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復明

臺灣三傑陳永華:清朝歷史上反清復明天地會大哥

  導讀:陳永華父名陳鼎。陳鼎明朝天啟七年1627中舉人;1644年中進士。甲申之變後回鄉躬耕,永歷二年(1648),鄭成功攻克同安,授陳鼎為教諭。西元1634年(崇禎七年),陳永華出生。後來,清軍攻陷同安,陳鼎在明倫堂自縊。當時陳永華十五六歲,為博士弟子員。清軍入城後,陳永華出逃。當時鄭成功占據廈門,圖謀恢復明朝江山,於是延攬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與他談論時事,後並且高興地說:“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後授予參軍,並以賓禮相待。但據考證,陳永華此人平時不善言談,隻有在部分政見等政治方面的談論才能發揮。  永歷十二年(1658年),鄭成功與諸將討論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認為不行,隻有陳永華力排眾議,認為可行。鄭成功很高興,於是派他留守廈門,並輔佐世子鄭經。鄭成功對鄭經說:“陳先生是當今名士,我留下他輔佐你,你應當以老師之禮待他。”1662年,鄭成功攻克臺灣,授予咨議參軍。1662年5月,鄭成功病死臺灣,其子鄭經繼位。鄭經很是倚重他,軍國大事必詢問他。   永歷十八年(1664年),金門、廈門丟失,陳永華隨鄭經回到臺灣。第二年,晉升勇衛,並加監軍禦史之職。1665年,陳永華向鄭經提出瞭“建聖廟,立學校”的建議,認為這刻不容緩。但是,鄭經的回答卻是“荒服新創,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暫待之將來”,認為此事為之過早。陳永華引經據典,力陳教育之重要。他認為,臺灣沃野千裡,遠濱海外,民風淳樸,如果可以舉薦有才能的人來輔佐政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養生息,便可以趕上中原地區。所以,應當擇地建立聖廟,設立學校“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鄭經被說服,同意設立學校,發展臺灣文教事業,並授命陳永華負責有關事宜。  陳永華於是創建瞭一套自上而下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全臺設立“國子監”,作為臺灣最高學府,各府、州、縣分別設立“府學”、“州學”、“縣學”。此外,還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區的各社也要設立“小學”,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學受教育。同時,為瞭減輕高山族同胞的負擔,陳永華鼓勵他們送子入學,特地規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鄉塾讀書者,蠲其徭役”。把教育與選拔人才相結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陸的科舉制度。在此之外,規定臺灣境內兒童必須“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他還推行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以提高教育水平。他還推行瞭舉薦人才的制度,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便可以準充入太學,仍按月月課。然後,三年取中試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升轉”,成為官員。   不久之後,陳永華在承天府寧南坊擇地開始建造聖廟學院。1666年 春正月,聖廟建成,旁建明倫堂。三月,又建學院,陳永華親任主持,聘請禮官葉亨為國子助教。由於在學校初建,中原文化。永歷二十年,他又主持修建瞭臺灣第一所孔廟,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永歷二十八年,由於發生瞭三藩事件,清廷因為無暇東進,鄭經會師伐清,克臧監國,永華以東寧總制使留守臺灣輔佐。幾年之後,清廷處理完內陸叛亂之後,開始著手處理臺灣事務,加之鄭經在軍事上不利,從大陸撤退,陳永華自慚護駕西征無效,十分心憂,終加上感染流行病,不久即病逝,與夫人合葬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即今臺南縣柳營陳永華鄉果毅後,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現存的僅是空塚。在他死後,臺灣鄭氏朝廷給他謚號“文正”。相關閱讀推薦: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朱三太子”案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傳說中的陳近南揭秘:國父孫中山為什麼會加入“天地會”?歷史上真的有天地會嗎?清代秘密團體天地會簡介 天地會密檔記陳近南:武功不高的和尚 善於謀略金庸筆下的陳近南史上有無其人?陳近南原型是誰

鄭成功:竟然是清朝反清復明天地會的祖師爺?

  導讀:天地會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秘密會黨,關於它的起源,據學者們考證,已可歸納為十二種之多,即:鄭成功創立天地會說;天地會始於康熙十三年甲寅說;天地會始於雍正十二年甲寅說;福建藤牌兵創立天地會說;天地會始於明季說;天地會始於乾隆二十六年說;天地會始於乾隆三十二年說;天地會始於雍正年間說;天地會始於雍正初年說;以“萬”為姓集團餘黨創立天地會說;廣義天地會始於雍正年間,狹義天地會始於乾隆年間說;天地會始於明末清初說等。  自從十九世紀初葉以來,陸續發現瞭各種天地會秘密文件,除各種圖像外,其文字部分,依照其性質,可以分為結會緣起、誓詞、祝文、口白、歌訣、詩詞、對聯、隱語、雜錄等項。各項文字經過輾轉傳抄,既多訛脫,又有異文。其中西魯犯境,僧兵退敵,清帝火燒少林寺,劫餘五僧結拜天地會的故事,是學者們討論天地會起源問題時所引用的主要資料。但是天地會秘密文件所述結會緣起,或詳或略,神話成分居多。其所述人物、時間、地點,亦互相抵牾。所以天地會的起源問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後世流傳的各種天地會秘密文件,多敘述少林寺被清帝焚燒後、劫餘五僧拜長林寺僧長萬雲龍為大哥,以陳近南為香主,在高溪廟起義,萬雲龍失機陣亡,五僧分往各省傳會,成為天地會的五祖。於是有學者根據這些傳說加以考證後,多認為萬雲龍大哥就是影射鄭成功,陳近南就是影射陳永華,於是得出結論,相信天地會就是起源於臺灣。最早提出鄭成功創立天地會的說法,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歐榘甲、陶成章、章太炎等人。這是革命黨人出於革命目的所造的“英雄譜系”,藉此激發民族大義。  武俠小說傢金庸在《鹿鼎記》裡,糅合歷史與虛構。蔡德忠向新入會的韋小寶如是介紹天地會歷史:“本會的創始祖師便是國姓爺,原姓鄭,大名上成下功??我和方兄弟、馬兄弟、胡兄弟、李兄弟??都是國姓爺軍中的校尉士卒”。隨著金庸小說風靡華人世界,鄭成功、陳近南的名字、“地震高岡,一脈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這樣的天地會暗語,便廣為流傳。 相關閱讀推薦: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簡介 鄭芝龍結局為何被殺?施瑯為何背叛鄭成功降清:父親弟弟被鄭成功冤殺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竟是大海盜!傳奇海盜王鄭芝龍鄭成功的“皇”粱夢:想成獨立王國做大清朝藩屬歷史上神秘的陳近南:鄭成功謀士臺灣諸葛陳永華鄭成功麾下的異國戰士:沿海地帶最先使用雇傭兵

亡國太子朱三太子必死的原因:成反清復明的旗幟

  亡國太子必須死:反清復明的旗幟朱三太子  1644年3月,大明王朝在紫禁城的熊熊烈火中覆滅瞭。  崇禎皇帝自殺前安排三個兒子逃亡。這三個皇子,分別是:皇長子、太子朱慈烺;三子、永王朱慈炯;四子、定王朱慈炤。三個皇子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子朱慈烺,因為他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崇禎皇帝死瞭,明朝在法律意義上也滅亡瞭,這僥幸逃出紫禁城的三個孩子從此也沒有再踏進紫禁城半步,但是隻要朱由檢的兒子還在,明朝就還有復興的可能,在理論上就可以延續王朝的血脈。  李自成農民軍進北京後,三個皇子作為前朝餘孽,是重點提防對象,很快就被搜出逮捕瞭起來。李自成率領大軍東征吳三桂,朱慈烺兄弟三人也被帶著,作為招撫、壓制吳三桂的砝碼。可吳三桂一點都不給朱慈烺三兄弟面子,對李自成的農民軍照打不誤,還引進清軍,大敗農民軍。李自成在吳三桂和清兵的雙重打擊下,節節敗退,放棄瞭北京城。西撤時,農民軍還裹挾著太子朱慈烺及兩個皇子。途中,農民軍在追兵和各地明朝殘餘的打擊下,分崩瓦解,自顧不暇,對朱慈烺等三人自然也管不瞭瞭。此後,朱慈烺三人下落不明,從一切正史中消失瞭。  朱慈烺三人雖然不知去向瞭,但他們身上蘊含的巨大政治價值不會因此減弱。尤其是繼續坐瞭江山的清王朝裝模作樣地埋葬崇禎帝和皇後,宣稱入關是“為明復仇”,依然奉明朝為正統王朝,不以明朝為敵,表示清朝是從農民軍手中奪取的天下神器。在這樣的邏輯下,定王依然是定王,永王依然是永王,朱慈烺依然是明朝太子,如果他向清朝要回明朝的江山,清朝在理論上是不能拒絕的。清朝早期出現的眾多“朱三太子案”都是圍繞這個政治優勢展開的。   當年年底的一個深夜,北京城裡崇禎的國丈周奎傢門口,下人連夜將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野孩子”趕出門去。那個孩子站在周府大門口破口大罵,周傢的人則隔著大門和他對罵。結果,雙方把巡夜的滿清官兵給招來瞭。孩子自稱是明朝太子朱慈烺,官兵一聽,趕緊押送刑部。負責審訊的刑部主事錢鳳覽認定抓到的就是真太子,如實上報。周奎向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上書,信誓旦旦地說被捕的不是真太子。多爾袞找來一批前明朝37 的太監,去刑部辨認。所有太監都回報說是真太子;多爾袞又把朱慈烺接入宮中辨認宮中事物,結果確認無誤;多爾袞還讓十個侍衛太子的前明朝錦衣衛辨認來人,結果十個人都一齊對朱慈烺跪下,擔保這是真太子。這太子出現得真不是時候啊。清朝剛剛進入北京,屁股還沒有坐熱,原來主人傢的繼承人就回來瞭。讓這清王朝怎麼辦?如果讓天下的明朝殘餘、地方文武官吏和百姓們知道崇禎的太子就在北京城裡,他們要求擁立太子登基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清朝在關內立足未穩,崇禎太子的出現說不定能讓清朝重新退回關外去。對於清朝來說,這個孩子必須是個假太子才行。但是多爾袞又不能自己說抓到的朱慈烺是假冒的,需要通過其他人的嘴說出來。因此,他導演瞭一場曠日持久的“太子真偽辨認”的鬧劇來。首先讓親屬、宮人來辨認。皇傢的長輩周奎一口咬定朱慈烺是假的;長平公主先說是真的,挨瞭周奎的一記耳光後不敢吱聲瞭;明朝宗室晉王在辨認太子的時候,說自己沒見過太子,不能確定真假;第一批辨認太子、說朱慈烺是真太子的太監全部被處死,第二批派來辨認太子的太監異口同聲地“認定”朱慈烺是假太子。第二年(1645年)四月,獄中的“太子”已被處死。轟動一時的太子案就此結束瞭。  有意思的是,滿清朝廷為此專門傳諭天下:“如果有人報告真太子的行跡,朝廷必加恩養。報告之人必給重賞。”可當滿清鎮壓瞭各地的明朝殘餘,坐穩江山後,將原先“恩養”在北京的十幾個明朝藩王全部殘殺。清朝對明朝皇室進行瞭“大清洗”,也就沒有人相信朝廷所謂“恩養太子”的承諾瞭。  就是北京冒出一個太子的同時,南方明朝殘餘勢力擁戴福王朱由淞建立的南明王朝也出瞭一個“太子案”。有一個年輕人在東南一帶自稱是南逃的太子朱慈烺。接到消息後,南明政權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辨認真偽”。朱由淞接到報告,派曾在紫禁城當過差的太監李繼周去迎接朱慈烺。李繼周覺得朱慈烺很眼熟,氣度不凡,就跪下叩頭:“奴才給小爺叩頭。”朱慈烺問他:“我雖認得你,但忘瞭姓名。”李繼周忙報上姓名和來意,要迎接朱慈烺去南京。朱慈烺再問:“迎我進京,讓皇帝與我做否?”李繼周實話實說:“此事哪是我等奴才所能知曉的!”1645年3月2日,朱由淞面諭群臣說:“有一稚子自稱是先帝太子。如果真的是先帝之子,那麼也是朕之子,定當撫養優恤,不能讓他受委屈瞭。”註意,朱由淞一開始就給整個“太子案”定瞭基調。首先,這個朱慈烺“自稱”是太子,真假莫辨;其次,即使這個朱慈烺是真太子,那也不能當皇帝。南明朝廷會好好養著他。朱由淞接著派瞭南下的兩個太監先去辨別真偽。兩個太監一見朱慈烺,立即上去抱住痛哭。他們看到朱慈烺衣服單薄,還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披上。朱由淞知道後,下令將這兩個太監打死,同時賜李繼周“自盡”。可南京老百姓普遍認為這是真太子,紛紛要求太子登基稱帝。相關閱讀推薦:明朝滅亡後:為何南北方“假太子”頻頻出現? 在康熙三十八年慘遭斬絕的朱傢皇族:無一人幸免朱三太子究竟是誰?揭秘朱三太子撲朔迷離的真相揭秘:清朝康熙年間發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究竟是誰殺死瞭崇禎皇帝的遺孤? 清朝朱三太子案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朱由淞當然不願意讓出皇位瞭,采取瞭“拖延”戰術,開始瞭冗長的真偽辨認過程。南明官員們紛紛前往探視朱慈烺,或遞送名帖。但對於太子的真偽,大傢莫衷一是。朱由淞怕夜長夢多,下令將朱慈烺移到宮中嚴加看管。他再召集元勛顯貴和大學士馬士英等人商量如何瞭結此事。馬士英迎合朱由淞的意思,當即認為朱慈烺是假太子,還提出瞭三個疑點:一,太子逃離北京後為什麼不來陪都南京,反而在杭州蘇州一帶遊蕩;二,聽聞太子嚴肅凝重,不善言語,但此人善於機辯;三,北京的滿清朝廷也正在審理“太子案”,還不知道真偽。馬士英極力主張南京的朱慈烺是假的,進一步建議弘光帝詢問朱慈烺永、定二王的生辰及宮中制度,同時找出曾教過太子的方拱乾、李景濂、劉正宗等人前去“會審”。最後的審問開始後,這個朱慈烺對著紫禁城地圖,一一指出瞭各宮由何人居住。一個官員突然問:“公主現在在哪裡?”朱慈烺回答:“不知道,想必死瞭吧。”方拱乾、李景濂、劉正宗出現後,朱慈烺隻認識方拱乾。方拱乾就問他當年講課的場所,授課的內容。結果朱慈烺都答錯瞭。又有官員問朱慈烺嘉定伯(周奎)的姓名,朱慈烺拒絕回答。最後,大學士王鐸認為眼前的朱慈烺是假冒的,得到瞭眾人的附和。在場的通政司楊維垣出面指認眼前的朱慈烺是已故駙馬都尉王昺的侄孫王之明。於是眾人以奸人假冒太子結案。朝廷隨即佈告天下,“以正視聽”。  南明太子案的審理同樣疑點重重,結案後引起各地官員和百姓一片嘩然。南明王朝本來根基就不穩,地方藩鎮將領手握重兵,對朝廷虎視眈眈。現在太子被判定為假太子,早對馬士英不滿的武漢藩鎮左良玉稱奉太子密詔率部救難,進攻南京,要殺馬士英。南明朝廷亂成瞭一團。清軍大舉南下,五月十日弘光帝出逃。十一日,南京百姓數百人砸開監獄,救出朱慈烺,給他披上演戲用的龍袍,擁他做皇帝。這個朱慈烺還真的進入皇宮做起瞭皇帝,接受臣民的朝賀,還向南京內外發號施令,很有那麼回事。可惜他隻在亂哄哄中做瞭五天皇帝,就被攻入南京的清軍抓住瞭。不久,逃亡的朱由淞也被抓住,押回南京與朱慈烺“團聚”,兩人一起在北京被處死。   這一南一北、最初的兩個“太子案”都以認定當事人為“假太子”結案。但是兩個案子都沒有嚴密的審理過程和讓局外人信得過的證據,留下瞭許多疑問。民間紛紛傳說朱慈烺藏在民間,衍生出瞭在粵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陰那山出傢為僧、歸隱四川的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統治越來越鞏固。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炯、定王朱慈炤三人的年紀越來越大,對清朝的威脅也在減弱。盡管如此,在反清勢力心目中,明朝皇子始終具有強大的政治號召力。“朱三太子”名號就在此時出現。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有人冒稱是崇禎第三子造反;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北京人楊起隆自稱是朱三太子在皇城根下造反;三藩叛亂時,福建人蔡寅自稱朱三太子,勾結臺灣鄭經造反;康熙四十年以後,江蘇太倉﹑浙江大嵐山等處的反清力量都以擁立朱三太子為旗號造反。在所有以“朱三太子”名義發動的起義中,對清朝造成最大威脅的是楊起隆起義。楊起隆長在皇城根下,深諳政治,明白“朱三太子”四個字的政治價值。於是他自稱是崇禎第三子,在北京的胡同裡做起瞭皇帝,封官許願,還勾結紫禁城的太監定在1673年12月23日晚上放火殺進皇宮,復辟明朝。可惜叛徒告密,楊起隆在混戰中沖出重圍,不知所終。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朝曾在漢中抓到一名自稱“朱三太子”的楊起隆。經審問,此楊起隆非彼楊起隆。  可見,隻要有反清情緒的存在,明朝皇子的存在就對清朝具有殺傷力。“朱三太子”就會出現。  有趣的是,這些自稱“朱三太子”的造反者都說自己名叫朱慈煥。而崇禎皇帝真正的第三個兒子是永王朱慈炯。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朱慈煥確有其人。他是崇禎帝的第五個兒子,五歲的時候病死瞭。朱慈煥臨死前,突然對前來探望的崇禎說:“九蓮菩薩說:‘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讓他的兒子們都死掉。’”所謂的“九蓮菩薩”是萬歷的生母李太後,是崇禎的太奶奶。崇禎帝聽後很害怕,認為朱慈煥不是凡人,就封他為“玄機慈應真君”。清朝的造反者們頻以朱慈煥相號召,而不是以真的第三子朱慈炯自稱,顯然是看中瞭“玄機慈應真君”在民間的蠱惑力。歷代農民起義者多多少少都要借重民間宗教的力量,這些“朱三太子”也不例外。至於這些“朱三太子”是否真的是崇禎的皇子,想必不用多說也很明白瞭。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康熙皇帝親政後,很在意隱匿在民間的前朝皇子們。為瞭撫慰人心,康熙皇帝對有關官員說要派人察訪明朝皇室後裔,授以職銜,讓他們世代守衛南京孝陵,四時祭祀。幾個月後,有關部門奏報說,明朝“亡故已久”,子孫埋沒無聞,雖然經過多方查訪,也沒有找到確實可考的嫡裔,建議委派一名地方官吏專門負責孝陵的祀典,以表清廷關懷明朝之心。在公開的表演之下,康熙皇帝一直沒有放松對前明皇室,尤其是對朱三太子朱慈炯的搜捕。清朝在各地暗暗佈下天羅地網,展開大海撈針的搜捕,就是沒有找到朱慈炯的影子。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16年)臘月,山東省汶上縣解任在傢的前饒陽41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為何會面臨失敗?

   很多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是以“反清復明”為題材。那麼,當時為什麼要“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反清復明”究其主因還是民族關系問題。明朝是一個民族關系相對比較平等的王朝,清朝則是一個實行“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體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坐食漢人膏血”,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完全依靠剝削其他民族為生,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諸多領域擁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權,連參加科舉考試都有相當於漢族考生30倍以上的錄取率。  清朝統治者還實行大滿族主義同化政策,粗暴幹涉其他民族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例如以死刑為威脅,強迫漢族人民放棄自己的傳統服飾與發型,改用滿族的風俗習慣,即所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清政府的這些政策,都對民族關系產生瞭很大的破壞作用。   由於現實中清王朝對漢族人民實行的各種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清軍入關時對漢族人民進行的血腥大屠殺留下的痛苦歷史記憶,引起部分漢族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追憶歷史上明王朝統治時期本民族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提出瞭“反清復明”的口號,來表達他們推翻清王朝民族歧視的統治,恢復漢族合法權利的政治願望。這是“反清復明”的原因。  明朝統治中原二百六十多年,弊端多多,戰禍不斷,人民流連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已到日暮西山的地步瞭,反觀清朝雖為滿夷,但經過漢族知識分子的多年輔佐已日益顯露“新朝新氣象”的寬容寬松環境,可以說在那時清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所向無敵,當地明朝官吏紛紛大開城門迎接“王師”,直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剃發令一出(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許多已降的明朝舊官吏紛紛降而復反,東南諸省幾成燎原之勢,但是多因為南明小朝廷沿襲瞭大明朝的陋習,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宦官當權,朝廷官員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外部領兵大吏之間互相爭奪地盤無心防守,造成畏敵如虎,主帥逃跑士兵跟風,豈能不敗。  雖然有些將領忠肝義膽,憂國憂民,但是獨木難支,大勢已去,像史可法,黃道周,瞿式耜,張煌言等大都被清軍所俘英勇犧牲,後期雖然有大批的大順和大西農民軍餘部加入到反抗清軍的鬥爭中來,奈何仍不可避免前車之鑒,南明小朝廷猜忌排擠農民軍將領,仍然不敢放心使用這支虎狼之師,後期雖然也湧現出像李定國等一批優秀將領,但明王朝氣數確實已盡,雖然南明小朝廷有過占領東南七省的輝煌時刻,都沒能很好的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南明小朝廷隻知一味爭論正統,為此甚至不惜刀兵相見,坐視防務空虛而不顧,到最後也隻能是回光返照曇花一現。  “反清復明”本可以成功,但因為南明小朝廷沿襲瞭陋習,沒能出現一位力挽狂瀾的皇帝,因此最終以失敗告終。相關閱讀推薦:鄭成功:竟然是清朝反清復明天地會的祖師爺?臺灣三傑陳永華:清朝歷史上反清復明天地會大哥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朱三太子”案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傳說中的陳近南揭秘歷史上最真實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

鄭成功曾向日本幕府借兵 共謀反清復明

  南明永歷十二年,即清朝順治十五年、日本萬治元年(1658)六月間,鄭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東渡日本長崎,遞交瞭鄭成功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將軍德川傢綱的書信。鄭成功在書信中首先稱贊頌瞭幕府將軍,接著結合自身經歷,說:“成功生於日出,長而雲從,一身系天下安危,百戰占師中貞吉”,並以唐將徐世勣賜姓李自喻,以顏真卿氣節自勵,以示抗清決心。鄭成功希望發展與日本的友好關系,但關鍵是書信的結尾,指出:“中興伊邇,敢望僧桂梧、如昔重來。文難悉情,詞不盡意”,暗喻南明將興師北伐,乞兵曲筆之隱將由桂梧、如昔去長崎面敘。結果如何呢?據日本平凡社編《大百科事典》第十八卷雲,幕府拒絕瞭鄭成功借兵請求,粟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亦雲幕府未允出兵。但是,事實上德川傢綱這次是用實際行動響應鄭成功乞兵,這是迄今中日兩國史壇所忽略的問題。歷史是復雜的,我們應該感謝朝鮮史籍留下瞭有關記載。  根據朝鮮手抄本李《漂人問答》援引明遺民曾勝供詞雲:“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隨漢人之客於日本者以向北京矣。洋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乃回師。”這就是說,“庚子夏初”系當南明永歷十四年即清順治十七年、日萬治三年(1660)夏初,日本大興出兵,在寓居日本的“漢人”向導下“以向北京矣”,意味著日本在中國明清交戰中已公開站在南明一方,與清廷單方面處戰爭狀態。然而,途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顯然日軍海中遇難者不少,才使這非同尋常的“大舉兵”以“回師”瞭之,與清廷安寧如故。李當時為朝鮮濟州特使,所撰《漂人問答》是據他親自訊問曾勝等明遺民而成書,是書現藏幹日本天理圖書館,1982年《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第十五輯附該書影印照片全文。曾勝上述供詞的史料性,是絕對可靠的。  曾勝何許人?乃福建人,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成長在明清動蕩年代。而據朝鮮史籍記載,清康熙六年即李朝顯宗八年(1667)六月,朝鮮地方官員報告:“唐船一隻漂泊(濟)州境,而所乘船片片破碎,所載物盡皆沉沒,所餘無幾。漂到人九十五名,今方接置,俱不剃頭。觀其服色,聽其言語,則的是漢人。招致其中為首者林寅觀等,書問其居住及漂到之由,則以大明福建省官商人將向日本商販,洋中遇風以至於此雲”,而此95人為首者乃林寅觀、曾勝、陳得。據朝鮮史籍記載李朝譯官問語,林寅觀等人答雲“藩王與鄭經之物也”,足證此95人乃臺灣鄭氏官商。他們是當年五月初十日從臺灣起程,不料海洋中中遇風,二十三日漂到濟州島時船體破碎,為朝方收留。曾勝身份清楚瞭,那麼他為何在“日本大舉兵”事隔七年後才吐露歷史真情呢?  首先看看林寅觀、曾勝、陳得為首的95人此次去長崎的背景,據《漂人問答》援引林寅觀的話說,“今年四月末,清朝差使孔姓名孟章,共文武四位,欲與我藩議和。而我藩即欲啟聞(日本)國君,寅等欲乘風開缸。此書預先寄來,寅等未知後事”。“孔姓名孟章”,案“孟”、“元”兩字同義,故當時人亦稱孔元章。孔元章,於康熙六年(1667)春前往臺灣招撫,而同年十一月清朝閩水師提督施瑯《邊患宜靖疏》指出“總兵孔元章招撫回歸”,足見上引林寅觀“今年四月末”孔元章“欲與我藩議和”的資料是可靠的。“此書預先寄來”,系指鄭經致日本國王書是東渡前即五月初十日之前交給林寅觀、曾勝等人,雖然《漂人問答》又援引林寅觀等人的話說此書信由於船體破碎“失於漂沉之時”,但蔡政致寓日明遺民的三封書信猶存並讓朝方閱覽,顯然“失於漂沉之時”是出於保密需要的推托之詞。不過,林寅觀等人在答復朝方詢問中,仍然透露出索取鄭泰長崎存銀和“會聚兵馬”機密,使朝方留下瞭“漢人行中有請兵日本文書”的印象。不難看出,孔元章往臺灣議和時,鄭經正謀求借兵日本。當時,李氏朝鮮與清廷有外交關系,故朝方對鄭氏乞兵日本非常敏感,細心盤潔,林寅觀回答時順便說出“前年日本王許兵相助”、“先王之借兵於日本久矣”,而曾勝不禁就將“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的歷史秘密說瞭出來。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本來德川幕府在中國明清交戰中是同情南明,將清兵入主中原視為“華變於夷之態也”,但對南明多次乞兵一直冷淡,可見其所持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所謂冷淡,並非等於不願出兵,何況當時日本還“頗有經略中國的雄心”,但因為此事關系到與清廷的兩國關系,所以不能不權衡明清戰事演變和得失利弊,慎重對待之。如南明隆武二年(1646)鄭芝龍遣使乞兵,據栗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記載,德川幕府“以拒絕為恥,紀州、尾州、水戶之藩更竟欲出任總大將”,隻是獲得鄭芝龍降清和隆武亡的消息,才使出兵成為泡影。結合當時明清鬥爭形勢,不難看出,“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是經過德川幕府慎重考慮後決定的。鄭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乞兵日本,當時永歷方面李定國已與鄭成功約定北伐,李定國還約定李來亨在湖北配合鄭成功北伐出擊,魏耕等人積極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活動迎接北伐,從某種意義上說,南明永歷十二年即清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北伐是關系到明清雙方命運的決戰,關系到清廷能否實現一統局面的決戰。鄭成功深知此舉重要戰略意義,所以北伐前他在廈門積極練兵,籌足軍餉,遣桂梧等人去日本乞兵,與張煌言會師,邀請海外遺民如朱舜水回國參戰,說明他非常重視北伐,充滿必勝信心,因而他在致德川傢綱信中說“中興伊邇”。這個非同尋常的復明計劃,引起瞭日本重視。尾張、紀伊、水戶三藩侯都主張出兵,對德川幕府決策影響甚大,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終有“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隨漢人之客於日本者以向北京矣”,表明日本希望明清交戰中出現“夷”變於華之態。誠然,有明一代倭患不絕,實際是與當時日本長期內亂背景有關,與日本執政者不相幹,有明一代日本執政者從未向中國出兵,而這次“日本大舉兵”盡管是在鄭成功北伐敗後,且途中遇暴風而“回師”,對明清交戰沒有實際性戰略影響,對當時中日關系也沒有產生復雜化的消極影響,但這畢竟是明清史和中日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為何中日兩國史籍沒有記載呢?因為此事關系到德川幕府與清廷的兩國關系,問題復雜,何況是日本單方面不宣而戰,純屬德川幕府絕對機密,不會輕易公開暴露,更何況未與清兵交鋒就“回師”,日軍未在中國登陸,自然沒有引起兩國史傢註意。李氏朝鮮與清廷有著特殊關系,但林寅觀、曾勝、陳得等95人被押送回國慘遭清廷殺害使李氏朝鮮震驚,故以後處理漂來明遺民就格外慎重。李氏朝鮮雖然從曾勝供詞中知道此事,但李氏朝鮮與明朝有舊,不忘記萬歷壬辰年援朝抗倭之恩,故沒有張揚此事,僅見於私人實錄性《漂人問答》中的隻言片語,不易被中日史傢發現。不過,鄭成功北伐檄文中聲稱“不期而會者海外一十四國”,則吐露出日本將要出兵信息。日本素有其小國數十之稱,德川幕府控制諸藩,統一日本,故鄭成功“海外一十四國”實指日本,而“不期而會”則表明德川幕府與鄭成功就日本出兵之事已有默契。值得註意的是,不久後的德川幕府與鄭成功外交活動中已經正式提及到瞭此次日本出兵之事,如永歷十四年(1660)七月,鄭成功命總兵官張光啟去日本乞兵,十一月張光啟回稱德川幕府“以其前出兵損失,堅意不允”。“其前出兵損失”,即曾勝供詞說“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洋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日軍死於海難者不少,成為德川幕府“堅意不允”的表面理由,亦可證張光啟出使日本是日本出兵幾個月後之事。  為何德川幕府對鄭成功乞兵態度前後不一呢?聯系當時背景就能看出其原因所在。本來鄭成功北伐戰爭初期形勢不錯,“四方響應,皆謂中興”,三吳地區人民都希望鄭成功北伐告捷。當時清兵處劣勢,江寧指日可下,全國震動,清廷“欲出京兵”援江寧。但鄭成功在此關鍵時刻犯瞭驕傲輕敵的嚴重錯誤,如圍江寧而不攻,軍紀松弛,不奪取江寧所屬咽喉要地,使清廷從沿海調兵得以增援江寧守軍,使清兵實力增強,並且後來戰法又不當,如江寧外圍之戰大敗就從鎮江揚帆而去,錯過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北伐終因鄭成功的原因而失敗。北伐失敗,使李來亨、劉體純、郝永忠大順軍餘部受到不利影響,不能在湖北荊州、襄陽打開局面,“遂屯巫山巴東之西山”,並意味著南明最後一次的復明希望破滅瞭。不難看出,日本出兵洋中遇狂風而回師,德川幕府已得知鄭成功北伐敗後兵力嚴重削弱,永歷朝行將滅亡,清朝基本上控制瞭全國內陸,德川幕府對南明復明已不抱有希望,豈能不顧中日兩國關系,而再次出兵甘願與清廷矛盾復雜化並冒勢必失敗的風險呢?所以,張光啟奉鄭成功命出使日本失敗是註定瞭的。  總之,曾勝供詞值得中日兩國史壇重視。當然,研究歷史不能離開史料,也不能盲目依賴史料,重在廣泛搜索,去偽存真。曾勝供詞一字幹金,可彌補中日史乘記載之不足,充實瞭明清史和中日關系史有關日本應鄭成功請求出兵的內容。本文意見如有不妥當,歡迎中日兩國史學專傢指正。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