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到南京蔣介石為什麼要逃跑?

  導讀:首先南京保衛戰在戰略上完全沒有必要,當時中國的大部分將領也反對死守南京。死守南京的計劃是唐生智打出愛國主義旗號的“極左”路線的產物。保衛南京的目的不是為瞭打贏戰爭,而僅僅是為瞭保衛和塑造“愛國者”的面子。更為可怕的是一旦有人提出這樣“極左”的愛國口號,沒有人能夠或願意出來阻止,因為大傢都怕承擔賣國或漢殲的罪名。蔣介石之所以不肯不戰而放棄南京也是害怕承擔  “賣國”的罪名。但以幾十萬人的生命為代價來塑造“愛國”的形象,實在太殘酷瞭。然而令人震驚的還是中國官僚的腐敗程度。唐生智在公共場合上信誓旦旦的宣佈要與南京共存亡,並銷毀一切船隻,斷絕瞭南京軍民的所有退路。但暗地裡卻為他自己準備瞭逃跑用的船隻,並在關鍵的時候帶頭逃跑。對於唐生智的撤退命令,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唐生智自己下的撤退命令;另一種說法是蔣介石向唐生智發出“若不能堅持可以撤退”的命令。但不管怎麼說,唐生智都付有無法逃避的責任。  軍隊司令在下達撤退命令時,一定要說明向哪個方向撤退、以什麼方式撤退、誰先退誰後退、誰來斷後掩護,這是司令官的起碼責任。絕不能說一聲“撤退”,就扔下軍隊不管自己首先逃跑。如果唐生智能夠少貪生怕死一些,指揮南京的軍隊有組織地撤退,絕不會死那麼多人。抗日戰爭中,象唐生智這樣口頭上最英勇無畏,實際上最貪生怕死的腐敗官僚,絕對不是少數。後來唐生智又投靠共產黨,作瞭一個 “花瓶”的政協委員,1970年去世。 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近代史上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的酒色人生1948年傅作義為何抱怨蔣介石“不愛江山愛美人”臺灣二二八事件68周年 蔣介石銅像被斬首清算臺灣基隆蔣介石銅像被斬首 疑似2人以上所為郝柏村為何能做蔣介石的侍衛長?能力強背景單純蔣介石為何軟禁胡漢民:胡稱孫中山死後我管你

揭秘破譯日軍偷襲珍珠港情報的軍統女少將是誰?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和瓦胡島機場,揭開瞭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演講中稱珍珠港事件為國恥,並簽署對日本的正式宣戰聲明。  在史學界,關於珍珠港事件,部分學者認為這是美國的陰謀,目的在於促使國民同意美國參加二戰。這種說法的真假姑且不論,但美國事先確實得知瞭相關情報。這一絕密情報的提供方是中國,破譯者是國民黨軍統中的薑毅英,她後來因此被授予少將軍銜。  薑毅英,浙江江山人,1908年出生,1932年考入浙江警官學校。當時,警校的第一期甲科特訓班共有13人,全部由軍統老大戴笠親自面試。因為戴笠也是江山人,所以對薑毅英十分關照。畢業後,薑毅英加入軍統,從譯電員很快升為軍統局廈門電臺報務員,兼任監察臺密碼破譯工作,領的可是雙倍工資。  1941年12月初,薑毅英破譯瞭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軍事情報,並立即報告戴笠。經過蔣介石批準,這一情報很快被送到美國海軍司令部,但並未引起重視。後來的事情,證實瞭情報的準確性,羅斯福親自會見戴笠。1942年,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成立,戴笠擔任主任,薑毅英可謂功不可沒。     從珍珠港事件後,薑毅英也是青雲直上,先後擔任軍統第四處電臺臺長和譯電科上校科長。後來,譯電科改為機要祖,薑毅英擔任組長,晉升為少將,成為軍統中唯一的女少將。要知道,軍統老大戴笠生前也隻是個少將,中將軍銜是死後才追贈的。  1949年,薑毅英跟隨國民黨撤到臺灣,成立“匪情研究室”,收編中共情報。1957年3月,薑毅英脫離情報政治工作,任臺北市雨農國民小學校長。2006年,薑毅英以98歲高齡辭世。相關閱讀推薦:二戰史上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報復:杜立特奇襲東京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勝利還是失敗?珍珠港戰役始末美華裔憶珍珠港遭襲:長期必須戴防毒面具生活歷史上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英國急著對日宣戰?珍珠港美國海軍遭遇重創:尼米茲臨危受命揭秘:“珍珠港事件”真的是美國人的一場陰謀嗎?

哪位愛國將領遭日軍斬首?頭顱至今仍在日本展覽?

  劉桂五,1902年出生,遼寧朝陽人。從小善騎射,投身軍旅後, 歷任排長、連長、團長等職。日本占領東三省後,義憤填膺,請纓上陣。平時嚴格訓練部隊,與士兵同甘共苦,教育官兵不忘國恥,隨時與日軍作戰。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飛抵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繼續“剿共”。兩天後,張學良單獨約見劉桂五,向劉桂五透露瞭自己的逼將抗日計劃,並希望由劉桂五來具體完成。為此,張還親自帶劉桂五去見過蔣介石,目的是熟悉路徑,認清人。  12日凌晨,白鳳翔、劉桂五、孫銘久率兵進攻蔣介石的住地華清池,由於天黑地險,蔣方衛士訓練有素,攻打五間廳的戰鬥還是持續瞭相當長的時間,最後蔣的侍衛長錢大鈞中彈被俘,憲兵隊長蔣孝先身亡。這時,蔣介石已經逃入驪山,劉桂五沒能捉住,後被東北軍搜出。 西安事變解決後,劉桂五升任國民黨騎兵第六師師長,防守內蒙古呼和浩特旗下營子。  “七七”事變後,馬占山組織“東北挺進先遣軍”,騎兵六師劃歸挺進軍建制。劉桂五率部在綏遠前線與日軍浴血苦戰瞭八個月之久,屢挫敵鋒。   馬占山奉命拒敵人於黃河以北,當時劉桂五的騎兵六師戰鬥力最強。面對逐漸壯大發展的馬占山部隊,日寇慌忙從大同、綏遠、包頭、百靈廟各地調集日軍勁旅和各地偽軍實行圍剿。  翌年4月15日,馬占山率部迫近日軍巢穴張北,日軍調集四個師團迎擊。雙方激戰五晝夜,馬部給敵人以重創,但自己亦彈糧將盡,遂率部轉到武川縣黃油幹子一帶,21日拂曉,日寇將馬占山部包圍在黃油幹子村。  劉桂五率部斷後,奮力阻擊,激戰兩天兩夜,次日,部隊在黃油幹子(今包頭附近)渡河時,遭日軍坂倉混合旅團千餘人及100餘輛汽車和50多輛鐵甲車載數千鬼子,又有33架飛機配合襲擊,劉師長率部就地抵抗,掩護軍部撤離,不幸中彈殉國,並被日軍切下首級,年僅三十六歲。  劉桂五的遺體運回西安時,國共兩黨聯合委他舉行追悼會,國民政府追認他為陸軍中將,安葬時劉桂五的遺體是用假面首與遺體合為一體。  據將軍的女兒劉清芳回憶,有人曾在二戰後從日本回來,說將軍的頭顱在日本某個展覽館裡,泡在福爾馬林溶液的玻璃瓶裡做戰利品展示。相關閱讀推薦:那些哭笑不得“愛國秀”:掛殉國牌的宋朝知州《我的孩子傑克》:英國詩人在一戰中的愛國情懷南宋愛國詩人楊萬裡:做官就準備好瞭離職莫斯科愛國漫畫展:奧巴馬被普京“打瞭屁股”史上妓女為何多愛國?柳如是曾出資贊助反清義軍

大明史上李如松真神將也:抗倭援朝戰大破日軍

  一般人說到抗倭,隻是知道戚繼光。其實,戚繼光是以裝備瞭世界最先進武器的朝廷正規軍去打一幫日本浪人和海盜。打贏瞭很正常。在明朝說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繼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李如松。  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如松,估計和他們的戰場有關。戚繼光是在江浙閩粵沿海一帶抗倭,救助的是中國自己的老百姓。自然,百姓們對挽救自己於水火的戚繼光很感激。李如松是抗倭援朝,跑到朝鮮半島上去打日本人,就算是吧倭寇殺光瞭,對於國人,仿佛也沒什麼貢獻。  李如松的對手不是流寇,不是浪人,而是經歷瞭日本戰國時代血雨腥風洗禮的一大群日本著名將領,比如統帥豐臣秀吉,大將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島津義弘等——喜歡信長之野望這款遊戲的,想必對這些名字非常熟悉。在統一日本之後,豐臣秀吉率領精銳部隊十五萬(一說二十萬)進攻朝鮮。出征前,豐臣秀吉狂妄宣稱,此行將征服中國,占領印度,建立以北京為中心的大東亞帝國。  1592年,日軍出征。朝鮮這個小國,在內鬥方面和中國不相上下。經過兩百年的平靜,官場軍隊腐敗不堪。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的三大重鎮(京城、開城、平壤)以及十八道領土全部喪失。朝鮮國王不得不帶領妃嬪和百官到中國避難。日軍鐵騎遊弋在鴨綠江畔。  這時候,豐臣秀吉派出使者前往明朝,要求明朝承認他們在朝鮮的統治,同時還逼迫菲律賓、琉球等國臣屬於日本。經過一番激烈鬥爭,萬歷皇帝終於決定任命在寧夏大戰中建立赫赫功勛的李如松出任東征軍大帥,率領四萬軍隊遠征朝鮮。   1593年(萬歷二十一年),李如松東征軍前鋒到達平壤城下。駐守平壤的是日軍名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總計人員一萬八千餘人。自古以來守城容易攻城難。李如松下令,此戰不需割首級計功;副將祖承訓麾下數千人換上朝鮮軍隊服色攻擊西南面;李如松親率大軍攻打東南面。  一開始,日軍炮火猛烈,李如松親自上第一線督戰,殺掉逃跑的士兵。所有日軍主力被吸引到瞭東南面。到瞭約定的時間,祖承訓亮出明軍服色,全力進攻,西南城門攻破!日軍急忙派去援軍,李如松乘勢猛攻,一鼓作氣,占領瞭平壤外城。  日軍主力還在,困守內城。李如松下令,圍住三面,留出南面大道。日軍看到本來一心求死,拼死抵抗。此刻看到有活命的機會,軍心潰亂。主帥小西行長不得不帶著一萬六千餘人撤退。當時正是農歷正月,大同江結冰,日軍正踏著冰面逃跑。早已經在附近埋伏的李如松下令進攻,炮火猛轟江面。頓時,江面崩塌,日軍或者被炸死,或者被淹死。一戰下來,戰死萬人。相關閱讀推薦:明朝歷史上誰計劃用四百日本人朝堂砍殺朱元璋?明朝永樂皇帝的苦惱:未來大明的繼承人問題明朝史上第一功臣徐達為何能夠躲過朱元璋迫害?震驚:明朝第一貪污犯劉瑾可以成為當時世界首富明太祖朱元璋千防萬防為何明朝還是讓太監專權?明朝第一文臣的成功秘訣:宋濂誠信借書皆歸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據日方史料記載: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現存六千五百二十人。這個數據和明朝、朝鮮的官方記載基本符合。而明軍呢?陣亡七百九十六人!陣亡比例為15:1。如此比例,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那都是大捷!  明軍在平壤大敗日軍的消息傳開,日軍紛紛南逃。李如松出征僅僅一個來月,就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不過,日軍的主力猶在,損失的部分兵力被迅速補充。  一月末,明軍一支三千人的偵查部隊在碧蹄館遭遇日軍(約36000人)。日軍全力猛攻,想要一口吃掉這三千人的部隊。雙方的兵力完全不成正比。不過,被包圍的明軍是百戰之師遼東鐵騎,配備瞭三眼神銃——三眼神銃全長約120厘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遼東鐵騎的標準裝備。發起沖鋒時,遼東鐵騎即沖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3000鐵騎擺開陣形,沉著應戰。終於在黎明時分等到瞭李如松的援軍。  不過,因明軍分散各地收復失地,李如松隻得帶領2000騎兵前來救援。李如松故意早早放炮,使日軍產生明軍主力趕到的錯覺。日軍倉皇撤退。此戰,明軍損傷264人,斬殺日軍167人。從人數上看仿佛明軍戰敗,其實,雙方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結果還如此接近,已經是莫大的勝利。  不過,明軍兵力不足依然是個大難題。不過,李如松成功的解決瞭這個難題,並且給瞭日軍致命一擊。日軍遠征朝鮮,把繳獲的大量糧食囤積在龍山大倉中。李如松得知這個情報後,就命令弟弟率領700敢死隊突襲龍山。一夜之間,龍山十三座糧倉,數十萬石糧食被焚毀。消息傳開,日軍軍心大亂。   不久,豐臣秀吉不得不派出使者和明軍談判,達成停戰協議。這一年的五月,日軍退到瞭釜山一帶。李如松率領軍隊進入都城,各地全部收復。明軍留下一萬人幫忙守城,其餘全部撤回。  李如松的東征軍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橫掃朝鮮半島,收服三都,打出瞭大明鐵騎的赫赫威名。因抗倭有功,李如松也被晉封為太子太保。  萬歷三大征,李如松指揮瞭一個半,攻,必克;戰,必勝。綜觀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諳兵法,奇正相輔,一往無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平壤攻堅戰石破天驚,碧蹄館遭遇戰打的氣壯山河,龍山奇襲戰一劍封喉,明史中稱贊到:“將門有將,得無愧乎!”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39歲殉國將軍張成義:寧死不屈最終被日軍燒死

  提起抗戰初期的豐鎮保衛戰,如今已經鮮有人知。對於豐鎮保衛戰中為國捐軀的綏遠國民兵綏東區防司令張成義將軍更是近乎被人遺忘瞭,偶有史志資料提及也不過寥寥數筆,語焉不詳。張成義將軍是抗戰中綏遠地區犧牲的第一個將軍,也是犧牲銜級最高的將領。他以裝備和訓練皆不足一個團的國民兵部隊和縣保安隊,奮勇抗擊日寇近3個聯隊的瘋狂進攻,堅守彈丸之地豐鎮縣城達兩日之久,給日寇以重大殺傷,遲滯瞭日寇進占綏遠的進程,為綏遠的集寧、歸綏等地保衛戰贏得瞭寶貴時間,在抗戰史上寫下瞭輝煌和悲壯的一頁。  一  張成義,字宜齋,1898年生於河北省正定縣西塔子口村一個農民傢庭。正定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秦朝名將趙佗、三國名將趙雲、北宋名將高懷德均出於此。張成義早年棄筆從戎,1919年任陸軍第4混成旅10團第1營第3連司務長;1924年任第10團3營9連連長;1926年任第10旅第20團2營營長。他因機敏過人、勇猛善戰,在而立之年的1928年即升為獨立第11旅第20團團長,1931年又調任第35軍第210旅419團團長。  張成義有兄弟5人,他排行老大,二弟也是軍人,在他當連長時就陣亡瞭。全傢主要靠張成義接濟。張成義經歷瞭直奉戰爭、北伐戰爭、中原大戰等連年的征戰,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痛感國傢積貧積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技和教育的落後,所以在戎馬倥傯中不忘叮囑孩子們好好讀書。他雖粗獷豪放,但並非一介武夫,內心十分細膩,與妻子感情甚篤。  1933年3月,長城抗戰打響,雖經兩個多月的浴血奮戰,終不能抵擋日寇精銳武器的猛烈進攻,全線失利。5月下旬,華北軍第59軍奉命在懷柔牛欄山一帶阻擊日寇,掩護西線主力撤退,保護古都北平安全。張成義所部419團擔負第一線左翼禦敵任務,以“近戰狠打”的戰術,英勇抗擊日寇第8師團主力部隊鈴木旅團和川原旅團,給敵人以重大殺傷,狠狠打擊瞭日寇的囂張氣焰,直至中日雙方達成停戰協議才奉令撤退,成為長城戰役“最後有力的光榮一戰”。   1936年8月,日寇方面唆使偽軍進犯綏東,綏遠抗戰爆發。1936年11月,繼紅格爾圖戰役勝利之後,晉綏軍總指揮、綏遠省主席傅作義將軍決定奇襲百靈廟,拔除日寇侵綏的戰略據點,消除來自綏北的重大威脅。在這次軍事行動中,時任35軍211旅419團團長的張成義被列為“中央縱隊”,擔負攻打百靈廟最艱巨的主攻任務——突破東南山口要隘。張成義不辱使命,率部雪夜奔襲360餘裡,冒著偽軍的猛烈炮火,突破敵人數道重兵把守的防線,率先攻入廟內,全殲守敵,取得瞭著名的百靈廟大捷。張成義因其赫赫戰功獲頒六等雲麾勛章,被譽為“收復百靈廟勛將”,其肖像和事跡刊登在天津《大公報》等報刊上,成為舉國敬仰的民族英雄。  二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進占平津。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傅作義被任命為第七集團軍總司令,指揮南口戰役和平綏線阻擊戰。  鑒於綏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防守綏東豐鎮、集寧二縣必須是可擔大任之人。傅作義任命張成義為綏遠國民兵綏東區防少將司令,專門負責豐鎮、集寧兩地防衛事宜。8月26日,我軍在南口與敵人血戰20餘日後失利,被迫全線撤退。日寇沿平綏路長驅直入,企圖占領山西、控制華北,切斷中國北部的國際交通線。在綏遠國防守備空虛的情況下,面對日寇的虎狼之師,張成義率羸弱之兵毅然擔負起守衛綏遠門戶豐鎮的重任。  豐鎮位於大同和集寧之間,扼守平綏線,是有著近500年歷史的商業重鎮。9月12日,日寇占領大同,直逼綏遠。為保衛綏遠,當時負責綏遠軍事指揮的騎一軍軍長趙承綬和留守的綏遠國民兵司令袁慶曾在集寧設立瞭守備司令部,讓綏東區防司令張成義專守豐鎮。  9月15日,日寇千田機械化兵團、板倉育(加土)雄混合隊、一宮基混合隊沿鐵路北進。當日中午,其先頭部隊步兵300多人附戰車2輛、野炮4門,到達豐鎮縣城南10華裡之三道梁,張成義派國民兵一部迎擊,是夜與敵相持在三道梁附近。16日,敵人增兵千餘向我軍發起攻擊,並進逼豐鎮火車站。至17時,日寇又以3列火車運兵,將攻城部隊增至5000餘人,將豐鎮縣城包圍。我軍苦撐危局,與敵相持至晚。17日凌晨,日寇以飛機、坦克、大炮向豐鎮南門陣地和豐鎮火車站猛烈進攻,張成義使用長城抗戰時的戰術,避敵鋒芒,近戰狠打,指揮我軍依據工事殊死抵抗,打退瞭敵人一波又一波的沖鋒。日寇見攻擊進展緩慢,不惜使用重達500多公斤的重型炸彈,對我軍陣地進行瘋狂轟炸,國民兵官兵傷亡慘重。  日寇派兵迂回至城東北,截斷平綏鐵路,將我軍護路鐵甲車擊毀,並占領雲留山高地。雲留山雖高不足20米,但此山距東門僅300餘米,登此山豐鎮全城可盡收眼底。東門附近張成義的指揮部就暴露在日寇的火力威脅之下,城內我軍腹背受敵。在日寇飛機、大炮集中火力猛烈轟炸下,午後3時,豐鎮縣城南門被摧毀,日寇在戰車掩護下乘勢突入城內我軍守兵傷亡過多,搶堵不及,城遂失陷。  張成義率殘存部隊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雙方拼死肉搏。張成義在堅守司令部大院時腿部負傷,衛兵要背他突圍,他說:“我腿已斷,不要管我。我決心殉國,以報效國傢。”當日寇突破司令部大門時,張成義在司令部北墻執手提槍掩護戰友突圍,激戰中張成義傷重昏迷,不幸落入日寇之手。日寇得知他是高級將領,企圖誘降他,張成義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殘暴的日寇在城東北雲留山東崖靈巖寺前河灘上,將張成義架到木柴上,澆上汽油活活燒死。一代虎將張成義將軍就這樣壯烈殉國,時年39歲。(趙殿武)相關閱讀推薦:衡陽保衛戰: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二戰解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三大致勝武器莫斯科保衛戰5大真相 關鍵戰鬥德軍很不經打戰史之謎:哪兩支部隊成建制從南京保衛戰突圍?軍犬、老鼠挑大梁: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的法寶

揭秘:李光耀19歲時曾被日軍逼下跪 險死於屠殺

  導讀: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歲。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他當時根本不知道,日本控制新加坡後,要求所有當地人碰見日本兵都必須彎腰九十度鞠躬。李光耀若無其事地走過。日本人彎彎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  吻別愛妻  相濡以沫60餘載  2010年10月6日,是李光耀的妻子柯玉芝的葬禮。那一天,在愛妻最愛的巴哈樂曲中,87歲的李光耀拿著一枝深紅色的玫瑰,用手心貼著自己的嘴唇,繼而輕撫愛妻的面頰與額頭。愛與悲傷,在指間澎湃,在兩人咫尺間傳遞。柯玉芝與李光耀結婚60多年,兩人曾是劍橋大學同窗。在李光耀政治生涯中,柯玉芝不僅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還為他改寫演講稿,整理文件,更是他政治苦惱的傾訴對象。  李光耀一生,有過光輝,更有苦難,曾向人屈膝,也有過別苦。正是這些人生橋段,一次次引導和改變著他的軌跡。  跪與轉折  幸運躲過日軍屠殺  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歲。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他當時根本不知道,日本控制新加坡後,要求所有當地人碰見日本兵都必須彎腰九十度鞠躬。李光耀若無其事地走過。日本人彎彎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日本人隨後用軍靴踹向李光耀。李光耀後來便被日本人盯上。  同年2月,日本人對關押的新加坡年輕人實施大屠殺,把他們帶到海邊,讓他們自掘墳墓,然後從後背射殺他們。李光耀是其中一個。但他在即將被裝上卡車前一刻,編出個理由回到營房,此後遇到日本兵換防,就此把李光耀給忘記瞭。就這樣,他幸運地躲過瞭屠殺。 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  那段經歷,讓李光耀刻骨銘心。在李光耀後來的自述中,他說,那一腳不僅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成為國傢關鍵的轉折點,因為那一刻,他和他的同胞開始思考,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命運。  淚與生存  脫離馬來西亞一生遺憾  1959年新加坡擺脫殖民統治,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此後,他一直致力於推動新加坡並入馬來西亞聯邦。1963年,兩國合並,但蜜月期不到兩年,雙方就產生巨大分歧。1965年8月,正當新加坡面臨與馬來西亞聯邦決裂的邊緣時,李光耀在一次有關與馬來西亞分道揚鑣的電視采訪中,穿著白色襯衣,不斷用手帕擦拭眼淚。  “成年以來,我始終相信新加坡能並入馬來西亞聯邦,結合這兩片領土,讓兩邊的人民在地理上、經濟上、血緣上相連接。”李光耀在采訪中泣不成聲,幾度哽咽中斷講話,最後用一句“可以暫停拍攝嗎?”結束瞭這段歷史性的鏡頭。  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42歲的李光耀開始獨立承擔起治國重任。在獨立當天的講話中,同樣穿一件白襯衫,李光耀說:“我來這裡,不是為瞭隨著別人的音樂起舞,我要對好幾百萬人的生活負責。新加坡……一定會活下來。”  直至晚年,李光耀還把脫離馬來西亞作為自己一生的遺憾。相關閱讀推薦:新加坡大屠殺:約有萬餘華人被日軍殘酷屠殺航母時代終結戰列艦時代:日軍攻占新加坡戰鬥新加坡民航局啟動失聯客機搜救 空軍海軍待命二戰日軍攻克新加坡屠殺華人:五萬華人幾遭斬盡殺絕李光耀評中國抗美援朝:最偉大的戰略出擊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人與飯碗  為自己的飯碗負責  1980年,新加坡航空工會組織大罷工。李光耀在街頭搭臺,現身說法。“兩個禮拜的損失,我們要用好幾個月來彌補,我給你們兩個選擇,要麼馬上結束罷工,要麼繼續這樣下去,但我絕對會用一切方法教訓你們,讓新加坡人民教訓你們……”李光耀在新加坡獨立之初就很明確地說,新加坡沒有資源,唯一的資源就是人民。“政府會給每個人一個瓷飯碗,但如果你自己打碎瞭這個飯碗,就隻能自己為自己負責。”  法與教育  全世界規矩最多的國傢  新加坡可能是全世界規矩最多的國傢。上世紀90年代,有記者問李光耀,新加坡人是不是全世界生活在最多規矩套子裡的人,李光耀說,新加坡是靠法和教育發展起來的國傢,“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們現在所有的繁榮,經濟上的發展,都是因為我們去幹預相當私人的事情”。  在李光耀晚年的一次演講中,他再一次談到秩序和法度。“就算我臥病在床,就算你們把我埋進墳墓裡,如果我覺得有什麼事情不對勁,我也會從墳墓裡爬出來。”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向日軍打響第一槍的中國將軍是誰?

  馬占山(1885—1950年),字秀芳,吉林懷德人,祖籍河北豐潤,東北軍愛國將領,國民軍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馬占山是個傳奇人物,他從一個貧苦的牧馬少年成為黑龍江省政府主席,也從一個落草為寇的綠林漢子變成叱吒風雲的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當日本在侵略遼寧、吉林得手之後進逼黑龍江省,馬占山將軍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不能為降將軍”。他奮起領導江橋抗戰,以黑龍江省一省之軍力力阻日軍,成為蜚聲中外的抗日名將。江橋抗戰打響瞭中國人民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餘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首次受到的重挫。  那是1931年11月4日晨,1300餘名日軍在7架飛機的掩護下,以保護修橋為名,直趨江橋(嫩江鐵橋)中國軍隊駐地大興站,驅趕中方修橋人員,迫令守軍後撤,並強行抓去中方哨兵3名。中午,又悍然向中國軍陣地發起猛攻。馬占山當即下令抵抗,全體將士英勇戰鬥,同敵血戰三天二夜,擊退瞭敵人多次進犯。這就是馳名中外的江橋抗戰,是中國軍隊不顧張學良不抵抗政策而對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大規模抵抗。馬占山奮起抗戰,深受全國人民稱贊,國內各地報紙都以大字標題報道江橋抗戰。全國各地群眾自動組織慰問團、後援會,捐錢捐物,支援黑龍江省抗戰。上海、哈爾濱等地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組織“援馬抗日團”,參加抗日隊伍。  馬占山將軍“為國傢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的大犧牲精神,奮起抵抗並重創入侵之敵的英勇壯舉,極大地推動瞭中國抗日運動的高漲。  1、寸土必爭,誓與日寇決死戰  2、血戰江橋,打響抗戰第一槍  3、歷盡艱險,白山黑水燃烽煙  4、多方奔走,西安事變促統一  5、再戰東北,抗日英雄舉大義   相關閱讀推薦:馬占山將軍為什麼詐降日本?應該怎樣評價馬占山馬占山上將之謎:馬占山的上將銜為偽滿政府授予桃園結義鄧寶珊傅作義馬占山:力促“北平無戰事”九一八事變後產生的九大著名漢奸:馬占山溥儀上榜!

滅絕人性!中國女俘憶逃跑失敗後被日軍恐怖酷刑

  被軍刀割得滿身都是血,因為過後我又想辦法要逃跑,就用棍子打我的胸部,很痛苦……  海南三亞崖城的慰安所  1939年,侵華日軍占領海南島後,先後在三亞、陵水、保亭等地建立多個慰安所。被抓進慰安所的,大多都是隻有十幾歲的黎族和苗族女孩子,阿婆們的噩夢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2006年2月,一些日本民間友好人士來到海南,和他們一起同行的還有中國律師康健。從1995年開始,康健律師和這些日本人一直無償地為中國戰爭受害者提供幫助。這兩個日本年輕人是第一次來中國。  不回避自己遭遇的陳阿婆  陳金玉是我們采訪到的第四個阿婆,對於過去的經歷,她同樣沒有回避。  陳金玉:因為以前有過這個事實,我應該把過去的事情講出來,叫大傢知道。就像你們現在來采訪,我也接受下來,難道讓我逃避嗎?  陳金玉阿婆的噩夢是從沒有向日本鬼子敬禮開始的。   陳金玉:每次經過日本軍營的時候,我們都被要求要敬禮,那一天,我路過門口的時候,沒有立正敬禮,結果就被抓起來,要進行體罰。  翻譯:當時罰她做四角牛,四肢是這樣子趴下來。她是腳這樣子,是這樣子,你要是壓下去,下面就有一個軍刀,要是往上呢,上面也有一個軍刀。是這樣子,用手指就這樣子,那我做不瞭。足足罰她三個鐘頭。  陳金玉:要死人呢。  陳金玉:很苦啊,全身都被雨水淋濕瞭,在地下面都打滾,泥漿都打出來瞭。  在大雨中,陳金玉阿婆被整整折磨瞭三個小時,但是,當時她根本就沒有想到的是,這場噩夢才剛剛開始。  陳金玉:從那以後,日本隊長就專門盯上我,作為強暴的對象。還小呢,14歲被強奸。那時候還沒有來月經。  當年,被日軍強暴的時候,陳金玉阿婆的年齡和這些女孩子差不多,她也曾經有過這樣快樂的少女時光,但是,就是這個地方,改變瞭阿婆的一生。  在距離河邊100米的地方,就是當年關押陳金玉的慰安所,幾年前,老房子剛被拆掉,改成瞭商鋪。  保亭縣加茂農場,慰安所所在地。  被抓到這裡的第三天,趁著到河邊洗澡的機會,陳金玉曾經試圖逃跑,但很快她就被抓瞭回來。  陳金玉:後來看到我,就把我抓去,綁在樹上,用棍子打我。還拿東西劃我的臉。他說,你漂亮是吧,我就用刀劃你的臉。臉上出瞭很多血,被綁的地方都是血瞭。滿身都是血,因為過後我又想辦法要逃跑,就用棍子打我的胸部,很痛苦…相關閱讀推薦:揭秘二戰:日軍強征的慰安婦67.8%為中國籍婦女揭秘南京大屠殺調查報告:日軍罪行達29萬多種97歲老兵憶抗戰:帶40多名戰友擊退日軍裝甲部隊日軍自述中國女人用身體換大米:發現女的就施暴!分頁:1/13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陳金玉阿婆先後逃跑瞭三次,但都沒有成功。  陳金玉:日本鬼子都是畜生。哪懂什麼東西。看見女人就像看見命一樣。苦就是苦啊,不說瞭,再說我就哭瞭。  半個小時之後,阿婆走出瞭房子,她說可以繼續接受我們的采訪。  陳金玉阿婆心靈手巧,至今還保留著黎族人的習慣,自己紡棉花,自己做筒裙。陳金玉阿婆生瞭5個孩子,本來,她應該擁有一個幸福的大傢庭,但是,自從結婚以後,阿婆一直都沒有享受到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  記者:結婚之前丈夫知道過去的事嗎?  陳金玉:不知道這個事,婚事是由父母作主的,沒跟他說我過去的事。他後來知道瞭以後想把我扔出去,他說我被日本人強暴過,所以不要我瞭,後來因為他父母反對才沒有離婚。在這個傢裡,阿婆一直過著孤獨的日子,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在打理,從丈夫去世到現在,已經快20年瞭。  陳金玉:感覺很孤單,但是因為過去的事情,小孩才不想跟我住在一起,我也不好意思跟小孩在一起住。  在陳金玉阿婆傢裡,我們發現瞭老人為自己準備好的棺材。   陳金玉:跟我在一起的那些人都死瞭。就剩下我一個瞭。  已離開人世的兩位苦難阿婆  從2001年海南8位阿婆的故事公開之後到現在,6年的時間過去瞭,8位阿婆當中已經有兩人先後去世。  這是黃玉鳳阿婆的傢,她是在4年前去世的。  黃玉風,黎族;2003年病故。  黃玉鳳丈夫:這個是阿婆,這個也是阿婆,這個也是她。  在黃玉鳳阿婆14歲的時候,由父母作主,和阿公定瞭娃娃親。訂婚後不久,阿婆就被抓進慰安所。讓阿婆感到安慰的是,阿公並沒有因為阿婆的那段經歷而退婚。  黃丈夫:我也不嫌棄她。當時日本人有槍有炮,勢力大,是硬搶過去的,我也沒辦法。不過她愛我,我也愛她,我也不能扔下她,她是被日本人硬搶過去的。  結婚後,黃玉風阿婆和丈夫一起生活瞭53年,因為沒有兒女,阿婆和阿公成為瞭彼此唯一的依靠。2003年,黃玉鳳阿婆離開瞭這個世界。由於曾被日軍蹂躪,阿婆一直無法生育,這也是她作為一個女人一生最大的遺憾。  考慮到沒有子女,在阿婆去世之後,阿公為她做瞭一個特殊的墓地。  黃的丈夫:到老瞭我就想著沒有人管瞭,以後到瞭清明節也沒有人去拜,所以給阿婆座墳墓的時候,墳墓的下面我就用磚來砌,還鋪上瞭一層水泥。上面一層我鋪上瞭瓷磚,我把她砌得好好的,這樣的話就不會長草瞭,即使以後世世代代沒人來拜祭,我們也就不怕瞭。   在我們的拍攝快要結束的時候,為我們擔任翻譯的陳厚志先生帶我們來到瞭這裡,這裡埋葬著一個韓國老人,名叫樸來順。和我們采訪的其他幾位阿婆一樣,她也曾被關押在海南的慰安所。盡管陳厚志先生兩年前來過這裡,但是因為這裡比較偏僻,到處雜草叢生,樸來順的墓碑尋找起來非常困難。  陳厚志:找到瞭,真不容易,韓國的阿媽妮。到處都是草。  樸來順:1915年出生,韓國慶尚南道人。  這是樸來順去世前兩年,接受采訪時的紀錄。  1940年2月,日本軍隊在我的傢鄉征集年輕女子組成的“戰後地勤服務隊”,宣傳說這是支持大東亞聖戰,婦女到中國去隻是做飯、洗衣、照顧傷員,每月還有工資可以寄回養傢,我當然願意。  1941年2月,我抵達海南,那一年我26歲。  3月16日,我終身難忘的屈辱日子。那一天,我們被日軍強暴。  日本戰敗後,我由於身體虛弱,留在瞭中國。1948年,我和朝鮮人石建順結婚,雖然沒有兒女,但生活還是美好的。  1955年,與我相依為命的石建順病故瞭,扔下我一個人。  從26歲離開父母親人來到中國,到79歲去世,樸來順一直沒有回過故鄉。  你問我想不想回韓國,我不想回去瞭,在韓國我隻生活瞭25年,而在中國我生活瞭53年,大傢像姐妹一樣對待我,沒有歧視我這樣飽受屈辱的女人,我舍不得離開。我隻祈望以後再也不要發生可怕的戰爭,這是我最後的心願。  滅絕人性!揭秘日軍強征慰安婦的五大手段【圖】  隨著戰爭擴大和升級,日軍更加殘暴搶奪各地女子充當慰安婦。分頁:2/13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日軍如何強征中國慰安婦早在日本對華戰爭爆發以後,日軍高層便號召部隊“搶糧於敵”,“在當地自己養活自己”。在這一口號下,日軍需要的各種物資及補給品均搶自中國戰場,其中當然也包括性奴隸“慰安婦”。  隨著戰爭的擴大和升級,侵華日軍人數的增加,日軍更加殘暴地搶奪中國各地女子充當慰安婦。在中國占領地和戰場上,日軍主要通過使用肉體暴力、綁架、強迫、欺騙等手段和途徑來征集中國慰安婦。被擄掠為慰安婦的中國婦女的職業有教師、工人、農民、學生、職員、尼姑、修女、店員等。  日軍強征擄掠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有以下五大手段:  一、使用暴力強行擄掠當地婦女。日軍在戰場或占領城鄉時,公開搶奪中國婦女,這種做法對於滅絕人性的日軍來說,是最為便利的,既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也省去瞭許多麻煩的手續。  據有關資料記載,1937年11月,日軍占領上海後,便在城鄉各處搶奪中國年輕女子,他們當眾“剝掉衣裳,在肩上刺瞭號碼,一面讓我們的女同胞羞恥,不能逃跑,一面又讓充他們的獸欲”。 滅絕人性的日本鬼子排隊等待發泄獸欲。 日軍殘暴地強暴婦女後,還無恥地逼其裸露照。  日軍占領杭州後,包圍凌橋難民收容所,然後強令200多名婦女脫去衣褲,堆積燒毀,以防備婦女逃跑或自縊,隨後在地上鋪滿稻草,將搶來的棉被鋪上,逼迫婦女躺在上面,夜間日本兵便成群而至,將難民收容所變成瞭暴虐的強奸所。在揚州,日軍占領瞭繁華的銀座街的一幢3層飯店,搶劫瞭60名當地姑娘,從而設立瞭城裡最大的慰安所。日軍占領蕪湖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搶劫婦女。甚至到尼姑庵中劫掠年輕美貌的尼姑充當慰安婦。  後來又在對周邊地區掃蕩時搶奪瞭不少民女投入慰安所。日軍第2957部隊占領湖南衡陽附近的村莊後,立即抓瞭兩名美貌的十六七歲的少女回兵營,一個一等兵情不自禁地高呼:“從今日起開設慰安所,各位請來光顧。”日軍特務永富博道在“亞洲戰爭的真實證言”國際電視會議上公開證言:在南京大屠殺過程中,有大批的中國婦女被押送到由他一手籌建起來的6個慰安所裡,充當慰安婦。  他回憶說:“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我作為日軍特務機關的一名成員,專門負責誘拐中國婦女。部隊從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我親自負責設置瞭6個慰安所。在沿途,我把一些逃難的中國年輕婦女誘拐到慰安所”。  日軍占領海南島後,即派部隊到村寨去強捕少女,供其開設慰安所。或者在強征的勞工中,挑選美貌的漢族、黎族女子投入所謂“快樂房”的慰安所。1940年日軍一部侵入山西省方山縣掃蕩,在設立據點後,立即要求偽政權征召慰安婦。於是,偽政權將慰安婦的人數攤派到各村,日偽宣稱有女人的交女人,沒女人的交大洋,最後,不僅建成瞭慰安所,還發瞭一大筆財。分頁:3/13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二、日軍設下各種圈套,引誘婦女墜入陷阱。常見的是以招聘女招待、洗衣婦等名義進行誘騙。  占領上海後,日軍的特務部門便在市中心的“租界”裡誆騙婦女:“他們放出野雞汽車,候在娛樂場所前面,等顧客上車後,汽車飛也似地馳著,到瞭僻靜地方,將男子拋下或幹瞭,女客便從此無影無蹤。”一時,“孤島”內失蹤女子無數,人人自危。  接著,日軍又在大街小巷張貼招工啟事。19歲的中學畢業生阿珠,由於父親所在的工廠倒閉,傢庭生活陷入困境,這時,她在報紙上看到廣告:“某公司為擴充業務起見,擬添聘女職員數位,凡年齡在16歲以上、25歲以下,略識文字者,均可應聘,尚能粗通國語或日語者更佳,月薪50元,有意者請至某處面洽。”  征得父母同意後,阿珠便去應聘瞭,主考者見阿珠長得如花似玉,當即簽約。豈料原來這裡是個誘騙慰安婦的機關,從此,阿珠陷入魔窟,不知所終,父親為見女兒,望穿雙眼。

中國抗戰女兵被俘後失蹤之迷:被日軍弄到哪去瞭

  二戰期間,在日軍占領和駐紮的地方,總有一個名叫慰安所的機構。在這個機構的外面,排著長隊的日本兵等待著輪到自己發泄獸欲。在慰安所簡陋的房子裡,一名“慰安婦”一天必須接待眾多的男人。日軍在占領地區普遍設立瞭這種被日本政府默認的強奸中心。在這一制度奴役下,40多萬日軍設立的慰安所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歐美各國的婦女,慘遭日軍的蹂躪。  這裡所說的“慰安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強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在戰爭中,日軍士兵對占領區無辜女性的強奸行為,不但不會受到軍事法庭制裁,反而被認為是士兵勇猛的表現。在日軍高層縱容下,這種令人發指的罪惡,在日軍的侵略戰爭中一直延續著。  日軍的“慰安婦”制度起源於日軍的一次失敗。1917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先後派去兵員7。2萬人。日軍對俄國女性施暴,導致性病蔓延,一萬多名日軍官兵染病,比戰死的還要多。這些患者既不能參加演習,也不能執行勤務,更談不上參加戰鬥,嚴重影響瞭日軍的戰鬥力。作戰剛開始就損失瞭相當於一個師團的兵力,自然打不過在數量上占優勢的俄軍,遭到瞭慘敗。西伯利亞戰爭失利的教訓,導致日本軍部開始建立賣春制度,征集由軍隊直接管理的賣春婦。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後,日軍官兵所到之處除燒殺搶掠外,最駭人聽聞的就是大肆強奸當地婦女。長期的禁欲生活,使日本軍人積蓄瞭太多的性能量。在被占領區,他們一方面充當殺人機器,另一方面也自發地、幾乎是情不自禁地、不約而同地獸性大發。  當時的日軍,從高級軍官到普通士兵,是一支獸欲肆虐的軍隊。  最慘絕人寰的是那次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日軍在城內到處追逐中國婦女,無論老幼,無一例外地實施強奸,然後殺掉。有的日軍甚至幹脆不扣軍褲上面的紐扣,將生殖器直接露在外面,奸殺一個又去追逐另一個。  “慰安婦”絕大多數是被強迫征集而來的,像征軍夫一樣,強行攤派名額。朝鮮半島早在日軍侵華之前,即已處在日本統治之下,所以朝鮮婦女是較早遭受被征募凌辱的。   從朝鮮半島究竟征集瞭多少婦女,目前已無確切的資料。根據漢城報紙的記載,從1943年到1945年,共動員瞭20萬年輕的朝鮮婦女加入“挺被日寇殺害的中國慰安婦身隊”,其中約有5~7萬人充當瞭“慰安婦”,因而“挺進隊”就成瞭“慰安婦”的代名詞。日軍之所以優先從朝鮮和日本婦女中征召“慰安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防間諜。一位原職業軍人是這樣說的:‘慰安婦’朝鮮‘慰安婦’也可以放“日本可以放心,心,她們即便天天和士兵在一起,也不會向敵方泄露情報。之所以不征集中國女性作‘慰安婦’,就是為瞭防諜。正因為如此,所以喜歡朝鮮‘慰安婦’,內鮮一體,也就是把日本內地人和朝鮮人作為一個整體,其防諜意識非常強。把朝鮮女性編為‘慰安婦’,多少有這些因素。”相關閱讀推薦:日軍菲律賓暴行 強征慰安婦戰敗後當食物充饑!揭秘侵華日軍裡的日籍慰安婦:為國傢賣身是傳統滅絕人性!中國女俘憶逃跑失敗後被日軍恐怖酷刑揭秘二戰:日軍強征的慰安婦67.8%為中國籍婦女慰安婦憶逃跑失敗遭遇日軍恐怖酷刑!慰安婦慘狀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朝鮮“慰安婦”基於上述原因,在侵華戰爭初期,日本侵略者不敢多招中國“慰安婦”。但隨著戰爭在中國的擴大和升級,侵華日軍人數劇增,朝鮮和日本的“慰安婦”已不能完全滿足獸兵的需要,日軍便開始瘋狂地誘逼中國女子充當“慰安婦”。  在占領地和戰場上,日軍主要通過使用肉體暴力、綁架、強迫和欺騙等手段來征集中國“慰安婦”。被擄掠為“慰安婦”的中國婦女,原來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其中有教師、工人、農民、學生、職員、尼姑、修女和店員等。至少有20萬中國婦女,先後被逼迫為日軍的性奴隸,日軍的慰安所遍及中國的20多個省,中國成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充當過日軍特務的永富博道,後來在“亞洲戰爭的真實證言”國際電視會議上公開證言:“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我作為日軍特務機關的一名成員,專門負責誘拐中國婦女。部隊從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我本人負責設置瞭六個慰安所。在沿途,我把一些逃難的中國年輕婦女誘拐到慰安所。”   日軍的鐵蹄踏上美麗的海南島以後,日軍部隊就進村寨去強捕少女,供其開設慰安所。在強征勞工時,日軍挑選美貌的漢族和黎族女子,投入“快樂房”慰安所。  1940年,日軍一支部隊侵入山西省方山縣,設立據點,立即要求偽政權征召“花姑娘”。於是,偽政權將“花姑娘”的人數攤派到各村。日偽宣稱有姑娘的交姑娘,沒姑娘的交大洋,最後,他們不僅建成瞭慰安所,還得到大筆錢財。  日軍還設下各種圈套,引誘婦女墜入陷阱。他們經常以招聘女招待和洗衣婦等名義誘騙婦女上當。日軍在上海的特務機關,到市中心誆騙婦女。他們放出野雞汽車,候在娛樂場所前面,等顧客上車後,汽車飛馳,到瞭僻靜地方,將男子拋下或幹掉,女客便從此無影無蹤。一時,失蹤女子無數,人人自危。   根據1938年6月7日日本軍方的調查報告,在徐州會戰中,日本華北方面軍第2軍獨立混成第3旅團第6聯隊長小男一雄,曾將23名中國女軍人從俘虜營中強行押到森林地帶,在那裡建立瞭慰安所,供日軍官兵淫亂。這些女俘虜遭到日軍侮辱,有的千方百計尋找機會報仇,慰安所裡曾發生中國女戰俘刺殺壓在她們身上的士兵或者割下日本兵生殖器的事件。日軍官兵因此對充當“慰安婦”的中國女戰俘提高瞭警惕。而當她們失去瞭作為性工具的利用價值時,便被日軍拖到空地上,當做新兵練習用的活靶子。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在漫長的抗戰歲月中,中國抗日軍隊中有許多女兵被俘,她們的命運是極為悲慘的。日軍第14師團的士兵田口新吉後來回憶道:一抓到這些人,“日軍在作戰中,立即送到後方的大隊本部去。如果她們受瞭傷,就由醫務室先給她們治傷,如果沒有受傷,就由情報官對她們進行審訊,這是通例。但是,這些中國女性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瞭。士兵們有時偷偷傳說:這些當官的傢夥又幹好事瞭。但誰也不會去追查這些中國女人的去向。當時,日本軍隊中從來就沒有建立過女俘虜收容所,那麼這些女人被弄到哪裡去瞭呢?我聽到的一種說法是把她們弄去當‘慰安婦’瞭。”  日軍第2957部隊占領湖南衡陽附近的村莊後,立即抓瞭兩名美貌的少女回兵營,一個一等兵情不自禁地高呼:“從今日起開設慰安所,各位請來光顧。”  日軍占領桂林時,以設立工廠為名招募女工,強迫她們充當軍隊的性奴隸。日軍在廣州和香港以招募護士和醫務人員前往海南為名,騙招300多名青年女子,其中相當部分是學生,小的隻有17歲,大的也隻有20歲。她們被押到昌石縣石祿慰安所,從此掉入地獄深淵。

最讓日軍膽寒的兩支中國軍隊:西北軍和廣西軍!

  抗日戰爭中,湧現出瞭無數英雄,真實反映瞭當時空前的愛國熱情和保傢衛國的決心,其中,不可磨滅的貢日獻當然還是川軍,前仆後繼傷亡兵力已是全國之最,在抗戰勝利以後的大概清點兵源時候竟然傷亡超過瞭30萬,所以川軍對抗戰的貢獻是無可比擬的;而十九路軍等等其他的軍隊的輝煌戰役和保衛國傢的誓死決心也讓人無不景仰.但是,在抗戰中,最令日軍膽寒的卻非川軍和正規軍,而是武器極差關鍵時候用冷兵器上陣的西北軍和日本人認為永遠無法降伏的廣西軍(桂軍),當然,這兩隻軍隊戰鬥力互相不可相比,但是卻都讓日軍聞風喪膽,十蕩十決(這裡俺申明,沒有說其他軍隊不如他們的意思,而是指讓日寇的膽寒程度).  且來先說西北軍,抗戰時候無數戰役都離不開西北軍的身影,幾乎每一場戰役都有西北軍的參戰,西北軍各部幾乎成為瞭各戰役的拼命三郎,想想說出“士兵添完瞭你添,你添完瞭老子來添”的孫將軍.想想背水一戰功敗垂成的張將軍,臨危受命戰死沙場的郝將軍,想想張古山,喜峰口,臺兒莊等等戰役那恢弘戰役中的閃爍寒光的大刀.試問,有哪個部隊赤膊手端機槍和日軍對射沖鋒的,也隻有西北軍;有哪個部隊任何時候都光膀子上戰場的,也隻有西北軍;什麼部隊任何時候都大刀不離手的,也隻有西北軍.所以西北軍為以成名的即大刀隊,部隊中無一不會大刀,雖然是因為武器的無奈,但是西北漢子的豪悍也在其中體現無疑,當時的大刀歌和破鋒八刀風靡一時,成為典范,尤其破鋒八刀,因當時日軍刺殺訓練是世界一流水平,故其成為破日軍刺刀的最佳方法.每當沖鋒陷陣時候,人人都悍不畏死,揮舞大刀在日軍中劈砍挑刺,血染戰袍,當時日軍中最怕就是晚上,夜不能寐,因為西北軍的日夜攻擊,以至於到瞭後來百團大戰時候,看到瞭背背大刀沖鋒的戰士都以為又遇到西北軍瞭,已經有種嚇破膽的感覺.   而西北軍所出的名人細點一下實在也讓人大吃一驚的: 馮玉祥,楊虎城,孫嶽, 鹿鐘麟,宋哲元,孫連仲,馮安邦,韓復渠,石友三,佟麟閣,劉汝明,孫良誠,梁冠英, 井勿幕,鄧寶珊(在榆林讓彭德懷吃癟子的那個),續范亭,嶽維峻,董振堂,高桂滋, 徐永昌,

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華北最害怕那兩樣東西?

  日本工農學校學員,不僅在反對侵略戰爭和瓦解日軍的鬥爭中是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邊區人民生命財產的捍衛者。  日軍士兵前田光繁(原名杉本一夫)在剛被俘虜時,曾對八路軍充滿瞭恐懼和懷疑,一直想自殺。八路軍幹部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邊給他生活上的優待,一邊指出他對很多問題的錯誤看法。漸漸地,前田光繁的思想開始動搖。他終於選擇瞭生路,不再為是死是活而煩惱。後來,通過進一步讀書學習,他開始反思這場戰爭,決定站在中國人民一邊,反對這場野蠻的戰爭。1939年1月2日,在一次由八路軍前線司令部召開的慶祝元旦集會上,前田光繁和另外兩名日軍俘虜小林武夫、岡田義雄突然走上舞臺,當場宣佈要參加八路軍。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當時深受感動,走上臺去和他們緊緊握手。朱德握住前田光繁的手熱情地說:“我代表全軍衷心歡迎三位日本青年參加我們的軍隊,成為光榮的八路軍戰士!這證明我們的政策是正確的,今天是三個人,不久就會有幾十個、幾百個……”  朱德批準瞭他們的請求,使他們成為第一批“日本八路”。二十多年後,前田光繁回憶說:“決心參加八路軍的我們三個人,沒有想到能得到朱德總司令的親自歡迎。那一天的情景經常出現在我的眼前,真是終生難忘。”認識朱德後,前田光繁常在操場上看到他與戰士們一起打籃球。有時候,朱德會大聲喊站在場外的前田光繁:“喂,小夥子,來來來,打一會兒,來吧!”剛開始時,前田光繁感到很拘束,因為這在日本軍隊中是不可想象的。但後來他也慢慢習慣瞭。   1939年11月,前田光繁發動另外七名日籍八路軍戰士成立瞭“日本士兵覺醒聯盟”。它是日本人在中國的第一個反戰組織。聯盟成立後,朱德專門向他們表示瞭祝賀。此後,它在中國各地發展到13個支部223人。1940年,日軍開始對華北地區進行瘋狂掃蕩。10月下旬,關傢垴戰役打響,戰鬥非常激烈。此時前田光繁的任務是向日軍喊話宣傳。關傢垴一仗,八路軍英勇作戰,幾乎全殲日軍,其中也有前田的一分功勞。  1942年8月,在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野坂參三的指導下,各根據地在華日本反戰團體在延安召開瞭“日本士兵代表大會”和“全華北反戰大會”,將“覺醒同盟”和“反戰同盟”合並,成立瞭“日本人反戰同盟華北聯合會”,前田光繁當選為聯合會會長,森健、松井敏夫為副會長。從此,分散在華北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的日本反戰團體有瞭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綱領,在華日本人的反戰活動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不久,前田光繁奉命到延安工作。臨行前,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為他餞行。  前田光繁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1942年初夏,我奉命到延安日本工農學校去幫助岡野進(野坂參三)工作。臨行前,羅(瑞卿)主任還特別設歡送宴,招待我,左權參謀長也參加瞭歡送會。一個日本人八路軍士兵受到首長親自設宴送別的禮遇,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懷的事情。羅主任對我說:‘延安是革命聖地,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到延安學習的機會,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工作,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再重新團聚的。’”在延安,前田光繁擔任瞭延安日本工農學校教員和政治幹事。前田光繁在延安窯洞前紡過線,在寶塔山上開過荒,在延河水中洗過澡。他後來由衷地感嘆:“那是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歲月。”1984年,前田光繁出版瞭回憶錄《八路軍的日本兵》,真實地反映瞭他在中國的經歷。書中記載:1945年9月,前田光繁等率領250名日本工農學校學員從延安出發,千裡跋涉趕赴東北,幫助做關東軍及日本僑民的遣返工作。之後,前田光繁又幫助東北民主聯軍說服原日本航空教練隊的教員、技師、飛行員加入新成立的東北航空學校,並擔任學校的政治指導員,培養出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相關閱讀推薦:日軍軍神之死:抗戰時大量有鬼子死於自己鋼盔!美大兵在越南竟這樣虐待女俘!比日軍手段更殘暴盤點最美的抗日女兵:讓日軍敬畏的被俘最美女兵抗戰中跳崖殉國的軍統七姐妹:寧死不被日軍俘虜史上10大滅絕人性的人體瘋狂試驗:日軍活體解剖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942年8月15日,日本工農學校的學員自動組織起來,成立瞭日本人邊區自衛軍,加入保衛邊區的戰鬥行列。他們發表瞭堅定地參加邊區自衛軍的誓詞:“延安人民是我們的第二慈母,邊區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不願敵人踏進我們的第二故鄉來蹂躪我們慈母的一寸土地,我們願流盡最後一滴血,來保衛邊區。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戰俘正式加入瞭中國共產黨。他們到前線後,一面打仗一面做日軍的反戰工作,秘密在日軍中建立反戰團體,散發反戰傳單。  學員們畢業後,奔赴各個抗日根據地,開展對敵鬥爭。日本工農學校副校長趙安博曾歸納瞭學員的工作方法:一、印發傳單。宣傳反戰思想,反映官兵矛盾;二、陣前喊話。通報戰爭進程,宣傳我軍政策,鼓勵日軍投誠;三、電話交談。利用敵人電話網開展對敵工作,效果既好又安全,還可探聽敵軍內部情況;四、送慰問袋。與對方先交換禮品,再互通信函,進而影響他們;五、掛鯉魚旗。日本有在5月5日過男孩節習俗,這天把寫有“不許打耳光”、“給吃飽飯”等口號的鯉魚旗掛到敵碉堡附近。  這些學員的確在戰場上發揮瞭獨特的作用。他們熟悉日軍內部情況,瞭解其語言、風俗、習慣和心態,還有同學、同鄉和朋友等舊關系,加之日軍士兵對他們的敵對情緒也相對較少,因而能進行針對性很強的宣傳瓦解工作,起到普通八路軍戰士無法起到或很難起到的作用。八路軍領導人曾對他們的對敵工作給予過高度的評價。   朱德說:“日寇在華北最怕兩樣東西:一為日本反戰同盟,一為朝鮮青年抗日義勇隊。”  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日本工農學校及其學員數量也在增多。山西、山東和華中等抗日根據地,也先後成立瞭分校。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各個日本工農學校總共培訓瞭上千名學員。日本工農學校及其活動引起瞭日本侵略者的極度仇視和恐慌,他們起先是封鎖消息,到後來實在瞞不住瞭,便大罵學員是“賣國賊”、“貪生怕死”,還派特務進行滲透。不過令他們失望甚至吃驚的是,多數被派過去的特務,一經與八路軍接觸,也開始受到感染,自動供出其真實身份,並最終加入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行列。  事實證明,大多數出身於勞動人民傢庭的日軍士兵,在放下武器,經過正確啟發和引導之後,是能夠醒悟,並回到勞動人民立場上來的。為瞭反對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他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畢業於山東分校的金野博,1944年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審訊和酷刑,他毫無畏懼,不止一次地莊嚴宣告:“隻要我不死,仍要回到八路軍中去!”最後敵人將他殺害。在江蘇贛榆縣(當年金野博被捕地方)烈士陵園,樹立著一座高4。5米、呈手榴彈形的巨石紀念碑,上書“日本國友人金野博同志紀念碑”。今天樹立在延安寶塔山日本工農學校前的紀念碑顯示,共有36名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成員在抗戰期間犧牲。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朝鮮美女皇後遭日軍玩弄虐待 竟慘被活活燒死!

  導讀:日本軍人強行深入皇後所在的房間裡,在皇後的胸上狠狠地踩瞭幾腳,然後刺瞭她好幾刀,再玩弄她的陰部,並在她還末斷氣前,將她的身體浸在油中,點火燒她至死。  明成皇後被害始末:  明成皇後是朝鮮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傢,本名閔茲映,通稱閔妃,是朝鮮京畿道驪州郡人。她是朝鮮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19世紀末朝鮮的實際統治者。  1895年10月8日,閔妃在“乙未事變”中被日本人暗殺於景福宮玉壺樓。由於閔妃早期主張開放、後期力抗日本並身死殉難,故深受後世韓國人民的尊崇。  1897年,高宗李熙改國號稱“大韓帝國”,追謚閔妃為“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明成皇後”,故現今韓國史學傢多稱她為“明成皇後”。她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以她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是屢見不鮮,特別是她的死很有爭議。首先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明成皇後是個什麼樣子。   明成皇後生前並不是“皇後”,而是大清帝國屬國——朝鮮國的王妃,其最高頭銜也是1895年1月所封的“王後”(當時高宗的稱號晉升為“大君主”,王妃也隨之升為“王後”),因此歷史上通稱為“閔妃”。閔妃是朝鮮王朝高宗李熙之王妃,純宗李坧之母,本名閔茲映。  1851年(哲宗二年)陰歷九月二十五日生於朝鮮京畿道驪州郡近東面的蟾樂裡,是驪城府院君閔致祿的女兒。1866年(高宗三年)被冊封為王妃,史稱閔妃,行嘉禮於漢城的雲峴宮(興宣大院君之府第)。  高宗12歲即位,其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一味采取閉關鎖國路線。而後閔妃鼓勵高宗采取開化政策並明成皇後的陵墓——洪陵  引入日本勢力,在朝野扶植親信,推舉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勢力。閔妃與大院君兩派互鬥不斷,導致黨爭激烈,政權更迭頻繁。閔妃在與大院君爭權的過程之中與親日的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  由於閔妃(明成皇後)初期主張開放政策,後期力抗日本並身死殉難,所以深受韓國後世人民歡迎。韓國後世的史傢稱她為“偉大的鐵女子”。她的從政經歷並不平坦經歷瞭多次起伏。我們先看看她的傳奇版得身世。  當時朝鮮由大院君攝政,大院君成為朝鮮當時事實上的獨裁者。他攝政時,對內大力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驅逐瞭長期把持朝政的安東金氏傢族,試圖挽回全州李氏王室的權威。  為此,他傾盡全國之力重修規模宏大的宮殿——景福宮,以作為君主專制威權的象征,這使得當時朝鮮民窮財盡,怨聲載道。  對外,他厲興宣大院君行閉關鎖國政策,加強國防軍備,而且堅決拒絕通商,驅逐和屠殺外國傳教士,引起瞭法國入侵朝鮮的“丙寅洋擾”和美國入侵的“辛未洋擾”,但都被朝鮮軍民擊退。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滿清征服朝鮮:劫掠30萬朝鮮官宦女人為奴漫畫披露美軍如何虐待朝鮮婦女:朝鮮反美宣傳畫解密:朝鮮籍日軍遠比日本籍日軍兇殘純屬謠言朝鮮末代國王是被日本毒死的?光武皇帝李熙之死朝鮮哪位美皇後被日軍活活燒死?閔妃弒害事件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大院君的專制威權日益鞏固,他命令全國各地豎立“斥和碑”,上書“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大院君的獨裁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自然引起瞭一些儒林士大夫和地方門閥集團的不滿,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逐漸在暗中形成瞭一股反大院君的力量。  閔妃本來是大院君的妻族親戚,但是由於她所生的孩子接連夭折,使大院君對閔妃的生育能力產生懷疑而執意要立李淑媛之子李墡為世子,所以也與大院君產生瞭矛盾。擅長權術的閔妃敏銳地看準並抓住瞭這個機會,決定利用這些反大院君勢力,推翻大院君的統治,自己掌握政權。  高宗十年(1873年)十月,儒生崔益鉉上疏請求恢復被大院君下令裁撤的全國各地的書院,高宗竟然嘉獎崔益鉉,令大院君十分不悅。閔妃準確地預見瞭形勢,讓自己傢族的閔升鎬、閔謙鎬出面聯合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等外戚世傢一起發動宮廷政變,打垮大院君。   十一月,崔益鉉再次上疏論大院君,指責其失策,閔妃利用這次機會,鼓動高宗接受崔益鉉之上疏,宣佈“親政”,並將大院君趕出漢城,不許他參與政事。大院君指使領議政洪淳穆、左議政薑球、右議政韓啟源以及六曹堂上官全部辭職,企圖架空政府,讓高宗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  不料閔妃早已安排好政府人選,借機迅速將自己娘傢的驪興閔氏傢族安插到朝廷各部,於是大院君無計可施,被迫離開漢城,宣佈引退,其十年勢道在閔妃的操縱下竟然一夕之間垮塌。與此同時,由於高宗生性懦弱,實權落入閔妃外戚集團手中,閔妃成為之後二十多年中朝鮮的實際統治者。  逼退瞭大院君以後,閔妃和豐壤趙氏的矛盾又起。曾幫助閔妃奪權的大王大妃趙氏(神貞王後)不滿閔妃單獨掌權,便和自己娘傢的豐壤趙氏一起抵制閔妃。逼退大院君後不久,閔妃產下一子,就是後來的朝鮮純宗李坧。  這是高宗的第二個兒子。閔妃欲將李坧立為世子,以確立自己的地位,但以大王大妃趙氏為首的豐壤趙氏集團堅決反對,和先前的大院君一樣主張立高宗庶長子李墡為世子。  驪興閔氏和豐壤趙氏兩派的鬥爭逐漸白熱化。豐壤趙氏集團先發制人,借自己的姻親、領議政李裕元以四年一度的賀正使出使清王朝的機會,讓李裕元巴結清朝實權人物李鴻章,使李鴻章向朝鮮施壓,立李墡為世子;閔妃集團也不甘示弱,讓自己娘傢親戚閔奎鎬出任禮曹判書,負責對華外交,使清朝傾向自己一方。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這時,大院君的部下蠢蠢欲動,找機會報復閔妃。高宗十一年(1874年),閔妃的哥哥、驪興閔氏的骨幹閔升鎬在傢中被炸彈炸死,連同閔妃的母親感古堂李氏也被炸身亡。這件事震驚朝鮮政壇,朝野多指認該事件系大院君黨羽申哲鈞所為。  閔妃又抓住瞭鞏固自己權勢的機會,她並沒有立刻追查這件事,反而允許大院君進京;而大院君為瞭洗刷自己的嫌疑,避免追查到自己身上,便讓朝廷中立場傾向於他的元老大臣支持將閔妃之子李坧冊立為世子,優勢立即倒向閔妃。  在得到朝中大多數人支持之下,豐壤趙氏一派被迫退讓,清朝也默許瞭將李坧封為世子的決定。於是閔妃如願以償,終於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王儲,在朝鮮的統治地位也由此鞏固。  閔妃執政以後,對內廢除瞭大院君的大量措施,如大院君執政時期濫發貨幣,甚至大量引進清朝錢幣,閔妃集團都加以廢除,宣佈“清錢禁輸”;又安撫儒生,緩解大院君時代儒林和朝廷的緊張關系,專門恢復瞭書院和萬東廟(儒生祭祀明神宗的廟宇,大院君時裁撤)。  對外閔妃集團則傾向開放國門,閔妃集團把持的政府中,樸珪壽、閔奎鎬等主張開放的官員都得到重用,並且在高宗十二年(1875年)的“雲揚號事件”中,頂住瞭全國的壓力,與日本締結瞭《江華條約》,終於打開瞭“隱士之國”朝鮮的門戶。   另外閔妃集團還派遣修信使團出使並考察日本,設立近代機構“統理機務衙門”,並在高宗十八年(1881年)成立瞭朝鮮歷史上第一支近代新式軍隊——別技軍。這支軍隊由日本人擔任教官,並按日本軍制編練。  但閔妃集團的這些措施被指斥為“軟弱外交”,其開放親日的做法也被認為是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的開端,為以後日本吞並朝鮮鋪平道路。  這樣一位如此能幹的閔妃結局如何呢,為何要遭受如此摧殘呢?這還要從日本說起。  甲申政變後,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步伐有所減緩,改以經濟侵略為主。日本資本傢在朝鮮以日本國內價格的1/3大量收購朝鮮的大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運回日本銷售牟取暴利;  又在朝鮮傾銷劣質紡織品,這些都使朝鮮城鄉手工業迅速破產,極大加劇瞭朝鮮人民的貧困,使朝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而閔妃集團依然驕奢淫逸,鋪張浪費,賣官鬻爵,不思改革。這又釀成瞭一場朝鮮歷史上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東學黨起義。  高宗三十一年(1894年)三月,東學道領袖全琫準在全羅道起事,並接連擊潰官軍,在四月二十八日攻陷瞭全羅道的首府——全州,兵鋒直逼漢城。  東學起義軍將矛頭直指執政的閔妃集團,其綱領之一就是要“驅兵入京,盡滅權貴”,其張貼的榜文更是明確指出“以國勢論之,執權大臣皆閔姓,終夜經營,隻知肥已。其黨派佈各邑,日以害民為事,民何以堪?”  閔妃集團面對聲勢浩大的東學黨農民起義十分恐懼又無力鎮壓,再加上當時風傳大院君與東學黨相勾結,裡應外合推翻朝廷,閔妃集團更加惴惴不安,遂又一次向清廷求援,請求其鎮壓農民軍以維護自己的統治。誰知這致使瞭閔妃集團的第二次垮臺。分頁:3/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日本已連續在壬午兵變和甲申政變中吃瞭敗仗,丟盡瞭臉面,於是蓄謀已久,要與清朝在朝鮮決一死戰,以實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這一次東學黨起義,正好給日本以可乘之機。日本以保護僑民和使館為借口陸續派海陸軍隊一萬多人抵達朝鮮,形成與駐朝清軍對峙的緊張狀態。  為瞭找到借口,日本竟突然宣佈協助朝鮮改革內政,這自然遭到閔妃集團把持的朝鮮政府以及清朝政府的拒絕。於是日本決定掃除閔妃集團政府,高宗三十一年(1894年)六月二十一日(7月23日),日軍突然襲擊景福宮,挾持高宗,強迫其歸政於大院君。  於是大院君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第三次上臺攝政。閔妃集團再次倒臺,閔泳翊、閔泳駿、閔應植、閔炯植、閔致憲、金世基等閔妃集團官吏被逐出朝廷,有的甚至被流放到遠方惡島。另一方面日本則指使大院君政權斷絕與清朝的關系,將朝鮮強行拉入日本陣營。  於是兩天後,即7月25日,日本在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挑起瞭中日甲午戰爭。閔妃盡管已經失勢,但日本仍然感到她的威脅。於是日本人又策劃瞭李埈鎔謀逆事件,企圖扶植大院君之孫李埈鎔奪取王位。但大院君與日本貌合神離,並不支持這個行動,日本也隻好作罷。   之後日本又發現瞭大院君在平壤戰役中向清軍傳遞情報的信件,於是徹底廢棄瞭大院君,轉而收買閔妃。日本公使井上馨向閔妃貸款三百萬元,可閔妃卻將這些錢暗中拿去買新式武器,另外當時閔妃主張“朝鮮中立論”,在漢城成立瞭貞洞俱樂部。  作為西方各國駐朝外交官的會所,並利用這個俱樂部四處遊說歐美列強,幫助朝鮮獲得獨立地位以至承認朝鮮為永久中立國。閔妃的這些行為讓日本人愈發感到瞭她對日本吞並朝鮮的阻礙和威脅。  日本先是利用朝鮮內部的親日派來剪除閔妃。高宗三十二年(1895年)五月,曾參與甲申政變的親日內閣內部大臣樸泳孝企圖謀殺閔妃,事泄後樸泳孝被迫亡命日本。  閔妃趁機解散瞭親日內閣,重新獲得政權,成立瞭以樸定陽為首的“貞洞派”親西方內閣,並利用俄國向日本施加壓力,迫使其撤走在朝鮮的軍隊。  從這時起,日本便開始策劃殺害閔妃的行動。而閔妃亦有所察覺,下令解散日本訓練的訓練隊,改以自己的親信洪啟薰為隊長的侍衛隊以拱衛宮廷。這件事成為瞭日本殺害閔妃的導火線。  日本人做好瞭殺害閔妃的準備,他們先收買瞭以親日分子禹范善為隊長的訓練隊,讓他們作為前鋒入宮,又挾持瞭大院君,以造成大院君發動政變的假象。  高宗三十二年(1895年,農歷乙未年)八月二十日(10月8日)凌晨,在日本駐朝公使三浦梧樓的策劃下,日本陸軍中佐楠瀨幸彥、公使館武官岡本柳之助等率領數百名日本浪人、500名日軍守備隊和1000名日本訓練的朝鮮訓練隊沖進景福宮,遭遇朝鮮侍衛隊的頑強反抗。  但侍衛隊隻有200人,且沒有配發到新式武器,故很快被日軍擊敗,洪啟薰戰死。攻占景福宮的日本人一路闖入長安堂,挾持高宗,逼迫其在親日派擬好的《王妃廢位詔敕》上簽字,廢閔妃為庶人;一路則攻進閔妃的住所乾清宮,四處搜尋閔妃。日本專門派浪人行動,目的就是避免政府參與。  日本浪人在搜尋閔妃的過程中殺死瞭不少宮女和宦官,甚至殺死瞭前來勸阻的宮內府大臣李耕植。最終,一名叫中村楯雄的日本浪人在玉壺樓的集玉軒發現瞭躲藏的閔妃。他兇狠地扯著閔妃的頭發,將她拖出來,順手就是一刀,閔妃試圖反抗,她嘴裡喊著世子,另一名浪人又一刀砍下去。分頁:4/8頁  上一頁2345678下一頁  暴徒們將奄奄一息的閔妃放在木板上,讓宮女來確認。證實閔妃的身份後他們就輪奸閔妃,並最終將她亂刀砍死。歷史上將這次事件稱為“乙未事變”。  根據日本作傢角田房子所著《明成皇後——最後的黎明》記載:明成皇後被殺事件是史上少有的殘忍、野蠻事件,暴徒們高喊著“閔妃在哪裡”沖進宮中,在一群被嚇呆的宮中女官中,他們選出兩名美貌者殘忍殺害,其中一人在太陽穴處留有出過天花的痕跡,他們認出就是閔妃。  殺人者中的一人後來承認那是非常殘暴的行為,殺害明成皇後之後又對她的屍體施以瞭用言語無法形容的暴行。  為瞭銷毀罪證,日本人殺害瞭閔妃以後,還將她的屍體焚燒,把骨灰丟進瞭池塘裡。因此現在閔妃的陵墓內沒有她的遺體,而是殘存的一點骨灰和生前所用的衣履而已。  殺害閔妃後,日本罷免瞭樸定陽等親西方大臣,又迫使大院君組閣,但大院君早已心灰意懶,於是日本人扶植金弘集第三次上臺,成立親日內閣。雖然日本人極力將乙未事變掩飾成朝鮮內部的政變,是大院君雇傭日本浪人殺害閔妃,與日本政府無關;   誰料日軍行動的全過程被兩個西洋人目擊,一個是當時在宮中的美國軍事教官,另一個是俄羅斯技師。兩人向外通報瞭事件,在漢城的各國公使強烈抗議日本的行為。日本政府一面指使親日政權收回將閔妃廢為庶人的諭旨,追封為“嬪”,以緩和朝鮮國內外的輿論壓力;  一面慌忙把包括三浦梧樓公使在內的48名兇手“逮捕”,但隻是做瞭個形式上的審判,兇手們被判無罪。日本國民還把他們當成凱旋的將軍來迎接,日本人的殘忍和虛偽可見一斑。  乙未事變的真相被公佈以後,極大地傷害朝鮮人民的民族感情,接著金弘集內閣又發佈瞭斷發令,壓抑已久的朝鮮人終於掀起瞭反日的怒潮。他們高呼

白刃戰疑蹤:揭秘日軍為何在中國放棄拼刺刀?

  二戰裡面,日軍在白刃戰前先把子彈退掉然後拼刺刀,是一個怪異而引人註目的戰術。說起來這是其步兵條令的規定,在熱兵器時代,這一規定因為看起來迂腐而令人困惑。然而,它決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衛“武士道的尊嚴”,而是日本軍隊根據實戰檢驗做出的結論,這和日軍的兵器,作戰特點是相吻合的。  日軍在白刃戰前退出子彈,是指雙方開始班以上規模近距離格鬥的時候,而不是隻要一準備肉搏,沖鋒的時候就退掉子彈,那純粹是自殺行為。  當時各國軍隊在沖鋒的時候不但不能退出子彈,而且整個過程中要全力射擊,盡量壓制對方火力。比如軍事作品《亮劍》中,就有這樣一段真實的描寫:  隨著最後一批手榴彈的脫手,伏在坡下的突擊隊一躍而起,疾跑中20挺輕機槍同時開火,組成密集的火網,日軍工事在密集的彈雨下被打得煙塵四起。在爆炸後殘存的日軍士兵又恢復瞭強悍的本色,他們嚎叫著還擊,面無懼色。  八路軍突擊隊員們不斷倒下,後面的候補射手又迅速補上,雙方殺紅瞭眼,有些日軍士兵殺得性起,竟毫無遮攔地端著刺刀從工事中跳出來迎著彈雨進行反沖鋒,但頃刻間被打成蜂窩狀,短短30米沖擊距離,李雲龍的第一突擊隊的機槍手們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戰爭是殘酷的,日軍對這一點的認識和其他國傢軍隊並無區別。事實上太平洋戰爭中,無論塞班還是沖繩,日軍發動步兵沖擊的時候,都是一邊射擊一邊前進,並且把輕機槍手放在一線,以增強壓制火力(因為一線日軍一直沒有裝備沖鋒槍)。  這倒不太用擔心誤傷自己人。二戰中,步兵沖擊的散兵線即便以所謂“密集隊形”發動攻擊,其隊形也遠比冷兵器時代松散,士兵前後重疊的概率不高。真正采用那種傳統意義的密集隊形,沖擊的效果往往很糟。  比如瓜達爾卡納爾日軍對“血嶺”的密集隊形沖擊,中國軍隊在忻口會戰中對1002高地的強襲,過於密集的隊形,造成己方後方人員的武器無法使用,而對方的武器命中率則大大提高,徒然增加自己的傷亡。  根據日軍自己的統計,在白刃戰開始以後,保留步槍子彈造成的損失比收獲更大。明令白刃戰開始後子彈退膛,正是依據這個判斷。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日軍使用的步兵輕武器性能限制。  日軍的制式輕武器,最典型的就是三八式步槍。它繼承瞭其前輩村田式步槍的特點,那就是彈丸初速高、瞄準基線長、槍身長。這樣的特點使三八式步槍射程遠,打得準,也適合白刃戰,不但日軍喜歡用,中國軍隊繳獲後也喜歡用,戰前還從日本進口過一批。但是它也有缺點,因為彈丸初速高、質量好,因此命中之後往往易於貫通,創口光滑,一打兩個眼,對周邊組織破壞不大,在殺傷力上不如中國的中正式步槍。  白刃戰中,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因為白刃戰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而且,由於貫通後彈丸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彈丸會形成翻滾、變形,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僅受貫通傷的對手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  在二戰中國戰場,因為裝備和訓練的優勢,日軍人員損失與中國軍隊相比,達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軍處於人員劣勢。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槍在肉搏戰中開槍射擊,因為誤傷造成己方大量減員,顯然是賠本的事情。相關閱讀推薦:一流的武器,末流的人軍:看日軍是怎樣評價清軍戰史揭秘: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揭秘:李光耀19歲時曾被日軍逼下跪 險死於屠殺淞滬會戰之謎:十九路軍為何奇襲日軍八九式戰車汪偽政權之怪現象:政府之國旗被日軍當靶子打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二,日軍對白刃戰的戰術認識。  白刃戰中,日軍標準的刺殺準備姿勢為一手握前護木,一手握槍托前段彎曲部,槍托稍下垂在支撐腿側面,半斜向面對對手,刺刀尖略與眉平。這樣,槍從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護住頸、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問題是如果擺一下這個姿勢,就會發現原來這樣一比劃,槍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對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  因此,格鬥起來,射擊的機會很難比突刺的機會更多。而如果作射擊準備,手指必須放在扳機上,這就造成瞭兩個嚴重問題,一,隻要雙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會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槍,影響瞭持槍姿態,拼殺中使不上全力。  另外,三八式步槍太長,轉動槍口瞄準對方的力距也長,如果對方不是出現在正前方,轉動槍口的時間太長,可能槍口還未到位,自己已經被刺倒,這時候使用槍托進行打擊無疑是更為方便的作戰方法。可見,日軍白刃戰中能夠有效射擊的機會很少,保留槍膛中的子彈,取得戰果的機會微乎其微,反而影響瞭肉搏動作的質量。  這才是日軍在白刃戰前槍彈退膛的真正原因。   無獨有偶,發現在白刃戰中射擊得不償失的並不是日本一傢,中國軍隊也發現瞭這一問題。中國軍隊沒有白刃戰必須退掉子彈的條令,但是西北軍部隊廣泛在白刃戰中使用砍刀,實際上也是主動放棄瞭射擊的戰術。因為不可能一手揮大刀,一手拿一支步槍射擊。當然這也是因為西北軍出身的部隊刀法獨到,是當時唯一在白刃戰中可以占到日軍上風的中國部隊。  其他部隊,包括八路軍,刺殺技術與訓練在二戰前期都遠不如日軍。因此即便容易誤傷自己人,也要保留格鬥中開槍的戰術,以達到“幾條命換他一條命也夠本”的目的。這裡面,中國軍隊的槍支質量較差,彈丸初速低,近距離擊中後往往留在對方體內,殺傷力反而更大也是一個原因。  順便說一下,西北軍的刀法脫胎自軍閥混戰時期的李景林部,獨成一傢,專破日式白刃戰拼刺術。具體的刀法其實隻一招,出刀的時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來,刀背磕開步槍,同時刀鋒向前畫弧,正好砍對方腦袋。其威力在於揮刀的同時蕩開對方武器,因為和劈砍是一個動作,對手來不及回防就中招瞭。日本人怕大刀隊,並不是一般的宣傳,而是確有其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軍隊和日軍交戰中表明,如果雙方都使用輕武器,受過良好訓練的中國軍隊並不亞於日軍。比如眾所周知的四行倉庫之戰,日軍久攻不克,並不是謝晉元團長有三頭六臂,比別人更為善戰,而是因為四行倉庫三面臨租界,日軍不能使用重型武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戰鬥力幾乎沒有差別,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的優勢,主要在重武器。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也發現同樣問題。美軍的沖鋒槍槍身較短,白刃戰拼刺刀吃虧,最初近戰中往往用長點射彌補其不足。日軍實施夜襲等行動時,多為奇襲,使美軍來不及用密集彈幕將日軍切斷於戰線之前。  一旦進入混戰,沒有經驗的士兵用沖鋒槍掃射造成的己方傷亡往往比敵人造成的還大。在貝蒂歐,美軍指揮官肖普上校曾經威脅如果有士兵再亂開槍,就把他的槍扔到海裡,而且從此再不發一顆子彈。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美軍通過總結,認為白刃戰中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槍對抗日軍的刺刀。  美軍在實戰中證明手槍在白刃戰中作用最好。它的長度短,可以輕易轉向任何一方射擊,射擊姿勢也可以五花八門,裝藥少,即便近距離擊中第一個對手後也不易貫穿擊傷後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范圍遠超過刺刀。  至於裝彈,如果彈倉子彈都打光,還有刺刀逼過來,那就隻能認命瞭。不過,美軍制式手槍填彈七發,等於有連發七刀的能力。而一次白刃戰中很少有人能有機會連發七刀,這個概率太低瞭。  大概唯一略顯不重視白刃戰問題的就是德國人瞭,這和它的戰術運用和裝備有關。德軍進攻特別重視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防禦重視工事和裝甲部隊的配合,近戰的機會不是沒有,卻多發生在狹窄的工事、建築裡,比如斯大林格勒會戰。這時,德軍多用爆破、掃射來清除敵人,比用刺刀的機會多得多。  這樣,就被德國人總結出瞭“沖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金不換”的真理。其實,德國人不是不能白刃戰,他們更擅長在狹小空間用匕首、工兵鏟等武器解決問題,《拯救大兵瑞恩》裡面就有這樣一個鏡頭。   至於八路軍,拼刺刀開槍就純屬一種有預謀的標準戰術瞭。當雙方隊列接近,準備肉搏,即將接觸而還未接觸時,八路軍會突然來一次齊射然後再投入白刃戰。由於這次齊射距離近(約在10米之內),目標密集 (對方也在準備肉搏),且日軍初期全無防備,非常有殺傷力。而且,還可以起到鼓舞己方鬥志,震懾敵軍,擾亂敵人隊型的作用。  白刃戰中,八路軍戰士還常在雙方對定之前,搶先朝對方大腿開一槍。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距離差一點,敵方的刺刀還無法攻擊;子彈穿過對方大腿,就鉆入地裡瞭,不必擔心誤傷。最重要的是拼刺刀屬於需要全身配合的高難”運動”,如果日本兵大腿中上一槍,步伐不靈,那基本上隻能任人宰割瞭。而且八路會利用鬼子退子彈時暴露出的破綻。  什麼破綻呢?要知道三八大蓋其實是一種最不適合拼刺刀退子彈條令的步槍。中國士兵用的中正式(國民黨軍)、八一式(共產黨軍)

蘇聯勞改營60萬日軍戰俘的生活 為蘇聯搜羅情報?

  導讀:戰俘問題從來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沉重話題。蘇聯勞改營對日本戰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時期、特定背景下的特殊現象,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這一問題跟一系列問題一樣,長期以來一直被遮以神秘的面紗。以解密檔案為依據,還歷史以真實,無疑有利於世人對這段歷史真實面目的真切認知。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集結在蘇聯遠東邊境的150多萬蘇聯紅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兵分四路向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擊。截至8月30日,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的關東軍各部隊,全部被解除武裝。蘇聯紅軍在中國和朝鮮人民的有力配合下,一舉打垮瞭盤踞在中國東北等地多年的關東軍和其他日軍。在整個遠東對日戰役中,蘇聯紅軍共擊斃日軍83737人,俘虜日軍59.4萬人。  作為戰利品之一的近60萬日軍戰俘被蘇聯紅軍分期分批地押入蘇聯境內,大部分日本戰俘被安置到蘇聯的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還有一些被安置到哈薩克地區及頓河流域的坦波夫州等地。  日本戰俘被安排學習馬列主義理論  為瞭豐富戰俘的生活,蘇聯勞改營當局安排瞭一些文體活動。當年的日本戰俘清水芳夫在多年之後回憶道:他曾被關押在莫斯科附近的拉達國際戰俘營,“昭和21年(公元1946年)初夏,我們舉行瞭拉達田徑奧林匹克賽”。在1949年勞改營的新年聯歡會上,一出由當年為日本關東軍和特務機構效力的中國漢奸上演的京劇《盤絲洞》,竟博得瞭全場掌聲,就連戰俘營的蘇方管理人員也看得津津有味。  蘇聯勞改營當局特別重視對戰俘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期培養戰俘對蘇聯的好感,同時宣傳蘇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正如原俄羅斯《消息報》副總編、著名政治評論傢列昂尼德·姆列欽在《歷屆克格勃主席命運揭秘》一書中所指出的:政工教導人員的任務是“確保支持加強對蘇友好關系的戰俘人數不斷增長”。為此,除瞭所長、勞動主任、軍醫官之外,蘇聯勞改營當局還在每個戰俘勞改所都配備瞭一名政治部主任,專門負責戰俘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工作。   1947年,各戰俘勞改營和勞改所先後成立瞭戰俘民主委員會,委員由戰俘大會選舉產生,其宗旨和任務是對戰俘“講授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改造其根深蒂固的資產階級思想,使其成為一個永遠不做反人民事業的初步的民主主義者”。日本戰俘丸茂曾擔任過戰俘民主委員會主任。丸茂原是偽滿軍校的教官,年富力強,頭腦清楚,頗有口才,且會說俄語,因而他被授命專門從事對戰俘進行馬列主義理論講授工作,而丸茂所在的戰俘民主委員會的其他3名委員則仍必須參加勞動,並不享受丸茂的“脫產”待遇。  勞改所裡很快成立瞭政治學校,每周一、周五晚上7時至9時為政治學習時間,教材是《聯共(佈)黨史簡明教程》。後來,還成立瞭一個聯共(佈)黨史研究班,主要學習討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1948年以後,蘇聯勞改營當局又陸續給戰俘分發瞭一些書籍,主要有《共產黨宣言》、《國傢與革命》、《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主義基礎》、《斯大林傳》等,都是著作的日譯本。政治學習中湧現瞭很多積極分子,從1948年開始,其中的優秀者被分期送至地區勞改營本部學習6個星期,再回到原來的勞改所從事宣傳和教學活動。  一些戰俘通過政治學習初步明白瞭馬列主義的一些基礎知識,瞭解瞭蘇聯國內的一些現實情況。為瞭鞏固思想改造的成果,戰俘們還在勞改營裡創辦瞭《日文報》,交流彼此的學習感悟和心得體會。此外,他們還在1947年末創辦瞭《新生》板報,用16開的白紙寫成文章貼在板上,供大傢閱覽。板報還登載一些小故事、笑話、謎語等,這些活動無疑調節瞭戰俘們枯燥而繁重的勞役生活。  然而,事實上多數戰俘政治學習的效果並不理想。首先,不少講授者本身就是日本戰俘,他們沒有系統接受過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因而也就沒什麼這方面的理論素養,此前更沒有講授過馬列主義理論,僅懂得點俄語、有些文化而已,如此就被安排講授艱澀的馬列主義理論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現年70多歲的日本東村山市的退休教師益田實,當年是日本戰俘之一,多年後他這樣回憶當時的情形:“……我1米73的個兒,戴著深度近視眼鏡,乍一看像是個知識分子,於是戰俘民主委員會的一名委員對我說:‘從明天開始,給大傢講解這個。’這是一本我從來沒見過的《聯共(佈)黨史簡明教程》,厚一公分左右,我隻好天天開夜車閱讀,然後給人講解。幸好沒有出醜就講完瞭,當時可真是如履薄冰啊!”  其次,作為勞改所政治學習活動受眾的日本戰俘大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這也影響瞭政治學習的效果。不少人都是剛入伍才一兩年就淪為戰俘瞭,年紀還不到20歲,隻有小學或初中文化,有些幹脆就沒上過學,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接受馬列主義理論顯然比較吃力。中國末代皇帝、後來成為日本人傀儡的溥儀在押蘇聯期間也曾參加過蘇聯勞改營當局安排的這種政治學習,他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回憶瞭自己當時的感受:“為瞭我們學習,收容所當局發給瞭我們一些中文書籍,並且有一個時期,叫我的弟弟和妹夫給大傢照著本子講《列寧主義問題》和《聯共(佈)黨史簡明教程》。講的人莫名其妙,聽的人也糊裡糊塗。我自己心裡隻是納悶,這和我有什麼關系……‘學習’這兩個字,那時對我說起來,還不如青椒、西紅柿現實一些。每次學習,我坐在講桌旁邊一個特殊的座位上,總是一邊聽‘教員’結結巴巴地講我不懂而且也不想懂的‘孟什維克’、‘國傢杜馬’,一邊胡思亂想:‘如果能住在莫斯科,或者倫敦,這些珠寶首飾夠我用幾年?’‘蘇聯人不吃茄子,這回收下的茄子,怎麼個吃法?’……不過,我還能裝出很像用心聽的樣子,可有的人就不同瞭,他們索性打起鼾來。”具有相當文化素養的溥儀尚且聽得如此“糊裡糊塗”,那些沒什麼文化的日本戰俘聽課的效果便可想而知瞭。  蘇聯勞改營當局盛行做表面文章  日本戰俘政治學習效果不理想,還緣於蘇聯勞改營當局盛行做表面文章。戰俘們按照政工人員的要求展示“思想改造成果”,表達自己對馬列主義理論和思想的忠誠和信仰。當局將戰俘們的各種活動拍攝下來:“戰俘們在食堂就餐”,“戰俘們在理發館理發”,“戰俘們在醫院就診”,“戰俘們在搞體育比賽”,“戰俘們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照片還被裝訂成冊,旁邊配註瞭有關戰俘幸福生活的說明文字或忠實於斯大林的誓言,然後作為“思想改造”的成果送交上級部門。這些相冊不僅是展示給蘇聯人民看的,更主要是展示給全世界各國人民看的,以此表明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及其對人的特別改造功能。至於戰俘們究竟真正理解並掌握瞭多少馬列主義理論,又有多少戰俘通過政治學習成為瞭初步的民主主義者、培養瞭對蘇聯的友好情感,勞改營當局則不會太當回事。相關閱讀推薦:日軍曾在頤和園以東設西苑集中營 關押超2.6萬戰俘日本女兵:揭秘八路軍當年如何處理日本女戰俘?美軍對待越南女戰俘為所欲為 比日軍手段更殘暴!蘇軍集體屠殺日軍戰俘原因簡單:俘虜夥食不夠!60萬日軍戰俘被蘇聯用做苦力!一個冬天凍死5萬!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而戰俘們表面上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也不過是為瞭生存下去而裝裝樣子。他們擔心一旦流露出對政治學習的不滿和厭煩,就會被送到位於蘇聯腹地的戰俘懲戒所,或者會被推遲遣返回國。就連曾經殘暴地對待共產黨人、無情摧殘反戰人士的原日本憲兵也都變得“自覺”起來。日本久留米市的農夫平野好郎,在回憶蘇聯勞改營裡推行的“民主化”活動的有關情況時說:“這事發生在西伯利亞第19號戰俘所,時間在昭和22年(公元1947年)2月前後。紅軍將我們這萬名戰俘集合起來推行‘民主化’教育。所有的人一門心思想回傢。我們充滿瞭恐懼……原先的憲兵們都加入瞭新成立的‘民主化突擊隊’,‘民主化突擊隊’的勞動條件格外艱苦。每天早晚,他們進出營地時,扯著嗓子高唱‘紅旗歌’和‘國際歌’。他們裡邊就有那些……一貫壓制反戰理論、反戰學者和作傢的人,可是現在他們搖身一變,變得讓我們目瞪口呆。”  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會給戰俘們帶來一些實際的好處。前文引述的《歷屆克格勃主席命運揭秘》一書中指出:“那些同政工人員有接觸的戰俘的日子過得好一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戰俘人員受到提高飲食標準的獎勵,積極分子被送到所謂的休養房去過上10~12天的好日子,在那裡,戰俘們可以穿上清潔的內衣和睡衣,好吃好喝。”  政治學習以及“民主化”教育活動,使對戰俘的管理出現瞭一個非常滑稽、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蘇聯管理人員非常善於利用日本戰俘中存在的等級秩序,借日本軍官來管理日本士兵,從而有效地完成勞動任務;另一方面,政工人員又推行“民主化”教育活動,試圖消除日本戰俘中存在的這種等級秩序。當年的日本戰俘山崎幸男多年之後的回憶證實瞭這一點:“蘇聯方面在戰俘營實行戰俘自治原則,這導致瞭食品和其他奢侈品分配不公以及克扣配給等情況的發生,但是與此同時戰俘營裡也發生瞭反軍方的鬥爭。”山崎幸男這裡所說的“反軍方的鬥爭”,就是日本士兵戰俘反對日本軍官戰俘的鬥爭,而這種鬥爭自然是得到瞭蘇聯勞改營政工人員首肯的。  有日本戰俘被發展為蘇聯情報人員  蘇聯還在日本戰俘中發展瞭一批自己的情報人員。俄羅斯學者格列佈·車爾尼雪夫斯基在2001年8月31日《獨立軍事觀察》上發表的《學習斯大林著作的日本武士》一文中指出:“日本武士做夢都不曾料想過:他們必須學習馬克思、列寧、斯大林著作,然而,這確實發生瞭,就發生在蘇聯戰俘營裡。1945年秋天被俘的日本武士被迫接受思想改造,嘗試著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否則,他們的生存以及返回祖國都會成問題。不過,並非所有的‘勞動改造和政治學習的優秀分子’都能成功地返回祖國……我們的特工人員在戰俘們中間開展活動,培養‘自己的幹部’。思想‘改造’的結果是一批新的日本共產黨員出現瞭。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戰俘營裡充當蘇聯當局的秘密情報員,告發自己的同胞。”   每逢日本的廣島、長崎遭受美國人原子彈轟炸紀念日,蘇聯勞改營政工人員對日本戰俘的態度相對於平時而言就會變得比較有人情味。他們會給戰俘一些食品甚至伏特加白酒,安慰他們不要過於悲傷,同時也不忘記“責怪”幾句美國人的無情。這時,動瞭真情的日本戰俘有的會哭得很厲害,一些日本戰俘還含著眼淚說他們憎恨美國人、熱愛蘇聯人。  1949年初,日本戰俘被準許與傢人通信,每人先準許通一次信,用的是雙頁明信片,一頁寄往傢裡,另一頁是傢人回信用的。回信地址是蘇聯XX地區XX號收容所,沒有標明地名。明信片不允許寫太多的字。蘇聯方面規定,戰俘隻準許寫自己的事情,不允許介紹與自己無關的情況,在經過蘇聯方面的檢查之後明信片才能由專人統一發出去。戰俘民主委員會的委員可享有一定的“特權”,可以多發幾張明信片。  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報刊報道瞭這樣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年春天,正逢汛期,一名日本戰俘冒著生命危險,縱身跳入冰冷的水中,將不慎掉入水中的勞改營主任的兒子救瞭上來。此後,這名日本戰俘在勞改營裡的狀況和生活條件得到瞭改觀。後來當這名日本戰俘被遣返回國的時候,勞改營主任眼含熱淚送別瞭他。歲月荏苒,一轉眼幾十年過去瞭,這位當年救人的日本戰俘,已經成瞭一個大老板,他打聽到當年被他從水中救上來的那位小男孩的住址(這時,小男孩的爸爸——當年的勞改營主任早就去世瞭),邀請小男孩一傢人去日本作客,還送給他們一輛嶄新的豪華汽車。不過,就筆者看來,當年這位日本戰俘冒著生命危險救人,與其說是蘇聯方面推行的政治學習、“民主化”教育運動和思想改造的成果,倒不如說是他渴求能夠生存下去並平平安安地返回日本的求生本能和動機起瞭作用。  戰俘問題從來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沉重話題。蘇聯勞改營對日本戰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時期、特定背景下的特殊現象,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這一問題跟一系列問題一樣,長期以來一直被遮以神秘的面紗。以解密檔案為依據,還歷史以真實,無疑有利於世人對這段歷史真實面目的真切認知。(來自新浪歷史)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美軍對待越南女戰俘為所欲為 比日軍手段更殘暴!

  美軍口述:“我軍越南虐待女俘比日本人殘忍!”  “在我信奉的宗教裡,我宣誓:我所說的和所涉及的,都是我親自幹的和親眼所見的,對所說和所看到的事實,我願承受法律責任和上帝的裁罰。”  我的證詞如下:  在我接到命令火速率隊趕到硯港時,才知道是執行往西貢給友軍押運女人的任務。羅斯上校告訴我這是一樁秘密,不得外泄,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增兵,沒有必要因為幾十個越南女人,而給部隊的聲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我還得知,這是越南女俘首次被送往西貢充當妓女,也要格外謹慎。  從介紹中得知,她們是在胡志明小道之戰因掩護北越傷病員而被抓獲的。當天下午,我便領隊進駐硯港郊外的女俘營。按照程序,我監督著看守人員,強迫這些女戰俘在自願賣淫的證明上按手印。實際上,這些女人都是被暴打後神志昏迷後按的手印。我清點瞭人數,整整51個。為瞭長途運輸的方便和不致於傳染病毒,醫生們給她們檢查瞭身體和做瞭必要的清洗,確定沒有性病後,我決定當天晚上押運行動開始。 逼迫越共清理水中的陷阱。  在船上,我從34團的問詢電話裡得知,一個月前從泰國徵募的妓女,到達駐地剛剛營業3天,便被空軍誤投的炸彈全給炸毀瞭,致使陸軍和空軍發生 火拼。34團的官兵,已有6個月沒有見過軍妓,平均每天發生二起強奸或輪奸當地女人的事件,使駐軍的秩序受到某種威脅。同時,有一個小隊發生集體作亂的事情,他們全部都受到軍法制裁。34團軍的長官要我們盡力快速趕到。 越南女兵  但艦上發生一件事,致使押送女俘的任務變得無法完成,當然,我是策劃者,有逃脫不瞭的罪孽。如果,我不認同不支持,也許不會發生。  海軍是美軍中建立隨軍妓女最早的兵種,他們可以在戰閑時把妓女收集在艙底,供海軍官兵在航行時淫用。而陸軍則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他們見押上船這麼多女人便騷動起來。  由於暈船原因,海軍官兵幫助我們分擔一些警備任務,事情便出現在這裡。  他們把底艙全都封鎖住,然後逐個地提前享受這些昏沉沉的越南女俘,他們把這些女人的衣服全都脫下扔進大海,然後進行虐待。  美國海軍的性變態是出名的。  這時,我們的一個士兵也不知從什麼通道,誤闖進集體奸淫的底艙,結果被海軍官兵暴打一通,扔進大海,可是這位士兵從小在海邊長大,最後從舷梯爬到船上,將情況報告瞭我。我一聽火瞭,命令部隊封鎖所有艙門。相關閱讀推薦:越戰美軍殘殺平民暴行錄(圖):美萊屠殺醜聞曝光日本海軍為什麼敢和美軍掰手腕:飛機全已國產化揭沈崇事件真相:北大女生被美軍強奸 引民眾抗議朝鮮教科書裡的美國大兵好殘暴!美軍竟這樣虐俘戰敗後的日本“慰安夫”為何非常懼怕美軍女兵?分頁:1/10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我領一隊人馬直奔艙底,把赤身裸體的海軍官兵全都驅逐出去,下令我的部下按小隊輪流享受。  他們領我到船艙,一個看起來臉色最好的女人木呆呆傻稀稀地倚著門,神經似地有些遲鈍,臉上毫無表情,死人樣地立在我眼前,我讓她躺下。  她好像聽到什麼指令,身子往後一仰,四仰八叉地躺到床上。  我把她的下身拖下床,在這一剎間,我發現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兩腿之間掉瞭下來。  我一檢查,知道自己根本操作不瞭。  從她的陰道裡,我掏出瞭沉甸甸的高射機槍的子彈殼。隨後,一股發黑的血水湧出來。這時,我也接到報告,艙下的女戰俘不同程度地都遭到這樣類似的性摧殘。  等我趕到底艙,看見從女戰俘的體內掏出各種子彈67發,子彈殼134個。3個女戰俘的乳頭上被倒上彈藥,點燃後把胸部燒焦,有一女戰俘被幾個士兵撩在地板上,她大叫肚子痛,但她體內好像沒有什麼東西,18分鐘後停止叫喚死亡。  事後,據海軍知情人說,是有人將槍藥灌進這個女人的陰道,造成她中毒死亡。   我的無恥和天良喪盡,就是讓部下簡單清理完後,繼續讓她們開始接受奸淫。  由於她們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摧殘,很難滿足士兵們生理上的需要,隨後也引發瞭性虐待。  一個士兵竟然把一個圓型手榴彈放進一個女戰俘的體內而取不出來,這可能會炸沉這艘船。我們火急地把這個女戰俘從底艙扶到甲板上。這是個年齡隻有17、8歲的少女,經過這幾個月的蹂躪,己經變得皮包骨頭。她兩眼冒火地看者我們,一言不發。  幾個士兵試圖取出這顆爆炸物,但都失敗瞭。我隻有下達命令,將她推進大海。就在這時,這個少女突然向我奔來,幾個士兵急忙上前阻攔,扭住她,也就是在這時,一聲巨響,4個士兵全都崩上瞭天,最後血肉成塊地從空中拋落到海洋裡。  這個少女是我一生中最不敢忘卻的人,她的被炸使人每每想起都膽戰心驚。  戰後,我搬到一個新居,鄰居傢有個女孩長得和這個姑娘一樣,她每次朝我笑,都讓我心驚膽戰,後來,我還是找瞭個藉口搬到洛杉磯去瞭。  發生這件事後,我下令凡是到底艙的官兵,一律不得帶武器,並且不準性虐待事件再次發生,因為,女戰俘是屬於全體官兵享受的公用財產,不得任意損壞,一經發現,軍法制裁。  海軍要求性交,否則將要停駛船艦。  經研究,可以讓海軍官兵享受這船上的女戰俘,但必須按軍規執行,也就是交納費用,我們決定利用這次押送女戰俘的機會給死亡官兵傢屬掙些撫恤金。  價格定為每次6美元,海軍說她們比其它來的妓女要價還高。我說,這是海上,不是陸地。  海軍接受我們的規定,我們用這些女醫生和女護士,進行收費。分頁:2/10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在我們終於達到西貢邊一處無名碼頭時,船上51個女戰俘還剩下50個,我在友軍聯隊的隊部轉交瞭這些女人。  其實,我交給他們的充其量是一堆已經開始發黴的肉塊,即便用來做解剖也沒有什麼價值瞭。她們能否完成一個饑餓瞭半年的幾百男性的需要,不論從哪個角度說,都不具備這個能力瞭。  當我把她們押進新蓋的女俘營時,我看見急不可待的官兵縱欲隊伍已經排出瞭幾裡多地,而且都脫掉瞭上衣;排在前頭的士兵,乾脆解開褲帶拎著褲子等待。  這50個女人,將在這裡經受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性蹂躪和性摧殘。  女醫生和女護士們,她們在國傢被侵略時成瞭性標本。  這件事情迄今未有越南人出面作證,難道所有的人都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瞭?  這些運往酉貢女俘營的越南女人們,她們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呢?結局可想而知,但其悲慘是無法想像的。  這是發自西貢的文本,給我們一段恥辱不堪的回聲,擊打著每一個因讀解文本而心頭發痛人的心。  電文:  現已執行。  作為美國軍人,為瞭歷史形像和軍隊的形像,你務必在明天裡將44532號女俘營內全部越南女俘消滅,同時做到無痕跡可追查。  接到命令後,是非常倉促的,但我們為瞭今後軍隊的形像,立即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才能將44532號女俘營裡越南婦女從地球上抹掉,大傢提出瞭34條建議,最後選擇瞭毒氣。  為什麼選擇毒氣呢?一是鄰部隊剛剛從本土運達駐地一批毒氣彈,現在已經派不上用場,所以他們決定銷毀。  我們與他們取得聯系,當天夜裡將40名女俘趕進一座山洞,清點人數反復核實,最後全都捆在一起,實施毒氣彈爆炸。

緬甸戰場日軍士兵驚人一幕:第四師團士兵泡病號

  在日本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大多數時候讓人壓抑,但也難免有些讓人忍俊不禁的地方。   《菊兵團的艱難突出》一書,是原日軍第十八師團炮兵少佐武川千裡的作品,描述瞭這支日軍精銳部隊從出征南洋到覆滅緬甸的真實經歷,雖然文學色彩不濃厚,但頗有一線色彩。   其中有一段談到增援到前線的大阪兵,和整本書慘烈沉重的內容很不協調。   在當地前線第十八師團的日軍,主要來源是九州海島部隊,素以兇殘著稱,曾參加過對南京的作戰。我們長期聽到一個傳說,講孫立人將軍在緬甸下令將日軍戰俘中 到過中國的一律槍斃,這件事可以反映當時中國軍隊對這支日軍的憤恨,因為孫立人將軍反攻回國時,遭遇的第一支日軍,就是這個第十八師團。不過據我的考證, 這話應該不是孫立人說的,而是另一個遠征軍將領,孫的部下李鴻將軍(黃埔五期,新三十八師師長)。

解密:一駕國共雙方都未記錄的被擊落日軍飛機?

  在考證翻譯日本記者伊藤桂一八路軍圍攻深澤縣城作戰一文因為內容中提到“運送給養的運輸機被八路軍擊落”,引發相當多讀者對此戰細節的興趣。薩也曾為此遍尋日文與中文資料,卻再未見到相關記載,認為伊藤有誤記的可能。   然而,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此戰中伊藤的一個錯誤被發現,那就是他記錄的作戰發生在一九四一年。而最終證明,八路軍回民支隊馬本齋部圍攻深澤,實際發生在一九四零年十一月,或許因為年代久遠,伊藤的紀錄,與實際時間相差瞭整整一年。   因此,我去尋找一九四一年被八路軍在深澤擊落的日軍飛機沒有著落也就不奇怪瞭,時間不對,無疑是南轅北轍。   在作戰時間重新確定以後,薩重新對此戰作瞭些調查,利用幾個周末的時間,試圖重新找到這次防空作戰的線索,畢竟,以八路軍的武器裝備,擊落日軍飛機這樣的戰果,是非常難得和值得考證的。   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日本愛好歷史友人的幫助下,一份意想不到的資料,終於讓這架“失蹤”的日軍飛機重新浮出瞭水面。   這份資料,就是日本原陸軍航空兵部隊老兵組所編的回憶錄《陸鷲與太平洋戰爭》(主編

戰爭回憶:意大利情報員見證日軍戰損是大幅縮水

  萬斯白.(AmLeto Vespa)一戰期間浪跡於遠東的意大利人,曾被協約國情報機關招募為間諜,190年被張作霖秘密留用,並加入中國籍.918事變後,他在日本人要挾下開始為日本情報機關效力.後不堪日方驅使.於1936年逃出,次年在上海寫出(日本在華的間諜活動)一書。向世界揭露瞭滿洲國的罪行.此書1939年由國光印書院出版,當時在中國的英國記者HJ,田伯烈,美國記者斯諾等予以高度評價.可以說是部獨一無二的秘史. 眾所周知,東北的抗日武裝先後有義勇軍和抗聯,對於義勇軍的作為以往的評價不是很高,一般認為除瞭初期馬占山的江橋抗戰,其他的均為力度很弱的民眾自發性抵抗.但萬斯白的記述中,義勇軍其實很能打.曾給於日軍以沉重打擊.此外,萬斯白還用確鑿的案例揭露瞭日軍為瞭維護其所謂的皇軍顏面,面對失敗予以掩飾的做法. 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瞭長期以來公眾對日本戰史中的戰損數字縮水問題的爭論.其實日軍自請略中國之始,縮水戰損數字的做法就成為瞭慣例.   萬當時為東北義勇軍提供鬼子的情報。有一次他提供瞭情報。某支義勇軍襲擊瞭日軍橫道河子駐地,日軍死亡143人,(其中14名俄國幫兇)被俘虜127人(並非全是日軍)同時另一支一同軍襲擊瞭駐紮在哈爾濱100公裡外的日軍一部,鬼子死亡134人。被俘虜走86人(俘虜中不全是日軍)隔瞭幾天。萬斯白看到日軍的戰報這麼寫的。4月12日下午5時30分,橫道河子附近,蘇維埃的人炸瞭一列火車,死者3人,傷者10人。暴徒被逮捕。並經審訊,這是共產黨人犯下的罪行!23日晚。一隊4000人的悍匪襲擊瞭在橫道河子的日軍支隊,我方與土匪激烈交戰,最終趕走瞭土匪。擊斃敵人367人。俘虜211人。我方有4名士兵戰死。11人受傷。日軍官方的傷亡書記竟然能和實際情況相差百倍。   關於鬼子的戰損縮水。萬斯白認為那是日本民族很可笑的地方日本人堅信自己是優等民族,是神明的民族.其他民族和他們相比起來都是低等民族,在和任何其他民族交戰中,他們都不會承認自己失敗或受挫.即便死瞭很多人。他們也會隱瞞死亡的真實人數.

趙尚志肖田地突圍戰損3比100 日軍嘆服稱如德軍

  在趙尚志主動進攻、先機制敵的戰例中,肖田地戰鬥最具代表性,日軍頭目望月曾慨嘆:此戰必有名將指揮。並驚奇地稱:“肖田地突圍,是德國聯軍式的退卻!”抗聯名將趙尚志在對敵戰鬥中常常出奇制勝,創下瞭許多經典戰例。   創新武器,攻城奪船   趙尚志為什麼要創新武器呢?日軍侵占東北三省以後,加強瞭所有城鎮的軍事佈防,並四處揚言:抗聯和那些土匪一樣,決不敢攻打城鎮。日軍這麼做,是想把抗聯激出山林,利用城防優勢消滅抗聯。趙尚志為擴大抗聯的影響,打掉敵人囂張氣焰,依靠自主創新精神,自主研制武器,其中,用自主研制的木炮,轟賓州、轟日軍貨輪,被人們傳為佳話。   什麼是木炮呢?木炮是趙尚志利用在黃埔軍校學到的火藥力學知識,帶領土專傢研制的一種重型武器。木炮是怎麼制成的呢?趙尚志在山上選瞭一棵一摟多粗的鮮榆木,掏空樹心,挖出一個圓洞,鑲進一根粗鐵管,外面用五道鐵箍緊緊箍住,並用粗鐵線一道道纏好,炮筒制成後,炮膛內裝入十多斤火藥和三四十斤碎鏵鐵、大秤砣和破鐵鍋等物,再接上導火索,最後用棉花、黃泥將木炮口緊緊封好,一臺威力無比的木炮就這樣制成瞭。   1934年 5月9日,趙尚志率部隊將賓州城(賓縣)團團圍住。趙尚志命令戰士用火力壓制住城墻上的敵人之後,指揮戰士用南城門前的一棵千年古樹做炮身,把炮筒牢牢綁在大樹上,炮口瞄準瞭城門。隨著木炮震天之響,南城門旁的炮樓被打中,坯瓦七零八落。又一聲炮聲,城墻被轟破一角,戰士們從缺口沖入城內。此戰日軍死傷七八十人,而我軍隻犧牲二人。之後,他們繼續用自制的木炮在松花江南岸方正縣草皮溝成功擊沉一艘日軍貨輪,截獲瞭大量軍需物資。老百姓高興地稱贊:“自制木炮顯神力,抗聯聲威震敵膽”。

史迪威批評孫立人不願與日軍作戰:造成惡劣影響

  在印緬戰場,孫立人給人的一大印象就是“吵”,而且常常與最高指揮官史迪威“吵”。吵的時候,孫立人是用英語厲聲爭辯,史迪威是用中文大喊大叫,雙方都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方便其他在場的兩國人理解。   史迪威的“泡”和孫立人的“堵”   兩人吵得最厲害的一次應該是1944年1月2日那天。這時才打下於邦。有感於部隊已經打瞭近十個月需要休整,同時一個師的兵力繼續進攻仍然顯得單薄,孫立人命令部隊停止向前攻擊,隻做一些鞏固打下來的據點的整備。史迪威則認為不能給敵人以喘息之機,應該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於是,兩人發生瞭激烈的爭執。   史迪威在戰場上有一習慣,用“泡”的方式督促前方將士的進攻。即一處戰鬥成膠著狀態時,為瞭鼓勵將士們加大進攻力度,他會來團部,呆在那兒不走。   史迪威的“泡”法在緬北戰場就是2日這天從孫立人這兒開始的。1月2日中午,他來到瞭孫立人的師部。孫立人知道他所來何意,膽子也大,竟敢不讓總指揮進入掩體。他派人將史堵在外面,說師長正在裡面部署指揮戰鬥,請總指揮稍等。史迪威獨自枯坐在掩體外的竹凳上,一等就是好幾個鐘頭,副官不停出來應付。   畢竟史迪威官大,看真的推不走,孫隻好妥協,出來瞭,也答應瞭史的部署,立即命令部隊向太白傢和腰班卡攻擊前進。但史也隻好答應孫,同意他使用迂回戰術,自主指揮部隊,立即增加空軍及炮兵的支援,並讓新22師快速投入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