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羲和
主要成就:掌握著時間的節奏和制定時歷
地區:中國
丈夫:帝俊
羲和——東夷人祖先帝俊的妻子
羲和,中國上古時期漢族神話傳說中人物。傳說她是帝俊的妻子,與帝俊生瞭十個兒子,都是太陽(金烏),住在東方大海的扶桑樹上,輪流在天上值日。羲和也是她兒子們的車夫——日禦的。 最早的大百科全書《山海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於甘淵。”也就是說,羲和國中有個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瞭十個太陽。“太陽之母”這是關於羲和的傳說之一。
羲和又是太陽的趕車夫。《楚辭·離騷》說:“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無迫。”(弭:平息;崦嵫:yānzī,古代指太陽落山的地方)。詩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趕著馬車,和太陽一起走在歸傢的路上。羲和掌握著時間的節奏,每天由東向西,驅使著太陽前進。因為有著這樣不同尋常的本領,所以在上古時代,羲和又成瞭制定時歷的人。《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於是指示羲和,密切註視著時日的循環,測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給大傢制定出計算時間的歷法。
羲和是生太陽的女神(見《山海經·大荒南經》)。又因語音之變,分化為帝俊妻娥皇、常羲二女神(見《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娥皇又演化為舜妻(見《屍子》、《列女傳》);常羲則為生月亮的女神(見《大荒西經》),又變為羿妻,最後仍飛回月宮為嫦娥(見《淮南子·覽冥訓》)。隨著時代的變遷,羲和由生太陽的女神演化為太陽本身,又成為太陽的駕車者(即日禦,見《離騷》、《天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