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人物介紹_嬰寧簡介_嬰寧結局_嬰寧扮演者_嬰寧是狐妖嗎- Wiki101.com.tw

  中文名:嬰寧

  飾 演:小彩旗

  人物屬性:小說人物

  性 別:女

  出 處:聊齋志異

  作 者:蒲松齡

  特 點:蒲松齡筆下笑得最美的女性

嬰寧——蒲松齡筆下笑得最美的女性

  一笑:有女郎攜婢,拈梅花一枝,容華絕代,笑容可掬。生註目不移,竟忘顧忌。女過去數武,顧婢子笑曰:“個兒郎目灼灼似賊!”遺花地上,笑語自去。”二笑:俄聞墻內有女子長呼:“小榮!”其聲嬌細。方佇聽間,一女郎由東而西,執杏花一朵,俯首自簪;舉頭見生,遂不復簪,含笑拈花而入。三笑:穿花小步,聞樹頭蘇蘇有聲,仰視,則嬰寧在上,見生來,狂笑欲墮。女曰:“此大細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生曰:“妹子癡耶?”女曰:“何便是癡?”生曰:“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愛何待言。”生曰:“我所為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女曰:“有以異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慣與生人睡。

  盡管封建社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但是嬰寧以一介弱女仍然獲得瞭勝利,這當然是由於蒲松齡熱愛她的原故。蒲松齡為什麼偏愛她,賦予她最長的篇幅?是由於她不僅是位天真可愛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願的奇女子。嬰寧對丈夫的哽咽陳詞實際上是哈姆雷特式震撼人心的內心獨白。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齋》可以概括為“懲惡揚善”四個字,然而《聊齋》中懲惡更是為瞭揚善。一部《聊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貫串於《聊齋》始終的,是至高無上的。

  嬰寧身為狐仙之女,卻生受父母的遺棄,長承山村雨露,完全是底層農民的淒苦無靠生涯。鬼母收留,正是相濡以沫的農民同情心的表現。她正是為瞭使鬼母能有所依棲才遠出踏青,才破愁為笑,才在姨兄王子服前明罵似賊、暗送秋波;引來瞭王子服後又故作癡呆,不解共寢,甚至似知非知,似癡非癡地說出:“背他人何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這一點孝情,成為嬰寧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應指出,嬰寧生於幽谷,實是農民的兒女,她的報恩孝道不是封建士大夫所提倡的“忠孝不能兩全”忠高於孝的孝道,而是農民的“養兒防老”理想的孝道。農民身處窮僻尤其重視勞動,非隻為繼承香煙重視男子;嬰寧想以弱女代男的理想正是當時農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理想的體現,也正是對當時農村中迫於生計溺棄女嬰的批判。這是嬰寧形象的光輝所在,也正是《嬰寧》這顆明珠的奪目之處。