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醫生

歷史解密:魯迅之死是否和他的日本醫生有關?

  整個民國時期是西醫在中國開始流行的時期,在這一段時期裡,由於中國西醫醫生的高度稀缺,也由於各種不平等條約的保駕護航,導致瞭大量的日本醫生在中國行醫……也客觀地導致瞭一些醫療事故的發生。由於這些醫療事故的主治醫生是日本人,所以,日本醫生,就跳進黃河洗不清瞭……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病病死,當時,魯迅的傢屬並未對魯迅的死因提出異議和疑問。但是,多年之後,魯迅的親生兒子——周海嬰卻開始懷疑魯迅是被日本醫生以“故意拖延治療”的方式暗殺的。  我們聽聽,周海嬰是怎樣指控的:  “……自(1936年)6月以後,父親(魯迅)的疾病更令人擔憂瞭,六月末的這一天,他在自己的日記中追述說,自五日以後,日漸委頓,終至艱於起坐,(日記)遂不復記……可見他的病是相當嚴重瞭……10月19日清晨……隻見許媽眼睛發紅,但卻強抑著淚水,遲緩地對我說:‘你爸爸沒瞭……’我急促地奔向父親的房間,父親仍如過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麼平靜……1949年7月,叔叔周建人寫信給我的母親,說:‘魯迅死時,上海即有人懷疑是(日本人)須藤醫生所謀害或者延誤,記得您告訴我說老醫生(須藤)的治療經過與實際治療不符,這也是疑點之一,今您既然在上海,是否可以探查一下,須藤醫生是否仍在上海?’……1949年10月,叔叔周建人在《人民日報》登報公開質疑須藤醫生的治療……叔叔周建人告訴我父親臨死前,確實肺病極重,美國醫生鄧肯檢查之後對我們說:‘病人(魯迅)的胸膜裡有積水,要馬上抽掉……至少可以活十年,否則活不過半年……’而須藤醫生則一口否定美國醫生的診斷,直到一個多月後才承認,才開始抽積水……叔叔(周建人)接著說:‘上邊這些話,是你爸爸媽媽親自講給我聽的,那時我和馮雪峰談過,但是他(魯迅)仍然贊成須藤醫生繼續看下去,而擱置瞭美國醫生的建議,結果半年之後,(魯迅)就去世瞭……魯迅死後,須藤醫生寫瞭一張治療經過,使用瞭何種藥物等,你母親(許廣平)說這份報告不符合當時治療的實際情況……’須藤醫生在我父親去世之後,再也沒有遇到過……當時叔叔對馮雪峰講,現在中日關系緊張,最好不要找須藤醫生看病瞭吧,馮雪峰當時猶豫瞭一下,說:‘還是叫他(須藤)看,大概不要緊吧……’我懷疑須藤是故意拖延父親的治療……”  (周海嬰的指控,出自於周海嬰著《魯迅與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4~64頁。)   很顯然,周海嬰指控是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故意治死瞭魯迅。  讀者要註意一點:魯迅逝世時,周海嬰年僅七歲。他當時並不懂事,一切都是事後聽來的。  這份並非是唯一的指控書,周海嬰在多年之後,又寫瞭一篇名叫《魯迅之死疑案》的文章,廣泛發表在中國各媒體。在該文中,周海嬰說:  “……1936年春,宋慶齡、史沫特萊便介紹美國的肺病專傢鄧肯醫生給魯迅看病。經過聽診、叩診之後,鄧肯醫生確診為肺結核病晚期,並提出瞭治療方案。之後,父親又去另外一個有拍片條件的醫院拍瞭一張X光胸片,證實鄧肯醫生的診斷極其準確。然而須藤先生才在3月19日確定為系‘消耗性熱型’,做‘穿刺實驗’得微黃色透明液,檢查咳痰為結核菌陰性,也就是還沒有認為或懷疑肺結核晚期。三個月之後,6月23日查出‘咳痰多結核菌陽性膿球’。在X光片、結核菌陽性膿球確鑿無疑的情況下,須藤醫生才最後不得不確診為肺病晚期……日本須藤醫生和魯迅的醫患關系,是自1934年11月開始,親手接觸治療近乎兩年,達到百多次……魯迅終究因何而死,我堅信這樁‘疑案’終將會大白於天下的……”  給魯迅治病的這個日本醫生“須藤”,其全名叫“須藤五百三”。  總結上述的兩份指控文,周海嬰的主要觀點總結如下:  1.魯迅病重(肺結核)。  2.周海嬰當年七歲,不懂事,對診療過程不清楚。  3.魯迅的弟弟周建人事後多年才開始懷疑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  4.須藤五百三是魯迅聘用瞭長達兩年的傢庭醫生。  5.魯迅相信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的療法,而懷疑美國醫生鄧肯的療法。  6.魯迅被須藤五百三治療瞭幾個月之後,不治身亡。  那麼,魯迅原本是怎樣得的肺結核呢?  我們來聽聽魯迅先生的妻子許廣平是怎麼說的:  “……我第一次到他(魯迅)北京寓所訪問之後,深刻的印象是他(魯迅)抽煙時刻不停,一支完瞭又一支……滿地狼藉著煙灰、煙尾巴……魯迅的節儉有時讓人看不過去,例如抽煙,直至燒手或者甚至燒口,真正沒法拿瞭,才丟掉……我實在太簡單……盡買些廉價的香煙供給他……日積月累地做慢性殺害他的事……他生病時,須藤醫生忠告他:如果吸煙,吃藥是沒用的……後來病總算好點,我卻又親自給他用劣等香煙毒害他,這真是我無可饒恕的罪行……”  (許廣平的這段證言,出自於許廣平所著《十年攜手共艱危:許廣平憶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137頁。)  從許廣平的回憶裡,我們看得出來:  1.魯迅長期大量抽煙,是個“重量級”煙民。  2.而且,魯迅所抽的是價廉、質劣的香煙。  3.魯迅抽煙由於舍不得浪費,常常將整根香煙吸完。  有過吸煙經驗的讀者,讀到這裡,應該能明白,這種抽煙法,不但抽煙量大,而且抽的還是劣等煙,還常常將整根香煙吸完……長此以往,不得肺病才怪。  我們再來聽聽許廣平女士對魯迅生命中最後一天的回憶:  “……須藤(五百三)醫生來瞭,給他(魯迅)註射,那時他雙腳冰冷,醫生命我們給他敷熱水袋,包裹起來……六點鐘左右,看護婦來瞭,給他註射……看見他已頭稍微朝內,呼吸輕微瞭……連打幾針,都不見好轉……須藤醫生說過瞭這一夜,再過瞭明天,就沒有危險瞭……我千呼萬喚,也不見他(魯迅)應一聲……”  (許廣平的這段回憶文字,出自於許廣平所著《十年攜手共艱危:許廣平憶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頁。)  我仔細讀瞭這一章,沒有發現許廣平指控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故意誤診、毒害魯迅一類的文字。  我們來看看本案的“頭號犯罪嫌疑人”——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自己是怎樣說的:  “……魯迅先生生來就不是健康的體質……四十歲左右就患瞭胃擴張病……四十四歲的時候已經有瞭肺結核病的初期感覺……他說吸煙一事要減也減不瞭,自己無論如何離不開香煙……到後來,減少至每天抽15根……我要是知道他去世得這麼快的話,我真不該強制限制他最愛的香煙瞭……想起來我還覺得很抱歉……(魯迅)先生的死,為什麼會這樣快呢?說起來,是從10月18日午前3點鐘開始,舊病支氣管哮喘發作,呼吸困難,引起心臟性喘息……終於成為不歸之客人……”  (須藤五百三的這篇自白文,最早發表在1936年11月15日版的《作傢》第2卷第2期,而收錄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中,2000年12月第一版,第60~65頁。)  可見,須藤五百三認為:  1.魯迅是病死,須藤五百三自己已經盡力醫治瞭,沒有責任。  2.須藤五百三曾經強制魯迅減少吸煙量,魯迅勉強減少至15根/天。  魯迅在肺結核病重期間,經過須藤五百三的強制性要求,仍然每天至少抽15根香煙,可見魯迅在得病之前,其抽煙量該有多大。  須藤五百三在這篇自白文的尾部,還附上瞭一份《魯迅先生病狀經過》,詳細地記錄瞭1936年3月2日至10月18日魯迅的病情和治療的過程,收錄在上述文獻《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的第63~65頁。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閱它。我於此,部分摘錄如下:  “……本年3月2日,魯迅先生突罹支氣管性喘息癥,承招往診,當時驗得病者體格中等,營養稍差,食欲缺乏,近一年半來,常患便秘,致每隔四日,總需利緩下劑或洗腸用藥。喘息發作之日癥狀及醫治經過如下:循左肩胛上部、右鎖骨上下窩及第三四肋間部、胸骨緣深處有似水泡之聲響。時作咳嗽,咯痰黏稠,或少或多,發熱最高在37.6°C左右,毫無知覺,泄尿無甚異常。右胸背面第7胸椎以下,呼吸之音細微,診察上肩胛骨下邊以下,詢問胸膜炎的已往情形,答稱並不知道。胃擴張至胸部之上,不時充滿動搖之水聲,並無饑餓之感,時常失眠……午前3時喘息又突然發作,午前6點半往診。當時即以跪坐呼吸營救,病者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呼吸纖弱,尤以吸氣為短微,體溫,脈細左右而軟弱,且時常停滯。腹部扁平,近兩肺處診聽有喘嗚,加以應急處置之後始稍轉輕,其不穩狀態亦似稍緩。午後2時往診,呼吸已較徐緩,然尚在乃46~52之間,脈軟弱,110~114次/分鐘。體溫下降,為35°C左右。病者聲稱呼吸困難,情況不佳,頗呈衰憊不堪之狀,早晨以來僅進牛乳百公分。右肺喘嗚盡去,左肺亦然,診查左胸下半部覺有高而緊張之鼓聲,肋間亦覺陷落少許,心臟越過右界,橫徑約半指許。決定為心臟下方右傾,肺動與脈搏二音如稍亢進,諒已引起所謂“氣胸”由於此病狀,以致雖盡量使之絕對安靜就眠,亦不能深睡,頻頻驚醒,聲稱胸內苦悶。心部有壓迫之感,終夜冷汗淋漓,自翌晨19日5時起,苦悶加甚,輾轉反側,延至5時20分,由心臟麻痹而長逝……”  那麼,魯迅是怎樣結識須藤五百三這位日本醫生的呢?原來是魯迅的日本朋友,上海內山書店的老板——內山完造介紹的。  我們來聽聽魯迅先生生前這位好友——內山完造,是怎樣說的:  “……當時我立即打電話給須藤醫生,須藤醫生是魯迅先生非常信任的醫生,也是我十二分信任的具有高尚人格的醫生,他答應馬上去診視,我也立即趕去魯迅傢,先生坐在藤椅上非常痛苦地喘息著,盡管這樣,先生右手手指間仍然夾著品海牌香煙……我告訴他須藤醫生馬上就來,他說謝謝,我感覺他說這句話非常的吃力,臉色非常不好……須藤醫生握住先生手腕診視脈搏……須藤勸(魯迅)先生:‘丟掉香煙吧……’他這才把香煙丟掉,於是,醫生給先生註射……第二天早晨,魯迅先生與世長辭……”  (內山完造的證詞,收錄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19~122頁。)相關閱讀推薦:魯迅先生一生究竟掙瞭多少錢?魯迅收入究竟多少魯迅人身的轉折點:祖父在光緒年間的科場舞弊案魯迅枕下為何藏一把短刀?書信透露“我常想自殺”魯迅因不修邊幅曾被誤認為小偷:其實多次被偷竊揭民國名人飲食愛好:魯迅喜甜食 最愛吃薩其馬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可見,內山完造在證詞裡指證:  1.魯迅信任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  2.須藤五百三其人品德並不壞。  3.魯迅直至死前,仍然在抽煙。  4.須藤勸魯迅丟掉香煙,這是內山親眼所見的。  5.魯迅之死,純屬病死。  讀者需要註意,與日本許多侵華者不同,內山完造的確是一個親華人士,其在戰後於東京組建“日中友好協會”,1959年應邀參加“解放十周年慶典”,受到中國政府的高規格接待,而且死在中國並葬在中國。  前些年,具有內科醫生背景的浙江魯迅研究會學者周正章寫瞭一篇《魯迅先生死於須藤誤診誤治真相》,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背景,分析研究瞭魯迅1936年5月所拍的X光胸片、診療病歷、用藥過程,做出瞭他旗幟鮮明的結論: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對魯迅肺病的治療,具有不可推卸的“誤診誤治”的醫療事故責任。   這篇文章早已公開,讀者不難尋到,其文冗長,而且醫學術語眾多,不適合一般讀者閱讀,哪怕我讀起來,仍然十分吃力,於此暫不摘錄。但是,周正章的論文,仍然未能合理解釋以下的問題:  1.沒有人逼迫魯迅找日本醫生治病,是魯迅自己信任日本醫生。  2.用現代先進醫療技術的標準,去研判六七十年前的舊時代醫生診病的處方單子,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似乎有待商榷。  3.“誤診誤判”並不等於“蓄意謀殺”。而且,須藤醫生勸魯迅“戒煙”,該行為似乎又與“蓄意謀殺”相悖。  4.須藤五百三認識魯迅並非一朝一夕。須藤自1934年開始給魯迅一傢當傢庭醫生。魯迅自從1936年6月份起,病情就已經相當嚴重瞭,須藤五百三“誤診誤治”瞭長達4個月之後,才最終把魯迅“治死”。如果從1934年初當周傢傢庭醫生算起,須藤的“殺魯”計劃(如有),實施瞭兩年多之久,可謂曠日持久,真有耐心。  5.在民國時期,肺結核俗稱“癆病”。“十癆九死”,當時的肺結核,就是絕癥,魯迅患上肺結核之後,死期指日可待。如果說須藤五百三明知魯迅行將就木,日子不長瞭,還要“迫不及待”故意“誤診誤治”,故意把魯迅“治死”,其必要性和邏輯合理性,需要作進一步的解釋。  魯迅是左翼作傢聯盟的人,也是主張抗戰的。1936年是中日關系緊張年。魯迅不應該對日本人喪失警惕。如果信不過日本醫生,就不要找日本醫生治病。而一旦找瞭日本醫生治病,並因而被治死,那麼,傢屬要麼到租界當局報案處理,要麼隻好怨魯迅太過相信日本人,還能怪誰呢?  行文到此,我想,如果我們必須要從魯迅之死一案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的話,依我看來,似乎以下的經驗教訓,是比較穩妥的:珍愛生命,拒絕抽煙。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郎中”名稱的由來 古代的醫生為什麼叫郎中?

  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復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相沿至今。 古代的醫生為什麼叫郎中呢?  我國古代醫學尚不發達的時候,醫術與巫術也總是糾纏在一起,分不清什麼為醫、什麼是巫,醫與巫往往合稱為“巫醫”。因此,“醫”字的繁體就曾經含有“巫”字。唐代時,巫醫的地位十分低下,民間流傳的俗語謂:“床上看到的醫生床下看是狗”。意思是人們患病在床時將看病的人當作醫生,病愈下床後就將醫生看成一條狗。  大夫是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秦漢以來,有禦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泛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瞭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郎中是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泛濫所致。  到瞭宋朝,情況就不同瞭,人們用“郎中”來稱呼醫生,此後“郎中”即成為人們對中醫師的習慣稱謂。其實,“郎中”原是秦代所設立的官位,指皇帝的侍從官員。宋朝有位身兼“郎中”官位的禦醫叫陳亞,此人醫術高明,深得皇帝賞識。他為人詼諧,又愛好文字遊戲,曾以中藥名寫詩百首。如“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但看車前牛嶺上,十傢皮沒五傢皮”等。這些“藥詩”巧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技巧將前胡、半夏、車前、五加皮等中藥名糅入詩中,而讓人不覺牽強附會。

對醫生的感謝短信 德醫雙馨

1、你們優質的服務讓我有種溫暖的感覺,也讓我倍感窩心。  2、德醫雙馨、妙手回春。 3、光明天使,濟世良醫。 4、何似神醫勝華佗,亮劍一揮斬病魔。 5、華佗再世,妙手回春。 6、良醫有情解病,神術無聲除疾。

關於醫生的名言

1、醫生三世,不服其藥。——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2、醫生是我們文明世界的精華。——羅·路·史蒂文森 3、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中國現代作傢,文學研究傢 錢鐘書

民國時期的醫生:名醫診金是窮人傢庭半月生活費

  導讀:民國北京城有“四大名醫”,指的是中醫。按一般說法是指蕭龍友、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四位。還有一種說法是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楊浩如。這五個名醫除瞭孔伯華是山東曲阜人,其他四個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蘇蘇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蕭山人,蕭龍友是四川三臺人,楊浩如是江蘇淮陰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國時期北京中醫最有名的就是這五個人。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取締中醫的政策遭到強烈抵制和反對,隻得收回成命,但是提出瞭一點,就是必須對中醫師的資質進行考核,用今天的話說,必須持證上崗。於是北平成立瞭一個考評委員會,蕭龍友、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四個人正是考評委員會的成員,其中沒有楊浩如,因為那時楊浩如的身體已經不大好瞭。但楊浩如是北平第一個中醫醫院的創始人,也就是按現代醫院的形式創立的中醫院。北平最早的中醫教育是北平國醫學院,孔伯華等人也都有參與,但是沒有開辦下去,倒是後來施今墨又開辦瞭華北國醫學院,培養瞭不少中醫人才。這個學院不能拿今天的概念去理解,他們一年招收的學生隻有幾十人,少的時候也就二十人,但華北國醫學院後來確實出瞭不少人才。   雖然北京的中醫很多,但無論是就診的人數,還是醫生的生活狀態,中醫和中醫之間是大相徑庭的。有的混不上飯吃隻能到藥店坐堂,或者自己開個小診所,僅能維持生活。但是這五大名醫傢裡卻是門庭若市,每天應診要排隊,而且他們輕易不出診。診金也很貴,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初,看一次病診金一般是一塊銀元。一塊銀元什麼概念?我們以前講過,一塊銀元在二十年代末,差不多夠過年置辦一三輪車的年貨。我傢抗戰期間支出的日常全部費用不過是一天一塊銀元,一般窮苦人傢一塊銀元可能用十天半個月,這費用就相當高瞭。不過那些胡同裡頭不太知名的中醫費用就遠到不瞭這麼高。另外說到藥材,當時的藥材不貴,丸散膏丹也不貴,一般飲片(就是湯藥的組成部分)就更便宜瞭。除瞭用貴重藥材,都是比較便宜的。小兒高燒不退要用一種藥——— 紫雪,裡面要用羚羊角,這就要貴些。我小時候平時消化不良什麼的吃至寶錠,隻要幾分錢,我們住東四的時候,胡同裡窮苦人傢的小孩生病瞭,也不去看什麼醫生,自己買點藥吃吃也就好瞭。  四大名醫各有各的特長。比如說孔伯華擅治溫熱病,他最愛用石膏,因為石膏是涼性的,孔伯華開方子石膏用得很多,能用一兩到二兩,所以孔伯華有個綽號叫“孔石膏”。汪逢春是善治溫病的,他的很多著作也是講治溫病的。這四人裡活得最久的是施今墨,活到1980年,其他幾位,蕭龍友活到1960年,楊浩如活到1940年,孔伯華活到1955年,汪逢春活到1949年。   我傢人生病雖也看中醫,但不是太多,找中醫看病時找孔伯華最多。據說我小時候也找蕭龍友看過病。那時候看病很少到醫院,一般是請醫生到傢裡來,但找蕭龍友就要去他傢瞭,他是輕易不出診的。後來因為氣管炎也到施今墨傢看過病。除瞭這幾位,北平還有一些非常棒的專科醫生,比如說皮膚科——— 那時也叫瘍科,瘍科最有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哈銳川,還有一個是趙炳南,他們都是回民。趙炳南也受聘於華北國醫學院,是那兒的教授。哈銳川在八面槽開業。另外還有針灸大夫,例如金針王樂亭,從前將針灸叫金針,這些都是專科大夫。當時北京有名的中醫和西醫,基本上都自己傢裡有開業的診所,因此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給醫生定的成分是“自由職業者”,那時候的醫生和今天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既可以應聘於一兩傢醫院,還可以自己開著私人診所,同時還履行著出診的義務。那時候好的醫生這個職業特別體面,收入也相當高。相關閱讀推薦:民國趣聞:張學良槍斃土匪張學良 溥儀撞見皇太極史上民國之花:上海美專女模特們的罕見寫生照揭秘民國公務員考試:筆試淘汰率高達94.8%活色生香PK千金女賊

解密:歷史上的名醫華佗到底是沒有醫德的醫生?

  導讀:華佗是歷史上的名醫,這眾所周知,但是華佗本不是醫生,而是士人,從醫隻是他的業餘愛好,這也許就不是人人皆知瞭。那麼一個愛好中醫學的士人,為什麼會遭到曹操殺害,又為什麼會有人說他醫德淪喪呢?  一、華佗是半道出傢的醫生  據史料記載,華佗是安徽亳州市人,與曹操是同城老鄉。華佗的事跡雖然《三國志》和《後漢書》都有記載,但關於他年齡的記載卻極其含糊,“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因為他精通養生術,又生的鶴發童顏,百歲老人長著年輕人一樣的容貌,時人都以為他是神仙,所以他的年齡至今仍是個謎。華佗本是一位士人,也像其他士人一樣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早年曾“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沛相陳珪曾經舉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曾征召他為屬官,他都予以拒絕,為什麼呢?這恐怕與華佗的品性及其所處的時代有關。  東漢末年國傢政權動蕩,官吏朝不保夕,今天當官,明天可能被免,昨天還是三公,今天說不定就遭滅族之災,這樣的例子在當時猶如傢常便飯。加上群雄割據戰亂迭起天災人禍導致人民生靈塗炭,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有一首《七哀詩》,其中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堪稱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身處亂世,空有滿腹經綸的華佗不願身陷淤泥,所以讀書之餘他愛上瞭醫術,選擇瞭一來可以保命、二來可以活命,並且能夠解除人民痛苦的“白衣天使”。但是從醫多年以後,他又有瞭後悔之意。因為他畢竟曾為士人,有著自己的政治觀和愛憎觀。就像其他文人作品裡透著諷刺朝廷和對時政的不滿一樣,華佗在醫風上也透著正直醫務工作者的正義之感。   二、華佗被殺的真正原因  曹操破袁紹、征烏丸、滅呂佈、吞劉表,縱橫天下叱吒風雲,最終成為國傢的主宰。但戰爭使得中原人口迅速下降,有人統計過,三國時期死於戰亂的人高達四千多萬,也就是說,曹操的勝利是建立在四千多萬屍體之上。僅以曹操征伐徐州為例,《後漢書·陶謙傳》說,所過之處“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連曹操自己都說:“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這是多麼嚴重的罪行。而華佗恰巧生活在這些區域,看著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有些剛被自己醫好的生命葬送在戰爭的鐵蹄之下,作為醫生,他能視若無睹?   從史料上看,曹操的頭風病是可以好轉的,《後漢書》說:“操積苦頭風眩,佗針,隨手而差。” 隨手而差的意思就是隨手一治就可減輕,但是經過一段治療後,曹操的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來愈重,華佗說,這病不是短期能夠治愈的,需要長久的治療,或許可以延長日月。隨後以妻子有病為由歸傢不返,曹操多次書信催促,他依然不聽,最後曹操派人明察暗訪得知華佗耍詐,下令逮捕嚴刑拷打後下令處死。曹操說“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有人據此判斷華佗醫德淪喪,以為曹操治病為由索求高官厚祿,沒有得到曹操許諾憤然告假,所以才被殺害。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華佗能為關羽刮骨療傷為何不能為曹操治病?歷史謎案:三國名醫華佗真能治好曹操的病嗎?驚聞:曹操之死與華佗之死竟存在這樣的聯系?關羽刮骨療毒之謎: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華佗嗎?曹操為何殺華佗?揭開曹操殺華佗的千古之謎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乍聽此話似乎在理,若細究起來就經不起推敲瞭。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手法,通過疏通經絡調和陰陽達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一般通過若幹療程才能起到作用,所以華佗說需長久施治,根本不存在要挾高官厚祿的史實,如果為瞭做官,早年太尉黃琬征召就已經實現,另外,曹操是何等精明之人,況且殺華佗是在赤壁之戰前夕,用人和樹威之際,曹操斷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殺掉一代名醫,因此華佗被殺的原因就隻有兩個:  第一,政治原因。身為同鄉看到曹操殺人如麻,假冒天子金鈚箭,廢黜三公擅殺貴妃圖謀篡逆,使華佗的士人忠君思想警醒,尤其太醫令被殺更使華佗兔死狐悲。  第二,恥於為曹操服務。丞相征召他不得不去,但又不願為曹操賣力,他隻好以妻子有病為由請求探親,結果無視曹操多次催促堅持不返,慘遭殺害。  曹操對華佗的思想心知肚明,既然不願給我治病,天下當無此鼠輩耶(《三國志》語)。其實曹操枉殺的不僅僅是一代名醫,還有能夠造福後代的醫學瑰寶!所以華佗被殺後,曹操也表現出瞭極端的懊悔之情。總之,判斷華佗有無醫德不能僅聽曹操的一面之詞,應該結合史實以及人的品性加以考證,這才是公允的。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古代醫生也收紅包?在宋代收“紅包”很危險

  我國醫學史上最早記載設置醫師考核制度是周朝。據《周禮·天官塚宰下》記載:“歲終稽其醫事,以制其食。上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說明當時已有一套對從醫者考核、晉升、俸祿的等級制度,尤其著重考核的是治療後病人的存活率。  古代醫生收紅包那是公開的事兒  “紅包”是古代醫生主要收入之一,給醫生送“紅包”也是古代患者求醫的傳統,即便皇傢也不例外。據說收不到紅包的醫生那可能是庸醫。當年唐高宗李治“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請來不少名師,用瞭不少絕招,都治不好。  後來禦醫秦鳴鶴大膽采用“放血療法”,一針下去,療效立見。起初武則天是強烈反對“放血”的,見到奇效後,武則天親自給秦鳴鶴送瞭大紅包,即《大唐新語·諛佞》中記載的“躬負繒寶以遺之”。  古代看病流行送“紅包”,醫生則習慣收“紅包”,宮廷民間都一樣。明初杭州有個醫生叫陶華,《杭州府志》記載,陶華“治傷寒,一服而愈,神效莫測,名動一時”。但是,想請他看病沒有大紅包是請不動的,“非重賂,莫能致”。  在古代,醫生多在傢接診或出診。看病沒有“統一價格表”,也不會明碼標價,但有“潛規則”:往往依患者的社會地位、貧富和醫生名氣來決定診費的高低和“紅包”的大小,對有錢的病人可以多收點,窮人則少收點,甚至免費。   在古代,就醫存活率很關鍵  古代對從醫者的考核,由官府專門掌管醫事的官員進行,他們的職稱分為醫生、府、史、徒。這裡說的“醫生”與後世泛指給人治病的醫生不同,而是管理醫學領域的高級官員。  唐代設“太醫署”,清代設“太醫院”。其職責為“掌醫之政令,聚毒藥(即各種藥物)以供醫事”。到瞭年終要對登記在冊的從醫者進行嚴格考核,並決定他們的俸祿待遇。考核的主要依據是從醫者治療病人的存活率。當時從醫者治病的記錄叫“醫案”,它是醫生所記的治病成績。當時規定,凡經從醫者診治無法痊愈而死亡的,從醫者必須及時寫出詳細死因,年底上報,掌管醫事的官員進行認真仔細審核。  醫工,唐代太醫署的官名。按醫術分為: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可見當時的醫術已經相當高明瞭,即使是中下等級的醫工,所經醫治的病人也十有六七者能康復。  在宋代,收“紅包”很危險  宋代,杭州有一醫院名“安濟坊”,它是這樣考核所轄從醫者的:每年治療1000人以上,十全八的,獎度碟一道;每年治療500人以上,十全八的,賞錢20貫;每年治療1000人左右,十全九的,則有特別的獎。與此同時,管理“安濟坊”的僧人,如三年內治愈1000人的,賜予紫衣和祠部碟一道;凡從醫者如以無病者冒充或杜撰病人而騙取錢米的,則給杖一百。再有,如有從醫者收取病人錢米或銀兩的,一經查實,輕者給杖一百,取消全年俸祿,並勾銷從醫資格,重者則充軍勞役。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為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到底是誰?皇帝的醫生不好當:當太醫最為頭疼的三件事揭秘晚清官場“門子”索賄:沒紅包休想進門古代公費醫療弊端明顯 醫生對高官曲意奉承蔣介石生前最後一天:蔣經國要求醫生電擊搶救

蔣介石臨終一幕:宋美齡要醫生給蔣經國打鎮靜劑

  當時打雷下大雨,房間落地窗大窗簾從未掉下來過,那一晚卻掉下來瞭。蔣經國很快趕到,哭得非常厲害,宋美齡要醫生給蔣經國打鎮靜劑,但沒人敢打。當醫生把蔣介石身上插管拔下來時,雷打得特別響。  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道,蔣介石侍衛口述歷史,重現瞭1975年4月5日蔣生前的最後一天。那天一早,蔣經國向蔣介石請安,他轉身離去後,老蔣又把他叫瞭回來,似乎有所預感,斷斷續續地囑咐蔣經國註意身體。侍衛說,老蔣對自己時日無多早有預感,他曾在陽明山出車禍,並認為這場車禍讓他壽命減少瞭10年。  侍衛朱長泰回憶說,蔣經國傍晚又向蔣介石請安,見父親氣色不錯,就回傢吃飯瞭。晚飯後,老蔣被扶上輪椅,到士林官邸花園逛逛,隨後上樓休息,大約晚上8點,他的狀況看起來還很好。晚上9點,突然警鈴大作。那年華視電視劇《保鏢》大受歡迎,侍衛都在看,聽到鈴聲後趕緊趕到老蔣房間,醫生正在急救,當時打雷下大雨,房間落地窗大窗簾從未掉下來過,那一晚卻掉下來瞭。蔣經國很快趕到,哭得非常厲害,宋美齡要醫生給蔣經國打鎮靜劑,但沒人敢打。當醫生把蔣介石身上插管拔下來時,雷打得特別響。侍衛應舜仁回憶說,蔣經國曾要求醫生電擊搶救,直到晚上11點50分才宣佈死亡。  蔣介石像平素休息一樣,當時是取下假牙的。朱長泰說,內務科副科長李大偉趕緊把假牙套上去,以免遺體一冷,嘴巴就張不開瞭。宋美齡本來沒哭,這時卻哭瞭起來。接著,蔣介 宋美齡石的“文膽”秦孝儀把遺囑拿出來,時任“副總統”嚴傢淦和“五院院長”先後簽名,最後一個留給宋美齡簽名。6日凌晨2點,蔣介石遺體由4名侍衛抬上救護車,抬上車時,雨停瞭。但開車時又下起瞭雨,郝柏村等人站在雨中送行。當時蔣緯國在臺中,6日向裝甲部隊借瞭車趕回榮總奔喪。

揭秘:歷史上為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到底是誰?

  導讀: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有這樣的敘述,“佗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此後就上演瞭華佗給關公刮骨療毒的千古絕唱。陳壽的《三國志》裡面也提到刮骨療毒,隻不過動手的是關羽軍中的醫生。  烏頭,屬於多年生草本藥物植物,含有劇毒烏頭堿,隻要零點幾毫克就可以要人性命,塗抹在箭上就成為毒箭,古代通常用於狩獵,有野獸“中者立仆”的效果。我的推測關羽中箭不死的原因大概有幾條,姑妄言之吧。  第一,關羽體格特別好,對毒藥抵抗力強。第二,曹仁的箭有問題。首先,可能是曹仁的箭用的是川烏不是草烏,二者的區別是前者屬於栽培,後者屬於野生,曹仁是正規軍,這箭是弓箭手用的,大量使用的兵器需要標準化,采用川烏比草烏的可能性更大。或者應該考慮曹仁的作戰環境,當時關公水淹七軍,圍攻樊城,大雨下得荊州戰船可以直接靠城垛子,很有可能曹仁的箭也讓水給泡瞭,這樣毒性自然減弱,而且箭給水泡瞭以後可能曹軍要生火來烤,烏頭堿遇熱容易分解,射到關羽身上就效果差些。第三,可能是這一箭射得太巧瞭,箭鏃整個釘到瞭關羽的臂骨上,這樣大部分毒沒發揮作用就被骨頭擋住瞭,未能進入血管和肌肉。  關羽中箭後的表現有些失常,“眾將入帳見關公。公問曰:‘汝等來有何事’”———主將中箭,大傢來問候很正常,怎麼會問“汝等來有何事”?看來關公思維有點混亂,隨後又“怒曰”,顯示情緒不夠穩定。從烏頭的藥理作用看,它可以引發中樞神經的異常興奮。刮骨的目的,就是清除骨骼上的留毒吧。   歷史上,刮骨療毒是關公軍醫做的手術。這其實更真實,那時候交通不便,華佗沒有那麼靈通的消息,隻不過他確實做過烏頭等藥物的研究,麻沸湯裡面就有烏頭成分。  關公的軍醫給關公動手術應該有技術基礎,中國自古南方比北方制作毒劑和用毒的水平就更高,關羽的軍醫極可能來自蜀占荊州的湘西一帶,後來為關羽報仇的作戰序列中,就有這一帶戰鬥力很強的武陵蠻,也就是苗族的祖先。相關閱讀推薦:唯一讓關羽動心過的一位神秘美女究竟是誰?誰是三國第一名將?擒拿關羽勇鬥張遼舉世無雙為什麼關羽張飛最開始就認同徐庶而看不慣諸葛亮揭秘:歷史上關羽失掉荊州的七大主要原因揭秘:三國歷史上關羽到底配不配做“武聖”? 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 蜀國敗亡的最大罪人是關羽

皇帝的醫生不好當:當太醫最為頭疼的三件事

  皇帝的醫生不好當:大傢都說,見到天子一面,就十分幸運。可是,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誠然,在皇帝的身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別人的尊崇,可是卻也要整天擔心著自己的小命。皇帝的醫生,這個職位夠大瞭吧。咱們都覺得皇帝若是得罪瞭醫生,小心醫生不治他的病,可是醫生總是在被迫的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如此,咱們九說說當皇帝的禦醫最讓人提心吊膽的事情吧!這些事情可是件件要人命啊!  皇室的醫療制度非常嚴謹,日常禦藥房的藥品調入、領取等事項,都要有禦藥庫關防作為憑證;同時禦藥庫所有藥品清單、藥品進出記錄等定期要清查造冊,之後送禮部存檔。一旦有什麼意外發生,這些記錄就是追究責任的依據。  明代禦藥房管理的都是宮廷用藥,因此每個環節都有嚴格規矩,不允許出半點差池。每天由太醫院的院使、院判、禦醫分兩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  一件是藥材的管理,對於各地進貢來的藥材、藥品,要根據質量優劣進行分揀,禮部也會派官員來監察藥材選揀的過程。分揀後進行詳細登記入冊。   第二件就是隨時聽從宮內差遣,給帝後們診治。明代給皇上皇後治病已經形成一套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執行。診脈時,先由值班的太醫院院使或院判診脈,接著再由值班禦醫診脈,之後發表各自的診脈意見,大傢一起擬定一個處方,處方上將藥帖連名封記,藥方下要寫明本方的藥性、治療病證的效果等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據藥方監督禦藥煎制,在禦藥制作時,要有太醫院院官和內臣一同監視,做好後每劑藥都分成兩付,其中一付先要由禦醫、院判、內臣三人嘗過之後,沒有問題,才將另一付進獻給生病的皇上,這一系列的診治、制藥過程,都要在專門的醫簿上做詳細的記錄,這些記錄由所有參與診治及制藥、嘗藥過程的醫官、禦醫、內臣簽名後,加蓋“中書省印合縫”,以備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後,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醫簿上記錄的相關人等就會招致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  所以,每天基本上所要做的三件事並不是很復雜,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關,好則萬事大吉,加功行賞,壞則嚴懲不貸。因此,到宮中當值做禦醫是榮辱未卜的事情,盡管當時進入宮中的禦醫都是經過禮部在太醫院的嚴格考試,優等者才能有資格到禦藥房輪值,但是大傢也都明白,進入宮中當值,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尋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為瞭保全性命,寧可放棄進宮做禦醫的機會。相關閱讀推薦:唐玄宗怎麼死的?唐玄宗又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嘉慶皇帝暴死之謎 嘉慶皇帝為什麼會突然死去中國二十個末代皇帝的命運 哪個皇帝死的最慘?順治皇帝是怎麼死的? 揭秘順治皇帝出傢之謎解密明清太醫院:禦醫不一定都能給皇帝看病

甲午戰前英國醫生在沈陽看到瞭哪些敗象?

  甲午戰爭前夕,在沈陽行醫的英國醫生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曾說過這樣的話——”甚至最無知的人也能看出,日本征服中國,實際上是現在代西方制度征服中國,中國必敗!”那麼,他根據什麼這樣說呢,或者說他在沈陽看到瞭什麼呢?從1882年到1894年,他在中國沈陽已經工作瞭12年,他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根據他的《奉天三十年》和他妻子英格利斯的《東北西醫的傳播者》等著作,我們看到瞭他們在沈陽看到的戰敗的原因,當然也是中國戰敗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個保守的、無知的、老邁的軍事官員被任命為盛京將軍,因為北京政府似乎厭惡采取任步驟的孜革或改變……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清朝官吏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他自己的管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是專制君主,其勢力是相當大的。他想幹什麼幹什麼,沒有人管得瞭他。”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講的盛京將軍是裕祿(約1844—–1900),此人刑部秘書出身,後來做佈政使,沒有軍事經歷,到盛京後鎮壓過一次熱河地區的民變立功。他做瞭六年的將軍,對內可以,對外日軍一登陸,他就眼睜睜地看著丟瞭丹東和鳳城。然而,他第二年竟能平級調到四川當總督,可見其為官之道的厲害。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接著說——  “ 在高級職位上的每位官員,同時也是一名學者,被任命的部分原因來自於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中所取得的等級。沈陽科舉考試的中心,因此,期待獲得官位的人們都湧入城內居住。”  “少數受過教育的文人被尊崇為自然的領導人,傢庭中最普通的願望是至少產生一名學者。正規的教育制度根本不存在,隻有少數傢庭能夠為他們的子孫支付教育費用,因此,教育距離普通民眾還能遙遠。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商人,都有是文盲。……那裡的人們除瞭對自己之外,把任何外人的知識都拒之門外。中國人對新出現的不瞭解的知識持有偏見,厭惡所有的變革主張。對他們來說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東西是非常完美的,任何變更都將視為褻瀆行為。文人抑制輕視儒學經典之外的任何思想體系,而同時許多人也是虔誠的佛學教徒與道教徒。確實,幾乎沒有人瞭解還有其他系統存在,還有除瞭中國文明之外的任何文明。雖然儒學是倫理體系,而不是宗教。但是,神聖的經典如過去猶太法典一樣被狂熱地尊崇,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經過長期的思考和討論。”相關閱讀推薦:甲午戰爭期間日本間諜案 請美幹涉難逃被處決揭秘甲午戰爭期間日本間諜 請美幹涉難逃被處決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原因:李鴻章用人唯親甲午戰爭時期活動囂張的日本間諜:偽裝成和尚?歷史上的今天2月13日 甲午戰爭李鴻章赴日議和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對外部世界很言,保守可能是中國人性格最為顯著的特點,深深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是對自己過去歷史、過去聖賢、過去經典、過去傳統的崇拜和自豪。”  正因為如此,沈陽人極其愚昧可笑。首先,他們不能蓋高大的樓房,因為怕超過四周的寺廟的高度。系統的衛生設施根本不存在,狗和豬都成瞭食腐動物,死水塘隨處可見,流行病發生的時候,無情的病魔會很快蔓延到整個城市。  沈陽人認為認為外國人都是魔鬼,專門吃中國小孩子的心臟和眼睛。沈陽人拒絕吃西藥,連左寶貴將軍夫人,也把我們送去的眼藥送瞭回來。後來,她眼病發作疼得要死去瞭,才勉強接受用藥。  沈陽人已失去瞭先期滿洲人的野性,這裡居住的漢人最多,20多萬人口,滿人不足十分之一,而且漢化特別嚴重。在我們外人來看,滿人和漢人沒有什麼區別,服飾、舉止、習慣等。要說有區別,也隻是在遙遠的北部和東部。沈陽普遍的人是溫良恭謙,我指中上層,講禮貌是人人必須遵守的,他們無比熱愛和平,同時,也十分安於享樂。  這就是杜格爾德克裡斯蒂和夫人英格利斯看到到的甲午戰爭以前的沈陽人面貌。

甲午戰前英國醫生在沈陽看到瞭哪些敗象?

  甲午戰爭前夕,在沈陽行醫的英國醫生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曾說過這樣的話——”甚至最無知的人也能看出,日本征服中國,實際上是現在代西方制度征服中國,中國必敗!”那麼,他根據什麼這樣說呢,或者說他在沈陽看到瞭什麼呢?從1882年到1894年,他在中國沈陽已經工作瞭12年,他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根據他的《奉天三十年》和他妻子英格利斯的《東北西醫的傳播者》等著作,我們看到瞭他們在沈陽看到的戰敗的原因,當然也是中國戰敗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個保守的、無知的、老邁的軍事官員被任命為盛京將軍,因為北京政府似乎厭惡采取任步驟的孜革或改變……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清朝官吏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他自己的管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是專制君主,其勢力是相當大的。他想幹什麼幹什麼,沒有人管得瞭他。”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講的盛京將軍是裕祿(約1844—–1900),此人刑部秘書出身,後來做佈政使,沒有軍事經歷,到盛京後鎮壓過一次熱河地區的民變立功。他做瞭六年的將軍,對內可以,對外日軍一登陸,他就眼睜睜地看著丟瞭丹東和鳳城。然而,他第二年竟能平級調到四川當總督,可見其為官之道的厲害。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接著說——  “ 在高級職位上的每位官員,同時也是一名學者,被任命的部分原因來自於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中所取得的等級。沈陽科舉考試的中心,因此,期待獲得官位的人們都湧入城內居住。”  “少數受過教育的文人被尊崇為自然的領導人,傢庭中最普通的願望是至少產生一名學者。正規的教育制度根本不存在,隻有少數傢庭能夠為他們的子孫支付教育費用,因此,教育距離普通民眾還能遙遠。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商人,都有是文盲。……那裡的人們除瞭對自己之外,把任何外人的知識都拒之門外。中國人對新出現的不瞭解的知識持有偏見,厭惡所有的變革主張。對他們來說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東西是非常完美的,任何變更都將視為褻瀆行為。文人抑制輕視儒學經典之外的任何思想體系,而同時許多人也是虔誠的佛學教徒與道教徒。確實,幾乎沒有人瞭解還有其他系統存在,還有除瞭中國文明之外的任何文明。雖然儒學是倫理體系,而不是宗教。但是,神聖的經典如過去猶太法典一樣被狂熱地尊崇,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經過長期的思考和討論。”

散文:醫生手記之十一

    那是一個多月前的一個早上,我剛上班回到科室,單位一名同事就電話追到科室來瞭。她在電話裡說:“她的一名親戚,是個24歲的小夥子,昨天因為四肢乏力住進瞭市內的一傢醫院,診斷為多發性肌炎,經過昨天一天的治療,癥狀明顯加重,原來還走進病房的,現在已經四肢全癱,連呼吸都有困難瞭,他傢屬要求馬上到你們科來治療。臨放下電話,她又補充一句說兩個多月前也曾經有過類似情況,不過那時很輕,休息一天就好瞭。”她這句補充可真是畫龍點睛啊!聽完她的話,我對她親戚的病情基本瞭然於胸,我對她說:“如果他傢屬同意,就快過來吧!直接送到病房來!”     放下電話,我馬上吩咐護士做好抽血的準備,同時備好幾瓶口服的氯化鉀口服液;又吩咐醫生準備好心電圖機準備給病人做心電圖。約莫半個小時後,一張車床推著一個年輕壯實的小夥子進到病房。病人神志清楚,說話清晰,但就是不能抬動四肢而且呼吸都微微有點費力。當班護士馬上給他抽血做檢查,這邊心電圖的結果也出來瞭。果然不出我所料:心電圖可見明顯的U波,這是提示病人體內缺乏鉀離子的一個重要征象。於是我立即吩咐給病人口服氯化鉀,而且超常規的服用,每半小時服用20毫升。     等我交完班,處理完其他病人,抽血檢查的結果也回來瞭:嚴重低血鉀!可此時小夥子已經可以在床上活動四肢並能坐起來吃東西瞭。參與治療該病人的實習同學和進修醫生問我為何能這麼迅速作出這樣的判斷和處理並收到如此好的效果,我趁機給他們上一堂“周期性麻痹”的課並說明正確的診斷對治療的轉歸的影響是何等的重要。     我將這個病人的特點做瞭歸納:一是病人年輕,曾經有過類似發作的病史,而且通過休息可以完全緩解;二是該病人這次在那間醫院診斷為多發性肌炎,一般而言,多發性肌炎多用激素治療,而激素又可以影響到糖和鉀離子的代謝,使血鉀更低,導致癥狀更加嚴重。所以聽完電話我已經心中有數瞭並做好瞭相應的準備。這種疾病來的很迅猛,但如果處理得當,消失得也象一陣疾風,轉眼即逝。關鍵是看你診斷正確與否,如果診斷錯誤,處理不當,會致病人於死地的!     診斷的正確與錯誤,真是冰火兩重天啊!   

散文:醫生手記之十

    記得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事情瞭。那個時候的教科書對於原發性和繼發性腦室出血的預後的描述都是:該病發病急,來勢兇猛,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那個時候的情況也確實如教科書所描述的那樣。我們常看著一個個腦室出血的病人在我們面前慢慢的死去而束手無策,作為醫生,這種無奈與難過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有一天,我們老主任說:“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瞭,神經外科治療腦積水可以用腦室外引流的方法,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用這個方法將腦室內的血引流出來呢,況且我已經看到有些醫院已經在做這方面治療的報道瞭,效果比保守治療要好得多!我們也要做這種引流手術來治療腦室出血。”並當場點瞭我的將,讓我來負責這個手術的具體實施工作。     接到任務,我不敢怠慢。我深知萬事開頭難的道理。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找相關的資料,看書和圖譜,請教有關的神經外科的專傢,購買做手術需要的相關設備。等我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按照主任的要求向全科人員做瞭匯報並在匯報後進行全科討論,大傢都覺得技術路線可行,風險不大,成功的機會卻很大。為瞭保險起見,老主任出面再請神經外科主任為我們作瞭一個腦室外引流的專題報告,經過如此周密的準備,我的心中已經有很大的把握瞭,接下來就是等合適的病例瞭。     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個經我治療的原發性腦室出血的病人。那是一個冬天的深夜12點多,值班醫生叫一位實習同學到我傢樓下喊我(那時傢裡還沒有電話),說有一個大量原發性腦室出血的病人,病情很重,請我趕快回病房。等我回到病房一看,病人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處於淺昏迷狀,煩躁不安,呼吸急速。病人的幾個兒子正焦急地等在旁邊,他們態度十分堅決:盡一切辦法搶救!我拿起病人的頭部CT片仔細看,病人腦室內大量出血,中腦導水管阻塞,腦積水嚴重,不做引流可能很快就因為顱內高壓致腦疝而死亡。我將這些情況向病人的幾個兒子說清楚,他們都一致同意行引流手術治療。     我一邊吩咐值班護士作術前準備,我也馬上準備手術需要的一切材料。由於我們主任重視,反復演練,準備工作很快就完成瞭。一般而言,人的頭骨的厚度在1.5厘米左右,別小看這1.5厘米,這可是硬骨頭啊!由於當時沒有電動和攪動鉆,我們有的隻是一把手鉆,我費瞭很大的勁才將頭骨鉆穿,雖然是冬天,我還記得鉆穿後我已經出瞭一身汗。等我將引流管按照要求放進腦室,一股鮮紅色的腦脊液噴湧而出。謝天謝地,手術非常成功。等我第二天回病房的時候,病人已經清醒瞭並開始躺在床上進食瞭!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次成功給我註入瞭極大的信心。從那以後我們成功搶救瞭大量此類病人,這項技術也成為我們科室的醫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據我們後來統計,原發性腦室出血的死亡率已經從以前的90%以上下降到20%左右,學醫的都知道,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瞭。

散文:醫生手記十四

    每次周一坐完門診回來,都是一身的疲憊,一臉的倦容,有時還有滿腹的不滿。很多次瞭,提起筆來想將這些不快吐出來,可又每每嘆瞭一口氣將筆放下。這是我的工作啊,這是我一直喜歡並引以為豪的工作啊!一時的疲憊,一時的不快又如何,很多人都這樣啊,他們都不容易啊。     今天又是周一,又是一個疲憊的周一。可能是那些不良情緒積聚得太久太多瞭吧,今天我終於拿起筆來,將對門診的喜歡與恐懼傾瀉出來,盡管這不能緩解我的疲憊,但可能會令我輕松點吧。     我是一個喜歡面對挑戰的人,對很多東西都充滿好奇,都喜歡去探究個究竟。而門診是最能將這種特點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的地方。     人是多麼復雜的動物啊。每個人,每一種病,對醫生而言都是未知數,都需要你去仔細去探尋,摸索,查找才能最終找到疾病的原因。因此,不管多麼累。隻要我到門診的診室一坐下,就會感覺精神倍增,頭腦異常的清醒,註意力也非常的集中。治病治病,必先找出病才能對癥下藥。對於每一個病人,我都全力以赴,盡量不放過一點點蛛絲馬跡,對於病史的詢問和體格的檢查,我的耐心是出瞭名的。我也因此診斷出不少疑難雜癥,也因為診斷準、用藥少且治好病而贏得瞭不少病人和他們傢屬的信任。我也從這些過程中得到瞭不少的快樂,每每看見那些癥狀好轉的、痊愈的、折磨瞭很久而被找出病因的病人露出高興、感激的笑容時。我的內心感到異常的自豪、滿足和驕傲!     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出來瞭。找我看病的病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每周一,候診室簡直是人山人海。要知道,一個醫生高度集中精神看3~4小時的病還可以,如果連續看7~8小時那就是十分累且危險的事情瞭,因為醫生面對的是病人啊,絕對馬虎不得,稍一走神可能就釀成大錯。而我現在每個周一幾乎都在做這種危險的工作。曾經有一次從早上7點40分一直看到下午3點45分;下午2點半一直看到晚上8點10分。等我離開診室回到傢的時候,整個人馬上就癱在沙發上,既不想動,也不想說話,這個時候妻子和兒子都不敢惹我,因為這個時候我就象一個火藥桶,一點就炸,我往往因為一點小事情就罵他們。我知道我很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兒子,但我也知道我的情緒在失控,我已經控制不瞭自己瞭。於是我開始對出門診產生瞭一種恐懼感,每到門診日的前一天我就隱隱的感到害怕和不安。妻子和朋友們都勸我要註意身體,不要看這麼多病人,按時下班。我也曾經下過很多次決心要準點上下班。可是當看到那些早上天不亮就從遠遠的農村傢裡趕來的病人時,我的心又軟瞭。於是又重復起這種令我又愛又怕的工作瞭。     啊!令我又愛又怕的門診工作,什麼時候才能給我一個好一點的工作環境和空間呢?

散文:醫生手記之十二

    一年多前的一天晚上,醫院醫務科給我打來電話,說某醫院有一起醫療糾紛,病人賴在醫院不肯走,說醫院的醫生“打針”將他打壞瞭,使她四肢不能活動,要求醫院賠錢。現在醫院答應傢屬的要求請上級醫院的專傢來會診並向我們求助,希望我明天一早坐車到這間醫院一趟。     放下電話我心裡直叫苦。我知道目前的醫療環境;知道這種會診是一種兩面不討好的事情;更知道現在有些人裝病的水平比演員還要高。但醫院吩咐的任務,我還是硬著頭皮跑一趟。     第二天一早,我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趕赴那傢醫院。醫院醫務科的科長早就在醫院門口等候,我也顧不上兩個多小時車程的辛苦,馬上和科長到出事的科室。一到科室辦公室,我就對科長說:“這種情況病人傢屬很容易懷疑我們串通一氣,所以請你現在就請他們傢屬到辦公室裡來!”科長見我這樣說隻要請他們傢屬過來。辦公室裡一下子多瞭十幾個人。氣氛也陡然緊張起來。     主管醫生首先介紹病人的情況。其實病情很簡單,這是個女性病人,46歲。昨天因為發燒在醫院看病,醫生看後給她做瞭血常規檢查,檢查顯示白細胞增高,這對一個發燒的病人來說意味著可能存在細菌感染,於是醫生就給她打瞭一針抗生素,整個過程都是嚴格按常規操作,打完針後護士還叫病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再回去。問題就發生在病人休息期間。病人坐瞭一會就自己慢慢躺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他丈夫就開始大聲的喊叫說醫生打針將他的老婆打得不能動瞭,當診醫生看瞭後說問題不大,但傢屬就是不肯走,說要醫院賠錢並同時叫來同村的十幾個人來大吵大鬧。醫院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也不肯讓步,於是就一直僵持著。     聽完匯報我心中瞭然,但能不能成功解決這個問題我卻心中一點底都沒有。稍一思索,我提出來:科室的所有醫生、醫院領導以及病人傢屬中選出幾個一起和我去看病人。     到瞭病人床邊,看到病人精神很好,氣色也不錯,就是一動不動地躺著。我很詳細地向病人瞭解情況,包括打針前、打針期間以及打針後的情況都一一慢慢細問,問完後我又開始長時間的體格檢查,從頭顱五官、心肺情況、腹部情況、神經系統情況等我都細細地查,不管我如何使用強痛的刺激,病人的肢體就是一動不動,但我不管這些。我要給她一個感覺,我是很認真瞭解情況的。我一邊查一邊不動聲色地察看病人和他們傢屬的表情,看出來他們有點不安起來。

病人與醫生_伊索寓言

驢子馱著木料走過池塘,腳滑瞭一下,掉到水裡,便失聲痛哭。池塘裡的青蛙聽見他的哭聲,說道:“喂,朋友,你摔倒一下就這麼悲傷;如果像我們這樣長久在這裡生活又該怎麼辦呢?” 這故事是說,有些人沒有受過較大的困苦,一點小小的挫折都難以忍受。

老太婆與醫生_伊索寓言

有位患瞭眼病的老太婆,請一位醫生給她治病,並談定瞭治療費。那醫生每次來給她上藥治療時,總是乘她閉著眼睛,順手牽羊地偷走一些傢具。老太婆的病終於治愈瞭,可她傢裡的東西幾乎被偷光瞭。醫生便向老太婆要商定好的治療費,老太婆不肯付錢,便被帶到法官那裡。她說她許諾過要付給醫生治療費,條件是把她的眼病治好,可是經過醫治後,她的眼睛卻比以前更糟瞭。她說:“以前我還能看見傢裡的所有物品,現在卻都看不見瞭。” 這故事是說,貪得無厭的人,總會不知不覺地留下自己的罪證。

醫生與病人_伊索寓言

一個醫生給病人治病。病人最終還是死瞭,醫生對那些送葬的人們說:“如果病人生前戒瞭酒,洗瞭腸,就不至於喪命。”在場的另一個人回答說:“高明的大夫,事到如今,你說這些話,已是毫無用處的瞭,你應該在病人生前患病的時候,用這些話去勸告他。” 這故事說明,當朋友處於困難的時候,應及時給與幫助,而不應該在事後去說一些毫無用處的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