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國君

趙武靈王:最有魄力的國君和他的“胡服騎射”

 趙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趙先祖是華夏族的一支,其君嬴姓,趙氏。趙氏起初是晉國的權臣,春秋中後期開始掌權晉國,直到三傢分晉之後建立趙國。   趙國建立之初,軍力弱。直到趙武靈王的出現,趙武靈王是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他為瞭抵禦北方胡人的侵略,實行瞭“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改革內容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  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常來侵擾。而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趙國常吃敗仗,大將被擒,城邑被占。趙國很可能要被別國兼並。  趙國地處北邊,經常與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遊牧民族接觸。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為瞭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接受變法。趙武靈王駁斥他們說:“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采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傢的昌盛就怎樣去做。隻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抱著以胡制胡,將西北少數民族納入趙國版圖的決心,沖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發佈瞭“胡服騎射”的政令。趙武靈王號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著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公子成等人見趙武靈王動瞭真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在下面散佈謠言說:“趙武靈王平素就看著我們不順眼,這是故意做出來羞辱我們。”趙武靈王聽到後,召集滿朝文武大臣,當著他們的面用箭將門樓上的枕木射穿,並嚴厲地說:“有誰膽敢再說阻撓變法的話,我的箭就穿過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面面相覷,從此再也不敢妄發議論瞭。  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在與北方民族及中原諸侯的抗爭中起瞭很大的作用。從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起,趙國的國力就逐漸強大起來。後來不但打敗瞭經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奪取林胡、樓煩之地,向北方開辟瞭上千裡的疆域,並設置雲中、雁門、代郡行政區,管轄范圍達到今河套地區。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傢傳為佳話。當時在中原諸侯王把少數民族看作“異類”的時候,趙武靈王能力排眾議,沖破守舊勢力的阻撓,向夷狄學習,這表現出改革傢的魄力和膽識。相關閱讀推薦:解密:趙武靈王也曾被美女當成棋子玩弄嗎?第一雄主趙武靈王:為什麼會被自己的兒子活活餓死趙武靈王是誰?趙武靈王趙雍簡介趙武靈王趙雍怎麼死的?死後是哪個兒子繼位?趙武靈王兒子公子章為什麼沒當上皇帝?

揭秘:中國歷史上一鳴驚人究竟指的是哪位國君?

  導讀:成語“一鳴驚人”是說一個人平時默默無聞,突然間就做出瞭驚人的舉動。這話出自《史記·滑稽列傳》,說的是淳於髡用隱語說服齊威王之事。然而,《韓非子·喻老》篇中也有類似的一句話:“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指的卻是楚莊王之事。這句話還被《史記》所引用。那麼,一鳴驚人的到底是齊威王還是楚莊王呢?讓我們看看話語的形成和兩人的作為是否稱之為“一鳴驚人”。        楚莊王  楚莊王名叫熊侶,公元前614年他的父親楚穆王死去,他繼位為王。即位三年,他從來沒有向國內發佈過任何命令,日日夜夜尋歡作樂,並且還下瞭一道詔令:“有敢進諫者格殺勿論。”有個叫伍舉的大臣入宮進諫,看到這個楚莊王左摟右抱著姬妾們,正在看女樂歌舞。伍舉說:“希望向您進獻一個隱語。”接著說:“有一隻鳥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飛也不鳴,這是一隻什麼鳥呢?”楚莊王說:“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瞭。”過瞭幾個月,楚莊王不但沒有改過,反而更加淫逸放縱。一個叫蘇從的大夫就進宮去勸諫。楚莊王說:“你沒有聽到我的詔令嗎?”蘇從說:“舍身而使君王您賢明,這是我的夙願。”楚莊王於是就停止淫逸作樂,開始處理政務。他殺瞭幾百個罪人,擢升瞭幾百個有功勞的官員,任用伍舉和蘇從管理政務,得到瞭舉國上下的擁護。   此後的楚莊王都有那些作為呢?  在伍舉、蘇從規勸他的那一年,楚國滅亡瞭庸國。即位第六年,楚國討伐宋國,得到瞭五百輛戰車。八年(前606),楚國討伐陸渾戎,到達洛,在周都的郊外閱兵。這是不尊重周王室的表現。更有甚者,這個楚莊王竟然向前來勞軍的王孫滿詢問周鼎的輕重!這就是“問鼎”一詞的出處。十三年,楚國滅亡瞭舒國。十六年,楚國以平定“夏氏之亂”為名討伐陳國,雖然沒有將陳國劃歸到楚國的版圖之中,實際上已經把陳國變成瞭一個附屬國,等於擁有瞭這個國傢。十七年,楚國用兵包圍三個月攻下鄭國,鄭國簽訂瞭盟約,成為瞭楚國的同盟從屬國。鄭國本來是晉國的盟國,晉國不甘心被楚國奪取,前來救援,和楚國大戰,結果楚國大勝。二十年,楚國包圍瞭宋國,宋國也和楚國簽訂瞭盟約。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於公元前591年去世。  齊威王  齊威王名字叫做田因齊,繼承他的父親田午為田氏齊國國君,是在公元前378年。齊威王即位以來,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酒色不理政事,把政務交給卿大夫處理。齊國內部政務荒亂,外部諸侯都來討伐,國傢危在旦夕,大臣們還沒有人敢進諫勸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瞭九年。這個齊威王好隱語,有一個叫淳於髡的人就以隱語對他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瞭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鳴,不知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把齊國七十二個縣的縣令都召集到國都來舉行朝會,獎勵瞭勤於政事治理有方的即墨大夫;烹殺瞭丟城失地,靠賄賂贏得贊揚的阿大夫。齊國舉國震驚,人人都不敢文過飾非,努力表現出自己的忠誠。齊國大治。   此後的齊威王有些什麼功績呢?  朝會以後,齊威王緊接著發兵向西進攻趙國和衛國,並在濁澤打敗瞭魏軍圍困瞭魏惠王。魏國人隻好獻地求和。趙國人也把侵占的齊國長城歸還。齊威王即位的第二十四年,他和魏惠王談論過寶貝,魏惠王誇耀自己有前後照亮二十輛車子的夜明珠十顆。齊威王說齊國以人為寶,他有四個大臣,都是光照千裡的人物,說得魏惠王羞慚而去。齊威王二十六年,齊國在桂陵打敗瞭不可一世的由龐涓率領的魏國軍隊,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的出處。齊威王在位三十六年,於公元前343年去世。用《史記》的話說,諸侯不敢對齊國用兵有二十多年。也就是說,自從齊威王理政以後,隻有齊國對他國用兵,沒有那個國傢敢於對齊國用兵。  楚莊王和齊威王,兩人為君的時間相隔213年。既然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也就沒有辦法直接比較。但是,兩個人都是有作為、有功績的君主,從詞的本義上來講,他們都在“突然間就做出瞭驚人的舉動”,都可以稱得上是“一鳴驚人”。不過,楚莊王聽到伍舉的諫阻後,並沒有馬上“飛起來”,而是過瞭三個月,當蘇從再一次勸諫後,才“飛”瞭起來。如果從強調“一”這個字來說,他不如齊威王來得突然和快速。所以,作為一個成語,《史記》把它放在《滑稽列傳》裡寫,那就應該是齊威王和淳於髡的故事瞭,但是他強調的是淳於髡這個勸諫者的語言藝術。這也就是辭書都用這個故事的原因吧!  總之,作為君主,楚莊王和齊威王都是有作為的人,他們都有著“一鳴驚人”的舉動。而作為一個成語,它屬於淳於髡、韓非子、司馬遷這些語言大師們。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五次最著名的邊疆收復戰揭秘:中國古代歷史上斬首日本人最多的人是誰?中國古代的陵墓真的是機關重重嗎?陰差陽錯就當瞭皇帝!中國古代的十大幸運帝王

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

  導讀: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當中有個楊玉環,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因為她美冠當時,受到瞭唐玄宗的特別寵愛,被封為貴妃。她本來是李隆基的兒媳婦,是唐玄宗用瞭心機費瞭手段將她霸占。春秋時期,也有幾個這樣的國君,本來是給自己的兒子娶妻,當得知這個女子美麗無比時,就把兒子晾在一邊,自己納為妻子。由於時代的因素,他們不用像唐玄宗那樣拐彎抹角,先是讓楊玉環出傢,然後再還俗,最後納入自己宮中,而是直接納為妻子,一點兒都不用遮掩。  衛宣公  衛宣公於公元前718年即位為衛國國君,他為兒子公子伋聘的是齊國齊僖公的女兒宣薑。還沒有等拜堂成親,衛宣公見這個女子長得實在是太漂亮瞭,非常喜歡,就把這個女子納為自己的妻子。然後,衛宣公給兒子伋另外娶瞭一個妻子。這個衛宣公實在是荒唐至極,他的淫蕩之事遠不止這一樁一件。早在作公子的時候,衛宣公就和父親衛莊公的妾夷薑私通,這個公子伋就是他和夷薑的私生子。當上國君以後,因為原配夫人邢氏不受寵,就把公子伋立為世子。霸占兒媳的時候,這個夷薑還在,為此,他在淇水邊上修建瞭一座華麗精美的高臺,史稱新臺,和宣薑住瞭進去。詩經裡的《邶風·新臺》說的就是這個新臺和這件事情。沒有多久,宣薑為宣公生下瞭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等到公子伋的母親去世後,衛宣公就把宣薑立為正夫人。這個宣薑想立自己的兒子為世子,就和公子朔在宣公面前說公子伋的壞話。宣公沒有因為自己搶瞭太子之妻而感到羞愧,而是感覺這個兒子是眼中的一根刺,時時在紮著他,因而非常討厭這個兒子,老早就想把他除掉。因此,宣公找瞭一個理由,讓太子出使齊國,然後在邊境上除掉他。衛宣公給瞭公子伋白旄(mao)使節,暗中命令大盜在邊境上攔截,見到手持白旄使節的人就將其殺掉。   公子伋將要啟程,宣薑生的那個大兒子壽就將這個陰謀告訴公子伋,並勸他不要去。公子伋說:“違背父親的命令保全自己,這怎麼能行呢!”於是毫不猶豫地前往齊國。子壽見公子伋不聽勸告,就以送行為名設宴灌醉瞭公子伋,盜取瞭他的白旄使節,先於公子伋趕到邊境。大盜見事先的約定應驗,就殺死瞭子壽。公子伋趕到後,對大盜說:“你們應當殺死的是我。”大盜們並不客氣,又殺死瞭公子伋,回報瞭衛宣公。衛宣公立公子朔為世子。第二年,衛宣公死去,世子朔立為國君,這就是衛惠公。  魯惠公  魯惠公,姬姓,名字叫做弗湟,是魯國第十三任國君。他的正夫人孟子沒有兒子,那個稱為聲子的妾生瞭一個兒子叫做息。晚年,魯惠公打算為息娶宋女,後人稱之為仲子,當這個仲子來到魯國的時候,魯惠公看到這個宋女漂亮,就把她奪為己有,並把她立為夫人。後來這個仲子生瞭一個兒子,叫做允。因為息不是太子,他的母親也不是正夫人,按照那個時候的規矩,允被立為太子。這個魯惠公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間倒也沒有多少荒唐事,但因為納瞭兒媳這件荒唐事,既給自己留下瞭惡名,又為公子息招來瞭殺身之禍。   魯惠公死後,因為允太幼小,魯國人共同商量,讓息代理國政。因為允是世子,所以說他是代理,不叫即位,死後也被稱之為魯隱公。這個子息對君位沒有野心,當瞭十一年代理國君,還一心想等到宋女生的兒子子允長大後還位與他。可是,世上總有一些人要制造事端為自己攫取私利,魯國當時就有一個這樣的人,叫公子揮。隱公十一年的冬天,公子揮向隱公獻媚說:“百姓認為您當國君於民有利,您就不要代理而正式做國君吧。我請求您殺掉子允,您讓我當國相。”魯隱公不同意,說先君有命在前。並說現在子允已經長大,他準備還政子允,自己連養老的地方都打算好瞭。公子揮害怕自己說的話讓子允知道將來殺瞭他,就反過來向子允說隱公的壞話:“子息想除掉你自己當國君,你要考慮好此事。請允許我為你殺掉他。”子允答應瞭。於是,公子揮殺死瞭魯隱公,立子允為國君,這就是魯桓公。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以范蠡的智慧為什麼救不瞭兒子性命?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春秋歷史上周襄王讓晉文公當班長用意是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如何來處理外交事務?吳國一舉成為春秋強國的契機是一場奪位之爭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楚平王  楚平王名叫棄疾,是楚共王的兒子,他殺死瞭自己的哥哥楚靈王和另外兩個哥哥,一個是已經被立為楚王的哥哥公子比,另一個哥哥是子皙,自己登上瞭楚王之位。平王二年(前527),楚平王委派費無忌到秦國去為太子建娶妻。這個秦女被稱之為伯贏,美貌過人。迎親隊伍還沒有到達楚國的郢都,費無忌就先一步趕回來,慫恿楚平王說:“秦國女子傾城傾國,您可以自己留下,再為太子另娶一位就是瞭。”楚平王同意瞭,自己娶瞭伯贏,為太子另娶瞭一位女子為妻。不久,這個伯贏為楚平王生下瞭一個兒子,取名熊珍,這就是後來的楚昭王。這個費無忌為什麼要出這樣的無恥之計呢?原來,他曾經是太子建的少傅,太傅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費無忌沒有什麼真本事,太子看不上他,費無忌也常常說太子的壞話。  過瞭四年,平王把太子建派到邊境城邑一個叫城父的地方去戍邊。費無忌變本加厲,繼續在平王耳邊說太子的壞話:“君王您娶瞭太子的妻子,他能不怨恨您嗎?現在太子在外,天天練兵,與諸侯交往,隻怕有一天他會來搶奪君位。這個楚平王聽瞭非常害怕,因為當年他也是帶兵在外,這個楚王的位置也是這麼搶來的。於是,他把伍奢叫回來責備,說他沒有教育好太子,然後將伍奢及其長子殺死。楚平王又派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建,司馬奮揚同情太子建,有意走漏瞭消息,太子建逃亡宋國。楚平王在位十三年,死的時候倒也算是平靜,但他死後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啦!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到吳國,協助吳王闔閭發憤圖強,終於在平王死後十年攻破楚國京城郢都,楚平王被從墳墓裡掘出來,伍子胥將其鞭屍泄憤。   晉文公  按照宗法制度,侄兒也是兒子,所以上輩人稱下輩人為侄子或侄兒,下輩人稱上輩人為伯父或叔父。晉文公娶侄媳婦為妻,也屬於納兒媳為妻一類性質。晉文公名叫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寵幸驪姬,殺瞭太子申生,重耳和弟弟夷吾也被迫流亡。獻公死後,晉國大臣先後殺死瞭驪姬和他妹妹生的兩個兒子,迎接夷吾當瞭晉國國君,就是晉惠公。晉惠公害怕這個哥哥來奪取他的政權,就派人追殺他。重耳走向瞭流亡之路。晉惠公能當國君,曾經得到過秦國的幫助,答應給秦國土地,當上國君後又反悔,晉秦兩國矛盾不斷。為瞭和秦國搞好關系,晉惠公把自己的兒子太子圉送到秦國為人質。十三年,晉惠公病得很重,太子圉擔心大臣們會立其他公子為君,就自己偷偷地跑回晉國,而把妻子留在瞭秦。晉惠公在位十四年死去,太子圉即位,即晉懷公,那個留在秦國的女子被稱之為懷贏。  太子圉逃走,秦國非常生氣,就打算找到公子重耳,重新立他為晉國國君。重耳到瞭秦國,秦穆公把宗室的五個女子送給重耳為妻,其中就有這個晉惠公的妻子懷贏。晉文公為瞭國君之位,也就娶瞭這個女子。應該說,晉文公重耳娶侄媳婦為妻,比以上三位娶兒媳為妻的國君更無恥,因為這個侄子媳婦已經嫁給瞭太子圉。這件事情從秦穆公方面來說是有自己的原因和苦衷的,他要立重耳為君,晉懷公圉必然被廢,被廢棄的國君誰都知道會是個什麼下場。果然,重耳回國一登上君位,馬上派人殺死瞭自己的侄子圉。懷贏是秦穆公心愛的女兒,他害怕這個女兒難以有個好結局,但他也知道強行送給重耳為妻也不太好,所以就把五個女子打包一起送給重耳,這本身就是一種降格以求的意思。重耳為瞭國君之位,在征求瞭隨行大臣的意見後,不但接受瞭這個女子,還把他立為正夫人。看起來,在道德人倫方面,最無恥的莫過於這些君主瞭。   其實,並不是我們現在的人要譴責重耳,史學傢也在譴責他。《左傳》寫到這兒,用瞭四個字:“懷贏與焉”。《史記》也特別寫明:“故子圉妻與往。”如果不是他們心中不平,這種事情完全可以不寫,諸侯國的君主娶妻的多瞭,史書上記載的有幾個?尤其是《左傳》,稱呼這個秦女為懷贏,就是給這個人定性為晉懷公的妻子,不管你是晉國賢公子還是春秋霸主,都改變不瞭這種性質。那個時代,君父擁有一切,他的任何決定兒子都必須服從,這就是被父親奪走妻子而沒有人反抗的原因所在。但是,作為父親,首先是要給兒子做出一個好的表率,這種人倫的正常關系更是不能紊亂,春秋時代也不例外。所以,盡管這些娶兒媳為妻的君主活著的時候沒有遭到報應,但他們的兒子下場都很淒慘,不能不說,這就是他們作孽埋下的禍根。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春秋歷史上國君與大臣之間的一次生死對決

  導讀:魯昭公是孔子同時代的魯國國君,雖然在位三十二年,但親政的機會很少,他在任的時候國傢內憂外患嚴重,政權掌握在大臣手中,為求親政,他與權臣展開瞭殊死搏鬥,結果卻被趕出國門,八年來始終未能再回國,最後死在異國他鄉,其情其景異常悲慘。魯襄公死的時候沒有嫡子,有兩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這兩人的母親都是襄公的妾,是姊妹倆。子野與子裯雖然如出一轍但卻是兩個德性,子野在守喪的時候因為哀痛過度死瞭,於是子裯得立。子裯在父親出殯的時候沒有一點悲傷,反而感到高興,十九歲瞭還像孩子一樣屁事不知,在殯葬儀式上與別人嬉笑打鬧,孝服臟瞭又換換瞭又臟,更換瞭三次,不過他不刻意偽裝不會假哭,道是個率直的人。  子裯不像人君,難免招致非議,大臣穆叔說,子裯為父親服喪不僅不哭反而有喜色,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國君呢?如果硬要立他,將來必定是禍患。這話說的在理,可權臣季氏不聽。那個時候,國際上,北邊要聽晉國的,南邊要服從楚國,魯昭公三次朝拜晉國都遭拒絕,唯一的一次接納還是參加晉平公葬禮,為此,孔子的《春秋》將其列為恥辱的事。還有一次去楚國祝賀“章華宮”落成,因為隻有魯昭公一位諸侯前來,楚靈王一高興贈送他一支寶弓,結果後悔又要回。在國內,昭公受制於“三桓”,所謂“三桓”是指孟氏、叔孫氏、季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文薑與哥哥通奸殺死瞭魯桓公,此後桓公的三個兒子輪流執政,慢慢的國君就成瞭擺設,到瞭魯昭公的時候更加虛弱,所以昭公很想除掉“三桓”。   魯國執政者叫季平子,這老小子也不厚道。按照周禮,魯國搞一些大型活動的時候隻能跳六人舞,隻有周王才能跳八人舞,大夫是四人舞,不過這種規定老早就被打破瞭。估計魯國專門養瞭一些跳舞的人,可能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他們平時就是操練,祭祀或搞活動的時候才派上用場。這種舞叫“萬舞”,應該是縱橫八人的方隊,八八六十四人,另外有兩個機動的,整個編制是六十六人。一次,魯昭公搞祭祀活動,結果跳舞的六十四人都沒來,隻來兩個,魯昭公一打聽,因為季平子新蓋莊園,跳萬舞的全到季平子那裡捧場去瞭,昭公能不氣嗎?  這事孔子也很氣憤,《論語》裡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你看,民辦教師都看不過去瞭,何況國君?這更加鐵定魯昭公廢黜“三桓”的決心,他曾秘密咨詢大臣懿伯,懿伯說,這可使不得,國君丟掉民眾很久瞭,想要成功很難,再說,政權在人傢手裡已經好幾代瞭,如果失敗,國君就會背負惡名。昭公說,去去去,一邊玩去。不過懿伯挺守規矩的,他說,我不能回去,事情如果泄漏,我要承擔責任,我不能幫助君王,但我能保守秘密。於是他賴在宮裡不走瞭。   魯昭公在位25年的時候,他聯系瞭幾個跟季平子有仇的人,開始行動瞭,不過很快就失敗瞭,而且很慘。第一個跟季氏有仇的人叫郈昭伯,這人與季平子同朝為官又是鄰居,兩人都喜歡鬥雞,可能賭註很大。一次,季平子給雞身上塗上芥末用以迷惑對方眼睛,郈昭伯給雞安上鐵爪,結果季平子敗北,大怒,帶人占領郈昭伯的房產作為補償,郈昭伯因此怨恨。第二個人叫臧昭伯,因從弟誣陷他而躲避在季平子傢,臧昭伯抓瞭季平子傢臣,季平子大怒,也抓瞭臧昭伯傢臣,因而結怨。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春秋歷史上以范蠡的智慧為什麼救不瞭兒子性命?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春秋歷史上周襄王讓晉文公當班長用意是什麼?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三個人叫季公亥,族人季公鳥死後,其妻季姒與自傢廚子私通,別人沒說什麼,季姒自己反倒害怕起來,於是用苦肉計,讓婢女打傷自己,然後跑到別人傢裡誣陷她的管傢要挾自己與之私通,季平子準備把管傢殺掉,季公亥為管傢求情,言辭懇切的說,殺他等於殺我。但季平子沒給面子,殺瞭管傢,所以季公亥也與季平子有隙。行動的前夕有一個預兆,有無數隻八哥來魯國築巢而居,魯國人很詫異,因為魯國從沒來過八哥,而且八哥是穴居,來魯國卻變成巢居,他們覺得很怪異,於是出現瞭歌謠,映射昭公的命運。  還有一個引子,季公亥準備起兵討伐季氏,為瞭爭取昭公意見,故意拉攏太子公為,公為派宦官告訴昭公,當時昭公正在睡覺,宦官驚擾瞭他的夢,氣的拿戈就扔瞭過去,訓斥說,這不是小人應該知道的事,宦官害怕跑瞭。季公亥與太子一起朝見,於昭公商量攻打季平子,昭公又召集幾個季氏仇人協商,臧昭伯不同意,郈昭伯堅決支持而且勸昭公立即行動。昭公沒有軍隊,因為季平子的爺爺早已把國傢軍隊一分為三,孟氏、叔孫氏、季氏各領一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是鐵定的遊戲規則,沒有軍隊所以國君衰弱。昭公隻有帶著親兵和這幾傢傢丁殺奔季傢,大敗季氏軍隊,殺瞭季平子弟弟,占領瞭季氏領地。   季平子毫無防備,被這陣勢嚇蒙瞭,急忙登上據點問道,君王沒說我犯什麼罪就討伐我,我不服,最後,請求有三:一,暫停工作(相當於雙規),待查清問題再作處理。二,辭官回傢。三,逃亡。季平子再三請求,昭公就是不同意,懿伯急瞭,勸昭公趕緊答應,郈昭伯則堅持殺瞭他。孟氏和叔孫氏聽說季氏有難聚在一起商量對策,結論是,沒有季氏便沒有孟氏和叔孫氏,於是發兵救援季氏,打敗瞭昭公,殺瞭郈昭伯,懿伯和解說,讓大臣們出走,君王留下來,以後季平子就會有所改變。昭公說,我是沒法忍受瞭。於是拂袖而去,從此開始瞭逃亡。  魯昭公逃亡八年時間,他輾轉奔波於晉國、齊國之間,受盡瞭顛沛和屈辱,沒有一個國傢願意幫他復國,其間晉國、齊國準備幫他,可在季平子重賄下,始終未能如願,隻有宋元公願意出兵,因為宋元公與季公亥有姻親,不幸的是宋元公突然死瞭。叔孫昭子願意接納他回國,可是還沒有謀劃好也無病而終,你說這昭公什麼命運?最終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憂憤而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春秋戰國歷史上死的最蹊蹺的國君是誰?

  導讀:春秋戰國的時候,各諸侯國的國君得不到壽終正寢的數不勝數,他們當中,有被弒殺而死的,有暴病而亡的,有戰敗被砍頭的,也有橫劍自刎的。在眾多諸侯中,有一個人的死法卻極其獨特也一直令人費解,那就是陳桓公的死。  陳桓公的死,《春秋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分別是:“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正月甲戌己醜,桓公鮑卒。”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仔細分析就覺得大有蹊蹺瞭。一般情況下,史籍記載諸侯之薨應該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薨或卒,比如齊桓公之死,《左傳》的記載清晰而明朗,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乙亥就是初七,而陳桓公的死為什麼是“甲戌、己醜”兩個日子呢?  《谷梁傳·桓公五年》說: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醜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陳桓公在甲戌這天出走,己醜這天才找到他的屍體,當時已經不知道他死瞭多長時間瞭,所以用這兩個日子記錄他的死。甲戌,指二十一日,己醜,指初六,史籍的記載是正月己醜找到的,那麼甲戌當指去年的十二月,如此算來,陳桓公失蹤瞭大半個月,這又是為什麼呢?   陳桓公乃一方諸侯還是周王朝的卿士,為什麼一個人出走並且死在“異國他鄉”呢?這個問題《公羊傳》為我們提供瞭一些參考依據。《公羊傳》說陳桓公“卒之忄戍也。”忄戍(yue),何休的註解是狂、瘋癲的意思。根據《谷梁傳》和《公羊傳》等史籍的記載和註解,我們大致可以瞭解陳桓公之死的過程,陳桓公在公元前708年患精神障礙疾病於12月21日走失,公元前707年1月6日屍體被人發現,這16天裡,陳桓公到過什麼地方、做過什麼事情、留有什麼遺囑都成瞭不解之謎。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主,身為一國之君患精神病出走,十幾天不見人影肯定會給陳國帶來嚴重的後果,果然《春秋左傳》說:“陳侯鮑卒······於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在陳桓公走失的日子裡,陳桓公的弟弟佗殺瞭太子而自立為君,從此陳國陷入瞭混亂亡國的泥潭。陳桓公的事讓我想到瞭“犀利哥”,但是陳桓公之死的確很黃很暴力很離奇,而且蹊蹺的讓人難以置信。歷史上,像陳桓公這樣死去的國君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楚王好細腰與晉君好女寵的結局是啥? 春秋歷史上孔子的好友在兩次政變中都做瞭些什麼 春秋歷史上齊桓公為何要插手魯國的傢庭糾紛?揭秘:春秋歷史上國君與大臣之間的一次生死對決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

史上最和諧的國君一傢子:吳國四公子季札讓國

   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贊美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瞭出來,自己則以采藥為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瞭吳國。   數代後,壽夢繼承瞭吳國王位。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 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   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托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瞭。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為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絕。為瞭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國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瞭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贊美為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鑒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裡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動瞭吳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瞭吳人的這個念頭。   有一次,吳國派遣季札出使魯國。到瞭魯國,季札聽到瞭蔚為大觀的周樂。季札以非凡的感受力和卓絕的見識,透析瞭禮樂之教的深遠蘊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勢,語驚四座,使眾人為之傾倒。聽到《唐》,他聽出瞭思接千載的陶唐氏遺風,聽到《大雅》,他在樂曲深廣的氣度裡,聽到瞭文王之德。當《魏》歌四起,那“大而寬,儉而易”的盟主之志,輝映著以德輔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時候,季札驚嘆道:“這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至德樂章,就如同蒼天無不覆蓋,大地無不承載。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無以復加瞭。”

歷史上父子倆均被戴綠帽的國君:魯桓公與魯莊公

  魯桓公與魯莊公父子倆的悲哀:  春秋時期,魯國國君特別愛娶齊國公的女兒為夫人,而齊國的公主大多不是“省油的燈”,多不守“婦道”,愛給魯國國君戴綠帽子。齊僖公的女兒文薑嫁給魯桓公之後還與自己的哥哥(即後來的齊襄公)保持著原來的情人關系,最後,齊襄公居然派殺手暗殺瞭魯桓公。  魯莊公的母親,是齊僖公的女兒文薑。  文薑,並不是指她姓文,名薑。夏、商、周三代以前,有貴族身份的男子隻稱氏與名,而不稱姓。隻有婦人稱姓,周朝的齊國為薑姓。文是指有才華,所謂文薑是指有才華的薑姓女子。  年輕時的文薑,跟很多少女一樣,懷有綺麗的王子公主夢。不過她心目中的王子,可不是魯莊公的老爹,而是自己的哥哥-齊國的公子諸兒。《史記》稱文薑為“婦”而不稱“女”,就是說,她在出嫁前與哥哥諸兒已跨越瞭最後的界限。文薑與諸兒的亂倫之戀,成瞭天下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齊僖公的兩個女兒成瞭當時各諸侯國君侯、世子競爭的對象,他們紛紛借機前往齊國都城臨淄攀扯關系,討好齊僖公,以達到娶齊氏女子的目的。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齊文薑特別欣賞鄭國世子姬忽,於是齊、鄭兩國便為兒女締結瞭秦晉之好。  然而鄭國的世子忽然聽到瞭“齊大非偶”的傳言,提出瞭退婚的要求。這對齊文薑來說是莫大的恥辱,終於懨懨成病。 魯桓公  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鄭國的世子實際上是不想戴綠帽子,才以這個理由拒絕瞭。  魯國急於討好齊國,於是偉大的魯桓公在公元前709年迎娶瞭文薑。  三年後,文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因為與他爹桓公的生日相同,故取名為“同”。這就是日後的魯莊公。很小的時候,阿同就隱隱約約聽到人們用奇怪的語調議論父母。盡管人們刻意躲避阿同,但是時間一長,阿同還是知道瞭母親扒灰的事,幼小的心裡留下瞭抹不掉的陰影。  公元前698年十二月,齊僖公去世,次年正月,亂倫的諸兒居然當上國王,這就是齊襄公。三年後,諸兒即位的第三年,即文薑嫁魯的第十五年,他決定向周莊王的妹妹周王姬求婚,並按照周禮,邀請和周天子同姓的魯國國君桓公來代為主持。文薑聞訊,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齊國,魯桓公不顧大臣反對,答應瞭她的請求。  齊襄公親往迎接,大擺宴席款待魯桓公夫婦後,就以會見舊日宮中妃嬪為名,將文薑接至宮中。齊襄公將文薑迎到事先造好的密室,擺下酒菜,與文薑飲酒敘舊,兄妹二人四目相對,多日未見的相思,化作旺盛的火,不顧一切地摟抱在一起。兩人難舍難分,當晚又同床共枕,同宿宮中。  第二天,魯桓公派人向齊襄公辭行,要回魯國。齊襄公一定要請魯桓公到牛山遊覽,說是以此為魯桓公餞行。酒席上直把魯桓公灌得酩酊大醉。齊襄公派武士彭生抱魯桓公上車,送他回驛館。他用眼盯著彭生,加重語氣說道:“一定要把魯國君送到傢,不得有絲毫差錯。”路上,彭生看看左右無人,遵照齊襄公的密令,用厚佈毯子裹住魯桓公的頭,很輕易地將他害死在車上。相關閱讀推薦:解讀: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竟不如妓女春秋戰國歷史上蔡姬河中戲齊王:齊桓公一怒休妻揭秘:春秋首霸的齊桓公餓死宮中為何無人知曉?春秋魯莊公好色誤國:嬌妻與小叔子通奸引來國難魏夫人簡介 北宋時期女詞人魯國夫人魏夫人生平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文薑自魯桓公死後,日夜留在宮中與齊襄公歡聚,肆無忌憚,情意纏綿。此時魯國新君即位,派使者來迎她回國,二人都難舍難分。  文薑既不情願又無可奈何地緩緩向魯國進發。走到一個叫禚的地方,文薑在車上看到房舍整齊潔凈,便感嘆道:“這裡既不是魯國,也不是齊國,我該在此安身啊!”於是派人回復魯莊公說:“我性愛閑適,不願意回宮。如果非要我回宮,除非我死之後。”於是就在祝邱這個地方建瞭館舍住下。從此以後,文薑就來往於禚和祝邱兩地,徘徊於齊魯之間。齊襄公就在齊魯之間的館舍裡和文薑幽會。  魯國舉國上下,都在議論母親的醜聞,十三歲的阿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位瞭。十三歲,成人意識剛剛覺醒,但是在父母畸形的婚姻壓力下,魯莊公卻不知道如何判斷是非。孝敬長輩,天經地義,父親死瞭,母親和舅舅可算是最重要的長輩瞭,可是這樣的兩個長輩又該怎麼去孝敬呢?父親被舅舅殺害,冤有頭,債有主,做兒子的就該找上門去,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為父雪恥,最不濟,去罵一頓解解氣也行啊,可是齊國強大,魯國弱小,在齊襄公面前,魯莊公連大聲說話的底氣也沒有。不但沒有,有時因為政治的需要,他還要巴結齊襄公。  魯莊公即位不久,鄰國紀國就被齊國吞掉瞭。唇亡齒寒,魯國受到的威脅更直接瞭,更不敢對齊國有所反抗瞭。而文薑與齊襄公更是仗勢欺人,為所欲為。公元前690年二月,心旌搖曳的齊襄公,到禚地約會文薑,還特意叫上魯莊公作陪!齊襄公這樣做,顯然是向魯莊公示威,要他臣服。但讓魯莊公無法理解的是,他的生身之母竟然迎合殺父仇人這樣欺辱兒子。 文薑  在禚地,魯莊公陪齊襄公狩獵,展現瞭高超的射術。他一連射出四支箭,支支都命中靶心。可惜,射術如此高超,卻不能向仇人射出一支箭。《詩經》以齊襄公的口氣,對魯莊公極盡嘲諷:“你長得真威武啊,明眸亮又清;每一支箭都能射中靶子,真是我的好外甥啊!”  大傢都嘲諷魯莊公與殺父仇人聯歡,可是,魯莊公不僅僅是一個兒子,還是一國之君。當時齊國如日中天,魯國不得不卑躬屈膝。誰能看出他與齊襄公談笑時眉角的陰影呢?他內心的屈辱與無奈,誰又能懂呢?  他明知道自己的老爸是被老媽和舅舅聯合謀殺的,可政治形勢壓倒一切。在即位二十四年之後,魯莊公娶瞭齊國公女哀薑為夫人。  毫無疑問,這是一份屈辱的婚約。  這個哀薑也是搞緋聞的高手。魯莊公的異母哥哥叫慶父,在魯國頗有權勢。哀薑於是就看上瞭慶父,兩人私通。更可怕的是,這場宮廷緋聞又直接引發瞭魯國歷史上著名的慶父之亂。  按照《周禮》,“女十五而笄”,也就是說,魯莊公要十四年之後才能結婚。這十四年的生活,他該如何滿足!  在未娶哀薑之前,魯莊公在魯國大夫黨氏之傢附近建造高臺,順道就看上瞭黨氏的女兒孟任,去勾引人傢。孟任是魯國大夫的女兒,講究禮儀,不願與沒名沒分的男人發生關系,於是就閉門不見魯莊公。為瞭娶孟任,魯莊公答應立孟任為夫人,這樣,孟任才“許之”,她怕魯莊公說話不算數,還特地“割臂盟公”,即割臂出血,與魯莊公歃血為盟。孟任嫁給魯莊公之後,生子,名子般。可是,魯莊公顯然沒有兌現自己當初的誓言,他又從齊國娶瞭哀薑,立哀薑為夫人。魯莊公對孟任內心有愧,遂想立子般為繼承人,以安撫孟任。  加上魯莊公和哀薑之間沒有嫡親子嗣。這樣,魯國也就沒有瞭嫡長子。但哀薑以與陪嫁的叔薑之子啟方為己子,想讓啟方做魯莊公的接班人。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於是魯莊公死活不同意。他想立子般為接班人。  可是,文薑不答應,齊襄公不答應。即使孟任生下瞭長子,也沒有資格做魯國夫人!因為魯國夫人的位置,是給哀薑留的。魯莊公終究沒有力量也沒有勇氣立孟任為夫人,因為他不敢得罪齊國。滿懷憧憬嫁過來的孟任,隻得抱著阿般,躲在一隅悄然落淚。  魯莊公因為擺不平哀薑和孟任,立後之事就一直拖瞭下去。  婚姻的桎梏,妨礙瞭魯莊公的政治作為。他本是有一些英明君主之作為的。他曾對曹劌說,衣食這類生存所必需的東西,自己不敢獨自享有,一定要分給身邊的人;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據實情合理裁決。可見,他很有民生思想,也勤於政務。遺憾的是,天下已亂,暴力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弱小的魯國是沒有話語權的。  面對妻子和大哥給自己戴上的綠帽子,魯莊公能怎麼樣呢?傢醜不可外揚,難道讓世人譏笑他們父子是綠帽子專業戶嗎?他隻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鬱悶之中,魯莊公走到瞭生命的終點。 魯莊公  公元前622年,魯莊公病重,他問三弟叔牙立後之事,叔牙說:“我看大哥慶父比較有才,可以繼位。”魯莊公又問四弟季友立後之事,季友說:“我支持子般繼位。”結果,糊塗的魯莊公卻告訴季友,叔牙曾保舉慶父繼位。結果,季友假托國君之命,派人用毒酒毒死瞭叔牙。  魯莊公去世之後,季友奉子般為君,暫住黨氏之傢。慶父不服,就派人刺殺瞭子般,並發動政變,驅逐瞭季友。魯人奉啟方為君,是為魯閔公。不久,慶父又與哀薑合謀,派人殺害瞭魯閔公,欲立慶方為君。但慶父不得人心,控制不住政局,很快遭國人驅逐,逃奔莒國。這時,季友回國,奉魯莊公另一庶子申即位,是為魯僖公。魯國賄賂莒國,讓其把慶父押解回魯國,莒國答應瞭。慶父自知罪大,就在押解回國的路上自殺瞭。  慶父出奔莒國之時,哀薑在魯國也呆不下去,出奔邾國。慶父死後,哀薑的好日子到瞭頭。她與慶父私通,還是慶父連弒二位國君的從犯,受到國內國外輿論的普遍譴責。此時,齊桓公已經稱霸,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延續周禮,在國際上主持正義。哀薑在魯國的表現讓齊桓公感覺很沒面子。於是,齊桓公責令邾國將哀薑引渡回齊國,之後將其殺死,“以屍歸魯”。魯國不愧為“禮儀之邦”,對哀薑仍以國君夫人之禮下葬。  魯國歷史上有名的“綠帽子事件”才最終落幕。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古代的棋迷:荊軻因六博打架南宮萬遭辱怒砸國君

  導讀:從發源至今,中國棋類遊戲演變出許多種玩法,圍棋、六博、象棋、雙陸、彈棋、塞棋,不一而足,也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棋具。其發展高峰,主要是東漢、兩晉南北朝和唐宋。作為當時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地帶的河南,留下有關博弈的大量人文故事和實物遺存,幾乎是必然。  今人也許知道河南有象棋文化之鄉滎陽,有圍棋“百段之城”洛陽,卻可能不知,有關圍棋的最早典故“舉棋不定”,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濮陽;漢代正面肯定圍棋的第一部專業著作《弈旨》,為班固在洛陽寫就;現存最早的與現代圍棋盤規格完全相同的隋代19道棋盤,出自安陽;較早為圍棋確定九品等級的《棋九品序錄》,為東晉南陽人范汪所著。  而孔子、韓非、曹操、曹丕、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拓跋宏、杜甫、邵雍、趙佶等一大批在河南遊歷生活過的聖賢、隱士、官員、帝王,或以棋明理,或癡迷手談,或留下詠棋詩篇,棋壇佳話連連。這些還不夠好玩。你可知,堂堂一代刺秦豪俠、鶴壁人荊軻,會因為玩六博棋跟人打架;宋國將軍南宮萬在商丘與國君下棋時連遭羞辱,一怒之下竟用棋盤砸死瞭國君;洛陽第一圍棋高手范寧兒,曾奉魏孝文帝之命南下,與南朝高手王抗展開驚心動魄的對決……可惜的是,我們的正史更熱衷記載那些嚴肅的“大事”,曾經陪伴瞭國人成百上千年的棋類“玩伴”,不少卻在不知不覺中灰飛煙滅,難覓蹤跡,留下一座空棋盤,讓今人絞盡腦汁也想象不出古人如何耍樂。尋跡中原古競技這組“博弈風雲”,試圖將曾經在中原大地上流行過的古代棋類遊戲予以梳理,重現它們曾帶給世人的快樂、苦痛與冥思。   堯造圍棋,為瞭治治任性的兒子  圍棋是最早的棋類遊戲之一,古代專屬名稱叫做弈,它是怎麼來的,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有現代學者認為,其可能源自上古時期的結繩而治、河圖洛書和周易八卦,但這三樣都玄之又玄,無論哪個解釋起來,可能都不止八篇十篇博士論文。翻看古籍,倒是古人輕而易舉就把這個問題打發瞭——古人是怎麼說的呢?古人很喜歡給某樣事物安排一個造物主,比如倉頡造字,有巢造屋,圍棋的發明專利,則被套在瞭堯和舜的身上。先秦古書《世本》中說:“堯造圍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堯的兒子,老子發明圍棋,兒子擅長為之,這是有關圍棋起源最早的記載。這種說法,在古代流傳甚廣。以致到瞭西晉,長居首都洛陽、愛好圍棋的大才子張華也相信這種說法,將其收入自己所著《博物志》中,但張華下筆時,又多添瞭兩句:“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於是,圍棋起源至少有瞭兩種說法,一是堯發現長子頑劣不堪,十分任性,想治治這孩子,便發明圍棋讓兒子收收性子;二是堯的繼任者舜才是圍棋的專利人,他也是為瞭孩子,不同的是,他是因為自傢孩子太笨,智商亟待開發。舜的目的不知道有沒有達到,但堯肯定沒有,不然他的大位八成要傳給丹朱。野史中說,這丹朱倒真迷上瞭圍棋,心收瞭,不跑出去野瞭,但還是不幹正經事。堯看他依舊不成器,才把位置傳給瞭舜。如此說來,不管圍棋是這倆人誰發明的,圍棋在古人意識當中似乎就是為瞭教育,這倒是與今天很多傢長爭著把孩子往圍棋班裡送一脈相承。  神話傳說的內容畢竟還是荒誕瞭些,唐人皮日休就質疑過堯造圍棋,認為這種高智商的遊戲一定是詭詐的戰國縱橫傢所發明。其實,圍棋作為一種復雜的遊戲,其起源必定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古代出土的圍棋實物,考古學者們發現,圍棋棋盤是從縱橫11道、13道、17道,慢慢發展到今天的19道的。西漢以前,主要流行17道,唐代以後才定型為19道。顯然,圍棋的創造並非一蹴而就,棋子由少到多,著法由單一到多樣,由歷代人一點點完善。有趣的是,到瞭近代,中國人還沒把自傢國粹的來歷鬧清楚,英國人卻已言之鑿鑿,在《大英百科全書》中說:“圍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於中國。”公元前2356年是堯即位元年,這是後人根據辛亥革命時期出版的《民報》上使用的黃帝紀年推算出來的。顯然,它的根據依然是“堯造圍棋”。相關閱讀推薦: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失敗?揭秘千古之謎:荊軻刺秦王前苦等的人是誰? 荊軻是誰?荊軻是怎麼死的?揭秘:荊軻刺秦王的情節 是誰一劍砍斷荊軻腿?歷史故事:“荊軻刺秦王”幕後真相及失敗原因歷史故事荊軻刺秦王始末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舉棋不定”,衛國宮廷鬥爭的“精神遺產”  比較可信的是,春秋時已經有瞭圍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衛獻公驕奢殘暴,衛國大夫孫文子和寧惠子發動政變,將獻公趕下臺,另立衛殤公為君。寧惠子死後,兒子寧悼子與孫文子不和。此時,流亡在外的獻公也有心復國,派人同寧悼子聯系,承諾自己回國就讓寧悼子掌權,自己不管朝政。寧悼子當即滿口答應,衛國大夫太叔文子聽說後嘆息:“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這番話是說,寧悼子對待國君還不如下棋,隨意行廢立之事,怎麼能免於失敗呢?弈者舉棋不定,將無法戰勝對手,在迎立國君這樣的大事上,更不能如此反復。  這就是成語“舉棋不定”的來歷,而事情的發展,正如太叔文子所料,第二年,寧悼子不聽勸說,殺掉衛殤公,追殺孫氏,迎回獻公,但不出兩年,寧悼子就被獻公的勢力所滅,陳屍朝堂之上。這是歷史上有關圍棋的第一次記載,時間是公元前548年。當時的衛國國都在濮陽,就是如今濮陽南郊的高城遺址。黃土已經深埋瞭宮中的血腥爭鬥,“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卻成為宮鬥的“精神遺產”,警示著後來人。   太叔文子說明事理時,拿下圍棋來打比方,充分說明瞭圍棋在春秋時期上層社會的普及。事實上,當時圍棋和另一種棋類遊戲六博並駕齊驅,最受人們歡迎,並稱“博弈”。而博弈的大行其道,不僅誕生瞭中國第一位有姓名記錄的圍棋高手弈秋,也引起瞭孔子、孟子等聖賢的註意,並在後世引發瞭一場孔孟是否反對圍棋的爭論。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先秦歷史上四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大盤點

  導讀:春秋戰國,是一個戰亂蜂起的時代,也是一個諸子百傢爭鳴的時代,更是一個好色成風的時代,就連堂堂一國之君的齊宣王就毫無隱諱地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則成為廣為流傳的歷史典故。在當時爭先恐後聲色犬馬、窮奢極欲的春秋戰國的國君中,有四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脫穎而出成為最傑出的典范。  第一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就是“好細腰”的楚靈王  楚靈王不僅喜好美女,而且喜好細腰的美女,因此楚國後宮三千美人爭先恐後地減少飲食,加強運動,隻希望自己的腰身一夜之間瘦成葦子桿,好讓大王喜歡,以便撈個妃嬪的名號。佳麗如雲,王恩有限,僧多粥少自然要努力競爭。如此幾日過去,果有幾位美人腰細瞭下去,其中一位成績特別突出的美人,盈盈一握楊柳腰,到楚王面前一晃,便深得楚靈王的喜歡,當晚就陪侍楚靈王上床。一夜春風過後,又是封妃,又是賞賜,直把其他美人羨慕得不得瞭。   為瞭讓楚靈王滿意,後宮飲食供應官也大大縮減瞭飲食供應量,想多吃都不行。幾位腰粗的美人節食多日,也不見腰細下去,急得嚶嚶地哭,用帛拼命去勒,直勒得氣喘不勻、腳邁不開,也不敢放松一點。自此,楚宮美女個個如剝洋蔥樣瘦瞭下去,胳膊腿細瞭,肉皮一拽老長,臉上現出高聳的顴骨,眼睛也凹瞭,腰也賽著跑的細下去,滿宮裊裊婷婷的韻致,隻是還很少有人達到楚靈王希望的一根脊骨一根腸那樣的腰圍。一天,侍衛來報,說一名宮女為瞭大王喜歡細腰不慎把自己餓死瞭。楚靈王不由激動起來,立即召群臣議事。議事的結果是認為這名宮女忠心耿耿、心無二志,為瞭楚國利益拋棄個人私欲,真是一代巾幗楷模。楚靈王決定給這名宮女立牌坊以示表彰,謚曰貞烈貴妃,並將這名宮女的父母親屬盡行加官封賞,金銀財寶送去一大車。相關閱讀推薦:先秦幾個最終被餓死的雄主國君:先秦最悲劇帝王!楚國國君楚成王:一個倒在自己兒子的刀下的帝王揭秘:中國歷史上因請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國君中國歷史上最會做秀的十個國君:中國國君之最揭秘:歷史上最荒淫國君 為與妹妹偷情情殺妹夫揭秘史上最窩囊的國君:被父親扒灰,被弟弟殺害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這一舉動更加激發瞭美人們將細腰進行到底的鬥志,勇敢的將每天早餐一碗有一百粒小米的稀飯改成六十粒,晚餐的一根黃瓜改成半根。美人中也有熬不住的,眼見末路日近,心底恐懼,有三十多個美人決定吃些肉,便合夥偷偷燉瞭一隻雞,不想給一群進宮的親友看見,大驚失色,劈手把雞奪瞭,說這怎麼行這怎麼行,實在想吃肉,你們三十人合夥吃一隻麻雀就足夠瞭。  後來,又有一名宮女,沒有餓死,而是忍受不住饑餓投水而死。楚靈王自是大行封賞,這名宮女一傢人當然歡天喜地。從此以後,楚國後宮喪事不絕,投水、上吊、撞墻、跳樓求死的都有。但是,最多的還是因長期節食引發營養不良而死的。一時間,楚王宮竟成美人塚。開始楚王還封妃賞賜,後來見的多瞭,便不管不問瞭,任由滿宮黃花凋零,不到一年,三千美人餘下不足三十。   第二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是玩“兄妹戀”的齊襄公  號稱春秋一帶霸主的齊桓公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他的哥哥小名叫做諸兒的齊襄公,不僅是個“殺誅數不當,淫與婦人,數欺大臣”,驕奢縱欲的暴君,還是一個亂倫的禽獸,竟和自己的妹妹私通玩起瞭“兄妹戀”。後來他妹妹嫁給魯桓公。襄公四年,魯桓公攜夫人來齊國走娘傢,他和妹妹兼情人又舊情復燃,又一次上瞭床。魯桓公發現後,當然忍不下這口窩囊氣,就對夫人大光其火。但夫人仗著有哥哥撐腰,不僅不買賬,反而告瞭刁狀。於是,陰險殘忍的齊襄公出於一己私欲,假借宴請的機會,把魯桓公灌醉,然後讓公子彭生把他抱到車上,暴打致死。堂堂的一國之君就這樣白白地冤死在異國他鄉。事後,齊襄公竟像沒事人似的,殺掉彭生以搪塞魯國,而把他的妹妹留在瞭自己的身邊,繼續尋歡作樂。這樣的禽獸豈能長久?在位十二年時,終於被公孫無知殺死,結束瞭罪惡的一生。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三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是偷吃“窩邊草”的齊莊公  後來的齊莊公比起他的先輩,風流得出花。他本來依靠大夫崔杼的支持才登上國君的位子。但他登基不久,就恩將仇報,開始吃起瞭“窩邊草”。原來,棠公的妻子是個大美人。棠公死後,崔杼娶以為妻。莊公色迷心竅,連哄帶騙加恫嚇,終於勾搭上崔杼的妻子。趁著崔杼外出不在傢,他經常跑到崔杼傢裡和崔杼的妻子糾纏鬼混,還拿崔杼的帽子賞賜給別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崔杼知道這種醜事,怒火頓起。他本想與晉國合謀偷襲齊國,宰瞭齊莊公,但一直沒有機會。莊公六年,有一回莊公鞭打瞭太監賈舉,後來賈舉又被召來侍候。這時的賈舉已經成為崔杼的奸細,時時監視莊公的行動,替崔杼尋找報仇的機會。五月的一天,莒子來朝拜,齊莊公設宴招待。崔杼見機會一到,就裝病在傢不理政務,引魚上鉤。  果然第二天,齊莊公來崔杼傢中問病,崔杼的妻子出門迎接。見到美麗的情人,他像酥瞭一樣,飄飄然地跟著崔杼的妻子走進院子。崔杼的妻子突然跑進屋內,和崔杼關門上鎖再也不出來,把他晾在瞭外面。可是,被色所惑的齊莊公並不知道這裡是死亡陷阱,反而在外面唱起瞭情歌。莊公在院內引吭高歌,賈舉卻把隨從人員阻擋在外面,並關上院子大門。這時早已埋伏好的崔杼的傢丁,拿著武器沖瞭上來。莊公發現大事不好,立馬跑到臺上,先是請求解圍,再求盟誓,最後請求到宗廟自殺,但被一一拒絕。後來莊公見求生無望,便企圖爬墻逃跑,被射中大腿,從墻上摔下來,被亂刀殺死,償還瞭這一段偷吃“窩邊草”的風流孽債。   第四大荒唐絕倫的好色國君是喜歡三男玩一女的陳靈公  齊莊公偷吃“窩邊草”風流艷事可謂荒唐絕倫,但陳國的國君陳靈公其實比他更為荒唐。陳靈公竟然公開與兩個男人共玩一個女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陳靈公與大夫孔寧、儀行父都同時與大夫禦叔的妻子夏姬有染。夏姬的兒子叫徵叔,也曾是陳國的大夫。對待這三個男人,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連自己的內衣,都一人送瞭他們一件,陳靈公得到的是汗衫,儀行父是碧羅襦,孔寧是錦襠。於是,陳靈公和孔寧、儀行父穿著夏姬贈送的內衣上朝,居然不顧滿朝文武的側目,公開討論夏姬的風情萬種,並興高采烈地贊不絕口,一時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朝中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終於聽不下去瞭,當場制止瞭這番對話,並對陳靈公加以勸諫:“君臣淫亂,民何效焉!”陳靈公把這話告訴瞭孔寧和儀行父,他倆請求殺掉泄冶,陳靈公也不制止,結果他們真的殺瞭泄冶。  靈公十五年的一天,陳靈公與孔、儀二人在夏姬傢飲酒作樂。當著夏姬的兒子徵叔的面,他與二人開玩笑,說:“徵叔長得像你,也像他。”二人應聲回答:“也像你。”當場把徵叔氣得要發瘋。他出來在馬廄裡埋伏下弓箭手,罷宴後,陳靈公一出房門就被亂箭射死,孔寧、儀行父也嚇得逃竄到楚國。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先秦幾個最終被餓死的雄主國君:先秦最悲劇帝王!

  國君是一國之主,侯國范圍內的土地財產都是他的。他們錦衣玉食,用曹劌的話說,這是一些“肉食者”,正所謂是“飯來張口”,應該不知道饑餓為何物。既便是那個臥薪嘗膽的勾踐,也隻不過是表示一下與民同艱苦共患難而已,至於說到吃飯,是根本不用發愁的。然而,凡事都有個極端特殊和例外,先秦還真有幾個餓死的國君。而這些國君都曾經稱雄一時。  齊桓公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他尊王攘夷,一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真可謂是風光無限。但是,這人卻有兩個毛病,好色並且任用小人。君主有這其中一個毛病就夠受的啦,齊桓公竟然占瞭兩個!  齊桓公有三位夫人,受寵幸的姬妾更是很多,僅僅是地位相當於夫人的就有六個。不幸的是,三個夫人都沒有生兒子,而他的幾個兒子都是姬妾生的,且都有想法繼承君位。更為糟糕的是,齊桓公並沒有處理好繼承人問題。他先是和管仲一起把公子昭立為太子,並把他托付給宋襄公。長衛姬生的兒子叫做無詭,她通過易牙在桓公面前說好話,又通過豎刁給桓公送禮,這個兒子也得到瞭寵幸。就這樣,桓公又答應瞭易牙,立無詭為太子。   齊桓公身邊有三個小人:易牙、開方和豎刁,他們三人非常受桓公寵信。有一回桓公開玩笑,說不知道人肉是什麼味道,易牙回傢殺瞭自己的兒子,做成菜肴給桓公吃,桓公認為易牙愛他勝過愛兒子。開方本來是衛國國君的公子,離開父母來到齊國侍奉桓公,父親死瞭也沒有回去奔喪,桓公認為開方愛他勝過愛自己的父母。豎刁是個廚子,自己閹割瞭來到齊國宮中,桓公認為豎刁愛他勝過愛自己的身體。本來,管仲臨死的時候曾經對桓公說過,這三種情況都不符合人之常情,勸桓公驅逐這三個小人,桓公當時也答應瞭,可是後來還是親近任用瞭這三人。  齊桓公當國君的第四十三年(前643)上,病重不起,五公子並不管父親病情安危,而是各自結黨,要求立為太子,繼承君位。他們攻占朝堂,大打出手,相互攻戰,根本不管齊桓公的死活。易牙和豎刁借助宮內寵臣,占領瞭朝堂,他們和所擁戴的無詭把朝堂和桓公的寢宮用大墻間隔開來,隻留下一個小洞供人進出送飯。後來,老爹的飯也沒有人管瞭,一代雄主齊桓公就這樣活活餓死在寢宮中。  桓公的屍體丟在床上六十七天,屍體生滿蛆蟲以至於爬到瞭門外。後來,易牙和豎刁一起殺死瞭諸大夫,擁立瞭無詭為君,這才將齊桓公裝殮入棺。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春秋戰國七雄之趙國為何亡在一個娼妓手上揭秘:歷史上當瞭三個國傢的王後的春秋第一艷婦吃人肉用活人殉葬的春秋霸主是誰? 古代殘忍制度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是怎麼死的?楚莊王的死因春秋首霸齊桓公餓死宮中為何無人知?齊桓公之死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楚靈王  楚靈王是楚莊王的兒子,名字叫做圍。本來,楚莊王將王位傳給瞭公子圍的哥哥,就是楚康王。楚康王死後王位傳給瞭自己的兒子員,就是郟敖。郟敖讓自己的叔叔公子圍做令尹,可是在他即位第四年上,竟然被這個叔叔用帽帶勒死在宮中。就這樣,公子圍當上瞭楚王,即楚靈王。這個楚靈王好大喜功,他在位期間不是召會諸侯會盟就是攻伐他國,幾乎年年動用刀兵。他還建造瞭一座章華臺,搜羅美女填充其中,下令讓逃亡者在裡面服役。在他當王的第十一年(前530)上,又發兵攻打徐國以便震懾吳國,自己卻住在乾溪這個地方作樂,直到第二年春天還舍不得離開。  楚靈王有三個弟弟,子比、子皙和棄疾,其中,子比逃亡在晉國,棄疾帶兵駐紮在蔡國。楚靈王以前殺死瞭蔡國的大夫觀起,他的兒子觀從逃到瞭吳國。由於百姓們不堪其苦,觀從就勸吳王討伐楚國。觀從假借公子棄疾的名義從晉國召回子比,並促成瞭兩人結盟共同討伐楚靈王。兄弟三人聯手攻入郢都,入宮殺死瞭靈王的太子祿,擁立子比當瞭楚王。子比任命子皙為令尹,棄疾為司馬。王宮清除後,觀從又率領軍隊進攻楚靈王。到瞭乾溪觀從向楚國官兵宣佈說:“楚國已經擁立新王瞭。先返回國都的,保留官爵財產,後返回的一律流放。”楚國的官兵一聽紛紛逃離楚靈王返回楚國。   楚靈王聽到瞭太子祿被殺的消息,一時失魂落魄,竟然從車上跌落下來,說:“我殺別人的兒子太多,能不落到這步田地嗎?”跟隨楚靈王的大臣和官兵都離開瞭他,楚靈王於是一個人在山中徘徊,連村裡的民眾也沒有敢收留他的。半路上,靈王遇見瞭過去在宮裡的涓人(灑掃清潔之人),對他說:“你替我找口飯吃吧,我已經餓瞭三天瞭。”涓人說:“新王剛剛下達詔令,有敢給您送飯並與您一起逃亡的誅滅三族,何況我也沒地方尋找食物。”靈王實在走不動瞭,便頭枕著涓人的大腿睡著瞭。涓人用一塊土塊代替,抽出自己的大腿逃走瞭。靈王醒來不見瞭涓人,餓得竟然都不能坐起來瞭。芋地有個地方官叫做申無宇,他曾經兩次觸犯王法,靈王都赦免瞭他。他的兒子申亥要替父報恩,到處尋找楚靈王,終於在釐澤找到瞭靈王,並把他接到自己的傢中。楚靈王就死在申亥的傢中。  楚靈王是怎麼死的?《史記》隻用瞭一個“死”字,沒有說他是自殺或者其他什麼,隻能說明,這個餓得已經坐都坐不起來的楚靈王,到瞭申亥傢中,恐怕已經是米水不進瞭。據此可以判斷,這個楚靈王是餓死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趙主父  趙武靈王曾經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使趙國軍隊強大起來。他滅瞭中山國,消除瞭趙國的“心頭之患”。可是在他擔任君主第二十七年(前299)上,他做出瞭一個在當時非同尋常的決定:把君位讓給瞭自己的兒子趙何,這就是趙惠文王,自己當起瞭“主父”。  趙主父開始把自己的長子趙章立為太子,後來,他又娶瞭一個年輕的夫人吳娃,因為特別寵愛,等這個吳娃生瞭趙何以後,就把趙章的太子廢瞭立瞭趙何。在趙何為王的第三年上,趙國滅瞭中山國,趙主父論功行賞,大赦天下,並封自己的長子趙章為代地的安陽君,同時派大臣田不禮輔佐趙章。這個趙章平素放縱,弟弟當國王他心中不服。次年,群臣前來朝拜,主父讓這個新王主持朝拜儀式,他在旁邊觀察。安陽君趙章當然也在朝拜當中,表現的非常頹喪。趙主父看到長子趙章反而向弟弟稱臣,屈身在弟弟面前,心中有點兒憐憫不忍。於是打算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當代國國王,隻不過沒有正式施行。  趙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遊覽,兩人分住在兩處宮殿當中。公子章就利用自己的黨徒和田不禮一起作亂,他詐傳主父的命令召見惠文王。惠文王的師傅、相國肥義先進去,結果被殺。另一大臣高信就率領衛兵保護惠文王和公子章作戰。王室公子趙成和大臣李兌從國都中趕來,調集瞭周邊城邑的軍隊前來平叛,打敗瞭公子章。公子章逃到瞭趙主父宮裡,主父打開宮門收留瞭他,公子成和李兌緊接著包圍瞭主父宮,逼迫主父交出瞭公子章。公子章死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說:“我們包圍瞭主父宮,即使撤兵,我們這些人也會被滅族。”於是繼續包圍主父宮。兩人命令宮中的人,最後出來的滅族,宮裡的人全都跑瞭出來。趙主父想出來卻出不來,又得不到食物供給,隻好去掏雛雀充饑,三個多月以後,終於餓死在沙丘宮。由於惠文王年少,自身都聽人擺佈,根本就控制不瞭局面,隻能任由事情的發生發展。   看看這幾個餓死的君主,他們都曾經有所作為或者想有所作為,可是最終卻活活餓死,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忽然間想起一句話:“有多少事可以從頭再來?”假如這幾個人可以預知自己是這樣的一種結局,他們會選擇另一種方式從頭再來嗎?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楚國國君楚成王:一個倒在自己兒子的刀下的帝王

  導讀:在中國古代,由於儒傢思想的影響,善良的人們隻知對皇帝頂禮膜拜,把宮廷看得無比神聖。殊不知,宮廷決不是聖潔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驕子。宮廷裡充滿瞭污垢、陰謀和血腥。所謂君臣大義、人倫大防等等,隻不過是防范百姓的樊籬、禁錮異端的鎖鏈罷瞭。  楚成王,春秋時期楚國國君。他在位四十六年,頗有作為,使楚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和影響空前提高。但他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主意不堅,欲廢長立幼,終於導致宮廷政變,身死子手。按周公所定的“宗子維城”的世襲制,楚國的王位繼承人當屬長子商臣。但楚國地處江南,風俗習慣自於華夏不同,王權嗣位常由少子。中原諸夏把楚國視為異族,稱其為荊蠻。為利於北上圖霸,楚成王打算改變以往的做法,在華夏諸國視為維系社稷宗脈嗣位的大事上,依照周禮,立長子商臣為王位繼承人。這樣,就可以表示自己尊周的誠意。但他又怕這種做法有違楚國的風俗習慣,引起人們的不滿。所以一時猶豫不決。  年長的商臣和其他王弟相比,頗多心計。他經常把珠玉環佩等小玩意送給成王身邊的近臣,是以知道宮內的消息。商臣見父王猶豫不決,惟恐別人得到嗣位,便加緊活動,多給近臣送東西,請他們美言,自己則借進宮請安的機會,在楚成王面前表現得十分勤勉恭謹。楚成王滿耳聽到的是稱贊商臣的美好話語,滿眼看到的是商臣的謙謙有禮,終於下定瞭立商臣為太子的決心。他對令尹鬥勃說:“商臣有祖宗遺風,必能承擔大任,其年紀又長於諸子,寡人欲立商臣為太子,愛卿以為如何?”商臣的舉動,鬥勃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見楚王垂問,便直言不諱地回答說:“大王年事不高,何必早立太子?即使要立太子,也不能立商臣。一來楚君嗣位,立少不立長,歷代都是這樣,大王不能壞瞭先祖的規矩;二來商臣之相,蜂目豺聲,性情殘忍,陰險狡詐。現在因為愛他便要立他,以後心裡厭煩便要廢黜他,您這樣做,必生禍亂。請大王三思而行!”   楚成王不聽鬥勃勸諫,立商臣為太子,安排潘崇做他的師傅,同日遷往東宮。商臣聽說鬥勃反對立自己為太子,心中憤恨,伺機想除掉鬥勃。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一代霸主晉文公病逝。許、蔡兩個中原姬姓諸侯國叛晉附楚。晉國新君晉襄公拜陽處父為大將,興師討伐。楚成王早有北進中原的雄心,認準這是一個好機會,便令鬥勃為主將、成大心為副將,率楚軍援救許、蔡。楚軍日夜兼程,很快抵達泜水岸邊。兩軍隔泜水相持兩個多月,眼看到瞭年底,晉軍糧草將盡,陽處父不免暗暗著急起來。他意欲退軍,既怕被楚軍窺破內情,乘勢追擊;又嫌避楚惡名,被世人恥笑;還擔心本國朝野上下反對。斟酌再三,陽處父終於想出瞭一個體面退軍的辦法。於是,他喚過使臣,密囑幾句,派其徑到楚軍大營,傳語道:“小臣奉鄙軍主將之命,趕來相告:兩軍如此相持,勝敗終難分曉,白白耗費軍資,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將軍如欲決戰,鄙軍願退回一舍(三十裡)之地,讓將軍濟水佈陣,決一生死;如果將軍不肯過河,那麼就請後退一舍之地,讓鄙軍渡河南岸,再決勝敗。鄙軍主將駕馬立車,專候將軍之命。”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楚成王死因:被兒子逼得自殺身亡的一代霸主楚成王之死:歷史上因泄露儲君人選而被殺的國君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一聽此言,鬥勃拍案而起,憤然道:“晉師淹留在外,時日已久,師**疲,早已不堪一擊,奈何不自量力,出此大言,欺我不能渡河嗎?傳令下去,秣馬厲兵,旦日飽食,渡河進擊晉師!”成大心連忙勸道:“晉人言退,分明不安好心。他們說是退兵一舍,實在是引誘我們上當。倘若他們乘我軍渡河之時出擊,我軍則進退失據,必有敗績。與其中人誘兵之計,不如我軍暫退一舍,讓晉人渡水決戰。”鬥勃一聽有理,便傳令全軍後退一舍,重新結寨,讓晉軍過河。陽處父見楚軍後退,遍告營中將士說:“楚將鬥勃畏我強晉,不敢渡水決戰,今已潛師遁逃。敵軍已退,我軍渡河無益,況且歲暮天寒,作戰多有不利,不如歸國養息,待天氣轉暖再舉兵不遲。”將士們思鄉心切,一聽此言,無不歡呼雀躍,片刻的功夫,早收拾停當。於是,陽處父率軍班師還晉。楚軍後退一舍等瞭兩天,不見晉軍動靜,便派人偵察,才得知晉軍早已撤離。鬥勃隻好下令班師。  鬥勃不戰而歸,北進中原的打算落瞭空,楚成王非常生氣。商臣一看時機到瞭,便湊上前去說:“兩軍相持兩月,鬥勃遲遲不肯出擊,最後避晉師而退,成全晉國霸名,聽說是接受瞭陽處父的賄賂。他這樣做,心中哪有父王您呢?”楚成王聽罷大怒,派人給鬥勃送去一把劍,讓他自殺。 鬥勃欲進宮申辯,在宮門口遭到商臣的阻擋。求見不得,鬥勃不由仰天長嘆:“鬥勃忠心,可昭日月,今日卻不得見大王一面。太子怨我,皆由嗣位引起。其殘忍本性,今日可見端倪。”說罷,拔劍自刎,死在成大心腳下。成大心掩埋瞭鬥勃的屍體,自穿囚服,闖進宮中,跪在楚成王面前,叩頭涕哭,詳細地匯報瞭出師還軍的全過程。並說:根本沒有賄賂之事,鬥勃救蔡,有功無過。如果大王以為後退有罪,那是我建議的,應該治我的罪,與鬥勃無關。楚成王驚訝地說:“鬥勃為何不來辯解?可見心中有鬼!”於是,成大心如實地匯報瞭宮門前發生的事。楚成王聽罷赧然變色,頓足道:“唉!太子誤瞭寡人,寡人誤瞭社稷。“自此以後,就有懷疑商臣之心。  鬥勃之事,給楚成王的心裡罩上瞭一層陰影,便遇事留意。一天他看到一個近臣身上佩戴著自己賜給太子之物,覺得奇怪,便追問其此物何處得來,近臣言語吞吐。楚成王大怒,動刑追問。近臣抵賴不瞭,隻好如實道出原委。楚成王恍然大悟,既痛悔鬥勃之死,又後悔不聽鬥勃之言,遂疏遠太子。後來又見少子王子職聰明,就想廢商臣而立王子職。不過,這時他倒記起瞭鬥勃評論商臣的話,擔心廢立會鬧出騷亂,所以遲遲不敢有所舉動。   正在這時,嫁到江國的胞妹羋氏回國歸寧,居住宮中。楚成王便對江羋說出瞭自己的心事。江羋沉思道:“廢立乃是大事,不可輕舉妄動,如能尋其過錯廢掉商臣,王子職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瞭王位。”成王覺得有理,便隱忍不發。成王兄妹的談話,不脛而走,早有人報告瞭商臣。商臣不免著急,便向師傅問計。潘崇道:“我有一計,可以證實這種說法的真假。王妹江羋,性情急躁,遇事容易發火直言。太子為她設宴,故意前恭後踞,激怒江羋。人在發怒時,無所顧忌,言語之中,必有泄漏。”商臣聽罷大喜,決定依計行事。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這天,商臣擺下豐盛的宴席招待江羋。江米受邀來到東宮,太子商臣遠遠出迎,恭請江羋堂上居中就座,親自把盞替江羋祝壽。酒獻三巡,菜過五味,江羋已喝得微醉,商臣漸漸露出怠慢的意思。他先是讓皰人直接給江羋送菜,自己並不起身;後來又自行與行酒侍者竊竊私語。江米很不高興,連連發問,商臣充耳不聞,兀自尋歡作樂。江羋何曾受過如此冷遇,頓時大怒,手指商臣斥責道:“如此無理,怎配做東宮太子?”商臣答道:“我嗣君位,你能把我怎麼樣?”江羋臉色微紅,出口罵道:“不肖之子,滿嘴狂言,怪不得大王欲廢你而立王子職!”商臣愣瞭愣神,假裝謝罪,慢慢地站起,鼻孔朝天。“不識好歹的東西,早該廢瞭你……”江羋越發氣憤,一邊罵著,一邊甩袖登車而去。  回到宮中,江羋怒氣未消,徑自去見楚成王,恨恨地說:“商臣無理無儀,粗魯傲慢,擔不起邦國大任,應該馬上廢掉!我看商臣面目兇惡,非善良之輩,拖得久瞭,會出現意外。”楚成王點頭道:“王妹所言極事。詩雲:‘人而無儀,不知其可也’。廢掉商臣,這是最好的理由。明日早朝,寡人當曉喻眾臣,付諸實行。”江羋轉怒為喜,起身告辭。楚成王叮囑道:“雲夢虞人進獻一頭野熊,我已令禦皰烹調。王妹可於酉時來宮,寡人已約王子職,同嘗熊掌,共議大事。”激怒江羋,探得實信,商臣連忙去見師傅潘崇,詢問自全之策。潘崇問道:“太子能降價屈尊,北面侍奉王子職嗎?”商臣連連搖頭:“以長事幼,我做不來。”  潘崇又問:“如果不能屈首事人,能不能逃到別的國傢去呢?”商臣道:“無緣無故,避難他國,徒取其辱。 我不能這樣做。”潘崇攤開雙手,無可奈何地說:“除此兩條,別無自全之策。”商臣撩袍跪倒,苦苦懇求。潘崇皺著眉,緩緩地說:“良策嘛,倒有一條。隻怕太子不忍下手……”說到這裡,潘崇止住話頭,狡黠的目光盯著商臣,沉沉不語。商臣站起身來,決然說道:“值此生死之際,還有什麼不忍心的呢?”潘崇靠近商臣,低語道:“欲掌王權,必行大事,今夜動手,穩操勝券。”商臣會意,兩人俯首帖耳,一陣密語。冬日天短,未到酉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瞭。商臣托言宮中有變,率軍圍住王宮。潘崇手持寶劍,率領幾十名武士,奔入內寢,闖到楚成王面前。刀戈劍矛,寒光閃閃,赳赳武士,殺氣騰騰。左右近臣,俱被嚇跑。楚成王驚悸站起,厲聲喝道:“太子太傅,不居東宮,來此何幹?寡人未有詔命,擅闖王宮,罪當處死!”   潘崇毫無懼色,依然舉步向前,手彈劍刃,冷冷說道:“鹿死誰手,尚且不知,大王何必裝腔作勢!新君駕臨,舊主也該遜位。”說罷,一揮手,滿臉殺氣的武士們立刻把楚成王團團圍住瞭。楚成王惶然四顧,身邊近臣、衛士已無一人,頓時氣餒,囁嚅地說:“寡人上瞭年歲,操勞太累,願出王宮,讓位太子。”潘崇答道:“一君死,一君立,一國豈有二主?君王不必出宮!”楚成王悲戚的目光註視著商臣,見商臣無動於衷,又移向潘崇,軟語相求:“寡人愛吃野味,已命禦皰烹制熊掌,吃瞭熊掌,雖死無恨。”  潘崇厲聲道:“熊掌難熟,大王打算拖延時間,等待外援嗎?大王等得,我們可等不得。大王請自便,不要自討苦吃!”說罷,結下商臣腰間束帶,扔到楚成王腳邊。楚成王拾起束帶,仰天大呼:“好鬥勃!好鬥勃!寡人悔不聽忠言,自取其禍。今日死在逆子手中,有何面目見忠臣於地下!“說罷,將挽成活結的束帶,套在自己的脖頸上。  潘崇喝令武士快些動手,兩名武士拽起束帶,片刻功夫,楚成王氣絕身亡。江羋入宮赴宴,望見楚成王直挺挺的屍體,頓時哭倒在地,悲咽地說:“王兄啊,王兄,是我害瞭你!”說著,抓起束帶,自

揭秘:歷史上最荒淫國君 為與妹妹偷情情殺妹夫

  導讀:歷史上荒淫的國君挺多,但像齊襄公這樣連自己妹妹都不放過的人少,情殺妹夫的人更少!齊文薑:春秋時代齊僖公的次女,與她的姐姐齊宣薑,同為絕色美人。文薑的婚姻則一波三折,與其兄亂倫,轟動瞭天下各國。後來,她一心一意地幫兒子魯莊公處理國政,因為處置得宜,使得魯國威望提高瞭不少,還在長勺挫敗瞭霸主齊桓公的進攻。人們一面諷刺她的蕩婦淫娃行徑,一面又一再歌頌她的絕世艷麗,《詩經》上就留下瞭許多有關文薑的篇章。  春秋時代,美女如雲,各國的小公主都在競芳妍、鬥美艷,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齊國與眾不同,他們推出的一是對姐妹:齊宣薑和齊文薑。兩姐妹都是齊僖公的女兒,就像詩歌裡稱頌的那樣“手若柔荑,膚若凝脂”,都貌若天仙。齊傢兩位姐妹公主成為各國哄搶的目標。姐姐齊宣薑十五歲的時候嫁給衛國太子,沒想到她的公公衛靈公卻迎娶瞭她,宣薑隻好當上瞭意中人的後媽。後來親兒子和太子爭權奪位雙雙成瞭刀下鬼,宣薑也被迫再嫁。這個絕代佳人命蹇時乖,隻好做瞭亂世的犧牲品。  妹妹齊文薑更不好惹。那時齊國正當財大氣粗,捧誰紅誰,而尊貴的公主又美艷驚人,求婚的君侯王子紛紛借機前往齊國都城臨淄攀扯關系。在眾多的追求者中,文薑特別欣賞鄭國世子姬忽,認為他端正勇健,如玉樹臨風。齊、鄭兩國便為兒女締結瞭婚姻。原本是一樁令人艷羨的美事,鄭國的世子忽然聽到瞭“齊大非偶”的傳言,單方面撕毀婚約。被人退婚?齊文薑一口氣堵在胸口,終於懨懨成病。   這兩朵姐妹花運氣都不好。鄭、衛兩國,本就是淫風大熾的地方,溱洧之地,男女淫奔不禁,性觀點非常開放。這兩位天生尤物剛好許配給這兩個國傢,結果私生活就被攪得一團糟。文薑遭此重大刺激,居然就和自己的親哥哥薑諸兒之間,發生瞭男女私情。她的爹爹齊僖公知道以後,嚇得半死,趕緊把女兒嫁給剛好趕過來求婚的魯桓公。  為瞭防閑,齊僖公還一反兄弟送親的慣例,親自將女兒送往魯國成親。齊僖公對這對情人羞愧不已,不讓她們倆回娘傢。宣薑很委屈,文薑也沒有辦法,隻好安心地做魯國夫人,並生下瞭兩個兒子。相關閱讀推薦:史上最無辜的君王 因一碗羊湯丟瞭一個國傢歷史上真實的唐僧:與他結拜的君王並非李世民揭秘歷史上最善炒作的君王:齊桓公用茅草換黃金古代君王如何請神選立太子? 楚共王選太子趣聞南京是哪六朝古都?六朝古都南京安葬瞭多少君王 聞仲簡介 商朝末代君王紂王朝中太師聞仲生平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十四年後,老爹齊僖公終於死去,哥哥薑諸兒新任齊國國君。又過瞭4年,文薑終於逮著機會瞭,便夥同魯桓公一同去道賀,結果是,薑諸兒和文薑合謀把魯桓公給殺瞭。文薑也借口不回魯國,讓兒子魯莊公接她到瞭齊魯之間的禚地,說:此地不齊不魯,正是我的傢呀!哥哥薑諸兒也會意,把行宮蓋在鄰地,方便兩人相會。  為杜天下悠悠之口,齊襄公薑諸兒作為國君,還是得結婚,於是向周莊王的妹妹求婚,周莊王指派同宗的魯莊公就近主婚。這樣一來,齊襄公是魯莊公的舅舅,又是他的殺父仇人,還是其母的情夫,為他主婚,魯莊公心情微妙。不過,後來由於齊襄公的極力討好,兩人的敵意盡消,母親與舅舅雙飛雙宿從此更自由。  齊襄公薑諸兒後來被手下殺死瞭,文薑也沒有離開禚地,就在那裡遙遙地指揮兒子魯莊公管理政事。正如動作片英雄不一定不能成為政治傢一樣,以放蕩出名的艷星就未必胸大無腦。文薑在處理政務上展現瞭她敏銳的直覺和長袖善舞的本領,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傢:沒過多久,文薑就掌握瞭魯國的政治權柄,還把魯國這樣原本隻是森林裡的小白兔的角色,培養成經濟軍事強國,成瞭大灰熊,在諸國戰爭中屢屢得勝。

揭秘:中國歷史上因請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國君

  導讀:毛澤東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是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可謂無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為請客吃飯”!《戰國策·中山策》記載,中山國的國君大宴賓客,司馬子期在座,席間中山君為賓客們分食羊羹,但是“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沒有分到。於是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國,勸說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以一杯羊羹亡國”。  無獨有偶,據《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與鄭國作戰,宋國主將華元殺羊燉湯,慰勞將士,獨獨遺漏瞭他的戰車司機羊斟。羊斟就懷恨在心,於是等到兩軍交鋒之際,他就開著指揮車離開部隊直接投奔鄭軍陣地,結果主帥華元被俘,宋軍一敗塗地。  成語“食指大動”和“不容染指”也源於一場因吃飯而導致的宮廷政變。《史記·鄭世傢》:鄭靈公元年,楚國贈送瞭一隻大甲魚。高級幹部子傢和子公走在上班的路上,子公的食指莫名其妙地顫動起來,於是就很神秘地告訴子傢說“他日指動,必食異物”。還真靈驗瞭,碰巧趕上鄭靈公正準備喝甲魚湯。鄭靈公知其事偏要逗子公,命人給子傢盛瞭一碗,故意不讓子公喝。子公惱羞成怒,把指頭伸到鍋裡涮瞭涮,吮指後揚長而去。事情就這樣埋下瞭禍根,靈公大怒,準備砍瞭子公;子公先下手為強,聯合子傢發動政變殺死瞭靈公。   同樣因吃飯喝酒開玩笑被殺的還有宋閔公,宋國大將南宮長萬在和魯國交戰中做瞭俘虜,後來長萬被放回宋國。宋閔公愛開玩笑,跟長萬說:“以前我尊敬你,現在你是魯國的俘虜,我以後可不尊敬你瞭啊。”長萬很不好意思。大夫仇牧勸閔公君臣之間不可開玩笑。閔公說:“我們兩個人關系好,開個玩笑沒事。” 宋閔公與宮人遊玩,讓南宮長萬擲戟為戲。擲戟乃長萬絕技,長萬奉命耍弄瞭一回,宮人誇獎不已。閔公有嫉妒之意,閔公擅長賭博,就與長萬賭博,輸者罰酒。長萬連負五局,罰酒五鬥,已醉到八九分瞭,心中不服,再請覆局。閔公曰:“俘虜是常敗將軍,怎敢再與寡人賭勝負?”長萬心懷慚忿。正好這時周王使臣來報周莊王之喪,且告立新王。長萬請求奉使前往吊賀。閔公笑曰:“宋國即使沒有人,也不能讓俘虜去當使臣呀。“宮人皆大笑。長萬惱羞成怒,加上酒醉,一時性起,不顧君臣之分,大罵曰:“無道昏君!你知道俘虜能殺人嗎?”揮拳就將閔公打死瞭  事情的起因都很小,小到似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後果卻非常嚴重。故事的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隻有分析並汲取教訓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轍,防患於未然,也許這就是讀史的作用之一罷。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裡說:“禍患常積於忽微”。驗之於古今人事,不得不感佩先賢們獨到的眼光和精辟的總結。相關閱讀推薦:中國歷史上最會做秀的十個國君:中國國君之最揭秘:歷史上最荒淫國君 為與妹妹偷情情殺妹夫揭秘史上最窩囊的國君:被父親扒灰,被弟弟殺害史上唯一一位跌入茅廁致死的國君:皇帝離奇死因楚成王之死:歷史上因泄露儲君人選而被殺的國君揭秘:開國君主劉邦與朱元璋如何對待糟糠之妻?

中國歷史上最會做秀的十個國君:中國國君之最

  導讀:中國歷史上經歷如此多的朝代,有如此多的皇帝,其中難免有各種類型的皇帝,接下來小編要來說的是最會作秀的皇帝。  第十名:宋真宗(趙恒)  主要表現:這是一個老實、溫和而又有點可愛的皇帝。宋真宗即位的第三年,遼國軍隊大舉南侵,北宋軍隊節節敗退,遼軍直逼北宋都城開封。真宗無能,欲棄城逃跑,因宰相寇準力主抗戰,迫使真宗至澶淵(今河南濮陽)督陣,大敗遼軍。初戰告捷以後,真宗無心再戰,茍且言和,與遼草草簽訂瞭每年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和約。為此,朝野上下一片唏噓。又有人給他說:寇準是個大賭棍,他是把皇上您當作一個大籌碼,賭在澶淵瞭。為瞭平息朝野人士的憤怒情緒,達到鎮服四海,誇示外國的目的,同時也為瞭抹去被玩弄的羞愧,真宗采納瞭治國無方卻搗鬼有術的副宰相王欽若的建議,決定偽造“天書”以封禪泰山。  宋真宗對人造祥瑞是否以瞞得過朝野上下而內心十分不安。宰相王旦一向對封禪也不積極他那一關是否瞞得過呢?過瞭幾天,真宗請王旦喝酒,王旦與皇上相對而飲。王旦喝著皇傢美酒,想到真宗對自己的器重,心裡特別高興。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真宗問道:“愛卿以為此酒如何?”“謝皇帝弘恩,此酒如同瓊漿玉液,甘美無比。”“那麼,王愛卿,我送給你一壇,帶回去與妻子兒女共享吧。”王旦感到受寵若驚,連忙叩謝萬歲。   王旦回到傢裡,打開壇子一看,裡面哪裡是什麼美酒,而是一壇價值連城的珍珠首飾。富有政治經驗的王旦,馬上明白瞭皇帝的用意,從此以後,凡是真宗議封禪、搞天書祥瑞,他都積極參與,從而上演瞭一出人造“天書”而封禪泰山的鬧劇。  瘋狂指數:7  才藝指數:2  效果指數:2  綜合實力:11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最荒淫國君 為與妹妹偷情情殺妹夫揭秘史上最窩囊的國君:被父親扒灰,被弟弟殺害史上唯一一位跌入茅廁致死的國君:皇帝離奇死因盤點:春秋歷史上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盤點:先秦史上那幾個被活活餓死的雄主國君楚成王之死:歷史上因泄露儲君人選而被殺的國君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第九名: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  主要表現:乾隆皇帝在政治上基本算一個明君,但由於天下承平日久,不免表現出輕浮和自衿的習慣。一是一生寫瞭大概10萬首的“詩”,可稱世界第一。但一首經典傳世的也沒有,我也有幸拜讀過一些,規規矩矩十分平常,特別差也不至於。如果他把糟蹋紙的精力濃縮一下,估計還有提高的餘地;二是喜歡拍馬屁,比如大臣抄書,他的龍目總要禦覽,喜歡條錯別字以炫耀水平,一些文臣也就故意寫錯點滿足皇上的表現欲;三是喜歡“完美”,給自己“十全老人”等無聊稱呼。但乾隆也有失敗的時候,在即位時為瞭表現自己的仁孝,預先宣稱自己做皇帝不會超過祖父的60年,但沒想到自己真的就活到80多,隻有退位,雖然還是當傢作主,但快感無疑要小很多吧?不然他有可以創造記錄瞭。  瘋狂程度:6  才藝指數:6  效果指數:1  綜合實力:13  第八名:唐玄宗(李隆基)  主要表現:說的是天寶時期的他。主要成就,一是唱戲,梨園的建設他成就不小;二是自誇,封泰山是太宗沒做而他做瞭的;三是淫亂,典型的“扒灰”,要說皇帝風流也是正常的,但臟唐亂宋,唐朝顯得格外過分。還讓楊貴妃做安祿山的幹媽,為他洗澡,引起後者的沖動,結果盛唐就在安史之亂中終結瞭。   瘋狂指數:8  才藝指數:8  效果指數:1  綜合實力:17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第七名:隋煬帝(楊廣)  主要表現:如果說乾隆的做秀主要表現為浮華,那麼隋煬帝的做秀則集中表現為“奢靡”,勞民傷財,代價也最大。但僅僅是奢靡也不足以叫做秀高手。要說文才,他可是乾隆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他對大臣說,您們不要不服氣,如果現在出題大傢考皇帝,做皇帝的還是俺!這個話倒不過分。但他的奢靡從文治到武功都太瘋狂,以至於自身不免。為瞭炫耀中國的富庶,召集各國蠻夷來狂歡,排場驚人,而且下館子不要錢,夠大方的。  瘋狂指數:9  才藝指數:9  效果指數:0  綜合實力:18  第六名:魏文帝(曹丕)  主要表現:禪讓在儒傢的字典裡代表著上古聖賢政治,在仲尼門徒一廂情願的夢想中,禪讓是儒傢道統戰勝政統的標志。最早對堯舜禪讓提出質疑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接受漢獻帝“禪讓”後脫口而出瞭一句話:“舜禹受禪,我今方知。”但是,對於漢獻帝的禪讓儀式,曹丕又是做的最認真投入的,堪稱後世篡位的典范。有文勸、有武逼,有推讓。華歆等做小人,自己做君子。不愧是才子,比後來晉篡魏演得好多瞭。  更絕的是,本來想殺弟弟曹植,但被曹植的《七步詩》弄的很被動,於是不殺瞭。甚至把老婆甄的香枕頭還贈給弟弟。但老婆喜歡小叔子,畢竟氣不過,後來把老婆給殺瞭。   瘋狂指數:7  才藝指數:8  效果指數:5  綜合實力:20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第五名:梁武帝(蕭衍)  主要表現:他是當時著名的才子,書法、文采、棋藝都出眾,政治手段也好。通過寫字下棋,把文化界籠絡住瞭;通過舍身佛寺,政府交納贖金,把佛教籠絡住瞭;通過每天加班,把官員引導好瞭;通過生活簡樸,把傢庭教育好瞭。其實這裡面虛偽的成分很多,比如懷疑弟弟謀反,去搜查,看見弟弟傢無數財寶,弟弟嚇壞瞭,但他看見弟弟沒有謀反的跡象,高興的說:阿六很會理財嘛!他不舍得懲罰犯法親屬,經常哭訴感化,但是他的子孫相互殺戮是最厲害的。老頭子在位四十七年,本來做秀十全十美,但最後畫蛇添足,招納侯景,把老命也做進去瞭。  瘋狂指數:9  才藝指數:9  效果指數:3  綜合實力:21  第四名:新帝(王莽)  主要表現:在堯舜禹之後,“禪讓”的始作俑者應推西漢末年托古改制的王莽。王莽出任掌管軍政大權的大司馬時,王氏一門已先後有十人封侯,其中五侯更是權焰熏天,輪番出任可比擬攝政王的大司馬。“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傢”,說的就是王傢的炙手可熱。作為王傢侄輩的王莽所以能從“一門俊彥”中冒出來,靠的就是他非凡的做秀功夫。王莽的謙恭使他成為外戚中一朵亮麗的奇葩,以至獲得瞭大學者桓譚和宗室劉歆的推崇和擁戴。王莽在經營權力多年以後,就不再滿足權臣的名分,開始步步緊逼,欲問漢鼎之輕重。他先毒殺瞭自己的女婿,那個還是孩子的平帝,立兩歲的宗室子弟為帝,並把他的名字改為孺子。立新帝使自己十六歲的女兒一躍而為太後,改新帝名字是在向天下表白,自己隻是在效法周公。周公當年輔政時,管、蔡二人就曾散佈流言,誣周公企圖篡奪成王的的江山:“其將不利於孺子乎!”王莽此舉意在昭告天下,自己會像周公那樣盡心輔佐孺子,最後功成身退,還政於天子。當翟義擁戴宗室劉信用武力向他提出抗議後,史載王莽聞之“惶懼不能食”,竟然“日抱孺子禱郊廟”,會群臣時還滿腹委屈:“昔成王年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聖猶懼此,況臣莽之鬥筲!”並效法周公當年作《大誥》討伐管、蔡,也作《大誥》表明自己的正義和無私。   但他最後還是露出瞭狐貍尾巴。權力的持續浸染使他不再滿足於大司馬,不再滿足於攝政王和“九錫”的同天子儀禮,甚至連假皇帝和攝皇帝名號也不足以饜其心。公元25年,他終於背棄瞭自己對天下的莊重承諾,一日之間否定瞭自己半輩子的事業,廢漢建立瞭自己的新朝。“策命孺子為定安公,封以萬戶,地方百裡;立漢祖宗之廟於其國,與周後並行其正朔、服色。”可笑的是,此時他仍然做秀成癖,走下金鑾殿,緊握孺子的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地說:“昔周公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並“哀嘆良久”。意思是說,我本想以周公為楷模,輔佐你到親政為止,無奈天命不可違,上天一定要我代漢而治天下,其奈何!其奈何!  瘋狂指數:10  才藝指數:9  效果指數:7  綜合實力:26  第三名:漢光武帝(劉秀)  主要表現:本來懷抱大志,但卻裝做喜歡種地經商;哥哥被人傢殺瞭,還得笑著去拜見;下屬私通敵人,他下令把信箋燒毀;敵人投降,他一個人到敵營房去慰問,感動的人傢熱淚盈眶。  瘋狂指數:7  才藝指數:10  效果指數:10  綜合實力:27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第二名:漢昭烈帝(劉備)  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仁慈的名聲流傳天下,摔孩子,“不忍”奪同宗的荊州和西川,“勸”諸葛亮自己立為皇帝。從生到死,做的極其投入,自己已經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瞭,後人也不知道。  瘋狂指數:10  才藝指數:10  效果指數:9  綜合實力:29  第一名:帝舜(重華)  主要表現:舜的獨得之秘就是他的做秀功夫一流。舜所以被帝堯征辟用事,就在於他在德行和才能上都獲得瞭非比一般的社會聲譽。他在隱逸、孝行和才能上都下瞭一番功夫。他首先在孝上著力,不過這也得力於他全傢的配合,他們甘當負面的配角,為瞭舜的政治崛起,落下千古罵名。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那舜的“軍功章”上怎麼著也有他父母和弟弟的一半。史載舜“父頑母囂弟傲”,他的父親、繼母和異母弟,為瞭殺害他,費盡瞭手段。這裡有些讓人不明不白,舜傢並沒有多少財產,舜在傢庭裡面的對手為什麼屢屢要對他趕盡殺絕?甚至更不可思議、不合情理的是,在舜已經做瞭帝堯的女婿之後,他的傢人還在繼續進行對他的種種謀殺活動,在舜修谷倉時火燒谷倉,在舜穿井時落井下石,種種都志在殺之而後快。  雖說有後媽就有後爸,但舜的父親也未免太冷酷無情瞭吧。要說殺舜是他弟弟象為瞭獨得傢產,但在舜貴為駙馬後,對於自私的象來說,攀附哥哥比殺害哥哥更能獲得利益。儒傢的史書對此有一個解釋:象在這時候之所以還企圖謀殺舜,是為瞭兄終弟及,繼承舜的琴和兩個如花似玉的公主嫂子,自己做帝堯的駙馬。這種說法很牽強,因為殺害駙馬的政治風險太大瞭。試想,舜的非正常死亡,最大的犯罪嫌疑人隻能是象母子,因為之前他們就有種種對舜不善的惡名傳於外。象難道不明白,驕傲的兩位公主會跟殺夫仇人結婚嗎?她們會放過殺夫之人嗎?以人心度人心,無論君子還是小人,規避危險是一樣的。因此,正史關於舜與其傢人的恩怨,不是執掌政權的舜的創作,就是他們合演的雙簧。

商朝太子太丁簡介 商朝尚未繼位就死瞭的國君

  太丁,商朝太子,是商高祖的兒子,未即位。他也是商朝的一名國君。承襲其父武乙,他殺掉瞭周朝領袖季歷,使商朝和周族反目成仇。  帝王檔案  姓名:子丁  別名:太丁  國籍:商朝  逝世日期:約公元前1102年  職業:商朝君王  相關事件:殺周族首領季歷   商朝太子  太丁(生卒年不詳)亦稱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太子,《史記》稱他尚未成為王就已去世,不過有些人仍然把他列為商朝君主之一。太丁是商朝開國君主成湯之子,但其原名已佚。由於太丁的去世,後來太丁之弟外丙被立為帝。關於太丁的卜辭甚多,因而有考古學傢置疑他曾協助商王成湯主持軍事。  太丁(生卒年不詳),殷墟甲骨卜辭作大丁,子姓,太丁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之子,據《史記》的記載太丁未及繼位便已去世,所以太丁之弟外丙繼位。      太丁的配偶妣戊也受到殷人的周祭。宋鎮豪、韓江蘇等認為成湯有太丁、外丙、仲壬三子,太丁作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因此納入殷人周祭當中,然而太丁卻先湯而死,未曾即位為王。從甲骨文的記載看不出大丁即位為王的情況。江林昌根據周祭祀譜中大丁先於大甲,認為大丁曾經即位。相關閱讀推薦:商宣王太庚簡介 在位25年的中國商朝第六任君主商昭王沃丁簡介 在位期間采取節用寬民政策商太宗太甲簡介 因暴虐亂德而被放逐三年的君王商懿王中壬簡介

趙氏孤兒案第12集劇情 屠岸賈挖地道行刺國君

  趙氏孤兒案分集劇情介紹第12集  屠岸賈召見程嬰2人,程嬰告訴屠岸賈這次來屠府主要是為瞭勘測一下屠府的地形,並告訴他公孫找瞭一些人手,準備挖地道到府邸,行刺屠岸賈。就怕公孫杵臼挖錯方向瞭,所以他們來府邸勘測地形。並希望讓他們2個在府邸能夠方便行走,屠岸賈答應下來。  公孫杵臼詢問程嬰,為什麼屠岸賈會讓他們自由行走,程嬰說這說明屠岸賈不怕說明地道行刺。另外程嬰告訴公孫杵臼有4個一樣的書房,另外有6處以上的住所。程嬰領帶有帶公孫杵臼走訪瞭各個地方,這才讓公孫杵臼明白屠岸賈不是想象的那樣。  程嬰2人轉完後來見屠岸賈,公孫杵臼說趙大人獲得坦蕩蕩,而屠岸賈這邊到處都是見不得人的東西,屠岸賈說自己怕死,自己活的像一個驚弓之鳥。程嬰告訴屠岸賈說看瞭地形後,公孫決定不挖地道瞭。在挖就是死罪。屠岸賈說自己身邊都是一些愛財的人,阿諛奉承的人。屠岸賈請2人吃飯,公孫杵臼一口回絕,隨後2人離開屠府。  公孫杵臼雖然停止瞭挖地道,但是屠岸賈確決定從自己府衙重新挖地道,這個事情還是要怪罪到趙朔知道,並安排人員從自己外書房開挖,並說千萬不能讓程嬰知道。  趙朔得知公主就這2天分娩,趙朔決定這幾天什麼事情都不幹,就在傢中陪著公主。屠岸賈的地道已經跟趙朔他們那個地道接上瞭,工程這麼大,既然所有人都沒有察覺。到滿對屠岸賈說現在就等著國君來府邸做客瞭。  國君到屠岸賈府邸做客,屠岸賈告訴國君說他們在楚國的探子稟報,說趙朔暗地跟楚國來往,這是屠岸賈安排的刺客從地道出來,行刺國君。這是趙朔也接到通知知道皇上在屠岸賈附上遇刺,趙朔急忙帶人前去救駕,到瞭後才知道刺客都被殺死,隻抓到一個活口。  趙朔見過國君後,國君讓他們隨他來,他們來到地道口,屠岸賈分析說這些刺客專門等國君到來才行刺,看起來刺客不是針對他的而是針對國君。趙朔說聽說抓瞭一個活動,請國君當面審問,問出幕後主謀,徹查此案。  國君決定就在此處審訊,刺客壓倒後,趙朔認出此人就是自己的門客蒙崎,龍崎供出趙傢的三千門客都是主謀。並說晉國的天下是趙傢打下的,咒罵國君何德何能坐這個江山。國君跟趙朔有陷入瞭屠岸賈的計謀。  趙朔對國君說,他沒有這樣的門客,趙朔請求對蒙奇五馬分屍。國君對這個事情不在於追究。國君打發趙朔離開。趙朔離開後屠岸賈對說他太溺愛趙朔瞭,國君說看在自己姐姐份上就不要在深究瞭。  程嬰跟公孫杵臼趕來,趙朔告訴他們是蒙奇帶人幹的,程嬰要求去查看一下屍體。回去告訴趙朔,為什麼蒙奇能活著,並說也許有另外一個可能,蒙奇活著就是來指正趙朔。另外程嬰得知這些刺客都是一個月之前來府上的,而且這些都是蒙奇介紹來的,另外程嬰分析出來蒙奇等人都是屠岸賈的人。  趙朔聽程嬰幾人的分析後,決定遣散所有門客。這剛好有進入瞭屠岸賈的計謀中。

秦孝公簡介 戰國時秦國國君秦孝公人物生平

  導讀:秦孝公(前381—前338),戰國時秦國國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渠梁。秦獻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瞭基礎。謚孝。  中文名稱:秦孝公  姓:嬴  名:渠梁  謚號:孝公  時代:戰國  諸侯國:秦國  人物簡介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嬴姓,名渠梁,秦獻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戰國時秦國國君。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瞭基礎。謚孝。  生平事跡  公元前361年,秦獻公去世。秦孝公初立,對穆公以後秦國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他能順應時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膽改革,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公元前361年,僅有21歲的秦孝公正式登基。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於是,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這一年,秦孝公頒佈瞭“求賢令”。衛國人商鞅在這種背景下來到秦國,並很快受到重視。經過商鞅的兩次有力的改革舉措,使秦國走上瞭富國強兵之路。商鞅變法是先秦最徹底的一場變革,它取消世襲的特權,規定按軍功給予爵位和田宅奴隸。  秦孝公孝公十二年築咸陽城,十三年(前349年),乃自櫟[yuè]陽徙都咸陽。進一步實行變法。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辟道路。孝公利用秦地遠離中原戰場積蓄力量,他佈施恩德,救濟孤寡,修治德政,講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為富國強兵下令求賢,以改變秦落後於關東六國的局面。並東向進攻。   公元前359年,他出師伐韓,至於懷(今河南武陟[zhì]西南),築城於殷(今武陟東南)。前356年,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變法革新。制定嚴厲法令,以法治國,獎勵軍功,鼓勵耕織。不久,秦乘魏攻趙,大敗魏師於元裡(今陜西澄[chéng]城東南),拔少梁(今陜西韓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衛鞅為大良造,出師拔魏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次年,秦築關塞於商(今陜西丹風西南),秦師圍魏固陽,攻趙藺[lìn](今山西離石西)。  公元前350年,衛鞅開始第二次變法,遷都咸陽,廢井田制,統一度量衡,設縣置。同年,孝公詔令衛鞅營咸陽,築冀闕。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咸陽縣東15裡。次年,孝公遷都咸陽。不久,秦國初在縣置有定額之秩吏,即規定縣令和縣長的俸祿,按戶按口征收軍賦,其郡縣組織日趨完備。秦孝公積極支持衛鞅變法,前346年,太子駟犯法,刑其傅公子虔,於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後,在秦國確立瞭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為政治制度先進、經濟發達、軍力強盛的強國。公元前341年,秦軍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衛鞅策劃下復攻魏,欲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成帝王之業。同年,衛鞅誘執魏軍大將公子卬,大敗魏軍,迫魏王獻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衛鞅功大封其於商(今陜西商洛市東南商鎮,屬丹鳳縣轄),故稱商君或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卒。相關閱讀推薦:周烈王姬喜簡介 在位期間秦獻公開啟秦強盛之勢秦二世胡亥簡介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 秦始皇嬴政簡介 中國第一個皇帝,秦朝開國皇帝歷史上秦國使節離樓

秦國第一位國君是誰?秦惠文王簡介及怎麼死的

  導讀:秦惠文王(前354年─前311年),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嬴姓,趙氏,名駟(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駟),秦孝公之子,稱王前稱秦伯駟,伯爵。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惠文王即位,前324年,惠文王稱王。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王即位,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於是商鞅逃亡,被魏國趕回秦國內。商鞅於商地召集其黨人,北攻鄭縣,秦惠王派兵將商鞅生擒殺死後“五馬分屍”於彤(在今陜西省華縣),滅商君之族,然而他並未廢除商鞅之法。  前324年,惠文王稱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史稱五國相王;同年秦昭襄王生。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派出兩路大軍分別進攻齊國本土和在燕國的齊軍,以支持自己的女兒易王後和外孫燕昭王。  在兩路大軍獲勝後,秦惠王派自己喜愛的兒子公子稷入燕為質,秦惠王十歲就有瞭女兒易王後,兒女眾多。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韓、魏三國合縱攻楚,楚國大敗,三國接著又打敗瞭楚國的盟友齊國,秦國占領瞭楚國的漢中,使秦國本土關中與巴蜀地區連成一片。 《大秦帝國》秦惠文王劇照  秦惠王命魏章率領公子疾、甘茂在丹陽(今河南西峽以西、丹水以北地區)大敗楚軍,占領瞭漢中,解除瞭楚國對秦國本土和巴蜀的威脅。  公元前311年,秦國的第一位王秦惠王去世瞭,年有46,在位二十七年,死後葬於陜西咸陽市秦都區,陵墓呈覆鬥形。相關閱讀推薦:秦惠文王贏駟之後的君主是誰?秦惠王死後誰即位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劇情介紹 大秦帝國犀首是誰?縱橫傢“犀首”公孫衍簡介秦惠王贏駟簡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簡介秦宣太後羋八子簡介 秦惠王王妃羋八子人物生平

秦昭襄王贏稷簡介 在位時間最長的秦國國君

  導讀:贏稷(前325年-前251年),即秦昭襄王。戰國時秦國國君,又稱秦昭王。嬴姓,名則,一名稷。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稷(嬴則)。贏稷是秦惠文王與羋八子所生之子,秦武王之異母弟,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手下包括有范雎、白起等,使秦國奠定瞭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滅西周國。  生平  贏稷童年便離秦質燕。兒時在他國多年,遙望秦國,使他對圖強秦國多瞭一份急切。  贏稷少時返秦執政,對於治國進取之心,比其父親贏駟更急更甚。於是便有瞭諸多躁動之舉,尤為突出的是誘楚懷王而囚之。這使秦國不僅在秦楚之間,在秦與山東列國之間處於十分麻煩的境地。  贏稷畢竟聰慧,他在諸多成敗中,在母親的深情呵護下漸漸成長。他的君王資質漸漸厚實。   在她母親去世前數年中,他不僅能為自己獨立治國漸漸逼母親退居幕後,他還影響母親為國傢大業大義割斷親族關系,免去魏冉官位,除去族親尾大不掉之患,在內部清除政治障礙。  贏稷用白起領軍長平大戰,是贏稷執政時期最大政績。長平大戰勝利後,軍事強國趙國幾無壯丁。秦國與列國之間產生巨大消長,為秦國統一大業建立如磐石般基礎。  贏稷的感情博大而深沉。他與母親羋八子數十年母子情深,他與國舅魏冉先是懷恩,後來厭棄,經歷瞭復雜的感情變化。尤其是對白起,白起是贏稷執政期間漸漸委以重任的軍事將領。白起身臨百戰,戰無不勝,幾乎成瞭戰國神話。贏稷在長平大戰後賜白起自裁,互相間內心沖突之激烈可想而知。何況,贏稷與白起的關系已超出一般的君臣關系,他們在長期的秦國對外戰爭中建立起非同尋常的兄弟之情。  秦昭襄王晚年的一系列作為,使他成為巍然屹立於戰國的一代雄主。  秦昭襄王卒於公元前二五一年。他的高壽也是他能創立偉業的另一原因。相關閱讀推薦:秦國國君列表 秦國歷代國君簡介及在位年表秦國第一位國君是誰?秦惠文王簡介及怎麼死的秦惠文王贏駟之後的君主是誰?秦惠王死後誰即位

魏襄王魏嗣生平簡介 魏國國君魏嗣是怎麼死的?

  導讀:魏襄王(?─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元年(前318年),魏、韓、趙、楚、燕五國合縱攻秦,不克而返。惠施為魏出使楚國,前296年魏襄王薨,子昭王立。西晉太康二年(279年),汲郡人不準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塚),得竹書數十車。  魏惠王後元十六年(前319年),其父魏罃逝世,嗣位魏王,史稱魏襄王。襄王元年(前318年),各國在不斷受挫後醒悟,重提蘇秦倡議,但早已瓦解的南北合縱,由楚懷王羋槐擔任盟主,集結趙、魏、韓、燕、齊四國共同攻擊秦國。  齊國採用田文謀略,答應出兵,卻命遠征軍行動愈加遲緩。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卻不同心,各國皆欲保實力,既不敢也不願先攻。數天後,秦國守將贏疾出奇兵切斷楚國糧道,楚軍因乏食先撤,其他四國亦隨之撤軍。  襄王二年(前317年),在宰相張儀建議下,宣佈煺出南北合縱,請張儀擔任中間人與秦國和解;張儀辭去宰相職務,返回秦國。襄王五年(前314年),秦國因其境內魏人叛亂,遣軍攻佔曲沃,而把住戶全部逐回。 《大秦帝國之縱橫》魏襄王劇照  襄王七年(前312年),趁楚國新敗之餘,遣軍攻擊楚國,抵達鄧城。襄王九年(前310年),遭齊國遣軍攻擊,在張儀設計遊說下班師,任命張儀擔任宰相(一年病逝);與秦武王贏蕩在臨晉舉行高階層會議。  襄王十一年(前308年),與秦國在應城舉行高階層會議;與秦國聯合攻擊韓國。襄王十叁年(前306年),遭秦國贏疾、甘茂率軍攻擊,軍抵蒲坂而甘茂因故逃亡,贏疾不能獨進而講和撤煺;趙武靈王趙雍派富丁出使交流。  襄王十六年(前303年),遭秦國遣軍攻佔蒲坂、陽晉、封陵;與齊、韓二國聯合出兵,對楚國作懲罰性攻擊(因楚背叛南北合縱),在秦國派客卿通(姓不詳)率軍助楚赴援下撤煺。  襄王十七年(前302年),與秦昭襄王贏稷、韓王子韓嬰在臨晉舉行高階層會議,秦國把蒲坂歸還。襄王十八年(前301年),與秦國庶長贏奐及韓、齊二國會合攻擊楚國,在重丘會戰大敗楚軍。  襄王二十年(前299年),與齊愍王田地在韓國首都新鄭舉行高階層會議。襄王二十叁年(前296年),各國再起反應重組南北合縱,與齊、韓、趙、宋四國聯軍攻擊秦國,軍抵鹽氏即行撤煺,秦國歸還封陵謀求和解;逝世後由其子魏遫繼位,是為昭王。相關閱讀推薦:戰國魏國歷代國君簡介 戰國魏國國君列表及年表魏惠王魏罃生平簡介及怎麼死的?魏罃怎麼讀?秦惠文後魏紓簡介 秦惠文王後魏紓是怎麼死的?魏國白圭之女白雪簡介 大秦帝國中的白雪結局如何魏惠王簡介 戰國時期魏國的霸主庸君魏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