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吳王

漢吳王劉濞叛亂之謎:劉濞為何發動吳楚七國之亂

  吳王劉濞謀反是因為漢景帝殺瞭他兒子?西漢初年,吳王劉濞領導的吳楚七國之亂,實質上是漢朝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政權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日益尖銳的結果,但是引起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卻是吳王劉濞的兒子與景帝少年時的一場遊戲引起的,令人不可思議。  漢景帝三年(前154),由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菑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印、膠東王劉雄渠的聯合叛亂終於爆發,史稱七國之亂。  叛軍以“清君側”、“安劉氏”、誅晁錯為名,軍勢浩大,閩越、東越也曾發兵追隨。據說趙王劉遂甚至還私下派使者聯絡匈奴,希望能夠發軍策應。吳王劉濞傾全國兵力北進,又號令國中,宣佈寡人年六十二,親自作統帥,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國中凡年齡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者,皆動員從軍。吳軍調發二十餘萬人,於廣陵發軍,渡淮而進,與楚軍會合。又派遣使者致書各諸侯國,公佈晁錯罪狀,希望各國合兵誅之。  劉濞宣稱此次起兵的緣由,是漢王朝有賊臣專權,蓄意侵奪諸侯國土地,歧視虐待劉氏骨肉,使國傢社稷受到危害。而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他號稱吳國可以動員五十萬精兵,再加上南越軍隊隨從北上的,又可得三十萬人。   這是一篇重要的政治文告,其文詞之狂傲,表明出瞭吳王劉濞的個性。吳王劉濞是劉邦的哥哥劉喜的兒子。二十歲時,曾經從劉邦平定黥佈反叛,被劉邦立為吳王,封地有三郡五十三城。根據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的記載,當年漢高祖劉邦在分封同姓王時,分封到劉濞的時候,劉濞跪拜受印。劉邦又召劉濞近前,仔細端詳其面相,說道:“看你的面容,有反叛之相。”心中不免暗自悔恨,但是已經舉行過儀式,不便悔改,於是手拊其背又說:“再過五十年,有人將在東南方向發起變亂,難道就是你嗎?不過,你要記住天下同姓為一傢,一定要老老實實,不得反叛!”劉濞頓首保證說:“不敢。”  七國之亂是漢朝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政權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日益尖銳的結果,但是,七國之亂最先由吳王劉濞發起,又發生在景帝年間,與景帝少年時的一起由遊戲引起的死亡事件有關。  《史記·孝景本紀》記載說,漢景帝劉啟在漢文帝劉恒的兒子中,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少子,為竇姬所生。劉恒在代地時,王後曾經為他生瞭三個兒子,但王後和這三個兒子都先後去世,於是劉啟得以繼立。《漢書·外戚傳上·孝文竇皇後》的記載稍許有些不同,說到代王王後生子四人。王後在劉恒尚未即帝位時就已經去世,此後所生四子也先後病死。竇姬所生劉啟年齡最長,於是得以立為太子,竇姬隨即也被封為皇後。  竇姬是清河郡平民女子,呂後當政時,以良傢子身份被選入宮。呂後決定出宮女賜諸侯王,每位諸侯王五人,竇姬也在名單之中。因為出身清河,希望能夠前往趙國,可以離傢鄉近一些,於是求人囑托主持此事的宦官,將名籍一定安排在前往趙國的五人之中。不料主事宦官疏忽遺忘,誤置名籍於代國,並且得到瞭呂後的批準,已經無法改動。竇姬悲傷涕泣,埋怨宦者,不願前往,但無奈之下隻能成行。來到代國之後,代王劉恒最為寵幸的就是竇姬。她先為代王生下女兒劉嫖,惠帝七年(前188)又生下劉啟。在這一系列的陰錯陽差的情況之下,西漢王朝進入瞭文帝時代。相關閱讀推薦:七國之亂有什麼影響?如何評價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爆發原因過程及結果 西漢七國之亂簡介七國之亂是哪七國?七國之亂發生在哪個朝代吳楚七國之亂:劉邦的絞刑架工程揭秘漢朝歷史上因為一盤棋而引發的“七國之亂”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前180年,漢文帝從代地進入長安,繼承帝位。幾個月之後,劉啟被立為太子,當時他隻是一個九歲的兒童。秦漢時期,兒童一般都玩一種類似於現在棋類的智力遊戲,在西漢皇室內部,年少的王子、公主也有此類的遊戲可玩。司馬遷在《史記·吳王濞列傳》中有過這樣的記載:漢文帝當政時,吳太子曾經進京晉見。與皇太子劉啟一起宴飲博戲。雙方在博戲時發生瞭爭執。吳太子是一個性格蠻橫的少年,言行之中對皇太子並不恭敬,還出言不遜,言語中多有沖撞。皇太子憤怒,操起類似於棋盤的“博局”擲擊吳太子,竟然將對方擊殺致死,屍體被送回吳國安葬。吳王怨怒,認為天下同宗,死在長安就該葬在長安,何必再送回吳國安葬。自此吳王不遵藩臣禮,稱病不朝。  文帝推想劉濞失藩臣之禮、稱病不朝的原因,一定是因為吳太子的緣故,見到吳國使者前來,馬上抓起來詢問。後來劉濞再次派使者到長安向天子致禮,漢文帝又詢問使者。使者答道:其實吳王確實沒有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朝廷多次審訊吳使者,吳王心中惶恐,因此稱病。請求陛下忘記吳王以前的過失,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於是釋放瞭吳國使者,又賜予吳王幾和杖,以其年老,準許他可以不必上朝。  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時,曾經以“博局”擲殺吳太子的漢景帝劉啟年三十四歲,時吳王劉濞已經拒絕上朝二十餘年。漢景帝劉啟與他的父親漢文帝不同,他外尚無為而內崇刑名,好忌恨,苛薄寡恩,對於諸侯王割據一方、各行其是早已有所不滿。繼位之後,他重用晁錯,更定法令,推行強幹弱枝的政策,削奪諸侯封地收歸中央,以尊天子而安宗廟。諸侯國中,其時吳國國力最強。吳王雖年過花甲,但老謀深算,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又與景帝有殺子之仇,得到這個消息,舊仇新恨一起迸發,於是聯合楚王等六個劉氏同姓王共同起兵,爆發瞭這起史書所稱的吳楚七國之亂。   景帝三年正月,吳兵渡淮,與楚兵會合,派使者送信,號召各諸侯起兵,並許以高額賞賜。吳楚兵西破棘壁,攻入景帝弟劉武的封國粱境,乘勝而進,攻勢銳利。膠西、膠東、菑川等三王合兵圍齊。  七國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景帝以周亞夫為太尉,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以曲周侯酈寄為將,率師擊趙;將軍欒佈擊齊;大將軍竇嬰屯滎陽,監齊趙兵。  周亞夫用以逸待勞,避其鋒芒,斷吳楚糧道等計策,大破吳楚兵。楚王兵敗自殺,吳王濞逃到丹徒,投東越軍中,為東越人所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以失敗告終。欒佈率兵至齊,擊破三國兵,三國引兵歸國。膠西王自殺,膠東、菑川、濟南王被處死。齊地諸王起兵歷時三月,事敗皆死。趙王本與匈奴相約,現今諸王兵敗,匈奴當然不肯入邊。不久趙王受到欒佈的圍攻,兵敗自殺。至此,七國之亂全部平定。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唐太宗第三子吳王李恪妻室都有哪些?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隴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排行第三 。  620年(武德三年)六月,封長沙郡王;625年(武德八年),改封漢中郡王。627年(貞觀元年),晉封漢王。628年(貞觀二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637年(貞觀十一年),封為吳王,改授安州都督。  650年(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652年(永徽二年),加授太子太師。654年(永徽四年),因牽扯進房遺愛謀反案中,李恪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705年(神龍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贈司空、並重新以親王禮改葬。  吳王李恪王妃  吳王妃楊氏,王妃疑貞觀中薨,葬安州,今湖北安陸。是否有子女,今已難考。  蕭氏,根據李恪後人傢譜顯示可能為第二任吳王妃三子李琨之母,或還有李璄,傢譜中不知為何卻無吳王妃楊氏任何記載,有待研究。而根據成王李千裡墓志銘,成王出生於貞觀末年“實長吳嗣”,也就是嫡子。如果吳王妃楊氏亡故於貞觀中期確鑿,則成王千裡也當為第二任吳王妃所出。蕭氏疑出梁朝帝室,傢譜記載與李恪葬於西長安城。原文曰“妣蕭妃,曾封沛國夫人。公妣俱葬於西長安城”並有蕭氏一封沛國夫人的詔書,妃指親王正妻而非泛指,因無墓志出土,傢世不明。按道理親王正妃乃正一品外命婦不可能再同時封國夫人,故而有人推測有可能是先貶後平反時晉封。但是,族譜真實性尚待考證,此中所雲存疑。   因此,吳王妃楊氏為何獨葬湖北安陸而未同李恪合葬和第二任吳王妃是否為蕭氏仍為歷史謎團,有待日後史料或考古有所突破,方可近一步揭開歷史真相。相關閱讀推薦: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兒子吳王李恪結局怎麼死的?揭秘:吳王李恪的女兒信安縣主為什麼42歲才出嫁? 李世民兒子吳王李恪造反瞭嗎?唐太宗第三子吳王李恪的血統真的很高貴嗎?

吳王孫權為何迷戀鄂州?鄂州在哪裡

  鄂州古稱武昌,為孫權稱帝之地,故又被稱之為吳都。鄂州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孫權傢族對此地的迷戀程度遠勝於南京,隻是,迫於傢鄉人“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的輿論壓力,才不得不遷都。不過,吳國的末帝孫皓最終又將都城遷至武昌,隻可惜,還是頂不住壓力,旋即重回建鄴。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倘若可以假設,那麼,我想,如果孫權一直定都在鄂州這個地方的話,估計三國歸晉的歷史就很可能不會發生,即使不奢望三國歸吳,至少,吳國還能作為一個獨立王國存在很長時間。歷史已經遠去瞭,可是,和孫權、劉備有關的那些遺跡依然屹立於鄂州,如試劍石、比劍石、吳王避暑宮等等。今天,當走近它們時,隻能發出“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的感嘆,然後讓思維回溯到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當中。  鄂州這個地方山河表裡,湖泊眾多,易守難攻,在湖北的城市當中,最有歷史底蘊的除瞭荊州就是鄂州。武漢雖然貴為省會,可是,在人文環境上根本無法與鄂州相提並論。著名的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打響第一槍的是鄂州人,總指揮也是鄂州人,而參與首義的骨幹當中,鄂州人也是最多的,因此,鄂州有“武昌首義人才地”之稱。  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異彩紛呈,在各式各樣的青銅器當中,銅鏡堪稱青銅時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鄂州制造的銅鏡則代表瞭銅鏡的最高境界,鄂州遂有“古銅鏡之鄉”的美譽。步入氣勢恢宏古色古香的鄂州市博物館,裡面收藏的文物當中古銅鏡的數量首屈一指,在故宮博物院裡面,也不乏鄂州出頭的古銅鏡。  鄂州的人物,涉及武昌首義的自不必說,近代的還有曾門四傑之一的書法大傢張裕釗。當然,鄂州在古代最著名的人物可能即使是鄂州當地人也未必知道,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伍子胥和申包胥。位於鄂州段店的伍通廟其實原本是伍子胥的傢廟,而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則發生在江邊的人命洲。因為其後世均遷徙到外地,所以,現在對兩人籍貫的記載實際上並不符合史實。  鄂州除瞭有吳都、古銅鏡之鄉的別稱外,還被稱之為書法藝術之鄉、百湖之市。眾所周知,湖北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然而,在湖北的地級市當中,沒有哪個地方的湖泊密度能和鄂州媲美。鄂州的梁子湖早已名聲在外,武漢為瞭發展經濟,也在不停地打梁子湖牌,使得不明就裡者還以為梁子湖是武漢的,而享譽中外的武昌魚,則是地地道道的鄂州特產,與今天的武昌和武漢風馬牛不相及。  當然,武昌魚之所以能成為傢喻戶曉的名魚,和毛澤東的禦筆垂青有很大的關系,“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讓原本在歷史上就名聲大噪的武昌魚知名度和美譽度更上層樓。鄂州襟江帶湖,滾滾長江擦肩而過,而在城區裡面,還有面積寬廣的城中湖—–洋瀾湖,湖的形狀並不規則,正是這種不規則,才造就瞭鄂州獨特的城市風貌。夜深人靜的晚上,在湖邊漫步,看著湖北廣廈的燈光和天上的星星,迎著輕柔的湖風,那絕對是一種如詩如畫的享受。倘若能在湖邊種上一圈櫻花樹,每到花開時節,那將更是一道無以倫比的靚麗風景。  來湖北,如果不來鄂州,絕對是最大的遺憾,來鄂州不吃武昌魚則是白來一趟。還記得初唐才俊王勃那篇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吧,裡面有“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之句。南浦、西山都是鄂州城中的古地名,雖然王勃筆下的南浦、西山不在鄂州,可鄂州這兩個地名的歷史實際上比南昌的南浦、西山的歷史更早,鄂州的西山也更出名。另外,江邊的怡亭銘摩崖石刻系國傢級重點保護文物。唐永泰年間 (765),裴鶠在此地建亭,李陽冰將其命名為怡亭,並用小篆書寫瞭序言,由裴虯撰寫銘文,李莒用隸體書寫銘、款,一並刻於巨石之上,被宋人蔣之奇稱為 “三絕”。   鄂州除瞭古代遺跡數不勝數之外,還有一大批新興的生態旅遊景點,如梁子湖生態旅遊區、紅蓮湖度假區、南磧湖生態旅遊區等,湖畔綠樹成蔭、小道蜿蜒、石凳矗立,更有漁舟唱晚之歡樂。如今的鄂州,已經成為瞭一座既古樸,又具有濃厚現代氣息的城市,在這裡,旅遊業、服務業、文化產業齊頭並進,各得其所。即使孫權再世,估計還會依然迷戀鄂州這個地方。鄂州已經成為瞭湖北發展速度最快,也最為令外界看好的城市,來這裡旅遊、投資、定居都是不錯的選擇。相關閱讀推薦:三國歷史上東吳孫權見魏蜀交戰有什麼反應?三國歷史解密:孫權下決心打赤壁之戰的真正原因!解密三國:劉備駕崩後,曹丕和孫權有什麼反應?三國史上東吳大亂序幕:孫權晚年痛失接班人揭秘孫權10個子女的結局:孫權子女均非正常死亡!孫權之子孫亮為何被廢?傳因其妃子偷聽泄密

吳楚雞父之戰:吳王闔閭展現其軍事才能的初戰

  雞父之戰,爆發於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吳、楚兩國為爭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進行的一次重要會戰。在這場會戰中,吳軍實施正確的作戰指導,巧妙選擇作戰地點和時間,運用示形動敵,伏擊突襲等戰法,出奇制勝,大破楚軍,從而逐漸奪取瞭吳楚戰爭的主動權。   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戍倡導諸侯弭兵會盟後,中原諸侯列國之間出現瞭相對和平的局面。當時,晉、楚、齊、秦四個強國,都因國勢趨於衰弱,國內矛盾激化,而被迫放慢瞭對外擴張、爭霸活動的步伐。與此同時,偏處於東南部的吳國和越國則先後興盛起來,開始加入大國爭霸的行列,由此,戰爭的重心也從黃河流域轉移到瞭長江淮河流域,從中原諸侯國轉移到瞭楚、吳、越諸國。   吳國是一個新興的國傢,轄有今江蘇、上海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部。自吳王壽夢(前586年—前561年)起,經濟逐漸發展,國勢開始強盛。當時晉國出於同楚國爭霸鬥爭的需要,采納楚亡臣申公巫臣聯吳制楚的建議,主動與吳國締結戰略同盟,讓吳國從側面打擊楚國,以牽制楚國的北上。而日漸強大起來的吳國,為瞭進入中原,也將楚國作為第一個戰略打擊的目標,因此欣然接受晉國的拉攏,堅決擺脫瞭對楚的臣屬關系。並積極動用武力,同楚國爭奪淮河流域。自壽夢至吳王僚60餘年間,兩國戰爭頻繁,互有勝負,但總的趨勢是楚國日遭削弱,吳國兵鋒咄咄逼人,漸占上風。雞父之戰就是吳楚長年爭戰中的重要一戰。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率公子光等,興兵進攻楚國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州來(今安徽鳳臺)。楚平王聞訊後,即下令司馬薳越統率楚、頓(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陽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陳(今河南睢陽)、許(今河南葉縣)七國聯軍前往救援州來,並令令尹陽匄帶病督師。吳軍統帥部見楚聯軍力量強盛,來勢兇猛,遂迅速撤去對州來的包圍,將部隊移駐於鐘離地區(今安徽鳳陽東臨淮關),暫避敵鋒,伺機行動。   然而,就在這時,進軍途中的楚軍發生瞭一個不大不小的變故,這就是帶病出征的楚令尹陽匄(即子暇)因病體沉重,死於軍中。楚軍失去主帥,士氣頓時沮喪低落。司馬薳越見狀,被迫回師雞父。擬稍事休整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吳公子光聽說楚軍統帥陽匄已身亡,楚聯軍不戰而退,認定這正是吳軍把握戰機,擊破敵人的良機,便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隨,捕捉機會。他的分析是這樣的:“隨從楚國的諸侯雖多,但均是些小國,而且都系為楚國所脅迫而來。況且這些小國也有各自的弱點。具體地說,胡、沈兩國國君年幼驕狂,陳國帥師的大夫夏齧強硬但卻固執,頓、許、蔡等國則一直憎恨楚國的壓迫,它們同楚國之間不是一條心,這一點可以乘機加以利用。至於楚軍內部,情況也很糟糕。主帥病死,司馬薳越資歷低淺,不能集中指揮,楚軍士氣低落,政令不一,貌似強大,實則虛弱。”最後他得出結論是“七國聯軍同役而不同心,兵力雖多,但也可擊敗”。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吳王僚欣然采納。並針對敵情作出具體周密的作戰計劃:迅速向楚聯軍逼近,定於在到達雞父戰場後的次日即發起攻擊,利用當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條件,乘敵不備,以奇襲取勝。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兵力攻擊胡、沈、陳的軍隊,戰而勝之;然後打亂其他諸侯國軍,再集中兵力攻擊楚軍本身。並決定在作戰中采取先示敵以“去備薄威”,後以“敦陣整族猛攻之”的靈活戰法。

吳國的崛起:發起人吳王闔閭堪稱春秋第一奸雄

  楚莊王之後,春秋近百年沒有霸主出現。吳王闔閭的橫空出世,徹底顛覆瞭中原諸侯爭霸的正規途徑,這是因為,他太陰狠瞭。  說起來,吳王闔閭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奸雄。和這樣的人交朋友,你要隨時準備為他犧牲;和這樣的人做敵人,你也一輩子別想睡個安穩覺。  在做吳王之前,他叫公子光,第一次“揚狠立萬”就是白天被狠揍,晚上用偷襲的辦法打贏瞭楚軍。  後來因為被吳王僚搶瞭王位,他心裡憤憤不平,總想取而代之。吳王僚當然也不是善男信女,他徹底剝奪瞭公子光的兵權,讓他根本無法組織力量反撲。公子光隻能隱忍,這一隱忍就隱忍瞭13年。但公子光狠就狠在這13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暗暗積蓄力量,準備用他最擅長的偷襲來對付吳王僚。公子光手下有一位牛人叫被離,此人名不見經傳,但是人稱“被半仙”,識人功力非同尋常,他從街上的乞丐中挑出瞭春秋第一狂人——伍子胥推薦給瞭公子光。公子光與伍子胥很對脾氣,他們倆都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讓天下人負我的風骨,於是一個要奪位,一個要借助力量復仇,很快就結成瞭聯盟。公子光另外一個狠勁就是有目的地收藏寶劍,鑄劍名師歐冶子的五把名劍他居然收瞭三把,而且這三把寶劍都和公子光的命運緊緊聯系在瞭一起。伍子胥與公子光商議刺殺吳王僚,向他推薦瞭刺客專諸。於是公子光請吳王僚吃魚,雖然吳王僚做足瞭準備工作,內穿鎧甲,帶足衛隊,對所有人進行搜身,但專諸還是憑著藏在魚肚子裡的魚腸劍刺殺瞭吳王僚,從此公子光就變成瞭吳王闔閭。   闔閭是公子光的謚號,其字面意義是關門的意思。那是因為他女兒勝玉公主為瞭一條魚而賭氣用他的磐郢劍自殺,吳王闔閭在葬禮上令人一路舞著白鶴,吸引成千上萬的市民跟隨觀看,到瞭墓地,他突然將所有人都趕進地宮,然後關上墓門,讓這些觀鶴的百姓成瞭他女兒的殉葬品。  有瞭國君這個更為廣闊的舞臺後,吳王闔閭還是體現瞭他作為奸雄的能力,吳國經過他的整頓,連著上瞭幾個臺階,成瞭春秋末期最牛的國傢之一。尤其是收羅瞭軍事天才——齊人孫武後,吳王闔閭文有伍子胥,武有孫武,一下子信心爆棚,開始挑戰巨無霸鄰居楚國瞭。柏舉之戰他以小博大,居然一下子就攻進瞭楚國首都——郢,這個可是連齊晉秦這樣的超級大國都做不到的啊。  吳王闔閭一下震驚中原,霸業就此奠定基礎。當然,他攻楚用的還是老戰術——偷襲,而且他攻楚的借口也很獨特:他的寶劍湛盧不知怎麼出現在瞭楚王的床頭,連楚王都莫名其妙,但是吳王闔閭就以這個借口殺入瞭楚國。  滅楚之後,吳王闔閭的霸業便開始瞭下坡路。首先,他沒有堅定地追擊逃亡的楚昭王,也沒有徹底平定楚地,讓楚昭王恢復瞭元氣,向秦國借兵又殺瞭回來。其次他在楚都裡的狂歡實在是有點得意忘形瞭,不僅使正直的孫武心灰意冷悄然離去,而且由於分贓不均,他的弟弟夫概學他的樣子自立為吳王和他決裂瞭。此外越國還趁他在楚國狂歡,偷偷的積聚力量不斷騷擾他的後院。於是,吳王闔閭隻得匆匆回國,先是平定瞭弟弟夫概的叛亂,然後又幾次擊退瞭越國和楚國的反撲,但是在與越王勾踐的對決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偷襲砍中大腳趾,得瞭破傷風死瞭。  想當初,吳王闔閭在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借口腳趾有傷躲進密室,後來卻真的因為腳傷去世。他以偷襲樹立霸業,終究因為被偷襲而身亡。他用一條魚奪取瞭王位,他最疼愛的女兒卻也為瞭一條魚而自殺。冥冥之中,看來真的有雙眼睛一直在盯著他。  《無間道》中曾志偉一邊涮著火鍋,一邊陰陰地說道:出來混的,總有一天是要還的。相關閱讀推薦:吳國一舉成為春秋強國的契機是一場奪位之爭史上最和諧的國君一傢子:吳國四公子季札讓國楚國的一場傢醜導致的悲劇:伍子胥出逃吳國吳王闔閭的處世哲學:欲成大事者必須厚臉皮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系

吳王夫差其實很牛:艾陵之戰全殲齊軍十萬

  艾陵之戰是春秋時期規模最大、最徹徹底底的圍殲戰,同時也是中國戰爭史上較早使用預備隊的戰例之一,此後預備隊的作用為歷代兵傢所重視。是公元前484年魯國聯合吳國在艾陵地區打敗齊國軍隊的一次著名戰役。   據《續山東考古錄》載:“周魯蒙邑、齊堂阜邑、艾邑。”《蒙陰文史資料》載:“艾邑,在今新泰、萊蕪、沂源等縣交界處,因艾山而得名。”《續修萊蕪縣志》載“杜預謂艾山在牟縣東。”“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萊蕪東二十裡,其東皆曰艾也。”   牟城(牟縣城)即今萊城區辛莊鎮趙傢泉村的古牟子國城,以東的廣大丘陵山地,古時稱艾邑,是牟子國轄地,後是萊蕪、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現在的鋼城區艾山辦事處、黃莊鄉、寨子鄉,沂源縣的土門鎮、草埠、徐傢莊,萊城區苗山鎮的常莊一帶,博山區的南博山鎮以南,當屬艾邑轄地。艾邑,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區叫艾山的有兩處,一處在鋼城區的艾山辦事處宋傢莊村北。海拔416米,頂有石山寨,山腳東南處有鐵礦、冶煉遺址。另一處在沂源縣徐傢莊鄉,海拔約400米。兩地均傳說古時建城時,忽然一夜間起瞭一座山,礙於修城而停建,因名礙山。另一說是山嶺到處生長著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殼有斷裂帶,史載漢時山在地震中有所變化,但據較多的史料載為艾,因此應名艾山。由此看來,原牟子國境東有艾山,因地廣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東周列國志》載:“齊將國書,屯兵汶上,聞吳魯連兵來伐,聚集諸將商議迎戰。”“陳逆日:‘吳軍長驅,己過贏博。”“‘國書傳令,拔寨都起,住迎吳軍,至於艾陵。”齊軍和吳魯聯軍的進軍路線與其它史書記載和地理特征相符,是可信的。時齊將國書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縣(古稱魯中都邑),也不是東汶河上遊的穆陵關和蒙陰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遊及源頭以上意,即博城、贏城、牟子國城、齊長城泰,山段各關和淄川區城子莊(漢置萊蕪縣城,有齊長城,是齊國防禦要地)一帶。國書伐魯,聽說魯聯吳伐齊,因吳軍強大,為縮短軍事物資供應線,保衛齊都臨淄,留下守博城、贏城和泰山齊長城各關的部隊後,率主力在齊國境內的城子莊並以齊長城為依托迎敵。吳國軍隊長途跋涉,自江蘇蘇州北上,後有越國、楚國的軍事威脅,自然是想尋齊軍主力速戰速決。因此,長驅直入,先克博、後克贏,“至艾陵西五裡下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裡的舊縣村,古時為博城。贏即今萊城區羊裡鎮城子縣村,古時為贏城。從吳軍的進攻路線年,吳軍是經過魯國曲阜,沿汶水自西而東,連克博贏,進至艾陵西,向齊將國書所率的齊軍主力部隊殺來。齊將國書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敵。那麼,由雙方行軍路線判斷,艾陵北端的今萊城區常莊正是兩軍必逢之地。開戰後,吳軍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澗乃由淄河沖積的狹長平地,適合戰車作戰的條件。《中國史稿地圖集》也有同樣標註。由此可以看出,戰場自吳軍克博始,至常莊、南博山一帶戰勝齊軍止,東西長約80公裡。   《左傳》哀公十一年載:“為郊戰故,公會吳伐齊。”即公元前484年春,齊將國書、高無丕率師至魯都城郊伐魯失敗。魯國想聯吳軍伐齊,報一箭之仇,就說服吳國伐齊。此時:齊軍為挽回伐魯失敗的面子,想再伐魯。吳欲稱霸,欲趁魯聯吳之機打擊強齊。於是,爆發瞭一場惡戰——艾陵之戰。   《左傳》哀公十一年載:吳國為“中軍從王,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齊國為“齊將國書將中軍,高無丕將上軍,宗樓將下軍。”雙方各用車千乘,各號稱十萬人馬。又載:“五月克博。壬申至於贏。”“甲戎,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處夏、司丘盟、陳書、東耶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於公。”《東周列國志》記載與此相同。吳軍在5月攻下瞭博城,5月27日攻克贏城,至29日進至艾陵地西5裡(約在今苗山鎮)。贏城至苗山20餘公裡,約1天的路程,吳軍在兩天多的時間內完全能到達。《東周列國志》中也大概地描繪瞭此戰的經過。吳軍胥門巢率上軍先到艾陵地,齊將國書亦至。公孫近率部迎天軍。國書助之,大敗胥門巢。時魯將叔孫州仇率兵會吳,引吳國大軍至艾陵西五裡下寨。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孫州仇率吳軍打第一陣,展如打第二陣,茹曹打第三陣,胥門巢率魯兵三千往來誘敵。自引大軍屯於高阜處,相機救援。

解密:伍子胥為什麼能為一直食言的吳王持續效力

  伍子胥在吳國已經苦苦煎熬瞭八年。如今,他還沒能實施報仇計劃,兩個令他恨之入骨的大仇人楚平王和費無忌卻已經死去,永遠地斷絕瞭他的復仇希望。   伍子胥萬念俱灰,覺得自己的存在已經不再有任何意義。但他還是忘不瞭父兄的鮮血與期許。他不僅沒能讓楚國人寢食難安,甚至連他們的一根寒毛也沒傷到。而且,為瞭借助吳國之力報仇雪恨,他已經付出瞭太多,改變瞭太多。   就在這時,春風得意的闔閭來瞭,要伍子胥幫助他謀劃國政。好不容易坐到瞭這個朝思暮想的吳王的位子上,闔閭正打算著大幹一場呢。   伍子胥神情漠然道:“我不過是楚國的一個逃犯,連自己何去何從都還沒謀劃好呢,哪裡能幫助大王您參劃呢?”   闔閭頓時明白瞭伍子胥話中的怨恨之意。   從闔閭的角度來看,他初登王位,立足未穩,國事未定,如果現在貿然舉吳國之力來為伍子胥報仇,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輕則丟瞭王位,重則丟瞭性命。所以,他隻能裝聾作啞,將此事押後再議。這說明,闔閭確實是一個成熟而敏銳的政治傢。但要這樣做,也需要有足夠強大的神經來抵禦互惠回報的驅動傾向,否則他就很難心安理得地對伍子胥不予回報,卻又要求他奉獻心力。

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兒子吳王李恪結局怎麼死的?

  為何說吳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待遇最差的兒子?  雖然一直以來由於電視劇的宣傳,很多人誤以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兒子,但就史實而言,論起唐太宗所有兒子中誰的待遇最差,李恪稱第二,沒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瞭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征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後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瞭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傢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傢國事殊”,更是為瞭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傢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瞭,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幹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瞭,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隻註意到“汝方違膝下,淒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麼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瞭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瞭。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幹脆直接取消瞭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至於唐太宗會如何在書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對李恪的嚴厲告誡,或許唐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兩度帖》原文: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瞭,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瞭,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隻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是怎麼回事?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瞭,甚至有人聲稱,如果唐太宗不喜歡李恪的話又怎麼會要立他為太子?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唐太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吳王李恪的女兒信安縣主為什麼42歲才出嫁? 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李恪如何被冤死?李恪怎麼死的李恪怎麼死的?李世民兒子李恪為何沒當上皇帝李世民為什麼不立最喜歡兒子的李恪為太子?李世民和如意的兒子李恪簡介 李恪是怎麼死的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貞觀17年,唐太宗立瞭李治後過瞭大半年的時間,覺得這個小兒子隻有15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於是唐太宗便想到瞭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瞭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  第二子李寬,早夭  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  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  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  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  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除瞭比李治大瞭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  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瞭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鬥,李恪盡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兩次,但除瞭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沖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瞭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瞭秤砣鐵瞭心要換儲瞭,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隻憑他一傢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隻是個虛職。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瞭朝政?此時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傢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瞭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隻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  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隻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瞭這麼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瞭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瞭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瞭。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瞭,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瞭可以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瞭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瞭。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又過瞭大半年的時間,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隻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唐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為瞭冊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面前自盡;在正式立瞭李治為太子後,唐太宗又傾力打造瞭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己醜,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舊唐書·太宗本紀》)  “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資治通鑒》)  同時,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歷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善。”(《舊唐書·高宗本紀》)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貞觀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隻是口頭上提那麼一提,被否決後既不見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更不曾見對李恪這個改立未果的兒子有什麼內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後沒過兩天,唐太宗就因為李治長子李忠的出生而舉行瞭盛大的筵席,不僅在宴會上高興地“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隻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瞭親王——完全將李恪的事情拋之腦後。反觀劉邦欲立趙王如意失敗後,為戚姬母子的未來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長籲短嘆,甚至“心不樂,悲歌”,不僅特意讓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國,而且一聽說樊噲要在自己百年之後誅殺戚姬母子,當即下令要陳平等人去殺瞭樊噲。  而同樣提名未果的李恪不僅沒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護措施,反而被唐太宗嚴厲地告誡瞭一通:“你若是不遵紀守法,西漢的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就算你是我兒子我也救不瞭你!”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唐太宗在“保護”李恪,要他小心謹慎一些,但李恪作為親王,他的性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光是告誡李恪自己謹言慎行是沒有用的,隻有讓未來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達到保護李恪的目的。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劉邦臨終前特地留瞭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趙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時也反復強調過立李治的原因是為瞭能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後安危做打算,又為什麼沒為李恪日後的安危做出同樣的安排呢?想來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話,又如何會遭此待遇?   至於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因為具有前朝血統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李恪的兩朝血統並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許多兩朝一脈的皇位繼承人,比如後趙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趙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閔帝宇文覺的生母就是北魏馮翊公主。就連隋煬帝楊廣的太子楊昭也是兩朝一脈——楊昭的生母蕭皇後,即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  再說如果前朝血統真的是問題,是忌諱,那唐太宗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統的情況下,還想立其為太子?長孫無忌又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理由來反對唐太宗立李恪呢?所以李恪與儲位無緣,和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根本沒有任何的關系,而是因為李恪與楊妃均不得寵於唐太宗的緣故。  還有人因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認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賢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說的那樣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選擇瞭李治作為繼承人是懵懂一時(事實上看看某毛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就知道他是什麼眼光瞭)。然而通觀李恪的生平,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麼文功武治的政績。《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瞭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贊的。  然而關於李恪卻隻知其有文武才,相當籠統的一句贊美之詞,至於具體有什麼雄才偉略的事跡可以展現其賢能的,史書中便再無一字瞭。就連李恪的“善騎射”也不過是身為關隴軍事貴族最基本的素養而已,在唐朝這個連後宮才人都能陪帝王騎射的朝代裡,李恪的“善騎射”卻根本沒有絲毫的軍功或突出的事跡可以證明。  李恪所謂的文才更是如此,就連李唐皇室成員中最常見的書法特長都毫無記載,而同樣因謀反被誅的漢王李元昌,卻能夠以書法、繪畫、射獵著稱於各部史書。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冊府元龜》:“唐漢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騎射,頗涉文史,兼能隸書。”  《唐朝名畫錄》:“漢王元昌善畫馬,筆蹤妙絕,後無人見。畫鷹鶻、雉兔見在人間,佳手降嘆矣。”  《法書要錄》:“漢王童年,自得書意。夙承羲、獻,守法不二。”  《歷代名畫記》:“天人之姿,博綜伎藝,頗得風韻。自然超舉,碣館深崇,遺跡罕見。在上品二閻之上。”  一位專研經典名著,擅長音樂,繪畫精妙,射獵如神的多才多藝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後人心目挺拔起來,相比之下,李恪的才華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墓志銘上,都沒有分毫體現。  所以若隻因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類己”,便斷定瞭李恪之賢,也著實武斷瞭些。畢竟唐太宗隻是覺得李治性格仁厚溫和,並沒有說他不如李恪賢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斷出李恪便是大唐眾望所歸的賢王呢?  至於《舊唐書》中所說的“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為唐高宗李治最年長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幾個弟弟也還說得過去,有聲望並不足以為奇,沒有名聲才是要值得奇怪的。畢竟唐中宗時,身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實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湊也是“賢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孫李孝逸同樣是“素有名望,自是時譽益重”;唐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在則天朝受到安撫重用,不僅是因為“地尊望重”,更是為瞭“順物情”。

吳王闔閭的處世哲學:欲成大事者必須厚臉皮

  對於專諸來說,他已經做瞭的事以及將要做的事,都離不開一個“義”字。在他看來,公子光並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符合“義”的內涵)理由去刺殺國君吳王僚。   專諸說:“前王夷昧去世,吳王僚子承父業,是理所應當的。公子您有什麼理由要去刺殺他呢?”   公子光嘆瞭一口氣,說:“你是不知道啊,我祖父將王位傳給我父王時,明確說過兄終弟及,依次相傳。後來,王位傳到我三叔父夷昧後,本來該接著傳給四叔季札。但季札堅辭不受。這樣,王位就該傳給我父王的嫡子,也就是我啊。吳王僚是根本沒有資格繼位為王的。”   專諸比伍子胥還年輕兩歲,此時也剛剛二十出頭。吳國的王位從公子光的父親諸樊傳到夷昧去世,一共有十二三年之久。吳王僚繼位之時,專諸隻有十一二歲,尚未成年,不太曉得吳國政壇的風雲變幻背後的奧秘,從而導致他一直認為吳王僚繼位是理所應當的。   經公子光這麼一解釋,專諸心中的一個疙瘩解開瞭。但他還是覺得,雖然吳王僚失禮在先,但也沒有必要采用“刺殺”這種激烈手段來傷害手足之情。   專諸說:“既然如此,公子為什麼不請親近的大臣,好好去和吳王僚談談您祖父的遺命呢?讓他主動退位,豈不更好?何必一定要動刀動槍,損害先王的德行呢?”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系

  闔閭、夫差兩代吳王關系再考:闔閭與夫差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兩代吳王,關於他們的關系,一般的觀點認為闔閭是夫差之父,本文通過對史料的分析,提出瞭歷史上闡述他們之間關系的兩種不同代表意見:  一是以司馬遷《史記》為代表的一般觀點即闔閭是夫差之父,第二種是以東漢趙曄《吳越春秋》為代表的夫差是闔閭之孫的觀點。通過對《史記》中“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一句資料的比較分析,和史料關於齊女的記載。得出結論:夫差為闔閭之孫,而非闔閭之子。  春秋周敬王五年,即公元前515年,吳公子光弒吳王僚自立,是為闔閭,吳王闔閭被後世稱為春秋五霸之一,而在公元前496年,即闔閭十九年,吳伐越,戰敗於檇李,闔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以戈擊傷,後傷發身亡,夫差在闔閭死後三年伐越,困越人於會稽,報檇李之仇,曾會盟諸侯於黃池,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吳王夫差自剄而亡。而一般所認為的闔閭為夫差之父的觀點是否正確,本文進行瞭一些考證。  從史料的初步分析來看,關於闔閭與夫差的關系,歷史上存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是以司馬遷為代表的“闔閭為夫差之父”的觀點,《史記?吳太伯世傢第一》記載:“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裡的“使”作命令、派遣或任用講,“闔閭使立太子夫差”即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為太子,“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即闔閭對夫差說:“你會忘瞭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對曰不敢”意思是:夫差說:“不敢忘”;“三年乃報越” 意思為:三年後打敗越國,報瞭殺父之仇。《史記》中的這段話明確地表明瞭闔閭是夫差之父。漢代鄭玄註《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為闔閭,韋昭註本《國語? 吳語》也記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   另一種意見是以東漢趙曄為代表的,這種觀點認為闔閭是夫差的祖父,《吳越春秋》記載“闔閭謀擇諸公子可立者,未有定計,波秦子夫差,日夜告於伍胥曰:‘王欲立太子,非我而誰當立?此計在君耳’伍子胥曰:‘太子未有定,我入則決矣。’闔閭有頃召子胥,謀立太子,子胥曰;‘臣聞紀廢於絶後,興於有嗣,今太子不祿,早失侍禦,今王欲立太子者,莫大乎波秦之子夫差。’闔閭曰:‘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統於吳國。’子胥曰:‘夫差信以愛人,端於守節,敦於禮義,父死子代,經之明文。’闔閭曰:‘寡人從子’,立夫差為太子。”這段資料記述的是:夫差之親生父親為波秦,波秦原為太子,闔閭擇夫差為太子之時,夫差之父波秦已死,經過伍子胥之諫,闔閭於是同意立夫差為太子。  首先對第一種觀點進行分析,漢代鄭玄註《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為闔閭;韋昭註本《國語? 吳語》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皆記載夫差即為闔閭子。而在第一種意見的內部卻有不同分岐,分岐就在“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句話上,《史記》表達的意思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為太子,對夫差說:“你會忘瞭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夫差說:“不敢忘”,三年後打敗越國。而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隠》中記“此以為闔廬謂夫差,夫差對闔廬。若左氏傳則雲,對曰者,夫差對所使之人也。”司馬貞認為《史記》的記載與《左氏傳》不符。《春秋左氏傳》記載 “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取其一屨,還,卒於陘,去檇李七裡,夫差使人立於庭,茍出入,必謂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則對曰:“唯,不敢忘。”三年乃報越。”《春秋左氏傳》明確記載的是:夫差使人立於庭中,在夫差出入走過庭中之時,立於庭中之人就會對夫差說:“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夫差就會答到:“唯,不敢忘。”

揭秘古代最早美人計:妖艷西施如何迷惑吳王夫差

  導讀:“美人計”的具體導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范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策劃實施瞭“美人計”。  如果說施妹喜和蘇妲己是迫不得已作為“美人計”的犧牲品,那麼施夷光則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政府機構培養的“美人計”人物,她是越王勾踐專門培養出來奉獻給敵國的禮物。女人一旦沾上政治的邊,就成瞭權術的中介,那麼在中國男人的歷史社會中,這樣的女人必定不會被淹沒,必定會被書寫,被載入史籍,甚至成為民間口口相傳的人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一首詩。詩中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本是一個山野浣紗女,擔起瞭復國的重任,最終不辱使命,為越國戰勝吳國作出瞭巨大貢獻。她的一生,充滿瞭傳奇色彩。  西施,名夷光,越國人,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苧蘿村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傢住西村,因為村子裡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瞭“西施”的稱謂。  因為傢境貧寒,所以西施很小就開始幫著傢裡幹活,平時經常在溪邊浣紗,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西施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見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這事讓東村的一醜女知道瞭,於是便也學著西施的樣子走路,但走起來十分難看,比她平時的樣子還要醜很多,成瞭大傢的笑料,於是別人把這個醜女叫作東施,“東施效顰”就出自於此。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結果越軍大敗,越國國王勾踐向吳王夫差乞降。吳王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後患”的勸告,卻采納被越王買通的奸臣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吳王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3年後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後,立志復國,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經過“10年生聚,10年教訓”,越國逐漸強盛起來,一心要打敗吳國,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實力遠遠不敵吳國。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農業的同時,對吳王夫差實施瞭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計”。  “美人計”的具體導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范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策劃實施瞭“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覓美女。擔任這個歷史重要任務的美女,不僅要美麗過人,而且要膽量過人,機智過人。經過千挑萬選,范蠡選定瞭西施和鄭旦。當時范蠡和西施一見面,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瞭范蠡,而西施的心裡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范蠡向西施說明瞭選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表示願意擔此重任。相關閱讀推薦:盤點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十位小三:唯西施名利雙收曝光千古美人西施的真正死因:歷史上西施的下落西施簡介 歷史上真的有西施這個人嗎?揭秘:中國第一美女西施為何會愛上她的仇人?歷史上第一位為國獻身的美女是誰?比西施早2百年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勾踐親自接見西施和鄭旦,並讓人教她們習歌舞和宮廷禮儀,讓人為她們講解歷史、時局和權謀。勾踐還親自給西施面授機宜。勾踐把神聖的政治任務交給她們,交待瞭三件大事:沉溺吳王夫差於酒色之中,荒其國政;慫恿吳王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吳王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  過瞭3年,范蠡將熟知宮中禮儀的西施送往吳國,兩個相愛的人終於有機會在一起瞭。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於難分難舍,范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瞭一年多。據說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裡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瞭,後人在這裡建造瞭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晶。唐陸廣微《吳地記》裡有記載,並謂此地“縣南一百裡有語兒亭”,是西施入吳之前與兒子說話的地方。  本身好色成性的吳王見瞭西施,自然十分歡喜。西施聰明、伶俐,時刻牢記自己來到吳國的政治使命,她用盡渾身解數讓吳王寵愛她並聽信她的話,吳王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  大臣伍子胥認為這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吳王夫差卻充耳不聞,立刻將西施納入後宮。  吳王夫差命人在靈巖山為西施建瞭館娃宮,在館娃宮附近修瞭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臺,還有采香徑、錦帆徑和打獵用的長洲苑。還修瞭響屐廊,就是在地上鑿一個大坑,把大缸放進坑裡,然後在上面鋪上木板,再鋪平,夫差讓西施穿著木屐在上面跳舞,咚咚有聲,所以叫響屐廊。   到瞭春天,吳王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徑、玩花池遊玩;到瞭夏天,吳王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灣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調”。南灣有十多裡長,兩面環山,吳王將此處取名為“消暑灣”,並令人在附近鑿瞭一個方圓八丈的白石池子,引來清泉,讓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為“香水溪”;秋天兩人一起攀登靈巖山,看靈石,賞秋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吳王夫差與西施披著狐皮大衣,令十多個嬪妃拉車尋梅,全然不顧嬪妃們汗流浹背,每次都要盡興後方才返回。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如此挖空心思地玩樂,可見吳王夫差已不顧朝政社稷,一門心思全放在西施身上。  吳王夫差對西施是越來越喜愛,西施也時刻想著怎樣讓吳王高興,怎樣讓吳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讓吳王能成無道之君,荒廢國事。西施還用瞭一個得力的助手伯嚭。伯嚭是吳國的大夫,深得吳王夫差寵信,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經常給他送些金銀珠寶和美女,因而他對越國也是死心塌地,常常與西施兩個一道向吳王說越國的好話。  越國在勾踐的治理整頓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已訓練有素。吳王夫差感到威脅,想要征伐越國,被伯嚭大夫巧言阻撓。  不久齊國與吳國關系惡化,吳王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不宜遠征齊國。但伯嚭大夫卻力主攻打齊國,並保證出師必捷,結果吳王夫差僥幸勝利,一向與伍子胥有矛盾的伯嚭就乘機挑撥吳王夫差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吳王夫差將伍子胥賜死,提拔伯嚭為相國。   伍子胥一死,越王認為可以攻打吳國瞭,公元前482年夏,越國伐吳,吳國潰敗,正如後人所說:“吳之亡,應由昏君夫差、奸佞伯嚭大夫負責。”  吳國敗後,西施也不知去向,對於西施的結局,現在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感覺已為國盡忠,但吳王夫差對她百般疼愛確實出自真心,在與他相處的日子裡,西施越來越感覺他的好,到完成任務的時候,她發覺自己已真正地愛上瞭吳王夫差,而戰爭又讓她失去瞭吳王夫差,她也無顏見范蠡,同時深感對不起吳王夫差,於是投湖自盡;二是范蠡找到瞭西施,兩人泛舟五湖,成瞭一對神仙眷侶。在《吳地記》中記述有關范蠡與西施在越國破吳後破鏡重圓、泛湖而去的說法。  相傳范蠡、西施曾寓居宜興,今天的蠡墅就是他們當年居住過的地方。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