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起源於

“囧”字竟然起源於甲骨文:曾經是吉祥的圖案

  導讀:2011年4月,陜西鳳翔一農民撿到一陶器殘片,發現上面刻有一個“囧”字。據文物部門專傢介紹,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歷史。陶片上的“囧”是一種象形字,起源於甲骨文,是在先秦戰國時代官方發文中經常出現的吉祥圖案。在篆體中,最早的“日”字寫法就是“囧”。後來,唐代書法傢顏真卿在楷書中運用篆書的寫法,把“明”字寫成“朙”,現在仍有書法傢沿用;2011年7月,一塊紀念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的殉難碑,因出現“囧”字而惹來圍觀,實際上正是顏體“朙”字的半邊。  在甲骨文中,“明”字左邊是一個圓形太陽,到瞭金文時期,“太陽”變成車輪形狀。秦朝統一六國後,推行小篆,很多字都發生瞭裝飾性變化,《嶧山碑》中的“明”變成瞭“朙”,結構雖復雜,但挺好看;宋代後,“明”字被官方定為正體字,推廣使用,“朙”變成瞭異體字,很少見到。但漢族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孫子的這塊“明永歷帝殉國處”石碑,再次讓“朙”字進入大眾視野。  當下,“囧”字成為網絡使用頻繁的漢字之一,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而“囧”字本義是光明。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張人臉,那麼“八”就是兩道因悲傷、沮喪而下垂的眉毛,“口”則是張口結舌的那個口。被賦予瞭悲傷、無奈或尷尬心情等新義,似乎也靠譜。 相關閱讀推薦: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體育比賽項目?中國古代就以冰鑒儲藏食品:設取冰官員“凌人”揭秘:中國古代的考勤制度:無故缺勤大板伺候甲骨文的由來 古代文字甲骨文到底是誰發現的?最早原始文字 我國最早文字比甲骨文早千餘年? 商朝文字介紹 中國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現演變

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詞:軍國主義起源於普魯士

  軍隊還對普魯士的社會發展和階級結構具有深刻的影響。平民中產階級仍然是順從的,實際上把整個地主貴族(容克)吸收進軍事機構已成為統治者的政策。他們自覺地利用軍隊作為在克累弗、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和前條頓騎士團領地的地主傢庭中灌輸“全普魯士”心理的工具。普魯士是一個非常年青、人為的領地聯合體,這就使忠誠於它的感情最初並不是自然的,為此更需要依靠明顯的軍事手段來加以灌輸。灌輸的重點內容是放在義務、服從、服務和犧牲上。除上述因素外,軍事美德之所以成為整個普魯士男性貴族的特點,也還應歸因於該國人口數量少。例如在法國,大約有五萬名男性成年貴族,但其中隻有少數人經常在軍隊任軍官。而在普魯士,幾乎所有的容克傢族總有成員是穿制服的。   此外,大選帝侯及其繼承者,也像所有專制主義統治者一樣,對於以地主貴族為主要成員的等級會議即各地議會實行壓制。為瞭平息大地主的不滿,統治者允許在軍隊中對地主階級的成員授予官職,還允許他們對自己的農民可以為所欲為。普魯士君主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統治者與地主鄉紳間的諒解之上的,即後者同意承認統治者的政府,並願意在他的軍隊中服役;但作為回報,統治者允許地主鄉紳繼續把自己的農民置於世襲受支配的地位。農奴制在普魯士就如在東歐各地一樣盛行。在東普魯士,農民的境況與波蘭農民一樣悲慘。   普魯士的統治者認為,容克地主可以成為較好的軍官,因為他們是在管轄自己的農民的習慣中長大的。為瞭維護軍官階級,法律禁止出售“貴族”土地,即禁止將采邑售給非貴族的人。在法國,則又形成對比,采邑權利簡單地變成瞭財產形式,資產階級,甚至農民也都可以合法地取得采邑,並享有一筆領主的或“封建貴族”的收益。在普魯士,這是不可能的;由於擁有不可變更的財產形式,各個階級被凍結瞭。因此,中產階級的人很難借助從事地主貴族的職業而進入貴族行列。總之資產階級簡直沒有什麼獨立精神。在東普魯士幾乎沒有什麼德國的老城鎮。普魯士的中產階級並不富有,擁有的私人財產也不大。典型的中產階級分子是官員,他為政府工作,擔任龐大的王室產業或依靠國傢津貼的企業的雇員或租借人。普魯士的文官,從大選帝侯時代以來,就以其正直和效率而著稱。但是普魯士的中產階級比起其他地方的中產階級來,對貴族更為順從,對國傢更為忠誠,對軍隊則是更加望而生畏。   普魯士的這些特點在弗裡德裡希·威廉一世統治下進一步得到瞭發展。威廉一世從1713年至1740年擔任國主。他是—個現實而粗俗的人。他鄙視一切帶有“文化”氣息的事物,而他的父親和祖父(大選帝侯),以及他的兒子(弗裡德裡希大帝)對此卻都十分關註。他對不是花於軍隊的每一分錢都十分吝惜。他把皇傢費用削減四分之三。他在赴柯尼斯堡舉行加冕典禮的路程上,花掉兩千五百四十七個銀幣,而他父親為此曾經花瞭銀幣五百萬。他以一種德意志父親般的方式統治國傢,像對私人采邑一樣監督國傢,時常穿一件破舊制服潛行於柏林大街小巷,用手杖來懲戒玩忽職守的市民。他整天工作,也希望人人這樣做。   他愛護軍隊,所制定的全部政策都是為軍隊服務的。他是一直身著制服露面的第一位普魯士國王。他重新安排瞭宮廷禮儀程序,尊軍官而抑文官。他對高個子兵士的喜愛是聞名於世的;他成立一個特別分隊,成員都有六七英尺高,是來自歐洲各地,而彼得大帝的確也從亞洲給他送來幾位。他規定出新的訓練形式和演習形式,創立一所訓練容克地主子弟的士官生學校,並確立瞭新的招募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每個團都有一個特別區或州作為指定的兵源地區(這種招募制在歐洲長期以來一直都是最有效的)。他建立的軍隊,在他登位時為四萬人,到他逝世時增加到八萬三千人。他在位期間,柏林發展成為擁有十萬人口的城市,其中兩萬是兵士,這個比例也許在歐洲是超過任何其他城市的。他還留給他的繼承者一筆為數達七百萬銀幣的軍費(因為他實際上沒有親自作過戰)。   弗裡德裡希二世(後稱弗裡德裡希大帝,也譯腓特烈大帝,1740年登位)就是依靠這支軍隊和這筆軍費使歐洲大吃瞭一驚。奧地利的查理六世逝世不久,他的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開始繼承各種權利。整個歐洲對“國事詔書”的保證采取騎墻態度。當其他國傢還在等待時,弗裡德裡希便開始進攻瞭。他沒有發出通知就調動軍隊進入西裡西亞,霍亨索倫傢族曾對西裡西亞提出過古老而含糊的要求。西裡西亞位於奧得河上遊,是面向波蘭一側的波希米亞王國的一部分,北鄰勃蘭登堡。西裡西亞加入普魯士王國幾乎使人口增加一倍,並且增加瞭有價值的工業,從而普魯士終於建成為一個大國,擁有六百萬人口和弗裡德裡希建立的?支二十萬人軍隊。必須補充指出,如果單從人類的成就來判斷,那麼普魯士是一個非凡的創舉,是一個靠小本經營而建成的國傢,是辛勤工作和認真責任所換得的勝利。

哲人這個詞最早起源於法國:源自於法國的沙龍

  “哲人”一詞完全是個法語單詞,意指哲學傢,而“富有哲理”在18世紀的意思是說,以批判和尋根問底的精神去探討一切課題。英語借用法語“哲人”這個詞①,是表示當時的一群作傢,他們在探討知識或生存這些根本問題上並非哲學傢,而是社會評論傢或文學評論傢,是普及工作者和政論作傢。哲人大多是男人,但許多婦女也參與啟蒙文化運動。譬如法國作傢艾米莉·杜·查特萊特翻譯瞭牛頓著作,並在她的科學論文中闡明新理論的價值意義。他們通常都是博學多才之士,不過他們寫作的目的純粹是為瞭引人註目,啟蒙思想正是通過這些哲人的著作,才得以四處傳播的。以前的著作傢一般是有閑的紳士,不然就是得到貴族或王室恩寵的才子,或者是靠宗教基金會支付薪水過活的教授或牧師。在啟蒙時代,許多作傢都是自由作傢、窮苦文人和報紙撰稿人。他們為“大眾”而寫作。   讀者大眾的人數已大為增多。法國到18世紀80年代,識字率在男人中已達到47%,在婦女中達到27%。有文化素養的中產階級、商人和專業職業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得多。婦女讀者形成一個日益增多的愛讀小說和文學期刊的群體,鄉紳尋求改進農業的科學新主意,甚至貴族也想隨時瞭解情況。報刊雜志成倍增加,人們即使在傢裡無法讀到,也可在咖啡館裡閱讀,或在迎合需要而設立的閱覽室裡閱讀。對辭典、百科全書和有關種種知識領域的概況書的需要量也很大。新的讀者需要構思風趣明快的題材。他們欣賞的是能給人以情趣和輕松之感的作品。有瞭這樣的讀者大眾,文學本身也大受其益。   18世紀的文筆變得流暢、清晰、準確,既不沉悶冗長,又不空洞幹癟,叫人嘖嘖稱羨。讀者從這些作品中也獲益匪淺,他們有的近在歐洲內陸,有的遠至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美利堅。人們開始談論“大眾輿論”,把它當作一種評論法庭,判斷新書的價值意義,樹立或者摧毀抱負不凡的作傢的名望。這種新的大眾輿論,法國作傢馬利舍倫斯解釋說,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力量,“為一切強勢力量所尊重,賞識一切天才,宣揚一切有才幹的人”。對文學、藝術、音樂的品評激發瞭報紙、期刊和咖啡茶舍裡的爭論,這一切都有助於形成日益擴大的大眾輿論范圍,使人們走出各傢各戶組合的個人世界和政府機構額定的官員世界。自由民中的中產階級不僅日益有瞭文化素養,而且也越來越富有思考力和評論能力。但是,這場運動並不隻是一個階級運動。   當時的著作還從另一方面受到社會條件的影響,即它們全是在審查制度下撰寫出來的。建立審查制度的理論是保護人民免受有害思想的侵蝕,這好似保護他們免受以劣充好或偷斤短兩的商品的損害一樣。英國的審查制度溫和得幾乎不起什麼作用。其他像西班牙之類的國傢,有嚴厲的審查制度。法國,這個啟蒙時代的中心,既有復雜的審查制度,又有大批的讀者和作傢。教會、巴黎高等法院、國王官吏和印刷業行會,對審查書籍都可插上一手。但是,法國的審查制度管理得非常松散,以致1750年以後,作傢並不為它煩心。這種審查制度無法與20世紀在一些國傢中實施的審查制度相比。然而,從某一方面來說,它對法國的思想和文學都產生瞭不良的後果。它使作傢感到沮喪,不能致力於具體的公眾問題,作出公開的或明快的表示。由於在法律上禁止批評教會和國傢,他們就隱晦抽象地提出批評的意見。由於不許攻擊特殊的事物,他們就攻擊一般的事物。不然,他們就談論波斯人和易洛魁人①的風俗習慣,而對法國人的卻避而不談。他們的作品充滿著雙關語、巧妙的挖苦話、影射和笑話。作者一旦受到盤問,便可宣稱他們的意思並非盡人皆知的他們要說的那種意思。至於讀者,他們養成一種閱讀禁書的嗜好。這些禁書通過非法的途徑和外國書商,向來不難得到。   巴黎是這場啟蒙運動的中心。在舉行談話會的殷實人傢的市內府第裡,文人才子和社會名流雲集一堂,討論文學話題。時常也會有這樣的湊巧,一個著名的哲人,也是一個有錢人,赫爾維蒂厄斯就是這樣的例子,他不僅撰寫瞭《論心靈》和《論人》等書,而且還舉行瞭盛大的茶話會,在會上討論瞭這些問題。不過,這種高朋滿座、集思廣益的聚會主要是在婦女主持的沙龍裡進行。她們作為沙龍女主人而名聞於世,在後來稱之為“文人共和國”中起瞭至關重要的協調作用。舉例說,德·傑斐琳夫人大約從1750年起,在長達25年期間,設宴組織瞭一次次藝術傢和作傢的交談會,有時還資助他們,介紹他們去會見高層社會或者政府中的有影響的人物。她也歡迎來訪的外國人,如來自英國的賀拉斯·沃波爾和大衛·休謨,以及後來成為波蘭國王的年青人斯坦尼斯·波尼亞托夫斯基。由於其他婦女也舉辦這樣的沙龍,哲人和其他作傢便經常有機會相聚,交流思想看法。   這兒由藝術傢萊蒙尼爾繪制的德·傑斐琳夫人沙龍,曾成為18世紀巴黎作傢和藝術傢一個聞名遐邇的聚會場所。此畫繪制於19世紀初,顯示的是這樣一個想象出來的情景:一位作者正在朗讀自己的作品,表現瞭著名的沙龍和沙龍名流所蘊含的文化聲望。(Reunion

中國的反腐敗歷史:最早的收禮罪起源於北魏

  “收禮罪”,即“收受禮金罪”,這一罪名很可能成為刑法修正案中的新犯罪條款。官員收禮,實際上就是變向受賄。早在西漢時,中國官場便禁官員收禮;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還出現瞭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收禮罪”……   晉代收下屬的禮“合法”   有個叫王述的官員,收禮多達1300次,朝中老臣王導遂派人勸他收手,王述卻說“足自當止”   漢代官員調動時禁收下級禮金。漢景帝劉啟繼位的當年(公元前156年)便出臺瞭多項官場禁令,包括官員職務調動時,如果接收屬下贈送的東西,除沒收所受禮金禮物外,還要免職奪爵,處以罰金二斤。   但到瞭晉代,官員受取下屬和管轄區禮金卻不違規,反而是“合法”的,這與大多數朝代“禁禮”的做法背道而馳。晉代官場甚至流行一種“送故制度”,即“送故迎新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歡送老首長,迎接新領導。   “送故”本來是一種禮儀,一些“門生”、“故吏”為表效忠,顯孝心,給舉薦自己當官的領導饋送禮物。東漢時期“楊震卻金”故事,就是門生王密給恩師夜送十斤黃金引發的。

太太稱呼的由來 “太太”的稱呼起源於哪個朝代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女性,周朝“三母”:太薑、太妊、太姒合稱“三太”,是周朝三位開國先君的夫人,母儀天下的典范,輔佐和教化瞭開萬世太平的幾位君王。成就瞭周公的聖德。周公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後世“太太”稱謂由此而來。  太薑是周太王的後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兒媳是太妊,孫媳是太姒。歷史上建立瞭豐功偉績的周武王和周公都是太姒所生。這三位母後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最偉大的德行發揮得淋漓盡致,是奠定周朝偉大基業、實施幕後工程的關鍵人物。  太薑以身作則教導兒子,使他們從小到大,在品德行為上都沒有過失。兩個兒子為瞭讓位給弟弟王季,以便傳位於姬昌,兄弟倆一起逃到荊蠻之地,這成為瞭歷史上兄弟禮讓友愛的千秋佳話。這一切與母親太薑對兒子的良好教育分不開。  太薑兒媳太任,生性端正嚴謹、莊重誠敬,凡事合乎仁義道德才會去做。太任懷孕的時候,註重胎教,所以文王生下來就非常聰明,教一知十.  太任是歷史上有記載的胎教先驅。  文王在母親教育下,奠定瞭周朝八百年基業。  周文王夫人太姒(si),仁愛和順,賢德而深明大義。在娘傢時生活儉樸,對老師恭恭敬敬,從側面說明那個時期的女人也受教育。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美德,親自到渭水迎娶。渭水沒有橋,文王把舟連結起來,造瞭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瞭彼岸,體現瞭他真摯的愛情。   太姒成為文王夫人之後,性情仍然沒有改變。她非常仰慕祖母太薑和婆婆太任的賢德,繼承瞭婆婆完美的德行。她早晚勤勤勉勉,極盡婦道。從未有過失禮和過失,  還極盡子女之孝道,經常回傢探望和安慰父母。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被人們尊稱為”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內。  太姒共生瞭十個兒子,包括討伐商紂的周武王,以及鞏固瞭周朝基業的周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她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兒子長大之後,文王繼續教 導他們,從而成就瞭周公的聖德  今天,妻子也叫“太太”,就是為瞭紀念這三位偉大的女性以身作則,力行八德。成就瞭周公的聖德。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無論男女,都希望女人賢德如三太。相關閱讀推薦:“小主”真的是清代後宮稱呼嬪妃用語嗎?“公主”與“駙馬”稱呼的由來溯源 含義是什麼如何稱呼皇帝?盤點你不知道的古代皇帝的稱呼清宮:“小主”真的是清代後宮稱呼嬪妃用語嗎?古代男人如何稱呼自己的小老婆?小妾的由來

你知道六一兒童節起源於希特勒制造的大屠殺嗎?

  六一國際兒童節是為瞭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瞭改善兒童的生活,為瞭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傢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1950年3月30日,中國教育部發出通告,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廢除舊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這天,各小學的師生都會進行慶祝。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歡樂的節日卻來源於德國法西斯制造的捷克利迪策村大慘案。   捷克的利迪策村距首都佈拉格20公裡。1939年,英法德意簽署《慕尼黑協定》,捷克隨後淪為法西斯德國的保護國。掌管捷克摩拉維亞地區的海德裡希是個劊子手。到捷克後,他立即逮捕瞭包括捷克總理艾裡阿什在內的多位愛國人士,槍殺瞭四百多人。此時,流亡在英國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決定對他實施刺殺行動。1942年5月,庫比什和加佈契克的兩名捷克傘兵從英國出發空降捷克,在戰友的幫助下,成功得到瞭海德裡希的活動計劃,在他從郊區別墅駛往市中心的途中,將其暗殺。   海德裡希的死立刻在納粹德國引起瞭轟動。希特勒指令對捷克人展開瘋狂的報復。繼任海德裡希的達呂格利用一封來歷不明的信件,一口咬定佈拉格郊區利迪策村的村民支持瞭暗殺活動。6月4日,蓋世太保們包圍瞭村子並開始大肆搜捕。6月9日,他們把173個16歲以上的男性村民全部集中到村長霍拉克的院子中,並於次日以10人為一組進行槍決。   全村的成年男子無一幸免都被槍殺,婦女和88名兒童被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為瞭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上,參加會議的代表提出瞭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年的6月1日各國兒童舉行集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剛成立的新中國對此也做出瞭積極響應,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發出通告,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1950年的6月1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兒童節題寫“慶祝兒童節”。

空一格的文字格式從何而來?原來起源於基督教

  眾所周知,以前臺灣凡寫到“總統”、“總裁”、“蔣總統”或“蔣中正”時,都必須空一格以示尊敬。我們知道,五千年來中文並無以“空一格”書寫表示尊敬的體例。在舊式的書帖和迄今仍存在的官場文書中,書寫者為對所提到的人表示尊敬時,通常都是另起一行,將那人的名銜提高到最頂格,以表敬意。那麼,空一格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蔣介石自稱他是基督徒,而空一格的作法,蔣和他的手下認為這是從聖經中學來的—得自神版《和合本》聖經的“啟示”,認為寫到蔣介石的名銜時,都要空一格以表示尊敬。但,這恐怕是誤解瞭。  我們知道,中文《和合本》聖經有“上帝版”和“神版”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同是香港聖經公會印的,版面和內容都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上帝版將相當於英文的God (大寫的G)譯成“上帝”,而神版則是將God譯成“□神”。神版的“神”字前面空一格,目的是用“ 神”來取代“上帝”,以方便與上帝版相互套版而已,並不是用以表示尊敬。另方面,若說God譯成“神”須空一格以示尊敬,那譯成“上帝”時,豈不也應該跟著空一格呢?再說,神版《合和本》聖經在寫到上帝的名字“耶和華”時,也沒有空一格。因此,用“空一格”書寫來表示敬意,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蔣介石所奉讀的可能大多是神版《和合本》聖經(在臺灣,一般外省教會多讀神版,而本省的長老教會則一律讀上帝版)。蔣介石和他的手下沒看懂他們所讀的聖經譯文中,“起初 神創造天地”的神字前面空一格是為瞭方便與上帝版套版,而誤以為那是表示對神(上帝)的崇敬,便通令全島上下,凡寫到“總統”、“總裁”、“蔣總統”或“蔣中正”時,都必須空一格以示尊敬。  以為神版《和合本》寫到神字要空一格是表示對神的崇敬,所以他管轄下的男女老少、士農工商、文武僚屬,都要遵這一看法,寫到他的名號時必須像他所誤解的聖經寫到神一樣地跟著空一格!相關閱讀推薦:九一八事變疑雲:蔣介石對九一八到底是否知情?蔣介石為何痛恨妻舅宋子文卻重用貪腐的孔祥熙?戴季陶:自己早無生育能力 蔣緯國是蔣介石兒子陳其美:最另類的辛亥元勛蔣介石的領路人黃百韜追悼會:蔣介石竟痛哭“黃埔精神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