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春秋

春秋貪官羊舌鮒:中國貪官的“開山鼻祖”

  如果說,中國的貪官非要尋一個“開山鼻祖”來供奉的話,那麼,羊舌鮒就是“當之無愧”的祖師爺瞭。  羊舌鮒,字叔魚,春秋時期晉國貴族,聲卒年月不詳,官至晉國大夫、代理司馬、代理司寇。他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見諸文字記載的大貪官,也是第一個被以“墨”罪論處、殺頭示眾的人。他在任職期間,“瀆貨無饜”,“邀寵竊官”,“賣法縱貪”,劣跡昭彰,是第一個被奴隸制法典釘上歷史恥辱柱的貴族高官。  作為“貪官始祖”,羊舌鮒具備瞭貪官們所具有的一切特征:貪權、貪財、貪色、奸佞霸道、知法犯法。自他之後兩千五百多年來,“貪墨族”子孫們費盡瞭心機,也還是沒有超出祖師爺“貪墨”的范圍。  羊舌鮒出身名們,是晉文公時期馳騁沙場的一代名將羊舌鬥克的後代。羊舌鮒父親名為羊舌職,因有功於晉侯,官拜晉國太傅、中軍尉,在晉國政壇十分顯赫。羊舌職的正妻聰明賢惠,知書達禮,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羊舌職在處理問題時,經常征求她的意見。她生有羊舌赤、羊舌肝(音西,字叔向),都是晉國聞名遐邇的賢能之輩。羊舌赤官拜中軍尉,是晉國著名高級將領。叔向聰明賢達,博學多聞,精通文史,富有才幹,是當時著名的社會活動傢和外交傢,頗受社會尊重。  叔向的母親十分註意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羊舌赤和叔向為官之後,他要求兩個兒子做清廉正派的好官。她精通歷史,常以史警人,曾給兒子們講過一個叫伯封的故事:舜帝時期,殺瞭一個叫伯封的貪官。伯封是當時舜的樂正後夔的兒子。伯封愛財成癖,貪婪沒有滿足,人們都叫他大豬,意思是,他太貪婪瞭。另一個有窮氏部落長官叫後羿的處置瞭他。夔因此沒有瞭後代,也就沒有人祭祀祠廟瞭。她通過講這個故事提醒兒子,不要因貪婪而給傢族來災難。  男人對美女的追求,是一個永恒的社會現象,羊舌職在四十多歲時又娶瞭一個美麗聰明、活潑可愛的小老婆。但正妻卻對小老婆很警惕,不讓她接近羊舌職,更不許同宿。羊舌職對此意見很大,造成傢庭矛盾。叔向勸母親不要管這事,母親告訴他:“美麗的深山大川,正是龍蛇之鄉。她長得美麗妖嬈,但行為不端,我擔心她將來生出龍蛇之輩來禍害你們,給傢族帶來災禍,所以才對她嚴加管束。她自身能對我造成什麼妨礙呢。”為緩解傢庭矛盾,她開始允許小老婆接近羊舌職。不幾年,羊舌職的小老婆生下瞭羊舌虎、羊舌鮒兄弟二人。  羊舌虎長的魁偉英俊,有智有勇,一舉一動很像羊舌職,受到當時晉國六卿之一的欒盈的喜歡,成為欒盈最為寵信的幕客。   羊舌職把他最小的兒子取名為鮒。鮒,是魚的一種,即現在的鯽魚。羊舌鮒自幼生活在優越的傢庭環境中,沾染瞭不少貴族階級驕橫的習氣,同時由於他是庶出,在傢庭環境中沒有地位,很多大事靠不上邊,並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熱諷,精神上相對壓抑,因而形成瞭他待人接物兇狠貪婪的性格。  羊舌鮒主要生活在晉厲公至晉平公時期,即公元前五八○年~前五三二年。羊舌鮒看到當時天下諸侯爭霸,掌握軍權很重要,於是就習武從軍,依附掌握軍權的范宣子,成為范宣子在軍中的親信,一步步得到提拔重用。  自從羊舌鮒手中有瞭權力那一天起,他的貪婪本性就日漸暴露出來。他費盡心計搜刮民脂民膏,有時不擇手段,其行徑如同光天化日之下攔路搶劫的強盜一般。我們僅列舉羊舌鮒一生中的四件事,就足以說明他極其貪婪的人生。  第一件大事,大發邾子國戰爭財  晉國與邾子國之間發生戰爭的起因是這樣的:晉平公六年(前五五二年),晉國為瞭提高其在各諸侯國中的霸主地位,決定在濮陽舉行大型盟會。懼於晉國聲威,齊國、魯國等十三個大小諸侯國都派兵參加瞭會盟。盟會期間發生瞭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就是界於齊魯兩國之間的一個很小的國傢邾子國,利用會盟期間魯國國內空虛,突然襲擊瞭魯國。晉國作為盟主不能熟視無睹,遂決定出兵幫助魯國,進攻邾子國。晉國出兵援魯的消息一傳出去,羊舌鮒就積極活動,欲率軍攻邾。因為邾子國小國寡民,兵單力薄,對於晉魯兩國聯軍,如虎口之羊,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范宣子便送一個人情給羊舌傢族,派羊舌鮒帶兵援魯。  羊舌鮒兵權在握,高興萬分,率虎狼之師揮戈東進。羊舌鮒驍勇善戰,而且又兇狠擅殺,凡晉軍兵過之地皆血流成河,城鄉被搶劫一空,很快征服瞭邾子國。羊舌鮒在這場戰爭中大肆搜刮,邾子國的金銀財寶,大半進瞭他的腰包,車拉馬載,偷偷運回晉國,他由此發瞭一筆橫財。  魯國大夫季武子對晉國軍隊特別是羊舌鮒十分感激,犒勞三軍,並挽留羊舌鮒在魯國住一段時間,讓他遊泰山觀泅水,盡情玩樂幾日。而這卻給瞭羊舌鮒一個避禍的機會。  事情是由晉國貴族內部的鬥爭引起的。晉平公七年(前五五一年),手握晉國軍政大權的范宣子,與同自己一朝為官的外孫欒盈不和,常懷疑他有二心,便將他趕出國境,欒盈被迫逃亡楚國。而當時晉楚兩國爭霸,范宣子便認定欒盈叛國,於是大舉清洗欒盈一黨的人,一次就捕殺瞭欒盈死黨十人,其中就有羊舌鮒的哥哥羊舌虎。  羊舌虎被誅殺,羊舌傢族受到牽連,羊舌鮒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羊舌赤、叔向也被范宣子囚禁起來。魯國大夫季武子得到這個消息,更是堅持不讓羊舌鮒回國,借機保護起來。羊舌鮒由此躲過一場大禍。  後來查明,羊舌傢族的其他人確實與欒盈沒有關系,又經別人說情,羊舌三兄弟羊舌赤、叔向、羊舌鮒都得到寬釋,但范宣子對他們不再予以重用,斬露頭角的羊舌鮒也隻好屈身而退,暫時從政壇銷聲匿跡。相關閱讀推薦:明朝官場奇葩現象,貪官們為何爭相為海瑞跑官?解密歷史:古時貪官為什麼都會在案發後自殺?曾國荃為什麼落個貪官的罵名?曾國荃是貪官嗎唐宋明三朝的貪官們的財產清單分別是什麼樣的?明朝時期竟曾因貪官囤藏二億兩白銀導致通貨緊縮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二件事,借兵威脅索賄衛國  羊舌傢族在范宣子執政時期,整整沉寂瞭二十年,直到晉平公死後,晉昭公即位,改由韓宣子執政,羊舌鮒兄弟才被重新起用。晉昭公三年(前五二九年),晉國決定,再次召開諸侯盟會,提高晉國的霸主地位。韓宣子全權主持會盟活動。他任命羊舌鮒為代理司馬,使羊舌鮒再次掌握瞭軍權。為顯示晉國軍威,經過一番準備,七月二十九日,羊舌鮒率晉軍三十萬人,戰車一千輛向東開拔,到邾國的南面去訓練軍隊。  羊舌鮒久困復出,得意洋洋,不註意收斂,反而十分張揚,一路行軍耀武揚威。不幾日,他的貪婪本性就暴露無餘。途徑衛國,他命令軍隊駐紮下來,求貨於衛國。衛國沒有理會他,他就以秣兵厲馬為名隨地亂砍柴草,弄的處處狼煙,並放縱士兵騷擾百姓,有的村莊被洗劫一空。衛國此時認清瞭羊舌鮒的貪婪本性,隻好派大夫屠伯代表衛國國君,帶上精美的綢緞和美味的羹湯,謁見羊舌鮒的哥哥叔向。屠伯獻上禮物後說:“各國侍奉晉國從不敢有二心,何況衛國在晉國君王的房簷下,豈敢有別的念頭?貴國的士兵這次在衛國砍柴與過去不大一樣,請你出面制止一下。”  叔向知道弟弟的貪婪本性復萌,但又驕橫不聽勸告,自己無能為力。他隻收下鮮美的羹湯,把綢緞退還給屠伯,抱歉地說:“羊舌鮒貪求財貨在晉國是出瞭名的,他如此貪婪會大禍臨頭的。今天這件事,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您以貴國君王的名義,把這些綢緞賜給他,就沒事瞭。”  屠伯回去後馬上照辦,果然不出所料,羊舌鮒見財眼開,看著精美的魯國產綢緞非常高興,當著屠伯的面就向部屬下達命令,停止騷擾百姓。此事使羊舌鮒貪婪的嘴臉暴露無遺。  不幾日,羊舌鮒帶領軍隊離開衛國,繼續東進,沿途示威,騷擾索賄於各諸侯國。晉軍先後壓服瞭鄭國、衛國、齊國、邾國、莒國等十幾個國傢,羊舌鮒可謂名利雙收,搜刮無數,滿載而歸。   第三件事,扣押人質求貨魯國  晉國成功地舉行瞭平丘會盟,看到霸主地位仍然穩固,十分得意。但晉國國君仍感到有一點美中不足,就是魯國國君昭公沒有參加。於是,羊舌鮒假公濟私,尋釁於魯,擅自逮捕瞭魯國上卿季平子。他這樣做是想一舉兩得,既可以泄國君之怨,又可以從中大撈一把。他命令士兵用佈幕圍起一個牢房,把季平子囚禁起來,讓魯國感覺很丟面子。  魯國感覺這是羊舌鮒要滋生事端的先兆,不知意欲何為,不免有些害怕。他們知道羊舌鮒貪得無厭,就帶著綢緞和食物來見羊舌鮒。羊舌鮒讓手下人收下禮物,允許魯國人可以給季平子送飯,但卻不肯放人。  羊舌鮒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他所關押的季平子,是當年曾保護他躲過殺身之禍的季武子的孫子。羊舌鮒不念舊恩,得瞭賄賂仍不放人,最後竟把季平子押回晉國,這在魯國上下引起很大震動。無奈之下,魯昭公親自到晉國求情,卻被晉軍阻擋在黃河邊上,不準進入晉國。這件事在晉國引起一些議論,認為魯國也是一個大國,這樣做會嚴重損害兩國關系,對晉國霸主地位將產生不利影響。何況,人們對羊舌鮒假公濟私、忘恩負義的做法議論紛紛,許多大夫嗤之以鼻。  晉國的霸道行為,引起魯國的強烈不滿,晉魯矛盾一時激化。而這時晉國也遇到來自另一個大國的挑戰。南面的楚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國力漸強,對晉國的霸道行徑十分不滿,有意與晉國爭霸。楚國先後出兵滅掉瞭晉國的友邦陳國和蔡國,鋒芒直指晉國。這對於晉國在中原稱霸是一個直接挑戰。要想保住霸主地位,晉國必須奪回陳蔡二國。  晉國計劃出兵攻楚,但晉魯矛盾的激化,造成晉國兩面用兵,軍事上十分被動。晉國決定首先緩解魯國的矛盾。為此韓宣子決定釋放季平子,著手改善晉魯關系。  魯國歷來是禮儀之邦,把聲譽看得很重。晉國想抓就抓、想放就放的霸道行為遭到季平子的反抗,他不肯回國。他向晉國慷慨陳詞,講自己無罪被晉國逮捕,使魯國蒙辱,要求召開盟國大會,晉國當眾向魯國賠禮道歉,用車禮送他返回魯國。  韓宣子感到問題很棘手,於是召集臣僚們商量。叔向說: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事是羊舌鮒幹的,要由他來處理好,否則向他問罪。韓宣子指令羊舌鮒放人,並負責把此事處理好。  羊舌鮒一時有些犯難,自覺得罪季平子太深,想來想去隻好用一個發賴的辦法~利用季平子獨自在外、四處無援、多少有些恐慌的心理,恩威並用,把他嚇跑。羊舌鮒親自接見季平子,假惺惺地說:“我知道你是季武子的孫子,二十三年前我出兵援魯,正遇到哥哥羊舌虎被殺,我受到株連,幸虧你爺爺保護,才躲過一場災難,否則,就沒有我的今天瞭,我這把老骨頭當年能回到晉國,等於是您爺爺給瞭我第二次生命,我怎敢忘記你們的恩情而不出面幫助您呢?”羊舌鮒邊說邊流淚,裝作情真意切非常痛心的樣子。季平子見狀,對他放松瞭警惕,以致相信瞭他,與他講話的態度平和下來,最後竟以長輩之禮來對待他。  羊舌鮒見第一步陰謀得逞,就又用暗示的口吻,對季平子進行威脅利誘。“現在晉國放您,而您不肯回去,讓晉國很生氣。我聽到下面的官吏們在議論,說是要把您放逐到西邊荒涼的地方去,現在已經派人在人跡罕至的黃河上為您造房子瞭,再過幾天就要派人把您送到那裡去,我聽瞭很著急,那樣的話您就很慘瞭,要受多少罪呢?”  羊舌鮒的一番話,確實把季平子給唬住瞭,季平子心裡更加沒底,思前想後,“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便放棄自己提出的賠禮要求,自己回國瞭。  羊舌鮒唬走瞭季平子,很高興,跑到韓宣子面前去邀功,取得韓宣子的好感。恰逢此時晉國司寇官位空缺,韓宣子便讓羊舌鮒代理司寇。於是,羊舌鮒輕而易舉地得到瞭晉國的刑獄訴訟大權,行為更加有恃無恐。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四件事,知法犯法亡命刀下  羊舌鮒任代理司寇不久,韓宣子便把提出訴訟多年而一直沒有解決的貴族之間的一樁土地糾紛案交給他來處理。  這件案子的原告邢侯與被告雍子是兄弟倆,同父異母,都是在晉國有地位、有影響的人物。這件官司起因於雍子的貪婪,案情十分清楚,但韓宣子世故圓滑,一直拖著不予處理。  雍子是楚國申公巫臣之子,由於在傢族中受到父母的欺壓和讒害,而楚國的國君和大夫都不幫助解決,他十分怨恨,便逃到晉國來。晉厲公八年(前五七三年),晉楚兩國交戰,在彭城(現徐州市)戰役中,晉軍被楚軍困於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晉軍雖是困獸猶鬥,但軍心渙散,戰局定敗無疑。就在晉軍即將土崩瓦解的時候,機智善戰的雍子力挽敗局,以自己的親兵為主重新組織瞭一支兵馬,與楚兵對抗。他知己知彼,熟知楚軍的一套戰略戰術,巧於用兵。第一步他巧佈戰陣,以少勝多,擊潰瞭楚軍。第二步他借勢重整晉軍,乘勝出擊,一舉奪回彭城。第三步他指揮軍隊馬不停蹄,跟蹤追擊,收復瞭原臣服於晉國的彭城東邊的幾個小國。雍子為晉國立下瞭千秋功業,成為晉國的英雄。晉厲公論功行賞,把畜邑之地(現山西境內)賜給雍子,並任用雍子為自己的謀士。  邢侯原名狐庸,也是申公巫臣的兒子,他是跟隨父親來晉國的。申公巫臣在楚國與子反爭奪美女夏姬,未能如願,便偷偷攜帶夏姬投奔瞭晉國。申公巫臣機智多謀,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戰將,他幫助晉國抵禦北狄入侵,又為晉國聯系吳國,並親自到吳國幫助訓練軍隊,教吳軍戰鬥力大為提高。申公巫臣又派兒子狐庸作為晉國大使住吳國。申公巫臣父子成為晉吳兩國通使聯合的創始人。晉吳結盟後,吳國便以晉國為後盾,出兵攻打楚國周圍的許多小國,一度使楚軍疲於奔命,國力有很大削弱。申公巫臣由此為晉國立下大功,也被任命為晉國重要謀士。晉國把邢邑之地(現山西境內)賜封給申公巫臣。申公巫臣死後,封地由狐庸繼承,晉國又加封狐庸濰邢侯。  邢邑與畜邑毗連。不知是晉人有意還是無意,並沒有對兩邑封地的界限作很明確的地界劃分。雍子是個貪心十足的人,他趁機擴大畜邑邊界,侵占瞭邢邑之地。於是,兄弟之間就發生瞭沖突,相互間不斷爭奪。如沒有在楚國的期間結下的那段仇怨,或許邢侯會寬讓於他,但這次是舊怨新仇加在起,邢侯豈肯罷休。於是邢侯告狀到韓宣子那裡,韓宣子見他們既是同族兄弟,又都是晉國功臣,隻是敷衍地勸解一番,明知雍對,也沒有給予明斷,稀裡糊塗給拖瞭下來。   雍子自知理虧,他想用賄賂的辦法來擺平這件事,一直在向韓宣子送禮。當他得知羊舌鮒接手這樁案子,便再次用“先下手為強”的辦法將自己年輕的女兒嫁給瞭羊舌鮒。羊舌鮒得到瞭雍子的女兒,便不問是非曲直,宣判雍子無罪,邢侯有罪,強行把畜邑的邊界劃到邢邑的范圍內,使雍子的畜邑一下子擴大瞭許多。  這很明顯是一個顛倒黑白的錯案。但羊舌鮒是代理司寇,邢侯一再要求重新審理,可羊舌鮒就是堅持錯案不變。邢侯心中明白這是有意為之,他一怒之下殺瞭羊舌鮒,並急速趕回封地,又殺死瞭雍子。  羊舌鮒被殺,一時成為晉國最大的新聞,人們奔走相告。人們普遍認為,羊舌鮒身為法官,知法犯法,任意踐踏法律,身首異處,是罪有應得。輿論使韓宣子這次不能敷衍瞭事,他再次玩弄圓滑,把羊舌鮒的哥哥叔向叫來,問他這件事怎麼處理,以免得罪羊舌傢族。  叔向知道韓宣子的用意,但他是個很明智的人,他說:“如此亂法,三個人都應定為死罪,現在隻要施生戮死就行瞭。”“施生戮死”就是殺死活著的刑侯,戮屍已死的羊舌鮒和雍子。  叔向進一步分析說:“雍子貪占別人的土地,卻不思退還而去賄賂執法官員;羊舌鮒知法犯法,利用手中的權利去謀私;刑侯明知故犯,犯罪的性質都很嚴重。”叔向又引用夏朝的法官皋陶制定的法典,加以說明:“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夏書》:昏、墨、賊、殺。 陶之刑法是世人所公認的,請按他的法典辦吧。”韓宣子接受瞭叔向的意見,殺瞭刑侯,將已死的羊舌鮒和雍子兩個貪人暴屍於市。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瞭魯國,孔子說:“刑侯之獄,言其貪也。”意思是說,在處理刑侯案件中,羊舌鮒枉法攫取美女,是一個貪官。孔子口誅羊舌鮒:“賄也”、“詐也”、“貪也”,意思是羊舌鮒集三惡於一身,死有餘辜!孔子高度贊揚叔向:“治國制刑,不隱於親”,懲貪誅墨,“以正刑書,晉不為頗”。  羊舌鮒身為代理司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護法,反而以貪壞法,賣法縱貪,被定罪為“墨”,“貪墨”一詞亦由此發源。在一些歷史文獻中,“貪墨”一詞有時也專指攫取美女,足見羊舌鮒貪婪行為影響之深。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君王後:為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畫上句號的女人

  導讀:從純軍事角度而言,白起無疑是戰國的終結者。但是,用槍桿子邏輯推導出的結果,往往不靠譜;論及政治與外交,齊國的君王後,或是為戰國畫上句號的人。  長平之戰,不啻為戰國歷史的拐點,亦使得一代名將白起的身後名稍稍蒙塵。在這之前,他運籌伊闕會戰,擊潰韓、魏聯軍,殲敵24萬,又成功將楚國勢力驅逐至徐、淮。長平之戰後直至嬴政稱帝,大規模的戰略決戰再未出現過。從純軍事角度而言,白起無疑是戰國的終結者。但是,用槍桿子邏輯推導出的結果,往往不靠譜;論及政治與外交,齊國的君王後,或是為戰國畫上句號的人。  說起這位君王後,不能不說一則頗具看點的“私通”軼事。  前284年,樂毅破齊,齊湣王被殺,兒子田法章流落莒地,在太史敫傢幫傭謀生。田法章長得帥,渾身上下遮不住的貴族氣質,讓太史敫的女兒大為傾慕,動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心思,私下裡常接濟衣食,二人很快墜入愛河,如膠似漆地偷嘗瞭禁果。後來田單用火牛陣打敗燕軍,田法章翻身得解放,做瞭齊襄王,太史敫的女兒入主後宮,生瞭兒子叫田建。  齊襄王在位十九年,沒多少建樹,但骨頭很硬,是個起而行之的實幹傢,外交上頗為強勢,以至於邊境始終不太平。《史記》就記載瞭三次小規模戰爭,如“(趙惠文王)二十五年,燕周將,攻昌城、高唐,取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齊襄王)十四年,秦擊我剛壽。”復國不久,需要休養生息,老打仗怎麼行?君王後顯然汲取瞭丈夫的教訓,在她秉政的近二十年裡,除非刀架脖子上,否則絕不出手。前265年,襄王病逝,田建繼位,史稱齊王建。一個龐大而虛弱,也註定需要她參與博弈與維持的新舞臺,如期而至。  當時能夠與強大秦國抗衡的,僅剩下趙國。由於齊湣王的死,齊跟六國都成瞭仇傢,君王後為改變這一局面,不得不進行修補。著名的“趙威後問齊使”的典故,就是君王後積極推動齊、趙傳統邦交的一次友好舉措。趙威後其人,據馮夢龍考證,好像是齊襄王的姐姐,如此一來,齊、趙就是親戚。可是文藝傢言未必可信,即便可信,君王後的分寸拿捏,也絲毫沒有將這層親戚關系當回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比如《戰國策》裡有個段子叫“觸龍說趙太後”,背後的肇事者就是君王後。趙惠文王剛死,秦國就上演“鬼子進村”,燕國又背後使壞,很不地道!趙威後心裡急呀,找齊國幫忙。然而齊襄王正病入膏肓,國事決於君王後,君王後要照顧老公,不想過多參與別人傢的事務,於是乎提出條件,“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長安君是趙威後最疼愛的小兒子,哪舍得呀!幸虧觸龍老成謀國,曉以利害,長安君才成行,化解瞭一場危機。  史傢總結君王後的外交,用瞭七字方針:“事秦謹,與諸侯信。”分析一下,還是蠻有意思的。“謹”,小心、慎重也。就是說,秦國是老大哥,惹不起,所以輕易不跟秦國發生矛盾或糾葛,盡可能躲遠遠的。事實上,秦國想打齊國也不容易,太遠,不接壤,中間有大片的戰略緩沖帶,打就要借道,所以沒法打。君王後的這個政策,對秦國而言是巴不得,因為正合乎其“遠交近攻”的謀略構想。“信”,誠實、不欺也。就是說,跟其他諸侯交往,答應的事兒,絕對兌現,如果沒答應,則絕不瞎摻和。這個方針的聰慧之處在於,為瞭不失信,隻能少答應;還有個潛臺詞,叫“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長平之戰,正是君王後作壁上觀的一個鮮明例證。趙威後去世,孝成王沒瞭主心骨,用瞭紙上談兵的趙括,45萬軍隊全報銷,致使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遺產損失殆盡。那麼,孝成王為何不學他老媽跟齊國“合縱”呢?如果齊國出兵,哪怕是造出一種沿黃河西進的聲勢,白起絕不敢坦然圍困趙軍四十天;如果提前決戰,沒有斷糧的趙軍,戰鬥力不消說,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犯糊塗或是一個原因,主要原因怕還是請求瞭也沒用,明哲保身的君王後不會答應。  這七字方針,使君王後順順當當為戰國送瞭終。  太史公挖苦道:“君王後賢,……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於秦,以故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你看,秦與列國打得熱鬧異常,她連熱鬧也不瞧,關起門過自傢小日子。前221年,秦滅瞭五國,然後慢悠悠地兵臨齊國城下,齊王建投降,戰國時代結束,而這個碩大的句號,恰恰是齊王建的老媽給畫上的。  君王後個性叛逆而任性,但文化領悟力確乎不低。齊國作為當時的文化高地,坐而論道的清談客多瞭去瞭,學者雲集,君王後受到濡染,想必不算稀奇。《戰國策》載有“玉連環”典故,說嬴政派使者送給她一尊玉連環,問:“齊國人才多,能否解開不?”君王後在群臣無人能解的情形下,自己引椎破之。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是一種舉重若輕的能力,若無文化依托,絕對辦不到。當然這個典故多半不可信,君王後去世時,嬴政還沒即位,怎能相互開展外交活動?不過,嬴政確實應該感謝這個女人!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戰國趣事多 春秋戰國那些牛人牛事揭秘:春秋戰國歷史上死的最蹊蹺的國君是誰?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如何來處理外交事務?春秋戰國時期的行為藝術:伍子胥吹簫獲賞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復仇者:伍子胥破楚鞭屍

春秋五霸楚莊王:一個莫名其妙就醒過來的昏君

  城濮之戰後,楚國戰敗。不久,楚成王死翹翹也,他的兒子商臣繼位,便是楚穆王。楚穆王對失敗不甘心,一邊勵精圖治,一邊抓緊操練兵馬,發誓要與晉國決一雌雄。他首先將附近的幾個小國兼並瞭,又將中原的陳、鄭等國拉瞭過來。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正要雄心勃勃發憤大幹,天不假年,他卻突然暴病加身,也死翹翹也。他的兒子旅即位,史稱:楚莊王。   莊王年幼,繼位?還不滿20歲,正是荷爾蒙發達的時候,特別喜歡聲色犬馬。晉國見楚國忙於辦喪事,新任的主兒又太過喜歡床上工作,正是大好機會,所以,又重新會盟諸侯,訂瞭盟約,隨即又將楚國拉過去的陳、鄭等國再次收瞭回來,控制在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這一下,楚國的大臣們全急瞭,群情激奮摩拳擦掌,誓要與晉國決戰。   至少,要把剛剛建立起來的那滴滴兒成就,重新恢復起來嘛。   但是,楚莊王卻無動於衷。他畢竟年輕,床上工作又的確誘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還真沒有心思顧及其他……管他娘滴,玩禮瞭再說。即位三年,他整天隻幹三件事:打獵、喝酒,和美女豪爽,就是不理朝政。大臣們說得多瞭,他幹脆在宮門口掛起一塊大牌子,大書:“進諫者,殺毋赦!”   誰敢來告訴我勵精圖治,砍!   這讓楚國的領導們,集體鬱悶,無比悲涼,咋就遇上一個不思進取的主兒?

一鳴驚人的楚國版:楚莊王勵精圖治早就春秋五霸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   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一定的作用。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傢學派的“仁”的思想基本相符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謚號莊。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而一鳴驚人這個成語卻有齊和楚兩個版本。   城濮之戰後,楚國戰敗。不久,楚成王死翹翹也,他的兒子商臣繼位,便是楚穆王。楚穆王對失敗不甘心,一邊勵精圖治,一邊抓緊操練兵馬,發誓要與晉國決一雌雄。他首先將附近的幾個小國兼並瞭,又將中原的陳、鄭等國拉瞭過來。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正要雄心勃勃發憤大幹,天不假年,他卻突然暴病加身,也死翹翹也。他的兒子旅即位,史稱:楚莊王。   莊王年幼,繼位?還不滿20歲,正是荷爾蒙發達的時候,特別喜歡聲色犬馬。晉國見楚國忙於辦喪事,新任的主兒又太過喜歡床上工作,正是大好機會,所以,又重新會盟諸侯,訂瞭盟約,隨即又將楚國拉過去的陳、鄭等國再次收瞭回來,控制在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這一下,楚國的大臣們全急瞭,群情激奮摩拳擦掌,誓要與晉國決戰。

春秋時的諸侯爭霸:西周分封制帶來的可怕惡果

  諸侯爭霸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於是對“五霸”,其說不一。爭霸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齊桓公稱霸。春秋時期首先稱霸的諸侯是齊桓公,所謂“稱霸”,就是因勢力強大,而為中原諸侯的盟主,並得到周天子的承認。  齊在春秋前期,已是東方的大國,疆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今山東臨朐),北至於無棣(今山東無棣)。”負山面海,有魚鹽之利。但在齊襄公(前697—前686年)時,由於政治黑暗,剝削殘酷,階級矛盾一度尖銳。齊襄公死,其弟桓公繼位,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國勢日益強盛。公尤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率軍北伐山戎,保衛瞭燕國。前622年,狄人侵邢(河北邢臺),齊桓公又救邢,並把邢人遷到夷儀(今山東聊城),另築新城以安置之。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衛,殺衛懿公。齊桓公救衛,將衛的剩餘人口遷到楚丘(今河南滑縣),使衛存在下來。齊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動,得到一些諸侯的擁護,威信大增。  這時,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不斷北侵,兼並瞭許多小國,又連年伐鄭,威脅中原。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齊、宋、陳、衛、鄭、許、曹之師伐楚,與楚軍對峙於陘(今河南偃師),雙方互不相讓。後齊、楚訂立盟約,都撤回軍隊。齊桓公這次出兵雖未與楚作戰,但卻打擊瞭楚國北進的鋒芒,暫時消除瞭楚對中原諸國的威脅。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東)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從此齊恒公成為霸主。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前643年,齊桓公死,齊國逐漸衰弱。  (2)晉文公稱霸。晉國原是汾水下遊的一個小國,到春秋前期,逐漸強大。《韓非子·難三》曰:“(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就是兼並瞭許多小國和戎、狄部落,疆域已擴大到整個汾水流域。獻公晚年,因廢嫡立庶,引起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公子重耳在國外流浪瞭19年。獻公死後,重耳回國,在大臣狐偃、賈佗等的協助下,采取瞭一些整頓政治、經濟的措施,主要有“輕關易道,通商寬農,稼穡勸分,省用足財,”以及“賦職任功”,“舉善援能”等。經過這番整頓,政治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傢富強起來。  這時楚國又一再向北侵犯,魯、鄭、陳、蔡等國先後歸附於楚。公元前632年,楚圍宋,宋向晉告急。晉文公率軍救宋。晉軍為避開楚軍的鋒芒,在未開戰之前,主動退軍“三舍”。至城濮(今河南濮陽西南),晉文公會晉、宋、齊、秦軍,大破楚軍。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戰。戰後,晉文公又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與會的有魯、齊、宋、蔡、鄭、衛、莒等國,天子派代表參加會盟。盟約規定:“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晉文公成為中原的霸主。  (3)楚莊王稱霸。楚是江、漢流域的一個蠻族國傢,西周時,活動在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公元前689年,始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並逐漸強大,兼並瞭附近許多小國。楚莊王(前613—前591年)時,孫叔敖為宰相,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國勢更加強盛。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瞭他有滅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圍鄭,晉救鄭。次年,晉、楚軍戰於邲(今河南鄭州市東),晉軍大敗。前594年,楚又圍宋,宋向晉告急,晉畏楚而不敢出兵。從此,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成為中原的霸主。《韓非子·有度》曰:“荊莊王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裡。”莊王死,楚勢漸弱。  (4)吳、越爭霸。吳、越都是長江下遊的國傢,吳都於吳(今江蘇蘇州),越都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時,晉曾聯吳以制楚,吳的國力也日益強大。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和楚亡臣伍員率軍伐楚,楚軍大敗,吳軍直入郢都。這時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國又乘虛攻吳的都城,吳被迫撤兵。闔閭死,子夫差繼位,於前494年伐越,敗越於夫椒(今江蘇吳縣太湖中山),圍越王勾踐於會稽。勾踐求和,請為屬國。前487年,吳築邗城(今江蘇揚州)於江北,又開邗溝,聯結江、淮,通糧運兵,大敗齊兵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前482年,又與晉、魯的國君及周天子的代表會盟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因當時越王勾踐已進攻吳國,夫差讓霸主與晉定公而回師吳國。公元前473年,越再伐吳,夫差戰敗自殺,吳亡。  勾踐滅吳後,成為江、淮下遊最強大的國傢。他率師北上,與齊、晉等諸侯會於徐(今山東滕縣),成為霸主。  諸侯爭霸使得整個國傢兵連禍接,沒有寧日,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奴隸帶來更加深重的災難。這使得日後奴隸們反抗奴隸主的鬥爭日益高漲,動搖瞭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基礎。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時的諸侯爭霸:西周分封制帶來的可怕惡果西周的諸侯分封制:真正意義上的國傢建立瞭歷史上周天子分封的土地竟然得諸侯們自己去奪取分封制的起源及分封制對中國古代君主制度的影響揭秘:巨鹿之戰後楚霸王項羽分封18路諸侯都有誰

歷史上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由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兩代建立起來的周朝,前後延續瞭800多年,其中又可以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國度鎬京被犬戎占領,其子周平王繼位後不得不向東遷都洛陽,分為西周和東周兩部分。東周則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春秋和戰國前後相接的兩個部分。關於春秋和戰國的劃分,有幾種不同說法,但總的來說大同小異。概而言之,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都是以力量說話的時代。那麼為什麼還要將其區分為春秋和戰國呢?這個區分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見解,我個人認為,如果深入到具體現實之中,那麼這個區分真的並不十分明顯。但是如果脫離開具體的事務,宏觀的看的話,那麼這個區分還是比較明顯的。這個標準就是對,隱藏於西周構建起來的禮法制度背後的,或者說作為西周所構建的禮法制度的基礎的,又或者說是作為自上古傳承而來的德治思想的精髓的——仁義道德的認同與尊重的程度。  籠統的說,面對仁義道德,西周時代是遵而行之,春秋最然已經不能遵而行之瞭,但終究還是言而顧之的,到瞭戰國時代則是舍而棄之瞭。當然,既不能說西周時期的人先天高尚,更不能說,到瞭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變得日益邪惡。這背後是更加深刻的社會與文化的演進過程。隻是在這裡,我們不能做更大范圍的展開,單就其表現而言,則是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競爭模式,主要是以爭霸為主;戰國時期則是爭雄為主。l “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諸侯首領的意思,因此爭霸雖然有征伐,有兼並,但總的來說,還是以維持秩序,促成穩定為主要目的的。所以,爭霸仍舊需要講求道理,仍舊需要以仁義道德為終極依據。l “雄”是與雌相對的一個名詞,在一個高度成熟的父系氏族社會中,雄的概念中,就隱含著對雌的征服與占有。所以,稱雄帶有明顯的排他性。換言之,爭雄的結果,必然是以兼並為手段和過程,最終走向一統。   在這個過程之中,在生死存亡的壓迫之下,人們顯然難以顧及道義。作為它的結果,新的統一的締造者,當然也就具備瞭制定新規則的權利,所以也不必受舊規則的牽制。簡而言之,稱霸用的還是舊規則,爭雄則是奔向新規則。所以稱霸對原有的道德標準,還要言而顧之的,爭雄者則可以更退一步,但是爭霸者也不過是言而顧之而已。對此,生活在戰國初期的孟子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裡,文王以百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在孟子的時代,所謂春秋五霸,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仍舊對現實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是上至君王,下至學者都喜歡討論,或者說需要討論的話題。孟子也不能例外。但是,孟子一句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就把王者和霸者的本質的區分開來瞭,尤其是將所謂的五霸的行為方式揭示的淋漓盡致。如果,借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雖然都是以力服人者,但是稱霸者還會關註到需要假借仁義之名,爭雄者則連這一層也省去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春秋戰國歷史上死的最蹊蹺的國君是誰?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如何來處理外交事務?春秋戰國時期的行為藝術:伍子胥吹簫獲賞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復仇者:伍子胥破楚鞭屍解讀: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竟不如妓女春秋戰國歷史上蔡姬河中戲齊王:齊桓公一怒休妻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春秋五霸的時代正式開啟

  周王室東遷之後,勢力一落千丈,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覲和納貢。到瞭周平王的孫子周桓王繼位的時候,鄭國的鄭莊公不服,不去朝覲,於是周桓王帶領周軍及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部隊討伐鄭國,結果鄭國部隊力挫聯軍,周桓王戰敗,最慘的是他還被鄭國大將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懲治,反而被修理瞭一頓,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從此周天子隻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不再把他當回事瞭。稍後,各路諸侯紛紛崛起,為瞭奪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開瞭春秋爭霸的序幕。   第一個起來稱霸的是齊桓公。公元七世紀前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這個傢夥從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時候人傢都是往前沖,隻有他往後跑,他總是以傢有老母自己又是獨生子為借口,對自己的逃兵行為進行解釋。就連跟朋友一起做買賣,他也老算計人傢。這個人是一個特別務實的人,為瞭達成自己的目的,沒有什麼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尤其反感漫無邊際的高談闊論,他在相齊的時候,有一句特別精彩的論斷:“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段話對於今天的中國很有現實意義。用我們的話講,你得先抓物質文明,然後再抓精神文明。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必然是相輔相成的。相反物質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就越高。齊國秉承著管仲的務實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盡享漁鹽之利,齊國很快就做大,成為諸侯各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傢。   齊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達30000人的常備軍,按照以前的規定,諸侯國的軍隊規模不能超過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隊規模也不過才有35000人。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國傢哪裡是齊國的對手,但是齊國要想對外擴張,也不能師出無名,所以就提出瞭一個口號:“尊王攘夷”。   當時中原各國處在混戰狀況,覬覦中原已久的少數民族政權蠻、夷、狄、戎勾結起來,對華夏文明構成嚴重威脅。史書記載當時是“蠻夷與戎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華夏文明,命懸一線!當時的華夏文明應該說是比較先進的,漢族的定居方式已經確立下來,農耕文明達到一定水平,同時我們還有自己的文字語言,這些都是蠻、夷、狄、戎所不具備的,如果這個時候華夏文明遭到滅絕,那麼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這個時候誰能夠站出來保衛華夏文明,誰就是保衛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保衛瞭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衛瞭當時中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族的發型

周王室征討鄭莊公的失敗:春秋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這世界,無論古代現代,隻要是男人,就幾乎都有當老大的願望,甚至有N多女人都有這樣的願望,呂後武則天慈禧不都是女人嗎?隻不過絕大多數的人,看看自己的能力,瞧瞧老天的運氣,想想背上的後盾……實在無與爭鋒的實力與機會,不得不腳踏實地做人。   這個實在。   但隻要機會?現,實力後盾充足,好瞭,那爭當老大的豪情壯志便油然而生。   底氣足矣。   看看我們周圍,這世界誰不是這樣?   實話實說,有意爭老大的,肯定不隻幾個男人。但當時那個社會,盡管人已經有很多瞭,可有資格更有實力爭老大的,也就那麼幾位同志。

晉文公重耳登位後做瞭些什麼使他成為春秋五霸?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六十二歲即位的晉文公憑借著多年的政治經驗和多年的流亡生涯,即位後就先燒瞭三把火。 第一把火首先是安定人心,晉惠公的舊臣呂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晉文公的報復,就想謀殺他。他們計劃放火燒他的宮室。寺人披聽到瞭他們的陰謀,想預告晉文公,但是文公拒絕讓他覲見,因為他有曾經兩次刺殺文公的案底在。寺人披並不認為自己有罪,他說,當年他要刺殺文公,完全是奉命行事,忠於主上。並提醒他,過去齊桓公沒有記恨管仲的一箭之仇。晉文公聽瞭,便寬恕瞭他。寺人披就揭露瞭呂省和郄芮的陰謀。 這樣,呂省和郄芮得知機事不官,就隻好逃走,不久就被秦穆公俘獲並毫不留情地殺死瞭。 至此,晉文公下瞭一道命令,說惠公、懷公時的亂黨頭子全已清除,其餘概不追究。但原來支持過惠公、懷公的大臣們還是不敢相信,外面謠言很盛。文公正為此事發愁,那個曾經挾帶他行李逃跑的管傢來見他瞭。文公當然很生氣,見面就罵。但管傢卻說:“像我這樣的人來見您,自然有我的道理。現在外面謠言四起,說您不肯赦免以前有罪的人,如果您能用我做車夫,在街上走幾圈,大傢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尚且能蒙您原諒,那就不會擔心瞭。”重耳覺得有道理,照他的話去做,果然平息瞭謠言,安定瞭人心。 重耳燒的第二把火是大封功臣。他從狄國接回季隗,從齊國接回齊薑,從秦國接回文贏(即懷嬴,因為她原是晉懷公即公子圉之妻,故稱懷嬴;後改嫁重耳,做瞭晉文公之妻,故稱文嬴),跟他逃難的那幫大臣各表功績,論功封賞。“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封爵。”賞賜的標準則是“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受次賞。” 百餘年後,晉國賢大夫叔向與上卿韓起談起文公流亡十九年卻能成功奪位的傳奇故事時,曾經做過一番精辟的論述。

春秋美女南子簡介:因為招惹孔子而名聲不好

  南子是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妻子。南子是宋國人,她在嫁到衛國前就有一個叫子朝的情人,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後來兩人雖然相隔遙遠,卻依?藕斷絲連。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衛靈公知道這事後不但不生氣,反而將子朝招來,精心安排他與妻子約會。雖然春秋時期,世俗禮法還比較寬松,但南子這個事還是召來瞭不好的反響。   南子的兒子蒯聵有一次出使齊國,途經宋國時,聽到有人對著他唱淫穢的歌曲:“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意思是說:“你們的母豬已經得到滿足,何時歸還我們英俊的種豬啊?”這顯然是挖苦蒯聵的母親南子。丟人丟到國際上瞭,蒯聵感到莫大的恥辱,準備雇兇殺母。沒想到殺手一見南子的美貌就傻瞭,站在一旁的蒯聵幾次暗示他動手,但他根本不舍得辣手摧花。後來,?子感到不對勁,驚叫道:“太子要殺我!”這時候,被戴瞭綠帽子的衛靈公及時出手,拉著她跑瞭出來,南子逃過一劫。蒯聵見陰謀敗露,隻好逃命。   南子除瞭男女關系比較混亂外,在其他方面倒也沒有太大的瑕疵。甚至還值得稱贊。   一天晚上,她與衛靈公閑坐著聊天,門外傳來馬車行駛的聲音,但到王宮門口時,車聲沒有瞭;過瞭宮門,車聲又慢慢響起。衛靈公問南子:“你猜這是誰的馬車?南子答:“如此懂禮數的人,隻可能是蘧伯玉。”蘧伯玉是當時衛國聲譽最高的重臣,他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及時反省自己,“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衛靈公跑出去一看,妻子說的果然不錯。不過,他有意騙南子說:“你猜錯瞭。”南子一聽立即端起酒杯要敬靈公。靈公不明就裡。南子說:“我原來以為衛國隻有一個蘧伯玉,今天又發現瞭一個與他品德同樣高的人,您有兩個賢臣瞭。好官兒越來越多,這是國傢的福分啊!”   衛靈公一聽,頓時泄瞭氣,隻能心裡嘀咕,哪來那麼多好大臣。

春秋霸主晉國是如何建立的:周成王桐葉封唐

  晉國,春秋第一強國。   讓我們先從晉國開始,那晉國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桐葉封唐   故事要從春秋之前的五百年前開始說起瞭,那時周朝剛剛建立不久。   薑太公除瞭是周武王的老師之外,還是什麼?還是尚父,相當於後來所說的教父。還是什麼?還是嶽父。薑太公的女兒邑薑嫁給瞭武王,做瞭王後。   武王年紀輕輕就去世瞭,邑薑為他生瞭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姬誦,就是成王,小兒子名叫姬虞,字子於。小兒子為什麼叫姬虞?因為生下來的時候,小兒子的手上有一個虞字。因為是成王的弟弟,又稱為叔虞。

春秋歷史上以范蠡的智慧為什麼救不瞭兒子性命?

  導讀:范蠡進能輔佐國君復國,退則能保全其身,自古就被看作是明智之士,尤其是他功成身退,更被看作是智者的典范,屢屢被人提及和效仿。可是,後來他的兒子在楚國犯瞭死罪,范蠡卻救不瞭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范蠡離開越國以後,乘船跨海到瞭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i)夷子皮”,在海邊耕作。他們父子吃苦耐勞,努力生產,合力治理產業,很快積累瞭幾十萬的財富。齊人聽說他賢能,就讓他做瞭國相。  不知道范蠡的思維方式就是與眾不同還是看透瞭吳、越兩國官場上那些事情,齊相這個官他又不要瞭。他認為,住在傢裡就能積累到千金財產,一做官就能當到卿相,這是平民百姓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瞭。如果長期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利。於是他把相印歸還給齊國君主,把傢產全部發散給四鄰和知音好友,然後攜帶著財寶秘密地離去。范蠡新到的這個地方是在陶地,他認為這兒是天下的中心,犯交易做買賣道路暢通,經營生意可以發財致富。於是自稱為陶朱公,和兒子一起耕種、畜牧、做一些利潤不錯的買賣。很快,他的傢資又積累瞭起來,而這次要比上次積累的不知還要多多少!他的名氣也更大,天下人都知道有個陶朱公。   被稱之為朱公的范蠡二兒子在楚國殺瞭人,被捉瞭起來。朱公想救他,於是安排小兒子前往楚國。他給小兒子公關活動的費用是一千鎰黃金,裝在器具中,需要用牛車拉。正當小兒子要出發時,朱公的大兒子不幹瞭,他堅決要求前去,可是朱公並沒有答應。他的大兒子說:“傢裡的長子叫做傢督,現在弟弟犯瞭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子。”說罷就想自殺。朱公的妻子也替兒子求情,說:“現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得瞭二兒子的命,卻先喪失瞭大兒子,該怎麼辦?”朱公不得已就派瞭大兒子。朱公寫瞭一封信,要大兒子到瞭楚國以後去找一個舊日的好友莊生。他囑咐大兒子說:“到瞭楚國以後,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傢,一切聽從他去處理,千萬不要與他發生爭執。”這個長子去瞭,可是他卻瞞著父親私自帶走瞭幾百鎰黃金。  朱大公子到瞭楚國,打聽到這個莊生住在靠近楚國都城外城的地方,找到他傢卻看到,門外的野草已經遮蔽瞭道路門戶,實實在在一戶貧窮人傢。盡管如此,朱大公子還是按照父親所說,把信交給莊生,並留下瞭千金。莊生收下瞭信和金子,對大公子說:“你可以趕快離開瞭,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釋放後,也不要問原因。”朱大公子離開莊生的傢,也沒有再來探望,但是卻並沒有離開楚國。他把自己私自帶來的黃金送給瞭楚國一個主事的達官貴人。   朱傢大公子不知道,莊生雖然住在窮鄉陋巷,可是他在楚國卻很有名,從楚王以下沒有人不尊封他為老師。朱公獻上黃金,他並非是想收下,隻是想事成之後再歸還給朱公以示信用。換一種說法,假如不收下,怕引起誤會,以為這是拒絕替人辦事。收下瞭,可以讓朱公子放心。所以這個莊生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後再如數歸還朱公,但哪一天歸還卻不得而知,這就如同哪一天生病不能事先告訴別人一樣,千萬不能動用。”但是這個朱大公子不知道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送給莊生不會起什麼作用,所以他又另外找瞭達官貴人。莊生找瞭一個機會進宮面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有危害。”楚王非常尊重信任莊生,趕緊問:“現在該怎麼辦?”莊生說:“隻有做德義之事才可以避免災禍。”楚王說:“您不用多說瞭,我一定照辦.”於是派人查封儲藏三錢的倉庫。相關閱讀推薦:范蠡與韓信的悲慘命運:忠臣為何都沒有好下場?西施與范蠡的故事:西施曾給范蠡生瞭一個兒子?商聖范蠡與西施最後的結局是什麼?范蠡簡介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朱大公子找的那個楚國高官告訴他說:“我王將要實行大赦。”朱大公子問:“怎麼見得呢?”大官說:“每當王上要大赦時,常常先查封儲藏三錢的倉庫。昨天晚上,我王已經派人查封瞭。”朱大公子以為,既然是大赦,弟弟一定可以釋放,一千鎰黃金等於是白白扔在瞭莊生那兒,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於是去見莊生。莊生見到朱大公子非常吃驚,說:“你還沒有離開楚國嗎?”朱大公子說:“我始終沒有離開過楚國。當初我為弟弟一事來,今天楚國正商議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釋放,所以,我今天特意來向您告辭。”莊生知道朱大公子登門的意思,說:“你的黃金都在某房間裡,你自己去取吧。”這個朱大公子還真的入室取走瞭黃金,他離開瞭莊生,還暗自慶幸黃金又回到瞭自己手中。  莊生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他被小兒輩出賣瞭!於是再一次進宮對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的事情,您說想用德義之事來匯報,現在,我在外邊聽路人都說,陶地的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後被楚國囚禁,他傢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的左右,所以君王並不是體恤楚國人才實行大赦,隻不過是因為朱公子才實行的大赦。”楚王一聽大怒,說:“我雖然無德,又怎麼會因為朱公的兒子佈施恩惠呢?”於是下令,先殺掉朱公的兒子。等到朱二公子行刑後的第二天才下達大赦令。當然,朱大公子隻能是帶著弟弟的屍體離開瞭楚國。回傢後,母親和鄰居都十分悲痛,朱公卻安慰他們說:“老大救不瞭弟弟,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是他不愛自己的弟弟,隻是他有所不能忍心舍棄的東西。他年幼就和我一起生活,經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至於老三呢,一生下來傢中就十分富有,出門豪車,良馬獵犬,錦衣玉食,哪裡知道錢財從何處而來?所以,他會把錢財看得很輕,棄之也毫不吝惜。原來我要派老三去,本來就是因為他能夠舍棄錢財。老大不能舍棄錢財,所以最終救不瞭弟弟,這是很符合情理的事情。再說瞭,殺人償命,就不要再悲痛瞭!我日日夜夜盼望的,就是老二的屍體能夠送回來。像我們這樣的傢庭,兒子能夠不被殺在鬧市當中,也算是保住面子瞭。所以,也不要再悲痛瞭。”   這段故事,後任把它總結為一句成語,叫做“知子莫若父”。實際上,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智慧的范蠡所以救不瞭兒子性命,關鍵是范蠡的智慧拗不過面子。首先是大兒子的面子。在朱大公子看來,父親不派他去救弟弟,而是派小弟弟前去,這是說明他是不肖子。說起來,這隻是一個面子問題,因為父親並沒有說明為什麼不派他去,也沒有說你去不合適或者去瞭也是白去之類的話,是他自己認為不讓他去這面子丟不起,甚至還想自殺,范蠡拗不過這個面子。這時候,朱大公子已經把面子和性命連在瞭一起,正如范蠡妻子所說,這時候的范蠡也沒有一定的把握就能夠救二兒子,可最為現實的例子是,不派大兒子去,他就會馬上死在你面前。  其次是莊生也拗不過自己的面子。莊生成功說服瞭楚王實行大赦,但這事情卻有點兒神不知鬼不覺的奧妙,楚王不知道,達官貴人不知道,朱大公子就更不知道。這種事情智的確是智,但隻能是讓范蠡這樣同為智者的人去感知,可就是不能夠對任何人說,包括自己的老婆。如果是真能救瞭朱二公子,范蠡肯定能夠知道莊生的良苦用心智謀所在,但那隻能叫做“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同樣不能對人明說。莊生是不打算要一文錢財的,否則,像他那樣的傢庭,稍微一動那個錢,就沒有辦法補上,朱大公子回去明裡辭行,實則取錢,人傢分毫未動,正說明這一點。問題在於,既然莊生已經把事情做成,又沒打算要錢,為什麼不把好人做到底呢?這就是莊生也拗不過那個面子!這就是他說的有一種被人出賣瞭的感覺。像莊生這種安守清貧的高士,視金錢官位如糞土,什麼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要面子。看起來,不僅僅是范蠡,清雅智慧如莊生者,也是拗不過那個面子。這同時說明一個問題,任何人,無一例外都有自己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春秋歷史上國君與大臣之間的一次生死對決

  導讀:魯昭公是孔子同時代的魯國國君,雖然在位三十二年,但親政的機會很少,他在任的時候國傢內憂外患嚴重,政權掌握在大臣手中,為求親政,他與權臣展開瞭殊死搏鬥,結果卻被趕出國門,八年來始終未能再回國,最後死在異國他鄉,其情其景異常悲慘。魯襄公死的時候沒有嫡子,有兩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這兩人的母親都是襄公的妾,是姊妹倆。子野與子裯雖然如出一轍但卻是兩個德性,子野在守喪的時候因為哀痛過度死瞭,於是子裯得立。子裯在父親出殯的時候沒有一點悲傷,反而感到高興,十九歲瞭還像孩子一樣屁事不知,在殯葬儀式上與別人嬉笑打鬧,孝服臟瞭又換換瞭又臟,更換瞭三次,不過他不刻意偽裝不會假哭,道是個率直的人。  子裯不像人君,難免招致非議,大臣穆叔說,子裯為父親服喪不僅不哭反而有喜色,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國君呢?如果硬要立他,將來必定是禍患。這話說的在理,可權臣季氏不聽。那個時候,國際上,北邊要聽晉國的,南邊要服從楚國,魯昭公三次朝拜晉國都遭拒絕,唯一的一次接納還是參加晉平公葬禮,為此,孔子的《春秋》將其列為恥辱的事。還有一次去楚國祝賀“章華宮”落成,因為隻有魯昭公一位諸侯前來,楚靈王一高興贈送他一支寶弓,結果後悔又要回。在國內,昭公受制於“三桓”,所謂“三桓”是指孟氏、叔孫氏、季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文薑與哥哥通奸殺死瞭魯桓公,此後桓公的三個兒子輪流執政,慢慢的國君就成瞭擺設,到瞭魯昭公的時候更加虛弱,所以昭公很想除掉“三桓”。   魯國執政者叫季平子,這老小子也不厚道。按照周禮,魯國搞一些大型活動的時候隻能跳六人舞,隻有周王才能跳八人舞,大夫是四人舞,不過這種規定老早就被打破瞭。估計魯國專門養瞭一些跳舞的人,可能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他們平時就是操練,祭祀或搞活動的時候才派上用場。這種舞叫“萬舞”,應該是縱橫八人的方隊,八八六十四人,另外有兩個機動的,整個編制是六十六人。一次,魯昭公搞祭祀活動,結果跳舞的六十四人都沒來,隻來兩個,魯昭公一打聽,因為季平子新蓋莊園,跳萬舞的全到季平子那裡捧場去瞭,昭公能不氣嗎?  這事孔子也很氣憤,《論語》裡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你看,民辦教師都看不過去瞭,何況國君?這更加鐵定魯昭公廢黜“三桓”的決心,他曾秘密咨詢大臣懿伯,懿伯說,這可使不得,國君丟掉民眾很久瞭,想要成功很難,再說,政權在人傢手裡已經好幾代瞭,如果失敗,國君就會背負惡名。昭公說,去去去,一邊玩去。不過懿伯挺守規矩的,他說,我不能回去,事情如果泄漏,我要承擔責任,我不能幫助君王,但我能保守秘密。於是他賴在宮裡不走瞭。   魯昭公在位25年的時候,他聯系瞭幾個跟季平子有仇的人,開始行動瞭,不過很快就失敗瞭,而且很慘。第一個跟季氏有仇的人叫郈昭伯,這人與季平子同朝為官又是鄰居,兩人都喜歡鬥雞,可能賭註很大。一次,季平子給雞身上塗上芥末用以迷惑對方眼睛,郈昭伯給雞安上鐵爪,結果季平子敗北,大怒,帶人占領郈昭伯的房產作為補償,郈昭伯因此怨恨。第二個人叫臧昭伯,因從弟誣陷他而躲避在季平子傢,臧昭伯抓瞭季平子傢臣,季平子大怒,也抓瞭臧昭伯傢臣,因而結怨。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春秋歷史上以范蠡的智慧為什麼救不瞭兒子性命?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春秋歷史上周襄王讓晉文公當班長用意是什麼?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三個人叫季公亥,族人季公鳥死後,其妻季姒與自傢廚子私通,別人沒說什麼,季姒自己反倒害怕起來,於是用苦肉計,讓婢女打傷自己,然後跑到別人傢裡誣陷她的管傢要挾自己與之私通,季平子準備把管傢殺掉,季公亥為管傢求情,言辭懇切的說,殺他等於殺我。但季平子沒給面子,殺瞭管傢,所以季公亥也與季平子有隙。行動的前夕有一個預兆,有無數隻八哥來魯國築巢而居,魯國人很詫異,因為魯國從沒來過八哥,而且八哥是穴居,來魯國卻變成巢居,他們覺得很怪異,於是出現瞭歌謠,映射昭公的命運。  還有一個引子,季公亥準備起兵討伐季氏,為瞭爭取昭公意見,故意拉攏太子公為,公為派宦官告訴昭公,當時昭公正在睡覺,宦官驚擾瞭他的夢,氣的拿戈就扔瞭過去,訓斥說,這不是小人應該知道的事,宦官害怕跑瞭。季公亥與太子一起朝見,於昭公商量攻打季平子,昭公又召集幾個季氏仇人協商,臧昭伯不同意,郈昭伯堅決支持而且勸昭公立即行動。昭公沒有軍隊,因為季平子的爺爺早已把國傢軍隊一分為三,孟氏、叔孫氏、季氏各領一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是鐵定的遊戲規則,沒有軍隊所以國君衰弱。昭公隻有帶著親兵和這幾傢傢丁殺奔季傢,大敗季氏軍隊,殺瞭季平子弟弟,占領瞭季氏領地。   季平子毫無防備,被這陣勢嚇蒙瞭,急忙登上據點問道,君王沒說我犯什麼罪就討伐我,我不服,最後,請求有三:一,暫停工作(相當於雙規),待查清問題再作處理。二,辭官回傢。三,逃亡。季平子再三請求,昭公就是不同意,懿伯急瞭,勸昭公趕緊答應,郈昭伯則堅持殺瞭他。孟氏和叔孫氏聽說季氏有難聚在一起商量對策,結論是,沒有季氏便沒有孟氏和叔孫氏,於是發兵救援季氏,打敗瞭昭公,殺瞭郈昭伯,懿伯和解說,讓大臣們出走,君王留下來,以後季平子就會有所改變。昭公說,我是沒法忍受瞭。於是拂袖而去,從此開始瞭逃亡。  魯昭公逃亡八年時間,他輾轉奔波於晉國、齊國之間,受盡瞭顛沛和屈辱,沒有一個國傢願意幫他復國,其間晉國、齊國準備幫他,可在季平子重賄下,始終未能如願,隻有宋元公願意出兵,因為宋元公與季公亥有姻親,不幸的是宋元公突然死瞭。叔孫昭子願意接納他回國,可是還沒有謀劃好也無病而終,你說這昭公什麼命運?最終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憂憤而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春秋歷史上齊桓公為何要插手魯國的傢庭糾紛?

  導讀:有一句成語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出自《左傳·閔公》,意思是,慶父不死,魯國的災難就永遠不會停止。讀史的人對這段歷史大概有所瞭解,而且多數人對此並未深究,筆者經過研究認為,此說並不正確,個中緣由大有文章。  慶父是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的弟弟,魯桓公的另兩個兒子叫叔牙和季友,魯莊公執政的時候,季友是他的輔臣,慶父則與叔牙關系密切而與哥哥政見不一,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追溯到他們的父母。齊僖公有兩個女兒一叫宣薑一叫文薑,在她們還很年少的時候,齊禧公就多次要將這姐倆嫁給鄭國的公子忽,遭到公子忽的斷然拒絕,引出一段“齊大非偶”的成語。不久齊禧公就將宣薑嫁給衛國、文薑嫁給魯國,從以後的發展看,齊禧公急於出嫁這姐倆是用心良苦,因為宣薑攪亂瞭衛國,而文薑則與哥哥諸兒(齊襄公)通奸,並殺死瞭丈夫魯桓公。如果說這是兩傢的私仇,那麼齊魯還有一段公怨。  齊襄公被殺齊國大亂,公子小白逃到莒國,公子糾逃奔魯國,魯莊公護送公子糾回國,結果被小白打敗,小白繼位就是齊桓公。齊桓公勒令魯國殺死公子糾交出管仲和召忽,魯國害怕照做瞭,從此齊國稱霸魯國受制。在這種傢仇未報國怨日深的情況下,魯莊公不僅不計前嫌反而唯齊國馬首是瞻,若不是曹劌輔佐,魯國就要淪落為齊的附庸。   莊公在位之時,文薑不顧魯人的罵聲依然與哥哥多次幽會,對此莊公不聞不問甚至有慫恿之嫌。就在齊襄公被殺的當年,魯國曾有一次進攻齊國的絕好機會,當時齊魯聯軍攻打“郕”,慶父抓住齊軍疲憊國內空虛的時機請求率軍攻打齊國,可惜遭莊公阻止,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仲慶父請伐齊師。公曰:“不可”(《左傳》)。當時的慶父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他攻齊的打算是否源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史書未作說明,但是他的其它事情卻被史書大書特書。  魯莊公病重的時候擔心君位不能傳給兒子,就首先召見三弟叔牙,問他誰可繼位?叔牙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慶父在,君何憂?”莊公又召見四弟季友,季友說,你的兒子般可以繼位。莊公就將叔牙的話告訴季友並授意他殺死叔牙。其實莊公首先召見三弟時就已經做好瞭慶父和叔牙的飯,也難怪慶父要興風作浪瞭。   莊公死,季友要立子般,慶父與莊夫人哀薑持反對意見,要立哀薑妹妹的兒子開,子般與子開都是庶出,季友與慶父各持己見,但季友是托孤大臣所以子般被立。君夫人與慶父失敗,子般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兩個月後慶父派子般的仇人刺殺子般而立子開為閔公。據《史記》服虔註引,刺殺子般季友是知情的,因力不能誅,他隻好出奔。哪知閔公不僅不對慶父感恩反而向仇人齊國請求,要求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來壓制慶父,讓季友回國。此時的齊桓公早已有吞並魯國之心,於是派仲孫湫考察魯國,明裡考察實則間諜。很快仲孫湫得出一個讓慶父遺臭萬年的結論,“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因此被炮制成功,此時齊桓公露出瞭廬山真面,問曰:“魯可取乎?”仲孫湫說,不可,因為魯依然秉持周公的禮節。閔公和齊國的做法再次激怒慶父,恰巧閔公的保傅仗勢欺人侵奪卜齮的田地,於是慶父利用這個矛盾指使卜齮殺瞭閔公。慶父本想自立,但這一系列的事件使他不得不避開嫌疑,所以逃奔莒國。      季友立僖公,慶父自知有罪請求赦免,季友不許買通莒國,慶父自殺,哀薑也被齊桓公殺死在異國他鄉。其實春秋戰國殺君自立的大有人在,那時的慣例是,隻要你成功就受到朝廷的保護,而且有些國君的確該殺,為什麼其他殺君之人順利成為諸侯,慶父殺君就要受到口誅筆伐呢?魯國內亂實際就是內部矛盾或曰傢庭糾紛,因為季友立僖公也不是公正無私的,《左傳》說: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屬僖公焉,故成季立之。意思是,莊公的妾成風聽說季友掌權便私下交接季友,把僖公托付給他,所以季友才立瞭魯僖公。從事件的表層上看,似乎魯國在“鬧傢包子”,而齊國為達霸主目的才是攪亂魯國的幕後操縱者。相關閱讀推薦:東周列國故事之齊恒公遲暮東周列國故事之齊恒公進貢包茅東周列國故事之齊恒公造城東周列國故事之齊恒公平定魯國東周列國故事之齊恒公之崛起齊桓公簡介 春秋五霸之首諸侯盟主齊恒公生平

春秋無義戰:春秋仁義之君為何身敗名裂國破人亡

  導讀:公元前638年,春秋時期的宋國與楚國作戰,宋襄公命令軍隊早早的做好準備嚴陣以待,而此時楚軍正在搶渡泓水,司馬子魚對宋襄公說,敵眾我寡,趁敵人未全部渡河,請你下令進攻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渡過泓水,還未列隊成陣時,子魚又說,趁他們立足未穩趕快攻擊。宋襄公還是不許。等到楚軍完全渡過河作瞭充分的準備後,宋襄公才下令開打,結果宋軍被楚軍打的大敗,宋襄公的衛隊全部被殲,自己差點成瞭俘虜,大腿和屁股受瞭傷倉惶而逃。  戰爭過後,宋國人覺得襄公可笑並將過錯歸咎於他,襄公卻振振有詞的說,君子是不會殺害已經負傷的敵人,也不會俘虜年老的敵人,古代打仗,不以險要的地勢為憑借,我雖然是亡國的商朝後裔,但我是仁義之師要等待雙方擊鼓鳴金時才能進攻。不久宋襄公因受傷嚴重不治身亡。宋襄公之死非但沒有令宋國人吸取血的教訓,反而這樣迂腐的事還在發生。《左傳》魯宣公二年春天,鄭國公子歸生受楚國指使率兵攻打宋國,大敗宋國軍隊,俘虜瞭宋國大臣華元、樂呂,繳獲宋國甲車460輛、士兵250人,其中100人被割掉左耳。戰鬥中,宋國大夫狂狡與鄭國一個士兵遭遇,士兵失足跌入井中,狂狡倒拿著戟讓士兵抓住把手把他救瞭出來,可出乎意料的是,鄭國士兵獲救後反把狂狡擒獲,這一仗再一次讓宋國的仁義成為諸侯的談資而被貽笑大方。   不過宋襄公死後十年,晉國與楚國發生瞭一場情形相同的戰爭,晉國的陽處父運用智慧獲得瞭勝利,不僅使楚國顏面盡失,還假借敵人之手除掉瞭競爭對手。當時楚軍侵犯陳國、蔡國,拿下兩國使之成為楚國的附庸,然後進攻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救,晉國派陽處父攻打蔡國,以此來引誘楚國回兵救蔡,從而解除鄭國之圍。晉與楚隔水相持,此時如果誰先渡河誰就會首先慘敗,陽處父看到目的已達到,同時又因糧草缺乏,準備撤軍,但又恐被人恥笑,於是心生一計,派人對楚軍統帥子上說,你如果想打,我就退後一舍,等你渡河後我們列陣而戰,如果我先渡河,那麼你就退後一舍,這樣耗著勞民傷財對誰都不好。子上準備渡河,大孫伯說,晉國人不能輕信,萬一我們渡過一半的時候遭到他們伏擊,後悔都來不及,不如我們退後一舍讓他們先渡河。子上同意,於是後退。陽處父看到楚軍後退就命令士兵放開嗓門高聲叫嚷說,楚軍逃跑瞭。隨後班師,楚軍也撤軍回去瞭。但陽處父並沒有善罷甘休,散佈謠言說,子上是受瞭晉國的賄賂才撤軍的,楚國太子本來與子上有隙,所以將此事向楚王稟報,結果將子上斬首。  有人說,宋襄公是仁義的君子,他對待下屬很好,所以大臣和軍隊都願意為他賣命,晉文公逃難時在曹國受瞭侮辱,來到宋國卻得到仁義道德的宋襄公的盛情款待和資助,正因為此,當宋國遭到楚國的攻打之時,晉國出兵救宋,打得楚國幾年不敢正視中原。更多的人認為,宋襄公是愚蠢的君子,仁義的過於迂腐,所以葬送瞭霸主地位,而且成為歷史的笑柄。不僅如此,宋襄公還因此葬送瞭性命。楚國並未因宋襄公是一個仁義之君而放棄稱霸中原,陽處父也未因狡詐而遺臭萬年,孟子說過,春秋無義戰。這句話在上述戰爭中確實得到瞭充分的印證。 相關閱讀推薦:召陵會盟:齊桓公借此正式成為春秋首個霸主繻葛之戰:鄭莊公的這次嘗試徹底開啟瞭春秋時代春秋歷史上因為自由戀愛而結局十分悲慘的母女春秋歷史上齊國少公主被摧殘致死的歷史真相揭秘揭秘:春秋戰國歷史上死的最蹊蹺的國君是誰?春秋歷史上楚王好細腰與晉君好女寵的結局是啥?

王的女人:一代春秋霸主晉文公重耳身後的女人們

  導讀:晉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輕的時候命運多舛,受庶母驪姬迫害四處逃亡,周遊列國幾十年最終在62歲登臨君位。重耳之所以獲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邊如趙衰、狐偃等賢能大臣的輔佐功不可沒,更加功不可沒的是他身後幾位善良賢惠的女子們。  狄國女子——等你一萬年  重耳逃出晉國時沒有歸路,隻好跑到翟狄,一是因為其母是狄人,必然會被接受,二是因為翟狄與晉國接壤,來去方便。在狄期間,狄人俘獲其他部落的兩個女子叔隗、季隗獻給重耳,重耳將叔隗嫁給趙衰,自己娶瞭季隗並生下兩個兒子,五年後晉獻公死,晉國內亂,有大臣要迎接重耳回國,重耳離開狄國時對季隗說,等我25年,如25年不回來你就改嫁吧。季隗很懂得重耳的意思,笑著說,等你25年我就50歲瞭,到那時恐怕我的墳上都已長滿瞭草,即使不死也已人老珠黃,誰還要我?放心走吧,我願意等你一萬年。重耳吃瞭定心丸,可是弟弟夷吾先期到達晉國自立為君,重耳隻好返回,住瞭12年重耳覺得齊桓公是位有才能的君王,遂踏上去齊國的路途。   齊國女子——實現你的遠大理想  齊桓公厚禮相待,將傢族中的一位少女嫁給重耳,還陪嫁瞭20輛馬車,衣食豐足媳婦漂亮,重耳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便呆在齊國不願離開。這時齊桓公死,豎刁與群公子作亂,趙衰勸重耳離開,重耳貪圖享樂愛戀妻子竟有放棄重任的打算,趙衰等人在桑樹下商量如何才能讓重耳離開齊國完成自己的大業,不料重耳媳婦的侍女在樹上采桑偷聽瞭他們的密謀,回去後告訴瞭主人,齊女怕她泄露當即殺瞭侍女,並對重耳說,你是一國的公子,走投無路才來這裡,你不能滿足現狀貪圖一時,要實現你的遠大理想,你趕快走吧。重耳不肯,齊女與狐偃等人將他灌醉裝上馬車駛離齊國,重耳酒醒大罵狐偃拿起長矛要殺他。   曹國女子——將來必定稱霸  路過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是連在一起的,很好奇想偷窺,於是安排重耳沐浴,當重耳正在桑拿,曹共公突然闖入看到瞭重耳的裸體,重耳認為他很不禮貌心裡厭惡,曹國大夫僖負羈的妻子非常有眼光,對丈夫說,公子重耳絕非等閑之輩,將來一定能回國為君,為君一定稱霸,稱霸一定會討伐對他無禮的人,曹國將是第一個討伐對象,你為什麼不友好地對待他呢?僖負羈認為妻子的話有道理就借給重耳送食物之際送去一塊寶玉,重耳隻接受瞭食物而退還瞭寶玉。重耳走後,曹共公總是給僖負羈小鞋穿,後來重耳果真討伐瞭曹國,叱責曹共公的無禮要求他重用僖負羈,並將曹共公軟禁多年。相關閱讀推薦:春秋無義戰:春秋仁義之君為何身敗名裂國破人亡召陵會盟:齊桓公借此正式成為春秋首個霸主繻葛之戰:鄭莊公的這次嘗試徹底開啟瞭春秋時代春秋歷史上因為自由戀愛而結局十分悲慘的母女春秋歷史上齊國少公主被摧殘致死的歷史真相揭秘揭秘:春秋戰國歷史上死的最蹊蹺的國君是誰?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秦國姊妹花——絕不禍亂國傢  重耳來到秦國,秦穆公將宗室中的五個女子嫁給他,其中兩位對重耳產生過重大影響,一位是文贏,一位是懷贏,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後來成為晉文公夫人,重耳即位,文贏建議不要忘瞭狄國的妻子並迎接季隗回國。秦晉開戰,晉俘虜瞭秦的三軍主帥,文贏請求兒子襄公看在秦國以前對晉國的恩惠上放他們回國。懷贏也是秦穆公的女兒,太子圉在秦國作人質的時候秦穆公將她許配給太子圉,晉國內亂太子圉想偷渡回國與懷贏商量,懷贏支持太子圉回國但不同意一起逃跑,她說,你是晉國太子回國是應該的,我沒有君王的命令逃跑就是不忠,你還是先走吧。太子圉回國被立為懷公,不久被殺,因此懷贏一直留在秦國。重耳知道懷贏的身世不想接受,所以在懷贏侍候他洗手時他揮瞭揮手示意懷贏走開,懷贏很生氣說,秦、晉兩國是平等的國傢,君王讓我服侍你,為什麼看不起我呢?重耳連忙賠禮。後來晉襄公死,趙盾覺得公子雍年長在秦國又有政績,立他可以減少內亂,但另一大臣要求立懷贏所生的公子樂,趙盾認為懷贏先後嫁給文公、懷公叔侄二人有淫亂嫌疑,公子樂質押在陳國,陳國是個小國對晉國的穩定發展沒有幫助,所以反對,派人半道殺瞭公子樂。雖然如此,史書沒有記載懷贏忌恨任何人,也沒有因此禍亂朝政,倒是在趙盾接回公子雍的時候,晉襄公夫人穆贏吵鬧不休,他帶著太子來到趙盾傢跪著叩頭說,襄公臨死將太子交給你,你不能平白無故就廢掉太子,趙盾無奈隻好立襄公太子,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晉靈公。  回顧晉文公身邊的幾位女人,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驚天之舉,但也沒有像宣薑、齊薑那樣亂倫亂國的醜行,晉文公能夠成為一方霸主與她們的奉獻可以說密不可分,她們的平凡善良、通情達理以及女性所固有的優秀品質也是我們今天不該忘記的。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

  導讀:鄭國是周天子所封較晚的一個國傢,直到周幽王時期才建國,這時候距離平王東遷即所謂的東周已經很近瞭。這個國傢的最初幾位國君比較有作為,春秋初期大國之間事情少,對他們來說天下相對還算穩定些,所以鄭國的戰事也不算多。自鄭莊公之後,諸公子爭奪君位,鄭國國勢漸弱。由於鄭國處於中原腹地(今河南新鄭一帶),土地肥沃,自然成為他國艷羨的對象。鄭國無險可守,是所謂的四戰之地,又處於周邊的大國夾縫之中,所以這鄭國就成瞭霸主之國的演兵場。由於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是所謂的天下共主,一些霸主之國的國君還要顧及他國的幹涉,所以這鄭國雖被他國欺凌蹂躪,還能夠有國。也正因為如此,霸主們對鄭國的用兵,更像是一種顯示實力,因此才說這鄭國是霸主之國的演兵場。  楚國自楚武王時期開始強大,到瞭楚文王時期用武力統一瞭長江流域,到瞭成王時期,楚國開始將目光瞄向北方,鄭國自然就成瞭首選目標。公元前659年,楚國進攻鄭國,原因是鄭國親近齊國。第三年秋天,齊桓公在陽榖謀劃伐楚,而這年冬天,楚國第二次出兵伐鄭。公元前657年,齊桓公與夫人蔡姬乘船遊玩。蔡姬熟悉水性,搖晃船隻顛簸桓公。齊桓公讓她停止,蔡姬不停。下船之後,蔡姬被送回蔡國娘傢,但沒有斷絕婚姻關系。蔡侯十分生氣,就把蔡姬另嫁。齊桓公於是興兵伐蔡,並轉而伐楚。蔡國是楚國的盟國,楚國不能不管,但又畏懼於齊國的勢力。齊國也沒有絕對的把握打敗楚國,再加上勞師襲遠,於是兩國在楚國答應向周王室進貢的條件下達成罷兵協議。   齊桓公伐楚是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表面看來,齊桓公是為瞭伐蔡而伐楚,如果進一步追根溯源,是由於楚國人伐鄭,覬覦中原,這才引起瞭這場戰爭。作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也有過伐鄭的舉動。公元前655年,諸侯在首止會盟,為的是安定成周。鄭文公不想參加,有大臣勸他,他不聽。第二年,諸侯就以這個理由討伐鄭國。楚國出兵討伐許國,諸侯移師救許,才解除瞭鄭國之圍。此後兩年(前653),齊桓公匯合魯、宋等國又一次伐鄭,鄭文公隻好和以齊國為首的諸侯簽訂瞭盟約。  不僅是雄霸一時的齊、楚兩國拿著伐鄭當事情,沒有足夠勢力卻想稱霸的宋襄公也要伐鄭。公元前638年三月,鄭國國君到楚國去,這等於是承認楚國為霸主之國,宋襄公於是在夏季發兵討伐鄭國。秋天,楚國為瞭解救鄭國而出兵伐宋。宋襄公要出戰,大臣子魚勸他不聽,十一月,宋、楚兩國在泓水相遇,歷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戰發生瞭。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楚國軍隊還沒有完全渡河,公子目夷建議宋襄公,敵眾我寡,可以趁他們渡河的時候攻打楚軍,宋襄公沒有聽取目夷的意見。當楚軍渡河完畢但還沒有列陣的時候,目夷又建議趁楚軍立足未穩,攻打楚軍。宋襄公卻說:“君子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結果宋軍被楚軍打得大敗。這種戰法,被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稱之為蠢豬式的戰法。   晉文公可以算得上是繼齊桓公以後的中原霸主瞭吧,他在即位的第七年(前630)上和秦穆公一道包圍瞭鄭國。原因是當年晉文公在逃亡時路過鄭國,鄭文公對他很不禮貌。事情要追溯到七年以前(前637),晉文公離開宋國路過鄭國,鄭文公沒有以禮接待晉文公(當時還是流亡公子)。鄭文公的弟弟叔詹說:“重耳是賢人,又和咱們同姓,窮困來到您這兒,你不能對他無禮。”鄭文公說:“諸侯中逃亡公子路過此處的多瞭,我能接待過來嗎?”於是,晉文公要興兵報復。晉、秦兩國興兵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晉楚兩國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是援助楚國的。實際上,這個原因更關鍵。春秋前半期,楚國時刻想著北上稱霸,“問鼎中原”,而中原各國誰想要成為霸主,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這個國傢能不能遏制楚國的這個勢頭。晉文公也正是在城濮打敗瞭楚國以後,再拿鄭國開刀,進一步削弱楚國的力量。  秦、晉兩國攻打鄭國,鄭國亡國在即,在答應瞭晉國講和的條件之後,晉國仍然要見到鄭文公,就是想羞辱他。鄭國人很擔心,就派大臣燭之武私下裡接觸秦穆公,說:“打敗瞭鄭國對晉國有好處,但卻是對秦國有害處。您不如放過鄭國,讓鄭國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後秦國使者來來往往,讓鄭國接待他們,供給食宿。您想,這對於您有什麼害處嗎?”這就是“東道主”一詞的由來。秦穆公於是撤兵,晉國人也同意瞭鄭國講和。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如何來處理外交事務?春秋戰國時期的行為藝術:伍子胥吹簫獲賞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復仇者:伍子胥破楚鞭屍解讀: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竟不如妓女春秋戰國歷史上蔡姬河中戲齊王:齊桓公一怒休妻春秋戰國歷史上偉大的私生子:被母虎喂養的宰相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秦穆公是西戎的霸主,但是他時時刻刻都想入主中原稱霸,因此,他也在打鄭國的主意。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國軍隊向東進發,穿過晉國,目的是偷襲鄭國。當初,晉、秦兩國伐鄭的時候,秦國被燭之武說服,首先和鄭國結盟,並留下瞭杞子、逢孫、楊孫在鄭國戍守。有一個鄭國人向秦國出賣鄭國,說:“我掌管著鄭國的城門,可以幫助秦國。”秦穆公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把握,於是做出瞭這樣一個大膽的決定。當軍隊開到晉國邊城滑邑的時候,讓一個叫做弦高的鄭國商人遇見瞭,他正準備帶著二十頭牛到周朝都城去出賣。他害怕被秦軍殺掉或者俘虜,就獻上他的牛,說:“聽說貴國要討伐鄭國,鄭國已經做好瞭戰守準備,還派我帶瞭二十頭牛來慰勞貴國士兵。”秦國帶兵將領見鄭國已經有瞭準備,就攻下瞭晉國的邊城滑邑。秦國這次伐鄭雖然不成,但秦穆公敢於跨越千裡打鄭國的主意,可見這個鄭國既是一塊肥肉,又實在是軟弱可欺。楚莊王即位以後,開始不理政事,日夜尋歡作樂,還下令不許大臣們進諫。在大臣們巧妙的勸說下,楚莊王開始一飛沖天。他不但重拾祖上的稱霸中原的舊業,在討伐陸渾戎經過周都時還詢問周鼎的重量,這就是“問鼎”一詞的由來。當然,楚莊王想問鼎中原,首選的演兵場自然就是鄭國。  楚莊王十六年(前598),因為鄭國和晉國結盟的緣故,第二年,楚莊王就發兵攻打鄭國。楚軍包圍鄭國三個月,攻下瞭鄭國國都。鄭襄公脫去上衣露出胳膊牽著羊迎接楚莊王進入鄭國國都。鄭襄公卑顏屈膝,表示願意臣服楚國,楚莊王同意瞭,為此讓軍隊退後三十裡,那意思是說鄭國甘願結盟,不是簽訂的城下之盟。楚國大臣們不理解,說:“我們千裡迢迢來到這兒,官兵們已經勞苦很久瞭,為什麼打下的國傢又放棄瞭呢?”楚莊王說:“我們之所以討伐,是征服那些不馴服的國傢,既然人傢已經服服帖帖瞭,還有什麼可要求的呢?”楚國於是撤軍。其實,楚國所以釋放鄭襄公,並不是鄭襄公話說得多麼可憐,而是因為晉國已經出兵救援。早在戰事初期,晉國就想出兵救鄭,由於國內意見不統一,所以耽誤瞭。等到瞭黃河,楚軍已經離開瞭。晉國將帥有的想渡河追擊,有的想班師回國,但還是渡過瞭黃河。楚莊王聽說後,翻轉身攻擊晉國軍隊,鄭國軍隊也幫助楚國,晉軍大敗。因為此役,也有人把楚莊王列入霸主行列。   晉國在晉文公以後,晉國有點兒作為或者是想稱霸的君主都拿伐鄭說事兒。公元前588年,齊頃公想尊稱晉景公稱王,晉景公權衡利弊,沒有接受。就是在這一年,晉國開始設立六軍。第二年(前587),晉國討伐鄭國,攻下瞭汜這個地方。晉景公死後,他的兒子壽曼成為國君,即晉厲公。晉厲公想稱霸,也在拿鄭國當做演兵場。公元前575年,因為鄭國背叛瞭晉國與楚國結盟,晉厲公很生氣。大臣也說:“不可以在我們這一代失去諸侯。”於是,晉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厲公親自率領軍隊渡過黃河,聽說楚國前來救援,晉國軍隊就與楚國交戰。兩國軍隊在鄢陵相遇,晉國軍隊射中瞭楚共王的眼睛,楚軍失敗。楚國大臣子反想整頓軍隊再與晉國交戰,晉國軍隊非常擔心。楚共王召喚子反,子反因為醉酒不能前去拜見,楚共王很生氣,責備子反,子反自殺。楚共王失去瞭執政大臣,隻好回國。晉國也因此威震諸侯,想號令天下,取得霸權。  有一種版本說晉悼公也是春秋霸主,著名的祁奚薦賢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人身上。他想重新恢復晉文公時代的霸業,繼位的當年就出兵伐鄭,而這個叫公子周的晉悼公即位時隻有十四歲。到瞭戰國時期,鄭國在韓國不斷的侵伐下,終於在公元前375年被韓哀侯滅亡,其土地並入瞭韓國。鄭國為什麼會成為霸主之國的演兵場?這當然有它的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自身不能自強自立的關系。在建國初期,鄭國在武公、莊公時期,也曾經強大過,那時候的鄭國隻有打別人的份兒,沒有誰敢欺負鄭國。即便是在秦、晉聯合伐鄭的時候,由於有瞭一個有智慧的大臣燭之武,鄭國得以保全。秦國要偷襲鄭國,因為一個商人弦高,鄭國也免除瞭一場災難。還有就是在子產執政時期,鄭國也曾經出現過一絲向好發展的曙光。可惜,鄭國這些“光亮”隻不過是一個個獨立的“點”,並沒有結成串,更沒有連成線,所以隻能是成為他人的附庸,要麼為人傢驅使,要麼被人傢任意宰割。鄭國的事例也向人們說明瞭一個道理,不自強,難自立。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

  導讀:管仲是齊桓公的相國,齊國的富強,全賴其力。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有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孔子曾經說他,沒有管仲,我們恐怕已經左衽瞭,就是已經變成向北方少數民族一樣的裝束瞭。然而,到管仲死的時候,齊桓公讓他推薦一個相國,他竟然推薦不出來。不僅如此,齊國朝廷竟然是小人當道,污濁橫流,一代雄主齊桓公竟然被活活地餓死在宮中。  齊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病重,齊桓公前去探望,詢問誰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遍視朝中,竟然沒有人可用,於是隻好把皮球踢還給桓公,說:“最瞭解臣下的莫過於國君。”齊桓公隻好自己說:“我想任用鮑叔牙,你看怎麼樣?”管仲說:“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政的。”齊桓公繼續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易牙為瞭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瞭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齊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說:“衛國公子開方舍棄瞭做千乘之國太子的機會,曲奉於國君十五年,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如何能夠忠誠於國君您?況且千乘之封地是人夢寐以求的,他放棄千乘之封,俯就國君,他心中所求必定過於千乘之封。國君應該疏遠這樣的人,更不能任為相國之職。”齊桓公又說:“易牙、開方都不行,那麼豎刁怎麼樣?他寧願自殘身體來侍奉寡人,這樣的人難道還會對我不忠嗎?”管仲說:“是人無不愛惜其身,自殘其身來侍奉您,這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愛惜您呢?請國君務必要遠離這三個小人,寵信他們,國傢必亂。”   這就是著名的管仲病榻論相。不久管仲病逝,接替他的公孫隰朋、鮑叔牙也不久死去。齊桓公不聽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瞭易牙等三人。二年後,齊桓公病重。易牙、豎刁見齊桓公病重將不久於人世,就把宮門堵塞,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宮,也不給齊桓公送食物,齊桓公竟然活活餓死。齊國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兒子為爭奪君位各自勾結其黨羽,互相攻擊殘殺,致使齊桓公的屍體停放瞭兩月之久無人收殮,屍體腐爛生蛆,慘不忍睹。那麼,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死後沒有人才可用呢?  齊桓公任用管仲之初,管仲同時向齊桓公推薦過五個人,並把它們的長處一一列舉瞭出來。他們是公孫隰朋、王子成父、賓胥無、寧戚和鮑叔牙。並說:“公孫隰朋長於辯辭,可以擔任大司行、王子成父長於征戰,可以擔任大司馬;賓胥無長於刑律,可以擔任大司理、寧戚長於農業,可以擔任大司田、鮑叔牙敢於直言,可以擔任諫議官。”這些人都在霸業中發揮瞭積極作用,同時也展現瞭他們各自的才能。這就讓人產生瞭一個疑問,君主荒唐、國傢平庸的齊國能夠產生人才,而稱霸一時的齊國反而沒有人才瞭嗎?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也是管仲等人長期占居高位,限制瞭齊國人才的發展,而他們又不註意培養、發現和選拔人才。在管仲那個時代,爵位是世襲繼承制,官位也是相當程度地世襲繼承,如果不讓他人染指,讓自己的兒子出來執政可以嗎?就像趙魏兩國,從晉文公元年(前636)開始他們進入執政高層,到晉烈公十九年(前401)兩傢被周烈王封為諸侯,二百多年間,幾乎每一代都有能勝大任之人。看起來,管仲等人他們的兒子也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狀況呢?根本原因在於,齊國君臣是一種特殊的君臣關系,齊桓公有瞭管仲,從此隻當“甩手掌櫃的”;管仲隻對齊桓公一人負責,不計兩人身後之事。隨著事業的成功和霸業的形成,他們已經由改革變成保守。縱觀管仲執政後,並沒有再做過大的改革事項。這也符合社會的發展基本規律,改革者在初期往往具有開拓精神,對於人才的使用也是不拘一格,一旦成功,他們就會隻想到保住改革成果而患得患失,看人的眼光也不再是遠大和寬闊。管仲建議齊桓公遠離那三個小人這當然沒錯,可是他建議的那個公孫隰朋又是個什麼情況呢?四十年前這個人就和他一起執政,這個人該是多大年齡?管仲的保守還表現在,他可以改革齊國的行政、兵役、軍隊建制、土地稅收和官吏管理制度,卻絕不允許改變一種秩序。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的弟弟和戎人、翟人合謀侵周,齊桓公派管仲到周去為雙方講和,周王想用上卿的禮節接待他,管仲堅決不從,經過再三謙讓,才接受瞭以下卿之禮拜見天子。這是因為,在齊國,上卿是高、國兩氏。  但是,管仲對於權力是絕對不會放手的。齊桓公曾經問他,說自己有兩大毛病,好田獵和好色,這會不會危害霸業?管仲說,隻要知道誰是賢者,知道瞭賢者就任用,任用瞭就信任到底,且不再任用小人就可以瞭。由此,他得到瞭齊桓公的信任,齊桓公也從此不再過問雜務事。有人要信任,有人給信任,事業又基本上順風順水,誰還會想到將來以後怎麼辦?尤其是管仲,他隻要君主的這種信任,忘記瞭他曾經說過的要君主遠離小人的話,一味看君主的好惡辦事,對於一些不好的小人不加驅逐。當齊桓公提出,易牙、開方、豎刁平常為什麼沒有聽他說起時,他竟然說他在位能加以限制,完全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身後的做法。齊國成就瞭霸業,君主和相國都得到瞭人民的尊重,他們在享受尊榮的同時,看人的標準也不同瞭,強盛的齊國不可能沒有人才,隻是這個時候,即便是齊國有人才,但他們不能被置於囊中,有人才也難以脫穎而出。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管仲竟是射箭史上創造六環紀錄的人樂毅到底是誰?為何諸葛亮都要自比管仲樂毅?法傢先驅管仲曾是出名窩囊廢:打工被炒三次魷魚管仲是怎麼死的?管仲的死因管仲如何成為齊桓公的手下?鮑叔牙為何力薦管仲

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

  導讀:春秋時期的美女頗多,真假難辨的有西施鄭旦,真真實實的有驪姬夏姬,更有那美如桃花的息國夫人息媯。這些人美的特點雖然不盡相同,人們在描述他們的美麗也用瞭不同的詞語,但有他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她們都與國君有瓜葛,而這個國君或者亡國,或者殞身,故事大多淒慘。讓我們選取幾個例子,看看她們的故事吧!  息夫人息媯  息夫人是陳國國君的女兒,嫁給息國國君為妻,稱之為息夫人,因為陳國為媯(音:gui)姓,也被稱為息媯;又因為她美如桃花(一說因死後葬在桃花山上),又被稱之為桃花夫人。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順路蔡國探望姐姐蔡侯夫人。在接風的宴席上,蔡侯言語輕薄,拉住小姨子的手不放,竟做出瞭調戲息媯的無禮之舉。息夫人大怒,為瞭國君夫人的尊嚴,不待盛筵結束,便拂袖而去。回到息國,息夫人將此事告訴瞭自己的丈夫息侯。息侯決意報復,無奈息國力量薄弱,於是決定借助楚國的力量。息侯向楚王獻計,由楚國假裝攻擊息國,讓息國向蔡國求救,再合兵進攻蔡國的軍隊。當時,楚國稱王已有兩代,漢水以東的小國都向楚國稱臣,隻有蔡國依仗著和齊國聯姻,沒有屈從楚國。楚國欲向中原發展,蔡國正是目標,聽瞭此計,楚文王馬上答應下來。  楚國進攻息國,蔡侯親率大軍來救,安營未定,就被楚國軍隊包圍。倉皇之中,蔡侯趁夜突圍來到息國城下,息侯卻緊閉城門。蔡侯走投無路,大敗而逃,終於被楚軍活捉。息侯犒勞楚軍,蔡侯方知中計。由於楚國擔心中原各國聯合討伐,在蔡哀侯同意臣服結盟後又決定放其歸國。   蔡哀侯對息侯恨之入骨,在即將回國的酒宴上,他極力稱贊息夫人的美貌,終於引得好色的楚文王淫心蕩漾。不久,楚王率領大軍,以巡視為名來到息國,在息侯設宴招待時提出讓息夫人為他倒杯酒。息侯懼於楚國的武力不敢拒絕,隻好讓夫人出來。楚王見瞭,果然容貌艷麗非常,於是就以答謝的名義在住所設宴,在席間將息侯擒獲。楚王帶著將士直奔息國宮中,找到息夫人,將她納作夫人並帶回楚國。息國並入楚國,正如息媯所說,息侯引狼入室,咎由自取。息侯後被安置在汝水,封給他十戶人傢,以祭祀息國祖先,不久抑鬱而死。相關閱讀推薦:明穆宗沉迷媚藥:服藥後晝夜臨幸美女竟無法理朝揭秘:讓西門慶垂涎但沒有得到的三位美女![圖]平陽公主討好皇帝弟弟:接連送上絕色美女揭秘:讓丘吉爾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中國美女竟是她!美女的誘惑:揭間諜史上八大風流艷諜的色誘手段唐宣宗愛美女為何愛一個殺一個?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晉獻公夫人驪姬  驪姬是晉獻公的姬妾,公元前663年,晉獻公滅瞭驪戎,將國君的兩個漂亮女兒擄掠回國充實後宮。驪姬是姐姐,獻公想將她立為夫人。占卜的結果是不吉利,獻公不聽勸阻,再次占卜,違諫把她立為夫人。後來,驪姬生瞭一個兒子,叫奚齊。再過幾年,她的妹妹也生瞭一個兒子,叫卓子。驪姬想把自己的兒子奚齊立為太子,就打算將太子申生除掉。驪姬買通瞭幾個大臣,讓他們向獻公建議,將獻公幾個有才能的兒子派到京城以外的地方,獻公同意瞭。太子被派到瞭祖廟所在地曲沃,蒲城和屈城分別由重耳、夷吾防守。  有一次,驪姬對太子申生說:國君夢見瞭你的母親齊薑,你一定要趕快去祭祀她。太子到瞭曲沃,把祭肉帶回來獻給父親。獻公在外打獵,過瞭六天回到宮中,看到太子帶回來的祭肉,正打算吃,被驪姬制止。驪姬說宮外帶進來的食物不能就食,一定要試一試再吃。實驗的結果,肉中有毒。驪姬馬上說,這是申生等不得瞭,想害死自己的父親早早登上國君之位。在驪姬的攛掇下,獻公決定殺瞭太子。太子申生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分辨,因為自己的父親已經老瞭,離不開驪姬瞭,隻好選擇自殺。驪姬覺得重耳和夷吾也是奚齊的威脅,於是讒言說兩個公子也參與瞭申生的陰謀。重耳和夷吾出逃。   晉獻公死後,驪姬的兒子奚齊如願當上瞭國君,可是好景不長,不久被大臣殺死。驪姬又扶立她妹妹生的兒子卓子為國君,同樣被殺,驪姬也因為陷害太子被殺。一儲君兩國君被殺,驪姬之禍引發瞭晉國大亂。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大夫之妻夏姬  陳國有個大夫叫夏禦叔,食采邑於株林,娶瞭鄭穆公的女兒為妻。夏禦叔是陳國公族,以夏為姓,所以,這個鄭女就被稱為夏姬。夏姬有個兒子,叫夏征舒,字子南,也稱夏南。夏征舒十二歲時其父病亡,夏姬隱居株林。陳國有兩個大夫,孔寧和儀行父,因為曾經和夏禦叔同僚的關系,經常進出株林。夏禦叔死後,兩人羨慕夏姬的美貌,仍然經常光顧夏傢,時間久瞭,終於先後和夏姬勾搭成奸。因為床笫之爭,失落嫉妒的孔寧在陳靈公面前盛贊夏姬的美艷,並把陳靈公引到瞭株林夏傢。夏姬不能拒絕,隻得委身於陳靈公。這樣一來,陳國就有瞭君臣三人同淫一個女人的大醜聞。這個陳靈公實在無狀,竟然和孔寧、儀行父兩人在朝堂上議論和夏姬的茍且之事。有個大臣叫泄累,因為諫阻陳靈公,被孔、儀二人派人殺死。從此三人出入株林更是無所顧忌。夏姬的兒子夏徵舒漸漸長大,不忍見其母所為,隻是礙於靈公是國君,無可奈何。十八歲上,夏徵舒襲父職當瞭陳國的司馬,執掌兵權。為瞭表示感謝,夏征舒在傢中設宴款待靈公。酒酣之後,君臣三人竟滿嘴胡言亂語,相互戲謔說夏征舒是誰的兒子!夏征舒羞惡之心再也難以遏制,吩咐隨行軍眾包圍株林,自引傢丁殺入府中,陳靈公被殺,孔寧、儀行父逃奔楚國。殺瞭陳靈公,夏征舒謊稱其暴病而亡,和大臣們擁立太子午為新君,即陳成公。由於陳靈公荒淫無道,陳國人並沒有多大反響,但逃到楚國的孔寧與儀行父卻攛掇楚國出面討伐。楚莊王野心勃勃,早就覬覦中原,隻是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貿然出兵害怕齊、晉等國出面討伐。有瞭夏征舒“弒君”這個理由,楚國堂而皇之地出兵陳國。陳國沒有做任何抵抗。夏征舒被楚國人殺死,夏姬成為楚國人的俘虜。楚國人將陳國並入自己的版圖,後來還是擔心齊、晉兩國借機討伐,又將陳復國。楚莊王見夏姬容顏妍麗,本想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因為大臣巫臣也想得到她,就編瞭很多理由阻止。楚莊王處於政治上的考慮,即不能把一場“討逆”的正義戰爭變成“獵色”的不義之舉,便將這個女人賜給瞭連尹襄老。   浣紗女西施  西施這個人存在與否頗有爭議。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可謂是傢喻戶曉,諸子百傢的文章當中也有提及,但這個人卻不見於正史記載。不過,西施的故事和傳說與題目的文中之義倒是很相吻合,因此就權作“信其有”吧!更為重要的是,越王勾踐戰敗以後,的確搜羅國內美女送給吳國,而吳王夫差也確確實實接受瞭越國的美女和請和。如果從這個方面來看,西施作為一個符號,是這批美女當中的一個真實存在也未嘗不可。  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在夫椒進行瞭一場大戰,戰爭結果,吳國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越王勾踐隻帶著全部五千殘兵退守到會稽山上。這時的會稽山四面被吳國包圍,越國軍隊無能力再戰,越王勾踐隻好向吳國求和。但這個求和的條件是非常屈辱的,勾踐身為國君,卻要親自進入吳國為人質。入吳臨行時,越國的兩個大臣做瞭分工,文種留在國內管理國傢,范蠡陪同勾踐入吳。因為勾踐的韜光養晦,再加上吳國太宰伯嚭接受瞭賄賂一再為越國說話,勾踐終於被釋放回國。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根據大夫文種所獻的美人計,在越國國內大量搜羅美女,終於得到瞭兩個絕色極品美女——西施和鄭旦,準備送於吳王。文種將西施和鄭旦帶回會稽,教習歌舞和宮廷禮儀,熟練後送到瞭吳國。吳王夫差果然喜歡,立即將其納入後宮。因為西施貌美絕世,舞姿婀娜迷人,待人接物得體,很快就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吳王在姑蘇建造春宵宮,日夜與西施嬉戲。又因西施舞跳得好,尤其是擅長“響屐舞”,夫差專門為西施建造瞭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和“響屐廊”等。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周邊放置大缸,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夫差看的是如癡如醉。由於夫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再加上窮兵黷武,吳國不堪重負,終於被越國打敗。吳王夫差自殺身亡。   春秋的美女為什麼大多和國君有瓜葛呢?說到底,就是因為和她有關的這個君主有故事,是這個君主的故事把她們牽扯瞭進來,而不是她們自身的原因把君主牽涉瞭進來。所以說是大多而不是全部,是因為春秋美女很多,像那些叫做薑、贏、姬的人,很多都是美冠當世,隻不過他們身邊的帝王沒有故事,或者是一事既亡,人們沒有想象發揮的空間,她們的美麗也就隨著時代的久遠被歷史湮沒。像魯惠公,本來是為叫做息的兒子娶的宋女,因為看到這個宋女太漂亮,就把她奪為自己的妻子。因為息不是太子,他的母親也不是正夫人,所以他對君位沒有野心,當瞭十一年代理國君,還一心想等到宋女生的兒子子允長大後還位與他。後來這個魯隱公被奸臣殺害,子允當上瞭國君,就是魯桓公。由於這個魯桓公繼位合乎宗法制度,隱公不爭,魯惠公的荒唐、宋女的美麗也就在歷史上被一筆帶過瞭。  真的很難說清,是君主的荒唐故事擴大傳播瞭這些女子的美貌?還是後人的想象加工演繹瞭她們的絕色?隻不過有一點非常清楚,她們是美麗女神,卻並不是幸運女神。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春秋歷史上楚王好細腰與晉君好女寵的結局是啥?

  導讀:楚王好細腰的典故人們耳熟能詳,而晉平公好女寵人們就知之甚少瞭。在春秋的歷史上這兩位王侯一南一北互相PK,你好細腰我好女寵,你築章華之臺我建虒祁之宮,一時間把國內國際形勢搞的烏煙瘴氣,成為各國諸侯議論的焦點。齊景公為瞭巴結霸主晉平公,把年輕美麗的公主少薑送給瞭年老如猴的晉平公,結果少薑三個月就死瞭。齊國唯恐晉國怪罪,趕忙派晏嬰出使,要求再次送公主填補晉平公後宮。可就在晉國迎親的時候,事情竟然出現瞭戲劇性的一幕。  齊國有個叫公孫蠆的大臣,他覺得嫁給晉君那是女兒的福氣,於是偷偷的用自己的女兒將公主換下,而晉國迎親的大臣韓起竟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假公主迎回晉國。晉平公喜愛女寵,生活不加節制,導致身體衰弱甚至連射箭的力氣都沒有。《國語》記載,晉平公打獵的時候發現瞭一隻小雀,張弓搭箭“噗”的一箭射去,那小雀竟撲棱著翅膀帶傷而逃,平公命令一個年幼的侍童追趕,結果沒追上,氣的平公要殺掉侍童。大臣叔向說:先祖唐叔曾一箭射死犀牛而被封為晉君,如今你連一隻小雀都射不死,實在是你自己無用,趕快殺瞭侍童,別讓他把你的無能宣揚出去。叔向的話可謂犀利見血,晉平公自知理虧隻好放瞭侍童。   就在晉平公沉湎聲色、大權旁落、逐漸失去諸侯擁護的時候,南方的楚國趁勢崛起向晉國發起瞭挑戰。前538年,楚國單獨匯合諸侯,並向晉國提出通婚要求,一向高傲的晉平公眨瞭半天眼也沒有想出拒絕的理由,隻好將公主嫁給瞭楚國。楚靈王與晉平公有著相同的愛好,卻有著不同的志向,楚靈王匯合諸侯扣留鄭簡公和宋元公,率兵討伐吳國,滅亡許國、賴國,兼並瞭陳國、蔡國,其勢力范圍與晉國平分秋色。  楚靈王野心很大,在晉國送公主成親之時,他決定扣留晉國宰相韓起、叔向等送親大臣,以達到羞辱晉國的目的,太宰薳啟強說:晉國還很強大,文臣武將眾多,如果扣留他們,我們會招來眾怒,還是以禮相待為上。眾臣苦勸楚靈王才沒敢下手,晉國公主嫁到楚國後,楚靈王建造瞭著名的章華之臺。楚王喜歡細腰,楚國無論男女都餓的發昏,“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當時的寫照。不久,晉平公下令大興土木建造虒祁之宮,他要與楚靈王的章華之臺進行PK,宮殿落成後果然規模宏大且極其壯美(其宮地背汾而面澮,西則兩川之交會也。酈道元)。晉平公把女寵安置在虒祁之宮並且不分時日的沉湎女色,一南一北,兩位王爺搞起瞭荒淫競技。   前535年,晉平公又病倒瞭。韓起問子產:寡君生病三個月瞭,該祭祀的神也都祭祀瞭,不僅不見好轉反而更加重瞭,是什麼原因?子產說:那就祭祀鯀吧,或許能有所作用。子產的意思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吧。晉國按子產說的做瞭,並把莒國的兩支方鼎送給子產。晉平公的荒淫引起瞭兩位賢臣的不滿,一位是齊國的晏嬰,一位是晉國的叔向,兩人互相訴說自己國傢的黑暗,晏嬰說:齊國濫用刑罰,市場上鞋子便宜而假腿昂貴。叔向說:晉國也在走下坡路,餓死在大街上的老百姓隨處可見,而君主賞賜給寵姬的財物卻堆積如山。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孔子的好友在兩次政變中都做瞭些什麼 春秋歷史上齊桓公為何要插手魯國的傢庭糾紛?揭秘:春秋歷史上國君與大臣之間的一次生死對決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前534年,晉國出現瞭石頭說話的奇聞,晉平公向樂師師曠詢問原因,師曠說:石頭怎麼能說話呢?一定是人憑借它來表達民間的疾苦,“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現在國君的宮室高大而奢侈,民力損傷殆盡而產生怨氣,人們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性命,此種情況下,石頭說話不也是正常的嗎?一席話說的晉平公連連點頭,但他依然沒有幡然醒悟。  齊國把公主送給晉平公,晉臣荀盈迎接齊女回來,突然去世,下葬的時候,晉平公依然在虒祁之宮與近臣豪飲,禦廚屠蒯實在看不下去瞭,走進宮殿要求敬酒,他先給樂工斟滿一杯說:這杯先敬你,你是國君的耳朵,職責是為瞭國君的聽覺靈敏,現在股肱之臣仙去,你竟然還在奏樂,這是耳朵壞瞭。又給男寵嬖叔斟滿一杯說:第二杯敬你,你是國君的眼睛,職責是為瞭國君看的更加真切,現在國君已經變瞭模樣,你竟然看不到。說罷自己也喝瞭一杯說:我主管國君的膳食,主要調節國君的味覺,現在兩個侍候國君的人失職而沒有被懲罰,這是臣下的罪過。按說一個做飯的櫥子,當著國君的面如此一針見血含沙射影還指桑罵槐,豈不是找死?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晉平公竟然很高興的接受瞭批評,立馬撤掉瞭酒席。   晉平公一生所犯錯誤不少,接受各色人等的勸諫也很虛心,但就是不加改正,絕對屬於虛心接受死不悔改的人物,終因貪淫女色於前532年走到瞭生命盡頭,而楚靈王也因遭到國人反對被逼自盡。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