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特務

特務王戴笠:神秘莫測處處設防不肯照相怕被認出

  因為長期從事特務職業工作的緣故,戴笠變得十分敏感,他平時行動莫測,處處設防,不願別人知道他的行蹤,甚至不肯照相,害怕更多的人認識他,所以流傳到今天的戴氏照片並不太多。戴笠還很迷信,他找人算命認為他命中缺水,於是他所起的筆名、化名大都與水有關。  沈醉是戴笠最得力的手下,號稱“軍統三劍客”之一,18歲就加入戴笠的特務組織,在戴笠身邊擔任總務處長有四五年之久。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沈醉證實瞭戴笠不愛照相的事實:“戴笠平日很少照相,也不愛將照片送人,更不願與特務們在一起合影。他是做賊心虛,生怕照片給敵人拿去。1945年後,因經常和梅樂斯(美國海軍中校、著名特工專傢,被美國海軍參謀部派遣到中國,與戴笠合作籌辦中美合作所)到處視察工作,梅樂斯很喜歡照相,他才慢慢地改變習慣,準許美特們給他拍照。但他隨身所帶的攝影師王文釗,卻始終遵照他的規定,在給他洗印照片時,從不敢多曬一張,底片也都交還給他保存或燒毀。”  戴笠不僅盡最大努力來藏起自己的長相,還把“狡兔三窟”的精髓發揮到瞭極限。他有很多秘密住所,在那裡他總放置一兩部隨時備用的車。他從來不讓任何人知道他從這一刻到那一刻將去哪兒,而且他在去任何一個地方之前,他的手下總給人打電話說他去哪裡哪裡瞭,他們知道這電話會被竊聽的,與此同時,他卻去瞭另一個地方。正因為有竊聽,所以他禁止手下在電話上為他安排約見,就連美國人約見他的要求,也必須封在信封裡,而且答復也是以同樣的方式遞交的。   戴笠甚至能在別人的面前隱藏自己,這是著名記者愛潑斯坦說的。那是在他去延安采訪共產黨之前,國民黨為他召開瞭一次會議,會議由何應欽主持,國民黨的日本情報專傢王本勝也出席瞭,還有董顯光。隻是在會議結束時愛潑斯坦才記得還有第四個人在場,他在屋子的後面幾乎沒被註意到。那人黑黑的皮膚,胡子拉碴,雖然不見得陰險,但在愛潑斯坦看來有副癩蛤蟆樣,那人自然就是戴笠。相關閱讀推薦:間諜王戴笠死後屍首竟然被人用水泥封裝起來?第一代電影皇後胡蝶的情史:她怎麼被戴笠霸占的西安事變策劃其實早被發現:戴笠和蔣介石未重視戴笠引誘漂亮女特務稱舉行婚禮 實將其送進監獄!戴笠抗戰的驚人真實功績:曾對日本人下格殺令!戴笠最寵愛的軍統美人竟是她!幫他打下半壁江山

毛人鳳在青島設立特務營:親手把老婆關進瘋人院

  和戴笠不同,毛人鳳眼神間並沒有那股狠狠的殺氣,他是和善的,身穿黑色中山裝,留著小平頭,鼻梁不高,嘴唇寬厚,面相上講,這是老實忠厚之相。實際上,繼戴笠之後,毛人鳳扳倒瞭鄭介民,很快就掌握瞭軍統(後改稱保密局)的大局,這是中國當時最大的特務組織,他成瞭特務頭頭。他真是個忠厚之人嗎?電影《 開國大典》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毛人鳳到蔣介石辦公室匯報工作,談完工作,蔣介石忽然大發感慨,說自己要搶運人才,列舉出張瀾、羅隆基等一批人。毛人鳳忽然十分緊張,提出請假出去打電話。蔣介石叫他用自己辦公室的電話打,毛人鳳隻好硬著頭皮接通瞭上海警察局局長毛森,隻說“那一批,緩辦。”又補充說“不是,是張瀾、羅隆基那一批。”蔣介石面無表情地說:“我晚說一會兒,你就要下手瞭?”這就是表裡不一的毛人鳳。  毛人鳳,1898年出生,字齊五,浙江省江山縣人。早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後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他和戴笠是同鄉,而且是同年出生,兩人甚至是小學同學。毛人鳳有政治頭腦,可是時運不濟。據劉秉榮《民國官場迷信實錄》一書記載,1925年年底,毛人鳳考入瞭廣東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翌年回鄉奔喪間,在江山縣城內悅來客棧與戴笠邂逅。時戴笠正不走運,落魄於鄉間 。毛人鳳告訴戴,謂“革命朝氣在黃埔”,竭力勸戴赴黃埔軍校投考。戴聽從毛之言投考瞭黃埔軍校,此為戴一生之轉折點。同樣是黃埔軍校的學生,後來的發展卻各不相同。戴笠由於和蔣介石結識,並且思想一致,黃埔畢業後得到重用,後來成為大名鼎鼎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的局長,而毛人鳳則由於人脈稀少,寂寂無名。  不過戴笠並非無情無義之人,他心裡還是記掛著毛人鳳,覺得他是個人才。毛人鳳有個胞弟叫毛萬裡,1932年間於杭州投考警官學校,在未發榜間,聞主考官乃為戴笠,便寫信給戴,說明瞭情況。戴果真關懷備至,一年後,毛萬裡竟成瞭戴身邊工作人員。1934年的一天,戴笠突然向毛萬裡問起毛人鳳情況,這時的毛人鳳在崇德縣政府內當科長,戴征得毛人鳳的同意後,將其安排到杭州警官學校政治特派員辦公室任書記,自此,毛人鳳跨入瞭軍統大門。毛人鳳初入軍統時已經36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已經浪費瞭大把時間 ,可供拼搏的時間少得可憐。他在軍統內,論資歷沒資歷,論關系也就認識個戴局長,論專業更是個門外漢,可他硬生生地在單位站穩瞭腳跟。有傳言說,毛人鳳晚年曾向人透露自己的做官秘訣叫做“笑、忍、狠”,一說是“笑、勤、忍”,想毛人鳳後來能升到局長位置,單憑好勇鬥狠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劉秉榮采用第二說,即“笑、勤、忍”。  先說“笑”,即以笑臉對上對下。毛人鳳在軍統局當代理秘書間,是個有名的“笑面虎”。他從不發脾氣。而戴笠是官大脾氣長,脾氣非常暴烈,常為一些小事動輒罵人打人關人,每遇到這種情況時,毛人鳳總是向戴笠引咎自責,把責任或錯誤攬在自己身上,使得被責之人對毛感激不盡。毛在軍統局裡一副笑臉,在外邊也不耍軍統的威風,能吃虧讓人。毛人鳳除瞭肯代人受過外,還樂於替人排憂解難。軍統局黨政情報處副處長葉翔之、偵緝大隊大隊長談榮章二人與偵緝大隊女特務楊吉昌發生奸情,後楊墮胎時流血過多而死,楊的同學要聯合起來告葉、談二人,經毛調解,將此事化無。由於毛人鳳常在戴面前替人說情,因此,戴常斥責他是“菩薩心腸”,不是大丈夫,不能成大器,毛一笑瞭之。   毛人鳳的“笑”是說他情商高,而接下來的“勤”則確確實實是用功的表現。毛的工作精神在軍統裡是有名的。他總是默默地坐在辦公室裡,處理各種文件。1942年,戴笠打算讓薑紹謨接替毛人鳳工作,送毛入軍校高教班受訓。薑這日到瞭重慶,住在瞭軍統所在地羅傢灣本部。他有早起的習慣,這天凌晨5時,便起床到瞭院中,見秘書室有燈光,進去一看,見是毛人鳳伏案閱公文,遂道:“你起得可真早。”毛人鳳見是薑紹謨,回答道:“我這一夜還沒睡呢。”軍統局的特務們,凡是經他手的報告,都一一落到實處,特務們也都樂於找他。抗戰間,毛人鳳在軍統局局本部的一間一丈五尺見方的小樓房內,整天坐在那裡,批閱處理上傳下達文件,常常通宵不眠,而且每個科員都可隨時找他解決問題,他總是認真地處理。光是會“笑”還不夠,關鍵還是要忍,忍住欲望,時刻保持清醒,毛人鳳在這一點上實在是個人才。抗戰間,軍統局局本部在重慶掌握的公開單位很多,局本部各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常常借口視察工作,乘機找油水,要下級部門“進貢”。  而毛從來不去,許多機關的領導常常請他去視察,他總以自己不是負責人而推掉。實在推不掉的場合,他也隻作一般性的業務報告,不以領導者自居。每當戴笠出門間,軍統在每星期一上午舉行的總理紀念周活動時,毛總是請鄭介民或唐縱來主持,自己從不出面主持。毛人鳳以不露聲色的忍耐精神,將其野心深深埋在心內,以待時機的到來。這樣一個深藏不露的毛人鳳,最終做到軍統一號位置是不稀奇的。1946年3月,戴笠乘從青島起飛的飛機前往上海,在南京附近飛機蹊蹺墜毀,老大的位置空瞭出來。蔣起初是讓鄭介民主持工作,毛人鳳輔佐他。老好人毛人鳳這時放棄瞭忍,搞垮瞭鄭介民 。鄭一向假惺惺地冒充自己廉潔,他自己不出面搞錢,卻讓老婆出面去搞。北平辦事處主任馬漢三,在接收日偽財產和縱放日本戰犯中中飽私囊,並將貪污之錢送給瞭鄭介民老婆不少。馬和毛亦是老朋友,但毛為搞垮鄭介民

三國史上曹操詭詐殘忍:用“特務”手段堪比明朝

  大明王朝是“特務機構”最多、特務最猖獗和社會最黑暗的時代。那麼,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創瞭秘密刺探消息、監督官與民的“特務制度”嗎?其實,這有點兒“抬舉”朱元璋及大明王朝瞭。讀過《三國志》的人,隻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三國時魏國的奠基人曹操設置的“校事”,就是一個類似於明朝東、西廠的特務機構。世人皆知,曹操疑心重,對誰都不放心。為瞭及時掌握群臣和百姓對他是否忠心,便廣佈耳目、刺探隱秘,這跟他詭詐殘忍、善用權謀的心理也十分吻合。  《三國志》裡說,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建安三年,回到許昌,初置軍師祭酒(司空的僚屬,也是曹操置官之始)。後來又出現一種特殊的官員“校事”,第一任校事的頭目是盧洪、趙達。至於他們如何為所欲為、濫用權力、殘害無辜,古籍裡著墨不多,但記有當時軍中流傳的諺語:“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這與大明王朝的官員和百姓聽到魏忠賢、劉瑾的惡名就毛骨悚然的心理是一樣的,足以說明曹操的“特務”都是鬼見愁一般的人物。  曹操時的法曹椽(相當於現在的最高大法官)高柔,曾就“校事”嚴重破壞朝政與體制等向曹操進諫:“設法分職,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達等數以憎愛擅作威福,宜檢治之。”曹操卻回答:“卿知達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舉而辨眾事(事無大小皆能偵悉),使賢人君之為之,則不能也。”曹操說得很坦然,如果將全部精力用在“刺舉”上,賢人君子能做得到嗎?這說明,這些校事是在曹操的默許下行事的,但曹操又根本沒拿他們當人看,最起碼沒把他們跟賢人君子同等對待,這也是曹操對待“特務”的態度跟大明王朝統治者寵信特務的最大區別,否則像高柔那樣的正直法官也會遭特務暗算。   史書記載,數年間,吏民被校事刺探及秘密抓捕的案件達萬計,高柔等始終上表要求核對虛實,還民公道。從這些記載看,曹魏的“特務”構陷的“冤假錯案”並不比明王朝東、西廠和錦衣衛誣陷的案件遜色。在“特務”的設置上,曹操的後代跟朱元璋的子孫也是一樣的,越往後越猖狂。到曹魏第四代曹芳接位時,校事的權力絲毫不比明代東、西廠小,他們上察宮廟、下攝眾司,法造於筆端,獄成於門下。直到司馬氏專權之後,考慮到校事都是曹魏舊人,才下旨撤銷。相關閱讀推薦:許攸被害死的真相:曹操為何殺掉少年同窗許攸?細說歷史上秦昭王劉備曹操等人的用人識人之道不是敗於諸葛亮妙計?曹操赤壁慘敗的真正原因孫權為順利稱帝“磨嘰”10年 向曹操阿諛奉承真正的關羽:關羽曾多次求娶的呂佈艷妻終屬曹操高調的曹操其實生活很低調:死前分香料給眾妻妾

歷史的吊詭:明朝歷史上特務機關為何供奉嶽飛?

      大傢都知道。大明王朝的特務機關很多,先有錦衣衛,繼之有東廠、西廠,還有一個最為短命的內行廠。說起來,大明朝的這四大特務機關的職責和任務大體相同,不僅是大明朝國營的諜報機構,而且擁有抓捕、審訊、起訴、宣判和處決的特權,是兼間諜、警察、檢察官、法官、劊子手於一身的特殊組織。由於擁有正常政法部門難以企及的特權,因此,這四大特務組織的行事作風都是一樣的兇狠殘暴,一樣的肆無忌憚,一樣的為所欲為,一樣的魚肉百姓。但是,他們相互之間的行事作風也有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東廠這個特務機關在辦公大廳旁邊的小廳裡,供奉著嶽飛的雕像,堂前還建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那麼,東廠這個一聽就令人不寒而栗的特務機關為什麼要供奉二百多年前宋朝抗金英雄嶽飛的雕像呢?他們真的如此推重嶽飛嗎?真的可以“百世流芳”嗎?這還要從東廠的前世今生說起。  在大明朝,東廠的建立時間僅次於錦衣衛,但規模卻是最大的特務組織。大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創建瞭當朝的第一個特務機構,那就是錦衣衛。這個錦衣衛從問世那一天起,就與陰謀、罪惡拴在一起。雖然朱元璋曾在朝臣的一片反對的聲浪中一度廢除過這個建制,但是,靠著“靖難之役”登上皇帝大位的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不久,便恢復瞭這個特務機構的建制,原因很簡單,朱棣,這個造反起傢的皇帝需要間諜,需要特務。但是不久之後,朱棣就感覺到錦衣衛也不太好用,也不夠用,於是謀劃建立一個使用起來十分得心應手的特務機構。他考慮到自己再造反奪權的過程中,跟隨自己鞍前馬後的一大批太監與和尚,比如太監鄭和、和尚道衍,不僅對自己忠心耿耿,而且立下瞭汗馬功勞;再說,太監長期身居宮中,而和尚清心寡欲,更便於自己掌握和指揮。於是,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朝廷便建立瞭一個由太監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因此被命名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  東廠的問世,不僅表明瞭明代最大的特務機構就此登上歷史舞臺,其權力之大、作惡之多、名聲之臭實在古今罕見,無有能敵,就是名震天下的錦衣衛也很難與之比肩;而且還開創瞭太監幹政的先河,為後來的太監集團做大做強、以至於亂政禍國的惡果埋下瞭禍根。這個特務機關建立之初便顯得氣焰熏天,就是在其關防印鑒上也非常氣派,別的機關官印隻是簡單寫明部門名稱而已,東廠的關防印鑒卻大不相同,具體說來是十四個大字:“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關防”,雖然這個名稱念起來有點別扭,但冠上“欽差”二字就讓人感到這個機關不可一世的來頭。     東廠開始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當時,東廠隻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瞭後來,東廠也有瞭自己的監獄。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主和廠督,是所有太監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幹,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也稱檔頭,番役就是我們俗稱的番子。其實,番子就是這個特務組織中最基層的特務。  東廠在最興盛的時期,他們職責很廣,什麼都管,什麼都看,朝廷會審案件,東廠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上班,東廠派出人員坐班,吏、兵、刑、戶、工、禮等六部的各種文件,東廠要派人查看;這還不算,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人還負責市場調查,連今天菜市場白菜蘿卜多少錢一斤,都要記錄在案。這些特務無孔不入,不但監視百官,最後連他們的同行錦衣衛也監視,可見其權力之大。  東廠的大小特務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到瞭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范圍甚至擴大到瞭全國,連遠州僻壤,也出現瞭“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在與錦衣衛的關系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的特務頭子與皇帝的關系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而東廠和錦衣衛的關系,也逐漸由平級變成瞭上下級關系,在太監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瞭東廠的特務頭子都要畢恭畢敬,甚至還要下跪叩頭。  當然,這些東廠的特務在刺探情報,構陷百官、魚肉百姓的過程中,也逐步構建起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條。在東廠的府衙大廳旁邊,設置瞭一座小廳,專門供奉二百多年前抗金英雄嶽飛的雕像;而歷屆東廠特務頭子的牌位,供奉在大廳西側的祠堂裡,大堂前還建造瞭一座牌坊,寫上瞭自己的座右銘:“百世流芳”。嶽飛的在天之靈如果知道自己的雕像被大明朝的特務機關奉為神明,不知道有何感想?隻怕是這位當年的令金人聞之膽寒的抗金英雄,睡覺的時候也會被噩夢警醒。  其實,東廠的特務們供奉嶽飛除瞭認為自己也是像嶽飛一樣的英雄外,最大的險惡用心就是迷惑朝廷百官和天下百姓,讓他們也覺得東廠人人都是一個為國為民不惜犧牲的忠臣孝子,以解除天下對於東廠特務們的憎惡。另外,還有一個不能為外人道的目的,就是教育手下大大小小的特務們,在為朝廷和東廠效忠的同時,在生死關頭,即便是無辜被殺,也要像嶽飛一樣愚忠而死,千萬不要有另外的企圖用心。然而,東廠特務們的所作所為與嶽飛的形象實在相差太遠,“百世流芳”肯定是不可能的瞭,遺臭萬年倒是他們必然的結局。直到如今,東廠,連同它的同行錦衣衛、西廠、內行廠一起還仍然牢牢地被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相關閱讀推薦:明朝大臣方孝孺是誰?方孝孺為何會被誅十族揭秘:明朝歷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刪《孟子》明朝猛將常遇春暴死軍中的真實原因 常遇春怎麼死的明武宗朱厚照:一個並不適合出現在明朝的君主明朝奪門之變:明英宗到底是知情還是被迫復辟?明朝成祖年間對西域的經營:絲綢之路的重新開啟

中日間諜戰:撲朔迷離的“梅機關特務案”

     一、神秘的“梅花別針”   1943年3月15日。   戴笠的傢鄉浙江省江山縣。   這一天,江山縣國民黨黨政機關和民眾團體以及工農商學各界舉行向國民黨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獻旗致敬大會。   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是李覺將軍。自1942年6月至8月,二十五集團軍的官兵在李覺將軍的指揮下,在浙江麗水、遂昌等地,頑強迎戰日軍,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受到全國人民的關註和贊譽。

解密:哪位中共叛徒讓中統特務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顧順章叛變 聽到打狗隊長顧順章第一時間在武漢投降,身在南京的徐恩曾就坐不住瞭。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死對手竟然歸順瞭國民黨,讓他既興奮又高興。於是他提前兩天就在南京等著顧順章瞭。 兩個人都是特務頭子,一個曾是共產黨的得意幹將,一個則是國民黨中統局的局長。兩個人在一個特殊的場合下見面,也是歷史性的。畢竟,擁有相對高度的兩個人是惺惺相惜的。而且徐恩曾也是一個愛才的人,這一點也受到瞭蔣介石的影響。在南京,徐恩曾在一個很隱秘的辦公室(南京中山路305號)與顧順章見瞭面,進行瞭一番交談。在徐恩曾的眼裡,顧順章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是擅長交際,說話很幽默(呵呵,海派清口?),善於心理戰,對人的態度很隨和!無疑,這種人才是難以對付的!如果不是叛變革命,顧順章真是一個很難找到缺點的人。與這樣一個人交談,是很考驗耐心的。但是徐恩曾也是一個厲害人物,特別擅長心理戰。 顧順章來到徐恩曾面前,似乎像是久未見面的老熟人一般。兩個人先是友好的握手,然後開誠佈公的聊天。 徐恩曾也是一副老熟人的強調問候:“一早就聽到顧老弟要來南京做客,我事先也並未做多少準備,還請諒解!” 顧順章:“您客氣瞭!這次來,我還是帶著任務來的!”

中國激光泰鬥:卷入特務案仍在囚室研究核爆炸

  導讀:趙伊君 ,1930年出生於北京,激光技術專傢,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員,國防科技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力學、激光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世紀60年代研制出核爆炸光輻射最小照度到來時間測試儀,參加中國第一、二次核試驗,獲得有價值的測量結果。20世紀80年代後主要從事強激光技術研究,被任命為我國激光某任務專傢組組長,帶領來自全國5大部門、10個研究所、數百名科技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經過30年的努力,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使我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對推動我國該領域的發展與進步起瞭重要作用,為維護我國國傢安全、推進武器裝備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  歷經多年的耕耘奮鬥,趙伊君開創的激光事業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使我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對推動我國該領域的發展與進步起瞭重要作用。如今,年逾八旬的趙伊君不知老之將至,仍不懈地忙碌著、思索著,宛如一匹永遠不知疲倦的老馬,在國防科技的廣闊天地奮蹄馳騁,永遠向前。趙伊君說,一個國防科技工作者,就像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他的使命隻有一個:瞄準前沿,拼搏,再拼搏,沖刺,再沖刺,超越,再超越;他的心境隻有一種:耐得住寂寞,甘於寂寞,享受寂寞,把寂寞當作人生境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趙伊君1930年11月出生於北京。他的父親趙廣增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傢、教育傢,抗戰爆發前夕留學美國,1939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歸國,被聘為重慶中央大學教授。13歲時,趙伊君和弟弟趙伊筍在母親的拉扯下,隨著苦難的遷徙人流,歷經艱辛和危險來到重慶。一傢四口蝸居在一間泥糊的竹笆棚屋裡。房子太窄,趙伊君和弟弟隻能睡地鋪。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兄弟倆都染上瞭疾病,弟弟患熱病夭折,趙伊君得瞭神經性胃痙攣,進食困難,休學半年。  趙伊君從小就有到書店看書的習慣,在北平讀小學時就喜歡讀《科學畫報》等雜志。休學期間,趙伊君在傢待不住,就經常跑到沙坪壩一傢小書店蹭書看。一天,書店的一部新書引起瞭趙伊君的註意。這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愛因斯坦和英費爾德合著的《物理學的進化》的中文譯本。趙伊君瀏覽瞭幾頁後,就被裡面的內容深深吸引住瞭。書中用通俗的語言介紹瞭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和物理學傢進行科學探索的傳奇故事,一直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多想買下這本書仔細讀,但傢裡經濟困難,於是,他就天天來書店看上幾頁,邊看邊琢磨。趙伊君越看越上癮,書看完後,他反而覺得不解渴瞭。“牛頓天體力學是什麼?”“牛頓與伽利略的爭論又是怎麼回事?”無數個問題在小腦袋裡蹦瞭出來。相關閱讀推薦:奧巴馬公開對中國東海南海立場 對普京發毒誓境外間諜金錢拉攏中國軍迷竊密 互聯網成重災區解密蘇聯軍援:中國抗戰最艱難時期的堅實盟友中國遠征軍崩潰原因:三個師抵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裝甲兵之父徐庭瑤:第一個在中國提出機械化作戰加速升級!中國成功第三次發射高超音速飛行器!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一次,他在飯桌上隨便問起父親一個問題,趙廣增根本沒有時間給他講解,就說:“我從圖書館給你借本書看吧,你想知道的可能那裡會有。”幾天後,父親從中央大學圖書館給他借來瞭牛頓的名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從這本書裡,趙伊君又知道瞭微積分,接觸到瞭希臘字母標識的星座,對這些新知識又產生瞭無限的興趣,他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趙伊君每向父親提出一個問題,趙廣增就從圖書館借來一本圖書讓他自己看。就這樣,趙伊君的書一本本地讀,趙廣增的書一本本地借,通過中央大學圖書館,通過“萬有文庫”叢書,趙伊君閱讀瞭大量物理學方面的書籍,瞭解瞭牛頓、笛卡兒、愛因斯坦等物理學大師的人生傳奇,並深深地迷戀上瞭物理學。  轉眼間,自由、快樂的休學時光結束瞭。1944年9月,趙伊君進入瞭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沙校。因為要弄明白物理學書裡夾雜著的大量英文術語,趙伊君入學後學習英語的興趣很高,成績提升也非常明顯,還曾在學校組織的英語比賽中拿過大獎。因為《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這本書還沒有完全弄通,趙伊君就把國文老師佈置的書法作業與解讀微積分結合起來。其他同學練習寫大字,每天臨摹的都是《九成宮》《玄秘塔碑》等字帖,唯獨趙伊君上交的書法作業都是老師看不懂的內容。有一天,國文老師問他:“你每天抄寫的是什麼呀?”趙伊君回答道:“我正在研究微分是什麼,積分是什麼,所以,就把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抄寫瞭一遍。”國文老師聽後的驚訝可想而知,一個剛上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宣佈自己正在研讀大學微積分的課程,這恐怕可稱得上是沙校建立以來的一大奇聞。一時間,趙伊君在沙校以“怪”出名瞭。   學習牛頓天體力學,又讓趙伊君迷上瞭浩瀚的星空。每逢天氣晴朗的夜晚,他做完作業,就會跑到屋外觀察星星,學著物理學傢那樣進行天體觀測。沒有天文望遠鏡,他就自己動手在後山砍幾根竹節,綁個三腳架,做一個竹制的望遠鏡模型。盡管這個望遠鏡既不能放大,也不能拉寬,朝天上望什麼也看不到,但趙伊君卻從中獲得瞭極大的滿足。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蘇聯專傢引路導航  1953年為適應國傢即將開始的大規模工業化建設對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全國高校理工科大部分系所1950年入學的學生提前一年畢業。結束瞭北京大學物理系學業的趙伊君被分配到剛剛成立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編入海軍工程系二科的艦炮射擊指揮儀與光學儀器教授會,擔任助教。  軍事工程學院是在蘇聯援助下建立的新中國第一所綜合性高等軍事工程技術院校。建院之初,師資嚴重缺乏。陳賡院長指示:來院工作的蘇聯專傢的主要任務不是給學員上課,而是培養青年教員,幫助建立專業,形成“專傢教教員,教員教學員”的模式。1956年8月,蘇聯艦炮射擊指揮儀設計專傢雅·謝·鮑裡新柯來到海軍工程系,指導艦炮射擊指揮儀與光學儀器教授會的業務工作,還負責輔導趙伊君。鑒於當時中蘇關系已經出現重大變化,趙伊君和這位蘇聯專傢之間接觸並不密切,但這位矮胖子上校專傢的關鍵性指導,卻把趙伊君引上瞭國防科研的大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課學習後,鮑裡新柯有一天來到趙伊君的辦公室,直截瞭當地說:“從今天開始,你要增加一個新的學習任務,按照克雷洛夫海軍工程學院學員的要求,完成一個畢業設計。”接著,他向趙伊君口述瞭一個畢業設計題目:“艦艇搶灘登陸時,為支援換乘及搶占灘頭陣地,需在離岸一定距離處,利用艦上炮火支援。在此過程中,艦上所需光學儀器該是什麼?根據這個戰鬥情景,搞一個設計。”出完題目,雅·謝·鮑裡新柯沒有與趙伊君作太多交流,轉身離開瞭。

大特務徐遠舉簡介:一個值得尊敬的歷史悲劇人物

  一、熱血青年  徐遠舉,字希哲,號嘉慶,曾用名徐鵬民、徐鵬飛、徐遠甫,化名江克難,綽號徐猛子。1914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大冶縣(今湖北黃石大冶市)城關徐傢垴的八鬥巷,他祖父是前清的欽賜進士,以商致富,他父親更是廣置田地,經營實業,傢境雖不顯赫,但是殷實富有。  1926年,徐遠舉12歲。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時期,葉挺的獨立團打到武漢後,受革命大潮的影響,徐遠舉傢鄉的農民組織起農會掀起瞭打擊土豪劣紳的鬥爭,徐遠舉的父親也受到沖擊,被戴上高帽子遊街示眾,徐遠舉也受到很大刺激,他雖然還不完全明白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但他從此對群眾性的運動又怕又恨。徐遠舉的父親害怕殃及子輩,就叫徐遠舉幾兄弟外出謀生,徐遠舉就到武漢三叔開的煤炭店裡學習管理賬目。但過瞭沒有幾個月,徐遠舉對每日任人使喚的店員生活再也無法忍受,想到自己讀書也不多,要想求得人生的前程,隻有學敖天印走從軍之路。於是,經一個遠房親戚的介紹,1928年,徐遠舉加入桂系集團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隨營軍官學校當學生兵。1929年,蔣桂戰爭結束,獲勝的蔣介石南京政府接管瞭第四集團軍隨營軍官學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就這樣,徐遠舉作為黃埔軍校第七期的學員,學習到1930年7月畢業,被分配到陳誠的部隊裡先後任少尉排長和中尉副連,在江西參加瞭圍剿紅軍的作戰。那時,國民黨軍隊與紅軍作戰老是占不到便宜,經常吃敗仗,部隊的士氣很低,徐遠舉日益覺得這樣下去沒有什麼前途,加上他和連長的關系不好,兩人經常吵架甚至動手,一氣之下,就脫下軍裝逃離部隊,跑到武漢躲瞭起來。  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後, 徐遠舉參加班禪行署,雖然沒有完成護送班禪回藏的任務,但他在路途的幾年中,學會瞭藏民的各種禮儀習俗,而且還學會瞭藏語,成為中央政府更是軍統組織人員中少有的西藏通。他沿途調查收集各種情報及時報送給中央政府,並沿途建立由軍統掌握的情報組織,對西北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據勢力進行滲透和瓦解,客觀上起到瞭維護祖國統一的作用。  二、鷹犬將軍  1946年1月,徐遠舉任軍統北方區少將區長,5月離任,在短短的任期內,徐遠舉即奉行蔣介石破壞“雙十協定”挑起反共內戰的方針,對關押在西安勞動營的十八集團軍幹部進行迫害。   1947年2月,蔣介石徹底撕下和平的偽裝,下令驅逐中共代表,致使第二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徐遠舉在重慶聯合重慶警備司令部、重慶市警察局等軍、警、憲、特,查封瞭公開的中共四川省委機關和《新華日報》、新華書店等,用武力強行遣送中共人士回延安。  1948年4月,徐遠舉利用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的叛徒,破獲瞭中共重慶地下黨市委機關報《挺進報》,並通過《挺進報》的線索,大肆逮捕中共地下黨員,破壞中共地下黨組織。這次由《挺進報》案件引發的大破壞和大逮捕行動,一直持續到1949年1月才告一段落,總共逮捕中共地下黨員及進步群眾133人,除上海、南京外,重慶及四川地區有125人被捕,其中,有56人被殺害,32人下落不明,25人脫險或獲釋,8人叛變後參加特務組織,還有4人雖叛變,但因徐遠舉認為他們有的叛變得不徹底,有的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仍然將他們處死。  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要求重慶守不住就要讓它變成一堆廢墟,徐遠舉積極執行。 國民黨當局在潰敗之際,還制定瞭屠殺政治犯的方針,徐遠舉雖然後來承認當時認為國民黨的敗局已到瞭這個地步,再多殺人也毫無作用,徒增罪惡,但他還是積極、殘暴地執行瞭這一方針,並親自主持瞭重慶地區的大屠殺。  三、病死獄中的戰犯  1951年,徐遠舉作為戰犯從雲南押送到重慶,關在西南公安部戰犯管理所,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有意安排,拘押地正是他曾經關押和屠殺革命者的白公館,他與其他一些高級戰犯關在樓上。真是天網恢恢、天道好還、現世現報、天公地道!相關閱讀推薦:軍統不倒翁鄭介民:特務系統唯一一個上將唐縱:到底為什麼他能夠壓制戴笠成為軍統正局長軍統一枝花:揭秘戴笠最寵愛的美人到底有多美?揭秘:當瞭8年軍統局長的戴笠為何不是國民黨員?軍統頭子戴笠與鬱達夫老婆不為人知的私情

軍統不倒翁鄭介民:特務系統唯一一個上將

  諜報奇才鄭介民  鄭介民,海南文昌人,原名庭炳,字耀全,號傑夫。1897年9月11日生於一個破落地主傢庭,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步科第二期,曾參與組織孫文主義學會。1925年人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政治經濟。1927年回國,人陸軍大學將宮班第三期。畢業後,在蔣介石侍從室做情報工作。鄭雖是海南人。卻體格魁梧。面孔黝黑,與北方人頗似,常愛穿掛滿勛標的筆挺軍服,神氣十足,乍一看去,儼然是一員正式軍官。鄭最初在南京從事情報活動時,並沒有什麼特殊表現,隻是在一些同學同鄉方面搜集一點情報。但沒有多久,在蔣介石和桂系軍閥鬥爭中,他卻大顯身手,一鳴驚人。  分化桂系 替蔣除患  1928年冬,張學良在東北“易幟”以後,蔣介石的天下表面上算是得到瞭“統一”,但新桂系的勢力卻從廣西經武漢直到華北,分去瞭他不少的地盤。蔣介石對此很不甘心。時刻想拔去這個眼中釘。  鄭介民雖是一小小侍從,卻最善察言觀色,他揣摩瞭蔣的心思後,向自己的上司王柏齡透露瞭他與李宗仁的兄弟李宗義在蘇聯中山大學是同學且私交甚好的關系,並自告奮勇,請求去武漢做分化桂系的工作。王柏齡將此事匯報給蔣介石後,蔣非常重視,親自對鄭面授機宜,命他即刻動身去武漢。  鄭從南京悄悄溜到武漢後,假裝失業,故意住在一傢小客棧,做出一窮困潦倒的樣子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求見李宗義。當時四集團軍總部的軍官們習慣稱李宗仁為“老總”,稱李宗義為“二總”,在總司令部內一向受到各方面的尊重。李宗義當時見到鄭介民落魄的樣子,馬上答應收留他;第二天再去小客棧看鄭時,更毫不懷疑,完全相信瞭他編造的假話,要他立即搬進總司令部和自己同住一室。李宗義隨後帶他去見瞭李宗仁和總司令部的許多主管人員,並常常陪他出去玩。這時總部一些想討好“二總”的人,對鄭介民也特別巴結,他便慢慢開始活動起來。首先把李宗仁部的兵力部署和裝備等弄清楚之後,又把總司令部和各方聯絡的密電本偷拍成照片後再送回去。當時李宗仁總部的一些機要人員,一是麻痹大意,二是受瞭鄭介民的賄賂,所以鄭在武漢很短時間內就摸清瞭第四集團軍全部情況。   王柏齡把鄭得到的情況不斷向蔣介石匯報後,蔣十分高興;又叫王柏齡通知鄭介民抓緊分化、離間桂系將領。鄭一方面派人散佈“當權發財的是湖北人,打仗拼命的卻是廣西人”等挑撥離間的話,加深鄂、桂兩派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派人拉攏一些桂系中的湖北將領,向他們提出“鄂人治鄂”的口號,桂系中的鄂籍將領胡宗鐸、陶鈞等都極力贊同,他們更盡力去爭奪地方上的權力。這樣一來,許多桂籍將領便大為不滿,鄭又借機擴大他們之間的矛盾。  當蔣介石的陰謀佈置逐漸完成的時候,李宗仁還沒有察覺到他的基本力量已在內部發生瞭變化。1929年,他還想擴大地盤,與蔣介石平分天下,暗中企圖把桂系勢力從廣西到華中、華北聯成一片。蔣介石卻不動聲色,暗中積極做好準備,隻等機會下手。  1929年初,李宗仁不經過南京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批準,直接以武漢政治分會名義免去親蔣的魯滌平湖南省主席職務,任命何鍵為湖南省主席。這時,何鍵先接受李的任命,後又向蔣去請示,蔣介石認為消滅桂系的時機到瞭,便於1929年3月21日將李濟深軟禁於南京湯山,公開宣佈:李宗仁不服從中央。免去李宗仁的一切職務。李宗仁和白崇禧當即通電反蔣,蔣師出有名,調集大軍圍攻桂系軍隊,並親自從南京趕到九江指揮。  這時,早被蔣介石分化瞭的桂系部隊一槍不發,率部退往平漢路花園一帶。胡宗鐸、陶鈞亦通電下野率部退往沙市、宜昌一帶,其它桂軍亦紛紛退出武漢,桂系在湖北的十多萬人一下子土崩瓦解,蔣介石毫不費力奪取瞭武漢。當時正在上海治療眼病的李宗仁,完全沒有料到會這麼快就失敗,他從上海經香港轉回廣西,還準備收拾殘部與馮玉祥合作共同反蔣。通電發出不久,蔣又指使廣東的陳濟棠部進占廣西,李宗仁和白崇禧不得不逃往香港。  桂系問題迅速解決之後,鄭介民即回南京向蔣介石復命,蔣接見他的時候,緊緊握著他的手,連聲稱贊他的工作做得好。鄭又趁此機會當場把蔣介石給他的一筆未用完的巨額特別活動費的存折交還,更加受到瞭蔣的稱贊。從此,初顯諜報天賦的鄭介民,深得蔣介石的重用,扶搖直上飛黃騰達。  潛心鉆研 諜報精英  德意考察 強化軍統特務機構1934年春,蔣介石為瞭效法希特勒和墨索裡尼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決心挑選一批人去學習,鄭介民也被選中瞭。當年夏天,鄭介民和潘佑強、杜心如、滕傑等一行7人以軍事考察團的名義前往歐洲考察,實際上主要是去德、意兩國。蔣介石給他們的任務,一是學習法西斯統治人民和反共防共的辦法;二是發展復興社在歐洲的組織。他們先後到瞭德、意、英、法、奧、瑞士等國,對德、意兩個獨裁統治集團各方面都作瞭研究。鄭借此搜集瞭不少特務工作方面的材料。  德國之行,使鄭介民加深瞭對法西斯獨裁統治的瞭解。他對希特勒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德國時曾多次請求晉謁,幾番周折,才被允許接見。希特勒在召見這些不遠萬裡而來向他致敬的徒子徒孫時,態度非常傲慢,但他們卻以能見到“元首”一面而感到心滿意足,均認為不虛此行。在意大利時,據說墨索裡尼接見他們時態度比希特勒要好得多,對他們曾加以勉勵。回國以後。鄭介民常以曾見到過這兩個“法西斯老祖宗”而認為無上光榮。相關閱讀推薦:唐縱:到底為什麼他能夠壓制戴笠成為軍統正局長戴笠:君乘車我戴笠的小混混如何成為一代諜王揭秘戴笠最寵愛的民國美人陳華:因何說戴笠是自殺臥底美人奪命:揭開特務之王戴笠機毀人亡之謎 汪靜之披露:鬱達夫妻子王映霞曾為戴笠墮胎?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935年春夏間,鄭介民等人由歐洲回來後。蔣介石曾抽出不少時間聽取他們的口頭報告,並看瞭他們長篇大論的文字報告,興趣異常濃厚。戴笠也不斷找鄭問長問短,請他到特務處做報告,他立刻成瞭最受歡迎的大忙人。  最初戴笠對特務處的工作究竟應當怎樣做提不出一套完整的辦法,鄭這次考察對他有很大的幫助。當時特務處改組為軍委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軍統局所搞的種種活動,不少是通過鄭的這次考察和唐縱在德國任國民政府駐德大使館副武官時所學到的一套搞起來的。像通過特務組織去控制交通和通訊,監督無線電臺和收音機及幹擾廣播,派特務滲入機關、工廠、學校,加強警察機構等等的措施,都借鑒瞭德國的經驗,並在以後的反共工作中起過作用。  鄭回國不久,便被蔣介石提升一級,任命為參謀本部第二廳第五處少將處長。  讓魏菲爾嘆服鄭做情報工作時,愛分析形勢,研究戰略、戰局,在一些重大的軍事戰略問題上往往有深刻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這也是他多年情報工作積累的經驗。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抗戰進入瞭由孤軍奮戰走向聯盟的時期。1942年1月,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英國上將魏菲爾在新加坡召開同盟國軍事會議,商討保衛新加坡的計劃,蔣介 石除瞭派杜聿明等前往參加外,還派鄭介民擔任有關方面的聯絡。鄭去瞭之後,不但沒有受到魏菲爾的重視,連當時新加坡英軍總司令對他也很冷淡。他隻是和魏菲爾總部的一些高級幕僚人員有所接觸,並沒有正式參加這次會議。一向非常驕傲的魏菲爾在這次會議上堅決表示,隻要縮短防線,集中兵力,確保新加坡是決無問題的。鄭介民卻向魏總部的幕僚人員提出瞭他的不同意見。他認為新加坡孤懸海外,遠離英、美,資源不足,兵力不夠,無法防守,不如集中力量堅守印度尼西亞,使之成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的反攻基地,堅守印尼比堅守新加坡要有把握。當時他的這些言論完全沒有受到魏菲爾的註意。  鄭從新加坡回到重慶,又把這一意見向蔣介石提出,蔣對他的話相當信任,曾正式轉達魏菲爾,也同樣沒有被采納。此後不到半個月。日軍便集結大量海陸空軍猛攻新加坡。這個為英國經營多年、斥資達6000萬英鎊建成的所謂遠東第一巨港,雖有6萬多名防守的英軍。卻隻用瞭十多天時間,於1942年2月被日軍攻陷,魏菲爾倉惶率領總部人員逃往荷印爪哇。   這時,不僅蔣介石和在重慶聽到過鄭意見的人,認為鄭果然“料事如神”,連魏菲爾在致電蔣介石的時候,也有悔不聽鄭言而遭此慘敗的表示。蔣再度派鄭去爪哇與魏聯絡時,魏菲爾的態度便與以前完全不同,親自去機場迎接他。但不出一個月,爪哇也被日軍占領。魏菲爾隻身乘飛機逃往印度,防守印尼的幾萬英軍和魏菲爾總部軍官都成為日軍的俘虜。  神機妙算預言盟軍登陸蔣介石認為鄭在和盟軍打交道時很有一套辦法,便又指定他參加在重慶舉行的中美聯合參謀會議。當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美軍駐華總司令的魏德邁對鄭的印象也相當好。1944年夏,鄭介民和魏德邁總部的一些美軍將領們談話,大傢預測開辟第二戰場的時間。有的美軍將領說是在今年,有的說是明年。當問到鄭介民的看法,鄭說:“可能在今年6月初。”於是,多數美軍將領都哄堂大笑,認為絕對不可能。  誰知,隔瞭不久,盟軍果然在6月6日那天從法國諾曼底登陸。許多聽到過鄭那次談話的美國軍官立刻想起他事前說的日期完全正確,不由得從心底欽佩他,居然能這麼準確地計算出盟軍登陸的日期。魏德邁聽到這些話以後,當面稱贊他神機妙算。  原來,鄭介民對第二戰場開辟的時間的確是有研究的,他是從整個戰局的進展來分析的。他認為,第二戰場的開辟已不能再推遲,因為蘇聯難於再堅持,一再要求盟軍支援,而盟軍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至於日期的確定,他是根據英倫海峽每年6月初天明前漲潮最大。在那幾天登陸最適合。如果錯過瞭時機,那在冬天來臨之前,盟軍就不可能有如此充裕的時間實施登陸瞭。  蔣介石知道這件事後,不由得稱贊鄭:“料事如神,是一個既有政治頭腦又有科學訓練的軍事謀略傢和軍事理論傢。”這種贊譽代表著他在蔣心中的地位與日俱增。  諜報奇才潛心著書鄭畢業於黃埔軍校,卻一直悔恨自己沒有帶兵打過仗,“武”的氣味還差一些,一面又醉心於想當一個“儒將”。他戰略眼光精確長遠,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豐。幾年間,他從軍統局與第二廳檔案中搜集瞭不少材料,先後編寫瞭《軍事情報學》、《諜報勤務教范草案》、《遊擊戰術之研究》、《諜報勤務》、《軍事情報學》、《中日戰爭太平洋列強政略的判斷》、《抗戰期中對共產黨的對策》、《蘇俄現階段的國傢戰略》等書。著作問世後,很多國民黨內的官員都佩服他的學養深厚,不愧為情報權威。蔣介石對他這種鉆研精神很是贊賞,不僅予以明令表揚,還授給他一枚“積學勛章”。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飛機失事身亡,鄭繼任軍統局局長,10月,軍統局改為國防部保密局,他仍任局長,並兼任國防部第二廳廳長。為配合蔣介石發動內戰,鄭全力以赴進行反共特務活動。他指使特務先後在北平、上海等地破獲中共地下電臺,逮捕殺害瞭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翌年底,升任國防部常務次長,主管國際物資,主要負責聯絡美援。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前,他還在美國請求軍援,無功而返。1950年初鄭介民去臺灣,此後歷任“國防部參謀次長”、“大陸工作處處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國傢安全局局長”,1956年晉升為“二級上將”。鄭在臺灣,曾主持派遣特務竄至大陸進行暗殺爆破、策動暴動與刺探情報等各種顛覆活動,深得蔣介石父子的信任。1959年12月11日,鄭介民因心臟病復發在臺北傢中去世,終年62歲。蔣介石曾兩次到殯儀館吊唁,並親臨祭奠。12月15日蔣介石發佈“褒揚令”,追晉鄭介民為陸軍一級上將,使鄭成為國民黨特務系統中軍銜最高的人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臥底美人奪命:揭開特務之王戴笠機毀人亡之謎

  導讀:六十多年前,戴笠在乘機前往南京的途中,突然機毀人亡,一時震動瞭國民黨高層。對這個殺人魔王、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死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他勢力太大,手握武裝,且知道的事太多,蔣介石不放心,命人在飛機上暗藏定時炸彈,將他炸死空中;還有得說他為瞭追求“影後”胡蝶,急匆匆從青島乘專機趕往上海,飛到上海上空見大雨滂沱,改飛杭州筧橋機場,又遇濃霧,仍不能降落,遂轉飛南京。飛至南京東郊,霧中撞山,機毀人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飛機失事,戴笠究竟又是怎麼死的呢?最近在南京解密的檔案中,人們發現瞭當時驚人的一幕:戴笠並非死於天在,而是死於人禍。  戴笠死於人禍,其實就是死於謀殺!謀害他的主使人並非蔣介石,而是他的得力幹將馬漢三。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馬漢三奉戴笠之命潛伏平津,做地下情報工作,被日軍偵破關進大牢。馬漢三詭計多端,投日寇所好,用一把極其珍貴的古劍,買通日暮途窮的日軍司令福田隆吉,得以釋放出獄。這是一把什麼劍?原來是1928年軍閥孫殿英到清東陵盜寶,派工兵用炸藥炸開乾隆皇帝墓穴,從乾隆的棺木中得到一把削鐵如泥、吹發即斷的寶劍。此劍相傳年代久遠,非同一般古物,屬珍稀文物,價值連城。上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掃平軍閥之後,孫殿英部隊被收編為國軍,孫盜寶案東窗事發,拼命走後門,向宋美齡、宋子文、戴笠送珠寶、鉆戒等厚禮,托馬漢三將乾隆帝寶劍轉交蔣介石,想以此塞住主子的嘴。馬漢三見寶劍是文物中的珍稀之寶,鋒利無比,起瞭貪心,據為己有。福田隆吉收下寶劍,放瞭馬漢三。   抗戰勝利後,懲治漢奸呼聲日益高漲。戴笠飛來飛去,到處“劫收”,同時任命他的心腹馬漢三為北平肅奸委員會主任。馬受寵若驚,特別賣力,將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漢奸一一抓捕,一時間北平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凡是投敵的漢奸都自感末日將臨。一天,一名富商登門拜訪馬漢三,帶來十八尊金羅漢相送,懇求馬刀下留人,釋放金璧輝,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漢奸川島芳子。馬漢三收到十八尊金羅漢,財迷心竅,賊膽包天,偷偷釋放瞭金璧輝。當時安插在北平的戴笠一個親信素與馬漢三不和,立即向主子密報。戴笠聞訊,大為惱火,當即飛到北平,查閱被捕的漢奸花名冊,果然不見金璧輝的名字,不由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大罵馬漢三,並命馬漢三把川島芳子抓回來,否則軍法從事馬漢三嚇得渾身顫抖,感到再也隱瞞不下去瞭,隻好供出正準備遣送川島芳子逃亡日本的事實。  戴笠又把馬漢三所收的賄物查得清清楚楚,勒令馬漢三,必須將一切臟物全部上交國庫,否則以貪污罪槍斃。馬漢三不敢違抗,交出全部臟物,又將乾隆帝寶劍交給戴笠。戴當場試劍,把三十塊銀元疊在一起,一劍下去,頓時所有銀元一分為二,看得人連聲驚呼:“好劍!好劍啊!”戴笠興奮異常,一時高興竟把責罰馬漢三的事免瞭。相關閱讀推薦:汪靜之披露:鬱達夫妻子王映霞曾為戴笠墮胎?一生陰險狠毒的戴笠為何能對蔣介石盡死效忠?揭秘:毛人鳳如何將心愛的女人推到戴笠的床上?戴笠究竟怎麼死的?戴笠死後屍首為何用水泥封裝?軍統一枝花:揭秘戴笠最寵愛的美人到底有多美?揭秘:從戴笠身邊女特務變身胡宗南夫人的葉霞翟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馬漢三在戴笠手下幹瞭多年的特工,深知他深不可測,翻臉無情,擔心夜長夢多,日後生變,便橫下一條心:與其等死,不如先下手為強!經過反復思考,他終於想出一個歷史上屢試不爽的計策:戴笠是好色之徒,抓住他這個致命的弱點,用“美人計”要他的命!當夜他便要自己情婦、機要秘書劉玉珠到戴笠身邊臥底,然後看情況再下殺手。劉玉珠與馬漢三有多年的肌膚之親,自然欣然應允。  1946年3月16日,戴笠從北平飛青島,準備面晤美軍司令柯克上將。那時戴笠想當上國民黨海軍總司令,四處活動,特別想爭取“太上皇”美國軍界頭面人物的支持。臨行之前,馬漢三特意安排劉玉珠伴隨,照料戴笠生活。劉玉珠年輕貌美,風流性感,使出千般溫柔,萬種風情,弄得戴笠神魂顛倒,不能自己。戴笠臨時決定在3月17日飛回南京,不得不與劉玉珠告別。劉玉珠嗲聲嗲氣地說:“親愛的,我不放心,我去監督檢查飛機的安全。”美人如此關懷,戴笠深信不疑。劉玉珠與馬漢三的摯友、軍統青島情報站梁若節密謀,由梁將定時炸彈帶上飛機,做瞭一番手腳,計劃定於當天中午12點半在空中爆炸。不想老奸巨猾的戴笠命令飛機提前起飛,馬漢三、劉玉珠覺得這次計劃有流產的危險,頓感六神無主,不由哀嘆連聲。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料上天竟然助瞭馬漢三、劉玉珠的一臂之力。當日上午,南方氣候惡劣,上海大雨滂沱,杭州出現濃霧,兩地均不能降落飛機。直飛南京,在空中多飛瞭一個小時。飛抵南京東郊上空,恰好正合爆炸時間。隻見“轟”的一聲巨響之後,飛機便墜落在“大山”地帶,戴笠被炸得粉身碎骨!消息傳開,馬漢三得知戴笠已死,不禁欣喜若狂,於是舉行傢宴,與劉玉珠舉杯慶祝謀殺計劃成功。過瞭幾天,馬漢三將川島芳子從獄中放出,然後用重金買來一個相貌、身材與川島芳子相似的劉鳳玲冒名頂替。馬漢三欺騙她說:“坐幾天牢,很快放你出去。”劉氏進瞭監獄,次日就被拖出去槍殺滅口,冤死獄中。戴笠屍體葬在南京中山陵附近,蔣介石親自主祭,追贈戴笠為中將,並將戴笠飛機失事的地點大山命名為“戴山”。   戴笠意外喪命,震動瞭南京,蔣介石自然不會放過,立即命新任軍統局局長毛人鳳進行徹查。毛人鳳既為戴笠死去自己順利升遷暗喜,更為若破案成功能在蔣介石面前表功感到高興。他精明能幹,當即組成專門班子,限時破案。專傢們首先檢查飛機殘骸,認定飛機是被炸彈炸毀的。接著取得瞭劉鳳玲傢屬提供的冒名代人受過的證據。從這條線索追下去,馬漢三露瞭馬腳,不得不承認勾結劉玉珠謀殺戴笠的事實。參與這一行動計劃的劉玉珠、梁若節均供認不諱。1948年9月,蔣介石下令將馬漢三、劉玉珠等人槍斃於北平城郊。一場狗咬狗的鬧劇就此降下帷幕。為瞭防止國民黨內部這種狗咬狗不光彩的事件外泄,引起國人笑話,軍統內部便下瞭封口令,使外界一直認為戴笠死於天氣的原因。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明朝恐怖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西廠:都是誰建立的

  談到明朝,可能大傢記憶最深的就是它的恐怖政治瞭,而作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錦衣衛與東西廠,則更是大大的有名。但長久以來,人們對這三個機構的歷史、職能等都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說、電視劇中常常把它們當作幕後黑手、特務組織等隨便地搬來搬去。其實東廠和錦衣衛是有較大區別的,而西廠更是前後隻存在瞭不到十年。本文將簡要介紹一下這三大特務機構,力求給大傢一個較為清晰的印象。  一、錦衣衛  按照時間順序,先談談由朱元璋建立的錦衣衛。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5000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決定改革禁衛軍,建立瞭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一個頓號,基本上把錦衣衛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麼兩樣,其中比較著名的為“大漢將軍”。這些人雖名位“將軍”,其實隻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說白瞭,就是是在皇宮大殿上的樁子。當然,這些“樁子”也非等閑之輩,一般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宏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不瞭解明廷底細的人有一定震懾作用。大漢將軍在錦衣衛中自成一營,初期約有1500 人,到明末,由於官僚機構的膨脹,大漢將軍也一度增加到5000餘人。至於“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麼能為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也隻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後來由於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於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大傢對這個名詞一定很熟悉)。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朝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朱棣,由於其出身的特殊性,對皇權的維護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強烈欲望。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無限度的擴大瞭。一般來講,錦衣衛的工作隻限於偵察各種情報、處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一旦適逢一個野心大、心腸狠的指揮使掌權,就會利用職務之便不遺餘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擊異己,也可以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如成祖時的紀綱、英宗時的逯杲、武宗時的錢寧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於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隻要稍有拂逆,就會傢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臭名昭著的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瞭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於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終明一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瞭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系,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難怪有人說明朝不是亡於流寇,而是亡於廠衛。相關閱讀推薦:明朝81位開國功臣下場大全:能善終的竟隻有三人!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內幕揭秘:錦衣衛為何怕東廠?朱元璋組建特務機構錦衣衛內幕:監視及屠殺大臣明朝錦衣衛的恐怖職責及權力:將犯人油煎!朱元璋為什麼設立錦衣衛?斬殺功臣的禦用工具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錦衣衛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來教訓不聽話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一旦哪位倒黴官員觸怒瞭皇帝,被宣佈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行刑地點午門。在那裡,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左一右早已嚴陣以待。受刑者裹在一個大佈裡,隨著一聲 “打”字,棍棒就如雨點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為錦衣衛校尉,他們都受過嚴格訓練,技藝純熟,能夠準確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這兩人兩腳象八字形張開,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條活命;反之,如果腳尖向內靠攏,則杖下人就隻有死路一條瞭。杖完之後,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佈的四角,抬起後再重重摔下,此時佈中人就算不死,也去瞭半條命。廷杖之刑對士大夫的肉體和心靈都是極大的損害,但明朝的皇帝卻樂此不疲,錦衣衛將校對它也是情有獨鐘。  縱觀有明一朝的錦衣衛,盡管也出過袁彬、牟斌這樣比較正直的指揮使,但總的來說,其職能主要還是為明朝的極端專制制度充當幫兇。有瞭錦衣衛這樣高效率的工具,明朝的皇帝壓制起士大夫階層、下層民眾就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社會活力的極大降低,這也是為什麼明朝雖有200多年歷史,但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上卻無所進展甚至還有所倒退的主要原因。  二、東廠  東廠的發明者是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瞭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是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為瞭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系起來也比較方便。   就這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瞭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今王府井大街北部東廠胡同),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隻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瞭明末,東廠也有瞭自己的監獄。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主和廠督,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幹,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也稱檔頭,番役就是我們俗稱的番子。  東廠的偵緝范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范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必須采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的多。東廠府衙的佈置比較搞笑,大廳旁邊的小廳,供著嶽飛的雕像,廳右的影壁上,刻著胰式芏案的故事。歷屆東廠廠主的牌位,供奉在大廳西側的祠堂裡,堂前還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可惜東廠人員的所作所為與他們這些偶像實在相差太遠,東廠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到瞭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范圍甚至擴大到瞭全國,連遠州僻壤,也出現瞭“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在與錦衣衛的關系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系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系,逐漸由平級變成瞭上下級關系,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瞭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三、西廠與內行廠  西廠在明朝歷史上隻短期存在過,明憲宗成化年間,先是京城內出現瞭“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著又有一個妖道李子龍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甚至網羅瞭很多太監,意圖不軌。雖然李子龍和他的黨徒最終被錦衣衛一網打盡,但憲宗由此深感偵刺力量的不足。於是他身邊機靈的小太監汪直被選中,派往宮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瞭這個機會,到處捕風捉影,搜羅瞭不少所謂的“秘密消息”報告給瞭憲宗。憲宗認為這些消息很有價值,對汪直的表現也十分滿意,要他繼續做下去。  幾個月後,憲宗成立瞭一個新的內廷機構——西廠,首領便是汪直。西廠廠址設在靈濟宮前,以舊灰廠為廠署總部。西廠的軍官主要從禁衛軍中選拔,這些人再自行選置部下,短短幾個月內,西廠人員極度擴充,其勢力甚至超過瞭老前輩東廠。  西廠成立,本來隻是為瞭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為瞭升官發財,拼命的構置大案、要案,其辦案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眾都遠遠超過瞭東廠和錦衣衛。西廠在全國佈下偵緝網,主要打擊對象是京內外官員,一旦懷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經由皇帝同意,之後當然就是嚴刑逼供,爭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對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隻要稍有不甚,就會被西廠以妖言罪從重處置。  在這種情況下,西廠僅僅成立5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學士商輅(就是那個連中三元的人才)為首的輔臣集體上書,向憲宗痛陳西廠之危害,並將汪直辦下的不法之事一一舉報。憲宗收到奏章後為之震驚,於是撤銷西廠,遣散瞭西廠的人員。   但沒有西廠的日子總讓憲宗覺得沒有安全感,一個奸臣戴縉在得知皇帝心思後,主動上書,大肆吹捧汪直。憲宗大喜,立刻恢復西廠,廢與開之間,隻相隔一個月。汪直復出後,更加嚴酷地辦案,戴縉也得以升職。  在此後的五年裡,汪直領導西廠又辦下瞭無數“大案”,將反對自己的朝臣如商輅、項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權勢也達到瞭極點。但俗話說:“物極必反”,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覺,在其後的權力角逐中,汪直失敗,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幾年以後,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到瞭憲宗的孫子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好笑的是,西廠與東廠雖然都受劉瑾的指揮,但兩者之間不是互相合作,而是爭權奪利,互相拆臺。為瞭改變這種情況,劉瑾又自建瞭一個內行廠,由本人直接統領,其職能與東西廠一樣,但偵緝范圍更大,甚至包括東西廠和錦衣衛。一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平存,緹騎四處,天下騷動。直到五年後,劉瑾倒臺,武宗才下令撤銷西廠和內行廠。  西廠作為一個臨時產品,就這樣在歷史上永遠地消失瞭。  最後談一個題外話:皇帝與宦官的關系。大傢一定對歷史上為什麼那麼多皇帝都要重用宦官感到不解。其實從廣義上講,宦官這個群體也可以算作官僚機構的一部分,而且他具有很多士大夫階層所不具備的優點:  首先,宦官是皇帝的傢奴,身處內宮,和皇帝溝通起來更加方便,也更揣摩皇帝的心事。  其次,宦官本身是閹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他們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皇帝,所以他們在為皇帝辦事的時候往往更忠心,更替皇帝著想,不象士大夫階層,往往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有時不太買皇帝的帳。  第三,宦官並非目不識丁的粗人,相當數量的宦官文化水平並不抵,他們作為皇帝的私人秘書完全可以勝任,也不會向一般文人那樣有那麼多異議。  最後,宦官是後妃與外界溝通的主要途徑,後妃如果想對朝政施加影響,就必須與宦官聯合。  總之,出於專制政權的內部需要,皇帝需要一個獨立於官僚機構之外的勢力供自己使用,而最為方便的就是宦官。所以,隻要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存在一天,宦官們就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雖然他們經常給朝政制造混亂,但任何一個聰明的皇帝都不會輕易舍棄這個有力的工具,這就是為什麼宦官能夠區別於外戚,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原因。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三國時曹操詭詐殘忍 使用“特務”手段堪比明朝

  導讀:大明王朝是“特務機構”最多、特務最猖獗和社會最黑暗的時代。那麼,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創瞭秘密刺探消息、監督官與民的“特務制度”嗎?其實,這有點兒“抬舉”朱元璋及大明王朝瞭。讀過《三國志》的人,隻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三國時魏國的奠基人曹操設置的“校事”,就是一個類似於明朝東、西廠的特務機構。世人皆知,曹操疑心重,對誰都不放心。為瞭及時掌握群臣和百姓對他是否忠心,便廣佈耳目、刺探隱秘,這跟他詭詐殘忍、善用權謀的心理也十分吻合。  《三國志》裡說,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建安三年,回到許昌,初置軍師祭酒(司空的僚屬,也是曹操置官之始)。後來又出現一種特殊的官員“校事”,第一任校事的頭目是盧洪、趙達。至於他們如何為所欲為、濫用權力、殘害無辜,古籍裡著墨不多,但記有當時軍中流傳的諺語:“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這與大明王朝的官員和百姓聽到魏忠賢、劉瑾的惡名就毛骨悚然的心理是一樣的,足以說明曹操的“特務”都是鬼見愁一般的人物。  曹操時的法曹椽(相當於現在的最高大法官)高柔,曾就“校事”嚴重破壞朝政與體制等向曹操進諫:“設法分職,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達等數以憎愛擅作威福,宜檢治之。”曹操卻回答:“卿知達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舉而辨眾事(事無大小皆能偵悉),使賢人君之為之,則不能也。”曹操說得很坦然,如果將全部精力用在“刺舉”上,賢人君子能做得到嗎?這說明,這些校事是在曹操的默許下行事的,但曹操又根本沒拿他們當人看,最起碼沒把他們跟賢人君子同等對待,這也是曹操對待“特務”的態度跟大明王朝統治者寵信特務的最大區別,否則像高柔那樣的正直法官也會遭特務暗算。   史書記載,數年間,吏民被校事刺探及秘密抓捕的案件達萬計,高柔等始終上表要求核對虛實,還民公道。從這些記載看,曹魏的“特務”構陷的“冤假錯案”並不比明王朝東、西廠和錦衣衛誣陷的案件遜色。在“特務”的設置上,曹操的後代跟朱元璋的子孫也是一樣的,越往後越猖狂。到曹魏第四代曹芳接位時,校事的權力絲毫不比明代東、西廠小,他們上察宮廟、下攝眾司,法造於筆端,獄成於門下。直到司馬氏專權之後,考慮到校事都是曹魏舊人,才下旨撤銷。相關閱讀推薦:老百姓雇來的“吸血鬼” 歷史上曹操年薪竟上億?費盡心機!揭秘曹操最想得到卻沒得到的10大人物 甄妃有多美:讓曹操父子三人反目的三國絕世女子曹操的女人:揭秘讓曹操栽跟頭的三個美女是誰?揭秘曹操的六大緋聞女友!曹操究竟有多少女人?劉備曹操兩人為什麼都要殺呂佈?呂佈是怎麼死的

百年大騙局!列寧原來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大特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14年8月1日以德國對俄國正式宣戰而爆發的,形成瞭以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土耳其為一方,俄國、英國、法國為另一方的兩大集團之間的世界性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共產黨在德國、匈牙利發動的蘇維埃暴動都失敗瞭,為什麼列寧不到兩千人的赤衛隊向合法政府逼宮奪權的“十月革命”卻能得逞?  1、列寧是德國間諜  自蘇聯解體以來,秘密檔案紛紛解密,資料顯示,列寧不是一般的佈爾什維克,而是德國間諜,所謂“十月革命”並不是社會革命,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是在西歐一小撮陰謀傢和冒險傢的情報機關幫助下,由德國代理人列寧和洛茨基所密謀組織、挑唆完成的一次政變。  在這次政變過程中,俄國人民隻是作為歷史的玩偶,成瞭受“革命極端主義者”任意擺佈的存在。  2004年1月25日,曾任蘇共中央宣傳部長的雅科夫列夫宣稱:“從文件中早已得知,這(場革命)是德國總參謀部的行動……列寧通過加涅茨基得到資金,帕爾武斯是策劃者,這是歷史學傢和所有人都知道的。  佈爾什維克被德國黃金收買的最重要論據是著名的“西遜文件”。1918年,美國外交人員艾德加西遜在彼得格勒以2.5萬美元得到這些文件,其中包含著有關德國總參謀部資助佈爾什維克的情報以及德國方面對自己的“代理人”佈爾什維克下達的指示。   1918 年10月美國政府公佈的檔案資料(史稱“西遜文獻”)和數年前由英國學者齊曼編纂的《俄國革命與德國:1915年至1918年的檔案資料》一書,以及莫爾希編纂的《俄國革命》一書,為世人提供瞭最權威的第一手資料:為瞭實現奪取政權的目的,列寧曾大量接受德國官方的津貼。  從德皇政府的文 件中,莫爾希找到瞭列寧單獨會晤一個名叫基斯庫拉的愛沙尼亞人之材料,此人在當時是一個半公開活動的德國高級間諜。莫爾希評註這份文件稱:“這兩人之間達致某種默契,因此在會晤後列寧立即獲得一筆巨款。”莫爾希還說:“列寧一開始就知道基斯庫拉的身份,因此把他當作自己與德方之間的媒人,從他手中獲取經 費。”  佈爾什維克與德國的皇權政府之間的合作,絕非個別情況,而是全面性的。瑞士社會民主黨領袖格林就是一名德國間諜,而列寧流亡瑞士期間,一直受格林庇護。  莫爾希提到列寧對談判締和的態度時說:“列寧已獲得德國人的諒解;他們把他送回俄國,使他奪取政權及促成停戰,德國資助他來達到這些目標。”   據監視列寧的瑞士特工記載:“1916年12月28日,列寧提著一個不大的行李箱走出蘇黎世的住所,我們跟隨他乘火車於上午10時來到首都伯爾尼。下車後他直接住進離火車站不遠的一個旅館,半個小時後,他走出旅館坐上一輛開往邊境小城福索祖爾斯方向的有軌電車。下車後,他邊走邊環顧四周,隨後走進德國駐當地的領事館大樓,此時是上午12時30分。直到第二天下午16時,列寧才走出領事館。大約4個小時後,他坐上瞭返回蘇黎世的火車。”  事後

揭秘:明朝四大特務機構盤點 錦衣衛為何怕東廠

  導讀:錦衣衛做為明朝時代人見人怕的特務機構,相信多數國人都知道,但在錦衣衛之外,明王朝曾有一段時間、四大特務機構並存,緹騎四處,天下騷動。  錦衣衛  錦衣衛原先是軍事建制。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瞭12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即一部分是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麼兩樣。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隻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這些人都不是等閑之輩,一個個長得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人有一定震懾作用。錦衣衛中負責“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是用來做儀仗禮儀,後來由於他大肆屠戮功臣,認為司法機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不好用,於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朝的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是貧寒子弟出身,朱元璋起兵奪取天下,朱棣是靠武力奪取瞭侄兒的江山,由於這種出身的特殊性,明朝對皇權的維護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強烈欲望。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無限度地擴大瞭。錦衣衛的指揮使利用職務之便,不遺餘力地制造事端,既打擊異己,又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如明成祖時的紀綱、明武宗時的錢寧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於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隻要稍有拂逆,就會傢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臭名昭著的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瞭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於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明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瞭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系,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有人甚至評價道,明朝不是亡於流寇,而是亡於廠衛。   傳說有一次明朝的開國重臣宋濂,秉性老實忠厚,年紀雖老,辦法卻還算得力,讓皇帝滿意。有一天下朝回傢,大概因為總是早起上朝,加上年紀大瞭,體力有些不支,過於勞累,就順口賦詩一首:“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遂得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一見宋濂便說:昨天做得好詩!可是我並沒有嫌你遲呀,還是改成“憂”吧。嚇得宋濂趕忙拜倒謝罪。當朝宰相隻不過在自己傢中偶爾感嘆一下,沒想到第二天就傳到瞭皇帝的耳朵裡,可見錦衣衛勢力之大。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大明朝首輔張居正因何惹來瞭抄傢滅族之禍歷史上最愛父親的皇帝是誰 大明朝的性情皇子們明朝為何是中國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古代宦官問題揭秘:大明朝太祖朱元璋與一名妓女的感情糾葛朱元璋子孫中為何十七個是暴君?明朝暴君之謎揭秘:大明朝太祖朱元璋時代的文字獄有多可怕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錦衣衛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來教訓違紀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一旦哪位官員觸怒瞭皇帝,被宣佈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午門行刑。在那裡,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左一右,受刑者裹在一個大佈裡,隨著一聲“打”字,棍棒就如雨點般落在他的屁股上。行刑者為錦衣衛校尉,他們都受過嚴格訓練,技藝純熟,能夠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準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這兩人兩腳像八字形張開,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條活命;反之,如果腳尖向內靠攏,則杖下人就隻有死路一條瞭。杖完之後,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佈的四角,抬起後再重重摔下,此時佈中人就算不死,也去瞭半條命。廷杖之刑對士大夫的肉體和心靈都是極大的損害,但皇帝對此樂此不疲,錦衣衛也就對它情有獨鐘瞭。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下一代皇帝駕馭不瞭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若幹由頭,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盡,《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足見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術不正的產物,所以其後遺癥也特別嚴重。  由於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幹擾,因而使得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但是,錦衣衛的刑訊范圍隻針對官員士大夫,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隻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   錦衣衛,全稱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是明代極為重要的軍事單位。早在明朝建立之前,身為吳王的朱元璋設立瞭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的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除瞭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取而代之設置瞭錦衣衛。它既擔負瞭親軍都尉府的侍衛之職,又繼承瞭儀鸞司掌管鹵簿儀仗的任務。可見錦衣衛在設立之初所扮演的角色是皇帝的儀仗隊和貼身衛隊。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錦衣衛建立之時,衛所制度已經確立。明朝的軍隊組織分為衛、所兩級,較小的據點設所,形勢險要而又關聯幾個據點的地域設衛,所統轄於衛。全國的軍隊都編在衛所之內。地方衛所軍由當地最高軍事機構都指揮使司管轄,都指揮使司又分隸於京師的五軍都督府;此外,還有一部分衛所由皇帝直接統率,叫作親軍,又稱上直衛,是專門負責拱衛宮廷和皇城的禁軍。錦衣衛就是親軍中的一衛,與其他親軍相比,它與皇帝的關系最密切,權勢也最重。  由於地位高貴,錦衣衛衙門不像其他親軍衙門那樣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門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毗鄰五軍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隔街相望,位於明代核心權力機構的駐地。  一般的衛隻統轄5個所,定額5600人,而錦衣衛卻轄有17個所,在籍人數一度超過6萬。一般衛所統領的士兵統稱為“軍卒”,而錦衣衛統領的士兵則有“校尉”、“力士”和“大漢將軍”等諸多名號。一般衛的首領指揮使為正三品官,職務世襲,而錦衣衛指揮使由於是皇帝的心腹,往往指派勛臣貴戚或都督一級的大將兼任,官職最高者達到正一品。   除17個所之外,錦衣衛還轄有一個經歷司和南北兩個鎮撫司。經歷司掌管收發公文。南鎮撫司掌管本衛的刑法事務,兼理軍匠;北鎮撫司專掌詔獄,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任何有可能威脅皇權的官吏軍民都在他們的偵緝和懲治范圍之內,這就使得錦衣衛的權勢極大,地位愈發特殊。分頁:3/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著名首領  紀綱:原是山東秀才,為人機敏,擅長騎射,在靖難之役時投靠燕王朱棣,深受賞識,被任命為永樂時期的首任錦衣衛指揮使。他奉旨大肆捕殺反對朱棣的建文帝舊臣,同時也借機羅織罪名,貪贓枉法,鏟除異己。他曾多次偽造詔書,敲詐鹽場。又誣陷權貴巨商,借以勒索重金。文淵閣大學士解縉,被他用酒灌醉,脫光衣服,凍死在雪地裡。挾勢弄權的紀綱野心膨脹,越發肆無忌憚,他蓄養瞭大批武士並私藏大量刀弓甲胄,有不軌之心。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紀綱奉命為明成祖選妃時,竟然先選出絕色美人私納於傢中。後來,紀綱被有仇隙的宦官告發,朱棣將他凌遲處死。  袁彬:錦衣衛並非都是大奸大惡之人,英宗時的指揮使袁彬就稱得上忠義正直之士。袁彬生於侍衛傢庭,他的父親是錦衣衛校尉,袁彬39歲時承襲瞭這一職務。英宗禦駕親征,遭遇瞭“土木之變”,明軍大敗。當英宗被敵軍俘虜時,身邊侍衛隻剩袁彬一人,其他人都已逃散。皇帝被挾持到北京城外,之後又被擄到蒙古草原,期間遭遇種種艱險,都有袁彬在身旁護衛。寒冷的夜晚,他將皇帝的雙腳抱在懷裡,為其取暖;艱難的處境中,他談笑從容,為皇帝消解煩惱;敵人軟硬兼施,誘使英宗投降,他闡明大義,極力勸阻;身為俘虜,四面受敵,他還是設計鏟除瞭叛徒喜寧。英宗復位之後,袁彬又參與平定瞭曹吉祥和石亨的叛亂。到瞭憲宗時期,袁彬被授予錦衣衛指揮使,他任職12年,恬淡寡欲、剛正不阿,一改錦衣衛統帥招權納賄、欺罔官民的形象。  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為錦衣衛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朱元璋下詔焚毀錦衣衛刑具,廢除瞭他們的這項職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恢復瞭錦衣衛的所有權力,並有所加強。他設置瞭北鎮撫司,專理“詔獄”,可以直接逮捕和拷問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明憲宗成化年間又增鑄瞭北鎮撫司印信,一切刑獄專呈皇帝,毋須通過指揮使轉達,使錦衣衛北鎮撫司成為皇帝直轄的司法機構,權力達到極致。   負責偵察、緝捕的錦衣衛官校稱為“緹騎”。由於權力缺乏限制,他們為瞭邀功請賞而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范圍,制造的冤假錯案不勝枚舉。另外,錦衣衛擁有特權,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貪贓枉法而又得到瞭皇帝的“屏障”保護,造成瞭社會的混亂不堪。所以說,明之亡於廠衛,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分頁:4/6頁  上一頁23456下一頁  猖狂的東廠西廠  除瞭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有另外兩個特務機構,那就是東廠和西廠。東廠的建立者是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瞭侄子的皇位後,朱棣一直擔心帝位不穩,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時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他並不十分支持。為瞭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還不夠用,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出過很大的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等人,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系起來也比較方便。  就這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瞭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隻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瞭明末,東廠也有瞭自己的監獄。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主和廠督,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幹,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也稱檔頭,番役就是我們俗稱的番子。  東廠的偵緝范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范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必須采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得多。

大特務谷正文:毛人鳳為何稱其比自己還狠?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毛人鳳說:“你比我還狠!”  筆者是山西人,平時對山西關註較多。說到晚近歷史,山西有兩大國民黨特工——郭同震(又名郭守紀、谷正文)、喬傢才。一般而言,特工這個特殊職業帶有強烈的神秘色彩,樹敵多,牽扯的東西也多,容易招致人們反感,所以,特工出身的人往往選擇“shut up”(閉嘴)。可是郭、喬兩位就不同瞭,在他們“軟著陸”退休之後,卻大爆“秘史”。這也成就瞭他們的知名度,特別是郭同震(谷正文),他一開口,媒體就要狂熱一陣子。  2007年1月25日,曾有“活閻王”之稱的國民黨前保密局退役少將谷正文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時年97歲。此前,他先後出版瞭《亂世蛇神:谷正文特務工作檔案》、《白色恐怖秘密檔案》以及《北平時期的國共情報鬥爭》、《中共臺灣省工委覆滅記——蔡孝乾、吳石系列潛匪案偵破始末》等口述。此前,“臺灣狂人”李敖也曾把谷正文請進電視節目(與喬傢才也有接觸),李敖出獄後致力於反對國民黨,將谷視為奇寶,兩人進行瞭深入的交往。李敖說:過去國民黨的系統裡面,從蔣介石讓戴笠主持軍事調查統計局(“軍統局”,後來又演變為“保密局”,再演變為“情報局”)開始,“在整個的過程裡面,谷正文將軍知道得極多”,於是,“今天我特別請來戴笠的一個老部下”,他就是“八十八歲的谷正文將軍,他過去做過情報局的督察長”。而谷正文其人,“他代表另一個時代的那種典型的狂飆式的人物,他們為瞭革命,為瞭愛國,曾經犧牲別人在所不惜,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現在已經沒有瞭”。  且不說李敖的判斷對不對,“犧牲別人在所不惜”卻是千真萬確的,否則怎能被稱為“活閻王”呢。  無奈,依照“剃頭歌”的規律,“且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對此,谷、喬兩位有著豐富的經驗體會。這兩位特工,生前對其主子戴笠忠心耿耿,在他們的回憶錄中多有辯解,也由此帶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如“戴笠之死”的謎案,有人以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飛機上放定時炸彈,谷卻認為“這是不確實的”,等等。有些故事,則能夠豐富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如谷、喬皆曾是“為瞭革命,為瞭愛國”而步入歷史舞臺的,後來種種,卻讓人大跌眼鏡,換言之,皆可入筆者的“中共叛徒列傳”(此系列正先後在《同舟共進》刊登)。谷正文還爆出一些其他中共叛徒的“秘料”,如邢仁輔(即邢仁甫,曾任八路軍115師工作部長,因腐化墮落受到嚴厲批評,產生瞭對立情緒,於1943年先後投靠國民黨和日軍。1950年被槍決——作者註),谷正文自炫地回憶說:“他是共產黨的軍隊,他是師長,我跟他是好朋友……”說到與中共的關系,谷自己說:“我跟共產黨還是結束,隻不過共產黨我是叛徒瞭,叛逃的。”  就是這樣的“叛徒”,在叛變之後做瞭許多令人發指的事情,乃至其上司“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對他說:“你比我還狠!”  好一個“你比我還狠!”有人看完谷正文的回憶錄後感慨:“遍查全書,找不到一絲的懺悔之詞,可以說是真正的怙惡不悛,全然是一個把靈魂抵押給魔鬼的浮士德。”這就是“你比我還狠”的“活閻王”瞭。在他的筆下和口述裡,除過去公開披露的歷史事件之外,他還一一講述瞭許多“秘聞”,如他親自在北平市市長何思源傢中放置炸彈將何的女兒(何魯麗的姐妹)炸死,與蔣緯國一起密謀綁架傅作義功敗垂成,奉蔣介石旨意毒殺白崇禧等。果然“每一樁都是活生生的故事和血淋淋的事實,讀來驚心動魄,讓人不寒而栗”。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職業特務是怎樣煉成的”  郭同震於1931年考上北大,據說是要立志做學問。不過“九一八”事變後,一如當時的一句名言:“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瞭”,郭同震也無心學習,轉而投身愛國運動。據他後來回憶,他一度還成為瞭“中共北平學生運動委員會書記”。  郭同震於抗戰初任八路軍115師某大隊大隊長,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失手被擒,此後折節成為“軍統局”華北區的一名特工。又據谷正文《北平時期的國共情報鬥爭》所述:其實他早在北大中文系讀書時就加入瞭“軍統”,時在1935年,當時戴笠每個月派一個人與之聯系。到瞭1937年七七事變,他與北平20多個流亡學生來到濟南,組成“山東政府教育廳演劇隊”,受中共北方局領導,隊長是榮高棠(當時叫榮千祥)。此後郭奉命赴敵後開展遊擊工作,結果被日軍俘虜。又有人稱:郭是於1941年攜兩隻駁殼槍,騎馬潛逃投敵的,此後他就成為日軍濟南憲兵隊曹長武山英一手下的特務,直到抗戰勝利,他才再返“軍統”。分頁:1/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演劇隊”後曾改稱“戰士劇社”(又稱“移動劇團”),那是郭同震最後的“青春靚影”(盡管當時他的身份已十分可疑)。後來有人查訪“演劇隊”的老人,訪者居然飛赴臺北見到瞭谷正文,這大概是谷正文在世時由大陸來人最後一次對他的采訪吧。感謝嚴平先生所著的《1938:青春與戰爭同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這本書記錄瞭2006年末作者在臺北采訪谷正文的經過。那是在臺北永康街75巷谷氏的住宅,“一團團黃色雨痕的墻上,高高地懸掛著蔣介石親筆簽名贈送給郭同震的大照片,還有沈醉所題‘正氣傲骨文如其人——正文將軍吾兄雅正’的條幅”。主人呢?“他白天多數時間是睡覺,隻有晚上才會醒來一段時間,就那麼默默地坐著,註視著眼前的一切。他根本不見客,因為我來自北京,和他在一年前又通過電話,更因為我還是受張瑞芳(電影藝術傢,已於2012年6月28日逝世——編者註)、張昕委托來訪的,所以對我完全是一個例外。當拉住他瘦骨嶙峋的手時,我隻能感嘆歲月的蹉跎。眼前這個瘦弱的老人,他顴骨高聳兩腮塌陷,和書櫃裡那張威武逼人的軍人照片相差甚遠;與六十多年前,移動劇團那個高大、充滿活力又帶著一點詭秘神情的郭同震更是判若兩人。當我拿出移動劇團當年的照片時,他卻好像融化瞭似地笑瞭起來,他用一根長長的手指點著照片說:張瑞芳!小三!他仔細地看著那些照片,並且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它們。那神情好像六十年前的青春歲月就在眼前,好像他們彼此從未分道揚鑣似的。我問他,是否還記得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他回答:‘記得。’‘記得你演過的戲嗎?’‘《放下你的鞭子》!’他立即回答,聲音突然變得很響亮。他談到自己在山西的傢,談到自己的婚姻,幾乎有問必答。他說:‘我知道當時他們誰是共產黨!’‘誰?’我追問。‘榮千祥!’他大聲說。他恐怕永遠都忘不瞭那個榮千祥(榮高棠原名),在有著很多人的照片裡,能輕而易舉地就把榮高棠指出來。之後,在我問到楊易辰、程光烈、陳荒煤時,他依次點頭表示肯定,在問到張瑞芳、張昕、莊璧華時他立刻堅決地否定:她們不是共產黨員……奇怪的是,盡管荒煤在移動劇團時沒有和組織接上關系,他卻肯定地說是。‘你當時是怎麼知道的……’這是我感興趣的問題。他抬頭望向我,無聲地笑瞭,聲音很低但我聽得很清楚地說:‘這個你不懂。’雖然說不瞭多少話他就累瞭,但我還是沒有忘記向他提出我所關心的問題——同時更是張昕老師想要知道的事情:六十多年前的那個早晨,當移動劇團收拾行李裝車轉移時,他的突然失蹤,當時他解釋說是去修表瞭……在我講瞭這一番話後,他又一次露出瞭無聲的笑,接著,他看著我說:‘——那是騙人的!’這其實是意料中的回答,但我還是為他回答的從容冷靜,甚至帶有一絲殘酷的幽默而感到吃驚。那一刻,我想問他,還有什麼是騙人的……”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好一個“演劇隊”裡的特務!(據谷正文自己的說法,在參加“移動劇團”之前,他並沒有參加“軍統”,“隻是拿瞭人傢的錢,為人傢做一點事情”,正式參加“軍統”是在“移動劇團”之後,而他參加國民黨則是到臺灣後的事。)可是他也曾演過《放下你的鞭子》,並與榮高棠、張瑞芳他們共同擁有過“青春的歲月”啊!此後他終於煉成職業特工,“幾乎每時每刻都處在危險中,如履薄冰,因此養成瞭從不輕易喝別人的水,吃別人的東西,也不接包裹的習慣,甚至連妻子都要小心防備”。他甚至與親生兒女斷絕瞭來往,養女谷美信說:“他是一個很兇的人,自己的女婿有瞭外遇,他竟然找上門去往屁股上捅瞭兩刀,這哪裡像是一個八十多歲的人幹的事情!”她還說:谷正文“曾經總結這一生的經驗,永遠都不要做老大,那是要掉腦袋的,要做老二,學會低聲下氣,可實際他根本做不到。不僅如此,人到晚年,他覺得是該結算的時候瞭,竟一反平生謹慎小心的作風,屢屢在各種敏感場合‘大鳴大放’,抖出不少塵封黑幕,這個一生經歷瞭許多危險的人,似乎並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他的“大鳴大放”居然惹惱瞭李登輝,因此“常有人跟蹤他”。  “演劇隊”之後的谷正文,竟是“雙料”特工,同時為日寇和國民黨服務。“光復”之後,戴笠賦予其北平特別勤務組組長的職務,他在這個職位上度過瞭17個寒暑。在那個位置上,谷正文幹出瞭許多驚心動魄的事,“我未受過情報工作專業訓練,不過,在共軍一一五師那段時間的歷練,卻使我懂得‘滲透’的概念,而我對共產主義理論的認知及共產黨員個性的體認,又使我在滲透活動上擁有許多便利……由於通貨膨脹,我所提出的條件是,一個月一袋面粉。在當時,對學生而言,這一袋面粉是一項很大的誘惑,所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便在親共學生團體內發展出一個為數二十二人的情報組織。這個種子隊,對我日後負責的各項反共情報任務,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真正有效的跟蹤調查,必須暴露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滲透,和跟蹤的對象做朋友。”  歷史證明:叛徒出身的特務危險最大,谷正文現身說法。因為是“過來人”,他懂得“滲透”的道理,而當年國民黨特務系統中,中共叛徒可謂多矣,有“中統”的顧順章、盧福坦、李竹蓀(李竹聲)、周光亞等,“軍統”的傅勝蘭、胡天秋、黃雍、龔少俠等。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分頁:2/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谷正文的“七大得意之作”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至於由谷正文經手的要案,也是他晚年喋喋不休、時時自炫的“得意之作”,不妨看看如下幾樁:  一、王石堅案  谷正文稱:在他經手的要案中,有一所謂“小偷助我破獲北平共黨地下電臺”案。這裡的所謂“小偷”,即外號“草上飛”的飛賊段雲鵬,谷正文用這個人觀察發現瞭中共北平地下黨的秘密電臺,又順藤摸瓜,抓住瞭總臺臺長王石堅。(王石堅叛變後追隨國民黨去瞭臺灣,此後又在特務機關中擔任少將——作者註)  那是1946年內戰爆發之後,戴笠在北平委任谷正文為“特別勤務組”組長,後來谷正文在自述中說:當時在北平的情報鬥爭,其實就是他與中共北方局城工部部長劉仁之間的一場鬥爭。他說:1946年冬季,他利用一個飛賊,破獲瞭中共在北平桌子腿四號院的地下電臺,這個電臺的通訊范圍遍及沈陽、察哈爾、張傢口、西安,乃至上海,臺長李政宣被捕叛變,供出瞭一份組織名單,其中包括國民黨第十二戰區孫連仲部的作戰處長謝世南、高參室主任餘心清,包括兩名中將及十七名少將。  謝士炎烈士(湖南人,黃埔軍校畢業,陸軍中將)正是谷正文提到的“謝世南”。谷正文回憶時說,自己不是一個輕易以貌取人的人,可他在第一眼看到謝士炎時,卻被他從容凜然的氣勢給震懾住瞭。當謝士炎被帶進刑訊室,他炯炯有神又堅毅果敢的眼神竟使得“活閻王”谷正文頓時心慌意亂起來,谷找瞭一個借口,便匆匆從後門遁走瞭。次日,谷正文在審問謝士炎時,先假惺惺地為謝親手沖泡瞭一杯咖啡,並說:“通常我隻是一個人喝咖啡,隻有碰上自己欣賞的人物,才會共飲。”謝士炎則說:“如果你在共產黨,一定是一個傑出的情報幹部。”兩人以奇怪的“青梅煮酒(咖啡)”的方式拉開瞭這場審訊的序幕。谷正文提問:“你是領袖(即蔣介石——筆者註)的得意門生,發生這種事,後果大概很嚴重,你怕死嗎?”豈料謝士炎堅定地回答:“不!拿死亡來威脅我是沒用的,對我來說,死亡隻有遺憾和不遺憾的區別!我認為你是國民黨裡少見的具有情報天賦的人,因此我相信你一定明白我們共產黨的工作人員已經深入滲透到國府國軍各個階層,這就是我覺得死亡並不遺憾的原因。這樣說吧,死瞭一個謝世南,還會有更多的謝世南,那死去的謝世南無法完成的任務,活著的謝世南會完成……我在國民黨部隊很多年,經歷過很多階層,所以我有資格批評它沒有前途。至於共產黨,我至少欣賞它的活力、熱情、組織與建設新中國的理想。因此,我選擇我欣賞的黨。而且,我認為國民黨是妨害共產黨早日建設新國傢的最大阻力,所以,我用國軍中將作戰處長的身份,幫助共產黨消滅國民黨!”  好一個漂亮的回答!“活閻王”為之氣沮。據說謝士炎就義時大義凜然,還曾遺詩一首贈予谷正文,而谷正文後來說自己忘瞭。那首詩可謂慷慨、壯烈——“人生自古誰無死,況復男兒失意時。多少頭顱多少血,續成民主自由詩”。  謝士炎犧牲時年僅36歲。1946年9月,謝曾參與擬訂進攻張傢口的作戰計劃,後通過中共地下黨交給葉劍英。葉以此有力地戳穿瞭國民黨當局假談判、真備戰的陰謀。也是從此,謝士炎成為中共地下黨的秘密情報員。此後謝士炎被調任國民黨保定綏靖公署少將處長,多次利用參與國民黨高級軍事會議的機會,向地下黨提供瞭許多重要的軍事情報。謝士炎被捕後,於1948年9月19日英勇就義。  以谷正文相對謝士炎,正是妍媸立見。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二、綁架傅作義未遂案  1948年冬,淮海戰役結束,國民黨在華北的軍事力量隻有傅作義集團尚在困獸猶鬥。其時,在解放軍強大的軍事攻勢及和平攻勢下,傅作義面臨巨大壓力,趨於崩潰,而國民黨安排在他身邊的特務也向南京呈報瞭守將不穩的情報。蔣介石先是派特務頭子鄭介民飛赴北平,試圖說服傅作義率軍突圍,由天津乘船南撤;傅作義拒絕之後,南京又派來山西人徐永昌做說客,亦未奏效。分頁:3/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1949年1月,蔣介石宣告下野,他派小兒子蔣緯國到北平做最後的拉攏工作。當時谷正文以為傅投共的心跡已明,建議動用綁架手段。然而蔣緯國膽子沒那麼大,唯恐這樣做對蔣介石國民黨的威信不利,但谷正文不死心,在小蔣面前剴切諫言,認為這是北平失陷前所能做又做得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如果綁架成功,將傅作義押回南京以通敵罪審理,則對其他持觀望態度的國軍將領也是一個警示。谷正文還以為綁架一個傅作義雖不能將北平城中的七個中央軍帶回江南,卻有可能因此而挽救其他部隊的士氣。不過,蔣緯國終究不敢。  1993年,谷正文與蔣緯國會面,舊話重提,問蔣當年何以不聽自己的建議。蔣緯國說:當年他到瞭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看見傅作義心力交瘁地癱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瞭火柴,劃瞭五根火柴還點不著一根香煙。傅作義問他:“如果二少爺是我,會怎麼辦?”當時蔣緯國一想,自己也回答不出來,於是動瞭惻隱之心。多年後,他對谷正文解釋說:“後來我想瞭想,父親並未交代我這樣做,所以,我不能擅做主張這麼做。”谷正文聽罷懊喪不已。  三、刺殺陸軍大學校長楊傑案  楊傑,雲南人,民國兵學泰鬥,曾與蔣百裡、白崇禧、劉伯承一道被稱為“中國的三個半參謀長”,著有《國防新論》、《戰爭要訣》等。他出身滇軍,先後入讀雲南陸軍速成學堂、保定北洋陸軍軍官學堂,後又兩度留學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軍大學),曾參加北伐,又於國共內戰時不滿意蔣介石的“剿共”政策,主張“一致對外”。1933年長城之役,時為陸軍大學校長的楊傑率軍與日軍作戰,後來還當過國民政府駐蘇聯大使。  1949年,與國民黨離心離德的楊傑已秘密成為“民革”西南地區的領導人。他策動雲、貴、川、康地區的實力派舉行武裝起義,不幸被特務查知,於是他潛入雲南,說服盧漢參加起義,再受到國民黨特務的追殺,最後遁入香港避難。國民黨敗退臺灣後,蔣介石痛心反省,認為導致自己慘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國民黨內部的政敵和對手“為虎作倀”,因此必欲誅之而後快,而其首選的目標,就是楊傑。為此蔣介石三番五次催促毛人鳳解決此事,毛人鳳又轉交谷正文辦理。谷正文得令後,交由另一個特務頭子葉翔之去執行,至於直接承辦此案的殺手,則是田九經和韓克昌,他們也是谷正文從國民黨國防部技術總隊尋來的。10月下旬,葉翔之一行潛入香港,由田九經任外圍,韓克昌則手持信函到瞭楊傑的住宅,謊稱是臺灣送信來的。楊傑毫無防備,讓來人進入室內,韓克昌乘楊傑俯身寫收條時,迅速拔出手槍,朝楊傑的要害處連開三槍,楊當場斃命。  楊傑原本是要赴北平出席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卻從此夢斷香港。周恩來知悉此事後,曾為未能保護好楊傑而一再自責。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四、制造偽鈔擾亂大陸金融案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曾挖空心思對大陸進行破壞。其間,“保密局”葉翔之等擬印制一批假的人民幣和港幣,通過漁船走私到大陸和香港,以擾亂大陸的金融,引發經濟恐慌,此事也交由谷正文承辦。仿制可以亂真的鈔票可謂一門“專業技術”,谷正文突發靈感,以為在監獄裡必定有能印制偽鈔的“天才”。一番查找,果然發現瞭一個名叫凌旦復的“犯罪專傢”,谷正文派人將其“調服勞役”,予以禮遇,凌旦復也投桃報李,終於印制出瞭仿真人民幣。這些假幣運到大陸後,雖說給大陸經濟帶來瞭困擾,畢竟也有漏洞,同時也給一些在兩岸做生意的外國人帶來瞭損失,遭到美國人的幹涉,要求臺灣特務機關停止印刷假幣。蔣經國為此面斥瞭谷正文,此事才逐漸收場。分頁:4/7頁  上一頁234567下一頁  五、偵破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共諜案”  在臺灣最使谷正文名聲大噪的,就是他曾口述的“中共臺灣省工委覆滅記”瞭。他說:“情報局的系統,我做(瞭)兩件事情,一件就是肅清大陸、北京、中共中央情報部的匪諜,整個的案子這樣子辦下來,到臺灣我做的也是,肅清所有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從許遠東起,到他的領袖蔡孝乾,他們都是投降的。”還有另一件事情,就是所謂“突擊大陸”的建議和實施,即投派特務到大陸進行破壞,前後“有兩千人,現在還剩下四百人”,而“突擊大陸”,谷正文說:“大傢知道明朝是亡於兩寇,一個是倭寇,一個是流寇,那麼我就是要學這個倭寇,我們不能到大陸當流寇,所以學這個倭寇。”於是他向“老先生”(即蔣介石)報告,“我們可以學當年明末清初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以襲擾大陸東南沿海的方式,不斷地派人上去,今天福建,明天山東,後天廣東,大後天江蘇……搞得中共天天魂不守舍,窮於應付。”蔣介石十分欣賞他的建議,“反攻大陸”無所不用其極,然而最終不過是徒勞而已。  在島內,國民黨特務卻獲得瞭意外的成功,這是因為臺灣當局建立瞭國防部總政治部,由蔣經國出任主任,開始對軍隊和保安機構實施嚴密的特務監控。在這個機構的策劃下,國民黨軍警對中共地下黨組織展開瞭有效的破壞,其中就有所謂偵破國民黨中將、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的“共諜案”。  原來,為瞭配合解放臺灣,中共秘密交通員、中共華東局特派員朱諶之由香港潛入臺灣,與潛伏在國民黨國防部擔任參謀次長的吳石(代號為“密使一號”)接觸。吳向其提供瞭一批絕密的臺灣軍事情報,其中有“臺灣戰區戰略防禦圖”等,以及舟山群島和大小金門的“海防前線陣地兵力、火器配備圖”、臺灣島各戰略登陸點的地理資料分析、國民黨海軍空軍的部署及兵力情況等,這批情報很快由香港送到華東局和北京。據說毛澤東得知此事後,當即囑咐說:“一定要給他們記上一功喲!”然而不久之後,國民黨“保密局”特務抓獲瞭中共臺灣工委委員陳澤民,又最終抓獲瞭工委書記蔡孝乾。蔡經受不住考驗,折節叛變,遂導致島內四百多名地下黨員被捕,吳石、朱諶之也在其中,並且後來都被執行瞭死刑。  吳石案是谷正文一手經辦破獲的。在谷正文帶領特務逮捕瞭吳石後,吳石堅不吐實,為此,谷正文心生一計,使詐派人把吳石的妻子王碧奎帶到自己的傢裡,讓自己的妻子陪同她拉傢常,談話中謊稱自己於吳石在南京擔任國防部史政局局長時,還隻是一個科員,多虧吳石的提拔才升為上校,現在吳石既然出瞭事,自己很想幫他等。王碧奎不知有詐,受騙說出吳石與朱諶之曾多次見面等。於是谷正文報告毛人鳳,坐實瞭吳石案。事後毛人鳳好奇地問谷正文是如何破案的,谷正文如此這般說瞭一番,毛人鳳笑著說:“好厲害!以後可得小心防著你咯!”據說毛人鳳從不開玩笑,而這個玩笑,正說明谷正文的“厲害”。  對這樁重案,蔣介石無比震驚,全程親自督辦。據說吳石在臨刑前還寫有一首絕筆詩:“天意茫茫未可窺,遙遙世事更難知。平生殫力唯忠善,如此收場亦太悲!”吳石被害後,谷正文派人搜查其住宅,卻發現這位中將的傢產僅有一根金條(四兩),在場的特務連連感慨:“這麼大的官,太不值得瞭!”  經谷正文偵辦的“匪諜案”,一共牽連2000多人。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六、“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空難案  這曾是國民黨特務一手造成的令人發指的大案,其中也有谷正文的身影。那是1955年4月,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擬飛赴印尼萬隆參加亞非會議,按計劃代表團是在香港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後周總理臨時改變計劃,從昆明取道仰光抵達雅加達,而代表團其他成員所乘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在飛離香港4個多小時後發生空難,即因定時炸彈爆炸而失事,死難者有8名中方人員和3名外籍人士。分頁:5/7頁  上一頁34567下一頁  該事件,一說是谷正文在毛人鳳的批準下指示“保密局”香港負責人趙斌承幹的,也是谷正文一生最得意的一次特務行動。不過,事實或與其口述自傳有所出入,即其主謀應是趙斌承,谷正文是參與者,細節是國民黨特務用50萬港幣收買瞭香港啟德機場一名鄺姓清潔工,乘打掃之機將一枚牙膏形的塑膠炸彈放到飛機機翼的起落架縫隙中,而谷正文的任務則是將清潔工帶去臺灣領賞。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發生後,輿論大嘩,國民黨特務的毒辣和殘暴成為眾矢之的,毛人鳳卻因此升為中將,成為“保密局”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的中將局長。谷正文面對指責竟不知羞恥,居然發問說:“我是個壞人嗎?”  七、謀殺白崇禧案  晚年谷正文自述曾參與謀殺白崇禧,而白崇禧系“桂系”首領,歷史上曾與蔣介石有隙,特別在李宗仁回歸大陸後,為蔣所深惡痛絕。白崇禧追隨國民黨至臺灣後,一直處於居閑狀態,據說蔣介石曾密令毛人鳳對其采取制裁行動,而接獲任務的則是谷正文。谷正文籌劃暗殺,必須保證不留下半點痕跡,於是有多次驚險的暗殺行動——有未遂的“軌道謀殺”,即在白崇禧出行時,讓其所乘山間軌道車脫軌墜入深谷,所幸千鈞一發之際,白崇禧被副官推出車外;有“毒殺計劃”,即白崇禧因喪偶尋有一情婦,谷正文企圖收買之,並囑其將白毒死,但對方不予配合,計劃也就無疾而終;此後,谷正文聽說白崇禧又與一女護士相處,谷正文遂在白崇禧喝的補酒中下毒,致其斃命,其狀是白崇禧死在臥室的地板上,屍體周身發紫,睡衣和床單也被撕得稀爛,床頭還有半杯沒有喝完的酒雲雲。  1946年戴笠死於空難後,“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清點其遺物時,註意到戴笠在日記中提到的一句話:“郭同震讀書甚多,才堪大用。”據說從此接替戴笠的毛人鳳遂對“郭同震”刮目相看,常常委以重任,谷正文也由此成為國民黨的高級特務頭子。  最近白崇禧兒子白先勇編著的《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廣西師大出版社2012年版)內稱:白崇禧的死亡不可能是蔣介石下毒。他說:“關於父親去世的謠言傳得已經好像‘間諜片’。這些說法源於臺灣的一個退休特務谷正文的文章。此人自稱是監控白崇禧小組的成員,接受瞭蔣介石下達的命令。這完全是他自己的幻想。理由是,首先,蔣介石絕對不可能授命給他,他的級別差很遠。其次,用酒來下毒也太笨瞭,萬一毒不死怎麼辦?”白先勇還說:其實,“父親在臺灣沒有任何實權,跟外界也沒有聯系,對蔣介石不構成威脅,所以沒有必要謀害。而且父親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隨便弄這種事,會鬧成國際事件。再有,父親的葬禮蔣介石也去瞭。如果他令人下毒再去參加,也未免太過分瞭。”關於白崇禧的死因,白先勇認為是心臟病突發。分頁:6/7頁  上一頁4567下一頁  關於谷正文的所為,大大小小還有許多,其中曾被熱傳的,還有歌手鄧麗君臺灣間諜案、制裁李登輝未遂案等。  前者,谷正文回憶說:“鄧麗君是臺灣國民黨國傢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工作人員,隸屬於‘臺灣國傢安全局’第三處,配合協同工作的是我所在的臺灣國民黨國防部軍事情報統計局。”此事真偽,後來日本記者宇畸真和日本作傢渡邊也寸予以追蹤采訪調查,出版有《鄧麗君的真實》一書,內稱:“關於鄧麗君是間諜一事,我們的結論是肯定的”,即“在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即上世紀60年代的後半期),她所能選擇的道路也隻有這一條,即當時的社會現實迫使鄧麗君走上瞭‘間諜’這條道路”,當時“冷酷的國際政治硬將鄧麗君推上瞭政治舞臺”。對此,谷正文還回憶說,1968年夏天,鄧麗君收到來自新加坡的邀請書,邀請她參加1969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劇院舉行的“慈善音樂會”的演出,其時,年僅15歲的鄧麗君向臺灣有關部門提出瞭出境申請,與之一同提出出境申請的,還有她的母親趙素桂。當時臺灣仍處於軍事管制的戒嚴令期間,進出臺灣的任何人都毫無例外地受到臺灣安全局的嚴格審查,而出入境申請的審查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即申請人是否能夠利用現有條件為臺灣政府進行情報工作,為瞭獲得出境的許可,許多人也不得已地接受這一交換條件,從而被收編為臺灣國傢安全局的情報人員,鄧麗君正是如此,是被動接受而已。對此,谷正文解釋說:“像鄧麗君這樣的情報人員,原則上與專業間諜有著根本的區別,他(她)們不承擔那些需要特別間諜技能的諜報工作,而隻是利用他(她)們現存的條件,在適當的情況下為臺灣國民黨政府效勞,充其量也隻能算是個信息傳遞媒介而已。”  前臺灣“總統”李登輝有過早年加入臺灣共產黨以及脫離臺灣共產黨的經過,那是李登輝於1946年從日本返回臺灣之後入讀臺灣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之時,正值“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前,後來他還加入瞭中國共產黨,但他自視太高,與黨組織和“新民主同志會”的其他人不合,最後脫離而出。李登輝後來解釋自己“脫黨”的原因,是因為自覺並不適合黨組織的活動,而此前他因為自己是學經濟學的,喜歡從學術的角度研究馬克思主義著作,並不是真正喜歡參加共產黨。“脫黨”後的李登輝遂與中共黨組織完全脫離瞭關系。  卻說到瞭1990年前後,有人曾欲“制裁”李登輝,當時谷正文表示:要揭發李登輝過去是共產黨一事,他是願意做的;不過他反對以武力“幹掉”李登輝,因為“要殺掉李登輝太容易瞭”,但如何善後呢?“尤其是面對美國的不滿,如何去解決呢?”  此刻的谷正文,倒是在兇狠之外多瞭一點“大局觀”。分頁:7/7頁  上一頁567下一頁

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老婆是誰? 戴笠後人簡介

  導讀:在許多諜戰劇中,大多分為軍統和中統,而在軍統中,我們常常聽到“戴笠”這個名字。沒錯,他就是軍統局局長,長期在軍統從事特務與間諜工作,被稱為“間諜王”。那麼戴笠後後人嗎,他的老婆是誰,後人又是誰?接下來通過戴笠的簡介來獲取答案。  戴笠簡介  原名:戴春風  出生地:浙江省江山市  出生日期:1897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1946年3月17日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第六期  職業:國民政府軍統局局長  戴笠,原名原名戴春風,字雨農,1915年與毛秀叢結婚,早年在上海認識蔣介石。1926年入黃埔軍校,畢業後任蔣介石侍從副官,1928年開始進行情報活動。1930年建立國民黨第一個特務組織調查通訊小組“十人團”,戴笠深受蔣介石寵信,1932年,蔣介石在南京秘密成立“藍衣社”,戴笠被任為特務處處長。   1938年特務處擴大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戴笠任副局長。1942年.美蔣聯合組成特務機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戴笠為主任。1943年,兼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緝私總署署長,兼任財政部戰時貨物運輸管理局局長。  1943年與上海影後胡蝶同居於中美合作所內的楊傢山公館,1945年,戴笠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6年3月17日,戴笠從北平飛往上海轉南京途中因飛機失事身亡。1951年春天,戴笠墓被夷為平地。相關閱讀推薦:戴笠抗戰勝利後的哀嘆:早晚會死在蔣介石手裡 “殺人惡魔”戴笠喪命於自己部下的蹩腳伎倆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被戴笠幽禁同居三年的日子[圖] 杜月笙識人之能:與賭場小混混戴笠當場結拜 “軍統女特務”眼中的戴笠:他給我的印象很正派

鬼見瞭都怕:揭秘歷史上曹操身邊的“特務”們

  導讀:讀過《三國志》的人,隻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三國時魏國的奠基人曹操設置的“校事”,就是一個類似明朝東西廠的特務機構。世人皆知,曹操疑心病特重,對誰也不放心。  幾年前,電影《錦衣衛》播出後,身邊許多人便認為大明王朝是“特務機構”最多、特務最猖獗和社會最黑暗的時代。是朱元璋開創瞭利用“特務”秘密刺探消息、監督官與民的先河。這可能有點“抬舉”朱元璋及大明王朝瞭。其實,讀過《三國志》的人,隻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三國時魏國的奠基人曹操設置的“校事”,就是一個類似明朝東西廠的特務機構。世人皆知,曹操疑心病特重,對誰也不放心。為瞭及時掌握群臣和民間對他是否忠心,便廣佈耳目、刺探隱秘,這跟他詭詐殘忍、善用權謀的心理也十分吻合。  《三國志》裡說,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三年,回到許昌,初置軍師祭酒(這是司空的僚屬,也是曹操置官之始),後來出現一種特殊的官員“校事”,第一任校事的頭目是盧洪、趙達。至於他們如何為所欲為、濫用權力、殘害無辜,古典古籍裡著墨不多,但記有當時軍中流傳的諺語:“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這與大明王朝官員和百姓聽到魏忠賢、劉瑾的惡名立即懼怕的心理是一樣的,這足以說明曹操的“特務”都是鬼見愁一般的人物。   曹操時的法曹椽(相當於現在的最高大法官)高柔,曾就“校事”嚴重破壞朝政與體制等向曹操進諫:“設法分職,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達等數以憎愛擅作威福,宜檢治之。”曹操卻回答:“卿知達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舉而辨眾事(事無大小皆能偵悉),使賢人君之為之,則不能也。”曹操說的很坦然,如果將全部精力用在“刺舉”上,賢人君子能做得到嗎?這說明,這些“校事”是在曹操默許下行事的,但曹操又根本沒拿他們當人看(起碼沒把校事跟賢人君子同等對待),這也是曹操對待“特務”的態度跟大明王朝統治者寵信特務的最大區別,否則像高柔那樣的正直法官也會遭特務暗算。   史書載,數年間,吏民被“校事”刺探及秘密抓捕的案件多達萬計,高柔等始終上表要求核對虛實還民公道。從這些記載看,曹魏的“特務”構陷起“冤假錯案”並不比明王朝東、西廠和錦衣衛誣陷的案件遜色。  在“特務”的設置上,曹操的後代跟朱元璋的子孫也是一樣的,越往後越猖狂。到曹魏第四代曹芳接位,校事的權力絲毫不比明代東、西廠小,他們上察宮廟、下攝眾司。法造於筆端,獄成於門下。直到司馬氏專權之後,考慮到校事都是曹魏舊人,才下旨撤銷校事一職。相關閱讀推薦:什麼是屯田制?曹操為什麼實行屯田?讓曹操父子三人爭相搶奪幾欲反目的一個女人是誰哪個女人讓曹操臨死仍念念不忘?曹操最愛哪個女人曹操傢三代媳婦因何均不得善終?曹操傢女人的結局揭秘:歷史上奸雄曹操為何在需要人才時殺呂佈? 揭秘:歷史上曹操為何對典韋和郭嘉大哭特哭?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與特務政治的真相

  清末民初,中國民眾好談宮闈秘聞,即便識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讀懂的通俗小說,自然成瞭“講新話”的最佳載體。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嚴政治的強權統治者,關於他的流言蜚語在民間廣為流傳。在世人眼裡,這位皇帝奪位前老謀深算,即位後冷酷無情。他屢行大獄文網森嚴,廣佈耳目,令人談虎色變……。凡此種種都為他的統治蒙上瞭一層詭秘的色彩。當時的小說以雍正軼事做為談資的有胡蘊玉《胤禛外傳》、孫劍秋《呂四娘演義》、紫萼《梵天廬叢錄》、和蔡東藩《清史演義》、燕北老人《滿清十三朝宮闈秘聞》等等。這些小說言稱借史實演繹成篇,其實都是擇采民間傳說,進行藝術加工而成。其間有一個值得註意的藝術形象:“血滴子”。“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處,不可確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類似的藝術構思起到瞭引導社會輿論,借古諷今的作用。然而,歷史總是有其客觀性的,雍正到底是一個好皇帝,抑或是一個壞皇帝;他的強權政治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還是阻礙歷史前進的?必須從史實中去加以考察、認定。”血滴子”的形象特征是詭秘、殘暴、人治加鐵腕,藝術原形是雍正朝的特務組織和密折制度。  那麼,“血滴子”與特務政治的真相是什麼?筆者不揣簡陋擬加以正之:  據史書記載,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還在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於死亡非常突然,於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瞭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瞭雍正首級。  雍正年間,湖南秀才曾靜因不滿清廷統治,上書陜西總督嶽鐘祺(嶽飛的後裔)策動反清。事後,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對案犯嚴加審訊,廣肆株連,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呂留良文字獄案。曾靜等人鎯鐺入獄,後被滿門抄斬,呂留良一傢也未能幸免。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傢中,幸免於難。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秉性剛強,得知其全傢祖孫三代慘遭殺害,悲憤填膺,當即刺破手指,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個大字。於是隻身北上京城,決心替全傢報仇。途中巧逢高僧甘鳳池,四娘拜之為師。甘授呂四娘飛簷走壁及刀劍武藝。 雍正  之後,呂四娘輾轉進京,設計潛入幹清宮,刺殺雍正,削下頭顱,提首級而去。民間又盛傳雍正大葬時隻得以金鑄頭代之,葬於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  (1)關於“血滴子”和粘桿處  小說是有事實的“影子”。在文人筆下雍正被刻畫成精諳武藝、神通廣大的陰謀傢,他的手下豢養瞭一批技藝絕倫的俠客力士,操持著一種名曰“血滴子”的殺人利器,能取敵人的首級於千裡之外。同時,“血滴子”也是秘密殺手的代稱。據傳,雍正的八弟“阿其那”(允祀)、九弟“塞思黑”(允)都是為“血滴子”所殺。顯然,此類荒誕不經的描寫不能作為信史。然而,雍正確實是以處於弱勢的政治力量在奪儲鬥爭中取勝的。他能登上寶座,除瞭本人工於心計和有一套政治手腕外,還得力於他有一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這個組織便是“粘桿處”。  顧名思義,“粘桿處”是一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雍正還是皇子時,位於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一些高大的樹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葉中有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胤便命門客傢丁操桿捕蟬。康熙四十八年,胤從“多羅貝勒”被晉升為“和碩雍親王”,其時康熙眾多皇子間的角逐也到瞭白熱化的階段。胤表面上與世無爭,暗地裡卻制定綱領,加緊瞭爭儲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訓練傢丁隊伍,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四處刺探情報,鏟除異己。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雍正登上皇位後,為瞭鞏固專制統治,也為瞭酬謝黨羽,在內務府之下設立瞭“粘桿處”機關。“粘桿處”的頭子名“粘桿侍衛”,是由有功勛的大特務擔任的。他們大多是雍正藩邸舊人,官居高位,權勢很大。粘桿處的一般成員名“粘桿拜唐阿”統稱“粘桿拜唐”,由小特務充任。他們都是內務府包衣人,屬未入流,薪水不高,但每天跟隨雍正左右,炙手可熱。  可見“粘桿處”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務機關,實則是一個特務組織。小說中所謂的“血滴子”大約指的就是粘桿處的這些人。不難推想,雍正是把政敵比作魚、蟬、蜻蜒一樣的小動物來撒網捕捉、加以控制的。  “粘桿處”雖屬內務府系統,總部卻設在雍親王府。雍正三年,胤禛降旨雍親王府改為雍和宮,定為“龍潛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後的行宮並未改覆黃色琉璃瓦,殿頂仍覆綠色琉璃瓦,有人認為:雍和宮雖為皇帝行宮,曾經有一條專供特務人員秘密來往的通道。但是,今天的雍和宮其實是一個森嚴的特務衙署,為瞭不致秘密外泄,才改府為宮。還有一種傳說:在雍和宮已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跡瞭,很可能雍正的兒子乾隆為瞭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遺跡,改雍和宮為喇嘛廟時,已加以徹底翻修,將之平毀無痕。  “粘桿處”在紫禁城內還設一個分部,禦花園堆秀山“禦景亭”是他們值班觀望的崗亭。山下門洞前擺著四條黑漆大板凳,無論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桿衛士”和四名“粘桿拜唐”坐在上面。雍正交辦的任務,由值班人員迅速送往雍和宮,再由雍和宮總部發佈命令派人辦理。雍正去世後,乾隆皇帝繼續利用”粘桿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粘桿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弛。  (2)別出心裁的密折制度  告密,為君子所不恥,因為這是不正當的手段。可是在雍正麾下互相告密卻是官員的常課,被視作為本職工作的一部分。雍正二年,封疆大吏漸閩總督覺羅保、山西巡撫諾珉、江蘇佈政使鄂爾泰、雲南巡撫揚名時突然遭到皇帝嚴厲的斥責,緊接著宣佈停止他們給皇帝上奏的權利。作為一個封建官僚,除瞭降罪撤職,再也沒有什麼比被剝奪其參政言事的權利更為嚴重瞭。  為何事得罪?可以參見雍正七年胤給鄂爾泰的侄子鄂昌的一段批示:“密之一字,最緊要,不可令一人知,即汝叔鄂爾泰不必令知。”原來,覺羅保們是因為向外人透露給皇帝奏章的內容被懲罰的。這種不得讓第三者知道的奏章,不是題本、奏本,而是雍正朝的一種特殊的文書制度–奏折。  古代臣對君的報告名目繁多,常用的有章、表、議、疏、啟、書、記、札子、封事等。清代沿襲前明制度,用題本和奏本兩種形式。題本是較正式的報告,由通政司轉送內閣申請擬旨,再呈送皇帝,手續繁復,又易泄密。奏本不用印,手續較簡,但也要做公文旅行,毫無機密可言。奏折的要旨就在一個”密”字,它由皇上親拆親行,任何第三者都無權拆看,有很強的保密性。因此,雍正登基的第十四天,便下瞭一道收繳前朝密折的諭旨,使密折逐步形成瞭一種固定的文書制度。在雍正欽定的規章裡,從繕折、裝匣、傳遞、批閱、發回本人,再繳進宮中,都有一定的程序,不允許紊亂。按照密折的內容,分別規定用素紙、黃紙、黃綾面紙、白綾面紙四種繕寫,並使用統一規格的封套。密折須本人親筆,臣工繕寫完後,加以封套、固封,裝入特制的折匣,用宮廷鎖匠特制的銅鎖鎖住,坊間鎖匠配制的鑰匙是絕對打不開密折匣的。密折派專人送達。給皇帝上密折是一種特權更是一種榮譽。現存最早的奏折是康熙三十二年的奏折。當時有資格上奏的隻是由中央派到地方上的常設官員,他們大多是皇帝傢臣。如江寧、蘇州織造什麼的。終康熙一朝密奏者隻有百餘人。而雍正朝卻多達一千一百多名,逐步擴大到各省督撫、藩、臬、提、鎮等。何等官職才有資格密奏,誰也說不清。與其說依品級,不如說視與皇帝的關系而定。到瞭雍正後期,甚至連知府、同知副將等一些微職也可特許準奏。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上密折是特權,有權力就有義務,臣子們在洋洋得意於自己恩寵的同時,不知不覺中把前程也付之於這一奏折瞭。奏折的內容千殊萬別,上自軍國重務,下至身邊瑣事,無所不包。雍正朝的密折不但用來陳事,還用來薦人。於官員的登用、陟黜極為留意,他曾一再透露:”朕惟治天下之道,首重用人。”雍正考察地方的吏治,著重點是對地方的官吏的檢查。他給官員授權,允許越境奏事;可以越級監視,上下牽制,這種方法使雍正瞭解瞭很多的情況。諸如地方政事的好壞,官員中誰認真負責,誰搪塞敷衍。也使為官者人人震懾,不敢輕蹈法網。但是,雍正很講究體制,他不允許下級超越職權。他一再告誡臣子:“今許汝密折奏事,切毋籍此挾制上司,而失屬官之體。”  密折作為君臣間的私人通訊,可以無話不談;臣下獻議,皇帝先睹為快,可以通達下情,直接批上自己的意見;國傢有所興榮,臣下有不同看法,也可以婉轉諫勸。奏折制隻是一種文書制度。它雖是無形的,但比之某個官衙的設置所產生的影響,卻遠遠超出一般的衙門的興廢。楊啟樵先生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中認為:密折制是雍正推行專制政治的有效手段。之一,皇帝可以直接處理庶務,強化其權利;之二,有效地控制瞭官員,使他們互相牽制,效忠於皇上。密折制度牽涉到君臣間的權力的分配,是官僚政治的重大改革。  (3)情報網的由來  在雍正朝每一個具有奏折資格的人都有權向皇帝密告自己的同僚、下級甚至上司;同時在他監視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被置於別人的監視中。雍正並不忌諱談到告密,他標榜自己“朕勵精圖治,耳目甚廣”。從現存的資料分析得知,他的耳目觸角遍及全國各地。有以奏折制度為依托的明線,又有由特工所織成的若幹暗線。一切都是無形的卻又很制度化。其情報網組織的人員,一為科道言官和寫奏折的官員;二為雍正所培養的一批禦前侍衛;三為通過各種渠道推薦給各省督撫的書記、長隨等。  探究雍正情報網的設立,起因有三端:一是政體上的原因。清代以族國立制,皇帝是臣子的最高主子。傢臣效忠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官員以取得與皇帝進行私人通信的資格為榮。二是受當時的政治形勢所迫,這是直接的原因。康熙朝的儲位之爭在雍正初年的延續,造成瞭雍正瞭解民間動向的迫切性,也增加瞭他嚴格控制官僚們思想行為的自覺性。三可說是集權的需要,這是最本質的原因。楊啟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中指出:“君主專政時代,人君深居九重,與外界隔閡,政事則委諸大臣,但又恐所托非人,為非作歹,貽誤蒼生,甚或生覬覦之心,危及江山,因此不得不廣佈耳目,以周知庶務,通達下情。”按照他的觀點,高高在上的皇帝並非高枕無憂。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危機感,生怕臣子不忠,生怕佞臣篡權,對每一點星星之火都要防微杜漸,隨時撲滅,以免失去控制,形成燎原之勢。歷代的特務機關都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諸如 “詔獄”、“大誰何”、“麗竟門”、“不良人”、“侍衛司獄”、“內軍巡院”等。最有名的當推明代的“廠衛”,其荼毒臣民的殘酷和恐怖令人談虎色變。歷史的經驗值得註意,公開的任用特務,不得人心,且目標太大,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下情不能不周知,耳目不能沒有。有此殷鑒,雍正所建立的情報網才有更多的創意。  雍正情報網監控的主要對象是臣子。雍正以為用人得宜則地方獲治,此乃敷政寧人的根本。所在,他有一個基本信念,那就是對官員要不時體訪,防其改節。他的用人政策有三個要旨:廣采輿論、時加訪察和乾綱獨斷。以廣東省的官箴為例,略見一斑。廣州提督王紹緒系寵臣鄂爾泰所薦,雍正也曾予以“明敏穩妥”的考語,但他疑惑王紹緒“偏於養柔,恐不能克勝現任”,因此命廣州將軍石禮哈”留心探聽,便中據實奏聞”。石禮哈對王紹緒不錯,說他:“ 念念不忘聖恩,志潔行清,勤於辦事”。雍正仍不放心,再向兩廣總督孔毓、署理廣東巡撫傅泰調查,直到再一次證實王紹緒操守極好,這才罷休。為瞭一名提督的任用,他不惜勞動眾人。又如傅泰,不但監視王紹緒,還訪察過廣東佈政使王士俊、廣東按察使婁儼。照此說傅泰所得的寵信應該是很高的,但是,傅泰又何嘗不受他人監視?從《朱批諭旨》可知,王士俊和廣東總督郝玉麟都負有密報傅泰行止的使命。由此,一省大小官員均在互相監督之中。將軍和總督可以密報提督、巡撫;提督、巡撫對總督,也要按皇帝的要求提供所需要的情報。章學誠在研究《朱批諭旨》時說:“彼時以督撫之威嚴,至不能彈一執法縣令、詈誤之吏,但使操持可信,大吏雖欲擠之死,而皇覽能燭其微。愚嘗讀《朱批諭旨》,而嘆當時清節孤直之臣遭逢如此,雖使感激殺身,亦不足為報也。”所嘆正是封建政治尊卑統屬,督察參劾均有定制,而雍正卻隨心所欲地混亂上下次序。一方面皇權得到瞭最大限度的鞏固,另一方面臣子們卻處在被愚弄的境地中。  雍正的耳目還有一類是發往督撫處試用後補的侍衛,如雍正曾派遣十個禦前侍衛到川陜總督年羹堯處學習軍事。這些侍衛賦有瞭解該地官民情況的職責,同時身負監視封疆大吏行止的密務,應該隨時隨地向皇帝密報年羹堯的表現。不曾料他們被年羹堯恩威並重收買下來,給雍正的密折中充滿瞭對年羹堯肉麻的吹捧。做皇帝的得不到任何真實情況,非常惱火。當年羹堯獲罪時,他在給侍衛的朱批中連斥”卑鄙”令他們不必再回京。  在文人筆記和小說中,有許多對密訪人員的記載和描寫。有些情況因資料本身語焉不詳已弄不清楚瞭,但有一批人在為雍正幹密訪的勾當則是千真萬確的。趙翼在《簷曝雜記》中述及:官僚王雲錦元旦在傢裡與親朋好友打葉子牌,不知怎麼丟瞭一張。第二天上朝,雍正詢問他新年假期做瞭些什麼。他從實回奏,雍正點頭稱是,說他細事不欺君,不愧為狀元郎,隨手從袖中把那張丟失的葉子牌掏瞭出來。王雲錦驚駭有加五體投地。這樣的說法近乎演義,不實的成分很多,但是雍正用耳目以獲取真實情況卻是事實。  有一利必有一弊。雍正要求親信和非親信、瞭解或不甚瞭解的官員都互相監督。文員武弁、上下級之間、中央派員和地方官員交互進行。文武不同途,這樣互察已出瞭正常的范圍。上級監督下級,本是應有職責;但密訪密奏,不是正常考核。特別是下級匯報上級、屬員匯報主官更是極不正常。這種不正常的手段必然會招致朝臣們的非議。雍正去世後不到一個月,原監察禦史謝世濟和伯爵欽拜就大聲疾呼取消密折制,他們聲淚俱下歷數密報的弊端:“小人多以此說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無由申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他們在《論開言路之疏》中提出:“欲收開言路之利,且先除開言路之弊。”盡管,新一代君主乾隆對於他們的發難不以為然,繼續把密折當作法寶相襲相沿。然而,這位新皇帝對於那種訓練特務、派遣耳目的手段也感到過於兇殘瞭。為瞭替父親重塑形象,掩蓋其敗政;更為瞭給自己留下好的口碑,從此他再沒有大張旗鼓地強調要強化情報網、並重用那些專事密報的耳目。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美國中情局幫蔣介石封鎖大陸 培訓特務參與偷襲!

  中情局幫蔣介石封鎖大陸:1949年6月,國民黨政權撤退到臺灣。為瞭遏制新生的人民政權並準備卷土重來,蔣介石開始瞭“閉港政策”。國民黨封鎖瞭北起遼河口,南至閩江口,其間包括秦皇島、天津、永嘉、寧波、上海等重要口岸的沿海區域。並向全世界宣佈,在上述海區“嚴禁一切外籍船舶駛入”,“一切海外商運均予停止”。隨著東南沿海省市的相繼解放,臺灣當局實施海上“閉港”的區域,也逐步擴大,凡是他們能夠到達的沿海港口、近海航道和島嶼都實施封鎖。美國對臺灣當局的“閉港政策”從默認到公開支持。盡管美國的商船也遭到過襲擊和截留,但美國政府依然從“大局”出發,采取一切措施支持臺灣當局。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美國匹茲堡市註冊成立瞭一傢“西方企業公司”(簡稱“西方公司”),這傢公司的總部設在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在金門島、大陳島和白犬島設瞭聯絡站,旨在策劃、訓練、裝備國民黨軍隊襲擾大陸,為國民黨軍隊攔截開往大陸港口的中外商船提供情報支持。這傢公司在臺灣的首任老板是美國中校皮爾斯。  訓練大批特務頻繁襲擾大陸  1951年,“西方公司”為幫助臺灣當局向中國大陸派遣特務,在臺灣淡水開辦瞭“遊擊幹部訓練班”,設置瞭高級隊、通訊隊、爆破隊、情報隊、心理作戰隊,並開設瞭標語宣傳、新聞廣播和造謠追謠等課程。授課老師由美國“教官”桑姆士、皮爾斯等十幾人組成。培訓人員經“西方公司”全面“包裝”後,便被派到臺灣外圍島嶼,構成包圍中國東南沿海的情報網,直接向新中國進行各種特務情報活動。   “西方公司”最大規模的活動是訓練國民黨盤踞在浙江沿海島嶼的雜牌部隊。當時,“西方公司”主辦瞭“東南訓練團”,3個月一期,每期訓練一個大隊。為瞭執行特殊任務,“西方公司”又從各個大隊中挑選人員,成立瞭一個登陸連。從1953年11月開始,“西方公司”將登陸連拉到大陳島,進行瞭為期一年的特殊訓練,使他們掌握瞭爆破、通訊、遊泳、劃船、拳擊等技能,以完成用武裝襲擊的方式獲得情報的任務。經過訓練和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在“西方公司”的直接指使下,對大陸沿海實施瞭多次襲擾、偵察行動,但都遭到瞭失敗。  1954年10月21日晚,“西方公司”派遣一個登陸排,乘美國輪船“藍天使”號從大陳島出發執行武裝登陸任務。登陸後,3個班分頭行動,但沒想到剛下船就遭到瞭人民解放軍的圍攻。這些本想打探情報的特務丟下十幾具屍體後就倉皇逃瞭回去。在船上督戰的“大陳防衛地區司令部”和“西方公司”的代表見登陸排大敗而歸,惱羞成怒,當即將排長撤職。相關閱讀推薦:蔣介石和國民黨全面潰敗原因:獨享抗戰勝利果實揭秘:蔣介石如何成為朝鮮戰爭的最大贏傢國民黨丟掉大陸後蔣介石最恨誰:蔣日記揭露“兇手”蔣介石嫡系部隊1953年從越南海上撤軍的內幕!驚訝:蔣介石在臺灣反腐也有“八項規定”! 蔣介石殺人不見血:白崇禧真是性過度死在公館?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在美國的慫恿下,臺灣當局有恃無恐,瘋狂襲擊、截留與大陸有貿易往來的各國商船。實施“閉港政策”。不久國民黨軍隊就在長江口外襲擊和截留瞭英國貨輪“安琪色施”號、“摩勒”號、“隆美”號、“濟南”號、“和生”號。這使英國不得不派軍艦為商船護航。一次,英國護航艦隊的4艘驅逐艦護送商船行至長江口,突然遭到國民黨海軍3艘“太”字號驅逐艦的攔截,英方急忙將附近一艘巡洋艦和一艘護衛艦調來增援。面對英方的全副武裝,國民黨海軍縱使來勢兇猛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雙方在海上僵持瞭3天之久,差點釀成瞭一次大規模的海戰。  在“閉港政策”時期,很多國傢的商船及物資都被國民黨掠奪。朝鮮戰爭爆發後,在美國的授意下,臺灣當局將襲擊的主要目標定為社會主義國傢船隻。“西方公司”利用他們訓練的特務,四處搜集情報,以提高襲擊的準確度。1953年10月,波蘭油船“普拉卡”號滿載上千噸的物資,由中東開往上海。這個消息被“西方公司”的特務獲悉。國民黨海軍將其截獲,並押往高雄港。該船不僅物資被掠,而且船的名字也被改為“賀蘭”號,編入瞭國民黨海軍。   1954年5月,波蘭貨輪“哥特瓦爾德”號滿載自行車駛往中國,途經臺灣海峽時,被“西方公司”特務偵察到,國民黨海軍迅速出動,將其搶劫並押至高雄港。該船被改名為“天竺”號,編入國民黨海軍。船上運載的自行車也難逃厄運。這批自行車是中國從東德訂購的,其造型獨特,堅固耐用。國民黨十分喜歡這批自行車,將其分配給傢屬使用。幾十年後,在金門、馬祖仍然可以看到這些自行車的影子。  同年6月23日,蘇聯“陶普斯”號油輪滿載航空汽油由中東開往中國天津,途經臺灣海峽時,被“西方公司”特務發現,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馬紀壯接到情報後,親自乘“丹陽”號驅逐艦前去攔截。“陶普斯”號被強行押到臺灣,改名為“會稽”號,編入國民黨海軍。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陶普斯”號上有40多名蘇聯船員,“西方公司”想策反這些船員投奔“自由世界”,以造成國際影響。臺灣情報部門體會到美方的意圖,著實下瞭不少功夫。除瞭為蘇聯船員提供舒適的旅館外,還準許他們上酒吧,晚上則“供應”女人,並暗中錄像,作為要挾他們的手段。但絕大多數蘇聯船員拒絕瞭他們的拉攏和腐蝕,毅然回國。  事後,蘇聯政府也曾就此事向聯合國申訴,卻遭到美國的阻撓不瞭瞭之。蘇聯政府還曾派出艦隊在臺灣海峽附近遊弋,試圖奪回油船,但由於國民黨海軍事先早有防備,不讓油輪出港,也未獲成功。國民黨炸沉、襲擊、攔截外國商船的行為,引起國際社會的憤慨,不少國外媒體稱國民黨海軍是“海盜”。“西方公司”自以為偽裝巧妙,行蹤詭秘,其行動不為人所知。殊不知它在臺灣活動不久,底細就被泄露。“西方公司”的內部人員因自作聰明,自己露瞭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一次,國民黨海軍攔截瞭一艘名叫“黑利康”的英國貨船,白犬島聯絡站負責人邁克爾馬上派翻譯郭立墨去和船長談話,企圖套取情報。沒想到英國船長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不僅沒將情報透露給郭立墨,反而把“西方公司”的底細搞清楚瞭。英國船長回到香港後,將“西方公司”的情況公之於眾,甚至連白犬島上美國人的姓名及身份都說得清清楚楚。港英當局一氣之下,宣佈不準“西方公司”的人去香港度假,使美國人大失臉面。   隨著中國沿海島嶼的相繼解放,臺灣當局已無力繼續實施“閉港政策”,不得不放棄封鎖。“西方公司”經過瞭4年的“辛勞”也一無所獲,自感大勢已去,不得不於1955年宣佈關閉,其業務由美國“海軍輔助通訊中心”接管。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國民黨丟掉大陸後蔣介石最恨的是美國!民國將亡,人心渙散,大勢已去,蔣不是恨毛澤東,而是一恨美國,二恨桂李。  國民黨馬上失天下,中國歷史在1949年由槍桿子翻開瞭新的一頁。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認為,盡管國民黨的失敗是“歷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軍事上的失敗。作為“黨國”重心,以一人領黨、國、軍,蔣介石對軍事失敗負有最大的責任。  遷臺之後,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有什麼反思麼?  高華:民國將亡,人心渙散,大勢已去,蔣不是恨毛澤東,而是一恨美國,二恨桂李。蔣責美袖手旁觀,不救他。1949年1月3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此次革命剿匪之失敗並非失敗於共匪而是失敗於俄史(斯大林),亦非失敗於俄史而是失敗於美馬(馬歇爾),“美必後悔莫及而馬歇爾須負全責”。蔣自欺欺人地認為,如果他不是被逼下野,中共就不會獲勝,所以他在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中大罵:“桂李投機取巧爭權奪利寡廉鮮恥忘恩負義。”   當然蔣介石也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過失所在:1949年2月1日,蔣介石在故鄉溪口寫道:“為政二十年對於社會改造與民眾福利著手太少,而黨政軍事教育人員,更未註意三民主義之實行,今後對於一切教育,皆應以民生為基礎。亡羊補牢未始已晚也。”到該年年底,蔣介石在臺北草山的革命實踐研究院曾總結出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原因:“我們此次失敗,並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打倒瞭自己。”因為“我們的軍隊”是“無主義、無紀律、無組織、無訓練、無靈魂、無根底的軍隊”,“我們的軍人”是“無信仰、無廉恥、無責任、無知識、無生命、無氣節的軍人”。  1949年的最後一天,蔣在日記中自省:“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而最令蔣感到苦痛且悔之已晚者,乃是“軍隊為作戰而消滅者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臺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延伸閱讀:蔣介石日記1949年5月節選  1949年5月3日,日記右側大字“本日杭州撤守”。次日負氣似的寫:“餘主張早撤不再為美國守門上當也”

國民黨特務暗殺李兆麟將軍始末:毒茶 刺死 肢解

  李兆麟,遼寧遼陽人,原名李超蘭,又名張壽箋。歷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北滿抗聯總政治部主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滿省委常委、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  日本投降後,李兆麟將軍於1945年8月22日隨蘇聯紅軍進入哈爾濱市。任中共哈爾濱市市委委員、東北抗聯駐哈爾濱辦事處代表。濱江省副省長和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瞭獨占東北,向東北解放區大舉進攻。我黨政軍機構暫時撤離哈爾濱後,哈市中蘇友好協會便成為我黨團結各界愛國民主人士,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的重要陣地。  在1946年哈市各界青年和知識分子召開代表大會時,李兆麟將軍均以中蘇友好協會會長身份出席瞭會議。在會上反復宣傳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主張,揭穿蔣介石反動派搞假和平真內戰、假民主真獨裁的反革命面目,號召各界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獨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李兆麟將軍的工作,博得瞭群眾的熱烈擁護和贊揚。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威信日益提高,李兆麟將軍也就成瞭反動派打擊的目標。特務頭子張渤生被蘇軍逮捕後,國民黨反動派認為是兆鱗將軍所為,更加懷恨在心。   國民黨軍統局濱江組是一夥專搞暗殺活動的組織。李兆麟、馬亮、周維斌、張觀等同志早就被列為他們暗殺的對象,特別是以李兆麟將軍為主要目標。此事開始由濱江組組長張渤生直接領導,張渤生被捕後,由該組織骨幹何士英、閻鐘章領導並具體執行。  敵人為暗殺李兆麟將軍,曾謀劃過幾個行動方案,但都沒有得逞。特務何土英總結幾次失敗的教訓,提出使用與李兆麟將軍能接觸的人,把李兆麟引到一定地點再進行動手。他們認為孫格玲最為合適。孫是市政府女職員,中俄混血兒,會講俄語,早就在工作中與兆麟將軍有過接觸,而孫格玲也接受瞭任務。何給孫的第一個指示是偽裝進步,在不引人生疑的范圍內與李接近。又說:“你的任務就是把李兆麟引到一定的地點。”孫表示願意執行這個陰謀。相關閱讀推薦:美國中情局幫蔣介石封鎖大陸 培訓特務參與偷襲!朱元璋組建特務機構錦衣衛內幕:監視及屠殺大臣戴笠在女特務中選老婆:白天當秘書晚上是夫人揭秘軍統特務頭子戴笠蹂躪瞭多少民國紅顏?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為不引起註意,特務們決定使用毒藥。當時搞到劇毒藥物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士英動用瞭潛伏在醫務界的特務高喜元、閻力為,通過南崗百靈制藥廠的杜忠忱購買瞭500克,研細裝入小瓶,特務們唯恐投毒不成,又雇傭瞭土匪準備用刀行刺。1946年2月何士英派閻鐘章收買瞭土匪高慶三、孟慶雲,談妥事成後每人給20萬元賞錢。2月9日,市府禮堂有一個大型集會,與會者擬邀請中蘇友好協會會長、蘇聯軍官等多方面人士參加。孫格玲被指派為招待人員。在會上,孫表示瞭對李兆麟的敬仰,李兆麟將軍亦表示說:“有時間到友協去談談”。2月中旬孫格玲去友協見到瞭李兆麟將軍,孫講瞭她不滿意市政府人員們的腐敗作風,要求學習,並答應給李兆麟將軍做情報工作。走時邀請李兆麟有時間到她傢裡做客。這個時候特務們暗殺地點尚未選定。所以何士英又指示孫格玲說:“如果李兆麟主動要求去你傢時,要想辦法拖延,等候我們的佈置”。  特務們根據孫格玲的活動進展情況,積極尋找謀害地點,開始選定馬傢溝河溝街10號閻鐘章傢,因為樓下是警察派出所而被否定。又選在巴拉斯旅館3樓,孫格玲認為不適當。最後確定在水道街9號特務孫海鏡傢,因為這個地點與中蘇友協距離較近且條件最為合適。  特務們原計劃讓孫格玲在紀念“三八”婦女節大會上邀請李兆麟到水道街9號去,但因李兆麟有事,密謀的計劃未能實現。又約定李兆麟將軍於9日去水道街9號,李將軍隨手在辦公室日歷牌上寫瞭“9日去約會”5字。   何士英按特務們原定殺害李兆麟的計劃,命閻鐘章將特務馬建胤、劉希賢、閻力為、高慶三、孟慶雲、劉明居、孫海鏡等集合於劉文升傢,進行活動分工後,命馬建胤、劉希賢、閻力為、劉明晨、李中士等在水道街9號附近武裝警戒,何與劉文升、閻鐘章、高慶三、孟慶雲一同來到水道街9號孫傢。劉文升負責將毒藥放入暖壺裡。閻鐘章、高慶三、孟慶雲藏在廚房。他們計劃李兆麟如帶警衛員來,先讓到小屋以喝茶毒殺,如不成動起手來,則用槍打死。一切佈置就緒後,何士英、劉文升即離去,臨走時將門倒鎖上,一直等到下午,也未見人來。午後何士英接到孫格玲報告說:“李兆麟有事改約在9日下午。”何士英才向特務們宣佈“今天算是演習,明日正式行動”。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3月9日上午9時許,閻鐘章又將其人員集合起來如前佈置,並命人刺殺後要將李兆麟屍體肢解,用馬車運離現場。為防止行動時,李兆麟將軍的警衛員在室內開槍自衛,鄰近國民黨駐軍聽到槍聲發生誤會,由劉希賢與國民黨駐軍藺連長進行聯絡,告訴藺連長聽到水道街9號樓上槍聲勿管。  3月9日,李兆麟將軍當天下午l點左右參加市委會,會議開到2點多鐘,他乘汽車回中蘇友協。汽車行至《哈爾濱日報》社附近出瞭故障,李兆麟讓警衛員李桂林幫助司機修車,自己步行回中蘇友協,中途遇見唐景陽的馬車,便乘唐的馬車回中蘇友協。到友協後,他對秘書於凱說:“我到水道街9號去—趟,一會兒就回來,等李桂林回來時,讓他去接我。”下午4時左右,李兆麟來到水道街9號,孫格玲給李倒瞭一杯毒茶,李兆麟飲茶後暈倒。這時閻鐘章、高慶三、孟慶雲聽到孫格玲的信號,便從廚房竄入內室,高慶三用匕首向李兆麟胸部連刺7刀將他刺死。李兆麟慘遭殺害後,特務們心中驚惶,未敢按原計劃肢解屍體,匆忙將門倒鎖,狼狽逃走。   3月9日下午4點多鐘,李桂林到水道街9號後未接到李兆麟。於凱、李桂林2人又同去水道街9號仍未找到。此時已至夜間,大傢均感到事情嚴重,遂報告瞭市委和蘇軍司令部。晚11點,蘇軍派兵包圍瞭水道街9號並進行搜查,亦沒找到李將軍。3月10日,在市警察局擔任督察的我黨幹部馬亮率領偵緝隊員,再次搜查水道街9號住戶,在2樓發現瞭一個不像住人樣子的空屋子,馬克覺得可疑,便從門旁的窗子進去,發現床下用大衣蓋著一具屍體,經辨認是李兆麟將軍。當即命人看守現場並檢驗瞭屍體。在現場發現一黑皮小日記本,從內容可以斷定日記本的主人是濱江組的特務。在屋中的煤堆中發現瞭刺殺的兇器以及留有氫化物的茶碗碎片等。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李兆麟將軍被害的消息傳出後,各地進步團體和人民群眾紛紛舉行集會,強烈呼籲國民黨當局嚴懲兇手。3月24日哈市人民為李兆麟將軍舉行瞭隆重的追悼會和安葬儀式。  國民黨軍統特務、市警察局長餘秀豪在廣大群眾和駐哈蘇軍的壓力下,不得不答應組織力量捉拿兇手進行破案。但是他們一方面假意指揮偵緝人員抓捕殺害李兆麟的兇手,另一方面則拖延時間掩護特務潛逃。  首先是保護孫格玲。事情發生後,當時風傳罪犯中有一個二毛子女人,餘秀豪為瞭應付局面,掩蓋罪行,將一名叫顧榮鈞的(中俄混血)婦女逮捕交給蘇軍,充當罪犯,結果經蘇軍審查否定而釋放。3月11日,警察局長餘秀豪派人把孫格玲叫到警察局談話,名為審查,實際上是保護過關。與此同時,特務何士英通過劉明晨把孫格玲找到劉文升傢,何給瞭孫一包錢,告訴孫格玲說:“你現在要繼續上班,以避疑惑。”孫格玲按照指示,上瞭幾天班即辭職離去,先在市內隱匿一個時期,於1946年7月逃往敵占區。   刺殺兆麟將軍的第二天,特務何士英、孫格玲、劉明晨、劉文升都集合在巴拉斯旅館劉文升傢中,何士英派劉文升到警察局向餘秀豪報告瞭事情的經過,餘秀豪指示特務們:“要停止活動,潛伏隱藏,如有暴露設法逃跑。如被逮捕要自殺保密”。特務們根據餘秀豪的部署,分別潛匿起來。閻鐘章藏於道外呂文亮處,於1946年4月逃往長春,何士英和劉文升隱匿在民主飯店張毅民處,在張毅民的掩護下,在鐵路上開瞭證明,劉、何二人以此為掩護,於4月乘火車逃往長春。高喜元、南守善、孫海鏡、閻力為、劉明晨等兇犯在哈潛匿一個時期也相繼逃往長春、沈陽等地。這些兇犯逃到敵區後,均以有功得到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提拔、重用。  1946年我東北民主聯軍進駐哈市後,於5月間逮捕瞭兇手馬建胤、高慶三。全國解放後,又相繼逮捕瞭林再春、閻鐘章、劉文升、劉明晨、高喜元、閻力為、南守善、肖文哲、劉希賢、孫海鏡、杜忠忱等兇手。除餘秀豪、何士英、孫格玲漏網外,其餘罪犯分別受到瞭懲辦。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