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人物介紹_蕭望之的主要事跡_蕭望之的人物生平_蕭望之的人物簡介_Wiki101.com.tw

  中文名:蕭望之

  別名:字長倩

  所處時代:漢朝

  民族:

  籍貫:東海蘭陵

  職業:政治傢、經學傢

  主要成就:麒麟閣十一功臣

  官職:前將軍光祿勛、太師

  封爵:關內侯

  代表作品:《齊詩》

蕭望之——麒麟閣十一功臣

  人物生平

  霍光冷遇

  蕭望之出身於一個世代務農的傢庭,其祖、父皆隱德不仕,以田為業,蕭望之好學,研究齊詩,師事後倉達十年。後來到太常受業,又事同學博士白奇,還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的儒生們對他都很稱贊。他還寫有賦四篇。 那時大將軍霍光執政,長史丙吉推舉儒生王仲翁、蕭望之等幾個人,都被召見。在此之前左將軍上官桀等謀殺霍光,霍光殺瞭上官桀等之後出入都加戒備。進見他的官民都要露體被搜身,摘去兵器,由兩個侍衛挾持。隻有蕭望之不肯聽他這套擺佈,自動出閣,說:“不願見。”侍衛人員對他叫嚷亂扯。

  霍光知道這個情況後,吩咐侍衛人員不要亂扯。蕭望之到瞭霍光面前,對他說:“將軍您用功德輔佐幼主,要能讓崇高的教化流傳天下,天下的士都會伸長脖子踮起腳,爭著要來效力輔佐高明的。現在來見您的士都要如此對待,恐怕不是周公輔佐成王那樣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接待天下之士的禮節和招致平民的思想。”於是霍光獨不授職蕭望之,而王仲翁等都補為大將軍史。三年間,王仲翁官至光祿大夫給事中,蕭望之以射策甲科為郎,被分配看守小苑東門。王仲翁出入,前呼後擁,趾高氣揚,對蕭望之說:“不肯循常作為,怎麼做瞭看門人呢!”蕭望之說:“人有各人的志向。”

  過瞭幾年,蕭望之因弟弟犯法受到牽累,不得宿衛,免歸而做瞭郡吏。魏相把他收在部下,經過考察在大行令部下做瞭個司禮官。霍光死後,霍光之子霍禹又做大司馬,霍山領尚書,霍氏親屬都宿衛內侍。

  宣帝任用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夏,京師下雹,蕭望之因此上疏,要求漢宣帝安排接見,當面申說災異之意。漢宣帝自在民間已聞蕭望之之名,決定由少府宋畸問明情況,要求不必隱諱。蕭望之當即提出瞭看法,說:“《春秋》記載昭公三年,魯國下瞭大冰雹,這時季氏專權,最後趕走瞭魯昭公。假如過去魯國的國君把自然災害看清楚瞭,是不會有這個災害的。現在陛下憑借聖明的德行為國君,思考政事尋求賢人,這真是堯舜一樣的用心。但是好的兆頭未到,陰陽又不協調,這是大臣執政,一姓獨攬權力的結果。附著的枝葉大瞭折斷樹的主幹,私傢勢力強大瞭公傢就受到危害,希望明主親自治理政務,選拔同宗,任用賢才,作為腹心,同他參政謀劃,命令公卿大臣朝見稟奏事情,清楚地陳述他們職責,用來考核其功績與能力。像這樣,那麼諸事就治理好瞭,至公至正之公道就樹立起來瞭,邪惡不正就堵住瞭,私權就被廢除瞭。”

  這顯然是針對霍氏專權而發的重要議論,漢宣帝任蕭望之為謁者,當瞭朝廷接待賓客的近侍。這時漢宣帝初即位,想要進用賢能之士,將官民的上書交給蕭望之處理。蕭望之做得很合漢宣帝之意,接連提拔為諫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中提拔瞭三次,做到瞭二千石級的大官。後來霍禹竟以謀反罪受誅,蕭望之則日益受到信用。

  官位變遷

  蕭望之因通政事而被選任為平原太守,蕭望之向來想在朝廷,這下要遠離朝廷去作郡守,內心覺得很不得意,於是上疏說:“陛下憐愛百姓,擔心德化不能遍於天下,放出全部諫官去補郡吏,這是憂其末而忘其本的作法。朝中沒有諫諍之臣就不知過失,國內沒有明智達理之士就聽不到好的建議。希望陛下選擇明經學、能溫故知新、精於策劃的士作為內臣,參與政事。諸侯聽到這樣,就知道朝廷重視接納意見考慮政事,沒有缺遺。像這樣不懈努力,就可建成周代成康那樣的太平世道。外郡即使有些不清明,也不必憂慮。”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被征入朝廷當瞭少府。

  漢宣帝深知望之通曉經術辦事穩重,論議有理,按照才能可任宰相,但為瞭試試他的政事能力,就任他為左馮翊。蕭望之從蕭望之由少府左遷左馮翊,但他擔心辦事不合皇帝的意思,馬上上書言病。漢宣帝知道後派侍中成都侯金安上傳達皇帝的意思:“任用官職是想通過治民來考查你的政績的,你前任平原太守的時間太短,所以任用左馮翊來試試你,不是聽到你有什麼過失。”蕭望之知道瞭皇帝試用他的原意,馬上積極處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