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 ——呂坤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正已而不求於人。 ——禮記
富貴不傲物,貧賤不易行。 ——晏子
學蒼竹到老虛心留勁節,敬蒼松久經風雨不知寒。 ——–格言
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列夫·托爾斯泰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禮記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黃石公
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 ——-胡居仁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修其本而末自應。 ——–蘇軾
蘭芳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修。 ——《養正遺規》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習氣那個怪物,雖然是魔鬼,會吞掉一切的羞恥心,也會做天使,把日積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傢常便飯。
——-莎士比亞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培根
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 ———奧斯特洛夫斯基
習慣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們不能認識一個人的主要本性,就這一點而言,習慣既非殘忍也不迷人。 ——–普魯斯特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塞涅卡
為瞭失戀而耽誤前途,是一生的損失。 ——霍海
既然失戀,就必須死心,斷線而去的風箏是不可能追回來的。 ——–巴爾紮克
習慣是一種最糟糕的痼疾,因為它使人們接受任何的不幸,任何的痛苦,任何的死亡。出於習慣,人們可以與自己憎惡的人生活在一起,學會戴鐐銬,忍受不公正和痛苦,以至對痛苦、孤獨以及其他一切都逆來順受。 習慣是一劑最無情的毒藥,因為它慢慢地,不聲不響地潛入到我們的機體,並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當我們發現它時,機體的每個細胞都已與它相適應,每一個動作都受它的制約,已經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治愈。 ———奧裡亞娜·法拉奇
習慣就是一切——–甚至在愛情中也是如此。 ——–沃維納格
任何事物都不如習慣那樣強有力。 ——–奧維德
熟習減除對於事物的恐懼。 ——–伊索
習慣使我們順從一切。 ——–伯頓
習慣沒有法律那樣明智,可它們往往更盛行。 ——-狄斯累利
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瞭,它已是牢不可摧的瞭。 ——–塞繆爾·約翰遜
習慣是智者的禍患、蠢貨的偶像。 ——–托馬斯·富勒
在所有古老的習慣裡,都有一種深刻的含義。 ——–席勒
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 ——-帕利克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班固
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去讒賤貨,所以修身。 ———康有為
趁年輕時養成好習慣。 ———佚名
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徐世昌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禮記
思想(且不論好壞與否)——行為—–習慣,這就是人生的規律。
——特賴因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丘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子思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