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左膀右臂

揭秘:蔣介石如何刺殺宋慶齡的左膀右臂楊杏佛?

  導讀:作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主席,宋慶齡是蔣介石真正想要除掉的人,那麼,既然如此,楊杏佛卻又為何成瞭蔣介石的刺殺目標呢?蔣介石心裡十分清楚,楊杏佛其實就是宋慶齡的左膀右臂,隻要砍掉瞭這個左膀右臂,宋慶齡的民權保障同盟也就無法有所作為瞭。1933年6月18日,位於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陜西南路)的國民黨中央研究院,一位身穿麂皮夾克和騎馬褲的男子走出瞭大門,身後還跟著一位活潑可愛的少年。兩人剛剛踏上停靠在中研院大門口的汽車,突然,意外發生瞭,幾名持槍的歹徒從不同的方向沖過來,向著車內猛烈射擊。楊杏佛,名銓,1893年出生,江西清江人,早年曾在上海中國公學讀書,並且加入瞭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楊杏佛追隨孫中山到南京,在臨時總統府秘書處工作。孫中山的臨時政府隻持續瞭3個月,孫中山和袁世凱“南北議和”之後,南京臨時政府就解散瞭,袁世凱表示願意接收臨時政府的所有官員,其中也包括楊杏佛,但他們都不願意到袁世凱手下做事,於是就作為稽勛留學生,去美國留學。  稽勛留學生是中華民國的首批官派留學生,也是中國近代留學教育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其成員多為原先追隨孫中山打天下的革命黨人,或者是對辛亥革命有功人士的子弟,他們由臨時稽勛局以“酬勛”的名義派遣出國留學。這批留學生熱心向學,多數成才,其中楊杏佛、宋子文、張競生、任鴻雋、譚熙鴻、李四光等人更是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在美留學期間,楊杏佛和一群懷抱著科學救國理想的留學青年一起,發起成立瞭中國第一個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高高舉起瞭科學的旗幟。他們還創辦瞭《科學》月刊,這是中國第一個綜合性科學刊物。1917年,《科學》月刊遷往上海,積極致力於“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中國最有影響的科學團體和科學刊物,對近代中國科學事業的推進功不可沒。   在美留學期間,楊杏佛學習瞭西方先進的工商管理和金融管理等相關知識。學成歸國後,楊杏佛來到武漢,在張之洞開辦的漢陽鐵廠擔任成本會計科科長。其間,聲勢浩大的“五四”青年運動爆發瞭,上海等地紛紛相應。作為具有先進民主思想的熱血青年,楊杏佛認為漢陽鐵廠的工程師學會也應該有所表示,響應“五四”運動的號召。然而,令楊杏佛大失所望的是,響應者竟然寥寥無幾。後來,他就到瞭南京的東南大學去教書。在學生們的眼中,楊杏佛是一名學識淵博、崇尚民主思想的良師益友,備受信賴。然而,在校方領導的眼裡,楊杏佛卻是一個不安分的員工,他時常在校園裡向學生們宣揚馬克思主義,講解資本論和剩餘價值理論,一時間成為校方的心頭隱患,校方幾次企圖將他解聘,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後來學校想瞭一個辦法,對學校進行改革,把整個工科都取消瞭,楊杏佛自然也就無法再教學瞭。  1924年,楊杏佛再次找到孫中山,並隨同他北上,又一次成為瞭孫先生的秘書。同年,國民黨改組,實行第一次國共合作,楊杏佛追隨孫中山奔走南北,奉行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與共產黨人真誠合作,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付出瞭艱辛的奮鬥。1925年,上海發生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在宋慶齡的授意下,楊杏佛主辦瞭《民族日報》,言辭激烈地揭露瞭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和軍閥官僚的媚外醜態,喚起群眾參加反帝鬥爭。這樣一位愛國的仁人志士,究竟為何會招來殺身之禍?這一切還得從風雨飄搖的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開始說起。上世紀30年代初,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非但不抵抗日寇的侵略,反而提出瞭“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投降政策,在加緊對蘇區紅軍進行“圍剿”的同時,更是殘酷鎮壓抗日民主運動,大肆屠殺同胞。全國監獄密佈,特務到處橫行,許多為拯救中華民族於危亡而鬥爭的仁人志士被逮捕甚至慘遭殺害,國內政局令人毛骨悚然。   在當時蔣介石的黑暗獨裁統治下,一批滿腔熱血的愛國志士,攜起手來同蔣介石進行瞭堅決的抗爭。1932年12月29日,楊杏佛與宋慶齡、蔡元培等民主主義鬥士,為瞭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爭取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建立瞭一個進步政治團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2年12月18日,楊杏佛陪同宋慶齡等人到北京調查監獄的狀況,之後,便在《申報》上發表瞭文章,明確闡述瞭中國民權同盟成立的目的:一、為國內政治犯之釋放與非法的拘禁、酷刑及殺戮之廢除而奮鬥。二、予國內政治犯以法律及其他援助,並調查鑒於狀況,刊佈關於國內壓迫民權之事實,以喚起社會之公意。三、協助為結社集會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諸民權努力之一切奮鬥。相關閱讀推薦: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到南京蔣介石為什麼要逃跑?揭秘:近代史上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的酒色人生1948年傅作義為何抱怨蔣介石“不愛江山愛美人”臺灣二二八事件68周年 蔣介石銅像被斬首清算臺灣基隆蔣介石銅像被斬首 疑似2人以上所為郝柏村為何能做蔣介石的侍衛長?能力強背景單純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同盟的任務是公開反對國民黨的一黨獨裁統治,援救所有被國民黨關押愛國的、革命的政治犯,爭取民眾的出版、言論、集會和結社的自由權利。而同盟的領導人及其成員又都是當時的社會知名人士,因此,同盟的存在,讓國民黨政府既感到惶恐不安又恨之入骨。作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總幹事,楊杏佛在任期間,全力以赴地協助宋慶齡宣傳反蔣抗日的民主思想,並竭盡所能營救被國民黨逮捕和關押的進步人士。由於楊杏佛鞠躬盡瘁的工作,致使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這一進步組織成為蔣介石極為痛恨的眼中釘。輿論普遍認為,蔣介石要對付的真正目標是宋慶齡。宋慶齡作為近代中國民主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無論其政治遠見,思想深度,還是個人品格和情操,都為世人所景仰。作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主席,宋慶齡是蔣介石真正想要除掉的人,那麼,既然如此,楊杏佛卻又為何成瞭蔣介石的刺殺目標呢?  作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國民主主義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宋慶齡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以三民主義為立國之本的中國,她所擁有的巨大感召力是任何其他人所無法替代的。蔣介石既然以孫中山的繼承者自居,他就不得不有所顧忌。正是這種顧慮,使得蔣介石對宋慶齡遲遲難以下手。蔣介石心裡十分清楚,楊杏佛其實就是宋慶齡的左膀右臂,隻要砍掉瞭這個左膀右臂,宋慶齡的民權保障同盟也就無法有所作為瞭。自從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籌備之日起,楊杏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國民黨當局的威脅恐嚇。然而,楊杏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對此根本不予理睬。1933年6月18日清晨,亞爾培路上像往常一樣安寧。時間剛過六點,街上人煙稀少。這時,一輛轎車在街角的隱蔽處緩緩停下,車上坐著幾名神色詭秘的男子,他們警覺地觀察著窗外。突然,四人同時打開瞭車門從車上下來,快步朝不同的方向散去,一眨眼就不見瞭人影。他們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派來取楊杏佛性命的殺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約7點左右,楊杏佛出現瞭,身後還跟著一位活潑可愛的十幾歲的少年,他便是楊杏佛的兒子楊小佛。父子倆走到院中,跨上瞭楊杏佛慣常乘坐的那輛小轎車,然而,上車之後,楊杏佛才發現,中研院用來接待客人的備用敞篷車堵住瞭通道。楊杏佛沒有多想,就帶著兒子下瞭車,換到瞭停在前面的那輛敞篷車上。然而,正是這個不經意的決定,使得楊杏佛父子陷入瞭萬分危急的險惡處境。汽車緩緩地發動瞭,正當敞篷車從中研院的門口開出,緩慢地拐到大街上的時候,持槍的殺手們突然從街道兩旁沖出,圍著車身就是一陣猛射,剎那間,槍聲大作。事實上,這場刺殺楊杏佛的行動蓄謀已久。早在1933年的4月至5月間,戴笠就已經接到瞭暗殺命令,這個老奸巨滑的特務頭子立刻在上海建立瞭指揮部,親自監督這一計劃的執行。楊杏佛從北平回上海後不久,戴笠便開始瞭部署。第一個步驟就是監視楊杏佛,以便找出他的行動規律,伺機下手。特務們很快發現瞭楊杏佛有騎馬的愛好,他們當即認為,在馬場對楊杏佛進行狙擊,機會最多也最有把握。不料,方案卻遭到瞭蔣介石的反對。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蔣介石認為,把楊杏佛暗殺在租界以外的地區,達不到威嚇宋慶齡的目的,他堅持一定要在法租界宋慶齡的寓所附近執行暗殺。楊杏佛所在的中央研究院就在法租界內,所以特務們最終決定就在中研院附近進行佈置,準備趁楊杏佛外出散步或去宋慶齡寓所途中執行暗殺。負責刺殺行動現場指揮的是軍統華東區行動組組長趙理君。參加刺殺行動的人員共有六名,實施行動之前,所有人都舉行瞭宣誓,要做到“不成功便成仁”,如不幸被捕,應立刻自殺,決不能泄露軍統的行動計劃,否則將遭到嚴厲制裁。1933年6月18日,趙理君一大早就帶領執行刺殺的兇手過得誠等人來到中研院附近,守候伏擊。當楊杏佛的汽車徐徐駛出中研院的大門時,街道兩旁突然沖出四名身穿短衣的持槍歹徒,圍著車身就是一陣猛射,剎那間,槍聲大作,司機胸部中彈,翻身下車,逃命而去。從聽到第一聲槍響的一刻起,楊杏佛就意識到,這陣槍林彈雨必定是沖著自己來的。千鈞一發之際,護子心切的楊杏佛立刻趴在兒子楊小佛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著年幼的兒子。兇手分別從汽車的左右兩側,繼續向楊杏佛射擊。  附近的鄰居眼看著兇手們逃之夭夭,卻沒有人敢上前救助。此時,中央研究院對面三六二號汽車公司的俄國職員培克從樓上飛奔下來,迅速跳上駕駛座,猛踩油門,載著倒在血泊中的楊氏父子向醫院飛馳而去。俄國人培克駕車將楊杏佛父子送至金神父路的廣慈醫院救治。稍作檢查之後,醫生便無可奈何地宣佈楊杏佛傷到瞭要害,已經氣絕身亡。而楊小佛僅僅是右大腿被子彈擦過,傷勢不重,經過治療,被送入瞭病房。楊杏佛被刺身亡的消息一經傳出,有識之士無不感到悲慟憤慨,唯有戴笠為此洋洋自得。然而,一個意料之外的小插曲,卻使得戴笠的愉快心情大打瞭一些折扣。六名行刺歹徒之一的過得誠在行動中中彈受傷,被警方逮捕後送往醫院救治。特務們違反誓約,沒有做到不成功即自殺,戴笠為此感到十分氣惱。戴笠馬上通知瞭在法租界巡捕房任華探長的軍統特務,叫他帶上一包毒藥,通過捕房的關系去接近過得誠。隻是,還沒等到特務動手,住在廣慈醫院裡的過得誠已經因為傷勢過重而死瞭。

揭秘:康熙帝的“左膀右臂”—索額圖與明珠之爭

  導讀:索額圖、明珠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們都在協助康熙帝鞏固清朝政權的過程中立下瞭汗馬功勞,但其所屬兩派之間無窮無盡的爭鬥,對國務、政體及吏治等都產生瞭消極影響。  索額圖,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初期四大輔政之首索尼的第三子。索尼為大清國開國勛臣,順治帝臨終前任命四位大臣為康熙帝輔政,索尼居於首位。索額圖的三個兄弟中,兩個襲封一等公,一個授一等伯,索額圖的侄女又是皇太子胤礽的生母,可謂出身名門,聲勢顯赫。索額圖很早就是康熙帝的親信,曾以大清國重臣的身份簽訂瞭中俄《尼佈楚條約》。因索額圖在策劃擒拿鰲拜、清除鰲拜勢力時立下瞭戰功,1669年即由一等侍衛擢升大學士,後改任領侍衛內大臣,成為當朝大臣中最重要的實力派,直至發展成瞭“太子黨”的頭目。  所謂太子黨,是指為皇太子出謀劃策的政治團體,索額圖曾精心制定皇太子制度,當時皇太子所用禮儀,幾乎等同於皇帝,比如,規定皇太子服禦諸物都用黃色;大臣們在朝拜皇帝之後,須向皇太子胤礽行禮等。康熙帝察覺到索額圖及其黨附的私心與權欲,遂下令拘禁瞭他,宣佈“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於1701年令他致仕退休。   明珠也是滿洲正黃旗人,系皇長子胤褆的親舅舅,即惠妃那拉氏的親哥哥,出身門第雖然不高,但明珠卻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後來也成為一品大員,與索額圖同秉朝政。明珠開始受到朝廷重視,是因1673年出任兵部尚書時有出色的表現,從此深受康熙帝贊賞。不久,在朝臣們討論“撤藩”一事時,明珠力排眾議,主張“撤藩”,與康熙帝的本意相吻合,顯示出一定的政治遠見,但同時也公開表露瞭他與索額圖在處理重大事件時的分歧。  明珠跨入政壇的中樞位置後,更是因出身和性格上的差異而與索額圖表現出瞭不同的特性,矛盾也因此而生。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明珠曾幫助皇長子胤褆拉攏大學士餘國柱等重臣,積極發展“長子黨”的勢力,成為“長子黨”的核心人物。很快,長子黨與太子黨的沖突就發展到瞭水火不容的地步,1687年冬天,康熙帝發覺明珠、餘國柱等人賣官納賄的罪行,革去瞭明珠的“大學士”職務。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康熙皇帝為何對爺爺輩的忠臣鰲拜痛下殺手誰是蒙蔽康熙帝二十年的幕後間諜?外國間諜是誰康熙晚年儲位之爭:歷史上康熙皇帝是死於非命嗎?康熙帝人生最後的日子如何度過的?如何評價康熙為康熙生孩子最多的女人是誰?康熙後妃生育冠軍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的治國差距:自古明君多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