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末代

絕色傾城的越南末代皇後:南芳皇後究竟有多美麗

  南芳皇後,根據她的英文介紹可以推測出Nam Phuong的漢字應該是“南芳”,是位美麗賢惠的女子,也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南芳皇後(1914-1963)大南帝國保大皇帝阮福晪第一任妻子。越南末代皇後,Empress Nam Phuong。 越南末代皇後南芳皇後,是第一位君主在位時就受封的王後。阮朝的慣例是,在位君主的妻子隻能封為妃嬪,由最高級的一階妃至第九級的才人,隻有在丈夫去世後,在位君主的母親或祖母才能追封為王後。但是保大在1934年迎娶南芳時,就破例封她為王後。1945年當保大改稱越南皇帝時,南芳也改稱為皇後。  阮友蘭出生在當時法國殖民地交趾支那(和安南、東京2個保護國組成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湄公河三角洲前江省鵝貢市。她的父親阮友好據稱是一位富裕的商人,出生在一個鵝貢的貧窮的天主教徒傢庭,華人血統。通過西貢總主教的介紹,他擔任越南南部億萬富翁黎發達的秘書,最後終於與黎發達的女兒黎平(聖名:Marie)結婚。  1926年,阮友蘭在12歲時被送到法國巴黎附近的塞納-馬恩省河畔納伊,進入一所著名的天主教學校Convent des

末代皇帝溥儀談自己的婚姻:四個妻子都是房中擺設

  導讀:《我和溥儀》記述瞭著名評劇藝術傢新鳳霞在“勞改隊”中與末代皇帝溥儀相處的許多小故事,描寫瞭積極參加勞動卻不會勞動的溥儀鬧出的許多笑話:搬磚砸瞭腳、抬煤灑瞭一身、生火爐燒瞭頭發眉毛、洗煙筒劃傷瞭胳膊、被逼唱“鬼嚎歌”和“樣板戲”等。  和皇帝談各自的婚姻  溥儀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說:“每次結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訂瞭,不是自願。婉容、文繡給我留下的回憶,是整天吵吵鬧鬧,一點兒感情也沒有。最終文繡在天津跟我離瞭婚,1953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見到他哥哥時,還是說過我對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畫瞭個圈兒,由此與她結瞭緣也結瞭怨!後來她慘死在獄中。以後娶譚玉玲,我對她很滿意,但被日本人害死瞭。我雖然先後正式結婚3次,娶過4個妻子,但都不曾有過愛情和夫妻生活。她們是我房子中的擺設,是名義夫妻。她們的遭遇都悲慘可憐,都是犧牲品!最後結婚的李淑賢,是個醫務工作者,同情我,也瞭解我,可是我年歲大瞭,不能盡丈夫的義務瞭。我對不起她呀!”  杜聿明說:“你是妨人精,妨老婆,看看你連連妨死瞭幾個?”  溥儀說:“我命不好,運氣也壞。”  杜聿明說:“你當瞭皇上還運氣不好?還要當什麼才算好?”  皇帝說:“就是當瞭皇上才倒黴的呀!3歲,不懂事的孩子就被人耍弄,當木頭人玩兒瞭……多苦哇!”  皇帝又說:“我娶的李玉琴是東北人,大蔥嘴,辣椒心,好厲害呀!”  杜聿明說:“這話可不對,沈醉娶的也是東北人,人傢可是個賢惠善良人哪!要不你們看看這夥人,就數沈醉身體精神都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瞭,哈……”  沈醉說:“本來我眼睛就不大。不過我老婆是個不錯的人,我很滿意,很感謝她……”  話題轉向我,都問我如何嫁給吳祖光的。我說:“這可說來話長瞭。”我像講故事一樣一樣地說給他們聽。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們閑聊天,看管我們的人也停工不幹活,找地方去玩去瞭。大夥都津津有味地聽我講。皇帝聽直瞭眼,好像很不理解。 杜聿明  杜聿明說:“老溥,你不能理解,一個人的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有時是生命的支柱哇!我的老伴跟我出生入死,共患難,這麼多年瞭,我的一群孩子都是她親自培養起來……”  沈醉說:“老溥,你在那封建時代的特殊地位,你的婚姻史是多麼不幸呀!用看相片的方式成婚,這就是荒唐!你16歲就娶婉容為後,娶文繡為妃,可都是加重瞭你的悲劇!”  皇帝聽呆瞭,情緒也隨著低沉瞭。  我看皇帝這時內心一定很痛苦,說:“不說這些過去的歷史悲劇瞭,婉容是個才女、美人,人人知道。死得悲慘,也人人惋惜!也不能讓皇帝負責任,照說皇帝也是受害的人,他終身不能和妻子成為真正夫妻,也是封建歷史造成的。”  大傢都很沉悶,還是叫我說怎麼樣和祖光見面,怎麼結婚的。我說:“我的婚姻是我自選的,也是我當面談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們結婚你願意嗎?”  皇帝好奇地說:“吳祖光怎麼說?”  我說:“他說:我得考慮考慮。這可真把我氣壞瞭!”  皇帝聽呆瞭,說:“為什麼?”  我說:“大概因為他沒想到,沒有精神準備吧。”  皇帝說:“真想不到。”  我說:“我也想不到他這麼回答我。”  皇帝“放火”  “文化大革命”發揮“三大”政策:大鳴、大放、大辯論。開始時,大字報貼在墻上,見墻就貼,所有的墻、門、窗戶都貼滿瞭。又發展瞭,拉繩子,掛在繩子上。一條條繩子,看大字報的人一邊走一邊看,大雪大雨就在室內。後來又發展瞭,重點批鬥對象的大字報鋪在地上;這樣的大字報就是點名的,如:“某某某反革命分子,你老老實實交代,不投降,就叫你滅亡!不能蒙混過關!”這些都是重點批鬥對象。  記得皇帝、杜聿明、沈醉、杜建時和我,去一傢紙廠拉大字報用紙和筆墨。因為寫大字報的紙、筆都由公傢給,可以隨便領取。有不少人就拿公傢紙、筆、墨隨意糟蹋。  我和皇帝進這傢廠子大門,皇帝用手指著地說:“看看!啊!一張大紙一個大字:走資派!某某某你必須低頭認罪!”  進大門地上就是大字報,滿墻也是大字報。皇帝手裡還抽著香煙,沈醉看見不敢說他,對皇帝做手勢,用手指作熄滅煙頭的動作,皇帝不理解,舉著香煙來回晃悠。我挨著皇帝小聲說:“把煙頭熄滅瞭!快……”皇帝還不理解。這時來瞭一支男女隊伍,穿得破破爛爛,都被剃瞭鬼頭。這造反派小將的口裡不停地喊著:“讓開、讓開!”  看見這群人,皇帝嚇壞瞭!雙腳後退讓路,嚇得周身發抖,忘瞭手裡夾著香煙瞭。造反派看見皇帝背著的手裡有煙,一把搶過來給扔瞭,正好掉在大字報上。一會兒地上冒煙瞭,造反派小將早押解隊伍走遠瞭。從門口刮進風來,門口、地上的大字報一張接一張,四角用磚壓著,風一直刮進來引著瞭大字報,瞬息之間,躥出瞭火苗。立即有人大叫:“著火瞭呀!”有人忙提水桶潑水,大夥都撒開腿跑,皇帝不跑,鬧瞭個從頭到腳滿身水。  事情發生,開始緊張,一會兒火滅瞭,大傢自然沒事瞭。皇帝心神不定,也吃不下飯,好像做瞭什麼虧心事,他對我說:“新鳳霞,我相信坦白卸下包袱好,要連累別人可不好!”  我奇怪地問:“老溥,你不是改造得脫胎換骨瞭嗎?又有什麼事背著包袱瞭?”  皇帝急得臉通紅,搓著手含含糊糊地小聲說:“這場火是滅瞭,可這裡……”  我沒在意:“過去瞭,這事也沒有找上咱們這群倒黴的就算瞭!還想著這事,瞧你成瞭多嘴二大媽瞭……”  皇帝看我不耐煩聽他說就不做聲瞭。事過後,我們裝上領取的十幾大捆各色紙剛要走,被造反派看管人喊住訓話:“你們都聽著!今天,發生瞭這場縱火案,你們這些人都在懷疑之列。溥儀!你出來!”相關閱讀推薦: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約見胡適 兩人說瞭什麼秘密?溥儀生母不堪凌辱吞鴉片自殺 溥儀的母親是誰?關東軍為控制溥儀暗殺其愛妃 欲用日本女人代替民國趣聞:張學良槍斃土匪張學良 溥儀撞見皇太極老舍曾給溥儀當“禦用文人”:潤色《我的前半生》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皇帝戰戰兢兢地站出來瞭。造反派說:“你坦白自首很好,這場火是你抽煙放的!”  皇帝哆哆嗦嗦地說:“是,引的,不是故意放火。是……”  反派說:“混蛋!你還來狡辯嗎?是你自己向我匯報,你抽煙的煙灰起瞭火呀!這是萬幸,沒有著起來,要是著瞭,你還得蹲十年監獄!你寫一份檢查!不深刻再寫!明天交給我!”  事後我問皇帝:“你怎麼搞的?自己沒事找事,事情都過去瞭,又自己去向他坦白。哪門子事呀?看,看,又要寫檢討。怎麼寫?”  皇帝說:“我怕株連瞭大夥兒,又不敢說出我看見很多人都抽著煙,當我知道背著手時,被……那個領導……他搶去瞭,扔在大字報上的,可我不敢……說出來。我相信坦白瞭,就是對這場‘文化大革命’忠實。”  我聽瞭說:“你是夠忠的,可是忠實要倒黴呀!”  皇帝寫瞭半夜檢查。有十幾篇稿紙,交給瞭看管人。下午我和皇帝倒垃圾,看見皇帝寫的檢討,被團成瞭團扔在垃圾筐裡瞭,皇帝用手撿起來,打開看看說:“我寫瞭半夜,主要說明我不是放火。他們連看也沒有看,團成瞭團扔在垃圾筐裡瞭!我還認認真真檢查自己吶。”

裕容齡與末代狀元劉春霖婚事未成 晚年生活悲慘

  我國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1872~1942),河北省肅寧縣北石寶村人。他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中狀元後,原配夫人去世,再婚問題提上日程,人們紛紛給劉提親。  劉春霖的傢鄉肅寧縣屬於滄州,當時滄州有一世傢,張姓,其女未嫁,經過多次說合,張傢很同意,劉春霖也很樂意成就這門親事。但就在這時,節外生枝,劉春霖的老師楊士驤(曾任直隸總督)也給劉春霖說親來瞭,他說的是頗有地位和名聲的裕庚之次女。“狀元配名人之女”,一時成為人們關註的熱門婚事。  裕庚,人稱“裕大人”,乃皇族貴胄,曾任清政府駐日本、法國大使多年。他有二女,長女裕德齡,次女裕容齡。1899年,裕庚正駐法時,時年16歲的裕容齡進入法蘭西國立歌劇院和巴黎音樂舞蹈學校學習芭蕾舞。她很聰穎,也很刻苦,僅一年的時間,就主演瞭名舞《玫瑰與蝴蝶》,一時轟動巴黎,裕容齡也成為中國跳芭蕾舞的第一人。1903年,德齡和容齡隨父回國後,慈禧太後對這兩個留過洋的名門之後非常喜歡,於是親自傳見姐妹倆,果見二人氣度不凡,學貫中西,便將她們留在宮中做女官(宮女)。自此,這兩個宮女成瞭慈禧太後的寶貝,鐘愛有加。現在存世並廣為流傳的慈禧生活照,站立在慈禧太後兩側的那兩個宮女,便是她二人。  楊士驤先向裕庚說親。當他向裕庚一提這門親事,裕庚非常同意,裕容齡聽說自己未來的丈夫曾是早就相識的狀元郎,更是樂不可支。她說:“劉殿撰(劉春霖)這個人我清楚,他的小楷書法非常好,曾經給老佛爺抄過佛經。我見過他寫的許多楷書,還得過老佛爺的賞賜呢!他中狀元,還有我的一份力量呢!”(裕容齡說的是實情。劉春霖考狀元前有兩年時間客居北京準備考試,經宮人介紹曾多次為慈禧太後抄寫經卷。)  這門親事,當時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人們都覺得一說即成。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劉春霖性格沉滯,不求高攀,竟果斷地婉言謝絕瞭。他對楊士驤說:“我本寒傢,齊大非偶。” 劉春霖  盡管第一次提親就遭到劉春霖婉拒,但楊士驤不甘心,他要盡力促成這門親事。自此,他多次到劉春霖寓所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謂苦口婆心。但劉春霖仍不為所動,他推心置腹地對楊說:“恩師為生之事多相關註,但婚姻大事,裕老貴胄乃高門,生所不及。婚後往還,勢難相比。再者,若高攀成就,恐日後貽害格格(指裕容齡)終身。這都是學生的心裡話,請師代為婉辭。”楊士驤經多次勸說無果,又見劉春霖的態度如此堅決,隻好作罷。事後他曾無奈地對人說:“潤琴(劉春霖字潤琴)性迂,不能所強,任其所便吧!”從此他退避不提,這門婚事終未成就。  對於這件事,坊間議論紛紛,有人說劉春霖迂愚,有人認為劉春霖不識時務,而劉春霖聞之卻不以為然,他道:“說我迂愚也好,不識時務也罷,我有我的考慮。我雖為科魁,但出身寒傢,裕傢卻為貴胄。婚姻大事如門不相對,日後隻能貽害雙方。”劉春霖這種擇婚不攀高門的品德,更不以婚姻為媒介來作為升官階梯的節操,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後來,劉春霖終於訂下瞭滄州張姓之女。婚後,夫妻生活和諧美滿。張氏夫人婚前也曾聽說過劉婉拒裕傢婚事,她對劉春霖說:“我之所以和你結親,是欽佩你的品德正直,絕不是圖你的功名。”劉春霖在1932年寫的《六十自述》中,曾以兩句詩記載瞭這門親事的情況,他道:“不崇高第崇高行,閫內觀型藻鑒真。”以此來贊許張氏夫人的品德和夫妻間的諧美。  裕容齡與劉春霖婚事未成,至1907年她結束瞭四年的宮廷生活,到上海侍奉其父治病。後來,她與唐寶潮將軍結婚,20世紀30年代在北平社交界很有名氣,曾著有《香妃》和《清宮瑣記》兩書。建國後,周恩來總理點名任命裕容齡為政務院文史館館員。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裕容齡這樣的出身,自然會屢遭磨難,她的《清宮瑣記》1957年出版後不久,即受批判。尤其在“文革”中,更是在劫難逃。因她在法國跳過芭蕾舞,也成瞭罪狀,她無法理解造反派對她過去跳芭蕾的莫名批鬥,一氣之下她將自己的腿砸斷。1974年,在她91歲時含悲憤離開瞭人世。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德齡公主的妹妹裕容齡 東方蝴蝶舞後裕容齡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慈禧指定盼普降甘霖

揭秘:越南絕色末代皇後南芳皇後的淒婉傳奇人生

  南芳皇後從1934年起成為安南國王、越南皇帝保大(阮福晪)的正妻,直到去世。美艷動人的她雖然嫁入皇族,但卻經歷瞭一段並不如意的婚姻。1947年,越南共產黨奪取北部政權之後,南芳皇後遠走法國,1955年她與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分開,當時越南政府宣佈沒收皇族的個人財產。1963年9月16日,南芳皇後在法國科雷茲省的傢中因心臟病香消玉殞。作傢洪德青在《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書中,利用一個章節向讀者介紹瞭南芳皇後傳奇的一生。  南芳皇後,本名阮有氏蘭(Nguyen Huu Thi Lan,1914 – 1963),是越南末代皇帝保大(Bao

真實的民國版楊過和小龍女:末代皇弟溥傑與嵯峨浩

  導讀:溥傑也和嵯峨浩道別,他顯得很興奮,因為很快他又可以見到自己心愛的女兒慧生瞭,他對妻子說:“你和嫮生隨後就來吧!今後,我再也不當這皇宮內的差使瞭,我們一傢四口子好好過日子吧!”嵯峨浩聽瞭,輕松地答道:“是啊!我隨後就來。”誰能想到,這一分別就是16年!  公元1937年,中華民國26年,日本昭和12年。一場特殊的相親儀式在日本東京舉行,這場相親儀式的男女主角以及牽線的紅娘都是非同尋常的人物。且讓我們來看一看:  男方:愛新覺羅?溥傑。父親是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載灃,哥哥是清朝末代皇帝、現任偽滿洲國皇帝溥儀,1929年後到日本東京學習院、陸軍士官學校留學6年,1935年回東北,現任偽滿洲國任宮內府侍從武官。時年30歲。  女方:嵯峨浩。嵯峨實勝和尚子侯爵的長女,嵯峨傢族在日本公卿中是僅次於五攝傢、九清華的名門豪族。嵯峨浩父親的祖母南加子是明治天皇生母的同胞兄弟、宮內侍從中山忠光卿的獨生女兒,嵯峨傢與天皇有著血緣關系,並且來往極其密切。時年23歲。  媒人:日本關東軍。出席相親儀式的是曾任關東軍司令的本莊繁大將,以及陸軍中佐、時任偽宮內府“帝室禦用掛”的吉岡安直。  這次相親會的結果讓三方都感到滿意,用現在的套話說:在全體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這次相親會開得很成功,是一次團結的相親會、勝利的相親會、奮進的相親會。  首先,男女主角對彼此都很滿意,他們表面上雖然風平浪靜,內心深處卻已經是暖流湧動。原來,溥傑和嵯峨浩事先都看過對方的照片,第一眼的印象都非常好,在溥傑眼裡,嵯峨浩溫文爾雅,美麗嫻靜,外貌有點像當時他很崇拜的日本寶塚戲場裡最紅的當紅女星草笛美子;而在嵯峨浩眼裡,第一印象覺得溥傑溫和安詳,雖然戴著軍帽,但五官端正,眼鏡後面的眼睛聰慧而明亮,與其說像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學者或文人。 嵯峨浩  或許嵯峨浩原本以為這個女真人的後代加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高材生一定是個不怒而威、令人望而生畏的“肌肉男”、“暴力哥”之類的,這下倒是可以放心瞭。有趣的是,與那些高大兇猛的祖先們相比,溥傑生得較為矮小瘦弱,是兄弟中唯一一個小個子,這樣的外型在很多人看來已經“退化”瞭,不過這在與嵯峨浩的相親中反而成瞭一種優勢。或許整天擺弄茶道與盆栽的日本人過慣瞭精致的生活,連找男人的標準都是“精致”的。  需要指出的是,照片往往跟本人有一定的距離,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不過以前是由於照相器材與技術都比較落後,因此照片往往比本人難看,隻要照片瞧上瞭,本人一般沒有什麼問題;而現在正好相反,照片上玉樹臨風,現實中可能是一顆歪脖子樹,照片上傾城傾國,現實中隻能傾倒胃口。再說現在什麼東西都造假,遠觀清水芙蓉,近看都是人工雕飾。因此,不見面則已,一見面則死。  另外,原本嵯峨傢對於這場婚姻持的是抵觸的態度,反對最激烈的是嵯峨浩的外祖母系子,這次外祖母見瞭溥傑本人之後,態度居然來瞭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變成支持外孫女的婚事瞭。而作為媒人代表,關東軍的長官們表現也不錯,特別是吉岡安直一改平時的死板面孔,成瞭一個相聲演員,講瞭不少笑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樣一次歡樂、祥和的相親會背後竟隱藏瞭一場巨大的政治陰謀呢?  一別十六年,這是民國版的楊過和小龍女  讓我們再回到1945年去。  中日戰爭的8年,正如大部分中國人一樣,對於溥傑和嵯峨浩夫婦同樣是十分漫長而難熬的8年。隻是前者更多出於肉體的折磨,而後者更多來自心靈的煎熬。盡管傢庭生活幸福美滿,夫妻倆先後有瞭兩個可愛的女兒(1940年3月,嵯峨浩生瞭二女兒嫮生),盡享天倫之樂,然而,活在日本人刺刀的陰影下,一傢人的生活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戰爭到瞭後期,隨著日本人的節節敗退,預料到大事不妙的溥傑更有一種深深的絕望感。1943年秋天,溥傑再次被派到日本陸軍大學學習,他攜傢帶口而往。然而這時日本國內的狀況也日益惡化,由於戰時物資的匱乏,就連像他這樣的人吃飽飯漸漸都成瞭奢侈。到瞭1945年,情況更加惡劣,連陸軍大學的教官們都走上瞭戰場,溥傑已經無書可讀,再加上他放心不下遠在中國的溥儀,於是決定回國去。  1945年2月,溥傑和嵯峨浩帶著嫮生乘軍用飛機返回新京,7歲的慧生因為要讀小學,留在瞭日本的嵯峨傢。清晨,慧生在日本的羽田機場為父母送行,這天天氣很好,隔著飛機的窗戶,溥傑清晰地看到慧生微笑著朝自己和妻子揮手。隻是他預料不到,這竟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次看到心愛的女兒。  日本困獸猶鬥,回到東北的溥傑意識到自己不過是隻待宰的羔羊,等待著被抬上砧板的那一刻。1945年8月,蘇聯宣佈對日本作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10日,溥傑從吉岡安直嘴裡得知蘇聯的幾千輛坦克已經越過國境,估計第二天就會到達滿洲國的首都新京附近,關東軍打算帶著溥儀退守通化,並通知他們做好戰敗自殺的準備。  聽到這個無情的消息後,溥傑血往上湧,他認為與其被日本人逼著在通化自殺,不如就在這裡選擇自我瞭斷,這樣至少死得比較有尊嚴,他把手伸向瞭自己的槍套……相關閱讀推薦:皇弟溥傑為何遭首任妻子“抄傢”? 溥傑離婚內幕揭秘日本對偽滿皇族最後的美人計:溥傑娶日本妻子溥傑的後代 末代皇帝溥儀胞弟溥傑的後代揭秘溥傑日本被逼娶日本女人內幕:生兒奪溥儀皇位!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簡介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就在這時,嵯峨浩瘋狂地撲上前去,奪住瞭溥傑的手:“住手,死還不容易?可你們兄弟倆好不容易熬到今天,你怎麼能丟下皇帝先去死!”  嵯峨浩的一番話讓溥傑從死亡的沖動中清醒瞭過來,他意識到自己對於這個傢庭、這個“國傢”的責任,是妻子的一番話將他從地獄的邊緣拉瞭回來。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正是到瞭大難臨頭,才看得出真正的夫妻情分啊!  8月11日,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國宮內府開始瞭“遷都”,實則為狼狽的逃難。在一片慌亂和滂沱大雨中,所謂“遷都”開始瞭,溥儀和溥傑等隨身官員以及傢屬們由關東軍警衛軍和宮裡的警衛軍護送著乘坐宮廷列車南逃,與溥儀一同南逃的還有清朝歷代祖先的牌位。列車在長白山與鴨綠江之間一個名叫大栗子溝的地方停下來,這是一個靠近中朝邊境的小山村,因為溥儀曾逃難到此這小山村才為後人所知。溥傑說:“這裡風光明媚,長白山層巒疊嶂,早晚隨著陽光的濃淡,不斷變換它的新裝,可是我們無心欣賞,再美麗的風景也徒然讓我們黯然神傷。”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溥儀、溥傑、嵯峨浩、吉岡安直都第一時間在收音機裡聽到瞭這一消息,所有人都在流淚、痛哭,盡管哭泣的理由並不一樣。  8月18日,溥儀宣佈退位,“滿洲國”解體,短命的偽滿洲國在生存瞭13年零5個月之後,在大栗子溝這樣一個偏僻得適合隱居的地方結束瞭它的尷尬生涯。那些從新京捧來的清朝歷代祖先的牌位被扔入熊熊烈火中,溥儀和溥傑兄弟復辟大清的夢想隨之煙消雲散。在愛新覺羅崛起的長白山麓,一個王朝的起點也成瞭它的終點。 載濤(中)、溥儀(左)、溥傑(右)  事後兄弟倆一合計,覺得唯一的道路就是逃亡日本,於是通過關東軍向日本大本營提出避難請求。溥儀決定從大栗子溝出發,到通化乘飛機經朝鮮平壤到東京,其他人乘火車及輪船相繼去日本,一起接受日本政府的保護。  受飛機定員的限制,溥儀的隨行人員隻有溥傑、三格格的丈夫潤麒、五格格的丈夫萬嘉熙,毓嶦、毓嵒、毓嵣三個侄子,以及一名侍從和一名侍醫,加溥儀共九人。皇後婉容以及嵯峨浩、二格格、三格格、五格格準備等第二批再去。  溥儀和婉容等人告別,說:“我們先走一步,你們可以坐第二批飛機,或從陸路經朝鮮到日本來。隻要到瞭日本,就沒有問題瞭。至於今後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我已經把錢提前匯到日本去瞭。”  溥傑也和嵯峨浩道別,他顯得很興奮,因為很快他又可以見到自己心愛的女兒慧生瞭,他對妻子說:“你和嫮生隨後就來吧!今後,我再也不當這皇宮內的差使瞭,我們一傢四口子好好過日子吧!”嵯峨浩聽瞭,輕松地答道:“是啊!我隨後就來。”  誰能想到,這一分別就是16年!  溥儀猜忌弟媳為日本特務,慶幸其產下女孩  比起居住環境的不如意,更令夫婦倆難受的是來自於大哥溥儀那充滿猜忌與敵意的態度。  原來,就在日本關東軍為溥傑的婚事牽線搭橋的同時,關東軍強迫溥儀簽字通過瞭《帝位繼承法》。《帝位繼承法》於1937年2月17日簽訂,並在3月1日,即溥儀在滿洲國登基稱帝的四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正式對外宣佈,其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條:滿洲帝國帝位由康德皇帝男系子孫之男子永世繼承之。  第二條:帝位傳帝長子。  第三條:帝長子不在,傳帝長孫,長子及其子孫皆不在,傳帝次子及其子孫,以下皆仿此。  第四條:帝子孫之繼承帝位,先嫡出;帝庶子孫之繼承帝位,以帝嫡子孫皆不在為限。  第五條:帝子孫皆不在,傳帝兄弟及其子孫。  ……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繞瞭一大圈,看到第五條我們就一目瞭然瞭,日本人的用意無非是想為日後溥傑和嵯峨浩所生的具有日本血統的男孩繼承溥儀的帝位奠定法律基礎。這個時候,嵯峨浩已經懷孕,如果她順利產下一個男孩的話,無異於革瞭溥儀的命。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裡寫道:  當我聽說溥傑快要做父親的時候,我整天提心吊膽,我為自己的前途不知算過多少次卦。我甚至也為我的弟弟擔憂,因為我相信那個帝位繼承法,前面的幾條都是靠不住的,隻是“其弟之子繼之”這一句話。  溥儀甚至懷疑嵯峨浩是日本派過來的間諜,他擔心一旦嵯峨浩生瞭男孩,自己說不定某天稀裡糊塗就“龍馭上賓”瞭。為此,溥儀變得疑神疑鬼,他給自己制定瞭這樣的保護措施:  不在溥傑面前說出任何心裡話,溥傑的妻子給我送來的食物我一口也不吃。假若溥傑和我一起吃飯的食桌上擺著他妻子做的菜,我必定等他先下箸之後才略動一點,也隻是略動一點,絕不多動一口。  幸運的是,嵯峨浩來到滿洲國四個月後,在1938年2月26日這天,為溥傑生下的是一個女兒。溥傑為這個女孩取名“慧生”。  慧生在新京市立醫院出生後,很多人都來祝賀,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滿洲國”帝室禦用掛吉岡安直的表現。吉岡安直給孩子的禮物是一件白色的松鼠皮大衣,他準備瞭兩種綢帶,如果是男孩,就用水色綢帶;如果是女孩子,就用粉紅色的綢帶。盡管已經做好瞭兩手準備,但當吉岡知道嵯峨浩生的是一個女孩時,還是大失所望,把系瞭粉紅色綢帶的禮物扔下便頭也不回就走瞭。   反過來,溥儀對於慧生的降生卻高興得手舞足蹈,“奪位”的警報總算暫時解除瞭。溥儀除瞭給嵯峨浩送去賀詞之外,還每天派人送來各式各樣的補養湯,而且每天湯的味道都不重樣。後來,溥儀對這個給自己帶來好運的慧生格外疼愛,他招待弟弟一傢的時候,特地讓慧生夾在他和溥傑之間,同樣的場合,溥儀妹妹們的孩子卻連上席的機會都沒有。每次吃飯的時候,溥儀總是可著勁兒地往慧生的碗裡夾菜,生怕她吃不飽,這樣的關愛一點也不亞於她的親生父親溥傑。  還有一次,慧生穿瞭件底襟很長的衣服進宮,結果不小心踩著瞭衣服,摔瞭一跤。溥儀看見瞭,急忙跑過去抱起慧生,送到嵯峨浩的身邊,對她說:“不要給孩子穿這麼長的衣服,太危險瞭。”溥傑對此感嘆說:“溥儀是多麼喜歡慧生呀!”  慧生的降臨也讓溥儀與溥傑夫妻的關系有瞭巨大的轉折,溥儀和溥傑原本因為嵯峨浩而出現瞭一點裂痕,但現在又修補如初瞭,自此以後,溥傑一直都是溥儀最可信賴的好兄弟。而對於嵯峨浩,溥儀看她的眼光也不像以前那麼殺氣騰騰瞭,溫和瞭許多。一個女孩的降生竟然挽救瞭三個大人之間的危機,所以,有人說“慧生”又有另外一層意思,即“會生”。  溥儀很喜歡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慧生4歲時,溥儀送給她一臺鋼琴,由當時唱滿洲歌出名的巖田壽子先生教練,當時大名鼎鼎的歌唱傢李香蘭正是慧生的同學。慧生果然不負其名,悟性極高,鋼琴彈得像模像樣。後來小女孩又學會瞭拉小提琴,她曾經進宮,在溥儀的鋼琴伴奏下拉瞭《閃閃的星星》等樂曲。溥儀還常把李香蘭叫來,同慧生一起彈琴助興。  慧生學起話來進步得也很快,她按照清朝皇族的規矩,稱父親為“阿瑪”,母親為“奶奶”。慧生最喜歡父親溥傑,曾經自己編瞭支歌《阿瑪和小慧生》,並用自己喜歡的拍子唱給父親聽。溥傑為此高興得忘乎所以,每次都跟女兒一起唱,似乎自己也變成瞭一個小孩兒,他說:“當我們父女倆邊唱邊玩沉醉在美妙的歌聲中時,我真感覺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瞭。”而嵯峨浩也被父女倆的快樂所感染,後來她回憶說:“那時候真是我們傢幸福的鼎盛時期。”  據溥傑自己說,“慧生”這個名字意味著“智慧高深”的意思。溥傑肯定想不到,16年後,正是這個“智慧高深”的女孩,神奇般地幫助父母在生死兩茫茫之間再度覓得對方的蹤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來源:本文節選自東方出版社《民國風流》。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末代太子朱慈烺的悲哀:國破傢亡後下落無人知

  朱慈烺:末代太子的悲哀  仁者可急中生智,奸詐之流也有臨危之小聰明。多爾袞很快想出瞭一個一箭雙雕的好主意,那就是——讓人指出太子是假的,以“冒充太子”之罪將太子殺掉。  恐怕沒有一個末代太子比朱慈烺更慘的瞭。首先,在明末的歷史舞臺上,由於他父親崇禎風風火火地想把國傢治理妥當,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其次,國破傢亡後,他的下落又成為千古之謎。一朝堂堂太子,竟無人知其生平下落,和一個普通百姓沒有任何區別,讓人在感傷之餘也對崇禎有所憤恨。當初,諸多大臣希望太子南下至南京監國,如果崇禎帝答應瞭,歷史肯定將會改寫。  太子之下落  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占瞭北京外城,崇禎帝登上萬歲山,舉目四望,遍地皆是大順軍旗幟,北京城已非大明之土。崇禎知大勢已去,慌忙回到乾清宮,招來周皇後所生之太子朱慈烺,其年不過十六歲。崇禎拉著太子之手,悲痛欲絕。隨後,他讓兩個兒子永、定二王和太子一同逃出京城去,以希他日“報父母仇”。  朱慈烺淚流滿面,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變故,他還沒有馬上明白形勢的嚴重性。與父依依不舍之情,使得永、定二位弟弟隻好將其強行拉走。  歷史,確切地說應該是正史也就在這個時候於朱慈烺身上永遠地定格瞭。隨著他的身影消失在乾清宮,有關他的正史記載也一並消失。似乎這個人的經歷隻不過就是從出生始到和父親訣別的那一刻終瞭。   但後人卻不甘心,仍想從斷簡殘篇裡尋找出這位亡國太子的下落來。於是,這位太子的從前已不重要,這位太子的才能素質、十六歲前的所經所歷也不重要。諸多人都把他的下落的尋找與猜測當成瞭研究這位太子的重頭戲。  關於朱慈烺太子去向的記載共有六種說法:一說被李自成殺死,或是殺於永平或是殺於北京;二說被李自成挾持出北京西行;三說被明太監高起潛收留;四說被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處死;五說出傢於廣東陰那山靈光寺;六說“不知所蹤”。  明末清初的史學傢談遷編修明史,寫到“崇禎太子時”,帶瞭點苦惱地說道:“今太子無蹤,史臣執筆,其何所適從?”  但從當時北京城形勢分析可知,太子是不可能輕易逃出城去的。崇禎上吊於煤山前,李自成便將北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城中人無一人可出入,即使是攻進北京城後,李自成也並未放棄對明朝廷官員們的圍捕。況且,崇禎太子身邊已無人可用,無兵可使。隻靠他一人之力和兩位柔弱的弟弟以及幾位忠心的太監是難以成事的。於是,其被李自成活捉便可作理所當然之事。  據《石匱書後集·烈帝本紀》記載:(李攻進城後)內臣獻太子,自成留之西宮,封為宋王,太子不為屈。  《石匱書後集·太子本紀》談到: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子被俘獲。見到李自成,李命其下跪,太子怒道:“我怎麼可以向亂賊下跪?”李自成問道:“你朱傢何以喪天下?”太子憤恨道:“不該用周延儒等奸臣。”李自成道:“你還算明白。”  太子凜然問李自成:“如何不殺我?”李自成道:“你無罪,我不妄殺。”太子道:“既然如此,你依我三件事。一不可驚我祖宗陵寢,二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後,三不可殺戮我百姓。”李自成答應瞭。  該年該月十三日,李自成與吳三桂戰敗逃出北京城,在路上,太子趁亂擺脫瞭李自成的魔爪。從大順軍中逃出後,可能是因為要尋找親人,他回到瞭已經掌握在滿族人手中的北京,找到瞭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寄居在周傢。並和自己的姐姐,那個被崇禎帝砍掉一隻胳膊的長平公主重逢。姐弟倆抱頭痛哭,整日沉浸在悲傷之中,無意中驚動瞭鄰裡和巡捕,小人周奎便把自己的外孫子交給瞭當時的清攝政王多爾袞。  這消息一傳出,“百姓聞先帝太子尚在,饋送牲牢禮幣者甚眾”。多爾袞有些坐不住瞭。對於他來講,一位困於牢房的朱慈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架著一“太子”稱號的朱慈烺。相關閱讀推薦:被自己太子黨害死的康熙廢太子胤礽:胤礽為何被廢戾太子劉據之死: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真造反瞭嗎?太子扶蘇:秦朝準太子扶蘇為何沒能順利登上皇位崇禎獻愍太子朱慈烺簡介 朱由檢長子朱慈烺下落之謎撲朔迷離的崇禎太子下落之謎:太子朱慈烺的結局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對於他來講,現在無論是殺是留都很麻煩。作為外來入侵者,他一方面為瞭收買人心,可以禮葬崇禎皇帝,可以善待所有不再抵抗的人;另一方面對於他們一統中原的障礙決不會手軟。可明太子正好處在這兩種態度的矛盾之中,若是留著他,明朝的忠臣義士就會心懷希望地打著他的旗號前赴後繼。可如果殺瞭他,清廷精心炮制的“為明朝報君父之仇”的幌子就會不攻自破。  仁者可急中生智,奸詐之流也有臨危之小聰明。多爾袞很快想出瞭一個一箭雙雕的好主意,那就是——讓人指出太子是假的,以“冒充太子”之罪將太子殺掉。  於是,一場“認證真偽太子”的鬧劇上演瞭。首先是親人指認,太子外公周奎和舅舅周繹,自然領會瞭攝政王的上級意圖,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長平公主堅持說是真的,被周奎打瞭一個耳光後也不再說話。曾經是太子老師的原內閣大學士謝升也指出是假的。於是,太子是假便成立瞭。發到刑部後,主事錢鳳覽力爭太子是真,立即被關訊問。不久,太子被殺,罪名是“冒充前朝太子罪”。也就是說,他死後連個太子之名都沒有得到。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攻下北京後,下令搜索太子,太監粟宗周將太子獻出,李自成把太子囚於劉宗敏傢裡。後來衛士將太子放出,到瞭南明小朝廷——南京。清兵攻入南京後,太子又被獻出而遇害。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承認瞭太子的下落——在清廷劊子手的刀下做瞭亡命鬼。而過於悲情的說法卻是,他死時並不是以前朝太子身份死掉的,隻是以一個假扮太子的“平民”身份而被清廷斬於街市。   父親崇禎  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末代君王如崇禎那樣被後世幾乎推崇成神仙,因為他是自殺的,因為在他短短的十幾年統治時期,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盡力想改變明王朝的殘局。  表面的歷史給我們的感覺是,崇禎具備瞭我們心中“君王”的特質。他的勤於朝政在明朝後期的幾個皇帝裡是有名的。自明中期以後,皇帝怠政之風盛行,令天下臣民憂心。正德皇帝視國傢政務為兒戲,今日出宮外,明天下蘇杭,尋花問柳,自不待言。嘉靖帝和萬歷帝都在位四十餘年,他們篤信道教,整日在宮中做齋醮,曾“連數年不上朝理事”。天啟帝愛木匠活,把國傢政務盡委於大宦官魏忠賢。崇禎帝則一反過去諸帝的怠政之風,“日理平臺”,像開國皇帝朱元璋那樣“憂勤不怠”。不僅如此,如果沒有極為特殊的急務,臣下進諫也按時舉行。  從這點來看,崇禎帝很合乎一個好皇帝的標準。這也正是人們所常稱道之處。再加上他不好聲色,所以不少人就認為他不應該是個“亡國之君”。  另外,崇禎帝平時生活比較節儉,一次在禦座講課時,崇禎帝裡衣的袖口偶爾露到外面,“袖微損”,崇禎就悄悄地將破損的袖口往裡邊塞瞭塞。一個講官看到瞭,便奏道:“衣之敝雖過於位,然美德也,何必諱?”  最後,他鏟除瞭魏忠賢這個大太監,為百姓與官員除瞭一害,此舉使天下人心大快。無論當時還是後世,這件事都是崇禎帝最可稱道之處。  在他死後,受到瞭士大夫、對手及史傢等各方的同情,李自成就說他“君非甚暗”。歷史往往是這樣,不管他生前有多少可非議之處,而自殺可以算得上是“悲壯”、“慘烈”的死,都足以博得同情和好感。因為歷來在亡國之際,少有君主“死社稷”的,於是,他被稱頌,甚至連清朝皇帝順治也對其認可,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皇帝,他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用人不當。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但我們似乎忘瞭一件事,崇禎殺瞭魏忠賢,卻在後期依舊重用宦官。而他重用宦官的結果是,宦官臨出宮時在柱子上寫道: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如果崇禎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君,怎麼會有如此混賬的太監?他給瞭他們那麼重的信任,換來的卻是當瞭太監的孫子。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他確信大勢已去,但又不肯就這樣把大明江山交給已經逼近北京的農民軍。他找來大臣李明睿,問對策。  李明睿讓他屏退左右,然後走到他面前,小聲並鄭重地說道:“如今之計,隻有南遷,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崇禎很頹唐,嘆息一會道:“此事關系重大,怎可輕言。愛卿常讀史書,難道忘瞭當初我祖先(英宗)被瓦剌劫持,又兵臨京城,有人建議南下,結果被萬人所唾罵。難道你想要我也被萬民唾罵?”  李明睿笑瞭笑,不語。崇禎又道:“不知天意如何?”  李明睿道:“天命是與皇上站在一起的,請皇上不要猶豫,盡快決斷。”   崇禎想瞭一想,輕聲道:“其實我早就有南下之意,但朝中臣子無人附和,所以才到瞭這步田地。現在,你和我都有此意,但外邊諸臣不從,該如何是好?此事重大,你要保守秘密,不可輕泄,否則,我誅你三族。”  李明睿明白,崇禎帝是擔心外臣反對,而影響自己的“明君”之名。但到瞭該年的二月份,農民軍已經逼近京師,並向他下瞭“最後通牒”。崇禎詔天下諸鎮兵入援勤王,又命大臣們對戰守事宜獻計獻策。愚蠢的崇禎不明白,各鎮正在防守清軍,一旦回師京城,就等於是把北方完全讓給瞭滿洲人。寧遠總兵吳三桂並沒有回京師,其他諸王見吳三桂未回,也跟著效仿起來。  大臣們各自獻計獻策,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任何計策都沒有用,李明睿又向崇禎帝密陳南遷。都禦史李邦華請崇禎下旨要太子先到南京,這樣,南方就會以太子為天下之望,即使北京陷落,以太子在南京主事,必能卷土重來。  周皇後卻認為田貴妃這是在想要對太子不利,因為從兩個人所生孩子數量來看,是不相上下的。太子慈烺、懷隱王慈烜、定王慈炯是周皇後所生,而田貴妃生瞭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後兩個很早就死掉瞭。但她憑著這兩個兒子也足以和周皇後的太子朱慈烺抗衡,後來諸多的朱三太子案就能證明這一點。  朱慈烺在太子歲月留下的資料跟他的下落一樣,是個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朝的太子像他這樣留下這麼少得可憐的資料。總是有一種感覺,這個太子是否真的存在過。因為在大明朝末期,人人註意的都是崇禎和李自成還有滿人,一個並沒有成為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其分量真是太輕瞭。當時英雄太多,遂使他默默無聞。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皇太子案  朱慈烺死後,事情並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人死燈滅。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南明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奴仆穆虎從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因此結伴而行。晚上就寢時,穆虎發現少年內衣織有龍紋,驚問其身份,少年自稱是皇太子朱慈烺。  其時,朱由崧已經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得知此事後,便命令太監李繼周將太子接到南京。據說,太子在見到李繼周時曾問:“迎我進京,皇帝給我做嗎?”  李繼周搖頭,“此事如何哪是我等奴婢所能知曉的!”  順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三月初一,太子來到南京,被交付錦衣衛馮可宗處看管。朱由崧派瞭兩個太監去辨認真偽。兩人一見到太子就抱頭大哭,還脫下瞭衣服給太子穿上。朱由崧知道後,大怒,跟兩個太監道:“真假未辨,你們就行見太子之禮,混賬!”  說完,將兩個太監拉瞭出去斬首,又將李繼周也殺瞭。然後,面諭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東宮,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當撫養優恤,不令失所。”隨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審視。  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來到太子所居處,正視良久,不說一語。太子大怒,“盧九德,你見我怎不叩頭?”  盧九德不由自主地跪下叩頭,已經魂不附體。  太子罵道:“才一年不見,你居然肥胖如豬,可見在南京享福不淺啊。”   盧九德上下牙捉對似的廝打,又被太子罵瞭許久,才張皇而出。見到朱由崧後,回道:“有些相像,卻認不真。”  朱由崧陷入瞭沉思,老實說,他這個皇帝之位來得不易。如果太子是真的,按照祖宗成法,他必須要把皇位讓出去。雖然,南京百姓對他這個政權的所作所為已經痛不欲生,但就這樣把皇位讓出去,實在不情願。  當南京百姓知道瞭太子之事後,紛紛要求太子登基稱帝。明舊臣、處於長江中遊的左良玉在這個時候以保護太子的名義進逼南京;長江以北的黃得功、劉良佐等總兵也上疏要求朱由崧善待太子。危機一觸即發,朱由崧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他準備再讓人辨認太子,而這一次的辨認卻是抱著某種目的去的。事實上,朱由崧政權的許多官員都在崇禎朝廷上任職,大多數人都遠遠地見到過太子朱慈烺。曾經擔任東宮講官的劉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長於目”,他們看瞭偽太子之後都說“認不清”;朱由崧認為,這是大臣們對自己不滿,而刻意地不想認出太子來。  他找來親信,對太子進行辨認。這些親信在他的示意下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並對太子進行嚴刑拷問,審訊結果出來瞭:太子是假的,真名叫王之明。  既然王之明承認自己就是王之明瞭,那麼,下面的審訊應該輕松多瞭,但事實卻是,難度依舊,笑料百出。  審問官問道:王之明,你冒充太子該當何罪?  王之明:我既然被你們說成不是太子,也就罷瞭,何必要給我改姓名?  審問官:王之明。  王之明不回答。  審問官:為何不應?  王之明:何不喊“明之王”?  審問官大怒,吩咐用刑。  太子高呼:皇天啊上帝。  該年五月十日,清軍大舉南下,朱由崧到太平府避難。南京百姓這才沖進監獄,把奄奄一息的太子救瞭出來,並擁其登上皇位。這個皇位隻持續瞭五天,五天後,清軍大將多鐸進入南京城。他第一件事就是問太子,有人告訴他,哪裡有什麼太子,是一個叫王之明的人冒充的。  多鐸笑道:“你們真愚蠢,如果他承認自己是真太子,朱由崧早就把他殺瞭。”  一名降臣趁機說道:“是啊,太子本不承認自己是冒充的,都是馬士英(一個太監)的安排。”  多鐸連連點頭,並罵道:“奸臣,奸臣。”  十天後,多鐸設宴招待剛擒獲的朱由崧,並將他的位置安排在皇太子之下。皇太子對朱由崧道:“你看,你讓李繼周把我叫來,又不認我,還給我改名,又讓人抽打我。這些事,你知道不知道?”朱由崧坐在他下首,不作一語。幾個月後,多鐸將太子和朱由崧帶到瞭北京,隨後都被處死。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清末代皇帝溥儀:三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多變君主

  1908年11月的一個寒冷冬夜,宮中突然派出一大隊的太監來到醇親王府,在好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一個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親及乳母的陪同下被?進瞭皇宮。他,就是後來的宣統皇帝溥儀,當年他還不到三歲。   溥儀進宮的第二天,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便相繼離世,皇帝的大位便落在瞭這個小baby的身上,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真皇帝。不久,古城西安突然傳起瞭這樣一首童謠:“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兩年半。”果不其然,三年時間不到,大清王朝轟然倒塌。   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統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這一天在溥儀的腦海中留下瞭一點點印象,“一個白胡子老頭跪在隆裕太後的面前,聲淚俱下地讀著一份文件”,可當時的他哪裡知道,這個老頭就是後來被稱為“竊國大盜”的袁世凱,而讀著的這份文件,正是清帝的退位詔書。   當時的情景是可憐而悲哀的,“袁世凱率全體閣員,邀集王公親貴入奏請旨。隆裕太後帶著溥儀在養心殿,群臣進宮,行最後一次覲見禮。內侍將各旨跪呈皇案,隆裕太後尚未看完,便忍不住淚如雨下。隨交世續、徐世昌蓋用禦璽。隨後,隆裕太後即含淚攜溥儀由內監扶掖還宮”。   年幼的溥儀懵懂無知,他不曉得這是在舉行皇帝,也就是自己的下崗儀式。事後,他仍舊像往常一樣,獨自一個人在紫禁城裡無憂無慮地玩耍。一年之後,也就是1913年2月22日,他的監護人隆裕太後因痰癥發作而去?,宮裡才發生瞭微妙的變化。隆裕太後彌留之際,對七歲的溥儀說:“汝生帝王傢,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故茫然不知也。”隨後,她又對旁邊侍立的世續說“孤兒寡母,千古傷心”,其淒慘悲涼,頗令人感傷。   從名義上來說,溥儀是入嗣同治皇帝但同時又兼祧光緒皇帝的,因而在隆裕太後死後,溥儀又多瞭四位母後,那就是同治皇帝的瑜妃(敬懿太妃)、珣妃(莊和太妃)、瑨妃(榮惠太妃)和光緒皇帝的瑾妃(端康太妃,即珍妃的姐姐)。由於同治的幾位妃子當時年事已高,紫禁城的常務之責便落在瞭端康太妃的身上,並主要由她來監護溥儀的成長。

前後蜀為什麼會亡國?兩位末代君主又有何異同?

  我們知道唐朝滅亡後,王建在成都稱帝建立瞭前蜀政權,前蜀偏安一隅,經濟文化都得到瞭大發展,然而前蜀政權卻僅僅存活瞭三十五年左右就被後唐滅掉瞭。同樣由川蜀地方官孟知祥建立的後蜀,雖然也繁盛一時,卻也隻有四十年的光陰。說來可笑,前後蜀的投降書都是同一人撰寫的:前蜀降後唐的降表是李昊寫的,後來後蜀亡時,這位先生居然還在世, 又為後蜀修瞭降宋的表。蜀人對李昊的投降行為十分反感,於是夜晚在他傢大門上寫瞭 “世修降表李傢”六個醒目的大字。這簡直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其實在前後蜀時期,成都已經幾乎是全國第一繁華的城市瞭,它自然環境優越、經濟發達、倉稟充實、文化昌盛、百姓也安居樂業。然而就是先天條件如此優越的前後蜀,為什麼還會“亡”得這麼快呢?   原來雖然前蜀的開國之君王建很有作為, 但後主王衍卻是一個驕奢淫逸的敗傢子。王建死後,

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的五位美女皇妃:誰艷冠群芳?

  阮福晪,即保大帝,原名阮福永瑞,是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阮朝的第13任、也是末代君主,稱號先後為安南國王(1926年-1945年)、越南皇帝(1945年)以及南越國傢元首  (1949年-1955年,年號保大)。保大帝1913年10月22日出生,1922年5月15日,9歲的阮福永瑞王子被封為東宮太子﹐隨後他被送往法國,在巴黎康多賽中學和巴黎政治學院接受教育。  1926年1月8日﹐12歲的阮福晪在順化紫禁城登基,成為安南國王,年號“保大”。隨後,他又回到法國繼續完成學業,任命一名天主教徒阮友拜執掌順化的朝廷。當時,安南政府受到法國殖民政權的支配,是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因而保大長期被作為法國殖民政權傀儡的象征。1945年8月,日本向盟軍投降。8月23日,胡志明的臨時革命政府電函順化,要求保大退位。日本大使橫山建議保大使用日本的軍力,可以輕而易舉地殲滅越盟,但是保大不願意利用外來力量來屠殺越南人,拒絕瞭橫山的建議。8月25日,下詔宣佈退位。8月30日,保大在順化王宮的午門前舉行瞭退位儀式。1946年3月16日,保大選擇瞭自動離開越南,前往香港淺水灣寓所過流亡生活。1997年7月30日,保大在法國巴黎的聖寵谷軍醫院去世,埋葬在帕西公墓。無廟號,謚號,陵號。  保大先後共娶瞭5位後妃,生有8子13女。 保大皇帝   保大在不足20歲時第一次結婚。1934年3月20日,保大在京城順化紫禁城迎娶來自富裕的越南南部天主教平民傢庭、在法國接受教育的美貌女子阮友蘭(1914年-1963年,3月24日,保大又破例將她賜徽號為南芳皇後。1945年6月18日,南芳獲得皇後稱號。他們夫婦共育有5名子女。南芳皇後因漂亮聞名,曾被人寫入“世界上最漂亮的五位皇後”當中)。 保大皇帝和南芳皇後 南芳皇後 南芳皇後

日本戰敗後,末代皇帝溥儀為何被蘇聯人俘虜?

  1945年8月9日夜,蘇軍出兵進入日軍占領的中國東北。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在最高軍事委員會上宣佈:“今天早上蘇聯的參戰將我們逼入絕境,從而導致這場戰爭即將結束。”為瞭防止溥儀落入蘇軍之手,成為日本侵華的證人,日軍決定帶著他一起從偽滿洲國首府長春撤退到靠近中朝邊境的通化市。  溥儀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上路。  自1931年偽滿洲國建立,14年來,溥儀和身邊的人記錄瞭許多事情,有的還拍下瞭照片。由於文件和膠片太多,他命令手下人將其焚燒。燒瞭大半天,才銷毀瞭三分之一。而從北京故宮帶出來的一大批奇珍異寶,加上他的行李,已整整裝瞭57個大木箱。  8月11日晚,偽滿宮廷武官、監護溥儀的日本將軍良田來到瞭溥儀的住所,通知他出發。此前,溥儀的兄弟、姊妹和侄子們已經被送到瞭車站,隻剩下瞭溥儀和他的兩個妻子。  火車開瞭三天三夜。由於害怕蘇軍的空襲,原經沈陽直達通化的計劃改為經吉林、梅河口,再到通化。由於沒考慮到臨時改變路線,隨行的食物不夠,於是在兩晝夜間,他們隻吃瞭兩頓飯。最後,他們在大李(粟)子溝鎮下車,這裡與朝鮮隻有一江之隔。溥儀一行被安置在山腳下的一個日本礦長傢中。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隨後,美軍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命令太平洋艦隊停止對日軍的一切軍事進攻。是日,良田將日本投降的消息告訴瞭溥儀,還告訴他,美國政府已經答應維持天皇的封號和地位,並保證天皇的安全。隨後,良田又對溥儀說,天皇要求他前往日本。天皇雖然不能保證溥儀的王位,但至少能保證他的安全。但如果他落入蘇軍手中,後果難以預料。溥儀雙膝跪地,朝著東方磕瞭幾個頭,嘴裡叨念著:“感謝老天爺,祝願天皇安康!”  8月17日,溥儀準備飛往日本。臨行前,良田告訴他,必須減少隨行人員和物品,因為飛機太小瞭,坐不下那麼多人。於是,溥儀選中瞭最小的弟弟溥傑、兩個妹妹、三個侄子、醫生和幾個仆人隨行。     8月19日夜,蘇軍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員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給蘇聯軍事委員會全權代表、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部政治主任亞歷山大·普裡圖拉將軍下達命令:帶領空降兵占領偽滿軍事要地——奉天,逼迫關東軍無條件投降;尋找偽滿皇帝溥儀。  一個小時後,普裡圖拉將軍和副官來到機場。在那裡,225名空降兵已經整裝待發。在機場,將軍做瞭一個簡單的動員,讓大傢知道,他們將作為一把尖刀,直插沈陽。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目前還在日軍占領之下。日軍以它為依托,還在拼死抵抗。蘇空降兵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沈陽。  飛機降落後,守衛日軍紛紛繳械,隻有幾個日軍軍官和飛行員做瞭一點抵抗,但已無濟於事。蘇軍迅速占領瞭機場。戰鬥中,有四架日軍飛機成功逃脫,隨後,他們在機場附近徘徊,蘇軍以為他們要攻擊機場,立即做好瞭戰鬥準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四架日軍飛機突然同時向一個方向俯沖,觸地而毀。  這時,從機場大樓裡走出一個人,他體魄粗壯,頭發灰白,身著日本軍裝。他走到普裡圖拉將軍面前,用一口純正的俄語說道:“將軍同志,我是俄羅斯僑民,現任機場日本警衛隊隊長。我向您報告,滿洲皇帝溥儀一行政府人員就在候機大廳裡。”  普裡圖拉將軍帶著人走進候機大廳,裡面有沙發、安樂椅、茶幾,還擺放著威士忌和啤酒。大廳裡約有20幾個人,他們看到普裡圖拉將軍後都站瞭起來,隻有溥儀依然坐著沒動。但不久,他把手裡的茶碗放在茶幾上,也站瞭起來。普裡圖拉走到大廳中央,大聲宣佈:“我以蘇聯政府的名義勸說你們投降,請交出武器。”  偽滿洲國的部長們一個接一個地交出瞭武器,溥儀是最後一個。他從懷裡掏出一把手柄上鑲有寶石的手槍,放在手掌上看瞭看,隨後扔在瞭槍堆裡。普裡圖拉將軍後來回憶道:“雖然我不是一個心理學傢,但我敢肯定,當時溥儀皇帝正處在自殺的邊緣。我不知道是什麼因素影響瞭他,使他最終放下瞭手槍。因為對他來說,在那個時候,一切都結束瞭。”相關閱讀推薦:關東軍為控制溥儀暗殺其愛妃 欲用日本女人代替民國趣聞:張學良槍斃土匪張學良 溥儀撞見皇太極老舍曾給溥儀當“禦用文人”:潤色《我的前半生》溥儀自曝醜聞:皇後婉容囚居十年 私通吸毒度日溥儀孝恪愍皇後簡介 末代皇後郭佈羅·婉容生平

《鹿鼎記》獨臂神尼原型:明朝末代長平公主

  在民間傳說中,有一位武功超凡的獨臂女尼,乃是明崇禎皇帝的嫡出長平公主,曾與袁崇煥之子有過婚約,但因為國破傢亡,被父親砍去手臂後流落民間,從此斬斷兒女情腸。懷著深仇大恨的公主練就瞭一身武功,誓要為父母報仇雪恨。人稱獨臂神尼九難。  傳說獨臂神尼九難收瞭八個天下無敵的徒弟:瞭因、黃仁父、李源、周潯、白泰官、路民瞻、甘鳳池、呂四娘。呂四娘是九難的關門弟子,後來潛入深宮,刺殺瞭雍正皇帝,輾轉為師父報瞭傢國之仇。這八個瞭不起的徒弟,被稱為“清初八大俠”,真是威震天下呀!  其實……唉,哪有這麼回事……長平公主哪有這麼好命。  ——袁崇煥督師也沒有這麼好命,他死的時候,兒子還沒有生出來呢。上哪裡去跟長平公主訂婚約?  粵劇中有一部極為經典的《帝女花》,講的也是長平公主的故事,說她在明亡後,出傢為尼,後來又被清朝廷找到,要她與駙馬完婚。為瞭讓父母能夠平安下葬,弟弟們能夠被釋出牢獄,她答應瞭這個要求。洞房花燭之夜,長平公主和駙馬周世顯服下瞭砒霜,以死報國。  那一折斷腸花燭夜“香夭”,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落花滿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薦鳳臺上……”悠揚哀怨的唱腔一出,令人如醉如癡。  這個,雖然浪漫好聽,又太悲瞭一些,一樣差得太多。  大明崇禎元年的一天,紫禁城宮厥深處,一聲清脆的嬰啼,打破瞭禁宮的幽靜。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後宮妃嬪,又為他生下瞭一位公主。  這時的崇禎,還不到二十歲,滿懷壯志豪情,認為自己能夠挽回大明王朝頹廢的形勢,成為一代中興之主。作為中興新舉措之一,他下旨裁減瞭許多不必要的冗員。   就在小公主降生的時候,陜西米脂縣銀川驛,有一位名叫李自成的驛卒,隨著崇禎皇帝裁減令的下達,黯然離開瞭驛站,投向瞭茫茫天地間。  遠在禁紫城裡,正依偎在奶媽懷中熟睡的小公主不會知道,這個千裡外的小卒,將會在某一天,徹底更改她的命運軌跡。  她是崇禎皇帝的第二個女兒,也是六位公主中唯一長大成人的一個。她的生身母親究竟是誰,現在已經無法查考瞭。傳說中,長平是周皇後的親生女兒,而實際上周皇後隻生過一個女兒,早夭,追謚坤儀公主。若從時間來看,長平出生的時候,周皇後正懷著身孕,並於崇禎二年初生下瞭太子,所以她不可能是長平的生母。  崇禎是一個苦命的人。他的生母姓劉,祖上是海州(今遼寧海城)人,被選入太子東宮,成為朱常洛(明光宗)的妾:淑女。不久生下瞭朱由檢,即後來的崇禎皇帝。朱常洛性情怪異,脾氣狂燥。  在朱由檢五歲這年,朱常洛又一次歇斯底裡的大發作。在這次大發作中,劉淑女被他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罰瞭一場。史書曰:“失光宗意,被遣,薨。”這話說得很堂皇,而實際上的情況,應該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將劉氏逼上瞭絕路自盡,甚至朱常洛親自或讓下人動手將劉氏活活打死瞭。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劉氏死後,光宗立即懊悔瞭。他倒不是有什麼情義或心疼兒子,而是害怕父親萬歷皇帝知道瞭,趁機廢瞭他這個太子位。於是朱常洛向身邊的太監宮女威逼利誘,告誡他們不能走漏風聲,隻說劉氏是病死的,將她以宮人的身份葬在西山。  沒有瞭母親的朱由檢慢慢長大。做為光宗的兒子,他被封為信王,屈死的劉氏也因此被追封為賢妃。  雖然朱由檢成瞭親王,但是由於劉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也不敢公開去祭祀自己的母親,隻能悄悄向太監打聽母親下葬的方位,偷著拿些錢讓侍從去為母親祭掃而已。相關閱讀推薦:獨臂神尼是誰?獨臂神尼是不是崇禎女兒長平公主崇禎帝女兒長平公主生母是誰?崇禎帝女兒長平公主簡介 長平公主怎麼死的?崇禎皇帝死後唯一的女兒下場如何?長平公主之死解讀: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的真實命運大揭秘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朱由檢十七歲這一年,哥哥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無子早逝,將皇位傳給瞭他。直到這時,朱由檢才真正能夠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親。他封早死的母親為孝純太後,將她從簡陋的墳墓中遷出,與父親光宗合葬慶陵。(可憐的劉氏,又要去受那個無情郎的折磨瞭。)  也許是因為母親不幸的經歷,崇禎的嬪妃很少,而且很重視傢庭,與子女妻妾的關系也很好。  然而正如史書上所說,他雖非亡國之君,卻面臨亡國之運,自己又缺乏力挽狂瀾的能力和個性,更何況明朝廷已如將傾大廈,積習深重難返,已無法再扶立起來。他傾盡全部力量,也隻能讓大明朝多喘幾口氣罷瞭。  在內外交困、殫精竭慮中,時間很快就推進到瞭崇禎十六年。  這年,公主已經十六歲瞭,她被封為長平公主。   崇禎對女兒很疼愛,雖然國事繁重,日以繼夜,還是在這一年為她挑選瞭駙馬:周顯。  然而,大明王朝已經走到瞭末路。在這一年,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義軍,分頭進逼,一座座城池,一片片土地,都被起義軍占領。  整個紫禁城連同它裡面的人,都在風雨飄搖中顫抖。  長平公主與周顯的婚期一拖再拖,始終沒能舉行婚禮。和長平一樣,因國傢動蕩而延誤婚期的,還有她的弟弟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比長平小一歲,是周皇後嫡出的長子,生於崇禎二年二月。他十四歲這年,崇禎就已經想要為他冊定太子妃,然而面對內外交困的國傢,直到國破傢亡的那一天,崇禎都始終沒能為他的嫡出長子選定妻子。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四,已是心力交瘁的崇禎帝朱由檢向天問卜,卻得到瞭這樣一句卦辭:“星走月中,國破君亡。”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李自成自稱大順皇帝的消息,同時,也聽說遠在南京的太祖朱元璋孝陵發生的不祥之兆:深夜時分,總有淒厲的哭聲從孝陵深處傳出,守陵軍士嚇得逃之夭夭。  正月,鳳陽地震;同月,南京地震;北京則出現瞭“星入月”的天象。  朱氏的祖籍和大明王朝的起源地、京城接連出現的異常天象,令崇禎心力交瘁。這時的國庫已經見底,為瞭抵抗勢如破竹的大順軍團,崇禎向大臣化緣,請求他們捐出傢財銀兩作軍費開支。  結果,那些憑著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員們,個個喊窮叫苦,即使親如田弘遇這樣的外戚,都隻不過在皇帝的再三請求下,勉強拿出瞭一萬兩銀子。  這樣的人心渙散,結果顯而易見。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三月甲辰(十六)日,李自成的軍隊攻陷北京城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昌平。  僅僅過瞭兩天,丙午(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  崇禎和周皇後勉強支撐著,將三個兒子叫到面前,為他們換上粗佈舊衣,讓太監將他們送出皇宮逃生。  ——哭成一團的父母不會知道,等待十五歲太子、十二歲永王、十一歲定王的是怎樣的將來。  三兄弟逃出皇宮,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外祖父:太子和定王的外祖父周奎傢、永王的外祖父田弘遇傢。  然而,周傢和田傢都緊閉大門,拒絕讓自己的外孫避難。從來沒有體味過人世滋味的三兄弟不知還能相信誰,無處逃奔。幾天後(三月二十日)被大順軍擒獲。太子被李自成封為宋王。僅僅過瞭兩個月,清軍引兵入關,李自成率部西逃,一片混亂倉惶中,三兄弟從此不知所終。  一年後,福王之子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是為弘光帝。不久有一個自稱崇禎太子的少年由北方前來投奔。弘光帝宣佈他是假冒的太子,關進瞭牢獄。南京軍民對此十分不滿,一片嘩然。爭執尚未結束,清軍已臨南京城下。弘光帝南逃,將獄中的“太子”丟瞭下來。清軍經過再三驗證,確認少年不過是駙馬都尉王昺的孫子王之明而已。真正的崇禎太子、永王、定王,早已在亂軍中失去瞭蹤影。   這不知下落的三兄弟,成瞭清王朝的一個噩夢,此後的若幹年裡,數不清的人打著“大明太子”的名義起兵。  然而,真正的太子慈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他們的下落,卻從此成瞭一個謎。這可憐的三兄弟經受瞭怎樣的折磨,又究竟埋骨何方,誰也不知道。  劉宗敏是什麼人?他以為人酷毒聞名,殘忍好殺。明滅後,他將明朝的勛戚大臣、文官武將八百餘人(也包括將外孫關在門外的周奎田弘遇)抓起來,當年錦衣衛東廠的酷刑他無所不用,烙膚斷腿,逼著他們把收藏起來的金銀財寶交出來。幾個月前崇禎皇帝好言相求,得不到這些臣子們的助軍糧餉,如今卻全部都落入瞭劉宗敏的手裡。當初大學士魏藻德就曾經拒絕皇帝征餉,以為隻要投靠新主,財寶依舊可以傳傢傍身,沒料到會是這個下場,酷刑之下痛哭失聲,嘆道:“我當初不能盡忠報國為主,如今悔也遲瞭。”五日五夜的酷刑之後,魏藻忠腦裂而死,其子也被砍殺。  而其它那些在緊要關頭,斂金棄主的明朝舊臣,下場也與魏氏相仿,劉宗敏把他們的傢底金銀全部敲出來之後,便把他們一殺瞭之。  這麼一個傢夥,長平公主卻落在瞭他的手裡,真是令人掩卷長嘆。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幸好,“大順”隻在北京城裡呆瞭兩個月,就結束瞭它的歷史使命。李自成沒有來得及帶上長平公主和她的弟弟們,就在清軍的追擊下敗逃遠去。  長平公主身體尚未恢復,仍然掙紮在生死邊緣,一片混亂中,她沒有辦法逃脫,隻能躺在病榻上,目送弟弟們含淚遠去,從此生死兩茫茫。  清軍引兵入關,長平公主成瞭清朝廷的特殊“客人”。  為瞭籠絡人心,多爾袞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為崇禎帝哭靈三日,上謚號懷宗端皇帝,後來又改稱莊烈愍皇帝。與此同時,將他和周皇後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禮下葬,葬在昌平明皇陵區銀泉山田貴妃陵寢內,妃陵改稱思陵,一後一妃陪著崇禎去往另一個世界。  後來張廷玉修撰《明史》,有這樣的感嘆:“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這算是對崇禎三十四年的人生,做瞭一個高度的概括。他是歷朝亡國之君中,最令人同情惋惜的悲劇人物,與宋欽宗遙遙一對。  看著父母終於入土為安,長平公主雖然國破傢亡,也終於得到瞭一絲安慰。但是其後她再也沒有得到三個弟弟的絲毫消息。

東吳末代君主孫皓:把自己叔叔嚇到敵國的皇帝

孫皓這位爺,可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惡於一體的末帝。 後來,晉懷帝司馬熾被匈奴所建的劉漢朝俘虜,押到首都平陽,皇帝劉聰問:你們司馬傢自己殺來殺去,是為什麼啊?司馬熾回答:我們傢不互相殘殺,為您掃平道路,您老再天縱英明,能有機會做皇帝嗎? 孫皓就是照這個路子走的,給自己以及東吳挖出一大坑兒。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按理說輪不上他做皇帝。其老叔吳帝孫休去世前後,張佈為左將軍,主持宮廷;濮陽興為丞相,主持政府。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孫休病重,不能說話,在紙上寫字召來丞相濮陽興,拉著太子孫(孫休造的字)的手交給濮陽興,把臂相托。可孫休一閉眼,張佈、濮陽興哥兒倆一合計,就連勸帶逼地遊說孫休皇後朱氏:西蜀剛剛亡國,交阯(今越南北部)又攜眾反叛,國內震懼,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國傢正多事之秋,太子才十五歲,怕是擔當不瞭大任啊。而烏程侯孫皓,已經二十三歲瞭,才識明斷,又好學,遵奉法度。國賴長君,還是立他吧。 朱皇後一婦道人傢,沒有一點政治頭腦兒,流著淚答應:“我也不懂國政,你們覺得這樣做有利於社稷宗廟,就按你們說的辦吧。”這樣,在264年,孫皓當上瞭東吳帝國皇帝,比司馬炎當晉帝國的皇帝還早一年。 孫皓腦子並不笨,繼位前那幾天,擺出一副天命所歸的模樣,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等到一忙完登基大典,立即翻臉。將朱太後貶為景皇後,另立自己老娘為太後。沒幾天,就把後宮翻瞭個底朝天,末世之君的品相已經顯露出來瞭。

漢獻帝因何而死:歷史上最沒有尊嚴的末代皇帝

  導讀:東漢末年,宦官殺何進引起土族豪強的不滿,起兵誅殺宦官,漢少帝與陳留王劉協被宦官挾持逃出京城,路上遇到董卓,少帝見董卓粗俗嚇得面如土色,9歲的陳留王劉協卻鎮定自若呵斥董卓:“既然你前來勤王救駕,見瞭皇帝為何不跪?”因此獲得董卓好感,被立為帝,是為漢獻帝。董卓當權後大權獨攬暴斂兇殘,想殺誰殺誰,想遷都就遷都,根本不把這個皇帝放在眼裡,獻帝為瞭擺脫董卓控制,隻好依靠以王允為首的文官和地方勢力,司徒王允借呂佈之手除掉瞭董卓,其部將李傕、郭汜、樊稠等害怕株連請求赦免,沒有得到王允允許,他們為求自保糾集十萬精兵殺奔長安,先打敗呂佈,後誅殺王允及宗族,將9歲的漢獻帝及其百官逼上瞭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涯。  李傕、郭汜、樊稠均是一介武夫,常年鎮守邊關,嗜殺成性殘暴無比,比董卓有過之而無不及。常言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何況這是三支惡虎。先是李、郭聯合殺瞭樊稠,然後李、郭又相互內訌。一人挾持天子,一人劫持公卿,這兩個武夫就在長安城內廝殺起來。文官鬥智,武官鬥勇,這一場殺戳使獻帝君臣蒙受瞭前所沒有的屈辱,使長安百姓飽受摧殘。戰爭中,漢獻帝先後成為李傕、楊奉、郭汜等集團的人質,而且多次易手。楊奉被打敗後,挾獻帝逃跑作為救命籌碼,跟在獻帝身邊的官員被殺。渡河時,很多扒在船邊的官員及士兵被砍掉手指,看到紛紛掉落的手指,皇後及宮人嚇的驚叫失色。   屋漏偏逢連陰雨,天災人禍齊聚來,軍閥混戰惹得天怒人怨,蝗蟲四起,天旱無谷,顛沛流離的文武大臣食不果腹露宿荒野,連自己的人身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更不用說尊嚴瞭。此時的百姓更是水深火熱,死於饑餓和戰亂不計其數,為瞭生存隻能人吃人。據《三國志》記載,傕等放兵劫掠,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在這場戰爭災難中,洛陽宮殿被夷為平地,漢獻帝數次被劫持,吃飯穿衣都成瞭問題,還要向臣子打報告,據《獻帝起居註》,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賜左右,傕曰:“朝鋪上飯,何用米為?”乃與腐牛骨,皆臭不可食。《三國志》註引《獻帝記》曰:是時新遷都,宮人多亡衣服,帝欲發禦府繒以與之,李傕弗欲。皇帝的請求被李傕拒絕,經賈詡勸說,賣馬百匹換瞭糧食與佈匹,結果還被李傕“悉載置其營”。此時的獻帝不僅僅是傀儡瞭。  逃亡中的獻帝君臣吃瞭上頓沒下頓,能夠飽食一餐已經是最大的奢望。恰好河內太守張揚準備瞭一些糧食迎接獻帝於流亡路上,僅此就被封為晉陽侯,拜為大司馬。狼狽不堪的獻帝君臣回到洛陽的時候,宮殿已成為一片廢墟,沒有糧食沒有住所,更不用說上朝理政。百官隻能靠挖野菜充饑,夜晚就依靠在焚毀的宮墻旁棲息,有的睡著瞭就不知還能不能夠醒來,所以睡覺前都互相囑咐後事,死在殘墻斷壁間的官員數不勝數,其狀慘不忍睹。在獻帝逃亡的時候,各地官員隻求自保,沒有一個勒兵勤王營救皇帝的,隻有曹操以敏銳的政治頭腦,將天子迎接至許昌,才使獻帝結束瞭四年的流亡生涯,但是,獻帝被曹操迎至許都,是逃出瞭狼窩又入瞭虎口。   漢獻帝不甘心受制於曹操,曾密詔董承與劉備,密謀誅殺曹操,後來欲聯合劉備、孫權除掉曹操,兩次密謀均因泄露而被誅殺宗族200餘人,伏皇後以及身懷六甲的董貴妃被曹操當著獻帝的面殺掉,自己的婚姻被曹操包辦。此時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獻帝成瞭有名無實的皇帝。曹丕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硬生生地逼迫獻帝禪位。從《三國志》《三國演義》中看,漢獻帝劉協是個有膽有識、聰明睿智的皇帝,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負,一心要匡正漢室。但是,他生逢亂世,獨木難支,在那個英雄、梟雄、奸雄輩出的年代,他也隻好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中,聽憑祖宗的江山任人蹂躪,望著大廈將傾,無可奈何瞭。相關閱讀推薦:生死都由曹操做主:細說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女人們傀儡皇帝漢獻帝死在哪又葬在哪?漢獻帝劉協生平揭秘:歷史上曹操為何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曹丕篡漢的故事:篡權之後曹丕為何不殺漢獻帝?曹操三個女兒為何都嫁給漢獻帝? 曹操有幾個女兒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皇帝:漢獻帝劉協

末代皇叔載濤:寧練地攤為生而不當漢奸的“弼馬瘟”

  溥儀研究學者賈英華講述的《末代皇族的新生》下半部,11月28日在央視《百傢講壇》播出後受到廣泛關註,一部同名書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為此,本報特邀賈英華撰寫專稿,論述他結識的末代皇族代表人物的百年變遷,反映一段漸行漸遠卻不為人細知的真實歷史。  102年前的1912年,六歲的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宣告瞭大清王朝的終結,同時也宣告瞭始自秦始皇統治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滅亡。100多年以來,恰是中國社會制度發生最重大變革的年代。在歷史潮流的裹挾之下,不僅末代皇帝變成普通公民,幾乎全部皇族都成為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這從一個特定角度生動反映瞭100年來歷史演化的進程。  按照清室優待條件,溥儀遜位後,仍然保留宣統帝號,暫居宮禁,國民政府每年撥付皇室四百萬兩白銀。這一直持續到1924年11月,遜位12年多的溥儀被趕出故宮,宣統帝號隨即廢止,遜清小政權徹底消亡。至此,大清皇族徹底失去政治地位,也徹底失去經濟來源。在此後動蕩的歷史中,末代皇族有人變賣傢產、吸毒偷生、悲涼死去;有人放下身段,街頭拉車、自謀生路;有人認賊作父、投靠日本當瞭漢奸。最具代表性的是末代皇帝溥儀——在新中國經過改造,從皇帝變成瞭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那麼,末代皇族新生之路究竟多麼艱難,皇族中自食其力的代表人物還有哪些呢?  末代皇叔載濤——寧練地攤為生而不當漢奸的“弼馬瘟”  如果按照輩分,得先說末代皇叔載濤。他是光緒皇帝的胞弟、末代皇帝溥儀的七叔。他一生大起大落,充滿傳奇歷史色彩。載濤一生歷經晚清、民國乃至新中國成立,直到1970年病逝於北京,堪稱晚清末年到新中國這一時代變遷的特殊歷史見證人。   載濤(中)、溥儀(左)、溥傑(右)。  大傢都熟知溥儀三歲登基,可人所罕知的是,載濤三歲就當上瞭將軍。他未及成年遂被慈禧太後連續兩道懿旨,過繼出去給別的王爺當過繼子。盡管宣統年間他和兩位兄長共同執掌過清朝大權,可到瞭民國年間淪落到瞭極點。每天凌晨天不亮,載濤就要到北城德勝門外的“鬼市”擺攤,全傢人勉強糊口。老北京人都知道,在德勝門外有一個集市,黎明前開市,等天一亮就沒瞭,老北京人把它稱作“鬼市”。  載濤難道真沒其他活路瞭嗎?當然不是。敵偽時期,不少漢奸頭子找到皇叔,勸他出山,誘之以高官厚祿,都被他斷然謝絕,表現出一種凜然的民族氣節。溥儀在偽滿時專派日本人田中來京,勸說載濤赴偽滿任職,結果碰瞭一個硬釘子。載濤說:“我還想多活幾年呢……可不能去東北當那個亡國奴喲!”不久,載濤又毅然回絕漢奸王揖唐“出山”的請求:“饒瞭我吧您吶!我可坐不起您那小臥車喲,依我看,還是騎我那輛破自行車自在喲!”  在新中國,毛澤東主席親筆簽名,任“令”載濤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馬政局顧問。因擅演猴戲,又被毛澤東風趣地戲稱為“弼馬瘟”。末代皇叔載濤被毛澤東親自任命之後,時常感恩地說起:“知我者,毛主席!”  尤值得提到的是,載濤生前撰寫文史資料,記述自己和其兄載灃在“辛亥革命”中的親歷,披露瞭太監小德張和慶親王奕劻等人被金錢收買、脅迫隆裕太後頒佈溥儀“遜位”詔書的宮廷內幕,反映瞭歷史巨變中皇族復雜而真實的心態。  流浪皇妹韞龢——第一個傢庭托兒所的創辦人  若論與溥儀一生關系最密切者,莫過於他二妹愛新覺羅·韞龢。她是皇族成為自食其力的另一類代表人物。她與溥儀是一奶同胞,在王府裡跟溥傑一樣,既不知錢為何物,也不認識錢。偽滿垮臺之後全傢人逃難,她與丈夫攜子女流浪於冰天雪地的東北之際才知道,東西要用錢去買。這時,有錢也買不到糧食。一傢人顛沛流離,沿途乞食回到北京,被稱為“流浪皇妹”。  韞龢曾動感情地回憶說:全傢回京途中,小孩突然喊餓,隻好把傢裡最好的東西跟農民換一塊窩頭,掰開一人一塊。換來一碗粥,全傢人每人喝一口。晚上孩子說渾身癢癢,結果在燈下一看,衣服裡頭全是小蟲。王府格格根本不認識小蟲是什麼,叫來保姆後才發現,全傢人幾個月不洗澡,身上都長瞭虱子。歷盡坎坷全傢人終於回到北京。此後,她創辦瞭第一個傢庭托兒所,成瞭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每當她追憶這些昔日“親歷”時,總不免由衷發出嘆息:“說起這些往事,真是恍如隔世呵!……”91歲的韞龢,病逝於北京,身份是工廠一名普通女工。相關閱讀推薦:揭中國末代皇族現狀:醇親王後人都成“教書匠”末代皇後婉容最後歲月:無親人照顧 常犯“煙癮” 溥儀孝恪愍皇後簡介 末代皇後郭佈羅·婉容生平揭清朝末代皇族艱辛生活:王爺拉板車蹬三輪謀生清朝末代親王們的後人們為何都偏好刨自傢祖墳?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皇弟溥傑–乘坐公共汽車的高官  其實和溥儀一起化腐朽為神奇的,還有他的胞弟溥傑。他一生追隨溥儀,哥倆兒共同的幻想就是夢想復辟大清王朝。溥傑在溥儀登基前一年出生於什剎海畔的醇親王府,名字竟是慈禧太後親自賞賜的,單名一個字:傑,希望溥傑成為皇族傑出的人物。溥傑的母親是一位復辟的氣迷心,整天想讓溥儀重新回到皇位上去。她給溥傑找對象的范圍僅是握有軍權的各路軍閥。其中挑上瞭大夥兒所熟知的”張勛復辟”那個辮帥的女兒。  為什麼沒成呢?據說因為倆人八字不合。直到晚年,溥傑先生有時還笑著談起這件往事:如果當年不是八字不合,還真沒準兒我就成瞭張勛的女婿。溥傑的母親一心夢想復辟不成,憤而自殺身亡前叫去溥傑,囑咐說:傑兒,你要記住母親一句話,要幫助你的哥哥復辟大清王朝。結果溥傑大半生追隨溥儀復辟,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他到瞭撫順戰犯管理所經改造,幡然悔悟而成為一代新人。  溥傑特赦後在北海公園學習植物,之後又被分配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擔任文史專員,跟溥儀同在一個辦公室,繼而又成為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算高官,有車瞭。可溥傑跟他七叔一樣的怪脾氣,有臥車不坐,出外絕大部分是乘坐公共汽車。有一次幾位朋友請溥傑在西單鴻賓樓飯莊吃飯,結果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約溥傑先生的是《我的前半生》的執筆人李文達先生,他急瞭:怎麼還不來,咱們大夥兒沒法兒吃啊。他下樓在長安街邊等候溥傑。22路公共汽車駛來,車門一開,溥傑跳下車一路小跑過來瞭。溥傑在飯桌跟大夥兒說,真對不起諸位,我擠瞭幾趟公共汽車,都讓人給擠下來瞭。大夥兒說,如果擠車的那幾個小青年,知道您是”皇上”的弟弟,那指不定全車人給您讓座呢。大夥兒哈哈哈大笑。 皇弟溥傑  溥傑生活當中非常低調,時常有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就像一滴水,如果我不融入老百姓的海洋裡,太陽一出來,我沒準兒早給曬沒啦!  國舅潤麒–95歲領取國務院津貼的專傢  至今故宮珍藏著一張珍貴的照片,上面是一個小孩淘氣地騎在溥儀的脖子上,這個小孩就是郭佈羅·潤麒。他是末代皇後婉容的弟弟、末代皇帝溥儀的三妹夫,於2007年以95歲高齡,病逝於北京。  外人有所不知,潤麒的母親是乾隆直系後人,他打小就和乾隆的後裔非常熟悉,既見識過這些皇親國戚大福大貴的生活,也親眼目睹其悲慘的下場。  潤麒經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釋放出獄。周總理親自給潤麒安排工作–北京編譯社,因為潤麒精通幾國文字。他非常聰明,66歲居然還考上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當上瞭研究員,還是連續兩屆的全國政協委員。90多歲的潤麒還學會瞭上互聯網、發郵件,活到瞭95歲。他和妻子在全國的優秀傢庭評比當中,獲得金婚獎。人們說,潤麒的一生,見證瞭末代皇族的過去和新生。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百年皇族

揭中國末代皇族現狀:醇親王後人都成“教書匠”

  導讀:金毓嵐自己也曾經是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的一名教師。對於這種“教育世傢”的傳承,他解釋說:“讀書其實是一種退隱的方式。醇親王的後代們如今都成瞭教書匠,這並非偶然,因為我們都繼承瞭醇親王傢族那種超然於世的品格,不會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世去謀求什麼、換取什麼。”  這張黑白的全傢福照片,將時間一下子拉回到53年前。而今已逾花甲的金毓嵐,那時還戴著紅領巾。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全傢福”,它記錄著一個社會舊形態的徹底打碎,一個國傢新形態的涅槃重生。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皇朝,在東方大地上輝煌顯赫瞭276年的封建皇族,最終在這張照片上留下瞭歸於平凡的質樸微笑。  金毓嵐至今還記得半個多世紀前的那次歷史性的團圓,並且早在十年前就曾經專門撰文予以銘記。  那是1959年的冬天,他和傢人從收音機裡聽到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第一批特赦的戰犯名單裡,有一個讓他們欣喜的名字:愛新覺羅·溥儀。金毓嵐知道,這位他從未謀面的大伯,就是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宣統。  沒過幾天,父親告訴他,這位大伯要來傢裡吃飯。在那個供應非常緊張的年代,父親竟然為瞭這頓飯,專門想辦法弄來瞭一隻鴨子、幾條魚以及市面上極其少見的鮮菜。  父親還特別叮囑金毓嵐,把平時最愛玩的陀螺收起來。那時候,孩子們把這種遊戲叫做“抽漢奸”。父親說:“你大伯最忌諱這個詞瞭。”  那是個星期天的晚上,金毓嵐第一次見到瞭這位特殊的大伯:高而消瘦的身材,中分頭,一身黑佈棉裝,戴著寬邊近視眼鏡,笑著和傢裡每一個人緊緊握手,嘴裡不停地說著同一句話:“我有罪,我是人民的罪人!”  那頓飯,大伯吃得很香,很香。  兩年後的春節,愛新覺羅傢在京的四代人同聚於載濤貝勒傢,中央新聞圖片社為這幾十口人拍攝瞭這張全傢福,成為這個特殊傢族四世同堂的惟一一張合影。  那一年,載濤(光緒同父異母弟,溥儀的叔父)75歲,溥儀56歲,溥傑(溥儀弟弟)55歲,溥任(溥儀弟弟,金毓嵐父親)43歲,金毓嵐12歲。  照片上,每個人都微笑著。金毓嵐經常想:伯父的前半生,斷不會有這種輕松、愜意的微笑。  毛澤東曾說:“溥儀的出路在中國,愛新覺羅傢族的出路也在中國。”  十幾年前,金毓嵐曾經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歲月輪回,朝代興替,榮辱盛衰,歷史使然。”   1961年春節,溥儀在七叔載濤傢中。中坐者左起:韞嫻(四姑)、韞潁(三姑)、溥儀(大伯)、載濤、載濤夫人、韞和(二姑);後立者左起:金瑜庭(生母)、溥任(父親)、溥傑(二伯);前蹲者右三:金毓嵐。  皇族出身的性格烙印  對自己的傢族,金毓嵐評價說:“稱之為中國最後的貴族,我覺得這話並不為過。培養一個企業傢,可能也就三五年,一個機會趕上瞭,就能冒出很多土豪。可要真正培養出一個貴族,就不那麼容易瞭,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傳承和積淀。”  在金毓嵐看來,所謂的貴族,是需要一些內在的氣質的。首先就是傢教要嚴。他的父親溥任就是個大孝子,每天早晚都要去跟祖父請安。祖父說的事,從未違抗過。  “在醇親王府上,一直陪著祖父走完一生的就是父親。在那樣動蕩不安的歲月裡,能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金毓嵐說。  骨氣也是傢族氣質中不可或缺的素質。他舉瞭一個例子:抗戰時期,曾有日本人要借醇親王府當軍火倉庫,被祖父回絕瞭。後來,兩個日本少將親自出面,態度非常強硬。溥任毫不示弱:“這件事絕對不可以!老王爺的安全我必須負責,不管是誰,都不能將軍火放在這裡!”相關閱讀推薦:馮國璋為何放棄保衛清廷:皇族甘願退位 我給誰打揭清朝末代皇族艱辛生活:王爺拉板車蹬三輪謀生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李唐皇族政變揭開日本皇族千年紛爭:誰是侵華戰爭直接責任者武漢會戰的指揮者東久邇稔彥:日本第一位皇族首相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在金毓嵐的眼裡,父親一直都在忍辱負重,維護著傢庭和傢族的利益。  而今,96歲的溥任已經臥病在床,金毓嵐和兄弟姐妹悉心地輪流陪伴照料。  每一個傢族都會有一種帶有標識性的性格特征,不自覺地烙刻在每一個傢族成員的身上,一代代傳承。金毓嵐說:“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傢庭出身,對孩子的影響確實非常大。父輩的言談話語和成長環境,會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慢慢地對他們的性格和人品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個傢族中,有好幾個人都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1947年,溥任在醇親王載灃的支持下,利用醇親王府舊宅開辦瞭北京競業小學,並自任校長,載灃任董事長,溥任的妹妹當老師。之後,傢裡將學校捐贈給政府,溥任自己以一名普通教書匠的身份,繼續教學,直到1988年退休。溥任以及金毓嵐的二哥金毓峑、大姐金毓琨,大半生都奉獻給瞭教育事業。  金毓嵐自己也曾經是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的一名教師。對於這種“教育世傢”的傳承,他解釋說:“讀書其實是一種退隱的方式。醇親王的後代們如今都成瞭教書匠,這並非偶然,因為我們都繼承瞭醇親王傢族那種超然於世的品格,不會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世去謀求什麼、換取什麼。”  父輩周圍的人文化水平都比較高,無形中給金毓嵐從小就營造瞭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父親對我的學習從來不提要求。”這種風格竟然也被金毓嵐繼承瞭下來。當老師後,金毓嵐很少給學生留作業,練習題都是當堂完成。 醇親王  這種教育風格自然也延續到瞭他的女兒金釗的身上,基本上“采取散養的方式”:“女兒的工作完全憑她自己的能力應聘!”  “凡是說教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無聲的,潛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教瞭一輩子書的金毓嵐總結道。  皇族的出身也並不隻有好的一面:“我從小被保護得很好,很少去胡同裡跟別的小朋友玩,對外邊的世界瞭解甚少。到瞭上學的年齡,我的社會經驗還都幾乎為零。”  直到後來下鄉插隊,金毓嵐覺得才把這部分缺失找補回來。  “所以,傢庭環境對孩子太重要瞭,會影響到一生的命運!”他說。  真實歷史的時尚之風  在外人看來,皇族的後裔可能都會比較古板。金毓嵐卻不這樣認為。相反,在他的眼中,傢族歷史上隨處都寫著屬於那個時代的時尚之風,他的祖父載灃就曾是中國第一個剪掉辮子的人、第一個使用電燈電話的人、第一個坐轎車的人。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傢族時尚”,就是拍照片。金毓嵐收藏瞭傢族的很多照片,有翻拍的,也有各處淘來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慈禧的第一張照片拍攝於1913年,而我曾祖的照片卻比她早瞭整整30年,是在西山行營裡拍的,可以說是清宮最早的照片。”金毓嵐說。  在他看來,那些照片上記錄的,才是真實的歷史。而隻有真實的歷史,才是有血有肉有情的。隻有尊重真實的歷史,才是尊重自己的文化,也才對得起子孫後代。  一段時間裡,影視舞臺上清史劇火爆,到處都是阿瑪、格格的身影,其中大量都冠以“戲說”的說辭,以逃避對歷史的無知,造成瞭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對這一段真實歷史認知上的扭曲和顛覆。父親溥任對此非常氣憤:“許多事都是我親聞、親見、親歷的,現在不去糾正,將來就更搞不清楚瞭。”  金毓嵐同樣認為,對歷史的歪曲絕不是時尚,對歷史的尊重也不是古板。“不能對下一代進行知識上的歪曲,應該還歷史一個本來面目。誰也不願意往自己的祖先頭上瞎編故事吧!”  “想當年清朝入關時是何其強盛,到瞭清末又是何其衰敗。這是歷史的必然。其間興衰榮辱的道理,對今天的治傢治國仍然大有裨益。”金毓嵐說。 金毓嵐  “我認為,清朝是一個瞭不起的朝代。沒有哪個皇帝是不勤政的,對皇子的教育歷代都非常嚴格,並且尊重和弘揚漢文化,把漢文化跟本民族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在文化融合方面,清朝是歷朝歷代裡做得最好的。”他補充道。  每當凝視這張唯一的四世同堂全傢福,金毓嵐的眼睛裡都會流露出非常豐富的內容,有溫情,有懷念,有榮耀,有敬仰。擁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傢族,他的人生回憶也一定充滿瞭一個又一個“特殊”。  經歷過金戈鐵馬,經歷過滄桑榮辱,經歷過大起大落,經歷過從華麗巔峰到平凡如水的旅程,這樣的傢族一定是厚重的,這樣的記憶一定是五彩斑斕的,這樣的全傢福一定是不僅要去看,而且要去讀的。  “說是全傢福,其實人數上還遠遠不夠,有很多人沒在上面。”這是在為《中國周刊》記者介紹這張照片的時候,金毓嵐說的第一句話。  “當年,我才上小學四年級,老一輩還很年輕。如今想一想,歲月如梭,一些老人辭世瞭,當年十幾歲的孩子,現在也都六七十歲瞭!”撫摸著這張全傢福,金毓嵐像是在對我們說,更像是自言自語。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末代皇後婉容最後歲月:無親人照顧 常犯“煙癮”

  在吉林省,有一個紅色傢族,這個傢族前後有幾十人參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並為此獻出熱血和人生。1993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原吉林省領導於克曾為這個傢族題字“紅色傢族”。鮮為人知的是,就是這個紅色傢族的成員,見證瞭中國末代皇後婉容的最後歲月。近日,“紅色傢族”成員之一、吉林省政府退休幹部李剛向本報記者披露瞭他的叔叔李延俠在婉容生命的最後時刻,照顧她並將其安葬的經歷。  1946年5月,末代皇後婉容從長春轉移到吉林市時,曾被臨時留置在市公安局看守所。當時,婉容已身患重病,很多時候神志不清,全靠隨員服侍。為瞭維持她的生命,每天都要供給她適量的鴉片。不久,國民黨軍隊占領長春,並向吉林市逼近。在這種形勢下,5月23日夜,婉容又被抬著送上火車,轉移到延吉,被安置在延吉監獄(現址為延吉市藝術劇場)。  婉容時常犯“煙癮” 身邊無親人照顧  李剛介紹, 1946年的延吉監獄,當年稱江北大獄,自己的老叔李延俠當時隻有18歲,被安排在監獄工作,李延俠被指派專門看護婉容。他說,自從老叔開始看護婉容,上班就開始沒有規律,常常是一天一夜才回一趟傢,吃口飯、睡會兒覺就急著往回趕。  李剛聽老叔講,當時的婉容自己住一個房間,身邊沒有固定的人照顧,時常犯“大煙癮”,身邊又沒有“大煙”,於是就大哭大喊,甚至用手撕被褥和衣服來發泄。   李剛的奶奶聽說自己的兒子照顧的是“皇後娘娘”,就對他說:“不管咋樣,人傢也是皇後娘娘。過去抽慣瞭‘大煙’,突然沒有瞭,煙癮上來肯定受不瞭,再折騰下去就保不住命瞭。快去找你二哥,就說是我說的,給皇後娘娘弄點‘煙’,好讓她安靜下來。”奶奶說的二哥名叫李延田,就是李剛的父親,他於1935年參加革命,曾任八路軍總政治部敵工科幹事,1945年被派回東北工作。李延俠就是在二哥的介紹下參加革命的。當時的李延田也負有看護婉容的責任。  為延長婉容生命 周圍人辛苦照料  李延俠聽從母親的話,找二哥匯報後,身為公安局社會科科長的李延田為瞭不擴散影響,親自用繳獲的大煙土熬成煙水,讓李延俠分時限量給婉容喝,以減輕她毒癮發作的痛苦。後來這件事情便由李延俠在做,熬大煙水時屋裡都是味道,李延俠很擔心上級檢查。  看護婉容的那段日子,李延俠沒日沒夜地值班,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還得瞭胃病。他每天下班回傢,就忙去飯館給婉容買好吃的,或者送煮好的大煙水,想方設法延長她的生命。但這並沒有堅持多久,一天早晨,李延俠匆匆忙忙回到傢,沮喪地對母親說:“皇後娘娘今天天沒亮就咽氣瞭,死時也沒有親人在身邊。幾個犯人用炕席裹瞭婉容皇後的屍體,抬到瞭監獄東墻外的水溝旁。”  奉母命妥善安排 讓婉容有棺下葬  老母親李邢氏一聽就急瞭,“這可不行,不管咋樣,這也是曾經的皇後娘娘,人死瞭連口棺材都沒有,說不過去。必須弇裝入殮,有個葬身之地。快去找你二哥想想辦法!”李延俠聽母親這麼一說,也犯瞭難,十分委屈地說:“現在這時候,棺材鋪都關門停業瞭,上哪弄棺材去?再說,婉容也是個被推翻的偽滿皇後,誰還願意跟她‘沾邊’呀!”李邢氏一聽,又激動瞭,“不行,不行,連平民百姓死瞭都要有口棺材,何況這是皇後娘娘,她也是人啊,又挺可憐的,你們想想辦法,一定要弄口棺材葬瞭。延俠,你要是不去找延田,我去!”  看母親說話這麼嚴厲,李延俠趕緊說:“行,我去!”他也沒顧上吃飯就找二哥李延田去瞭。母親就在傢裡等著回信。李延俠當年隻有18歲,剛參加工作,張羅做棺材安葬這事,還真讓母親不放心。而且他一上午沒回信,李邢氏一上午就不停地念叨。當天下午,李延俠回來瞭,說:“二哥指示瞭,事情辦妥瞭,忙活瞭大半天,在監獄找瞭幾塊舊床板,安排幾個人釘瞭口棺材。雖然不是很精細,但挺結實。”  在監獄東墻外的水溝旁,李延俠打開棺蓋,將裹著婉容屍體的炕席打開,小心地把婉容放進棺內,婉容當時也沒什麼東西隨葬。之後,李延俠釘上棺蓋,選瞭一塊較平整的地方挖瞭個大坑,將婉容安葬瞭。據李延俠當時說,這是一次“秘密安葬”,知道的人很少。而婉容唯一的遺物就是一盞大煙燈,此物後來作為婉容的遺物由延吉公安局社會科保管。相關閱讀推薦:皇後婉容與人私通之謎:侍衛與婉容私通的下場溥儀孝恪愍皇後簡介

揭秘趙宋王朝的末代皇帝宋恭帝:寡婦孤兒亦被欺

  德祐元年(1275)——二年(1276)  度宗於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xià)7歲,全皇後所生的趙(xiǎn)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bǐnɡ)3歲。  謝太後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後都主張立嫡子,於是趙被立為帝,是為恭帝。恭帝此時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後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瞭元朝。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後人寫詩譏諷道:  當日陳橋驛裡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孤兒寡母:南宋王朝的滅亡  趙即位之時,宋室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蒙古鐵騎大舉南下,局勢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統治已經陷入瞭癱瘓狀態。  咸淳十年九月,元軍向南宋發起瞭總攻。十二月,伯顏率兵進逼鄂州,在青山磯擊敗宋將夏貴率領的鄂、漢守軍,漢陽、鄂州相繼陷落。伯顏留下部分士兵守衛鄂州,自己率領主力部隊,以宋朝降將呂文煥為前部,繼續東下。沿江城池的守將多是呂氏舊部,元軍所到之處,這些人紛紛歸降,元軍得以順利地突破長江防線,於德祐元年(1275)春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兵臨建康城下。   鄂州陷落後,長江防線洞開,南宋朝野內外大震,京師各界都把希望寄托於賈似道身上,呼籲“師臣”親征,指望他能像理宗朝那樣取得“再造”之功。賈似道不得已,在臨安設都督府,準備出征。蒙軍的一路統帥劉整原系宋朝驍將,理宗末年,賈似道在武將中推行“打算法”來排斥異己,劉整為其上司利用“打算法”迫害,被迫歸降蒙古。賈似道對劉整的能力知道得一清二楚,由於懼怕劉整,他遲遲不敢出兵,直到德祐元年正月,聽說劉整死後,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上表恭帝,請求出征。  賈似道抽調各路精兵10餘萬,裝載著無數金帛、器甲和給養,甚至帶著妻妾,離開京城,陣勢綿延百餘裡(約相當於今天的40公裡)。二月,行至蕪湖,與夏貴會合。夏貴一見賈似道,從袖中抽出一張字條,上寫:“宋歷三百二十年。”言下之意,宋朝歷時已近320年,國勢已盡,不要為它丟瞭性命。賈似道心照不宣,點頭默許。  賈似道到達前線之後,率後軍駐紮於魯港,命大將孫虎臣統領前軍屯駐在池州下遊的丁傢洲,夏貴率戰艦3500百艘橫列江上。賈似道深知蒙古軍隊的勇猛,不敢與之正面交戰,仍然幻想走開慶元年(1259)同忽必烈講和的老路,因此下令釋放元朝俘虜,送荔枝、黃柑等物給伯顏,希望通過稱臣納幣求得和平。但此時元軍的目標在於滅亡南宋,稱臣納幣已不能滿足元人的貪欲,求和的請求被斷然拒絕。兩軍交戰,伯顏連續突破孫虎臣、夏貴兩道防線,直抵魯港,宋軍大敗,死者無數,江水為之變赤,賈似道倉惶逃到揚州。  賈似道位居平章軍國重事、都督諸路軍馬,度宗尊之為“師臣”,眾臣視之為“周公”,卻如此不堪一擊,時人諷之曰:  丁傢洲上一聲鑼,驚走當年賈八哥。  寄語滿朝諛佞者,周公今變作周婆。  賈似道戰敗後,成為眾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現處死賈似道的強烈呼聲。謝太後卻認為,賈似道勤勞三朝,不能因為一朝之罪,失瞭對待大臣的禮數,僅將賈似道貶為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並抄沒其傢產。行至漳州,賈似道於木綿庵為監押官鄭虎臣所殺,結束瞭其擅權誤國的一生。  經過魯港之役,南宋部隊損失慘重,士氣嚴重受挫。伯顏繼續沿江東下,德祐元年十月,元軍自建康分三路向臨安挺進。伯顏親率中軍進攻常州。常州地處交通要道,扼守臨安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伯顏在此投入瞭20萬軍隊,常州知州姚訔(yín)、通判陳炤(zhāo)等奮勇抵抗。伯顏驅使城外居民運土填充護城河,甚至將運土百姓也用作堆砌材料,最終築成環城堤防。十一月十八日,元軍總攻,兩天後常州城被攻破,元軍進行瞭野蠻的大屠殺,上萬人被害,隻有為數不多的人幸免於難。常州大屠殺產生瞭蒙古入侵者所希望的震懾作用,隨後,當元軍逼近平江時,平江守將未經接戰便獻城投降。相關閱讀推薦:末代皇帝之宋恭帝趙顯:生世最傳奇的大宋帝王野史秘聞:元順帝是宋恭帝趙顯的兒子嗎?元順帝是宋恭帝趙顯的兒子?元順帝的父親是誰宋恭帝趙隰簡介 被忽必烈強迫出傢的南宋皇帝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隨著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為保身傢性命,帶頭逃跑。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簽書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簽書樞密院事倪普等人,竟暗中指使禦史臺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禦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謝太後嚴厲譴責瞭這些不忠之臣,下詔說:“我大宋朝建國三百餘年來,對士大夫從來以禮相待。現在我與繼位的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有一人一語號召救國。內有官僚叛離,外有郡守、縣令棄印丟城,耳目之司不能為我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竟然內外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書,所許謂何!卻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然而,太後的譴責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之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不能激起內外官員為宋室而戰的信心。德祐二年正月短暫的休戰後,僅有6名官員出現在朝堂上。官員的逃跑瓦解瞭軍心、民心,使宋王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入瞭孤立無援的境地。  擅權誤國的賈似道已被罷免,此時朝廷如果能夠振作起來,任用賢臣,局勢或許還可以扭轉。但恰恰此時,朝廷卻犯下另一個嚴重的錯誤,即任命陳宜中為相。在陳宜中的主持下,宋朝終於陷入萬劫不覆的深淵。陳宜中是一個狂妄自大、欺世盜名的兩面派,慣於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調言辭,譴責任何妥協退讓的主張和行為。陳宜中本為賈似道所援引,賈似道兵敗以後,他卻率先提出處死賈似道,以提高自己的聲望,毫無廉恥。統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提出遷都建議,他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傢中殺害。  陳宜中長期通過這種嘩眾取寵的表演和豪言壯語來獲得權勢,提高自己的威望,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優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德祐元年春夏之交,戰事最為激烈的時候,朝野內外紛紛要求他親往前線督戰,他卻猶豫畏縮,不肯出城。顯而易見,陳宜中不可能為宋朝冒生命危險。七月份,他離開臨安,逃到瞭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要求朝廷在這一地區給他安排職務。他拒絕朝廷派來請他回朝的命令,太皇太後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在他母親的幹預下,陳宜中回到瞭都城任職。太學生對陳宜中的逃跑行為進行瞭強烈的抨擊,指責他畏首畏尾、膽小怕事,是一個言過其實的兩面派,是和賈似道一樣的誤國之臣。  陳宜中當國,行事搖擺不定,徘徊在和與戰之間,不能作出決斷。他口頭上喊出各種豪言壯語,實際上卻懦弱怕事,沒有與元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和才能。德祐元年年底,局勢在他主持之下,朝著越來越不利於宋朝的方向發展,除瞭徹底投降以外,已沒有其他回旋餘地。文天祥、張世傑提出遷都到東南部地區,以圖背水一戰,膽小的陳宜中否決瞭這項提議,一意求和。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謝太後派大臣楊應奎向元軍獻上降表和傳國玉璽,哀乞伯顏念上天好生之德,對宋朝皇室從寬處理。元朝要求與宰相面對面會談,陳宜中被這種要求嚇破瞭膽,便再一次拋棄瞭太後和年幼的皇帝,於當天夜裡逃離瞭臨安。   陳宜中逃走後,蒙古鐵騎已兵臨城下,局面已無可挽回。謝太後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蒙古軍營談判。文天祥正氣凜然,被伯顏扣留,謝太後又派賈餘慶出使。  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裡舉行瞭受降儀式,趙宣佈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臨安。元世祖下達詔書,要伯顏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見,趙同母親全氏和少數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謝太後因有病在身,並未同行,但不久也在元軍的逼迫下啟程北上。至此,延續瞭近320年的趙宋王朝正式結束。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末代皇後隆裕與珍妃之間的恩怨:揭秘珍妃死亡始末

  為什麼說真正的末代皇後是隆裕而非婉容,作為慈禧太後的親侄女,她與慈禧的關系是否如傳說中那樣親密,她是否真的為瞭爭寵到處告珍妃的惡狀,在簽訂大清退位詔書的那一刻,她的內心又經受著怎樣的煎熬?本書是慈禧的曾孫葉赫那拉·根正繼《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後——慈禧曾孫口述實錄》之後推出的又一全新力作,以葉赫那拉傢族記憶為切入點,解密傢族疑案,還原瞭一個不為人知的隆裕。  洞房夜,光緒撲到隆裕懷裡哭訴  人們都說慈禧和隆裕是我們傢出的兩位鳳凰,也有很多傳說說慈禧在宮中如何袒護隆裕,隆裕如何在慈禧面前告珍妃的黑狀,說隆裕如何心胸狹窄,如何整治珍妃。我覺得這樣說很不公平,隆裕被人稱為“女中堯舜”不是沒有道理的。  雖然慈禧是隆裕的姑姑,但慈禧並不喜歡她。當年隆裕與珍妃、瑾妃姐倆同時入宮,慈禧因為珍妃長得年輕貌美,並且非常聰明,所以非常喜歡她。雖然隆裕是自己的親侄女,但在很多事情上,慈禧還是偏向瑜妃和珍妃。因此,隆裕在宮內的生活並不如意,一是沒得到皇帝的愛情,二是沒得到慈禧的寵愛,三是沒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根據爺爺的說法,當天洞房的時候,光緒一下子就撲到隆裕懷裡,嚎啕大哭,認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大婚後時間不長,有一天早晨,光緒退朝後回到自己的宮裡,覺得肚子疼,就去廁所。但由於上火,光緒便秘,再加上天熱,光緒一身大汗,肚子越發漲痛。剛想傳太醫進來,就聽門外太監喊:“皇後駕到。”光緒心裡想:來得真不是時候,但沒辦法,又不能告訴隆裕自己便秘的事實,隻好自己先忍著。等隆裕過來請瞭安,光緒本來想讓隆裕退下的,但隆裕偏偏跟光緒說瞭一大堆天熱註意身體的話。光緒越來越急,而隆裕沒有發現光緒表情的變化,還在說著關心皇上身體的話。最後光緒急瞭,直接對隆裕發瞭火。 珍妃 隆裕  有人說光緒不喜歡隆裕是從隆裕進宮的第一天就開始瞭。大婚的前一天,皇宮裡的太和門“走水”(也就是失火),這讓光緒心裡非常不爽,覺得自己大婚的日子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非常晦氣。據說按大清的祖制,皇帝大婚時,皇後必須要坐轎從紫禁城的正門,經過午門,被抬入皇宮。在進入午門之後,還必須經過宮內的第二道大門:太和門,然後才能向北進入內宮。雖然隆裕也是從太和門進來的,但由於太和門恢復原貌不可能那麼快,紮彩的工匠隻好在慈禧的命令下日夜趕工,在太和門搭起瞭一個大的彩棚。  據說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光緒的生理原因。很多說法說光緒是“天閹”,也就是現在醫學上所說的陽痿。婚禮當天,傳說慈禧派宮裡的四個嬤嬤到光緒和隆裕的房外聽聲。隻聽見比光緒大三歲的表姐隆裕皇後唉聲嘆氣地說:“這也是你們傢的德行!”從此,隆裕皇後便失歡於光緒,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符合隆裕逆來順受的性格。  不過,以我後來對宮內一些事情的瞭解,知道光緒並非“天閹”。因為我聽說,當年珍妃曾經懷過孩子,而孩子流產之後,珍妃患瞭婦科病,所以後來就沒有再生。不過,光緒和隆裕也不是沒可能在一起。大婚後的一段日子,光緒和隆裕過得還算和諧。雖然有年歲更小的珍妃在裡邊攪和,但基本上還算平靜。這樣一晃就過瞭五年。相關閱讀推薦:那些長得很像古人的明星:春哥似格格鳳姐似珍妃揭秘:光緒皇帝洞房夜為何撲在表姐隆裕懷裡哭珍妃是清宮中難得一見的美女? 慈禧暴打珍妃之謎揭秘:清末隆裕太後為何退位後力挺袁世凱登基?袁世凱為何要將隆裕太後納為妾? 袁世凱登基秘聞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諷刺珍妃穿男裝,招致嫉恨  這一年,正趕上慈禧的六十大壽。慶典當天,皇上必須和皇後、兩個妃子,然後是宮裡其他妃嬪一起向慈禧行禮祝賀。而慶典前夜,光緒卻和珍妃住在瞭一起。  一般清朝祖制是:任何被皇上寵幸的妃子,都不能在皇上寢宮過夜。因為前朝發生過妃子在皇上宮裡過夜刺殺皇上的事情,所以後來清朝的後宮就改瞭一個制度:一般皇上要寵幸哪個妃子的時候,都是先讓人把妃子的衣服脫光,然後用鬥篷把妃子全身蓋住,讓太監背進皇帝的寢宮。皇上寵幸完畢,再由太監把妃子背回到妃子自己的寢宮。  但珍妃的出現,給瞭光緒打破傳統祖制的機會。他和珍妃商量,把珍妃打扮成男人的樣子,所以珍妃經常穿好瞭男裝等候皇上召喚,在皇帝的寢宮來去自如。  慈禧六十大壽那天,不巧兩人起來得稍微晚瞭一些。當時隆裕和瑾妃也非常奇怪為什麼沒看到珍妃,但誰也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皇上和珍妃兩個人。很顯然,珍妃是在皇上的寢宮過的夜,這讓隆裕和瑾妃大吃一驚。這可是違反祖宗傢法的。見隆裕有點遲疑,光緒就問怎麼瞭,於是,隆裕就結結巴巴地把心中的疑問告訴瞭光緒。 瑾妃-珍妃兩姐妹  她的說法很快招致瞭光緒和珍妃的反感。光緒非常生氣,責罵隆裕多管閑事。而珍妃顯然也不是個吃素的主兒,馬上就責問隆裕說隆裕嫉妒。隆裕畢竟是皇後,這個時候不拿出點皇後的尊嚴來,珍妃就要騎到自己脖子上瞭,於是,隆裕就諷刺珍妃著男裝的事情。光緒更火瞭,也讓他對隆裕更加厭惡瞭一層。而珍妃呢,就開始恨上瞭隆裕。  慶典過去後,慈禧逐漸聽到瞭一點風聲,於是,慈禧把光緒和珍妃叫過來責罵瞭一頓。這一罵不要緊,無論是光緒還是珍妃,都把責任推到瞭隆裕頭上。當年的《宮女談往錄》中的老宮女雖然那麼喜歡珍妃,也說瞭這麼一句話: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隻是在老太後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更加放肆。。  珍妃先是靠自己的聰明贏得瞭慈禧的喜愛,但背地裡她知道慈禧與光緒的關系是水火不容的,所以她也極力想在皇上面前得到寵愛。因此,除瞭打擊對她威脅最大的隆裕外,她沒有別的選擇,甚至為瞭能和皇帝朝夕相處,珍妃曾住進養心殿西側的燕善堂,晚上兩人一起生活。兩人相親相愛,都視對方為知己,因此光緒嫌棄隆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溫文爾雅的隆裕幾乎守瞭一輩子活寡。光緒帝被幽禁在瀛臺期間,隆裕還是對他不離不棄,時刻伴隨著他。我曾經看到過一份清宮秘檔的“承幸簿”,雖然很少有光緒與隆裕同房的記錄,但是在多頁的珍妃記錄裡,還是時常會摻雜著光緒寵幸隆裕的記錄。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珍妃賣官、穿龍袍受責,將矛頭指向隆裕  宮裡曾裁減後宮的用度,每人的俸祿越發少瞭。而珍妃花慣瞭錢,虧空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珍妃的堂兄志銳也聽說瞭這件事情。當時社會上買官賣官的事情已經很多瞭,於是志銳就向珍妃建議這麼做。賣官的事情由志銳去執行,而珍妃隻負責在光緒耳邊吹枕頭風就夠瞭。  後來珍妃把四川鹽法道的職位賣給瞭一個叫做玉銘的人,這個職位在四川相當重要,所以光緒在召見他的時候,問瞭一句慣常問地方官員的話:“你以前在哪裡當差啊?”這個玉銘也是一個糊塗蛋,張嘴就來:“回皇上,奴才以前在木器廠當差。”光緒當場就愣住瞭。隨之而來的是滿朝文武官員掩面偷笑。於是光緒就叫他把自己的履歷寫出來。這個玉銘根本沒想到還有這麼一手,因為他根本不識字,隻是靠著自己有幾個錢,不知道通過什麼關系找到瞭珍妃這條線,想捐個官員做做,給祖上也增點光,所以也寫不出自己的履歷來。  這個時候光緒剛剛歸政時間不長,慈禧馬上就覺得事態嚴重,於是緊急傳喚光緒。光緒知道壞事瞭,他首先想到的是隆裕告瞭他的狀,但看慈禧臉色鐵青,懦弱的光緒最後不得不講出瞭實情,於是,慈禧命人將隆裕和珍妃、瑾妃一起帶到她面前。慈禧質問珍妃,為什麼這麼做,珍妃不僅不害怕,還頂撞瞭慈禧幾句,慈禧馬上就要爆發瞭,而珍妃還在辯解。慈禧憤怒瞭,問道:“你知道錯瞭嗎?”珍妃不回答。  於是慈禧命人將珍妃毒打瞭一頓,並且吩咐:念在你年齡還小,就不從重處罰你瞭,將珍妃、瑾妃降為貴人。這個時候,珍妃向隆裕投去瞭一個惡毒的眼神。

溥儀孝恪愍皇後簡介 末代皇後郭佈羅·婉容生平

  郭佈羅·婉容(1904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鴻,號植蓮,滿洲正白旗(達斡爾族)。清朝遜帝溥儀的妻子,清朝與中國的末代皇後,曾為偽滿洲國皇後。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鴻”來自《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郭佈羅·婉容,達斡爾族,旗籍滿洲正白旗,1904年11月13日出生於內務府大臣榮源府內。婉容的父親榮源,是位開明人士,時任內務府大臣,一向主張男女平等,認為女孩子應該和男孩子同樣接受教育。除瞭教她讀書習字、彈琴繪畫,還特意聘請瞭於中國出生的美國人任薩姆女士(Miss Isabel Ingram)為英語老師。婉容作為一個達斡爾族旗人傢的小姐,優裕富足的生活環境、顯赫的傢族地位、民族文化及傳統文化的教育都對她產生瞭深刻的影響。婉容的生母愛新覺羅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孫女、毓長的第四女,人稱“四格格”,在生下婉容時因產褥熱而故。婉容的後母恒香(字“仲馨”,後改名“金仲馨”),同樣也是定郡王溥煦的孫女、毓朗的第二女,人稱“二格格”,對婉容一生的影響極為深刻。恒香對婉容不但細心照料,甚至是寵愛備至,母女相處非常和睦。傢中其它成員還有長婉容兩歲的同母哥哥潤良(娶溥儀大妹韞媖),小她六歲的異母弟弟潤麒(娶溥儀三妹韞穎)。婉容的傢住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帽兒胡同。  嫁予溥儀  1922年,已滿17歲的婉容因其不僅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而在貴族中聞名遐邇。同年,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後。  然而婉容的當選並不是因為她的美麗與多才,而是在瑾皇貴妃(端康皇貴妃)的堅持下,溥儀才勉強圈點的。因為皇帝溥儀第一個圈中者為文繡而非婉容,但文繡長相平平,當時十七歲的婉容卻出落得美麗高貴,而且她的傢世顯赫,最後溥儀還是選瞭婉容當皇後。而文繡既被皇帝圈上瞭,也不能再嫁別的人,於是成為瞭妃子。1911年,中國延續瞭2000多年的帝制結束,國傢從君主制走向共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給予清室的優待條件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為此,遜帝溥儀的婚禮還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禮儀,民國政府特準皇後的“鳳輿”從東華門抬進紫禁城的後半部。1922年11月30日,婉容成為名義上的皇後。   婉容出身滿州旗人,知書識禮,也寫得一手不錯的詩詞。她跟溥儀的書信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寫的,署名“伊麗莎白”。溥儀在她初進宮時十分寵愛她,為她聘請過英文老師。婉容相貌嬌美、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儀態不凡、內剛外柔並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優勢於一身的貴婦。但由於溥儀身體原因,兩人婚後一直無子。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隨之離宮。隨溥儀前往天津居住後,婉容對鴉片成癮。出宮後的婉容精神煥發,她一改宮中的裝束,換上瞭時裝旗袍和高跟皮鞋,還燙瞭頭發,成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對她吸引力最大的則莫過於到各大百貨公司購物,反正有溥儀付錢,她可以無所顧忌地大肆揮霍,有用的沒用的看中瞭就必須買回來,導致後來發展成婉容和文繡之間爭寵的手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溥儀性格上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瞭,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終更是導致瞭文繡提出離婚。可是溥儀卻把這場給他帶來奇恥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過失都推到瞭婉容的身上。  病逝監獄  1945年8月,蘇聯在“八月風暴”行動中迅速攻占滿洲,婉容在11日隨宮廷人員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溝,後被占領當地的共產黨遊擊隊俘虜,先後運至通化、長春、永吉、敦化、延吉,最後於1946年6月10日前後(見嵯峨浩回憶錄)或8月下旬(當時報紙記載)死於吉林省延吉的監獄裡。  葬地不明,有說是“用舊炕席卷著扔在北山上”,也有說是“葬於延吉市南山”,屍骨亦無處尋找。三年以後,在伯力收容所過囚居生活的溥儀從嵯峨浩給溥傑的傢信中獲悉婉容的死訊,似乎無動於衷。  2006年10月23日,經其弟潤麒同意以招魂形式與溥儀合葬於河北清西陵外的華龍陵園,溥儀墓清獻陵。相關閱讀推薦:東洋魔女金蟬脫殼:川島芳子偷運婉容皇後婉容和川島芳子是什麼關系?川島芳子是雙性戀嗎?大清王朝末代皇後婉容之死揭秘:曾被棄屍水溝旁皇後婉容更衣“被偷窺”事件內幕:拿偷窺者沒辦法揭秘:末代皇後婉容罕見休閑照(組圖)末代皇帝溥儀大婚罕見照:溥儀和婉容皇後的婚禮

末代皇後隆裕與珍妃之間的恩怨:揭秘珍妃死亡始末

  為什麼說真正的末代皇後是隆裕而非婉容,作為慈禧太後的親侄女,她與慈禧的關系是否如傳說中那樣親密,她是否真的為瞭爭寵到處告珍妃的惡狀,在簽訂大清退位詔書的那一刻,她的內心又經受著怎樣的煎熬?本書是慈禧的曾孫葉赫那拉·根正繼《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後——慈禧曾孫口述實錄》之後推出的又一全新力作,以葉赫那拉傢族記憶為切入點,解密傢族疑案,還原瞭一個不為人知的隆裕。  洞房夜,光緒撲到隆裕懷裡哭訴  人們都說慈禧和隆裕是我們傢出的兩位鳳凰,也有很多傳說說慈禧在宮中如何袒護隆裕,隆裕如何在慈禧面前告珍妃的黑狀,說隆裕如何心胸狹窄,如何整治珍妃。我覺得這樣說很不公平,隆裕被人稱為“女中堯舜”不是沒有道理的。  雖然慈禧是隆裕的姑姑,但慈禧並不喜歡她。當年隆裕與珍妃、瑾妃姐倆同時入宮,慈禧因為珍妃長得年輕貌美,並且非常聰明,所以非常喜歡她。雖然隆裕是自己的親侄女,但在很多事情上,慈禧還是偏向瑜妃和珍妃。因此,隆裕在宮內的生活並不如意,一是沒得到皇帝的愛情,二是沒得到慈禧的寵愛,三是沒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根據爺爺的說法,當天洞房的時候,光緒一下子就撲到隆裕懷裡,嚎啕大哭,認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大婚後時間不長,有一天早晨,光緒退朝後回到自己的宮裡,覺得肚子疼,就去廁所。但由於上火,光緒便秘,再加上天熱,光緒一身大汗,肚子越發漲痛。剛想傳太醫進來,就聽門外太監喊:“皇後駕到。”光緒心裡想:來得真不是時候,但沒辦法,又不能告訴隆裕自己便秘的事實,隻好自己先忍著。等隆裕過來請瞭安,光緒本來想讓隆裕退下的,但隆裕偏偏跟光緒說瞭一大堆天熱註意身體的話。光緒越來越急,而隆裕沒有發現光緒表情的變化,還在說著關心皇上身體的話。最後光緒急瞭,直接對隆裕發瞭火。 珍妃 隆裕  有人說光緒不喜歡隆裕是從隆裕進宮的第一天就開始瞭。大婚的前一天,皇宮裡的太和門“走水”(也就是失火),這讓光緒心裡非常不爽,覺得自己大婚的日子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非常晦氣。據說按大清的祖制,皇帝大婚時,皇後必須要坐轎從紫禁城的正門,經過午門,被抬入皇宮。在進入午門之後,還必須經過宮內的第二道大門:太和門,然後才能向北進入內宮。雖然隆裕也是從太和門進來的,但由於太和門恢復原貌不可能那麼快,紮彩的工匠隻好在慈禧的命令下日夜趕工,在太和門搭起瞭一個大的彩棚。  據說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光緒的生理原因。很多說法說光緒是“天閹”,也就是現在醫學上所說的陽痿。婚禮當天,傳說慈禧派宮裡的四個嬤嬤到光緒和隆裕的房外聽聲。隻聽見比光緒大三歲的表姐隆裕皇後唉聲嘆氣地說:“這也是你們傢的德行!”從此,隆裕皇後便失歡於光緒,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符合隆裕逆來順受的性格。  不過,以我後來對宮內一些事情的瞭解,知道光緒並非“天閹”。因為我聽說,當年珍妃曾經懷過孩子,而孩子流產之後,珍妃患瞭婦科病,所以後來就沒有再生。不過,光緒和隆裕也不是沒可能在一起。大婚後的一段日子,光緒和隆裕過得還算和諧。雖然有年歲更小的珍妃在裡邊攪和,但基本上還算平靜。這樣一晃就過瞭五年。相關閱讀推薦:那些長得很像古人的明星:春哥似格格鳳姐似珍妃揭秘:光緒皇帝洞房夜為何撲在表姐隆裕懷裡哭珍妃是清宮中難得一見的美女? 慈禧暴打珍妃之謎揭秘:清末隆裕太後為何退位後力挺袁世凱登基?袁世凱為何要將隆裕太後納為妾? 袁世凱登基秘聞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諷刺珍妃穿男裝,招致嫉恨  這一年,正趕上慈禧的六十大壽。慶典當天,皇上必須和皇後、兩個妃子,然後是宮裡其他妃嬪一起向慈禧行禮祝賀。而慶典前夜,光緒卻和珍妃住在瞭一起。  一般清朝祖制是:任何被皇上寵幸的妃子,都不能在皇上寢宮過夜。因為前朝發生過妃子在皇上宮裡過夜刺殺皇上的事情,所以後來清朝的後宮就改瞭一個制度:一般皇上要寵幸哪個妃子的時候,都是先讓人把妃子的衣服脫光,然後用鬥篷把妃子全身蓋住,讓太監背進皇帝的寢宮。皇上寵幸完畢,再由太監把妃子背回到妃子自己的寢宮。  但珍妃的出現,給瞭光緒打破傳統祖制的機會。他和珍妃商量,把珍妃打扮成男人的樣子,所以珍妃經常穿好瞭男裝等候皇上召喚,在皇帝的寢宮來去自如。  慈禧六十大壽那天,不巧兩人起來得稍微晚瞭一些。當時隆裕和瑾妃也非常奇怪為什麼沒看到珍妃,但誰也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皇上和珍妃兩個人。很顯然,珍妃是在皇上的寢宮過的夜,這讓隆裕和瑾妃大吃一驚。這可是違反祖宗傢法的。見隆裕有點遲疑,光緒就問怎麼瞭,於是,隆裕就結結巴巴地把心中的疑問告訴瞭光緒。 瑾妃-珍妃兩姐妹  她的說法很快招致瞭光緒和珍妃的反感。光緒非常生氣,責罵隆裕多管閑事。而珍妃顯然也不是個吃素的主兒,馬上就責問隆裕說隆裕嫉妒。隆裕畢竟是皇後,這個時候不拿出點皇後的尊嚴來,珍妃就要騎到自己脖子上瞭,於是,隆裕就諷刺珍妃著男裝的事情。光緒更火瞭,也讓他對隆裕更加厭惡瞭一層。而珍妃呢,就開始恨上瞭隆裕。  慶典過去後,慈禧逐漸聽到瞭一點風聲,於是,慈禧把光緒和珍妃叫過來責罵瞭一頓。這一罵不要緊,無論是光緒還是珍妃,都把責任推到瞭隆裕頭上。當年的《宮女談往錄》中的老宮女雖然那麼喜歡珍妃,也說瞭這麼一句話: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隻是在老太後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更加放肆。。  珍妃先是靠自己的聰明贏得瞭慈禧的喜愛,但背地裡她知道慈禧與光緒的關系是水火不容的,所以她也極力想在皇上面前得到寵愛。因此,除瞭打擊對她威脅最大的隆裕外,她沒有別的選擇,甚至為瞭能和皇帝朝夕相處,珍妃曾住進養心殿西側的燕善堂,晚上兩人一起生活。兩人相親相愛,都視對方為知己,因此光緒嫌棄隆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溫文爾雅的隆裕幾乎守瞭一輩子活寡。光緒帝被幽禁在瀛臺期間,隆裕還是對他不離不棄,時刻伴隨著他。我曾經看到過一份清宮秘檔的“承幸簿”,雖然很少有光緒與隆裕同房的記錄,但是在多頁的珍妃記錄裡,還是時常會摻雜著光緒寵幸隆裕的記錄。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珍妃賣官、穿龍袍受責,將矛頭指向隆裕  宮裡曾裁減後宮的用度,每人的俸祿越發少瞭。而珍妃花慣瞭錢,虧空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珍妃的堂兄志銳也聽說瞭這件事情。當時社會上買官賣官的事情已經很多瞭,於是志銳就向珍妃建議這麼做。賣官的事情由志銳去執行,而珍妃隻負責在光緒耳邊吹枕頭風就夠瞭。  後來珍妃把四川鹽法道的職位賣給瞭一個叫做玉銘的人,這個職位在四川相當重要,所以光緒在召見他的時候,問瞭一句慣常問地方官員的話:“你以前在哪裡當差啊?”這個玉銘也是一個糊塗蛋,張嘴就來:“回皇上,奴才以前在木器廠當差。”光緒當場就愣住瞭。隨之而來的是滿朝文武官員掩面偷笑。於是光緒就叫他把自己的履歷寫出來。這個玉銘根本沒想到還有這麼一手,因為他根本不識字,隻是靠著自己有幾個錢,不知道通過什麼關系找到瞭珍妃這條線,想捐個官員做做,給祖上也增點光,所以也寫不出自己的履歷來。  這個時候光緒剛剛歸政時間不長,慈禧馬上就覺得事態嚴重,於是緊急傳喚光緒。光緒知道壞事瞭,他首先想到的是隆裕告瞭他的狀,但看慈禧臉色鐵青,懦弱的光緒最後不得不講出瞭實情,於是,慈禧命人將隆裕和珍妃、瑾妃一起帶到她面前。慈禧質問珍妃,為什麼這麼做,珍妃不僅不害怕,還頂撞瞭慈禧幾句,慈禧馬上就要爆發瞭,而珍妃還在辯解。慈禧憤怒瞭,問道:“你知道錯瞭嗎?”珍妃不回答。  於是慈禧命人將珍妃毒打瞭一頓,並且吩咐:念在你年齡還小,就不從重處罰你瞭,將珍妃、瑾妃降為貴人。這個時候,珍妃向隆裕投去瞭一個惡毒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