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吃飯

真實中印戰爭:印度的百姓為瞭吃飯抓軍人領賞

  導讀: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一場錯綜復雜的軍事鬥爭、政治鬥爭和外交鬥爭。是有很大的政治性、很強的政治性,我們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爭取軍政雙勝。我現在在談這麼兩個具體問題:一個是俘虜政策;一個事群眾紀律問題。以下是第五十四軍軍長丁盛的講話稿整理。  俘虜開始對我們很恐懼,認為我們把他們抓來以後呢,我們會槍斃他們,他們很恐懼。當時他們在山上躲起來,尋死的、跳崖的都有,原因都是害怕。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他們不要恐懼,不要害怕,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會槍斃他。我們搜山呢,敵人他餓瞭呀,餓瞭一、兩天瞭,抓到他以後,他就指身上,問我們是否槍斃他們?我們也用手比劃,說不會槍斃。有的把表給我們,戰士就不要他的。接著他就拍肚子,什麼意思呢?說肚子餓瞭,要吃的。我們搜山的部隊,吃的雖然不多,但還是有一些的,就是籽粑面。倒瞭一些給他們吃,然後把他們帶下山去,集中起來就好辦瞭些呀。給他們給我們黨的政策,到後來更好辦瞭些,吃的解決瞭。  他們的東西我們一點也不要。這個印度軍隊是很窮的,我們和許多軍隊打過仗,沒有看到這樣窮的軍隊,和他那個軍隊作戰呀,發不到什麼洋財。我們除不要他的東西以外,還要給他們發全套的東西:棉衣、毛巾、肥皂都要給他發。他來時穿一件絨衣、一件大衣、一套單衣,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們要把他們往北送呀,所以首先帶瞭棉衣去。抓下來以後呢,給他吃飽瞭,講講政策,就給他們發衣服,這樣他們情緒就安定下來瞭。再往後走就更好瞭,翻譯多瞭些,給他們上政治課。我們還按著他們的習慣,因為印度他有2種習慣,一種是吃大米飯,另外一種是吃油餅。這些我們都可以滿足,還可以給他們搞些娛樂活動:打排球、籃球,放電影,這些工作一做,他們反映很好。   可以給大傢簡單舉個例子,有個印軍少校他給我們講:“我們又兩個想不到,一個想不到我們部隊會這樣快被你們消滅;第二個想不到你們的政策會這樣好。”因為他們印度軍隊戰鬥力不算強,他走過很多地方,他在別的地方當過人傢的俘虜,他也看過俘虜,人傢對他們俘虜是怎麼樣,我們對他們又怎麼樣,一對比他想不到。還有些人說:“戰前我恨你們中國人,現在不恨瞭,而且我願意一輩子當中國人的俘虜。”有些人講:“我們當你們中國人的俘虜真是幸福。”有一次我們和他們很多人說:“你們回去瞭啊,你們將來回去幹什麼呢?”他說:“我們回去恐怕還要當兵。”“那麼你們為什麼還要當兵呢?”他說:“我們不當兵敢什麼呢?種地沒有地,做工沒有工作,隻好當兵,當兵時我們的職業。”“你們你們當兵,尼赫魯還要你們打我們怎麼辦呢?”“他還要我們打你們中國人的話,我們就插白旗。”看來插白旗投降是世界通用的。他說:“我們插白旗投降,因為你們對我們太好瞭,還發給我們這麼多東西。”同時,他還說:“你們的大油餅烙的真好吃,我還要回來吃你們的大油餅。”有的人還講:“我回去以後呀,我要在神的面前為你們禱告,祝你們長壽。我還要對許多人講,中國人民是非常熱愛和平的,中國軍隊對我們好。”   還有一個印軍班長,在非常危險的時候,我們把他救活瞭。後來他講:“你們不但救瞭我一個人,而且救瞭我一傢人,我傢還有老婆和兩個孩子。我回去以後要教育我的兩個孩子永遠痛中國友好。”他們很感動。另外還有寫詩的說:“泉水可幹,高山可移,你們可以忘記我們,我永遠忘不瞭你們的恩情。”俘虜反映是很好的。也有人發誓:“我是一個印度人,恒河的水是最純潔的,我可以捧著恒河的水巷中國人發誓,我們在中國的生活是最愉快的、最美好的。就是尼赫魯,我也要對他這樣講。”他很激動地舉起手來這樣講。雖然我們當時語言不通,但通過這些實際行動感化他、教育他,效果很大。我們放回去的俘虜有三千多人呀!校官就有好幾十個,直到現在,講我們壞話的人一個也沒有看到。《參考消息》也沒有看到呀。這樣尼赫魯很為難呀,幾千個俘虜,放他不能放,用他也不能用,不還在那裡關著呢!他在洗腦筋,那個是不容易洗的呀。我們這是精神原子彈打過去瞭呀,你好洗嗎。這是俘虜反映。所以和外國軍隊作戰,俘虜政策要很好交代。相關閱讀推薦:甲午戰爭時慈禧忙於過壽: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白江之戰:中國歷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場抗日戰爭朝鮮戰爭情報戰:美國為何捕獲不到中國軍隊行蹤書生將軍陳慶之的戰爭神話:陳慶之與白袍軍半島硝煙散盡:朝鮮戰爭真正的贏傢為何不是中國解密中印戰爭內幕:中國獲勝後為何主動撤軍?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再一個是群眾。群眾是門巴族,他們沒有什麼文化,不會計數。我問他們多大歲數瞭,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沒有數字呀。我們開始去,他不太瞭解,有點害怕,有的躲在山上。我們從瓦弄到傳統習慣線,這些地方多數是門巴族。他們實際上沒有什麼東西,就是有辣椒。那個地方辣椒又很多,還有些稻子、水果。戰士不吃他們的東西,不住他們的房子,他們丟下的牛,我們給他很好看管,還給他們擔水呀、揀柴呀。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呀,山上的人下來瞭,群眾是很好的。在搜山期間,他們向我們報告瞭十幾次情況,抓到瞭40多個俘虜。不懂話,他就用手比劃,他一筆畫我們就去,很可靠。在沙木維爾地方有一個索橋,我們一個班在那裡放哨。一天,一個老漢往哪裡經過,看樣子餓得很厲害。一個戰士給瞭他一碗炒面吃,他吃瞭就走瞭,他也不會說什麼話。第二天,他和他兒子不知從什麼地方抓來一個俘虜,五花大綁,直接送到橋頭這個班來瞭。在路上,我們叫他給我們,他不幹,硬要送給那個班。他們很耿直,很講信用。所以正常紀律很重要。  我們在那裡住瞭一個時期以後,傳統習慣線那邊的門巴族也三三兩兩的來看我們。有兩次,一個類似村長這樣的人呢,帶上一、二十個人過來,拿著雞蛋之類、香蕉、紅薯呀給我們吃,要我們過去解放他們。我們說不行。因為總參謀部有規定,隻能到那裡,不能過去。我們說:“你們那邊是印度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能過去。”他們說:“我們本來不是印度人,我們長期和你們一樣。”他說:“古代有一個傳說,你們(指我們)是龍頭,藏族是龍身,門巴族是龍尾,所以我們是一傢人。”他說:“你們過去吧,你們要是怕沒有飯吃,我們那個村子可以供給你們這些人吃兩天的飯(當時我們住愛那裡一個連),我們可以給你們殺牛。”   印度群眾幾次要求我們過去,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我們很好的執行瞭三大紀律八項註意。這充分證明瞭毛主席的英明論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擁護我們的,是要革命的。在那裡,我們並沒有做更多的工作,主要是用我們的這個行動,他就要求我們過去。要是我們不撤回來,住在那裡,那邊很可能要搞起有機戰爭來。因為就隔一條河,那地方是阿薩姆地區,山區搞革命是很好搞起來的。所以人民是要革命的,這對我們部隊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們感到政策紀律很重要,搞好瞭就可以爭取群眾,瓦解敵人。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清朝皇帝是如何吃飯的? 古代皇帝吃飯流程介紹

  導讀:中國古代規矩很多,宮廷中規矩更甚,大至皇帝即位小至穿衣吃飯,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特別是清朝時期,皇帝吃飯也是一個機密,他們的飯菜是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誰來做?誰來送,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和流程。  清朝時期,皇帝並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皇帝一日隻有兩餐,即早膳和晚膳。皇帝在吃飯時,也是隻有自己一個人,並在專設的桌子前單獨進餐,民間稱為“吃獨食兒”。雖然皇帝喜歡吃獨食兒,但吃飯時不會就他一個人,旁邊會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監。因為菜太多,桌子擺得滿滿的,用餐時遠處的菜便夠不著。但不必擔心,皇帝吃飯時,並不用自己夾菜,太監會送到嘴邊。  皇帝用膳時,除瞭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寵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時高興,更多時候是吃不完,就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隻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瞭”。 清朝皇帝是如何吃飯的?  早期,帝王吃飯時還會有樂隊助興,後來的皇帝隻有壽誕或慶典活動的餐會上,才會用樂。但吃飯時擺譜,卻一直被發揚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講到瞭瞭自己吃飯的事情:  “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專業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禦膳房”。到瞭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禦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禦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瞭禦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瞭禦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肴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相關閱讀推薦:南漢皇帝的反腐奇招:要當大臣先要被閹割北齊皇帝高洋:肢解妃嬪屍體做琵琶當眾彈弄被假太監戴綠帽子 因此而喪命的唐朝皇帝是誰?揭秘:古代皇帝為什麼要與“偏房”共天下?中國古代歷史上哪兩位皇帝公開貶低長城?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所謂的“擺譜”,不是東北人的擺傢譜,而是擺菜譜。清朝標準禦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後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咸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後,再減為24道。慈安太後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後又擺起瞭譜,恢復瞭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  稱皇帝吃飯時擺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麼,掌勺的大廚是誰,在盤子邊都要標得一清二楚。這樣一是保證飯菜的質量,顯掌勺的手藝;二是萬一飯菜出瞭質量問題,比如有毒,追究起來也方便。如今上等級飯店也會這樣做,不知是不是學自皇傢。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以金銀器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質地。其中,金質碗、碟、盤等器皿最能顯示皇傢的氣派,故而皇傢都喜歡“金飯碗兒”。如果改用其他質地的器皿盛飯菜,會惹主子生氣的。   清順治皇帝禦制《端敬皇後行狀》中透露瞭當初廢掉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除瞭金器,銀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禦膳房金銀玉器底檔》所記的餐具如下:  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鑲牙箸1雙、銀西洋熱水鍋2口、有蓋銀熱鍋23口、有蓋小銀熱鍋6口、無蓋銀熱鍋10口、銀鍋1口、銀鍋蓋1個、銀飯罐4件、有蓋銀桃子6件、銀鏇子4件、有蓋銀暖碗24件、銀蓋碗6件、銀鐘蓋5件、銀鏨花碗蓋2件、銀匙2件、銀羹匙13件、半邊黑漆葫蘆1個、內盛銀碗6件、銀桶1件、內盛金鑲牙箸2雙、銀匙2件、烏木筷10雙、高麗佈3塊、白紡絲1塊、黑漆葫蘆1個、內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銀鑲裡皮茶碗10件、銀鑲裡5寸無分皮碗1件、銀鑲裡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銀鑲裡3寸皮碗22件、銀鑲裡皮碟10件、銀鑲裡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漢玉鑲嵌紫檀銀羹匙、商絲銀匙、商絲銀叉子2件、商絲銀筷2雙、銀鑲裡葫蘆碗48件、銀鑲紅彩漆碗16件。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從這份檔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絕大部分都是銀器。如果說皇傢喜歡金,那是為瞭顯示氣派和高貴,而使用銀器,則有很多實際功能。  在中國歷史上,並不乏皇帝被人在飯菜中做手腳而毒死的事件。《資治通鑒·晉紀八》(卷86)記載,漢惠帝司馬衷,“食餅中毒,庚午,崩於顯陽殿”。所以,皇傢為瞭保證食品安全,過去通常有兩種辦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讓別人先嘗,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監的份內事,叫做“嘗膳”。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開斃命的危險。再是,餐前驗毒,常用工具就是銀器。  過去清宮盛裝禦膳的器皿外會掛一個小銀牌,在拿開蓋罩後,太監會當著皇帝的面,把銀牌放進湯菜裡試一下。溥儀證實瞭這一點,“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瞭戒備下毒而設的”。   原來,如果有毒,銀牌立刻就會變黑。現代科學已證明,這種方法是簡單有效的。因為銀碰到硫化物會起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過去常用毒藥,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時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銀器測毒很靈驗。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