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相關

一句話愛情語錄|愛情語錄大全

與愛情相關的甜言蜜語有很多,但很多傷心的情話卻隻能說給自己聽。每一個傻傻為愛付出的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和辛酸。下面第一句子小編整理的一句話愛情語錄,哪一句最觸動你的心情? 1、倔強說著不再相信愛情,不想戀愛,心裡卻住著一個無法擁有的愛人! 2、不是不想粘著你,隻是必須撿起自己的尊嚴! 3、你的世界跟你的朋友圈一樣,我沒有訪問權限,永遠被拒之門外。 4、每一個佯裝的微笑背後,都隱藏著放不下的痛。 5、我拼命想要抓住你的人,卻怎麼也留不住你的心。

兒子結婚父親發言稿相關范文推薦

  兒子結婚父親發言稿相關范文推薦如下:   大傢好!今天是我兒子結婚的大喜日子,不但在場的各位心情特別高興,其實我更高興。看到這麼多親朋好友來捧場,我很感動。首先我要謝謝大傢,沒有大傢的捧場,今天不能這麼熱鬧、喜慶,同時,還要感謝飯店和婚慶公司給我們提供這麼優質的服務,謝謝。   接下來我要跟你們小夫妻說,今天你們結婚瞭,自己成傢過日子瞭,婚姻不僅需要溫馨、浪漫,更需謙讓、理解和經營。在這裡給你們我送三句話:一是希望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美滿幸福;二是要孝敬雙方父母,希望你們能常回傢看看;三是要以事業為重,勤奮工作,盡你們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不要忘記在你們生活中關心和幫助過你們的人,老爸也不落後,一樣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你們,我和你媽媽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最後,我代表我們全傢再一次感謝在座的每一位親朋好友,願你們傢庭幸福、萬事如意!希望大傢今天吃好喝好,如果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您諒解。謝謝大傢!

新郎發言稿需註意的相關事項介紹

  結婚是每個人的頭等大事,尤其是新郎在婚禮現場應該是最開行最激動的瞭,那份激動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新郎有一個發言項目,怎麼才能寫好一份發言稿呢?下面是新郎發言稿需註意的相關事項介紹,快來看看吧!   新郎發言稿需註意的相關事項介紹:   1、真誠   先不管有多華麗,新郎婚禮致辭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把心裡的激動和感動說出來,就算很樸實,也會比任何其他的話更感人。不要隻重復別人的話,你的新娘瞭解你的文風和你的性格,她會知道這些話是不是你的心聲,你的誠意對她來說是最重要的。   2、感謝   這是婚禮致辭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你的婚禮中,你需要感謝新娘父母把女兒交給你、感謝你的新娘一直來陪伴著你走過、感謝父母的養育、感謝親人朋友來參加婚禮。如果還有一些人曾經在你們的相識相戀中給予過特別幫助(比如介紹你們相識)的人,也最好提到並感謝他們。

努爾哈赤姓名之謎:唯獨愛新覺羅沒有相關證明

  關於努爾哈赤的姓氏,文獻記載,稗官野史,雜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一團難解的歷史之謎。據文獻記載就有七種說法:認為努爾哈赤姓佟、童、仝、崔、雀、覺羅、愛新覺羅。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正史和民間有諸多說法,這給清太祖蒙上瞭一層神秘的面紗。據文獻記載就有七種說法:伶、童、仝、崔、雀、覺羅、愛新覺羅。   滿學專傢閻崇年教授考證大量史學資料,試解努爾哈赤姓氏之謎。他認為努爾哈赤的姓氏之所以雜說紛紜的原因,在於滿洲開始沒有文字,沒能留下原始的滿洲文獻記載;此外,清朝編修《明史》,凡是對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實或被刪除、或被篡改,使得史書中缺少記載。而《清太祖實錄》則編一些奇異的神話,來隱瞞歷史的真相。   據《清太祖實錄》開篇中稱: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並托之神意,公然宣稱“受姓於天”。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三位仙女自天而降,來到佈爾瑚湖。湖泊景色秀美,湖水澄碧,清波蕩漾,四周林木蔥鬱,百鳥婉轉鳴唱,美景使三姐妹忘情,於是脫衣於地中。許久,三姐妹浴畢上岸。這時,一隻神鵲飛來,盤旋在三姐妹的頭上,輕盈可愛。三姐妹頻頻抬頭觀望。突然,神鵲將口中一顆紅色的果子丟在三妹佛庫倫的衣服上,紅果色澤艷麗,鮮嫩散香,佛庫倫愛不釋手,放到地上恐其污穢,捧到手裡無法穿衣,於是,她便含到瞭口裡。不料,紅果剛剛放到口中,竟順勢滑到腹內。頓時,佛庫倫感到腹部沉重,不知過瞭多久,佛庫倫生下一個男孩。孩子落地能言,身高體壯。十幾個春秋過後,即長成一個相貌英俊、舉止非凡的奇男子。佛庫倫給兒子講述瞭這段離奇的身世,命其以愛新覺羅為姓,名佈庫裡雍順。   佈庫裡雍順也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自《清太祖實錄》之後,官修的《會典》、《宗譜》、《通志》等,凡屬清代的官書,以及來自努爾哈赤及其後裔一方的記載,都眾口一詞地肯定:自己是姓“愛新覺羅”的。   但是對照來自於明朝、朝鮮的官私書籍,則明明白白地寫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佟,比如《明神宗實錄》萬歷十七年(1589)九月記載:“以建州夷酋佟奴爾哈赤為都督僉事。”陳建輯、沈國元訂《皇明從信錄》記載:“奴爾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而且朝鮮文獻也留下瞭這樣的記載。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記》中載:萬歷二十四年(1596)正月,努爾哈赤向朝鮮國王回帖:“女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爾哈赤稟”等等。努爾哈赤自稱姓佟。朝鮮南部主簿申忠一到達佛阿拉時,受到過努爾哈赤的接見,並在那裡住瞭一段時間。他回國後將見聞寫成《申忠一書啟及圖錄》即《建州紀程圖記》,因此資料相當可信;而上面所講的《回帖》正是努爾哈赤本人讓他轉給朝鮮國王的。既然是努爾哈赤親自審閱過的正式公文,應當算是第一手資料。不過,應該引起註意的是,朝鮮文獻更多的是把“佟”寫作“童”。

與朱令室友祖父相關的一起清華學生命案

  原載於《文史精華》2005年12期  這是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年輕人的死亡檔案。說他年輕,是因為他死的時候隻有34歲。如果他活到今天,該是一位76歲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們發現他死在單位一間破敗不堪的獨身宿舍裡。極少有人去過他的住處,因為“那裡埋汰,臭味熏人”(調查人李文發、馬傑、張丙中1963年5月13日記錄)。  北國長春的5月,草木返青,繁花初綻。  背景復雜的“張氏傢族”  張旃,男性公民。原籍廣東省樂昌縣,1929年10月生於北京。在1953年由該廠保衛科填寫的“嫌疑分子登記表”上,貼有一張發黃的照片。彼時的張旃戴一副近視眼鏡,穿著整潔的白襯衫,氣質溫文爾雅。  類似的表格有十餘張,雖詳略不一,但大同小異。  張旃6歲時在廣東入讀小學,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局勢緊迫,張旃轉入香港九龍一所小學就讀,1939年又由港轉入重慶歌樂山小學,後又升入重慶高中,1946年9月轉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學,於顛沛流離的戰亂中完成高中學業。1949年上海解放後,考入北京清華大學機械系。1952年於該校畢業,分配到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同年9月調到636廠(即國營柴油機廠)任見習技術員。  張旃調入國營柴油機廠的時候,正值建國初期,剛剛走出校門且“社會關系極為復雜”的張旃,理所當然成瞭被重點監視的對象。  張旃的傢庭背景被看成是“一類反革命傢庭”(“登記表”之00006)。據當年記載,其祖父張昭芹是前清舉人,曾任樂昌縣縣長、廣東軍首領餘漢謀手下的主任秘書長、國大代表。1945年“九三”勝利後,由香港赴南京參加國大選舉,爾後轉去臺灣。  張旃的父親張茲闓,國民黨員,南開大學畢業生,曾赴美留學。抗戰爆發後,任國民政府經濟部工礦調整處副處長,1944年改任戰時生產局材料處處長。1945年“九三”勝利後任經濟部特派員,前往蘇州、浙江、皖南“接收”,爾後又任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協理、總經理。到臺灣後,曾任國民黨“駐聯合代表團”代表,並任國民黨“駐菲律賓中國銀行”總經理等職務。  張茲闓去臺後,成為臺灣早期經濟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又被稱為“臺灣金融界的第一顆天王星”。1960年7月卸任臺銀董事長。還曾在國民黨政府擔任要職。  張旃母親麥翠穎,操持傢務,在“傢庭情況”欄內特別註明:“系官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反動”。  張旃還有一兄一姐,哥哥張彬,國民黨員。當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任助教。姐姐張初榮於1943年在重慶南開中學參加國民黨軍隊,在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學習。1946年留學美國,1950年與邵和國結婚。邵曾擔任過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部長,和李宗仁先生關系密切。  在相關文字的材料中,還詳細記載瞭張旃父親的朋友孫越崎的情況。孫越崎建國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建國前曾任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主任,是張茲闓的上級。1948年下半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翁文灝舉薦他為財政部長。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計劃將資源委員會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廠礦及其物質財產分3路(即廣州、臺灣、重慶)遷移,蔣介石親自召見瞭孫越崎,佈置瞭這項任務。此時,李濟深、邵力子曾多方做孫的工作,勸他參加新政府(即我中央人民政府)。在李、邵影響下,孫越崎表現“柔意動搖”,並親自在上海主持召開瞭政府財政部及資源委員會會議,孫在會上報告瞭參加新政府辦法。在參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時,孫越崎曾交出一批檔案資料和個人財產。據同一份檔案資料記載:孫越崎“參加我工作後,還與香港有來往,據知系個人財產問題。並借個人職權,拉攏偽資委會參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之郭可權等人員,企圖樹立個人勢力”。  由於孫越崎和張旃父親張茲闓的特殊關系,因此1949年後,張旃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經常到孫傢去玩,1951年1月至1952年4月,“每月從其傢中拿10至15萬元(當時的貨幣,1萬元即今1元——作者)以資助他完成學業。直至‘三反’運動開展後始斷絕經濟關系”。  張旃的父親還有一位朋友也對張進行過資助。據1954年3月份調查材料記述,他叫張鄂聯(有資料顯示文革後曾任秦皇島市政協副主席),時任秦皇島市公私合營耀華玻璃工廠廠長。“張鄂聯系國民黨中央訓練班三十一期黨政訓練班畢業,其間由蔣介石介紹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財政部工礦調整處專員”。  張茲闓在張鄂聯的公司存有股份。天津解放後,該公司在港臺兩地存有5000餘箱玻璃,為把全部貨物兌換成現款取回,1949年8月張鄂聯曾赴港處理此事。在港期間,曾與張茲闓見瞭面。一個月後,張鄂聯返回天津,為張茲闓帶回耀華公司股票,在市場變賣後,全數寄給瞭張旃。  張旃姑母鄧靜嫻,原在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工作,系北大校長胡適的幹女兒。去臺後曾在1951年9月間給張旃寄過錢和衣物。其姑父錢思亮(去臺後曾任臺灣大學校長),解放前為北京大學化學系主任。錢與胡適關系密切,經常出入胡傢。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專機接胡適與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等逃往臺灣,錢思亮同機抵臺(中共北大機關第一總支自然科學處支部張龍翔1962年7月12日證明材料)。  據張旃向組織交代,1951年之前,張旃曾通過父親的友人,和父母兄姐保持瞭兩年多的通信聯系,並“從孫越崎那裡得知瞭其父的一些情況”,為此孫越崎、張鄂聯以及張傢在大陸的親屬,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有關部門的懷疑和調查。  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張旃的直系親屬均隨國民黨部隊逃往臺灣,隻有張旃一人由於在清華大學讀書而留在大陸。因國共兩黨尖銳沖突所帶給張氏傢族的不幸,似乎命裡註定要由張旃以及留居大陸的親屬來承受瞭。

漢初三傑韓信介紹 歷史上與韓信相關的故事

  歷史上關於韓信的故事: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傢,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後從劉邦(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元年,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瞭平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1.高地葬母  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傢。韓信將母親安葬在這塊高地上,似乎在向人們傳遞著某種信息:韓信雖然是一個窮苦孩子,但是將來一定會發達的,待有朝一日成功之時,一定會為母親安排風光的守塚。  2.怒絕亭長  韓信在下鄉亭長傢吃閑飯,幾個月後,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前一大早就燒好飯,在床上就把飯吃瞭。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瞭,就不為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3.漂母之恩  韓信在城下釣魚時,有許多老婦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人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報母。”老婦很生氣,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意思是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隻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希圖報答嗎?  4.胯下之辱  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註視瞭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瞭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5.項羽事楚  命運多舛秦末,項梁起兵反秦,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瞭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采納。  6.離楚歸漢  韓信離開楚軍,投奔劉邦,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己處斬,就要輪到韓信瞭,韓信舉日仰視,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相關閱讀推薦:韓信之死 呂後為何要殺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韓信成敗之謎 揭秘劉邦殺掉開國功臣韓信的原因韓信身世之謎 歷史上的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韓信分油的故事 韓信走馬分油是怎麼分的?寇騫是誰

牧野之戰相關人物介紹 牧野之戰的主人公是誰?

  牧野之戰-相關人物  周武王  中國周代第一代王。姬姓,名發,周文王子。文王長子伯邑考為商王紂殺害,立發為太子。文王死,太子發繼位,將周都從豐遷到鎬,即宗周(今陜西長安西北)。武王繼承文王事業,即位第二年,觀兵於盟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傳有800諸侯不期而會,要求伐紂,但武王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還師歸周。隨後,紂繼續淫亂,商統治階層分崩離析。  於是,武王起兵,聯合西方及西南方國部落,渡過盟津,與諸侯相會,並作《太誓》,譴責紂的罪惡。甲子日凌晨,周師與諸侯兵陳師於商郊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又作《牧誓》,號召決戰。這時紂也發兵抵抗,進行會戰。武王命太公率先犯敵,大軍隨即沖擊,紂軍紛紛倒戈叛紂。紂見大勢已去,逃登鹿臺(一稱南單之臺)自焚而死。武王進入商都,商滅亡。武王滅商後,分其王畿為邶、鄘、衛,設三監(紂子祿父、管叔、蔡叔,一說管叔、蔡叔、霍叔)加以治理。繼而派兵征討商朝各地殘餘力量。據記載,當時共討伐瞭99國,有652國向武王臣服。武王分封瞭一批宗室功臣,如太公封於齊,周公封於魯,召公封於燕等;還封瞭一些前王之後,如焦、祝、薊、陳、杞等。為瞭鞏固周王朝的統治,武王選定伊水、洛水一天王簋內銘文拓片,銘文記述武王滅商、祭告文王的事跡帶,準備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卒。其子成王繼位,周公輔佐,終於和召公一起建成瞭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   商紂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他荒淫無度,把殷都向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向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修建離宮別館、苑囿臺榭;寵愛美女妲己,終日歌舞,令樂師新作“淫聲”,有所謂“北裡之舞”、“靡靡之樂”;他還造酒池肉林;酗酒無度。他大肆搜刮,糧食裝滿瞭巨橋的倉庫,無數珍寶堆滿瞭鹿臺。  他任用壞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貪財好利和善於逢迎拍馬的費仲,提拔善於挑撥離間的惡來。他廢除貶斥瞭受人們擁護的賢人商容。他用“炮烙之刑”殘害人民,還用其他酷刑殘害向他進諫的忠臣。用挖心酷刑處死向他進諫的叔叔比幹,逼得向他進諫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雖然裝瘋也沒能免遭囚禁。商紂拒諫飾非,殘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諸侯和周邊方國也都離心離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紂王殘暴,暗中嘆息幾聲,便被紂王囚禁在(yǒu)裡(今河南湯陰縣有裡遺址)。為轉移人民的視線,紂王發動對周邊方國的連年征戰,後又把全部兵力用於對東夷的戰爭。戰爭加重瞭人民的負擔,激化瞭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商王朝已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紂時,商王朝眾叛親離,軍隊倒戈,商紂逃回商都,於鹿臺自焚而死。相關閱讀推薦:商周牧野之戰過程 牧野之戰是如何以少勝多的? 牧野之戰簡介 古代戰爭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內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什麼條約 戰爭結果如何?甲午戰爭警戒中國

牧野之戰相關人物介紹 牧野之戰的主人公是誰?

  牧野之戰-相關人物  周武王  中國周代第一代王。姬姓,名發,周文王子。文王長子伯邑考為商王紂殺害,立發為太子。文王死,太子發繼位,將周都從豐遷到鎬,即宗周(今陜西長安西北)。武王繼承文王事業,即位第二年,觀兵於盟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傳有800諸侯不期而會,要求伐紂,但武王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還師歸周。隨後,紂繼續淫亂,商統治階層分崩離析。  於是,武王起兵,聯合西方及西南方國部落,渡過盟津,與諸侯相會,並作《太誓》,譴責紂的罪惡。甲子日凌晨,周師與諸侯兵陳師於商郊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又作《牧誓》,號召決戰。這時紂也發兵抵抗,進行會戰。武王命太公率先犯敵,大軍隨即沖擊,紂軍紛紛倒戈叛紂。紂見大勢已去,逃登鹿臺(一稱南單之臺)自焚而死。武王進入商都,商滅亡。武王滅商後,分其王畿為邶、鄘、衛,設三監(紂子祿父、管叔、蔡叔,一說管叔、蔡叔、霍叔)加以治理。繼而派兵征討商朝各地殘餘力量。據記載,當時共討伐瞭99國,有652國向武王臣服。武王分封瞭一批宗室功臣,如太公封於齊,周公封於魯,召公封於燕等;還封瞭一些前王之後,如焦、祝、薊、陳、杞等。為瞭鞏固周王朝的統治,武王選定伊水、洛水一天王簋內銘文拓片,銘文記述武王滅商、祭告文王的事跡帶,準備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卒。其子成王繼位,周公輔佐,終於和召公一起建成瞭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   商紂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他荒淫無度,把殷都向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向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修建離宮別館、苑囿臺榭;寵愛美女妲己,終日歌舞,令樂師新作“淫聲”,有所謂“北裡之舞”、“靡靡之樂”;他還造酒池肉林;酗酒無度。他大肆搜刮,糧食裝滿瞭巨橋的倉庫,無數珍寶堆滿瞭鹿臺。  他任用壞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貪財好利和善於逢迎拍馬的費仲,提拔善於挑撥離間的惡來。他廢除貶斥瞭受人們擁護的賢人商容。他用“炮烙之刑”殘害人民,還用其他酷刑殘害向他進諫的忠臣。用挖心酷刑處死向他進諫的叔叔比幹,逼得向他進諫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雖然裝瘋也沒能免遭囚禁。商紂拒諫飾非,殘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諸侯和周邊方國也都離心離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紂王殘暴,暗中嘆息幾聲,便被紂王囚禁在(yǒu)裡(今河南湯陰縣有裡遺址)。為轉移人民的視線,紂王發動對周邊方國的連年征戰,後又把全部兵力用於對東夷的戰爭。戰爭加重瞭人民的負擔,激化瞭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商王朝已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紂時,商王朝眾叛親離,軍隊倒戈,商紂逃回商都,於鹿臺自焚而死。

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處 成語問鼎中原和誰相關?

  問鼎中原的典故:問鼎中原,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遊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傢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九州乃豫州、翼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幽州  九鼎乃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豫鼎、梁鼎、雍鼎.  【問鼎中原出處】出自《左傳》,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 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瞭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  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傢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   【問鼎中原典故】夏朝經歷瞭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瞭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1046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瞭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裡碰瞭一個軟釘子。王孫滿說:“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莊王很不服氣地說:“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隻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瞭。”王孫滿說:“大王您別忘瞭,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瞭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瞭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莊王無話可說。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相關字聯_經典對聯

相關字聯 q類型q上聯q下聯 拆字聯凍雨灑窗、東二點(凍)西三點(灑)分片切瓜、堅八刀(分)橫七刀(切)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閒看門中月思耕心上田一明分日月五嶽各丘山踏破磊橋三塊石分開出路兩重山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成戰偽為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合手即拿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嫁傢女,孕乃子,生男曰甥束棘為薪,截豎開橫成四束(李調元)閶門啟戶,移多補少作雙間(管傢)鴻是江邊鳥少水沙即現蠶為天下蟲是土堤方成鑲字聯塔樓亮燈,層層孔明荷塘摳藕,節節太白韜略終須繪新圖奮起還得讀良書–郭沫若題上海韜奮圖書館參出民間疾苦議定治國方針–參議院門口悲哉秋之為氣慘矣瑾其可懷–題秋瑾土豪劣紳土崩瓦解地痞流氓地磨草光–土地廟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民國、總統)缺字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孝、弟、忠、信、禮、義、廉(無恥)二、三、四、五(缺一)–諧音(缺衣)六、七、八、九(少十)–諧音(少食)橫批:南北意指(無東西)費國民血汗已口億集天下混蛋於一堂–擬偽國大(其中“口”字處實為一空框)改聯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明日逢春好不晦氣(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祝枝山)便宜不便宜便宜(便宜不,便宜,便宜)實惠不實惠實惠(實惠不,實惠,實惠)橫批:價廉物美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傷悲(其人好,不傷悲)門對千根竹(門對千根竹短)(門對千根竹短無)傢藏萬卷書(傢藏萬卷書長)(傢藏萬卷書長有)行節儉畫(早行節儉事)過淡泊年(不過淡泊年)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組合聯十口心思,思國思傢思社稷八目共賞,賞風賞月賞秋香口十心思,思鄉,思友,思父母–乾隆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紀曉嵐四口同固,內口皆歸外口管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蘇小妹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佛印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朱元璋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劉基三個土頭考老者五傢王子弄琵琶四維羅夕夕多,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弓長張又又雙,張生求紅娘,男單女成雙–李學政八刀分米粉千裡重金鍾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山石巖前古木枯,此木為柴長巾帳內女子好,少女更妙妙人兒倪傢少女武士心志在止戈凍雨灑窗、東二點(凍)西三點(灑)分片切瓜、堅八刀(分)橫七刀(切)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屑小欺大乃謂尖愚犬稱王便是狂(上聯析“尖”字,下聯析“狂”字)

跟友誼相關的格言

    1、君子拙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司馬遷    2、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莫羅阿    3、結交非賢者,難免生愛憎。——孟郊    4、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遊,則日生邪情。——范曄    5、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你。——《克雷洛夫寓言》    6、友誼是培養人的感情的學校。——蘇霍姆林斯基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    9、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10、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清)蒲松齡    1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12、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13、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清)蒲松齡    14、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15、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從長久的認識與共同的契合而產生,沒有嫉妒,也沒有恐懼。——荷麥    16、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紀伯倫    17、真友誼象磷火——在你周圍最黑暗的時刻顯得最亮。——d.m.    18、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華盛頓    19、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20、摯友如異體同心。——亞裡士多德    21、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愛因斯坦    22、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紀伯倫    23、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24、對眾人一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莎士比亞    25、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巴爾紮克    2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27、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伊索    28、兩個人交談,一個人可以洗耳恭聽。但是,三個人則無法互談這人世最嚴肅而應深究的事。——愛默生    29、原諒敵人要比原諒朋友容易。——狄爾治夫人    30、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裡就象一盞明燈,照徹瞭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瞭一點點光彩。——巴金    31、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    32、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著的力量和潛藏著的才能。——薄迦丘    33、除瞭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藥劑是可以通心的。——培根    34、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們都是塵土……——達爾文    35、愛情賜予萬事萬物的魅力,其實決不應該是人生中短暫現象,這一道絢爛的生命的光芒,不應該僅僅照耀著探求和渴慕時期,這個時期其實隻應該相當於一天的黎明,黎明雖然可愛,美麗,但在接踵而至的白天,那光和熱卻比黎明時分更大得多。——車爾尼雪夫斯基    36、愛情應當使人的力量的感覺更豐富起來,並且愛情確正在使人豐富起來。——馬卡連柯    37、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愛因斯坦    38、友誼真是一樣最神聖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是值得永遠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的最賢慧的母親,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貪婪的崐死敵;它時時刻刻都準備舍已為人,而且完全出於自願,不用他人懇求。——薄伽丘    39、不論是多情的詩順,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情。——普希金共3頁,當前第1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