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薪水

唐朝官員的待遇如何?中唐之後尚書薪水無法養傢

  唐朝是一個傳奇的時代,也是現在影視劇的重要取材年代,每隔一兩年,熒屏上總有一部收視率居高不下的電視劇跟唐朝有關,比如前兩年的《神探狄仁傑》中的“元芳,你怎麼看”還方興未艾,如今的《武媚娘傳奇》又沸沸揚揚瞭。  不過,再傳奇的人物,也得拿薪水過日子;再傳奇的生活,也得靠那本枯燥無味、幾乎與傳奇無緣的薪水簿。所以,除瞭豐富的素材,唐朝還給我們留下瞭一本詳細的工資簿。  唐初薪水:  比隋朝有下調 外官不如京官  唐高祖建立大唐,同時也制定瞭唐朝官員的俸祿規格,跟隋朝相比,工資水平有所下調,原因可能跟戰亂破壞瞭生產力、民生凋敝有關吧,具體的還得看工資表。  《隋書》的“百官志”裡有一張不太詳盡的工資表,標明瞭基本情況:古代的年薪以糧食為基本發放單位,一品官年薪九百石,然後按照品級遞減,低一級就減一百石,所以從一品就是八百石,正二品是七百石……到正四品,年薪為三百石,接下來每降一級就減五十石,到正六品,年薪為一百石。九品和不管事的閑官沒有年薪。  唐朝建立後,我們看《新唐書》裡的工資簿,發現確實有所下調,公元618年,正一品的年薪變為七百石。正四品的年薪倒是相當的,都是三百石,再往下差別也不大。而唐朝的九品芝麻官也列入瞭財政,年薪四十石。   這些以糧食為單位的薪水都是一年之內一次性發放到位,“皆以歲給之”。悲催的是,京師以外的地方官吏沒有年俸,“外官則否”。在唐朝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裡,地方官員的待遇遠不如京師官吏。名臣倪若水曾在地方為官,有一回,他給一位回長安為官的朋友送行,朋友動身後,倪若水望著其遠去的背影,羨慕嫉妒恨地說:“這哥們回京城做神仙去瞭。”  當然,外官的困難還是有人關心的,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中書省的官員高季輔上奏說,外官同事們實在太苦瞭,級別低,又沒薪水,已經到瞭“饑寒切身”的地步,還是要發俸祿才行,“宜給祿養親”。於是外官開始有年俸,稍低於京官,例如一品低五十石,二品和三品低三十石,具體就不羅列數據瞭。也可以用鹽代替,至於怎麼兌換,不得而知。  由此可見,外官待遇不如京官。不過,風水輪流轉,到中晚唐時,出現瞭京官不如外官的情況。例如唐穆宗的時候,堂堂工部尚書鄭權,居然慘到薪水養不活傢人的地步,“俸薄不能贍”,所以他絞盡腦汁要調到地方去,並最終如願以償。據《資治通鑒》第243卷記載,公元823年的四月二十五日,調令下來,鄭權任嶺南節度使。接到調令的他歡歡喜喜地上任去瞭。嶺南在當時算是偏遠地方,鄭權都樂意去,可見情況與初唐相比已大不相同。  薪水調整:  唐高宗時有月薪  武則天上調低層官員待遇  年薪也不是固定的,會視表現情況有所浮動,當然,多數是往上浮的。唐太宗貞觀年間,百官在年終考核中,如果得上等成績,可以獎給他們一個季度的俸祿,後來追加到一年的俸祿,大概相當於年終獎瞭。看來,好好表現還是有希望加薪的。  新到的官員,手頭沒薪水,等發年薪又太遙遠,所以就每日給糧,等於計日算工資。  據《新唐書》的“食貨志”記載,唐太宗的時候財政吃緊,於是實行隋朝就有的“公廨本錢”,其實是一種融資借貸制度。政府貸款給一些民間人士,每人限五萬錢,讓他們拿著這筆錢去做生意,每月收利息四千錢,一年收四萬八千錢,息錢已經接近本金,算是高利貸瞭。這些賺來的利息錢,就用於發放官員的薪俸。  當然,朝廷也給貸款人一個身份,叫做“捉錢令史”,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想法賺錢的官,這個“捉”,真是用得太形象瞭。  這些負責“捉錢”的官員,雖然不是正式編制,但在吏部是有檔案的,一旦一年繳足四萬八千錢的利息,歸還本金,吏部可以授予官職,“歲滿受官”。要達到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利息指標,真得要拼才行。  但這個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當時的大書法傢褚遂良就提意見瞭,他是從人事制度來考慮的:皇上,現在長安城裡有六百多位“捉錢令史”,過一兩年這些人都要被吏部任命為官吏,那各大部門的位置豈不是被他們占滿瞭?朝廷的進士往哪兒安置去?讀書考進士有什麼用?  唐太宗也覺得頭大,就廢除瞭此項制度,恢復撥款發薪俸。不過,後來這項制度還是反反復復地實行,屢廢屢興,沒錢總得想法子吧。  到公元650年,即唐高宗永徽元年,唐朝的財政狀況好一些瞭,於是有瞭月薪,當時叫做俸料。一品官的月薪是八千錢,另外夥食補助一千八百錢,辦公用品費一千二百錢。這是最高的,九品芝麻官的月薪為一千五百錢,夥食補助二百五十錢,辦公用品費二百錢。  每個官員的警衛人員和辦事人員也是有嚴格規定的,一品官配備隨從96人,二品官配備隨從72人,到九品官,就冷清多瞭,隻配備兩人。公主的隨從也挺多的,法定80人,所以說影視裡公主前呼後擁的場面,不是沒有道理的。郡主也不能怠慢,會配60名工作人員。  到武媚娘上臺,公元684年,即光宅元年,上調瞭八、九品官員的待遇,主要是增加隨從工作人員。  當然,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不可忽略,那就是職分田和永業田。農業社會,收田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發薪水方式。一品官分十二頃田,二品官分十頃田,九品官分二頃五十畝田。至於永業田,一品分六十頃田,二品分三十五頃田,餘不贅述。不過,永業田是可以收回去的。  趣聞:  白居易愛曬工資 韓愈愛哭窮  唐朝近三百年期間,從治到亂,再考慮到通貨膨脹,官員薪水當然也是跟著時代變化的。到瞭唐武宗會昌年間,薪酬就基本固定下來瞭,理論上不再作任何調整,“會昌後不復增減”。《新唐書·食貨志》也有工資單,當然是年薪,此處略舉幾例:太師、太保、太傅的年薪是二百萬錢;中書令,其實也是宰相,年薪一百四十萬錢;各部門的尚書年薪百萬錢;節度使年薪三十萬錢,比尚書低多瞭。為什麼上文的鄭權要舍工部尚書不當,去當嶺南節度使?估計是中晚唐節度使有地方行政權和財權,實際收入不止於此吧。  公元807年的五月,大詩人白居易在陜西當縣尉,看到當地老百姓冒著暑熱在割麥子,“足蒸暑吐氣,背灼炎天熱”,不由得大為感嘆,並很珍惜自己現有的待遇,不用種地幹農活。他打開工資條看瞭一下,每年有三百石的收入,“吏祿三百石”,於是對自己說:白先生,您知足吧,感恩吧。  白居易似乎很適合搞統計工作,每到一個職位,就喜歡寫詩曬一下收入,這個已經有人寫過,因此隻簡略提一提。他從當縣尉的年俸三百石到太子少傅的月收入十萬,“月俸百千”,收入線一直往上走。  韓愈曾經是國子監博士,也就是高校校長,他的年薪多少呢?查一下史料,和縣尉一個級別:兩萬錢。這是唐武宗時候的標準,韓老師稍微早一點,估計八九不離十。一次早訓時,學生笑話他:老師,你好窮啊,孩子凍得哇哇哭,老婆餓得嗷嗷叫。韓老師回擊說:我不用耕地,老婆不用織佈,一傢人“安坐而食”,我挺知足的。  其實,這是韓老師借學生的嘴哭窮。他當然有辦法創收,那就是寫墓志銘,據說收費挺高的。相關閱讀推薦:解密:唐朝後宮萬名佳麗的侍寢順序是怎麼確定的?歷史上各朝公務員如何過春節?唐朝開始放三天唐朝的軍力真的很爛嗎?突厥,高麗都被其壓制大唐其實不大,歷史中唐朝宋朝疆域相差有多少?揭秘李淵父子晉陽起兵:猶如神助最終建立唐朝

北洋水師薪水是多少?為何很多人想擠進北洋?

  晚清的北洋水師曾經是亞州第一,世界第七。那麼當時船上的官兵們的薪水是多少呢?   北洋海軍士兵的餉銀是這樣的:一等水手月薪10兩白銀;   一等炮目是20兩白銀;   岸上勤雜人員月薪為3兩白銀。   技術兵種薪水更高:   魚雷匠月薪24兩白銀;

揭秘宋仁宗的權力約束:不能隨便給妃子加薪水?

  導讀:宋仁宗在位期間,後宮嬪妃很久沒有升遷,十分不滿,便屢屢提出申請,仁宗總是說沒有先例,大臣們不會答應。妃子們不信,說:“聖上出口為敕,誰敢不從?”仁宗笑著說:“你們不信,不妨試一試。”旨意下發後,大臣們果然上奏說沒有依據。有的嬪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討要封賞,仁宗也不推辭,取來彩箋寫上某宮某氏轉任某官,妃子們開心地退去。到瞭發放官俸時,妃子們各自拿出禦筆要求加薪,宮廷財務部門卻一律不予理睬。妃子們鬱悶地找到仁宗,當著仁宗的面將禦書一一撕毀,不高興地說:“原來使不得。”  自古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是說天下所有的子民、財物都是皇帝的私有財產,可以任由其支配。莫說是在封建王朝,即便是在民主與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的今天,上級領導若想給某人升官加薪,隻要一句批示、一個電話,甚至一個眼色,有關部門就會忙不迭地認真領會、堅決執行。那麼,為何仁宗皇帝的“金口玉言”那樣不值錢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瞭解兩個前提:一是仁宗並非傀儡皇帝,他實實在在地執掌最高權力達30年;二是仁宗並非弱智皇帝,他沒有被權臣架空或操縱。換句話說,他實際上完全可以將權力的鋒芒運用到極致,從而為所欲為。  因此,我們不能不承認,仁宗皇帝具有某種“權力約束”的內在自覺性。當然,更重要的是,他還將這種內在自覺性通過制度安排而加以固化。當時皇帝直接發出的詔令,有個專有名詞叫作“內降”,而“內降”也隻有通過朝廷的審批認可才能生效。當時杜衍擔任吏部侍郎,就常常不買皇帝的賬,將他不認可的“內降”專門放在一個盒子裡,攢到十多份就拿去還給皇帝。一次,仁宗感慨地對諫官歐陽修說:“外人知道杜衍封還內降的事嗎?殊不知那些原本有求於朕卻因杜衍阻攔而中止的人,要遠遠多於他所封還的。”   仁宗這句話可謂意味深長,表面上看他似乎對皇權受到約束而感到惆悵,實際上則是為“封還內降”阻止瞭更多的邀功請賞者而感到欣喜。所以,“封還內降”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看作是仁宗與朝中大臣的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珠聯璧合,既讓朝政按照理所當然的軌跡運行,又營造瞭公平、公正的政治環境。   正是在這樣一種自我約束與制度安排下,仁宗當政期間,成瞭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治相對清明、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唐宋八大傢”中的“三蘇”、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這“六傢”,都活躍在仁宗時代;有宋一朝的名臣如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王安石、包拯等等,也都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政治舞臺上。這些不能不說是與仁宗的“權力約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宋仁宗為何能創造中國歷史上最繁榮時代?全民偶像宋仁宗:去世時連遼國皇帝都淚流滿面歷史上最囧的廢後:郭皇後錯搧宋仁宗嘴巴而被廢揭秘“貍貓換太子”真相 宋仁宗的生母究竟是誰?宋仁宗龍種身份為何被一再懷疑? 宋仁宗身世之謎宋真宗是貍貓換太子的幕後主使! 宋仁宗離奇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