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嶽傢

牛皋真是笑死的?歷史上嶽傢軍的猛將牛皋揭秘

  提到嶽傢軍的大將牛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粗中有細、機智過人,與嶽飛結拜為兄弟,一起抵抗金國入侵。後來金國元帥兀術被宋軍活捉,牛皋騎在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聲大笑,因過於興奮且年事已高,最終牛皋、兀術身亡,於是民間便流傳著“氣死兀術,笑死牛皋”的典故。其實人們對牛皋的瞭解大多來自錢彩的《說嶽全傳》,然而《說嶽全傳》是經過藝術化加工民間文學作品,人物命運和歷史的真實有很大的出入。而歷史中牛皋的經歷與小說中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他的死也並非是喜極而亡的善終,而是一樁徹徹底底陰謀,一件明明白白的冤案。  據文獻記載,牛皋字伯遠,1087年出生,汝州魯山(今河南省魯山縣)人。關於牛皋年輕時經歷沒有文字記載,但可以斷定的是他精通騎射、武藝高強,且在當地頗有人望。1127年金兵南侵,宋室南遷,造成中原地區盜匪橫行。為此宋高宗下詔在中原一帶“招置土著,有傢產、戶籍人充弓手”,此時已經41歲的牛皋毅然應募。  此後魯山被金兵占領,牛皋便聚眾與南侵的金兵作戰,屢獲勝利,因此得到西道總管翟興的舉薦,擔任保義郎(正九品)之職。此後牛皋率領部眾討伐魯山的賊寇楊進,三戰三勝,因功被封為榮州刺史、中軍統領。此後金兵進入京西一帶,牛皋率軍先後十多次擊敗金兵,被封為果州團練使。京城留守上官悟征召牛皋為統制兼任京西南路提點刑獄。1130年金國大將完顏昌南下江西追擊元祐太後未果,自荊門北歸,途經將寶豐縣宋村,遭到牛皋的埋伏,混戰中金軍被打的狼狽不堪,倉皇逃竄,金將耶律馬五被擒獲,牛皋因此被加封為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充五軍都統制。此後牛皋又在魯山縣鄧傢橋擊潰金軍孛堇所部。偽齊建立後,牛皋在丹霞設伏,一舉擊潰金、齊聯軍,生擒敵將鄭務兒。  牛皋雖然在打瞭一些勝仗,但對整個宋金戰局的影響卻不大。1131年宋高宗南遷臨安,宋朝在長江以北全部淪陷。此時的牛皋的心情十分矛盾,他放佛成為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無奈之下,他選擇歸順瞭偽齊政權,被封為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添差鄭州兵馬鈐轄。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在偽齊心在宋。1133年2月牛皋聯合其他幾位將領毅然率部南歸,宋廷對他們十分重視,授予牛皋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知蔡州等職務。同年4月偽齊大將李成率軍進犯荊襄,宋軍在此地力量薄弱,牛皋等人先後南撤。此時宋高宗任命嶽飛經略襄陽一帶戰事,將牛皋所部劃入嶽傢軍。嶽飛非常高興,立即晉升牛皋為唐鄧襄郢州安撫使、神武後軍(嶽飛所部的番號為神武後軍)中部統領。   1134年嶽飛率軍北上收復荊襄。當時敵將王嵩駐守隨州,“飛遣皋行,裹三日糧”,結果宋軍“糧未盡,城已拔”牛皋生擒王嵩,俘獲敵五千人,收復隨州。同年8月嶽飛再次派遣牛皋攻打鎮汝軍,當時偽齊的守將薛亨素稱驍勇,結果牛皋一戰擒之。不久後,嶽飛與李成在襄陽附近展開大戰,嶽飛派牛皋率領起兵沖擊李成的步卒,最終李成的“步卒死者無數”,宋軍收復襄陽。此後不久,金人進攻淮西,嶽飛出兵支援,以牛皋為先鋒。宋軍抵達廬州後,偽齊五千人來犯,牛皋大聲喝喊道:“牛皋在此,爾輩胡為見犯?”敵軍十分驚愕,不戰而潰,於是牛皋率軍追擊三十餘裡,“金人相踐及殺死者相半,斬其副都統及千戶五人,百戶數十人,軍聲大振。”牛皋因功被封為中侍大夫。1135年牛皋跟隨嶽飛平定楊么在洞庭湖一帶的起義軍。楊么戰敗後,意圖投水自盡(也有人認為是向逃亡),精通水性的牛皋隨即跳入水中,將楊么擒獲。牛皋被封為湖北、京西宣撫司左軍統制,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1140年牛皋隨嶽飛率軍北伐,先後參與嶽傢軍的幾次重要戰役。隨後牛皋奉命與諸將分道攻略中原各個州縣,牛皋率部曾直抵黃河岸邊。戰爭結束後論功行賞,牛皋因功勞最大,被加封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又以牛皋提舉一行事務(相當於嶽傢軍代理主帥)。嶽飛兵權被罷後,牛皋被封為鄂州駐札禦前左軍統制、寧國軍承宣使、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1142年嶽飛、嶽雲、張憲在臨安被宋高宗、秦檜一夥殺害,這讓生性耿直的牛皋十分氣憤,同時他對朝廷向金國議和稱臣的行為極為不滿。這正觸犯瞭當朝宰相秦檜的忌諱,於是秦檜給鄂州守軍的都統制田師中下達瞭一封密令。  1147年3月3日上巳節,都統制田師中召開盛大宴會,招待諸位將領。宴席間牛皋突感身體不適,連忙回到傢中。此時牛皋應該已經明白自己身中劇毒,危在旦夕,於是他召集傢人留下瞭自己的遺言:“皋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屍,顧死牖下耳”第二天這位嶽傢軍中最後的一員猛將離開瞭人世。牛皋死後被追封為安德軍節度使、輔文侯,遺體被安葬於在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紫雲洞口,與嶽飛墓遙遙相望。墓前的石牌坊上有明人徐渭的一副對聯 “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縱觀牛皋的一生,他曾投靠偽齊,存在著污點,但這並不能影響後人對他的贊賞,直到死前的那一刻,還惦念著收復中原,以自己不能馬革裹屍死為憾。這就是讓我們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牛皋,那個歷史上的牛皋。相關閱讀推薦:國難中誕生的“嶽傢軍”:烏合之眾煉成威武之師嶽飛的五虎上將:真實的嶽傢軍五虎大將都有誰?揭秘:無堅不摧的嶽傢軍為何不敵一封神秘情書?郾城之戰影響及意義:嶽傢軍十年之功,廢於一旦郾城之戰戰役經過:嶽傢軍大破完顏兀術十萬大軍揭秘真實嶽傢軍:戰鬥力遠不足以打敗金國

國難中誕生的“嶽傢軍”:烏合之眾煉成威武之師

  精忠嶽飛,一個悲劇的誕生  “莫須有”悲劇如何誕生?千古之下,人們在嗟嘆之餘,發現諸如幹涉立儲、犯上抗命、反對議和、坐擁重兵這些理由似乎沒有一條能單獨證明“嶽飛必須死”這一結論。在冤案存在多處疑點、歷史細節已經不可能還原的情況下,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成瞭人們能夠接受的唯一解釋。然而,中國歷史上軍事強人和皇權之間的張力拉扯已久,雙方經常鬧得你死我活,像郭子儀這樣立下“再造唐室”之功卻善終的例子少之又少,再加上趙宋王朝對武將一以貫之的猜忌防范,嶽飛的悲劇偶然中孕育著必然,並且還將在此後的帝制時代多次上演……  起源:國難中誕生的”嶽傢軍”  說起”嶽傢軍”,不能不提《滿江紅》裡的那句今人耳熟能詳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二年(1127年)閏十一月的”靖康之變”導致瞭北宋政權的滅亡,也讓宋太祖趙匡胤苦心孤詣建立的那套軍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本人的軍制土崩瓦解。原先由朝廷直接掌握全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禁軍),”將不得專其兵”的局面隨著數十萬禁軍在金軍二次南侵的戰爭中非亡即潰,基本消失殆盡而不復存在。經歷瞭東京(開封)失守、徽欽”北狩”的國難之後,趙構在江南重建的宋政權,雖然名義上叫做”中興”,實際卻跟”草創”無甚差別:金人鐵騎的南下追擊迫使這位康王”泥馬渡江”,甚至一度落到流亡海上的地步;宋廷中央卻”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正規軍隊,抵抗女真人的重擔在很大程度上需依靠那些靠擴張私人軍隊並吸收流寇漸成規模的將軍們”。  挨到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統治機構總算初具規模,終於將分駐抗金前線各軍事要地的野戰主力部隊統一番號為”禦前五軍”,第二年改為”神武五軍”;到瞭紹興五年(1135年),因”神武”乃是當年北齊軍號,又改成瞭”行營護軍”。盡管名義上已經被中央收編,但時人依然習慣以大將的名號稱呼所部軍隊,譬如張俊的軍隊叫”張傢軍”,韓世忠的手下,則曰”韓傢軍”,兵將間的私人隸屬味道很濃。這在北宋時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謀逆行為,就連楊老令公如此威名蓋世,卻也是個可憐的光桿司令,手裡連一支骨幹部隊都沒有,隻是在征戰之際,才有份指揮由來自各支不相統屬的禁軍臨時拼湊的部隊。   南宋初年的統兵將領,不光長期手握重兵,權力也更大 ,轄區以內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上馬管兵,下馬管民,軍權財權都盡在掌握,基本上就是轄區內的土皇帝。這在滿腦子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文官集團看來簡直就是晚唐五代藩鎮割據的歷史重演,有人(不是秦檜)就向宋高宗上書進言,各路大軍隻知道有自己的統帥,人人都是各為其主,還有誰曉得有皇帝陛下呢?這些文官隻記得北宋初年收藩鎮之權是讓”天下無事百有五十年”的良法,卻沒有看到這”百有五十年”間宋軍外戰的不振,更忘記瞭靖康之恥實際上就是北宋兵制”四方帥守事力單寡,束手而莫知所出”這一弊端的大暴露,而其結果就是整個北中國的淪陷!在金人強兵壓境的局面下,南宋當局向統兵將領放權也算是與時俱進的舉措,隻有這樣才可以使守將擁有更多權力,增加其守土禦敵的責任感,最大限度地調動轄區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抵禦金軍——畢竟能打勝仗才是硬道理,”政治正確”隻能暫時擺到一邊。於是,北宋隻能有”楊傢將”,而南宋卻出現瞭”嶽傢軍”。  嶽傢軍的起源,還要追溯到建炎年間的東京留守司部隊。金軍滅亡北宋後暫時北歸,一向主張抗金的宗澤出任東京留守,收編瞭大量潰兵和義軍,並且積極聯系河北的抗金武裝,一時間軍威很盛,號稱百萬。投軍的嶽飛在宗澤麾下,從基層做起,憑借軍功一步步晉升至將領。然而在宗澤1128年三呼”過河”而去世之後,繼任者杜充禦下無能,義兵聞風解體。幾天之內人心就散瞭,將士去者十五,兩河豪傑皆不為用,以致時人有宗澤在則”盜可使為兵”,換成杜充就變成”兵皆為盜”之嘆。後來杜充退至江南時尚且擁兵十萬,面對金軍南下時卻輕易投降,致使這支昔日威震中原的東京留守司部隊徹底瓦解。隻有嶽飛的隊伍成為僅存的碩果,在大軍潰散之餘,時任江淮宣撫司右軍統制的嶽飛率部移屯宜興,相繼擊敗並收編瞭盤踞當地的幾支軍賊土匪隊伍。從此獨自成軍,揭開瞭”嶽傢軍”的傳奇篇章。相關閱讀推薦:嶽飛的五虎上將:真實的嶽傢軍五虎大將都有誰?揭秘:無堅不摧的嶽傢軍為何不敵一封神秘情書?郾城之戰影響及意義:嶽傢軍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歷史上的高寵 揭秘嶽傢軍麾下第一猛將槍高寵嶽傢軍徐慶簡介 南宋朝嶽飛部將徐慶怎麼死的?嶽傢軍武將排名

嶽飛的五虎上將:真實的嶽傢軍五虎大將都有誰?

  在全國各地的嶽廟中,不僅塑有嶽飛的像,同時還有嶽飛的幾個兒子–嶽雲、嶽雷、嶽霖、嶽震、嶽霆的像。在民間傳說中,嶽傢小將個個武藝高強,可謂虎父無犬子。在評書當中,嶽飛身邊還有包括牛皋在內的4個結拜兄弟,這就引出瞭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嶽傢將。其實歷史上的嶽傢將和傳說中的並不完全一樣,但是真實的嶽傢將卻比傳奇還要傳奇。  “贏官人”嶽雲  提到“嶽傢將”,首先得說嶽雲。評書當中那出“八大錘錘鎮金禪子”的第一大錘那就是嶽雲。有種說法說嶽雲不是嶽飛的親生兒子,而是養子,這需要澄清,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嶽雲的確是嶽飛的親生兒子。嶽飛15歲就娶瞭比他大好幾歲的劉氏為妻,第一個兒子就是嶽雲,過瞭一段時間,又生瞭第二個兒子嶽雷。  那是什麼原因使得養子的這個說法出現瞭呢?原來,嶽飛第三次投軍之後,就顛沛流離,跟著軍旅一路南下。嶽飛傢裡的日子過不下去瞭,劉氏就改嫁瞭,嶽飛的母親姚氏帶著嶽雲和嶽雷兩個孫子生活得非常困苦。嶽飛聽說此事之後,連續18次派人到湯陰去找,最後才把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孩子接到軍營去生活。 對於嶽飛這樣一個統兵十萬的大將來說,自己的太太跟人跑瞭,總歸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嶽飛的後人對這件事情是非常忌諱的,就是因為這樣,最後才慢慢出現瞭所謂“雲,飛養子也”的說法。   在小說、評書當中,對嶽飛的第一次失敗的婚姻,都沒有提到,我們就知道嶽飛的妻子是李氏。這個李氏名字叫李娃,她是嶽飛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娶的第二任妻子,她比嶽飛大兩歲,這個時候已經二十八九歲瞭,所以嶽飛兩次都是姐弟戀。李氏非常賢淑,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後來和嶽飛又生下瞭嶽霖、嶽震、嶽藹(後來改名為嶽霆)三個男孩,此外還有兩個女兒。  嶽飛的這些兒子,除瞭嶽雲之外,嶽雷、嶽震在小說當中也被描寫成武藝高強的小將。有部電影叫《嶽傢小將》,說的是長子嶽雲準備去支援父親,他要夜奔牛頭山,而且還不讓他的奶奶知道,不料未出莊園就被四個弟弟攔住瞭,他們硬要與兄長同行,結果驚動瞭奶奶,誰都沒有走成。《嶽傢小將》其實是演義,在歷史上,嶽傢後代中除瞭嶽雲和嶽雷,其他的嶽傢的孩子好像都是文臣。而且嶽雲跟嶽藹,互相之間相差20歲,嶽藹出生的時候,嶽雲都有自己的兒子瞭,所以他們不可能組成同一個嶽傢小將的班底。但是,嶽雲確實是“虎父無犬子”的典型,他12歲就從湯陰傢鄉投到瞭嶽飛的軍中,從此開始隨軍出征,比他父親20歲參軍早瞭好多年。軍隊生活很艱苦,嶽雲不但沒有得到他父親的特殊照顧,反而得到父親特別嚴厲的要求。有一次嶽雲跟一隊戰士練習從山坡上飛馬下山,結果不慎人仰馬翻倒在地上,狀甚狼狽,結果嶽飛非常生氣,怒斥說:“前驅大敵,亦如此焉?”當場下令將嶽雲斬首,後來大傢拼命地求情,嶽飛才讓瞭一步,打瞭嶽雲一百軍棍。  嶽飛的做法雖然看起來太嚴格瞭點,但是沒有殘酷的訓練,怎麼會有彪炳的戰功呢?在嶽飛第一次北伐,襄漢戰役中間攻打隨州時,16歲的嶽雲持兩桿80斤的鐵錐槍,第一個登城,勇不可當。  很多文藝作品包括戲曲當中,都說嶽雲使兩把大錘,但其實嶽雲使的是鐵錐槍,這鐵錐槍是一種長形的又能刺又能砸的重兵器,有80斤重,可見嶽雲的臂力確實驚人,有點像小說當中的雙槍陸文龍。  在隨後攻打鄧州的戰鬥中,嶽雲又是第一個登城,但是嶽飛覺得給自己的孩子報功太多不好,所以隱匿不報,後來宋朝朝廷查清楚瞭,又給他補瞭功。從此江湖百姓就稱嶽雲為“贏官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差不多就相當於“常勝先生”。嶽雲後來成為嶽飛“背嵬軍”最重要的將領之一,而嶽雲有功不報,後來也基本上成瞭嶽飛的慣例。 “背嵬軍”是當時“嶽傢軍”當中最精銳的部隊,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特種部隊,也被後世評為中國戰爭史上五大精銳部隊之首,最具有戰鬥力。  嶽雲一直都跟隨著父親,作為嶽飛的兒子,他得到的最特殊的照顧就是在嶽飛冤獄定讞之後,有幸跟隨嶽飛同赴刑場。那一年嶽飛39歲,嶽雲23歲。相關閱讀推薦:《說嶽》27位名將武力大排名:嶽飛進不瞭前10!嶽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嶽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精忠報國的嶽飛為什麼必須死?一代名將的悲慘命運民族英雄嶽飛生死七大歷史懸謎:風波亭冤獄之謎宋朝史上的民族英雄“平民將軍”嶽飛會遭毒手?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智勇雙全牛皋  “嶽傢將”當中還有一個特別膾炙人口的人物就是牛皋。在《說嶽》當中,牛皋在尋師的途中是遇到瞭當時嶽飛和他的幾個結拜兄弟–湯懷、張顯、王貴。牛皋和他們四人當時還有過一次沖突,所謂不打不相識,打完之後跟四人結成瞭異姓兄弟,牛皋比嶽飛小一歲,所以為弟。  自從《三國演義》中有桃園三結義之後,各種演義小說當中都有非常獨特的結義群體。其實在歷史上,牛皋並沒有和嶽飛有過拜把子這一說,而且他還比嶽飛年長16歲。  雖然“嶽傢軍”沒有結拜兄弟這一說,但是“嶽傢軍”的確有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王貴、張憲、徐慶、牛皋和董先。其中王貴、徐慶是嶽飛的湯陰小同鄉,王貴和張憲還是“嶽傢軍”的副帥。現在有一種說法,說牛皋也是“嶽傢軍”的副帥,這是不確的,牛皋和董先都是從所謂的大齊軍那邊投歸嶽飛的。  大齊政權是當時金朝人控制並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它的皇帝叫劉豫。宋史當中也稱這樣的一個政權為“偽齊政權”。   劉豫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低的,所以牛皋在他的手下,也算是明珠暗投。牛皋剛開始是宋朝的官員,後來附歸劉豫,他也是被劉豫所迷惑,因為當時金朝扶植劉豫,並且把他的首都也定在開封,建立跟宋朝相應的制度,就是為瞭迷惑原來的宋朝臣民,讓大傢認為這是替代瞭宋朝的一個中國的政權,牛皋就上瞭這個當。但是當金軍再行攻入宋朝的時候,牛皋就幡然悔悟瞭。牛皋當時復歸南宋完全是因為嶽飛的個人人格魅力所致,他多次跟朝廷上表,堅決要求依歸“嶽傢軍”。因為牛皋非常熟悉所謂的大齊軍隊,所以他降附嶽飛之後,嶽飛在作戰中是非常倚重於他的。  在《說嶽》當中,牛皋是一個非常天真可愛的文學形象,他魯莽而不失智謀,暴躁而不失幽默。在中國的傳統文學當中,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水滸傳》中的李逵,《說唐》中的程咬金,《楊傢將》中的孟良、焦贊,都是這一類的人物,而歷史中的牛皋其實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  剛才提到在襄漢之戰中的隨州戰役,前去攻打隨州的是張憲和徐慶。結果久攻不下,於是牛皋自告奮勇,帶瞭三天的口糧前去增援。結果牛皋隻用瞭一天就拿下瞭隨州,活捉瞭知州王松,將他押送到嶽飛的賬前。  牛皋智勇雙全,他辦什麼事情都成竹在胸,帶多少幹糧全部掐得好好的,實在不簡單。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牛皋把這一次作戰的戰功全部推到張憲的身上,他說大傢都是為國傢效力的人,何在乎說,是你立功還是我立功呢。  從牛皋的加盟可以看出嶽飛當時具有強烈的感召力,之後又能夠居功而不自傲,甚至把功勞讓給別人,可見“嶽傢軍”從上到下都是如此作風,這跟嶽飛的以身作則是分不開的。 歷*史*中*國  演義和評書當中給牛皋設計瞭一個快意恩仇的結局。他和嶽飛的後代、嶽傢小將再次抗擊金兵,牛皋最後是騎在金兀術的身上,氣死瞭金兀術,笑死瞭牛皋。實際上牛皋最後是被秦檜的親信田師中,借請他吃飯用毒酒給害死的。  總的來說,嶽雲也好,牛皋也好,真實歷史與演義小說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楊再興血戰小商河  “嶽傢將”中間還有一員勇將,他的演義完全是原封不動地照搬瞭歷史,也就是說,他確實不需要任何演義,他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他就是楊再興。  楊再興在小說當中交代得很明白,是北宋楊傢將的後人。每部演義小說當中恐怕都有這樣的名人之後,比如《水滸傳》中的楊志也說是楊傢將的後代,大刀關勝是關羽的後人,《說嶽》裡關羽的後代是關鈴,呼延灼是北宋時期呼延傢的後代……這些都是為瞭傳奇而塑造出來的。那麼,歷史上的楊再興是不是真的是楊傢將的後代呢?這在正史中間是沒有記載的。但是歷史中真實的楊再興比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還要精彩。我們經常說,文學創作是基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但是有時候生活卻是高於文學作品的,它的戲劇性比文學還厲害。  楊再興原本是盜匪曹成的手下,那時因為兵荒馬亂,各地盜賊蜂起,曹成是湖東路那一段比較大的一個盜賊之一。紹興二年,嶽飛率軍前去平匪,在戰鬥中,“嶽傢軍”泰山壓頂,一路高奏凱歌。誰知道,這個曹成雖然很好打,曹成手下的楊再興卻很不好打。他首先在戰鬥中就砍死瞭“嶽傢軍”的第五正將韓順夫。嶽飛大怒,責令韓順夫的副將去收服楊再興,誰知道楊再興反而馬踏嶽營,不僅沖破瞭嶽營,居然又砍死瞭嶽飛的胞弟嶽飜。  但是楊再興一個人的驍勇無法挽回戰役的不利,最後他被嶽傢軍士兵追得走投無路,跳入深澗。因為他殺死瞭嶽飜,所以軍士們都認識他,大傢就張弓搭箭,準備把他射成刺蝟,這個時候,楊再興忽然大喊:“我是好漢,當執我見嶽飛。”意思就是別殺我,綁著我去見嶽飛。

郾城之戰戰役經過:嶽傢軍大破完顏兀術十萬大軍

  郾城之戰戰役經過:由嶽飛率領的嶽傢軍數萬人,自湖北出發,很快進入河南中部,連敗金軍,占領軍事重鎮潁昌府(今河南許昌)、淮寧府(今河南淮陽),並乘勝收復瞭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等地。嶽飛還派梁興等人渡過黃河,聯合河東、河北義軍,在金的後方痛擊金軍,收復瞭不少州縣。  完顏宗弼見嶽傢軍兵力分散,又探知嶽飛隻帶有少量軍隊駐於郾城(今屬河南),決定親率精銳騎兵一萬五千人以及步兵十萬,直插郾城,企圖一舉消滅嶽傢軍的指揮中心。七月初八,宗弼與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等,在郾城北與嶽傢軍對陣。嶽飛令其子嶽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沖殺。金軍出動重甲騎兵“鐵浮圖”(鐵浮圖:穿上重鎧,戴著鐵帽子的兵,三個人一組,用皮帶連起來,每進一步,便用攔馬的木頭環衛,隻進不退。)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左右翼,號稱“拐子馬”(拐子馬:佈置在左右兩翼的騎兵,全由能騎善射的女真人組成。)配合作戰。嶽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紮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嶽傢軍中的勇將楊再興單騎突入敵陣,打算活捉完顏宗弼,殺金兵數百人。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  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嶽飛在城北之五裡店再敗金兵,殺死金將阿李朵孛堇。完顏宗弼集兵十二萬屯於臨潁(今屬河南)。十三日,楊再興以三百騎兵出巡,在小商橋與金兵遭遇,殺死金兵兩千多人以及萬戶撒八孛堇等一百多名將領,宋軍也全部壯烈犧性,楊再興所中箭鏃有兩升之多。十四日,張憲率嶽傢軍再戰,逐金兵出臨潁縣界。同日,嶽傢軍又大破進犯潁昌的金軍主力。   在嶽傢軍打破金兵拐子馬之後,完顏宗弼隻得拿出看傢本領鐵浮圖,鐵浮圖都是完顏兀術的重甲騎兵,這種重鎧騎兵所騎的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針對宋軍步兵居多的情況以一隊鐵浮圖包抄宋軍步兵,可以連成一組墻壁一般的破壞力擊垮宋軍,他們每個騎兵身上的重鎧都不怕箭射以及斷刀一類的兵器砍殺,所以稱之為鐵浮圖,可以縱橫疆場無敵數十載寒暑,造成宋境之內無人可敵!完顏兀術的這一手段嶽飛早已料到,見金兵鐵浮圖出戰而來。  嶽飛立即下令背嵬軍返回我方陣前,早已觀敵料陣的嶽傢軍精銳步兵也就蓄勢待發的沖瞭上去,據我估計這些步兵也同屬於背嵬軍,嶽傢軍精銳步兵背嵬軍,身配重斧上前臨,雖然金兵鐵浮圖兇悍無比,但也有其弱點所在,在戰馬的關節之處並沒有鐵甲所護,於是嶽傢軍便專斷馬足,一匹馬斷足便無法前行,而後導致的是一隊馬無法進行有力還擊,趁此時機嶽傢軍將士們斬殺金兵,最終完顏兀術自以為榮的鐵浮圖也損失慘重,損失數量據記載十有八九都死於嶽傢軍砍刀之下!拐子馬、鐵浮圖相繼失效之後,嶽傢軍戰力暴漲繼續奮不顧身的斬殺金兵,頓時完顏兀術整合的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失去強有力的後盾鐵浮圖後,白刃戰中嶽傢軍兒郎奮勇殺敵,在近戰之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完顏兀術見大勢已去自己也無力回天,就算繼續戰下去也不一定能勝出,於是隻好宣佈退兵,此戰最終以宋軍完勝而宣告終結!此戰乃是嶽傢軍第四次揮師北伐重要之戰。相關閱讀推薦:郾城之戰的歷史背景:大金朝全面入侵大宋王朝郾城之戰嶽飛用多少人對付金兀術一萬五千騎兵?郾城之戰簡介:古代宋金戰爭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南越王太後是西漢潛伏的特工?西漢滅南越之戰成皋之戰是什麼意思?成皋之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陳倉之戰事件疑點:韓信到底有沒有拜為大將軍?

郾城之戰影響及意義:嶽傢軍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郾城之戰影響及意義:宋高宗獲報後下詔書,高度肯定郾城之捷,犒賞將士:“敕嶽飛: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師臨陣何啻百萬,曾未聞遠以孤軍,當茲巨孽,抗犬羊並集之眾,於平原曠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蓋卿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暨爾在行之旅,咸懷克敵之心,陷陣摧堅,計不反顧。鏖鬥屢合,醜類敗奔。念茲鋒鏑之交,重有傷夷之苦。俾爾至此,時予之辜!惟虜勢之已窮,而吾軍之方振,尚效功名之志,亟聞殄滅之期。載想忠勤,彌深嘉嘆。降關子錢二十萬貫,犒賞戰士。故茲獎諭,想宜知悉。”  宋高宗不願嶽飛繼續進軍,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駐軍於朱仙鎮之嶽飛。其時,淮南東路之張俊軍已撤退,嶽飛於孤立無援下忍痛退軍。退兵前,嶽飛長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宋軍如能乘勝前進,收復故疆大有希望。但宋高宗趙構和秦檜隻圖利用勝利,作為對金乞和的資本,遂下令班師,斷送瞭這次戰爭的勝利成果。  發生於12世紀的郾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范圍最廣、持續很久的民族戰爭。在嶽飛生前,酷烈的戰禍遍及宋朝疆土,對經濟造成很嚴重的破壞,而宋金南北對峙分裂的局面,又嚴重地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各族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難。因此,以嶽飛為代表的抗金鬥爭,不僅服務於趙宋政權,而且實質上體現瞭各族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是反對分裂、爭取進步、反對倒退的正義鬥爭。   “敕嶽飛: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師臨陣,何啻百戰,曾未聞遠以孤軍,當茲巨孽,抗犬羊並集之眾,於平原曠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蓋卿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暨爾在行之旅,咸懷克敵之心,陷陣摧堅,計不反顧,鏖鬥屢合,醜類敗奔。念茲鋒鏑之交,重有傷夷之苦。俾爾至此,時予之辜!惟虜勢之已窮,而吾軍之方振,尚效功名之志,亟聞殄滅之期。載想忠勤,彌深嘉嘆。降關子錢二十萬貫,犒賞戰士。故茲獎諭,想宜知悉。” ————《獎諭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宣撫使嶽飛郾城勝捷仍降犒賞詔》相關閱讀推薦:郾城之戰戰役經過:嶽傢軍大破完顏兀術十萬大軍郾城之戰的歷史背景:大金朝全面入侵大宋王朝郾城之戰嶽飛用多少人對付金兀術一萬五千騎兵?郾城之戰簡介:古代宋金戰爭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

嶽傢軍徐慶簡介 南宋朝嶽飛部將徐慶怎麼死的?

  導讀:嶽傢軍經過數年征戰,不斷發展壯大。進入1135年,嶽傢軍的規模從三萬多人增加到十萬人左右,部隊建制也逐漸完善。數次整編後,嶽傢軍分為十二軍,共有22名統制、5名統領和252名將官。其中有正將、副將和準備將各84名。王貴任中軍統制,張憲任前軍統制,這二人是嶽飛的左右手;徐慶、牛皋和董先三人最為善戰。  此五人是嶽傢軍的中堅人物,號稱五虎上將。所以嶽傢五虎是:王貴、張憲、徐慶、牛皋、董先。  徐慶,相州湯陰人,從嶽飛起兵,為嶽傢軍重要領將。  人物年表  徐慶為相州湯陰縣人。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冬,嶽飛命徐慶、王萬率三千兵馬,會合江東安撫大使司統制顏孝恭、赦晸等,破石陂寨兵變首領姚達、饒青於建昌軍。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嶽飛在賀州破曹成後,命徐慶往邵州、道州招降其餘黨。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徐慶、傅選率軍在筠州平定叛將李宗亮、張式兵變。是年夏,敦武郎徐慶參加鎮XX壓吉、虔州盜匪,轉三官,除合門宣贊舍人。他又與王貴破盜匪高聚於袁州,張成於萍鄉。 嶽傢軍徐慶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四月,在嶽傢軍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給嶽飛手詔說:“朕嘗聞卿奏,稱王貴、張憲、徐慶數立戰功效,深可倚辦”,“理宜先有以旌賞之”。特賜徐慶等捻金線戰袍和金束帶各一。襄漢之役中,徐慶與張憲、牛皋率軍攻破隨州。十二月,徐慶與牛皋率軍救援淮西,在廬州擊敗敵軍,後自武功郎升五官,特遷遙郡武功大夫、開州刺史。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嶽農軍最後一次大舉北伐,徐慶參加淮寧府、臨潁縣等戰。徐慶官至防卸使。

歷史上的高寵 揭秘嶽傢軍麾下第一猛將槍高寵

  歷史上的高寵:高寵,為小說《說嶽全傳》中的虛構的人物,南宋時期抗金名將,為嶽飛麾下嶽傢軍中的第一號猛將,是宋初開平王高德懷的後代,被稱作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接下來就由小編來揭秘下歷史上的高寵。  高寵原型據說是高思繼的後代:  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為瞭北宋開國的英雄。隻是傳到後來,高傢槍不如楊傢槍瞭,高懷亮也改練瞭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瞭高傢槍,並把高傢槍改成瞭呼傢槍傳瞭下去。到瞭高思繼的後代高寵,竟然學到瞭失傳已久的傢傳絕學,高傢槍到瞭他手裡又重現輝煌。可惜傑出的將領總容易英年早逝,等到高寵死後,高傢槍算是徹底失傳瞭。高寵是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可見高傢槍的威力。  高懷德(926-982年),字藏用。五代時常山真定(今正定)人。其父高行周歷仕後晉、後漢、後周。後晉開運初,遼人犯邊,行周北征,高懷德剛滿18風,從父北征。行至戚城(今河南濮陽縣北)被遼軍重圍,援兵不至,十分危急。高懷德縱橫馳突,挾父突出重圍,以功領羅州(今廣東廉江縣東北)刺史,後改任集州(今四川南江縣)刺史,領職牙校。再改任信州(今江西上饒西北)刺史。後晉末,契丹南侵,高行周邊邢趙路都部署抵禦,留懷德守睢陽(河南商丘縣南),群盜大起,懷德堅壁清野,盜不能入。後漢初,高行周移鎮魏博,高懷德為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後周初,行周逝世,召懷德為東西班都指揮使,領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史,後改鐵騎都指揮使。太原劉崇進犯,周世宗計伐,以高懷德為先鋒,克捷,懷德以功績遷為鐵騎右廂都指揮使,領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團練使。又隨周世宗征淮南,知廬州(今安徽合肥市),行府事,充招安使,戰廬州城下,斬首級700餘,又遷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嶽州防禦使。恭帝即位,升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江寧軍節度使,又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宋太祖即位,為義成軍節度使,拜殿前副都點檢、武信軍節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鎮守滑州,娶宋太祖之妹燕國長公主,加封駙馬都慰。又受命與石守信平息上黨李筠叛亂,因功升忠武軍節度使領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改任歸德軍節度使,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秋,加封同平章事。冬、燕國長公主去世,去駙馬都尉封號。宋太宗即位,加兼侍中、檢校太師。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有病,帝詔太醫到府第治療。次年,隨帝征太原,改鎮曹州,封冀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改武勝軍節度使,是年七月去世。追贈中書令,追封渤海郡王,謚武穆。   高寵,小說《說嶽全傳》中虛構的人物,是嶽飛手下第一猛將。高寵是宋朝開國元勛開平王高懷德之後,嶽飛手下一員猛將,戰功赫赫,武藝超群。因知宋高宗牛頭山被困,特奉母親之命,前去保駕。路上遇上正押運糧草的牛皋,鄭懷,張奎,高寵用一桿碗口粗的虎頭槍,大戰三人並處於不敗之地,受三人的邀請,結拜為異姓兄弟。高寵是嶽飛手下的一員虎將,歷史上高寵與陸文龍為嶽飛帳下最強的兩名武將,隻是由於高寵英年早逝,無以與陸文龍交手機會,故不知二人實力上下,史上認為高寵武藝高於陸文龍。他的武藝不愧為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甚至面對楊傢槍後人楊再興此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也能將其完全壓制。  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為瞭北宋開國的英雄(開平王)。隻是傳到後來,高傢槍不如楊傢槍瞭,高懷亮也改練瞭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瞭高傢槍,並把高傢槍改成瞭呼傢槍,傳瞭下去。到瞭高寵這一代,竟然學到瞭失傳已久的傢傳絕學,高傢槍到瞭他手裡又重現輝煌。  宋朝年間,奸相使奸計殘害忠良之將嶽飛,又派人追殺嶽飛、高寵的後代,幸得武林高手拼死相救,嶽霆、高風才免遭滅頂之災。幾經輾轉,跟隨武當鼻祖張三豐、鐵傘先生呼延三絕習武練功,高風也被劍聖瘋僧收留為徒。相關閱讀推薦:高寵的妻子是誰?精忠嶽飛中高寵老婆高楊氏簡介高寵和嶽飛誰厲害?高寵和嶽飛的武功誰比較高精忠嶽飛第39集劇情 婉拒素素 痛失高寵精忠嶽飛第36集劇情 高寵劫糧 孝娥回營南宋抗金名將高寵四大戰功:一招打敗金兀術精忠嶽飛高寵挑滑車是第幾集?挑滑車是怎麼回事?

嶽飛死後 嶽傢軍中嶽飛手下大將們的結局如何?

  1141年(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達命令:“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那麼嶽飛死後,嶽傢軍如何瞭?嶽飛手下的大將們是什麼結局呢?  張憲與嶽雲:在嶽飛死的當天,其子嶽雲和張憲也被當街斬首;  牛皋:在嶽飛死後第五年,牛皋被張俊他女婿毒死;  王貴:在嶽飛死後,王貴離開嶽傢軍去瞭福建任職,基本等於退養,八年後去世;  徐慶:徐慶被迫離開嶽傢軍之後,到地方任職以後不知所蹤;  董先:被打撈到禦前幹瞭幾年後又調回鄂州任職,最後善終在鄂州;  幕僚:不是編管就是流放,相當一批沒等到平反就死在流放地瞭;  胡閎休:也許是精神真的受挫,裝瘋裝瞭幾年後去世; 抗金名將嶽飛  李道:在嶽傢軍部將裡,結局最好的估計就是李道瞭,之前屢戰屢敗,歸瞭嶽飛以後也混的人模人樣,後來長期駐守襄陽屬於後方幹活的。嶽飛死後他也沒受牽連,再後來閨女李鳳娘不知道沾沒沾嶽飛部將後人的光,被嶽飛的粉絲宋孝宗挑去當兒媳婦瞭。升格成皇後以後權勢熏天,皇帝都怕,李道又是加封又是賞賜的安享晚年;  李寶:按名垂青史的話,最好的是李寶。李寶後來陳傢島海戰一戰成名,也被封節度使還被趙構賜瞭個禦書“忠勇李寶”旗,宋史裡面他自己有傳,從這個角度說混的比張憲牛皋這幫人好多瞭;  畢進:主要是生的兒子好,老來成瞭南宋中期的戰神級名將。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跟著兒子工作地點沾的光,也埋到杭州陪嶽飛去瞭。相關閱讀推薦:周侗徒弟誰最厲害? 嶽飛師傅周侗的徒弟有哪些精忠嶽飛王貴簡介 嶽飛部將王貴為何出賣嶽飛?嶽飛之女嶽安娘簡介 歷史上嶽安娘怎麼死的?精忠嶽飛牛皋簡介 歷史上牛皋是怎麼死的?精忠嶽飛張用簡介

嶽傢軍武將排名 嶽傢軍十二員猛將都有誰?

  嶽傢軍有多少人?  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鬥爭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漸鍛煉出幾支抗金大軍,其中最主要的有張俊的張傢軍,韓世忠的韓傢軍,嶽飛的嶽傢軍,楊沂中的楊傢軍,劉光世的劉傢軍等,尤其是嶽飛所部嶽傢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控扼荊襄戰略要地,成為南宋朝廷立國江南的屏障,在抗金鬥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嶽飛統率的嶽傢軍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包容瞭形形色色的人物,組成瞭一個龐大的武裝集團。全部研究嶽傢軍人物,不但無法做到,而且也無此必要。我們隻擇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人物,加以考察。嶽傢軍集團的人物,大致有以下幾類:  (一)原從將領。  嶽飛從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投軍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獨立成軍,大部分時間是在黃河以北抗金。因此組成嶽傢軍的基礎是河北人,”後護軍者,本嶽飛所將河北部曲”。嶽傢軍中的一些重要將領,也是同時與嶽飛參加抗金鬥爭的,他們成為嶽傢軍的原從將領。主要有:  王貴,相州湯陰人,從嶽飛起兵。建炎四年(1130)戰宜興,敗郭吉;紹興元年(1131)隨嶽飛平定虔州盜賊;紹興二年(1132)隨嶽飛進軍郴州、桂陽監討曹成;紹興三年(1133)在袁州擊敗高聚、張成,殺獲甚眾。紹興四年(1134)從嶽飛戰漢上,收復襄陽、鄧州;紹興六年(1136)率兵收復偽齊盧氏縣、唐州、直逼蔡州。紹興十年(1140)從嶽飛北伐,克復鄭州、西京洛陽,在順昌大敗金兀術。累官承宣使,提舉嶽傢軍一行事務,中軍統制。紹興十一年(1141年)嶽傢軍歸隸樞密院,任鄂州禦前諸軍都統制。紹興十二年(1142)引疾辭職,改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福建路副總管等閑職。   張憲,從微隨嶽飛征戰,是嶽飛最心愛和倚重的將領,任嶽傢軍同提舉一行事務,前軍統制。紹興二年(1132)隨嶽飛在郴州破曹成,與王貴、徐慶招降曹成降卒2萬,在沅州擒獲曹成部將郝政。紹興四年(1134)嶽傢軍收復襄陽六郡,張憲率本部攻克隨州,又與董先、王萬等收復鄧州。紹興十年(1140)金人敗盟,張憲與金兵戰穎昌、陳州、克復其城,與兀術主力戰臨穎縣,破其眾6000,兀術夜遁,中原大震。紹興十一年(1141)被誣謀反,下獄遇害,後贈寧遠軍承宣使。  嶽雲,嶽飛前妻劉氏之子,12歲從張憲征戰,軍中呼為贏官人。嶽傢軍南征北伐,嶽雲每戰必從,手握兩柄鐵椎,重80斤,往往先諸將登城,數立奇功,嶽飛隱而不報。紹興四年(1134)隨張憲攻隨州、破鄧州、平長河,功在第一,嶽飛不上奏。後銓曹辨功,遷武翼郎。紹興五年(1135)平楊麼,功又第一,都督張浚得知其事,奏上遷資,嶽飛又不受。紹興十年(1140)嶽傢軍北伐,嶽雲率背嵬軍戰穎昌,身受百餘創,甲裳盡赤,以功遷忠州防禦使,帶禦器械。紹興十一年(1141)與張憲同時被誣遇害,年僅23歲,後贈安遠軍承宣使。  徐慶,相州湯陰人,從嶽飛起兵,為嶽傢軍重要領將。紹興元年(1131)平定白波寨叛兵姚達、饒青。紹興二年(1132)與張憲、王貴討曹成,降其眾2萬。紹興三年(1133)從嶽飛平虔、吉盜賊,率本部討彭友,又赴袁州擊高聚。紹興四年(1134)參加收復襄陽六郡戰役,與牛皋等攻克隨州,斬守將王嵩,又與牛皋戰廬州,擊敗金偽聯軍。紹興十年(1140)隨嶽飛北伐,克淮寧府,與張憲取得臨穎大捷。累官防禦使、嶽傢軍統制。  姚政,相州湯陰人,從嶽飛起兵,建炎四年(1130)與嶽飛殺建康留守司叛逃統制劉經,並有其軍。紹興三年(1133)任嶽傢軍正將,屢戰有功。紹興九年(1139)任嶽傢軍遊奕軍統制。紹興十年(1140)嶽傢軍北伐,與張憲趕順昌援劉琦,戰臨穎獲捷。紹興十一年(1141)任鄂州禦前諸軍統制。相關閱讀推薦:嶽飛死後的南宋歷史 金朝為何沒能滅掉南宋? 王貴怎麼死的 歷史上王貴出賣嶽飛是誰指使的?歷史上秦檜怎麼死的?揭秘嶽飛死後秦檜的結局嶽飛死後的宋朝歷史靠什麼又延續瞭139年?嶽飛死後 嶽傢軍中嶽飛手下大將們的結局如何?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寇成,嶽傢軍馬軍統制。紹興六年(1136)與金人戰虢州,撫定商、虢等京西屬縣。紹興十年(1140)金人南侵,攻占臨穎縣;寇成與李山、徐慶、傅選隨張憲在臨穎東北與金人交戰,取得臨穎大捷。十一月金人進犯鐵嶺關,寇成設伏於橫澗,突然出擊,大獲全勝。後因違犯軍律,被嶽飛撤職。  王經,嶽傢軍後軍統制。紹興二年(1132)五月,嶽飛與曹成戰莫邪關,嶽傢軍第五將韓順夫與曹成將楊再興作戰失利。正值王經率本部軍卒運糧到此,與前軍統制張憲合擊,大敗曹成軍,活擒楊再興。紹興三年(1133)隨嶽傢軍赴饒陽與張俊會師,官至正任團練使。  (二)招降將領。  南宋初年社會動蕩,政局擾攘,潰兵盜匪遍野。朝廷無力控制各支軍事武裝,兵將驕悍難制,”諸軍動則潰,潰則盜,盜則招,招則官,反復循環,無有窮已”。各武裝集團潰散、火並之事常有發生,分合無定勢。嶽飛素以治軍紀律嚴明著稱,他的軍隊一直比較穩定,許多潰散武裝集團紛紛投靠嶽傢軍,成為嶽傢軍中的招降將領,使其隊伍不斷壯大。主要有:  傅慶,衛州窯戶,原為杜充建康留守司統制戚方部屬,建炎三年(1129)戚方叛逃,嶽飛招撫其部眾,傅慶率軍歸降嶽飛,授嶽傢軍前軍統制。建炎四年(1130)與王貴戰宜興,大敗郭吉;又隨嶽飛大敗叛將戚方。傅慶勇敢善戰,屢立功勛,但生性功自傲,屢次向嶽飛勒索財物,不喜嶽飛治軍嚴格,曾謀投劉光世軍,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為嶽飛所殺。

揭秘:嶽飛死後嶽傢軍大將們的結局

  1141年(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達命令:“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那麼嶽飛死後,嶽傢軍如何瞭?嶽飛手下的大將們是什麼結局呢?  張憲與嶽雲:在嶽飛死的當天,其子嶽雲和張憲也被當街斬首;  牛皋:在嶽飛死後第五年,牛皋被張俊他女婿毒死;  王貴:在嶽飛死後,王貴離開嶽傢軍去瞭福建任職,基本等於退養,八年後去世;  徐慶:徐慶被迫離開嶽傢軍之後,到地方任職以後不知所蹤;  董先:被打撈到禦前幹瞭幾年後又調回鄂州任職,最後善終在鄂州;   幕僚:不是編管就是流放,相當一批沒等到平反就死在流放地瞭;  胡閎休:也許是精神真的受挫,裝瘋裝瞭幾年後去世;  李道:在嶽傢軍部將裡,結局最好的估計就是李道瞭,之前屢戰屢敗,歸瞭嶽飛以後也混的人模人樣,後來長期駐守襄陽屬於後方幹活的。嶽飛死後他也沒受牽連,再後來閨女李鳳娘不知道沾沒沾嶽飛部將後人的光,被嶽飛的粉絲宋孝宗挑去當兒媳婦瞭。升格成皇後以後權勢熏天,皇帝都怕,李道又是加封又是賞賜的安享晚年;  李寶:按名垂青史的話,最好的是李寶。李寶後來陳傢島海戰一戰成名,也被封節度使還被趙構賜瞭個禦書“忠勇李寶”旗,宋史裡面他自己有傳,從這個角度說混的比張憲牛皋這幫人好多瞭;  畢進:主要是生的兒子好,老來成瞭南宋中期的戰神級名將。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跟著兒子工作地點沾的光,也埋到杭州陪嶽飛去瞭。相關閱讀推薦:嶽飛的故事:嶽母刺字,精忠報國嶽飛的兵器是怎麼來的?嶽飛使用的兵器是什麼 宋孝宗與嶽飛的關系?宋孝宗之立與嶽飛之死精忠嶽飛傅慶怎麼死的? 嶽飛手下大將傅慶簡介嶽傢軍徐慶簡介 南宋朝嶽飛部將徐慶怎麼死的?

揭秘真實嶽傢軍:戰鬥力遠不足以打敗金國

  1140年嶽傢軍北伐的確取得瞭一些勝利,並罕見地在平原上以騎兵對陣決戰的態勢擊敗金軍,不過戰果其實頗為有限,遠未達到讓金軍喪失反撲能力的程度。  1142年初的隆冬季節,宋將嶽飛遇害於風波亭。這一悲劇使他本人成為漢民族主義的高度象征之一,在身後贏得瞭僅次於關羽的戰神般的地位,並塑造瞭牢不可破的忠奸對立鬥爭的神話。這給很多人一種感覺:假如當初朝廷公正,這樣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不過事實也許恰恰相反,嶽飛之死之所以成為悲劇,乃是因為它不可避免。  南宋初年的軍事形勢  幾乎所有關於嶽飛的故事都暗示瞭一種可能性:假如不是奸臣當道、嶽飛冤死,本來宋軍是可以收復中原的。這也是後人懷念、推崇嶽飛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性假設。其中最著名的傳說就是嶽傢軍在朱仙鎮大捷後,迫於12道金牌壓力而放棄經營中原。  鄧廣銘早已證明:朱仙鎮以500騎兵敗金軍10萬、12道金牌等均非史實,而是嶽飛之孫嶽珂虛構出來的。嶽飛的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實際上夾雜進瞭很多漢族人因憤懣而未能滿足的願望。   但歷史事實往往更嚴酷。1140年嶽傢軍北伐的確取得瞭一些勝利,並罕見地在平原上以騎兵對陣決戰的態勢擊敗金軍,不過戰果其實頗為有限:如潁昌之戰金軍參戰有3萬騎兵和10萬步兵,而宋軍的戰果是殺敵5000,俘虜2000多,繳獲馬匹3000多匹;郾城之戰宋軍對陣金軍1.5萬騎兵,戰果僅奪得戰馬200多匹;小商河之戰殺敵2000多。以上還是宋朝方面的記錄,當時國史大抵誇勝諱敗,不可盡信,但即使完全信任宋方記錄,金兵的損失看起來也遠未達到喪失反撲能力的程度。  而更困難的在於收復失地後能否長期堅守。中原地勢平坦開闊,最能發揮騎兵優勢,而不利於步兵守衛。宋軍幾乎90%都是步兵,這在冷兵器時代與騎兵對壘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弱點之一。所以李綱才說:“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以復中原而有西北,蓋天下精兵健馬皆在西北。”當時宋軍約近20萬人,而其中大部分戰鬥力遠不及金軍,要靠這支軍隊在野戰中徹底擊敗金軍並堅守住收復的失地,其難度是可以想象的。相關閱讀推薦:嶽飛竟然慘遭第一任妻子拋棄?嶽飛有幾個妻子嶽母為什麼要在嶽飛背上刺字 嶽母刺字的由來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嶽飛:生活簡樸感情專一拒納妾揭秘嶽飛死後屍體“越城”而走之謎:嶽飛死亡真相劉豫之死:嶽飛是如何設計智除偽齊皇帝劉豫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即使是在嚴肅的歷史著作中,嶽飛的悲劇長期以來也被描繪成南宋政局主戰和投降兩條路線鬥爭的結果,而忠奸是毫不含糊的價值對立,沒有選擇的餘地。這建立於一個假設上:抵抗到底,必定獲勝。  然而歷史上的困境往往在於,有時使盡全力也不能取勝,那麼該怎麼辦?勢弱的一方,通常選擇很少。歷代詬病宋高宗急於求和,與秦檜共為陰謀,盡管宋高宗的做法有可爭議的地方,但作為一個皇帝,他首先考慮的是趙氏王朝能一直維持不墜。南宋初年基本被動挨打,嶽飛北伐的短暫突擊式的勝利,在高宗看來乃是為數不多的可與金人討價還價的籌碼,因此北伐是手段而非目的。  被低估的宋高宗  長期以來,宋高宗是一個在歷史上得到頗多劣評的皇帝,原因之一就是他對待嶽飛一事極不得人心。憤激者痛斥他喪心病狂地執行投降路線,其原因是他貪生怕死、又貪戀皇位,不想迎被俘的二帝南歸,甚至暗示他受驚嚇不育,導致精神不健全。   這些指責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靠不住:  首先,紹興七年(1137年)正月,金朝已向南宋通報宋徽宗死耗,而5年後才殺嶽飛,因此不存在宋高宗擔心徽宗南返奪位的問題;欽宗也未必能動搖他當時的地位。  其次,他已經是皇帝,何來賣國投降動機?  第三,如果他一味執行投降路線,那麼嶽飛一死,按說最大的障礙已去,金軍為何也無大舉進攻?  北宋滅亡時,康王趙構受欽宗蠟丸密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星夜馳援。但他本人不久也被金兵俘虜,後伺機逃脫。之後戰亂中宋軍一路潰敗,趙構飽受追兵驚嚇,這一點也常被用以論證他的怯懦無能的性格缺陷。  然而在宋徽宗的31個兒子當中,趙構是唯一的幸存者。賈志揚《天潢貴胄》中評說:“宋朝之得以復興,要歸功於趙構的逃跑。”當時如果他沒有逃跑,而是在北方戰死,那麼可能會出現一個更糟糕的局面:女真人不是在17世紀,而是在12世紀就征服中國瞭。  事實上在南宋,當時已經出現瞭不少冒牌宗室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純正血統的皇子形成一個政治中心,當時的南宋很可能會崩潰。從當時危亂的局勢來判斷,宋高宗有能力與金維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分立局面,已經是一項極為艱巨的政治任務,而不必因為失地未收復就輕易對他加以激烈的指責。單就當時的政治任務而言,我認為宋高宗是一個遭到低估的政治傢。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祖宗之法與嶽飛之死  宋承唐末五代之亂,趙宋對驕兵悍將極為戒備。自建國始,直接領兵將帥不得參與軍政大計,以防止他們利用機會發動政變;而主管軍政大計的文官,雖有權調動軍隊,制訂戰略決策,卻又無一兵一卒。宋仁宗時狄青功高,但仍遭貶黜,他問宰相文彥博外放原因,文答:“無他,朝廷疑爾。”  宋廷在對武將壓制的同時,又一向加以優渥待遇。正一品宰相料錢每月300貫,從二品的節度使卻有400貫;節度使的公用錢更驚人,每月3000貫至一萬貫,而嶽飛建節兩鎮,月薪至少萬貫無疑。自高宗南渡,財政拮據,官員的俸祿隻支1/3到2/3,“唯統兵官依舊全支”,這無疑也激發瞭嶽飛效忠的決心。  高薪養兵的用意,在於使之樂於享受,而無政治野心。《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秦將王翦伐楚,出兵前再三向秦始皇要求賞賜大批良田美宅。有人不齒,王翦卻說:秦王慣常猜疑,如今將秦國所有大軍全交給瞭我,我不這樣做,難道讓秦王對我起疑嗎?  嶽飛沒有老將王翦那樣洞察世故。我們後人在看待嶽飛的事情時,遭遇到一個強有力因素的影響:我們已經知道嶽飛是個赤誠的愛國者。宋高宗和我們不同,他按照自己的邏輯,難以判斷嶽飛是忠臣還是野心傢。嶽飛接近士大夫,又清廉自好,頗得軍心,能答出“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這樣的話,顯示出他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物。而雄心與野心常常是一回事,在宋高宗難以確認嶽飛是否忠誠的情形下,他寧可錯殺。   嶽飛的悲劇在於:他身居高位,但性格剛正清廉,對政治簡直毫無頭腦。他忠誠正直的一面曾使他成為高宗最欣賞的將領(南宋初年,嶽飛是提升最快的大將),嶽傢軍番號正式改為神武後軍時,高宗親筆題寫“精忠嶽飛”戰旗,賜白銀2000兩犒賞,以籠絡其心。後來嶽飛眼看收復失地無望,表現得極為憤恨,稱病3個月,不肯復職,遭到李若虛嚴厲責備:“是欲反耶?……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嶽飛顯然並未意識到自己這番舉動已遭朝廷疑忌,1137年秋又上書建議立皇儲,遭高宗訓斥,下朝後面如土色;1138年,再提增兵,反對議和,這更觸犯高宗忌諱。  嶽飛不懂政治顧忌,以為自己問心無愧,直言進諫,即使在當時朱熹看來,卻已是“驕橫”瞭。嶽飛在獄中聽一個獄子說:“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故君疑臣則誅,臣疑君則反。”不禁悲憤難當,然而隻有大書“天日昭昭”四字,實至死也未知這一猜疑與自己平素沒有心機和政治覺悟有關。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揭秘真實嶽傢軍:戰鬥力遠不足以打敗金國

  1140年嶽傢軍北伐的確取得瞭一些勝利,並罕見地在平原上以騎兵對陣決戰的態勢擊敗金軍,不過戰果其實頗為有限,遠未達到讓金軍喪失反撲能力的程度。  1142年初的隆冬季節,宋將嶽飛遇害於風波亭。這一悲劇使他本人成為漢民族主義的高度象征之一,在身後贏得瞭僅次於關羽的戰神般的地位,並塑造瞭牢不可破的忠奸對立鬥爭的神話。這給很多人一種感覺:假如當初朝廷公正,這樣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不過事實也許恰恰相反,嶽飛之死之所以成為悲劇,乃是因為它不可避免。  南宋初年的軍事形勢  幾乎所有關於嶽飛的故事都暗示瞭一種可能性:假如不是奸臣當道、嶽飛冤死,本來宋軍是可以收復中原的。這也是後人懷念、推崇嶽飛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性假設。其中最著名的傳說就是嶽傢軍在朱仙鎮大捷後,迫於12道金牌壓力而放棄經營中原。  鄧廣銘早已證明:朱仙鎮以500騎兵敗金軍10萬、12道金牌等均非史實,而是嶽飛之孫嶽珂虛構出來的。嶽飛的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實際上夾雜進瞭很多漢族人因憤懣而未能滿足的願望。   但歷史事實往往更嚴酷。1140年嶽傢軍北伐的確取得瞭一些勝利,並罕見地在平原上以騎兵對陣決戰的態勢擊敗金軍,不過戰果其實頗為有限:如潁昌之戰金軍參戰有3萬騎兵和10萬步兵,而宋軍的戰果是殺敵5000,俘虜2000多,繳獲馬匹3000多匹;郾城之戰宋軍對陣金軍1.5萬騎兵,戰果僅奪得戰馬200多匹;小商河之戰殺敵2000多。以上還是宋朝方面的記錄,當時國史大抵誇勝諱敗,不可盡信,但即使完全信任宋方記錄,金兵的損失看起來也遠未達到喪失反撲能力的程度。  而更困難的在於收復失地後能否長期堅守。中原地勢平坦開闊,最能發揮騎兵優勢,而不利於步兵守衛。宋軍幾乎90%都是步兵,這在冷兵器時代與騎兵對壘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弱點之一。所以李綱才說:“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以復中原而有西北,蓋天下精兵健馬皆在西北。”當時宋軍約近20萬人,而其中大部分戰鬥力遠不及金軍,要靠這支軍隊在野戰中徹底擊敗金軍並堅守住收復的失地,其難度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