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道學

偽道學卻裝君子:大儒朱熹為何娶個尼姑做小妾?

  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間被整得斯文掃地,聲名狼藉。朱老夫子沒過幾年就在一片“納尼為妾”、“偽君子”、“假道學”的唾罵聲中,悲愴地與世長辭。  那麼,歷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沒有“納尼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  《宋史》卷三十七有載“慶元黨案”: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顏崇道來賀明年正旦。時任監察禦史沈繼祖彈劾朱熹。沈繼祖羅列朱熹十大罪狀,如“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私故人財”等等,其中還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傢婦不夫而孕”。指控朱老夫子“為老不尊”、貪色好淫,曾經引誘兩個尼姑作寵妾,出去做官時還帶在身邊招搖過市。他傢中的兒媳則在丈夫死後還懷上身孕,疑是“翁媳扒灰”所致……據此,沈繼祖主張將朱熹斬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慶元黨案”。  “慶元黨案”,無疑是一場殘酷的政治鬥爭。寧宗朝外戚韓胄一度把持朝政,朱熹摯友、時任宰相趙汝愚是其主要障礙。韓胄謀劃通過設立“偽學”之說,同時打倒趙汝愚、朱熹及其門生。最終的結果是寧宗帝原則上“準奏”:趙汝愚遭謫永州,朱熹被彈劾掛冠。宋寧宗還當朝宣佈道學為偽學,禁止傳播道學並清洗打擊,“偽學逆黨”的領袖就是朱熹,他的門生如鳥獸散。   韓胄等人蓄意謀害朱熹,可以理解。但宋寧宗趙擴為何忍心對自己的大儒老師下此狠手?其實,問題正出在朱熹自身。  朱老夫子是個書呆子,秉性過於耿直,宋孝宗時就連上六本,彈劾臺州知府,得罪權貴。宋寧宗時出任煥章閣侍制兼侍講,65的他倚老賣老,總想當皇帝老子的傢,一邊講《大學》,一邊讓皇帝“克己自新,遵守綱常”,甚至“上疏斥言左右竊柄之失”,敦促皇帝別讓人架空,皇帝很不高興。  寧宗很客氣地讓他做個宮觀官,但朱熹不知趣,還以辭官脅迫。寧宗隻得無奈地挽留。  朱熹引起韓胄一黨的嫉恨,此時出現沈繼祖彈劾朱熹的奏折,寧宗隨即下詔撤朱熹職、罷掉宮觀官,連門人蔡元定也被遣送道州編置和管束。  更要命的是,朱熹還在上表認罪時承認自己“私故人財”、“納其尼女”等等數條,說“深省昨非,細尋今是”,表示要悔過自新。朱熹是否“納尼為妾”,歷來爭論不休。問題在於,如果此事本屬無中生有、捕風捉影,你朱老夫子為何自己上表承認“納尼為妾”?你這不是自己朝自己的頭上扣“屎盆子”嗎!如果是為保住一條老命而作妥協,又似乎與夫子往昔的秉性大相徑庭。而這份認罪表,也一直成為後世攻訐朱熹“偽君子”的主要話柄。  一代大儒,弄得如此狼狽不堪,斯文掃地,朱熹自己應該負幾分責任呢?相關閱讀推薦:中國近代殺俘之最:朱熹後人屠殺太平軍萬餘降卒!真實的朱熹:曾向皇帝承認曾引誘尼姑為小妾歷史上朱熹究竟有沒有納尼為妾? 朱熹納妾真相歷史上的今天4月23日 中國思想傢文學傢朱熹逝世朱熹是哪個朝代的 紫陽先生朱文公朱熹資料介紹

呂本中簡介 南宋時期詩人詞人道學傢呂本中生平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人,詩人,詞人,道學傢.詩屬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詩話>>,<<東萊先生詩集>>等.詞不傳,今人趙萬裡<<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紫微詞>>,<<全宋詞>>據之錄詞二十七首.呂本中詩數量較大,約一千二百七十首.錢鐘書認為”他的詩始終沒有擺脫黃庭堅和陳師道的影響,卻還清醒輕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艱澀”①,錢基博認為”其為詩骨力堅卓,亦得法庭堅,妥帖自然過之,而才力高健不如,所以格較渾而語為駑”②,以上確為中肯之評.呂氏早年過著詩酒風流的生活,效法陳師道黃庭堅,詩風輕松流美,”清芙可愛”③.二十歲左右戲作<<;江西詩社宗派圖>>;,使”江西派”定名.雖然未把自己列入其中,但後人多視其為”江西派”.後期推崇李白蘇軾.南渡後,時有悲慨時事之作,詩風也更為渾厚.詞作雖僅二十七首,但亦有佳評.王灼謂其詞”佳處”亦”如其詩”④.<<;嘯翁詞評>>;謂其詞”工穩清潤”⑤.其詞多為小令,題材范圍偏小,偏重於個人情感的抒發,不及詩作之渾厚.主要寫離愁別恨,風花雪月,村色野景,南渡流寓江左後亦有思鄉懷國之作.詞風新奇清麗,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呂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公著之曾孫、好問之子。幼而敏悟,公著奇愛之。公著薨,宣仁太後及哲宗臨奠,諸童稚立庭下,宣仁獨進本中,摩其頭曰:“孝於親,忠於君,兒勉焉。”  祖希哲師程頤,本中聞見習熟。少長,從楊時、遊酢、尹焞遊,三傢或有疑異,未嘗茍同。以公著遺表恩,授承務郎。紹聖間,黨事起,公著追貶,本中坐焉。  元符中,主濟陰簿、秦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帥司幹官。宣和六年,除樞密院編修官。靖康改元,遷職方員外郎,以父嫌奉祠。丁父憂,服除,召為祠部員外郎,以疾告去。再直秘閣,主管崇道觀。  紹興六年,召赴行在,特賜進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內侍李琮失料歷,上以潛邸舊人,不用保任特給之。本中言:“若以異恩別給,非所謂‘宮中府中當為一體’者。”上見繳還,甚悅,令宰臣諭之曰:“自今有所見,第言之。”  監階州草場苗亙以贓敗,有詔從黥,本中奏:“近歲官吏犯贓,多至黥籍,然四方之遠,或有枉濫,何由盡知?異時察其非辜,雖欲抆拭,其可得乎?若祖宗以來此刑嘗用,則紹聖權臣當國之時,士大夫無遺類久矣。願酌處常罰,毋令奸臣得以藉口於後世。”從之。  七年,上幸建康,本中奏曰:“當今之計,必先為恢復事業,求人才,恤民隱,講明法度,詳審刑政,開直言之路,俾人人得以盡情。然後練兵謀帥,增師上流,固守淮甸,使江南先有不可動之勢,伺彼有釁,一舉可克。若徒有恢復之志,而無其策,邦本未強,恐生他患。今江南、兩浙科須日繁,閭裡告病,倘有水旱乏絕,奸宄竊發,未審朝廷何以待之?近者臣庶勸興師問罪者,不可勝數,觀其辭固甚順,考其實不可行。大抵獻言之人,與朝廷利害絕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濟,則脫身而去。朝廷施設失當,誰任其咎?鷙鳥將擊,必匿其形,今朝廷於進取未有秋毫之實,所下詔命,已傳賊境,使之得以為備,非策也。”又奏:“江左形勢如九江、鄂渚、荊南諸路,當宿重兵,臨以重臣。吳時謂西陵、建平,國之藩表,願精擇守帥,以待緩急,則江南自守之計備矣。”  內侍鄭諶落致仕,得兵官。本中言:“陛下進臨江滸,將以有為,今賢士大夫未能顯用,巖穴幽隱未能招致,乃起諶以統兵之任,何邪?”命遂寢。引疾乞祠,直龍圖閣、知臺州,不就,主管太平觀。召為太常少卿。  八年二月,遷中書舍人。三月,兼侍講。六月,兼權直學士院。金使通和,有司議行人之供,本中言:“使人之來,正當示以儉約,客館芻粟若務充悅,適啟戎心。且成敗大計,初不在此,在吾治政得失,兵財強弱,願詔有司令無乏可也。”  初,本中與秦檜同為郎,相得甚歡。檜既相,私有引用,本中封還除目,檜勉其書行,卒不從。趙鼎素主元祐之學,謂本中公著後,又范沖所薦,故深相知。會《哲宗實錄》成,鼎遷仆射,本中草制,有曰:“合晉、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賤霸;散牛李之黨,未如明是以去非。”檜大怒,言於上曰:“本中受鼎風旨,伺和議不成,為脫身之計。”風禦史蕭振劾罷之。提舉太平觀,卒。學者稱為東萊先生,賜謚文清。  有詩二十卷得黃庭堅陳師道句法,《春秋解》一十卷、《童蒙訓》三卷、《師友淵源錄》五卷,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