還特意來看過,決定向全團推廣。副指導員高興壞瞭,一個人搶過來兩個戰士的槍自己背著,大步流星的走在隊伍的前面,大喊鼓舞的口號。他喊到:“同志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在看著我們,前進!”同志們果然加快瞭腳步。  我們團這次戰役打穿插,全團就像一枝銳利的長矛插進瞭敵人的巢穴。正面強攻、勇猛穿插、迂回包圍這三樣是我軍戰勝敵人的法寶。為瞭保證進攻的速度,炊事班最辛苦,他們拼命往前跑,一到地方就以最快的速度埋鍋做飯。飯剛一做好,部隊就到瞭,大傢發瘋似的沖過去,乒乓五四一通亂搶,有的把飯盆搞丟瞭,幹脆兩手一伸,抓兩大把飯邊吃邊跑,那場面隻有打仗才能看的見。炊事班自己什麼也吃不到,就趴在地上揀大傢丟在地上的飯,連泥帶草吞下去,又接著以比部隊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入夜,敵人在休息我們卻在前進,速度!速度!速度!終於,我們把敵人圈進瞭口袋,驕狂的敵人從精神上被我們打垮瞭。幾十臺敵人的小電臺,都在發著同一內容的電報:我們被包圍瞭!  體現我們速度的一個最好的例子是一個笑話:7連在攻擊前進時抓瞭十幾個俘虜,由於部隊跑的太快,而且誰也不願意仗還沒打就往回送俘虜,就把俘虜帶著往前跑。晚上,連長向後傳口令:“向後傳,把俘虜看好!”結果,口令傳到隊尾南腔北調就走瞭味兒,變成瞭:“向後傳,把俘虜幹掉!”隊尾的也不含糊,槍拴嘻哩嘩啦一拉就要開火。那些俘虜一看這陣勢,一個個嚇得尿瞭褲子。其中一個跪下來求,用中國話說瞭一個極其重要的秘密。戰士們可不管這些,開始瞄準。俘虜可不幹瞭,一副委屈得要命的樣子,大喊我們違反政策,敢情他們什麼都知道。正鬧得歡,7連長聞訊趕瞭過來,算是救瞭他們的小命。  根據俘虜的情報,我們團及時發現瞭敵人的一個潛伏營,這個營是越軍的王牌部隊,越戰時多次參加瞭奇襲美軍的作戰行動,越軍指揮部把它放在我軍身後,就想著打我們一個突如其來。怎麼辦?打!一聲令下三個營一起上,團長講話:不打白不打!主攻我也不和人爭瞭。  要說敵人也是夠狡猾的,剛一摸上去,槍還沒響,這幫傢夥就要化整為零。但中國人可不是美國傻大兵,團長設瞭一個口袋陣,轟羊似的把這一營要遁地的狗東西轟進瞭一處山谷,團裡的幾門160迫炮和十幾門120迫炮,加上各營的82迫炮和82無後坐力炮以及各連的60迫炮,一通狠砸,剎時間就把藏敵的山谷變成瞭人間地獄。敵人知道現在再化整為零為時已晚,就糾集瞭一個加強連對一連的陣地進行反撲。一連是什麼角色?是響鐺鐺的大功一連,連長叫宋海寶,由於他精明過人,人稱“送壞包”。炮擊一開始,他就命令全連把槍打的稀稀拉拉的,還讓一些戰士裝著害怕,捂著腦袋往後跑。敵營長判斷一連是薄弱點,是“軟柿子”,就毫不猶豫的向一連發動瞭進攻,企圖從一連方向突圍出去。敵人狼嚎般的怪叫著沖鋒,眼看就要爬上陣地,“送壞包”一聲“給我狠狠打!”,機步槍同時開火,手榴彈像不要錢的土豆往敵群裡扔,一下子就把敵人打趴下五六十個,剩下的都打愣瞭。這幫所謂參加過越戰的老兵,什麼陣勢都見過,就是沒見過什麼叫不到5米不開槍的正宗解放軍近地殲敵功夫。要說他們逃跑的功夫也是數一數二的,有人就勢向後一仰,嘰裡咕嚕就滾下山去瞭。剩下的就讓一連“瘋狂”的步機火力割麥子般的撂倒在地。“宋壞包”一戰成名,85年兩山戰役他又大大地對越南人犯瞭一次壞。後來果然官運亨通,現在已經是將星閃爍瞭。  團長拿著望遠鏡看,對著幾個參謀罵瞭起來:“他XXXX的,送壞包算把我指揮瞭,命令!發起攻擊。”一聲令下,全團開始攻擊,不到兩個小時將敵這一個營就吃得隻剩骨頭渣子瞭。  這次戰鬥,我們連也有斬獲,殲敵37名,我們班打得也不錯,隻不過不精彩,就不說瞭。精彩的在後面。  敵人的那一個營有一部分人跑進瞭深山,團裡把這個清剿的任務交給瞭我們連,因為我們連有打土匪的光榮傳統。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