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負責

張飛有個不爭氣的兒子:蜀漢滅亡負責向曹魏投降

  張飛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後來都成瞭劉禪的皇後,兩個兒子,大的叫張苞,小的叫張紹。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突出瞭張苞,卻很少提到張紹,但在正史裡面對張苞的記載就隻有“長子苞,早夭。”寥寥五個字。張飛死後,由次子紹嗣,張苞在張飛遇害以前就不在人世。  張紹後來官致侍中、尚書仆射,是蜀漢的重臣。隻是張飛一代蜀漢名將,兒子卻絲毫沒有武將的影子。諸葛亮六出祁山,張紹可能年紀較小,但以後薑維九伐中原陣中也沒有張紹。  到後來鄧艾偷渡陰平,打到劉禪的傢門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聸,帶領一幫太子黨出兵抵抗。張紹還是沒有出馬。  張紹在蜀漢亡國擔當瞭一個不光彩的角色。劉禪派瞭張紹連同譙周。鄧良作為代表團,到縣魏營中向鄧艾投降。  張紹後來跟劉禪到瞭洛陽,被曹魏封為列侯,繼續其養尊處優的生活。  過去有過一句話:父是英雄兒好漢。蜀漢政權的高幹子弟們,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證實瞭這句話殊不現實。   本文摘自:《三農中國·B版》2009年第07期,作者:佚名,原題為:《你瞧張飛那不爭氣的兒子》  拓展閱讀:張飛幾個兒子?  張飛有兩個兒子。 長子張苞,早夭。 次子張紹,官至侍中、尚書仆射。繼承其父西鄉侯爵位。蜀漢滅亡後降魏,受封為列侯。 此外,張飛還有兩個女兒,均嫁給蜀漢後主劉禪。 長女被稱為敬哀皇後,次女被稱為張皇後。相關閱讀推薦:劉禪陷入昏庸的誘因:皇後是猛將張飛的女兒張飛死因真相:張飛的死是被劉備算計的嗎?揭秘:三國史上張飛為什麼非要與男人一起睡覺?三國裡的歇後語:張飛粗中有細就是從這來的揭秘猛將張飛的致死原因:喝醉酒就把部下看成豬

大明袁崇煥死亡之迷:哪些人該為袁督師的死負責

  在明代被殺的邊關守將中,袁崇煥的死大約是最冤屈的。他沒有兵敗失地之過,卻生生被誣陷為叛敵,是引清兵破邊墻進犯京都的罪魁禍首。  袁崇煥當然不該死,袁崇煥本來也不會死。雖說他是因為中瞭皇太極的反間計而被崇禎殺害,但細細檢點,這個結果與袁崇煥的為人性格不無關系。  寧遠城位於山海關和錦州之間,自古以來為兵傢必爭之地。明朝先後調往該地區作戰的有五十多名戰將,其中不乏兵部尚書、大學士、總督等頭銜的高級官員。而戰功最顯赫的當屬袁崇煥。袁崇煥守寧遠,兩次擊退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清軍進攻。努爾哈赤本人就是在寧遠城下中炮受瞭重傷,以致不治身亡。有瞭這些資本,袁崇煥開始驕傲起來,目空一切,並在崇禎皇帝和朝臣面前發表不切實際的言論,從而種下敗亡的禍根。  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當清軍大舉進攻錦州時,皇帝召集眾朝臣開會。皇帝憂心忡忡地問袁崇煥東方戰事何時能瞭,袁崇煥居然十分輕率地回答:五年為期吧。沒有一位朝臣相信袁崇煥的大話,但皇帝卻大加贊賞。     袁崇煥接著在朝堂上作出近乎跋扈的舉動,逼著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逐一表態,不僅要保障袁崇煥大軍的物資供應,而且在用人調兵上一任所為,不得掣肘。這也就是他提出的要皇帝讓他便宜行事,並且不許朝臣幹預乃至議論。朝中許多大臣對袁崇煥借皇帝重用之機,要挾需索,得寸進尺,最後竟想鉗制言官的所作所為大為不滿。  袁崇煥上任後,戰事並未像他預言的那樣順利。他便想通過和議暫時中止清軍凌厲的攻勢。還在熹宗時,袁崇煥便曾當過和談代表,但他卻忘瞭當今天子是一位剛愎自用而又敏感多疑的君主。而這期間,又發生瞭他擅殺皮島守將毛文龍的事件。崇禎皇帝看袁崇煥如此行事,心裡不免害怕。而朝中大臣則議論紛紛。袁崇煥任性使氣,殊不知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敗亡的深淵。  皇太極正是利用這一事件而施展反間計。一方面將袁崇煥議和之事大加渲染,廣為擴散,並把殺毛文龍稱為袁崇煥向後金(清)討好的舉措;另一方面,親率大軍繞道喜峰口,攻破邊墻,直逼北京城下。致使京師上下震動,紛紛傳說袁崇煥通敵。這時,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再也沉不住氣瞭,下令將袁崇煥逮捕,並立即綁往西市斬首。此時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袁崇煥說話。一代名將袁崇煥便這樣成瞭一場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煥沒有在強敵面前打過敗仗,但他卻敗在自己狂傲不羈的性格上。相關閱讀推薦:袁崇煥被殺並不冤:擅殺毛文龍 自毀後方支柱!乾隆為何把抗清名將袁崇煥推上神壇?袁崇煥之死後世對袁崇煥的評價如何?應該如何評價袁崇煥努爾哈赤是被袁崇煥活活氣死的? 努爾哈赤死因千古奇冤袁崇煥:袁崇煥之死加速瞭明朝的滅亡?

長沙文夕大火之謎:是如何發生的又誰該為此負責?

  抗戰期間發生的長沙大火案是國民黨政府實行“焦土抗戰”政策的一大敗筆,非但沒有傷及日軍絲毫,給日軍以任何打擊,反而使兩萬多民眾因來不及脫身而葬身火海。數十萬老百姓因傢園被毀流離失所。一座繁華的文明古城慘遭塗炭,幾成廢墟。   然而,造成這場大火的元兇卻迄今未能查明。   當事人之一的張治中曾撰寫過回憶錄,對此事有詳盡的描述。一些研究者也投入瞭精力,雖然取得一些進展,理清大致的脈絡,但對其中一些關鍵問題卻仍莫衷一是。   事情的經過大體如下:   抗戰發生不久,國民黨當局就醞釀瞭“焦土抗戰”計劃,一位蘇聯軍事顧問擬就瞭一份“火燒武漢,火燒廣州”的計劃交給蔣介石,這就為後來火燒長沙計劃的制訂開瞭先例。武漢會戰失敗後,蔣介石來到長沙,獲悉武漢、廣州淪陷時因種種原因並沒有按預定的計劃加以徹底破壞,因此特別強調瞭“焦土抗戰”的重要性,並制定瞭更為詳細的“火燒長沙”計劃。   隨著戰事的發展,日軍逼近長沙,蔣介石曾數次面諭湖南省主席張治中:“長沙一旦失守,在撤退時必須徹底焚毀。”後來又打電報,語氣十分嚴厲:“長沙撤退之時,徹底燒毀一切財物,勿使資敵,違者定予嚴懲不貸。”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張治中又責成湖南省保安處處長兼省府行署參謀長許權和長沙警備司令酆悌拿出執行計劃。很快,在酆悌的主持下,形成瞭一個具體的火燒長沙計劃。 該計劃具體步驟為:調用一個團的兵力,裝成從前線退下來,先期分駐全市各處,以五人為一小組配備放火器材,若幹小組為一隊,由隊長統一指揮,按指定地區執行放火任務。在放火前,先放假防空警報,讓居民先期逃避。對此計劃,張治中又做瞭若幹修改,原則上予以同意。至1938年11月12日,焚城工作基本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