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國學經典語錄 – 經典語錄大全

國學經典語錄

1、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4、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經》

6、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楚辭》

7、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8、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

9、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孔子《論語》

10、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易經》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12、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1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道德經》

14、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辭》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孝經》

16、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經》

18、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警世通言》

1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0、春花秋月足風流,不分紅顏易白頭。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馮夢龍《警世通言》

2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道德經》

22、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易經》

23、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道德經》

24、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25、即鹿比虞,唯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易經》

26、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經》

2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詩經》

2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30、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辭》

3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32、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易經》

33、要人知重勤學,怕人知事莫做。——馮夢龍《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屈原《楚辭》

35、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詩經》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

37、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

38、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馮夢龍《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經》

40、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易經》

4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42、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

4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老子《道德經》

44、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道德經》

4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4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道德經》

47、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

48、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經》

49、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辭》

50、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易經》

5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傢昏亂,有忠臣。——老子《道德經》

52、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3、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

5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論語》

56、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易經》

57、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孔子《孝經》

58、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

59、鳳皇於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詩經》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與人方便,隨遇而安。——《易經》

6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道德經》

62、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道德經》

63、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易經》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經》

65、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

66、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行為。——《詩經》

67、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易經》

68、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詩經》

6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經》

70、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

7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7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7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屈原《楚辭》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7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

76、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77、願一日,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經》

7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經》

80、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詩經》

81、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楚辭》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8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道德經》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8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經》

86、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孔子《孝經》

87、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禦,歲月靜好。——《詩經》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國語》

89、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傢。——《詩經》

9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9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道德經》

9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易經》

9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老子《道德經》

9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9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道德經》

96、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馮夢龍《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經》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00、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

10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10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詩經》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經》

10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道德經》

10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106、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詩經》

107、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國語》

108、絺兮绤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

109、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國語》

110、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易經》

1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

1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道德經》

11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德經》

114、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

115、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道德經》

116、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迂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11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11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經》

1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1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楚辭》

1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楚辭》

12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

123、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詩經》

124、有以無難以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國語》

12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

12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經》

127、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易經》

12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129、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

13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經》

131、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