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自盡

皖南事變最悲壯將領袁國平:飲彈自盡不當俘虜

  導讀:當戰士們泣不成聲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袁國平已悄悄摸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踐行瞭他在皖南部隊突圍動員時所講的“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後1發留給自己,決不當俘虜!”的誓言。  袁國平(1906-1941):湖南省寶慶縣(今邵東縣)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率部轉移到海陸豐地區堅持鬥爭,任工農革命軍第四師黨代表。後進入中央蘇區,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政治部主任,第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第八軍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代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參加瞭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6年起任西北紅軍大學政治委員,抗日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兼第三科政治委員,抗日紅軍大學第二校政治委員,抗日軍政大學步兵學校政治委員、校長兼政治委員,中共隴東特委書記等職。1938年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1941年在皖南事變突圍中壯烈犧牲。1955年6月19日安葬於南京雨花臺的皖南事變三烈士墓。  袁國平1906年5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邵東縣一個彈棉絮的工人傢庭。他從小求知欲很強,憑著自己的聰慧和勤奮,依靠獎學金讀完小學,1922年9月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在“一師”的革命氛圍熏陶和毛澤東、田漢等進步教師的影響下,他很快確立瞭正確的人生觀。1925年,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中,用熱血和生命詮釋瞭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而他在皖南新四軍的時日,是他一生中工作最具創造性、成果最輝煌、生活最豐富多彩的一頁。  肩負重任,奔赴抗日前線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為瞭團結抗戰,向國民黨當局提出統一整編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和遊擊隊,開赴華中敵後抗戰的建議。同年10月12日,南方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新四軍活動的華中地區,是敵偽統治的核心地區,也是國民黨極力爭取的地區,鬥爭情況錯綜復雜。要在敵偽夾縫中奮鬥和成長壯大,堅持抗戰到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因此,政治部主任的人選就顯得極為重要。這時,毛澤東同志想到瞭袁國平。他長期擔任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職務,有著出色的表現和豐富的經驗。他所展現出的政治工作方面的才華,給毛澤東同志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贊譽他為紅軍的宣傳鼓動傢,毛澤東同志在致項英電中還特別指出:“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 袁國平  袁國平離開延安前,毛澤東同志專門約見他,親切交談,同他長談瞭數個小時。1938年3月29日,袁國平率領派往新四軍的50名幹部從延安出發,途經西安到達武漢。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到周恩來同志。周副主席囑咐他說,到新四軍以後,要認真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廣泛聯系一切贊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人士,特別是要重視運用抗日勝利的捷報來宣傳發動群眾,進行全民族的抗日動員。  1938年4月26日上午,袁國平一行風塵仆仆抵達皖南巖寺新四軍軍部。這天,軍部正在召開挺進敵後抗戰誓師動員大會。袁國平徑直來到會場,同廣大幹部見面,發表瞭即席講話。傳達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對新四軍的指示,對即將挺進敵後的部隊提出瞭殷切的期望。  袁國平英姿颯爽的儒將風度,給與會者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聽過他演講的紅軍老戰士李巖回憶說:“各種發言、報告,聽瞭好多,但是從來沒有聽到像袁主任這樣的演說,口才這麼好,聲音這麼洪亮,很有煽動性,聽起來特別受鼓舞。”  嘔心瀝血,發展壯大新四軍  袁國平到皖南後,認真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賦予的使命和毛澤東同志的諄諄囑咐,他和新四軍的其他領導同志一起,在大江南北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的同時,發展新四軍,開辟和建立根據地。  新四軍部隊編組僅10天,就陸續向蘇南、蘇皖邊、皖中和皖東敵後挺進,完成瞭在大江南北的戰略展開。在創建抗日根據地過程中,部隊也不斷發展壯大。其中,由蘇南派第四、第六團及遊擊武裝一部沿江占領蘇北沿江地帶,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為向蘇北發展打下瞭基礎;由皖南渡江到皖中的有3個營(即軍部特務營、第四團第1營、第五團第3營),成為江北遊擊縱隊和挺進團的骨幹和基礎,將第四支隊擴編為第四、第五兩個支隊,後又建立瞭第六支隊;成立教導隊、教導總隊,袁國平親自兼任教導總隊政委,傳授紅軍的傳統和八路軍的經驗,培養幹部5000名以上,為新四軍的發展打下瞭堅實的組織基礎。   1939年2月,周恩來來新四軍視察,與葉挺、項英、陳毅和袁國平等新四軍領導一起確定瞭“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方針,到1940年底,新四軍由1938年4月編組時的10329人,到1940年底發展壯大為88744人。  新四軍是由紅軍和遊擊隊編組而成的,在三年遊擊戰爭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紅軍遊擊隊通常分散成幾十人甚至十幾人的小分隊各自為戰。組建後僅整訓數日就深入敵後抗戰,部隊建設的各項工作,很難正常進行。為開拓新四軍政治工作新局面,袁國平領導瞭部隊進軍敵後的動員,兩次主持召開新四軍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對新四軍的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參與主持召開新四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並作《過去黨的工作總結及今後黨的建設的報告》,對確保黨對新四軍的絕對領導作出部署;主持制定《新四軍政治工作組織綱要草案》,使新四軍的政治工作更加系統化、條例化和制度化;參與新四軍軍分會和東南局的集體領導,為新四軍的發展壯大、地方黨組織的恢復發展和對敵鬥爭,作出瞭積極努力。相關閱讀推薦:揭密皖南事變六謎團:項英想另立“第二延安”?天長附近的新四軍戰鬥:之後皖南事變的源發點皖南事變真相!日軍究竟在皖南事變中做瞭什麼?揭秘“皖南事變”中三個重量級叛徒的人生結局皖南事變幸存者:新四軍陣亡將士都被割下頭顱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軍歌嘹亮,主持創作新四軍軍歌  袁國平還受項英的委托,主持並參與瞭新四軍軍歌的創作。他按照項英提出的“新四軍軍歌應是全軍昭示天下的宣言書,是全軍的行動綱領,軍歌要能使全軍都明確我們的奮鬥目標”的要求,在與葉挺、項英、陳毅、周子昆、李一氓、朱鏡我、黃誠、朱克靖、馬寧等同志一起集體創作歌詞的同時,還和作曲傢何士德商量搞好曲譜。袁國平向何士德著重說明瞭歌詞產生的背景,詳細地講述瞭皖南的戰略環境、新四軍的作戰方針,強調歌詞要突出東進抗敵和向敵後進軍的思想,譜曲時要加強戰鬥氣勢。袁國平在聽完第一次譜曲後,又提醒曲作者,新四軍軍歌的曲調應高昂雄偉,要有一往直前進軍的氣魄。第二稿譜好後,在1939年7月1日試唱時,大傢一致認為符合要求。當即定瞭下來。曲作者何士德事後講:“在軍歌譜曲的過程中,對我有啟發的主要是袁國平主任。”  皖南事變前夕,袁國平還親自創作瞭《別瞭,三年的皖南》歌詞:“刺刀閃光,子彈上膛,挺起胸膛開入敵後戰場,別瞭,三年的皖南……”並由任光譜曲。這首悲壯的戰歌,見證瞭江南新四軍離開皖南、北渡長江、向東發展、開辟蘇北的戰鬥歷程。  血流皖南,最後一發子彈留給自己  1941年1月14日晚,袁國平在皖南事變突圍中,身負重傷。當他被軍部衛士連副連長李甫及戰士們發現時,渾身血肉模糊,不能行走。他睜開眼睛,吃力地對李甫說:“戰士們都是革命的種子,要趕快突圍,把他們帶出去……”“你們走你們的,不要管我瞭!”戰士們不肯把首長丟下,就用樹枝簡單地做瞭個擔架,抬著他走。天亮前趕到青弋江南岸。渡河時,被堵截的敵人發現,密集的子彈射來,抬他的戰士一個個倒下,袁國平也掉進水中。戰士們前赴後繼地把他抬起,邊抬邊打邊強渡,激戰約40分鐘才到達對岸章傢渡。此時,100多人的隊伍就隻剩下三四十人瞭。袁國平由於在渡河時再度受傷,身體極度虛弱。戰士們喊瞭半天他才醒。他掙紮著把筆記本和7塊大洋交給李甫,斷斷續續地說:“你們趕快突圍……不要管我瞭…否則一個都出不去……替我向組織上匯報。”並指著大洋說:“這是黨費……”當戰士們泣不成聲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袁國平已悄悄摸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踐行瞭他在皖南部隊突圍動員時所講的“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後1發留給自己,決不當俘虜!”的誓言。   皖南事變後不久,袁國平的哥哥袁醉如找到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詢問袁國平的下落。辦事處主任伍雲甫向八路軍總部請示後,受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委托,告訴袁醉如說:“袁國平同志在皖南事變中英勇自盡,壯烈犧牲。”後來,李甫發表瞭《回憶皖南事變中袁國平同志犧牲的經過》的文章。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亮劍》被抹去的真實結局:李雲龍拔槍自盡?

  《亮劍》小說完成於1999年,那是一個相對寬松的年代。小說旨在以李雲龍及其傢庭和戰友的悲劇命運深刻揭示“大動蕩”帶來的巨大災難。遺憾的是,電視劇《亮劍》則斷章取義的選取瞭書中光輝的片段,而負面的東西統統刪除。把一個含有深刻內涵的作品閹割成瞭一個追趕時髦的主旋律贊歌。時代使然也。  建議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去看看原本的小說。沒時間看小說的朋友就在這裡看看亮劍的結局吧:  丁偉,少將軍長,1957年因對廬山時間不滿,公開發佈反對意見,遭逮捕,後被下放農村勞動,不知所終。  田墨軒,李雲龍的嶽父,民主人士,1958年被打成右派,連同老伴一起被下放到黑龍江興凱湖農場勞動,1960年餓死。  趙剛,總參少將,原李雲龍的政委,1966年對“大動蕩”不滿,公開發表反對意見,遭受迫害和凌辱,與妻子趙楠一起在傢中自殺。留下4個孩子托付給李雲龍撫養。  李雲龍,少將軍長,1967年為維持正常秩序鎮壓當地造反組織受到調查和批鬥,在傢長開槍自盡。  田雨,李雲龍妻子,因公開反對“大動蕩”被捕,在李雲龍自殺後兩天於獄中割腕自殺。   《亮劍》原作中被刪減的情節:李雲龍的最終命運  李雲龍拉開寫字臺的抽屜,找出一本影集,他翻開影集,看著他和趙剛的幾張合影照。最早的一張好像是1941年照的,他記得那是一個《晉綏日報》記者到獨立團采訪時照的,當時情況很緊急,部隊正要轉移,照片上兩人都牽著馬,穿著破破爛爛的灰佈軍裝,顯得窩裡窩囊,腰間皮帶上插著張開機頭的駁殼槍,連保險都沒關,兩人的表情都很冷峻,沒有一絲笑容。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出當時形勢的嚴峻。還有一張是50年代在北京趙剛傢的樓前照的,兩人站在草坪上,穿著筆挺的將軍禮服,佩少將軍銜,胸前的勛章程亮,兩人的臉上如休春風,笑得很開心……  他的目光漸漸模糊瞭,眼前似乎升起一片迷蒙的白霧,淚水不停地滾落下來,他狠狠地用袖子撩去眼淚,這沒用,新的淚水又止不住地湧出眼眶,他的手腳在劇烈地顫抖,心臟在一陣陣抽搐,似乎在漸漸裂開,湧出瞭滾燙的鮮血,他覺得呼吸有些困難,胸口像是被壓上重物,想扯開嗓子吼上幾句,嘴張瞭張,卻沒有聲音。他狠狠地咬住一塊毛巾,忍不住嗚咽起來,他絕望地向空中抓瞭一把,似乎想抓住老戰友逝去的靈魂……這現實實在太殘酷瞭,幾十年的血與火中建立的生死情誼啊,就這麼一下子,人就沒瞭,沒倒在敵人的槍下,趙剛卻自己殺死瞭自己,那些逼死他的人,竟然都是他的戰友!  一陣撕心裂肺的痛苦使他終於號啕起來,他邊哭邊小聲數落著趙剛:“老趙、老趙呀,你不夠意思呀……你不夠朋友,就是有天大的難處,你也該找我商量一下啊,你我兄弟一樣……你這是信不過我呀,我要是知道,說什麼也不讓你走這一步……老趙啊,你不夠朋友,就這麼一甩手就走啦……”他的聲音越來越大,終於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聲:“趙剛啊,你別走呀,我求求你啦,你他娘的知道不知道?我這裡疼啊,疼死我啦……”他發瞭瘋似的扯開衣服,在自己赤裸的胸膛上撕撓著,捶打著: “……幾十年的交情啊,你就不管我啦?幾十年的流血拼命啊,就他娘的落個這下場?我操他娘的,這叫什麼‘大動蕩’啊?這是作孽啊,傷天害理啊……出奸臣啦,老子不幹啦,老子回傢種地去……老子要斃瞭那幫奸臣……”相關閱讀推薦:李雲龍原型王近山:打仗勇猛人稱“王瘋子”震驚!亮劍李雲龍的真實原型竟是這位開國上將! 哪位開國中將與妻妹婚外情?李雲龍原型王近山解密:一生征戰曾四次救下“李雲龍”的老紅軍《亮劍》中趙剛和楚雲飛、李雲龍的原型是誰?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砰!的一聲,臥室門被小吳狠命撞開,小吳和田雨沖瞭進來,一左一右抱住李雲龍,他視而不見,目光散亂迷離,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他掙紮著、咆哮著,用拳頭向寫字臺桌面上狠命地砸,桌面上的玻璃板在他的重拳下被砸得粉碎,手上全是鮮血……小吳拼命抱著他的手臂,流著眼淚哀求道:“首長、首長,您小聲點兒……”“去你娘的……”喪失理智的李雲龍一拳把小吳打出兩米遠,仰面摔倒。他從抽屜拿出手槍“咔嚓”頂上子彈猛地站起來,他兩眼血紅,聲震屋宇地大吼道:“趙剛,你告訴我,是哪個狗娘養的害死瞭你?告訴我,我要給你報仇……”小吳從地上一躍而起,不得不使用擒拿動作槍下李雲龍正在揮舞的手槍,李雲龍頹然坐下,發出一聲長長的、慘痛的哀嚎,猶如受傷的野獸。  田雨淚流滿面地抱著丈夫,她分明感到,李雲龍心中的那座精神殿堂在崩潰……  逮捕李雲龍:  小吳渾身一震,無力地垂下握槍的雙手,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聲:“軍長呀,你冤啊,你冤枉死瞭,他們憑什麼抓人?你為什麼不下命令?我和他們拼啦……”他兩眼噴火,絕望地將兩枝沉甸甸的54式手槍同時擲出,“嘩啦啦”兩枝手槍洞穿窗玻璃飛出五十米開外……  幾個戰士撲上來拖走小吳,李雲龍被戴上手拷。當他被押著走出會議室時,被一群司令部的參謀、幹事堵住瞭門,那些剽悍的青年軍官的眼睛都紅瞭,有的橫堵在門口,手似乎有意無意地按在手槍套上,有的從後面使勁向前擠,嘴裡罵罵咧咧,蠢蠢欲動。押解的戰士也不敢硬往外擠瞭,他們慌亂地看著馬天生和黃特派員,不知該怎麼辦。空氣緊張得似乎要爆炸,馬天生暗暗心驚,這支部隊太可怕瞭,不管你是什麼來頭,這些青年軍官似乎都沒把你放在眼裡,那種生猛的派頭都寫在臉上,你能把這一個軍的軍官和士兵都抓起來嗎?   還是李雲龍給解瞭圍,他大聲發出命令:“司令部幹部聽我口令,立正,向後轉!閃開!同志們再見瞭,李雲龍向同志們告別啦!”軍官們勉強閃開瞭一條窄窄的通道,李雲龍走在前面,馬天生帶押解人員跟在後面擠瞭出去。這一行人剛走進司令部大樓,就見到警衛營營長吳玉水和營教導員郝明在拼命地撕扯,吳玉水拼命向前沖,郝明拼命阻攔,就像在打架一樣。馬天生沉下臉喝道:”吳玉水,你要幹什麼?”吳玉水青筋畢露,臉已漲成紫色,他大喊道: “馬政委,我和你談過,是我下令開的槍,是我帶著戰士們沖的,軍長沒下過開槍的命令,這不關軍長的事,我吳玉水一人做事一人當,你把軍長放瞭,要抓就抓我……”  教導員郝明平時和吳玉水關系一般,但和馬天生私交不錯,自然要維護馬天生。他在一旁吼道:“吳營長,你要站穩立場,不要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我提醒你,不要為反革命分子鳴冤叫屈。”吳玉水大怒:“放你媽的屁,吃裡扒外的東西,開槍時你怎麼不說話?火力掩護是不是你負責的?你他媽打瞭沒有?你他媽也開槍瞭怎麼不敢承擔責任?這會兒又裝好人?你早晚是他媽當叛徒的料。”他越罵越不解氣,競掄起拳頭想揍郝明。  馬天生皺著眉頭命令道:“把他拉下去,禁閉三天。”幾個戰士抓住吳玉水往下拖,吳玉水掙紮著喊:“軍長,是我害瞭你,我對不起你呀,你讓我們用槍托,我沒聽呀,早知如此,我就是讓人傢開槍打死也不還手呀……”戴著手拷的李雲龍仿佛忘瞭自己的囚徒身份。他一聲斷喝:“吳營長,你像什麼樣子?堂堂的軍官讓人拖著走?給我站直瞭,聽我命令。”這一喝比什麼都靈,吳玉水停止瞭掙紮,推開瞭拖他的戰士,似乎重新註入瞭一種靈性,他挺起胸膛,腳跟一碰,以隊列姿態站得筆直。李雲龍像個隊列教官,一絲不茍地發出命令:“目標,警衛營,向後——轉!齊步——走!”吳玉水像個剛入伍的新兵一樣,擺動著雙臂向前走去……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押解李雲龍的汽車是一輛波蘭生產的“華沙”牌轎車,當汽車從司令部大樓前開出,向軍部大院的大門行駛時,李雲龍從車窗向外望去,忽然發現沿途路邊不知何時競出現一隊隊排列整齊的士兵隊列,簡直像夾道歡送,頭戴鋼盔、手戴白色手套的軍官和士兵都站得筆直,偉岸得像一片片森林。汽車隊緩緩地向大門行駛,隨著帶隊軍官們的一聲聲口令,軍人們齊嶄嶄向車隊行軍禮,遠遠望去,像一群群雕塑一樣。李雲龍眼眶發熱,他明白這是軍部各直屬單位自發的向1號告別的儀式。工兵營、通訊營、汽車營、防化營、偵察營……好像沒有人組織,全是各單位自發集合的,李雲龍舉起戴著手銬的雙手,向部下們告別……坐在頭一輛汽車裡的馬天生也知道,這些軍禮與他無關。他覺得很不是滋味,他知道,這個軍的很多於部戰士從此算是和他結瞭仇。  關於李雲龍的關押地點,馬天生和黃特派員發生瞭點兒小小的爭執。黃特派員認為,應該先關押在本市公安局的看守所,然後準備開個萬人群眾大會,先由革命群眾進行批鬥,然後再在大會上宣佈逮捕法辦,隻有這樣,才能教育群眾,震懾一小撮反革命分子。而馬天生畢竟老謀深算,他太瞭解李雲龍在這支部隊的威望瞭,這個軍的許多師團級幹部都是李雲龍在戰爭時期的老部下,戰火中建立起來的信賴和友誼決不是一句和反革命分子劃清界限就能解決的。馬天生心裡明白,他這個新調來的政委,在這個軍連半點兒根底也沒有,他根本控制不瞭這支部隊,不但控制不瞭,而且還有極大的危險,這是支滿員的甲種部隊,李雲龍的死黨比比皆是,誰敢保證不會出幾個亡命之徒?要是在關鍵時刻給你來個小小的“交通事故”或是其他什麼事故,到時候你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就憑這點,李雲龍也絕不能關押在這個城市,應該把他押送到省城去。馬天生把這些想法向黃特派員談瞭以後,黃特派員的腦門上也滲出瞭冷汗,他來自京城,哪裡會想到這個城市的階級鬥爭形勢競如此復雜?如此危險?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爭論的,把李雲龍押往省城就是瞭。押解車隊共四輛汽車,前後是兩輛中型吉普車,上面是警衛人員,中間是兩輛“華沙”牌轎車,馬天生和黃特派員坐前面那輛,李雲龍坐後面的車,兩個高大的戰士把李雲龍夾在後座中間。據說,對付要犯都是這種方式。

八國聯軍北京殺戮揭秘:婦女懼受凌辱紛紛自盡

  導讀:因戰亂而引發的災難還遠不僅僅是屠殺。日本人植松良三在《北京戰後記》中記載說:“北京城內外慘狀,頗有可記者。……居民四面逃遁,兄弟妻子離散,面目滲澹,財貨任人掠奪者有之,婦女任人凌辱者有之。更可恨者,此次入京之聯軍,已非復昔日之紀律嚴明。將校率軍士,軍士約同輩,白晝公然大肆掠奪。此我等所親見….據某華人雲:北清婦女懼受凌辱,往往深窗之下自經者不少,其未受災害者,僅於房外樹一某國順民之小旗,堅閉門戶,茍延殘喘,情殊可憫。不幸而遇掠奪軍人來,將銀錢獻出,以求保性命而已”。  羅惇曧在《拳變餘聞》中記載:“城內外民居市廛,已焚者十之三四。聯軍皆大掠,鮮得免者。其袒匪之傢,受傷更烈。珍玩器物皆掠盡,其不便匣藏者,皆賤值售焉。婦女慮受辱,多自剄。朝衣冠及鳳冠補服之屍,觸目皆是。有自剄久,項斷屍墜者。其生存者,多於門首插某國順民旗,求保護”。一些官吏和傢屬,他們身穿朝衣鳳冠自殺,屍體無人看管,吊的時間久瞭,首頸斷裂,其慘狀可知。至於洋兵闖入居民傢中搶劫的時候,遇到井裡填滿死人乃是常有之事。  據《崇陵傳信錄》、《西巡回鑾始末記》等清人筆記的記載,在北京城破後自殺的官員頗為不少。主張仇外的尚書崇綺,北京城破後逃到保定,聽說其全傢自殺身亡,於是也在保定的蓮池書院服毒自殺。安徽巡撫福潤,全傢自盡,福潤的老母已經90多歲瞭,也不得善終。祭酒王懿榮夫婦和媳婦,一起投井自殺。主事王鐵珊和祭酒熙元,也都自殺身亡。宗室庶吉士壽富與弟弟富壽,還有兩個妹妹及婢女一起服毒自殺,其他人都死瞭,兩兄弟一時未死,壽富於是橫刀自剄,富壽處理完這些屍首後也從容引刀自盡。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曾公開準許士兵搶劫三天,但事實上,直到侵略軍撤離之日,搶劫行動也沒有停止。當時一個英國人說:“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派出一隊一隊的士兵去搶劫中國人的財產而得來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東西,而中國人稍一遲疑的話,就免不瞭送命。”另外,洋兵通常以捕拿義和團、搜查軍械為名,“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臥房密室,無處不至,翻箱倒櫃,無處不搜,凡銀錢鐘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謂之擾城。稍有攔阻,即被戕害。……此往彼來,一日數十起。”  英國記著辛普森對這些搶掠行為做瞭繪聲繪色的介紹,在他的筆下,野蠻的印度兵“於昏夜中走入教民婦女所居之屋,各搶女人頭上所戴之首飾,即一小銀簪亦搶之”;矜持的德國人從鄉村“騎馬而行,鞍上滿系巨包,前面驅有牛、馬等獸,皆於路上掠得”;兇猛的俄國人在滿載頤和園中的擄掠之物後,還要將那些不便帶走的珍貴物品施以破壞,“於是有三個美麗無價之大花瓶遂受此劫,尚有玉器數件,雕刻奇巧,亦同時粉碎”,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就連當時也參與瞭這些劫掠活動的辛普森也對此頗為微詞,稱各國軍隊雖服裝、面貌各異,其實都是“盛裝騎馬之盜賊”,“其所為之事無異,皆殺人耳,搶劫耳”。   面對這些暴行,北京城內的老百姓隻得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自己,他們掛出白旗或者匆忙間制作的各國旗幟,或者請洋人寫些字條,大意是他們傢已經被掠奪過瞭或者標明此處財產已被某個歐洲人所占有, 希望能使自己幸免於難。但是,據辛普森的介紹,房主即使張貼瞭類似的標志和旗幟,“嘲笑著的搶劫者們”仍舊會把它們扯下,並毫不手軟地進行劫掠。相關閱讀推薦:​晚清時期八國聯軍中的中國軍團 助聯軍進攻北京!滿清之殤:促成八國聯軍侵華的軍機大臣竟然是文盲盤點:歷史上八國聯軍侵華的15件不為人知的事件八國聯軍竟有1300名是中國兵!比外國人還要勇猛揭秘: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出逃前辦的最後一件事?揭秘:慈禧慘敗給八國聯軍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

秦檜後人忠君之風: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全傢投水自盡

  導讀:咸豐三年,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其子秦躍曾的妻子畢還珠已經80歲,為對清王朝效忠,不落於太平軍之手,畢還珠率領全傢投水而死,可謂死得壯烈。  詩友們戲謔他姓秦,是秦檜的後裔,非要讓他題對以記此遊。秦澗泉略一思忖,揮筆立就:“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表達瞭自己忠奸分明,令在場人無不嘆服。  近來電視劇《精忠嶽飛》播出後,大奸臣秦檜又走進瞭人們的視野。不少人可能不知道,秦檜傢族也出瞭一位清正廉明、能言善辯的後人。  清代乾隆年間,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傢府第出瞭位狀元,名叫秦澗泉(1715~1777年),因此這個小巷就被地方官命名為“秦狀元巷”。秦澗泉又名天士,號秋田老人,祖籍安徽當塗。他自幼聰明好學,10歲便能寫詩作文,少年時書法就小有名氣,以至所得潤筆能養活傢人。當時人稱“制典重高化,為熊(伯龍)劉(子壯)嗣響”。後更是精於書法,其墨直逼歐柳。  秦澗泉23歲時在江南貢院考中舉人,但是此後在科場上並不順利,直到38歲才進京趕考,在皇太後60壽辰的萬壽恩科中,終於大魁天下,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  詩友們戲謔他姓秦,是秦檜的後裔,非要讓他題對以記此遊。秦澗泉略一思忖,揮筆立就:“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表達瞭自己忠奸分明,令在場人無不嘆服。  近來電視劇《精忠嶽飛》播出後,大奸臣秦檜又走進瞭人們的視野。不少人可能不知道,秦檜傢族也出瞭一位清正廉明、能言善辯的後人。   清代乾隆年間,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傢府第出瞭位狀元,名叫秦澗泉(1715~1777年),因此這個小巷就被地方官命名為“秦狀元巷”。秦澗泉又名天士,號秋田老人,祖籍安徽當塗。他自幼聰明好學,10歲便能寫詩作文,少年時書法就小有名氣,以至所得潤筆能養活傢人。當時人稱“制典重高化,為熊(伯龍)劉(子壯)嗣響”。後更是精於書法,其墨直逼歐柳。  秦澗泉23歲時在江南貢院考中舉人,但是此後在科場上並不順利,直到38歲才進京趕考,在皇太後60壽辰的萬壽恩科中,終於大魁天下,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  秦澗泉有一句廉潔的名言:正直可以奮鏜廉之氣。意思是正直的品格可以使國傢廉潔的風氣奮起。所以他從政10多年,一直廉潔從事,克己奉公,深得乾隆皇帝信任。也許正因為這樣的傢族背景,秦傢在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達到鼎盛,子孫中不乏朝中重臣。  晚年喜繪畫尤善寫竹  乾隆二十八年,秦澗泉深知宦海風雲莫測,就告老還鄉回到老傢金陵。時任陜西巡撫的兒子秦承恩買下瞭何如寵的府邸,供養父親。何如寵是明崇禎時期的宰相,門前那段街道由此而叫大夫第。秦澗泉退任移居大夫第後,於園中種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園取名瞻園,世代書香相承。園中至今還剩一棵玉蘭樹,每到夏日花白如雪,美麗異常,也是當年秦澗泉手植。  人稱秦澗泉的詩、書、畫為三絕,中狀元後他更加精益求精,曾奉乾隆之命繕寫《昭明文選》。清著名書法理論傢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清代書法傢分為五品九等,秦澗泉被列入“能品”。在其故居的西屋還保存著秦狀元用正、草、隸、篆四體書寫的碑刻,各具形神,賞心悅目。秦澗泉晚年喜歡繪畫,尤其善於寫竹,有時作寫意花卉,生機盎然,名重一時。  身為金陵人,秦澗泉在金陵留下瞭許多遺跡。尤其是城南一帶,更有不少大士的墨跡題詠。夫子廟大成殿學宮“東南第一學”門匾即由他題寫。致仕回鄉的秦澗泉,或居傢,或出遊,徜徉山水園林,處處見閑情逸致。牛首山,攝山,龍江關,烏龍潭,處處印下他的足跡;龍潭的涵碧樓,陶湘的冰雪窩,無不留有狀元的吟誦。其作頗豐,有文集《秦狀元稿》、詩集《蓬萊山樵集》《抹雲樓集》及書法、繪畫作品傳於後世,無不顯示瞭秦澗泉的才華與氣節。  秦傢的後世子孫仿佛也學得瞭秦澗泉的這種忠君遺風,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清史稿》中,載有秦澗泉的兒媳婦在文德橋上演過的一段“忠君投水”的故事。咸豐三年,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其子秦躍曾的妻子畢還珠已經80歲,為對清王朝效忠,不落於太平軍之手,畢還珠率領全傢投水而死,可謂死得壯烈。隻是由於這段歷史一直少有提及,因此也就鮮為人知瞭!相關閱讀推薦:秦檜的曾孫如何精忠報國:抗金到底最後全傢自焚揭秘:大奸臣秦檜的親信何鑄為何位列五大賢臣?秦檜親筆遺囑引出歷史真相:千古罪人是冤案?不可思議:秦檜毒辣陰險的老婆王氏竟是李清照表妹

王昭君三嫁匈奴單於後服毒自盡?王昭君怎麼死的

  導讀:11年後,第二個丈夫也先她而去瞭,她又受命嫁給新單於——復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瞭,她最後選擇瞭服毒自盡。  自古“和親”的人不少,獨王昭君的事跡,代代相傳,婦孺皆知,這是什麼原因呢?  版本內容多數說王昭君出塞夫妻生活甜蜜,但也有說她在幽怨淒清中最後絕望死去。  歷史上這樣記載:漢高祖時,婁敬提出和親的建議,但呂後隻有一女,不忍心將其遠嫁番邦,便以宗室女喬裝成公主嫁給冒頓。以後,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的多次和親,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卻是以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故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切,文人墨客也多對她吟詠,使王昭君的事跡廣為流傳。  王昭君的出生地是秭歸,它緊靠長江三峽,江水湍急,兩岸懸崖峭壁,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母,帶著兩子一女,耕種著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以雜糧維持生計。生活雖清苦,但全傢和樂,與世無爭,昭君除瞭跟著母親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被選入宮。從全國各地挑選入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5年過去瞭,昭君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於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發生瞭突破性的變化。  史書上認為,王昭君是自願出塞,但她亦有艾怨的情緒。王昭君出行匈奴,到瞭長安北門,一路曉行夜宿,黯然神傷。隨行的樂師們,一路上彈奏著琵琶,以慰其離愁別恨。王昭君手彈琵琶,吟出一首“怨詞”:“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遊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爾後,王昭君在漫漫長路中病倒。養病期間,她想起瞭父母兄弟,也想到瞭大漢皇帝,於是挑燈披衣,儒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其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為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3個月後,漢元帝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而傳說,這是因為皇帝思念遠走的美人而抑鬱成疾。相關閱讀推薦:漢朝王昭君出塞後連嫁祖孔三代:王昭君嫁給瞭誰?揭秘:王昭君出塞後連嫁祖孫三代的悲情秘史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王昭君為何被稱為落雁陳世美之冤與王昭君之痛 解讀被誤會的歷史王政君和王昭君是什麼關系?她們是同時代的嗎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於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瞭一年,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24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瞭單於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瞭他的妻子。年輕的單於對王昭君更加憐愛,昭君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當瞭11年的夫妻後也去世瞭,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35歲,正是絢爛的盛年。這時的她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產生瞭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叫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瞭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於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疆戰火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畢生致力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塚”。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傳瞭兩千年瞭。戲本《漢宮秋》裡,昭君似乎脫離深宮苦海,以公主的名義遠嫁他鄉後得到瞭幸福。但事實是不是還有另一種面目呢?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在她第二個丈夫雕陶莫皋死後,昭君曾請求歸漢而未被允許,並被命嫁給前夫的兒子。多年的思念、幽怨無法排遣,最後在絕望之下服毒而死。  漢代似乎是英雄與美人的故事流傳最多的朝代,而英雄的血和美人的淚大多灑在西域。漢代一共有13位公主和親遠嫁,除瞭解憂公主終於在晚年得以還鄉,其餘都在邊疆塞外的孤寒裡默默瞭卻瞭一生。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結局:歸漢不成服毒自盡

  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古“和親”的人不少,獨王昭君的事跡,代代相傳,婦孺皆知,這是什麼原因呢?  漢高祖時,婁敬提出和親的建議,但呂後隻有一女,不忍心將她遠嫁番邦,因此和親的計劃並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  這中間還鬧瞭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由於當時的匈奴單於對和親大感興趣,漢高祖劉邦死後,冒頓單於居然向呂後求婚,說什麼“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城,數至邊境,願遊中國。孤僨獨居,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這盡管褻瀆得不成體統,可由於漢政權的力量還趕不上匈奴,呂後無奈,隻好以宗室女喬裝成公主嫁給冒頓,正式走上和親之路。  以後,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多漢和親,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卻是以民女的身份擔任和親的任務,事情便顯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切,成為傢喻戶曉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便多對她進行描述、吟詠、贊嘆,使王昭君的事跡廣為流傳。   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  除瞭《漢書》、《琴操》、《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等典籍,對王昭君的事跡有詳細的記載外,歷代詩人詞客為王昭君寫的詩詞,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說、戲劇等等。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裡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裡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著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著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隻拉纖貼補傢用。  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傢和樂,與世無爭,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颯,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瞭跟著母親嫻習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饒有大傢閨秀的風范。相關閱讀推薦:揚州美女盤點:揭秘史上比王昭君更早的和親公主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丈夫是誰 王昭君是怎麼死的王政君和王昭君是什麼關系?她們是同時代的嗎王昭君簡介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落雁王昭君生平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簡介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  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禦覽。出身富貴人傢,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傢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於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瞭一顆碩大的黑德,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餘,更以為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瞭,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與現在讀一個大學本科的時間還要長一點。王昭君除瞭擔負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餘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回,不免倍感淒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傢五日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  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傢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傢園淚滿襟。  二更裡,細思量,忍拋親思三千裡,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隻望進京見朝廷。  三更裡,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裡,苦難當,淒淒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淒涼。  五更裡,夢難成,深宮內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裡如此可奈何,自嘆人生皆有定。  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著濃重的鄉愁與一絲絲的憧憬。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著漫漫的長夜和日復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沉,“自嘆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著“無定”,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於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瞭突破性的變化。  王昭君出瞭長安北門,一路曉行夜宿,漸行漸遠,黯然神傷,隨行的樂師們,一路上彈奏著琵琶,以慰王昭君的離愁別恨,聲聲令人肝腸寸斷,回望長安已經瞭無蹤影,王昭君手彈琵琶,吟出一首“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遊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凜冽的季節,真個是“馬後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於在漫漫長路中病倒瞭,隻得暫時停止前進,養病期間,她想起瞭父母兄弟,也想到瞭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於是挑燈披衣,儒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  臣妾有幸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適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傢黜陟,移於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  出瞭雁門關,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蓬中,張燈結彩,歡騰達旦,呼韓邪單於封她為寧胡閼氏(亦即安寧胡地的皇後),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  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王昭君出塞以後,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後,心中大為高興,整天置酒作樂,並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瞭郎中侯應上奏的“十不可”之後,謝絕瞭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匈奴王庭三個月後,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於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瞭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瞭單於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瞭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於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瞭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系,著實產生瞭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後,這位太皇太後就是漢元帝的皇後,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後玩瞭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可惜匈奴單於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於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張居正兒子們的下場:老大自盡 老二老三充軍

  張居正有幾個兒子?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政治傢、改革傢,萬歷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開創瞭“萬歷新政”。公元1582年7月9日,世間再無張居正。  其時,張居正有6個兒子,長子敬修,進士及第授禮部主事;次子嗣修,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三子懋修,狀元及第;四子簡修,錦衣衛指揮同知;五子允修,尚寶司司丞,隻有六子靜修年紀尚幼未授職司。  張居正死後被抄傢,長子自盡,次子和三子被充軍;老四被削職為民;老五死於明末的農民起義。相傳六子後來隱居江蘇。  張居正後裔自此零落失散。到現在,張居正後裔有多少人?上月30日,張居正宗親聯誼會在荊州張居正紀念館揭牌,記者采訪瞭張居正第17世孫、張居正宗親聯誼會秘書長張世琳。  張世琳介紹,目前,張居正宗親聯誼會掌握的有通信方式的後裔約有600人,分佈在湖北、江蘇、四川、貴州、浙江、海南等地,本省主要集中在漢川、監利、潛江、洪湖等地,最遠的在美國經商。  張世琳稱,張居正紀念館後面的張傢臺住有張居正後裔30多人。張居正第16世孫張後勤,傢中曾有傢譜和張居正的遺像,但傢譜在解放前被大火燒瞭,而遺像在文革中失去。   2008年,張居正的三兒子張懋修裔孫張世謨,與其他後裔歷時8年編撰瞭《太嶽宗譜》。張世謨現任張居正宗親聯誼會會長,監利縣黃歇口鎮人。  張世謨說,張居正蒙冤後,有的為免牽連,重改譜牒;有的原譜用完,又續新譜;還有的隻有言傳,而無文載。  張世謨稱,經遍訪後裔和史料調查,已知太嶽宗親歷經500年,世系傳承二十代。湖北目前約有近400名張居正後裔,而全國的太嶽宗親有3000多人。此次清明祭祖,河南商丘的張居正後裔也派代表來瞭,據稱,在河南約有1500名太嶽宗親。  張居正的後裔名人輩出。如《荊楚研究雜記》記載的明代荊州英烈、抗清英雄張同敞;著名考古學傢張聖奘也是張居正的後裔,是其第廿代孫。張聖奘曾任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1992年病逝。  張世謨還介紹,江蘇的張居正後裔以經商居多,不少人遠赴香港、美國。上海世博會上,一名在美國開公司的張居正後裔,就提供瞭相關產品。相關閱讀推薦:明代首輔張居正是怎麼死的?揭秘張居正之死張居正的後代 揭秘萬歷首輔張居正的後代簡介張居正簡介 明朝名臣政治傢內閣首輔張居正生平張居正簡介:明朝大臣張居正與李太後是什麼關系?學者:張居正被無限拔高改革理念與同僚相同

民國秘史:揭秘為汪精衛懸梁自盡的癡情女子

  導語:秋瑾之後,被世人普遍贊譽為“女俠”的革命傢並不多,方君瑛就是這不多的“女俠”中的一個。這位溫婉女子,並不像秋瑾那樣發揚踔厲,也沒有任何武術功底,但她是一位公認的現代民族主義革命傢,一度主掌暗殺團,反抗清王朝的鐵血專制。  方君瑛(1884-1923),字潤如,福建侯官(今閩侯縣)人。其父方傢湜,做過湖北漢口公信存轉運公司經理,承辦轉運業務,在時人眼中,他是一位“有遠識,教育子女得風氣先”的開明紳士。方君瑛生長在一個人丁興旺的大傢庭裡,共有四兄弟七姐妹,她排行第七。  1905年,方君瑛二十一歲,伯父方傢澍資助她留學東瀛。此前,寡居的四嫂曾醒、六哥方聲濤、六嫂鄭萌、妹妹方君笄、弟弟方聲洞已先行在日本站穩腳根。同年,方君瑛與曾醒、方聲濤、鄭萌、方君笄、方聲洞一齊加入中國同盟會,被稱為“舉族起義”,一時傳為美談。方君瑛為人正直熱情,剛毅沉著,對革命事業傾心竭力,深受孫中山、胡漢民、朱執信等革命黨首要人物的敬重。  方君瑛赴日留學前,已由父親包辦,與富傢子弟王簡堂訂婚。這位未婚夫倒也不是什麼紈絝子弟,同樣在日本東京留學。由於兩人尚未拜堂成親,方君瑛與王簡堂自覺避嫌,來往不算密切,單獨見面的次數少而又少。王簡堂埋頭念書,學業成績出色,但他思想保守陳舊,一心隻看重仕途經濟,因此對於方君瑛及其兄嫂等人明確進行的革命活動不以為然,時不時向方聲濤、方聲洞兄弟吐露抱怨之詞,對未婚妻方君瑛的不滿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試想,方君瑛追求革命理想,如何肯與這樣一個不著調不靠譜的人結為夫婦?秋瑾已經打碎桎梏,她怎能鉆進樊籠?於是方君瑛萌生退婚之意,終因父親不表贊成而未能如願。當時,方君瑛畢業在亟,從事革命活動貴在身份秘密,要盡可能不引起外界關註,所以她也就暫時將此事按下不提。但她決心已定,獨抱琵琶,終身不嫁。  在日本留學期間,方君瑛的民族革命思想日趨激烈,她認為革命不能光靠坐而空談,必須起而付諸暴力實踐,在實力不對稱的情況下,以定點清除的暗殺手段對付清廷要員,最能使專制奴才喪魂破膽,使革命風潮波及全國。相關閱讀推薦:終身未婚的民國第一奇女子:戀上梁啟超與汪精衛揭秘:汪精衛去長春拜見溥儀為何嚎啕大哭?大漢奸汪精衛夫婦有多少私人財產?汪精衛財產之謎醜女陳璧君如何搞定帥哥汪精衛:醜女如何找帥哥汪精衛“病逝”內幕:因為一個女人被戴笠下毒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1905年,俠士吳樾身懷炸彈,在北京正陽門東站炸傷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這一事件轟動全國,振奮人心,土制炸彈從此成為激進革命者的首選利器。中國同盟會組織瞭一個專司暗殺之職的部門–實行部,方君瑛“智深勇沉,可屬大事”,被眾俠士推舉為部長,主要成員有吳玉章、黃復生、喻培倫、黎仲實和曾醒等人。當時,中國同盟會中第二號人物黃興在橫濱設立瞭一個制造炸藥的秘密機關,聘請俄國人為教授,喻培倫擅長化學,主持研制。中國同盟會中的女會員秋瑾、方君瑛、陳擷英、林宗素、唐群英、蔡蕙、吳木蘭都是學員。  以今人的眼光去看,這些女革命傢學習暗殺行動的重要步驟,豈不是與當今中東和中亞恐怖組織的“黑寡婦”毫無二致?她們的行為果然是正義的嗎?這個問題應該如此分析:“黑寡婦”將打擊目標鎖定為無辜平民,她們的恐怖行為所傷害的並不是民主、自由的天敵,因此這些視死如歸的恐怖分子犯下的是不可饒恕的反人類、反人性、反文明的大罪。中國同盟會中致力於暗殺活動的俠士則截然不同,他們針對的仇敵是鐵血專制政權的鷹犬爪牙,他們竭力避免殃及無辜平民,有時為瞭精確打擊,行動計劃一變再變,終告流產。1907年7月6日,徐錫麟開槍擊斃安徽巡撫恩銘。1912年1月26日,彭傢珍擲彈炸死宗社黨頭目良弼。與吳樾的暗殺行動如出一轍,他們的狙擊目標均十分明確,針對的是專制政權的鷹犬爪牙,未曾殃及無辜平民。  方君瑛與一些職業革命傢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方面她致力於反清大業,另一方面她主張“力學救國”,黽勉於學業。她兼顧二者,無所偏廢。經過三年苦學,方君瑛畢業於日本高等女子師范學校。1908年,方君瑛與喻培倫、黃復生、黎仲實、汪精衛、曾醒、陳璧君七人組成暗殺團,將秘密機關設於香港黃泥湧道,試制炸彈。1910年4月,汪精衛、黃復生將清朝攝政王載灃(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生父親)鎖定為刺殺的頭號對象,以求取得最佳震懾效果,可惜他們尚未出擊,刺殺行動即謀泄失敗,兩人被判處徒刑,終生監禁。方君瑛心系同志,悲憤不已。   1911年3月,廣州起義前夕,方君瑛與四嫂曾醒受廣州起義總指揮黃興委派,往來於香港、桂林之間,懷揣黃興、趙聲的親筆書信與方聲濤、耿毅等革命黨人密切聯絡,共商大計。廣州起義所需軍械均從香港碼頭啟運,大部分裝入棺材中,由方君瑛扮成孝婦,瞞天過海,運抵羊城。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提前爆發,胡漢民率領方君瑛、曾醒、黎仲實、陳璧君、李佩書等革命黨人為後援,剛抵羊城碼頭,就聽說起義失敗瞭,清軍全城戒嚴,大肆搜捕革命黨人,他們隻好退回香港,再作後圖。  廣州起義一役,革命黨人的損失至為慘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方君瑛的胞弟方聲洞即在其列。方君瑛痛定思痛,“以未能作烈士而遺憾”。死者長已,生者餘悲,方聲洞的妻子王穎在日本千葉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且有孕在身,襁褓之中還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乍聞噩耗,哀慟欲絕。方君瑛不失傢姊的風范,立刻從香港乘船去日本,陪王穎母子歸國。  1912年,方君瑛回到福州,短期擔任福建女子師范學校校長,四嫂曾醒監學。中華民國新肇,方君瑛無意從政,有意求學,她的求知欲異常旺盛,她認定真正的學問之府遠在歐洲。1912年下半年,方君瑛帶領幼妹方君璧、四嫂曾醒等人前往法國留學。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袁世凱摘走中華民國的“蟠桃”之後,手段很快就由溫和轉為毒辣,他大肆打壓革命黨人,明捕暗殺,無所不用其極,中國政局日益動蕩。1915年,強橫無比的日本政府向袁世凱主宰的北洋政府提出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消息揭諸報端,舉國為之震怒,方君瑛在平靜的書桌前再也坐不住瞭,她輟學歸國,決意有所行動。恰在此時,她父親遽然謝世,內心更添悲傷。方君英回傢辦完喪事之後,眼看國勢蜩螗,河決魚爛,已無從措手補救,沒奈何,她隻好帶著妹妹方君琦重返法國。  1920年,方君瑛的六嫂鄭萌從國內匯寄八萬餘元給方君瑛,預存在她那裡,這是鄭萌為兒子方賢旭到法國留學準備的學費。款到不久,在波爾多讀書的福建籍的青年學生林秋生和黃國治,因傢中沒有及時寄來學費,生活無著,他們獲悉方君瑛處有一筆剛從國內寄來的款項,就向她商借若幹,暫蘇窘困,兩人堅稱,隻要傢中匯款一到,就立刻全額奉還。方君瑛生性慷慨,古道熱腸,雖然銀錢是六嫂托付的,但總不能見死不救。於是她拆借一萬六千法郎給林秋生和黃國治,幫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事情卻出現瞭意料之外的變故,欠債者遲遲沒有還錢,方君瑛為此焦慮不安,深感愧對六嫂鄭萌的囑托,因而落下一塊心病。  1921年秋,方君瑛修畢法國波多鐸大學的數學課程,獲得碩士學位,成為中國女留學生在法蘭西獲得碩士學位的第一人。有道是禍福相倚,方君瑛獲得學位後不久,在法國街頭遭遇交通事故,腦部受瞭重傷,留下較為明顯的後遺癥,記憶嚴重衰退,情緒波動起伏。   1922年冬天,方君瑛回國,汪精衛邀請她主掌廣州執信學校,但該校仍在草創籌備期間,薪金無從談起。此時,東南亞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的廈門集美學校想聘請方君瑛做教授,她也很想接受聘請,這樣一來,經濟上就會有著落,每月既可以還些錢給六嫂,又可以盡一點撫養子侄和弟妹的責任。但集美學校所訂的條件相當苛刻,開出的是“霸王合同”,方君瑛的教齡必須達到十年方可自由離職,校方卻有權隨時解聘。方君瑛將合約條款告知好友汪精衛和陳璧君,他們都不贊成她接受集美學校的聘書,她權衡再三,也覺委屈,因此作罷。  方君瑛不能就職,她想盡快償還債務的心願就難以達成,內心難免受到苦悶和焦慮的煎熬。她著實有些心灰意冷,執信學校發來電報,催她與四嫂曾醒速往廣州,汪精衛已將路費匯往福州曾醒處。在這節骨眼上,方君瑛大犯躊躇,不願南下,她對汪精衛說:“我在法國被汽車撞傷,留下頭痛的毛病,腦力已大不如前,執信學校人事復雜,恐擔任校長不下來。”汪精衛回答她:“此時已六月矣,七月中旬即放暑假,七姊到廣州後,不必接事,可在籌備會中,與諸籌備委員籌備一切,暑假後度力能任,即任校長,力如不能,則先任教員,隨後再任校長,亦無不可。”方君瑛將汪精衛的提議擱在一旁,未置可否。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方君瑛性格剛強,毅力過人,為何也會心灰意冷?清王朝被推翻後,中華民國卻並非新瓶裝新酒,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方君瑛懷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前往法國深造,十年間與寡嫂、子侄、弟妹過著儉樸單調的學校生活,本想學成之後,以一技之長報效國傢,造福社會。然而,她所目睹的上海,中國的最大都會,又是一番怎樣的情形?在燈紅酒綠的十裡洋場,多的是紙醉金迷之徒。在革命發源地廣州,地方軍隊包煙包賭還包娼,割據為雄,到處烏煙瘴氣。     中國的進步在哪裡?污濁如故,腐敗如故,疾苦如故,混亂如故,甚至比清末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國是日非,民瘼依舊,志士仁人,情何以堪?方君瑛毫無心理準備,她憤怒,悲傷,失望,卻無能為力。當年的那些不惜拋灑熱血的革命者也多半墮落瞭,追名逐利,養尊處優,理想和氣節蕩然無存,較之清朝官吏的腐敗,不遑多讓。    

魏忠賢之死:崇禎煤山自盡前為何厚葬魏忠賢?

  導讀:死前被公佈罪狀、發配鳳陽,死後被碎屍萬段、懸首示眾,崇禎上臺後對魏忠賢的這一系列處置,在給當時的黑暗政壇帶來些許新鮮空氣的同時,也讓他贏得瞭聖明之君的歡呼頌揚。  然而,17年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禎卻下密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墓址就選在瞭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崇禎在李自成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調兵遣將上,居然還有閑心做一件與禦敵守城毫不相幹的事情?  崇禎在國破人亡的慌亂絕望中,為什麼會突然改變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賢的初衷,重新審視魏忠賢的價值和功績,並出人意料地為其收集骸骨、修墳立碑。明熹宗臨死前曾專門叮囑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後時刻對魏忠賢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固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瞭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在事關國傢、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深明大義和遠見卓識。  平心而論,魏忠賢為鞏固個人權勢,未免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從他曾經力排眾議、大膽起用遼陽戰敗後遭受讒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斷罷免寧錦一戰中畏縮不出的袁崇煥,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還是心系國傢、講求原則的。 明朝崇禎皇帝  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這層能力、這種魄力、這份功績,還是應該被認同和肯定的。崇禎即位的時候,海內難民揭竿四起、關外清兵虎視眈眈,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賢這樣富有處理軍國大事經驗和把握動蕩時局能力的“能人”來獨當一面。  雖然無法扭轉國勢日衰、積重難返的敗亡趨勢,但也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坍塌崩潰。但崇禎為瞭整飭內政和平息民憤,更是為瞭報仇雪恨和獨掌大權,借著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勢徹底肅清瞭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相關閱讀推薦:崇禎最大失誤:誅殺魏忠賢導致朝政失控太監也有女朋友:魏忠賢宮中打架隻為小情人滄州名人堂拒絕魏忠賢李蓮英引熱議各界力挺明熹宗朱由校簡介 明熹宗為何萬般寵信魏忠賢?魏忠賢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 魏忠賢是怎麼死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能夠不動聲色地一舉鏟除魏忠賢,一直是崇禎自我標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於過分欣賞自己的才幹,過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卻讓他從自信變得自負,最後變得剛愎自用。  魏忠賢死後,崇禎起用瞭倡導儒傢思想的東林黨人,但在國內動蕩、邊關危急的存亡之際,那些擅長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儒將能有什麼作為?楊鶴對民風剽悍的起義軍實行“招安”,袁崇煥與狼子野心的皇太極私下“和談”,無不表現出東林黨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無能。  盡管崇禎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瞭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這種讓人噤若寒蟬、如履薄冰的高壓態勢,造成國傢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禎隻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無能的太監,最終導致“十萬太監亡大明”的歷史悲劇。 明朝宦官魏忠賢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崇禎在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絕望中,在聽到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話之後,終於領會到瞭皇兄臨終前強調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  國難當頭,非常時期,個人恩怨和個人私欲是不是應該暫時放一放呢?畢竟,國祚永存,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時,也讓無力回天的崇禎在精神上徹底崩潰。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17年執政生涯的全盤否定。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一戰化學武器慘劇 士兵不堪痛苦開槍自盡

  一戰化學武器:落滿灰塵的防毒面具、半人高的毒氣罐、毒氣戰場親歷者的日記……在位於靠近法國邊界的比利時小城伊珀爾的一戰博物館裡,所見所聞讓《環球時報》記者感到不寒而栗。4月29日是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並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而設立的“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紀念日來臨前,記者在這傢博物館深刻感受到化學武器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  人口僅3.5萬的伊珀爾小城,曾是一戰期間德國與英法聯軍的戰場,也是人類首次使用化學武器的地方。一戰博物館館長皮施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描述一戰最重要的詩作《在弗蘭德斯戰場》就是在這裡完成的。由於戰爭改寫瞭整個小城的歷史,因此選擇把一戰博物館建在這裡。”  在毒氣展走廊的屏幕中,先是一名德國化學教授講述:“我終於解決瞭所有難題,加入芥子氣的黃色氣體,將使它的所到之處,沒有生的跡象。”接著,一名德國士兵說:“我們在毒氣彈發出後,再也沒有聽到任何聲響。我們悄悄穿過法軍的戰線,在經過的一英裡內,到處是敵軍的屍體,空氣中還能聞到刺鼻的味道,還有動物的屍體。死馬、死兔子、死老鼠到處都是。有的士兵雙手緊扣著喉嚨、表情痛苦地死去;還有的士兵忍受不瞭毒氣在身體內灼燒的痛苦,開槍自盡。”一群英國中學生也在這裡參觀,一名叫克魯伊的女孩告訴記者:“我們歷史課正在講一戰,所以學校組織來這裡參觀,沒想到化學武器和毒氣這麼恐怖,希望人類再也不要使用這樣殘酷的武器。”   博物館負責化學武器展覽的專員菲力普·迪黑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1915年4月,德軍在7英裡的戰線上投發10個毒氣罐,毒氣順著風向,擴散到對面的法軍陣地,毒氣比空氣重,沿著風向低空擴散,所到之處沒有任何生跡。當時的一個小女孩後來在日記中描述,她看見所有人都朝著她的方向跑,驚恐萬分,她也調轉方向,跟著大傢一起逃,驚恐的人們告訴她,一股黃色氣體從天而降,碰到就死。”菲力普說,毒氣改變瞭當時整個戰爭的方式。想想現在一些國傢還保留著化學武器是多麼愚蠢。人類首次使用化學武器是在1915年,100年過去瞭,明年4月27日博物館將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一起,在伊珀爾的“石街”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毒氣作為化學武器,第一次就是在“石街”使用,在這裡舉辦紀念活動就是為瞭讓人們記住,化學武器曾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不能再讓它危害人類。  菲力普並不知道日本在二戰時也在中國使用過化學武器,當他聽《環球時報》記者講至今在中國仍存有日軍當時遺留的化學武器、並且日本在處理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上推諉拖沓時,吃驚地說:“日本的做法令人無法原諒!”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裕仁天皇二戰投降詔書如何挽救瞭日本?揭秘二戰呆萌公主女間諜:忘記暗號街上逢人便問昆陽之戰是在哪裡爆發的?王莽大軍一戰而潰平津戰役簡介 國共三大戰略決戰的最後一戰滑鐵盧戰役雙方兵力對比 拿破侖的最後一戰黃蓋簡介 赤壁一戰中火燒連環船的老將黃蓋生平

為汪精衛懸梁自盡的紅顏知己是誰?汪精衛幾個情人

  “妻管嚴”汪精衛不為人知的地下情人:1907年初,汪精衛、胡漢民赴南洋宣傳革命、籌募經費,當汪精衛在檳榔嶼演講時,當地富商之女陳璧君被他的風采所傾倒,不久也到瞭日本參加革命,並盡量找機會和汪精衛接近,可是汪精衛對陳璧君卻並不熱情。不久,汪精衛為刺殺行動做準備離開日本前往香港。  汪精衛到香港先去找方聲洞,方熱情招待他,並介紹妻子曾醒和妹妹方君瑛與他相識。方君瑛正值豆蔻年華,明艷照人,她那天真而大方的談笑,使汪對她起瞭憐愛之情。方君瑛見汪精衛才華橫溢,也對汪產生瞭愛慕之情。在這段時間,汪精衛和方君瑛漸漸熟瞭,方君瑛已改稱他為“四哥”,還常請汪精衛教她作詩詞。汪精衛第一次對女性產生瞭愛情。  汪精衛不為人知的地下情人  人們都知道汪精衛的妻子是陳璧君,而汪精衛的兩位紅顏知己卻不為人所知,一位是方君瑛,汪精衛對這段戀情終生難以忘懷;另一位是與方君瑛相貌酷似的施旦。  1907年初,汪精衛、胡漢民赴南洋宣傳革命、籌募經費,當汪精衛在檳榔嶼演講時,當地富商之女陳璧君為他的風采所傾到,不久也到瞭日本參加瞭革命,並盡量找機會和汪精衛接近,可是汪精衛對陳璧君卻並不熱情。不久,汪精衛為做刺殺行動準備離開日本前往香港,擺脫瞭同陳璧君的感情糾葛。 方君瑛為瞭顧全汪精衛已有的傢庭,也為自己的清白與尊嚴,她以死明志  含恨而去的方君瑛  汪精衛到香港先去找方聲洞,方熱情招待他,並介紹妻子曾醒和妹妹方君瑛與他相識。方君瑛豆蔻年華,明艷照人,她那天真而大方的談笑,使汪對她起瞭憐愛之情。方君瑛見汪精衛才華橫溢,對汪產生瞭愛慕之情。汪精衛因在香港等待制造炸彈,隻好暫留方傢。在這段時間,汪精衛和方君瑛漸漸熟瞭,方君瑛已改稱他為“四哥”,還常請汪精衛教她做詩詞。汪精衛第一次對女性產生瞭愛情。1905年,汪精衛因刺攝政王被捕,被判為永遠監禁。他被關進刑部以後,少有敢去探望者。陳璧君用金錢買通獄卒,給汪精衛送衣送食,汪精衛深受感動。  1912年民國成立,陳璧君向汪精衛提出正式結婚的要求。1913年革命黨人討袁失敗,在法國巴黎,汪精衛聲言不再過問革命之事。方君瑛也來到巴黎。一天,汪精衛與方君瑛獨處在海邊綠陰之下,他對她表達瞭愛意:“我是愛你的,知道你也愛我。可是卻被現實環境所限制,我常常很痛苦。”方君瑛很受感動,也對汪精衛表達心聲。  回國後,汪精衛和陳璧君在廣州創辦一所“執信中學”,一切經濟事務等,均由陳璧君負責,並請曾醒、方君瑛來執教。不久,陳璧君赴美籌款,汪精衛為與方君瑛相處,從傢中搬到學校居住,課餘之暇,他必然造訪,飲茶閑話,其樂融融。有一次汪精衛率全校師生前往黃花崗公祭先烈。當晚,汪精衛又攜帶瓜果之類的吃食,再去訪晤方君瑛姑嫂,夜深不去。曾醒困倦先寢,他和方君瑛移坐屋前花棚之下,情話綿綿。汪精衛到瞭情不自禁時,向她透露他和陳璧君的婚姻,沒有愛情,成為一種桎梏,使他的精神受到傷害,也耽誤瞭她的青春。汪精衛甚至表示他準備隱姓埋名,和她同到深山密林,過隱居生活。倒是方君瑛現實得多,勸他以國事為重。方君瑛無可奈何地說:“嘆天下有情人,都難成眷屬;是前生註定事,已錯過姻緣。”汪精衛激動地說出他最後的心聲:“天可荒,地可老,海可枯,石可爛,我對你的愛,即是死瞭,也是永遠不已的。”自此以後,方君瑛似乎不能自持地和汪精衛成雙成對地到處遊玩,不拘形跡。相關閱讀推薦:大漢汪精衛被炸墓焚屍事件的始末 汪精衛墓地在哪?汪精衛老婆陳璧君終身被囚之謎:陳璧君的下場硬派女子陳璧君:對“美男子”汪精衛一見傾心汪精衛貪念二奶魂斷上海灘內幕!汪精衛死亡真相汪精衛怎麼死的?汪精衛“病逝”是因戴笠投毒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當陳璧君從美國返回後,就首先責問汪精衛怎樣處置她?生下兒女怎麼辦?接著要和他見孫中山先生,請先生主持公道。隨後跑到學校對方君瑛冷嘲熱諷地說:“我遠赴重洋,為學校籌款,你卻和四哥出雙入對地談情說愛,辛苦你啦!”  方君瑛分辯道:“四哥一向以親妹待我,沒有和你結婚以前,就是如此,和他公開一起走動,有什麼不對?何況我們是清白的,問心無愧。”陳璧君一面冷笑,一面說:“哼!清白的,誰能保證?問心無愧,問什麼心?”陳璧君正說著,汪精衛進來,見方君瑛受到如此委屈,對陳璧君大為不滿,指責她不該在學校當眾責怪方君瑛。  陳璧君見汪精衛替方君瑛說話,更是滿腔妒火,撒野哭鬧起來:“你不愛我,我就毀瞭你!你不要做人,我幹嗎還要做人?”方君瑛見此情形,萬分悲痛地跑回房內,登時暈倒,經過醫生診治,曾醒再予安慰,也就暫時平靜下來,並約好第二天就離開學校。當夜,方君瑛思前想後,愁腸百轉。為瞭顧全汪精衛已有的傢庭,也為自己的清白與尊嚴,她以死明志,在寫下三封遺書後,她懸梁自盡瞭。   情人兼秘書的施旦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汪精衛在南京出任行政院長,陳璧君驕橫的個性又增加瞭傲慢的成分,並幹預汪精衛的政事,因此一般人對陳璧君無不討厭,汪精衛則因怕麻煩而順從她的意志。一天常找曾醒聊天的汪精衛,在曾醒處發現一個明艷照人的客人,驀地一驚,經介紹,才知她叫施旦,是曾仲鳴部下一個凌姓的太太。交談之下,汪精衛得知她留過學,中國文學也很好。曾醒見汪精衛興致很高,知道是施旦勾起瞭他對方君瑛的懷念,因此,特地留汪精衛和施旦一同吃飯。飯後,汪精衛殷勤相送,並約施旦於星期天到他傢進餐。屆時,施旦打扮得清秀脫俗地去赴約,在汪精衛的書房裡,她和汪精衛談起做詩,要求拜汪為師。汪精衛非常欣慰,立即應允收她為徒,並對她流露愛意。施旦被汪精衛的儀態風雅所吸引,早已芳心暗許。但她也知道和汪結合是不可能的,見汪精衛對她示愛,她也毫不隱諱地說出自己的心願:“我是有丈夫的,你也有妻子,況且陳璧君傲岸妒悍是出瞭名的,所以環境不容許我們相愛結合。我們的情,隻能限於精神,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罷瞭。”此後,施旦常來汪精衛的官邸,直到陳璧君歸來才疏遠。  1935年,汪精衛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被人行刺受傷,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出國醫治,醫生說他隻有10年壽命。第二年回國,汪精衛心情很壞,常對陳璧君怨言相向。陳璧君也不敢多與爭論,汪精衛得以常和施旦接近,他把施旦丈夫凌某當做親信人員,施旦經常出入汪精衛的官邸,服侍他的病體,逐漸施旦在汪宅成為重要的人。陳璧君在傢,她也來往,盡量承順陳的顏色。陳因她是有夫之婦,她的丈夫又是汪的親信,尚未想到她和汪精衛之間已有相愛的成分,所以對她尚好,一切相安無事。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抗戰爆發以後,汪精衛賣國降日,墮落為大漢奸。汪精衛的日子是不好過的,心情沉重,脾氣暴躁,更需要尋求柔情的慰藉,於是常常想起闊別已久的施旦,並派人打聽她的下落。一次在陳璧君剛離開南京赴香港的第二天,施旦忽然出現在南京汪精衛的官邸。她豐容盛貌,汪精衛大喜過望地款待她,問她何故突然到此?施旦說一年來是在九龍一傢庵堂帶發修行。與丈夫離婚後,復來故地。汪精衛激動地向施旦表示:“已經錯過瞭方君瑛,不能再錯過你瞭。”施旦卻說:“以你的名譽地位,不能離婚再婚。何況,我這次來找你,也不是為瞭想和你結婚。”她隻想跟在汪精衛身邊做一個情人。於是,汪精衛安排施旦在官邸中做一個女秘書。  陳璧君在香港得到消息,匆匆趕回南京。當陳璧君向汪精衛提起此事時,汪精衛堅決地向她表示:“施旦是個人的秘書,也是心愛的情人,誰也不準反對。”這大出陳璧君的意料,她正想吵鬧,施旦卻和顏悅色地向她表示:“你是他的夫人,無人可爭,我不能,也不願我們之間,有任何爭執。”她繼續說:“他愛我,是因為我長得像方君瑛,把我當她來愛,當然是種心理變態。我是已離婚的人,我覺得讓他心理上得到安慰,好振作起精神,應付當前他所處的艱難環境,所以才對他遷就,成為他心目中的情人。這對你們夫妻之愛,並沒有妨礙。”“他對我說,他的生命,隻有5年;報紙也發表過瞭。為瞭肉欲談不到,為財物也非我所欲,我隻是愛惜他,仰慕他。我這樣做,對我並無利益可圖,但對你卻有好處,起碼我能以和他相處而安定他的心情,使他自覺生氣蓬勃。你如果因此和他翻臉吵鬧,結果對你卻未必有利……”  施旦的話使陳璧君想起當年方君瑛的事,同時想到汪精衛的身體已經不起打擊,於是她沉吟不語。施旦見她態度有變化,接著說:“我隻是個仆人,禍福利害,在你一念之間,隻要你決定我走,我馬上離開此地,離開他!”陳璧君思前想後,覺得施旦的話有理,也就默認她在汪宅的身份。   不久,陳璧君為她的弟弟陳耀祖爭取到汪偽政權的廣東省長,她自己也以政治指導員的名義到廣州去,做陳耀祖的太上皇。於是,施旦在汪精衛身邊身兼汪精衛的情人、秘書和管傢。1944年,汪精衛病情加劇,施旦不但要護理他,還要陪伴他批閱公文。醫生認為汪精衛非去日本醫治不可。汪精衛知道去日本隻能陳璧君陪同,他又舍不得離開施旦,施旦卻勸他應盡快赴日就醫,並寬慰他說:“我會每天為你閉門誦經,祈禱佛祖,你一定能康復生還。”汪精衛感慨萬端,向施旦表示:“旦,世間隻有你最瞭解我的痛苦,能減少我的痛苦……”“如果我能康復生還,當然和你重聚;否則,等我棺木運回,你可即離京,去隱姓埋名。明天,我將送你些財產,供你維生。”  汪精衛在陳璧君母女陪同下,乘專機飛往日本醫治。施旦穿著汪精衛生平最喜歡的衣服到機場送行,目送汪精衛遠去,淒然返回汪的官邸,取出汪精衛給她的銅佛,供奉在香案上,為汪跪拜求福。  11月,美機空襲名古屋,汪受到寒氣侵襲,病情突然惡化,陷入昏迷。翌日下午氣絕身亡。當汪精衛的棺木運回南京時,施旦身穿白色衣裳,隨著眾人迎接。她不敢與傢屬一起致祭,隻有低頭流淚。等到眾人致祭完瞭,她才悄悄地在靈前上香致祭。14日中午大殮,施旦也隨眾“瞻仰遺容”,當她見到汪精衛的遺體,不禁掩面痛哭。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揭秘:一戰化學武器慘劇 士兵不堪痛苦開槍自盡

  一戰化學武器:落滿灰塵的防毒面具、半人高的毒氣罐、毒氣戰場親歷者的日記……在位於靠近法國邊界的比利時小城伊珀爾的一戰博物館裡,所見所聞讓《環球時報》記者感到不寒而栗。4月29日是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並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而設立的“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紀念日來臨前,記者在這傢博物館深刻感受到化學武器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  人口僅3.5萬的伊珀爾小城,曾是一戰期間德國與英法聯軍的戰場,也是人類首次使用化學武器的地方。一戰博物館館長皮施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描述一戰最重要的詩作《在弗蘭德斯戰場》就是在這裡完成的。由於戰爭改寫瞭整個小城的歷史,因此選擇把一戰博物館建在這裡。”  在毒氣展走廊的屏幕中,先是一名德國化學教授講述:“我終於解決瞭所有難題,加入芥子氣的黃色氣體,將使它的所到之處,沒有生的跡象。”接著,一名德國士兵說:“我們在毒氣彈發出後,再也沒有聽到任何聲響。我們悄悄穿過法軍的戰線,在經過的一英裡內,到處是敵軍的屍體,空氣中還能聞到刺鼻的味道,還有動物的屍體。死馬、死兔子、死老鼠到處都是。有的士兵雙手緊扣著喉嚨、表情痛苦地死去;還有的士兵忍受不瞭毒氣在身體內灼燒的痛苦,開槍自盡。”一群英國中學生也在這裡參觀,一名叫克魯伊的女孩告訴記者:“我們歷史課正在講一戰,所以學校組織來這裡參觀,沒想到化學武器和毒氣這麼恐怖,希望人類再也不要使用這樣殘酷的武器。”   博物館負責化學武器展覽的專員菲力普·迪黑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1915年4月,德軍在7英裡的戰線上投發10個毒氣罐,毒氣順著風向,擴散到對面的法軍陣地,毒氣比空氣重,沿著風向低空擴散,所到之處沒有任何生跡。當時的一個小女孩後來在日記中描述,她看見所有人都朝著她的方向跑,驚恐萬分,她也調轉方向,跟著大傢一起逃,驚恐的人們告訴她,一股黃色氣體從天而降,碰到就死。”菲力普說,毒氣改變瞭當時整個戰爭的方式。想想現在一些國傢還保留著化學武器是多麼愚蠢。人類首次使用化學武器是在1915年,100年過去瞭,明年4月27日博物館將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一起,在伊珀爾的“石街”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毒氣作為化學武器,第一次就是在“石街”使用,在這裡舉辦紀念活動就是為瞭讓人們記住,化學武器曾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不能再讓它危害人類。  菲力普並不知道日本在二戰時也在中國使用過化學武器,當他聽《環球時報》記者講至今在中國仍存有日軍當時遺留的化學武器、並且日本在處理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上推諉拖沓時,吃驚地說:“日本的做法令人無法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