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國軍

國軍抗戰英烈閻海文:高呼“中國無被俘之空軍”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盤踞在我國東北境內的日本侵略軍——關東軍向沈陽的中國駐軍,發動瞭突然襲擊,制造瞭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緊接著,駐在東北各地的日軍傾巢出動,大舉向中國駐軍進攻,不到四個月時間,東北全境失陷。   從此,我國東北大好河山和三千萬同胞淪陷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之下。一九一六年出生於遼寧省北鎮縣的閻海文,當時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他目睹敵人的殘暴,痛感國土的喪失,雖然懷著滿腔憤慨,無奈赤手空拳,隻有忍痛拋傢棄產負復來到北平,就讀於北平東北中學。時光在流逝,可他卻時刻不能忘卻傢鄉所發生的一切。   望著祖國的沉淪,他熱血沸騰,暗下決心,一定要報那傢仇國恨,把敵人趕出國土去。於是,他努力地鍛煉著自己的體魄,等待時機。   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又武裝進犯上海,爆發瞭一二八事變。駐守在上海的十九路軍,在全國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動下,奮起抵抗,開始瞭淞滬抗戰。可是,這次抗戰最後還是失敗瞭。閻海文看到日本的飛機對我國進行狂轟濫炸,猖狂異常,聯系到世界各國爆發的戰爭,他從中得出瞭一個明確的啟示和教訓,認為近代的戰爭,已經從平面變為立體的瞭,一個國傢缺少強有力的空軍是萬萬不行的。“無領空便無領土”,這個思想,也是為當時世界人士所公認的。他對航空救國有瞭深刻的認識,昔日蘊藏心裡已久的“乘風破萬裡浪”的抱負,如今要改換成“凌空復我舊山河”,他決心投筆從戎瞭。   正巧,一九三四年的秋天,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在各地召考飛行員。   機會難得,閻海文毅然前去報名應試。不料想報考的人數竟達萬餘,但隻招收一百名,競爭是相當激烈的。經過極嚴格的體格檢驗和考試,他被錄取瞭,爭取到瞭為國效力的機會。閻海文萬分高興,入伍後他被分到航空學校本部學習飛行。在學習期間,他加倍努力,膽大心細,各科目都完成得很好,甚至在睡夢中還在背誦教官指示的飛行技術。同學和教官對他都很敬佩。學習很快結束瞭,一九三六年十月,閻海文從航空學校畢業,被分配到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當見習官,一九三七年四月被任命為少尉飛行員。

抗戰勝利後 國軍如何在東北侮辱虐待日本婦女?

  國軍退伍老兵曝:在東北沒放過一個日本婦女  國軍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較大規模的侮辱行為,為何隻發生於東北地區?  各方“權勢”向日僑管理所的中國幹部要女人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遣返瞭數百萬日俘日僑。大致而言,中方對這些曾經的侵略者做到瞭“以德報怨”。但在東北地區,卻出現瞭較為嚴重的國軍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強奸風潮。  此次風潮,據親歷東北接收之國軍憲兵王鼎鈞先生回憶:  “那時她們……為丈夫乞命,為子女乞命,為自己乞命,既而發現中國男人所要的不過如此。她們也弄不清楚眼前這個中國人誰有多大權限、誰能發揮多少影響力,她們完全順從‘中介人’的擺佈。所謂中介人,主要的是日僑管理所的中國幹部,各方‘權勢’向他們要女人,他們晚間把年輕女子送到指定的地方。沈陽外圍某市的市長,每夜換一個日本女子侍寢,他向人誇耀,他打算一年睡三百六十五個日本女子,自稱民族英雄。管理日僑俘的處長和他所屬的許多所長,都由當地黨政要員兼任,他們從來不把這項兼職寫在履歷表上,他們的傳記和墓志銘誇盡當年勇,從未提起管理日俘這一段。”   “‘淫媒’之類的人物也應運而生。我有一位本族的長輩,……他若不來沈陽,房子就由他軍中的密友們自由使用。管理房屋的副官告訴我,許多上校、少將級的人物輪流在那幢房子裡宿夜,年老的日本婦女晚上送年輕的日本女子來,那些軍官喝酒的節目也省瞭,有時一個人睡人傢兩個,有時兩個人睡人傢一個。”  “後來我到臺灣,結識瞭一位劇作傢,他當年在軍中做政工,他的部隊第一批出關,進占沈陽。他的官階雖然低,卻也有一段醇酒婦人的日子,他說,他們當時的口頭禪是‘以個人幸福慶祝抗戰勝利’。……我從他那裡知道,日本的少婦和少女,裝束有別,他們找來的都是少婦,上瞭床才發現是少女。他們納悶:向來隻見少婦冒充少女,何曾聽說‘反串’?後來明白瞭,日本少女認為貞操神聖,婦人就沒那麼嚴重,她以少婦裝扮保留自尊心,同時她也表示大割大合,沒有什麼‘過渡’。”  “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有美色,正如並不是每一個男人都有權勢,雙方都有自知之明,不得已而求其次,連我們的幾個班長都沒留空白,他們總是白天外出,匆匆趕回來參加晚點名,一臉酒色財氣,連長訓話,要求大傢‘節制’。” 國軍如何在東北侮辱虐待日本婦女?  孫立人曾親眼目睹過國軍高官對日本婦女的強奸  另據新一軍參謀潘德輝披露,孫立人甚至親眼目睹過一場國軍高官針對日本婦女的強奸案:  “1946年……軍部和新三十師駐海城。某日午間,我騎馬至海城四周察看地形,至一大宅院旁,聽到院內有淒慘的哭叫聲和皮鞭抽打夾雜日語巴格野郎之罵聲。我因好奇而下馬爬上院邊之大柳樹窺看究竟,簡直讓我驚訝的幾乎滾下樹來。因為院內正進行一場威脅日本女孩接受玩弄的醜劇,除二名日語譯員正在鞭打日女外,全是我軍師團級幹部。”相關閱讀推薦:抗戰中日本7萬妓女侵略中國內幕:增加國庫收入!驚世駭俗:日本天皇為何把女兒嫁給親弟弟為妻?揭蘇聯紅軍在東北無恥暴行:殘暴程度直逼日本!戰敗後的日本“慰安夫”為何非常懼怕美軍女兵?唯一跟著中國人一起抗日的日本美女:綠川英子生平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見此情形我立即飛奔回部報告仲公,適在午睡,侍從副官鐘長富叫我不要吵醒仲公。但仲公已被吵醒,問我有何急事,我又不好明說,隻請求他老人傢能即刻同我去阻止一場正在上演見不得人的醜劇。他不加思索立即命我開吉普車到該大宅院並撞開大門,一見那種情形,確讓仲公憤怒已極,不由分說,手持馬鞭,口中不斷罵‘畜牲’、‘不是人’,逢人便抽打,打得那批不顧體面的人東逃西竄而散走,使這幕醜劇落幕。”  就目前所見資料,國軍接收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較大規模的侮辱行為,隻發生於東北地區。個中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東北地區之日軍戰俘,“幾乎全部被蘇軍運走瞭”;關內則大不同,據日本防衛廳統計,由國民政府負責之受降區,有日本現役軍人118萬餘人。這一強大武裝力量的存在,本身即是對國軍的一種約束;何況因國軍主力滯留大後方,而中共部隊與日占區犬牙交錯,國民政府在接收地盤問題上,還需倚仗日軍之“合作”——按蔣介石的要求,在國軍抵達前,日軍不得放棄武裝,必須堅守陣地。  其二,東北地區之日本婦女,在蘇軍占領期間,已不幸遭遇過狂飆般的污辱。蘇軍在東北,“看到日本女人就要捉,……到瞭下午四、五點時,街上都看不到一個日本女人,……將她們用大卡車載到俄羅斯軍的司令部去,再分配到各個軍營去。”“日本女人都被蘇聯軍污辱,很亂來”……此類回憶資料不勝枚舉。 1946年,接收東北之新一軍軍長孫立人(中)在長春街頭。   這或許能夠解釋,何以蘇軍撤走後,東北地區之日本婦女,對國軍之性索求,並未表現出激烈之抗拒。  國民黨軍女特工化身慰安婦 竟用身子殺敵  日軍侵華期間,在關東軍裡有一支以大隊長山本龍二的姓氏命名的“山本大隊”。  這是一支絕對的野獸戰隊,曾經以一千多人的兵力擊敗瞭國軍一個整編旅五千多人的兵力。為此,“山本大隊”深受關東軍總部的厚愛,從軍械裝備到士兵的配備都

朱德以弱勝強痛擊國軍 曾被小瞧“沒啥瞭不得”

  “楊如軒對楊池生說,‘你要小心,不是以前的朱玉階(指朱德)瞭’。楊池生說,‘老朱的打法我曉得,沒有什麼瞭不得’。後楊如軒回吉安養傷,楊池生批示作戰,不意,楊如軒還沒到吉安,楊池生就敗下陣來,並且敗得更慘。”   朱毛紅軍在井岡山會師後,湘贛邊界的武裝力量發生瞭很大變化,令國民黨當局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奉蔣介石之命,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瞭更大規模的“進剿”:湖南國民黨第八軍吳尚部,由平江調防攸縣,欲經茶陵、酃縣(今炎陵縣)向井岡山推進;江西國民黨軍以第九師師長楊池生為總指揮,加上第二十七師楊如軒部,從吉安向永新進攻。於是,在當月23日,朱毛紅軍成立以來進行的最大規模、最為激烈的一次戰鬥以龍源口為中心地域正式打響。   國民黨軍在數量、心理、技術上占有很大優勢   龍源口位於江西永新縣南部、七溪嶺腳下,距縣城20公裡,地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正北方向。而龍源口戰鬥的主戰場——新、老七溪嶺相距約5公裡,緊靠龍源口村拔地而起,橫在永新與寧岡兩縣之間,山高林密,流急谷深,地勢十分險要。兩座山嶺各有一條小路蜿蜒上下:西邊老七溪嶺的山路從永新的白口村通往寧岡新城;東邊新七溪嶺的小路從永新的龍源口通往寧岡新城。這兩條小路上下三四公裡,是接通寧岡縣與永新縣的咽喉要沖。國民黨軍和朱毛紅軍對龍源口陣地均志在必得。我們且分析一下當時交戰雙方的基本情況。   兵力對比:與之前國民黨軍數次“進剿”相比,龍源口戰鬥中的國民黨軍參與進攻的兵力大增,而且分為贛、湘兩路分進合擊,東西推進。江西方向是楊池生第九師和楊如軒第二十七師共五個團,湖南方向是第八軍吳尚部三個團(八個團均得到瞭加強),再算上反動的“挨戶團”和“靖衛團”,國民黨軍的總兵力達3萬餘人。“朱毛紅軍中朱部2000餘人,毛部1000餘人,袁文才、王佐部各300人,共3600多人。”國民黨軍近十倍於紅軍。   武器對比:朱毛紅軍號稱四個團,卻有將近一半的部隊用梭鏢、大刀做武器;而國民黨軍參戰的部隊使用的是步槍、機槍,還有迫擊炮。

戰史傳奇:日軍奇襲能殺國軍軍長 抓不住遊擊隊

  歷史不能忘卻。當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使中華民族面臨著一場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在這民族緊急關頭,挽救民族危亡,保衛國傢獨立,湧現出大批寧死不屈的抗日愛國將領,他們以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和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的頑強的反抗鬥爭精神,展開瞭一場場不畏強敵、氣壯山河的戰鬥。武士敏將軍便是其中一位。   為瞭追憶這位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武士敏將軍,筆者收集瞭一些相關日軍戰史資料,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揭示再現一些鮮為人知的那段悲愴而激昂的歷史瞬間。   一、中條山之戰後日軍計劃勸降武士敏將軍   武士敏,字勉之,河北省懷安縣人,在抗戰時期任國民黨第98軍軍長。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僵持階段後,日本侵華泥足深陷中國戰場,亡華無期,進退維谷之際,為瞭消滅山西南部的中央軍,侵華日軍在5月7日發動瞭“中原會戰”(即中條山戰役)。可是這次在日軍強勢攻擊下,中條山的國民黨守軍幾乎全線潰退,守軍主力在遭受慘重傷亡後先後突圍渡過黃河,這一戰使國民黨中條山守軍大部退出中條山地區。可是在中條山戰役中最頑強抵抗日軍的國軍第98軍在軍長武士敏的率領下卻毅然北上進入太嶽山區,轉移駐防在沁水縣端氏、東峪、西峪一帶。突圍後成功後,武將軍依然在敵後牽制日軍,一時間沒有采取積極的對日攻擊行動,而是和八路軍友好相處,致力於軍隊的再建工作。這支98軍同時被第一戰區司令衛立煌付與更繁重的任務。   侵華日軍第一軍司令巖松義雄中將得到“98軍不是蔣介石嫡系部隊,而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在中條山戰役後,兵士情緒低下,戰力萎縮”的情報後,即命令駐守在晉南的日軍第36師團對國軍98軍實施誘降歸順工作。日軍第36師團在1939年由日本東北部地區弘前、秋田、山形地方的各步兵聯隊為基幹編成,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聯隊。因兵力來源日本東北等地區,冬季大雪較多,所以也稱雪師團(部隊)。雪師團創建後,被派往中國大陸,轉戰華北、山西山嶽地帯各地,1941年駐紮在澤州、潞安(現在長治)、沁縣地區,這支部隊曾被稱為八路軍的好對手。   在7月一個炎熱的夏日,日軍第36師團所屬駐紮長子地區警備隊的第二大隊情報部,由西門警備隊員帶進一個“中國人”,詢問後才知道他受第一軍部命令,從西面的臨汾越過中條山脈,穿越98軍駐地來到長子。他介紹瞭有關98軍情況,證實瞭該軍確受到不公的待遇,但正在努力恢復中。由此,日軍情報人員認為如果勸降的話,98軍有可能歸順日軍。

抗戰期間美援增加後 為何國軍戰鬥力反而下降?

  當年蔣介石江西“剿匪”,以十倍之眾,打不贏毛澤東,屢敗者四,最後博古、李德插上一腳,毛澤東無用武之權,使蔣第五次圍剿得逞。也許毛也不能挽救此敗,然而毛竟將慘敗的“流竄”轉變為勝利的“長征”,敗而不潰、退而不亂,又重新建起革命根據地,不能不嘆為觀止,視為神奇。蔣若有自知之明,應知無論在政治上或軍事上絕非毛儔,而蔣竟一直視毛為山野草寇,以為可能一舉殲之。   抗戰勝利之際,中共的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部隊已逾百萬,所轄人口近億,更由於從事敵後遊擊,據有根據地,敵人一退,便可捷足先登,再加上嚴密的組織與嚴明的紀律,實已成氣候。其軍隊雖仍是“小米加步槍”,其解放區雖仍是偏遠地區,但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雄心勃勃,顯有問鼎中原之心。然而由於與國民黨實力相比仍然懸殊、國際現實所逼、國內普遍厭戰,不能亦不願向國民黨挑戰,但求改組國民黨一黨專政之政府,重組結合各黨派的聯合政府,庶幾取得合法之地位,分享政權。但是蔣介石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他要中共於聯合政府成立之前就交出軍隊與地方政權,無異要毛澤東先率眾投降,怎麼可能?不可能,即欲以武力解決,重演當年江西“剿匪”的故伎,然而今昔異勢,當年以十倍之眾不能蕩滅的“共匪”,而今能以三四倍之眾來蕩滅嗎?   蔣介石不可能不知道中共已經坐大,不過他顯然認為自己更加坐大。珍珠港事變之後,美國大力援蔣,裝備瞭不少精銳的嫡系師,而美國武器由於蔣之阻擋,未允一槍一炮進入共區。抗戰勝利之後,又經陳誠的整編,把所謂雜牌淘汰殆盡。1946年6月,美國國會又通過《軍事援華法案》,賦予美國政府廣泛權力為蔣編練軍隊,以及提供武器和設備。7月16日,美國又贈蔣二百七十一艘艦艇;8月31日,美國又將八億美元“剩餘物資”以二折低價售蔣。而蔣開始大打內戰之時,其陸、海、空軍總兵力高達四百三十餘萬人。數量上固遠遠超過共軍,裝備之精良更非共軍可望項背。在此一背景下,蔣才會在10月間南京軍事會議上宣佈五個月之內打垮共軍。既然五個月內可以打垮共軍,又何必要和談呢?難怪他在6月17日紀念周上,公然說:“有人以為中共問題軍事不足以解決,此乃大謬不然,過去軍事不能解決的原因,由於日本掩護中共搗亂,今日人已經投降,軍事解決為極容易之事。”(見唐縱《在蔣介石身邊八年》,第623頁)又在7月17日的日記中寫道:“美國始終堅持其不用武力之主張,而置我國存亡於不顧,至可痛惜也!”可見和談拖瞭那麼久,完全是由於杜魯門與馬歇爾的壓力,否則蔣老早開打瞭。   蔣介石對打內戰如此有信心,主要是隻見“軍事硬體”的精銳,未暇細檢其軍隊“軟件”的窳敗。早在抗戰期間,隨著美援的增加,國民黨軍隊的作戰能力反而下降,原因是高級軍官沒有鬥志,甚至沉湎於女色、賭博與走私,而士兵們由征召甚至拉夫而來,訓練時間既短又馬虎,夥食和醫療條件更差,往往必須忍受饑寒與疾病,對傷兵的處理也極草率與不人道。(參閱易勞逸《毀滅的種子》,第六章)著名美國記者報道說,國民黨軍官把士兵視若動物,任意毆打、處罰,甚至殺害。(見Whiteand Jacoby,Thunder Out

華北國軍頭號主力35軍為何會被毫無征兆的殲滅?

  400多輛深綠色道奇卡車馳出豐臺,在黃褐色的華北平原上拉出20餘華裡的長列,黃塵蔽天,吼聲如雷。  這是馳援張傢口的35軍。  這在1948年的中國也不多見,在華北則是唯一的全美械機械化軍。這是一支在內戰中橫行華北、被稱為“王牌之王牌”的驕狂部隊。還曾是一支抗戰勁旅。自1933年長城抗戰起,這支傅作義的起傢部隊35軍,就為國傢、民族屢建殊勛。  隻有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才擁有美械裝備  35軍是1948年11月29日下午離開豐臺的,經崎嶇險峻的八達嶺山路,於次日中午到達張傢口。所屬101師當即向萬全發起攻擊,12月2日晚又推進至寧遠堡,兩處解放軍稍作抵抗即自行離去。張傢口之圍既解,35軍準備4日返平。總部來電,說傅總司令要來張傢口,要郭景雲與總司令見面後再走,結果一下子耽誤兩天。  6日這天,太陽紅通通的,塞外的曠野、山嶺一片暖融融的色調,實在是個出行的好日子。可無論太陽多紅多大,還是怎樣風雪交加,那都是共產黨的好日子,而且隻能是共產黨的好日子。作為傅作義手中的王牌快速機動部隊,35軍經常在平張公路上遊動,對這種來來回回已經習慣瞭。平時重裝備不下汽車,有任務一聲令下,軍人帶上個人所攜裝具上車,立馬就走。這次原定拂曉出發,直到中午車隊才動起來。傅作義曾令郭景雲擠出汽車,將在張傢口的104軍258師一道拉回北平,他卻沒理這個茬。那麼,這些車輛派瞭什麼用場呢?  郭景雲任101師師長駐張傢口時,辦瞭個軍械修配廠,他想趁這個機會將其搬回北平。那你就早點動手呀?不,等到要上轎瞭才紮耳朵眼,拆卸、裝車,好一通忙活,把人累個半死不說,關鍵是耽誤瞭時間。這工夫時間就是生命,不是他不把生命當回事兒,而是認為時間有的是,可以隨意揮霍。  聽說35軍要回師北平,張傢口的一些達官貴人都要跟走。塞外這地方死冷賊窮的,防衛力量又弱,哪有北平安逸、保險呀!一部國共鬥爭史的老皇歷,早已教導他們,城市愈大愈安全。於是,察哈爾參議院議長、省黨部委員、察盟黨部特派員和書記長,還有《商業日報》社長等,都來找郭景雲,郭景雲臉上的麻子都汪著笑意,一一答應。被人求著總是令人舒心得意的,更何況還有好處。當然還有那麼多太太、小姐,以及金銀細軟、大米、白面等物,裝瞭十幾汽車。結果,除瞭張傢口市參議會議長高炳文僥幸逃脫外,全都在新保安當瞭俘虜。   還有一些大商人、大地主用錢鋪路,妻妾老小坐滿幾輛大卡車。有商人在張傢口有400桶汽油,每輛車捎上一桶,到北平後2 / 3歸郭景雲。死到臨頭還做瞭把買賣,進瞭棺材還伸手要錢。  這時,傅作義得知林彪大軍主力已經進關,急令郭景雲“速回北平,另有任務”。電報發走,仍不踏實,又派出12架飛機,為35軍返平提供空中掩護。天上飛機護行,地上車隊浩蕩,郭景雲及其官兵,包括用各種手段搭車的各色人等,心情好極瞭。沙嶺子過去瞭,宣化過去瞭,郭景雲估計晚6時前就會趕回北平。快到下花園瞭,前方傳來槍聲。  打阻擊的是支一百人左右的小部隊,問題是路被挖斷瞭。“八路,八路,老是扒路!”郭景雲恨恨地道,命令前衛部隊一邊攻擊,一邊修路。到瞭下花園,前方又聞槍聲,又是路斷。有人建議趕緊修路,趕緊趕路。郭景雲咆哮起來:“過去找他們都找不到,這回送上門來還不打?35軍怕過誰?”  又前進瞭4裡多路,趕到雞鳴驛時,天色已經暗下來。若說35軍的性命,這時已經進入倒計時,那是早瞭些。因為這一刻,它仍然有機會脫離死地,那就是晝夜兼程,趕回北平。郭景雲卻下令在雞鳴驛宿營。兵法雲:“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還有二失、三失,乃至四失、五失。就在35軍官兵酣然睡夢中,解放軍正從四面八方湧來,雞鳴驛周圍一夜鍬鎬聲。那是為35軍挖掘墳墓。  7日又是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一夜好睡的官兵,吃罷早飯,就等待出發。在張傢口是等待裝運軍長的那個軍械修配廠,還有那些達官貴人,這回是等待267師殺開一條生路。槍炮聲響到12點,還沒點兒停歇的意思。這回郭景雲有點急瞭,要北平快來飛機助戰,自己帶上幾個參謀親自上陣督戰,車隊好歹才算蠕動起來。  傍晚6時左右,35軍進入死地——新保安。  新保安是平綏線上宣化、懷來間的一個集鎮,東西長3裡,南北寬不足2裡,城墻比較堅固。北靠大山,南臨洋河,城堡如在鍋底,兩邊道路堵絕,即成絕地。從張傢口到北平,以35軍的速度,起點早,貪點黑,一個白天可跑一個來回。結果卻是,第一天走瞭90裡,第二天還不到30裡。  這時,解放軍尚未完成對新保安的包圍,歷史也就仍然為35軍留有一線生機,那就是糾正、補償昨晚的失誤,不顧一切,連夜趕回北平。副軍長王雷震等人,當時就是這麼建議的。  王雷震還說,上路雖然破壞,下路還可通行。並在地圖上指出另一條行進路線,即由新保安經東八裡、沙城以南,通往懷來的大路。郭景雲拒絕的理由是,夜間行軍的損失,要比白天大得多。  從遼沈到平津,再到淮海、渡江、衡寶等戰役,在國民黨軍事的迅速崩潰中,雖然會令人不時想到“天意”、“氣數”之類,其實老天爺還是公平的。在華北,從宏觀上講,或者統統南撤,或者中央軍南撤,察綏軍西去,歷史是給傅作義的60萬軍隊留著機會的。  具體到35軍這個微觀上也是一樣,可他們都讓機會從身邊溜走瞭,拱手讓給共產黨瞭。  雞鳴驛一夜鍬鎬聲,攪得一些師團長心煩意亂,都說不能就這麼等著讓共產黨軍隊扒路、構築工事,要派兵襲擾。郭景雲臉上的麻子仿佛都掛著冷笑,說沒關系,讓弟兄們好好休息,明天拂曉發起攻擊。  新保安周圍又是一夜鍬鎬聲,35軍弟兄們又是一夜好睡。  郭景雲牛氣。還未動身,就拖拖拉拉,一誤再誤,把機會都讓給瞭對手,是因為他根本沒把對手放在眼裡。35軍也打過敗仗,可大都是勝仗、好仗,35軍怕過誰?全美械機械化軍。中央軍那幫傢夥吃得好,穿得好,軍餉厚,在雜牌軍面前趾高氣揚的,35軍的弟兄就是不服他們。35軍牛氣!  還有,他知道傅作義不會丟下35軍不管。  他還不明白,共產黨的部隊既已誘你出來,又豈會放你回去?  這就是中將軍長郭景雲的“知己知彼”。  曾幾何時,長城抗戰,古北口失守後,北平岌岌可危。何應欽急調駐在張傢口的35軍,開往昌平集結待命。張傢口距昌平200餘裡,部隊駐地分散,可自接到命令至趕到昌平,僅用24個小時。何應欽頗感驚奇,贊揚傅作義:“宜生兄進軍如此神速,實在沒有料到,若不是訓練有素,何以臻此?”  傅作義在綏遠練兵,經常是一夜行軍60裡,而且負重50斤。35軍練兵的最重要的口號,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所以,35軍向以“集合快、出發快、行軍快”著稱。  而今,35軍完全反瞭個兒。從郭景雲這位35軍老兵身上,又如何能看到一絲一毫當年的傳統、作風?“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統帥呢?郭景雲一錯再錯步步錯。  因為傅作義步步錯。  因為蔣介石步步錯。相關閱讀推薦:1948年傅作義為何抱怨蔣介石“不愛江山愛美人”傅作義抗日時期曾率軍收復五原 擊斃日軍中將揭秘傅作義假投降為國民黨當臥底 等待反攻大陸揭秘:傅作義將軍偷襲石傢莊西柏坡因何失敗?揭秘:抗日名將傅作義將軍和平起義後的憤怒與遺憾

福州戰役:解放福建全省破滅國軍退保華南的迷夢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8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一部對福建省福州地區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戰役。   福州市為福建省會,地處閩江下遊、福州平原中央,南枕閩江,東連馬尾軍港,周圍皆山,地勢險阻。東、北有陡峻的鼓山、蓮花山、筆架山、湖頂山蜿蜒屏衛,西、南為閩江及其分流烏龍江環繞阻隔。   渡江戰役後,人民解放軍迅速解放瞭南京、上海、武漢和皖南、浙西、贛東北等廣大地區。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各一部,乘勝追殲逃敵,在閩浙贛邊縱隊所屬遊擊隊的配合下,於五六月間解放瞭閩北大部地區和閩東北部分地區。在國民黨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蔣介石率其殘軍一部退踞臺灣,妄圖以臺灣為反攻基地,並盡力保持福建、廣東和西南各省,控制東南沿海島嶼,以屏衛臺灣和作為反攻的跳板。   國民黨軍福州綏靖公署主任朱紹良、第6兵團司令官李延年指揮5個軍13個師約6萬人防守福州地區。朱、李所部系南逃各殘部於福州重新拼湊組建的,建制不全,兵員不足,士氣低落,一直處於恐慌狀態之中。其高級將領對福州棄守不定,直至7月初,蔣介石親臨福州部署後,始增修工事,調整防務,加強正面防禦,企圖利用福州外圍有利地形,阻滯人民解放軍的進攻。其部署是:第106軍主力(轄2個師)扼守市區;以第96軍(轄2個師)和獨立第50師擔任正面防禦,扼守雪峰、雙溪、大湖和大、小北嶺諸要點;以第25軍(轄2個師)和獨立第37師為左翼,於閩清至徐傢村閩江兩岸佈防,控制福(州)古(田)公路;以第74軍(轄3個師)為右翼,防守羅源、連江、琯頭沿海一線,並從臺灣調來第201師1個團,增防馬尾,保障閩江水道安全;第73軍(轄2個師)防守福清及平潭島,扼控福(州)廈(門)公路要點,保障側後安全。   人民解放軍第10兵團(轄3個軍)於上海戰役結束後奉命進軍福建,殲滅閩境國民黨殘軍。兵團根據福建山區作戰特點,於蘇州、常熟、嘉興一帶就地準備,深入動員教育,整頓充實組織,減輕裝備,並派第29軍參謀長梁靈光率領先遣隊於6月入閩,與中共福建地方組織和遊擊隊聯系,在他們的配合下,偵察敵情,瞭解地形,籌集糧草,搶修道路,保障部隊開進和作戰需要。兵團率3個軍15萬人和由5000名黨政幹部、2000多名青年學生組成的華東軍區隨軍南下服務團,於7月2日開始南下,由嘉興乘火車,於江山、上饒下車,人均負重31公斤徒步開進,冒酷暑翻越海拔千米以上的仙霞嶺、武夷山,分別從浦城、崇安入閩。在第二野戰軍閩北駐軍、閩浙贛人民遊擊縱隊和廣大群眾的支援下,月底前全部抵達尤溪、南平(第29軍)、古田(第31軍)、建甌(兵團部、第28軍)集結,並進行山地作戰訓練。第31軍第93師一部於金華下車,從壽寧入閩,7月間解放瞭壽寧、福安縣。   7月15日,兵團於建甌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研究作戰方案。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政治委員韋國清根據當面敵情判斷:福州守軍可能先行逐次抵抗,一旦被突破,即向南撤逃,閩南國民黨軍北援的可能極小。為全殲福州守軍,給爾後作戰創造條件,決心采取鉗形攻擊戰法,首先斷其陸海退路,爾後會殲被圍之國民黨軍。具體部署是:首先以第29軍為右路,遠程迂回,攻占福廈公路要點和永泰、福清、長樂,斷守軍陸上逃路;以第31軍為左路,迂回攻占丹陽、連江、馬尾,控制閩江下遊,切斷守軍海上逃路;以第28軍沿古田至福州公路實施正面突擊,準備會同左、右兩路聚殲福州守軍,2個師由閩江北岸進逼福州,1個師沿閩江南岸東進,策應29軍行動,防止國民黨軍南北夾擊。達成合圍後,28軍從西北、31軍從東、29軍1個師從南向福州進攻。若守軍往馬尾、長樂撤退,企圖由海上外逃,則28軍速占福州,繼續向東追殲;倘守軍越江南撤,則29軍堅決阻擊,28、31軍跟蹤追擊。7月23日,第三野戰軍批準瞭第10兵團首長的計劃,並決定第7兵團第21軍第63師歸31軍指揮。奪占寧德、羅源,保障該軍側後安全。

鮮為人知王傢善部起義徹底封死瞭東北國軍的退路

  1948年2月25日,國民黨軍第52軍暫編第58師師長王傢善率部8000餘人在營口舉行起義,這是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後東北戰場國民黨軍的一次重大起義。   王傢善(1903-1979),黑龍江省巴彥縣康莊鄉大板房屯人。1928年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30年回國。“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帶領60多名士兵參加瞭巴彥抗日遊擊隊,任副司令員,東北抗日義勇軍松北地區總指揮等職。1933年,投靠日軍,任偽滿黑龍江省警備司令部參謀,同年12月,再次去日本陸軍大學學習。這期間,王傢善利用假期,秘密潛往南京,何應欽委他為中校,令他視機在東北活動。學習期滿後,回東北任偽滿治安部科長。1943年任偽滿軍第7旅旅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國民黨松江地區指揮官,1946年任東北行轅少將高參,1945年被任命為國民黨軍保安縱隊總司令,後任國民黨獨立9師師長。1947年6月6日,王傢善識破國民黨嫡系妄圖借共產黨之手鏟除異己的陰謀,急令各團營從鳳城、大孤山、岫巖一帶迅速逃出我軍包圍,到營口大石橋集結,並毛遂自薦,固守營口、大石橋兩地。6月16日,我遼南獨立師1團收復大石橋,殲滅國民黨獨立9師27團一個營,俘敵350餘名。23日,國民黨獨立9師一部在營口,一部北占大石橋,於我遼南獨立師對峙。29日22時30分,遼南獨立師開始攻打大石橋,僅用10小時斃傷國民黨獨立3師師長及8團以下600多人;俘7團以下180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遼南獨立師傷亡370餘人,創造瞭以少勝多的戰例。3團6連被命名為“蟠龍山英雄連”。晚17時,遼南獨立師主動撤出大石橋,到湯池一帶進行休整。國民黨25師於當日進占大石橋。   7月5日,國民黨獨立9師師長王傢善以營口市市長名義發佈催征軍糧的公函。同時,以城防司令名義征調民夫,搶修城防工事。先後征調民夫11萬人次,耗費巨資,於8月中旬修築起一條總長達20華裡的護城防線。同月,國民黨駐營口獨立9師正式改稱暫編58師,歸52軍建制,由52軍軍長覃異之指揮。   為瞭爭取王傢善,瓦解國民黨軍第52軍暫編58師,中共中央東北局社會部派石迪到瓦房店主持遼南情報站工作,對外稱遼南軍區政治部聯絡處。在經過幾個月的學習、教育和培訓的基礎上,石迪將被俘的東北保安第4總隊上校參謀廉榮春釋放回營口。廉榮春在暫編第58師,首先發展瞭獨立第9師第3團少校團附劉鳳卓為地下工作人員,接著又發展瞭上尉連長趙百祿、上尉副官張海濤、吳國璋和其他外圍關系6人,成立瞭一個工作小組,把重點放在做好爭取王傢善率部起義的工作上,並利用多種形式,暗中發展進步勢力。   1947年10月初,第52軍副軍長鄭明新在營口設立前進指揮所,王傢善的城防司令被架空,在糧食供應等方面,暫編第58師經常缺糧,士兵吃不飽飯。地下工作組廉榮春等,利用暫編第58師的困難,加緊瞭對王傢善的策反工作。11月15日前後,廉春榮等在“匯海樓”飯莊召集活動小組開會,研究起義方案。後因58師2團團長粗心大意,事機不密,被國民黨52軍前進指揮所偵知,起義被迫放棄。因身份暴露,廉春榮、張海濤、吳國璋不得不撤出營口,工作留給未暴露身份的劉鳳卓繼續進行。

國軍女特工化身慰安婦!竟用身子殺掉日本精英軍

  國民黨軍女特工化身慰安婦 竟用身子殺敵!  日軍侵華期間,在關東軍裡有一支以大隊長山本龍二的姓氏命名的“山本大隊”。  這是一支絕對的野獸戰隊,曾經以一千多人的兵力擊敗瞭國軍一個整編旅五千多人的兵力。為此,“山本大隊”深受關東軍總部的厚愛,從軍械裝備到士兵的配備都 是最好的。“山本太隊”的野獸精神除瞭表現在戰場上的殊死拼殺外,對待-占領區的中國百姓也是極其兇殘,燒殺奸淫,無惡不作。  1932年6月,關東軍總部為瞭鼓舞“山本大隊”的戰鬥士氣,派來一支由三十多名日本婦女—朝鮮姑娘組成的“慰安婦”小隊,來為“山本大隊”鼓舞士氣,供“山本大隊”的野獸官兵們發泄。  自從這隊慰安婦進駐“山本大隊”後,“山本大隊”裡的離奇死亡事件便一件接著一件發生瞭……  那天早晨,小隊長川島和擲彈筒班長藤田在慰安所裡一夜銷魂,剛離開後不久,就感到肚子疼痛難忍。軍醫以為川島和藤田是得瞭痢疾,就給他們拿瞭幾片治療痢疾的藥,不料川島和藤田服藥後不久,竟然雙雙吐血身亡。   這可把山本龍二給氣壞瞭,他喊來中隊長麻宮小田,命令他要盡快查清楚川島和藤田的死亡真相。  麻官小田下令對川島和藤田的屍體進行解剖化驗。  化驗結果很快便出來瞭,在川島和藤田的腸胃裡發現瞭一種致命的毒藥,正是這種毒藥直接導致瞭川島和藤田的死亡。  拿著驗屍報告,山本龍二緊鎖眉頭。  “山本大隊”駐地戒備森嚴,來這裡的士兵都是經過瞭精挑細選和嚴格考驗的,究竟是誰下的毒手?毒藥又是如何被川島和藤田眼下的呢?  麻宮小田說:“報告長官,軍醫和昨天晚上做飯的廚師已經被我控制住,軍醫是來自日本本土的大島少尉。做飯的兩個廚師都是中國人,一個因承受不住嚴刑拷打已經死去,另一個正在審訊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從電影明星中走出來的軍統最美女特工是誰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女間諜:一個人顛覆一個國傢美女的誘惑:揭間諜史上八大風流艷諜的色誘手段紅色間諜對內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諜戰片惹人誤會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位傳奇女諜:最傑出十大女特工!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山本拍著桌子罵道:“渾蛋,把疑犯打死瞭,還怎麼審問。你這就帶我去,這個疑犯我要親自審問。”  山本龍二趕到審訊室時,那個活著的中國廚師李大壯已經被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山本龍二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說:“你隻要告訴我,是誰在川島和藤田的晚飯裡下的毒,我就放你回傢和傢人團聚。”  站在一旁的翻譯,忙把山本龍二的話翻譯給李大壯聽。  此時的李大壯早被打得魂都丟瞭,精神變得恍惚,聽說山本龍二要放自己回傢,他一會說是自己投毒瞭,一會又說是已經被打死的老趙頭投的毒。毒藥的來歷,李大壯更是亂說一氣,一會說是從草叢裡采摘來的毒蘑菇,一會又說是做豆腐用的鹵水。  山本龍二壓著怒火,聽完李大壯胡言亂語的供詞後,扭頭對麻官小田說:“這已經是個廢人瞭,你再審訊他幾天,如果再沒有什麼結果,就直接把他和老趙頭的屍體掛在院子裡示眾。我去看一下軍醫大島那邊的情況。”   山本龍二剛要離開,一個士兵急匆匆跑過來報告,說又有兩個上等兵肚子疼痛難忍後吐血而死,死亡癥狀和川島與藤田一樣。  山本龍二聽完大吃一驚,忙問:“他們兩人也是離開慰安所後,肚痛吐血而死的嗎?”  得到士兵肯定的答復後,山本龍二低頭沉思片刻,咬著牙下令說:“麻宮小田,你這就過去,把那天為川島和藤田服務的兩個慰安婦和今天為兩個上等兵服務的慰安婦控制起來。另外,從今天起所有官兵的食物和飲水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再去慰安所娛樂。”  山本龍二控制慰安婦是有一定道理的。軍醫大島已經被控制起來,兩個中國的廚師更是一死一傷,除瞭軍醫大島外,最後接觸到中毒身亡官兵的人隻有那些慰安婦瞭。  很快,四名慰安婦被麻官小田帶人捆綁瞭起來。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這些可憐的女人,為瞭所謂的“聖戰”,沒日沒夜地被那些獸兵們糟蹋不說,現在又要被嚴刑拷打。四名慰安婦裡,有一個是日本人,另外三個都是朝鮮人。對待日本慰安婦,麻官小田還算是客氣,那三個朝鮮姑娘就沒有那麼命好瞭。  麻宮小田親自揮動著皮鞭,幾分鐘時間便把那三個朝鮮姑娘抽打得皮開肉綻。讓麻宮小田惱火和不知所措的是,四名慰安婦的供詞幾乎是一致的,那些日軍官兵們進瞭慰安所後一心想的就是要發泄性欲,哪有時間吃東西和喝水呢。  所有的官兵幾乎都是一樣的,進門脫衣服,趴在慰安婦身上發泄完後,直接穿衣服走人。甚至有很多官兵,人還沒有進門,便已經脫光瞭衣服站在門外排隊等候瞭。  投毒的人既不是軍醫大島,又不是中國廚子,最後接觸過死者的慰安婦也沒有機會動手投毒,那麼川島、藤田和兩名上等兵的中毒身亡又會是什麼人幹的呢?  這邊投毒案件還沒有理出頭緒,關東軍總部的作戰電令便下來瞭。因戰事需要,關東軍總部電令“山本大隊”火速趕往前線。  “山本大隊”的官兵們聽說就要出發上前線瞭,根本顧不得山本龍二的禁令,大傢一窩蜂沖向慰安所。  打仗這種事情,健全人上去殘疾人下來,活人上去死人下來;上瞭戰場就等於是把自己親手交給瞭死神,生死存亡都變成瞭未知數。生死都不知瞭,還有誰會在乎什麼中毒事件!死前能發泄就發泄,能行樂就行樂,完全就是在追求器官上的刺激瞭。  山本龍二太瞭解自己手下的官兵們瞭,此時的他也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但是,讓山本龍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麻宮小田竟然死瞭。  麻宮小田這樣的中隊長是不用到慰安所裡去排隊的,他隻要把自己相中瞭的慰安婦叫到自己的營房中就可以瞭。  接到麻宮小田的死訊,山本龍二瞪著通紅的眼睛沖進麻官小田的營房。  那個供麻宮小田發泄的慰安婦叫美智子,原本就是日本國內的一個軍妓,為瞭支持大日本的“聖戰”,她也把自己的身體捐獻給瞭“國傢”。  美智子一臉驚恐不安地坐在角落裡,等候著山本龍二的發落。  山本龍二一把將美智子揪起來,說道:“告訴我,你對麻宮小田做瞭什麼?”  美智子驚恐地說:“我按照麻官太君的吩咐,為他唱歌跳舞,陪他喝瞭酒。醉酒後的麻宮太君又唱又跳,又哭又笑,我被他嚇壞瞭……隨後,麻官太君便命令我脫去瞭衣服……”  山本龍二不甘心地問道:“然後呢?”  美智子低著頭,眼裡含著淚水,不願意直接回答山本龍二的提問。  山本龍二抬手狠狠地抽瞭美智子幾個大嘴巴,惡狠狠地罵道:“快回答我,你這個下賤的女人!”  美智子表情麻木地慢慢脫去身上的和服,她的身上佈滿瞭紅腫的牙印。  美智子說:“報告山本太君,然後就是這樣瞭……”  山本龍二愣愣地看瞭幾眼美智子身上的斑斑傷痕,搖瞭搖頭。戰爭讓很多官兵變得殘忍血腥,連對待本國的慰安婦也摧殘起來。山本龍二揮瞭揮手,讓美

抗戰史上哪位國軍名將被日軍視為“最可怕人物”

  導讀:關於盧溝橋事變已有較多論述,但當時直接指揮中國軍隊抗擊日軍的到底是誰?學術界有多種說法,有說是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的,也有說是副軍長佟麟閣的,還有講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加強營營長金振中的等,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瞭真正搞清楚這一問題,本文作者通過資料的查找與甄別考證,認為時任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的馮治安在盧溝橋事變中發揮瞭巨大作用。這一觀點過去較少談及,現將其理由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關於盧溝橋事變的很多論述都談到,盧溝橋事變時,堅守盧溝橋的是二十九軍官兵,但究竟是二十九軍哪一部,並沒有交代清楚。實際的情況是:盧溝橋事變前,二十九軍轄4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衛隊旅,約10萬人。為瞭加強對日軍的防范,作瞭嚴密部署: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兼任天津市長)在天津廊坊至塘沽一線佈防,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兼任河北省代主席、北平警備司令),在北平南苑至保定佈防,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在河間至大名佈防,一四三師(師長劉汝明,兼任察哈爾省主席)在察省全境佈防。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當時作為二十九軍副軍長的佟麟閣,主要負責南苑軍訓團。由此可知,冀察兩省、平津兩市均屬二十九軍勢力范圍,而馮治安的三十七師則駐北平地區,拱衛古都安全。因此說盧溝橋事變時,堅守盧溝橋的是二十九軍官兵,從大的方面講也沒有錯,但不夠確切。   “若敵人挑釁,就堅決還擊”  從中國軍隊兵力的部署情況看,馮治安的三十七師駐守北平。真正駐守盧溝橋的是三十七師一一跂旅(旅長何基灃)二一九團(駐防長辛店,宛平城內駐守的是二一九團第三營,營長金振中)。由於當時日軍常到盧溝橋東、北區域以演練為名進行挑釁,盧溝橋事變的前一天,馮治安還曾到他負責的轄區盧溝橋視察,他在聽取吉星文團長關於日軍頻繁活動的動向匯報後指示:“有什麼情況及時向我報告”。7月7日,馮治安又在北平召集何基灃與吉星文等佈置應變措施,他指出:“仍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不貿然開火,但若敵人挑釁,就堅決還擊。”   下午,日軍開至盧溝橋西北的龍王廟,搶築工事,傍晚向東移動,爾後,日軍稱走失瞭一名士兵,要求進入宛平城尋找,我守城官兵看到他們是在尋找借口,斷然拒絕。馮治安聞報後果斷下令:“務必固守,不準日軍一兵一卒進入,不許放棄一尺一寸國土,彼若開槍,定予以迎頭痛擊。”在此期間,二十九軍副軍長秦德純也向日軍抗議,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王冷齋也出面駁斥瞭日軍的尋釁行為。8日凌晨,蓄謀已久的日軍迫不及待地炮轟宛平城,同時開始向盧溝橋北側的平漢鐵路橋進攻,戰鬥正式打響。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當即聯名向南京報告並表示決心抵抗。同時,馮治安直接向部下下達死命令:“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土是軍人的天職,寸土不讓,不怕犧牲,盧溝橋就是爾等的墳墓!”日軍利用事先搶修的工事,首先襲擊打死瞭我守鐵路橋的申仲明排長,這激起瞭我守橋官兵的無比憤怒,他們不顧力量的懸殊,奮力沖入敵陣與敵肉搏,砍死敵人百餘,我兩排守橋官兵也全部壯烈犧牲,鐵路橋失守。8日夜,金振中營長趁著夜色的掩護,率百餘名敢死隊員從宛平縋城摸向鐵路橋,揮刀殺入敵營,收復瞭鐵路橋。金振中負傷在保定住院療傷期間,得到國共兩黨及全國人民的熱情慰問。金振中在爭奪鐵路橋的局部戰鬥中作為指揮官,並成為英雄,也是毫無疑問的。相關閱讀推薦:細說: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國內潛伏著的七種女特務盤點:抗日戰爭時期戰場上的5支國民黨王牌部隊 白江之戰:中國歷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場抗日戰爭沒有美國的原子彈 中國還能不能結束抗日戰爭?無川不成軍: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無愧一個軍人的榮譽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是誰逼死瞭抗戰英雄張自忠?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宋哲元把軍權交給馮治安  人們不禁會問,當時作為二十九軍主帥的宋哲元軍長在何處?這裡需要略作交代:盧溝橋事變前,因日本陰謀制造“華北獨立”,使華北成為“滿洲國”第二,幾經謀劃,成立瞭“冀察政務委員會”這一政治“組織”,宋哲元任委員長,日本人擔任最高顧問。這實際上是個臨時的地方性機構,但管轄著平、津、冀、察的軍、政、財大權,因蔣介石的南京政府不願與日軍發生直接的沖突,是被迫吞下這枚苦果的。宋哲元也是被迫接受這一職務的,從主觀上講他還是願意抗日的,所以當他一面要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又要接受日本的“顧問”時,心裡很不舒服。所以,他在這一短暫的時期內,利用雄厚的財力,擴充自己的實力,將二十九軍擴充到10萬人,裝備也屢有更新,以待時機,再謀大計。當時日本加緊對華經濟侵略,給宋哲元施加許多壓力。宋哲元借口“回鄉修祖墳”,於5月11日,離開北平回到山東樂陵老傢。臨行前他將軍事交給馮治安,外交交給秦德純。  作為二十九軍軍長的宋哲元,有著絕對的權威,可以說一言九鼎,凡軍中大事,當然是他說瞭算。他離開北平時,把軍權交給馮治安,說明他對馮是信任和放心的。他把馮治安的三十七師安排在北平駐紮,充當“禦林軍”的角色,也絕不是隨意的。他即使在平時有什麼重大決策時,因劉汝明、趙登禹帶兵在外,張自忠也因在天津獨當一面,他多是征求秦德純、馮治安的意見。關於宋哲元對馮治安的充分器重,可在劉汝明去臺後所著的《劉汝明回憶錄》中有關《盧溝橋抗戰與二十九軍》一節的文字得到證實,文章中寫道:“二十九軍的副軍長雖自紹文(秦德純)任北平市長以後就換瞭佟捷三(麟閣),可是軍長的公事,多由仰之(馮治安)代看,所以仰之等於代理著軍長。”   “頑固抗日派”  今井武夫是日本派遣軍總部最重要的高級顧問,他參與策劃瞭盧溝橋事變等一系列的重大侵華陰謀活動,他在戰後出版的《今井武夫回憶錄》中也稱馮治安“是冀察第二十九軍頭號實權者”。他說:“當時的冀察政務委員長宋哲元將自己兼任的河北省主席的地位讓給馮治安,馮率領號稱二十九軍精銳部隊的第三十七師,在日本勢力薄弱的保定,密謀策劃,在北邊構築起一連串面向北方的碉堡,註視著日滿和華北的政治、經濟動向。所以當時有人認為:抗日的策劃中心與其說是在北平、天津,不如說在保定。”最後,他總結說:馮治安“總是被日本視為最可怕的人物”。

國軍名將張靈甫是自殺的嗎?張靈甫究竟怎麼死的

  導讀:跳出國、共不同陣營親歷者們互相沖突的回憶資料,關於張靈甫之死,可供參考的最具價值的材料,目前可見者,有三份。  張靈甫的抗日功績早已得到認可,至於“抗日名將”則見仁見智  近日,有山東媒體刊文《張靈甫並非抗日名將 有人故意炒作》,文章認為:其一,“張靈甫根本不是抗日名將,其抗日戰功有人為拔高的地方”;其二,張靈甫在內戰中並非自殺,“張靈甫明明是當俘虜後被打死的,這有當年陳毅講話和華野驗屍報告為證。陳毅的講話明確說‘張靈甫是我們殺的’。”①  對於前者(張靈甫與抗日)——具體的戰役、戰鬥,是由誰指揮,是由哪支部隊所打,戰績如何,確有廓清之必要。但關於抗日功績的大小,並無具體量化標準,本是見仁見智之事。底層一兵之犧牲,未必輕於高級將領之殉國。故討論價值不大。誠如該文所言,“說實話,74軍在整個抗戰期間,廣大官兵浴血奮戰——部隊換瞭好幾茬,為抗戰勝利立下瞭不朽的功勛,不愧為抗日的鐵軍!張靈甫作為74軍的一員,那也是有著不朽的功勛的。”②  當然,四九建政後,對張靈甫抗日功績最有力的肯定,莫過於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的後人代父領到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③  至於張的軍事指揮水準如何,究竟能不能算“抗日名將”,同樣是見仁見智之事。可供參考的是,因國防教育建設先天不足,蔣介石在整個抗戰期間,長期痛感國軍中、高級軍官的素養不夠,屢屢直言:“你們今天做軍長、師長的人,如果真正憑自己的學識能力,在國外做一個團長的資格都不夠”,“我們做總司令的,隻比得上人傢一個團長,我們的軍長、師長,隻當得人傢一個營長和連長。”(1938年)同情國軍的美國將軍魏德邁也說,“在我所接觸的國軍高級軍官中,我發現很少能視為是有效率或是受過良好專業訓練的……”④將張靈甫在抗戰中的表現,納入到上述對國軍將領群體的總體評價之中考量,或許是合宜的。   張在內戰期間的表現,可供參考的是,孟良崮之役後,華野政治部內部編纂瞭10萬餘字的《蔣軍74師調查研究》,全面調查收集該軍“歷史沿革、組織編制、官兵素質、軍事訓練、慣用戰法、管理教育、供給衛生、政治狀況、戰役過程”等內容。“尚未印好,朱總司令就來電催索”,“作為密件發到團以上各部。陳毅司令員指示各部隊把74師作為研究蔣軍的典型加以研究,以改進我軍的戰術與軍事訓練,提高作戰能力。”⑤  內戰中張靈甫究系如何而死,讀者也不妨就目前可見材料自行判斷  對於後者——張靈甫究竟死於自殺還是被擊斃,自孟良崮戰役結束至今,爭論始終未休。黃政(原整編第74師輜重團團長)、邱維達(原整編74師副師長)、李懷勝(原整編74師連長)等原國軍將領之回憶,多支持自殺說;何鳳山(華野六縱特團副團長)、吳強(華野六縱政治部宣傳部長)等人,則堅持被擊斃說。  跳出國、共不同陣營親歷者們互相沖突的回憶資料,關於張靈甫之死,可供參考的最具價值的材料,目前可見者,有三份。  第一份,是1947年5月30日,華野“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聯名致電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稱:  “據最後檢查證實,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於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鬥時,被我六縱特團副團長何鳳山當場所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⑥  按“陳粟譚榘”這個說法,張靈甫是在戰鬥中被擊斃的。該說法,無疑也是最早的官方說法。相關閱讀推薦:張靈甫遺骨被埋在羊圈 其子欲鑒定農戶索要20萬日軍強令中國女戰俘赤身引路 張靈甫何以應對?《太平輪》與張靈甫究竟有什麼關系?太平輪雷義方原型是誰?雷義方的原型是張靈甫嗎?揭秘:張靈甫死後蔣介石為何讓湯恩伯當眾下跪?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二份,是此前一天,1947年5月29日,陳毅在華東野戰軍團以上幹部會議上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嚴厲批評瞭華野軍隊中存在的殺俘虜、瞞繳獲等不良現象,其中提到:“重傷兵殺俘虜,不老實,公開對黨進行欺騙,違反政策。張靈甫是我們殺的,報告說是自殺的,我們便騙瞭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繳獲不報實數,領錢領糧多報人數,大鬥進,小鬥出。現在勝利一天天接近,如這些問題不進行自我批評,不很好糾正,可能造成挫折,推遲勝利,有遭受嚴重挫折可能。”⑦  按這個說法,張靈甫是先被俘,再被殺;且陳毅此前接到過來自戰鬥一線的“自殺”報告。可與該講話互為參照的,還有曾任華野《前鋒報》記者的魯山的說法。據魯山回憶,“六縱隊還遵照陳毅的指示,將違反俘虜政策擅自擊斃張靈甫的那個排長關瞭禁閉。”不過,官方《陳毅軍事文選》的編纂者,並不認同陳毅講話中所透露的“先被俘再被殺”這一信息。在該報告的註釋中,編纂者解釋稱:  “張靈甫是我們殺的,指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特務團一部由副團長何鳳山率領沖至孟良崮山上敵整編第七十四師指揮所隱蔽的山洞口,向洞內開槍,敵師長張靈甫等被擊斃。由於當時野戰軍指揮部提出的口號是‘沖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故假報瞭張靈甫是自殺的。”⑧   如此,這個註釋,就將陳毅的這份對華野內部團以上幹部的報告,與次日“陳粟譚榘”聯名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關於張靈甫之死的分歧,“彌合”瞭起來。但是,這種“彌合”,說服力仍嫌不夠——誠如有學者評價稱:“‘活捉’隻是口號,並非不完成不行的硬指標,沒有活捉便假報自殺的因果關系並不充分。”⑨  第三份材料,則是前文曾提及的華野政治部內部所編纂的《蔣軍74師調查研究》。據鐘期光上將回憶,該《調查研究》,是在孟良崮之役結束後,“組織20餘名得力的幹部,……經三個星期的突擊”所完成。張靈甫死於5月16日,則該《調查研究》在華野內部發行的時間,已晚於前兩份材料。但對張的死,該內部文件並沒有遵從5月30日“陳粟譚榘”電報的官方口徑。文件稱:  “五月十二日自垛莊北犯我坦埠,企圖攻略沂水,甫遭接觸,即南竄孟良崮山區,我野戰大軍加以重重包圍,於五月十六日,全殲該頑於孟良崮,除張靈甫、蔡仁傑、盧醒等自殺及戰鬥中擊斃七千餘名外,其官兵五千人悉數被俘。”⑩  按該材料,則張靈甫死於自殺。上述三分材料,其“原始性”與“權威性”均無可置疑,但其中的“沖突”也同樣鮮明。究竟哪一份材料所述,更接近事實,讀者不妨自行判斷。  註釋:  ①②大眾網:張靈甫並非抗日名將

南京保衛戰評析:8名國軍將領殉國全過程揭秘

  導讀:南京大屠殺一直是國人之痛,而造成大屠殺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中國守軍棄城。對於這段歷史,近年來,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對蔣介石當年放棄南京城感到很不解,當然也一直為國軍將士的不抵抗而感到憤怒。然而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就有8名當年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國軍將領,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他們殉國過程的畫面——  社科院專傢:抗戰不分黨派,都會得到承認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有8位參加南京保衛戰而犧牲的將領。  江蘇省中國近現代史學會副會長、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孫宅巍認為,這充分反映瞭國傢對全民族抗戰歷史的尊重,抗戰不分黨派、民族、地域,隻要是奮勇抗戰、英勇犧牲的中國人,都會得到承認和全民族的紀念。筆者試圖再現這8位英烈殉國前的最後影像,讓讀者感受他們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  蕭山令:國民革命軍陸軍南京衛戍軍憲兵副司令  犧牲時,他半截身立在江水中  蕭山令是湖南益陽人,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1937年南京保衛戰時任憲兵副司令,兼任警備司令部防空司令和首都警察廳長,是南京保衛戰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官。  當時,日寇從三個方向包圍南京,蕭山令率部負責防守上新河、光華門。1937年12月12日深夜,孝陵衛、雨花臺等處相繼失守。蕭山令率領部下拆屋紮筏,掩護軍民渡江。整個夜晚,蕭山令數次被部下推到筏上,他都掙脫上岸,指揮部隊掩護紮筏搶渡。 蕭山令  12月13日早晨,大批日軍殺奔下關而來。  蕭山令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率領所剩無幾的官兵與敵人白刃格鬥。蕭山令身中數彈,半截身子立於江水之中,壯烈殉國。  朱赤: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2旅旅長  最後時刻,他引爆數百手榴彈  朱赤是江西修水人,在淞滬會戰中晉升為少將旅長。1937年12月,朱赤率部扼守南京雨花臺。日軍飛機、大炮轟炸的陣地上浮土深達1米,賴以掩蔽的樹木幾被拔光。朱赤多次在陣地危急時,親率敢死隊殺入敵群。  12月12日凌晨,敵軍集中近百架飛機,數十門大炮,分數路向雨花臺陣地同時發起猛攻。朱赤站在雨花臺高聲地對部下說,“最關鍵的時刻到瞭,我們與敵人決一死戰,誓與陣地共存亡!”  最後時刻,朱赤的身邊隻剩下特務連的部分官兵,他命令把幾十箱手榴彈的蓋子全打開,等日軍攻至陣地前沿時,幾百枚手榴彈同時引爆,日軍血肉橫飛。  日軍再次發動組織進攻時,朱赤彈盡糧絕,肚腸也被炸出,不幸中彈殉國。相關閱讀推薦:南京保衛戰:17位中國將軍以身殉國被日軍屠殺 揭秘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什麼要讓唐生智守南京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最先逃命 唐生智財寶裝四大箱揭秘:南京保衛戰對南京大屠殺產生瞭什麼影響?南京保衛戰:15萬守城國軍為何被5萬日軍破城!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高致嵩: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4旅旅長  耳朵被咬掉,仍和日軍拼刺刀  1937年12月,高致嵩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扼守南京南大門雨花臺左翼。12月9日,雨花臺之戰打響。戰鬥進行3天,高致嵩指揮部隊殊死抵抗,陣地寸土未失。  12月11日,高致嵩面臨毫無後援的艱難處境。戰鬥進行到12日凌晨,傷亡慘重的守軍毅然牢牢控制著雨花臺。沿京蕪鐵路進攻的日軍逼近賽虹橋,上百架飛機分三路再次對雨花臺守軍發動新一輪進攻。友鄰部隊朱赤的262旅陣亡殆盡。官兵們在高致嵩的帶領下,殺向敵陣,和敵人拼起刺刀。  短兵相接中,高致嵩耳朵被咬掉一隻,鮮血直流,他顧不上包紮,忍著劇痛迎接更激烈的戰鬥。混戰在12月12日下午逐漸停息。在日軍多次增援下,高致嵩所率的264旅官兵彈盡援絕,壯烈殉國。 高致嵩  姚中英: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3軍156師參謀長  沖鋒路上連砍數敵,中彈犧牲  姚中英是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淞滬會戰後,姚中英所在部隊退守鎮江,奉命扼守南京湯山一帶。  1937年12月6日,日軍進攻湯山,兩天後湯山失守,姚中英部退守紫金山東北一帶繼續與日軍鏖戰,後退入南京城據守太平門。  12月10日,日軍進攻太平門,姚中英等將士與友軍協同作戰。激戰中,部隊傷亡過重,陣地動搖,姚中英等將士奮不顧身,率領部隊拼死沖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擊退日軍的進攻,保住陣地。  12月12日拂曉,日軍用一個師團兵力攻入紫金山東的青龍山。  中國軍隊奉命突圍,向紫金山東部一帶沖鋒,姚中英身先士卒,連砍數敵,不幸身中數彈犧牲。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饒國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1軍145師師長  “佈衣將軍”力戰,殺身成仁  1937年9月,饒國華奉令出川抗日,表示不驅逐倭寇誓不還鄉,因衣著單薄簡陋,被稱“佈衣將軍”。11月中旬,饒國華奉命率部鎮守南京。  饒國華所部工事被炸得殘破不全,他指揮第433旅一部在廣德前方約60裡的泗安占領陣地,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屍橫遍野,但此時宣城至廣德的公路線由於側翼國軍潰退,被日軍控制。  饒國華心急如焚,深知廣德素為兵傢必爭之地,親率餘部官兵奔住廣德前方的界牌,頑強阻擊進犯日軍。然而屬下臨陣脫逃,丟失陣地。12月1日凌晨2時許,饒國華率部激戰到最後,在郎溪十字鋪陣地殺身成仁。  易安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7師259旅旅長  他告妻兒:等著領我的撫恤金  易安華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奉命守衛南京光華門一帶,出征前,他把妻子兒女送回江西宜春老傢,並在告別時毅然寫下告妻兒書:“你等著領我的撫恤金,贍養傢小。”  南京保衛戰中,日寇在炮火掩護下沖入光華門,易安華率領259旅將士殊死抵抗,但因缺口太大,日軍突入,陣地失守。   黃昏來臨之時,信號彈升空,易安華率一個加強團向敵陣穿插,血戰到深夜,突入日軍被全被消滅。12日,日軍再攻中華門,中國守軍傷亡慘重。戰至中午,雨花臺被日軍突破。光華門三面受敵。  易安華身中三彈不下火線,要與將士們同生死。戰鬥中,始終釘在城墻指揮的易安華,不幸被2顆子彈擊中,墜落護城河。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羅策群: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6軍159師副師長  “弟兄們跟我來,不要做衰仔”  廣東興寧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159師485旅少將旅長參加淞滬會戰,與日軍血戰九晝夜,屢屢擊潰日寇進攻,後升任副師長。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代理師長,在南京湯山一帶阻擊,率部血戰兩天兩夜,傷亡慘重,湯山失守。羅策群率部撤至明故宮一帶,策應增援光華門。  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軍攻破。羅策群率部出太平門,沿寧杭公路突出重圍,奉命打前鋒。  羅策群幾次督隊撲敵,均未沖破封鎖線。此時,日軍正在增援,形勢極為危險,羅策群身先士卒,揮動著手槍,邊大喊“跟我來,不要做衰仔!”冒著槍炮彈雨率部沖鋒,不幸中彈殉國。

抗戰勝利後 國軍如何在東北侮辱虐待日本婦女?

  國軍退伍老兵曝:在東北沒放過一個日本婦女  國軍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較大規模的侮辱行為,為何隻發生於東北地區?  各方“權勢”向日僑管理所的中國幹部要女人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遣返瞭數百萬日俘日僑。大致而言,中方對這些曾經的侵略者做到瞭“以德報怨”。但在東北地區,卻出現瞭較為嚴重的國軍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強奸風潮。  此次風潮,據親歷東北接收之國軍憲兵王鼎鈞先生回憶:  “那時她們……為丈夫乞命,為子女乞命,為自己乞命,既而發現中國男人所要的不過如此。她們也弄不清楚眼前這個中國人誰有多大權限、誰能發揮多少影響力,她們完全順從‘中介人’的擺佈。所謂中介人,主要的是日僑管理所的中國幹部,各方‘權勢’向他們要女人,他們晚間把年輕女子送到指定的地方。沈陽外圍某市的市長,每夜換一個日本女子侍寢,他向人誇耀,他打算一年睡三百六十五個日本女子,自稱民族英雄。管理日僑俘的處長和他所屬的許多所長,都由當地黨政要員兼任,他們從來不把這項兼職寫在履歷表上,他們的傳記和墓志銘誇盡當年勇,從未提起管理日俘這一段。”   “‘淫媒’之類的人物也應運而生。我有一位本族的長輩,……他若不來沈陽,房子就由他軍中的密友們自由使用。管理房屋的副官告訴我,許多上校、少將級的人物輪流在那幢房子裡宿夜,年老的日本婦女晚上送年輕的日本女子來,那些軍官喝酒的節目也省瞭,有時一個人睡人傢兩個,有時兩個人睡人傢一個。”  “後來我到臺灣,結識瞭一位劇作傢,他當年在軍中做政工,他的部隊第一批出關,進占沈陽。他的官階雖然低,卻也有一段醇酒婦人的日子,他說,他們當時的口頭禪是‘以個人幸福慶祝抗戰勝利’。……我從他那裡知道,日本的少婦和少女,裝束有別,他們找來的都是少婦,上瞭床才發現是少女。他們納悶:向來隻見少婦冒充少女,何曾聽說‘反串’?後來明白瞭,日本少女認為貞操神聖,婦人就沒那麼嚴重,她以少婦裝扮保留自尊心,同時她也表示大割大合,沒有什麼‘過渡’。”  “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有美色,正如並不是每一個男人都有權勢,雙方都有自知之明,不得已而求其次,連我們的幾個班長都沒留空白,他們總是白天外出,匆匆趕回來參加晚點名,一臉酒色財氣,連長訓話,要求大傢‘節制’。” 國軍如何在東北侮辱虐待日本婦女?  孫立人曾親眼目睹過國軍高官對日本婦女的強奸  另據新一軍參謀潘德輝披露,孫立人甚至親眼目睹過一場國軍高官針對日本婦女的強奸案:  “1946年……軍部和新三十師駐海城。某日午間,我騎馬至海城四周察看地形,至一大宅院旁,聽到院內有淒慘的哭叫聲和皮鞭抽打夾雜日語巴格野郎之罵聲。我因好奇而下馬爬上院邊之大柳樹窺看究竟,簡直讓我驚訝的幾乎滾下樹來。因為院內正進行一場威脅日本女孩接受玩弄的醜劇,除二名日語譯員正在鞭打日女外,全是我軍師團級幹部。”相關閱讀推薦:抗戰中日本7萬妓女侵略中國內幕:增加國庫收入!驚世駭俗:日本天皇為何把女兒嫁給親弟弟為妻?揭蘇聯紅軍在東北無恥暴行:殘暴程度直逼日本!戰敗後的日本“慰安夫”為何非常懼怕美軍女兵?唯一跟著中國人一起抗日的日本美女:綠川英子生平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見此情形我立即飛奔回部報告仲公,適在午睡,侍從副官鐘長富叫我不要吵醒仲公。但仲公已被吵醒,問我有何急事,我又不好明說,隻請求他老人傢能即刻同我去阻止一場正在上演見不得人的醜劇。他不加思索立即命我開吉普車到該大宅院並撞開大門,一見那種情形,確讓仲公憤怒已極,不由分說,手持馬鞭,口中不斷罵‘畜牲’、‘不是人’,逢人便抽打,打得那批不顧體面的人東逃西竄而散走,使這幕醜劇落幕。”  就目前所見資料,國軍接收官兵針對日本婦女的較大規模的侮辱行為,隻發生於東北地區。個中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東北地區之日軍戰俘,“幾乎全部被蘇軍運走瞭”;關內則大不同,據日本防衛廳統計,由國民政府負責之受降區,有日本現役軍人118萬餘人。這一強大武裝力量的存在,本身即是對國軍的一種約束;何況因國軍主力滯留大後方,而中共部隊與日占區犬牙交錯,國民政府在接收地盤問題上,還需倚仗日軍之“合作”——按蔣介石的要求,在國軍抵達前,日軍不得放棄武裝,必須堅守陣地。  其二,東北地區之日本婦女,在蘇軍占領期間,已不幸遭遇過狂飆般的污辱。蘇軍在東北,“看到日本女人就要捉,……到瞭下午四、五點時,街上都看不到一個日本女人,……將她們用大卡車載到俄羅斯軍的司令部去,再分配到各個軍營去。”“日本女人都被蘇聯軍污辱,很亂來”……此類回憶資料不勝枚舉。 1946年,接收東北之新一軍軍長孫立人(中)在長春街頭。   這或許能夠解釋,何以蘇軍撤走後,東北地區之日本婦女,對國軍之性索求,並未表現出激烈之抗拒。  國民黨軍女特工化身慰安婦 竟用身子殺敵  日軍侵華期間,在關東軍裡有一支以大隊長山本龍二的姓氏命名的“山本大隊”。  這是一支絕對的野獸戰隊,曾經以一千多人的兵力擊敗瞭國軍一個整編旅五千多人的兵力。為此,“山本大隊”深受關東軍總部的厚愛,從軍械裝備到士兵的配備都

抗戰史上最悲壯瞬間:國軍坦克孤身撲入敵營

  導讀:淞滬會戰,中日坦克首次交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規化、大規模的全面對外外爭是中國各種力量都無法承受的。盡管就全球范圍而言,日軍沒有像樣的坦克機械化部隊,但事實上無論是中國的新四軍,還是國軍,在當時都無法有效地在決定性戰役中給予日本軍隊以致命性打擊。  1937年“8.13”事變爆發,上海淞滬會戰打響,這是亞洲歷史上第一次現代化戰役,由於受市區建築的限制和坦克本身的機械問題的影響,坦克發揮的作用有限。淞滬會戰中,中日雙方坦克首次交鋒,但這些戰鬥並沒有對戰役結果造成多大影響,雙方的坦克均從屬於步兵方陣,掩護步兵沖鋒。   當然,這些數目有限的坦克也對戰役部署具有一定的意義。中國國民政府在此次會戰中,動用瞭40萬大軍,張發奎中將指揮第8和第10集團軍在戰線右翼(包括浦東、川|沙),朱紹良上將指揮第5和第17集團軍在戰線的中央位置,陳誠中將的第15和第19集團軍佈置在左翼(包括寶山)。這些中國軍隊的精銳部分都是由德國軍官訓練,采用德式先進裝備,號稱“國軍精華”。而與之對陣的為日本第10軍,包括從華北抽調的第5和第6師團、從東北調來的第18和第114師團,第1和第2預備步兵旅團,一個戰車聯隊和3個從日本本土運來的獨立輕型坦克大隊。截止同年11月7日,日本華北方面軍所屬的9個師團在日本海軍第3、第4特遣艦隊(含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的護送下,全部抵達上海戰區。此時,日軍在當地集結瞭30萬官兵、200輛坦克、200架戰機和龐大的艦隊。   8月19日,中國裝甲部隊首次參戰。據當時參戰人員(第9集團軍司令部作戰科長)回憶,裝甲兵團出動兩個戰車連(坦克重7噸)和戰防炮一個營,配屬第87師(師長王敬久)攻擊楊樹浦街區。這是第一張披露剛剛來到中國的全機械化部隊的照片,展示重型坦克、摩托車隊和駕駛的坦克兵。中國坦克部隊的名字是根據傳統生肖裡的動物來命名的,比如虎、龍之類中國人較為迷信的動物。生肖動物被畫在坦克車身上。這批照片拍攝於中國中部的湖南省,著名的長沙會戰就在此發動。湖南有中國最好的公路網,是中國最好的稻米生產地。盡管日軍數次發動攻勢企圖向南侵占整個湖南,然而該省僅僅有北端一小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領。相關閱讀推薦:白江之戰:中國歷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場抗日戰爭沒有美國的原子彈 中國還能不能結束抗日戰爭?無川不成軍: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無愧一個軍人的榮譽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是誰逼死瞭抗戰英雄張自忠?揭秘:抗日戰爭後蔣介石為何棄用“戰神”薛嶽?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戰神”薛嶽殲滅瞭多少日軍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盡管美國人沒有交待,但從照片看,這應該是維克斯B型坦克,據相關史料載,1934年國軍從英國購入瞭20輛(16輛B型,另外4輛加裝無線電通訊裝置稱為MK.F) 該型坦克。當日凌晨,坦克隨87師發起攻擊,但因缺乏步兵的配合,坦克全部被擊毀,兩個連長陣亡。

揭秘:誰是黃埔生中最給蔣介石爭臉的國軍將領?

  導讀:1924年10月,平定廣州反動商團是黃埔學生第一次走上真刀真槍的戰場,此時距離他們踏進這個校門僅僅4個月。20小時幹凈利索的解決瞭困擾南方革命政府大半年的反動商團,孫中山初步見識瞭黃埔生的戰鬥力。於是,黃埔學生軍正式成立,名號黃埔教導一團,團長何應欽,黨代表王登雲。隨後,各地招募的兵員相繼抵達廣州,很快便成立瞭教導二團。幾個月後,這兩個團擴編為兩個師,後來又擴成一個軍,這便是蔣介石的“千軍之源”——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蔣親任軍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率先撞上黃埔學生軍槍口的是陳炯明。兩次東征打垮瞭這個曾把孫中山逼上中山艦的廣東軍閥,也成就瞭三陳——陳賡、陳誠和陳明仁。陳賡的腿有兩個用處,一是背人逃命;二是求援。他背的不是別人,正是黃埔校長蔣介石。東征中,蔣介石親往第三師督戰,結果該師被林虎部擊潰,蔣介石急火攻心當場便要“殺身成仁”,幸虧陳賡眼明手快下瞭校長的武器,背著他一路小跑沖出瞭包圍圈。之後,陳賡又不眠不休,長途跋涉找到何應欽和周恩來的第一師,搬來援兵。因瞭這次救命之恩,1933年,陳賡在上海被捕後,蔣介石最終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任憑中共將陳賡營救瞭去。   巧合的是,陳賡秘密潛入上海是為瞭治療他1932年9月在新集胡山寨戰鬥中被打傷的右腿。陳賡的腿在東征打惠州城時第一次受傷,南昌起義後會昌戰鬥中左腿二度負傷,後來是在黨組織安排下,由潮汕而至香港轉道上海,進牛惠霖骨科醫院治好的。東征還造就瞭陳誠的一炮成名。第一次東征在曾塘村,陳誠用6門炮擊退瞭林虎部的進攻,保護瞭在教導一團督戰的蔣介石、周恩來、廖仲愷和蘇聯總顧問加侖。當天下午,陳誠又用準確的炮火打垮瞭林虎的反沖擊,一舉結束棉湖戰役。隨後保衛廣州,打退叛亂的滇軍,二次東征攻惠州,陳誠的炮兵都大顯神威。   提到惠州城,就不能不提陳明仁。當時,黃埔軍二師四團在蔣介石強令下對惠州城發起強攻,結果傷亡慘重,團長劉堯宸陣亡,是陳明仁把他的屍體背瞭出來。無奈之下,周恩來親自組織敢死隊,決死一戰。殺紅瞭眼的陳明仁舉著校旗第一個登上惠州城頭,登城戰鬥中,陳賡被打傷左腿,蔣先雲身中三彈。而立下首功的陳明仁得到的獎賞是:蔣介石當場命令吹號三番,全軍向陳明仁立正敬禮。3天後的祝捷大會上,蔣介石又領頭高呼“向陳明仁看齊!”陳明仁的驍將之名從此傳開。二十一年後,林彪把四平街圍成瞭鐵桶,陳明仁率71軍死扛到底,磕瞭東北民主聯軍的牙。這是解放軍戰爭中國民黨軍為數不多的幾次局部勝利。陳明仁最後一次給校長爭瞭臉。相關閱讀推薦:蔣介石對抗戰的兩次奇怪反省:蔣介石如何反思失敗民國奇事:國府倡廉政蔣介石反腐險些被殺慘死於日軍轟炸的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悲劇斯諾筆下的蔣介石:一個具有各種特質的合集第一次滇緬路會戰失敗的誘因:蔣介石與史迪威的分歧蔣介石不抵抗之謎:蔣介石為什麼不抵抗日本侵略

國民黨十大王牌軍是哪些?國軍十大主力軍排名

  國民黨十大王牌軍:  第一名: 74軍, 編制:3個整旅(師)  八年抗戰中幾乎打遍華中戰場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戰功彪炳。從淞滬會戰開始,1937年的南京戰役,1938年蘭封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冬季攻勢,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上高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戰1942年浙贛會戰,1943年鄂西會戰,幾乎是馬不停蹄,席不暇暖。國民黨在抗戰時期有陸海空軍武功狀之設,為對部隊團體之最高褒揚,該軍即獨得四軸。第74軍在1940年以最新裝備進行整編,改為所謂的攻擊軍,直屬軍事委員會,作為各大戰場的緊急預備隊。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鏈水之戰重創共軍王牌部隊王必成部.雖然最早被共軍殲滅,可共軍上瞭五個第一流的15萬主力部隊圍攻,而且牙齒也蹦松瞭,而這時候的整編74師早已不是抗戰時的那個74軍瞭。雙方損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個被殲滅時的表現強多瞭去,不愧第一主力。  第二名: 新6軍, 編制:3個整旅(師)  印緬遠征駐印軍主力。抗戰中國裝備最好的兩個軍之一(另1個是新1軍)。新6軍的骨幹班底為原屬第5軍的新編22師和原屬18軍的14師(參加瞭羅店血戰),新22師在編入新6軍之前還是5軍的主力,昆侖關的勝利也有新22師的汗馬功勞。42年底,5軍回國新22師留印(當時隸屬於新1軍,軍長鄭洞國),換裝美式裝備,在蘭姆伽整軍經武,刻苦訓練,在整個緬甸反攻戰役中,新22師給日軍的王牌18師團毀滅性打擊,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瞭遍染鮮血的滇緬公路。作為駐印軍的主力,新6軍異域揚威,在第一次滇緬作戰失敗後,幾經曲折與磨難,在印度的藍姆伽重獲新生,在異國土地上打出瞭中國軍隊的國威、軍威,贏得瞭世人的尊重、贊揚,新6軍成為首批進駐南京的部隊

揭秘:哪位國軍名將在臺灣當瞭“張學良第二”?

  導讀:被稱為“張學良第二”的孫立人被軟禁瞭33年,這跟張學良本人相比是小巫見大巫,這位少帥的囚徒生涯是54年。  在近代史上,張學良是獨一無二的,但獨一無二的命運也常被拿來作類比。  李宗仁,1890年生於廣西桂林,1969年卒於北京。李宗仁的地位和影響力比張學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桂系軍人的首腦,早年參加同盟會,也算得上辛亥革命元老。作為國民革命軍的將領,他在北伐戰役中頗有表現,後歷任軍政要職。李宗仁作為軍人最耀眼的一刻,是在抗戰中組織指揮瞭震撼中外的臺兒莊戰役。  李宗仁跟蔣介石的恩怨糾葛比張學良更復雜,1929年他曾經參與國民黨地方派系聯合“倒蔣”行動,失敗後又接受蔣的領導。1948年4月,他執意參選“副總統”,打敗瞭蔣介石屬意的孫科。1949年1月21日,面臨內戰頹勢的蔣介石在多方逼迫下下野,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但蔣仍以國民黨總裁身份裁決軍政,暗中部署指揮,使李“代總統”受到重重羈絆。1949年年末,“國民政府”遷臺,李宗仁以就醫理由赴美,未到臺灣。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復行視事”。1952年1月11日,“監察院”以李宗仁“遽離國土……不顧輿論指責與各方勸阻,棄職離走,希圖自全”,對李宗仁提出彈劾,指責李宗仁在美國發表有關“合作政府”之議是在“顛覆政府,危害國傢”。1954年3月10日,“國民大會”議決監察院彈劾案,罷免瞭李宗仁的“副總統”之職。 孫立人  到底李宗仁為什麼滯留美國不到臺灣?在後來的回憶錄中,他說明瞭理由:“臺灣是蔣先生清一色的天下,他掌握瞭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在這種局面下,我如貿然回臺,則無異自投羅網,任其擺佈,蔣的第一著必然是迫我‘勸進’,等他‘復正大位’之後,我將來命運如何,就很難逆料瞭。以蔣先生過去對我銜害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為張漢卿第二也不可得瞭。”  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提到張學良,但他終究沒成為張學良第二。在審時度勢方面,李大帥遠勝張少帥。1965年,李宗仁返回祖國大陸,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的盛待。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這位70多歲的名將與一位20多歲的護士成就瞭他第三段婚姻。  李宗仁的生命曲線劃過瞭中國大陸、臺灣,美國,與張學良類似,但最後的落腳點不同。在這一點上,吳國楨更接近。  吳國楨,1903年生於湖北建始,1984年卒於美國薩凡納市。吳國楨一直被視為國民黨內的“親美派”,192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28年起,歷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漢口市長、重慶市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上海特別市長等職。1949年到臺灣後,任“總裁辦公室”設計委員。退守臺灣之際,聲望跌到谷底的蔣介石為瞭拉住美國的支持,讓有著“民主先生”之稱的吳國楨繼陳誠之後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對蔣介石來講,吳國楨隻是做給美國看的“民主櫥窗”。朝鮮戰爭爆發後,吳國楨利用價值相對減少。蔣介石著力培養兒子蔣經國的政治勢力,動搖瞭吳國楨的地位。冷暖自知的吳國楨於1953年3月,找瞭李宗仁一樣的理由,健康欠佳,呈請辭職,遠赴美國芝加哥。同年11月,臺灣當局開始指責吳國楨“套匯美金”“攜資外逃”,吳國楨極力澄清,要求當局辟謠,卻得不到答復,隻好在臺北報紙刊登聲明(這種聲明居然能登出來,可作為瞭解當時島內時局的一個參照),要求“政府各界”還他清白。1954年2月16日,吳國楨在芝加哥召開記者會,說明滯美未歸的理由,講到“與政府有關爭論的政治情況未變”,“為瞭爭取自由國傢的支持,必須在臺灣實行民主政治”,“目前統治臺灣的政府過於專斷”。  吳國楨把話挑明,拿出瞭破釜沉舟的態度,引來雙方越洋大戰。臺灣當局立即還擊,“立法院長”張道藩痛斥吳國楨“言論狂妄、破壞國傢形象”“非法亂紀”。吳國楨幹脆直接致函“國民大會”,指摘國民黨政府一系列缺失,包括:一黨專政,特務橫行,幹涉選舉,逮捕人民,威脅敲詐,人權無保障,言論不自由等。  吳國楨的這些言論,理所當然引起臺灣當局的強烈反應。3月17日,蔣介石發佈命令,指責吳國楨“背叛國傢,予以撤職查辦”。國民黨中常會開除吳的黨籍。隨後省議會成立專案組,調查吳任職“省主席”期間的貪污瀆職罪行。吳國楨此後一直滯留美國直至病逝。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蔣介石因何用“打仗不行”來羞辱孫立人將軍揭秘:國民黨政府吹捧出來的“國軍戰神”孫立人中華民族永遠不該遺忘的的一個名字:孫立人將軍揭秘:國軍抗日名將孫立人和他的“天下第一軍”揭秘:孫立人將軍率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幕後真相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在吳國楨的人生中,離臺赴美是關鍵一步,他算逃出瞭羅網。否則,按照當時和後來的媒體評論,他也是“欲求為張漢卿第二而不得”。  真當瞭張學良第二的,是和李宗仁同為名將的孫立人。  孫立人,1900年生於安徽廬江,1990卒於臺灣臺中。如果說吳國楨是政界的親美派,孫立人便是軍界的親美派。他不幸遭際的根源除恃才孤傲外,還在於他的軍旅起點不是黃埔。與吳國楨一樣,孫立人1923年於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土木工程系,後進入弗吉尼亞軍校(一說西點軍校)學習軍事。1927年,回國加入軍界。1941年他率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在仁安羌之戰等一系列戰役中打得漂亮,成為聲名大噪的“抗日名將”。抗戰勝利後,他先後任“東北綏靖副司令”“陸軍副總司令”及“陸軍南京訓練營總司令”等職。他率領新一軍在東北與人民解放軍展開拉鋸戰,戰後受杜聿明排擠離開,卻也成瞭東北戰場上唯一沒被解放軍擊敗的國民黨高級將領。1949年,孫立人出任臺灣防衛總司令,1950年升任陸軍總司令。  在大陸,在臺灣,孫立人不斷得罪著大批黃埔系將領,更嚴重的是他不贊成部隊內的政工制度,直接向擔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的蔣經國挑戰。他與美國顧問團團長蔡斯關系密切,也引起猜疑。1954年,孫立人被調任榮譽性虛職──“總統府參軍長”。  1955年8月20日,孫立人的部下郭廷亮少校被指為“匪諜”,預備“兵諫”,涉嫌叛亂,孫立人遭到牽連,罷去“參軍長”職務。此事受牽連者高達300多人,有35人被以軍法起訴。孫立人被視為“側面鼓勵”部屬,企圖進行“叛亂活動”。此後,孫立人被長期軟禁於臺中,直到蔣經國過世後的兩個月(1988年3月20日),才獲得人身自由。孫立人獲得徹底“平反”是在2001年,“監察院”通過決議,稱此案是“被陰謀設局的假案”,此時他已去世10年。   被稱為“張學良第二”的孫立人被軟禁瞭33年,這跟張學良本人相比是小巫見大巫,這位少帥的囚徒生涯是54年。雖然四個人的命運都被蔣介石的恩怨情仇所左右,但三個“張學良第二”與張學良不同,他們都曾被美國當做替代蔣介石的人選,吳國楨和孫立人還威脅到蔣經國的地位,犯瞭大忌。張學良還跟他們有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活得最長,整整活瞭100歲。  拓展閱讀:孫立人事件  孫立人仕途雖然比較順利,因他為英美派人物,但他也飽受嫉妒傾軋之苦,他非黃埔嫡系,與“參謀總長”周至柔、“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空軍總司令”王叔銘矛盾重重,更得不到蔣傢父子的信任。  他崇尚西方軍事思想,抵制國民黨的治軍方法,反對蔣經國在軍中建立“政工制度”,反對加強特務統治;對蔣介石“對攻大陸”的說法也不以為然,主張“先將臺灣搞好再說”。這些導致他與蔣氏父子的矛盾加大。蔣介石退臺之初啟用孫立人,其實是利用他的影響尋求美援。後形勢緩和後,孫的作用明顯減弱,而他坐鎮“陸軍總司令部”,對蔣經國勢力擴張妨礙甚大。  因此,蔣介石打算在孫立人兩任期滿時的1954年將其免職。孫立人察覺後,想建立自己的勢力圈,但效果不明顯。1954年6月,孫立人被免去“陸軍總司令”之職,調任有職無權的“總統府參軍長”。1955年6月,臺灣盛傳孫立人的老部下郭廷亮、江雲錦等預謀在蔣介石閱兵時發動“兵諫”。國民黨特務系統立即行動,逮捕瞭郭廷亮等103名官兵,孫立人也被偵訊。8月3日,孫立人向蔣介石簽署“辭職書”。8月21日,蔣介石下令免除孫立人“參軍長”職務,並組織人調查“兵諫”案。  兩個月後,“調查委員會”做出結論,指責孫的部下郭廷亮“為中共工作”,利用孫的關系在軍中聯絡軍官,準備發動“兵諫”,孫未及時“舉報”,亦未“采適當防范之措施”,“應負責任”。  蔣介石最後以“縱容部屬武裝叛國、窩藏匪諜密謀犯上”的罪名,將孫立人送往臺中軟禁。這就是“孫立人事件”,亦稱“孫立人兵變”,直到1988年5月,孫立人才被解除軟禁。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日本中將指揮國軍金門戰役致解放軍慘敗?

  導讀:金門戰役結束多年後,據一名接受過日軍“白團”教育的國民黨軍官稱,當時實際指揮國軍作戰的是日要中將根本博。白鶴亮、帥本源、范健、喬本……一個個典型的中國名字,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他們都是日本人,而且是高級別的日本軍人!白鶴亮本名富田直亮,系日本陸軍少將;帥本源本名山本親雄,日本海軍少將;范健本名本鄉健,日本炮兵上校;喬本本名大橋策郎,日本陸軍中校。這些人有幾個共同點,都是日本軍人,二戰時絕大多數曾在中國戰場活動過,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曾以“白團”的名義,在20世紀50—60年代直接參加瞭海峽兩岸的軍事對抗。  根本博,前日本侵華“華北方面軍”兼駐蒙軍中將司令官,日本投降後,曾無視投降命令,與蘇蒙紅軍在張傢口北部地區交戰,並以武力抵抗八路軍的接收。此人與國民黨軍隊的一些高級將領有過交往。在國民黨的庇護下,根本博沒有被視作戰爭罪犯,得以平安回國,由此對國民黨和蔣介石十分感恩。1949年春,根本博的傢裡來瞭一個人,自稱是奉蔣介石之命請他出山,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抗解放軍。曾深受“禮遇”的根本博當即答應,變賣傢產籌措旅費,組織瞭幾個人以釣魚為名,偷偷乘船出海。他們原本想到大陸,但因人民解放軍迅速向南挺進,他們隻好轉去臺灣。1949年8月,蔣介石將根本博介紹給在浙江沿海小島指揮作戰的湯恩伯,自此直到1952年3月,根本博一直以“個人顧問”身份,在湯恩伯軍中參與對中國大陸進行騷擾作戰。   根本博最大的“功勞”是古寧頭(金門島的一個地方)之戰幫助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根本博說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盡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瞭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此外,據一名接受過“白團”教育的國民黨軍官稱,當時實際指揮作戰的是根本博。  不過根本博到臺灣時還是挺有戲劇性的。據根本博回憶錄說,他們七人到基隆後,臺灣當局不聽美國海軍的解釋,以致他們被扣押瞭一個月。尤其晉見老蔣之前,通知他們理發沐浴更衣時,他們都以為會被槍斃瞭。結果老蔣召見後,令曹士征在日本致送他們七人傢屬補助金,並請他們立刻赴金門協助湯恩伯。   根本博一行人的行動,被港日媒體大幅報導,連美國「芝加哥論壇報」也轉述。最誇張的有「蔣在日本招募十萬義勇軍協防臺灣」、「蔣在日本招募義勇航空隊協防臺灣」,當時日本軍人回國後,不但生活無著落,美軍也不準他們從事公職,社會也瞧不起這些戰敗的軍人。根本博的新聞一出,日本回國軍人(尤其是飛行員),一大堆人擠到駐日代表團要報名,震動瞭盟軍總部。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清朝滅亡前夕為何派艦從日本手中奪回東沙飯塚國五郎:抗戰中死的最窩囊的日本將軍日媒:日本政府將在武漢啟動遺留化武銷毀作業日本自衛隊賣力宣傳博民眾好感 鼓勵女性嫁軍官美兵懺悔:在越南虐待女俘比日本人還殘忍!(圖) 揭秘:炮擊金門 美國欲讓廈門變成第二個廣島!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結果根本博一行人的新聞,讓盟軍加強安檢,原本老蔣與岡村寧次的佈局也被牽連,「義勇軍」胎死腹中,縮水成瞭由化名「白鴻亮」的富田直亮少將組成「顧問團」,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白團」。金門古寧頭戰役國軍大獲全勝後,根本博又協助湯恩伯防守舟山群島。雖然根本博比起其它軍事顧問不同,他是直接參戰、功勞很大,而且官階輩分都比富田直亮高,但「白團」成員一起抵制他,更嚴重的是為瞭防守舟山群島,他赴日本以「漁撈」為名,買瞭33艘機帆船,卻因一位前海軍中將在口角時殺瞭一個流氓,引起日本海上保安隊的追捕。  根本博的行動不夠保密,以致連累岡村寧次也被盟總麥克阿瑟約談,而中國代表團團長朱士明也收到盟總的警告,招募「義勇隊」計劃胎死腹中,讓老蔣非常不滿,於是先遣送其它六人回日本。而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又侵吞瞭其它幾人的安傢費,在日本成瞭重大新聞。老蔣擔心連「白團」也沒有優秀的日本軍人來參加,終於一怒之下,將根本博也遣送回去。根本博回日本後,鬱鬱寡歡、終日酗酒,1966年病沒。

悲情的國軍第93師:為瞭生存打趴瞭泰國政府軍

  導讀:凡是到過泰國旅遊的中國人,大多到過一個叫“美斯樂”的地方。凡是進入美斯樂的中國人,心情一定格外沉重——因為居住在這裡的人曾經是中國人,但他們失去瞭國籍,不得不加入泰國國籍而求得生存。這些失去中國國籍的人便是原國民黨軍隊93師殘部的後裔。  93師隸屬於原國民黨雲南地區的第八軍,1949年戰敗後在中將團長李國輝帶領下進入現在的金三角地區,與滯留在當地的原國民黨抗日遠征軍殘部合並為93師。由於無法退回臺灣島,被蔣介石勒令畏縮於金三角地區,等待所謂的“光復大陸”的時機東山再起。然而,蔣介石食言瞭,這些殘軍直到老死,也沒有看到老蔣描述的那個時刻的到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殘軍進入瞭泰國在金三角的國土。讓泰國第一次正視這股勢力的是幾次圍剿的失敗。在解放軍手下屢戰屢敗的國民黨殘部93師對於幾倍於自己的當地軍隊卻強大得很,屢戰屢勝,終於,泰國政府明白他們不是93師的對手,加之自己國內有不少令他們非常頭疼的販毒武裝,需要有強有力的幫手為自己解決這些難題,於是主動謀和瞭。泰政府願意提供一片地區供93師定居,但不得離開這片區域。唯一的條件是要求93師作為雇傭軍協助泰國政府軍圍剿泰國其他販毒武裝。93師為瞭自己的生存,不得已向泰皇宣誓,加入泰籍,為泰國政府出生入死。   現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美斯樂已成為一個旅遊景點,成為兩岸中國人心中的痛。當遊客來到美斯樂參觀時,導遊首先會帶領大傢進入放映室觀看一段紀錄片,紀錄片播放的就是93師的前世今生,當悲傷的音樂低旋,每個中國遊客的心中都擰得緊緊的,紀錄片中的歌詞令人憂傷:“在遙遠的中南半島,有幾個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國人在那裡生活。流落的中華兒女,在別人的土地上日子難過。飽受戰爭的折磨。關心她,美斯樂,看我們該做些什麼;幫助她,美斯樂,看我們能做些什麼。”  從放映室出來,遊客來到“93師博物館”,隻見館前的標語上寫著:“斬不斷中國結,理不清臺灣情”,館內陳放著六七十年前93師官兵使用過的各種武器,這些武器很眼熟,因為我們看多瞭反映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影視劇。來到“異域(殘軍)民族村”,門前懸掛的對聯讓人低頭沉思:“十年北伐,八年抗戰,四年內戰,叱吒金三角,成敗論狗熊”“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傢處處傢”,一種曾經效命舊政權、流落他鄉的無奈情緒深刻在每個漢字上。   在村裡,遊人時不時看到一些戲嘻的兒童,他們同樣黑頭發黑眼晴黃皮膚,也許是殘軍後裔同當地女性通婚瞭,這些兒童有瞭泰國人的影子,但也許是血脈的原因,他們看到中國遊客時,感到格外的親切。讓人無限感慨的是,這些殘軍後裔雖然加入瞭泰國籍,但他們絲毫不掩飾他們想念故國的心情,“孤兒是我們的名字,回傢是夢裡的呼喚”,一排草房上碩大的“還我國籍”幾個字更是讓人心悸,顯然,他們已拋棄過去的不同政見,認同一個中國,為海峽兩岸目前的強大與富裕感到高興,當然,他們就像棄兒,隻能在夢裡露出苦笑。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日本中將指揮國軍金門戰役致解放軍慘敗?中國軍隊首次陸海空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戰役中國已非1937年中國 奉勸日別對中國軍事管太寬抗戰中的國軍特種部隊:六百人打敗兩萬日軍西路軍全軍覆沒後:被俘女紅軍被分給國軍當老婆德媒猜中國軍購額750億美元 僅次美國世界第2

國軍抗戰英烈闞維雍:堅信“中國不會亡”

  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人,犧牲於廣西桂林,時任第131師少將師長   闞維雍,原名闞慶福,字伯涵,出生於一戶官宦傢庭,父親闞宗駰曾經擔任過南寧統稅局局長。闞維雍幼年喪母,繼母謝氏性情溫順,寬厚待人,常指著傢門上的一副對聯教育他——“書禮傳傢久,忠義繼世長”。1917年,聰明好學的闞維雍考入廣州醫科學校,後因兩廣軍閥紛爭不休輟學回傢。1919年,闞維雍投筆從戎考取廣西陸軍講武堂工兵科,畢業考試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跨出校門。期間正逢粵桂戰爭,闞維雍回鄉躲避戰火。   1924年,孫中山任命李宗仁為廣西全省督辦兼第1軍軍長,闞維雍前往投奔,被任命為參謀處少尉參謀,先後參與瞭掃除陸榮廷和沈鴻英殘部,抗擊唐繼堯滇軍進犯廣西等一系列戰役。1925年,李宗仁賞識闞維雍的文武兼備,將其調任南寧軍校第一期工兵科上尉隊附。因為工作表現出色,短短幾年內,闞維雍先後升遷工兵隊少校區隊長、中校教官,第57師參謀處上校處長,第19師少將參謀長等職。中原大戰,桂系反蔣失敗,闞維雍改任縮編後的第4軍第12師第36團團長。1932年,李宗仁保送他到南京工兵專科學校深造,學成後任南寧軍校工兵科上校主任兼工兵、交通兵兩隊隊長。1935年春,闞維雍調升第5路軍交通兵團少將團長,翌年則以廣西綏靖公署交通處處長兼任交通兵團團長,主要掌管桂軍的交通、通信部隊。1939年,闞維雍考入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一期。1940年2月,畢業回桂的闞維雍出任第31軍參謀長,旋即調任第131師師長。第131師先是進駐龍州城內,不久移駐靠近山林邊緣的荒野之地,闞維雍親率官兵披荊斬棘,深入叢林割草伐竹,搭建營房,生活十分艱苦。   1944年春,日軍發動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摧毀西南航空基地的“一號作戰”。6月,第131師從南寧開赴桂林,闞維雍路過柳州時順便探傢,妻子見他因長途行軍而雙腳紅腫,很是心疼,勸他留下休息一兩天。這位丈夫卻說:“大敵當前,怎敢貽誤軍機,我是一師之長,不帶頭行軍,怎能保證按期到達桂林,又怎能團結全師官兵,萬眾一心,共同戰鬥。國傢多事之秋,正是軍人盡職之時。”防守桂林的兵力計劃投入四個師,闞維雍顯得信心十足,他在傢書中這樣寫道:“桂林天險,加以工事完成,真所謂金城湯池,不獨不怕敵人來攻,正恐其不來攻。”然而實際主導桂林防務的白崇禧竟然臨陣變卦,把守城兵力減少為兩個師。   11月9日,日軍突破漓江防線,第131師反擊失敗。桂林城防司令韋雲淞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棄城突圍。闞維雍回到師部,心情十分悲痛,他召集下屬說:“本師長與各位共處多年,對上對下以及處世待人,相信各位都很明瞭,本師長光明磊落,素不作不名譽之事。晚上各位準備突圍,本師長萬一不幸,請衛生隊王隊長派擔架兵抬我回公館旁的花園掩埋。師長職務由郭少文副師長代理,郭副師長資歷很深,經驗豐富,對於師長一職,完全可以勝任。桂林雖然失敗瞭,相信中國是不會亡的。”闞維雍以稍事休息為由,走入房間,隨即舉起手槍,扣動瞭扳機。衛士楊霖超後來回憶說:“闞師長穿著新軍服,面帶笑容且紅似關公,血由左耳後方流出,乃由王隊長用白佈包紮。所遺手槍、手表、水筆等物由鐘其富收存,乃將師旗一面,包裹其身,在唐紀公館找得棺木一副,因太大而房屋路狹,不能抬出,隻得就近葬於師部前的戰壕內。”   1945年4月,國民政府追晉闞維雍為陸軍中將。1984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