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器重

揭秘唐代憫農詩人李紳:實為李黨骨幹受皇帝器重

  亳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產生過許多彪炳千秋的大傢,單就文學傢來說,除瞭標新立異、開一代詩風的曹氏父子外,還有一位蜚聲詩壇的人物,他就是唐代著名的憫農詩人李紳。  出身官宦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長於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市)。 李紳的曾祖父李敬玄,武則天當政時官至正一品中書令,封為趙國公。祖父李守一,任成都郫縣令。父親李晤,歷任金壇、烏程、晉陵(今常州)三縣令。  李紳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在他六歲時父親就病故瞭,一直由母親盧氏教授他詩文經義。從十五歲開始,李紳就搬到瞭惠山,在惠山寺 裡讀書。由於天資聰穎,李紳這時在詩壇上已嶄露頭角。他所作的詩文,被無錫人傳誦一時。由於李紳個頭很小,無錫人就給瞭他一個外號:短李。  初入仕途  元和元年(806)之前,李紳曾有幾次進京應試,都未中。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李紳再次赴京應試未中,不過這次他認識瞭比自己小七歲傢住長安的元稹,受到熱情款待。唐憲宗元和元年,李紳再次進京赴考。這次和他同考的除瞭元稹,還有和他同齡的白居易,三人因這次科考而結為好友,並都金榜題名。  進士及第後,李紳被授予國子助教的官職,但李紳並不喜歡,他也不指望俸祿過活,不久便辭官東歸。當他抵達金陵時,駐紮此地的觀察使李錡欣賞他的才華,任命他為從事官。此時距離安史之亂結束已有多年,但各地的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都擁兵自重,地方割據愈演愈烈。當從事官沒多久,李紳就發覺李?這人太過專恣,不願再做下去。李錡大怒,打算捕殺李紳,李紳得到消息趕在被抓之前逃回瞭無錫。 李紳  不久,李錡因謀反被朝廷誅殺。由於李紳曾反對李錡,朝廷嘉獎他的膽識和氣節,元和四年,召他入京任校書郎。元和十四年(819),李紳升任右拾遺,第二年又升任翰林學士,當時的李德裕、元稹也都任翰林,由於三人均才華橫溢,因此被稱為“三俊”,三人也都情意相善。而李紳和李德裕的關系最為密切,在結識後的二十多年中,他們倆在政壇中始終是最親密的盟友。而白居易,由於此前在政壇上太過鋒芒畢露,已在元和十年被趕出京城,調到地方任職。  身陷黨爭  升任翰林不久,李紳又轉任右補闕,唐穆宗長慶元年(821)三月,改為司勛員外郎、知制誥。長慶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書舍人,入瞭中書省。此時的李紳,已經和李德裕、元稹等人形成派系,由於以李德裕為首,因此人稱“李黨”,和以牛僧孺、李逢吉等人為首的“牛黨”對峙於政壇。  牛、李兩黨的派系劃分和對峙不是由於政見的對立,多半是因為官員的個人出身。唐代的政壇到瞭中晚期,士族的勢力逐漸衰微,庶人階層開始通過科舉進入政權的核心。而原來掌握大權的士族又不甘心放棄政權,要和庶人出身的官員爭奪權力。士族官員的代表就是李黨,庶人官員的代表就是牛黨。按理說,政權不應由門閥壟斷,牛黨無疑是先進的。但是,他們對付李黨的那些政治手段掩蓋瞭本身的正當性。相關閱讀推薦:甘露之變後幾位詩人的反應:白居易為何幸災樂禍?南宋愛國詩人楊萬裡:做官就準備好瞭離職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產詩人:臣子時常幫他收尾唐朝史上大詩人杜甫曾揭發唐玄宗有八千“小秘”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李紳升任中書舍人不久,元稹出任宰相。當時和元稹同任宰相的李逢吉,唆使言官攻擊元稹,元稹沒做幾天便被罷,外任為同州刺史。元稹罷相後,李逢吉擔心李德裕升任宰相,於是在長慶二年九月,抓住他的一個小失誤,調他到浙江去任浙西觀察使,任牛僧孺為宰相。同時又任李紳為禦史中丞,也就是一個言官,奪瞭李紳的職權。後李逢吉又借故將李紳改任江西觀察使。  唐穆宗十分器重李紳,他以為外任是李紳自己的意願,還派中使去李紳府上慰問,賜他玉帶褒獎。李紳對中使大吐苦水,哭訴李逢吉的陰險毒辣。唐穆宗得知事情真相後,迫使李逢吉將李紳改任戶部侍郎,李紳留在瞭長安。  長慶四年(824),唐穆宗晏駕,唐敬宗即位。李逢吉加緊謀劃陷害李紳,遂向唐敬宗說李紳曾有很多冒犯唐敬宗的言行,請貶逐。唐敬宗當時還年幼,不能自決,也就準瞭牛黨擬的旨,將李紳貶為端州司馬。但他在端州僅僅幹瞭一年,寶歷元年(825)李紳又被改任為江州刺史,至太和四年(830),李紳又先後歷任滁州刺史、壽州刺史,始終外任。  唐文宗太和七年(833),李德裕回京出任宰相。七月,提拔李紳為檢校左常侍、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太和九年,牛黨的李宗閔任相,李宗閔又把牛僧孺也提拔為宰相。他們與李訓等人又將李德裕排擠出去,李紳與李德裕都被貶為太子賓客。   開成元年(836),李黨的鄭覃任相,李紳為河南尹。六月,李紳又被授予檢校戶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節度、宋亳汴潁觀察等使。開成四年,升任兵部尚書。  開成五年(840),文宗晏駕,牛黨因他們支持的繼承人未能繼位而失勢。李德裕入京任宰相,開始瞭李黨獨掌朝政的時期。牛黨被逐出長安。李德裕同時任李紳為尚書右仆射、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知淮南節度大使事。會昌元年(841),李紳又升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不久改中書侍郎、右仆射、門下侍郎、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正式擔任宰相。在擔任宰相4年後的會昌四年,李紳突患中風,辭官回鄉。不久,又到揚州出任淮南節度使。會昌六年,李紳病逝於揚州,享年74歲,葬於無錫。  盡忠職守  李紳仕途幾經沉浮,但他得志時不驕橫,受挫時不失節,始終頑強自持,盡忠職守。在端州任職期間,他除暴安民,興修水利,減輕民眾的勞役賦稅,鼓勵農業生產,使端州出現前所未有的生機。為表示和端州人民苦樂與共,他準備終老嶺南,把傢眷從北方接來,船至端州附近七裡灘,突然風雨交加,船行受阻,端州百姓聞說李紳夫人官船受阻,都自願前來拉纖,民眾列隊十餘裡,纖繩長長,號子震天,不能拉纖的老弱,個個柱香跪拜迎接,李紳大受感動。任壽州刺史時,壽州盜賊猖獗,他的七任前任均以治理不力而受到處分。李紳到任後毫不膽怯,一面清剿土匪,一面懲治貪官污吏,使州境大治。  李紳對歷史的最大貢獻還是詩歌。唐朝詩歌盛行,但也有脫離現實片面追求形式美的詩風。李紳註意社會時弊,關心民間疾苦,以樂府的形式用新題寫時事,稱之曰新樂府。李紳結識瞭元稹和白居易兩位大詩人後,和元稹、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詩體。李紳為此作瞭20首樂府詩,並標明為《樂府新題》,以示與古樂府詩有所區別。元稹看瞭以後非常高興,馬上和瞭12首,並作序以示贊同。白居易續瞭李、元的新詩擴大到50首,取名《新樂府》。這種新樂府詩體現瞭“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精神,當時在詩壇上影響很大,給唐代的詩壇註入瞭一股清新的風氣,文學史上稱為“新樂府運動”。遊國恩、王起等人所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寫到“自創新題是始於杜甫,但有意識地以‘新題樂府’為標榜和傳統的古題樂府區別開來的,李紳卻是第一人。”可惜的是,李紳所寫的二十首新題樂府後來散佚瞭。不過,他的《憫農》二首卻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唐太宗最器重的兒子太子李承乾:謀反不成被流放

  李承乾的出世  承乾者,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武德二年,秦王妃長孫氏為李世民誕下瞭嫡長子。根據史書的記載,因為這位皇子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故以此殿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不過“承乾”二字雖為宮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時卻有著無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當為唐高祖李淵為這個嫡孫親賜。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為恒山王。  武德五年,李世民將妻子的侄子、長孫熾之孫長孫傢慶任命為李承乾的侍讀。  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所以李世民即位後,在冊封太子的詔書中稱承乾“早聞睿哲,幼觀《詩》《禮》”,並非誇誇其辭。  同年,李世民又將長孫傢慶的胞弟長孫祥任命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冊立為太子。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太宗非常喜歡他,而李承乾作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萬眾矚目的生活也就此開始瞭。   貞觀三年,太子太師李綱因為腳疾隻能乘著轎子進宮,於是李承乾親自將自己的老師引上殿並恭恭敬敬地行禮,又向其虛心請教,態度極為禮敬。李綱病逝後,承乾又親自為老師立碑。  貞觀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可見唐太宗已經在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瞭,而這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2歲。同年,尚書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親自前去慰問。  貞觀五年,李承乾原本定於二月行冠禮,不過唐太宗為瞭不奪農時,將冠禮改在瞭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卻請瞭道士秦英來為自己的愛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後,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傢,並特地修建瞭西華觀和普光寺,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瞭罪行,以此為兒子祈福。  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岐州,李承乾身為太子留京監國。八月李承乾來朝,唐太宗高興之餘大宴東宮官屬,又賜帛各有差。  貞觀七年,李承乾再次病重,唐太宗下旨請天竺高僧波頗為愛子祈福。承乾病愈後,太宗大喜之下賜瞭綾帛等六十段與及時服十具給波頗。同時也因為承乾多病,唐太宗為瞭不讓他太辛苦,特別準許他不用多讀書,隻要和孔穎達評說古事即可。不過李承乾並沒有借機放縱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瞭治國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讓他試著寫一寫治國的策略,結果他很快便寫滿瞭三頁紙,內容很有價值,唐太宗看瞭後非常得意地向侍臣們炫耀說:“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相關閱讀推薦:大唐廢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為何被廢?歷史上有稱心這個人嗎?李承乾男寵稱心簡介大唐魏王李泰簡介及怎麼死的 李泰與李承乾李治太子李承乾的妻子和兒子是誰?他們是怎麼死的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簡介 李承乾是怎麼死的?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不過唐太宗也擔心承乾“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於是對太子左庶子於志寧、杜正倫等人說:“卿等輔導太子,常須為說百姓間利害事。……每見有不是事,宜極言切諫,令有所裨益也。”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學,不僅令孔穎達撰《孝經章句》,還讓顏師古註班固《漢書》解釋詳明,完稿後又鄭重上表,唐太宗對此大加贊賞,將之珍藏進皇傢的圖書館秘閣內,並賞賜顏師古古物二百段、良馬一匹。  貞觀八年二月乙巳,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賜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賜帛各有差。三月,唐太宗駕幸九成宮,九月丁醜,李承乾來朝。 同年,李承乾召諸碩德集弘文館講義,又念及“皇帝為寡人造寺,廣召名德”一事,特意請瞭普光寺高僧釋道嶽前來,甚為禮遇。  貞觀九年正月甲申,李承乾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唐太宗為此大宴群臣,賜帛各有差。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唐太宗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幹得相當出色。六月己醜,朝臣懇請太宗上朝聽政,唐太宗應允,不過“細務仍委太子”,之後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時,都是由太子留京監國。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漸漸病重,承乾憂心之下便請求大赦囚徒並度人入道,以期冀蒙福佑,卻被長孫皇後斷然拒絕。於是承乾不敢將請求大赦一事上奏,隻告訴瞭自己的太子詹事房玄齡,朝臣聞之紛紛懇請大赦。雖然長孫皇後最終還是拒絕瞭大赦一事,但唐太宗卻另辟蹊徑,下令重修瞭三百九十二座廢棄寺廟以此為愛妻祈福。然而如此感人肺腑的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卻終究還是沒能從死神手中奪回皇後的生命。六月己卯,長孫皇後崩於立政殿,享年三十六歲。  貞觀十一年四月,李承乾於延興寺造一切經。  貞觀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長子李象出生,因為皇孫誕育之喜,唐太宗詔令天下見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內外官職事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各加勛官一轉,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於東宮。同年,李承乾集諸官臣及三教學士於弘文殿,進行瞭一次極為成功的佛道儒三教學術交流,不僅太子本人“怡然大笑”,與會諸人也是“合坐歡躍”。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下詔令東宮置崇文館。崇文館,為貞觀年間唐太宗專為太子李承乾所設置的學館。崇文館中的學士掌東宮經籍圖書,以教授諸生,但凡課試舉送,皆入弘文館。  李承乾的叛逆  不過這時候的李承乾隨著年歲既增再加上患瞭足疾,開始叛逆起來。於是唐太宗“搜訪賢德,以輔儲宮”,先後挑選瞭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如於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征等,又令劉洎、岑文本與馬周遞日往東宮,與太子承乾談論。然而這些諫臣們卻忽略瞭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李承乾,一味的進諫是否能夠將承乾已經出現偏差的行為糾正過來?因為通觀於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的勸諫就能發現共同點——這三人幾乎是比著上疏,而且措辭是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最後卻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貞觀十四年,李承乾不過蓋個房子,於志寧便上疏批評他過於奢華;李承乾和宦官玩樂,於志寧又上疏批評他,甚至將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穎達更是激烈,他隻要覺得李承乾一有不對的地方就立馬犯顏直諫,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勸說過孔穎達,認為太子年齡既長,不宜總是當著面痛加批評指責,而孔穎達卻表示我這樣做“死無所恨”,結果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至於張玄素,那更是無時無刻不諫,言語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聽他的,至於結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瞭。  貞觀十五年,李承乾私引突厥群豎入宮,再次惹來於志寧的上書。雖然李承乾因為害怕父親知曉而隻敢偷偷地暗著來,然而世上並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己的兒子究竟在做些什麼,唐太宗心裡自然一清二楚。於是唐太宗下令讓李百藥等人侍講於弘教殿,並囑咐杜正倫要時時規勸太子註意言行。結果杜正倫在幾次規勸無效後,便把太宗的話告訴瞭承乾,承乾一怒之下抗表聞奏,唐太宗對此十分不滿,質問杜正倫“何故漏泄我語?”於是將杜正倫貶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後來又因承乾謀逆一事,將之流放驩州。  同年十二月,唐太宗駕幸洛陽,李承乾監國,尚書右仆射高士廉攝太子少師。庚子,唐太宗又命三品以上的嫡子皆出仕東宮。

諸葛亮一直器重魏延 曾親手提拔其為蜀漢高官

  《三國演義》將蜀漢大將魏延描述成一個心懷篡逆的不義之徒,最後還是中諸葛亮之計死於馬岱刀下——歷史自然不是如此。近幾年來,關於為魏延這位蜀國名將翻案的評論越來越多,各種觀點莫衷一是。這些拔高魏延、貶低諸葛亮的分析和評論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因為魏延確實是有勇有謀的大將,諸葛亮在北伐後期確實沒有重用魏延,這都是事實。那麼,諸葛亮是不是始終不重用魏延?諸葛亮是不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還是另有原因?我認為:現有的分析和評論都是未得要領的;因為在諸葛亮與魏延關系中,魏延是一直受到諸葛亮的器重的;至於諸葛亮沒有采用“子午谷奇謀”和在對身後人事的安排中冷落有勇有謀但是又孤傲的魏延,不是沒有原因的,是一個政治傢為國傢穩定而被迫作出的無奈的選擇。本文特對此進行一些分析。  魏延確實是有勇有謀的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的記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蜀進擊張魯,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之後,他隨劉備入蜀,因為驍勇善戰,多有戰功,所以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進位漢中王,政治軍事中心將要遷到成都,這時候,需要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軍事重鎮——漢中(今陜西漢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必定是張飛,張飛也以為必定是自己。劉備卻拔魏延為都督,總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時一軍“盡驚”。  為什麼“盡驚”?因為漢中作為蜀國的前進基地、魏蜀兩軍的緩沖地帶,它的戰略地位太重要瞭。占據漢中進可北爭關隴,退能南蔽巴蜀。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楊洪這樣對諸葛亮說:“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蜀將黃權也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3]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裡表達得更為詳盡:“漢中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  劉備將漢中交給當時名氣並不大的魏延。為提高魏延的聲望,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魏延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5]劉備非常稱贊,眾人都認為他的回答很有氣勢。 諸葛亮  魏延鎮守漢中的時期,正是蜀漢政權岌岌可危之時。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劉備的荊州三郡被孫權奪去,關羽也被東吳殺害。劉備怒不可遏,在稱帝後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這一敗,導致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內部引起騷動和反叛,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漢中是蜀漢的重要屏障,正是由於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才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  在魏延“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6]的苦苦經營下,漢中成為一個強大的、可以獨立作戰的前進基地。漢中一旦陷落,蜀漢必將不保。在魏延死後,王平等人在漢中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地擊退過曹魏軍的進攻。而蔣琬放棄漢中,南撤到涪縣後,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蜀漢面對前線的突發事件反應時間大大增加。再以後是薑維雖然不斷出擊,也是因為基地太遠,糧草供應困難,所以難有成效。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經進獻過“子午谷奇謀”: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乃曹操女婿,“怯而無謀”,因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系才獲得這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魏延看準此一機緣,遂請求諸葛亮分撥給他一萬軍隊出子午谷,直接攻取長安;諸葛亮自領兵出祁山攻雍州,這樣“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7]許多人認為,魏延的計劃雖然冒險,但成功的可能極大;蜀漢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能一舉統一中國,至少有望將雍州並入蜀地。考慮到後來蜀漢滅於魏國之手,乃是由於魏國大將鄧艾采取瞭相似的“奇險”戰略,諸葛亮對魏延提議的否決,尤其讓同情魏延的人們深感遺憾。  在分析諸葛亮與魏延關系的時候,有一點是許多論者都不應該忽略的,那就是:倘若沒有關羽失荊州,沒有劉備夷陵慘敗,讓蜀漢元氣大傷,那麼蜀漢“興復漢室”的北伐就應該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規劃的開疆拓土的兩路出擊,而不是後來諸葛亮因為實力不足隻能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略;如果是大刀闊斧的進攻,像魏延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是能夠發揮出特長也可以建立更為輝煌的業績的。可惜,歷史沒有給魏延這樣的機會。在諸葛亮不得不“穩妥”進行的北伐中,有勇有謀的魏延確實有難以施展能力的困惑。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諸葛亮在北伐期間對魏延是器重的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後,一直是坐鎮後方,負責糧草供應,因此與在前方作戰的魏延並無關系。直到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才與魏延有瞭真實的接觸。認真說起來,諸葛亮並沒有對魏延有看法,也沒有棄之不用;恰恰相反,他對魏延是很器重的。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230年),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受命率偏師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在陽溪大戰。魏延大破郭淮、費瑤等,於是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等等。可見魏延的官職在蜀國還是很高的,而且都是“開府治事”後的諸葛亮親手提拔的。  南鄭侯,這是蜀漢侯爵中的最高級別,相當於縣侯,系東漢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級別。魏延受封之時正是諸葛亮當政時期;雖說諸葛亮不會根據私人好惡來代替國傢用人政策,但也可據此初步斷定諸葛亮對魏延還是器重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郡叛魏”,形勢大好。曹魏舉國震驚,忙派兵抵禦。諸葛亮沒有采納“論者皆言”以魏延、吳壹去據守蜀漢咽喉之地——街亭“為宜”,卻“違眾拔謖”,即讓“言過其實,不可大用”[8]的馬謖統領諸軍與魏國名將張郃交戰,自己也不親臨前線指揮,結果遭致街亭大敗,使蜀漢失去瞭唯一的大好時機。  這次北伐沒有重用魏延,說不上是有意冷落。諸葛亮確實是看錯瞭人,所以他才“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9]他不但承擔瞭失敗的責任,而且把自己的錯誤公開宣露,以便接受大傢的監督,記取教訓。  關於魏延進獻“子午谷奇謀”之事,因為沒有歷史實踐,說它成功或失敗均都是分析,所以不宜誇大它的作用。魏延在當時的職務中,有一條便是“丞相司馬”。從兩漢以來的官制可以知道,“司馬”是專管軍事的。魏延身為丞相司馬,相當於諸葛亮北伐軍的總參謀長,或者說就是諸葛亮的“軍師”。參謀提出一條建議,是很正常的事,而身為主帥的諸葛亮也完全有權力通過或否決魏延的建議。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絕不可能因此影響諸葛亮與魏延二人的關系,更不可能形成所謂諸葛亮與魏延之間的矛盾,此後也有諸葛亮派魏延單獨領兵之事就是證明。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子午谷奇謀”的記載出於《魏略》,與本傳記載不同。由於《魏略》關於蜀漢事務的相關記載多與本傳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評為“妄說”、“敵國傳聞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計本身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即使確有此事,諸葛亮也不會采納“子午谷奇謀”這樣的計策,因為它太“懸危”[10]。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也猶如劉備征東吳一樣,是傾全國之力進行的,所以不能冒險。冒險成功瞭則罷,一旦不成功就會導致國傢的嚴重危機。所以,諸葛亮北伐的戰爭指導思想,主要是圖謀穩當地在隴右建立基地,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從蜀漢的實際國力、包括軍力而言,對諸葛亮的北伐步驟,不能不認為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平心而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實在是過低估計瞭子午谷道路的艱難和強大的魏國軍事力量。歷史本來是不能假設的,這裡不妨作一假設:諸葛亮采納瞭“子午谷奇謀”,魏延率奇兵從子午谷直奔長安。子午谷道路崎嶇,遇雨還泥濘,魏延軍不能按預期趕到(建興八年,魏使張郃率軍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絕”[11],不能前進,張郃軍隻得退還);勉強走出子午谷時,長安的魏國守軍已佈好防守之陣;諸葛亮的大軍也不能按期到達(幾次北伐都推動不走就是證明)。此時的魏延及其大軍,便隻能懊悔輕率出征瞭;蜀國遭此重創,也再不可能組織像樣的北伐瞭。  諸葛亮臨終時“拋棄”魏延自有原因  諸葛亮對魏延應該說是器重的,但也確有冷落的時候,尤其是在他臨終時,對魏延的冷落終於導致瞭魏延與楊儀的爭鬥及其敗亡。  諸葛亮在臨終之前的退軍安排中,確實冷落瞭魏延。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薑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薑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12]這次戰略性的會議魏延沒有參加,不少替魏延喊冤的人拿出這件事來作為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證據。然而,諸葛亮這樣做是有他的道理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諸葛亮為何要讓楊儀而不是魏延在他死後統領三軍?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意圖與魏延有差異。  諸葛亮的北伐,許多人隻看到瞭他的“興復漢室”之志和為此“鞠躬盡瘁”的努力,這是很不全面的。陳壽在撰寫諸葛亮本傳後就評論說:“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13]這是用史傢慣用的曲筆之法,委婉地道出瞭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即北伐戰略是包括兩個層次的:高層次的戰略意圖即掃滅魏國,興復漢室,這個通常為世人所關註;另一個戰略意圖則是低層次的,即在敵眾我寡,無法興復漢室的情況下,起碼要做到擴大蜀漢版土,震動魏國,使其不能對蜀漢用兵。對這個低層次的目標,卻往往被人忽略瞭。  諸葛亮在上《出師表》準備北伐時,是抱著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的雄心壯志的。可是,諸葛亮雖決意北伐,然而當時魏、蜀兩國實力對比實在是眾寡懸殊。在當時的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小的國傢;全國13州,蜀漢僅有一州;全國人口770萬,蜀漢不到100萬。諸葛亮以僅占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欲完成統一全國的理想抱負,實在是難以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形勢看似大好,結果卻是失利,這讓諸葛亮的心態發生瞭變化。此後,他雖然一如既往地堅持北伐,但是,已經發出瞭“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觀也”[14]的感嘆,這與《出師表》中“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15]的堅定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他的北伐戰略雖然始終放在關中一線,卻是從涼州繞一大圈的穩步推進,不再采取大的戰略行動。這實際上無疑於宣佈,“興復漢室”隻是一個遙遠的理想罷瞭。  對諸葛亮關於北伐戰略這樣深層次的思考以及戰略重心的調整,魏延顯然是不理解的。作為軍人,魏延是優秀的,但他是戰術傢而不是戰略傢。魏、蜀兩國實力對比眾寡懸殊的事實使諸葛亮在北伐時十分謹慎,因為蜀漢經不起折騰;而魏延卻經常“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16]雖然這隻不過是發發牢騷,並不影響他與諸葛亮的關系;但是,諸葛亮卻明白魏延是很不願意放棄北伐的高層次戰略意圖的。所以,諸葛亮不可能讓魏延在他死後統領三軍。  其次,魏延與楊儀的矛盾讓諸葛亮“二選一”時隻能選楊棄魏。  諸葛亮臨終時,魏延是蜀漢最高級別的武將,作戰勇猛,富有謀略且深得士卒愛戴。魏延是個標準的武人,本領大脾氣架子也大,為人驕橫,史書說他“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17]大傢看在他是蜀漢第一大將的份上,都讓他幾分;可偏偏有個同樣心高氣傲的傢夥不買他的賬,這人就是“七郡上士”楊儀。楊儀是個文官,手上一兵一卒都沒有,更沒有過人的武藝,但他“長於規畫分部,籌度糧谷”,能保證北伐大軍足糧足兵,是蜀漢後勤第一人。誰都知道糧草器械對作戰的重要性,所以楊儀仗著自己的功績能力,是諸葛亮以下唯一敢對魏延說不的人。兩個懷才傲世,心胸狹窄的奇才在一起共事,結果自然是水火不容,事事針鋒相對瞭。  魏延和楊儀之間交惡到什麼程度呢?史書如此記載:“值軍師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擬儀,儀泣涕橫集。禕常入坐其間,諫喻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禕匡救之力也。”[18]可見二人仇隙之深,已經無法化解。魏延和楊儀的交惡甚至還傳出瞭蜀漢。“孫權嘗大醉,問禕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19]  魏延和楊儀二人對諸葛亮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他對兩人的態度是百般容忍,還繼續委以重任。在當時異常團結的蜀國軍政當局來說,有這兩個異類,是很無奈的事。  由於以上原因,諸葛亮在臨終之前召開關於退軍安排會議時,必然面臨在魏延與楊儀之間“二選一”的難題。魏延和楊儀都有本事,同時都難以和同僚較好地合作。不過楊儀會遵照諸葛亮的調度撤軍;而如果遺命給魏延,他一定會抗命繼續和魏國交戰。由於蜀軍長期以諸葛亮為核心,在這個時候和魏軍決戰,在戰略上是相當愚蠢的行為。所以諸葛亮明智地選擇楊儀指揮這次行動而“拋棄”瞭魏延。事實證明楊儀也確實不辱使命。至於這次會議沒有讓魏延參加,應該說是諸葛亮的無奈:倘若魏延聽說諸葛亮將全權托付楊儀,說不定會出於不滿而當場翻臉,這正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魏延的前軍正和魏軍對峙,也不便請他前來。所以,諸葛亮的這次安排也是出於全局考慮,並不是對魏延不信任。  事實證明,諸葛亮對魏延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史書記載,魏延得知諸葛亮死訊後,關心的不是退軍而是繼續北伐。他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20]不久,魏延即起兵與楊儀作戰,最後軍敗身亡。魏延最後的敗死有很大的必然性。他雖然智勇雙全,但缺乏大局觀念,而且性情高傲,經常以勢凌人;因為他與楊儀的私仇,忘記瞭敵軍大軍壓境的危險,更忘記瞭諸葛亮新逝、整個蜀漢的悲痛之情。在這時發動與楊儀的爭鬥,就會在無形之中將自己推上軍心和民心的對立面,也就無疑將自己推上瞭死路。  所以,諸葛亮與魏延關系需要客觀評價:諸葛亮對魏延是器重的,是在諸葛亮的戰略框架下讓他充分發揮瞭作用的;而之所以沒有采用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和在臨終時“拋棄”魏延,也是有原因的。嚴格說起來,諸葛亮確實不能將他身後的蜀漢軍國大權交給魏延;盡管他有勇有謀又資歷老,然而他自身要命的缺點,使其難以堪當統帥大任。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