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生死

精辟人生生死感悟句子,人生深奧哲理感悟句子|經典語錄大全

精辟人生生死感悟句子,人生深奧哲理感悟句子 1、永遠不要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其實你什麼都不是。不要以為自己不可替代。沒有比您更多的東西,也沒有比您少的東西。 2、目的地是一片葉子,無論它落在哪裡。一朵花盛開。一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生命。我全心全意地想到無處不在。佛陀說:放開命運,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精辟人生生死感悟句子 3、沒有人關心您在深夜裡如何哭泣,也沒有人關心您必須折騰多少個秋天。局外人隻看結果並自己支持過程。 4、生活中有很多運氣,但是當別人努力工作時,你會假裝看不見,而運氣和不幸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唯一公平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運氣坐標的方向!

人生大徹大悟的短句,參悟生死大徹大悟句子|心情語錄大全

人生大徹大悟的短句,參悟生死大徹大悟句子 1、人生苦短,您不必追求太多;中庭很小,您不必太飽。住所不追求奢華,而隻追求溫暖。愛情不求浪漫,隻有終身陪伴。生活中,不要追求完美的生活,而要追求真實的生活。 2、看著別人,不要用眼睛看著,很容易把視線移開,也不要用耳朵聽,因為這可能是謊言。隻要您花時間去感受自己的內心,就無法真正偽造,也無法偽造。 人生大徹大悟的短句 3、當您處於逆境中時,請記住要耐心;當您處境良好時,記得要融合;當您為生活感到驕傲時,請記住說話;當您感到失望時,請記住跟隨命運;當你心情不好時,你需要養育自己;當你心情愉快時,你需要沉淪。 4、生活隻是一種狀態,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的生活還剩下多少時間,不要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而是去檢查自己的內在需求。

明末遼東生死悲局!袁崇煥最為倚重“復遼三大將”

  1627年8月年僅23歲的明熹宗朱由校病死,時年18歲的皇弟、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是為崇禎帝。即位之初,年輕的崇禎帝意氣風發,勵精圖治,他力圖中興大明王朝,在上臺伊始就對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施以雷霆手段,朝野無不拍手稱快,新朝頓時氣象萬千。  1628年4月崇禎帝下詔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7月袁崇煥抵達北京後,見崇禎帝年輕氣盛,急於求治,便大膽提出“五年復遼”計劃。同時他推薦三員大將,“臣自期五年,專藉此三人,當與臣相終始。屆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歸死於司敗。”  那麼這三員大將是誰?隨著袁崇煥的慘死,這三人的命運又有著怎麼樣結局呢?     1.祖大壽  字復宇,遼東寧遠(遼寧省興城市)人。祖大壽出身將門,他的先祖追隨朱元璋起兵,後奉命鎮守遼東,遂世代居住於此。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曾在遼東總兵李成梁、李如松麾下為將,曾參與萬歷三大征的“朝鮮之役”,因此祖傢在遼東為名門望族。  祖大壽最初擔任靖東營遊擊,廣寧之戰後,孫承宗擔任薊遼督師,孫承宗采納袁崇煥的建議,命令擔任參將的祖大壽在寧遠築城。最終經過一年的時間,寧遠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1626年1月城剛剛築完,努爾哈赤率13萬大軍就兵臨城下。袁崇煥沒有遵守撤退的命令,他與祖大壽等將士誓師死守。  最終明軍憑堅城、用大炮將後金軍擊退,幾個月後,此前從未敗北的努爾哈赤鬱鬱而終。1627年5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圍攻寧遠、錦州。面對氣勢氣洶洶的後金軍,袁崇煥派祖大壽率領4千精兵,出其不意,從後面夾擊後金軍,後金軍死傷數千人,敗退而去,是為“寧錦大捷”。  有人說寧遠之戰、寧錦之戰意義不大,其實自1618年後金與明交戰以來,至寧遠之戰前的8年間,大小數百戰,明軍均以失敗告終,應該說寧遠之戰打破瞭後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它的意義和近代的某某關之戰類似。戰果不大,但意義十分重大。  言歸正傳,隨著袁崇煥的舉薦,祖大壽任前鋒總兵,掛征遼前鋒將軍印,駐錦州。正當袁崇煥在遼東整頓軍隊,積蓄力量之際,1629年10月皇太極率十幾萬大軍繞過遼東,從蒙古取道,突破龍井關、大安口一帶的長城,陷遵化、破順義,兵鋒直抵北京城下。  袁崇煥聞訊後,派遣山海關總編趙率教率4千精兵馳援遵化,自己率祖大壽、何可綱等人,帶著9千精兵晝夜疾馳北京。終於趕在後金軍前一日抵達北京,次日與後金軍在廣渠門外展開激戰,後金軍敗退。崇禎帝拒絕鞍馬勞頓、歷經血戰的援軍入外城休整,同時以商議軍餉為名,召集袁崇煥等人入城。  在平臺袁崇煥當場被捕,祖大壽對此非常不滿,同時擔心自己的境遇,而“遼兵素感崇煥恩”,於是祖大壽率部東走。崇禎帝萬般無奈之下,讓袁崇煥寫信招回祖大壽,祖大壽的老上級孫承宗也遣使撫慰,讓他立功為袁崇煥贖罪。祖大壽得書後,“受其感召,全軍皆哭,奮勇殺敵,連克永平、遷安、灤洲,遼左乃安”。  事後祖大壽提出用自己的官爵為袁崇煥“贖罪”的建議,並沒有被崇禎帝采納,1630年袁崇煥(關於袁崇煥,請見小編【甜心即可】撰寫的《另有隱情?一代名將袁崇煥為何凌遲慘死!》一文)被凌遲處死。1631年7月祖大壽奉命於大凌河築城,但時隔不久皇太極率大軍便兵臨城下,將大凌河城團團包圍。此時大凌河城尚未築完,城內兵少缺糧。明軍幾次救援,都被打得大敗而逃。  內無糧餉,外無援兵,大凌河城被整整圍瞭三個月,城內到瞭人相食的地步。而城外的後金軍不斷勸降,剛開始遭到瞭祖大壽等人的拒絕,但隨著援軍越來越渺茫,祖大壽動搖瞭。10月28日祖大壽將不肯投降的何可綱殺死,打開城門向後金投降。  投降後的祖大壽向皇太極建議,趁錦州不知自己投降,自己返回錦充當內應,以奪取錦州,皇太極采納瞭他的建議。但祖大壽一返回到錦州城,馬上組織防禦,抗擊後金軍。大臣們也向朝廷參奏祖大壽獻城投降,但崇禎帝不僅沒有降罪,卻提升祖大壽的官職,駐領錦州。  後世關於祖大壽“詐降”的議論頗多,小編認為祖大壽應從袁崇煥事件吸取瞭教訓,他詐降是為首先是為瞭保住自己的身傢性命,去而不返是擔憂傢人的命運。此後他擁兵錦州,以各種借口推辭入京覲見崇禎帝,另外還和後金既保持聯絡,但又並不投降,周旋於明、清兩朝之間,以求自保。  1641年3月皇太極率兵包圍錦州,崇禎帝派遣洪承疇率13萬人馳援。皇太極采用圍點打援的戰術,率清軍截斷明軍糧道,導致明軍大亂,各部紛紛潰逃。清軍趁勢發動沖擊,將督師洪承疇等人圍於松山。1642年2月,松山城破,洪承疇被俘後投降。斷糧3月的錦州城難以為繼,祖大壽再次出降。  皇太極在沈陽故宮的崇政殿召見明將投降一幹人等,祖大壽頓首謝罪,皇太極為瞭為瞭招攬明朝大將,赦免瞭他,” 往事已畢,自後能竭力事朕則善矣”,將他封為總兵,但並不予以重用。1644年祖大壽隨順治帝入北京,1656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他的兒子祖澤清後曾響應吳三桂的“三藩之亂”。  2.趙率教  字希龍,1569年出生,陜西靖虜衛人。趙率教出身軍旅世傢,他於1591年考中武進士,擔任甘州都司,此後屢著戰功,任延綏參將。後來被人彈劾,免官賦閑在傢。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萬歷帝下詔“廢將蓄傢丁者赴軍前立功”,因此趙率教再度從軍,在遼東經略袁應泰的麾下擔任副總兵,典中軍事。  1621年努爾哈赤率軍進犯遼陽,經略袁應泰自殺,明軍潰敗。趙率教也在逃亡之列,論罪當死,但當時潰逃的又何止趙率教一人呢,因此得以幸免。廣寧之戰後,關外諸城盡為無人防守的空城,趙率教向上司申請,率38名傢丁前往遼東前屯衛城。他歷經艱辛抵達前屯衛,“編次難民為兵,繕雉堞,謹斥堠”,此外他還將大興屯田,親自耕作。  此後趙率教升為總兵官,鎮守山海關,寧遠之戰中他曾派兵援助。1627年3月趙率教移鎮錦州,同月5月寧錦之戰爆發,趙率教率兵守衛錦州24天,後金軍傷亡數千人,敗退而去。袁崇煥出任督師後,趙率教再度鎮守山海關。  1629年10月後金軍入關,趙率教奉命率4千精兵馳援。趙所部疾馳三晝夜抵達三屯營,但總兵朱國彥拒絕讓援軍入城,趙率教隻得率部策馬而西。11月4日趙率教所部在遵化遭遇後金軍阿濟格的包圍,雙方展開激戰,最終趙率教中流矢陣亡,全軍覆沒。  3.何可綱  何可綱是遼東人,在天啟年間就擔任袁崇煥的中軍,“廉勇善撫士卒”,深得袁崇煥的信任,可以說是袁崇煥的心腹將領。先後參與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屢立戰功,袁崇煥曾在給崇禎帝的奏疏中稱贊“(何)可綱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謀,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豎,實可綱力。”  袁崇煥出任督師後,他的規劃是:祖大壽仍駐錦州,何可剛與自己駐寧遠,而移薊鎮趙率教於關門(山海關),同時采用“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策略。采用步步推進的方式,以解決遼東問題。  何可綱與袁崇煥到任後,裁定軍制,一年之內為朝廷節省白銀120萬兩。就在遼東形勢逐漸好轉的時候,皇太極的一次出其不意的出兵,摧毀瞭一切。前文已經多次提到,歷史上稱之為“己巳之變”,趙率教戰死,袁崇煥下獄,不久被處死。何可綱與祖大壽一起逃回遼東,他們曾經希望以自己的功勞為袁贖罪,但最終化為泡影。  1631年7月祖大壽、何可綱於大凌河築城,遭到後金軍的圍攻。經過三個月的戰鬥,祖大壽眾將決定投降,隻有何可綱一人堅決反對,祖大壽竟然命令手下人將何可綱拖出城外處死。臨刑前何可綱“顏色不變,亦不發一言,含笑而死”。  後世有些人為瞭抬高崇禎帝,往往將袁崇煥斥為漢奸、賣國賊,但正所謂是非公道自在人心,至少我們能從袁崇煥選擇的將領身上,感到到袁的真實意圖。相關閱讀推薦:山海關與袁崇煥之死:以通敵叛國大罪判凌遲處死大明袁崇煥死亡之迷:哪些人該為袁督師的死負責中國歷史上嶽飛和袁崇煥還有於謙到底誰死的最冤並沒有被誤殺的袁崇煥:誤殺說源於乾隆的謊言皇太極成功的輿論策劃:造假證據除掉勁敵袁崇煥

北宋名相寇準的生死迷局:客死嶺南是否是冤枉?

  寇準乃北宋名相,為人豪放而灑脫不拘,為官正直而氣度不俗,敢於犯顔直諫,不畏強權,為世人敬仰。大傢知道,北宋澶淵之盟前後,幸虧這位名相處變不驚,力挽狂瀾,堅持真宗親征,宋軍得以略挫遼軍銳氣,最後簽訂城下之盟。百年後就有宋人說:“當年若無寇準,天下已分南北矣!”如此一位功臣,最終卻落得貶死嶺南的下場。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悲慘的結局?寇準自己的行為應承擔多少責任?宋真宗、劉皇後及王欽若、丁謂諸人又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太宗朝,寇準已為參知政事(副相)。一天,上朝奏事,寇準所言與太宗之意不合,太宗一怒而起,準備退朝回宮,寇準卻上前牽住禦衣,要皇帝冷靜坐下,繼續議事。過後太宗細細回味其過程,不覺大加贊賞:“朕得寇準,猶李世民(唐太宗)之得魏征啊!”   真宗即位後的第七年,即景德元年(1004),寇準拜相執政。適逢遼國二十萬大軍南下侵邊,來勢洶洶,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舉朝驚恐,主守主戰,紛紛不決。寇準力排眾議,堅決主戰。某天早朝,參知政事王欽若提出請皇上駕幸金陵(今江蘇南京)暫避,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建議皇上避難成都。真宗征詢寇準意見,寇準厲聲回道:“若采用此二策,則人心崩潰,敵騎深入,天下還能保嗎?何人為陛下畫此策,臣請先斬此人祭旗,然後揮師北伐。”王欽若在一邊聽得面紅耳赤,低頭不敢作聲。寇準又提名王欽若出判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去守前線重鎮,王欽若沒法推辭,隻得上路,心中卻記下這筆賬。   在寇準的要求下,真宗同意禦駕親征,率軍直抵澶州。皇帝親臨前線,士氣大振,加上號令嚴明,將士用命,開仗之初就射殺遼軍大將,略挫敵軍銳氣。但在真宗厭兵求和的懦弱態度促使下,沒能按寇準的強硬主張堅持下去,終與遼國簽訂屈辱的澶淵之盟,以三十萬歲幣,換來北方邊境的暫時平靜。   正當真宗為此戰“親征”有所成果而感到慶幸,對寇準也敬重有加之時,主欽若經過深思熟慮,開始挑撥離間。一天,真宗目送寇準退朝,王欽若在一旁問道:“陛下如此敬重寇準,是否以為他對社稷有功呢?”真宗點頭稱是。欽若又道:“澶州一役,陛下不以為恥,反以寇準為有功,臣實不解。”真宗愕然,頓問何故。欽若答:“陛下貴為天子,卻與外夷作城下之盟,此《春秋》所恥。寇準逼陛下親征,猶如賭博,輸錢將盡而孤註一擲,陛下乃寇準之孤註,逼陛下為如此危險之事,寇準何功之有!”幾句話就把真宗說得面頰發青,悶鬱不快,自尊心被掃盡,對寇準的敬意和眷寵也隨之降格。   同時,寇準在戰後有意無意居功自得的架勢,也令真宗老大不快。自此,真宗待寇準日漸疏遠。不久便罷去其相位,出知陜州。而王欽若卻靠此類手段,再次被用為執政。此人貌狀矮小,且頸項中有瘤,一幅怪樣,時人稱“癭相”。

宋朝起義軍領袖李順的生死迷局:兩說法相隔30年

  王小波、李順起義在堅持瞭一年多時間後,被殘酷鎮壓,三萬多名起義軍戰士英勇戰死,八名首領被俘遇害。惟獨李順的下落不明,其結局到底如何?究竟死於何時,這一問題自成都被官軍占領時起就不得而知,此後歧義叢生,一直沒有弄清楚。   四川農民起義的消息很快傳到瞭宋廷,淳化五年(994)正月,宋太宗任命親信宦官王繼恩為西川招安使,率軍入川,鎮壓起義。二月初,起義軍攻占成都建立政權的消息再次傳到京城,朝廷為之震動,太宗又命諸路軍馬受王繼恩節制,浩浩蕩蕩開進四川。由於起義軍在戰略調整上出現錯誤,使宋軍入川後進軍順利,且一路上屠殺起義軍與民眾。起義軍在川北的州縣不斷丟失而全線撤退,宋軍尾追至成都。   當時成都駐有起義軍十幾萬人,在李順的指揮下奮起抵抗,戰鬥異常激烈。但起義軍畢竟缺乏大規模作戰的訓練和經驗,五月七日,宋軍突破坍塌的城墻,沖進城內。起義軍經過街市內的浴血奮戰,終不敵官兵,殉難者有二三萬多人,重要領導者八人被捕,後被宋軍解往開封途中殺害。惟獨李順的下落,各種傳說撲朔迷離。   首先,官軍向朝廷報告“斬獲賊首李順首級”。據《宋會要輯稿·兵》載,淳化五年四月,王繼恩派使者奏報:亂賊已平息,斬獲李順首級,並俘獲其他首領。《宋朝事實》卷一七載,淳化五年五月,宋軍破賊兵十餘萬,斬首三萬級,俘獲李順及偽官甚眾。《宋史·太宗紀》也說宋軍在成都鎮壓起義後,俘獲李順,後殺李順黨八人於鳳翔市。時人對其不驗明正身,也不押送京都就處死的做法就已產生疑惑。王明清《揮塵後錄》載,李順之亂平定後,有軍官張舜卿密奏說:“臣聞李順已逃走,諸將所俘獲的不是李順。”太宗說:“討平亂賊才幾天,你怎麼知道的?是妒忌眾將之功,而想害他們嗎?”太宗怒叱之,甚至想殺瞭他,最後免其官職。說明統治者不願正視李順逃脫的事實,宋太宗確認李順已被捕殺,並定下調子,不允許有其他說法。但也正反映瞭當時的確可能存在這一事實:李順並沒有被官軍俘獲和被殺。所以如《東都事略》的記載就已比較模糊,其卷三雲:淳化五年五月,“破賊十萬,遂克成都,李順之黨並伏誅”。   其次,說李順在成都陷落時,被亂兵殺害的可能性較大。楊升庵《全蜀藝文志》卷四五,有淳化五年時任西川隨軍轉運使的工部郎中劉錫的一篇歌頌太宗的文字《至道聖德頌》,其中在述及宋軍攻陷成都及李順的最後下落時說:“李順力屈勢窮,藏於群寇,亂兵所害,橫屍莫知,既免載於檻車,亦幸逃於裊首。”劉錫是親身參加瞭這場鎮壓起義軍活動的官員,深悉內幕情況,所以他說李順並沒有為官軍所俘獲,應是有確鑿根據的;然而說李順在戰亂中被殺,由於沒有找到屍體和首級,也隻能是一種猜測。   再有,說李順在破城之時,就已失蹤,後去向不明。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九雲:在宋軍進攻成都,即將破城之際,李順忽然召來數千僧人,以菜飯招待,以念經祈福。又招兒童數千,皆就府第削發剃度,穿好僧衣。早晨天微亮之際,這些僧人分東西兩門出去,一直到走完,李順也不知去向,估計是剃度後混在僧人隊伍中逃遁瞭。第二天,宋軍入城,逮捕得一位有美髯之壯士,相貌頗似李順,遂殺之,其實不是李順。當時川人的確有傳言,說李順逃至荊渚一帶,入一僧寺。

汪精衛的生死迷局:到底是庸醫治療失誤還是毒殺

  也許是天怒人怨,大漢奸汪精衛之死在社會上有許多傳聞,有人說他是被日本人作為包袱遺棄而有意害死的;也有人說,是被江湖醫生用錯瞭藥;還有傳聞是被國民黨特工毒針殺死。   考證以上種種說法,遭日本人毒手似無可能,因為其時日本政府對汪偽政權還是持扶植態度,何況也沒有影響、資歷各方面能頂替汪精衛的合適人選。   至於庸醫殺人之說,坊間也十分流行,汪精衛自1935年被刺客孫鳳鳴打瞭三槍後,雖經德國大夫延治,但背中那顆子彈卻始終沒取出來,這讓汪精衛心裡一直有著壓力,因此於1943年12月,在南京日本陸軍醫院,由後勤部隊長中將醫師鈴木小榮主刀,將子彈取出。   可能是手術傷及瞭中樞神經,術後汪精衛的雙腿變得不聽使喚,大小便失禁,病情加劇。陳璧君心中焦急,便求助於中醫秘方。他的侄兒陳春圃經百般打聽,終於從無錫找到一位治骨傷瘡毒的名醫“劉一帖”,意思是再難治的傷,隻要他一帖膏藥就會痊愈。   劉一帖對汪精衛的病情作瞭全面的檢查,隻見汪的創口已經平復,隻是脈象細促,虛火內熱。因此便開瞭兩劑退火藥,也隻是普通的方子。接著又拿出一片膏藥,貼於汪精衛後背槍傷處。當即,汪精衛感到一股清涼,疼痛大為減輕。   第二天復診時,陳璧君對劉一帖已是奉若神明,贈以厚禮。而劉一帖也是大話連篇,告訴陳璧君,汪精衛創毒不重,隻要再貼上一劑散毒膏藥,病就除根瞭。

揭秘川島芳子的生死之謎 大清格格怎麼成瞭漢奸?

  生也是謎死也是謎的川島芳子  2008年6月28日,溥儀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天津舉行,關於川島芳子生死之謎的考證成為會上的一個話題。坐在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王慶祥右邊的人是努爾哈赤第十一世孫,名字叫愛新覺羅·德崇。  話題的討論剛開瞭個頭,德崇先生便在一旁輕聲感嘆道:“咳,這個事兒啊,我們早就知道! ”王慶祥當即愣瞭一下,莫非川島芳子替死之說果然是事實?  崇德說,川島芳子當年確實未被處死,1955年,她曾到過沈陽皇姑屯三義棧胡同的大院內,而當時,崇德一傢便住在這裡。  “1955年的冬天,確實有一位穿‘棉猴’、圍圍巾的女人來到我傢,父親叫她‘壁輝’。當時我十二歲,記得她跟父親使用滿語夾著日語講話的。後來,十七歲的溥賢姐姐跟我講,那天來傢的壁輝有能耐,連死都有人替。 ”  從軍閥混戰的年代,一直到日本戰敗投降,都可以看到川島芳子這個名字在這段歷史中神秘地忽隱忽現。使人們極盡猜疑。她到底是什麼來歷?為什麼喜歡穿男裝?日本人為什麼利用她卻又不信任她……   上周六,記者前往長春,就諸多不解之謎采訪瞭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王慶祥,作為“川島芳子生死之謎”課題組顧問、《川島芳子生死大揭秘》的主編,王慶祥講述瞭川島芳子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驚天過程。  謎一:誰給她的成長定瞭性?  川島芳子原名愛新覺羅·顯玗,是大清肅親王善耆的第十四個女兒。她自小聰明伶俐、乖巧可愛,善耆對其甚是喜愛,遂取名為顯玗。“玗”是善耆根據滿語“十四”的諧音而自創的漢字,意為“似玉的美石”。  1912年,清廷退位,肅親王善耆不甘心祖業就此失去,籌謀瞭一系列的復辟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把自己所有的子女都送到國外去,其中絕大多數去瞭日本。善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這些兒女去國外尋找靠山,以完成復辟大業。  就這樣,年幼的顯玗穿上日本的和服,東渡日本,父親將她過繼給瞭自己的一位日本朋友——川島浪速。臨行前,善耆語重心長地囑咐顯玗:“別忘瞭你的根在中國,你的祖業在中國。 ”更深刻的話沒有說,孩子還太小,說多瞭她也不會理解。  到瞭日本,川島浪速便為顯玗取瞭日本名字“川島芳子”。此時,芳子年僅六歲,未接受過任何系統的教育,可謂是一張白紙。  川島浪速就在這張白紙上塗寫武士道精神、軍國主義思想,種種殘忍、暴力、專制思想侵蝕著芳子年幼的神經。僅僅幾年,這位在大清皇傢禮儀中長大的格格就開始變得蠻橫無理、潑辣放肆。  讀完豐島師范附小後,15歲的川島芳子進入松本高等女校。  上學的路途並不遠,可芳子卻堅持騎馬上學。盡管學校並沒有禁止學生騎馬上學的制度,但無拘無束的芳子卻經常以此擾亂學校。有時,她幹脆把馬牽到教室裡,牽到老師的講臺上,致使課堂混亂一片。學校找到川島浪速,希望他管一管這個無法無天的女兒,川島浪速表面答應著,卻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兩句,任由芳子橫蠻地成長。相關閱讀推薦:清皇室後裔稱:川島芳子未被槍斃 78年死於長春揭秘:一代傳奇女間諜川島芳子究竟是不是雙性戀日本人如何能夠炸死張作霖?川島芳子色誘其副官川島芳子妹妹:沒落皇族“十七格格”的傳奇人生中國最後的格格談姐姐川島芳子:她想復辟大清!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謎二:芳子為何拒絕初戀?  18歲時,芳子出落成一個惹人迷戀的姑娘。這對於川島浪速而言,成瞭一種誘惑的同時也成瞭一種威脅。他擔心有朝一日川島芳子被人奪走。所以,每當芳子與異性談笑,都會遭到養父的白眼或是訓斥。  芳子有一個初戀情人,叫森山英治,是留蘇學生,外形俊朗,有著滿腹的理想與抱負。邂逅芳子後,芳子開始喜歡上這個有為青年。  一個夏日的晚上,森山來到瞭川島傢。川島浪速未在傢,芳子將客人請進瞭客廳,兩人興致勃勃地攀談起來。森山英治談論的很多話題是芳子從未接觸過的,感覺十分新鮮,對森山更增添瞭幾分好感。  突然,川島浪速如鬼魅一樣出現在二人面前,朝著芳子大吼:“這裡是你該出現的地方嗎?

揭秘:春秋歷史上國君與大臣之間的一次生死對決

  導讀:魯昭公是孔子同時代的魯國國君,雖然在位三十二年,但親政的機會很少,他在任的時候國傢內憂外患嚴重,政權掌握在大臣手中,為求親政,他與權臣展開瞭殊死搏鬥,結果卻被趕出國門,八年來始終未能再回國,最後死在異國他鄉,其情其景異常悲慘。魯襄公死的時候沒有嫡子,有兩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這兩人的母親都是襄公的妾,是姊妹倆。子野與子裯雖然如出一轍但卻是兩個德性,子野在守喪的時候因為哀痛過度死瞭,於是子裯得立。子裯在父親出殯的時候沒有一點悲傷,反而感到高興,十九歲瞭還像孩子一樣屁事不知,在殯葬儀式上與別人嬉笑打鬧,孝服臟瞭又換換瞭又臟,更換瞭三次,不過他不刻意偽裝不會假哭,道是個率直的人。  子裯不像人君,難免招致非議,大臣穆叔說,子裯為父親服喪不僅不哭反而有喜色,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國君呢?如果硬要立他,將來必定是禍患。這話說的在理,可權臣季氏不聽。那個時候,國際上,北邊要聽晉國的,南邊要服從楚國,魯昭公三次朝拜晉國都遭拒絕,唯一的一次接納還是參加晉平公葬禮,為此,孔子的《春秋》將其列為恥辱的事。還有一次去楚國祝賀“章華宮”落成,因為隻有魯昭公一位諸侯前來,楚靈王一高興贈送他一支寶弓,結果後悔又要回。在國內,昭公受制於“三桓”,所謂“三桓”是指孟氏、叔孫氏、季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文薑與哥哥通奸殺死瞭魯桓公,此後桓公的三個兒子輪流執政,慢慢的國君就成瞭擺設,到瞭魯昭公的時候更加虛弱,所以昭公很想除掉“三桓”。   魯國執政者叫季平子,這老小子也不厚道。按照周禮,魯國搞一些大型活動的時候隻能跳六人舞,隻有周王才能跳八人舞,大夫是四人舞,不過這種規定老早就被打破瞭。估計魯國專門養瞭一些跳舞的人,可能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他們平時就是操練,祭祀或搞活動的時候才派上用場。這種舞叫“萬舞”,應該是縱橫八人的方隊,八八六十四人,另外有兩個機動的,整個編制是六十六人。一次,魯昭公搞祭祀活動,結果跳舞的六十四人都沒來,隻來兩個,魯昭公一打聽,因為季平子新蓋莊園,跳萬舞的全到季平子那裡捧場去瞭,昭公能不氣嗎?  這事孔子也很氣憤,《論語》裡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你看,民辦教師都看不過去瞭,何況國君?這更加鐵定魯昭公廢黜“三桓”的決心,他曾秘密咨詢大臣懿伯,懿伯說,這可使不得,國君丟掉民眾很久瞭,想要成功很難,再說,政權在人傢手裡已經好幾代瞭,如果失敗,國君就會背負惡名。昭公說,去去去,一邊玩去。不過懿伯挺守規矩的,他說,我不能回去,事情如果泄漏,我要承擔責任,我不能幫助君王,但我能保守秘密。於是他賴在宮裡不走瞭。   魯昭公在位25年的時候,他聯系瞭幾個跟季平子有仇的人,開始行動瞭,不過很快就失敗瞭,而且很慘。第一個跟季氏有仇的人叫郈昭伯,這人與季平子同朝為官又是鄰居,兩人都喜歡鬥雞,可能賭註很大。一次,季平子給雞身上塗上芥末用以迷惑對方眼睛,郈昭伯給雞安上鐵爪,結果季平子敗北,大怒,帶人占領郈昭伯的房產作為補償,郈昭伯因此怨恨。第二個人叫臧昭伯,因從弟誣陷他而躲避在季平子傢,臧昭伯抓瞭季平子傢臣,季平子大怒,也抓瞭臧昭伯傢臣,因而結怨。相關閱讀推薦:春秋歷史上的美女為何多與亡國殞身的君主有瓜葛揭秘:春秋時期的那些納兒媳為妻的荒唐國君們春秋歷史上管仲死後齊國為什麼沒有人才可用?春秋歷史上以范蠡的智慧為什麼救不瞭兒子性命?揭秘:古代歷史上鄭國為何成為春秋霸主的演兵場春秋歷史上周襄王讓晉文公當班長用意是什麼?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三個人叫季公亥,族人季公鳥死後,其妻季姒與自傢廚子私通,別人沒說什麼,季姒自己反倒害怕起來,於是用苦肉計,讓婢女打傷自己,然後跑到別人傢裡誣陷她的管傢要挾自己與之私通,季平子準備把管傢殺掉,季公亥為管傢求情,言辭懇切的說,殺他等於殺我。但季平子沒給面子,殺瞭管傢,所以季公亥也與季平子有隙。行動的前夕有一個預兆,有無數隻八哥來魯國築巢而居,魯國人很詫異,因為魯國從沒來過八哥,而且八哥是穴居,來魯國卻變成巢居,他們覺得很怪異,於是出現瞭歌謠,映射昭公的命運。  還有一個引子,季公亥準備起兵討伐季氏,為瞭爭取昭公意見,故意拉攏太子公為,公為派宦官告訴昭公,當時昭公正在睡覺,宦官驚擾瞭他的夢,氣的拿戈就扔瞭過去,訓斥說,這不是小人應該知道的事,宦官害怕跑瞭。季公亥與太子一起朝見,於昭公商量攻打季平子,昭公又召集幾個季氏仇人協商,臧昭伯不同意,郈昭伯堅決支持而且勸昭公立即行動。昭公沒有軍隊,因為季平子的爺爺早已把國傢軍隊一分為三,孟氏、叔孫氏、季氏各領一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是鐵定的遊戲規則,沒有軍隊所以國君衰弱。昭公隻有帶著親兵和這幾傢傢丁殺奔季傢,大敗季氏軍隊,殺瞭季平子弟弟,占領瞭季氏領地。   季平子毫無防備,被這陣勢嚇蒙瞭,急忙登上據點問道,君王沒說我犯什麼罪就討伐我,我不服,最後,請求有三:一,暫停工作(相當於雙規),待查清問題再作處理。二,辭官回傢。三,逃亡。季平子再三請求,昭公就是不同意,懿伯急瞭,勸昭公趕緊答應,郈昭伯則堅持殺瞭他。孟氏和叔孫氏聽說季氏有難聚在一起商量對策,結論是,沒有季氏便沒有孟氏和叔孫氏,於是發兵救援季氏,打敗瞭昭公,殺瞭郈昭伯,懿伯和解說,讓大臣們出走,君王留下來,以後季平子就會有所改變。昭公說,我是沒法忍受瞭。於是拂袖而去,從此開始瞭逃亡。  魯昭公逃亡八年時間,他輾轉奔波於晉國、齊國之間,受盡瞭顛沛和屈辱,沒有一個國傢願意幫他復國,其間晉國、齊國準備幫他,可在季平子重賄下,始終未能如願,隻有宋元公願意出兵,因為宋元公與季公亥有姻親,不幸的是宋元公突然死瞭。叔孫昭子願意接納他回國,可是還沒有謀劃好也無病而終,你說這昭公什麼命運?最終魯昭公在晉國的乾侯憂憤而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雍正弒兄殺弟瞭嗎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讓我們一一分析: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瞭胤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從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於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既違背史實,也絕無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有三個兒子:胤禛、允祚(5歲死)、允禎。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禎,雍正不準。太後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後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聯系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得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禔、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十二弟胤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禎、十五弟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   1、大阿哥胤禔,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  愛新覺羅·胤禔(1672-1734年),康熙帝子,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曾從征厄魯特蒙古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康熙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禔已成為一隻不見天日的死老虎。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歲。  雖然胤禔是皇長子,但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隻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後的身份高貴,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從父命,內心裡對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覬覦。  胤禔在諸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幹的,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並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於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隨康熙帝出征、巡視,都有所作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內大臣索額圖領禦營前鋒營,參贊軍機,這年三月,26歲,被封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隨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任總管,還銜命祭華山。三次都取得瞭康熙帝的信任。  胤禔一心想奪嫡繼大統,他密切註視著康熙帝對皇太子胤礽的態度。從康熙二十九年開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月,這近二十年來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隨之引起的關系變化,胤禔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認為對他謀取皇儲之位創造瞭有利的條件與時機。  奪嫡有利條件是:一則居長,二則原大學士明珠是其叔祖,三則得到皇父的寵愛。為瞭爭奪儲位,他可謂煞費苦心——相關閱讀推薦:分頁:1/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1)爭取立長:他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但康熙帝對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覺。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佈拘執胤礽同時,即明確宣諭:“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2)請殺胤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請殺掉胤礽,說:“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聽瞭,非常驚異,意識到胤禔與胤禩結黨謀儲位,竟欲殺害胤礽,若是得逞,後果嚴重。康熙帝一再批評胤禔,指出其殺弟之念: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  3)推薦胤禩:胤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想推薦與己關系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少時為長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認為一旦保對人選,自己便會飛黃騰達。  4)制造輿論:胤禔利用張明德相面事,為胤禩制造輿論,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康熙帝派人追查張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謀殺皇太子的企圖。  5)鎮魘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發:皇長子與一個會巫術的人(蒙古喇嘛巴漢格隆)有來往。經查,發現胤禔用巫術鎮魘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並有物證。其母惠妃絕望,向康熙帝奏稱胤禔不孝,請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殺親生兒子,令革其王爵,終身幽禁。   2、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兩度被廢,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傢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愛新覺羅·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時期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七子,母為仁孝皇後赫舍裡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故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  胤礽是康熙帝成年諸皇子中唯一的嫡出子,康熙帝首開清代“嫡長子皇位繼承制”,選擇胤礽作為他的繼承者,並悉心培養,加之太子生而喪母,故倍受皇父寵愛。  幼時的胤礽是跟隨皇父康熙帝一同生活的,康熙亦為太子的啟蒙老師。康熙是位學識淵博之人,對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寄予厚望,為此他親自厘定瞭全面、周密的方針與步驟,較之其他皇子康熙尤其關心太子的成長,對其教育傾註瞭大量心血,他曾當眾講明自己一天中有兩件要事,一是問太皇太後安,另一件即是過問皇太子的學業情況。胤礽六歲以前,由皇父“親教之讀書”。太子六歲就傅,皇帝為他選擇瞭名儒張英、李光地、熊賜履為師;稍長,又特召著名理學傢湯斌為詹事府詹事。胤礽的讀書處最先為皇城毓慶宮內;之後,康熙親定皇太子讀書處為暢春園無逸齋(其輔導老師有湯斌、徐潮、高裔、熊賜瓚、耿介、達哈塔、尹泰等):康熙對太子教育甚嚴,無論寒暑從無間斷,太子亦勤學好問,從無懈怠。由於太子天資聰穎,對所讀書籍讀過數遍即能背誦不漏,但他仍按皇父要求每篇必背足120遍方罷——他讀書“聲韻清遠,句讀鏗鏘,反覆抑揚,諷詠不輟”,因此學業進步很快。康熙曾言“皇太子從來惟知讀書,嬉戲之事一切不曉”,因此太子能熟練運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嫻馭武功,“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  身為一國儲君,胤礽有較高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親征準噶爾部噶爾丹之際,先後有十多個月的時間不在京城,他命22歲的胤礽坐鎮京師處理朝政。  胤礽是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瞭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復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君儲、父子之間的悲劇不可避免。分頁:2/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兩度被廢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冊封諸成年皇子,包括胤禔為多羅直郡王,胤祉為多羅誠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為多羅貝勒。受封諸子參與國傢政務,並分撥佐領,各有屬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對削弱瞭太子的力量,對皇太子是一次考驗。同時,諸年長皇子有權有勢以後,加劇瞭與皇太子的矛盾,諸皇子及其黨羽的共同打擊目標是皇太子及皇太子黨。於是,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日益加劇。  康熙立胤礽為皇太子後,朝中就出現瞭擁護皇太子與反皇太子的兩大政治勢力。太子黨首腦人物索額圖,是康熙幼年首席輔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後叔父、皇太子叔姥爺、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曾經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瞭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  1)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報告瞭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非常不滿。 影視劇形象  2)康熙巡幸途中,剛滿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瞭急性病,康熙十分焦慮,太子卻無動於衷。  3)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這件事也刺激他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在巡視塞外返回途中佈爾哈蘇臺行宮,召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行宮前,命皇太子胤礽跪下,痛哭流涕,數落胤礽的罪狀。之後,老皇帝因為太過痛苦以至於撲到在地,完全沒有瞭昔日的帝王威儀。  同日,康熙為瞭打擊太子集團的勢力,下令將索額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及蘇爾特、哈什太、薩爾邦阿等人“立行正法”。不久胤祄病死,對康熙來說真是禍不單行,感情上受到沉重的打擊。康熙為瞭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廢斥皇太子。但廢斥之後,又很難過,憤恨、失望、惋惜、憐愛,復雜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一連六日“未嘗安寢”,對諸臣談起此事,“涕泣不已”。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皇帝養馬的上駟院旁設氈帷,給胤礽居住。又命四子與長子共同看守。當天,康熙召集諸臣於午門內,宣諭拘執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親撰告祭文,於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將廢皇太子幽禁咸安宮,二十四日,頒詔天下。  皇太子從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廢,長達33年之久。這時康熙帝55歲,皇太子35歲。為瞭培養太子,康熙帝可謂費盡苦心。廢太子一事使康熙帝悲憤疊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此時,康熙已經進入老年,而接班人卻變得渺茫。他哀求皇子們說:在同一時間裡發生皇十八子死和廢太子兩件事,心傷不已,你們仰體朕心不要再生事瞭。然而康熙帝的兒子太多,他在位時間又長,夜長夢多,皇子們早已形成瞭幾個利益攸關的政治集團。他們之間的爭鬥,不是爭奪房子、銀子、珠寶和土地,而是皇位。巨大的誘惑,使這種爭奪由表及裡,由隱到顯,由緩到急,由溫到烈,勢不能止。康熙帝廢掉皇太子的舉動不僅沒有制止這種爭奪,反而讓一些皇子仿佛看到瞭希望,因而儲位之爭更為激烈。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因復立皇太子胤礽,康熙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而自被廢黜後,胤礽一反常態,行為瘋癲,便被康熙懷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也痛惜不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寧。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瞭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這次抓的是步軍統領托合齊。  皇帝與儲君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決定再廢皇太子。分頁:3/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3、三阿哥胤祉  胤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允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允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允祉心裡不高興,免不瞭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幹脆將允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胤祉[zhǐ](1677-1732),康熙第三子。幼時撫養於內大臣綽爾濟傢中。胤祉年齡比大阿哥胤褆小五歲,比太子胤礽小三歲,比四阿哥胤禛大一歲。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誠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喪百日中剃頭,降貝勒。胤祉從小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裡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備受康熙喜愛。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圍獵時,胤祉曾經和一向善於騎射的康熙比試過,兩人不分上下。胤祉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史學傢閻崇年說“皇三子胤祉是很傑出的一位科學傢”。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胤祉奏報康熙,皇長子利用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用巫術詛咒廢太子胤礽,康熙怒不可遏,在嚴懲瞭皇長子之後,因胤祉平日與太子胤礽關系“素親睦”而博得瞭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晉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   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私下發些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之死少哀悼之情。雍正知道後,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於景山禁所。  4、五弟胤祺  允祺,康熙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恒親王。允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康熙十八年—雍正十年(1679—1732)清聖祖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異母弟,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申時生,宜嬪郭絡羅氏(即宜妃)。  胤祺幼時養於太後博爾濟吉特氏宮內。9歲尚未讀過漢文。胤祺心氣平和性情善良,給人以“心性甚善,為人淳厚”的印象。  康熙三十五年,率領正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葛爾丹;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十五日,胤祺正式迎娶嫡福晉(前已有側福晉)。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胤祺同胤禛、胤祐、胤禩被封“多羅貝勒”。  康熙四十七年秋冬康熙帝病時,胤祺同胤祉、胤禛陪侍床邊。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復立太子胤礽同時胤祺、胤祉、胤禛被封賜親王;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冊封“和碩恒親王”,康熙五十一年,再度廢太子的“讬合齊父子貪贓不法案”中,胤祺、胤祉、胤禛、胤祐都起到重要作用,各得賜銀5000兩,子弘昇為世子。  此前後,胤祺在熱河避暑山莊之南小上崗得賜府邸一座,後人稱“老五爺府”。  康熙五十六年,太後病重,胤祺勸慰康熙“臣自幼蒙皇太後祖母養育。皇父聖體違和,一應事物臣可料理。”康熙:“我在,爾何克代理耶!朕務期躬盡典禮耳。”  康熙五十七年,胤祺奉命與內大臣馬爾塞往奠故大學士李光地茶酒,並帶去賜銀千兩。  七月,鎮國公吞珠病故,上命賜鞍馬、散馬各2,白銀2000兩。遣胤祺送往。  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孝惠章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兩周年忌。由胤祺、胤禛、胤禮至奉先殿恭代行禮。  十二月初十日,康熙帝命胤祺、胤祹前往迎作戰陣亡的湖廣總督、西安將軍額倫特靈柩回京。  雍正二年清明,胤祺奉命往清東陵的孝東陵致祭。  雍正四年五月,雍正令胤祉、胤祺為已獲罪的胤禟改名。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十九日醜刻故。謚曰“溫”。時年五十四歲。  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  葬於薊州的賈傢山。分頁:4/11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5、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730年)死。  允佑,胤佑(1680-1729)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時生,雍正帝異母弟,成妃戴佳氏所生,有殘疾。  胤佑生於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其生母為成妃戴佳氏。幼時給康熙帝留下瞭“心好,舉止藹然可親”的印象。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再次出征葛爾丹時,奉命統率鑲黃旗大營。康熙三十六年(1697)閏三月十五日與其五哥胤祺同娶嫡福晉。康熙三十七年晉封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秋冬,康熙帝患病時,胤佑曾與胤祉、胤禛、胤祺“晝夜侍奉,用藥調治”。四十八年(1709)三月被晉封為郡王,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晉封為多羅淳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以後,胤佑也曾參與察審讬合齊父子的“貪婪不法”之案。五十一年,同胤祉、胤禛、胤祺、胤誐一樣,得到瞭5000兩白銀的賞賜。康熙五十七年十月,正藍旗滿洲都統延信出征西陲,奉命管理正藍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務。雍正元年(1723)三月,胤佑奉命管理左翼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事務。

民族英雄嶽飛生死七大歷史懸謎:風波亭冤獄之謎

  導讀:做為最享有民間盛譽的民族英雄嶽飛,其人生前死後,留給瞭我們太多的疑惑,無論是他的出生還是風波亭遇害,都充滿瞭不解之謎,迷一樣的歷史籠罩於充滿瞭虛幻色彩的民間傳奇之中,所有的這些都構成瞭民間與史學研究者們極為關註的課題。人類的偶然性行為構成瞭歷史,所以任何時代的歷史總是由一連串的謎所組成,這是因為人的行為中充滿瞭不確定的因素——但在群體趨勢上,卻表現出一定的規律。如果我們依循這一思路來審視籠罩在嶽飛身上的諸多迷惑的話,那麼至少,我們會有以下七個難解之謎:  第一:嶽飛出生時傢鄉是否發過洪水。  第二:嶽飛是否參加過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一戰。  第三:是誰在嶽飛的背上刺下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第四:名士袁溉何以預知嶽飛冤獄及生死。  第五:“朱仙鎮之役”到底是誰為嶽傢軍佈設下的死亡陷阱。  第六:十二道金牌,究竟是為瞭拯救嶽飛,還是另有考慮。  第七:風波亭冤獄為何會興起,秦檜為什麼一定要害死嶽飛。  首先是嶽飛出生之謎,民間相信嬰兒時期的嶽飛是在一次洪水之後飄泊上岸的,但這一歷史實則不過是撰史者的編造而已,實際上嶽飛出生時年的黃河並不流經其傢鄉,最重要的是,嶽飛出生前後,黃河並未泛濫。那麼修史者嶽珂為什麼要編造這個看似無聊的故事呢?  這個答案可以通過我們的第二個疑問來獲得:這第二個疑問就是,嶽飛是否參加過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一戰,正是這場戰爭徹底喪送瞭北宋和大遼兩個國傢。   北宋征遼之戰發生在公元1122年,這一年嶽飛已經十九歲,而且他的槍法“一縣無敵”,如此說來,如果嶽飛沒有出現在燕京城下,那麼他的歷史就少瞭光彩的一頁,而如果他參加瞭這場二十萬人爭相奪路的敗仗的話,那麼他的歷史就會多瞭不光彩的一頁。所以我們堅信,嶽飛有多半的可能出現在燕京城下,隻是兵敗的時候他逃得比別人更快,所以才保住瞭自己的性命。正因為這個原因,嶽飛的孫子嶽珂在替自己的爺爺作傳的時候,不得不煞費苦心的遮掩這一點。  證明嶽飛到過燕京的,還有嶽飛自己的證言,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對部下說過“我曾經到過黃龍城……”事實上,遍查嶽飛的歷史,我們找不到任何依據說他曾經到過金人的黃龍府,可是嶽飛本人卻對此深信不疑,那麼很有可能,嶽飛是在參加征遼之戰的時候,誤以為燕京是黃龍府,考慮到他在這場戰爭中的普通士兵身份,這種可能非常之大。相關閱讀推薦:愛憎大不同:解讀官史和野史中不一樣的嶽飛?揭秘:南宋宋高宗趙構為何非要殺死名將嶽飛?如何評價嶽飛的歷史地位?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歷史上嶽飛有幾個兒子?長子嶽雲是親生還是養子?嶽飛竟然慘遭第一任妻子拋棄?嶽飛有幾個妻子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嶽珂所編造的這個故事達到瞭一舉三得的目的,首先是遮掩瞭嶽飛對遼的失敗之戰,其次是解釋瞭嶽飛背部的“精忠報國”四個字的來源,第三是將嶽飛與八字軍的沖突徹底從嶽飛的歷史中抹掉瞭。  所以我們第三個疑問是:是誰在嶽飛的背上刺下的這四個字?這四個字與他和八字軍的沖突有何關聯?  民間傳說中的“嶽母刺字”已經是盡人皆知瞭,但這隻是傳奇,而非歷史。實際情況是,嶽飛的母親根本沒有機會在兒子的背部刺字,即使要刺,享有刺字權力的也應當是嶽飛的父親,而非他的母親。嶽飛的父親嶽和死於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之戰那一年,而在此之前,北宋正籠罩在一種瘋狂的盲目自信之中,視同戰爭為兒戲,在這種情況下,嶽傢人是不可能萌生在兒子的背部刺上“精忠報國”這種字樣的想法的。  嶽飛背部的字,最大的可能是他與八字軍的妥協舉措,當時所有參加八字軍的人都要在臉上刺下“赤心報國,誓殺金賊”這樣八個字,嶽飛加入八字軍,但他的臉上卻沒有刺字,這是一件極為反常的事情——此外,他最終和八字軍的決裂及妥協,都讓後人無法釋懷。   關於嶽飛的第四個疑問,是名士袁溉對他的死生預言。  嶽飛在征戰之中,招納賢士,幾次曾想將名士袁溉攬為部屬,但是袁溉卻趁夜私逃瞭,因為他斷言:嶽飛此人過於泥古,此後必死於冤獄之中。所以為瞭避免牽連,他便私自逃歸瞭。  何以袁溉會先知先覺,斷言嶽飛必遭冤獄呢?還有,他所說的“泥古”,又是什麼意思?  這第四個疑問,與第五個疑問息息關聯。  第五個疑問就是宋史中所記載的“朱仙鎮大捷”,民間《說嶽傳》中另有一個八大錘的版本,而嶽飛的孫子嶽珂更是有鼻子有眼的編造出嶽飛在朱仙鎮以五百人勝金兵十萬的戰爭神話。但事實上,朱仙鎮大捷同嶽飛傳記中的大多數戰役一樣,都是根本未曾發生過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實際上,所謂的“朱仙鎮大捷”不過是“朱仙鎮陷阱”而已,三萬餘名嶽傢軍在這裡陷入瞭金人的重兵包圍之中,而且是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此番朱仙鎮會戰,南宋方面是以嶽飛、張俊及王德三路人馬齊頭並進,但當嶽飛行至偃城,張俊與王德的兩路人馬卻突然撤走,將嶽傢軍孤零零的暴露於強大的金人面前,此時會戰是不會再存在瞭,存在的隻會有強大的金兵對嶽傢軍的屠殺。  正是嶽傢軍危亡之際,嶽飛接到瞭趙構的“金字牌急遞”,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措置班師”。由此我們確信,朱仙鎮陰謀是圖謀消滅嶽傢軍的一個精妙佈局,而趙構本人,則分明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所以,十二道金牌之迷,並非是民間傳說中的那樣是讓嶽飛放棄收復中原。收復中原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北宋為瞭收回燕雲十六州,付出的是亡國的代價,而這個目的仍然沒有達到,其時南宋的戰爭資源遠比北宋時代更為匱乏,卻要完成比北宋更為艱巨的任務,這又怎麼可能?所以,與我們所知道的恰恰相反,所謂十二道金牌應當是趙構為瞭營救嶽傢軍所做的最後努力,這一努力表明瞭趙構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心理。   這樣我們就面臨瞭第七個、最後一個謎——南宋政權為什麼一定要殺掉嶽飛?或者說,名士袁溉到底是依據什麼做出的判斷,早在這樁千古奇冤發生之前就預知這一點的呢?  這裡有七道謎題,但答案卻隻有一個。  隻是因為嶽珂在修史的時候寫瞭太多未曾發生過的戰役,而對真正發生的戰役卻隻字不提,這就導致瞭宋史中的《嶽飛傳》中的大部分資料全都成瞭孤證,而其它的歷史資料不是否認瞭這些孤證,就是無法支持這些孤證。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民族英雄嶽飛生死七大歷史懸謎:風波亭冤獄之謎

  導讀:做為最享有民間盛譽的民族英雄嶽飛,其人生前死後,留給瞭我們太多的疑惑,無論是他的出生還是風波亭遇害,都充滿瞭不解之謎,迷一樣的歷史籠罩於充滿瞭虛幻色彩的民間傳奇之中,所有的這些都構成瞭民間與史學研究者們極為關註的課題。人類的偶然性行為構成瞭歷史,所以任何時代的歷史總是由一連串的謎所組成,這是因為人的行為中充滿瞭不確定的因素——但在群體趨勢上,卻表現出一定的規律。如果我們依循這一思路來審視籠罩在嶽飛身上的諸多迷惑的話,那麼至少,我們會有以下七個難解之謎:  第一:嶽飛出生時傢鄉是否發過洪水。  第二:嶽飛是否參加過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一戰。  第三:是誰在嶽飛的背上刺下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第四:名士袁溉何以預知嶽飛冤獄及生死。  第五:“朱仙鎮之役”到底是誰為嶽傢軍佈設下的死亡陷阱。  第六:十二道金牌,究竟是為瞭拯救嶽飛,還是另有考慮。  第七:風波亭冤獄為何會興起,秦檜為什麼一定要害死嶽飛。  首先是嶽飛出生之謎,民間相信嬰兒時期的嶽飛是在一次洪水之後飄泊上岸的,但這一歷史實則不過是撰史者的編造而已,實際上嶽飛出生時年的黃河並不流經其傢鄉,最重要的是,嶽飛出生前後,黃河並未泛濫。那麼修史者嶽珂為什麼要編造這個看似無聊的故事呢?  這個答案可以通過我們的第二個疑問來獲得:這第二個疑問就是,嶽飛是否參加過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一戰,正是這場戰爭徹底喪送瞭北宋和大遼兩個國傢。   北宋征遼之戰發生在公元1122年,這一年嶽飛已經十九歲,而且他的槍法“一縣無敵”,如此說來,如果嶽飛沒有出現在燕京城下,那麼他的歷史就少瞭光彩的一頁,而如果他參加瞭這場二十萬人爭相奪路的敗仗的話,那麼他的歷史就會多瞭不光彩的一頁。所以我們堅信,嶽飛有多半的可能出現在燕京城下,隻是兵敗的時候他逃得比別人更快,所以才保住瞭自己的性命。正因為這個原因,嶽飛的孫子嶽珂在替自己的爺爺作傳的時候,不得不煞費苦心的遮掩這一點。  證明嶽飛到過燕京的,還有嶽飛自己的證言,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對部下說過“我曾經到過黃龍城……”事實上,遍查嶽飛的歷史,我們找不到任何依據說他曾經到過金人的黃龍府,可是嶽飛本人卻對此深信不疑,那麼很有可能,嶽飛是在參加征遼之戰的時候,誤以為燕京是黃龍府,考慮到他在這場戰爭中的普通士兵身份,這種可能非常之大。相關閱讀推薦:愛憎大不同:解讀官史和野史中不一樣的嶽飛?揭秘:南宋宋高宗趙構為何非要殺死名將嶽飛?如何評價嶽飛的歷史地位?嶽飛是不是民族英雄歷史上嶽飛有幾個兒子?長子嶽雲是親生還是養子?嶽飛竟然慘遭第一任妻子拋棄?嶽飛有幾個妻子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嶽珂所編造的這個故事達到瞭一舉三得的目的,首先是遮掩瞭嶽飛對遼的失敗之戰,其次是解釋瞭嶽飛背部的“精忠報國”四個字的來源,第三是將嶽飛與八字軍的沖突徹底從嶽飛的歷史中抹掉瞭。  所以我們第三個疑問是:是誰在嶽飛的背上刺下的這四個字?這四個字與他和八字軍的沖突有何關聯?  民間傳說中的“嶽母刺字”已經是盡人皆知瞭,但這隻是傳奇,而非歷史。實際情況是,嶽飛的母親根本沒有機會在兒子的背部刺字,即使要刺,享有刺字權力的也應當是嶽飛的父親,而非他的母親。嶽飛的父親嶽和死於北宋對大遼的最後之戰那一年,而在此之前,北宋正籠罩在一種瘋狂的盲目自信之中,視同戰爭為兒戲,在這種情況下,嶽傢人是不可能萌生在兒子的背部刺上“精忠報國”這種字樣的想法的。  嶽飛背部的字,最大的可能是他與八字軍的妥協舉措,當時所有參加八字軍的人都要在臉上刺下“赤心報國,誓殺金賊”這樣八個字,嶽飛加入八字軍,但他的臉上卻沒有刺字,這是一件極為反常的事情——此外,他最終和八字軍的決裂及妥協,都讓後人無法釋懷。   關於嶽飛的第四個疑問,是名士袁溉對他的死生預言。  嶽飛在征戰之中,招納賢士,幾次曾想將名士袁溉攬為部屬,但是袁溉卻趁夜私逃瞭,因為他斷言:嶽飛此人過於泥古,此後必死於冤獄之中。所以為瞭避免牽連,他便私自逃歸瞭。  何以袁溉會先知先覺,斷言嶽飛必遭冤獄呢?還有,他所說的“泥古”,又是什麼意思?  這第四個疑問,與第五個疑問息息關聯。  第五個疑問就是宋史中所記載的“朱仙鎮大捷”,民間《說嶽傳》中另有一個八大錘的版本,而嶽飛的孫子嶽珂更是有鼻子有眼的編造出嶽飛在朱仙鎮以五百人勝金兵十萬的戰爭神話。但事實上,朱仙鎮大捷同嶽飛傳記中的大多數戰役一樣,都是根本未曾發生過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實際上,所謂的“朱仙鎮大捷”不過是“朱仙鎮陷阱”而已,三萬餘名嶽傢軍在這裡陷入瞭金人的重兵包圍之中,而且是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此番朱仙鎮會戰,南宋方面是以嶽飛、張俊及王德三路人馬齊頭並進,但當嶽飛行至偃城,張俊與王德的兩路人馬卻突然撤走,將嶽傢軍孤零零的暴露於強大的金人面前,此時會戰是不會再存在瞭,存在的隻會有強大的金兵對嶽傢軍的屠殺。  正是嶽傢軍危亡之際,嶽飛接到瞭趙構的“金字牌急遞”,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措置班師”。由此我們確信,朱仙鎮陰謀是圖謀消滅嶽傢軍的一個精妙佈局,而趙構本人,則分明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所以,十二道金牌之迷,並非是民間傳說中的那樣是讓嶽飛放棄收復中原。收復中原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北宋為瞭收回燕雲十六州,付出的是亡國的代價,而這個目的仍然沒有達到,其時南宋的戰爭資源遠比北宋時代更為匱乏,卻要完成比北宋更為艱巨的任務,這又怎麼可能?所以,與我們所知道的恰恰相反,所謂十二道金牌應當是趙構為瞭營救嶽傢軍所做的最後努力,這一努力表明瞭趙構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心理。   這樣我們就面臨瞭第七個、最後一個謎——南宋政權為什麼一定要殺掉嶽飛?或者說,名士袁溉到底是依據什麼做出的判斷,早在這樁千古奇冤發生之前就預知這一點的呢?  這裡有七道謎題,但答案卻隻有一個。  隻是因為嶽珂在修史的時候寫瞭太多未曾發生過的戰役,而對真正發生的戰役卻隻字不提,這就導致瞭宋史中的《嶽飛傳》中的大部分資料全都成瞭孤證,而其它的歷史資料不是否認瞭這些孤證,就是無法支持這些孤證。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生死都由曹操做主:細說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女人們

  導讀:封建時代裡,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後則要“母儀天下”,堪稱世上一等一的尊貴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瞭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換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無可逃避,隻能眼睜睜承受命運的刀斧。比如,東漢的最後一位天子漢獻帝,盡管與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並非毫無才略,但處在大勢之下,他也隻能乖乖成為一個又一個野心傢和陰謀傢把持、玩弄的對象。最終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瞭一出“禪讓”的醜劇,自己也在後世中成為無能與傀儡的代名詞。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亂時,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就是漢獻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帶兵前來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詢問變亂經過,少帝結結巴巴,啥都說不清楚。再問陳留王,陳留王雖然年紀比少帝小好幾歲,卻能從頭到尾說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認為劉協更賢能,於是把持朝政後就廢瞭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關中災荒,年僅14歲的漢獻帝命令把倉庫的糧食拿來熬粥賑濟災民,可還是有很多人餓死。漢獻帝懷疑是負責賑濟的人在舞弊貪污,就親自拿瞭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結果熬出來兩盆粥。再對比從倉庫中領取的糧食和發放給災民的粥,漏洞頓時暴露無遺。漢獻帝重責瞭相關官員,從此再沒人敢在賑災糧食上做手腳瞭。所以,天資聰明的漢獻帝,其實完全具備做一個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隻能徒呼奈何。同樣,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後妃,她們的命運甚至更加悲慘。漢獻帝盡管是傀儡,畢竟還有皇帝名分。除瞭董卓這種莽撞屠夫,敢擅自動手開殺的畢竟不多。相對來說,後妃雖然也是“國母”,動起手來就容易多瞭。   常伴漢獻帝身邊的貴人,共有兩位,一位是伏皇後,一位是董貴妃。伏皇後名叫伏壽,是諸葛亮的老鄉瑯琊人。她的八輩子祖宗伏湛曾經當過大司徒,也算是名門望族。伏皇後的老爹叫伏完,老媽是漢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論輩分,漢桓帝是漢獻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漢獻帝的表姑父,伏皇後跟漢獻帝也就是拐彎抹角的表兄妹瞭。伏皇後入宮,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一年,恰逢關東諸侯討伐董卓。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兵荒馬亂之際,伏壽小姐進入宮廷。畢竟是名門望族的閨女,又是皇帝的表妹,不能從宮女當起,她一進宮就是貴人,從此開始和漢獻帝二十餘年的相伴生活。後來,王允、呂佈殺死董卓,李傕、郭汜攻克長安,殺死王允轟走呂佈。在這連番的變亂中,她始終陪伴著皇帝丈夫,承受這一波又一波的動蕩。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曹操特殊嗜好:建造銅雀臺為打造美女集中營曹操如何善待蔡文姬:讓她在丈夫未歸時留居曹府三國時曹操詭詐殘忍 使用“特務”手段堪比明朝老百姓雇來的“吸血鬼” 歷史上曹操年薪竟上億?費盡心機!揭秘曹操最想得到卻沒得到的10大人物 甄妃有多美:讓曹操父子三人反目的三國絕世女子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把持朝政的軍閥李傕和郭汜發生內訌,在長安廝殺起來。伏貴人連同皇帝一起,被李傕劫持到軍營中。白天,兩軍交戰的喊殺聲就在帳外響徹,有時候還有一兩支箭射到門口。夜裡,皇帝的禦帳四周都是士兵嘰裡呱啦的西涼口音,還夾雜著羌人、胡人的語言。物資供應也很匱乏,就連皇帝左右的侍從,糧食都不夠吃。就在這樣危險和尷尬的境地下,四月裡,在李傕的軍營之中,伏貴人被冊立為皇後。這大概是漢朝幾百年裡面最寒酸的冊立皇後禮瞭。漢獻帝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冊封,隻能用“苦中作樂”來描述。  到瞭六月,李傕郭汜暫時休兵,皇帝、皇後也被釋放,並且和從郭汜營中逃出來的大臣們匯合在一起。但夏天一過,李傕、郭汜又聯合起兵殺瞭過來。這一次他們不是要劫奪皇帝,而是要造反殺死皇帝!雖然得到楊奉、董承等人的保護,皇帝、皇後還是異常狼狽地奔走。十二月,保護皇帝的軍隊兩次被叛軍擊敗,死傷無數,文武百官和宮女太監大多被亂軍殺死。伏皇後由哥哥伏德攙扶著,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潰敗的隊伍中。好容易找瞭一艘船,用絹帛裹著皇帝的身體,慢慢墜下船去,伏德背著皇後跳下船。然後,才渡文武百官。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著船舷想要強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劍砍手,砍下來的手指頭都堆在船舷內側,血肉森然。  過河之後,大傢找瞭一輛牛車給皇帝皇後乘坐,然後在茅草房子裡面設立臨時朝廷,連門窗都沒法關。皇帝和大臣開會的時候,士兵們就趴在籬笆上圍觀,還互相打鬧開玩笑。護駕的將軍們推薦瞭很多夥伴當大官,於是用石頭做成印章,拿錐子隨便刻畫幾筆就算封官。最嚴重的是沒有糧食,皇帝和伏皇後也隻有粗糧果腹,百官和宮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經算上上大吉瞭!   這就是伏壽同志皇後生涯的開端。僅此一段,已足見她這個皇後將在東漢王朝的末年遭受怎樣的折磨。直到第二年,曹操出兵保駕,遷都許城,皇帝一行才算有瞭暫時的安身之處,起碼吃穿有瞭保障。稍事安定之後,皇帝任命自己的嶽父伏完為輔國將軍,掌握大權。但伏完是個深沉穩重的人。他知道現在的實權人物是曹操,自個兒又沒有足以與之抗衡的力量和才幹,身居高位反而會帶來禍端。因此,他辭去瞭這個職務,而改任中散大夫。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另一位董貴妃,史書未記載其名。董小姐的父親叫董承,是董太後的侄兒,董太後是漢獻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漢獻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漢獻帝的另一個表妹。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誤寫董貴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約看史書中寫“董承是漢獻帝之舅”,把這個“舅”理解為舅兄。其實,這裡的“舅”是指嶽父的意思。《三國演義》中董承第一次出場,就是在漢獻帝逃離李傕、郭汜控制的半途中,郭汜引兵追來,當時保駕的楊奉寡不敵眾,眼看形勢危急:“忽然東南上喊聲大震,一將引軍縱馬殺來。賊眾奔潰。徐晃乘勢攻擊,大敗汜軍。那人來見天子,乃國戚董承也。帝哭訴前事。承曰:‘陛下免憂。臣與楊將軍誓斬二賊,以靖天下。’”  歷史基本也是如此。此後,董承與楊奉、韓暹等人一起,帶領兵馬保護漢獻帝返回洛陽,途中與亂軍幾次大戰,殺得血流成河。這份肝膽節烈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把董承作為漢朝的忠臣描寫。但董承的身份並非那麼簡單。在扮演“大漢忠臣”的同時,他還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賊董卓集團中的重要幹部。  原來,漢靈帝剛死那會,宮廷內鬥,何進、何太後害死瞭董太後;後來何進被宦官所殺,董卓進京,廢少帝劉辨,立漢獻帝劉協,又害死瞭何太後,權傾朝野。董承當時在董卓的女婿牛輔部下為將。他可能和董卓是什麼拐彎抹角的親戚,或者是認瞭同宗。畢竟,在反對何氏一黨,為董太後報仇這一方面,董承與董卓是有共同利害的。而作為西涼土霸王的董卓,對於同姓同門這一點也頗為看重。

玄奘如何對待生死?囑弟子葦席裹屍置於深山老林

  導讀:子午嶺沿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之間的邊際徐徐東進,南折而行,忽然一個拐彎,遂聳成瞭玉華山。川流不息,沖出四個峽澗,都極為幽邃,它們是:芝蘭谷,鳳凰谷,野火谷,珊瑚谷。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玄奘便圓寂於斯。古者有言,生有時,死有地。玄奘居然應驗瞭。  627年,玄奘27歲,開始瞭西域之行。他是隨商隊出境的。他曾經再三上書朝廷,盼望能批準其往天竺去學習佛經,最終無音訊。遂不惜違反法律而去追求真理。見他走瞭,官方便發佈瞭通緝令,指出:“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候捉。”到涼州,通緝令便到涼州,到瓜州,通緝令便到瓜州,好在有仁者相助,玄奘才沒有半途而廢。玄奘是河南偃師人,慧根深長,十二歲便在洛陽凈土寺出傢。之後持缽雲遊天下,足跡遍佈今之河南、陜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他謙虛請教高僧大德。不過,他終於遺憾地發現,佛教流行中國幾百年,卻爭論紛紜,迷惑久存,信徒也各執其辭,遂發誓往釋迦牟尼的故鄉去澄清問題。  西域路上,玄奘九死一生。風暴、沙漠、雪山、驕陽,迭起襲身。嘗有四天不得飲食,而且常常迷失方向,隻能尋白骨和馬糞向前。胡佬之謀害,盜匪之搶劫,甚至部族之強留,也都是致命的危難。然而,玄奘發誓:寧可死,不能屈,並堅持走到瞭天竺,今之印度。數渡恒河,遍巡聖跡,尤其是在那爛陀寺跟隨戒賢大師的五年學習,使其佛經大明。遵戒賢大師之命,玄奘為眾僧設壇授業,釋義排難,從而名聲鵲起。應戒日王之邀,在曲女城參加法會,連續十八天宣揚大乘之旨,千目仰視,萬耳傾聽,竟無一聲詰責反駁,從而威望隆盛。這是641年春天的情況,玄奘41歲。   然而到佛教之源來學習,是為解決中國的問題,天竺再愜,玄奘也要歸去,遂告別瞭他的崇拜者和仰慕者,啟程返回。在抵達於闐國的時候,玄奘不忘他是偷渡出境的,便上書朝廷,承認自己私奔天竺,冒犯瞭憲章。645年,唐太宗下詔,表示歡迎其還,並願見玄奘。相關閱讀推薦:史上真實的西遊玄奘:偷渡出國 路上遭徒弟拋棄揭秘歷史上真實西遊記:玄奘靠假扮災民偷渡出關唐僧本名 唐朝三藏法師玄奘的真實名字是什麼?歷史上的今天3月7日 中國唐朝高僧玄奘逝世玄奘簡介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玄奘生平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一個徹底追求真理的人不懼怕困難、坎坷,甚至準備犧牲,同時,也能拒絕富貴和權力。當年在赴西域的路上,便有高昌王愛敬玄奘,提出要供養他一生,並奉為國師,讓其民崇拜和仰慕,不過玄奘堅拒,因為其目標並不在地位與生活的優越;在洛陽,玄奘向唐太宗匯報瞭西域十七年的收獲,唐太宗欣悅有加,覺得其具松風水月之清華、仙露明珠之朗潤,遂建議他輔政治國,不過,玄奘也婉拒瞭,因為他所追求的不是世俗之顯赫。所以,矢志成事,就當像玄奘一樣去欲無畏。玄奘返回後,基本上就在長安翻譯佛經,先在弘福寺,後到慈恩寺,又到西明寺,凡十五年,功績豐碩。可惜京師人雜,請教者和好奇者紛至沓來,難有寧日。長期勞作,身體也病倦瞭。他便上書唐高宗李治,希望恩準往玉華寺去翻譯佛經,度其餘生。唐高宗同意瞭,並批示翻譯佛經的團隊隨之而行。  玉華寺就在玉華山。624年,唐高祖李淵在鳳凰谷建仁智宮,一來避暑、狩獵,二來可以駐兵防禦突厥對關中的進犯。周谷城認為,突厥就是秦漢時期的匈奴。到瞭647年,不足48歲的唐太宗身患風疾,特別懼熱,便改仁智宮為玉華宮,並擴大為五門十殿,巍峨至極,從而修養於斯。唐高宗登基不久,大約是651年吧,下詔廢玉華宮為玉華寺,並還土於民,其原因難測。玄奘便居這裡的肅成院,共四年,有大典翻譯成冊。  664年夏歷正月的一天,玄奘在玉華山過河,趔趄失足,損傷其脛,漸為重病。玄奘顯然有預感,遂吩咐門徒,他的生涯將盡,死瞭用葦席裹屍,置於深山老林的僻靜之處就行瞭,因為他的身體不潔,怕染天物。幾個門徒雖安慰瞭師父,但卻不禁流淚。二十六天後,玄奘便圓寂瞭。

名妓董小宛與冒辟疆的生死之戀:董小宛嫁給誰瞭?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綠窗偶成》),讀瞭這首詩,您一定會想到那位被譽為“秦淮八艷”之一的歌妓董小宛,有人說她就是那個導致順治出傢的董鄂妃,有人則說此系誤傳,但不管怎麼說,在那個還不盛行炒作的年代,能夠讓人們把她與皇帝聯系在一起,足可見她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雖然把她與順治聯系在一起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她與風流才子冒辟疆的一見鐘情更以奇情著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號青蓮,金陵人(今江蘇南京),明末歌妓。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聰明靈秀、神姿艷發、窈窕嬋娟,通詩文,善書畫,為秦淮舊院第一流人物,又稱“針神曲聖”,由於她對飲食有相當的研究,被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廚。  冒襄,字辟疆,南直隸揚州府泰州如皋縣人,生於明萬歷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他生活的年代,正處於明王朝潰亂之勢,雖然當時東北一帶已遭清兵的鐵蹄踐踏、川陜湖廣等地區則是“流寇”馳騁的戰場,而江浙一帶卻風平浪靜,那些衣食無憂的士大夫們依然過著悠閑自在、宴安鴆毒、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秦淮河畔的上空,依然飄浮著酒肉的醇香、回蕩著歌姬的靡靡之音,妓院的生意依然興旺、樽酒不空,書生公子經常出入青樓,嫖娼邀妓。作為名門望族子弟的冒辟疆也沾染瞭一般豪貴子弟的浪漫風習。一方面,他豪情萬丈,懷抱著報效國傢的壯志,主持抗清;另一方面,他又附隨風雅,留戀於青溪白石之勝,名姬駿馬之遊,過著逍遙自在的公子哥兒的生活。   作為秦淮一帶才色雙絕且名氣很大的歌妓,董小宛的芳名早已在冒辟疆耳朵裡生根。而作為風流自喜且是“四公子”之一的高名才子,冒辟疆的大名也在小宛與其他名流宴集時常有耳聞。也許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兩人未曾謀面就已生愛意,相互傾佩已久。  崇禎十二年,冒辟疆到南京鄉試落第,名落孫山,情緒低落,暗嘆自己生不逢時,便收拾瞭行裝,轉往蘇州去閑遊,他一邊訪勝探幽,一邊打聽董小宛的下落。某日,冒辟疆得知小宛住在半塘老屋待客,便前去訪尋,可是,小宛卻已被他人邀去,在太湖洞庭山上逗留遊玩。沒有見到小宛,冒辟疆便經常去蘇州歌姬沙九畹、楊漪炤處喝酒聽曲,以解心中之悶。  由於心中始終惦記著小宛,次年,冒辟疆再次來到蘇州時,幾次前往董傢,終於有瞭見面的機會。某日,小宛醉臥在傢,得知冒辟疆前來拜望,便帶著醉意與冒辟疆在曲欄花下相會。小宛見瞭冒辟疆,心中喜歡,但由於薄醉未消,懶慢的很少發言,而冒辟疆看著眼前這位秋波流轉,神韻天然的覺色美女,頓覺與一般歡場女子大相徑庭,此時雖醉意朦朧,嬌弱不堪,卻依然思路清晰,盡管說話不多,卻談吐不俗,對時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心中更加愛戀.本想多逗留一會兒,但憐惜伊人酒後神倦,冒辟疆坐瞭不到半個時辰就匆匆離去,就是這次短暫的交談,已使他對董小宛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小宛的美麗已經在他多情的心裡紮瞭根。  崇禎十五年春,小宛的母親去世,又遭受田弘遇搶奪佳麗的驚嚇,患瞭重病,數十日閉門不出。這時,冒辟疆再次登門來探,小宛支撐著虛弱的身體,牽著冒辟疆的手說:“我十幾天昏沉沉,如在夢中。今天一見到君,便覺神怡氣旺。”這也許就是愛的力量,冒辟疆的到來,不但治好瞭小宛身體上的病痛,也治好瞭小宛的心病。小宛立即吩咐傢人具辦酒菜,就在床前與冒辟疆對飲談心。這次相見,拉開瞭他們浪漫而多難的戀愛歷程。相關閱讀推薦:順治的董鄂妃是不是秦淮八艷中的董小宛?揭秘中國古代婚姻制度:董小宛貌美亦隻能做妾歷史上順治帝的董鄂妃與名妓董小宛有無關系?董鄂妃身世之謎 董鄂妃是明末名妓董小宛嗎?秦淮八艷的氣節:李香君最剛烈 董小宛最動人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二天,當冒辟疆再次來到時,小宛的病容全無,她笑盈盈地將冒辟疆迎進瞭屋,熱情地奉上好茶:“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藥而愈,看來與公子定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冒辟疆聽瞭不甚歡喜,又怕對方是一時之興。便探試問道:“小生與姑娘交淺言少,姑娘難道不為此話後悔嗎?”  董小宛心意堅定地說:“風塵打滾,閱人不少,如蒙公子不棄,妾身算是跟定公子瞭!”冒辟疆興奮得一把摟住她,小宛則在他懷中嚶嚶地抽泣起來。  董小宛嫁給誰瞭?  是年冬天,在名妓柳如是的周旋下,冒辟疆為董小宛贖瞭身。崇禎十六年初春,經過一冬的邊走邊遊,冒辟疆帶著小宛回到瞭自己的傢鄉如皋。冒傢十分通情達理,順利地接受瞭董小宛這位出身青樓的兒媳,熱熱鬧鬧地為他們辦瞭婚事。  小宛嫁到冒傢後,由於心細明理,恭敬順從,不但精於書畫,又燒的一手好菜,倍受冒傢長輩疼愛,並被冒辟疆之母蘇元芳委以重任,管理和登記冒傢柴米油鹽的用項及銀兩出入,小宛做的有條不紋。閑暇時,小宛經常與冒辟疆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過著夫唱婦和的悠閑生活。   好景不長,這樣安逸的日子僅過瞭一年,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關南下,江南一帶燃起瞭熊熊戰火。清軍所到之處肆虐無忌,冒傢險遭塗毒。為瞭逃避戰亂,小宛隨夫南逃,住嘉興海鹽水繪閣。在雞籠山上,小宛極目遠眺,望著暮春淒涼的景致,胸中感嘆江河破碎,一傢流離,有傢難歸,不禁悲傷,淚葬殘花。  戰亂過後,冒傢輾轉回到劫後的傢園,但生活已今非昔比,日子變得十分艱難,缺柴少米,飲食難飽,而辟疆又連續幾場大病,需要不分晝夜地照顧,使得小宛的身體頃刻間垮瞭下來,雖然多方請來名醫診治,方法用盡,但終難湊效。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傢做瞭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在丈夫冒辟疆通徹心扉的哀哭聲中仙逝,年僅28歲,葬於如皋影梅庵。  有傳說:清兵入關,辟疆棄筆從戎,投奔史可法…… 清兵進犯,小宛冒死相隨,中途兩人走散,小宛被錢牧齋收留。洪承疇慫恿順治擄小宛入宮,小宛在宮中絕食求死。當得知冒辟疆到京後,小宛以治病為由與冒在宮中相見,力勸冒辟疆勿因兒女私事誤瞭國傢大事。冒聽得小宛的雙關語後,與她含淚告別;小宛看著冒辟疆遠去的身影,含笑撞石而死,而順治帝由於傷心過度,也出傢做瞭和尚,這些全屬虛談。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李自成生死之謎:滿清與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級

  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一說,流傳極廣。湖南省的石門縣古稱澧陽,又稱澧州。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夾山即夾山寺,該寺位於石門縣東15公裡的三板橋,是一座唐代古剎,也就是本文一開始講到的那個地方。寺內遺有與此說相關的一些碑記塔銘、詩文殘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宮廷玉器在內的許多遺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諸多文物。這些無疑構成瞭此說的有力佐證。  何的說法也是有關“闖王”出傢的最早記載。據言,何曾到夾山進行考察,見到瞭一位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陜西人的70歲老和尚,他告訴何,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寺的,並取出其畫像。據說畫上人酷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有人根據李自成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後又稱“新順王”,斷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點,是為隱諱。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發現的骨灰和磚刻《塔銘》,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關文物,都與何之文相印證。據持此說法的人推測,“野拂”就是李過,李過就是李自成的親侄兒李錦,由此可證,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夾山寺裡還發現瞭記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夾山靈泉寺碑壇》(道光碑)及密藏墻洞的《支那撰述》、詠梅殘版和野拂撰文殘碑、野拂墓碑、闖王令牌、臨澧蔣傢傳世文物、6枚“永昌通寶”銅幣、7個“西安王”銅馬鈴,更有夾山寺地道地宮密室發現的石雕龜形敕印。敕與詔一樣,都隻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詔的。敕印與奉天玉詔這一切似乎進一步證實瞭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實。  持此說的另一依據是從戰略推理上得出來的,認為李自成去當和尚,是為情勢之所迫,是為瞭聯明抗清。當時,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的主要敵人,已經不再是明朝的勢力,而換成瞭氣勢洶洶的清軍。抗清已成為瞭當務之急。聯合國內的其他武裝力量便也顯得舉足輕重瞭。當時可以聯合抗清的,隻有唐王朱聿鍵手下的湖南何騰蛟。但與何騰蛟談判,部隊必須交何指揮,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則是皇帝,這在情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況且,李自成逼死瞭崇禎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諒解。於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隱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瞭矛盾,讓皇後高氏和李過出面與何騰蛟聯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對“逃禪說”的學者認為此說是經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雖然確有其人,但據塔銘記載,奉天玉曾歷經清要。何為清要?《朝野類要》卷二曰:“職慢位顯謂之清,職緊位顯謂之要,二者兼之,謂之清要。”李自成則與清、要毫無幹系,塔銘的作者劉萱為明朝遺臣,他是忠於大明朝的,怎能為農民領袖李自成寫銘記功呢?這是無法理解的。況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縣新發現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權閹……也逐寇林……方期恢復中原”等詞句,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對奉天玉和尚事謹慎的態度也說明他們之間關系的密切,同時說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遺臣。有記載說,奉天玉乃是順治年間從四川到石門縣夾山寺的雲遊和尚,他初到夾山,見古剎破敗,便拋頭露面、沿門托缽,求乞多方支持,以修復寺廟。若果然是自成逃禪隱居於此,怎能如此張揚,不懂得保密呢!  其實在四月下旬,大順軍主力行進到距離江西九江不遠的地方就被清軍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戰之後,清軍攻入瞭大順軍的老營,將汝侯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將領傢屬俘獲。這一突然事變使得大順軍將士的士氣大沮。由於清軍已經追擊到九江一帶,大順軍東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長江下遊被截斷,因為這時清軍的東路豫王多鐸部正在取道河南歸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隨時有可能回師而上對大順軍實施包圍。李自成於是很敏銳地覺察出這一點,改變戰略,掉過頭來準備穿過江西北部轉入湖南。於是在途經湖北通山縣和江西寧州(今修水縣)交界的九宮山下的時候,李自成本人發生瞭意外。這一幕一定是驚心動魄的場面,在明、清兩方的文書裡面則都有記載。南明的五省總督何騰蛟在隆武元年所寫的《逆闖伏誅疏》中就說: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臣揣闖逆知左兵南逞,勢必窺楚,即飛檄道臣傅上瑞、章曠,推官趙廷璧、姚繼舜,咸寧知縣陳鶴齡等,聯絡鄉勇以待。闖果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連旬,闖逆困於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闖逆居鄂兩日,忽狂風驟起,對面不見,闖心驚疑,懼清之躡其後也,即拔賊營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盤踞湖南耳。天意亡闖,以二十八騎登九宮山為窺伺計。不意伏兵四起,截殺於亂刃之下。相隨偽參將張雙喜系闖逆義男,僅得馳馬先逸。而闖逆之劉伴當飛騎追呼曰:‘李萬歲爺被鄉兵殺死馬下,二十八騎無一存者。  何騰蛟的這份奏疏是關於李自成犧牲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下的最原始文獻之一。由於幾個月以後李自成的部將接受瞭他的節制,他有充分的條件從大順軍將領及士兵的口中獲悉李自成犧牲的經過。  而清軍負責追擊李自成的統帥阿濟格也向清廷報告瞭李自成的死訊。他說,大順軍在九江地區失利後,盡力窮竄入九宮山。他們在山中到處搜尋,也沒有找到李自成。降卒和被擒的大順軍士兵都說李自成逃走時被村民圍困,不能逃脫,自縊而死瞭。於是找瞭認識李自成的人去認屍,但是屍體腐爛,無法辨認。李自成是死是活,還得繼續察訪。  阿濟格的奏疏在主要情節上(時間、地點和犧牲經過)同何騰蛟的報告相一致,因為他的消息也是由當時原屬於大順軍的兵卒所提供的,也具有相當的準確性。  清初的史傢費密在其所著《荒書》中對李自成犧牲的經過作瞭如下的描寫:  “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廣。自成尚有賊兵三萬人,令他賊統之,由興國州遊屯至江西。自成親隨十八騎由通山縣過九宮山嶺即江西界。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散。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會大雨,自成拉馬登嶺。山民程九伯者下與自成手搏,遂輾轉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殺之,刀血漬,又經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鏟殺自成,不知其為闖賊也。武昌已系大清總督,自成之親隨十八騎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縣,九伯不敢出認。縣官親入山諭以所殺者流賊李自成,獎其有功。九伯始往見總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經歷。”  費密的這段記載相當詳細,文中提到的牛脊嶺則的確是當地的地名,而程九伯也確有其人,康熙四年《通山縣志》有他的小傳:“程九伯,六都人,順治二年五月闖賊萬餘人至縣,蹂躪燒殺為虐,民無寧處。九伯聚眾,圍殺賊首於小源口。”另查《德安府志》職官志“國朝經歷”條下第一人即“陳九伯,通山人,順治二年任”。姓名雖稍誤,但也證明程九伯確實得到瞭清政府的獎賞。  根據上面列舉的史料,基本可以斷定李自成已經過世瞭。但是為什麼清廷和南明當時還要懷疑李自成的死訊呢?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其實多爾袞剛收到阿濟格關於李自成困死九宮山的奏疏時是相信的,他曾鄭重其事地告祭天地太廟,宣諭中外。地方官員也紛紛上表慶賀。可是,就在阿濟格班師回朝的途中,得到瞭大順軍重現江西的情報。由於阿濟格並沒有取得李自成的首級為驗,多爾袞因此就開始懷疑李自成的死訊不可靠。七月二十日,他派人對即將進京的阿濟格大加呵責。因為李自成犧牲以後他直接統率的那支大順軍主力確實進入瞭江西寧州、瑞昌一帶。考慮到明清文獻中“闖賊”一詞既可指李自成本人也可指李自成起義軍,因大順軍在江西而產生自成遁走江西的誤傳並不奇怪。所以說,所謂“自成生死終未有實據雲”,“實據”其實應該就是指自成的首級瞭,這是清廷方面一直沒有得到的,產生懷疑也是自然而然的瞭。  和清廷的情況相類似,李自成的死訊在南明的隆武朝廷裡也激起瞭波瀾。何騰蛟上奏自成身亡的經過情形以後,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鍵“大喜,立拜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封定興伯,仍督師”。盡管何騰蛟關於李自成死於九宮山團練之手的消息直接得自跟隨李自成的許多大順軍將領,其中甚至包括瞭李自成犧牲時就在身旁的養子張鼐,應當說是相當可靠的。但是,由於何騰蛟也未能獻上李自成的首級,隆武朝廷內部表示懷疑的便大有人在。右副都禦史郭維經就曾經上書,認為李自成死於九宮山,五月死的,這些都是傳言,而且是等到七月他的部下投降何騰蛟時才知道的,又是過瞭年以後上報的。就這樣行大賞,似乎不太合適吧。況且李自成是生是死,是死在誰的手裡都不知道。萬一哪天殺李自成的人提著李自成的頭來請賞,真不知道何騰蛟該怎麼解釋?而且萬一李自成沒死,以後在哪個地方出現瞭,到那時,皇上您可怎麼辦哪?這麼一說,朱聿健也起瞭疑心,讓何騰蛟再報一次,然後再宣佈這一捷報。在這種情況下,何騰蛟又第二次上疏辨明“闖死確有實據,闖級未敢扶同,謹據實回奏”(即《逆闖伏誅疏》)。  這樣,明、清雙方雖然分別得到瞭李自成犧牲的準確消息,卻都不同程度地表示瞭懷疑。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誰也沒有找到李自成的遺體,所以不敢十分確定。  李自成首級為什麼沒有落入彼此雙方之手呢?原因很簡單。就南明來說,大順軍在安葬瞭李自成遺體後就轉入江西和湖南,通山縣已屬清軍的勢力范圍。何騰蛟當時在湖南長沙,不大可能派人前往清方控制區去發掘李自成遺體。其次,何騰蛟名為五省軍務總督,實力卻相當有限,隻是由於大順軍將領的主動才建立瞭聯合抗清陣線,“一時驟增兵十餘萬”。即便有可能派軍隊進入通山縣,何騰蛟也絕不敢開罪於實力遠勝於自己嫡系軍隊的大順軍餘部,跑去把李自成遺體挖出來梟首“報驗”。這個道理十分明顯,但他在疏中不便明說,隻好含糊其辭地解釋說剿撫道阻音絕,沒法拿到他的首級報驗。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至於阿濟格未能取得李自成首級的原因,大約是由於時間相隔稍久,農歷五月以後南方天氣已相當炎熱,“屍朽莫辨”也是完全可能的。上引康熙《通山縣志》記載大順軍在領袖犧牲後曾對當地的地主武裝實行報復性打擊,殺瞭幾千人。而清政府真正弄清楚李自成被害的具體情節,還是在順治二年(1645)七月十五日江西湖廣等八省總督佟養和上任後,“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縣”,才找到殺害李自成的兇手程九伯。阿濟格向清廷奏報的時候還沒有找到這個線索,他派去實地查驗的人在幾千具朽屍當中瞎轉,無法取得實證就毫不足怪瞭。  總之“闖王”李自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千古少有的傳奇英雄,他發動和長期堅持的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推翻瞭盛極一時的明王朝,但他卻敗在關外新興的北方少數民族–滿族所建立的清廷之下。無論是失誤也好,即使有天生缺憾也罷,由於當世、後世都對於這次起義和與這次起義有關的歷史資料的禁毀,致使我們今天對李自成一生中的許多問題已不可能充分地瞭解瞭。因此關於李自成失敗後,直到最後歸宿的疑案,至今也同樣真相難明,雖然各方面各執一詞,但諸多的記載與傳說,還是有待於進一步去澄清和發現。  李自成處在幾方勢力的糾葛中,於明於清似乎他都不得不死,也好讓出師之人有瞭回復主子的理由,否則無法向各自的主子證明大順已去,平叛成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他仍存在不死的可能性。明清兩方派出的平叛大軍都急於向主子結案,他的軍隊被滅就是一個絕大的戰績,無法東山再起也可以說就等於李自成已死。這樣,也就可以給出李自成出傢的機會,事實上,也隻有出傢才符合情理。其實,被殺也好,出傢也好,李自成以一介平民出身,肩扛反明大旗,且能進京稱帝,已然令人驚嘆。可惜,他這個皇帝隻當瞭14天。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李立三女兒李英男講述:李立三的跨國生死戀

  1930年6月至9月,因推行較為激進的“立三路線”,李立三在六屆三中全會上做瞭自我檢討並離開瞭領導職位,但共產國際堅持要他到蘇聯接受批評。1930年底,他被派到蘇聯國際列寧學校研究班學習。1933年初秋的一天,李立三來到在共產國際工作的中國朋友楊松傢做客,一個俄羅斯少女敲門走瞭進來。這個活潑可愛的俄羅斯少女名叫葉麗紮維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叫我‘麗紮’好瞭,”少女向李立三微笑著說。  李英男告訴記者:“第一次見面,母親說她對父親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隻是覺得他是個話語不多的中國青年。後來,恰逢十月革命紀念日到來,父親邀請她和很多中國朋友一起歡度節日。在餐桌上,父親與大傢有說有笑,氣氛很熱烈。母親雖然不懂中文,但深切地感受到他對周圍人的影響力,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不久,他們就確定瞭戀愛關系。”  當年在莫斯科,很多人一聽到李立三這個名字就很警覺,避而遠之,唯恐沾上“機會主義”的嫌疑。麗紮身邊的很多朋友聽說她的交往對象就是曾經犯過‘大錯誤’的李立三時,都勸告她不要和這個人接觸。“媽媽說,其實她早就知道爸爸的身份瞭,但從未把他的錯誤與他們的戀愛聯系在一起。”李英男一直記得母親的話:“人的一生誰都有錯,何況立三已經認識到瞭自己的錯誤。在我的眼中,他隻是一個誠實可愛的青年。”  1936年2月初,在莫斯科共產國際“柳克斯”公寓一間13平方米的小房子裡,李立三和麗紮舉行瞭婚禮。婚禮很簡單,隻有陳雲、瞿秋白夫人楊之華和女兒瞿獨伊等十幾名來賓參加。按照蘇聯的傳統,女人出嫁後改用丈夫的姓氏,“父親根據母親的蘇聯名字‘麗紮’,給她取瞭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名字——李莎。”1943年,她們的女兒李英男在莫斯科出生瞭。  1945年,中共七大舉行,李立三再次當選中央委員,當李立三把這個消息告訴妻子時,李莎既高興又擔憂,因為李莎知道,這意味著丈夫要回到自己的祖國。  李英男至今還記得,1946年1月16日父親回國時的情景。那天,李莎抱著3歲的李英男到火車站送別丈夫,“我從母親的懷裡跳瞭下來,喊著‘爸爸,抱我’。爸爸抱著我說‘英男,你要聽媽媽的話,過段時間我來接你和媽媽去中國……’”  1946年9月20日,李莎收到瞭丈夫寄自哈爾濱的信,信中李立三說,東北戰火將起,讓李莎帶著女兒速到中國。經過十來天的顛簸,李英男和母親來到瞭哈爾濱,“父親因為開會沒有到車站接我們,但他穿著整齊的軍服站在傢門口等著我們母女。”李莎回憶,“我跑到父親身邊,跳進他的懷裡,親瞭又親。父親也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他對著母親的耳朵輕聲說,‘李莎,我們兩個又結婚瞭’。”  這是李立三一生中的輝煌時期。李英男收藏著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父親就站在毛主席旁邊,中間隻隔瞭一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照片中的父親都被‘截’去瞭,好在‘文革’後還原瞭歷史。”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母親的頑強堅守  來到中國後,在李莎的多次要求下,組織安排她到哈爾濱俄語專科學校任教。1948年,李立三和李莎的第二個女兒李雅蘭出生。在哈爾濱平靜生活3年後,1949年3月,李立三全傢遷往北京。  這是李立三一生中的輝煌時期。李英男收藏著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父親就站在毛主席旁邊,中間隻隔瞭一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照片中的父親都被‘截’去瞭,好在‘文革’後還原瞭歷史。”  開國大典結束後,李立三被任命為勞動部部長,享受副總理待遇。李立三全身心地投入瞭工作,被陳雲稱為新中國的“坦克車”。“那時,我常常見不到父親,他總是很忙,母親也忙於北京俄語學院的教學工作。但她總要抽出時間陪伴父親,跟著他參加一些外事活動,並要管好傢裡的事情,當好‘後勤部長’”。在北京安定下來後,李莎先後從莫斯科和湖南接回母親和婆婆。 “為瞭照顧好兩位老人,傢裡分別給她們做一些不同口味的菜肴,給姥姥多吃些奶制品,給奶奶往菜裡放點辣椒”。  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兩國的交往緊張起來。李英男說:“這個時期,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父親在蘇聯的事大做文章,他們說母親是蘇修特務。那個時候,有很多幹部的外國妻子都因為國籍問題和丈夫離婚,回到自己的國傢。周總理找到父親,建議讓母親轉為中國國籍。”1964年,在李立三的動員下,經周恩來總理批準,李莎加入中國國籍。李英男說:“這是母親最艱難的選擇,有誰不愛自己的祖國呢?”  更大的風暴接踵而來──“文革”爆發瞭,李立三首當其沖,被批為國內“蘇修特務頭子”,通過李莎和國外聯絡,組織瞭龐大的“特務集團”,“一直搞顛覆無產階級專政的勾當”。受批鬥、戴高帽、“坐飛機”,成瞭李立三的傢常便飯。李英男回憶:“紅衛兵強行駐進我傢,割斷父親與外界的聯系,並以學習毛澤東思想為名,天天對他進行長時間的審問。母親也一起被拉去掛牌陪鬥。”李英男說,那一段時期,母親以驚人的毅力承受著一切,每天都安慰父親要堅強。“平時熱鬧的傢裡變得寂靜起來,沒有人再敢到我傢串門,為瞭我們不受牽連,父母都讓我們住校。”  1967年6月19日,李立三被造反派從傢中帶走。兩天後在華北局的一次批鬥會上,李莎被押上臺,沒想到在臺上卻見到瞭自己的丈夫,夫婦倆用目光互相安慰。批鬥會後,他們被押上汽車,汽車剛開到府右街,李莎就被拽出車子。李立三伸出手來和她告別,語重心長地說瞭一句:“你多保重!”李英男說:“這是父親和母親的最後一次見面,第二天,父親吞下瞭大量安眠藥自殺瞭,去世前還有一封給毛主席的信,未寫完。”  李英男含淚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父親離世的當天下午,母親就被看管起來,不久被送到公安部,關進秦城監獄單人牢房。第二天,我和讀高中的妹妹李雅蘭也以‘談話’為名,被騙到德勝門外功德林監獄軟禁起來,同年10月被正式逮捕轉入秦城監獄。”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其實,專案組手裡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實際材料。他們得不到口供,就不斷施加壓力,輪番審訊。母親在審訊室被連夜提審,不許坐下,回牢房時已經天亮,起床鈴一響就不能上床瞭。吃飯時,送來的窩頭粗飯不夠填肚,恐怕是想用失眠和饑餓來摧殘她的精神。但她不顧一切,一直支撐著,保持瞭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意志。她堅持不撒謊、不說違心的話,不承認莫須有的罪名,更不去誣賴他人。無論是口供、筆供,字字句句都要仔細斟酌、再三考慮,以免失真。”李莎以實際行動抵制瞭專案組“逼供信”的圈套,她在獄中寫出瞭幾十萬字的材料,沒有一字是假話。  1969年“九大”以後,開始落實“可教育子女”政策,李英男、李雅蘭出獄,先到“五七”幹校接受鍛煉,然後陸續回到北京。1975年5月,她們被批準去看望李莎。“探監前,專案組宣佈瞭幾條紀律:不許把父親去世的消息告訴母親,不許說親友中誰受牽連,也不要抱頭大哭等等”。  “雖然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媽媽的變化會如此之大:原本健康活潑、充滿朝氣的媽媽,變成瞭一個動作遲鈍、表情麻木的老太太。那時她剛過60歲,頭發已經全白,而且脫落得厲害,穿一身黑色衣褲,幾乎分不清男女。媽媽開口就問:‘你們見到爸爸沒有?我想他也在這裡。下次你們來看他,不要忘記給他帶一條好煙。他從來都是抽煙比吃飯還要緊。’”李英男隻能默默地流淚,沉默不語。  幾天後,李莎被押送到山西運城。1976年春節,李英男姐妹到運城探望母親,在李莎的逼問下,李英男終於把爸爸去世的消息告訴瞭她。“聽完,母親眼睛直直地望著我和妹妹,表情十分痛苦,但沒有落淚。她緩緩地對我們說道:‘你爸爸不在人間,其實我心裡已經料到瞭’。說罷,她扭過臉,久久不做聲。”  這是李立三一生中的輝煌時期。李英男收藏著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父親就站在毛主席旁邊,中間隻隔瞭一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照片中的父親都被‘截’去瞭,好在‘文革’後還原瞭歷史。”  為父母申冤平反  1978年,粉碎“四人幫”後,在一些老同志的建議下,李英男找到瞭李立三的朋友胡克實傢裡,向他探討父母的問題應如何解決,胡克實建議李英男直接去中組部反映情況。  1978年4月初,李英男來到位於西單的中組部所在地。在傳達室,她鼓起勇氣說:“我是李立三的女兒”。“反革命修正主義頭子李立三”的稱號在李英男頭上已經壓瞭10多年,她好久好久不敢這樣大聲說父親的名字瞭。李英男向中組部相關部門詳細敘述瞭自己一傢在“文革”中受到的迫害,也介紹瞭母親的近況,希望組織上重新審理父母的冤案,盡早作出公正的結論。  1978年12月5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李英男接到瞭中組部的電話,“中組部的同志告訴我,耀邦同志已在我的信件上作瞭批示,同意李莎馬上回北京,重新做結論。他們要我立即動身去山西,把母親接回來。”12月下旬,李莎回到瞭北京,被安置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筒子樓的一間宿舍裡,許多朋友都聞訊趕來探望她。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在李莎和女兒們的努力下,1979年12月27日,中央正式為李立三同志恢復名譽、平反昭雪。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堂為李立三舉辦瞭隆重的悼念儀式,鄧小平、胡耀邦等領導同志親切會見瞭李莎及其子女。“那一天正好是母親66歲的生日。在這場遲到瞭13年的追悼會上,沒有遺體,也沒有骨灰。黨旗覆蓋下的骨灰盒裡,是父親生前用過的一副眼鏡和一枚印章……”  和諧的國際大傢庭  李立三平反後,一些報刊先後發表瞭回憶他的文章,李立三的子女也聯名在《人民日報》發表瞭長篇紀念文章。  李英男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父親李立三一生共有過四次婚姻,他的屢次婚變與那個時代的背景和革命傢動蕩不安的生活相關。第一次婚姻是李立三的父親親手包辦的,妻子林杏仙為他生下瞭兒子李人紀,不久便患風癱去世。第二位妻子叫李一純,兩人共同生活5年後,李一純離開瞭李立三,他們生有一子李人俊。李立三的第三位妻子李崇善是李一純的妹妹,她和李立三生瞭3個女兒:李競,李力和謝志佩。李莎是他的第四位妻子。  現在,96歲的李莎住在國傢分配的專傢樓裡,李英男每周都會帶著子女去看望母親。“母親很健康,她每天都在看書看報,還一心一意地寫有關父親的回憶錄,這本書傾註瞭母親對父親的所有思念,馬上就要出版瞭。”  “建國初期,除瞭三姐謝志佩,其他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都來到父親身邊,他們都管我媽媽叫李莎媽媽,媽媽待他們非常好。”李立三生前很註重子女的學習,他把兩個兒子送到外國語學校讀書,大女兒、二女兒也被送到大連學習。“我和妹妹從小就在蘇聯大使館辦的學校學習俄語。我們傢裡經常用俄語交流,收藏瞭許多俄文書,說我們傢是‘俄語教研室’一點也不誇張。”  1974年,李英男開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任教,妹妹李雅蘭也成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一名俄文教師。現在,姐妹倆都有瞭各自的傢庭,而且她們的丈夫都是俄羅斯人。李英男笑著說:“我們傢一切都是中西合璧的,裝修是歐式的,傢具是中式的,墻上掛的有油畫,也有書法。”在這個國際大傢庭裡,一傢人其樂融融。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分別在武漢、上海和廣州進行工會活動,先後擔任1922年“安源大罷工”總指揮,1925年“五卅運動”總指揮。1927年任中共中央常委,1928年“六大”後成為我黨主要領導人之一。1930年犯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被稱為“立三路線”。1931年被派到蘇聯學習,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兼中華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共產國際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國時報》主編。1945年當選第七屆中共中央委員。1946年回國,歷任軍調部東北三人小組成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敵工部長、城工部長等職。1948年任中共中央東北局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書記。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勞動部部長。1955年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三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副部長。1960年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是中共四至八屆中央委員,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在“文革”中遭到“四人幫”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離世,終年68歲。1979年底,中共中央正式為其平反。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

李自成生死之謎:滿清與南明均未得其首級

  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一說,流傳極廣。湖南省的石門縣古稱澧陽,又稱澧州。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夾山即夾山寺,該寺位於石門縣東15公裡的三板橋,是一座唐代古剎,也就是本文一開始講到的那個地方。寺內遺有與此說相關的一些碑記塔銘、詩文殘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宮廷玉器在內的許多遺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諸多文物。這些無疑構成瞭此說的有力佐證。  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一說,流傳極廣。湖南省的石門縣古稱澧陽,又稱澧州。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夾山即夾山寺,該寺位於石門縣東15公裡的三板橋,是一座唐代古剎,也就是本文一開始講到的那個地方。寺內遺有與此說相關的一些碑記塔銘、詩文殘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宮廷玉器在內的許多遺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諸多文物。這些無疑構成瞭此說的有力佐證。  何的說法也是有關“闖王”出傢的最早記載。據言,何曾到夾山進行考察,見到瞭一位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陜西人的70歲老和尚,他告訴何,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寺的,並取出其畫像。據說畫上人酷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有人根據李自成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後又稱“新順王”,斷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點,是為隱諱。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發現的骨灰和磚刻《塔銘》,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關文物,都與何之文相印證。據持此說法的人推測,“野拂”就是李過,李過就是李自成的親侄兒李錦,由此可證,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夾山寺裡還發現瞭記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夾山靈泉寺碑壇》(道光碑)及密藏墻洞的《支那撰述》、詠梅殘版和野拂撰文殘碑、野拂墓碑、闖王令牌、臨澧蔣傢傳世文物、6枚“永昌通寶”銅幣、7個“西安王”銅馬鈴,更有夾山寺地道地宮密室發現的石雕龜形敕印。敕與詔一樣,都隻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詔的。敕印與奉天玉詔這一切似乎進一步證實瞭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實。   持此說的另一依據是從戰略推理上得出來的,認為李自成去當和尚,是為情勢之所迫,是為瞭聯明抗清。當時,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的主要敵人,已經不再是明朝的勢力,而換成瞭氣勢洶洶的清軍。抗清已成為瞭當務之急。聯合國內的其他武裝力量便也顯得舉足輕重瞭。當時可以聯合抗清的,隻有唐王朱聿鍵手下的湖南何騰蛟。但與何騰蛟談判,部隊必須交何指揮,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則是皇帝,這在情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況且,李自成逼死瞭崇禎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諒解。於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隱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瞭矛盾,讓皇後高氏和李過出面與何騰蛟聯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對“逃禪說”的學者認為此說是經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雖然確有其人,但據塔銘記載,奉天玉曾歷經清要。何為清要?《朝野類要》卷二曰:“職慢位顯謂之清,職緊位顯謂之要,二者兼之,謂之清要。”李自成則與清、要毫無幹系,塔銘的作者劉萱為明朝遺臣,他是忠於大明朝的,怎能為農民領袖李自成寫銘記功呢?這是無法理解的。況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縣新發現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權閹……也逐寇林……方期恢復中原”等詞句,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對奉天玉和尚事謹慎的態度也說明他們之間關系的密切,同時說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遺臣。有記載說,奉天玉乃是順治年間從四川到石門縣夾山寺的雲遊和尚,他初到夾山,見古剎破敗,便拋頭露面、沿門托缽,求乞多方支持,以修復寺廟。若果然是自成逃禪隱居於此,怎能如此張揚,不懂得保密呢!  其實在四月下旬,大順軍主力行進到距離江西九江不遠的地方就被清軍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戰之後,清軍攻入瞭大順軍的老營,將汝侯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將領傢屬俘獲。這一突然事變使得大順軍將士的士氣大沮。由於清軍已經追擊到九江一帶,大順軍東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長江下遊被截斷,因為這時清軍的東路豫王多鐸部正在取道河南歸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隨時有可能回師而上對大順軍實施包圍。李自成於是很敏銳地覺察出這一點,改變戰略,掉過頭來準備穿過江西北部轉入湖南。於是在途經湖北通山縣和江西寧州(今修水縣)交界的九宮山下的時候,李自成本人發生瞭意外。這一幕一定是驚心動魄的場面,在明、清兩方的文書裡面則都有記載。相關閱讀推薦:李自成大罷人肉盛宴 水煮活人福王朱常洵李自成生死之謎:滿清與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級崇禎後人悲慘命運:福王被李自成砍頭後燉湯李自成描述1641年河南饑荒:城市皆殺人而食

盤點7位下臺後人間蒸發的皇帝:建文帝生死成謎

古代封建帝王,包括因種種原因被廢黜而下臺的帝王,其生平起居,史書一般都有詳盡的記載。然而,盤點兩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卻發現有7位帝王被廢黜後竟生死不明,好似人間蒸發,給史書留下一片空白,也給後人留下一團迷霧。   劉賀  當瞭27天皇帝,因荒淫無度被趕下臺  公元前74年,漢王朝第六任帝王、22歲的昭帝劉弗陵死時因沒有兒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劉賀幸運地被權傾朝野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扶上瞭漢王朝的帝王寶座。劉賀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這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實在不是當帝王的料兒。即位後,他不理朝政,終日和寵妃飲酒作樂。  更荒唐的是,劉賀竟召先皇宮女淫亂,大臣的勸諫,他根本聽不進去。霍光和大司農田延年商議後,稟報太後,決定廢黜劉賀。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禦史、將軍、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宮中,共商廢黜劉賀之事。聞聽霍光要廢黜皇帝,眾人驚愕失色,沒人敢發言。隻有田延年手握寶劍,附和霍光之意。接下來,群臣同意瞭霍光的意見。霍光又將此事告知皇太後,皇太後勉強同意。霍光當即將劉賀從封國帶來的200多名心腹官宦一網收捕,下瞭獄。   解決瞭劉賀的心腹後,皇太後召見劉賀,並佈置禁兵把守宮中。待皇太後責問劉賀之時,霍光等出班奏本,並由尚書令宣讀劉賀的惡狀,指陳他即位以來僅27天,就做下瞭1127件荒唐事。當尚書令讀到劉賀“當廢”時,皇太後當即表示同意。霍光隨即上前,解脫其玉璽,奉獻給皇太後,轉身扶劉賀下殿。  劉賀離開瞭尚未坐熱的帝位,被押送到始封地昌邑,從此便再也沒有消息。相關閱讀推薦:謎團:“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可能去過的八個地方靖難之役建文帝為何失敗?失誤太多自毀江山明代第一懸案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到底去瞭哪?明成祖朱棣曾找到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謎鄭和七下西洋是為瞭尋找建文帝嗎?鄭和簡介分頁:1/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曹芳  自身不爭氣,被司馬傢族趕下臺  曹魏王朝的第三任帝王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養子。公元239年,曹叡病死後,年方8歲的曹芳登上瞭魏國的帝位。曹芳即位後,由曹操的侄孫、大將軍曹爽和太傅司馬懿輔政。曹爽和司馬懿明爭暗鬥,最後,曹爽被司馬懿所殺。魏國的軍政大權,從此落入司馬懿之手,年幼無知的曹芳,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幌子而已。   令人遺憾的是,曹芳也是一個太不爭氣的帝王。成人後沉溺於酒色中不能自拔。曹芳越是昏愚,司馬氏父子越是專橫。  公元251年,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繼續專權。這時,快20歲的曹芳,對司馬兄弟的專橫日益不滿。不久,左右臣僚勸曹芳誅殺司馬昭,以解除司馬兄弟對朝廷的威脅。詔書都寫好瞭,可曹芳畏懼司馬兄弟的勢力,不敢下詔。  事後,司馬兄弟得知瞭這一情況,就合謀廢黜曹芳。司馬師假借皇太後令召集群臣,商議廢黜曹芳。眾臣懾於司馬傢族的勢力,不敢有異議。   司馬師又派皇太後叔父郭芝去告知太後。當時,太後正和曹芳對坐。郭芝直截瞭當將司馬師欲廢曹芳的事告知瞭太後和曹芳,曹芳惶恐不已,太後也很不高興。  太後要求見司馬兄弟,然而郭芝不答應,隻要求曹芳快點交出璽綬。曹芳迫於司馬師的威勢,遣人取來瞭璽綬。司馬師得到皇帝璽綬後,又遣使者授予曹芳齊王印綬,讓其移居宮外。曹芳此後再也沒有瞭消息。分頁:2/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元曄  做瞭5個月皇帝,從此生死不明  公元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傢爾朱榮等人的折騰下,已經到瞭崩潰的邊緣。這時,孝莊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權旁落爾朱氏手中,於是詐稱皇太子出生,召爾朱榮入朝。9月的一天,孝莊帝在明光殿埋伏下士兵,遣使去喚爾朱榮來見太子。

新中國的生死之戰:保傢衛國的抗美援朝

  一、基本思路  由於挽救瞭危在旦夕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朝鮮,以區別於韓國或南朝鮮),並支持瞭整個社會主義陣營,抗美援朝的國際意義歷來為國內外所公認。然而這場戰爭究竟是否符合我們的國傢利益?幾十年來卻爭議不絕。美軍越過三八線以後,國內以高崗、林彪等中央領導人為代表的一派意見就堅決反對出兵援朝,在他們看來:中國歷經數十年戰亂的破壞,需要時間來恢復經濟;“聯合國軍”陸、海、空三軍的裝備水平占絕對優勢,我軍參戰必須有起碼三、四倍於對方(即絕對的數量優勢—作者註)的裝甲兵和炮兵以及空中掩護,而這些條件我國根本不具備;朝鮮不過相當於中國一個省那麼大,讓它亡幾年無關大局。所以出兵援朝是惹禍上門,引火燒身。林彪為此而稱病去蘇聯療養,推托志願軍司令員的職務任命。他們認為此戰中國可打可不打,主要顧慮打不嬴而不一定不該打,因而在志願軍旗開得勝後便無聲無息瞭。  九十年代以來,這個話題再度活躍起來。在七、八年前,本人曾親自聽到訪華的美國學者發表一種“抗美援朝得不償失論”,其中有一條近似三段論的基本思路:美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準備作出外交承認,可惜沒有得到中方的及時回應;美國幹涉朝鮮戰爭旨在解決朝鮮問題,對中國仍然沒有敵意;假如中國在朝鮮戰爭期間當觀眾的話,完全可以與美國發展關系,抓住對外開放和國傢發展的歷史機遇。所以,為挽救朝鮮而進行抗美援朝得不償失,給中國帶來一場長期的災難。一言以畢之,“為中國著想”,抗美援朝無論勝負都不值得一打。主客雙方就此發生過激烈的爭論,記得客方質問:“美國一統朝鮮有什麼不好?”主方一位青年教師用英語反問:“你們幹脆打過鴨綠江,連中國一齊統一,豈不更好?!”客方無言以對。當時,在場的東道主們覺得雙方的立場、觀點不同不足為奇,因而不大介意,隻不過反感對方有些混不講理的作風。後來我才瞭解到,他們的觀點在國際上頗有市場,而且逐漸開始進入國內。在近兩年的私下接觸中,我多次遇到不同職業的人士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懷疑抗美援朝是否符合國傢利益。這就不能不認真對待瞭,要知道對於中美雙方來說,朝鮮戰爭的經驗都確立瞭一種影響深遠的沖突反應模式,半個世紀以來始終牽動著現實的安全利益。而半個世紀以來不隻一次出現爭議,表明問題沒有完全解決。科索沃危機、尤其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遭受轟炸以來,國內群情激忿,上述疑問也突然消失。應該說,群眾的熱忱提供瞭一種有利的氣氛,然而真正服人還離不開理性思考。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一度隱沒的問題可能再次浮出水面,給國傢的安全決策造成障礙。  所以本文刻意嘗試探討“保傢衛國”的內涵,回應有關的爭議,從國傢安全的視角評價抗美援朝。側重點置於以前沒有充分展開的一個問題:讓美國在朝鮮為所欲為,對於我國的安全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我相信,在此基礎上才可能對抗美援朝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文章的結構同樣以三段論式為基礎,我認為無論觀點如何,這樣的佈局都基本對應特定歷史事件自身的三個主要演化階段,即朝鮮戰爭及其前因後果。因此本文圍繞我國的安全利益,將內容主要分為“戰前的美國對華政策”、“朝鮮戰爭與美國對華政策”、“美國參戰的潛在威脅”三大部分,分別考察朝鮮戰爭的歷史根源、美國參戰行動的意圖和性質、我國安全所面臨的危險,最後就抗美援朝的評價問題,以適當的方法作出自己的結論。中國和美國是朝鮮戰場上的兩個主角,兩國的利益及政策互動自然成為戰爭及本文的主線。  二、戰前的美國對華政策  正確解讀戰前的美國對華政策──朝鮮戰爭的主要背景,對於判斷這場戰爭的性質及其後果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眾所周知,從我們建國到朝鮮內戰爆發的9個月期間,美國始終沒有給予外交承認。然而近年來開放的許多信息又顯示,美國政府在當時出現瞭一些積極的動向,諸如:在解放戰爭末期,包括蘇聯在內的其他國傢駐華使館隨國民政府南遷廣州後,美國使館仍留在南京,等待與新中國政府建立聯系;美國政府向我國政府表示,願意提供一定數量的經濟援助;杜魯門總統和艾奇遜國務卿曾考慮過承認中國,並於1950年1月5日同一天先後聲明,繼《波茨坦公告》之後再次確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宣佈不準備武力幹預中國局勢……等等。如何解釋這種似乎自相矛盾的現象呢?國內外眾說紛紜。我認為美國政府的某些積極動向作為史實得到多方的援用,可以姑且相信其可靠性,然而它們全屬於政府的表面姿態,遠不足以說明政策的實際含義。須知歐美的教科書至今仍常用一句名言作為外交的非正式定義──“到海外為祖國的利益而撒謊”,因而把保密當作外交的第一要訣。平心而論,我認為那句名言未免誇張,但它也多少符合外交領域的一個普遍特征──虛虛實實。因此本文遵循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對象、利益基礎和目標由裡及表地逐一推敲,力求揭示錢幣的另一面。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後宮愛情故事:皇太極與宸妃海蘭珠的生死之戀!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愛情故事一直被世人說得極為傳神,一個是大清朝的蛟龍天子,一個隻是後宮萬千佳麗之一的女人,他們間真的存在至死不渝的愛情嗎?歷史上的真正的宸妃海蘭珠又是如何香消玉損的呢?  歷史上的海蘭珠  海蘭珠即宸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生於1609年,是孝莊皇後的親姐姐,26歲菜嫁給皇太極。但是海蘭珠並沒有因為嫁給皇太極時年歲較大而不受恩寵,反而皇太極集三千寵愛於海蘭珠一身,鐘情於海蘭珠一人。  海蘭珠清秀脫俗、知書達禮、溫文爾雅,皇太極在第一次見到海蘭珠時就對她一見鐘情。1634年,皇太極封海蘭珠為宸妃,入宮兩年多後,海蘭珠為皇太極誕下皇八子,皇太極喜出望外,大赦天下,這是皇後才享有的殊榮,因此足以說明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寵愛。  可惜,天不遂人願,皇八子連名字還尚未來得及冊封就夭折瞭。海蘭珠十分傷痛,日日思念亡兒,竟鬱鬱寡歡,一病不起。而此時,飽受喪子之痛的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疼愛絲毫不減半分,反而更加憐惜她,希望海蘭珠早日恢復健康。 影視劇中的皇太極與海蘭珠  皇太極與海蘭珠的感情飽受折磨。1641年,皇太極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松山和杏山。一日,京中有人來報宸妃病危的消息,皇太極在做好軍事部署後,匆匆趕回瞭盛京。但是,皇太極來不及見海蘭珠的最後一面,悲慟不已。海蘭珠逝世後,皇太極茶飯不進,整日思念海蘭珠,即使昏迷也在喊著海蘭珠的名字,由此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感情是多麼深。皇太極對海蘭珠魂牽夢縈,每每路過海蘭珠的墓前必駐足停步,放聲痛哭。而在海蘭珠死後的兩年,皇太極也駕崩瞭。這段生死之戀終於畫上瞭句號。  有多少人羨慕這段可歌可泣的生死之戀,皇太極作為一國之君,沒有太多的君王霸氣,反而可以在他身上看到男兒的柔情,那種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情感為後人稱道。相關閱讀推薦:皇太極怎麼死的?揭秘清太宗皇太極死亡之謎狡詐的大汗皇太極:玩弄權術吞並幼弟遺產從“大金”到“大清”,皇太極為何要改國號?孝莊文皇後簡介 孝莊皇後為何嫁給姑父皇太極?孝端文皇後簡介 皇太極的皇後哲哲為何沒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